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1394A - 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1394A
CN107111394A CN201580061577.6A CN201580061577A CN107111394A CN 107111394 A CN107111394 A CN 107111394A CN 201580061577 A CN201580061577 A CN 201580061577A CN 107111394 A CN107111394 A CN 107111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dge line
conduction
unit
conductive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15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1394B (zh
Inventor
中村博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111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1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1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13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静电容量方式触摸面板传感器,其防止高电阻部的产生,并消除或抑制电极的电阻值的偏差,维持或提高触摸面板的传感器灵敏度。一种导电性薄膜,其中,由与沿导通电极的一方向延伸的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的两侧的各边缘线交叉的金属细线构成的多个第1单元中,除了在比从边缘线向其外侧分开一定距离的扩张边缘线靠内侧包含构成单元的所有顶点的多个第2单元的个数比例为50%以上的封闭状态的多个第3单元以外,在构成第1单元的金属细线与边缘线的交叉位置具有断线部,位于相邻的边缘线与扩张边缘线之间的多个第3单元的顶点为端点、或者从该顶点直接朝向扩张边缘线的金属细线具有断线部,当将包含相邻的单元的最小尺寸的圆的直径定义为网格尺寸时,一定距离为网格尺寸的7%~20%的距离。

Description

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具体而言,涉及多个金属细线所形成的多个单元组合而构成的两个电极图案中的至少一个为由被赋予无规则性的单元构成的无规则图案的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触摸面板显示器等中利用由具备双层结构的检测电极的导电性薄膜构成的静电容量方式等的触摸面板传感器,所述双层结构的检测电极具有由氧化銦錫(IndiumTin Oxide,ITO)等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带状的电极图案或由银、铜等的金属细线构成的网状电极图案(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和2)。
专利文献1公开有具有导电体网格的触摸面板用电极基材、将其经绝缘层而使用双层的触摸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所述导电体网格是由不会产生与显示器面板的像素的周期性排列的干涉所引起的莫尔条纹的特定的非周期性无规则网格图案构成。
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导电体网格作为透明导电膜发挥功能而在触摸面板中确保所需的透明性及导电性的基础上,由于该导电体网格的网格图案是,从一个分歧点延伸的边界线段的个数的平均值N为3.0≤N<4.0且围绕周围的边界线段的个数相同的开口区域的形状不恒定的特定的非周期性图案,因此不会产生与显示器面板的像素的周期性排列的干涉所引起的莫尔条纹。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静电容量方式触摸面板:上部电极层的多个传感器电极是由导电性细线的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格子的细线的方向相对于传感器电极的配置方向具有30°~60°的倾斜角,通过对上部电极的网状导电性细线去除断线而形成于相邻的传感器电极之间的非导电性的带状边界区域的宽度沿传感器电极的延伸方向在10μm~100μm之间无规则地变化,该宽度的平均值为15μm~70μm。
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技术中能够提供一种能防止干涉条纹、能够得到容易识别的图像、即使为大面积其响应性也优异、并能够进行多点触摸的触摸面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92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941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中,其目的为抑制由与显示器面板的像素的周期性排列的干涉所引起的莫尔条纹的产生。该技术中,使用将具有无规则网格图案的四边形或菱形形状的多个单位电极在其角部分沿一方向连结而形成的电极图案。因此,电极图案的两侧的各边缘线由将沿一方向连结的多个单位电极的一侧的两边的边缘进行连结而形成,由于相邻的单位电极的连结部分较细,且在单位电极的中央较宽,因此电极图案的宽度会变动。
但是,专利文献1未公开单位电极的边缘相对于构成开口区域(单元)的边界线段的分歧点(交点)的位置的设定。
并且,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中,通过在上部电极的相邻的传感器电极之间去除网状导电性细线而形成的非导电性的带状边界区域的宽度沿传感器电极的延伸方向无规则地变化,但未公开将边界区域相对于网格的交点设定于哪一位置优选。
另外,在由金属细线网格构成的导电性薄膜中,当使用无规则的单元例如尺寸不同的多个多边形单元来构成电极时,如图10(A)及图10(B)所示,配合电极形状的边缘线52,在形成无规则配线图案48的单元46的金属细线40中引入断线部54,使虚设电极102电分离而形成导通电极100。如此一来,根据构成单元46的金属细线40的交点(单元46的多边形的顶点)58的位置,可能在交点58的内侧断线。由于具有这种交点58的单元46为开放的单元46,可知会产生电阻较高的部分,容易产生电极的电阻值产生偏差的问题。
并且,如专利文献1及2中所公开,当能够加宽电极宽度时,通过扩大电极宽度来应对,由此在由金属细线所形成的电极中能够确保规定个数的金属细线的交点的个数,因此即使具有开放的单元,也能够消除或抑制其影响,但会产生失去电极宽度的设计自由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点,并提供一种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静电容量方式触摸面板传感器,其在金属细线的交点的个数决定电阻值的由金属细线所形成的电极中,在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的边缘线上的金属细线上设置断线部来设置预先设定的电极区域时,在设计上的边缘线的外侧设定规定宽度的柔软区域(扩张边缘线),在该柔软区域的范围内有交点,且在扩张边缘线的内侧包含单元整体而成为封闭单元时,通过不在边缘线上的金属细线上设置断线部而是使交点与设计上的电极区域连接从而保持封闭单元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高电阻部的产生,并消除或抑制电极的电阻值的偏差,维持或提高触摸面板的传感器灵敏度。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导电性薄膜具备具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导通电极的透明电极层,导通电极由金属细线所形成的多边形的多个单元构成,多个单元为无规则形状,导通电极具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多个单元具有多个第1单元,多个第1单元由与电极形状的两侧的各边缘线交叉的金属细线构成,多个第1单元具有多个第2单元,该多个第2单元在比从边缘线向其外侧分开一定距离的扩张边缘线靠内侧包含由构成一个单元的金属细线的交点构成的多边形的所有顶点,所有顶点中的至少一个顶点包含于相邻的边缘线与扩张边缘线之间,在多个第2单元中,除了构成个数比例为50%以上且为封闭状态的多个第3单元的金属细线以外,在构成第1单元及第2的单元的金属细线与边缘线的交叉位置具有断线部,位于相邻的边缘线与扩张边缘线之间的多个第3单元的各顶点为以下情况中的任意一种:连接于朝向扩张边缘线延伸且在中途具有断线部的金属细线;或者连接于与其他的第3单元的顶点相连的金属细线;或为端点,当将包含相邻的单元的最小尺寸的圆的直径定义为网格尺寸时,一定距离为网格尺寸的7%~20%的距离。
在此,优选所述导电性薄膜具有:作为透明绝缘体的基体;以及包含配置于基体的第1电极的第1透明电极层及包含第2电极的第2透明电极层,且第1电极、及第2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为导通电极。
并且,优选第1电极的电极宽度小于第2电极的电极宽度。
并且,优选第1电极为导通电极,第2电极由金属细线所形成的多个多边形的无规则形状的单元构成,且具有沿与一个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延伸的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构成搭在电极形状的两侧的边缘线的单元的金属细线在与边缘线的交点具有断线部。
并且,优选第1电极配置于基体的一侧,第2电极配置于基体的另一侧。
并且,优选第1电极及第2电极分别形成于基体的两侧的面。
并且,优选所述导电性薄膜还具有与基体不同的作为透明绝缘体的第2基体,第1电极形成于所述基体的一面,第2电极形成于第2基体的一面且配置于基体的另一面侧。
并且,优选第1电极及第2电极经绝缘层分别形成于基体的一侧。
并且,优选构成搭在边缘线的单元的金属细线中,除了构成如下金属细线以外,在与边缘线的交点具有断线部,所述单元在构成单元的多边形的顶点的金属细线的交点在从边缘线向其外侧分开20μm的范围以内。
并且,优选透明电极层除了导通电极以外,还具有虚设电极,所述虚设电极由金属细线所形成的多个多边形的无规则的单元构成,且具有沿一方向延伸的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并且通过断线部与导通电极电绝缘。
并且,优选透明电极层交替具备多个导通电极和多个虚设电极,导通电极至少在其内部具备与导通电极电分离的非导通部,且导通电极的面积A与非导通部的面积B满足下述式。
5%<(B/(A+B))×100<97%
并且,更优选导通电极的面积A与非导通部的面积B满足下述式。
10%≤(B/(A+B))×100≤80%
并且,进一步优选导通电极的面积A与非导通部的面积B满足下述式。
