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7207B -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87207B CN107187207B CN201710565890.4A CN201710565890A CN107187207B CN 107187207 B CN107187207 B CN 107187207B CN 201710565890 A CN201710565890 A CN 201710565890A CN 107187207 B CN107187207 B CN 1071872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ink
- liquid
- access
- receiv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2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334009 Caenorhabditis elegans rib-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25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42589 Convolu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18 DNA micro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9133 Hangov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67 inorganic solven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49 inorganic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338 liquid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60 organic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历来的液体收容容器中,难以降低发生液体泄漏的可能性。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收容液体的收容部181、在收容部181上开口且可以将液体注入到收容部181内的液体注入部、与大气连通的第2大气室186、与第2大气室186连通并可以将大气导入到第2大气室186的大气导入部、使收容部181与第2大气室186连通的第2连通路187。在使作为墨水注入部101与收容部181相交叉的交叉部的开口128在与水平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朝向上方的姿势下,作为收容部181与第2连通路187的连接口的一例的连通口107位于开口128的上方。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10月23日、申请号为201410572864.0、发明名称为“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等。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已知有喷墨打印机。喷墨打印机中,可以通过使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从喷射头喷射到印刷用纸等的印刷媒介上来进行对印刷媒介的印刷。已知这种喷墨打印机具有将贮留在作为液体收容容器的一例的墨水罐的墨水供给给喷射头的结构。该墨水罐上设置有墨水注入口。使用者可以从墨水注入口将墨水补充到墨水罐中。已知这种墨水罐中以往具有以下结构:收容有墨水的液体收容室和导入有大气的空气收容室通过连通部相互连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12-204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墨水罐中,例如,即使液体收容室内的墨水通过连通部流出到空气收容室侧,流出到空气收容室侧的墨水也可以贮留在空气收容室内。因此,该墨水罐中,容易防止液体收容室内的墨水通过大气开放口泄露到墨水罐外。但是,上述墨水罐中,在将墨水注入到液体注入口的注入姿势下,连通部的液体收容室侧的开口位于液体注入口的下方,因此液体收容室内的墨水容易流入连通部内。其次,在墨水流入连通部内的状态下若有振动等外力的作用,则连通部内的墨水会变得容易流入空气收容室内。若墨水容易流入空气收容室内,则墨水从大气开放口泄露到墨水罐外的可能性提高。这样,现有的液体收容容器中具有下述问题:难以降低液体发生泄露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其作为以下的实施方式或适用例来实现。
[适用例1]一种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收容部,上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液体;
液体注入部,上述液体注入部与上述液体收容部连接并能够将上述液体注入到上述液体收容部;
大气室,上述大气室与大气连通;
大气导入部,上述大气导入部与上述大气室连通并能够将上述大气导入上述大气室;
连通路,上述连通路使上述液体收容部与上述大气室连通;
液体注入口,上述液体注入口被定义为将上述液体注入部与上述液体收容部相交叉的交叉部;以及
连接口,上述连接口将上述液体收容部与上述连通路互相连接,在使上述液体注入口在与水平方向相交叉的交叉方向上朝向上方的姿势下,位于上述液体注入口的上方。
该适用例的液体收容容器中,液体收容部与连通路的连接口位于液体注入口上方,因此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难以到达连接口。因此,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流入连通路内的可能性会降低。其结果为,由于能够降低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到达大气室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降低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从大气室通过大气导入部泄露到液体收容容器外的可能性。
[适用例2]如上所述的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侧壁,上述侧壁包围上述液体注入口并朝上述液体收容部的外侧突出;
以及盖,上述盖能够塞住上述液体注入口;
上述液体收容部包含上方区域,上述上方区域在上述姿势下,位于上述液体注入口上方,
上述上方区域设置有上述连接口,
上述上方区域的容积比上述盖嵌入上述侧壁的容积大。
该适用例中,由于上方区域的容积比盖嵌入侧壁的容积大,因此例如即使在液体充满侧壁内的状态下将盖嵌入侧壁,也能将被盖压入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保留在上方区域内。这样,即使在有盖的结构中,由于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难以到达连接口,因此也能够降低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从大气室通过大气导入部泄露到液体收容容器外的可能性。
[适用例3]如上所述的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液体收容部,上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液体;
液体注入部,上述液体注入部与上述液体收容部连接并能够将上述液体注入到上述液体收容部;
大气室,上述大气室与大气连通;
大气导入部,上述大气导入部与上述大气室连通并能够将上述大气导入上述大气室;
连通路,上述连通路使上述液体收容部与上述大气室连通;
上述液体收容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透光性,
在上述液体收容部的具有透光性的区域内,设置有指示上述液体收容部内的上述液体的量的上限的标记;
液体注入口,上述液体注入口被定义为将上述液体注入部与上述液体收容部相交叉的交叉部;以及
连接口,上述连接口将上述液体收容部与上述连通路互相连接,在使上述液体注入口在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朝向上方的姿势下,位于上述标记的上方。
该适用例的液体收容容器中,由于液体收容部与连通路的连接口位于指示液体量的上限的标记的上方,因此液体收容部的液体难以到达连接口。因此,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流入连通路内的可能性降低。其结果为,由于能够降低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到达大气室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降低液体收容部内的液体从大气室通过大气导入部泄露到液体收容容器外的可能性。
[适用例4]如上所述的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盒体部件,上述盒体部件含有槽以及与上述槽连通的凹部,
薄片部件,上述薄片部件通过覆盖上述槽以及上述凹部来塞住上述槽以及上述凹部;
上述连通路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槽与上述薄片部件所包围的空间构成,
上述液体收容部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凹部与上述薄片部件所包围的空间构成。
该适用例中,可以用盒体部件和薄片部件来构成连通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液体收容部的至少一部分。
[适用例5]上述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肋状部,上述肋状部设置在上述凹部内而且朝着上述薄片部件凸起。
该适用例中,凹部内设置有肋状部,因此容易利用肋状部来限制薄片部件朝凹部内变形时的薄片部件的变形。
[适用例6]上述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薄片部件接合于上述肋状部。
该适用例中,由于薄片部件接合于肋状部,因此容易限制薄片部件朝盒体部件的相反侧的变形。
[适用例7]上述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部具有隔着上述肋状部相对的2个内壁,上述2个内壁中的一方的内壁与上述肋状部的间隔和、上述2 个内壁中的另一方的内壁与上述肋状部的间隔相等。
该适用例中,容易将一方的内壁与肋状部之间的薄片部件的变形和另一方内壁与肋状部之间的薄片部件的变形限制在同等程度。
[适用例8]上述的液体收容容器中,上述凹部具有相对的2个内壁,上述凹部内设置有多个上述肋状部,多个上述肋状部沿着上述2个内壁相对的方向并排;上述2个内壁中的一方的内壁与上述方向中邻接于上述一方的内壁的上述肋状部的间隔、上述2个内壁中的另一方的内壁与上述方向中邻接于上述另一方的内壁的上述肋状部的间隔以及在上述方向中相邻接的2个上述肋状部的间隔相互相等。
该适用例中,一方的内壁与邻接于该内壁的肋状部之间的薄片部件的变形、和另一方的内壁与邻接于该内壁的肋状部之间的薄片部件的变形、以及相邻接的2个肋状部之间的薄片部件的变形容易被限制在同等程度内。
[适用例9]上述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姿势下,上述大气室位于上述液体收容部的上方,上述连通路的一部分位于上述大气室的上方。
该适用例中,大气室位于液体收容部上方,连通路的一部分位于大气室上方,因此从液体收容部流入连通路内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难以上升到大气室上方。因此,从液体收容部流入连通路内的液体难以到达大气室。其结果为,容易防止从液体收容部流入连通路内的液体从液体收容容器漏出。
[适用例10]上述液体收容容器中,上述连通路包含第1部分与第2部分,上述第1部分与上述第2部分在上述姿势下,位于水平方向上隔着上述大气室的相反侧。
该适用例中,能够利用大气室周边的空间,包围大气室的周围从而形成连通路,以此来延长连通路的路径。
[适用例1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盒体;
机构单元,上述机构单元被上述第1盒体覆盖、作为能够进行印刷动作的机构部分;
第2盒体,上述第2盒体与上述第1盒体结合;以及
多个上述液体收容容器,
上述多个液体收容容器被上述第2盒体覆盖,以能够通过供给管将上述液体供给到上述机构单元的印刷部的方式被配置。
该适用例的液体喷射装置中,能够将多个液体收容容器配置在同一个第2盒体内,因此能够降低多个液体收容容器中的液体收容部与连通路的连接口的高度等的偏差。其结果为,即使使用多个液体收容容器时,对于所有的液体收容容器来说,也能够带来降低液体通过大气导入部泄露到液体收容容器外的可能性的效果。
[适用例12]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盒体;
