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9045B - 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薄壁光学部件 - Google Patents

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薄壁光学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9045B
CN107109045B CN201580072825.7A CN201580072825A CN107109045B CN 107109045 B CN107109045 B CN 107109045B CN 201580072825 A CN201580072825 A CN 201580072825A CN 107109045 B CN107109045 B CN 1071090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omponent
thin walled
resin composition
walled optical
carbonate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28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9045A (zh
Inventor
富田惠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8487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111117A1/ja
Publication of CN107109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9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9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9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6Ethers; Acetals; Ketals; Ortho-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in the ring
    • C08K5/15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oxy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1515Three-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4Esters of phosphorous acids, e.g. of H3PO3
    • C08K5/526Esters of phosphorous acids, e.g. of H3PO3 with hydroxyary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2Polyalkylene oxi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5Light gui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carbonates;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高透射率和良好的色相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以及薄壁光学部件。所述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含有0.1至4质量份的具有由通式(I)表示的直链亚烷基醚单元(B1)和选自由通式(II‑1)至(II‑4)表示的单元的支化亚烷基醚单元(B2)的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和0.005至0.5质量份的磷系稳定剂(C)。

Description

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薄壁光学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薄壁光学部件,具体涉及显示出高透射率和良好色相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以及通过将该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形得到的薄壁光学部件。
背景技术
为了响应对更大薄度、更轻重量、更大劳动力节省和更高清晰度的需求,在例如个人电脑、手机等中使用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包括平面光源器件。此外,为了起到将入射光均匀且有效地引导到液晶显示侧的功能,该平面光源器件设置有平板状导光板或具有其中一面为均匀倾斜面的楔形截面的导光板。在有些情况下,为了提供光散射功能,还在光导板的表面上形成凹凸图案。
通过热塑性树脂的注射成形获得这种导光板,并且通过从形成在插入件的表面中的凹凸部转印来形成上述凹凸图案。在过去,导光板由树脂材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成形而成;然而,最近,由于对提供更锐利的图像的显示器件的需求趋势和由靠近光源产生的热量引起的器件内的高温化,已经进行转换至耐热性高的聚碳酸酯树脂材料。
聚碳酸酯树脂显示出优异的机械性质、热性质和电气性质以及优异的耐候性;然而,它们具有比PMMA等更低的光线透射率,因此当平面光源部件由光源和聚碳酸酯树脂导光板构成时,出现亮度低的问题。另外,近来要求导光板的入射光区域和远离入射光区域的位置之间的色度差小,但是这里的问题是聚碳酸酯树脂比PMMA树脂更容易经历变黄。
专利文献1中提出一种方法,其中通过添加丙烯酸系树脂和脂环族环氧改进光线透射率和亮度;专利文献2中提出一种方法,其中通过改性聚碳酸酯树脂末端和提高凹凸部至导光板的转印性;和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方法,其中通过引入具有脂族链段的共聚酯碳酸酯提高该转印性来改进亮度。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的方法的情况下,虽然添加丙烯酸系树脂产生良好的色相,但是由于出现白浊,因而不能提高光线投射率和亮度。添加脂环族环氧可提高透射率,但这不能确认色相改进效果。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的方法的情况下,可预期流动性和转印性的改进,但存在耐热性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热塑性树脂如聚碳酸酯树脂中加入例如聚乙二醇或聚(2-甲基)乙二醇是已知的,专利文献4描述了含有聚乙二醇或聚(2-甲基)乙二醇的抗γ辐射的聚碳酸酯树脂,而专利文献5描述了通过在例如PMMA中加入聚乙二醇或聚(2-甲基)乙二醇提供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具有优异的静电抑制和优异的表面外观。
专利文献6提出了通过加入聚乙二醇或具有式X-O-[CH(-R)-CH2-O]n-Y(R为氢原子或C1-3烷基)的聚(2-烷基)乙二醇改进透射率和色相。由于加入聚乙二醇或聚(2-烷基)乙二醇,因而透射率和黄变度(黄变指数:YI)可见略微改进。
然而,近年来,对于各种移动终端如智能电话和平板型终端,减薄化或大型减薄化的趋势尤其发展得很快,并且采用其中向导光板的光入射从横侧边缘进行的边缘型而非立式构型,作为超薄型的光源,已经要求足够的亮度。这种高端导光板的现状是它们不满足通过上述现有技术实现的对透射率和YI水平的要求规格。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583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0891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1533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2295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9-22778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4,069,3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探求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出良好的透射率和色相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而决不损害聚碳酸酯树脂固有的特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为针对实现上述目标的广泛且深入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与现有技术中描述的聚(2-烷基)乙二醇相比,通过将规定量的具有烷基支链的聚亚烷基二醇与其中亚甲基以直链方式键合的聚亚烷基二醇的共聚物加入聚碳酸酯树脂,其中所述,能够实现更好的透射率和很好的色相。基于该发现完成本发明。
如下所述,本发明提供下述: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薄壁光学部件和薄壁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
[1]一种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含有0.1至4质量份的具有由以下通式(I)表示的直链亚烷基醚单元(B1)和选自由以下通式(II-1)至(II-4)表示的单元的支化亚烷基醚单元(B2)的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和0.005至0.5质量份的磷系稳定剂(C)。
