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25196U - 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 - Google Patents

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25196U
CN201825196U CN2010205929295U CN201020592929U CN201825196U CN 201825196 U CN201825196 U CN 201825196U CN 2010205929295 U CN2010205929295 U CN 2010205929295U CN 201020592929 U CN201020592929 U CN 201020592929U CN 201825196 U CN201825196 U CN 201825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
knob
steering tube
wheel carrier
fron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929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桂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5929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25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25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251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包括车身架、车头把手、前轮架、后轮架、位于车身架后部的控制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杆与前轮架之间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架上端与转向管相联,该转向管套住连接管,该连接管内放置旋扭座,旋扭内端与所述旋扭座活动连接,旋扭外端的旋柄经所述连接管上的缺口和所述转向管上的宽孔伸出,所述旋扭位于所述转向管的宽孔位置处的部位为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卡板,该卡板的长边长度与所述转向管的宽孔的宽度相配,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所述车头把手相联。

Description

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童车包括车身架、前轮架、后轮架、车轮和车头把手,安装了车轮的前轮架和后轮架分别安装在车身架前部和后部,其中前轮架上部与车头把手固定连接后与车身架枢接;有另一种童车为了方便位于车后推车的家长或大人对车向进行控制,而在车身架后部设置控制杆,在控制杆与车头把手之间设置齿轮组等联动机构,家长在车后操作控制杆时通过联动机构控制车头把手的转动,从而控制童车的转向,这种童车的转向控制机构中,车头把手一直与车后的控制杆同步动作,位于车后的大人想通过控制杆控制车向时,而坐在车中手扶车头把手的小孩会影响童车的转向,而小孩可能受童车转向时车头把手的影响而从车上跌出,所以这种童车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童车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包括车身架、车头把手、前轮架、后轮架、位于车身架后部的控制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杆与前轮架之间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架上端与转向管相联,该转向管套住连接管,该连接管内放置旋扭座,旋扭内端与所述旋扭座活动连接,旋扭外端的旋柄经所述连接管上的缺口和所述转向管上的宽孔伸出,所述旋扭位于所述转向管的宽孔位置处的部位为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卡板,该卡板的长边长度与所述转向管的宽孔的宽度相配,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所述车头把手相联。小孩自己使用时,通过旋柄将旋扭转动到卡板的长边水平方向,使卡板两侧的短边紧贴转向管中宽孔的两侧,转向管与连接管之间紧连接,使车头把手与转向管可以同步转动;如果希望只由童车后方的家长或大人控制童车的转向,则可以将旋扭转动到卡板的长边沿垂直方向,使卡板的长边与转向管宽孔两侧之间留有间隙,当通过控制杆控制前轮架转动时,前轮架只带动转向管转动,而不能带动连接管同步转动,从而使车头把手只能随连接管转动而不能随转向管转动,所以即使家长控制童车转向时,车头把手与转向管之间可以相互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使手扶车头把手的小孩的手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小孩身体不致生硬地受制于车头把手而将小孩从车上拖出。