10%≤(B/(A+B))×100≤60%
并且,优选非导通部为沿第1方向延伸的狭缝状,导通电极具有由非导通部分割的多个副导通电极列,且多个副导通电极列的面积A1与非导通部的面积B1满足下述式。
40%≤(B1/(A1+B1))×100≤60%
并且,优选多个副导通电极列的宽度的合计宽度Wa和分割导通电极的所有非导通部的宽度的合计与虚设电极的宽度的合计Wb满足下述式。
Wa≤(Wa+Wb)/2
并且,优选多个副导通电极列的宽度的合计宽度Wa和分割导通电极的所有非导通部的宽度的合计与虚设电极的宽度的合计Wb满足下述式。
1.0mm≤Wa≤5.0mm
1.5mm≤Wb≤5.0mm
并且,优选将存在于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的两侧的所有断线部内侧的点分别对每一侧连接而成的两个连接线的中心的回归直线作为近似中心线,将各连接线视作以一定距离为线宽的直线,当将该各连接线分类为各自具有网格尺寸的5倍以上的长度、且与近似中心线平行的一个以上的平行线段区域及相对于近似中心线倾斜的一个以上的倾斜线段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时,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的一侧的边缘线由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构成:在该一侧的连接线上,在平行线段区域中,使用位于比构成平行线段区域内的连接线的所有断线部的内侧的点的回归直线靠中心侧的平行线段区域内的两个以上的断线部的内侧的点来生成且与近似中心线平行的平行线段;以及在倾斜线段区域中,使用位于比构成倾斜线段区域内的连接线的所有断线部的内侧的点的回归直线靠中心侧的倾斜线段区域内的两个以上的断线部的内侧的点来生成且相对于近似中心线以相同的角度倾斜的倾斜线段。
并且,优选第1电极配置于比第2电极靠观察侧。
并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触摸面板传感器为使用上述第1方式的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
优选所述导电性薄膜还具备检测控制部,所述检测控制部从远离配置有导电性薄膜的透明电极层的基体的导电性薄膜的表面侧检测接触位置或靠近位置。
在此,优选第1电极配置于比第2电极靠导电性薄膜的远离基体的表面侧。
并且,优选使用触摸笔来进行操作。
[发明效果]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在构成封闭单元的金属细线的交点的个数决定电阻值的由金属细线形成的电极中,在预先设定的(设计上的)电极形状的边缘线上的金属细线上设置断线部来设置预先设定的(设计上的)电极区(区域)时,在设计上的边缘线的外侧设定扩张边缘线来设定规定宽度的柔软区(区域),在该区的范围内有交点,且在扩张边缘线的内侧包含单元整体而成为封闭单元时,通过不在边缘线上的金属细线上设置断线部而是使交点与设计上的电极区连接从而保持封闭单元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高电阻部的产生,并消除或抑制电极的电阻值的偏差,能够维持或提高触摸面板的传感器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触摸面板传感器中所使用的导电性薄膜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A)及图3(B)是示意地表示图1所示的导电性薄膜中所使用的导通电极的一例的俯视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4(A)及图4(B)是示意地表示图1所示的导电性薄膜中所使用的导通电极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的其他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图6所示的导电性薄膜的观察侧的电极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图6所示的导电性薄膜的与观察侧相反一侧的电极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导通电极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0(A)及图10(B)是示意地表示以往的导电性薄膜中所使用的导通电极的俯视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以触摸面板传感器用导电性薄膜为代表例,对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有配置于作为透明绝缘体的基体(透明绝缘性基体)的两侧、或者夹着绝缘层而配置于一侧的第1及第2电极的两个电极图案中至少一个被赋予无规则性的多边形单元(开口部)的电极图案的导电性薄膜,则可以是任意的导电性薄膜。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可以举出例如设置于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等离子显示器(PDP:Plasma Display Panel)、利用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OEL: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的有机EL(发光)二极体(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或有机EL显示器(OEL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无机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电子纸等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上来用作触摸面板传感器的导电性薄膜等。
(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传感器)
图1是示意地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的一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触摸面板传感器中所使用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的一例的示意性剖面图,图3(A)及图3(B)是示意性地表示用于图2所示的导电性薄膜的无规则电极图案的一例的俯视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如上所述,图1所示的触摸面板传感器10配置于显示装置(未图示)的显示画面上(操作者侧),是利用人的手指等外部导体接触或邻近时所产生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来对人的手指等外部导体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因此,为了识别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触摸面板传感器10呈透明。并且,显示装置只要能够将包括动画等在内的规定的图像显示于画面,则并无特别限定。
另外,本发明的触摸面板传感器10中,作为外部导体,也可以使用触摸笔来代替人的手指等进行接触。
触摸面板传感器10具备透明电极层,且具有构成传感器部的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12、控制器14及连接导电性薄膜12和控制器14的FPC(柔性配线基板)16。
触摸面板传感器10的导电性薄膜12中的传感器部的构成并没有特别限制,通常具有双层结构的检测电极(例如,图1中沿x方向延伸的多个第1检测电极20及图1中沿y方向延伸的多个第2检测电极30),其检测手指等物体所接触或邻近的双层结构的检测电极间的静电容量变化,并通过由IC控制电路等构成的控制器14计算并确定手指等物体的位置坐标。控制器14为导电性薄膜12的外部设备,其构成导电薄膜12的主面侧(操作侧、观察侧)检测接触位置或邻近位置的检测控制部,可以使用例如静电容量式的触摸面板传感器的位置检测中所利用的公知的控制器。
如图1所示,在导电性薄膜12中,在基体18上沿着与X方向正交的Y方向隔开间隔配置有多个(图示例中为7个)沿一方向(图示例中为X方向)延伸的第1检测电极20,另一方面,沿着X方向隔开间隔配置有多个(图示例中为10个)沿另一方向(图示例中为Y方向)延伸的第2检测电极30。如此,以相互正交的方式配置的多个第1检测电极20及多个第2检测电极30形成能够检测手指等物体(以下,以手指为代表)的接触或邻近(以下,以接触为代表)的检测区域。
图1中虽未示出该检测区域,但其由多个第1检测电极20、多个第2检测电极30及介于该两者之间的基体18(参考图2)构成为透明电极层。第1检测电极20配置于基体18的观察侧的面,第2检测电极30配置于基体18的与观察侧相反一侧的面即与形成有第1检测电极的面相反一侧的面。
另外,在图示例中,由7个第1检测电极20及10个第2检测电极30形成检测区域,但形成检测区域的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的数量并没有特别限制,按照检测精度或检测灵敏度的所需性能适当设定即可。
并且,图1中虽未示出,但从抑制莫尔条纹的识别的观点考虑,优选在沿Y方向隔着间隔相邻的两个第1检测电极20之间设置未与第1检测电极20电连接的虚设电极28(参照图2)。同样地,图1中虽未图示,但从抑制莫尔条纹的识别的观点考虑,优选在沿X方向隔着间隔相邻的两个第2检测电极30之间设置未与第2检测电极30电连接的虚设电极38(参照图2)。
另外,在本发明中,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是指不包含未电连接的虚设电极28及虚设电极38的电极。
多个第1检测电极20在各自的一端具有第1端子部22,通过第1端子部22分别与多个第1引出配线24电连接。多个第1引出配线24电连接于FPC16。FPC16电连接于控制器14。
第1检测电极20具有对靠近检测区域的使用者的手指在Y方向上的输入位置进行检测的作用。
多个第2检测电极30分别在其一端具有第2端子部32,通过第2端子部32分别与多个第2引出配线34电连接。多个第2引出配线34电连接于FPC16。
第2检测电极30具有对靠近检测区域的使用者的手指在X方向上的输入位置进行检测的作用。
另外,多个第1引出配线24及多个第2引出配线34形成于导电性薄膜12的检测区域以外的区域。
在图示例中,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均以带状示意地示出,关于其具体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在图1所示的触摸面板传感器10的导电性薄膜12中,第1检测电极20与第2检测电极30正交重叠的区域的局部剖面图。