式(I)中的n为3至6的整数。
在式(II-1)至(II-4)中,R1至R1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至3的烷基,并且在式(II-1)至(II-4)的每一个中,R1至R10的至少一个为碳数1至3的烷基。
[2]根据[1]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还含有0.0005至0.2质量份的环氧化合物(D)。
[3]根据[1]或[2]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中的(B1)单元与(B2)单元之间的摩尔比为95/5至5/95。
[4]根据[1]至[3]任一项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为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由以上通式(II-3)表示的单元组成的共聚物。
[5]根据[4]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为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3-甲基四亚甲基醚单元组成的共聚物。
[6]根据[1]至[3]任一项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为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由以上通式(II-1)表示的单元组成的共聚物。
[7]根据[6]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为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2-甲基亚乙基醚单元组成的共聚物。
[8]根据[1]至[3]任一项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为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由以上通式(II-2)表示的单元组成的共聚物。
[9]根据[8]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为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2,2-二甲基三亚甲基醚单元组成的共聚物。
[10]根据[1]至[9]任一项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的粘均分子量(Mv)为10,000至15,000。
[11]根据[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在300mm的光路长度下测量的波长420nm处的光谱透射率为50%以上。
[12]一种薄壁光学部件,其是通过将根据[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形得到的。
[13]根据[12]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其为具有1mm以下的厚度的导光板。
[14]一种壁厚为1mm以下的薄壁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根据[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在305℃至380℃下注射成形。
发明的效果
通过将具有直链亚烷基醚单元(B1)和支化亚烷基醚单元(B2)的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与磷系稳定剂(C)组合加入,本发明能够提供显示出良好的透射率和色相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并且可以同时决不损害聚碳酸酯树脂的固有特性,以及还能够提供具有良好的透射率和色相的薄壁光学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尤其通过实施方案和示例性材料特别描述本发明。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外明确表明,数值范围中的“至”以包含其前后中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含义来使用。
[概述]
本发明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含有0.1至4质量份的具有由以上通式(I)表示的直链亚烷基醚单元(B1)和选自由以上通式(II-1)至(II-4)表示的单元的支化亚烷基醚单元(B2)的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和0.005至0.5质量份的磷系稳定剂(C)。
特别地,下面详细描述构成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各组分和本发明的薄壁光学部件。
[聚碳酸酯树脂(A)]
对用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种类没有限制,可使用单独一种聚碳酸酯树脂或可使用任何比例的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聚碳酸酯树脂是具有含有碳酸酯键且由式-[-O-X-O-C(=O)-]-表示的基本结构的聚合物。
式中的X通常为烃,并且为了提供各种性质,可使用包括杂原子或杂键(heterobond)的X。
聚碳酸酯树脂可分为芳族聚碳酸酯树脂,其中直接键合至碳酸酯键的碳各自为芳烃碳,和脂族聚碳酸酯树脂,其中直接键合至碳酸酯键的碳为脂族碳,并且可使用任一种。从耐热性、机械性质、电气性质等的观点,在此优选芳族聚碳酸酯树脂。
对聚碳酸酯树脂的具体种类没有限制,其可例举通过碳酸酯前体与二羟基化合物的反应得到的聚碳酸酯聚合物。除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酯前体之外,在此多羟基化合物等也可以反应。也可以使用其中二氧化碳作为碳酸酯前体与环醚反应的方法。所述聚碳酸酯聚合物可以是直链的,或可以是支链的。聚碳酸酯聚合物可以是由单一重复单元组成的均聚物,或可以是具有两种以上的重复单元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可选自各种共聚形态,例如,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这些聚碳酸酯聚合物通常为热塑性树脂。
在作为芳族聚碳酸酯树脂用原料的单体中,芳族二羟基化合物可例举以下:
1,2-苯二酚、1,3-苯二酚(即,间苯二酚)和1,4-苯二酚等苯二酚类;
2,5-二羟基联苯、2,2'-二羟基联苯和4,4'-二羟基联苯等二羟基联苯类;
2,2'-二羟基-1,1'-联萘、1,2-二羟基萘、1,3-二羟基萘、2,3-二羟基萘、1,6-二羟基萘、2,6-二羟基萘、1,7-二羟基萘和2,7-二羟基萘等二羟基萘类;
2,2'-二羟基二苯基醚、3,3'-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醚、1,4-双(3-羟基苯氧基)苯和1,3-双(4-羟基苯氧基)等苯二羟基二芳基醚类;
2,2-双(4-羟苯基)丙烷(即,双酚A)、
1,1-双(4-羟苯基)丙烷、
2,2-双(3-甲基-4-羟苯基)丙烷、
2,2-双(3-甲氧基-4-羟苯基)丙烷、
2-(4-羟苯基)-2-(3-甲氧基-4-羟苯基)丙烷、
1,1-双(3-叔丁基-4-羟苯基)丙烷、
2,2-双(3,5-二甲基-4-羟苯基)丙烷、
2,2-双(3-环己基-4-羟苯基)丙烷、
2-(4-羟苯基)-2-(3-环己基-4-羟苯基)丙烷、
α,α’-双(4-羟苯基)-1,4-二异丙苯、
1,3-双[2-(4-羟苯基)-2-丙基]苯、
双(4-羟苯基)甲烷、
双(4-羟苯基)环己基甲烷、
双(4-羟苯基)苯基甲烷、
双(4-羟苯基)(4-丙烯基苯基)甲烷、
双(4-羟苯基)二苯甲烷、
双(4-羟苯基)萘基甲烷、
1,1-双(4-羟苯基)乙烷、
1,1-双(4-羟苯基)-1-苯乙烷、
1,1-双(4-羟苯基)-1-萘乙烷、
1,1-双(4-羟苯基)丁烷、
2,2-双(4-羟苯基)丁烷、
2,2-双(4-羟苯基)戊烷、
1,1-双(4-羟苯基)己烷、
2,2-双(4-羟苯基)己烷、
1,1-双(4-羟苯基)辛烷、
2,2-双(4-羟苯基)辛烷、
4,4-双(4-羟苯基)庚烷、
2,2-双(4-羟苯基)壬烷、
1,1-双(4-羟苯基)癸烷、
1,1-双(4-羟苯基)十二烷
等双(羟基芳基)烷类;
如1,1-双(4-羟苯基)环戊烷、
1,1-双(4-羟苯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3-二甲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4-二甲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5-二甲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
1,1-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丙基-5-甲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叔丁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4-叔丁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3-苯基环己烷、
1,1-双(4-羟苯基)-4-苯基环己烷
等双(羟基芳基)环烷类;
9,9-双(4-羟苯基)芴、
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等含有卡多(cardo)结构的双酚类;
4,4'-二羟基二苯基硫化物、
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硫醚等二羟基二芳基硫醚类;
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亚砜等二羟基二芳基亚砜类;和
