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55634A - 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增加营养和防止杂菌扩散的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增加营养和防止杂菌扩散的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55634A
CN107155634A CN201710360083.9A CN201710360083A CN107155634A CN 107155634 A CN107155634 A CN 107155634A CN 201710360083 A CN201710360083 A CN 201710360083A CN 107155634 A CN107155634 A CN 107155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dyceps militaris
fruiting bodies
milk
miscellaneous bacteria
breed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600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中奇
李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Dongfang Zhongb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Dongfang Zhongb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Dongfang Zhongb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Dongfang Zhongb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600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556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55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56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增加营养和防止杂菌扩散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营养不足和/或受到杂菌感染时,向蛹虫草培养基的料盒注入加水稀释且经过高温高压灭菌的牛奶。本发明方法可有效促进蛹虫草的生长和/或抑制蛹虫草的染菌,从而提高蛹虫草的产量和品质。

Description

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增加营养和防止杂菌扩散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生物技术原理人工培育真菌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蛹虫草的培育,更具体地涉及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增加营养和防止杂菌扩散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蛹草、东北虫草,寄生在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昆虫蛹体上,菌性属中温性,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省区。虫生菌统称为虫草属,属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蛹虫草作为虫草属,更为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蛹虫草入药历史并不悠久,但蛹虫草与冬虫夏草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属,有十分相同或相似的化学成分,而且蛹虫草的虫草素、K、Ca、Se、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的含量高于野生冬虫夏草。大量的药理药化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蛹虫草与野冬虫夏草一样对人体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但是蛹虫草的价格却远远低于名贵的冬虫夏草,这就给蛹虫草带来很大的市场商机。
