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5509B - 内帽 - Google Patents

内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5509B
CN107205509B CN201580073792.8A CN201580073792A CN107205509B CN 107205509 B CN107205509 B CN 107205509B CN 201580073792 A CN201580073792 A CN 201580073792A CN 107205509 B CN107205509 B CN 107205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 part
support sector
fine
knitted
interior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37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5509A (zh
Inventor
荒川国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5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5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5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5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GARTIFICIAL FLOWERS; WIGS; MASKS; FEATHERS
    • A41G3/00Wi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帽,内帽的表面使用由纤维径为纳米量级的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丝,由此来防止假发的偏离。该内帽(1)直接覆盖穿戴者的头部,保持并固定所述穿戴者所戴用的头部整体用假发,形成有通过圆形针织形成为筒状的筒状编织部,包括:在所述筒状编织部的一端侧编织形成的第1端口橡胶部(11a)、使用由纤维直径为纳米量级的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所形成的复合丝通过圆形针织形成的防滑部(12)以及与所述防滑部(12)连续编织形成的且通过圆形针织形成为网格状的支持部(13)。

Description

内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接覆盖在穿戴者的头部并戴在假发内部的内帽。
背景技术
对于大范围脱发的人或为了治疗疾病而毛发残留无几的人,已知有用于戴在头部整体的整体用假发。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是如下的全假发,其在覆盖头部整体的假发主体的内表面,可拆装地设置有能够调节尺寸的内帽,在该内帽的内周面的多处安装有硅橡胶片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531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其结构是在内帽上通过紧固件来安装假发主体,由于穿戴者的运动,无论如何都会在内帽与假发主体之间会发生偏离,从而产生不协调感。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帽,内帽的表面使用由纤维直径为纳米量级的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丝,由此能够防止假发偏离。
解决课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内帽,直接覆盖在穿戴者的头部,是保持并固定所述穿戴者所戴的头部整体用假发的内帽,其由通过圆形针织(丸編)而编织成筒状的筒状编织部所形成,包括:在所述筒状编织部的一端侧编织形成的端口橡胶部;使用由纤维直径为纳米量级的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丝通过圆形针织而编织形成的防滑部;和与所述防滑部连续编织形成,通过圆形针织而编织形成为网格状的支持部。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内帽,由通过圆形针织而编织成筒状的筒状编织部所形成,包括:在所述筒状编织部的一端侧编织形成的端口橡胶部;使用由纤维直径为纳米量级的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丝通过圆形针织而编织形成的防滑部;和与所述防滑部连续编织形成,通过圆形针织而编织形成为网格状的支持部,因此,通过由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丝所产生的摩擦力而消除了假发的滑动,从而产生能够防止偏离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内帽,所述端口橡胶部的外表面侧使用上述由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丝编织形成,从所述端口橡胶连续编织形成有第1所述支持部,从该第1支持部连续编织形成所述防滑部,从该防滑部连续编织形成第2所述支持部,由此形成所述筒状编织部。