4,4'-二羟基二苯基砜、
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砜等二羟基二芳基砜类。
前述之中,优选双(羟基芳基)烷类,并且在它们中,优选双(4-羟苯基)烷类,而从耐冲击性和耐热性的观点,特别优选2,2-双(4-羟苯基)丙烷(即,双酚A)。
可使用单种芳族二羟基化合物,或可使用任何比例的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作为脂族聚碳酸酯树脂用原料的单体可例举以下:
乙烷-1,2-二醇、丙烷-1,2-二醇、丙烷-1,3-二醇、2,2-二甲基丙烷-1,3-二醇、2-甲基-2-丙基丙烷-1,3-二醇、丁烷-1,4-二醇、戊烷-1,5-二醇、己烷-1,6-二醇、癸烷-1,10-二醇等链烷二醇类;
环戊烷-1,2-二醇、环己烷-1,2-二醇、环己烷-1,4-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4-(2-羟乙基)环己醇、2,2,4,4-四甲基环丁烷-1,3-二醇等环烷二醇类;
乙二醇、2,2'-氧二乙醇(即,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螺环二醇等二醇类;
1,2-苯二甲醇、1,3-苯二甲醇、1,4-苯二甲醇、1,4-苯二乙醇、1,3-双(2-羟基乙氧基)苯、1,4-双(2-羟基乙氧基)苯、2,3-双(羟甲基)萘、1,6-双(羟基乙氧基)萘、4,4'-联苯二甲醇、4,4'-联苯二乙醇、1,4-双(2-羟基乙氧基)联苯、双酚A双(2-羟乙基)醚、双酚S双(2-羟乙基)醚等芳烷基二醇类;和
1,2-环氧乙烷(即,环氧乙烷)、1,2-环氧丙烷(即,环氧丙烷)、1,2-环氧环戊烷、1,2-环氧环己烷、1,4-环氧环己烷、1-甲基-1,2-环氧环己烷、2,3-环氧降冰片烷和1,3-环氧丙烷等环醚类。
在作为聚碳酸酯树脂用原料的单体中,羰基卤化物、碳酸酯等是碳酸酯前体的实例。可使用单种碳酸酯前体,或可使用任何比例的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所述羰基卤化物可具体例举光气;二羟基化合物的双氯甲酸酯、二羟基化合物的单氯甲酸酯等卤代甲酸酯。
碳酸酯可具体例举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苯酯等碳酸二芳基酯类;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碳酸二烷基酯;和二羟基化合物的二碳酸酯体、二羟基化合物的单碳酸酯体、环状碳酸酯等二羟基化合物的碳酸酯体。
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
对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任何方法。其实例是界面聚合法、熔融酯交换法、吡啶法、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和预聚物的固态酯交换。
在这些方法中,以下具体描述特别有利的那些方法。
界面聚合法
首先将描述通过界面聚合法制造聚碳酸酯树脂。
在界面聚合法中,在反应惰性的有机溶剂和碱水溶液存在下,使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酯前体(优选光气)反应,通常同时将pH保持在9以上,并通过随后在聚合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界面聚合得到聚碳酸酯树脂。根据需要,所述反应体系可含有分子量调节剂(封端剂),并且为了抑制二羟基化合物的氧化,可含有抗氧化剂。
所述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酯前体如上所述。所述碳酸酯前体中,优选使用光气,因此使用光气的方法特别被称为光气法。
所述反应惰性的有机溶剂可例举如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单氯苯、二氯苯等氯代烃,以及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可使用单种有机溶剂,或可使用任何比例的两种以上的有机溶剂的任意组合。
所述碱水溶液中的碱性化合物可例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碳酸氢钠等碱金属化合物,以及碱土金属化合物,并且它们中,优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可使用单种碱性化合物,或可使用任何比例的两种以上的碱性化合物的任意组合。
对所述碱水溶液中的碱性化合物的浓度没有限制,为了在反应期间将碱水溶液的pH控制在10至12,通常使用5至10质量%。另外,例如,为了在光气注入期间将水相的pH控制为10至12,优选10至11,所述双酚化合物与碱性化合物之间的摩尔比通常为1:1.9以上,优选1:2.0以上,通常为1:3.2以下,并且优选1:2.5以下。
所述聚合催化剂可例举脂族叔胺如三甲胺、三乙胺、三丁胺、三丙胺和三己胺;脂环族叔胺如N,N'-二甲基环己胺和N,N'-二乙基环己胺;芳族叔胺如N,N'-二甲基苯胺和N,N'-二乙基苯胺;季铵盐如三甲基苄基氯化铵、四甲基氯化铵和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吡啶;鸟嘌呤;和胍盐。可使用单种聚合催化剂,或可使用任何比例的两种以上的聚合催化剂的任意组合。
分子量调节剂可例举具有酚羟基的单羟基芳族酚;脂族醇如甲醇和丁醇;硫醇;和邻苯二甲酰亚胺,其中优选芳族酚。这些芳族酚可具体例举烷基取代酚如间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间丙基苯酚、对丙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和对(长链烷基)取代酚;含乙烯基的苯酚如异丙烯基苯酚;含环氧基的苯酚;和含羧基的苯酚如邻羟基苯甲酸和2-甲基-6-羟基苯乙酸。可使用单种分子量调节剂,或可使用任何比例的两种以上的分子量调节剂的任意组合。
以相对于100摩尔二羟基化合物表示,分子量调节剂的用量通常为0.5摩尔以上,优选1摩尔以上,通常50摩尔以下,并且优选30摩尔以下。所述树脂组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耐水解性可通过使分子量调节剂的用量在所述范围内来提高。
可自由选择反应底物、反应介质、催化剂、添加剂等在反应期间的混合顺序,只要得到期望的聚碳酸酯树脂即可,并且可酌情自由确定所述顺序。例如,当光气用作碳酸酯前体时,可在从二羟基化合物与光气之间的反应(光气化)直到包括聚合反应开始的点的任何时间混合分子量调节剂。
反应温度通常为0℃至40℃,反应时间通常为几分钟(例如,10分钟)至几小时(例如,6小时)。
熔融酯交换法
现在将描述通过熔融酯交换法制造聚碳酸酯树脂。
例如,在熔融酯交换法中,进行碳酸二酯与二羟基化合物之间的酯交换反应。
二羟基化合物如上所述。
另一方面,碳酸二酯可例举碳酸二烷基酯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二叔丁酯;碳酸二苯酯;和取代的碳酸二苯酯如碳酸二甲苯酯。这些中,优选碳酸二苯酯和取代的碳酸二苯酯,尤其更优选碳酸二苯酯。可使用单种碳酸二酯,或可使用任何比例的两种以上的碳酸二酯的任意组合。
可使用任何比例的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只要得到期望的聚碳酸酯树脂即可,但优选每1摩尔二羟基化合物使用至少等摩尔量的碳酸二酯,而更优选每1摩尔二羟基化合物,使用至少1.01摩尔。上限通常为1.30摩尔以下。使用该范围使得可以将羟基端基的量调节到适合的范围内。
聚碳酸酯树脂中的末端羟基的量倾向于尤其对热稳定性、水解稳定性和颜色施加主要影响。因此,末端羟基的量可根据需要通过任何已知的方法来调节。具有调节的量的末端羟基的聚碳酸酯树脂通常可通过调节或控制例如酯交换反应中的碳酸二酯与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之间的混合比和/或酯交换反应期间的真空深度来得到。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也通常可通过这些工艺来调节。
当通过调节碳酸二酯与二羟基化合物之间的混合比来调节末端羟基的量时,前述混合比适用。
另外,可在反应期间,以更积极的调节方法进行封端剂的单独混合。在这里的封端剂可例举一元酚类、一元羧酸类和碳酸二酯类。可使用单种封端剂,或可使用任何比例的两种以上的封端剂的任意组合。
在通过熔融酯交换法制造聚碳酸酯树脂中,通常使用酯交换催化剂。可使用任何酯交换催化剂。在酯交换催化剂中,例如,优选使用碱金属化合物和/或碱土金属化合物。在与其组合时,例如,也可在辅助的基础上使用碱性化合物,例如碱性硼化合物、碱性磷化合物、碱性铵化合物或胺化合物。可使用单种酯交换催化剂,或可使用任何比例的两种以上的酯交换催化剂的任意组合。
熔融酯交换法中的反应温度通常为100℃至320℃。反应期间的压力通常为2mmHg以下的真空。具体方法可以是在指定条件下进行熔融缩聚反应,同时除去副产物,例如芳族羟基化合物。
熔融缩聚反应可通过分批法或连续法来进行。在分批法的情况下,可自由选择反应底物、反应介质、催化剂、添加剂等的混合顺序,只要得到期望的芳族聚碳酸酯树脂即可,并且可酌情自由确定所述顺序。然而,熔融缩聚反应优选使用基于考虑聚碳酸酯树脂的稳定性的连续方式进行。
在熔融酯交换法中也可以任选地使用催化剂减活剂。可中和酯交换催化剂的任何化合物可用作所述催化剂减活剂。在这里的实例为含硫的酸性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使用单种催化剂减活剂,或可使用任何比例的两种以上的催化剂减活剂的任意组合。
相对于存在于酯交换催化剂中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表示,所述催化剂减活剂的用量通常为0.5当量以上,优选1当量以上,并且通常10当量以下,优选5当量以下。另外,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其通常为1ppm以上,并且通常100ppm以下,优选20ppm以下。