蛹虫草从其制菌种到其成熟阶段极易受杂菌的感染,又尤其是生长中后期由于子实体逐渐接近成熟度,子实体自身免疫力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并且作为蛹虫草子实体的营养培养基中的营养随着蛹虫草子实体的吸收而逐渐减少,这时子实体自身自带的杂菌或外界感染的杂菌就会开始繁殖并呈现出一个逐渐递增的趋势,而刚好子实体还没有完全长成成熟的虫草花,此时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极易感染杂菌,例如:白霉、绿霉、木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的培育方法,其可有效促进蛹虫草的生长和/或抑制蛹虫草的染菌,从而提高蛹虫草的产量和品质。
一种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营养不足和/或受到杂菌感染时,向蛹虫草培养基的料盒注入加水稀释且经过高温高压灭菌的牛奶。
本发明解决了蛹虫草中后期营养不足、杂菌对蛹虫草子实体侵蚀的问题,阻碍了杂菌在空气中的传播。本发明对蛹虫草注入稀释过后的纯牛奶,不但能阻碍杂菌的生长和扩散还能为失去营养的培养基增加营养,使中后期的蛹虫草子实体得到二次生长。
其作用原理为:(1)通过稀释后的牛奶注入染菌或缺乏营养的料盒里,阻断杂菌和外部空气接触,从而无法继续蔓延传染。(2)据专家分析鉴定,每100g牛奶中例如含蛋白质3.5g,脂肪4.0g,碳水化合物5g,钙120mg,磷93mg,铁0.2mg,维生素B2(核黄素)0.13mg,尼克酸0.2mg,维生素A42mg,维生素C 1mg;蛹虫草生长后期由于培养基营养匮乏,而注入稀释后的纯牛奶可以促进蛹虫草再次吸收营养,从而促进子实体生长。
选择牛奶根据成本价值考虑以过期或临期为佳,变质牛奶不在考虑范围内。过期或临期牛奶必须经过加水稀释高温高压灭菌,杀菌完毕的纯牛奶在热量上得到散失,可防止牛奶在蛹虫草子实体继续发酵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将子实体跟部烧伤沤烂。
稀释的纯牛奶须将杂菌全部覆盖,阻断杂菌氧气的吸收,防止杂菌因空气流动传染给其它蛹虫草培养基。进一步,注入牛奶的高度为没过蛹虫草培养基至蛹虫草子实体2/3的高度;且注入牛奶的高度优选为没过蛹虫草子实体1/2的高度。
进一步,注入牛奶的操作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30天以上进行。
进一步,所述蛹虫草子实体生长营养不足的表现为:蛹虫草子实体生长至3cm以上(优选3.5cm以上),并观察4-7天,发现蛹虫草子实体成长缓慢,并且子实体顶端颜色逐步变浅,开始趋向老化。
进一步,所述受到杂菌感染的表现为:蛹虫草培养基表面出现点状杂菌(例如白霉、绿霉),并且杂菌感染未超过5%。
进一步,在感染杂菌木霉的情况下,首先将感染木霉的蛹虫草培养基料盒隔离并丢弃,然后再对剩余的料盒进行注入牛奶的操作。
进一步,对于受到杂菌感染的情况,在进行注入牛奶的操作后,还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洁霉精对培养房进行消毒。例如,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洁霉精(有效成分含量:40%)按照1:1(即1公斤水:1袋洁霉精40g),对培养房进行消毒处理。此时,优选培养房温度保持在20-23℃,湿度控制在80%左右,光照15-19小时,光照强度100-150勒克司。
进一步,当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既营养不足又受到杂菌感染时(例如生长缓慢、感染白霉、绿霉、木霉),首先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洁霉精对培养房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注入牛奶的操作。例如二氯异氰尿酸钠洁霉精(有效成分含量:40%)按照1:1(即1公斤水:1袋洁霉精40g)进行消毒。
进一步,所述牛奶以牛奶:水质量比1:6-10(优选1:8)的比例进行稀释。
由于本发明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的培育方法的有益性,因此可广泛用于蛹虫草的通用培育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础源于批量生产之后的中后期阶段,并没有因为本发明而提供特殊的菌种配置或养殖上的差异,因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批量生产,且本发明对于菌种的配置、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存在普遍应用性,没有特殊的要求。
所述蛹虫草菌种可以为市售的各种蛹虫草菌种,本发明的方法对蛹虫草菌种的选择没有特别要求。所述蛹虫草菌种可以在接种于培养基之前,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方法预先培养为固体菌种或液体菌种的形式,优选为液体菌种的形式。所述蛹虫草菌种可以按照常规的方法接种于培养基,本发明没有特别的要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在进行注入牛奶的操作前,先将培养房温度降到16-18℃,且为了防止杂菌在空气中的传播,先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1:10稀释并用打药机对培养房空气进行整体消毒,然后再将高温高压灭完菌的稀释牛奶注入料盒里。所述高温高压灭完菌是在120-130℃和0.12-0.18MPa下蒸汽灭菌30-90min。