机构单元,上述机构单元被上述盒体覆盖、作为能够进行印刷动作的机构部分;以及
多个上述液体收容容器,
上述多个液体收容容器被上述盒体覆盖,以能够通过供给管将上述液体供给到上述机构单元的印刷部的方式被配置。
该适用例的液体喷射装置中,能够将多个液体收容容器配置在同一盒体内,因此能够降低多个液体收容容器中的液体收容部与连通路的连接口的高度等的偏差。其结果为,即使使用多个液体收容容器时,对于所有的液体收容容器来说,也能够带来降低液体通过大气导入部泄露到液体收容容器外的可能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的机构单元的立体图。
【图4】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墨水罐的分解立体图。
【图5】从薄片部件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中的墨水罐时的侧面图。
【图6】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盒体的立体图。
【图7】以XZ平面横截本实施方式中的墨水注入部、供给口以及大气连通口时的截面图。
【图8】从薄片部件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中的墨水罐时的侧面图。
【图9】从薄片部件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中的墨水罐时的侧面图。
【图10】以YZ平面横截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缓冲室时的截面图。
【图11】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缓冲室的其他例子的截面图。
【图12】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墨水罐的分解立体图。
【图13】从薄片部件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中的墨水罐时的侧面图。
【图14】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盒体的立体图。
【图15】从薄片部件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中的墨水罐时的侧面图。
【图16】图15中的A部的放大图。
【图17】从薄片部件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中的墨水罐时的侧面图。
【图18】从薄片部件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中的墨水罐时的侧面图。
【图19】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机的立体图。
【图20】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机的立体图。
【图2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2】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机构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作打印机)为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各附图中,为了将各自的结构设为可辨识程度的大小,各结构或部件的比例尺会有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如图1所示,具有第1盒体3和墨水罐单元5。打印机1可以使用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对印刷用纸等的印刷媒介P进行印刷。墨水罐单元5具有作为盒体部件的一例的第2盒体7和多个(2个以上)墨水罐9。第1盒体 3和第2盒体7构成打印机1的外壳。应予说明,图1附有相互正交的坐标轴XYZ轴。图1之后的图按需要也附上了XYZ轴。XYZ各轴中,箭头的方向表示+方向(正方向),与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表示-方向(负方向)。在使用打印机1的状态中,打印机1配置在X轴方向与Y轴方向所构成的水平平面中。在打印机1的使用状态中, Z轴方向为与水平平面正交的方向,-Z轴方向为铅直向下方向。
第1盒体3中收容有打印机1的机构单元10(图3)。机构单元10为打印机1中实行印刷动作的机构部分。在后面将会对机构单元10进行详细描述。多个墨水罐9 如图1所示收容在第2盒体7内,其分别收容用于印刷的墨水。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4个墨水罐9。每个墨水罐9中的墨水种类不同。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墨水的种类,可以采用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4种。收容黑色墨水的墨水罐9、收容黄色墨水的墨水罐9、收容品红墨水的墨水罐9与收容青色墨水的墨水罐9各设置有一个。打印机1中,在第1盒体3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墨水罐9。因此,打印机1 中,多个墨水罐9并不内置于包覆机构单元10的第1盒体3内。
此外,打印机1上设置有排纸部11。打印机1中,印刷媒介P从排纸部11排出。打印机1中,设置有排纸部11的面为正面13。此外,打印机1在与正面13交叉的上表面15上具有操作面板17。操作面板17上设置有电源按钮18A或其他操作按钮 18B等。墨水罐单元5设置于第1盒体3中与正面13和上表面15相交叉的侧部19上。第2盒体7上设置有窗口部21。窗口部21设置于第2盒体7中与正面23和上表面25 相交叉的侧部27上。窗口部21具有透光性。而且,与窗口部21重叠的位置上设置有上述4个墨水罐9。因此,使用打印机1的操作者能够通过窗口部21辨识4个墨水罐9。
本实施方式中,与各墨水罐9的窗口部21相对的部位具有透光性。从各墨水罐9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位能够确认墨水罐9内的墨水。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窗口部21确认4个墨水罐9,从而得知各墨水罐9中的墨水量。各墨水罐9中,与窗口部21相对的部位设置有表示墨水量上限的上限标记28、表示墨水量下限的下限标记29。操作者能够以上限标记28以及下限标记29为记号来把握各墨水罐9中的墨水量。应予说明,第1盒体3与第2盒体7相互独立构成。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2盒体7能够从第1盒体3上分离。第2盒体7通过安装螺钉31结合到第1盒体3上。此外,如图2所示,第2盒体7覆盖4个(2个以上)墨水罐9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正面、上表面、侧面。
如表示机构单元10的立体图的图3所示,打印机1具有印刷部41和供给管43。印刷部41具有托架45、印刷头47和4个中继单元49。印刷头47与4个中继单元49 搭载于托架45上。供给管43具有挠性,其设置于墨水罐9和中继单元49之间。墨水罐9内的墨水经由供给管43传送至中继单元49。中继单元49将从墨水罐9经由供给管43供给的墨水转送给印刷头47。印刷头47将供给的墨水以墨水滴的形式喷出。
此外,打印机1具有媒介输送机构(图中未示出)与印刷头输送机构(图中未示出)。媒介输送机构通过来自图中未示出的电动机的动力驱动输送辊51,从而沿 Y轴方向输送印刷媒介P。印刷头输送机构通过同步齿形带55将来自电动机53的动力传递到托架45,从而沿着X轴方向输送托架45。印刷头47搭载于托架45上。因此,印刷头输送机构通过托架45在X轴方向上输送印刷头47。应予说明,印刷头47在与印刷媒介P相对的状态下支撑于托架45上。通过媒介输送机构以及印刷头输送机构使印刷头47相对于印刷媒介P的相对位置变化的同时,通过从印刷头 47喷出墨水来对印刷媒介P施行印刷。
对墨水罐9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为了在每个实施方式中辨别墨水罐9,在以下的说明中,每个实施方式中墨水罐9的符号都会附加上不同的拉丁字母。
(第1实施方式)
对第1实施方式中的墨水罐9A进行说明。墨水罐9A如图4所示,具有作为墨水罐本体的一例的盒体61、薄片部件63。盒体61,例如,由尼龙或聚丙烯等的合成树脂构成。此外,薄片部件63由合成树脂(例如,尼龙或聚丙烯等)形成薄膜状,具有挠性。本实施方式中,薄片部件63具有透光性。墨水罐9A具有接合盒体61与薄片部件63的结构。盒体61上设置有接合部64。图4中,为了使结构清楚地表示出来,对接合部64施加了阴影线。盒体61的接合部64上接合有薄片部件63。本实施方式中,盒体61与薄片部件63通过熔敷接合在一起。
墨水罐9A,如图5所示,具有收容部65和连通部67。连通部67具有第1大气室68、第2大气室69、第1连通路71、第3大气室72、第2连通路73、第1缓冲室74 和第2缓冲室75。墨水罐9A中,墨水收容在收容部65内。应予说明,图5中,表示了从薄片部件63侧观察墨水罐9A的状态,隔着薄片部件63,盒体61在图中被表示了出来。收容部65、第1大气室68、第2大气室69、第1连通路71、第3大气室72、第2连通路73通过接合部64被相互隔开。第1缓冲室74、第2缓冲室75被分别设置于第2连通路73内。
盒体61具有第1壁81、第2壁82、第3壁83、第4壁84、第5壁85、第6壁86、第7壁87、第8壁88。第5壁85的与收容部65侧相反的一侧上配置有第1大气室68、第2大气室69、第1连通路71和第3大气室72。从薄片部件63侧平视第1壁81时,收容部65被第2壁82、第3壁83、第4壁84、第5壁85包围。
此外,从薄片部件63侧平视第1壁81时,第1大气室68、第2大气室69、第1 连通路71和第3大气室72被第5壁85、第6壁86、第7壁87和第8壁88包围。应予说明,收容部65的第1壁81与第1大气室68、第2大气室69以及第3大气室72的第1壁 81为同一壁。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中,收容部65、第1大气室68、第2大气室 69、第3大气室72相互共有第1壁81。
第2壁82、第3壁83、第4壁84以及第5壁85,如图6所示,分别与第1壁81交叉。第2壁82与第3壁83在X轴方向上隔着第1壁81设置于相对的位置。第4壁84 与第5壁85在Z轴方向上隔着第1壁81设置于相对的位置。第2壁82分别与第4壁84 以及第5壁85交叉。第3壁83也分别与第4壁84以及第5壁85交叉。
第2壁82、第3壁83、第4壁84与第5壁85从第1壁81开始向+Y轴方向突出。据此,以第1壁81为主壁,从主壁开始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2壁82、第3壁83、第4壁84和第5壁85构成了凹部91。凹部91朝向-Y轴方向形成凹状。凹部91朝向 +Y方向,即朝向薄片部件63(图4)侧开口。换言之,凹部91朝向-Y轴方向,即朝向薄片部件63(图4)侧的相反侧形成凹状。在盒体61上接合薄片部件63,则凹部91被薄片部件63塞住,构成收容部65。应予说明,第1壁81~第8壁88各自都不限于平坦的壁,可以为包含凹凸的壁。
第6壁86如图5所示,从第5壁85朝第5壁85的与第4壁84侧相反的一侧,即朝第5壁85的+Z轴方向侧突出。第7壁87从第5壁85朝第5壁85的与第4壁84侧相反的一侧,即朝第5壁85的+Z轴方向侧突出。第6壁86和第7壁87在X轴方向上隔着第1大气室68、第2大气室69、第1连通路71、第3大气室72设置于相对的位置。第8壁88在Z轴方向上隔着第1大气室68、第2大气室69、第1连通路71、第3大气室72设置于与第5壁85相对的位置上。第6壁86分别与第5壁85以及第8壁88交叉。第7壁87也分别与第5壁85以及第8壁88交叉。
第5壁85与第8壁88之间设置有在Z轴方向上将第1大气室68与第2大气室69 隔开的第9壁93。此外,第6壁86与第7壁87之间设置有第10壁94和第11壁95。第 1大气室68以及第2大气室69与第3大气室72之间在X轴方向上被第10壁94以及第 11壁95分隔。第10壁94位于第6壁86的靠第7壁87一侧,与第6壁86相对。第11壁 95位于第7壁87的靠第6壁86一侧,与第7壁87相对。应予说明,第11壁95位于第 10壁94的靠第7壁87一侧。
第6壁86、第7壁87、第8壁88、第9壁93、第10壁94、第11壁95,如图6所示,分别从第1壁81朝+Y轴方向突出。从第1壁81朝+Y轴方向延伸的第6壁86、第9 壁93、第10壁94、第8壁88构成凹部97。此外,从第1壁81朝+Y轴方向延伸的第 6壁86、第5壁85、第10壁94和第9壁93构成凹部98。此外,从第1壁81朝+Y轴方向延伸的第5壁85、第7壁87、第8壁88和第11壁95构成凹部99。
凹部97、凹部98以及凹部99分别朝着+Y轴方向,即朝着薄片部件63(图4)侧开口。换言之,凹部97、凹部98以及凹部99分别朝向-Y轴方向,即朝着薄片部件63(图4)侧的相反侧形成凹状。进而,若盒体61上接合薄片部件63,则凹部97 被薄片部件63塞住,从而构成第1大气室68。同样,盒体61上接合薄片部件63,则凹部98被薄片部件63塞住构成第2大气室69,凹部99被薄片部件63塞住构成第 3大气室72。应予说明,第2壁82~第8壁88、第9壁93~第11壁95的从第1壁81突出的突出量设定为相同的突出量。
