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5511A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5511A
CN107085511A CN201710032181.XA CN201710032181A CN107085511A CN 107085511 A CN107085511 A CN 107085511A CN 201710032181 A CN201710032181 A CN 201710032181A CN 107085511 A CN107085511 A CN 107085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volume
sleep
people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321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85511B (zh
Inventor
渡边弘
渡边一弘
津田朋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to CN2021108553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30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85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5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85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5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6Determining posture tran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23Discriminating type of movement, e.g. walking or run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3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occurring during breat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09Sleep detection, i.e. determining whether a subject is asleep or n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03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 A61B5/7207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 A61B5/721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using a separate sensor to detect motion or using motion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signals other than the physiological signal to be measur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03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 A61B5/7207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 A61B5/7214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using signal cancellation, e.g. based on input of two identical physiological sensors spaced apart, or based on two signals derived from the same sensor, for different optical wavelength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5Input arrangements based on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detection, e.g. brain waves [EEG] detection, electromyograms [EMG] detection, electrodermal response det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47Pressur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61Strain gau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2Monitoring a patient using a global network, e.g. telephone networks, intern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4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for multiple sensor units attached to the patient, e.g. using a body or personal area networ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07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using microwaves or terahertz wa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respiratory organs
    • A61B5/0816Measuring devices for examining respiratory frequenc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8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mounted on external non-worn devices, e.g. non-medical devices
    • A61B5/6892Ma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35Details of waveform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17Embedded application
    • G06F2212/172Non-portable consumer electronics
    • G06F2212/1721Home entertainment system, e.g. television s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设备。所述控制方法是控制控制器的方法,所述控制器对设备进行控制,所述设备包括设置于第1空间的第1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从配置于所述第1空间的生物传感器取得关于存在于所述第1空间的人的睡眠信息,所述睡眠信息表示所述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基于第1数据库,决定所述第1设备的第1音量,所述第1数据库表示各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设备的音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的设备的音量是不会吵醒以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睡觉的人、并且清醒着的人能够听到的预定的音量;将第1命令发送给所述第1设备,所述第1命令是使所述第1设备设定所述第1音量作为音量的上限值的命令。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根据就寝者的状态来进行对非就寝者所利用的设备的工作限制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设备。
背景技术
从交流和/或护理的观点出发,有一定数量的人认为最好在夫妻所利用的卧室中同处一室。然而,由于生活节奏的不同故存在因夫妻的一方所发出的生活音(daily lifenoise)而妨碍另一方的睡眠这一问题。
例如,在一方就寝期间,另一方为了就寝前的放松而想要利用音响设备等来欣赏音乐的情况下,有时会妨碍就寝者的睡眠。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的卧室环境生成系统:具备遮蔽百叶窗(blind)、指向性扬声器以及能够选择性地仅对任意一人照射照明光的范围选择照明单元,既能够照顾到就寝者,又能够欣赏影像、音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1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的控制方法是控制控制器的方法,所述控制器对设备进行控制,所述设备包括设置于第1空间的第1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从配置于所述第1空间的生物传感器(biosensor)取得关于存在于所述第1空间的人的睡眠信息,所述睡眠信息表示所述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基于第1数据库,决定所述第1设备的第1音量,所述第1数据库表示各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设备的音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的设备的音量是不会吵醒以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睡觉的人、并且清醒着的人能够听到的预定的音量;将第1命令发送给所述第1设备,所述第1命令是使所述第1设备设定所述第1音量作为音量的上限值的命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非就寝者能够在不扰醒就寝者的情况下利用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备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貌的图。
图2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备制造商相当于数据中心运营公司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备制造商以及管理公司的双方或者某一方相当于数据中心运营公司的例子的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设备数据库中的设备管理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房间数据库中的隔音性能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存储部所保存的限制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8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使用电波传感器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9是表示设备数据库中的设备管理信息的更新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初始时的工作时序的图。
图1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通常时(normal time)的工作时序的图。
图12是表示设备中的上限值设定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设备中的音量控制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住宅控制器中的上限值更新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与图13不同步骤的音量控制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与图12不同步骤的上限值设定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8是表示日志数据库中的日志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19是表示隔音性能信息没有被修正的情况下的设备管理信息的图。
图20是表示房间数据库中的修正了的隔音性能信息的图。
图21是表示隔音性能信息得到修正的情况下的设备管理信息的图。