在该区域中,如图2所示,导电性薄膜12具有:作为透明绝缘体的基体(透明绝缘性基体)18;在基体18的表面(主面侧的面)18a具有由多个金属细线40形成的第1检测电极20及虚设电极28的第1电极层26;以覆盖第1电极层26的第1检测电极20及虚设电极28的表面(主面侧的面)的方式经粘接层41设置的保护层42;在基体18的背面(与主面相反一侧的面)18b具有由多个金属细线40形成的第2检测电极30及虚设电极38的第2电极层36;及以覆盖第2电极层36的第2检测电极30及虚设电极28的表面(与主面相反一侧的面)的方式经粘接层43设置的保护层44。
如此,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分别配置于基体18的两侧,且均由金属细线40构成,均在触摸面板传感器10中作为对手指的接触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电极发挥作用。
通过在一个基体18的两面分别形成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即使基体18收缩,也能够减小第1检测电极20与第2检测电极3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偏差。
并且,在第1电极层26上以填补相邻的第1检测电极20之间的方式设有虚设电极28,且在第2电极层36上以填补相邻的第2检测电极30之间的方式设有虚设电极38,因此能够消除因金属细线的部位而不同的密度差,能够降低细线的可见度。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仅由第1检测电极20构成第1电极层26,且仅由第2检测电极30构成第2电极层36,而不设置虚设电极28及虚设电极38。
基体18支撑第1检测电极20及虚设电极28以及第2检测电极30及虚设电极38,优选由透明电绝缘材料构成。基体18优选呈透明且具有挠性。基体18可以使用例如塑胶薄膜、塑胶板、玻璃板等。塑胶薄膜及塑胶板例如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聚酯类、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EVA)、环烯烃聚合物(COP)、环烯烃共聚物(COC)等聚烯烃类、乙烯系树脂构成,此外,可以由聚碳酸酯(PC)、聚酰胺、聚酰亚胺、丙烯酸树脂、三乙酰纤维素(TAC)等构成。作为基体18,从光透过性、热收缩性及加工性等观点考虑,优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环烯烃聚合物(COP)、环烯烃共聚物(COC)等聚烯烃类构成。
作为基体18,还可以使用己实施大气压等离子处理、电晕放电处理及紫外线照射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处理的处理完成支撑体。通过实施上述处理,OH基等亲水性基团被导入至处理完成支撑体表面,与第1检测电极20、第2检测电极30及虚设电极28、虚设电极38的密合性进一步得到提高。上述处理中,从与第1检测电极20、第2检测电极30及虚设电极28、虚设电极38的密合性进一步得到提高这点考虑,优选为大气压等离子处理。
如图2所示,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分别在第1及第2电极层26及36中由多个金属细线40形成,并且分别电连接。
如图3(A)及作为其局部放大图的图3(B)中俯视观察所示,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分别是由多个金属细线40形成为网状的多个多边形、图示例中为菱形的单元(开口部)46组合而构成,单元46的形状为多边形例如形状及尺寸中的至少一种不同的多边形、图示例中为尺寸不同的菱形,且使用电连接的具有无规则电极图案48的导通电极50构成。
图3(A)及图3(B)所示的导通电极50是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导电电极,是形成为具有如下单元结构的导电电极,即,通过将构成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中所使用的无规则电极图案48的金属细线40对应于导通电极50的电极形状而使其在电极形状的边缘线52的外侧局部断线来设置断线部54,由此具有包含从电极形状突出的封闭单元46的一部分被扩张的单元结构。并且,其结果,在导通电极50的两外侧设置通过断线部54与导通电极50电分离的虚设电极56。这些虚设电极56具有与构成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的导通电极50相同的无规则电极图案48,能够构成图2所示的虚设电极28及虚设电极38。
图3(A)及图3(B)所示的导通电极50的电极形状为沿一方向延伸的预先设定的带状形状,为具有规定电极宽度的设计上的电极形状,在其两侧规定有由作为预先设定的设计上的图像线(image line)的平行直线构成的边缘线52。
在图示例的导通电极50中,在从电极形状的边缘线52向其外侧分开规定的一定距离、图示例中在分开40μm的位置设定扩张边缘线53。
本发明中,将与边缘线52交叉的金属细线40作为一个构成要素而具备的多个单元46(46a、46b、46c等)定义为第1单元45a。因此,该构成导通电极50的多个单元46具有由与边缘线52交叉的金属细线40构成的第1单元45a。
接着,将第1单元45a中在比扩张边缘线53靠内侧(电极的中心侧)包含单元整体的单元46的交点58位于包含于边缘线52至扩张边缘线53为止的范围即从边缘线52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量为40μm的范围的区域的多个单元46(46a、46b等)定义为第2单元45b。即,第2单元45b被定义为由构成一个第2单元45b的金属细线40的所有交点58所构成的多边形的所有顶点包含于比扩张边缘线53靠内侧且这些所有交点(顶点)58中的至少一个交点(顶点)58包含于边缘线52与扩张边缘线53之间的区域的单元46。
接着,将在这种第1单元45a中所包含的第2单元45b中以单元46的个数比例计为第2单元45b中所包含的50%以上的多个单元46(46a、46b等)定义为第3单元45c。
在除了构成该第3单元45c的金属细线40以外的第1单元45a的金属细线40上,在与边缘线52的交点59上引入断线来设置断线部54。即,在除第3单元45c以外的不到50%的第2单元的金属细线40及除第2单元的金属细线40以外的第1单元45a的金属细线40上,在边缘线52上引入断线来设置断线部54。
另一方面,在第3单元45c中,即使是边缘线52上的金属细线40,也不引入断线,即,即使是边缘线52与金属细线40的交点59,也不设置断线部54。因此,第3单元45c成为封闭单元46。
如此,在导通电极50中,第3单元45c中不在边缘线52上的金属细线40设置断线部54,取而代之,在沿第3单元45c的交点(顶点)58的外侧的扩张边缘线53直接延伸的金属细线40上即在构成于外侧方向相邻的单元46的金属细线40上引入断线来设置断线部54。
通过如此设置,导通电极50成为具有边缘线52的一部分即局部扩张的单元结构的电极形状。
具体而言,图3(A)及图3(B)中所示例子是,无规则电极图案48对菱形网格的间距P为200μm、菱形的边的倾斜角度θ为30°的定型电极图案的菱形的间距P赋予的无规则性为±10%且将本发明的导电电极50中的突出量设定为40μm的例子。
此时,在比扩张边缘线53靠内侧包含单元整体(所有顶点)的单元46a是第1单元45a,该单元46a的交点(顶点)58a位于离边缘线52向外侧0.02029mm(20.29μm)的位置,且位于比扩张边缘线53靠内侧即上述突出量40μm以内的范围,因此是第2单元45b。
这种单元46a中,在沿交点(顶点)58a外侧的扩张边缘线53直接延伸的(构成于外侧方向相邻的单元46)两条金属细线40上引入断线来设置两个断线部54。其结果,单元46a是在所构成的金属细线40上均未设置断线部54的第3单元,作为保持封闭状态的封闭单元46而被保留。
并且,在比扩张边缘线53靠内侧包含单元整体(所有顶点)的单元46b的交点(顶点)58b位于离边缘线52向外侧0.02904mm(29.04μm)的位置,且位于比扩张边缘线53靠内侧即上述突出量40μm以内的范围,因此在沿交点(顶点)58b外侧的扩张边缘线53直接延伸的(构成于外侧方向相邻的单元46)两条金属细线40上引入断线来设置两个断线部54。其结果,单元46a保持封闭状态而被保留。因此,单元46b相当于第1单元45a、第2单元45b及第3单元45c中的任何一个。
相对于此,金属细线40与边缘线52交叉的单元46c的交点58c(顶点)位于离边缘线52向外侧0.04736mm(47.36μm)的位置,且位于比扩张边缘线53靠外侧即超过上述突出量40μm范围的位置,因此在交点(顶点)58c内侧的两条金属细线40与边缘线52交叉的各交叉位置59上引入断线来设置两个断线部54。因此,单元46c相当于第1单元45a,但不相当于第2单元45b及第3单元45c中的任何一个。
如此,具有交点58c的单元46c在金属细线40与边缘线52的交叉位置59被断线,因此成为开放的单元46c,并不有助于提高电极的导电性,但即使是构成单元46的金属细线40与边缘线52交叉的单元46(第1单元45a),具有交点58a的单元46b和具有交点58a的单元46b会成为从电极形状扩张的封闭单元46(第3单元45c),有助于提高电极的导电性。
其结果,在由金属细线40构成的导通电极的情况下,与图10(A)及图10(B)所示的导通电极100相比,在图3(A)及图3(B)所示的导通电极50中,能够增加交点58的个数及封闭单元46(第3单元45c)的个数,且能够防止在电极内局部产生高电阻部。
另外,图3(A)所示的导通电极50中边缘线52是由平行的两条直线构成的带状的电极形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应用包括以往的公知电极形状在内的各种形状。
图4(A)所示的导通电极60中,在菱形(金刚石)形状的单位电极部60a连接有两条带状的连接电极部60b,且具有沿一方向延伸的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两侧的边缘线62及边缘线64相对于沿一方向的电极形状的中心线对称,分别由与中心线平行的平行线段62a及平行线段64a、相对于中心线以规定角度倾斜的倾斜线段62b及倾斜线段64b、相对于中心线向相反侧以相同的规定角度倾斜的倾斜线段62c及倾斜线段64c、以及与中心线平行的平行线段62d及平行线段64d构成。
另外,图4(A)及图4(B)所示的例子是设计为与图3(A)及图3(B)所示的例子相同的无规则电极图案48并将突出量设定为40μm的例子。
在导通电极60中,如将图4(B)所示的倾斜线段62c的一部分放大所示,作为第1单元45a的单元46d的交点(顶点)58d位于离边缘线62的倾斜线段62c向外侧0.02754mm(27.54μm)的位置,且位于比位于从倾斜线段62c向外侧分开40μm的位置的扩张边缘线63靠内侧即上述突出量40μm以内的范围。因此,单元46d是第2单元45b并且相当于第3单元45c,成为封闭的单元46,在沿交点(顶点)58d外侧的扩张边缘线53直接延伸的两条金属细线40上引入断线来设置两个断线部54。
相对于此,作为第1单元45a的单元46e的交点(顶点)交点58e位于离倾斜线段62c向外侧0.06343mm(63.43μm)的位置,且位于比扩张边缘线63靠外侧即超过上述突出量40μm范围的位置,因此在交点(顶点)58e内侧的一条金属细线40与倾斜线段62c交叉的交叉位置59上引入断线来设置断线部54。因此,单元46e相当于第1单元45a,但不相当于第2单元45b及第3单元45c中的任何一个。