第2壁82与第6壁86在X轴方向上有断层差。第2壁82位于第6壁86的靠第3壁 83一侧,即位于第6壁86的-X轴方向侧。此外,第3壁83与第7壁87在X轴方向上有断层差。第7壁87位于第3壁83的靠第2壁82一侧,即位于第3壁83的+X轴方向侧。在从薄片部件63侧平视第1壁81的状态下,第3壁83与第7壁87之间设置有墨水注入部101。墨水注入部101设置于第5壁85上。
第1连通路71如图5所示,设置于第10壁94与第11壁95之间,使第2大气室69 与第3大气室72连通。第2连通路73设置于收容部65、第1大气室68、第2大气室 69、第1连通路71以及第3大气室72的外侧。第2连通路73使第3大气室72与收容部65连通。第9壁93上设置有连通口102。第1大气室68和第2大气室69通过连通口102连通。第2大气室69通过连通口103连通第1连通路71。此外,第3大气室72 通过连通口104连通第1连通路71。第1连通路71成蜿蜒状。第2大气室69穿过第1 连通路71蜿蜒前行而与第3大气室72相通。
如图6所示,盒体61上设置有伸出部105。第2连通路73设置于伸出部105上。伸出部105在第5壁85中第7壁87的-X轴方向侧的区域内,具有沿着凹部91的开口的边缘从第5壁85朝着+Z轴方向侧突出的部位105A。部位105A也在第7壁87 中沿着凹部99的开口的边缘从第7壁87朝着-X轴方向侧突出。此外,伸出部105 具有从第8壁88朝着+Z轴方向侧突出的部位105B。此外,伸出部105具有在第6 壁86中沿着凹部97以及凹部98的开口的边缘从第6壁86朝着+X轴方向侧突出的部位105C。此外,伸出部105具有部位105D,其在第2壁82中沿着凹部91的开口的边缘从第2壁82朝着+X轴方向侧突出。第2连通路73在伸出部105上作为槽117而构成,该槽117朝着与薄片部件63侧相反的侧形成凹状。
此处,凹部91内设置有凹部109。凹部109朝着第4壁84的靠第5壁85侧的相反侧,即朝着第4壁84的-Z轴方向侧形成凹状。凹部109中,在与第3壁83和第2 壁82相对的壁111上,设置有供给口113。因此,在平视第1壁81的状态下,第3 壁83与第2壁82之间设置有供给口113。墨水注入部101与供给口113分别使盒体61的外侧与凹部91的内侧连通。应予说明,供给口113从壁111沿着X轴方向朝着第2壁82侧突出。
此外,第8壁88上设置有大气连通口115。大气连通口115从第8壁88朝着第 8壁88的与第5壁85侧相反的一侧,即第8壁88的+Z轴方向侧突出。在平视第8 壁88时,即在XY平面上平视第8壁88时,大气连通口115设置于与凹部97重叠的位置。大气连通口115使盒体61的外侧和凹部97的内侧连通。大气连通口115为用于将盒体61的外侧的大气导入到凹部97的内侧的大气通路。应予说明,盒体 61中,接合部64沿着凹部91、凹部97、凹部98、凹部99、凹部109、第1连通路 71以及第2连通路73各自的轮廓设置。
薄片部件63如图4所示,在Y轴方向上隔着第2壁82~第8壁88与第1壁81相对。平视薄片部件63时,其具有覆盖凹部91、凹部97、凹部98、凹部99、凹部 109以及伸出部105的大小。薄片部件63在与第1壁81之间有间隙的状态下,熔敷于接合部64。由此,凹部91、凹部97、凹部98、凹部99、凹部109、第1连通路 71以及第2连通路73被薄片部件63封住。因此,薄片部件63可以被认为是盒体61 的盖子。
第2连通路73如图5所示,具有连通口106和连通口107。连通口106为朝着第 3大气室72的内侧开口的开口部。连通口107为朝着收容部65的内侧开口的开口部。第3大气室72从连通口106通过第2连通路73经由连通口107与收容部65连通。由上述可以看出,收容部65通过第2连通路73、第3大气室72、第1连通路71、第 2大气室69、第1大气室68以及大气连通口115与墨水罐9A的外部连通。换句话说,连通部67使大气连通口115与收容部65之间连通。从大气连通口115流入到第1大气室68内的大气通过连通口102流入到第2大气室69。流入到第2大气室69的大气通过第1连通路71流入第3大气室72内。接着流入第3大气室72的大气通过第2连通路73流入收容部65内。
墨水注入部101设置于第5壁85上。墨水注入部101如图6所示,设置于凹部 121内,该凹部121被第7壁87、伸出部105、第3壁83与第1壁81围住。如前面所述,伸出部105向第5壁85的靠第8壁88侧突出。此外,第7壁87也向第5壁85的靠第8壁88侧突出。同样,本实施方式中,第1壁81以及第3壁83也分别向第5壁85 的靠第8壁88侧突出。伸出部105与第7壁87以及第3壁83的双方都交叉。此外,第1壁81与第3壁83以及第7壁87的双方都交叉。因此,第5壁85中,第7壁87的靠第3壁83侧的区域构成凹部121,该凹部121被第7壁87、伸出部105、第3壁83与第1壁81包围。凹部121设置成从第5壁85侧朝向第4壁84侧形成凹状。
通过上述结构,墨水注入部101被第7壁87、伸出部105、第3壁83与第1壁81 包围。换言之,第5壁85中由第7壁87、伸出部105、第3壁83与第1壁81包围的区域内设置有墨水注入部101。凹部121具有墨水承接部的功能。墨水承接部,例如,能够接受从墨水注入部101溢出的墨水或者在注入时掉落的墨水。这样,凹部121具有作为承接墨水的墨水承接部的功能。
盒体61内,在第6壁86的与凹部97侧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凹部123。凹部123与凹部97隔着第6壁86在X轴方向上并排。此外,盒体61内,在第6壁86的与凹部98 侧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凹部124。凹部124与凹部98隔着第6壁86在X轴方向上并排。凹部123以及凹部124分别朝着与薄片部件63(图4)侧相反的一侧形成凹状。凹部 123与凹部124均设置于槽117内,二者隔着第12壁125在Z轴方向上并排。凹部123 及凹部124可分别看作是加深了槽117的一部分中的深度而成的结构。
如图5所示,盒体61上接合薄片部件63,则槽117被薄片部件63塞住,构成第2连通路73。第2连通路73中,凹部123作为第1缓冲室74构成,凹部124作为第 2缓冲室75构成。在这里,如上述所示,凹部123及凹部124可分别看作是加深了槽117的一部分中的深度而成的结构。因此,第1缓冲室74及第2缓冲室75可看作是加深第2连通路73的一部分中的深度而成的结构。因此,第1缓冲室74以及第2 缓冲室75的各自水平方向(XY平面)上的横截面积比第2连通路73的水平方向(XY 平面)上的横截面积大。第1缓冲室74以及第2缓冲室75的各自水平方向(XY平面) 上的横截面积比第3大气室72的水平方向(XY平面)上的横截面积小。第1缓冲室 74以及第2缓冲室75的各自的容积比第3大气室72的容积小。
如图5所示,收容部65内设置有多个支承部127。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2 个支承部127。以下为了区分2个支承部127,将这2个支承部127分别表记为支承部127A以及支承部127B。2个支承部127在X轴方向上并排。2个支承部127中,支承部127A位于支承部127B的靠第3壁83一侧。2个支承部127分别隔开第2壁82、第3壁83、第4壁84以及第5壁85。本实施方式中,第3壁83与支承部127A的间隔,支承部127A与支承部127B的间隔和第2壁82与支承部127B的间隔设定为相互相等。根据该结构,在第3壁83与支承部127A之间、支承部127A与支承部127B之间、以及第2壁82与支承部127B之间的薄片部件63的变形可以被限制在相同的程度内。应予说明,在设置1个支承部127的结构中,第3壁83与支承部127的间隔以及第2壁82与支承部127的间隔被设为相等。这样,在第3壁83与支承部127之间、以及第2壁82与支承部127之间的薄片部件63的变形可以被限制在相同的程度内。
2个支承部127,如图6所示,设置于第1壁81上,从第1壁81朝向薄片部件63(图 4)侧,即朝向+Y轴方向侧突出。2个支承部127分别呈沿着YZ平面延伸的板状。 2个支承部172从第1壁81的突出量与第2壁82~第5壁85从第1壁81的突出量相同。2个支承部127的各自中,在第1壁81侧的相反侧即薄片部件63(图4)侧的端部均设置有接合部64。薄片部件63也与2个支承部127的各自的接合部64接合。
如以XZ平面横截墨水注入部101、供给口113以及大气连通口115时的截面图图7所示,墨水注入部101具有开口128和侧壁129。开口128为设置于第5壁85的贯通孔。开口128也是墨水注入部101与收容部65相交叉时的交叉部。作为墨水注入部101的结构,可以采用侧壁129向收容部65的内侧突出的结构。即使在侧壁129向收容部65的内侧突出的结构中,也将墨水注入部101与收容部65相交叉的交叉部定义为开口128。凹部91通过身为贯通孔的开口128连通凹部91的外侧。侧壁129设置于第5壁85的与第4壁84侧相反的一侧,包围着开口128的周围,形成墨水注入路。侧壁129从第5壁85朝向第4壁84侧的相反侧突出。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侧壁129朝第1壁81以及第3壁83中的每一个的与第4壁84侧相反的一侧突出。通过侧壁129,可以防止蓄积在凹部121的墨水流入开口128。应予说明,第1缓冲室74(图5)在Z轴方向中处于开口128的上方。
如从薄片部件63侧观察墨水罐9A时的侧面图图8所示,墨水罐9A中,在收容部65内收容有墨水141。图8中,为了能够容易看清结构,薄片部件63并没有在图中示出,并且接合部64上施加了阴影线。收容部65内的墨水141由供给口113 供给到印刷头47。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打印机1进行印刷的状态下,供给口113 连接有供给管43,墨水注入部101上有盖143。凹部91内的墨水141通过中继单元 49被吸到供给管43内,从而由供给口113到达印刷头47。
伴随着印刷头47的印刷,收容部65内的墨水141送达到印刷头47侧。因此,伴随着印刷头47的印刷,收容部65内的压力比大气压低。收容部65内的压力变得比大气压低,则第3大气室72内的大气通过第2连通路73送达到收容部65内。这样,收容部65内的压力容易保持在大气压。应予说明,大气从大气连通口115 依次经过第1大气室68、第2大气室69、以及第1连通路71流入第3大气室72内。如上所示,墨水罐9A内的墨水141被供给到印刷头47。墨水罐9A中的收容部65 内的墨水141被消耗掉,墨水141的余量减少,则操作者可以将新的墨水从墨水注入部101补充到收容部65内。
如图9所示,第2连通路73可以被划分为第1通路151、第2通路152、第3通路 153、第4通路154、第5通路155和第6通路156。第1通路151以连通口106为起点,沿着第5壁85,即沿着X轴方向前往第3壁83。第1通路151从连通口106到达反转部161。反转部161是使第2连通路73中流路方向发生反向的部位。反转部161中,流路的方向由-X轴方向反转为+X轴方向。应予说明,从大气连通口115至收容部65的大气的路径中,将大气连通口115侧作为上流侧,将连通口107侧作为下流侧。
第2通路152从反转部161沿着第1通路151的延伸方向,即沿X轴方向通往第7 壁87。第2通路152从反转部161到达屈曲部162。屈曲部162为第2连通路73中的流路方向弯曲的部位。屈曲部162中,流路的方向从+X轴方向向+Z轴方向弯曲。第3通路153从屈曲部162沿着第7壁87,即沿着Z轴方向通往第8壁88。第3通路153 从屈曲部162到达屈曲部163。屈曲部163为第2连通路73中的流路方向弯曲的部位。屈曲部163中,流路方向由+Z轴方向向+X轴方向弯曲。
第4通路154从屈曲部163沿着第8壁88,即沿着X轴方向通往第6壁86。在Z 轴方向中,第4通路154处于第3大气室72上方的位置。第4通路154从屈曲部163 到达屈曲部164。屈曲部164为第2连通路73中的流路方向弯曲的部位。屈曲部164 中,流路方向从+X轴方向弯曲到-Z轴方向。第5通路155从屈曲部164沿着第6 壁86,即沿着Z轴方向通往第4壁84。第5通路155从屈曲部164到达反转部165。
如上所示,在Z轴方向中,第4通路154处于第3大气室72上方的位置。换句话说,第2连通路73的一部份也处于第3大气室72上方的位置。通过该结构,从收容部65流入第2连通路73内的墨水在重力作用下难以上升到第3大气室72的上方。因此,从收容部65流入第2连通路73内的墨水难以到达第3大气室72。其结果为,容易防止从收容部65流入第2连通路73内的墨水从墨水罐9A漏出。
此外,墨水罐9A中,第3通路153与第5通路155在X轴方向上隔着第3大气室 72处于相反的两侧。通过该结构,能够利用第3大气室72周边的空间形成第2连通路73来包围第3大气室72的周围,从而能够延长第2连通路73的路径。从使收容部65内的墨水的液体成分难以蒸发的观点或使从收容部65流入第2连通路73 内的墨水难以到达第3大气室72的观点等出发,优选延长第2连通路73的路径。
反转部165为第2连通路73中的流路方向反转的部位。反转部165中,流路方向从-Z轴方向反转到+Z轴方向。第6通路156从反转部165沿着第2壁82,即沿着Z轴方向通往第5壁85。第6通路156从反转部165经屈曲部166到达连通口107。屈曲部166为第2连通路73中的流路方向弯曲的部位。第2连通路73在屈曲部166 中其流路方向从+Z轴方向弯曲到-X轴方向,其后通过连通口107连通收容部65 内。
第1缓冲室74以及第2缓冲室75分别设置于第2连通路73中第5通路155上。第 1缓冲室74在Z轴方向中配置于第9壁93与第8壁88之间。第2缓冲室75在Z轴方向中配置于第5壁85与第9壁93之间。因此,在铅直方向中,第1缓冲室74处于第2 缓冲室75上方的位置。
应予说明,第1缓冲室74以及第2缓冲室75的配置位置不限于第5通路155。作为第1缓冲室74以及第2缓冲室75的配置位置,分别也可以采用第1通路151~第6通路156中的任一部位。此外,作为第1缓冲室74以及第2缓冲室75的配置位置,分别可以采用反转部161、反转部165、屈曲部162、屈曲部163、屈曲部164、以及屈曲部166的任一部位。