以根据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在25℃的温度下测量的溶液粘度换算得到的粘均分子量(Mv)计,聚碳酸酯树脂(A)的分子量优选为10,000至15,000,更优选10,500以上,甚至更优选11,000以上,特别是11,500以上,最优选12,000以上,并且更优选14,500以下。使所述粘均分子量为所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可导致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机械强度的额外提升。使所述粘均分子量为所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可以更好的抑制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降低,还可以提高成形加工性,并有利于实施薄壁成形。
可使用两种以上的具有不同粘均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混合物,在这种情况下,可混合粘均分子量在以上给出的优选范围外的聚碳酸酯树脂。
在这里的粘均分子量[Mv]是指使用Schnell粘度方程,即η=1.23×10-4Mv0.83计算的值,其中20℃温度下的特性粘度[η](单位:dl/g)是使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并使用乌氏粘度计测量的。特性粘度[η]为使用下式和在各溶液浓度[C]下的比粘度[ηsp](g/dl)计算的值。
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中的末端羟基的浓度可自由选择,并可酌情通过选择来测定,但将通常为1,000ppm以下,优选800ppm以下,更优选600ppm以下。这使得能够导致聚碳酸酯树脂的滞留热稳定性(residence heat stability)和颜色的额外改进。另外,在这里的下限,特别是通过熔融酯交换法制造的聚碳酸酯树脂,通常为10ppm以上,优选30ppm以上,更优选40ppm以上。这使得能够抑制分子量的降低,并导致所述树脂组合物的机械性质的额外改进。
所述末端羟基浓度的单位为以ppm表示的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质量的末端羟基的质量。这里的测量方法为通过四氯化钛/乙酸方法的比色测定(所述方法记载在Macromol.Chem.,88 215(1965)中)。
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以聚碳酸酯树脂本身的形式使用(该聚碳酸酯树脂本身不限于仅含有单一种类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实施方案,但也在包括例如含有多种彼此具有不同单体组成或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种类的实施方案的意义上使用),或可以与聚碳酸酯树脂和另一种热塑性树脂的合金(混合物)组合使用。此外,其可以构成为聚碳酸酯树脂为主要部分的共聚物,例如聚碳酸酯树脂与含硅氧烷结构的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共聚物,目的在于更进一步提高阻燃性和耐冲击性;构成为聚碳酸酯树脂与含磷原子的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共聚物,目的在于更进一步提高热氧化稳定性和阻燃性;构成为聚碳酸酯树脂与具有双羟基蒽醌结构的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共聚物,目的在于改进热氧化稳定性;构成为聚碳酸酯树脂与聚苯乙烯等具有烯烃结构的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共聚物,以改进光学性质;或构成为聚碳酸酯树脂与聚酯树脂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共聚物,目的在于提高耐化学药品性。
另外,为了实现成形品的外观的改进和流动性的改进,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可含有聚碳酸酯低聚物。该聚碳酸酯低聚物的粘均分子量[Mv]通常为1,500以上,优选2,000以上,通常9,500以下,并且优选9,000以下。包括的聚碳酸酯低聚物优选30质量%以下的聚碳酸酯树脂(包括聚碳酸酯低聚物)。
此外,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不必仅仅是未使用过的原料,但也可以是从消费后产品再生的聚碳酸酯树脂(所谓的原料再利用的聚碳酸酯树脂)。
然而,再生的聚碳酸酯树脂优选为聚碳酸酯树脂的80质量%以下,更优选其50质量%以下。因为再生的聚碳酸酯树脂具有例如热劣化、老化劣化等劣化的可能性高,,使用总计大于所述范围的这种聚碳酸酯树脂产生色相和机械性质降低的可能性。
[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
本发明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含有具有由以下通式(I)表示的直链亚烷基醚单元(B1)和选自由以下通式(II-1)至(II-4)表示的单元的支化亚烷基醚单元的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
式(I)中的n为3至6的整数。
在式(II-1)至(II-4)中,R1至R1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至3的烷基,并且在式(II-1)至(II-4)的每一个中,R1至R10的至少一个为碳数1至3的烷基。
由以上通式(I)表示的直链亚烷基醚单元(B1),当被认为是二醇时,优选是其中n=3的丙二醇、其中n=4的丁二醇、其中n=5的戊二醇,和其中n=6的己二醇,更优选丙二醇或丁二醇,特别优选丁二醇。
通过将环氧乙烷氢甲酰化以产生3-羟基丙醛,然后将其氢化的方法,和通过将丙烯醛水合以提供3-羟基丙醛,然后通过Ni催化剂将其氢化的方法,在工业上制丙二醇。此外,最近通过生物方法进行丙二醇的制造,其中例如甘油、葡萄糖、淀粉等被微生物还原。
由以上通式(II-1)表示的支化亚烷基醚单元,当被认为是二醇时,可例举(2-甲基)乙二醇、(2-乙基)乙二醇和(2,2-二甲基)乙二醇。
由以上通式(II-2)表示的支化亚烷基醚单元,当被认为是二醇时,可例举(2-甲基)丙二醇、(3-甲基)丙二醇、(2-乙基)丙二醇、(3-乙基)三乙二醇、(2,2-二甲基)丙二醇、(2,2-甲基乙基)丙二醇、(2,2-二乙基)丙二醇(即,新戊二醇)、(3,3-二甲基)丙二醇、(3,3-甲基乙基)丙二醇和(3,3-二乙基)丙二醇。
由以上通式(II-3)表示的支化亚烷基醚单元,当被认为是二醇时,可例举(3-甲基)丁二醇、(4-甲基)丁二醇、(3-乙基)丁二醇、(4-乙基)丁二醇、(3,3-二甲基)丁二醇、(3,3-甲基乙基)丁二醇、(3,3-二乙基)丁二醇、(4,4-二甲基)丁二醇、(4,4-甲基乙基)丁二醇和(4,4-二乙基)丁二醇。
由以上通式(II-4)表示的支化亚烷基醚单元,当被认为是二醇时,可例举(3-甲基)戊二醇、(4-甲基)戊二醇、(5-甲基)戊二醇、(3-乙基)戊二醇、(4-乙基)戊二醇、(5-乙基)戊二醇、(3,3-二甲基)戊二醇、(3,3-甲基乙基)戊二醇、(3,3-二乙基)戊二醇、(4,4-二甲基)戊二醇、(4,4-甲基乙基)戊二醇、(4,4-二乙基)戊二醇、(5,5-二甲基)戊二醇、(5,5-甲基乙基)戊二醇和(5,5-二乙基)戊二醇。
以上已经使用二醇作为适当的实例描述了构成支化亚烷基醚单元(B2)的(II-1)至(II-4),但是对这些二醇没有限制,应理解也可以使用它们的烯化氧或它们的聚醚形成性衍生物类似地进行描述。
下述是优选的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优选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由以上通式(II-3)表示的单元组成的共聚物,更优选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3-甲基四亚甲基醚单元组成的共聚物;还优选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由以上通式(II-1)表示的单元组成的共聚物,更优选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2-甲基亚乙基醚单元组成的共聚物;和更优选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2,2-二甲基三亚甲基醚单元,即新戊二醇醚单元组成的共聚物。
具有直链亚烷基醚单元(B1)和支化亚烷基醚单元(B2)的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的制造方法是已知的。通常可以通过使用酸催化剂使上述二醇、烯化氧或其聚醚形成性衍生物进行缩聚来进行制造。
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可以是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
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中的由通式(I)表示的直链亚烷基醚单元(B1)与由通式(II-1)至(II-4)表示的支化亚烷基醚单元(B2)之间的共聚比,以(B1)/(B2)的摩尔比计,优选为95/5至5/95,更优选93/7至40/60,再更优选90/10至65/35,其中所述直链亚烷基醚单元(B1)更优选在富侧(on the rich side)。
使用1H-NMR测量仪器和使用氘代氯仿作为溶剂,测量摩尔分数。
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中的端基优选为羟基。此外,用例如烷基醚、芳基醚、芳烷基醚、脂肪酸酯、芳基酯等将一个末端或两个末端封端不影响性质的表达,因此可类似地使用醚化物质或酯化物质。
构成烷基醚的烷基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C1-22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辛基、月桂基和十八烷基,其中聚亚烷基二醇的甲醚、乙醚、丁醚、月桂基醚、十八烷基醚等是优选的实例。