如此,具有交点58e的单元46e在金属细线40与边缘线62c的交叉位置59被断线从而成为被开放的单元46,并不有助于提高电极的导电性,但即使是构成单元46的金属细线40与边缘线62c交叉的单元46,具有交点58d的单元46d会成为从电极形状扩张的封闭单元46(第3单元45c),作为提高电极的导电性的单元而起作用。
其结果,在由金属细线40构成的导通电极的情况下,与图10(A)及图10(B)所示的导通电极100相比,在图4(A)及图4(B)所示的导通电极60中,能够增加交点58的个数及封闭单元46(第3单元45c)的个数,且能够防止高电阻部的产生。
如上所述,在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中,构成搭在该电极形状的两侧的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的单元46(第1单元45a)的金属细线40中,这些单元46的单元整体(所有顶点)位于扩张边缘线53及扩张边缘线63的内侧(是第2单元45b)时,可以说除了构成如下单元即构成单元46的多边形的顶点的金属细线40的交点58位于从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向其外侧分开规定的突出量例如图示例中为分开40μm的范围以内的区域的单元46(第3单元45c)的金属细线40以外,在交叉位置59具有断线部54。并且,可以说构成与这种交点(顶点)58位于上述突出量范围以内的单元46共同具有该交点58的外侧的(于外侧方向相邻的)单元46的金属细线40在与该交点58相邻的位置具有断线部54。
因此,相当于第3单元45c的多个单元46的多个交点(顶点)58中的位于相邻的边缘线52与扩张边缘线53之间的各交点(顶点)58朝向扩张边缘线53延伸并连接于中途具有断线部54的金属细线40、或者连接于与其他的第3单元的顶点相连的金属细线40、或者成为孤立的端点而不与任何金属细线40连接。另外,在图示例中,在沿着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稍微扩张的位置上,在构成电极图案48的多个金属细线40上设置断线部54而使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与各自的两侧的虚设电极56及虚设电极66之间物理性地分开,从而使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与虚设电极56及虚设电极66电绝缘(隔断),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不设置虚设电极56及虚设电极66的结构。此时,在断线部54的外侧不存在金属细线40,在孤立的端点的外侧的任何延长上都不存在金属细线40。
换句话说,在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中,相当于构成相当于第1单元45a的单元46的多边形的顶点的金属细线40的交点58位于从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向其外侧分开规定的突出量的范围以内的区域的第2单元45b中的第3单元45c时,可以说不在与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的交叉位置59设置断线部54。并且,可以说在由与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的电极形状的两侧的各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交叉的金属细线40构成的单元46(第1单元45a)中,在比从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向其外侧分开规定的突出量的离扩张边缘线53、扩张边缘线63靠内侧以封闭状态包含单元整体(所有顶点)的单元46(第2单元45b中的第3单元45c)中,不在构成单元46的金属细线40与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的交叉位置设置断线部54。
上述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的例子中,不在与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的交叉位置59设置断线部54的金属细线40的交点(顶点)58及相当于第3单元45c的单元46是,位于从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向其外侧分开规定的突出量的范围以内的区域(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与扩张边缘线53及扩张边缘线63之间的区域)的所有交点58、以及与这些所有交点58相关的所有单元46,或相当于在比扩张边缘线53、扩张边缘线63靠内侧以封闭状态包含单元整体(顶点)的第2单元45b的所有单元46。即,图示例中,相当于第2单元45b的所有单元46全都是第3单元45c。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相当于第3单元45c的单元46只要是以单元46的个数比例计为相当于第2单元的所有单元46的50%以上的单元46即可。或者,未设置断线部54的金属细线40的交点(顶点)58只要是位于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与扩张边缘线53,扩张边缘线63之间的区域的所有交点58的50%以上的交点(顶点)58即可,相当于第3单元45c的单元46只要是与这些交点58相关的单元46即可。
本发明中,需要将第2单元45b中50%以上的单元46设为第3单元35c。
因此,在第1单元45a中所包含的第2单元45b中的不到50%的单元46中,在与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交叉的金属细线40的交叉位置59设置断线部54。即,除了构成相当于第3单元45c的多个单元46的金属细线以外,在构成第1单元45a的金属细线40与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的交叉位置59设置断线部54。
在本发明中,在相当于第2单元的所有单元中的50%以上的单元或上述交点上,不在与边缘线的交叉位置设置断线部的理由是因为,当不在与边缘线的交叉位置设置断线部的单元或交点(顶点)不到50%时,在边缘线附近封闭单元或其交点较少,因此电阻增加,导致高电阻化。
另外,图3(A)、图3(B)及图4(A)、图4(B)所示的例子中,从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的电极形状的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向其外侧的突出量为40μm,但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此,需要为导通电极的网格尺寸的7%~20%。在此,网格尺寸被定义为包含相邻的单元的最小尺寸的圆即该单元的最小外接圆的直径。
另外,本发明中,网格尺寸优选300μm~600μm的范围,突出量优选20μm~120μm的范围,更优选20μm~100μm的范围。
本发明中,将突出量限定为网格尺寸的7%~20%的理由是因为,若突出量不到7%,则减小电阻偏差的效果会变得过小。并且,若突出量超过20%,则电极宽度的变动变得过大而导致静电容量Cm值上升,传感器灵敏度有可能下降。
并且,所取突出量越大,能够使电极的电阻值越低,但形状大幅偏离设想的电极的边缘线的可能性变高,检测时有时会成为误差的原因。
在本发明中,断线部54的长度并没有限制,优选5μm~30μm,更优选10μm~20μm。若断线部54的长度过短,为小于5μm,则有可能因异物等而短路。相反,若过长,超过30μm,则断线部本身有可能被识别、或者因有断线的非电极部与没有断线的电极部的浓度差而导致识别度恶化。
另外,在本发明中,预先设定的设计上的边缘线、例如图3(A)、图3(B)及图4(A)、图4(B)所示的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的电极形状的两侧的边缘线52及边缘线62、边缘线64能够如下进行规定。
首先,由于沿着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的电极宽度而存在的断线部54会沿着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的两侧的边缘线52、边缘线62、边缘线64而存在于其附近,因此制作出将所存在的所有断线部54的中心侧即内侧的点分别各自连接而成的两个连接线,并求出该两条的所有断线部54的连接线的中心的回归直线。将所求出的回归直线作为近似中心线,将两条连接线的各连接线视作以一定的长度例如设想为突出量的长度、图示例中以40μm为线宽的直线,将各连接线分类为各自具有网格尺寸的5倍以上的长度、且与近似中心线平行的一个以上的平行线段区域和相对于近似中心线倾斜的一个以上的倾斜线段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在图3(A)所示的导通电极50的情况下,两条断线部54的连接线存在于沿着两侧的边缘线52附近的两条平行线段区域内。此时,为了求出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的两侧的设计上的边缘线52的一侧的边缘线52,首先,在位于电极形状的一侧的连接线上的平行线段区域求出构成平行线段区域内的连接线的所有断线部54内侧的点的回归直线。接着,选出位于比所求出的回归直线靠中心侧即近似中心线侧的平行线段区域内所存在的两个以上的断线部54内侧的点,利用所选出的点来生成与近似中心线平行的平行线段。能够将如此生成的与近似中心线平行的平行线段规定为预先设定的设计上的边缘线52。如此,能够规定一侧的设计上的边缘线52,也能够同样地规定另一侧的设计上的边缘线52。
另一方面,在图4(A)所示的导通电极60的情况下,分别连接两侧的所有断线部54内侧的点的两条连接线分类为沿着两侧的边缘线62、边缘线64的平行的平行线段62a及平行线段64a以及62d及64d各自的附近的4个平行线段区域、以及沿着相对于中心线倾斜的倾斜线段62b及倾斜线段64b以及倾斜线段62c及倾斜线段64c各自的附近的4个倾斜线段区域。此时,为了求出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的两侧的设计上的边缘线62及边缘线64中的一侧的边缘线例如边缘线62,在该一侧的连接线上的两个平行线段区域,如上所述,利用比构成各平行线段区域内的连接线的所有断线部54内侧的点的回归直线靠中心侧的平行线段区域内所存在的两个以上的断线部54内侧的点,分别生成与近似中心线平行的两条平行线段。能够将如此生成的与近似中心线平行的平行线段规定为预先设定的设计上的边缘线62的平行线段62a及平行线段62d。如此,能够规定设计上的边缘线62的平行线段62a及平行线段62d,也能够同样地规定另一侧的设计上的边缘线64的平行线段64a及平行线段64d。
并且,为了求出一侧的边缘线62,在该一侧的连接线上的两个倾斜线段区域中,分别求出构成各倾斜线段区域内的连接线的所有断线部54内侧的点的回归直线。分别选出比所求出的各回归直线靠中心侧的各倾斜线段区域内所存在的一个以上的断线部54内侧的点,并分别利用所选出的点,生成相对于近似中心线分别以相同的角度倾斜的两条倾斜线段。将如此生成的两条倾斜线段规定为预先设定的设计上的边缘线62的倾斜线段62b及倾斜线段62c。如此,可以规定设计上的边缘线62的倾斜线段62b及倾斜线段62c,也可以同样地规定另一侧的设计上的边缘线64的倾斜线段64b及倾斜线段64c。
