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5830B - 拉链用拉头 - Google Patents

拉链用拉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5830B
CN107105830B CN201580072566.8A CN201580072566A CN107105830B CN 107105830 B CN107105830 B CN 107105830B CN 201580072566 A CN201580072566 A CN 201580072566A CN 107105830 B CN107105830 B CN 107105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portions
cover
cover member
enga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25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5830A (zh
Inventor
赖俊俊
岩濑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105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5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5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5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6、7)由具有上翼板(40、40a)的拉头主体(10)、拉片(20、20a)和罩部件(30、50)构成,拉片(20、20a)具有捏持部(21)、从捏持部(21)延伸的1连结部(22)、从连结部(22)端部向左右两侧突出的一对安装轴部(23)。罩部件(30、50)具有覆盖上翼板(40、40a)肩口侧端部的第1罩部(31a、51a)和从第1罩部(31a、51a)向后口方向延伸的一对第2罩部(31b、51b)。由此,即使拉片(20、20a)受扭转方向的力,拉片(20、20a)连结部(22)也不易产生变形或折损。拉头(6、7)的触感和外观变良好,且拉头(6、7)不易钩挂其他物品等。

Description

拉链用拉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拉头主体、拉片和罩部件这3个零件构成的拉链用拉头。
背景技术
拉链一般具有:在左右的拉链带的相对的带侧缘部沿着带长度方向形成有链牙列的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和能够滑动地安装于链牙列的拉头,通过使拉头沿着链牙列向拉链链牙的啮合方向或者分离方向滑动,能够关闭或者打开拉链。
针对该拉链中使用的拉头,例如在日本专利第4906644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01597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由拉头主体、拉片和罩部件这3个部件构成的拉头。特别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有停止机构的拉头,该停止机构将拉头以相对于拉链牙链带的链牙列不动的方式锁定,并维持拉头的停止状态。
例如图13所示,该专利文献1的拉头8由拉头主体60、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拉头主体60的拉片70、和卡接于拉头主体60并在与拉头主体60之间保持拉片70的罩部件75这3个零件形成。
拉头主体60具有相互大致平行地配置的上翼板61和下翼板62,这些上下翼板61、62的肩口侧端部(前端部)由引导柱63连结,并且在上下翼板61、62间形成有将设置于引导柱63的左右两侧的肩口和设置于后端的后口连通的Y字状的链牙引导通路。此外,在上翼板61的左右侧缘部垂设有凸缘部64。
在拉头主体60的上翼板61形成有收容拉片70的后述的停止爪74的收容部61a,在该收容部61a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贯通链牙引导通路的左右的窗部(爪孔)。在收容部61a的前后配置有卡接柱61b,该卡接柱61b具有供罩部件75卡接的被卡合部。以连结前后的卡接柱61b的方式,设置有具有轴承部61d的左右的支承壁部61c。
拉片70具有捏持部71、从捏持部71向拉片70长度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连结臂部72、和在左右的连结臂部72的前端部间沿着宽度方向配置的安装轴部73,在安装轴部73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一体地形成有停止爪74。
该情况下,左右的连结臂部72配置于比在拉头主体60的左右的支承壁部61c设置的轴承部61d靠外侧的位置。停止爪74具有从安装轴部73向与连结臂部72正交的方向鼓出的爪体基部74a、从爪体基部74a突出的左右的第1爪部74b和第2爪部74c。
罩部件75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罩部75a和突出设置在罩部75a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的内表面的卡合部75b。
在使用这样的拉头主体60、拉片70和罩部件75这3个零件组装拉头8的情况下,首先,在拉头主体60的收容部61a内插入停止爪74,并且在拉头主体60的轴承部61d插入拉片70的安装轴部73,由此将拉片70载置于拉头主体60。
接着,使罩部件75从拉头主体60的上方覆盖,并使罩部件75的前后的卡合部75b卡合在设置于拉头主体60的卡接柱61b的前后的被卡合部上,由此将罩部件75安装于拉头主体60。此时,通过罩部75a的一部分产生弹性变形,前后的卡合部75b卡合在前后的被卡合部上。由此,制造出拉片70的安装轴部7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保持在拉头主体60与罩部件75之间的拉头8。
在这样的专利文献1的拉头8中,由于拉片70具有上述那样的停止爪74,所以通过利用拉片70的自重转动和拉头8向链牙分开方向的强制移动,能够将停止爪74的爪部嵌入到链牙列的拉链链牙间,从而锁定拉头8以使其不滑动。
因此,专利文献1之前的具有停止机构的一般的拉头中,大多是通过安装板簧那样的金属制的弹性部件来形成停止机构,但在专利文献1的拉头8中,能够不使用金属制的弹性部件地形成停止机构。
由此,能够降低具有停止机构的拉头8的零件数量,所以能够实现成本的削减,并且也能够容易且机械性稳定地进行拉头8的组装。而且专利文献1中,由于将拉头8锁定时能够抑制停止爪74的磨损,所以能够使停止机构长期且稳定地发挥功能。
此外,如图14所示,专利文献2记载的拉头9由拉头主体80、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拉头主体80的拉片90、和卡接在拉头主体80上并在与拉头主体80之间保持拉片90的罩部件95这3个零件形成。
在专利文献2中的拉头主体80的上翼板81立起设置有左右一对的轴承部82,并且在左右的轴承部82之间贯穿设置有爪孔83,拉片90的后述的停止爪93a在爪孔83中插入拔出。此外,在上翼板81的前端部立起设置有用于固定罩部件95的左右一对的固定柱84,在各固定柱84的下端部形成有被卡合槽部84a。
拉片90具有捏持部91、从捏持部91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连结臂部92、和在左右的连结臂部92的前端部之间沿着宽度方向配置的安装轴部93,并且在该拉片90形成有由捏持部91、左右的连结臂部92和安装轴部93包围的开口窗部94。
在安装轴部93上,在与左右的连结臂部92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突出设置有停止爪93a。在捏持部91的内侧缘部配置有朝向安装轴部93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卡定片部91a。该情况下,左右的连结臂部92配置于比设置在拉头主体80的左右的轴承部82靠外侧的位置。
罩部件95具有:配置于前端部的宽幅部96;从宽幅部96向后方延伸的窄幅部97,其拉头宽度方向的尺寸比宽幅部96小;和从窄幅部97进一步向后方延伸的悬臂状的突片部98,其使拉片90的左右一对的卡定片部91a卡定。专利文献2中,通过将拉片90的左右一对的卡定片部91a卡定在该罩部件95的突片部98上,能够保持拉片90的倒伏状态。
罩部件95的宽幅部96在拉头9的俯视观察时具有与上翼板81的前端部的形状(平面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平面形状)。此外,宽幅部96具有顶板部、在顶板部的背面(下表面)垂设的左右的侧壁部和前后壁部,利用这些顶板部、左右的侧壁部和前后壁部形成有用于收容设置于拉头主体80的左右的固定柱84的收容空间部。窄幅部97从宽幅部96平板状地延伸,以从上方侧覆盖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的方式配置。