构成芳基醚的芳基优选为C6-22,更优选C6-12,甚至更优选C6-10芳基,并且可例举苯基、甲苯基、萘基等,其中优选苯基和甲苯基。芳烷基优选为C7-23,更优选C7-13,甚至更优选C7-11,可例举苄基、苯乙基等,其中特别优选苄基。
构成脂肪酸酯的脂肪酸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可以是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
构成脂肪酸酯的脂肪酸为C1-22一元或二元脂肪酸,例如一元饱和脂肪酸,例如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十五酸、棕榈酸、十七酸、硬脂酸、十九酸、花生酸和山萮酸;或一元的不饱和脂肪酸,例如油酸、反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或具有10个以上的碳的二元脂肪酸,例如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和十六烷二酸(thapsic acid),以及癸烯二酸、十一烯二酸和十二烯二酸。
构成芳基酯的芳基优选为C6-22,更优选C6-12,甚至更优选C6-10芳基,并且可例举苯基、甲苯基、萘基等,其中优选苯基和甲苯基。即使当封端基团为芳烷基时,显示出与聚碳酸酯的优异相容性,因此可以表现出与芳基相同的作用。芳烷基优选为C7-23,更优选C7-13,甚至更优选C7-11芳烷基,可例举苄基、苯乙基等,其中特别优选苄基。
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200至5,000,更优选300以上,再更优选500以上,并且更优选4,000以下,再更优选3,000以下。当超过所述范围的上限时,相容性降低,因此是不利的。此外,在低于所述范围内的下限下成形期间产生气体,因此是不利的。在这里提及的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基于根据JIS K 1577测量的羟值测定的数均分子量。
前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中,特别优选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2-甲基亚乙基醚单元组成的共聚物、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3-甲基四亚甲基醚单元组成的共聚物和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2,2-二甲基三亚甲基醚单元组成的共聚物。此类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可具体例举来自NOF Corporation的"Polycerin DCB"(产品名称,以下相同)、来自HodogayaChemical Co.,Ltd.的"PTG-L"和来自Asahi Kasei Fibers Corp的"PTXG"。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2,2-二甲基三亚甲基醚单元组成的共聚物还可以通过日本专利申请号2015-2533中描述的方法来制造。
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的含量为0.1至4质量份。所述含量优选为0.1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0.2质量份以上和优选3.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3质量份以下,甚至更优选2.5质量份以下和特别优选2质量份以下。当所述含量低于0.1质量份时,色相和变黄的改进不足。当所述含量超过4质量份时,由于白浊(cloudiness),聚碳酸酯树脂的透射率降低;此外,在使用挤出机熔融捏合期间,经常出现断线,这然后削弱树脂组合物粒料的制成。
[磷系稳定剂(C)]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必须含有磷系稳定剂。磷系稳定剂的加入使得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色相,并且还改进耐热变色性。
任何已知的磷系稳定剂可用作所述磷系稳定剂。在这里的具体实例为磷的含氧酸,例如磷酸、膦酸、亚磷酸、次膦酸和多磷酸;酸性焦磷酸金属盐,例如,酸式焦磷酸钠、酸式焦磷酸钾和酸式焦磷酸钙;第1族或第2B族的金属的磷酸盐,例如磷酸钾、磷酸钠、磷酸铯和磷酸锌;以及磷酸酯化合物、亚磷酸酯化合物和亚膦酸酯化合物,其中特别优选亚磷酸酯化合物。通过选择亚磷酸酯化合物,得到具有更高的耐变色性和更好的连续生产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该亚磷酸酯化合物为具有通式P(OR)3的三价磷化合物,其中R为一价或二价有机基团。
这些亚磷酸酯化合物可例举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单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单壬基-/二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亚磷酸单辛基二苯酯、亚磷酸二辛基单苯酯、亚磷酸单癸基二苯酯、亚磷酸二癸基单苯酯、亚磷酸三癸酯、亚磷酸三月桂酯、亚磷酸三硬脂醇酯(tristearyl phosphite)、二亚磷酸二硬脂季戊四醇酯、二亚磷酸双(2,4-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酯、亚磷酸双(2,6-二叔丁基苯基)辛酯、亚磷酸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酯、二亚磷酸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酯和6-[3-(3-叔丁基羟基-5-甲基苯基)丙氧基]-2,4,8,10-四叔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杂磷杂环庚烯(dioxaphosphepine)。
这些亚磷酸酯化合物中,为了有效地增大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耐热变色性,更优选由以下式(a)或(b)表示的芳族亚磷酸酯化合物。
在式(a)中,R1、R2和R3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为C6-30芳基。
在式(b)中,R4和R5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为C6-30芳基。
由式(a)表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中,优选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单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等,其中更优选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这些有机亚磷酸酯化合物可具体例举来自ADEKA Corporation的"Adeka Stab 1178"、来自Sumitomo Chemical Co.,Ltd.的"Sumilizer TNP"、来自Johoku Chemical Co.,Ltd.的"JP-351"、来自ADEKA Corporation的"Adeka Stab 2112"、来自BASF SE的"Irgafos 168"和来自Johoku Chemical Co.,Ltd.的"JP-650"。
由式(b)表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中,特别优选具有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结构的那些,如双(2,4-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这些有机亚磷酸酯化合物的特别优选的实例为来自ADEKA Corporation的"Adeka Stab PEP-24G"和"AdekaStab PEP-36"以及来自Dover Chemical Corporation的"Doverphos S-9228"。
在亚磷酸酯化合物中,更优选由以上式(b)表示的芳族亚磷酸酯化合物,因为它们提供更好的色相。
可包括单种磷系稳定剂,或可包括任何比例的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磷系稳定剂(C)的含量为0.005至0.5质量份,优选0.007质量份以上,更优选0.008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0.01质量份以上,并且优选0.4质量份以下,更优选0.3质量份以下,甚至更优选0.2质量份以下,尤其0.1质量份以下。当磷系稳定剂(C)的含量小于该范围的0.005质量份时,色相和耐热变色性不令人满意。当磷系稳定剂(C)的含量超过0.5质量份时,不仅耐热变色性劣化,而且湿热稳定性也降低。
[环氧化合物(D)]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优选还含有环氧化合物(D)。将环氧化合物(D)与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组合加入能够导致耐热变色性的额外改进。