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内帽,所述端口橡胶部的外表面侧使用上述由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丝编织形成,从所述端口橡胶连续编织形成有第1所述支持部,从该第1支持部连续编织形成所述防滑部,从该防滑部连续编织形成第2所述支持部,由此形成所述筒状编织部,因此,通过由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丝所产生的摩擦力而消除了假发的滑动,从而产生能够防止偏离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内帽,所述端口橡胶部的外表面侧使用由所述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线编织而成,从所述端口橡胶连续编织形成第1所述防滑部,从该第1防滑部连续编织形成第1所述支持部,从该第1支持部连续编织形成第2所述防滑部,从该第2防滑部连续编织形成第2所述支持部,在与编织形成有所述端口橡胶的所述筒状编织部的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所编织形成的所述第2支持部的前端部被缝制成圆形或扇形。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内帽,所述端口橡胶部的外表面侧使用由所述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线编织而成,从所述端口橡胶连续编织形成第1所述防滑部,从该第1防滑部连续编织形成第1所述支持部,从该第1支持部连续编织形成第2所述防滑部,从该第2防滑部连续编织形成第2所述支持部,在与编织形成有所述端口橡胶的所述筒状编织部的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所编织形成的所述第2支持部的前端部被缝制成圆形或扇形,因此,通过由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丝所产生的摩擦力而消除了假发的滑动,从而产生能够防止偏离,同时,第2支持部的前端部缝制成圆形或扇形,从而具有能够适应头部进行穿着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内帽,所述防滑部以4横列为1个循环,该4横列中的一部分横列使用由所述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线编织形成,且编织形成为由所述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线露在外面。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内帽,所述防滑部以4横列为1个循环,该4横列中的一部分横列使用由所述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线编织形成且编织形成为由所述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线露在外面,因此,通过由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丝所产生的摩擦力而消除了假发的滑动,从而产生能够防止偏离,同时,对应于横列使用不同的材料,从而在表面上设置凹凸由此具有能够确实地防止偏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内帽的结构的第1图;
图2是显示第1端口橡胶部的内表面结构的图;
图3是显示第1端口橡胶部的外表面结构的图;
图4是显示防滑部结构的图;
图5是显示支持部的结构的图;
图6是显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内帽的结构的第2图;
图7是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头部整体用假发的假发主体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头部整体用假发的假发主体从背部所见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实施。此外,在贯穿本实施方式的全文中,对于相同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
1.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使用图1至图6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帽进行说明。图1是显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内帽的结构的第1图。图1(A)显示内帽的外表面侧的结构,图1(B)显示内帽的内表面侧的结构。在图1(A)中,内帽1通过圆形针织编织成筒状,包括:在其一端(在穿戴者进行穿戴时位于下方的一侧)的伸缩性优异的第1端口橡胶部11a;使用由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丝(以下称作超细纤维)编织形成的防滑部12;从该防滑部12连续地通过圆形针织形成为网格状的支持部13(第1支持部13a及第2支持部13b);在与第1端口橡胶部11a相反的另一端部的伸缩性优异的第2端口橡胶部11b。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的情况下构成为,从第1端口橡胶部11a连续编织形成第1支持部13a,从第1支持部13a连续编织形成防滑部12,从该防滑部12连续编织形成第2支持部13b,进一步,从第2支持部13b连续编织形成第2端口橡胶部11b,但是也可以将防滑部12与支持部13(第1支持部13a及第2支持部13b)相反配置。