在由这样的拉头主体80、拉片90和罩部件95这3个零件组装拉头9的情况下,首先,将停止爪93a插入到拉头主体80的爪孔83中,并且将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插入到拉头主体80的轴承部82,由此将拉片90载置于拉头主体80。接着,从拉头主体80的上方覆盖罩部件95,在设置于罩部件95的宽幅部96的收容空间部内收容拉头主体80的左右的固定柱84,之后,使罩部件95的左右的侧壁部的下端部向内侧产生按压变形。
由此,以向内侧突出的方式产生了塑性变形的罩部件95的突出部位压入到形成于固定柱84的被卡合槽部84a中,罩部件95被固定在拉头主体80上。通过以上方式,制造出拉片90的安装轴部93能够转动地被保持在拉头主体80与罩部件95的窄幅部97之间的拉头9。
在这样的专利文献2的拉头9中,具有基于停止爪93a的停止机构,并且与上述专利文献1的拉头9同样地由3个零件形成,因此能够通过零件数量的降低实现成本的削减,并且还能够容易地进行拉头9的组装。而且,专利文献2的拉头9中,罩部件95的宽幅部96、窄幅部97和卡定片部91a的上表面形成为比较宽的平面状,所以能够提高拉头9的外观品质和美观性,并且能够提高拉头9的触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90664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001597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通常情况下,在拉链安装于衣物或者包类等产品上时,拉头露出到产品的外部的情况较多,因此有时也重视触感和外观(设计)。
但是,例如,图13所示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拉头8中,拉头主体60的上翼板61的上表面露出呈现在外部,并且例如在拉片70倒伏的状态下拉片70的正面或者背面相对于上翼板61的上表面形成层差。此外,被固定在拉头主体60的罩部件75相对于上翼板61和拉片70也形成层差。
这样,拉头8的上表面侧的形态具有多个层差,所以拉头8的手触摸时感觉凹凸不平,触感不好。此外,存在拉头8的外观与拉链安装产品的设计不匹配的情况。而且,在拉头8用于衣物或者包类等产品中的情况下,会有其他物品钩挂到拉头8的层差上的隐患。
另一方面,图14所示的专利文献2记载的拉头9与专利文献1的拉头8相比,罩部件95形成为宽幅,所以具有得到比较平坦的印象的外观。因此,专利文献2的拉头9看起来具有时尚的感觉,并且拉头9的触感也比较良好。
但是,这样的专利文献2的拉头9中,在拉片90倒伏了的状态下,在罩部件95的上表面与拉片90的上表面之间、拉片90的上表面与经由拉片90的开口窗部94而露出呈现在外部的上翼板81的上表面之间,也形成层差。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拉头9的触感并且进一步减少其他物品的钩挂,期望使拉头9整体的上表面形态更平坦。
此外,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记载的拉头8、9中,拉片70、90的捏持部71、91和安装轴部73、93由左右一对的连结臂部72、92连结。这样的拉片70、90在其安装轴部73、93被设置于拉头主体60、80的左右的轴承部61d、82支承的状态下安装在拉头主体60、80上。该情况下,拉片70、90的左右的连结臂部72、92配置在比设置于拉头主体60、80的左右的轴承部61d、82靠拉头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在像这样拉片70、90的左右的连结臂部72、92在比拉头主体60、80中的左右的轴承部61d、82靠外侧处配置于相互分离某种程度的位置,并且各连结臂部72、92形成得细长的情况下,例如在拉头8、9的滑动操作中,拉片70、90在相对于被保持在拉头主体60、80上的安装轴部73、93扭转的方向上承受过度的力时,有左右的连结臂部72、92的一方或者双方产生变形或者折弯的隐患。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完成的,其具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头,是能够实现成本的削减和组装作业性的提高且由拉头主体、拉片和罩部件这3个零件形成的拉链用拉头,在该拉头中能够提高拉片的对于扭转方向的力的强度,而且,减少在拉头的上表面侧形成的层差,触感良好且外观也良好,并且能够防止钩挂其他物品。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拉链用拉头,作为基本结构,由上翼板和下翼板通过引导柱连结的拉头主体、相对于上述拉头主体能够转动地配置的拉片、和安装在上述拉头主体的罩部件构成,上述拉链用拉头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上述拉片具有捏持部、从上述捏持部向拉片长度方向延伸的1个连结部、和一对安装轴部,该一对安装轴部从上述连结部中的与上述捏持部相反侧的端部向拉片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突出,上述罩部件具有第1罩部和一对第2罩部,在从上述拉头主体的上表面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上述第1罩部覆盖上述上翼板的肩口侧端部,一对上述第2罩部从上述第1罩部向后口方向延伸,在上述罩部件的一对上述第2罩部之间设置有能够收容上述拉片的上述连结部的槽部。
本发明的拉头中,优选的是,上述罩部件具有与上述上翼板卡合的卡合部,并且上述罩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上述上翼板具有使上述罩部件的上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上述卡合部具有配置于上述第1罩部的至少1个第1卡合部和分别配置于左右的上述第2罩部的一对第2卡合部,上述被卡合部具有至少1个第1被卡合部和一对第2被卡合部,在上述拉头主体上组装了上述罩部件和上述拉片的状态下,上述第1被卡合部配置于比上述安装轴部靠上述拉头主体的肩口侧的位置,并使上述罩部件的上述第1卡合部卡合,一对上述第2被卡合部配置于比上述安装轴部靠上述拉头主体的后口侧的位置,并分别使上述罩部件的上述第2卡合部卡合。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上翼板具有:第1加强壁部,其分别立起设置于上述上翼板中的上述第1被卡合部的左右,并且与上述第1被卡合部一体地形成;第2加强壁部,其分别立起设置于上述上翼板中的一对上述第2被卡合部的外侧,并且与上述第2被卡合部一体地形成。
而且,优选的是,上述上翼板的上述第1加强壁部和上述第2加强壁部相互分离地配置,上述罩部件具有嵌入在上述上翼板的上述第1加强壁部与上述第2加强壁部之间的嵌入壁部。该情况下,尤其优选的是,在上述上翼板的左右侧缘部配置有从上述上翼板隆起的左右的加强肋,上述嵌入壁部配置于上述加强肋与上述安装轴部之间。
本发明的拉头中,优选的是,上述连结部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1个上述第2罩部的最大宽度尺寸大。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拉片的上述捏持部具有基端部,该基端部与上述连结部连结,并且形成为与上述连结部相比宽度宽,上述捏持部的上述基端部在上述连结部收容于上述罩部件的上述槽部时与上述罩部件的后口侧端部相邻。该情况下,尤其优选的是,上述基端部的左右外侧缘间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上述罩部件的上述后口侧端部的左右外侧缘间的宽度尺寸小。
进而,本发明的拉头中,优选的是,上述拉头主体具有贯穿设置于上述上翼板的爪孔部,上述拉片具有停止爪,该停止爪突出设置于上述中央连结部,并经由上述爪孔部突出到上述拉头主体的链牙引导通路内。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拉头如上述那样由拉头主体、拉片和罩部件这3个零件形成。此外,拉片具有配置于拉片的一端部的捏持部、配置于拉片的另一端部的安装轴部、和从捏持部向拉片长度方向延伸并将捏持部和安装轴部间连结的1个连结部,安装轴部从连结部的与捏持部连结的一侧为相反侧的端部的左右侧面沿着拉片宽度方向突出。
像这样,本发明的拉头中,拉片的捏持部和安装轴部通过1个连结部而连结,由此本发明的连结部具有比以往的拉片中的分为左右地形成为连结部的左右的各连结臂部大的横截面面积(变粗),能够增大连结部的强度。
此外,本发明的连结部,特别是通过配置于拉片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例如在捏持拉片使拉头沿着链牙列进行滑动操作时,即使拉片受到相对于安装轴部扭转的方向的力,与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那样以往左右连结臂部配置于相互分离某种程度的外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也能够减小连结部受到的力矩。