所述转向管的宽孔两侧分别设有外翻翼,两只外翻翼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旋扭的卡板的长边相配。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在家长控制童车转向时,可以旋转旋扭,使车头把手可以相对于前轮架转动一定角度,也即当家长通过控制杆转动前轮架转向时,手扶车头把手的小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转动车头把手,所以,小孩的身体不会被车头把手拖出车,与现有的童车相比,其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的前半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的后半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中旋扭6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4是图1中转向驱动环72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5是图1中旋扭座5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是图1中连接管3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8是图3中的旋扭与图6中的旋扭座安装在一起后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向图8中装入图7所示连接管后的结构原理图。
图10是图8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旋扭旋转90度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下支架9的立体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连接杆驱动转向管的结构原理图。
图14是图13中的旋扭转过90度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5是将图1和图2中的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将图15中的横管8、前饰盖11和后饰盖12拿走后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8是图16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9是图2中转向控制块23的立体放大图。
图20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图1或图2中其中一只卡介的立体放大图。
图中标记,1、车头把手,11、前饰盖,12、后饰盖,110、透孔,3、连接管,31、缺口,4、转向管,40、宽孔,401、402、外翻翼,403、404、定位筋,14、销钉,5、旋扭座,6、旋扭,71、上支架,7、控制连杆,15、卡介,72、转向驱动环,8、横管,81、车头管,82、套管,83、车尾管,9、下支架,13、前轮架;17、控制杆,18、外饰筒,19、连接塞块,181、插销,182、旋盖,21、装饰块,16、卡介,23、转向控制块,25、方轴,29、下饰块;61、旋柄,62、卡板,620、卡筋,63、螺丝孔,721、722、扣孔,723、724、定位缺口,51、定位孔,52、销孔,510、卡槽,301、螺丝通孔,302、定位销孔,91、92、支承台,230、方孔,231、232、扣孔,78、79、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由于图面篇幅所限将其分开为图1和图2;见图1,所述车身架是一带有车头管81、套管82和车尾管83的横管8,车头管81、套管82和车尾管83大致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并分别与横管8相交,每条控制连杆7两端的弯头上分别设有两条与卡介15(参见图21)环形槽78和79(参见图20);将图1中两条控制连杆7左端的弯头扣入转向驱动环72的扣孔721和722(见图4)内,然后将四个卡介15卡入对应弯头的环形槽内,使每个弯头上的两只卡介分别位于转向驱动环72的上下侧,同理将控制连杆7右端的弯头扣入图2中控制块23的扣孔231和232(参见图19)后,向各环形槽内卡入图2中的卡介16,从而将图2中的转向控制块23和图1中的转向驱动环72安装在控制连杆7两端,然后将其经图1中横管8右端的管口处伸入,使转向驱动环72位于车头管81内,而图2中的转向控制块23位于图1中套管82与横管的相交处。
