CN203958495U -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 Google Patents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58495U
CN203958495U CN201420430507.6U CN201420430507U CN203958495U CN 203958495 U CN203958495 U CN 203958495U CN 201420430507 U CN201420430507 U CN 201420430507U CN 203958495 U CN203958495 U CN 203958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eam
rotatable parts
articulated
pivot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305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国英
詹映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NHONG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NHONG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NHONG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NHONG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305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58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58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5849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包括车架,其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侧板,两侧板之间形成一个收纳空间;支撑梁,其上端部通过一枢轴枢接在车架上,该支撑梁的下端部安装有车轮;分别设置于两侧板上的两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侧板上并可绕平行于车架宽度方向的一轴线相对于侧板转动的第一转动部件、枢接于枢轴上且与第一转动部件同步联接的第二转动部件、以及枢接在第一转动部件周缘上的脚踏板;安装于支撑梁上用于将第二转动部件转动动力传递给车轮的传动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支撑梁折叠于车架的两侧板之间,大大减小了折叠车收折后的体积;并且,收折后的支撑梁不会与折叠车的驱动机构以及传动机构互相干涉。

Description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便于携带、减小放置的空间,自行车、电动车通常是设计为可折叠的结构。目前的折叠自行车通常是包括车架、车轮、以及车轮驱动机构,车轮驱动机构是由脚踏驱动的,其具体包括横向的枢接在车架上的主动转轴、安装在车轴上的齿盘、同步连接在齿盘两侧的两个脚踏连杆,脚踏板枢接在脚踏连杆的自由端,齿盘和车后轮的轮轴利用链条联动,这种传统的折叠车的车轮驱动机构由于主动转轴是横向设置在车架上,且由于链条是由主动转轴延伸至车后轮的轮轴,因此,其只能够将车架前部安装前轮的部分左侧或右侧翻转,然后在折叠其他结构,如此,折叠车在被折叠后的体积较大,并且,折叠车在收折以后,前轮和后轮均不可以再转动,使用者只能够提起折叠车,而不能够推行前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其能够将折叠车的支撑梁折叠于车架内部,从而减小折叠车收折后的体积,并且使折叠车在收折后不影响车轮的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包括,
车架,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侧板,两侧板相对设置,两侧板之间形成一个收纳空间;
支撑梁,其上端部通过一沿车架宽度方向延伸的枢轴枢接在车架上,该支撑梁可绕枢轴在一位于收纳空间内的收折位置和一位于收纳空间外部的展开位置之间转动,该支撑梁的下端部安装有车轮;
分别设置于两侧板上的两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侧板上并可绕平行于车架宽度方向的一轴线相对于侧板转动的第一转动部件、枢接于枢轴上且与第一转动部件同步联接的第二转动部件、以及枢接在第一转动部件周缘上的脚踏板,两驱动组件的脚踏板在第一转动部件的转动轴线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错开;
安装于支撑梁上用于将第二转动部件转动动力传递给车轮的传动组件。
第一转动部件为一枢接在侧板上的外齿圈、第二转动部件为一枢接于枢轴上的从动链轮,两驱动组件的从动链轮分置于枢轴的两端;驱动组件还包括枢接于侧板上且与外齿圈啮合的从动齿轮、同步联接于从动齿轮上的主动链轮、以及将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同步联接的传动链条。
侧板上设置有一圆形的开口,该开口内固定有一套圈,外齿圈上具有一嵌置在套圈内部且可相对于套圈转动的嵌置部,脚踏板连接在一与嵌置部固定的转动环外围。
传动组件包括内置于支撑梁中且沿支撑梁的高度方向延伸的传动杆、枢接在枢轴上且与从动链轮同步联接的传动轴、同步联接在传动轴上的第一伞齿轮、同步联接在传动杆上端部且与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二伞齿轮、同步联接在传动杆下端部的第三伞齿轮、以及同步联接在车轮的轮轴上且与第三伞齿轮啮合的第四伞齿轮;传动轴的中心轴线与枢轴的中心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支撑梁折叠于车架的两侧板之间,从而充分的利用了车架的内部空间,大大减小了折叠车收折后的体积;并且,收折后的支撑梁不会与折叠车的驱动机构以及传动机构互相干涉,不会影响折叠车传动装置以及车轮的正常工作,使折叠车收折后仍然可以推动前行或骑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折状态示意图;