即,本发明的拉片与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那样的以往的拉片相比,能够增大将捏持部和安装轴部连结的连结部的强度,并且能够减小该连结部受到扭转的方向的力时的力矩,因此能够更加不易产生连结部的变形或折损。
而且,本发明的拉头中,在从上方观察拉头主体的情况下,罩部件具有覆盖上翼板的肩口侧端部的第1罩部和从第1罩部向后口方向分为二部分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第2罩部,并且在罩部件的左右的第2罩部之间设置有能够收容拉片的连结部的槽部。
由此,由于在使拉片向拉头主体的后口侧倒伏了时拉片嵌入并收容于罩部件的槽部内,所以能够减小在罩部件的上表面与拉片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层差,或者能够防止在罩部件的上表面与拉片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层差。而且本发明中,由于能够利用罩部件和拉片从上方整体地覆盖上翼板,所以还能够防止在罩部件和拉片的上表面与上翼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层差。
因此,本发明的拉头中,由于能够将拉头整体的上表面形成为层差少的接近平坦的状态(或者没有层差的平坦的状态),所以从上方侧触摸拉头时的触感变得良好,并且在具有本发明的拉头的拉链安装在衣物等拉链安装产品上时,能够使拉头不易钩挂其他物品等。此外,该情况下,由于拉头比较薄而具有平坦的感觉的外观形状,所以能够提高拉头的外观品质,以赋予例如灵巧的印象和时尚的印象等。
这样的本发明的拉头中,罩部件具有与上翼板卡合的卡合部,并且罩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此外,拉头主体的上翼板具有使罩部件的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若是这样的拉头,则能够利用卡扣式的卡合简单且稳定地将罩部件组装到拉头主体上。
特别是在该情况下,罩部件的卡合部具有配置于第1罩部的至少1个第1卡合部和分别配置于左右的第2罩部的一对第2卡合部。上翼板的被卡合部具有至少1个第1被卡合部和一对第2被卡合部,在罩部件和拉片组装在拉头主体上的状态下,所述第1被卡合部配置于比拉片的安装轴部靠拉头主体的肩口侧的位置,并使罩部件的第1卡合部卡合,一对所述第2被卡合部配置于比拉片的安装轴部靠拉头主体的后口侧的位置,并分别使罩部件的第2卡合部卡合。
因此,在将拉片的安装轴部保持在上翼板的第1被卡合部与第2被卡合部之间的状态下,通过使罩部件的第1和第2卡合部卡合在上翼板的第1和第2被卡合部上,能够牢固地将罩部件安装在拉头主体上,并且能够将拉片的安装轴部稳定地保持在拉头主体与罩部件之间。由此,能够可靠地组装由3个零件构成的拉头,并且能够简单且稳定地进行拉头的组装作业。此外,在对安装于拉链的拉头进行滑动操作时罩部件和拉片很难从拉头主体脱落,能够稳定地确保可在通常的使用中足够耐用的品质。
此外,该情况下,上翼板具有:第1加强壁部,其分别立起设置于上翼板中的第1被卡合部的左右,并且与第1被卡合部一体地形成;和第2加强壁部,其分别立起设置于上翼板中的一对第2被卡合部的外侧,并且与第2被卡合部一体地形成。由此,第1被卡合部和第2被卡合部利用第1加强壁部和第2加强壁部分别被加强,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在拉头主体上安装罩部件。
进而,在该情况下,上翼板的第1加强壁部和第2加强壁部相互分离地配置,并且罩部件具有嵌入在上翼板的第1加强壁部与第2加强壁部之间的嵌入壁部。由此,在将罩部件组装在拉头主体上时,能够稳定地进行罩部件相对于上翼板的定位(特别是前后方向上的定位)。而且,在组装好拉头时,配置成上翼板的第1加强壁部和第2加强壁部与罩部件的嵌入壁部相连续。因此,能够通过这些壁部以从外部不能看见的方式隐藏并保护上翼板的第1和第2被卡合部、轴承部还有拉片的安装轴部,并且能够使拉头的外形看起来更灵巧。
而且,在上翼板的左右侧缘部配置有从上翼板隆起的左右的加强肋,罩部件的嵌入壁部配置于加强肋与安装轴部之间。通过配置加强肋,能够增大上翼板的强度。此外,通过罩部件的嵌入壁部配置于加强肋与安装轴部之间,嵌入壁部配置于加强肋的内侧而被保护,并且能够稳定地由该嵌入壁部覆盖并保护拉片的安装轴部。
此外,本发明的拉头中,拉片的连结部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左右一对的第2罩部之中的一方的最大宽度尺寸大。由此,拉片的连结部变粗,能够增大连结部的强度。
本发明中,拉片的捏持部具有基端部,该基端部与连结部连结并且形成为与连结部相比宽度宽。此外,该捏持部的基端部在连结部嵌入到罩部件的槽部中时与罩部件的后口侧端部相邻。而且,捏持部的基端部的左右外侧缘之间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罩部件的后口侧端部的左右外侧缘之间的宽度尺寸小。
由此,在拉片倒伏而收容在罩部件的槽部内的状态下,看起来罩部件的左右侧缘与拉片的捏持部的左右侧缘连续,所以从上方观察拉头整体时,呈现出罩部件和拉片为一体的外形(轮廓)。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拉头的触感和外观品质。而且,通过使捏持部的基端部的宽度尺寸比罩部件的后口侧端部的宽度尺寸小,能够使其他物品等不易钩挂在拉头上。
此外,本发明的拉头主体具有贯穿设置于上翼板的爪孔,拉片具有停止爪,该停止爪突出设置于连结部的安装轴部侧的端部,并经由上翼板的爪孔而突出到拉头主体的链牙引导通路内。由此,拉头能够稳定地具有停止机构,该停止机构维持拉头相对于拉链牙链带的链牙列的停止状态。
而且,由于具有基于拉片的停止爪的停止机构,所以在将停止爪嵌入到拉链牙链带的拉链链牙间而将拉头的滑动锁定时,拉片相对于拉头主体的转动也同时被锁定。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拉片的摇摆和由该摇摆引起的拉片与拉头主体的接触声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拉链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拉头的俯视图。
图3是该拉头的主视图。
图4是该拉头的侧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的VI-VI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将该拉头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将该拉头分解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使拉片相对于上翼板的上表面立起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将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拉头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将该拉头分解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1的其他变形例的拉头的罩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以往的拉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以往的其他拉头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举出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而且,本发明完全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要与本发明具有实质相同的结构且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就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以下的实施例中,针对本发明的拉头形成为由线圈状地连续的多个拉链链牙形成链牙列的拉链用拉头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拉头也可以形成为用于以下拉链的拉头,即,多个独立的拉链链牙通过注塑成形而安装在拉链带上的拉链,或者通过按压金属制的拉链链牙使其塑性变形来将拉链链牙安装在拉链带上的拉链。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1的拉链的俯视图。图2~图4是本实施例1的拉头的俯视图、主视图和侧视图。图5和图6是图2所示的V-V线和VI-VI线的剖视图。图7和图8是拉头的分解图。
而且,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是指拉头的滑动方向或者拉链带的带长度方向,特别是,将以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的方式使拉头滑动的方向作为前方,将以使啮合状态的链牙列分离(分开)的方式使拉头滑动的方向作为后方。