各分子中具有一个或多个环氧基的化合物用作所述环氧化合物(D)。优选的具体实例为苯基缩水甘油醚、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叔丁基苯基缩水甘油醚、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羧酸酯、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羧酸酯、2,3-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羧酸酯、4-(3,4-环氧-5-甲基环己基)丁基3',4'-环氧环己基羧酸酯、3,4-环氧环己基环氧乙烷、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羧酸酯、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6'-甲基环己基羧酸酯、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四溴双酚A缩水甘油醚、邻苯二甲酸的二缩水甘油酯(diglycidyl ester)、六氢邻苯二甲酸的缩水甘油酯、双环氧二环戊二烯基醚、双环氧乙二醇、双环氧环己基己二酸酯、丁二烯双环氧化物(butadiene diepoxide)、四苯基乙烯环氧化物、环氧树脂酸辛酯、环氧化的聚丁二烯、3,4-二甲基-1,2-环氧环己烷、3,5-二甲基-1,2-环氧环己烷、3-甲基-5-叔丁基-1,2-环氧环己烷、十八烷基2,2-二甲基-3,4-环氧环己基羧酸酯、正丁基2,2-二甲基-3,4-环氧环己基羧酸酯、环己基2-甲基-3,4-环氧环己基羧酸酯、正丁基2-异丙基-3,4-环氧-5-甲基环己基羧酸酯、十八烷基3,4-环氧环己基羧酸酯、2-乙基己基3',4'-环氧环己基羧酸酯、4,6-二甲基-2,3-环氧环己基3',4'-环氧环己基羧酸酯、4,5-环氧四氢邻苯二甲酸酐、3-叔丁基-4,5-环氧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二乙基4,5-环氧-顺式1,2-环己基二羧酸酯、二正丁基3-叔丁基-4,5-环氧-顺式1,2-环己基二羧酸酯、环氧化大豆油和环氧化亚麻籽油。
可使用单种环氧化合物本身,或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前述之中,优选使用脂环族环氧化合物,其中特别优选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羧酸酯。
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环氧化合物(D)的含量优选为0.0005至0.2质量份,更优选0.001质量份以上,甚至更优选0.003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0.005质量份以上,并且更优选0.15质量份以下,甚至更优选0.1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0.05质量份以下。当环氧化合物(D)的含量小于0.0005质量份时,色相和耐热变色性倾向于不足。在大于0.2质量份时,不仅耐热变色性劣化,而且色相和湿热稳定性也容易降低。
[添加剂等]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含有除以上描述的那些以外的添加剂,例如,添加剂如抗氧化剂、脱模剂、紫外线吸收剂、荧光增白剂、颜料、染料、除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聚合物、阻燃剂、耐冲击性改进剂、抗静电剂、增塑剂、相容剂等。可包括单独一种这些添加剂,或可包括两种以上。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对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限制,可广泛地使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已知制造方法。一个实例是其中使用例如转鼓或亨舍尔混合机等各种混合机,将聚碳酸酯树脂(A)、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磷系稳定剂(C)和任选包括的任何其它组分预先混合,然后使用如班伯里密炼机、辊、布拉本德(brabender)、单螺杆捏合-挤出机、双螺杆捏合-挤出机、捏合机等混合机熔融捏合的方法。熔融捏合温度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在240℃至320℃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显示出高光谱透射率,并且其可具有在300mm的光路长度下测量的波长420nm处的光谱透射率优选为50%以上的这样高的光谱透射率。
在波长420nm处的光谱透射率为在接近于导光板等光学部件广泛使用的蓝色LED的波长区域的波长域内的透射率;此外,当该波长域内的透射率低时,黄色调增大。
使用注射成形的长光路成形品(300mm×7mm×4mm),具体根据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在300mm的光路长度下,测量波长420nm处的光谱透射率。
[薄壁光学部件]
本发明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通过使用任意的各种成形方法将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造粒提供的粒料成形来制造薄壁光学部件。此外,所述薄壁光学部件也可不经历粒料阶段,通过将在挤出机中经历熔融-捏合的树脂直接成形来制得。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有利地用于通过注射成形的薄壁光学部件的成形,这是因为其具有优异的流动性;因为即使当制成薄壁的成形品时,其也提供优异的外观,不含白点异物;还因为其能够提供透射率与色相之间的良好平衡。关于注射成形期间的树脂温度,成形优选在比通常用于聚碳酸酯树脂注射成形的260℃至300℃温度更高的树脂温度下进行,优选305℃至380℃的树脂温度。所述树脂温度更优选310℃以上、甚至更优选315℃以上、特别优选320℃以上,并且更优选370℃以下。当为了成形薄壁成形品而升高使用常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形期间的树脂温度时,也出现了在成形品的表面上容易出现白点异物的问题。然而,即使在上述温度范围内,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也使得能够制造具有优异外观的薄壁成形品。
当直接测量有问题时,所述树脂温度在这里理解为料筒设定温度。
本发明中的薄壁成形品通常是指具有壁厚为1mm以下、优选0.8mm以下、更优选0.6mm以下的板状部的成形品。该板状部可以是平板或可呈现曲板构造;其可具有平坦、光滑的表面,或可在表面上具有凹凸等;和其截面例如可具有倾斜面,或可以是楔形截面。
薄壁光学部件可例举直接或间接使用光源如LED、有机EL、白炽灯泡、荧光灯、阴极管等的设备和器件的部件,典型实例是导光板和用于表面发光体的部件。
导光板负责在液晶背光单元、各种显示器件和照明设备中引导来自光源例如LED的光,并且通常通过设置在其表面中的凹凸,使从其侧面或背面进入的光扩散并发出均匀的光。其形状通常是平板形状,并且其在其表面上可以或可以不具有峰和谷。
导光板的成形通常优选通过例如注射成形法、超高速注射成形法和注射压制成形法来进行。
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成形的导光板没有白浊且没有透射率的降低,并且具有非常好的透射率和色相。
基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导光板可有利地用于液晶背光单元和在与显示器件和照明设备有关的各种部分中使用。这些器件和设备可例举移动终端如手机、移动笔记本、上网本、平板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型终端,以及照相机、手表和时钟,笔记本个人电脑、各种显示器、照明设备等。
[实施例]
为了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以下提供实施例。然而,这不应解释为将本发明限制至以下实施例。
用于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原料和评价方法如下。聚碳酸酯树脂(A)的粘均分子量的测量方法如上所述。
[表1]
(实施例1至13和比较例1至4)
[树脂组合物粒料的制造]
将上述组分以下表2和3中给出的比例(质量份)共混,并使用转鼓混合20分钟,随后使用具有40mm螺杆直径的带排气口的单螺杆挤出机(来自Tanabe Plastics MachineryCo.,Ltd.的“VS-40”)在240℃的料筒温度下熔融捏合,并通过线料切割得到粒料。
[色相(YI)和光线透射率的测量]
使用热风循环干燥机,在120℃下干燥得到的粒料5至7小时,然后使用注射成形机(来自Toshiba Machine Co.,Ltd.的"EC100SX-2A")在340℃的树脂温度和80℃的成形温度下,成形长光路成形品(300mm×7mm×4mm)。
使用该长光路成形品,测量300mm光路长度下的YI(黄变度)和波长420nm处的光谱透射率(单位:%)。长光路透射分光光度计(来自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的"ASA 1",光源C,2°视野)用于测量。
这些评价的结果给出在以下表2和3中。
[表2]
[表3]
(比较例5)
除了使用5质量份的实施例1中的组分B1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研究造粒;然而,所述树脂发生白浊,并且没有得到透明的树脂组合物。
(实施例14至20)
如下表4中所示的四亚甲基醚单元和2,2-二甲基三亚甲基醚单元(即,衍生自新戊二醇的单元)用于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并且还使用以下表明的脱模剂。
评价的结果给出在表5中。
[表4]
[表5]
如从表2、3和5明显看出,根据实施例的成形品显示出在300mm的长光路长度下的小YI,因而显示出很少的黄变。此外,420nm处的光线透射率也高,因而透明性优异。
另一方面,与实施例的相比,在比较例中,显示出300mm下的YI更高。光线透射率也更低。
因此,表明仅在满足本发明的全部条件时,才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提供显示出良好的透射率和色相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具有非常好的透射率和色相,因而能够非常有利地用于薄壁光学部件,并且具有非常高的产业上的利用性。

Claims (13)