牛奶必须经过稀释和高温高压灭菌,注水罐的出水口要反复进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蛹虫草培养基表面长白霉或绿霉点,注入稀释纯牛奶的量以刚好没过蛹虫草子实体株体一半为最佳,既可以给蛹虫草提供营养,又可以阻隔外界空气,致使杂菌与空气隔离不再泛滥传播,太少则会被蛹虫草培养基吸收之后露出培养基,杂菌一旦接触空气又会扩散和传播。但是,当注入的稀释纯牛奶没过蛹虫草子实体整个株体时,蛹虫草由于无法呼吸外界空气,又会致使整个株体腐烂死亡。
本发明发现木霉是随着空气传播最快也是最泛滥的,发现蛹虫草培养基感染木霉,如不及时处理,蛹虫草培养基将会成片感染,甚至危害到整个培养房。因此,将感染木霉的蛹虫草培养基料盒轻轻拿下并且做隔离处理,随后烧毁丢弃,并将高温高压杀菌完毕的稀释牛奶(稀释牛奶需优选没过蛹虫草子实体一半,并且将蛹虫草培养基全部淹没)注入没有感染的蛹虫草培养基料盒里,可防止木霉扩散。
最后的消毒也是非常关键的,为了防止杂菌在空气的流动传播,有必要及时做好杀菌消毒工作。例如,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洁霉精(有效成分含量:40%)按照1:1(即1公斤水:1袋洁霉精40g),高浓度消毒。
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蛹虫草培育的方法是:(1)将过期或临期的纯牛奶以1:8(即1公斤牛奶:8公斤水)比例进行稀释,然后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在110-130℃和0.12-0.18MPa下进行蒸汽灭菌20-80min);(2)将冷却的稀释牛奶装进无菌注水罐里(此无菌注水罐须提前在110-130℃和0.12-0.18MPa下进行蒸汽灭菌20-80min灭菌,注水罐底步出水管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1:10配置消毒水进行擦拭消毒);(3)向蛹虫草子实体生长营养不足和/或受到杂菌感染的蛹虫草培养料盒中注入该加水稀释且经过高温高压灭菌的牛奶(稀释牛奶没过蛹虫草子实体的一半,并且将蛹虫草培养基全部淹没)。
本发明通过人工扫菌刺激蛹虫草原基生长到蛹虫草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中后期,是蛹虫草培养基所含养料下降的过度期,此时蛹虫草子实体成长缓慢或出现染杂菌的趋势。因此,本发明作用时间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30天以上为最佳时期,在本实例中注入过期或临期鲜牛奶6-7天可明显看见蛹虫草子实体的变化。
本发明优选使用临期或过期的鲜牛奶,而不是变质的鲜牛奶,变质的鲜牛奶是牛奶中的细菌和有害菌的滋生,是牛奶酸败、变味的一个过程,里面的营养物质已经大打折扣。本实例中的过期或临期纯牛奶,必须经过高温高压灭菌之后才能使用,这是为了避免纯牛奶中滋生细菌等影响蛹虫草子实体正常生长或再次交叉感染。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冷却好的稀释牛奶装进无菌注水罐里(此无菌注水罐须提前在120-130℃和0.12-0.18MPa下进行蒸汽灭菌30-90min灭菌,注水罐底步出水管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1:10配置消毒水擦拭消毒),在注临期或过期纯牛奶时轻轻拿下料盒棉塞,将注奶管深入培养料盒1cm长即可开始注入牛奶。
蛹虫草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按照正常养殖程序进行即可,注完稀释纯牛奶的蛹虫草子实体除了水位上的变化,蛹虫草子实体肉眼分辨不出变化,具体变化差异要在6-7天以后才会显著体现出来。
在后期如果发现蛹虫草个别培养基料盒水位明显下降,可再次注入高温高压灭菌完毕的稀释纯牛奶,具体制作方法将不在一一详细说明。
注入稀释的临期或过期的纯牛奶因为蛹虫草培养基料盒水分的增加,培养室湿度控制在最常见的80%即可,可以不用刻意去减少或增加湿度,温度控制在20-23℃,光照15-19小时,光照强度为100-150勒克司。
已经注入过期或临期稀释纯牛奶的染有杂菌的培养基料盒,要勤于观察,一旦发现稀释纯牛奶水位下降明显要及早作出处理,及时增加稀释纯牛奶水位,并将每天消毒剂浓度增加一倍进行房间的消毒。后期按照正常程序继续养殖即可到子实体采收阶段。
采收阶段的蛹虫草由于吸收了稀释纯牛奶后株体含水量增加,过度用力会使蛹虫草子实体内部水分析出,影响蛹虫草包装品质,因此在采收时需轻握轻采、轻拿轻放。
本发明对于蛹虫草生长中后期出现的生长缓慢、感染杂菌等均适用,不存在菌种差异与地域差异。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未具体载明的操作方法依照本领域的常规操作进行,使用的试剂、原料和菌种等均市售获得。其中培养基的组分购自北京奥博星。其中,无另外说明的比例关系,均为质量比。
实施例
蛹虫草菌种在接种于培养基之前,预先培养为液体菌种的形式,并按照常规的方法接种于培养基,本发明没有特别的要求。
培养基在接完菌种之后放到遮光的环境培养(暗培养)11天,温度在18℃,湿度保持在60%即可,当蛹虫草培养基料面长满雪白的鱼鳞状气生菌丝,且料面底部蛹虫草菌丝已经扎根完成,就将蛹虫草培养基转入到装有白炽灯的培养房进行见光转色处理。
蛹虫草向下扎根延伸的就是蛹虫草菌丝,长出培养基的就是气生菌丝,当看见料盒长满雪白色均匀的鱼鳞状气生菌丝以及翻转料盒发现料盒底部成规则的网状时,即发菌完成。