左右方向是指拉头的宽度方向或者拉链带的带宽度方向。此外,图1的实施例1中,拉头的宽度方向与拉片宽度方向是相同的方向。进而,上下方向是指拉头的高度方向或者拉链带的带表背方向,特别是,将拉片安装在拉头的拉头主体上的一侧作为上方,将其相反侧的方向作为下方。
本实施例1的拉链1具有: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2,在左右的拉链带3的相对的带侧缘部(也称为链牙安装部)沿着带长度方向形成有链牙列4;和能够滑动地安装在链牙列4上的拉头6。
该情况下,拉链牙链带2的链牙列4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即:将单丝成形为线圈状而得到的多个连续状的拉链链牙5在各拉链链牙5内穿插有未图示的芯线的状态下,通过未图示的缝制线的双线锁缝而缝合在拉链带3上。
本实施例1的拉头6具有停止机构,该停止机构在使拉头6相对于链牙列4停止时通过将拉片20的后述的停止爪24嵌入到链牙列4的拉链链牙5之间而卡合在链牙列4上,而能够保持拉头6的停止状态。
该拉头6由拉头主体10、拉片20和罩部件30这3个零件形成。此外,这些拉头主体10、拉片20和罩部件30是通过对聚酰胺、聚缩醛、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热塑性树脂进行注塑成形而形成为规定的形状的。
像这样由合成树脂形成拉头6的整体,由此能够实现拉头6的轻量化。而且本发明中,也能够代替合成树脂而使用锌合金等金属材料来形成拉头主体10、拉片20和罩部件30之中的至少1个零件。
本实施例1的拉头主体10以拉头宽度方向的中心面为基准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该拉头主体10具有上翼板40、与上翼板40分开且平行地配置的下翼板12、将上下翼板40、12的前端部(肩口侧端部)间连结的引导柱13、从上翼板40的左右侧缘部向下翼板12垂设的上凸缘部14、和配置于下翼板12的左右侧缘部的隆起部15。
此外,在拉头主体10的前端部,在将引导柱13夹于其间的左右两侧形成有肩口,并且在拉头主体10的后端形成有后口。此外,在上翼板40与下翼板12之间形成有将左右的肩口和后口连通的Y字形状的链牙引导通路16。而且,在拉头主体10的上凸缘部14与隆起部15之间设置有使拉链带3穿插的带穿插间隙。
拉头主体10的上翼板40具有:在上翼板40的前端部上表面立起设置的前方被卡合部(第1被卡合部)41;在前方被卡合部41的左右两侧与前方被卡合部41一体地配置的左右的前方加强壁部(第1加强壁部)43;在上翼板40的后端部上表面立起设置的左右的后方被卡合部(第2被卡合部)42;在各后方被卡合部42的宽度方向外侧与后方被卡合部42一体地配置的左右的后方加强壁部(第2加强壁部)44;在前方加强壁部43和后方加强壁部44的内侧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的左右的连结纵壁部45;支承鼓出部46,其配置于左右的后方被卡合部42之间,支承向后口侧倒伏了的拉片20;配置于上翼板40的左右侧缘部的左右的加强肋47;和爪孔部48,其贯穿设置在左右的连结纵壁部45之间,供拉片20的停止爪24插入。
上翼板40的前方被卡合部(第1被卡合部)41和后方被卡合部(第2被卡合部)42被设置为使罩部件30卡合的被卡合部。该情况下,在形成了本实施例1的拉头6时,在前后方向上,前方被卡合部(第1被卡合部)41配置于比拉片20的后述的安装轴部23的位置靠前方(肩口侧)的位置,后方被卡合部(第2被卡合部)42配置于比安装轴部23的位置靠后方(后口侧)的位置。此外,前方被卡合部(第1被卡合部)41配置于比由连结纵壁部45支承安装轴部23的后述的轴承部45d的位置靠前方(肩口侧)的位置,后方被卡合部(第2被卡合部)42配置于比轴承部45d的位置靠后方(后口侧)的位置。
本实施例1中的上翼板40的前方被卡合部41具有从上翼板40立起的前方柱部41a和从前方柱部41a的上端部向前方延伸的前方钩部41b。
该情况下,在上翼板40的上表面与前方钩部41b之间设置有使罩部件30的后述的前方卡合部33的前方爪部33b嵌入的空间部。此外,在上翼板40的前端部上表面,供罩部件30的前方卡合部33插入的凹槽部49从前方被卡合部41形成至上翼板40的前端缘。
左右的前方加强壁部43由立起设置于上翼板40的上表面的壁厚薄的壁体形成。各前方加强壁部43通过与前方被卡合部41的左右两端连结并一体形成来对前方被卡合部41进行加强,并且还与连结纵壁部45的前端部连结。该情况下,左右的前方加强壁部43中的与前方被卡合部41连结的部分的壁厚形成为局部较厚。此外,左右的前方加强壁部43的外壁面以左右的外侧面间的宽度尺寸从前端部朝向后端部而逐渐增大的方式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地配置。
左右的前方加强壁部43的距上翼板40的上表面的高度尺寸设定为比前方被卡合部41和连结纵壁部45的距上翼板40的上表面的高度尺寸大。前方加强壁部43的上端缘以与罩部件30的后述的罩部31的弯曲形状对应、且前方加强壁部43的高度尺寸从前方加强壁部43的前端部朝向后端部逐渐增大的方式,相对于上翼板40的上表面倾斜地形成。
左右的后方被卡合部42分别具有从上翼板40立起的后方柱部42a和从后方柱部42a的上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后方钩部42b。该情况下,在上翼板40的上表面与后方钩部42b之间设置有使罩部件30的后述的后方卡合部34的后方爪部34b嵌入的空间。
该情况下,各后方被卡合部(第2被卡合部)42配置于第2加强壁部44与支承鼓出部46之间。由此,在罩部件30的后述的后方卡合部(第2卡合部)34卡合在后方被卡合部42上的状态下,该后方卡合部34被夹在第2加强壁部44与支承鼓出部46之间,因此能够防止罩部件30的后方卡合部34的位置向左右方向偏移。
左右的后方加强壁部44由在上翼板40的上表面沿着前后方向立起设置的壁厚薄的壁体形成。此外,左右的后方加强壁部44通过与左右的后方被卡合部42的外侧缘连结并一体形成来对后方被卡合部42进行加强,并且还与连结纵壁部45的后端部连结。各后方加强壁部44的后端部中的外壁面形成为与上翼板40的侧面和上凸缘部14的外侧面没有形成层差而是连续的连续面。
此外,左右的后方加强壁部44的距上翼板40的上表面的高度尺寸设定为比后方被卡合部42和连结纵壁部45的距上翼板40的上表面的高度尺寸大。而且,后方加强壁部44的上端缘以与罩部件30的后述的罩部31的弯曲形状对应、且后方加强壁部44的高度尺寸从后方加强壁部44的前端部朝向后端部逐渐减小的方式,相对于上翼板40的上表面倾斜地形成。
左右的连结纵壁部45从前方被卡合部41的左右两侧沿着前后方向配置至左右的后方被卡合部42,以使得将前方加强壁部43与后方加强壁部44及后方被卡合部42之间连结。左右的各连结纵壁部45具有:与前方加强壁部43连结的壁厚厚的前壁部45a;与后方加强壁部44和后方被卡合部42连结的壁厚厚的后壁部45b;配置于前壁部45a与后壁部45b之间的壁厚薄的中间壁部45c;和在中间壁部45c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形成为凹状的轴承部45d。
该情况下,连结纵壁部45的距上翼板40的上表面的高度尺寸设定为比前方加强壁部43和后方加强壁部44的距上翼板40的上表面的高度尺寸小。此外,成为连结纵壁部45的内壁面的前壁部45a的内壁面、中间壁部45c的内壁面和后壁部45b的内壁面形成连续的单一平面,左右的连结纵壁部45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隔设定为比拉片20的后述的中央连结部22的宽度尺寸(左右方向的尺寸)大。而且,还能够将中央连结部22称为连结部。
而且,在连结纵壁部45的前壁部45a与后壁部45b之间,利用壁厚厚的前后壁部45a、45b与壁厚薄的中间壁部45c之间的壁厚差(拉头宽度方向的尺寸差),设置有能够插入拉片20的后述的安装轴部23的大小的空间部。连结纵壁部45的轴承部45d以从中间壁部45c的上端向下方切除半圆形的方式凹陷设置,通过该轴承部45d的圆弧状的内表面(上表面)支承拉片20的安装轴部23。
支承鼓出部46以在上翼板40的后端部(后口侧端部)从上翼板40的上表面鼓出的方式,在左右的后方被卡合部42之间从爪孔部48的后端配置至上翼板40的后口侧端缘。该支承鼓出部46具有与上翼板40一体化的基底部46a和配置于基底部46a的前端部上表面的支承突出部46b。因此,在拉片20向后口侧倒伏了时,支承鼓出部46的支承突出部46b与拉片20的后述的中央连结部22抵接,由此拉片20以与上翼板40大致平行的方式被支承鼓出部46支承。
左右的加强肋47从上翼板40隆起地形成于上翼板40的左右侧缘部,并且设置为与左右的前方加强壁部43连结。通过具有这样的加强肋47,能够增大拉头主体10(特别是上翼板40)的强度。而且,在利用材质等充分确保了拉头主体10的强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加强肋47地形成拉头主体10。
上翼板40的爪孔部48在拉头宽度方向上的被左右的连结纵壁部45夹着的区域,从拉头长度方向上的上翼板40的中央部形成至支承鼓出部46的前端的位置。该爪孔部48以从上翼板40的上表面贯通到链牙引导通路16的方式贯穿设置。