图2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通常时的工作时序的图。
图2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初始时的工作时序的图。
图25是表示显示于影像显示部的消息的一例的图。
图26是表示服务的类型1(本公司数据中心型云服务)中的设备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貌的图。
图27是表示服务的类型2(IaaS利用型云服务)中的设备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貌的图。
图28是表示服务的类型3(PaaS利用型云服务)中的设备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貌的图。
图29是表示服务的类型4(SaaS利用型云服务)中的设备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貌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
在对人的睡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已知晓就寝前以及就寝期间的温热、声音、光环境对睡眠的影响,适合于睡眠的空调设备的控制、照明设备的控制等正在被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在考虑到多名成员生活的家庭时,各自的生活节奏是不同的,少见所有人同时就寝、起床的情况。因此,有时非就寝者的生活噪音会妨碍就寝者的睡眠。为此,非就寝者要顾及就寝者,以尽量不产生生活噪音的方式行动。然而,也存在难以判断就寝者的状态,过于限制行动的情况。因此,有想要简单地获知就寝者的状态并且尽量自由地行动这一需求。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关于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的技术性的解决方案,未得到充分的研究。
根据以上的考察,本发明人想到了如下本公开涉及的各技术方案。
(1)本公开的第1技术方案是控制方法,是控制控制器的方法,所述控制器对设备进行控制,所述设备包括设置于第1空间的第1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从配置于所述第1空间的生物传感器取得关于存在于所述第1空间的人的睡眠信息,所述睡眠信息表示所述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基于第1数据库,决定所述第1设备的第1音量,所述第1数据库表示各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设备的音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的设备的音量是不会吵醒以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睡觉的人、并且清醒着的人能够听到的预定的音量;将第1命令发送给所述第1设备,所述第1命令是使所述第1设备设定所述第1音量作为音量的上限值的命令。
根据本技术方案,可将设备所输出的声音的上限值设定为能够维持就寝者的睡眠并且非就寝者能够继续利用设备的值。因此,非就寝者可以不必在意就寝者的睡眠状态,而对设备进行利用。另外,能够使得就寝者的睡眠不被妨碍。
(2)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第1数据库还表示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设备的照度(发光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1数据库,决定所述第1设备的第1照度;将第2命令发送给所述第1设备,所述第2命令是使所述第1设备设定所述第1照度作为照度的上限值的命令,所述对应的设备的照度是不会扰醒以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睡觉的人、并且清醒着的人能够视觉辨认所述设备的预定的照度。
根据本技术方案,可将设备进行照明的上限值设定为能够维持就寝者的睡眠并且非就寝者能够继续利用设备的值。因此,非就寝者可以不必在意就寝者的睡眠状态,而对设备进行利用。另外,能够使得就寝者的睡眠不被妨碍。
(3)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1数据库和第2数据库,决定第2设备的第2音量,所述第2数据库表示在声音从第2空间向所述第1空间传播的情况下的所述声音的减少量,所述第2音量比所述第1音量小;将第3命令发送给所述第2设备,所述第3命令是使所述第2设备设定所述第2音量作为音量的上限值的命令。
根据本技术方案,能够将设备的音量的上限值决定为与设置有设备的房间和就寝者所处的房间之间的隔音性能相应的值。
(4)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生物传感器由所述人佩戴着。
(5)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第1空间包括卧室。
(6)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生物传感器包括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卧室所配置的寝具。
(7)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生物传感器包括电波传感器,所述电波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卧室所配置的寝具的内部、或者从所述寝具起的预定范围内。
(8)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生物传感器测定所述人的体动、呼吸数、心率,所述睡眠信息基于根据所述体动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所述人的翻身次数、所述人的呼吸数、所述人的心率而算出。
(9)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控制器具备存储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将睡眠日志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器,所述睡眠日志信息表示所述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日期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操作日志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器,所述操作日志信息表示用于变更所述第1设备的音量的操作历史记录与对应的日期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睡眠日志信息和所述操作日志信息,判断在用于调高所述第1设备的音量的操作之后所述睡眠信息所示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是否变浅;当判断为在用于调高所述第1设备的音量的操作之后所述睡眠信息所示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变浅这一情况发生了预定次数以上时,对所述第1数据库进行修正。
根据本技术方案,能够防止在设备的音量发生了变化时就寝者的睡眠变浅。
(10)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将睡眠日志信息存储于存储器,所述睡眠日志信息表示所述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日期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操作日志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器,所述操作日志信息表示用于调高所述第2设备的音量的操作历史记录与对应的日期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睡眠日志信息和所述操作日志信息,判断在用于调高所述第2设备的音量的操作之后所述睡眠信息所示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是否变浅;当判断为在用于调高所述第2设备的音量的操作之后所述睡眠信息所示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变浅这一情况发生了预定次数以上时,对所述第2数据库进行修正。
根据本技术方案,能够防止在设备的音量发生了变化时就寝者的睡眠变浅。
(11)本公开的第2技术方案是控制方法,是对设备进行控制的方法,所述设备设置于预定空间,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从与所述设备连接的控制器接收第1命令,所述第1命令是使所述设备设定第1音量作为音量的上限值的命令;将所述第1音量作为音量的上限值来对所述设备进行设定,所述第1音量是在所述控制器中基于数据库和从配置于所述预定空间的生物传感器所取得的关于存在于所述预定空间的人的睡眠信息而决定的音量,所述睡眠信息表示所述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所述数据库表示各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设备的音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的设备的音量是不会吵醒以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睡觉的人、并且清醒着的人能够听到的预定的音量。
根据本技术方案,可将设备所输出的声音的上限值设定为能够维持就寝者的睡眠并且非就寝者能够继续利用设备的值。因此,非就寝者可以不必在意就寝者的睡眠状态,而对设备进行利用。另外,能够使得就寝者的睡眠不被妨碍。
(12)在上述第2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从所述控制器接收第2命令,所述第2命令是使所述设备设定第1照度作为照度的上限值的命令;将所述第1照度作为照度的上限值来对所述设备进行设定,所述数据库还表示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设备的照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1照度是在所述控制器中基于所述睡眠信息和所述数据库而决定的照度,所述对应的设备的照度是不会扰醒以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睡觉的人、并且清醒着的人能够视觉辨认所述设备的预定的照度。
根据本技术方案,可将设备进行照明的上限值设定为能够维持就寝者的睡眠并且非就寝者能够继续利用设备的值。因此,非就寝者可以不必在意就寝者的睡眠状态,而对设备进行利用。另外,能够使得就寝者的睡眠不被妨碍。
(13)在上述第2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判定作为所述设备的当前音量的第2音量值是否超过了所述第1音量值;在判定为所述第2音量值超过了所述第1音量值的情况下,使所述设备以所述第1音量值输出声音。
根据本技术方案,在设备所输出的音量超过了上限值的情况下,将音量变更为上限值。因此,能够使得就寝者的睡眠不被妨碍。
(14)在上述第2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使所述设备的音量以预定的变化率从所述第2音量值向所述第1音量值阶段式地改变。
根据本技术方案,设备所输出的音量可缓慢地减小并变更为上限值。因此,能够使得就寝者的睡眠不被妨碍。
(15)在上述第2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使所述设备的音量以预定的变化率向所述第1音量值以下阶段式地改变。
根据本技术方案,设备所输出的音量可缓慢地减小并变更为上限值。因此,能够使得就寝者的睡眠不被妨碍。
(16)在上述第2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判定作为所述设备的当前音量的第2音量值是否超过了所述第1音量值;在判定为所述第2音量值超过了所述第1音量值、且所述设备能够以带字幕的方式对包含影像和声音的内容(contents)进行再现的情况下,使所述设备用所述第1音量值再现所述内容,使所述设备以带字幕的方式再现所述内容。
根据本技术方案,即使在设备所输出的音量降低到上限值(第1音量值)的情况下,也能够用字幕补偿音量的降低。
(17)在上述第2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所述设备具备显示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判定作为所述设备的当前音量的第2音量值是否超过了所述第1音量值;在判定为所述第2音量值超过了所述第1音量值的情况下,使所述显示器显示催促将所述设备的音量阶段式地调低的通知。
根据本技术方案,能够让非就寝者将设备的音量缓慢地调低,使得就寝者的睡眠不被妨碍。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具体例。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数值、形状、构成要素、步骤、步骤的顺序等为一例,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另外,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的、没有记载在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另外,在所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组合各自的内容。