以上,能够从制造出的实际的导通电极上所存在的多个断线部规定导通电极的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的两侧的设计上的边缘线。
在此,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导通电极的电极图案是,对构成单元的多边形的顶点的角度、边的长度、边的个数及多边形的间距等中的至少一个赋予了无规则性的无规则图案。无规则图案中,由于交点未排列于一定的位置上,因此当设计电极边缘时,若不采用如本发明的设计,则每个电极的导电性容易产生偏差。
图3(A)及图3(B)所示的导通电极50的电极图案48及虚设电极56的电极图案48是由多个菱形的单元46组合而构成的无规则电极图案,也是对构成菱形单元46的边的长度和配置间距赋予了无规则性的无规则图案。另外,由于图4(A)及图4(B)所示的导通电极60及虚设电极66、图10(A)及图10(B)所示的导通电极100及虚设电极102也具有相同的电极图案48,因此,以下,以图3(A)及图3(B)所示的导通电极50及虚设电极56为代表例进行说明。
由构成导通电极50及虚设电极56的电极图案48的金属细线40形成的单元46的形状为菱形,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多边形,例如可以举出将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四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正)n边形、星形等组合而成的几何图形。
另外,“多边形”不仅包含几何学上标准的多边形,还包含对标准的多边形施加稍微变更的“大体上的多边形”。作为稍微变更的例子,可以举出与由金属细线40形成的单元46的形状相比,添加微小的点要素及线要素、形成单元46的金属细线40的各边的局部缺损、以及构成的边包含曲线等。
金属细线40并不特别限定,例如由ITO、Au、Ag或Cu形成。并且,金属细线40也可以由在ITO、Au、Ag或Cu中进一步含有粘结剂而构成。金属细线40通过含有粘结剂,容易进行弯曲加工,且耐弯曲性得到提高。因此,优选金属细线40由含有粘结剂的导体构成。作为粘结剂,可以适当使用导电性薄膜的配线中所利用的粘结剂,例如可以使用日本专利特开2013-149236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粘结剂。
构成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的导通电极50及虚设电极56的金属细线40的形成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通过使具有含有感光性卤化银盐的乳剂层的感光材料曝光并实施显影处理来形成。并且,能够通过在基体18上形成金属箔,在各金属箔上以图案状印刷抗蚀剂或使涂布于整个面的抗蚀剂曝光并进行显影来进行图案化,而对开口部的金属进行蚀刻,由此能够形成在金属细线40上设有断线部54的导通电极50及虚设电极56。除此以外,作为构成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的导通电极50及虚设电极56的形成方法,还可以举出以下方法:印刷含有构成上述导体的材料的微粒的膏,并对膏实施金属镀敷的方法、以及利用使用了含有构成上述导体的材料的微粒的油墨的喷墨法的方法。
另外,第1端子部22、第1引出配线24、第2端子部32及第2引出配线34也能够通过例如上述金属细线40的形成方法同时或单独形成。
导通电极50的电极宽度及导通电极60的电极宽度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为0.3mm~7.0mm,接收电极中,更优选为0.5mm~3.0mm,驱动电极中,更优选为3.0mm~6.0mm。在此所述的电极宽度可以说是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等导通电极的与延伸方向(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能够定义为两条边缘线52之间的距离,而在如导通电极60那样宽度在中途改变的形状的情况,指最窄部分。
在此,电极宽度越窄,增加导通电极的交点即封闭单元的个数的效果越大,但若变得比上述范围的下限值更细,则交点及封闭单元的绝对数变少,因此整体成为高电阻,因此不佳。另一方面,若电极宽度较宽,则导通电极的交点及封闭单元的绝对数较多,因此增加导通电极的交点即封闭单元的个数的效果变小。因此,若在上述接收电极的范围内,则容易产生本发明的较高的效果。
金属细线40的线宽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0.5μm~30μm,优选为1.0μm~10μm,更优选为1.0μm~7μm,最优选为1.0μm~4μm。若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比较轻松地使第1检测电极20和第2检测电极30成为低电阻。
当应用金属细线40作为触摸面板用导电性薄膜中的周边配线(例如,第1及第2引出配线24及34)时,金属细线40的线宽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下,尤其优选为30μm以下。若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比较轻松地形成低电阻的触摸面板电极。
并且,当应用金属细线40作为触摸面板用导电性薄膜中的周边配线时,触摸面板用导电性薄膜中的周边配线还可以设为网格电极图案,在该情况下,线宽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30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尤其优选为9μm以下,最优选为7μm以下,且优选为0.5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若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比较轻松地形成低电阻的周边配线。通过将触摸面板用导电性薄膜中的周边配线设为网格图案,能够提高检测电极(导电层)、端子部、及周边配线(引出配线)的均匀性,除此之外,在贴合透明粘合层时能够使检测电极、端子部、周边配线的剥离强度恒定且能够减小面内分布,因此优选。
金属细线40的厚度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001μm~200μm,更优选为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下,尤其优选为0.01μm~9μm,最优选为0.05μm~5μm。若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比较轻松地形成低电阻且耐久性优异的检测电极、端子部、及周边配线。
保护层42用于保护第1检测电极20,保护层44用于保护第2检测电极30。保护层42及保护层44的结构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玻璃、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丙烯酸树脂(PMMA)等。
粘接层41及粘接层43分别将保护层42及保护层44固定于基体18。均可以使用例如光学透明的粘合剂(OCA)及UV硬化树脂等光学透明的树脂(OCR)。
然而,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中的至少一个需要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导通电极、例如图3(A)及图4(A)所示的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此时,优选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均分别使用虚设电极56及虚设电极66。
另外,当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等本发明的导通电极被使用于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中的一个时,另一个电极可以使用任意导通电极,例如可以是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等本发明的导通电极,也可以使用图10(A)及图10(B)所示的以往型的导通电极100,还可以使用其他以往的公知电极。
另外,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12中,若将第1检测电极20设为观察侧(也称为顶侧)的电极,则第2检测电极30可以称作显示侧(也称为底侧)的电极。
然而,当将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12用作触摸面板传感器时,从检测的容易度及精度的观点考虑,优选顶侧的第1检测电极20使用电极宽度较窄的电极,底侧的第2检测电极30使用电极宽度较宽的电极。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本发明的导通电极例如图3(A)及图4(A)所示的导通电极50及导通电极60使用于顶侧的第1检测电极20。相对于此,在第2检测电极30中能够加宽电极宽度,且可以充分确保由封闭单元构成的交点的个数,因此应用本发明的效果较小,因此可以使用图10(A)及图10(B)所示的以往类型的导通电极100,也可以使用其他以往的公知电极。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第2检测电极30中当然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导通电极。
另外,图3(A)所示的导通电极50、图4(A)所示的导通电极60及图10(A)及图10(B)所示的以往型的导通电极100均由无规则电极图案48构成,因此当将这些中的至少一种导通电极使用于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双方时,能够减轻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的各电极图案48的金属细线40的识别、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的两个电极图案48的合成电极图案的识别,具体而言能够减轻由合成电极图案与显示装置的黑色矩阵(BM)或RGB像素等的像素排列图案之间的干涉所引起的莫尔条纹的识别。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基本如上构成。