本实施例1中的拉片20具有:捏持部21,其配置于拉片20的一端部(第1端部),使用者能够用手指捏住;从捏持部21的基端部向拉片长度方向延伸的1个中央连结部22;配置于中央连结部22的基端部的左右的安装轴部23;和在中央连结部22的基端部突出设置的停止爪24。捏持部21的基端部形成为与中央连结部22相比宽度宽。也就是说,捏持部21的基端部与中央连结部22相比拉片宽度方向的尺寸形成得较大。
捏持部21形成为从一方的面(上表面)侧观察拉片20时呈现大致等腰梯形的形态,在拉片20向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与上翼板40大致平行地倒伏并嵌入到罩部件30的后述的槽部32的状态下,捏持部21向拉头主体10的外侧(后方侧)凸出地配置。此处,拉片20的上表面是指,在拉片20向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倒伏并嵌入到罩部件30的槽部32的状态下,拉片20的朝向上方侧的面,拉片20的下表面是指朝向与上表面相反的方向侧的面。
该捏持部21的基端部的左右外侧缘在拉片20向后口侧倒伏了的状态下与罩部件30的后述的罩部31的后端部相邻地配置。此外,捏持部21的基端部的左右外侧缘间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罩部31的后端部的宽度尺寸小,优选为85%以上且不足100%的大小。
由此,罩部件30的左右侧缘和倒伏了的拉片20的捏持部21的左右侧缘以连续的方式形成,从而在罩部件30与拉片20的捏持部21之间不易钩挂或者夹住其他物品。而且,能够形成从上方侧观察拉头6时罩部件30和拉片20看上去一体那样的外观。此外该情况下,为了使捏持部21的触感提高,配置于捏持部21的外周的外周面与上表面之间的棱线部形成为将角削掉了那样的平滑的面形状。
拉片20的中央连结部22由从捏持部2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直线状地延伸的1个连结体形成。而且,本实施例1的中央连结部22从捏持部2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向拉片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但是本发明中,将拉片的捏持部和安装轴部连结的连结部也可以从捏持部的比宽度方向中央部向左右方向稍微偏移了的位置延伸设置。
该中央连结部22从与捏持部21连结的前端部至用于配置安装轴部23的基端部具有一定的宽度尺寸。特别是,中央连结部22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捏持部21的基端部的宽度尺寸小,并且,捏持部21的上表面形成为相对于中央连结部22的上表面不形成层差而是连续的平坦面。因此,捏持部21和中央连结部22在俯视观察时呈T字状。
此外,中央连结部22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上翼板40的左右的连结纵壁部45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隔小,以使得中央连结部22配置于在上翼板40设置的左右的轴承部45d之间。而且,该中央连结部22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罩部件30的后述的左右的第2罩部31b之中的一方的最大宽度尺寸(本实施例1中,右侧或者左侧的第2罩部31b的与第1罩部31a连结的连结侧端部的宽度尺寸)大。
像这样,由于本实施例1的中央连结部22形成得粗,所以中央连结部22的与拉片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横截面面积)能够确保得比例如以往的拉片那样从捏持部在左右分为2个地延伸的连结臂部各自的截面面积大,由此,能够提高中央连结部22的强度。
拉片20的安装轴部23从中央连结部22的基端部的左右侧面在宽度方向(与拉片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左右两侧以圆柱状突出。圆柱状的安装轴部23的直径设定为能够插入到设置于上翼板40的连结纵壁部45上的轴承部45d的大小。该情况下,左右的各安装轴部23的宽度尺寸(即,中央连结部22的侧面与安装轴部23的圆形的侧面之间的尺寸)设定为比上翼板40的连结纵壁部45的薄的中间壁部45c的壁厚(宽度尺寸)大。
拉片20的停止爪24从中央连结部22的基端部向与拉片2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该停止爪24具有:在中央连结部22的下表面鼓出地一体地形成的爪体基部24a;从爪体基部24a的左右侧缘部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延伸片部24b;从左右的延伸片部24b的前端进一步突出的左右的第1爪部24c和第2爪部24d。左右的延伸片部24b隔开规定的间隔相互平行地配置。
停止爪24的第1爪部24c如图8中虚线所示那样突出设置在左侧的延伸片部24b上。第2爪部24d突出设置在右侧的延伸片部24b上。这些第1爪部24c和第2爪部24d使拉片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在前后相互错开地配置。
该情况下,第1爪部24c的位置和第2爪部24d的位置与链牙列4中的1个拉链链牙5的大小对应地错开,本实施例1中,在拉片20向后口侧倒伏且中央连结部22收容于罩部件30的槽部32的状态下,左侧的第1爪部24c配置于比右侧的第2爪部24d靠前方的位置。
而且,在本实施例1的停止爪24配置有左右一对的第1爪部24c和第2爪部24d,但在本发明中,也能够以仅具有左侧的第1爪部24c和右侧的第2爪部24d中任一个的方式形成停止爪24。
本实施例1的罩部件30具有:成为顶板的罩部31;配置于罩部31的前端部的1个前方卡合部(第1卡合部)33;配置于罩部31的后端部的左右一对的后方卡合部(第2卡合部)34;左右一对的嵌入壁部35,其配置于罩部31的左右侧缘部,嵌入到上翼板40的前方与后方加强壁部43、44之间;从上方按压拉片20的安装轴部23的左右一对的轴按压部36;和将左右的轴按压部36的前端部间连结的连结横壁部37。
罩部件30的罩部31形成为,从左右侧面侧观察拉头6时,拉头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以向上方隆起的方式形成为平缓地弯曲的薄板状,并且在将罩部件30组装在拉头主体10上时能够稍微弹性变形。此外,为了提高触感,配置于罩部31的外周的外周面与上表面之间的棱线部形成为将角削掉了的平滑的面形状。
罩部31在从上方观察拉头主体10的状态下具有:覆盖上翼板40的肩口侧端部(前端部)的第1罩部31a、和从第1罩部31a朝向后方分成两部分地延伸的左右的第2罩部31b。而且,在左右的第2罩部31b之间形成有槽部32,当拉片20向后口侧倒伏了时该槽部32中嵌入并收容拉片20的中央连结部22,并且当使拉片20转动时能够从该槽部32拔出中央连结部22。该情况下,第1罩部31a的上表面和左右的第2罩部31b的上表面形成为平滑的一个弯曲状的平面。
第1罩部31a形成为俯视观察时与上翼板40中的比轴承部45d靠前侧的区域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以使得在使罩部件30覆盖在拉头主体10的上翼板40上时第1罩部31a覆盖上翼板40的前端部整体。
左右的第2罩部31b形成为在使罩部件30覆盖在上翼板40上时配置于各第2罩部31b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左右外侧缘在俯视观察时从上翼板40的轴承部45d起与后侧的区域的左右侧缘重叠的形状。
形成于左右的第2罩部31b之间的槽部32形成为在拉片20向后口侧倒伏了时能够嵌入并收容拉片20的中央连结部22,该槽部32的拉头宽度方向上的间隔设定为与拉片20的中央连结部22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或者比其稍大的尺寸。
罩部件30的前方卡合部33和左右的后方卡合部34被设为针对拉头主体10的卡合部。前方卡合部33具有从第1罩部31a的前端部向下方垂设的前方柱部33a和从前方柱部33a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前方爪部33b。该前方卡合部33的前方柱部33a如图3所示那样具有宽度尺寸朝向下方减小的形状,而且前方柱部33a的下端部在罩部件30组装在拉头主体10上时被插入到设置于上翼板40的前端部的凹槽部49中。
左右的后方卡合部34分别设置于左右的第2罩部31b的后端部。各后方卡合部34具有从第2罩部31b向下方垂设的后方柱部34a和从后方柱部34a的下端向前方延伸的后方爪部34b。该情况下,后方卡合部34的后方柱部34a具有与从上翼板40立起的后方被卡合部42的后方柱部42a相同的宽度尺寸。
左右的嵌入壁部35在罩部3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比罩部31的左右侧缘稍微靠内侧的位置沿着前后方向配置。通过像这样配置嵌入壁部35,即使嵌入壁部35沿着前后方向从罩部31垂设,也能够使罩部31的产生上述的弹性变形。
此外,左右的嵌入壁部35形成为在罩部件30组装于拉头主体10上时嵌入到上翼板40的前方与后方加强壁部43、44之间、并且与上翼板40的上表面抵接或者靠近的形状。该情况下,为了使拉头6不易钩挂其他物品,各嵌入壁部35优选形成为该嵌入壁部35的外壁面与前方和后方加强壁部43、44的外壁面连续。而且,当罩部件30组装在拉头主体10上时,左右的各嵌入壁部35配置在上翼板40的加强肋47与拉片20的安装轴部23之间。