其中:10、车架;11、侧板;111、开口;12、安装板;13、套圈;20、支撑梁;21、枢轴;30、车轮;31、轮轴;41、外齿圈;42、转动环;421、延伸部;43、脚踏板;44、从动齿轮;45、主动链轮;46、传动链条;47、从动链轮;51、传动杆;52、传动轴;53、第一伞齿轮;54、第二伞齿轮;55、第三伞齿轮;56、第四伞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折叠机构,其包括车架10、支撑梁20、两驱动组件以及传动组件,其中,车架10包括有两个在其宽度方向排列且相对设置的侧板11,两侧板11之间形成一个收纳空间,该两侧板11组成了车架10的主体部分,两侧板11的顶端部之间固定连接,即收纳空间至少在两侧板11的后侧以及下端部具有可将其他部件卡入的开槽。支撑梁20的上端部通过一沿车架10宽度方向延伸的枢轴21枢接在车架10上,具体的是,该枢轴21设置在两侧板11的后侧顶端部之间,支撑梁20可绕枢轴21在一位于收纳空间内的收折位置和一位于收纳空间外部的展开位置之间转动,也就是说,在折叠车处于收折状态时,支撑梁20绕枢轴21转动至竖直状态,其最终被置于收纳空间中,此时,车架10的两侧板11不会与支撑梁20发生干涉,也就是说,两侧板11之间的距离要大于支撑梁20的宽度,在折叠车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梁20绕枢轴21转动至与竖直状态呈一角度,其位于收纳空间以外;支撑梁20的下端部安装有车轮30。上述的两个驱动组件分别置于两侧板11上,该驱动组件包括一枢接在侧板11上外齿圈41、枢接在侧板11上与外齿圈41啮合的从动齿轮44、同步联接在从动齿轮44上的主动链轮45、枢接在枢轴21上的从动链轮47、以及将主动链轮45和从动链轮47同步联接的传动链条46,外齿圈41的周缘枢接有脚踏板43,两个驱动组件上的脚踏板43在外齿圈41的转动轴线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错开,在踩踏两脚踏板43时,两驱动组件可同步的转动,即最终使两从动链轮47同步转动。为了便于安装,可以在侧板11上开设一圆形开口111,该开口111内固定有一套圈13,外齿圈41上具有一嵌置在套圈13内且可相对于套圈13转动的嵌置部,也就是说,套圈13和嵌置部构成一个类似于轴承的结构,套圈13为可以被视为轴承的外圈、嵌置部被视为轴承的内圈,该结构是将外齿圈41枢接在侧板11的开口111内部,嵌置部上固定有一转动环42,该转动环42的周缘具有一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421,脚踏板43枢接在延伸部421的外侧端部,延伸部421可以增大脚踏板43在受压时使外齿圈41转动的力矩;在侧板11的内侧面该固定有一安装板12,传动链条46、主动链轮45、从动齿轮44以及从动链轮47均被置于安装板12和侧板11之间,从而避免支撑梁20在收折于收纳空间之中后,与传动链条46、主动链轮45、从动齿轮44以及从动链轮47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的外齿圈41与从动齿轮44啮合,同时,从动齿轮44通过链条传动机构输出动力并传递给传动组件,由传动组件带动车轮30转动,如此,可以在踩踏两脚踏板43时,使车轮30转动。然而,只要能够将脚踏板43的动力经由驱动组件传递给传动组件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其他的枢接在侧板11上的转动部件替代上述的外齿圈41,采用其他的另一个枢接在枢轴21上的转动部件替代上述的从动链轮47,该两个转动部件之间可以采用齿轮组同步联接,也可以是采用其他的同步联接结构进行配合。
上述的传动组件包括内置于支撑梁20中且沿支撑梁20的高度方向延伸的传动杆51、枢接在枢轴21上且与从动链轮47同步联接的传动轴52、同步联接在传动轴52上的第一伞齿轮53、同步联接在传动杆51上端部且与第一伞齿轮53啮合的第二伞齿轮54、同步联接在传动杆51下端部的第三伞齿轮55、以及同步联接在车轮30的轮轴31上且与第三伞齿轮55啮合的第四伞齿轮56,传动轴52穿接在枢轴21中,其二者的中心轴线重合,上述的两从动链轮47分别键连接于传动轴52的两端部,由于两从动链轮47是同步转动的,因此,在两从动链轮47转动的情况下,其二者共同驱动传动轴52转动,传动轴52的转动动力通过第一伞齿轮53与第二伞齿轮54的配合传递给传动杆51,传动杆51的转动动力通过第三伞齿轮55和第四伞齿轮56的配合传递给车轮30的轮轴31,最终使车轮30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车架10上采用驱动组件,在支撑梁20内置安装传动组件,由于支撑梁20是绕枢轴21相对于车架10转动,且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末端(即从动链轮47)与传动组件衔接位置恰好是在枢轴21上的传动轴52上,因此,在收折折叠车的过程中,支撑梁20不会与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发生任何干涉,折叠车的传动装置不会受到影响,此结合配合两驱动组件分别设置于两侧板11上的巧妙结构,使支撑梁20在收折状态时恰好能够被置于两侧板11之间,从而利用了车架10的内部空间,缩小了折叠车收折状态的体积,同时,如上述所描述,由于枢轴21与传动轴52的中心轴线重合,在支撑梁20处于收折状态时,车轮30可以正常转动,甚至于折叠车可以正常骑行。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侧板,两侧板相对设置,两侧板之间形成一个收纳空间;
支撑梁,其上端部通过一沿车架宽度方向延伸的枢轴枢接在车架上,该支撑梁可绕枢轴在一位于收纳空间内的收折位置和一位于收纳空间外部的展开位置之间转动,该支撑梁的下端部安装有车轮;