连通口106位于第7壁87与第5壁85相交叉的交叉部。在别的角度中,连通口 106在铅直方向中位于第3大气室72的下端。连通口107位于第2壁82与第5壁85相交叉的交叉部。在别的角度中,连通口107在铅直方向上位于收容部65的上端。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口107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第2缓冲室75的下方。此外,连通口103位于第5壁85与第10壁94相交叉的交叉部。在别的角度中,连通口103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第2大气室69的下端。连通口104位于第5壁85与第11壁95相交叉的交叉部。在别的角度中,连通口104在铅直方向上位于第3大气室72的下端。
在这里,连通口107如图7所示,在铅直方向中,位于上限标记28的上方。上限标记28位于第5壁85的铅直下方。因此,上限标记28位于墨水注入部101的开口128的铅直下方。这样,容易避免操作者从墨水注入部101将墨水注入墨水罐9A内时,墨水超出上限标记28而到达开口128。因此容易避免操作者从墨水注入部101将墨水注入墨水罐9A内时,墨水从墨水注入部101溢出。
第1实施方式中,Z轴方向对应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收容部65对应液体收容部,墨水注入部101对应液体注入部,开口128对应液体注入口,第3大气室 72对应大气室。此外,大气连通口115、第1大气室68、连通口102、第2大气室 69、以及第1连通路71对应大气导入部。此外,第2连通路73对应连通路,第1缓冲室74以及第2缓冲室75分别对应贮留部,盒体61对应盒体部件。此外,支承部 127对应肋状部。此外,第2壁82以及第3壁83对应于隔着肋状部相对的2个内壁。此外,第3通路153以及第5通路155的一方对应第1部分,第3通路153以及第5通路155的另一方对应第2部分。
第1实施方式中,第2连通路73上设置有第1缓冲室74以及第2缓冲室75。因此,例如,即使收容部65内的墨水在第2连通路73内朝着第3大气室72侧逆流,也能够以第1缓冲室74以及第2缓冲室75捕捉墨水,因此容易防止收容部65内的墨水到达第3大气室72。这样,容易避免收容部65内的墨水从大气连通口115漏出到墨水罐9A外。应予说明,缓冲室的个数不限定在第1缓冲室74以及第2缓冲室75这两个。缓冲室的个数可以采用1个或者3个以上的个数。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第1缓冲室74以及第2缓冲室75设置于第2连通路73 的第5通路155(图9)上。收容部65内的墨水在第2连通路73内朝着第3大气室72侧逆流时,在第5通路155中,逆流的墨水在Z轴方向中从下方向上方流动。该流动方向与从第3大气室72侧向收容部65侧的大气流动方向相反。如在YZ平面上横截第1缓冲室74时的截面图图10(A)所示,在第5通路155中从下方流向上方的墨水 141从第1缓冲室74的下方向上方贮留。因此,到达第1缓冲室74的墨水141的液位从第1缓冲室74的下方向上方上升。
在这里,例如,从收容部65侧向第3大气室72侧逆流的墨水141在第5通路155 中从上方流向下方时,逆流的墨水141从第1缓冲室74的上方流向第1缓冲室74。此时,如图10(B)所示,墨水141无法到达第1缓冲室74的内部而是通过第1缓冲室74,或者到达第1缓冲室74内的墨水141在重力作用下从第1缓冲室74流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无法充分地有效利用第1缓冲室74的容量。
与此相反,本实施方式中,到达第1缓冲室74的墨水141从第1缓冲室74的下方向上方贮留,因此能够有效利用第1缓冲室74的容量。
此外,通过本实施方式,第1缓冲室74具有比第3大气室72的横截面积小的横截面积,因此从第1缓冲室74的内壁到第2连通路73的水平方向上的距离比从第3大气室72的内壁到第2连通路73的水平方向上的距离短。因此,第1缓冲室74 内的墨水比流入第3大气室72内的墨水更容易到达第2连通路73。换句话说,第1 缓冲室74内的墨水比流入第3大气室72内的墨水更容易回流到第2连通路73。这样,能够使残留在第1缓冲室74内的墨水量减少至比残留在第3大气室72内的墨水量低。其结果为,第1缓冲室74中能够捕捉的量的墨水从收容部65流出到第3 大气室72侧时,能够降低残留在第1缓冲室74内的墨水的量,因此能够减少墨水的浪费。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在第2缓冲室75的上流侧设置有第1缓冲室74,因此从第2缓冲室75溢出的墨水能够在第1缓冲室74内被捕捉。这样,容易进一步抑制收容部65内的墨水到达第3大气室72,因此也容易进一步避免收容部65内的墨水从大气连通口115泄露到墨水罐9A外。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如前述所示,第1缓冲室74在Z轴方向上位于开口128 的上方。通过该结构,例如,即使有许多墨水注入而达到开口128,由于墨水难以流到比开口128高的位置上,因此容易避免第1缓冲室74中装满墨水。应予说明,为了容易避免第1缓冲室74内充满墨水,可以使第1缓冲室74的至少一部分在Z轴方向中处于开口128的上方位置。在该结构中,能够容易避免第1缓冲室74 内装满墨水。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连通口107在铅直方向中位于上限标记28的上方。因此,容易避免收容部65内的墨水到达连通口107。其结果为,容易防止收容部 65内的墨水从连通口107流入第2连通路73内,因此容易避免收容部65内的墨水从大气连通口115泄露到墨水罐9A外。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连通口107在铅直方向中位于收容部65的上端。因此,在打印机1被使用的状态下,容易防止收容部65内的墨水从连通口107流入第2连通路73内。其结果为,容易避免收容部65内的墨水从大气连通口115漏出到墨水罐9A外。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第2连通路73上设置有反转部165。第2连通路73,在反转部165中,其方向由从铅直上方面向铅直下方的方向反转为从铅直下方面向铅直上方的方向。因此,在墨水从连通口107进入到第2连通路73内的状态下,若墨水罐9A的姿势不发生倒转,则进入第2连通路73的墨水难以越过反转部165 而逆流到第5通路155的上流侧。因此,容易进一步防止收容部65内的墨水到达第3大气室72。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收容部65内设置有从盒体61的第1壁81向薄片部件 63侧突出的支承部127。因此,例如,当将薄片部件63朝盒体61的第1壁81、即朝收容部65的内侧按压时,能够通过支承部127来支持薄片部件63。这样,容易限制薄片部件63的弯曲。其结果为,例如,能够降低将薄片部件63朝着收容部 65的内侧按压时的收容部65内的容积的收缩。因此,例如,容易避免当将薄片部件63朝收容部65的内侧按压时,收容部65内的墨水从连通口107流入第2连通路73内。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收容部65内设置有多个支承部127,因此能进一步降低将薄片部件63朝收容部65的内侧按压时的收容部65内的容积的收缩。因此,例如,容易进一步避免当将薄片部件63朝着收容部65的内侧按压时,收容部65内的墨水从连通口107流入第2连通路73内。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薄片部件63接合在设置于支承部127上的接合部64 上。因此,容易防止薄片部件63的位置移动。此外,例如,收容部65内的压力比大气压高时,能够降低收容部65内的容积的增大。
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给出了用盒体61以及薄片部件63来构成墨水罐9A的例子,但墨水罐9A的结构不限定于此。作为墨水罐9A的结构,例如,能够采用用多个部件构成盒体61的例子。作为用多个部件构成盒体61的例子,可以例举用其他部件构成盒体61的第1壁81的例子。进一步,作为用其他部件构成盒体61 的第1壁81的例子,可以例举用不同于薄片部件63的薄片部件来构成第1壁81的例子。在该例子中,薄片部件63与其他薄片部件形成夹持盒体61的结构。通过该结构,也能构成墨水罐9A。
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11(A)所示,第1缓冲室74的深度可以采用在Z轴方向上的下部侧的深度比上部侧的深度浅的结构。如图11(A)所示的例中,第1 缓冲室74内设置有倾斜部168。随着从第1缓冲室74的上部侧朝向下部侧,倾斜部168向薄片部件63侧靠近,即随着从第1缓冲室74的上部侧朝向下部侧,倾斜部168朝着第1缓冲室74的深度变浅的方向倾斜。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重力向第1缓冲室74的下部侧作用,因此蓄积于第1缓冲室74的墨水容易从第1缓冲室74的下部侧回到第2连通路73。此时,如果第1缓冲室74的深度为下部侧比上部侧浅的结构,则比起第1缓冲室74的上部侧,第1 缓冲室74内的墨水更容易在下部侧中接近第2连通路73。因此,容易将第1缓冲室74内的墨水从第1缓冲室74的上部侧向下部侧导入第2连通路73中。其结果为,容易将贮留在第1缓冲室74内的墨水导回第2连通路73。这样,由于能进一步降低残留在第1缓冲室74内的墨水的量,因此能进一步减少墨水的浪费。
应予说明,作为使第1缓冲室74的深度在下部侧比上部侧浅的方法,例如,如图11(B)所示,可以采用使倾斜部168构成阶梯状的方法。该结构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此外,第2缓冲室75中也可以采用设置倾斜部168的结构。如果在第2缓冲室75内也设置倾斜部168,则能进一步降低残留在第2缓冲室75内的墨水量,因此能进一步减少墨水的浪费。应予说明,图11(A)以及图11(B)中,分别表示出了以YZ平面横截第1缓冲室74时的截面图。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2实施方式中的墨水罐9B进行说明。应予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附加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墨水罐9B,如图12所示,具有盒体171和薄片部件63。盒体171,例如,由尼龙或聚丙烯等的合成树脂构成。墨水罐9B具有接合盒体171和薄片部件63的结构。盒体171上设置有接合部64。图12中,为了使结构清楚表示出来,对接合部 64施加了阴影线。盒体171的接合部64上接合有薄片部件63。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熔敷来接合盒体171和薄片部件63。
墨水罐9B,如图13所示,具有收容部181和连通部183。连通部183具有第1 大气室184、第1连通路185、第2大气室186、第2连通路187和缓冲室188。收容部181内收容有墨水。应予说明,图13表示了从薄片部件63侧观察墨水罐9B的状态,越过薄片部件63,盒体171在图中被表示了出来。收容部181、第1大气室184、第1连通路185、第2大气室186和第2连通路187被接合部64相互隔开。缓冲室188 设置于第2连通路187内。
盒体171与盒体61一样,具有第1壁81~第8壁88。进一步,盒体171具有第9 壁191、第10壁192、第11壁193和第12壁194。第1大气室184、第1连通路185和第2大气室186位于第5壁85的与收容部181侧相反的一侧。从薄片部件63侧平视第1壁81时,收容部181被第2壁82、第3壁83、第4壁84、第5壁85、第9壁191和第10壁192包围。
此外,从薄片部件63侧平视第1壁81时,第1大气室184、第1连通路185和第 2大气室186被第5壁85、第6壁86、第7壁87、第8壁88、第9壁191和第10壁192包围。应予说明,收容部181的第1壁81和第1大气室184以及第2大气室186的第1壁 81为同一壁。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中,收容部181、第1大气室184和第2大气室186相互共有第1壁81。此外,盒体171上设置有墨水注入部101、供给口113以及大气连通口115。墨水注入部101、供给口113、以及大气连通口115的配置位置分别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相同。
第2壁82、第3壁83、第4壁84、第5壁85、第9壁191、以及第10壁192如图14 所示,分别与第1壁81交叉。第2壁82与第3壁83在X轴方向上隔着第1壁81处于相对的位置。第4壁84与第5壁85在Z轴方向上隔着第1壁81处于相对的位置。第3壁 83分别与第4壁84以及第5壁85交叉。第9壁191位于第5壁85的与收容部181侧相反的一侧。换句话说,第9壁191在铅直方向上处于第5壁85的上方。第9壁191与第4壁84相对。第2壁82分别与第4壁84以及第9壁191交叉。第10壁192位于第2 壁82与第3壁83之间。第10壁192与第2壁82相对。第10壁192分别与第5壁85以及第9壁191交叉。