在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12中,在基体18的上侧及下侧这两侧的表面分别形成有第1及第2检测电极20及3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设为第1及第2检测电极20及30经绝缘层配置于基体18的一侧的结构,也可以如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12A那样设为在两个基体18及基体19各自的一表面(图5中为上侧的面)重叠两个形成有由多个金属细线40构成的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的导电性薄膜要素的结构。
在图5中,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12A具有:下侧的第2基体19;形成于该第2基体19的上侧表面19a的具有由多个金属细线40构成的第2检测电极30的第2电极层36;在第2电极层36上以覆盖第2检测电极30的多个金属细线40的方式形成的粘接层47;通过该粘接层47粘接于第2电极层36上而配置的上侧的第1基体(基体)16;形成于该第1基体18的上侧表面16a的具有由多个金属细线40构成的第1检测电极20的第1电极层26;经粘接层41粘接于第1电极层26上的保护层42。
在此,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中的至少一个需要使用本发明的导通电极例如包含由金属细线40所形成的多个单元46构成的无规则电极图案48的导通电极50、导通电极60,这与图2所示的例子相同。
另外,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12A中,第1电极层26仅具备第1检测电极20,第2电极层36仅具备第2检测电极3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与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12同样地,第1电极层26及第2电极层36分别具备虚设电极28及虚设电极38。
因此,在图5所示的导电性薄膜12A中,也可以与图2所示的导电性薄膜12同样地构成第1检测电极20及第2检测电极30,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基本如上构成。
在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12中,使具有相同的电极宽度的多个第1检测电极20与具有相同的电极宽度的多个第2检测电极30正交,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图6所示,第1检测电极70和第2检测电极80具有不同的电极宽度。
图6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的一例的俯视图,图7是示意地表示图6所示的导电性薄膜的观察侧的电极的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示意地表示图6所示的导电性薄膜的与观察侧相反一侧的电极的结构的俯视图。
该图所示的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12B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剖面结构,例如图2或图5所示的剖面结构,俯视观察时的结构不同,因此省略关于剖面结构的说明。
图6所示的导电性薄膜12B具有由本发明的导通电极72构成的多个第1检测电极70及由本发明的导通电极82构成的多个第2检测电极80,且使两者以正交的方式配置。在第1检测电极70中,导通电极72在内部具备非导通部74,整体具有梳形结构。
由第1检测电极70的导通电极72的电极图案和第2检测电极80的导通电极82的电极图案形成组合图案。另外,导通电极82优选使用本发明的导通电极,但也可以是图10(A)及图10(B)所示的以往的导通电极100,也可以是以往的公知电极。
在图6中,虚设电极76与导通电极72同样地由金属细线40构成。并且,形成于导通电极72的非导通部74与导通电极72同样地由金属细线40构成。通过与导通电极72电分离且由金属细线40构成非导通部74和虚设电极76,形成所谓的虚设配线部。通过形成虚设配线部,大致整个面由以被赋予无规则性的间隔配置的金属细线40的无规则单元46所覆盖。由此,能够防止识别度下降。
同样地,虚设电极84与导通电极82同样地由金属细线40构成。通过与导通电极82电分离且由金属细线40构成虚设电极84,形成所谓的虚设配线部。通过形成虚设配线部,大致整个面由以被赋予无规则性的间隔配置的金属细线40的无规则单元46所覆盖。由此,能够防止识别度下降。由金属细线40构成的虚设配线部在金属细线40具有断线部54,且与导通电极72及导通电极82电分离。
图7是示意地表示图6所示的导电性薄膜12B的观察侧的电极的结构。在图7中还示出两种导通电极72。第1检测电极70具备由金属细线40所形成的多个的单元46构成的两个导通电极72。各导通电极72在一端与第1端子部22电连接。各第1端子部22与各第1引出配线24的一端电连接。各第1引出配线24在另一端与未图示的FPC电连接。各导通电极72通过虚设电极76被电分离。
各导通电极72沿第1方向(X方向)延伸且并列排列。各导通电极72具备与各导通电极72电分离的狭缝状的非导通部74。各导通电极72具备由各非导通部74分割的多个副导通电极列78。狭缝状的非导通部74在另一端开放。
如此,副导通电极列78及导通电极72的电极宽度变窄,因此尤其优选由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导通电极构成。
如图7所示,通过具备狭缝状的非导通部74,位于导电性薄膜12B的端部侧的(图7中为上侧)导通电极72成为梳形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通电极72具有两个非导通部74,由此形成三个副导通电极列78。关于副导通电极列78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各副导通电极列78与各第1端子部22分别连接,因此成为同电位。
另外,在导电性薄膜12B中,如图7所示,各导通电极72在内部具备与导通电极72电分离的非导通部74,当设为各导通电极72的面积A及各非导通部74的面积B时,优选满足5%<(B/(A+B))×100<97%的关系。面积A是从一个导通电极72的一端至另一端为止的整个面积,面积B是从一个导通电极72的一端至另一端为止所包含的非导通部74的面积。并且,更优选满足10%≤(B/(A+B))×100≤80%的关系,进一步优选满足10%≤(B/(A+B))×100≤60%的关系。
图7表示另一导通电极72。位于导电性薄膜12B的中央的(图7中为下侧)导通电极72在另一端具备追加的第1端子部23。狭缝状的非导通部74封闭于导通电极72内。通过设置追加的第1端子部23,能够轻松地对各导通电极72进行检查。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设为导通电极72的面积A1及非导通部74的面积B1时,优选10%≤(B1/(A1+B1))×100≤80%,进一步优选40%≤(B1/(A1+B1))×100≤60%。通过设为该范围,能够加大手指接触时与手指未接触时的静电容量之差。即,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关于图7中的导通电极72的面积A1和非导通部74的面积B,能够通过以与副导通电极列78相切的方式画出假想线并计算被该假想线包围的面积来求出。
当将副导通电极列78的宽度的合计宽度设为Wa且将非导通部74的宽度的合计与虚设电极76的宽度的合计设为Wb时,满足Wa≤(Wa+Wb)/2。
在此,如图7所示,副导通电极列78的宽度a1、宽度a2、宽度a3的合计为Wa,非导通部74的宽度b1、宽度b2与虚设电极76的宽度b3的合计为Wb。
其他实施方式中,优选,各副导通电极列78的宽度的合计宽度Wa与各非导通部74的宽度的合计宽度Wb进一步满足1.0mm≤Wa≤5.0mm及1.5mm≤Wb≤5.0mm的关系。考虑人手指的平均大小,则能够通过设为该范围,而更加准确地对位置进行检测。此外,关于Wa的值,优选1.5mm≤Wa≤4.0mm,进一步优选2.0mm≤Wa≤2.5mm。并且,此外,关于Wb的值,优选1.5mm≤Wb≤4.0mm,进一步优选2.0mm≤Wb≤3.0mm。
如上所述,构成第1检测电极70的金属细线40具有30μm以下的线宽。构成第1检测电极70的金属细线40由金、银、铜等金属材料或金属氧化物等导电材料构成。
第1检测电极70包含由交叉的金属细线40构成的多个单元46。单元46包含被金属细线40包围的开口区域。单元46具有250μm~900μm的长度的一边。一边的长度优选为300μm~700μm。
本实施方式中的导通电极72中,从可见光透射率的观点考虑,开口率优选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尤其优选为95%以上。开口率是相当于在规定区域中除第1检测电极70的金属细线40以外的光透过性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如图8所示,第2检测电极80由金属细线40所形成的多个的单元46构成。第2检测电极80具备沿与第1方向(X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Y方向)延伸且并列排列的多个导通电极82。各导通电极82通过虚设电极84被电分离。
各导通电极82与第2端子部32电连接。各第2端子部32与导电性的第2引出配线34电连接。各导通电极82在一端与第2端子部32电连接。各第2端子部32与各第2引出配线34的一端电连接。各第2引出配线34在另一端电连接于未图示的FPC。各导通电极82沿着第2方向以实质上具有一定的宽度的长条结构构成。但是,各导通电极82并非限定为长条形状。
第2检测电极80也可以在另一端设置追加的第2端子部33。通过设置追加的第2端子部33,能够轻松地对各导通电极82进行检查。
构成第2检测电极80的金属细线40由与第1检测电极70实质上相同的线宽、实质上相同的材料构成。第2检测电极80包含由交叉的金属细线40构成的多个单元46,且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形状。对于单元46的一边的长度、单元46的开口率也相同。
图7中,作为第1检测电极70,示出由金属细线40构成的导通电极72。除了导通电极72以外,在第1检测电极70还可以形成虚设配线部。虚设配线部与导通电极72同样地由金属细线40构成,但与导通电极72电分离。对于图7所示的第1检测电极70,虚设配线部形成于相邻的导通电极72之间及非导通部74的区域。
并且,对于图8中所示的第2检测电极80,虚设配线部形成于相邻的导通电极82之间的区域。在导电性薄膜12B中,具有虚设配线部的第1检测电极70与具有虚设配线部的第2检测电极80对向配置。俯视观察时,导电性薄膜12B看似具有重叠的单元。由此,能够防止导电性薄膜12B的识别度的劣化。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导电性薄膜基本如上构成。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作为实施例1,如图9所示,在带状的导通电极90上以横切方式等间隔设置9个导电点(端子)X1~X10,并将导通电极90分为9个区域X1-X2、X2-X3、X3-X4、X4-X5、X5-X6、X6-X7,X7-X8、X8-X9及X9-X10,通过电阻计测定各区域X1-X2~X9-X10的触点间的电阻。将其测定结果示于表1。