(提供的服务的全貌)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貌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貌的图。设备控制系统具备组1100、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以及服务提供商1120。
组1100例如是独户住宅、集体住宅等家庭,其规模不限。组1100具备包括第1至第4设备的多个设备1101、包括第1传感器和第2传感器的多个传感器1104、住宅控制器1103以及家庭网关1102。多个设备1101包括能够与互联网连接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PC)、电视或者立体声设备等)以及其自身不能与互联网连接的设备(例如照明设备、洗衣机或者冰箱等)。多个设备1101也可以包括尽管其自身不能与互联网连接但能经由家庭网关1102与互联网连接的设备。另外,用户1010使用组1100内的多个设备1101。
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具备云服务器1111。云服务器1111是经由互联网与各种设备协作的虚拟服务器。云服务器1111主要对难以由通常的数据库管理工具等处理的海量数据(大数据)等进行管理。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执行数据的管理、云服务器1111的管理以及对进行这些管理的数据中心的运营等。关于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所进行的工作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此,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不限于仅进行数据的管理或者云服务器1111的管理的公司。例如,如图2所示,在开发或制造多个设备1101之中的一个设备的设备制造商进行数据的管理或者云服务器1111的管理等的情况下,设备制造商相当于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另外,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不限于一个公司。例如,如图3所示,在设备制造商以及管理公司共同或者分担进行数据的管理或者云服务器1111的管理的情况下,双方或者某一方相当于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
服务提供商1120具备服务器1121。这里所说的服务器1121,其规模不限,例如也包括个人用PC内的存储器等。另外,也有服务提供商1120不具备服务器1121的情况。
接着,说明上述的设备控制系统中的信息的传输。
首先,组1100的第1至第4设备、第1及第2传感器、住宅控制器1103分别将各日志信息发送到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的云服务器1111。云服务器1111累积第1至第4设备的日志信息、第1及第2传感器的传感器信息以及住宅控制器的日志(图1的箭头1131)。
在此,日志信息是指表示多个设备1101的例如操作内容、运行状况或者工作日期时间等的信息。例如,日志信息包括电视的音量操作历史记录和/或视听历史记录、录像机的录像预约信息、洗衣机的运行日期时间、洗涤物的量、照明设备的操作历史记录、冰箱的开闭日期时间、或者冰箱的开闭次数等,但不限于这些信息,也可以包括能够从各种设备取得的各种信息。
此外,日志信息也可以经由互联网从多个设备1101本身直接提供到云服务器1111。另外,日志信息也可以从多个设备1101暂时累积到住宅控制器1103或者家庭网关1102,再从住宅控制器1103或者家庭网关1102提供到云服务器1111。再者,也可以将多个传感器1104的传感器数据也作为日志信息提供到云服务器1111。
接着,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的云服务器1111将所累积的日志信息以一定的单位提供给服务提供商1120。在此,所谓一定的单位,既可以是能够对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所累积的信息进行整理以提供给服务提供商1120的单位,也可以是服务提供商1120所要求的单位。另外,虽然设为以一定的单位进行提供,但是也可以不是一定的单位,还可以是提供的信息量根据状况而变化。日志信息根据需要保存在服务提供商1120所保有的服务器1121中(图1的箭头1132)。
而且,服务提供商1120将日志信息整理为与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相适的信息,并提供给用户或者住宅控制器1103。被提供信息的用户既可以是使用多个设备1101的用户1010,也可以是外部的用户1020。
作为向用户1010、用户1020提供信息的方法,例如也可以从服务提供商1120直接向用户1010、用户1020提供信息(图1的箭头1133、1134)。另外,作为向用户1010提供信息的方法,例如也可以再次经由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的云服务器1111向用户1010提供信息(图1的箭头1135、1136)。另外,也可以为,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的云服务器1111将日志信息整理为与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相适的信息,并提供给服务提供商1120。
此外,用户1010与用户1020既可以是不同的,也可以是相同的。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作为设备1101而使用产生光和声音中的至少一方的设备、例如电视接收机(以下简单称为“电视”)、照明设备等的情况的一例。
(结构)
图4是概略性表示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如图4所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具备生物传感器2010、设备2020以及住宅控制器1103。
生物传感器2010具备压敏(感压)传感器2011、体动计算部2012、呼吸计算部2013、心跳计算部2014、睡眠状态判定部2015、通信控制部2016。体动计算部2012、呼吸计算部2013、心跳计算部2014、睡眠状态判定部2015例如包括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以及存储器。体动计算部2012、呼吸计算部2013、心跳计算部2014、睡眠状态判定部2015不限于包括CPU,也可以包括实现相同功能的其他硬件。
压敏传感器2011例如与寝具相接而配置。压敏传感器2011检测人(就寝者)的细微振动。压敏传感器2011将检测结果输出给体动计算部2012、呼吸计算部2013、心跳计算部2014。
由压敏传感器2011检测到的就寝者的细微振动包括周期互不相同的、就寝者的体动(例如翻身)所引起的振动、就寝者的呼吸所引起的振动以及就寝者的心跳所引起的振动。
体动计算部2012从由压敏传感器2011检测到的就寝者的细微振动中,提取与就寝者的体动(例如翻身)对应的周期的振动,计算就寝者的体动状态(例如每分钟的翻身次数)。
呼吸计算部2013从由压敏传感器2011检测到的就寝者的细微振动中,提取与就寝者的呼吸对应的周期的振动,计算就寝者的每分钟的呼吸数。
心跳计算部2014从由压敏传感器2011检测到的就寝者的细微振动中,提取与就寝者的心跳对应的周期的振动,计算就寝者的每分钟的心率。
睡眠状态判定部2015基于体动计算部2012、呼吸计算部2013、心跳计算部2014的计算结果,判定就寝者的睡眠状态。睡眠状态判定部2015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判定下述状态作为就寝者的睡眠状态:不在状态、清醒状态、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状态、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阶段1(NREM1)状态、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阶段2(NREM2)状态、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阶段3(NREM3)状态以及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阶段4(NREM4)状态。睡眠状态判定部2015经由通信控制部2016,将就寝者的睡眠状态通知给住宅控制器1103。
设备2020包含于设备1101(图1)。设备2020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电视。设备2020具备数据处理部2021、影像控制部2022、影像显示部2023、声音控制部2024、声音输出部2025、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26、通信控制部2027。数据处理部2021、影像控制部2022、声音控制部2024例如包括CPU以及存储器。数据处理部2021、影像控制部2022、声音控制部2024不限于包括CPU,也可以包括实现相同功能的其他硬件。
数据处理部2021例如处理经由天线所取得的电视播放信号,提取影像信号以及声音信号。数据处理部2021将所提取出的影像信号输出给影像控制部2022,将所提取出的声音信号输出给声音控制部2024。另外,数据处理部2021经由通信控制部2027,进行与住宅控制器1103的通信。影像控制部2022使用从数据处理部2021输入的影像信号,使影像显示部2023显示影像。影像显示部2023例如包括液晶显示面板。
UI控制部2026包括由用户操作的音量按钮。UI控制部2026受理由用户进行的对音量按钮的操作,将操作量输出给数据处理部2021。数据处理部2021将从UI控制部2026输入的音量按钮的操作量输出给声音控制部2024。声音控制部2024使用从数据处理部2021输入的声音信号以及音量按钮的操作量,使声音输出部2025输出声音。声音输出部2025例如包括扬声器。
此外,设备2020不限于电视。设备2020例如也可以是产生影像(光)和声音的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PC)、平板电脑等。或者,设备2020也可以是仅产生声音的立体声设备等。在例如是立体声设备等没有影像输出的设备的情况下,设备2020也可以不具备影像显示部2023以及影像控制部2022。再者,设备2020也可以是仅产生光的照明设备等。在例如是照明设备的情况下,设备2020也可以为,代替数据处理部2021、影像控制部2022、影像显示部2023、声音控制部2024、声音输出部2025,而具备电灯和控制电灯的发光量的照明控制部。
图4中仅表示了1个电视即设备2020,但是,如后所述,本实施方式1的设备控制系统具备电视、照明设备等多个设备2020。
住宅控制器1103对连接于同一网络的设备2020的工作进行控制。住宅控制器1103具备设备控制部2001、存储部2002、通信控制部2008。设备控制部2001具备工作限制部2003、设备管理部2004、房间管理部2006。设备控制部2001例如包括CPU以及存储器。设备控制部2001不限于包括CPU,也可以包括实现相同功能的其他硬件。存储部2002具备设备数据库(DB)2005、房间DB2007。存储部2002例如通过硬盘驱动器、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
设备管理部2004对设备DB2005所保存的设备管理信息500(后述的图5)进行管理。房间管理部2006对房间DB2007所保存的表示房间之间的隔音性能的隔音性能信息600(后述的图6)进行管理。
图5是表示设备DB2005所保存的设备管理信息500的一例的图。住宅控制器1103的设备管理部2004使用设备管理信息500,对包括设备2020、生物传感器2010在内的设备进行管理。设备管理部2004使用从设备2020、生物传感器2010等发送来的信息,制作设备管理信息500。设备管理部2004将所制作的设备管理信息500保存于设备DB2005。设备管理信息500包括设备ID501、IP地址502、设备类别(class)503、标识符504、属性(property)511~516。
设备ID501是用于确定包括设备2020以及生物传感器2010在内的设备的固有(特有)的标识符。IP地址502表示住宅控制器1103访问网络上的设备时的设备的地址。设备类别503表示设备的名称。在图5中,作为设备类别503而示出“电视”、“生物传感器”、“照明设备”,每种各两个。标识符504是赋予设备的固有的符号。
属性511表示设备的设置场所。属性512表示设备的工作状态(工作(ON)或停止(OFF))。属性513表示当前的睡眠状态或者照度。属性514表示所设定的照度的上限。属性515表示当前的音量。属性516表示所设定的音量的上限。
住宅控制器1103将包括电视、照明设备等设备2020以及生物传感器2010在内的设备作为抽象化对象来进行管理。关于各设备的抽象化对象,控制信息等被作为属性来管理。如此,以属性为单位对设备管理信息500进行管理。因此,各自的属性511~516的意思按设备类别503而不同。
例如关于属性513,在设备类别503为“传感器”时,表示传感器的检测对象者(就寝者)的睡眠状态(也就是说生物传感器2010的睡眠状态判定部2015的判定结果),另一方面,在设备类别503为“电视”以及“照明设备”时,表示照度。例如关于属性514,在设备类别503为“电视”以及“照明设备”时,表示照度,另一方面,在设备类别503为“传感器”时,则不包含信息。例如关于属性515、属性516,在设备类别503为“电视”时,表示音量,另一方面,在设备类别503为“传感器”以及“照明设备”时,则不包含信息。
