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62042A - 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62042A
CN107162042A CN201710390887.3A CN201710390887A CN107162042A CN 107162042 A CN107162042 A CN 107162042A CN 201710390887 A CN201710390887 A CN 201710390887A CN 107162042 A CN107162042 A CN 107162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ne oxide
nano zine
preparation
washed
zin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908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训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hua Zinc Oxi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nhua Zinc Oxi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nhua Zinc Oxi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nhua Zinc Oxi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908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620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62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20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9/00Compounds of zinc
    • C01G9/02Oxides; Hydroxides
    • C01G9/03Processes of production using dry methods, e.g. vapour phase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1Particles with a specif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4Nan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nan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硫酸锌在280‑300℃的干燥箱中,干燥处理20‑30min,然后将其加入研磨机中,再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钠与添加剂;(2)将研磨后的混合物用乙醇溶液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制得碳酸锌前驱物;(3)将碳酸锌前驱物采用辐射热分解,并在碳酸锌四周8‑10cm处放置海泡石。本发明采用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案简单,适合规模化的生产,制得的纳米氧化锌的纯度高,且原料的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氧化锌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氧化锌的粒径尺寸在1-100nm,具有纳米材料共同的特性,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奇特的性质。与普通氧化锌做比较,表现出更多的性能,如在光催化、除臭抗菌、甲醛去除、光致发光、导电节能、吸收波长等方面表现出更出色的性能。纳米氧化锌可以用在抗菌、光催化、红外线传感器、紫外线屏蔽、环保材料、信息储存、隐身物质等。纳米氧化锌具有多种结构,具有纤锌矿结构的纳米氧化锌具有较小的带隙,催化性能较高,该结构的氧化锌粒子表面羟基含量较多,羟基转化率较高,在纳米氧化锌作为电子捕获剂的表面吸氧能力越强,附氧含量越高,因此纳米氧化锌除菌和光催化性能越高。因此,纳米氧化锌具有质量较轻、性能较好、稳定性强、可塑性高等整体优良的性能,其性能应用的研究成为当代材料领域的重点。纳米氧化锌具有表面效应,伴随着粒子尺寸粒径的变小,颗粒表面原子数快速的增多,氧化锌粒子的表面自由能与表面积也都加速增加。纳米氧化锌同绝大多数的纳米材料一样,其粒子表面原子存在较多悬空键,而且周边相邻的原子较少,会产生不饱和特性,容易与外来原子结合从而稳定下来,故具有很强的化学性质,产生较多奇特的性能。
由于纳米材料的特殊性,我国在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面还有很多的技术缺陷。如采用机械球磨法,得到的产品粒径不均匀,且很多无法达到纳米级别;采用化学合成法时,易引入外来杂质;这些缺陷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纳米氧化银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硫酸锌在280-300℃的干燥箱中,干燥处理20-30min,然后将其加入研磨机中,再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钠与添加剂,其中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月桂胺10-15份、蓖麻油13-16份、 癸二酸二钾盐8-10份,充分研磨,控制研磨时混合物的温度不超过45℃;
(2)将研磨后的混合物用乙醇溶液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制得碳酸锌前驱物;
(3)将碳酸锌前驱物采用辐射热分解,并在碳酸锌四周8-10cm处放置海泡石。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硫酸锌与碳酸氢钠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15:3:1。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研磨的时间为100-120min。
具体地,所述步骤(2)中洗涤时,所用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5%,采用乙醇溶液洗涤2次,去离子水洗涤3次。
具体地,所述步骤(2)中干燥时的温度90-110℃,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
具体地,所述步骤(3)中辐射热分解的方式为微波辐射热分解,辐射的频率为2550MHz,热分解的时间为60-80min。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案简单,适合规模化的生产,制得的纳米氧化锌的纯度高,且原料的利用率高。其中,步骤(1)中的干燥步骤,可以有效的除去硫酸锌中的结晶水,进而可增大硫酸锌分子与碳酸氢钠反应的接触面积;本发明中提供的添加剂,既能提升硫酸锌与碳酸氢钠的表面活性,加快反应的发生速度,又能吸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得反应源源不断的往正反应方向进行;碳酸锌前驱物在进行辐射热分解时,在其周围放置海泡石,可使得分解反应放出的气体被迅速的吸收,既能加快分解反应发生的速度又能提升分解反应进行的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硫酸锌在280℃的干燥箱中,干燥处理20min,然后将其加入研磨机中,再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钠与添加剂,其中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月桂胺10份、蓖麻油13份、癸二酸二钾盐8份,充分研磨,控制研磨时混合物的温度为40℃;