分别设置于两侧板上的两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侧板上并可绕平行于车架宽度方向的一轴线相对于侧板转动的第一转动部件、枢接于枢轴上且与第一转动部件同步联接的第二转动部件、以及枢接在第一转动部件周缘上的脚踏板,两驱动组件的脚踏板在第一转动部件的转动轴线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错开;
安装于支撑梁上用于将第二转动部件转动动力传递给车轮的传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部件为一枢接在侧板上的外齿圈、第二转动部件为一枢接于枢轴上的从动链轮,两驱动组件的从动链轮分置于枢轴的两端;驱动组件还包括枢接于侧板上且与外齿圈啮合的从动齿轮、同步联接于从动齿轮上的主动链轮、以及将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同步联接的传动链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侧板上设置有一圆形的开口,该开口内固定有一套圈,外齿圈上具有一嵌置在套圈内部且可相对于套圈转动的嵌置部,脚踏板连接在一与嵌置部固定的转动环外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内置于支撑梁中且沿支撑梁的高度方向延伸的传动杆、枢接在枢轴上且与从动链轮同步联接的传动轴、同步联接在传动轴上的第一伞齿轮、同步联接在传动杆上端部且与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二伞齿轮、同步联接在传动杆下端部的第三伞齿轮、以及同步联接在车轮的轮轴上且与第三伞齿轮啮合的第四伞齿轮;传动轴的中心轴线与枢轴的中心轴线重合。
CN201420430507.6U 2014-07-31 2014-07-31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58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0507.6U CN203958495U (zh) 2014-07-31 2014-07-31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0507.6U CN203958495U (zh) 2014-07-31 2014-07-31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58495U true CN203958495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19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3050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58495U (zh) 2014-07-31 2014-07-31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584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9904A (zh) * 2014-07-31 2014-11-19 广州市锦宏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WO2016015293A1 (zh) * 2014-07-31 2016-02-04 广州市锦宏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9904A (zh) * 2014-07-31 2014-11-19 广州市锦宏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WO2016015293A1 (zh) * 2014-07-31 2016-02-04 广州市锦宏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5873A (zh)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23102A (zh) 辅助泊车装置及方法
CN203958495U (zh)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CN102745226B (zh) 原地转向转门电动轿车
CN103407484B (zh) 一种倒三轮车后轮传动转向控制系统
CN104149904A (zh) 折叠车的新型折叠机构
CN105235468A (zh) 主动悬架式火星车移动机构
CN106427398B (zh) 可全方位运动的全向轮
CN203485666U (zh) 便携式爆胎备用轮
CN201745437U (zh) 一种新型电动驱动桥
CN203996512U (zh) 一种宽通道的电动公交车
CN203283312U (zh) 一种双向驾驶的铰接式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
CN206187273U (zh) 小轮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WO2009034754A1 (ja) 作業車両
CN203472534U (zh) 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三叉杆行星轮系万向减速系统
CN204123975U (zh) 逐日太阳能电动车
CN203945981U (zh) 组合式太阳能翻板驱动装置及太阳能电动车
CN202781098U (zh) 钻井柴油机修理翻转装置
CN201745698U (zh) 内置式折叠自行车
CN202987098U (zh) 辅助泊车装置
CN202966429U (zh) 拖拉机底盘结构
CN201856743U (zh) 电动车备用行轮机构
CN207106759U (zh) 后轮单边双叉支撑式折叠两轮车
CN201980369U (zh) 前驱后舵式脚踏车
CN103707749A (zh) 一种一体化单纵臂齿轮减速式轮边电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4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