左右的轴按压部36在比左右的嵌入壁部35靠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沿着前后方向配置,特别是在本实施例1中,左右的轴按压部36分别从左右的第2罩部31b的内侧缘部垂设。各轴按压部36具有从第2罩部31b向下方延伸的垂下壁部和以从垂下壁部的下端向上方切除半圆形的方式凹陷设置的凹部,能够通过凹部的圆弧状的内表面从上方侧能够旋转地按压拉片20的安装轴部23。
罩部件30的连结横壁部37在第1罩部31a的后端部沿着左右宽度方向垂设。该连结横壁部37提高罩部件30的强度,并且在罩部件30组装于拉头主体10上时与上翼板40的左右的连结纵壁部45的上表面抵接,使罩部31相对于上翼板40的位置稳定。
接着,针对组装由上述那样的拉头主体10、拉片20和罩部件30构成的拉头6的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在设置于拉头主体10的上翼板40上的左右的轴承部45d插入拉片20的左右的安装轴部23,并且在上翼板40的支承鼓出部46载置拉片20的中央连结部22,由此将拉片20以向后口侧倒伏了的状态设置在拉头主体10上。此时,拉片20的停止爪24插入到拉头主体10的爪孔部48中。
接着,对设置有拉片20的拉头主体10,从拉头主体10和拉片20的上方覆盖罩部件30。此时,使罩部件30的前方卡合部33和左右的后方卡合部34的位置与拉头主体10的前方被卡合部41和左右的后方被卡合部42的位置一致,并且以将罩部件30的左右的嵌入壁部35插入到拉头主体10的前方与后方加强壁部43、44之间的方式覆盖罩部件30,由此能够使罩部件30的轴按压部36的位置与拉片20的安装轴部23的位置一致。
接着,在将罩部件30覆盖在拉头主体10上之后,向拉头主体10按压罩部件30。由此,罩部件30的罩部31产生弹性变形,同时罩部件30的前方卡合部33越过拉头主体10的前方被卡合部41的前方钩部41b而卡合,并且罩部件30的后方卡合部34越过拉头主体10的左右的后方被卡合部42的后方钩部42b而卡合。
由此,罩部件30安装在拉头主体10上,并且拉片20的安装轴部23能够转动地保持在上翼板40的轴承部45d与罩部件30的轴按压部36之间。另外此时,拉片20的中央连结部22收容在罩部件30的槽部32中,罩部件30的罩部31的上表面和拉片20的捏持部21及中央连结部22的上表面配置成在两者之间形成的层差极小的平坦状。
像这样,在本实施例1中,罩部件30的前方卡合部33和后方卡合部34将上翼板40的轴承部45d和拉片20的安装轴部23夹在中间,与拉头主体10的前方被卡合部41和后方被卡合部42卡合,从而组装拉头6,由此,能够利用拉头主体10、拉片20和罩部件30这3个零件可靠且牢固地组装拉头6。此外,不使用特殊的工具和器具就能够简单地进行该拉头6的组装作业。
此外,组装好的本实施例1的拉头6例如图5所示那样,在使拉片20向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以与上翼板40的上表面大致平行的方式倒伏时,能够使停止爪24的第1和第2爪部24c、24d突出到拉头主体10的链牙引导通路16。
此外,从第1和第2爪部24c、24d突出到链牙引导通路16的状态,使拉片20在与上翼板40的上表面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转动,由此如图9所示,能够使第1和第2爪部24c、24d从链牙引导通路16拔出。此时,拉片20通过与罩部件30的第1罩部31a的后端缘抵接,来限制拉片20向肩口侧倒伏。
此时,停止爪24的第1和第2爪部24c、24d虽然被抬起到比上翼板40的上表面位置靠上方的位置,但是通过限制拉片20的转动,不会突出到比罩部件30靠外侧(上方侧)的位置,而被保持在罩部件30的槽部32内。由此,能够防止产生拉片20的第1和第2爪部24c、24d容易钩挂其他物品等不良情况。
在具有上述那样的本实施例1的拉头6的图1所示的拉链1中,在使拉链1开闭时,捏着拉片20并使其例如以相对于上翼板40的后口侧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50°以上的方式转动。由此,能够使拉片20的第1和第2爪部24c、24d从拉头主体10的链牙引导通路16退避。
进而,一边将拉片20保持50°以上的倾斜角度,一边使拉头6在链牙列4的啮合方向(前方)或者分离方向(后方)滑动,由此能够在停止爪24的第1和第2爪部24c、24d不干涉链牙列4的情况下使拉头6顺利地滑动,来打开或者关闭拉链1。
此外,在使拉头6滑动至链牙列4的所期望的位置而结束拉头6的操作时,放开捏持着的拉片20,由此拉片20利用自重向拉头6的后口侧转动。由此,拉片20能够使第1和第2爪部24c、24d经由形成于上翼板40的爪孔部48而突出到链牙引导通路16内。
另外此时,第1爪部24c从上侧与链牙列4中的1个拉链链牙5抵接,所以拉片20在相对于上翼板40的后口侧上表面以规定的角度倾斜的转动停止状态下被保持。该情况下,将第1爪部24c所抵接的拉链链牙5作为第1链牙。
而且,拉片20在上述那样的转动停止状态下被保持时,若例如左右的拉链牙链带2受到横向拉力,则使拉头6经由左右的拉链牙链带2的链牙列4而强制地向分离方向移动。该情况下,第1爪部24c与第1链牙抵接,并且拉片20因拉头6的移动和自重而再次转动,由此,第1爪部24c嵌入到第1链牙和与其相邻的第2链牙之间,并且停止爪24的第2爪部24d嵌入到另一链牙列4的相互相邻的拉链链牙5之间。
之后,在停止爪24的第1爪部24c和第2爪部24d嵌入到左右的链牙列4的状态下拉头6进一步强制移动,由此停止爪24的爪体基部24a与上翼板40的爪孔部48的前壁面抵接,并且拉片20的中央连结部22与拉头主体10的支承鼓出部46抵接而被支承。由此,在第1爪部24c和第2爪部24d嵌入到链牙列4的状态下拉片20的转动停止,因此能够使拉头6的强制移动停止,并将拉头6相对于链牙列4锁定。
像这样,本实施例1的拉头6利用拉片20的自重转动和拉头6向链牙分离方向的强制移动,将停止爪24的第1爪部24c和第2爪部24d嵌入到链牙列4,由此能够使停止机构发挥功能。
以上那样的本实施例1的拉头6中,拉片20的捏持部21和安装轴部23利用配置于拉片2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横截面面积大的1个中央连结部22而连结。因此,本实施例1的中央连结部22与以往的一般分为左右配置的2个中央连结部(臂部)相比,能够增大1个中央连结部自身的强度。
此外,例如在捏持拉片20使拉头6沿着链牙列4进行滑动操作时,即使拉片20受到相对于安装轴部23扭转的方向的力,本实施例1的拉片20也由于如上所述中央连结部22的强度高,而且中央连结部22配置于拉头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所以与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那样的以往的拉片相比,能够减小中央连结部22受到的力矩。由此,在拉片20的中央连结部22很难产生变形或折损,能够使拉头6稳定地沿着链牙列4滑动。
而且本实施例1的拉头6中,拉片20的1个中央连结部22在宽度方向上形成得宽,并且中央连结部22的上表面和捏持部21的上表面形成为平坦的连续面。此外,在使拉片20向后口侧倒伏了时,拉片20的中央连结部22嵌入并收容在罩部件30的槽部32中,能够减小在罩部件30的上表面与拉片2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层差(或者能够防止在罩部件30的上表面与拉片2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层差)。由此,拉头6的触感良好,并且在拉链1安装于衣物等拉链安装产品上时,能够使拉头6不易钩挂其他物品等。
而且,能够使从上表面侧观察拉头6时拉头6的整体看起来有平坦感。进而,拉片20的捏持部21的基端部的左右外侧缘如上述那样形成为具有与罩部件30的罩部31的后端部对应的宽度尺寸,罩部件30和拉片20形成为具有一体的外形。因此,拉头6整体具有高雅的外观或者时尚的外观,能够提高拉头6的外观品质。
再者,在上述的实施例1的拉头6中,在拉头主体10设置有爪孔部48,并且在拉片20设置有停止爪24,由此形成了停止机构。但是,本发明中,虽然提高了拉片20的对于扭转方向的力的强度和拉头6的触感及美观,但是在拉链1的使用上不需要使拉头6相对于链牙列4锁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不具有停止机构的拉头。