第2壁82、第3壁83、第4壁84、第5壁85、第9壁191和第10壁192从第1壁81 向+Y轴方向突出。这样,以第1壁81为主壁,从主壁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2壁 82、第3壁83、第4壁84、第5壁85、第9壁191和第10壁192构成了凹部201。凹部 201朝着-Y轴方向形成凹状。凹部201朝着+Y轴方向即朝着薄片部件63(图12) 侧开口。换言之,凹部201向着-Y轴方向,即向着薄片部件63(图12)侧的相反侧形成凹状。盒体171上接合薄片部件63,则凹部201被薄片部件63塞住,构成收容部181。应予说明,第1壁81~第8壁88、第9壁191以及第10壁192各自都不限于平坦的壁,可以为包含凹凸的壁。
第6壁86如图13所示,从第9壁191朝第9壁191的与第4壁84侧相反的一侧即朝第9壁191的+Z轴方向侧突出。第7壁87从第5壁85朝第5壁85的与第4壁84侧相反的侧即朝第5壁85的+Z轴方向侧突出。第6壁86与第7壁87在X轴方向上隔着第 1大气室184、第1连通路185和第2大气室186处于相对的位置。第8壁88在Z轴方向上隔着第1大气室184、第1连通路185和第2大气室186设置于与第5壁85以及第 9壁191相对的位置。第6壁86分别与第9壁191以及第8壁88交叉。第7壁87分别与第5壁85以及第8壁88交叉。
第6壁86与第7壁87之间设置有第11壁193和第12壁194。第1大气室184和第2 大气室186之间在X轴方向上被第11壁193以及第12壁194隔开。第11壁193位于第 6壁86的靠第7壁87一侧,与第6壁86相对。第12壁194位于第7壁87的靠第6壁86 一侧,与第7壁87相对。应予说明,第12壁194位于第11壁193的靠第7壁87一侧。
第6壁86、第7壁87、第8壁88、第11壁193、第12壁194如图14所示,分别从第1壁81向+Y轴方向突出。从第1壁81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6壁86、第9壁191、第11壁193和第8壁88构成凹部202。此外,从第1壁81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5壁 85、第7壁87、第8壁88、第12壁194构成凹部203。
凹部202以及凹部203分别朝着+Y轴方向即朝着薄片部件63(图12)侧开口。换言之,凹部202以及凹部203分别面向-Y轴方向即面向薄片部件63(图12)侧的相反侧形成凹状。盒体171上接合薄片部件63,则凹部202被薄片部件63塞住,构成第1大气室184。同样,盒体171上接合薄片部件63,则凹部203被薄片部件 63塞住,构成第2大气室186。应予说明,第2壁82~第8壁88、第9壁191~第12 壁194的从第1壁81突出的突出量设定为相同。
第1连通路185如图13所示,设置于第11壁193与第12壁194之间,使第1大气室184与第2大气室186连通。第2连通路187设置于收容部181、第1大气室184、第1连通路185以及第2大气室186的外侧。第2连通路187使第2大气室186与收容部181连通。第11壁193上设置有连通口204。第1大气室184通过连通口204连通第1连通路185。此外,第12壁194上设置有连通口205。第2大气室186通过连通口205连通第1连通路185。第1连通路185呈蜿蜒状。第1大气室184经过第1连通路185蜿蜒通至第2大气室186。
如图14所示,盒体171上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设置伸出部105。盒体171中,第2连通路187设置于伸出部105上。盒体171中,伸出部105具有部位105A、部位 105B、部位105C和部位105D。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第2连通路187作为槽117构成,该槽117在伸出部105上朝薄片部件63侧的相反侧形成凹状。
第2连通路187,如图13所示,具有连通口106和连通口107。连通口106为朝着第2大气室186的内侧开口的开口部。连通口107为朝着收容部181的内侧开口的开口部。第2大气室186从连通口106通过第2连通路187经连通口107连通收容部181。如上所示,收容部181通过第2连通路187、第2大气室186、第1连通路185、第1大气室184以及大气连通口115与墨水罐9B的外部连通。换句话说,连通部183 使大气连通口115与收容部181之间连通。从大气连通口115流入第1大气室184内的大气通过第1连通路185流入第2大气室186内。流入第2大气室186内的大气通过第2连通路187流入收容部181内。
如图14所示,盒体171中,第6壁86的与凹部202侧相反的一侧上设置有凹部206。凹部206与凹部202隔着第6壁86在X轴方向上并排。凹部206在薄片部件 63(图12)侧的相反侧形成凹状。凹部206设置于槽117内。凹部206可以被视为加深槽117的一部分的深度而成的结构。盒体171上接合薄片部件63,则槽117被薄片部件63塞住,如图13所示,构成第2连通路187。在第2连通路187中,凹部206 作为缓冲室188被构成。此处,缓冲室188在水平方向(XY平面)中的横截面积比第2连通路187在水平方向(XY平面)中的横截面积大。此外,缓冲室188在水平方向(XY平面)中的横截面积比第2大气室186在水平方向(XY平面)中的横截面积小。
应予说明,墨水罐9B中,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薄片部件63接合于2个支承部127各自的接合部64。墨水罐9B中,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第3壁83与支承部127A 的间隔、支承部127A与支承部127B的间隔、第2壁82与支承部127B的间隔设定为相同。此外,墨水罐9B中,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第2连通路187如图15所示,被划分为第1通路151、第2通路152、第3通路153、第4通路154、第5通路155和第6通路156。此外,墨水罐9B中,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反转部161以及反转部165各自中,流路方向会反转。此外,屈曲部162、屈曲部163、以及屈曲部164 各自中,流向会弯曲。
此外,墨水罐9B中,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缓冲室188在Z轴方向中位于第5 壁85上方。因此,墨水罐9B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缓冲室188位于墨水注入部101的开口128(图7)上方。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为避免缓冲室188中充满墨水,缓冲室188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Z轴方向中位于开口128的上方。该结构能够容易避免缓冲室188中充满墨水。
缓冲室188设置于第2连通路187中第5通路155上。缓冲室188在Z轴方向上配置于第9壁191与第8壁88之间。应予说明,缓冲室188的配置位置不限定于第5通路155。作为缓冲室188的配置位置,可以采用第1通路151~第6通路156中的任一部位。此外,作为缓冲室188的配置位置,可以采用反转部161、反转部165、屈曲部162、屈曲部163、屈曲部164、以及屈曲部166的任一部位。
墨水罐9B中,连通口106位于第7壁87与第5壁85相交叉的交叉部。从别的角度看,连通口106在铅直方向中位于第2大气室186的下端。连通口107位于第2壁 82与第9壁191相交叉的交叉部。从别的角度看,连通口107在铅直方向上位于收容部181的上端。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口107在铅直方向中位于缓冲室188的下方。此外,连通口204位于第9壁191与第11壁193相交叉的交叉部。从别的角度看,连通口204在铅直方向中位于第1大气室184的下端。
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连通口107如图13所示,在铅直方向中位于上限标记 28的上方。上限标记28位于第5壁85的铅直下方。因此,上限标记28位于墨水注入部101的开口128的铅直下方。这样,容易避免操作者从墨水注入部101将墨水注入到墨水罐9B内时,墨水超过上限标记28到达开口128。因此,容易避免操作者将墨水从墨水注入部101注入到墨水罐9B内时,墨水从墨水注入部101溢出。
如前述所示,第9壁191位于第5壁85的与收容部181侧相反的一侧。换句话说,第9壁191在Z轴方向中,位于第5壁85的上方。连通口107位于第2壁82与第9 壁191相交叉的交叉部。因此,连通口107在Z轴方向中,位于第5壁85的上方。在这里,墨水注入部101的开口128(图7)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设置于第5壁85上。因此,连通口107在Z轴方向中,位于开口128(图7)的上方。
连通口205如图15中的A部的扩大图即图16所示,位于第5壁85与第12壁194 相交叉的交叉部的靠第8壁88一侧的位置。从别的角度看,连通口205位于铅直方向中第2大气室186的下端211的上方。进一步,墨水罐9B中,连通口205位于第8壁88与第12壁194相交叉的交叉部的靠近第5壁85一侧的位置。从别的角度看,连通口205位于铅直方向中第2大气室186的上端213的下方。
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口205位于从下端211仅往上H1尺寸位置的上方。尺寸 H1为连通口106在Z轴方向中的尺寸。此外,连通口205位于从上端213仅往下H2 尺寸位置的下方。尺寸H2为连通口205在Z轴方向中的尺寸。
第2实施方式中,Z轴方向对应与水平方向相交叉的交叉方向,收容部181对应液体收容部,墨水注入部101对应液体注入部,开口128对应液体注入口,第2 大气室186对应大气室,连通口107对应连接口。此外,大气连通口115、第1大气室184、以及第1连通路185对应大气导入部。此外,第2连通路187对应连通路,盒体171对应盒体部件。此外,第2壁82以及第3壁83对应隔着肋状部相互对立的 2个内壁。此外,第3通路153以及第5通路155的一方对应第1部分,第3通路153 以及第5通路155的另一方对应第2部分。
第2实施方式中也能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进一步,第2实施方式中,如前述所示,连通口205位于第2大气室186的下端211的上方(图16)。因此,例如,容易避免墨水从收容部181通过第2连通路187流入第2大气室186内时,流入第2大气室186内的墨水直接到达连通口205。换句话说,从收容部181通过第2 连通路187流入第2大气室186内的墨水容易停留在第2大气室186内。其结果为,容易进一步避免收容部181内的墨水从大气连通口115泄露到墨水罐9B外。
此外,第2实施方式中,如前述所示,连通口205位于第2大气室186的上端 213的下方(图16)。因此,例如,容易避免在墨水从收容部181通过第2连通路187 流入第2大气室186内的状态下,墨水罐9B的上下方向颠倒时,第2大气室186内的墨水直接到达连通口205。换句话说,即使在墨水罐9B的上下方向颠倒的状态下,从收容部181通过第2连通路187流入第2大气室186内的墨水也容易停留在第 2大气室186内。其结果为,容易进一步避免收容部181内的墨水从大气连通口115 泄露到墨水罐9B外。
此外,第2实施方式中,如前述所示,连通口205位于从下端211仅往上H1 尺寸的位置的上方。通过该结构,例如,容易避免墨水从收容部181通过第2连通路187流入第2大气室186内时,流入第2大气室186内的墨水从连通口106经过第5壁85直接到达连通口205。换句话说,从收容部181通过第2连通路187流入第 2大气室186内的墨水容易停留在第2大气室186内。其结果为,容易进一步避免收容部181内的墨水从大气连通口115泄露到墨水罐9B外。
此外,第2实施方式中,如前述所示,连通口205位于从上端213仅往下H2 尺寸的位置的下方。通过该结构,例如,容易避免在墨水从收容部181通过第2 连通路187流入第2大气室186内的状态下,墨水罐9B的上下方向颠倒时,第2大气室186内的墨水直接到达连通口205。换句话说,即使在墨水罐9B的上下方向颠倒的状态下,从收容部181通过第2连通路187流入第2大气室186内的墨水也容易停留在第2大气室186内。其结果为,容易进一步避免收容部181内的墨水从大气连通口115泄露到墨水罐9B外。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第9壁191位于第5壁85的靠第8壁88 一侧的位置。在其他的角度中,第9壁191位于第5壁85的铅直上方的位置。换句话说,从第4壁84到第9壁191的高度比从第4壁84到第5壁85的高度高。第9壁191 与第5壁85之间,设置有第10壁192。通过该结构,收容部181上形成有凹部221。凹部221比起第5壁85更朝向第8壁88侧,即比起第5壁85更朝向+Z轴方向侧形成凹状。凹部221中,与第10壁192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连通口107。因此,连通口107位于第5壁85的靠第9壁191一侧。其他的角度中,连通口107位于第5壁85 的铅直上方。应予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凹部221对应上方区域。