防滑部12使用纤维直径为700纳米左右的超细纤维,提高对于穿戴者的头部的吸水性、吸附性以及肌肤触感,同时,减轻对皮肤的刺激。另外,对于在内帽1之上穿戴的假发,由于超细纤维来增加表面积从而发生较大的摩擦力,同时,通过形成纳米尺寸的凹凸从而产生更大的摩擦力,能够防止滑动以消除偏离。
另外,对于第1端口橡胶部11a,构成为与穿戴者的头部接触的内表面侧和装用假发的外表面侧的两层结构,内表面侧通过尼龙和聚氨酯适当地收紧固定穿戴者的头,同时,外表面侧使用与上述防滑部12相同的超细纤维编织形成,能够防止假发的偏离。
对于上述第1端口橡胶部11a、防滑部12及支持部13的编织方法,列举图2至图5所示的例来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4横列为1个循环进行圆形针织,各横列所使用的素材以及线迹(編み目)不同。图2是显示第1端口橡胶部11a的内表面侧的素材及线迹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第1端口橡胶部11a的内表面侧,1横列及3横列由尼龙为素材的丝编织形成,2横列及4横列由聚氨酯为素材的丝编织形成,如图2(B)、(C)所示,仅在1横列每隔1个线迹通过浮线(浮き編み,フロート編み)编织形成。并且,每个循环浮线的线迹相互交互编织形成。即,在第1循环以偶数针的线迹为浮线的情况下,在第2循环则以奇数针的线迹为浮线。
图3是显示第1端口橡胶部11a的外表面侧的素材及线迹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1端口橡胶部11a的外表面侧,1横列以尼龙、2横列以聚氨酯、3横列及4横列以超细纤维和尼龙为素材的丝编织形成,线迹为一般的平针编织。
图4是显示防滑部12的素材及线迹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防滑部12中,1横列及2横列以尼龙、3横列及4横列以超细纤维和尼龙为素材的丝编织形成,线迹为一般的平针编织。
图5是显示支持部13的素材及线迹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支持部13所有的横列以尼龙为素材的丝编织形成,2横列每隔2针通过集圈组织(タック編み)形成,4横列每隔1针通过集圈组织形成。并且,每个循环第2横列和第4横列的集圈组织的线迹交互编织形成。即,第1循环在第2横列的第3及第4针的线迹为集圈组织,第4横列中偶数针的线迹为集圈组织的情况下,在第2循环的第2横列中第1及第2针为集圈组织,在第4横列中奇数针的线迹为集圈组织。通过如此编织,形成网格状的支持部1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素材及线迹顶多只是一例,当然可以通过其他素材及线迹的组合来编织形成。
如此,通过调节每横列的素材和线迹,能够提高穿戴者头部的合身感,进一步防止假发的偏离。尤其是,除了通过使用超细纤维来防止假发的偏离之外,通过调节各横列的素材和线迹来扩大表面积,并且通过使线迹的凹凸突出能够进一步防止假发在前后左右各方向上的偏离。
图6是显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帽的结构的第2图。图6(A)示出了内帽的外面侧的结构,图6(B)示出了内帽的内面侧的结构。在图6(A)中,内帽1包括具有与图1的情况相同结构的第1端口橡胶部11a、防滑部12及支持部13,与配置第1端口橡胶部11a一侧相反的另一端侧缝制成圆形或扇形。
在图6中,从第1端口橡胶部11a连续编织形成第1防滑部12a,从第1防滑部12a连续编织形成第1支持部13a,从第1支持部13a连续编织形成第2防滑部12b,进一步,从第2防滑部12b连续编织形成第2支持部13b,该第2支持部13b的前端部缝制成圆形或扇形。需要说明的是,与图1的情况同样地,防滑部12和支持部13的配置关系也可以相反。
在图6的情况下,也因为第1端口橡胶部11a的外表面侧及防滑部12(第1防滑部12a及第2防滑部12b)使用超细纤维,能够防止假发的偏离,同时由于第2支持部13b的前端部缝制为圆形或扇形,能够适应头部来进行穿戴。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帽,提高穿戴者的穿戴感的同时,通过使用超细纤维能够防止假发的偏离。另外,与上述同样地,通过调节各横列的素材和线迹来扩大表面积,通过使线迹的凹凸突出能够进一步防止假发在前后左右各方向上的偏离。
2.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在如下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在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帽之上所覆盖的头部整体用假发进行说明。对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头部整体用假发,利用图7以及图8进行说明。图7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头部整体用假发的假发主体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头部整体用假发的假发主体从背后所见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头部整体用假发,是脱发在非常广泛范围内扩散或由于疾病而毛发残存无几的穿戴者所戴用的假发,在内帽1之上覆盖假发主体2。内帽1使用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内帽。