例如在图10和图11中将不具有停止机构的拉头7作为实施例1的变形例而示出。该变形例的拉头7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拉头6相比,形成为在上翼板40a没有设置爪孔部48,并且在拉片20a没有设置停止爪24。而且,除了排除了爪孔部48和停止爪24以外,变形例的拉头7具有与实施例1的拉头6相同的形状和构造。因此,在该变形例的说明和图10及图11中,针对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拉头6实质上相同的零件和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由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这样的变形例的拉头7中,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拉头6同样地,也能够得到在拉片20a的中央连结部22很难产生变形或折损的效果、以及拉头7的触感、外观良好且其他物品等不易钩挂在拉头7上的效果。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例1的拉头6中,在拉头主体10的上翼板40的前端部设置有1个前方被卡合部(第1被卡合部)41,在上翼板40的后端部设置有左右的后方被卡合部(第2被卡合部)42。此外,在罩部件30的罩部31的前端部设置有1个前方卡合部(第1卡合部)33,在罩部31的后端部设置有左右的后方卡合部(第2卡合部)34。通过设置这样的前方及后方被卡合部41、42和前方及后方卡合部33、34,使罩部件30以卡扣式卡合在拉头主体10上。
但是,本发明中,例如图12所示那样,也可以是,在罩部件50的具有第1和第2罩部51a、51b的罩部51的前端部,不是设置1个前方卡合部,而是设置配置于左右对称的位置的左右一对的前方卡合部(第1卡合部)53,并且在省略了图示的拉头主体的上翼板的前端部设置与这些前方卡合部53对应的左右一对的前方被卡合部(第1被卡合部)。
该情况下,上翼板的前方被卡合部配置于比轴承部靠拉头长度方向的前方的位置。此外,罩部件50的左右的后方卡合部(第2卡合部)54和省略了图示的拉头主体的左右的后方被卡合部(第2被卡合部)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拉头6同样地形成。而且,该罩部件50形成为不设置前述实施例1的左右的嵌入壁部35。
通过利用这样的罩部件50的前方及后方卡合部53、54和拉头主体的前方及后方被卡合部,也能够使罩部件50以卡扣式简单地卡合在拉头主体上。
而且,在前述的实施例1中,针对在拉链带3的带侧缘部安装有线圈状的拉链链牙5的通常类型的拉链1中使用拉头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的拉头也能够适用于所谓隐形类型拉链,虽然省略图示,但该所谓隐形类型拉链中,拉链带的带侧缘部折弯成U字状,在该折弯成U字状的折返部分安装有拉链链牙。
该情况下,隐形类型拉链是在拉链安装产品的正面侧可看见拉链链牙、以背面使用而安装在拉链安装产品的隐形类型拉链。此外,在该背面使用的隐形类型拉链中使用的拉头(以下,称为隐形类型用的拉头)具有拉头主体、拉片和罩部件。
这样的隐形类型用的拉头中的拉头主体具有上翼板、在上翼板的肩口侧端部垂设的引导柱、从引导柱的下端部的外周向外侧伸出的下翼板、在上翼板的左右侧缘部垂设的左右的侧壁部、从左右的侧壁部的下端部朝向下翼板向内侧延伸的左右的下板部。该情况下,下翼板形成得比上翼板小。此外,在下翼板与左右的下板部之间形成有使拉链带穿插的穿插空间部。
这样的隐形类型用的拉头中,通过使拉头主体的上翼板、拉片和罩部件形成为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拉头6的上翼板40、拉片20和罩部件30实质上相同的构造,能够得到与前述实施例1的拉头6相同的效果。
附图标记说明
1 拉链
2 拉链牙链带
3 拉链带
4 链牙列
5 拉链链牙
6、7 拉头
10 拉头主体
12 下翼板
13 引导柱
14 上凸缘部
15 隆起部
16 链牙引导通路
20、20a 拉片
21 捏持部
22 中央连结部
23 安装轴部
24 停止爪
24a 爪体基部
24b 延伸片部
24c 第1爪部
24d 第2爪部
30 罩部件
31 罩部
31a 第1罩部
31b 第2罩部
32 槽部
33 前方卡合部(第1卡合部)
33a 前方柱部
33b 前方爪部
34 后方卡合部(第2卡合部)
34a 后方柱部
34b 后方爪部
35 嵌入壁部
36 轴按压部
37 连结横壁部
40、40a 上翼板
41 前方被卡合部(第1被卡合部)
41a 前方柱部
41b 前方钩部
42 后方被卡合部(第2被卡合部)
42a 后方柱部
42b 后方钩部
43 前方加强壁部(第1加强壁部)
44 后方加强壁部(第2加强壁部)
45 连结纵壁部
45a 前壁部
45b 后壁部
45c 中间壁部
45d 轴承部
46 支承鼓出部
46a 基底部
46b 支承突出部
47 加强肋
48 爪孔部
49 凹槽部
50 罩部件
51 罩部
51a 第1罩部
51b 第2罩部
53 前方卡合部(第1卡合部)
54 后方卡合部(第2卡合部)

Claims (9)

1.一种拉链用拉头,是由上翼板(40、40a)和下翼板(12)通过引导柱(13)连结的拉头主体(10)、相对于所述拉头主体(10)能够转动地配置的拉片(20、20a)、和安装在所述拉头主体(10)上的罩部件(30、50)构成的拉链用拉头(6、7),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片(20、20a)具有捏持部(21)、从所述捏持部(21)向拉片长度方向延伸的1个连结部(22)、和一对安装轴部(23),所述一对安装轴部(23)从所述连结部(22)中的与所述捏持部(21)相反侧的端部向拉片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突出,
所述罩部件(30、50)具有第1罩部(31a、51a)和一对第2罩部(31b、51b),在从所述拉头主体(10)的上表面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所述第1罩部(31a、51a)覆盖所述上翼板(40、40a)的肩口侧端部,一对所述第2罩部(31b、51b)从所述第1罩部(31a、51a)向后口方向延伸,
在所述罩部件(30、50)的一对所述第2罩部(31b、51b)之间设置有能够收容所述拉片(20、20a)的所述连结部(22)的槽部(32),所述槽部(32)向后口方向开放,
所述罩部件(30、50)具有与所述上翼板(40、40a)卡合的卡合部,并且所述罩部件(30、50)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
所述上翼板(40、40a)具有使所述罩部件(30、50)的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所述卡合部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罩部(31a、51a)的至少1个第1卡合部(33、53)和分别配置于左右的所述第2罩部(31b、51b)的一对第2卡合部(34、5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卡合部具有至少1个第1被卡合部(41)和一对第2被卡合部(42),在所述拉头主体(10)上组装了所述罩部件(30、50)和所述拉片(20、20a)的状态下,所述第1被卡合部(41)配置于比所述安装轴部(23)靠所述拉头主体(10)的肩口侧的位置,并使所述罩部件(30、50)的所述第1卡合部(33、53)卡合,一对所述第2被卡合部(42)配置于比所述安装轴部(23)靠所述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的位置,并分别使所述罩部件(30、50)的所述第2卡合部(34、54)卡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翼板(40、40a)具有:第1加强壁部(43),该第1加强壁部(43)分别立起设置于所述上翼板(40、40a)中的所述第1被卡合部(41)的左右,并且与所述第1被卡合部(41)一体地形成;第2加强壁部(44),该第2加强壁部(44)分别立起设置于所述上翼板(40、40a)中的一对所述第2被卡合部(42)的外侧,并且与所述第2被卡合部(42)一体地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翼板(40、40a)的所述第1加强壁部(43)和所述第2加强壁部(44)相互分离地配置,
所述罩部件(30、50)具有嵌入于所述上翼板(40、40a)的所述第1加强壁部(43)与所述第2加强壁部(44)之间的嵌入壁部(3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翼板(40、40a)的左右侧缘部配置有从所述上翼板(40、40a)隆起的左右的加强肋(47),
所述嵌入壁部(35)配置于所述加强肋(47)与所述安装轴部(23)之间。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22)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1个所述第2罩部(31b、51b)的最大宽度尺寸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片(20、20a)的所述捏持部(21)具有基端部,该基端部与所述连结部(22)连结,并且形成为与所述连结部(22)相比宽度宽,
所述捏持部(21)的所述基端部在所述连结部(22)收容于所述罩部件(30、50)的所述槽部(32)时与所述罩部件(30、50)的后口侧端部相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端部的左右外侧缘间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所述罩部件(30、50)的所述后口侧端部的左右外侧缘间的宽度尺寸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头主体(10)具有贯穿设置于所述上翼板(40)的爪孔部(48),