1.一种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包含0.1至4质量份的具有由以下通式(I)表示的直链亚烷基醚单元(B1)和选自由以下通式(II-1)至(II-4)表示的单元的支化亚烷基醚单元(B2)的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条件是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排除由通式HO(C4H8O)m(C3H6O)pH表示的四亚甲基二醇衍生物,其中m和p独立地表示4~60的整数,m+p表示20~90的整数,和0.005至0.5质量份的磷系稳定剂(C),
式(I)中的n为3至6的整数,
在式(II-1)至(II-4)中,R1至R1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至3的烷基,并且在式(II-1)至(II-4)的每一个中,R1至R10的至少一个为碳数1至3的烷基。
2.一种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包含0.1至4质量份的具有由以下通式(I)表示的直链亚烷基醚单元(B1)和选自由以下通式(II-1)至(II-4)表示的单元的支化亚烷基醚单元(B2)的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和0.005至0.5质量份的磷系稳定剂(C),还包含0.0005至0.2质量份的环氧化合物(D),
式(I)中的n为3至6的整数,
在式(II-1)至(II-4)中,R1至R1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至3的烷基,并且在式(II-1)至(II-4)的每一个中,R1至R10的至少一个为碳数1至3的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中的(B1)单元与(B2)单元之间的摩尔比为95/5至5/9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为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由以上通式(II-3)表示的单元组成的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为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3-甲基四亚甲基醚单元组成的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为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2-甲基亚乙基醚单元组成的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为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由以上通式(II-2)表示的单元组成的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B)为由四亚甲基醚单元和2,2-二甲基三亚甲基醚单元组成的共聚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A)的粘均分子量(Mv)为10,000至15,00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在300mm的光路长度下测量的波长420nm处的光谱透射率为50%以上。
11.一种薄壁光学部件,其是通过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成形得到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壁光学部件,其是具有1mm以下的厚度的导光板。
13.一种壁厚为1mm以下的薄壁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在305℃至380℃下注射成形。
CN201580072825.7A 2015-01-07 2015-12-14 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薄壁光学部件 Active CN1071090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01768 2015-01-07
JP2015-001768 2015-01-07
JP2015-123745 2015-06-19
JP2015123745A JP6101745B2 (ja) 2015-01-07 2015-06-19 薄肉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薄肉光学部品
PCT/JP2015/084878 WO2016111117A1 (ja) 2015-01-07 2015-12-14 薄肉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薄肉光学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9045A CN107109045A (zh) 2017-08-29
CN107109045B true CN107109045B (zh) 2019-06-07

Family

ID=56415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2825.7A Active CN107109045B (zh) 2015-01-07 2015-12-14 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薄壁光学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2477B2 (zh)
EP (2) EP3502184B1 (zh)
JP (2) JP6101745B2 (zh)
KR (1) KR101996157B1 (zh)
CN (1) CN1071090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56969A (ja) * 2015-02-25 2016-09-01 住化スタイロ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株式会社 Led照明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製レンズ
WO2016152165A1 (ja) * 2015-03-26 2016-09-29 住化スタイロ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用成形品
JP6490490B2 (ja) * 2015-05-08 2019-03-27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薄肉光学部品
JP6470108B2 (ja) * 2015-05-21 2019-02-13 住化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株式会社 導光フィルム
JP6522427B2 (ja) * 2015-05-29 2019-05-29 住化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株式会社 光学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光学用成形品
JP2017002295A (ja) * 2015-06-09 2017-01-05 住化スタイロ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KR101956832B1 (ko) * 2015-06-12 2019-03-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 이루어진 광학 성형품
JP6797657B2 (ja) * 2016-12-13 2020-12-09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835564B2 (ja) * 2016-12-16 2021-02-24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822126B2 (ja) * 2016-12-20 2021-01-27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WO2018139206A1 (ja) * 2017-01-26 2018-08-02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部品
JP6828511B2 (ja) * 2017-02-28 2021-02-10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の成形品
JP6522818B2 (ja) * 2017-04-18 2019-05-29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部品
WO2018193702A1 (ja) * 2017-04-18 2018-10-25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部品
JP6416423B1 (ja) * 2017-06-05 2018-10-31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部品
JP6630872B1 (ja) * 2018-03-27 2020-01-15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9090044A (ja) * 2019-01-24 2019-06-13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部品
CN114466896B (zh) 2019-09-25 2023-05-30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6671A (zh) * 2010-01-07 2012-09-19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用其制成的光学成型品