另外,实施例1的导通电极的无规则电极图案中,菱形网格的单元46的间距P为352μm,对菱形的单元46的一边的倾斜角度θ为30°的定型网格电极图案的菱形的间距P赋予了±10%以内的无规则性,将实施例1的导电电极90中的突出量设定为30μm。并且,带状的导通电极90的电极宽度为5mm。
(实施例2~3及比较例1~3)
作为实施例2~3及比较例1~3,相对于实施例1的图9所示的带状的导通电极90,制作出改变了突出量的带状的导通电极,如实施例1的图9所示,同样地在制作出的导通电极设置9个导电点(端子)X1~X10,并分为9个区域X1-X2~X9-X10,通过电阻计分别测定各区域X1-X2~X9-X10的触点间的电阻。将其测定结果示于表1。
另外,如表1所示,实施例2~3及比较例1~3中,将突出量分别设定为40μm、50μm、0μm、20μm及90μm。
表1中示出在实施例1~3及比较例1~3中如上分别测定的触点X1~X10的各区域X1-X2~X9-X10的触点间电阻值(Ω)。
在实施例1~3及比较例1~3的各例子中,求出各区域X1-X2~X9-X10的触点间电阻值与其中的最低电阻值的差量,并求出所求出的差量相对于最低电阻值的比例(百分率%)作为电阻偏差。其测定也示于表1。
对如此所获得的实施例1~3及比较例1~3的各例的各区域的触点间X1-X2~X9-X10的电阻偏差进行评价。评价中,将电阻偏差20%以下的情况评价为OK,将小于20%的情况评价为NG。其测定也示于表1。
[表1]
由表1所示的结果可知,比较例1、2、及3中,存在显示出20%以上的电阻偏差(NG)的区域,但实施例1、2、及3中,电阻偏差在其最大的区域(实施例1的区域X3-X4)也仅为11.0%,能够使区域之间的电阻偏差减半。
由以上内容可明确本发明的效果。
以上,举出各种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则当然可以进行各种改良和设计的变更。
符号说明
10:触摸面板传感器
12、12A、12B:导电性薄膜
14:控制器
16:FPC(柔性配线基板)
18:基体
20、70:第1检测电极
22、23、32、33:端子部
24、34:引出配线
26、36:电极层
28、38、56、66、76、84:虚设电极
30、80:第2检测电极
40:金属细线
41、43、47:粘接层
42、44:保护层
46:单元(开口部)
48:无规则电极图案
50、60、72、82、90:导通电极
52、62、64:边缘线
54:断线部
58:交点
59:交叉位置
74:非导通部
78:副导通电极列

Claims (14)

1.一种导电性薄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薄膜具备具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导通电极的透明电极层,
所述导通电极由金属细线所形成的多边形的多个单元构成,
所述多个单元为无规则形状,
所述导通电极具有沿所述一个方向延伸的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
所述多个单元具有多个第1单元,所述多个第1单元由与所述电极形状的两侧的各边缘线交叉的所述金属细线构成,
所述多个第1单元具有多个第2单元,所述多个第2单元在比从所述边缘线向其外侧分开一定距离的扩张边缘线靠内侧包含由构成一个单元的所述金属细线的交点构成的所述多边形的所有顶点,所述所有顶点中的至少一个顶点包含于相邻的所述边缘线与所述扩张边缘线之间,
在所述多个第2单元中,除了构成个数比例为50%以上且为封闭状态的多个第3单元的所述金属细线以外,在构成所述第1单元及所述第2单元的金属细线与所述边缘线的交叉位置具有断线部,
位于相邻的所述边缘线与所述扩张边缘线之间的所述多个第3单元的各顶点为以下情况中的任意一种:连接于朝向所述扩张边缘线延伸且在中途具有断线部的所述金属细线;或者连接于与其他的第3单元的顶点相连的所述金属细线;或为端点,
当将包含相邻的所述单元的最小尺寸的圆的直径定义为网格尺寸时,所述一定距离为所述网格尺寸的7%~20%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
所述导电性薄膜具有:作为透明绝缘体的基体;以及包含配置于所述基体的第1电极的第1透明电极层及包含第2电极的第2透明电极层,
所述第1电极及所述第2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导通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
所述第1电极的电极宽度小于所述第2电极的电极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
所述第1电极为所述导通电极,
所述第2电极由所述金属细线所形成的多个多边形的无规则形状的单元构成,且具有沿与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延伸的预先设定的所述电极形状,
构成搭在所述电极形状的两侧的边缘线的所述单元的所述金属细线在与所述边缘线的交点具有断线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
所述第1电极配置于所述基体的一侧,所述第2电极配置于所述基体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
所述第1电极及所述第2电极分别形成于所述基体的两侧的面。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
所述导电性薄膜还具有与所述基体不同的作为透明绝缘体的第2基体,
所述第1电极形成于所述基体的一面,
所述第2电极形成于所述第2基体的一面且配置于所述基体的另一面侧。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
所述第1电极及所述第2电极经绝缘层分别形成于所述基体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
所述边缘线与所述扩张边缘线之间的所述一定距离为20μm~12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
所述透明电极层除了所述导通电极以外还具有虚设电极,所述虚设电极由所述金属细线所形成的多个多边形的无规则的单元构成,且具有沿所述一个方向延伸的预先设定的电极形状,并且通过所述断线部而与所述导通电极电绝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
所述透明电极层交替具备多个所述导通电极和多个虚设电极,
所述导通电极至少在其内部具备与所述导通电极电分离的非导通部,
所述导通电极的面积A与所述非导通部的面积B满足下述式,
5%<(B/(A+B))×100<97%。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
所述第1电极配置于比所述第2电极靠观察侧。
13.一种触摸面板传感器,其使用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薄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面板传感器,其中,
所述触摸面板传感器使用触摸笔来进行操作。
CN201580061577.6A 2014-11-27 2015-09-01 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11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0369 2014-11-27
JP2014-240369 2014-11-27
PCT/JP2015/074826 WO2016084449A1 (ja) 2014-11-27 2015-09-01 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1394A true CN107111394A (zh) 2017-08-29
CN107111394B CN107111394B (zh) 2020-01-10

Family

ID=56074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157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11394B (zh) 2014-11-27 2015-09-01 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1237B2 (zh)
JP (1) JP6312855B2 (zh)
CN (1) CN107111394B (zh)
TW (1) TW201619798A (zh)
WO (1) WO201608444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3194A (zh) * 2017-11-06 2019-05-1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触控面板的生产方法
CN110209295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
TWI725764B (zh) * 2019-05-24 2021-04-2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5141B (zh) * 2016-06-28 2019-03-29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屏
CN108062187A (zh) * 2016-11-07 2018-05-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和触控装置
KR102622089B1 (ko) * 2016-12-19 2024-01-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TWI622911B (zh) * 2017-02-14 2018-05-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CN106816460B (zh) * 2017-03-01 2020-04-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及柔性触控显示装置
JP6888077B2 (ja) 2017-03-06 2021-06-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部材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17908710A (zh) 2017-03-06 2024-04-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性部件及触摸面板
KR101990343B1 (ko) * 2017-03-06 2019-06-18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터치 패널, 터치 패널용 도전성 시트 및 터치 센서