见图1,安装了转向驱动环72后的控制连杆7经横管8右端尾部伸入后,转向驱动环72位于车头管81中部,将上支架71和下支架9分别装入车头管81的上部和下部并用螺丝连接。将旋扭座5塞入连接管3内并推至连接管的缺口31处然后一道装入转向管4内使旋扭座5位于转向管的宽孔40处,用销钉14插入连接管3的定位销孔302内,将旋扭座5定位在连接管3中;此时旋扭上的螺丝孔63(见图3)正对连接管3的螺丝通孔301(见图7),且转向管4正对该螺丝通孔的位置处开有较大的避空缺口;将旋扭6经前饰盖11的透孔110伸入转向管4的宽孔40后插入旋扭座5中,然后用螺丝经转向管的避空缺口拧入旋扭的螺丝孔内,该螺丝将连接管3、旋扭座5和旋扭6相联在一起;再使转向管4穿过上支架71、转向驱动环72和下支架9,其中转向管上的两条定位筋403和404分别与转向驱动环72内环中的定位缺口723和724(见图4)相配,转向管4下端与前轮架13连接,连接管3上端与车头把手1连接,前轮架13下部安装前轮。
见图3,旋扭上设有旋柄61和卡板62,卡板前部设有卡筋620与图6中旋扭座上的卡槽510相配,卡板最前端伸入图6中旋扭座的定位孔51内,而卡板最前端的端面上开有螺丝孔63,将图5和6中的旋扭座装入图7的连接管后使图6中的定位孔51正对图7的螺丝通孔301。
见图12,下支架上设有两个支承台91和92分别用于支承图1中转向驱动环72的下侧面。
见图2,将方轴25经下方穿过转向控制块23中央的方孔(见图19中的方孔230)后再插入连接塞块19下端的方轴孔内,使转向控制块23与连接塞块19相联,使用时将管状的控制杆17下端套住连接塞块19上部,然后用插销181径向插在外饰筒18、控制杆17、连接塞块19之间,使控制杆和连接塞块相联。年龄较大的儿童使用童车时,可以将插销拔出后,再将控制杆抽出。
图15是将图1和图2中各零件安装好后的示意图,此时只需在前轮架13上安装前轮、在车尾管83上安装带有两只后轮的后轮架即为一台三轮童车,图15中的旋扭6处于横置状态,其内部关系如图8、图10和图17所示,从图10中可见,此时旋扭上的卡板62横置,从图17中可见,此时卡板62的两侧紧靠转向管4的宽孔两侧的外翻翼401和402,使连接管和转向管可以同步转动,也即车头把手与前轮架可以同步转动;如果将图10中的旋扭转动90度到图11所示状态,此时旋扭的卡板62两侧与转向管上的两只外翻翼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使连接管与转向管之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相对转动,也即前轮架转动时不能带动车头把手转动,从而使车头把手与前轮架不同步。
见图16并结合图17和图18,转向驱动环72的下侧被下支架中的两个支承台91和92支撑住,转向管上的定位筋403与转向驱动环中的定位相配,图17中只画出了卡在控制连杆弯头上的其中一个卡介15,位于转向驱动环72上侧的另一卡介未画出(图18中只画出了位于转向控制块23上侧的卡介15)。从图17所示可见,当旋扭6的卡板62横向时,其长边两侧的短边紧贴住转向管两侧的外翻翼401和402,而使转向管与连接管可以同步转动,此时旋扭与旋扭座之间的关系可以参见图10,图10中的卡板62的长边沿水平方向,短边位于两侧。如果图17中的旋扭6旋转90度,则旋扭与旋扭座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图11中的卡板的长边沿垂直方向,即短边沿水平方向而长边位于两侧,使两侧短边与图17中转向管的两个外翻翼401和402留有一定间隙。所以,旋转旋扭可以实现车头把手与转向控制杆之间的离或合。
图16所示状态为旋扭横置,车头把手与前轮架处于同步状态,此时适合年龄较大的儿童使用,可以将控制杆抽出,由儿童自行控制车辆的方向。
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可以在童车上加装稳定的婴儿座位,然后将图16所示中的旋扭旋转90度,使旋扭座与旋扭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11所示,此时,车头把手与前轮架不同步,只需由家长或大人操控控制杆17即可以控制童车的转向。为了方便,可以在控制杆上端设置横向的把手。
结合图16、图17和图18,控制杆17转动时带动方轴25转动,从而使转向控制块23转动,带动两条控制连杆7中的一条向前移动另一条向后移动,两条控制连杆的联合动作使转向驱动环72旋转,从而通过转向管带动前轮架转动,实现了由控制杆控制前轮方向。
为了对上述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请见图13和图14,图13所示的旋扭6所处的状态与图10中旋扭座5与旋扭6之间的状态一样,使转向管与连接管两者可以同步转动,因为连接管与车头把手相联、转动管与前轮架相联,所以当车头把手转动时可以通过转向管带动前轮架转动,同样如果方轴25转动时带动控制连杆7前后移动,则可以带动转向驱动环72转动,通过转向驱动环上的定位筋403带动转向管4转动;也就是图13所示状态中,车头把手、连接管、转向管、前轮架、方轴以及图15中与方轴相联的控制杆是相互联接在一起的,车头把手、连接管、转向管、前轮架、方轴同时动作。将图13中的旋扭转动90度得到图14所示状态,此时图14中的旋扭座与旋扭所处的状态与图11所示的状态相同,使连接管3与转向管4不能同步转动,所以,即使车头把手带动连接管3转动,旋扭6内的卡板只能在转向管的宽孔(图1中的宽孔40)限定的范围内摆动而不能带动转向管转动,此时,只能通过方轴的转动带动转向驱动环72转动,从而通过转向管带动前轮架转向。