(2)将研磨后的混合物用乙醇溶液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制得碳酸锌前驱物;
(3)将碳酸锌前驱物采用辐射热分解,并在碳酸锌四周8cm处放置海泡石。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硫酸锌与碳酸氢钠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3:1。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研磨的时间为100min。
具体地,所述步骤(2)中洗涤时,所用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5%,采用乙醇溶液洗涤2次,去离子水洗涤3次。
具体地,所述步骤(2)中干燥时的温度90℃,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
具体地,所述步骤(3)中辐射热分解的方式为微波辐射热分解,辐射的频率为2550MHz,热分解的时间为60min。
实施例2
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硫酸锌在290℃的干燥箱中,干燥处理25min,然后将其加入研磨机中,再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钠与添加剂,其中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月桂胺13份、蓖麻油15份、癸二酸二钾盐9份,充分研磨,控制研磨时混合物的温度为37℃;
(2)将研磨后的混合物用乙醇溶液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制得碳酸锌前驱物;
(3)将碳酸锌前驱物采用辐射热分解,并在碳酸锌四周9cm处放置海泡石。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硫酸锌与碳酸氢钠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3:3:1。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研磨的时间为110min。
具体地,所述步骤(2)中洗涤时,所用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5%,采用乙醇溶液洗涤2次,去离子水洗涤3次。
具体地,所述步骤(2)中干燥时的温度100℃,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
具体地,所述步骤(3)中辐射热分解的方式为微波辐射热分解,辐射的频率为2550MHz,热分解的时间为70min。
实施例3
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硫酸锌在300℃的干燥箱中,干燥处理30min,然后将其加入研磨机中,再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钠与添加剂,其中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月桂胺15份、蓖麻油16份、癸二酸二钾盐10份,充分研磨,控制研磨时混合物的温度为35℃;
(2)将研磨后的混合物用乙醇溶液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制得碳酸锌前驱物;
(3)将碳酸锌前驱物采用辐射热分解,并在碳酸锌四周10cm处放置海泡石。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硫酸锌与碳酸氢钠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5:3:1。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研磨的时间为120min。
具体地,所述步骤(2)中洗涤时,所用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5%,采用乙醇溶液洗涤2次,去离子水洗涤3次。
具体地,所述步骤(2)中干燥时的温度110℃,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
具体地,所述步骤(3)中辐射热分解的方式为微波辐射热分解,辐射的频率为2550MHz,热分解的时间为80min。
按照GB/T3185-92中的方法测得实施例1、2、3中制得的氧化锌的技术指标,并根据原子守恒定律测得硫酸锌原料的转化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纳米氧化锌的技术指标
项目 纯度/% 金属物成分/% 平均粒径/nm 原料转化率/%
实施例1 99.94 0 10 87.5
实施例2 99.96 0 8 88.1
实施例3 99.96 0 8 88.3
由表1可知,本发明中制得的纳米氧化锌纯度较高,且各项技术指标满足纳米氧化锌优级品的标准,并且硫酸锌的转化率较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6)

1.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硫酸锌在280-300℃的干燥箱中,干燥处理20-30min,然后将其加入研磨机中,再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钠与添加剂,其中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月桂胺10-15份、蓖麻油13-16份、 癸二酸二钾盐8-10份,充分研磨,控制研磨时混合物的温度不超过45℃;
(2)将研磨后的混合物用乙醇溶液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制得碳酸锌前驱物;
(3)将碳酸锌前驱物采用辐射热分解,并在碳酸锌四周8-10cm处放置海泡石。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硫酸锌与碳酸氢钠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15:3:1。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研磨的时间为100-1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洗涤时,所用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5%,采用乙醇溶液洗涤2次,去离子水洗涤3次。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干燥时的温度90-110℃,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辐射热分解的方式为微波辐射热分解,辐射的频率为2550MHz,热分解的时间为60-80min。