进行转色操作。为了缩短气生菌丝转色为黄色的时间,进行如下步骤:进行光照刺激,将培养房白炽灯打开,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8小时,光照强度为150勒克司,光照期间的温度为20℃;无光照期间的温度为22℃,相对空气湿度为60%。36小时之后可见蛹虫草培养基气生菌丝逐渐转变为黄色。在气生菌丝转变为黄色的情况下进行人工的扫菌刺激。
通过人工扫菌能够刺激蛹虫草菌丝的生长,刺激蛹虫草原基的形成,并缩短蛹虫草长原基的时间,但是人工扫菌刺激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进行的。首先,在人工扫菌的的时候必须确保蛹虫草培养基上的气生菌丝已经成功转色成黄色,一旦此步骤没有完成将不能进行扫菌。另外,蛹虫草气生菌丝在培养间还会继续成长,在转色期间发现蛹虫草气生菌丝高出培养基表面0.02mm左右,且拱出的单个鱼鳞状面积为0.6-0.9平方毫米时,此时光照转色阶段结束,可以进入到人工扫菌刺激蛹虫草菌丝生长的阶段。
人工扫菌刺激阶段3-7天可见培养基表面长出蛹虫草原基,进入蛹虫草原基分化出芽阶段,继续培养至蛹虫生长至30-40天,蛹虫草株体生长至3-4厘米时,蛹虫草逐渐走向成熟至老化阶段,此时盒与盒蛹虫草蛹虫草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其水分和温度有一定的差异故而单盒蛹虫草在生长高度、生长密度、粗度均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单盒之间的产量以及整个批号的产量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当蛹虫草步入成熟或老化阶段时各种杂菌:白霉、绿霉、木霉等有害菌随着蛹虫草子实体老化抗病能力减弱而逐渐增加。
当发现蛹虫草株体长度达到3-3.5或4厘米时,或盒与盒之间高度、粗度存在差异时,或是生长中后期巡视发现杂菌以点状形态出现在培养基表面,同时为了预防点状杂菌生长呈片状或是造成交叉感染其它没有被污染的蛹虫草时,即向配培养料盒注入稀释的高温高压灭菌后的纯牛奶(牛奶:水质量比为1:8)。通过注入稀释过后的纯牛奶,在给蛹虫草增加营养物质的同时还能有效隔离蛹虫草杂菌与空气接触,防止杂菌面积扩散以及通过空气传播造成周围蛹虫草杂菌污染。
注入牛奶的操作如下:灭菌冷却好的稀释牛奶装进无菌注水罐里(此无菌注水罐提前在125℃和0.15MPa下进行蒸汽灭菌45min灭菌,注水罐底步出水管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1:10配置消毒水擦拭消毒),在注牛奶时轻轻拿下料盒棉塞,将注奶管深入培养料盒1cm长即可开始注入牛奶。
蛹虫草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按照正常养殖程序进行即可,注完稀释纯牛奶的蛹虫草子实体除了水位上的变化,蛹虫草子实体肉眼分辨不出变化,具体变化差异要在6-7天以后才会显著体现出来。在后期如果发现蛹虫草个别培养基料盒水位明显下降,可再次注入高温高压灭菌完毕的稀释纯牛奶,具体制作方法同上。
注入稀释的临期或过期的纯牛奶因为蛹虫草培养基料盒水分的增加,培养室湿度控制在80%,温度控制在22℃,光照17小时,光照强度为150勒克司。
已经注入稀释纯牛奶的染有杂菌的培养基料盒,要勤于观察,一旦发现稀释纯牛奶水位下降明显要及早作出处理,及时增加稀释纯牛奶水位,此时观察发现蛹虫草株体在高度上增加1.5-2.5厘米。每天消毒剂浓度增加一倍,进行房间消毒。后期按照正常程序继续养殖即可到子实体采收阶段。
采收阶段的蛹虫草由于吸收了稀释纯牛奶后株体含水量增加,过度用力会使蛹虫草子实体内部水分析出,影响蛹虫草包装品质,因此在采收时需轻握轻采、轻拿轻放。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的步骤和条件进行蛹虫草的培育,所不同的是未进行上述注入牛奶的操作而是直接注入无菌水。
蛹虫草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按照正常养殖程序进行,注完无菌水的蛹虫草子实体除了水位上的变化,蛹虫草子实体肉眼分辨不出变化,具体变化差异要在6-7天以后才会显著体现出来。在后期如果发现蛹虫草个别培养基料盒水位明显下降明显,同样再注一次无菌水,水位没过培养基表面高出1-1.5厘米即可,温度控制在22℃,光照17小时,光照强度为150勒克司。
后期按照正常程序继续养殖即可到子实体采收阶段。
采收阶段的蛹虫草由于吸收了无菌水后株体含水量增加,过度用力会使蛹虫草子实体内部水分析出,影响蛹虫草包装品质,因此在采收时需轻握轻采、轻拿轻放。
结论:观察发现,对比例1在注入无菌水2天后,培养基出现吸水膨胀现象,并且水位下降0.5厘米,蛹虫草子实体无变化;在注入无菌水7天后,生长缓慢的蛹虫草子实体整个株体颜色变深,株体变粗,高度成长了约0.3cm,长有绿霉点、白霉点的蛹虫草的感染部分没有扩散,木霉也没有继续感染剩余的蛹虫草。然而,相比于同期的实施例,对比例1比注入稀释纯牛奶的蛹虫草子实体生长高度要低0.8-1厘米,对比例1最佳增长高度仅约为1.8cm;同时观察发现,实施例感染杂菌的蛹虫草点状杂菌没有扩散,而对比例1的有部分扩散。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的步骤和条件进行蛹虫草的培育,所不同的是,发现蛹虫草在生长中后期盒与盒之间蛹虫草高度和粗度存在差异时以及发现蛹虫草中后期感染杂菌(白霉、绿霉、木霉等)时,不做任何处理。将湿度控制在80%,温度控制在22℃,光照17小时,光照强度为150勒克司,培养至蛹虫草成熟采收。此时发现,蛹虫草盒与盒之间高矮分化明显,感染杂菌的蛹虫草有将近5%需要丢弃处理,并且杂菌感染面积扩散。