Claims (1)

1.一种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包括车身架、车头把手、前轮架、后轮架、位于车身架后部的控制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杆与前轮架之间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架上端与转向管相联,该转向管套住连接管,该连接管内放置旋扭座,旋扭内端与所述旋扭座活动连接,旋扭外端的旋柄经所述连接管上的缺口和所述转向管上的宽孔伸出,所述旋扭位于所述转向管的宽孔位置处的部位为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卡板,该卡板的长边长度与所述转向管的宽孔的宽度相配,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所述车头把手相联。
CN2010205929295U 2010-10-28 2010-10-28 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25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929295U CN201825196U (zh) 2010-10-28 2010-10-28 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929295U CN201825196U (zh) 2010-10-28 2010-10-28 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25196U true CN201825196U (zh) 2011-05-11

Family

ID=43963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9292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25196U (zh) 2010-10-28 2010-10-28 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2519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02432B2 (en) 2011-08-12 2013-12-10 Smart Trike Mnf Pte Ltd. Dual steerable vehicle
CN109572790A (zh) * 2019-02-02 2019-04-05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童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CN109572791A (zh) * 2019-02-02 2019-04-05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推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10999B2 (en) 2011-08-12 2017-04-04 Smart Trike Mnf Pte Ltd Dual steerable vehicle
US8740235B2 (en) 2011-08-12 2014-06-03 Smart Trike Mnf Pte Ltd Vehicle with a shock absorber
US8764041B1 (en) 2011-08-12 2014-07-01 Smart Trike Mnf Pte Ltd Vehicle having a swivel wheel
US8864161B2 (en) 2011-08-12 2014-10-21 Smart Trike Mnf Pte Ltd. Vehicle having a swivel wheel
US9150273B2 (en) 2011-08-12 2015-10-06 Smart Trike Mnf Pte Ltd Dual steerable vehicle
US9371109B2 (en) 2011-08-12 2016-06-21 Yoram Baron Vehicle having a swivel wheel
US8602432B2 (en) 2011-08-12 2013-12-10 Smart Trike Mnf Pte Ltd. Dual steerable vehicle
US10479432B2 (en) 2011-08-12 2019-11-19 Smart Trike Mnf Pte Ltd Vehicle having a swivel wheel
US10647375B2 (en) 2011-08-12 2020-05-12 Smart Trike Mnf Pte Ltd Dual steerable vehicle
CN109572790A (zh) * 2019-02-02 2019-04-05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童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CN109572791A (zh) * 2019-02-02 2019-04-05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推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CN109572791B (zh) * 2019-02-02 2024-01-26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推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CN109572790B (zh) * 2019-02-02 2024-04-30 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童车的前轮控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7978B (zh) X型折叠自行车
CN201923194U (zh) 推把能换向的童车
CN203958248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助力母婴散步车
CN201825196U (zh) 童车的转向控制离合机构
CN206202542U (zh) 儿童电动车
CN205022774U (zh) 一种童车前轮转向机构
CN202624489U (zh) 童车的转向控制结构
CN103723224B (zh) 一种三轮童车
CN206384014U (zh) 儿童座兜及儿童推车
CN204323610U (zh) 折叠式二轮车
CN105711714A (zh) 折叠式二轮车
CN204623529U (zh) 儿童推车
KR101775693B1 (ko) 자전거와 결합할 수 있는 카트 구조
CN105059354A (zh) 一种童车
CN200954855Y (zh) 三轮童车后操纵转向机构
CN109178182B (zh) 转向架及折叠式亲子娱乐车
CN203486069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CN207191140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手推车
CN202623980U (zh) 汽车儿童两用椅
CN204467567U (zh) 儿童拆叠椅
CN201619593U (zh) 多功能童车
CN204775708U (zh) 儿童电动三轮车
CN204750248U (zh) 一种童车
CN201216703Y (zh) 一种四轮车的扶手转向装置
CN102745290B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eng Guiqua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eng Guiqua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