对由图5的设备管理信息500所表示的状态进行说明。属性511(设置场所)为“1F起居室”的电视以及照明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因此,可认为正在1层的起居室观看(视听)电视。
另一方面,由于设备ID501为“Sensor1”、“Sensor2”的属性513(睡眠状态)成为“不在”,因此可知没有就寝者。于是,属性514(照度上限)以及属性516(音量上限)均设定为“MAX”(最大)。即,在图5的设备管理信息500中,由于没有就寝者,因此照度和音量都没有受到限制。
图6是表示房间DB2007所保存的隔音性能信息600的一例的图。隔音性能信息600表示各房间之间的隔音性能。在隔音性能信息600中,在行方向以及列方向排列有房间ID601,各房间之间的隔音性能值602排列为矩阵状。
在图6的隔音性能信息600中,同一房间之间的隔音性能值602设定为“0dB”。这意味着在同一房间内不具有隔音性。在图6中,“2F主卧室”与“1F起居室”之间的隔音性能值602设定为“-10dB”。该“-10dB”表示“1F起居室”的设备2020的音量以降低10dB的方式到达“2F主卧室”。
隔音性能信息600的隔音性能值602的初始值可以由用户手动输入。由用户进行的隔音性能值602的输入可以以提问形式来进行。房间管理部2006使用由用户输入的结果,制作图6所示的表形式的隔音性能信息600。
图7是表示存储部2002所保存的限制信息700的一例的图。限制信息700包括睡眠状态701、音量限制值702以及照度限制值703。预先设定有与睡眠状态701相对应的音量限制值702和照度限制值703。
如图7所示,在限制信息700中,作为睡眠状态701,包括睡眠状态NREM1、睡眠状态NREM2、睡眠状态NREM3以及睡眠状态NREM4。人的睡眠在睡眠状态NREM1为最浅,随着变为睡眠状态NREM2、睡眠状态NREM3而加深,在睡眠状态NREM4为最深。
在图7中,对应于睡眠状态NREM1,设定音量限制值为20dB、照度限制值为30lx;对应于睡眠状态NREM2,设定音量限制值为25dB、照度限制值为30lx;对应于睡眠状态NREM3,设定音量限制值为30dB、照度限制值为40lx;对应于睡眠状态NREM4,设定音量限制值为40dB、照度限制值为50lx。如此,随着睡眠加深,音量以及照度的限制值也增高。
另外,对应于睡眠状态REM,设定音量限制值为20dB、照度限制值为30lx。此外,图7所示的音量以及照度的限制值仅为一例。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音量以及照度的限制值,不限于图7所示的数值,也可以使用其他数值。
返回到图4,设备控制部2001的工作限制部2003使用设备管理信息500、隔音性能信息600、限制信息700,经由通信控制部2008将设备2020的音量以及照度(发光量)的上限值设定为第1值。关于工作限制部2003的功能,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图4的生物传感器2010例如具备与寝具相接而配置的压敏传感器2011,但本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传感器2010的结构不限于图4所示的结构。
图8是概略性表示具备与图4不同结构的生物传感器2010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8的生物传感器2010取代具备压敏传感器,而具备电波传感器2111。
电波传感器2111例如发送24GHz频段的电磁波,接收被人(就寝者)所反射的电磁波,检测微小的振动(就寝者的体动)。电波传感器2111例如设置于寝具。此外,电波传感器2111也可以设置在天花板等远离寝具的地方。
再者,也可以代替压敏传感器或者电波传感器,而使用其他传感器。例如也可以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就寝者的活动。或者,例如也可以使用密封有液体并基于液体的晃动来检测就寝者的振动的传感器。总之,作为振动传感器,只要能够检测出就寝者的身体的活动即可。此外,振动传感器也可以由人(就寝者)佩戴。
此外,在图4、图8的设备控制系统中,生物传感器2010具备体动计算部2012、呼吸计算部2013、心跳计算部2014、睡眠状态判定部2015,在生物传感器2010中判定了睡眠状态之后,将判定结果从生物传感器2010发送给住宅控制器1103,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结构。
例如也可以为,住宅控制器1103具备体动计算部2012、呼吸计算部2013、心跳计算部2014以及睡眠状态判定部2015。在该结构中,生物传感器2010经由通信控制部2016,向住宅控制器1103发送压敏传感器2011或者电波传感器2111的检测数据。住宅控制器1103使用从生物传感器2010发送来的检测数据,对睡眠状态进行判定。
接着,参照图9,对住宅控制器1103的设备控制部2001的工作限制部2003的功能进行说明。在图5的设备管理信息500中,由于没有就寝者,因此照度和音量都没有受到限制。与此相对地,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若存在就寝者,则工作限制部2003对设备2020的照度以及音量的上限值进行限制。
图9是表示与图5的设备管理信息500不同的、存在就寝者以及非就寝者双方的情况下的设备管理信息500的图。关于图9的设备管理信息500的属性513~516,对从图5的设备管理信息500变更得到的值附有下划线(但除去被停止的设备)。
在图9的设备管理信息500中,对于属性511(设置场所)为“2F主卧室”的各设备,设备ID501为“Sensor1”的属性513(睡眠状态)成为“NREM3”,设备ID501为“Sensor2”的属性513(睡眠状态)成为“清醒”。因此,表明了位于“2F主卧室”的两人中的一方为就寝者,另一方为非就寝者。
另外,属性511(设置场所)为“2F主卧室”的电视以及照明设备的属性512(工作状态)成为“工作”。因此,表明了位于“2F主卧室”的两人中的非就寝者在观看电视。
于是,工作限制部2003读出存储部2002所保存的限制信息700(图7),提取与睡眠状态701“NREM3”对应的音量限制值702即“30dB”和照度限制值703即“40lx”。
另外,工作限制部2003读出房间DB2007所保存的隔音性能信息600(图6),提取与房间ID601“2F主卧室”相对的、“2F主卧室”的隔音性能值602即“0dB”和“1F起居室”的隔音性能值602即“10dB”。
工作限制部2003将限制信息700中的照度限制值703(图7)设定为设备2020的照度上限(图9的属性514)。即,如图9所示,与睡眠状态701“NREM3”对应的照度限制值703(第1值的一例)即“40lx”被设定为“2F主卧室”的“电视”以及“照明设备”的照度上限(属性514)。
工作限制部2003根据隔音性能信息600的隔音性能值602(图6),对限制信息700中的音量限制值702(图7)进行修正,将得到的修正值(第1值的一例)设定为设备2020的音量上限(图9的属性516)。
例如与睡眠状态701“NREM3”对应的音量限制值702即“30dB”根据“2F主卧室”的隔音性能值602即“0dB”而得到修正,“2F主卧室”的“电视”的音量上限(属性516)如图9所示那样设定为“30dB”。
另外,例如与睡眠状态701“NREM3”对应的音量限制值702即“30dB”根据“1F起居室”的隔音性能值602即“-10dB”而得到修正,“1F起居室”的“电视”的音量上限(属性516)如图9所示那样设定为“40dB”。
(工作)
图10是概略性表示本第1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初始时的工作的时序图。住宅控制器1103在初次启动时,进行对房间DB2007中的隔音性能信息600的初始化和对设备DB2005中的设备管理信息500的初始化。
在步骤S501中,住宅控制器1103的房间管理部2006基于用户的输入,设定隔音性能信息600的隔音性能值602的初始值。此外,作为隔音性能信息600的隔音性能值602的初始值,也可以使用由房屋建造商所设定的缺省(default)值。
接下来,在步骤S502中,住宅控制器1103的设备管理部2004在网络上对设备的搜索请求进行广播通知。收到设备的搜索请求,生物传感器2010在步骤S503中响应固有信息,设备2020在步骤S504中响应固有信息。
固有信息包括设备管理信息500(图5)中的设备ID501、IP地址502、设备类别503、标识符504和属性的个数。如图5所示,生物传感器2010具有3个属性,因此,使“3”作为属性的个数包含于固有信息。在设备2020为电视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具有6个属性,因此,使“6”作为属性的个数包含于固有信息。在设备2020为照明设备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具有4个属性,因此,使“4”作为属性的个数包含于固有信息。
收到来自生物传感器2010以及设备2020的固有信息的响应,住宅控制器1103在步骤S505中,对设备管理信息500中的、与连接于网络的生物传感器2010以及设备2020有关的固有信息(也就是说设备ID501、IP地址502、设备类别503、标识符504)进行初始化。
接着,在步骤S506中,住宅控制器1103请求生物传感器2010发送3个属性。在步骤S507中,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生物传感器2010向住宅控制器1103发送属性。在步骤S508中,住宅控制器1103对设备管理信息500中的与生物传感器2010有关的属性511~513进行初始化。
接着,在步骤S509中,住宅控制器1103请求设备2020发送6个(或者4个)属性。在步骤S510中,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设备2020向住宅控制器1103发送属性。在步骤S511中,住宅控制器1103对设备管理信息500中的与设备202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电视以及照明设备)有关的属性511~516进行初始化。
此外,生物传感器2010和设备2020其自身的设置场所是不明的,因此,在步骤S507、S510中,分别从生物传感器2010和设备2020发送的属性511为空白。
接着,在步骤S512中,住宅控制器1103收到用户的输入,对设备管理信息500的生物传感器2010以及设备2020的设置场所(属性511)进行初始化。通过以上处理,设备DB2005中的设备管理信息500的初始化完成。
图11是概略性表示本第1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通常时的工作的时序图。在步骤S521中,生物传感器2010向住宅控制器1103通知睡眠状态。生物传感器2010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向住宅控制器1103通知睡眠状态。此外,生物传感器2010也可以在睡眠状态发生变化时,向住宅控制器1103通知睡眠状态。
接下来,在步骤S522中,住宅控制器1103的设备管理部2004在被通知来的睡眠状态发生了变化时,对设备DB2005所保存的设备管理信息500的睡眠状态(属性513)进行更新。在图11中,睡眠状态如图9所示那样改变为“NREM3”,图5的设备管理信息500被更新为图9的设备管理信息500。
接下来,在步骤S523中,设备管理部2004更新设备管理信息500的照度上限(属性514)和音量上限(属性516)。关于步骤S523,将在后面参照图14进行详细说明。
接下来,在步骤S524中,设备管理部2004经由通信控制部2008,请求上限值被更新了的设备2020(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电视以及照明设备)设定上限值。收到该请求,在步骤S525中,设备2020进行上限值的设定。关于步骤S525,将在后面参照图12进行详细说明。接下来在步骤S526中,设备2020将设定了上限值这一意思通知给住宅控制器1103。
此外,在即使经过了一定的时间间隔,也没有从生物传感器2010向住宅控制器1103通知睡眠状态的情况下,住宅控制器1103也可以向生物传感器2010请求睡眠状态(步骤S531)。作为该请求的响应,在步骤S532中,设备2020可以将睡眠状态(属性513)发送给住宅控制器1103。
在步骤S525中设定了设备2020的上限值后,例如,若由用户进行了音量按钮的操作时(步骤S541),设备2020的声音控制部2024根据所设定的上限值进行音量控制(步骤S542)。关于步骤S542,将在后面参照图13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传感器2010具有对来自住宅控制器1103的睡眠状态的请求的响应功能,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仅定期地发送睡眠状态而不具有响应功能的生物传感器。
此外,在图11的时序图中,用波状线截断的上侧和下侧表示彼此非同步地分别执行处理。这点在以后的时序图中也是同样的。
图12是表示图11的步骤S525的设备2020中的上限值设定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在步骤S601中,设备2020的通信控制部2027从住宅控制器1103接收上限值的设定请求(图11的步骤S524)。设备2020的声音控制部2024按照该请求,进行上限值的设定(步骤S602)。声音控制部2024保持所设定的上限值。声音控制部2024也可以将所设定的上限值保存于内部的存储器。
接下来,在步骤S603中,声音控制部2024判定当前的音量设定是否超过了上限值。在当前的音量设定超过了上限值的情况下(步骤S603:是),声音控制部2024用3~5秒钟左右逐渐使音量设定降低(步骤S604)。声音控制部2024例如也可以以小于等于2dB/秒(预定的值的一例)的变化率缓慢地使音量设定降低。此外,虽然在图12中表示了音量控制的例子,但在控制照度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地逐渐使其降低。