JP2019032637A (ja) * 2017-08-07 2019-02-2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2019079133A (ja) * 2017-10-20 2019-05-2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KR102456333B1 (ko) * 2017-10-23 2022-10-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패널
TWI657359B (zh) * 2017-11-24 2019-04-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CN108563364B (zh) * 2018-04-28 2024-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7122577B2 (ja) * 2018-07-31 2022-08-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センサ
JP7165094B2 (ja) * 2019-03-29 2022-11-02 株式会社ノリタケ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ド 静電容量タッチパネル
TWI717984B (zh) * 2020-01-30 2021-0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基板
KR20210147150A (ko) 2020-05-27 2021-12-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20210148535A (ko) 2020-05-29 2021-12-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20220000025A (ko) 2020-06-24 2022-0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20220045584A (ko) 2020-10-05 2022-04-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13031823B (zh) * 2021-03-30 2022-09-2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9708A (zh) * 2011-10-27 2014-06-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性膜以及触摸面板
US20140225839A1 (en) * 2013-02-14 2014-08-14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esh sensor design for reduced visibility in touch screen devices
JP2014146308A (ja) * 2013-01-29 2014-08-1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
CN104011634A (zh) * 2011-12-22 2014-08-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片和触摸面板
US20140332256A1 (en) * 2013-05-10 2014-11-13 Ronald Steven Cok Micro-wire electrode structure having non-linear gaps
JP2014219986A (ja) * 2013-05-10 2014-11-20 サムソン エレクトロ−メカニックス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タッチセンサおよびそれを含む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7938B2 (ja) 2010-09-30 2015-02-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JP2013069261A (ja) 2011-09-08 2013-04-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基材、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9708A (zh) * 2011-10-27 2014-06-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性膜以及触摸面板
CN104011634A (zh) * 2011-12-22 2014-08-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片和触摸面板
JP2014146308A (ja) * 2013-01-29 2014-08-1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
US20140225839A1 (en) * 2013-02-14 2014-08-14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esh sensor design for reduced visibility in touch screen devices
US20140332256A1 (en) * 2013-05-10 2014-11-13 Ronald Steven Cok Micro-wire electrode structure having non-linear gaps
JP2014219986A (ja) * 2013-05-10 2014-11-20 サムソン エレクトロ−メカニックス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タッチセンサおよびそれを含む電子機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3194A (zh) * 2017-11-06 2019-05-1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触控面板的生产方法
CN109753194B (zh) * 2017-11-06 2022-08-26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触控面板的生产方法
CN110209295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
CN110209295B (zh) * 2018-02-28 2023-06-09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
TWI725764B (zh) * 2019-05-24 2021-04-2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12855B2 (ja) 2018-04-18
US20170228052A1 (en) 2017-08-10
TW201619798A (zh) 2016-06-01
JPWO2016084449A1 (ja) 2017-08-24
WO2016084449A1 (ja) 2016-06-02
US10331237B2 (en) 2019-06-25
CN107111394B (zh) 2020-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1394A (zh) 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
CN107111392B (zh) 导电性薄膜及具备该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传感器
CN106873835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屏
TWI628573B (zh) 觸控面板結構
KR10230321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TWI767932B (zh) 觸控面板及包含該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
CN104331184B (zh) 触摸窗口及包含该触摸窗口的显示器
JP5205411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
EP3191923B1 (en) Touch sensors
US9104276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229018B1 (ko) 정전기 방지를 위한 정전기 방지 전극이 배선된 터치 패널
KR20160122934A (ko) 메시 형태의 전극 패턴 및 전극 패턴의 형성 방법, 그리고 전극 패턴을 포함하는 터치 패널
US10222915B2 (en)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t
KR20170064139A (ko) 터치 패널
JP6977042B2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部材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12654954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KR102254179B1 (ko) 터치 감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60239120A1 (en) Touch Detection Device for Improving Touch Detection and Visibilit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JP6765499B2 (ja) タッチセン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
KR102285458B1 (ko) 터치패널
KR20150046494A (ko) 터치 패널
KR20140016630A (ko) 메쉬 구조의 센싱 패턴을 가지는 터치스크린 패널
KR102238162B1 (ko) 터치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112817B1 (ko) 터치 감지 전극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2022133487A (ja) 透明電極部材、静電容量式センサおよび入出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