WO2015087526A1 (ja) * 2013-12-10 2015-06-18 住化スタイロ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用成形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7211A (en) 1987-06-26 1993-02-16 Miles Inc. Gamma radiation resistant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CA1338226C (en) 1987-06-26 1996-04-02 Charles E. Lundy Gamma radiation resistant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JP3370208B2 (ja) * 1995-06-16 2003-01-27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H09227785A (ja) 1995-12-20 1997-09-02 Asahi Chem Ind Co Ltd 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H1158364A (ja) 1997-08-15 1999-03-02 Chichibu Onoda Cement Corp シリコンインゴットのスライス台
JP4104707B2 (ja) 1997-11-27 2008-06-1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導光板
JP4156163B2 (ja) 2000-01-31 2008-09-2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導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56161B2 (ja) 2000-01-27 2008-09-2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導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487811B (en) 2000-01-27 2002-05-21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ight guide plat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6780964B2 (en) * 2001-08-30 2004-08-24 Hodogaya Chemical Co., Ltd. Method for preparing polyether polyol copolymer
JP4069364B2 (ja) 2002-07-17 2008-04-02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導光板用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面光源体
JP2006199848A (ja) * 2005-01-21 2006-08-03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よりなる医療用器具
EP1829927A4 (en) 2004-12-24 2008-10-01 Mitsubishi Eng Plastics Corp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THIS COMPREHENSIVE MEDICAL INSTRUMENT
DE112007001050T5 (de) * 2006-05-01 2009-04-02 Idemitsu Kosan Co., Ltd. Polycarbonatharz-Zusammensetzung, optischer Formkörper unter Verwendung derselben und Beleuchtungseinheit
CN103975016B (zh) 2011-12-13 2017-05-31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成型品
JP5879124B2 (ja) 2011-12-28 2016-03-08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JP6261198B2 (ja) 2013-06-18 2018-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5011994A1 (ja) 2013-07-26 2015-01-29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薄肉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薄肉光学部品
KR102121093B1 (ko) 2013-07-26 2020-06-09 미쓰비시 엔지니어링-플라스틱스 코포레이션 박육 광학 부품용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박육 광학 부품
KR101956832B1 (ko) * 2015-06-12 2019-03-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 이루어진 광학 성형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6671A (zh) * 2010-01-07 2012-09-19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用其制成的光学成型品
WO2015087526A1 (ja) * 2013-12-10 2015-06-18 住化スタイロン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用成形品
CN105793357A (zh) * 2013-12-10 2016-07-20 住化斯泰隆Pc有限公司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光学用成形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093177A (ko) 2017-08-14
JP2016130298A (ja) 2016-07-21
KR101996157B1 (ko) 2019-07-03
EP3502184A1 (en) 2019-06-26
EP3243876B1 (en) 2020-02-05
US20170362398A1 (en) 2017-12-21
EP3243876A1 (en) 2017-11-15
JP6101856B1 (ja) 2017-03-22
EP3243876A4 (en) 2018-08-22
JP6101745B2 (ja) 2017-03-22
CN107109045A (zh) 2017-08-29
JP2017088884A (ja) 2017-05-25
EP3502184B1 (en) 2020-09-23
US10472477B2 (en)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9045B (zh) 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薄壁光学部件
CN107148449B (zh) 薄壁光学部件用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薄壁光学部件
JP5699240B1 (ja) 薄肉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薄肉光学部品
KR20130018988A (ko) 도광판용 방향족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도광판
KR102269432B1 (ko) 광학 부품용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광학 부품
JP6893340B2 (ja) 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部品
EP2743300B1 (en)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produced therefrom
JP6645886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9090043A (ja) 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部品
WO2016111117A1 (ja) 薄肉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薄肉光学部品
JP6526871B2 (ja) 薄肉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薄肉光学部品
JP7347962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522493B2 (ja) 光学部品用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部品
JP7309452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889221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KR102642651B1 (ko) 광학 부품용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광학 부품
JP2020193253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