接下来,在步骤S605中,通信控制部2027将表示进行了上限值的设定这一情况的响应发送给住宅控制器1103(图11的步骤S526),图12的处理结束。
图13是表示图11的步骤S542的设备2020中的音量控制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设备2020的UI控制部2026受理来自用户的音量按钮的操作,将操作量输出给数据处理部2021(步骤S701)。声音控制部2024判断是否能够进行音量变更(步骤S702)。
例如,如果当前的音量设定是上限,用户的音量按钮的操作是增大音量,则声音控制部2024判断为不能进行音量变更。另外,如果当前的音量设定是无声,用户的音量按钮的操作是降低音量,则声音控制部2024判断为不能进行音量变更。如果不能进行音量变更(步骤S702:否),则不能进行按照用户的音量按钮的操作的音量控制,因此,声音控制部2024结束图13的处理。
在能够进行音量变更的情况下(步骤S702:是),声音控制部2024经由UI控制部2026,判断用户是否在继续操作音量按钮(步骤S703)。如果用户没有继续操作音量按钮(步骤S703:否),则声音控制部2024判断为用户中止了音量按钮的操作,并结束图13的处理。
如果用户在继续操作音量按钮(步骤S703:是),则声音控制部2024判断音量的上限值是否为最大(MAX)(步骤S704)。音量的上限值为最大意味着未进行上限值的设定(图11的步骤S525)。在音量的上限值为最大的情况下(步骤S704:是),声音控制部2024按照用户的音量按钮的操作,进行音量变更(步骤S705),处理返回到步骤S702。
另一方面,在音量的上限值并非最大的情况下(步骤S704:否),也就是说在进行了上限值的设定的情况下,声音控制部2024仅进行与1级相当的音量的变更(步骤S706),并等待用户结束对音量按钮的操作(步骤S707),从而结束图13的处理。通过步骤S706、S707的处理,即使用户持续操作音量按钮,也仅将音量变更1级。也就是说,用户仅能够逐级地进行音量变更。由此,缓慢地进行音量的变更。其结果是,能够使得就寝者的睡眠不被音量的变更所妨碍。
图14是表示图11的步骤S523的上限值的更新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401中,设备管理部2004参照被更新了的设备管理信息500,检索对生物传感器2010的设置场所(属性511)有影响的设备2020。所谓有影响的设备,如果是产生声音的设备(例如电视)则是指所有的设备,如果是不产生声音而仅产生光的设备(例如照明设备),则是指设置场所相同的设备。在图9的设备管理信息500中,对生物传感器2010的设置场所(也就是说睡眠状态为“NREM3”的就寝者所处的2F主卧室)有影响的设备是“2F主卧室”的“电视”、“照明设备”以及“1F起居室”的“电视”。
在发现了有影响的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述电视以及照明设备)的情况下,设备管理部2004对设备管理信息500内的睡眠状态(属性513)进行参照(步骤S1402,睡眠状态参照步骤的一例),对限制信息700进行参照(步骤S1403),对房间DB2007内的隔音性能信息600进行参照(步骤S1404,隔音性能参照步骤的一例)。
接下来在步骤S1405中,设备管理部2004决定上限值(决定步骤的一例)。例如,如果设备管理信息500内的睡眠状态(属性513)为“NREM3”,则设备管理部2004从限制信息700中提取与“NREM3”对应的“30dB”作为音量限制值702,提取与“NREM3”对应的“40lx”作为照度限制值703。
设备管理部2004将“2F主卧室”的“电视”以及“照明设备”的照度的上限值决定为作为照度限制值703而提取出的“40lx”。
关于“2F主卧室”的“电视”的音量的上限值,由于隔音性能信息600的隔音性能值602为“0dB”,因此设备管理部2004将该上限值决定为作为音量限制值702而提取出的“30dB”。
关于“1F起居室”的“电视”的音量的上限值,由于隔音性能信息600的隔音性能值602为“-10dB”,因此设备管理部2004将该上限值决定为对作为音量限制值702而提取出的“30dB”加上“10dB”所得到的“40dB”。
接下来在步骤S1406中,设备管理部2004将设备DB2005内的设备管理信息500的照度上限(属性514)和音量上限(属性516)更新为所决定出的上限值,结束图14的处理。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住宅控制器1103参照通过生物传感器2010判定出的就寝者的睡眠状态。住宅控制器1103根据就寝者的睡眠状态,决定设备2020的音量的上限值。由此,设备2020的用户(非就寝者的一例)即使没有掌握就寝者的睡眠状态,也能够一边降低对就寝者的影响而维持就寝者的睡眠,一边对设备2020进行利用。
另外,一般而言,就寝者容易对音量的急剧增大或减小产生反应。与此相对地,根据实施方式1,在操作音量按钮时,用户只能够逐级地变更音量。因此,可抑制音量的急剧变化。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降低对就寝者的影响。
(变形得到的实施方式)
(1)图11的步骤S542的设备2020中的音量控制处理不限于图13所示的步骤。
图15是表示与图13不同步骤的音量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5的步骤中,代替图13的步骤S707(等待用户的音量按钮操作的结束),而进行步骤S717。在步骤S717中,设备2020的CPU执行预定时间的休眠(sleep)处理。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702。在该结构中,可将音量变更所需的时间延长休眠处理被执行的时间。因此,能够获得与图13同样的效果。
(2)图11的步骤S525的设备2020中的上限值设定处理不限于图12所示的步骤。
图16是表示与图12不同步骤的上限值设定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图16的步骤中,接着步骤S602(上限值的设定),在步骤S612中,影像控制部2022设定字幕模式。字幕模式是以附带表达声音的字幕的方式将影像显示于影像显示部2023的模式。由此,能够对小音量的声音进行补充,能够提高正在观看设备2020(电视)的用户的便利性。
(3)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12、图13、图15、图16中,说明了缓慢进行设备2020的声音输出部2025的音量变更这一情况,但不限于音量变更。影像控制部2022也可以控制影像显示部2023的照度变更使该变更也同样地在3秒~5秒内缓慢地进行。另外,在设备2020为照明设备的情况下,照明控制部也可以控制电灯的照度变更使该变更也同样地在3秒~5秒内缓慢地进行。由此,能够降低照度变更对就寝者的影响。另外,通过减缓音量或者照度的变化,能够确保设备2020的用户(视听者)的耳朵或眼睛的适应性。其结果是,对于声音,即使音量小,也能够确保某种程度的舒适性。另外,由于不会出现房间突然变暗的情况,因此可确保一定的安全性。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设备2020的上限值的设定工作,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利用服务器1121(图1)的最优上限值的计算以及上限值的设定工作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为了简化说明,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赋予同样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结构)
图17是概略性表示本第2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7所示,除了工作限制部2003、设备管理部2004、房间管理部2006,住宅控制器1103的设备控制部2001还具备日志管理部2201。除了设备DB2005、房间DB2007,存储部2002还具备日志DB2202。
日志管理部2201制作日志信息1800(后述的图18)。日志信息1800以时间序列方式包含设备2020的操作日志与生物传感器2010的睡眠状态日志。日志管理部2201将所制作的日志信息1800保存于日志DB2202。
图18是表示日志DB2202所保存的日志信息1800的一例的图。如图18所示,日志信息1800包括日期时间1801、设备ID1802、属性号码1803、属性值1804。
设备ID1802是确定包括设备2020以及生物传感器2010在内的设备的固有的标识符。设备ID1802对应于设备管理信息500的设备ID501。属性号码1803表示设备管理信息500的属性513或者属性515。图18的属性号码“3”表示图5的属性513(睡眠状态或者照度),图18的属性号码“5”表示图5的属性515(音量)。属性值1804表示属性号码1803的值。日期时间1801表示变为属性值1804时的日期时间。如此,通过日志信息1800,以时间序列方式管理设备2020的操作日志与生物传感器2010的睡眠状态日志。
在图18的日志信息1800中,在2015年9月24日1时22分00秒,通过设备ID1802为“Sensor1”的生物传感器2010,判定为睡眠状态是“NREM3”。接着在1时23分30秒,设备ID1802为“TV1”的电视的音量被操作为“20dB”,接着在1时29分30秒,相同电视的音量增大为“30dB”。在音量刚增大之后的1时29分40秒(音量增大10秒钟后),通过设备ID1802为“Sensor1”的生物传感器2010,判定为睡眠状态是“NREM2”。如此,根据图18的日志信息1800,在音量增大10秒钟后睡眠状态从“NREM3”变浅为“NREM2”。
返回到图17,住宅控制器1103的工作限制部2003通过通信控制部2008直接或者经由云服务器1111(图1),向由网络连接着的服务器1121发送日志信息1800。
服务器1121通过机器学习等数据处理,判断由用户的音量操作引起的设备2020的音量变化(音量增大)与通过生物传感器2010判定的睡眠状态的变化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关联性)。本实施方式2的服务器1121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学习应用(application)等软件。
服务器1121在判断为音量变化与睡眠状态变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时,判断为当前的隔音性能信息600的隔音性能值602并不适合,修正隔音性能信息600以使其包含更适合的隔音性能值602。服务器1121将修正后的新的隔音性能信息600发送给住宅控制器1103。
例如,若如图18的日志信息1800所示的、在音量刚改变之后睡眠状态就变浅这样的状况发生预定次数,则服务器1121判断为音量变化与睡眠状态变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结果是,服务器1121进行将隔音性能信息600的隔音性能值602下调的修正。使用图19~图21,说明由服务器1121进行的隔音性能信息的修正。
图19是作为比较例表示在睡眠状态从“NREM3”变为“NREM2”、且隔音性能信息600没有被修正的情况下的设备管理信息500的图。图20是表示修正了的隔音性能信息600的一例的图。图2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睡眠状态从“NREM3”变为“NREM2”、且隔音性能信息600得到修正的情况下的设备管理信息500的图。在图19的设备管理信息500中,对从图9的设备管理信息500变更得到的值附有下划线。在图21的设备管理信息500中,对与图19的设备管理信息500不同的值附有下划线。
如上所述,图9中表示了睡眠状态为“NREM3”时的设备管理信息500。另一方面,在睡眠状态从“NREM3”变为“NREM2”时,如图7所示,音量限制值702从“30dB”变更为“25dB”,照度限制值703从“40lx”变更为“30lx”。
因此,如图19所示,属性514(照度上限)从“40lx”变更为“30lx”,其结果是,属性513(照度)也从“40lx”变更为“30lx”。另外,“2F主卧室”的属性516(音量上限)从“30dB”变更为“25dB”,其结果是,属性515(音量)也从“30dB”变更为“25dB”。再者,“1F起居室”的属性516(音量上限)从“40dB”变更为“35dB”。
服务器1121在判断为音量变化与睡眠状态变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时,将“2F主卧室”至“2F主卧室”的隔音性能值602从图6所示的“0dB”下调“+1dB”,从而如图20所示那样修改为“+1dB”。由此,“2F主卧室”的属性516(音量上限)从图19所示的“25dB”如图21所示那样变更为“24dB”。其结果是,属性515(音量)也从图19所示的“25dB”如图21所示那样变更为“24dB”。
服务器1121也可以在每次判断为音量变化与睡眠状态变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时,就将隔音性能值602下调“+1dB”。
(工作)
图22是概略性表示本第2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通常时的工作的时序图。图22的步骤S521、S522与图11的步骤S521、S522相同。在接着步骤S522的步骤S551中,日志管理部2201将通过步骤S521通知来的睡眠状态与日期时间一起追加到日志DB2202内的日志信息1800中,对日志信息1800进行更新。接下来的步骤S523~S526与图11的步骤S523~S526相同。
图22的步骤S531~S533与图11的步骤S531~S533相同。在接着步骤S533的步骤S553中,日志管理部2201将通过步骤S553响应的睡眠状态与日期时间一起追加到日志DB2202内的日志信息1800中,对日志信息1800进行更新。