如前述所示,墨水注入部101的开口128(图7)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设置于第5 壁85上。因此,连通口107在Z轴方向中,位于开口128(图7)的上方。通过该结构,收容部181内的墨水难以到达连通口107。因此,收容部181内的墨水流入第2连通路187内的可能性降低。其结果为,由于能降低收容部181内的墨水到达第2大气室186的可能性,因此能降低收容部181内的墨水从第2大气室186通过第1连通路185以及第1大气室184泄露到墨水罐9B外的可能性。
进一步,例如,如图17所示,从墨水注入部101注入墨水时,墨水罐9B内的墨水的液面可能会到达第5壁85。若墨水液面到达第5壁85,则墨水到达墨水注入部101的开口128。墨水罐9B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凹部221也能保持大气的空间。如图18所示,注入后盖上盖143,则收容部181内的压力升高,凹部221中墨水的液面可能会上升。墨水罐9B中,即使发生这样的事情,由于凹部221内有大气的空间,因此上升的液面难以到达连通口107。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容易进一步防止收容部181内的墨水从连通口107流入第2连通路187内。其结果为,容易进一步防止收容部181内的墨水从大气连通口115漏出到墨水罐9B外。
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凹部221的容积比由墨水注入部101的侧壁129所围住的空间中盖143嵌入的容积大。这样,即使在由侧壁129所包围的空间中装满墨水的状态下安装盖143,也能够利用凹部221的容积来捕捉被盖143挤压入收容部181内的墨水量。其结果为,即使由侧壁129所包围的空间中装满墨水,收容部181内的墨水也难以到达连通口107。因此,容易进一步防止收容部181内的墨水从连通口107流入第2连通路187内。其结果为,容易进一步避免收容部181 内的墨水从大气连通口115漏出到墨水罐9B外。
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出了由盒体171以及薄片部件63来构成墨水罐9B的例子,但是墨水罐9B的结构不限定于此。作为墨水罐9B的结构,例如,可以采用用多个部件构成盒体171的例子。作为用多个部件构成盒体171的例子,可以例举用其他的部件构成盒体171的第1壁81的例子。进一步,作为用其他部件构成盒体171的第1壁81的例子,可以例举用与薄片部件63不同的薄片部件来构成第1 壁81的例子。在该例子中,用薄片部件63以及其他的薄片部件来夹持盒体171。通过该结构,能够构成墨水罐9B。
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缓冲室188中可以采用如图11(A) 或图11(B)所示的附加了倾斜部168的结构。通过该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进一步降低残留在缓冲室188内的墨水的量,因此能进一步减轻墨水的浪费。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多个墨水罐9并不内置于覆盖机构单元10的第1盒体3 内。换句话说,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将多个墨水罐9配置在第1盒体3的外侧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将多个墨水罐9内置于第1盒体3内的结构。下面以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复合机为例,对将多个墨水罐9内置于盒体内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机500,如图19所示,具有打印机503、扫描器单元505。复合机500中,打印机503与扫描器单元505相互重叠。在使用打印机503的状态中,扫描器单元505位于打印机503的铅直上方。应予说明,图19中附有相互正交的坐标轴XYZ轴。此后的图中,根据需要也会添加XYZ轴。图19中的XYZ轴、以及图19以后的图中的XYZ轴以图1中的XYZ轴为基准。此外,复合机500中,与打印机1相同的结构,会添加与打印机1中的符号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扫描器单元505为平板式,具有图像传感器等的摄像元件(图中未示出)和原稿台以及盖子。扫描器单元505能够通过摄像元件来读取用纸等媒介所记录的图像等来作为图像数据。因此,扫描器单元505具有作为图像等的读取装置的功能。扫描器单元505如图20所示,具有可以相对于打印机503的盒体507旋转的结构。扫描器单元505的原稿台的打印机503侧的面覆盖打印机503的盒体507,具有作为打印机503的盖子的功能。
打印机503能通过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来对印刷用纸等的印刷媒介P进行印刷。打印机503,如图21所示,具有盒体507和作为液体收容容器的一例的多个墨水罐9。盒体507为构成打印机503的外壳的一体成形的部件,收容有打印机 503的机构单元511。多个墨水罐9收容于盒体507内,其分别收容着供印刷的墨水。打印机503中,设置有4个墨水罐9。4个墨水罐9中装有不同的墨水。打印机 503中,作为墨水的种类,采用黑色、黄色、品红色、青色这四种。墨水种类互不相同的4种墨水罐各设置了一个。
此外,打印机503具有操作面板512。操作面板512上设置有电源按钮513或其他的操作按钮514等。操作打印机503的操作者能够在与操作面板512相对的状态下操作电源按钮513或操作按钮514。打印机503中,设置有操作面板512的面被视为正面。打印机503的正面上,窗口部515设置于盒体507上。窗口部515具有透光性。在与窗口部515重叠的位置上,设置有上述4个墨水罐9。因此,操作者能通过窗口部515辨认4个墨水罐9。
打印机503中,各墨水罐9的与窗口部515相对的部位具有透光性。从各墨水罐9的具有透光性的部位能够确认墨水罐9内的墨水。因此,操作者能通过窗口部515辨认4个墨水罐9,由此确认各墨水罐9中的墨水量。打印机503中,窗口部 515设置于打印机503的正面,因此操作者能够在与操作面板512相对的状态下从窗口部515辨认各墨水罐9。因此,操作者能够在操作打印机503的同时,把握各墨水罐9中的墨水余量。
打印机503如表示机构单元511的立体图即图22所示,具有印刷部41、供给管43。印刷部41以及供给管43分别具有与打印机1中的印刷部41以及供给管43相同的结构。打印机503中,与打印机1相同,媒介输送机构通过来自图中未示出的电动机53的动力驱动输送辊51,从而沿着Y轴方向输送印刷媒介P。此外,打印机503中,与打印机1相同,印刷头输送机构通过同步齿形带55将来自电动机 53的动力传送至托架45,从而沿X轴方向输送托架45。印刷头47搭载于托架45 上。因此,印刷头输送机构经由托架45在X轴方向上输送印刷头47。通过媒介输送机构以及印刷头输送机构使印刷头47相对于印刷媒介P的相对位置变化的同时,通过从印刷头47喷出墨水来对印刷媒介P施行印刷。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装置可以为对除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进行喷射或吐出或涂布消耗的液体喷射装置。应予说明,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微小量的液滴的形状为,包括粒状、泪状、线状拖尾的形状。此外,这里所指的液体只要是能够被液体喷射装置消耗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是液相状态的物质即可,包括粘性高或低的液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等流体状物质。此外,不限于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可以包括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形物形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后所得的物质等。作为液体的代表例,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墨水以外,也例举了液晶等。其中,墨水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胶状墨水、热溶性墨水等各种液体组合物。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子,例如有对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含有电极材料或色材等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上述电极材料或色材等材料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等。此外,也可以是对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体有机物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对用作精密吸管的试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量分配器等。进一步,也可以为通过精确定位向钟表或相机等精密仪器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此外,也可以喷射用于对基板等进行蚀刻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符号说明
1打印机、3第1盒体、5墨水罐单元、7第2盒体、9,9A,9B墨水罐、10机构单元、11排纸部、13正面、15上表面、17操作面板、18A电源按钮、18B 操作按钮、19侧部、21窗口部、23正面、25上表面、27侧部、28上限标记、29下限标记、31安装螺钉、41印刷部、43供给管、45托架、47印刷头、49中继单元、51输送辊、53电动机、55同步齿形带、61盒体、63薄片部件、64接合部、65收容部、67连通部、68第1大气室、69第2大气室、 71第1连通路、72第3大气室、73第2连通路、74第1缓冲室、75第2缓冲室、 81第1壁、82第2壁、83第3壁、84第4壁、85第5壁、86第6壁、87第7壁、 88第8壁、91凹部、93第9壁、94第10壁、95第11壁、97凹部、98凹部、 99凹部、101墨水注入部、102,103,104连通口、105伸出部、105A,105B, 105C,105D部位、106,107连通口、109凹部、111壁、113供给口、115大气连通口、117槽、121凹部、123凹部、124凹部、125第12壁、127,127A, 127B支承部、128开口、129侧壁、141墨水、143盖、151第1通路、152第 2通路、153第3通路、154第4通路、155第5通路、156第6通路、161反转部、 162屈曲部、163屈曲部、164屈曲部、165反转部、166屈曲部、168倾斜部、171盒体、181收容部、183连通部、184第1大气室、185第1连通路、 186第2大气室、187第2连通路、188缓冲室、191第9壁、192第10壁、193第 11壁、194第12壁、201凹部、202凹部、203凹部、204连通口、205连通口、206凹部、211下端、213上端、221凹部、500复合机、503打印机、 505扫描器单元、507盒体、511机构单元、512操作面板、513电源按钮、 514操作按钮、515窗口部、P印刷媒介。
Claims (6)
1.一种液体收容容器,其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容器具有:
液体收容部,所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液体;
液体注入部,所述液体注入部与所述液体收容部连接并能够将所述液体注入到所述液体收容部;
大气连通口,所述大气连通口与大气相连通;
连通部,所述连通部使所述大气连通口与所述液体收容部连通;
盒体部件,所述盒体部件具有槽以及与所述槽连通的凹部;和
薄片部件,所述薄片部件通过覆盖所述槽以及所述凹部来塞住所述槽以及所述凹部,
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使用所述液体的使用状态下,所述液体收容部与所述连通部的连接口位于所述液体的液面上方,
所述连通部的至少一部分由被所述槽与所述薄片部件包围的空间构成,
所述液体注入部包含在所述液体收容部内开口的内端、在所述液体收容部的外侧开口的外端、和从所述内端延伸至所述外端的侧壁,
所述液体收容容器进一步具有盖,所述盖能够在从所述外端嵌入由所述侧壁所包围的空间的状态下,塞住所述液体注入部,
所述液体收容部包含上方区域,所述上方区域在所述使用状态下,位于所述内端的上方,
所述上方区域设置有所述连接口,
所述上方区域的容积大于所述盖嵌入由所述侧壁所包围的空间中的部分的容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透光性,
在所述液体收容部的具有透光性的部分设有记号,所述记号用于把握所述液体收容部内的所述液体的量,
在所述使用状态下,所述连接口位于所述记号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肋状部,所述肋状部设置在所述凹部内而且朝着所述薄片部件侧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片部件接合于所述肋状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隔着所述肋状部相对的2个内壁,