所述拉片(20)具有停止爪(24),该停止爪(24)突出设置于所述连结部(22),并经由所述爪孔部(48)而突出到所述拉头主体(10)的链牙引导通路(16)内。
CN201580072566.8A 2015-02-25 2015-02-25 拉链用拉头 Active CN107105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55332 WO2016135873A1 (ja) 2015-02-25 2015-02-25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5830A CN107105830A (zh) 2017-08-29
CN107105830B true CN107105830B (zh) 2020-09-25

Family

ID=56788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2566.8A Active CN107105830B (zh) 2015-02-25 2015-02-25 拉链用拉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05830B (zh)
TW (1) TWI589247B (zh)
WO (1) WO20161358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5130B (zh) * 2017-10-10 2023-09-29 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用于拉链的灵动拉头及其应用的拉链
CN109744661A (zh) * 2017-11-02 2019-05-14 吉田拉链(深圳)有限公司 拉链拉头的辅助用具、拉链、服装以及收纳袋
CN107912916A (zh) * 2017-11-08 2018-04-17 海宁市伊佳人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蚊帐
CN109198809B (zh) * 2018-10-30 2021-07-13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脱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
CN114273892B (zh) * 2021-11-19 2023-01-24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头装销方法及装销装置
CN217986854U (zh) * 2022-03-31 2022-12-09 理想(广东)拉链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任意悬停拉牌的隐形拉头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32318A (en) * 1939-07-17 1941-01-22 Ambroise Di Tulli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liding clasp fasteners
US2456822A (en) * 1943-01-25 1948-12-21 Aero Zipp Fasteners Ltd Slider for sliding fasteners
CN1147357A (zh) * 1995-07-31 1997-04-16 Ykk株式会社 拉锁用可锁滑动头
CN1572171A (zh) * 2003-05-21 2005-02-02 Ykk株式会社 用于拉链上的滑动件
CN101380159A (zh) * 2007-09-07 2009-03-11 Ykk株式会社 拉链
CN102665474A (zh) * 2009-12-25 2012-09-12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拉头
TW201300037A (zh) * 2011-06-28 2013-01-01 Ykk Corp 拉鏈用滑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22002U (zh) * 1974-08-03 1976-02-18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32318A (en) * 1939-07-17 1941-01-22 Ambroise Di Tulli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liding clasp fasteners
US2456822A (en) * 1943-01-25 1948-12-21 Aero Zipp Fasteners Ltd Slider for sliding fasteners
CN1147357A (zh) * 1995-07-31 1997-04-16 Ykk株式会社 拉锁用可锁滑动头
CN1572171A (zh) * 2003-05-21 2005-02-02 Ykk株式会社 用于拉链上的滑动件
CN101380159A (zh) * 2007-09-07 2009-03-11 Ykk株式会社 拉链
CN102665474A (zh) * 2009-12-25 2012-09-12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拉头
TW201300037A (zh) * 2011-06-28 2013-01-01 Ykk Corp 拉鏈用滑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9247B (zh) 2017-07-01
CN107105830A (zh) 2017-08-29
WO2016135873A1 (ja) 2016-09-01
TW201633950A (zh) 2016-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5830B (zh) 拉链用拉头
JP4762108B2 (ja) 逆開き開離嵌挿具付きの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7882602B2 (en)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JP5414895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401043B (zh) Zipper with the slider
JP5450659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TWI243657B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JP5575976B2 (ja) 簡易ロック機構を有する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200939987A (en) Slide fastener
JP6227015B2 (ja)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
JP3733327B2 (ja)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開離嵌挿具
TW200403031A (en) Zipper pull with cover member
EP2359709A1 (en) Separable fitting for slide fastener
EP2904922A2 (en) Slide fastener
JP5247823B2 (ja) 開離嵌挿具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WO2012090276A1 (ja)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EP2460430A1 (en) Slide fastener
EP0291816B1 (en) Slide fastener slider
TWI630882B (zh) Zipper slider
JP2016198270A (ja) スライダー及びスライダー操作具
CN111936007A (zh) 拉头和具备该拉头的拉链
JP2004097426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
WO2019116514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15063937A1 (ja) スライダー
JP3200792U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