图7的假发主体2戴在内帽1之上,在表面侧进行植毛(未图示)。假发主体2包括:第1基部21,其具有非伸缩性的较大的网格结构,在被穿戴时覆盖穿戴者的前头部区域41;第2基部22,与该第1基部21相连接,且具有非伸缩性的、比第1基部21更细的网格结构,在被穿戴时通过穿戴者的头顶部42附近从一端的侧头部43向着另一端的侧头部44(未图示)覆盖穿戴者的头部上方;以及第3基部23,其与该第2基部22相连接,具有伸缩性的网格结构,在被穿戴时覆盖穿戴者的后头部区域45。
第1基部21、第2基部22及第3基部23,分别具有网格结构,但任一均具有如下程度的硬度,即相对于形状的变化而能够再现原来形状的程度的硬度,第2基部22与第1基部21相比具有较硬的网格结构。并且,第3基部23具有最为柔软的网格结构。即,头部前方侧,形状的变化较小且倾斜也较缓,具有一定程度的硬度的网格结构以使得稳定的戴用成为可能,在形状变化大且倾斜也变的急剧的头部后方侧,变得柔软也使得对应于头部形状易于调节。
第1基部21的前端部,为了防止该基部的偏离或卷边,具有在穿戴者的头部的圆周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防偏离材料24,在第3基部23的后端附近也同样地具有在穿戴者头部的圆周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调节部件25,通过防偏离材料24与调节部件25,使得假发主体2稳定地固定在穿戴者的头部。另外,在防偏离材料24区域未进行植发,形成为非常薄的柔软的网格基底,颜色为肌肤色。另外,基础纱的表面摩擦阻力增加,与皮肤接触以防止偏离。即,能够确实地防止假发主体2的偏离或卷边,消除头部前方发际线部分的厚度,形成为能够实现自然的发际线的防偏离材料24。
第2基部22的侧头部43、44具有用于防止从穿戴者的太阳穴至鬓角部分的卷曲的保持材料26、27(保持材料27为未图示的侧头部44所具有的部分)。
在第3基部23,编织有用于调节该第3基部23的伸缩的调节线28(在具有多根的情况下,为调节线28a、28b、28c、···),通过调节该调节线28的长度,能够使假发主体2正确地对应穿戴者的后头部区域45的形状。
尤其是,该调节线28,如图7以及图8所示,由多根丝形成,该丝从位于第3基部23的穿戴者的头顶部42附近开始呈放射状扩展编织而成。也就是说,通过扩展为该放射状,能够调节在穿戴者的头部径向(从头顶部42附近向领口方向,从头顶部42附近至耳朵上方或耳朵背后处的侧头部43、44的方向)的伸缩。
调节线28的头顶部42侧的一端部29(29a、29b、29c、···),固定在第3基部23,另一端部30(30a、30b、30c、···)不固定于第3基部23而是处理自由状态。也就是说,穿戴者通过拉伸调节线28的处于自由状态的部分来调节第3基部23在竖直方向上的伸缩,从而能够对应于特别是由于穿戴者个人而处于多种多样形状的后头部区域45的形状。也就是说,穿戴者头部的圆周方向上的调节能够通过防偏离材料24及调节部件25来进行,穿戴者头部的径向调节能够通过调节线28来进行,因此,能够将假发主体2对应于穿戴者的头部形状从不同方向进行细微调节,从而能够提高假发的稳定感以及合身感。
另外,该调节线28使用比形成第3基部23的网格的基础纱的摩擦阻力大的材料。即,由于通过摩擦阻力能够固定拉伸自由状态的另一端部30时的网格部分的状态以及调节线28的状态,因此穿戴者仅拉伸调节线即可维持调节状态。由此,在位于穿戴者后方的通过穿戴者自身难以进行调节的位置处,也能够明显改善调节的操作性。
附图标记说明
1 内帽
2 假发主体
11a 第1端口橡胶部
11b 第2端口橡胶部
12 防滑部
12a 第1防滑部
12b 第2防滑部
13 支持部
13a 第1支持部
13b 第2支持部
21 第1基部
22 第2基部
23 第3基部
24 防偏离材料
25 调节部件
26、27 保持材料
28 调节线
29 一端部
30 另一端部
41 前头部区域
42 头顶部
43、44 侧头部
45 后头部区域

Claims (4)

1.一种内帽,是直接覆盖在穿戴者的头部并且保持并固定所述穿戴者所戴的全头部用假发的内帽,其特征在于,由通过圆形针织而编织成筒状的筒状编织部形成,包括:
在所述筒状编织部的一端侧编织形成的端口橡胶部;
使用由纤维直径为纳米量级的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线通过圆形针织而编织形成的防滑部;
与所述防滑部连续编织形成的、通过圆形针织而编织形成为网格状的支持部,
所述防滑部的表面形成有凹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口橡胶部的外表面侧使用由所述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线编织而成,从所述端口橡胶连续编织形成第1所述支持部,从该第1支持部连续编织形成所述防滑部,从该防滑部连续编织形成第2所述支持部,从而形成所述筒状编织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口橡胶部的外表面侧使用由所述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线编织而成,从所述端口橡胶连续编织形成第1所述防滑部,从该第1防滑部连续编织形成第1所述支持部,从该第1支持部连续编织形成第2所述防滑部,从该第2防滑部连续编织形成第2所述支持部,
在与编织形成有所述端口橡胶的所述筒状编织部的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所编织形成的所述第2支持部的前端部被缝制成圆形或扇形。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内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部以4横列为1个循环,该4横列中的一部分横列使用由所述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线编织形成,且编织形成为由所述超细的精细聚酯纳米纤维形成的复合线露在外面。