图22的步骤S541、S542与图11的步骤S541、S542相同。在接着步骤S542的步骤S555中,设备2020将通过步骤S542的音量控制而变更得到的音量通知给住宅控制器1103。接下来,在步骤S556中,日志管理部2201将通过步骤S555通知来的音量与日期时间一起追加到日志DB2202内的日志信息1800中,对日志信息1800进行更新。
在图22的步骤S561中,住宅控制器1103将日志DB2202所保存的日志信息1800例如按一定间隔上传到服务器1121。在步骤S562中,服务器1121例如通过机器学习来判断音量的变化与睡眠状态的变化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基于该判断结果,修正隔音性能信息600。在步骤S563中,住宅控制器1103在接收到修正了的隔音性能信息600时,对房间DB2007的隔音性能信息600进行更新。在以后的步骤S523中,使用修正了的隔音性能信息600,更新设备2020的上限值。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例如有时在设置于同一房间的设备2020的音量从20dB变更为30dB时,就寝者的睡眠状态会从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阶段3(NREM3)变化为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阶段2(NREM2)。在该情况下,根据实施方式2,可在通过机器学习而判断为音量的变化与睡眠状态的变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时,例如将隔音性能值602从0dB修正为+1dB。由此,音量的上限值从25dB降低为24dB。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降低声音对睡眠者的影响。
(变形得到的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在判断为音量的变化与睡眠状态的变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时,将隔音性能值602下调“+1dB”,但下调幅度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隔音性能值602下调“+2dB”,还可以下调“+5dB”,隔音性能值602的下调幅度也可以进行变更。
(2)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在判断为音量的变化与睡眠状态的变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时,对隔音性能值602进行了下调,但不限于此。服务器1121也可以在判断为音量的变化与睡眠状态的变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时,直接在图21的设备管理信息500中,将属性516的值进行下调。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对利用服务器1121的最优上限值的计算以及上限值的设定工作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3中,说明取代住宅控制器而利用服务提供商的设备控制系统。此外,以下,为了简化说明,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赋予同样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结构)
图23是概略性表示本第3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在图23中,服务器1121具有作为上述实施方式2的住宅控制器1103(图17)的替代的功能。服务器1121具有设备控制部2001B和存储部2002B,设备控制部2001B具有与图17所示的设备控制部2001相当的功能,存储部2002B具有与图17所示的存储部2002相当的功能。服务器1121经由云服务器1111通过网络与生物传感器2010以及设备2020连接。
(工作)
图24是概略性表示本第3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初始时的工作的时序图。
在步骤S571中,服务器1121的设备控制部2001B设定隔音性能信息600(图6)的隔音性能值602的初始值。设备控制部2001B将设定有初始值的隔音性能信息600保存于存储部2002B内的房间DB。作为隔音性能信息600的隔音性能值602的初始值,可使用由房屋建造商设定的缺省值。此外,隔音性能信息600的隔音性能值602的初始值例如也可以使用设备2020而通过用户1010来设定。
在步骤S572中,生物传感器2010将设备管理信息500(图5)的各项目501~504、511~513发送给服务器1121,请求登记设备(图23的箭头1131以及箭头1132)。
在步骤S573中,服务器1121的设备控制部2001B将被发送来的与生物传感器2010有关的设备管理信息500登记到存储部2002B内的设备DB。由此,与生物传感器2010有关的设备管理信息500得到初始化。此外,生物传感器2010也可以具有使用户1010能够设定其设置场所的功能。生物传感器2010也可以将由用户1010所设定的信息作为设备管理信息500的属性511(设置场所)发送给服务器1121。
在步骤S574中,服务器1121将完成了设备的登记这一意思的响应发送给生物传感器2010。
在步骤S575中,设备2020将设备管理信息500(图5)的各项目501~504、511~516发送给服务器1121,请求登记设备(图23的箭头1131以及箭头1132)。
在步骤S576中,服务器1121的设备控制部2001B将被发送来的与设备2020有关的设备管理信息500登记到存储部2002B内的设备DB。由此,与设备2020有关的设备管理信息500得到初始化。此外,设备2020也可以具有使用户1010能够设定其设置场所的功能。设备2020也可以将由用户1010所设定的信息作为设备管理信息500的属性511(设置场所)发送给服务器1121。
在步骤S577中,服务器1121将完成了设备的登记这一意思的响应发送给设备2020。通过以上处理,设备管理信息500的初始化完成。
接着,参照图23,说明本第3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控制系统的通常时的工作。生物传感器2010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将睡眠状态通知给服务器1121(箭头1131以及箭头1132)。设备控制部2001B在判断为生物传感器2010的睡眠状态发生了变化时,对设备2020进行适合于新睡眠状态的上限值的设定(箭头1137以及箭头1138)。此外,此时也可以使用推送通知式通信来从服务器1121对设备2020进行设定。或者,也可以通过从设备2020向服务器1121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询问有无设定变更,从而实现设定变更。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3,作为住宅控制器的替代,服务器1121具备设备控制部2001B和存储部2002B。因此,能够灵活地更新设备控制方法,可期待进一步提高设备控制系统的服务品质。
(其他)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音量设定花费3~5秒左右的时间逐渐降低。例如在图12中,在当前的音量设定超过了上限值的情况下(步骤S603:是),在步骤S604中,声音控制部2024使音量设定花费3~5秒左右的时间逐渐降低。然而,并不限于此。
图25是表示显示于影像显示部2023的消息的一例的图。在当前的音量设定超过了上限值的情况下,声音控制部2024也可以制作如图25所示的“正在进行音量限制,因此请逐渐调低音量。”这一消息1601。声音控制部2024也可以经由数据处理部2021,将制作出的消息1601通知给影像控制部2022。影像控制部2022也可以将被通知的消息1601显示于影像显示部2023。按照显示于影像显示部2023的消息1601,用户操作音量按钮,逐渐调低音量,由此,能够获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9所示,住宅控制器1103在设备管理信息500的属性514、516中管理照度以及音量的上限。然而,住宅控制器1103例如也可以在图11的步骤S524中请求上限值的设定时,发送照度或者音量。接收到照度或者音量的设备2020例如也可以在图11的步骤S525中,将照度或者音量转换为适当的控制值,控制影像显示部2023的辉度(亮度)或者声音输出部2025的音量。
取而代之,住宅控制器1103例如也可以在图11的步骤S524中,将照度或者音量转换为适当的控制值,发送所转换出的控制值。接收到控制值的设备2020例如也可以在图11的步骤S525中,使用所接收到的控制值,控制影像显示部2023的辉度或者声音输出部2025的音量。
从照度或者音量转换出的控制值例如可以是控制影像显示部2023或者声音输出部2025的电流值,也可以单是表示照度或者音量的等级的等级值。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明的技术,例如能够在以下的云服务的类型中实现。但是,实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明的技术的云服务的类型不限于这些。
(服务的类型1:本公司数据中心型云服务)
图26是表示服务的类型1(本公司数据中心型云服务)中的设备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貌的图。在本类型中,服务提供商1120从组1100取得信息,向组1100以及用户提供服务。在本类型中,服务提供商1120具有数据中心运营公司的功能。即,服务提供商1120保有管理大数据(big data)的云服务器1111。因此,不存在数据中心运营公司。
在本类型中,服务提供商1120对数据中心(云服务器)1203进行运营及管理。另外,服务提供商1120管理操作系统(OS)1202以及应用1201。服务提供商1120使用服务提供商1120所管理的OS1202以及应用1201来提供服务(箭头1204以及箭头1205)。
(服务的类型2:IaaS利用型云服务)
图27是表示服务的类型2(IaaS利用型云服务)中的设备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貌的图。在此,IaaS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的简称,是将用于构建及运行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本身作为经由互联网的服务来提供的云服务提供模型。
在本类型中,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对数据中心(云服务器)1203进行运营及管理。另外,服务提供商1120管理OS1202以及应用1201。服务提供商1120使用服务提供商1120所管理的OS1202以及应用1201来提供服务(箭头1204以及箭头1205)。
(服务的类型3:PaaS利用型云服务)
图28是表示服务的类型3(PaaS利用型云服务)中的设备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貌的图。在此,PaaS是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的简称,是将成为用于构建及运行软件的根基的平台作为经由互联网的服务来提供的云服务提供模型。
在本类型中,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管理OS1202,对数据中心(云服务器)1203进行运营及管理。另外,服务提供商1120管理应用1201。服务提供商1120使用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所管理的OS1202以及服务提供商1120所管理的应用1201来提供服务(箭头1204以及箭头1205)。
(服务的类型4:SaaS利用型云服务)
图29是表示服务的类型4(SaaS利用型云服务)中的设备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貌的图。在此,SaaS是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的简称。SaaS利用型云服务例如是具有下述功能的云服务提供模型,即未保有数据中心(云服务器)的公司或个人等利用者能够经由互联网等网络使用保有数据中心(云服务器)的平台提供商提供的应用。
在本类型中,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管理应用1201,管理OS1202,对数据中心(云服务器)1203进行运营及管理。另外,服务提供商1120使用数据中心运营公司1110所管理的OS1202以及应用1201来提供服务(箭头1204以及箭头1205)。
以上,不论在哪一种云服务的类型中,都是服务提供商1120提供服务。另外,例如,服务提供商或者数据中心运营公司既可以自行开发OS、应用或者大数据的数据库等,另外也可以向第三方订购。

Claims (19)

1.一种控制方法,是控制控制器的方法,所述控制器对设备进行控制,所述设备包括设置于第1空间的第1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从配置于所述第1空间的生物传感器取得关于存在于所述第1空间的人的睡眠信息,所述睡眠信息表示所述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
基于第1数据库,决定所述第1设备的第1音量,所述第1数据库表示各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设备的音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的设备的音量是不会吵醒以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睡觉的人、并且清醒着的人能够听到的预定的音量;