实施例加入稀释后的纯牛奶采收的蛹虫草单盒平均干品为35.7g,色泽金黄,鲜艳。对比例1中加入无菌水采收的蛹虫草单盒干品平均仅为28.6g,颜色略浅于加入稀释后的纯牛奶的蛹虫草。对比例2不做任何处理的蛹虫草单盒净重仅为23.7g,损失严重。

Claims (10)

1.一种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营养不足和/或受到杂菌感染时,向蛹虫草培养基的料盒注入加水稀释且经过高温高压灭菌的牛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牛奶的高度为没过蛹虫草培养基至蛹虫草子实体2/3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牛奶的操作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30天以上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蛹虫草子实体生长营养不足的表现为:蛹虫草子实体生长至3cm以上,并观察4-7天,发现蛹虫草子实体成长缓慢,并且子实体顶端颜色逐步变浅,开始趋向老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到杂菌感染的表现为:蛹虫草培养基表面出现点状杂菌,并且杂菌感染未超过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感染杂菌木霉的情况下,首先将感染木霉的蛹虫草培养基料盒隔离并丢弃,然后再对剩余的料盒进行注入牛奶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受到杂菌感染的情况,在进行注入牛奶的操作后,还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洁霉精对培养房进行消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既营养不足又受到杂菌感染时,首先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洁霉精对培养房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注入牛奶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奶以牛奶:水质量比1:6-10的比例进行稀释。
10.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的培育方法在蛹虫草培育中的用途。
CN201710360083.9A 2017-05-20 2017-05-20 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增加营养和防止杂菌扩散的培育方法 Pending CN1071556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60083.9A CN107155634A (zh) 2017-05-20 2017-05-20 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增加营养和防止杂菌扩散的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60083.9A CN107155634A (zh) 2017-05-20 2017-05-20 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增加营养和防止杂菌扩散的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5634A true CN107155634A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1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60083.9A Pending CN107155634A (zh) 2017-05-20 2017-05-20 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增加营养和防止杂菌扩散的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5563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0561A (zh) * 2011-01-01 2011-08-17 臧向明 中华虫草的培育方法
CN102308722A (zh) * 2010-07-09 2012-01-11 王润蛟 高虫草素北冬虫夏草工厂化生产技术
KR20130081930A (ko) * 2012-01-10 2013-07-18 조선누에버섯농장영농조합법인 사포닌 또는 게르마늄이 함유된 동충하초의 재배방법
CN103563647A (zh) * 2012-08-07 2014-02-12 北京中怡远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蛹虫草栽培过程中真菌污染的处理方法