CN201580073792.8A 2015-01-19 2015-01-19 内帽 Active CN1072055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51193 WO2016117000A1 (ja) 2015-01-19 2015-01-19 インナーキャッ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5509A CN107205509A (zh) 2017-09-26
CN107205509B true CN107205509B (zh) 2019-07-19

Family

ID=56416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3792.8A Active CN107205509B (zh) 2015-01-19 2015-01-19 内帽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94666B2 (zh)
CN (1) CN107205509B (zh)
WO (1) WO20161170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7407B1 (ja) * 2016-10-17 2017-08-09 株式会社アデランス かつらベース、かつら及びかつらベースの製造方法
US20190059486A1 (en) * 2017-08-03 2019-02-28 Shake-N-Go Fashion, Inc. Wi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2019033999A (ja) * 2017-08-18 2019-03-07 株式会社コーポレーションパールスター ベッド巻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11352U (zh) * 2011-11-28 2012-07-11 平顶山明辉假发制品有限公司 假发套固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01734A (en) * 1935-08-12 1937-12-07 Beatrice Violet Chotzner Net cap for personal wear
US2579089A (en) * 1950-01-03 1951-12-18 Price Sybil Head covering
JPH0676326U (ja) * 1993-04-09 1994-10-28 大森 四郎 かつら・頭飾品の基本ベース
JP2004353127A (ja) * 2003-05-29 2004-12-16 Feather Kk 全かつら
JP3112042U (ja) * 2005-04-28 2005-07-28 フォンテーヌ株式会社 かつら下地ネット
JP2009275296A (ja) * 2008-05-12 2009-11-26 Teijin Fibers Ltd 形状安定性と密着性に優れた丸編地および繊維製品
JP2010163712A (ja) * 2009-01-15 2010-07-29 Teijin Fibers Ltd 靴下
JP2011162936A (ja) * 2010-02-15 2011-08-25 Increase Hair Co Ltd 全頭かつら用サポートキャップ
JP6238342B2 (ja) * 2013-07-22 2017-11-29 国子 荒川 全頭用かつら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11352U (zh) * 2011-11-28 2012-07-11 平顶山明辉假发制品有限公司 假发套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117000A1 (ja) 2017-11-30
CN107205509A (zh) 2017-09-26
JP6494666B2 (ja) 2019-04-03
WO2016117000A1 (ja) 2016-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05174B2 (en) Upper body article of apparel
CN109688986A (zh) 矫形设备
CN104754968B (zh) 由具有可变弹性的针织物制成的胸罩
CN107690290A (zh) 具有跟部定位特征的袜子
CN102373568B (zh) 衣料用筒状针织品和袜子
CN107205509B (zh) 内帽
CN102188126A (zh) 婴儿背带
CN104404701B (zh) 一种纬编蕾丝面料的生产方法
JP6808901B2 (ja) 下半身用衣類
CN106133224B (zh) 使用横编织结构形成整体编织物品的方法
KR200484283Y1 (ko) 통기성 원형 편직물
JP5016447B2 (ja) かつら
CN206256244U (zh) 一种小斜纹提花组织经编面料
JP6880377B2 (ja) 下半身用衣類
CN102433656A (zh) 一种塑身服装面料
JP6238342B2 (ja) 全頭用かつら
JP6068769B1 (ja) フルウィッグ用のウィッグベース
CN105661687A (zh) 一种新概念健康护膝
CN211092048U (zh) 一种服饰
JP2010196197A (ja) かつらベース
CN103015021A (zh) 一种织物织造工艺、织造设备和系统
JP3232811U (ja) 機能性編地
JP3190860U (ja) 締め付け紐入り挟み込みテープ
CN206245003U (zh) 一种大斜纹提花组织经编面料
JP6930063B2 (ja) パワー帯を備えた衣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