CN201710390887.3A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1620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0887.3A CN107162042A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0887.3A CN107162042A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62042A true CN107162042A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21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90887.3A Pending CN107162042A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6204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2581A (zh) * 2007-10-19 2008-05-07 中山大学 微波辅助固相反应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
CN101734711A (zh) * 2008-11-24 2010-06-16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微波固相反应合成纳米氧化锌粉体的方法
CN102134328A (zh) * 2011-02-26 2011-07-27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微发泡腈类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05199248A (zh) * 2014-06-23 2015-12-30 上海添衡商贸有限公司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7307A (zh) * 2016-10-31 2017-03-22 苏州宇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溶性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2581A (zh) * 2007-10-19 2008-05-07 中山大学 微波辅助固相反应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
CN101734711A (zh) * 2008-11-24 2010-06-16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微波固相反应合成纳米氧化锌粉体的方法
CN102134328A (zh) * 2011-02-26 2011-07-27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微发泡腈类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05199248A (zh) * 2014-06-23 2015-12-30 上海添衡商贸有限公司 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7307A (zh) * 2016-10-31 2017-03-22 苏州宇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溶性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求宇等: "新法合成碳酸锌纳米晶及其数据挖掘", 《过程工程学报》 *
汪多仁: "《绿色化工助剂》", 31 January 2006 *
潘兆橹等: "《应用矿物学》", 31 December 1993 *
王国平等: "室温固相反应制备纳米氧化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穆劲等: "《高等无机化学》", 31 July 2007, 华东理工大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8813B2 (en) Carbon nitride modified with perylene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 / graphene oxide aerogel composite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0026226B (zh) 一种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97753A (zh) 一种MoS2/TiO2二维复合纳米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36502B (zh) 一种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8325554A (zh) 一种钒酸铋/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772085B (zh) 一种宽禁带碳氮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0124716A (zh) 一种一步法制备片状TiO2/g-C3N4异质结的方法
CN115197591A (zh) 一种可见光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4408B (zh) 一种富含S空缺位的SnS2超薄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CN110465309B (zh) ZnS纳米颗粒复合多孔Cu3SnS4颗粒的P-N体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816897A (zh) 二氧化钛-银复合核壳结构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162042A (zh) 一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CN109589921A (zh) 一种晶须状N-TiO2/RGO/硅藻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7086A (zh) 一种碳酸氧铋-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0813277A (zh) 一种光热协同增强全光谱响应异质结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
CN103991897A (zh) 一种平行六面体状的氧化锌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6899A (zh) 一种纳米线α‑Bi2O3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visible light response NF codoped TiO2 photocatalyst prepared by acid catalyzed hydrolysis
CN113735163B (zh) 一种含氧空位的多孔二氧化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83555A (zh) 一种成本低产率高的纳米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6641A (zh) 一种多孔类石墨型氮化碳的制备方法
CN106179343B (zh) 一种快速合成方块状Ag4V2O7光催化剂的方法
CN108043380A (zh) 一种染料降解性能高的复合纳米材料
CN115109287A (zh) 一种光降解纳米氮化碳-聚氯乙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16991B (zh) 一种二维结构的氧化铋光催化剂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