将第1命令发送给所述第1设备,所述第1命令是使所述第1设备设定所述第1音量作为音量的上限值的命令。
2.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第1数据库还表示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设备的照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1数据库,决定所述第1设备的第1照度;
将第2命令发送给所述第1设备,所述第2命令是使所述第1设备设定所述第1照度作为照度的上限值的命令,所述对应的设备的照度是不会扰醒以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睡觉的人、并且清醒着的人能够视觉辨认所述设备的预定的照度。
3.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1数据库和第2数据库,决定第2设备的第2音量,所述第2数据库表示在声音从第2空间向所述第1空间传播的情况下的所述声音的减少量,所述第2音量比所述第1音量小;
将第3命令发送给所述第2设备,所述第3命令是使所述第2设备设定所述第2音量作为音量的上限值的命令。
4.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生物传感器由所述人佩戴着。
5.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第1空间包括卧室。
6.根据权利请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生物传感器包括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卧室所配置的寝具。
7.根据权利请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生物传感器包括电波传感器,所述电波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卧室所配置的寝具的内部、或者从所述寝具起的预定范围内。
8.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生物传感器测定所述人的体动、呼吸数、心率,
所述睡眠信息基于根据所述体动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所述人的翻身次数、所述人的呼吸数、所述人的心率而算出。
9.根据权利请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控制器具备存储器,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将睡眠日志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器,所述睡眠日志信息表示所述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日期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操作日志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器,所述操作日志信息表示用于变更所述第1设备的音量的操作历史记录与对应的日期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睡眠日志信息和所述操作日志信息,判断在用于调高所述第1设备的音量的操作之后所述睡眠信息所示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是否变浅;
当判断为在用于调高所述第1设备的音量的操作之后所述睡眠信息所示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变浅这一情况发生了预定次数以上时,对所述第1数据库进行修正。
10.根据权利请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将睡眠日志信息存储于存储器,所述睡眠日志信息表示所述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日期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操作日志信息存储于所述存储器,所述操作日志信息表示用于调高所述第2设备的音量的操作历史记录与对应的日期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睡眠日志信息和所述操作日志信息,判断在用于调高所述第2设备的音量的操作之后所述睡眠信息所示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是否变浅;
当判断为在用于调高所述第2设备的音量的操作之后所述睡眠信息所示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变浅这一情况发生了预定次数以上时,对所述第2数据库进行修正。
11.一种控制方法,是对设备进行控制的方法,所述设备设置于预定空间,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从与所述设备连接的控制器接收第1命令,所述第1命令是使所述设备设定第1音量作为音量的上限值的命令;
将所述第1音量作为音量的上限值来对所述设备进行设定,
所述第1音量是在所述控制器中基于数据库和从配置于所述预定空间的生物传感器所取得的关于存在于所述预定空间的人的睡眠信息而决定的音量,
所述睡眠信息表示所述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
所述数据库表示各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设备的音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的设备的音量是不会吵醒以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睡觉的人、并且清醒着的人能够听到的预定的音量。
12.根据权利请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控制器接收第2命令,所述第2命令是使所述设备设定第1照度作为照度的上限值的命令;
将所述第1照度作为照度的上限值来对所述设备进行设定,
所述数据库还表示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设备的照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1照度是在所述控制器中基于所述睡眠信息和所述数据库而决定的照度,
所述对应的设备的照度是不会扰醒以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睡觉的人、并且清醒着的人能够视觉辨认所述设备的预定的照度。
13.根据权利请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定作为所述设备的当前音量的第2音量值是否超过了所述第1音量值;
在判定为所述第2音量值超过了所述第1音量值的情况下,使所述设备以所述第1音量值输出声音。
14.根据权利请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设备的音量以预定的变化率从所述第2音量值向所述第1音量值阶段式地改变。
15.根据权利请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设备的音量以预定的变化率向所述第1音量值以下阶段式地改变。
16.根据权利请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定作为所述设备的当前音量的第2音量值是否超过了所述第1音量值;
在判定为所述第2音量值超过了所述第1音量值、且所述设备能够以带字幕的方式对包含影像和声音的内容进行再现的情况下,使所述设备用所述第1音量值再现所述内容,使所述设备以带字幕的方式再现所述内容。
17.根据权利请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
所述设备具备显示器,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定作为所述设备的当前音量的第2音量值是否超过了所述第1音量值;
在判定为所述第2音量值超过了所述第1音量值的情况下,使所述显示器显示催促将所述设备的音量阶段式地调低的通知。
18.一种控制器,对设备进行控制,所述设备设置于预定空间,所述控制器具备通信部和处理器,
所述通信部从配置于所述预定空间的生物传感器取得关于存在于所述预定空间的人的睡眠信息,所述睡眠信息表示所述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
所述处理器基于数据库,决定所述设备的第1音量,所述数据库表示各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设备的音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的设备的音量是不会吵醒以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睡觉的人、并且清醒着的人能够听到的预定的音量,
所述通信部向所述设备发送使所述设备设定所述第1音量作为音量的上限值的命令。
19.一种设备,其设置于预定空间,具备通信部和处理器,
所述通信部从与所述设备连接的控制器接收第1命令,所述第1命令是使所述设备设定第1音量作为音量的上限值的命令,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1音量作为音量的上限值来对所述设备进行设定,
所述第1音量是在所述控制器中基于数据库和从配置于所述预定空间的生物传感器所取得的关于存在于所述预定空间的人的睡眠信息而决定的音量,
所述睡眠信息表示所述人的睡眠的深浅程度,
所述数据库表示各睡眠的深浅程度与对应的设备的音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的设备的音量是不会吵醒以所述各睡眠的深浅程度睡觉的人、并且清醒着的人能够听到的预定的音量。
CN201710032181.XA 2016-02-12 2017-01-13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设备 Active CN107085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5328.1A CN113553023A (zh) 2016-02-12 2017-01-13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5036A JP6633408B2 (ja) 2016-02-12 2016-02-12 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機器
JP2016-025036 2016-02-12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5328.1A Division CN113553023A (zh) 2016-02-12 2017-01-13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5511A true CN107085511A (zh) 2017-08-22
CN107085511B CN107085511B (zh) 2021-08-20

Family

ID=595596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32181.XA Active CN107085511B (zh) 2016-02-12 2017-01-13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设备
CN202110855328.1A Pending CN113553023A (zh) 2016-02-12 2017-01-13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5328.1A Pending CN113553023A (zh) 2016-02-12 2017-01-13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394517B2 (zh)
JP (1) JP6633408B2 (zh)
CN (2) CN10708551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9493A (zh) * 2017-08-28 2019-03-0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身体状况预测方法、身体状况预测装置和身体状况预测程序
CN114666444A (zh) * 2020-12-23 2022-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3408B2 (ja) * 2016-02-12 2020-01-2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機器
JP7025892B2 (ja) 2017-11-07 2022-02-25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積層体、反射防止構造体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搭載装置
CN108446024B (zh) * 2018-03-21 2021-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乐播放方法及相关产品