所述2个内壁中的一方的内壁与所述肋状部的间隔和所述2个内壁中的另一方的内壁与所述肋状部的间隔相等。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相对的2个内壁,
所述凹部内设置有多个所述肋状部,所述肋状部沿着所述2个内壁相对的方向排列,
所述2个内壁中的一方的内壁与所述方向中邻接于所述一方的内壁的所述肋状部的间隔和
所述2个内壁中的另一方的内壁与所述方向中邻接于所述另一方的内壁的所述肋状部的间隔以及
所述方向中相邻接的2个所述肋状部的间隔相互相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19889A JP6260196B2 (ja) | 2013-10-23 | 2013-10-23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2013-219889 | 2013-10-23 | ||
CN201410572864.0A CN104553339B (zh) | 2013-10-23 | 2014-10-23 |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72864.0A Division CN104553339B (zh) | 2013-10-23 | 2014-10-23 |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87207A CN107187207A (zh) | 2017-09-22 |
CN107187207B true CN107187207B (zh) | 2019-01-18 |
Family
ID=51752002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6589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87207B (zh) | 2013-10-23 | 2014-10-23 |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
CN20151057519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50689B (zh) | 2013-10-23 | 2014-10-23 |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
CN20142061848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8531U (zh) | 2013-10-23 | 2014-10-23 |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
CN20141057286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53339B (zh) | 2013-10-23 | 2014-10-23 |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7519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50689B (zh) | 2013-10-23 | 2014-10-23 |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
CN20142061848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8531U (zh) | 2013-10-23 | 2014-10-23 |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
CN20141057286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53339B (zh) | 2013-10-23 | 2014-10-23 |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403371B2 (zh) |
EP (1) | EP2868473B1 (zh) |
JP (1) | JP6260196B2 (zh) |
KR (1) | KR20160074441A (zh) |
CN (4) | CN107187207B (zh) |
BR (1) | BR112015026607A2 (zh) |
MX (1) | MX2015014560A (zh) |
PH (1) | PH12015502156A1 (zh) |
RU (1) | RU2656797C2 (zh) |
TW (1) | TWI630122B (zh) |
WO (1) | WO201505992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60196B2 (ja) * | 2013-10-23 | 2018-01-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6528478B2 (ja) * | 2015-03-12 | 2019-06-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タンク |
JP6554835B2 (ja) * | 2015-03-12 | 2019-08-0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体 |
JP1544004S (zh) * | 2015-04-24 | 2016-02-15 | ||
JP1543768S (zh) * | 2015-04-24 | 2016-02-15 | ||
JP1544003S (zh) * | 2015-04-24 | 2016-02-15 | ||
JP1543767S (zh) * | 2015-04-24 | 2016-02-15 | ||
JP1544002S (zh) * | 2015-04-24 | 2016-02-15 | ||
WO2016199420A1 (ja) | 2015-06-09 | 2016-12-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タンクユニット、プリンター |
JP2017030158A (ja) * | 2015-07-29 | 2017-02-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体、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6696142B2 (ja) | 2015-10-06 | 2020-05-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通気ユニット、液体供給装置 |
JP6651806B2 (ja) | 2015-11-20 | 2020-02-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US11898628B2 (en) | 2015-11-30 | 2024-02-13 | Victaulic Company | Cam grooving machine |
WO2017095693A1 (en) | 2015-11-30 | 2017-06-08 | Victaulic Company | Cam grooving machine |
CN108698410B (zh) | 2016-02-29 | 2020-11-1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JP2018069490A (ja) | 2016-10-26 | 2018-05-1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
US10183495B2 (en) * | 2016-02-29 | 2019-01-2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supply devic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
JP6911280B2 (ja) * | 2016-03-31 | 2021-07-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ク |
JP6891398B2 (ja) * | 2016-03-31 | 2021-06-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ク |
JP6932899B2 (ja) * | 2016-03-31 | 2021-09-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ク |
JP7031155B2 (ja) * | 2017-07-12 | 2022-03-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 |
JP6984241B2 (ja) * | 2017-08-31 | 2021-12-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タンク |
US10960450B2 (en) | 2017-12-19 | 2021-03-30 | Victaulic Company | Pipe grooving device |
JP7056329B2 (ja) * | 2018-04-03 | 2022-04-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 |
WO2020013844A1 (en) * | 2018-07-13 | 2020-01-1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 supplies |
WO2020036583A1 (en) * | 2018-08-13 | 2020-02-2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ing fluid circulation |
JP7218528B2 (ja) * | 2018-09-28 | 2023-02-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消費装置 |
US11383521B2 (en) * | 2019-03-04 | 2022-07-12 | Ricoh Company, Ltd. |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discharge liquid |
US11446725B2 (en) | 2019-08-21 | 2022-09-20 | Victaulic Company | Pipe grooving device having flared cup |
JP2020073339A (ja) * | 2020-01-28 | 2020-05-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371A (zh) * | 1991-08-30 | 1993-04-28 | 佳能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和使用该容器的记录头和记录装置 |
JPH1158764A (ja) * | 1997-08-22 | 1999-03-02 | Brother Ind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EP1538000A2 (en) * | 2003-12-03 | 2005-06-08 | Dynamic Cassette International Limited | An ink cartridge |
CN201427440Y (zh) * | 2009-07-07 | 2010-03-24 | 孙荣华 | 自动戳破进气孔膜的装置 |
CN102015314A (zh) * | 2008-05-13 | 2011-04-13 |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 部分填充的墨液盒 |
CN102336061A (zh) * | 2010-07-15 | 2012-02-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喷射系统 |
CN203063281U (zh) * | 2011-07-28 | 2013-07-1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收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
CN103568581A (zh) * | 2012-08-10 | 2014-02-1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纳体、消耗装置、供给系统和容纳体单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20332U (ja) | 1984-07-10 | 1986-02-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