CN104137845A (zh) * 2013-12-23 2014-11-12 北京首诚航天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木霉菌的制剂及使用方法
CN105838624A (zh) * 2016-04-26 2016-08-10 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 一种防止杂菌污染的蛹虫草子实体培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722A (zh) * 2010-07-09 2012-01-11 王润蛟 高虫草素北冬虫夏草工厂化生产技术
CN102150561A (zh) * 2011-01-01 2011-08-17 臧向明 中华虫草的培育方法
KR20130081930A (ko) * 2012-01-10 2013-07-18 조선누에버섯농장영농조합법인 사포닌 또는 게르마늄이 함유된 동충하초의 재배방법
CN103563647A (zh) * 2012-08-07 2014-02-12 北京中怡远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蛹虫草栽培过程中真菌污染的处理方法
CN104137845A (zh) * 2013-12-23 2014-11-12 北京首诚航天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木霉菌的制剂及使用方法
CN105838624A (zh) * 2016-04-26 2016-08-10 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 一种防止杂菌污染的蛹虫草子实体培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园园: "蛹虫草培养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电子期刊网》 *
韦强 等: "培养基营养成分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 《北京农业》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6401B (zh) 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方法
CN105176828A (zh) 球孢白僵菌XNBb-04菌株及其培养方法
CN102599007A (zh) 鸡枞菌的人工驯化种植方法
CN104630071A (zh) 一株多孢木霉及其应用
CN103270887B (zh) 蚕蛹北冬虫夏草工厂化栽培技术
CN104541977B (zh) 一种牛樟芝的杉木板培方法
CN103320330A (zh) 黄绿木霉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04789483A (zh) 桉蝙蛾白僵菌菌种的分离培养及其防治桉蝙蛾的方法
KR20170064143A (ko) 장수하늘소 동충하초의 코디세핀 함량을 증대시키기 위한 배양 및 생육방법
CN105340570A (zh) 金耳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134214C (zh) 一种生物学控制方法
KR20180079240A (ko) 신규한 뷰베리아 바시아나 엠130 균주 및 그를 이용한 온실가루이와 담배가루이에 대한 생물학적 방제 방법
CN107950288A (zh) 一种草菇的栽培工艺
CN107047068A (zh) 设施温室香菇增产栽培方法
CN110042064A (zh) 一种香菇菌株及其应用和源于该菌株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676502B2 (ja) 冬虫夏草の子実体人工栽培方法
KR100288105B1 (ko) 신규한 번데기동충하초 균주와 그 종균 및 자실체 재배방법
KR102126582B1 (ko) 이사리아 자바니카 ft333 균주 또는 이를 함유하는 총채벌레 및 식물탄저병균의 동시방제용 미생물제제
CN101597574A (zh) 一株高产孢环链拟青霉菌株及其筛选与应用方法
CN106358858A (zh) 一种嗜菌异小杆线虫在温室蔬菜地下害虫生防中的应用
CN107155634A (zh) 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期增加营养和防止杂菌扩散的培育方法
KR100791983B1 (ko) 아쓰로보트리스속 미생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식물 기생성선충 방제용 미생물 제제
CN110169421A (zh) 金龟子绿僵菌在制备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6818211B (zh) 一种利用空腹蚕培育蚕虫草的方法
Chakraborty et al. Diseases of mushrooms: A threat to the mushroom cultivation in Ind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