JP6919999B2 (ja) * 2018-03-23 2021-08-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センサデバイス管理方法およびセンサデバイス管理システム
JP7245989B2 (ja) * 2019-01-28 2023-03-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WO2022059273A1 (zh) * 2020-09-17 2022-03-24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60979A1 (en) * 2006-12-29 2008-07-03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trolling Output Volume
US20110010014A1 (en) * 2008-02-25 2011-01-13 Kingsdow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bedroom environment and for providing sleep data
CN102029002A (zh) * 2010-11-11 2011-04-27 北京联合大学 助眠卧室系统
CN102404614A (zh) * 2011-11-03 2012-04-0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视的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150164238A1 (en) * 2013-12-16 2015-06-18 Blue Ocean Laboratories, Inc. Mattress health monitor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4424A (ja) * 1995-07-21 1997-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表示システム
JP4374929B2 (ja) * 2003-07-01 2009-12-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安眠促進装置
KR100646868B1 (ko) * 2004-12-29 2006-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피부전도도와 심박 정보를 이용한 홈 제어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07198653A (ja) * 2006-01-25 2007-08-09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環境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動作プログラム
JP2007250062A (ja) * 2006-03-15 2007-09-27 Fujitsu Ten Ltd 再生装置
JP5017021B2 (ja) * 2007-08-24 2012-09-05 株式会社タニタ 睡眠測定装置
JP5251665B2 (ja) * 2009-03-26 2013-07-3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生活支援報知システム
JP2011200592A (ja) * 2010-03-26 2011-10-13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照明装置
CN102043385A (zh) * 2010-10-09 2011-05-04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使用者睡眠状态的家电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828438B2 (en) * 2011-04-07 2020-11-10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using a breath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EP2914162A2 (en) * 2012-11-02 2015-09-0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Electronic switch for controlling a device in dependency on a sleep stage
JP2014113962A (ja) * 2012-12-11 2014-06-26 Denso Corp 機器用制御装置
JP6123450B2 (ja) * 2013-04-16 2017-05-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取得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15159A (ja) * 2013-07-05 2015-01-22 大和ハウス工業株式会社 寝室環境生成システム
JP2015119240A (ja) * 2013-12-17 2015-06-2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オーディオ装置
CN107072406A (zh) * 2014-07-18 2017-08-18 择舒公司 床系统的自动感测和调节
US10278638B2 (en) * 2014-07-21 2019-05-07 Withings System and method to monitor and assist individual's sleep
US20160174723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Elwha Llc Sleep zone air trea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2635868B1 (ko) * 2016-01-26 2024-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JP6633408B2 (ja) * 2016-02-12 2020-01-2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機器
US20170347187A1 (en) * 2016-05-24 2017-11-30 Richard Haberkern Acoustic focus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60979A1 (en) * 2006-12-29 2008-07-03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trolling Output Volume
US20110010014A1 (en) * 2008-02-25 2011-01-13 Kingsdow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bedroom environment and for providing sleep data
CN102029002A (zh) * 2010-11-11 2011-04-27 北京联合大学 助眠卧室系统
CN102404614A (zh) * 2011-11-03 2012-04-0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视的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150164238A1 (en) * 2013-12-16 2015-06-18 Blue Ocean Laboratories, Inc. Mattress health monitoring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HNAF RASHIK HASSAN: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states by means of statistical and spectral features from single channel Electroencephalogram", 《IEEE》 *
李隆: "音乐睡眠仪及一种控制睡眠的方法", 《临床医学工程》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9493A (zh) * 2017-08-28 2019-03-0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身体状况预测方法、身体状况预测装置和身体状况预测程序
CN109419493B (zh) * 2017-08-28 2023-04-2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身体状况预测方法、身体状况预测装置和身体状况预测程序
CN114666444A (zh) * 2020-12-23 2022-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135183A1 (zh) * 2020-12-23 2022-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666444B (zh) * 2020-12-23 2023-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33408B2 (ja) 2020-01-22
US20170235542A1 (en) 2017-08-17
CN107085511B (zh) 2021-08-20
US10394517B2 (en) 2019-08-27
US10929094B2 (en) 2021-02-23
CN113553023A (zh) 2021-10-26
JP2017143478A (ja) 2017-08-17
US20190332351A1 (en)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85511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设备
CN112312801B (zh) 具有改善睡眠的特征的家庭自动化系统
JP6923695B2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システム、及び機器制御方法
CN109032223B (zh) 一种睡眠环境调节装置、系统和方法
Aarts et al. Ambient intelligence
DE202017107010U1 (de) Vom Server gelieferte visuelle Ausgabe an einer Sprachschnittstellenvorrichtung
JP2021508567A (ja) 2人の睡眠者の鼾及び呼吸パラメータを判定するためのセンサ特徴部を備えたベッド
CN109528183B (zh) 人体异常状态监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90079669A (ko) 환경 제어 특징을 갖는 소셜 로봇
CN109188928A (zh) 用于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96796A (zh) 信息处理设备、方法和程序
CN111665730A (zh) 电器配置方法和智能家居系统
CN110989370B (zh) 智能家居交互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8140045A (zh) 在增强和替代通信系统中支持感知和对话处理量
CN111123851A (zh) 根据用户情绪控制电器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077785A (zh) 一种唤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2032714A1 (en) User device, server,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setting system
WO2023159958A1 (zh) 智能家居系统的唤醒方法、唤醒装置和智能家居系统
CN117715675A (zh) 提供外部刺激以帮助睡眠
CN113359503B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698201A (zh) 基于人因照明的照明控制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JPWO2018016142A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193633A1 (zh) 基于投影的叫醒方法、装置、投影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81848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usage of a lighting system
WO2023182022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端末装置及び出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