US5673073A (en) * | 1994-09-29 | 1997-09-3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Syringe for filling print cartridge and establishing correct back pressure |
JPH11105305A (ja) * | 1997-10-08 | 1999-04-20 | Pilot Corp | インクタンク |
EP1772271B1 (en) * | 2005-09-29 | 2008-08-1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JP5114878B2 (ja) * | 2006-06-30 | 2013-01-0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5471260B2 (ja) * | 2008-11-14 | 2014-04-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 |
JP5691308B2 (ja) * | 2010-09-03 | 2015-04-0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5644279B2 (ja) | 2010-09-03 | 2014-12-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5552932B2 (ja) | 2010-07-15 | 2014-07-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5691307B2 (ja) * | 2010-09-03 | 2015-04-0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RU2533107C2 (ru) | 2010-07-15 | 2014-11-20 | Сейко Эпсон Корпорейшн |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жидкости и система выталки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
JP5454398B2 (ja) * | 2010-07-15 | 2014-03-2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タ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2012066563A (ja) | 2010-08-24 | 2012-04-05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327168B2 (ja) * | 2010-09-03 | 2013-10-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5633257B2 (ja) * | 2010-09-03 | 2014-12-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を備える液体消費装置 |
JP5724398B2 (ja) * | 2011-01-14 | 2015-05-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容器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2012144017A (ja) * | 2011-01-14 | 2012-08-02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JP6171313B2 (ja) | 2011-12-08 | 2017-08-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 |
JP5927918B2 (ja) * | 2012-01-12 | 2016-06-0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および液体消費装置 |
CN202573291U (zh) * | 2012-04-24 | 2012-12-05 | 贾彤 | 一种简易新型无海绵喷墨打印机墨盒 |
JP6260196B2 (ja) * | 2013-10-23 | 2018-01-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
2013
- 2013-10-23 JP JP2013219889A patent/JP626019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10-20 TW TW103136190A patent/TWI63012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10-21 US US14/519,588 patent/US940337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0-21 EP EP14189681.1A patent/EP286847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4-10-22 RU RU2015153805A patent/RU2656797C2/ru active
- 2014-10-22 KR KR1020157030163A patent/KR2016007444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4-10-22 WO PCT/JP2014/005360 patent/WO201505992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0-22 BR BR112015026607A patent/BR112015026607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4-10-22 MX MX2015014560A patent/MX2015014560A/es unknown
- 2014-10-23 CN CN201710565890.4A patent/CN10718720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0-23 CN CN201510575199.5A patent/CN10515068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0-23 CN CN201420618480.3U patent/CN2043985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0-23 CN CN201410572864.0A patent/CN10455333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9-15 PH PH12015502156A patent/PH12015502156A1/en unknown
-
2016
- 2016-07-12 US US15/207,886 patent/US983400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371A (zh) * | 1991-08-30 | 1993-04-28 | 佳能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和使用该容器的记录头和记录装置 |
JPH1158764A (ja) * | 1997-08-22 | 1999-03-02 | Brother Ind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EP1538000A2 (en) * | 2003-12-03 | 2005-06-08 | Dynamic Cassette International Limited | An ink cartridge |
CN102015314A (zh) * | 2008-05-13 | 2011-04-13 |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 部分填充的墨液盒 |
CN201427440Y (zh) * | 2009-07-07 | 2010-03-24 | 孙荣华 | 自动戳破进气孔膜的装置 |
CN102336061A (zh) * | 2010-07-15 | 2012-02-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喷射系统 |
CN203063281U (zh) * | 2011-07-28 | 2013-07-1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收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
CN103568581A (zh) * | 2012-08-10 | 2014-02-1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纳体、消耗装置、供给系统和容纳体单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PH12015502156B1 (en) | 2016-01-25 |
JP2015080907A (ja) | 2015-04-27 |
PH12015502156A1 (en) | 2016-01-25 |
TWI630122B (zh) | 2018-07-21 |
CN107187207A (zh) | 2017-09-22 |
KR20160074441A (ko) | 2016-06-28 |
US9403371B2 (en) | 2016-08-02 |
RU2015153805A (ru) | 2017-06-21 |
CN105150689B (zh) | 2019-03-08 |
MX2015014560A (es) | 2016-06-21 |
CN104553339B (zh) | 2017-08-11 |
JP6260196B2 (ja) | 2018-01-17 |
CN105150689A (zh) | 2015-12-16 |
TW201520072A (zh) | 2015-06-01 |
EP2868473A3 (en) | 2016-08-10 |
CN204398531U (zh) | 2015-06-17 |
BR112015026607A2 (pt) | 2020-03-10 |
WO2015059928A1 (ja) | 2015-04-30 |
CN104553339A (zh) | 2015-04-29 |
US9834000B2 (en) | 2017-12-05 |
EP2868473A2 (en) | 2015-05-06 |
RU2656797C2 (ru) | 2018-06-06 |
US20150109386A1 (en) | 2015-04-23 |
EP2868473B1 (en) | 2018-11-14 |
US20160318307A1 (en) | 2016-11-03 |
RU2015153805A3 (zh) | 2018-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87207B (zh) |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 |
CN204398530U (zh) |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装置 | |
CN204398529U (zh) |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 |
TWI623437B (zh) | Liquid injection device, tank | |
JP5896070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CN204296205U (zh) | 液体容纳容器 | |
CN204547345U (zh) |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液体喷射装置 | |
CN105050816B (zh) |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收容容器单元、液体喷射系统、液体喷射装置 | |
JP6780237B2 (ja) | 液体収容体 | |
JP5958601B2 (ja) | 液体収容容器、プリンター、および、複合機 | |
CN105966076B (zh) | 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
JP5896074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JP5822046B2 (ja)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
CN206394245U (zh) | 液体收容体以及印刷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