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4039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4039B
CN107074039B CN201580059669.0A CN201580059669A CN107074039B CN 107074039 B CN107074039 B CN 107074039B CN 201580059669 A CN201580059669 A CN 201580059669A CN 107074039 B CN107074039 B CN 1070740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tire
face
recess portion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96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4039A (zh
Inventor
松本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74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4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4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4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14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 B60C11/16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of plug form, e.g. made from metal, textile
    • B60C11/1675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of plug form, e.g. made from metal, textile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plug- ti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14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 B60C11/16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of plug form, e.g. made from metal, text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14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 B60C11/16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of plug form, e.g. made from metal, textile
    • B60C11/1643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of plug form, e.g. made from metal, textile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plug-body portion, i.e. not cylind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14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 B60C11/16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of plug form, e.g. made from metal, textile
    • B60C11/1643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of plug form, e.g. made from metal, textile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plug-body portion, i.e. not cylindrical
    • B60C11/1668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of plug form, e.g. made from metal, textile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plug-body portion, i.e. not cylindrical with an additional coll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滑钉,具有:埋设基部,其埋设在充气轮胎的胎面部内;前端部,其在埋设基部埋设在胎面部上时,从胎面部的踏面凸出。前端部的前端面,其在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比轮胎周向的长度长,具有:第1凸部及第2凸部,其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凸出;第1凹部,其设在所述第1凸部和所述第2凸部之间,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凹陷;第3凸部及第4凸部,其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凸出;第2凹部,其设在所述第3凸部和所述第4凸部之间,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凹陷。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胎面部上安装了防滑钉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冰雪地用轮胎,在轮胎的胎面部上安装有防滑钉,由此在结冰的路面上获得抓地力。
防滑钉一般被埋入到设置在胎面部的防滑钉安装用孔内。将防滑钉埋入到防滑钉安装用孔内时,将防滑钉插入到孔径扩大状态下的防滑钉安装用孔内,通过这种方式,使得防滑钉被紧密地埋入到防滑钉安装用孔内,防止轮胎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来自路面的制动/驱动力和侧向力导致防滑钉从防滑钉安装用孔内脱落。
防滑钉具有埋设基部以及从埋设基部的一端面凸出的前端部。埋设基部以前端部从胎面凸出的方式嵌入在轮胎的胎面形成的防滑钉安装用孔内。
防滑钉的前端部边缘与结冰路面接触并发挥边缘效果,从而发挥高抓地力。因此,有人尝试增加前端部中与结冰路面接触的边缘,从而提高边缘效果。
已知一种防滑钉,具有前端部,为了增加前端部的边缘,将前端部的前端面设为凹多边形,并且前端部的侧面具有凹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公开第2014/12257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使用安装有将前端面设为凹多边形的防滑钉的轮胎在结冰路面行驶,制动时,被前端部削掉的细小冰碴有时会堆积在前端部的凹部。细小冰渣在凹部堆积时,前端部的边缘效果可能降低,制动性能可能会变差。因此,需要排出在凹部堆积的细小冰渣,维持边缘效果。
从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可维持前端部的边缘效果的防滑钉。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的防滑钉安装用孔内装配有防滑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钉具有:
埋设基部,其埋设在充气轮胎的胎面部内,并沿轮胎径向延伸;
前端部,其在所述埋设基部埋设在胎面部上时,从所述胎面部的踏面凸出。
所述前端部的前端面在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前端面的轮胎周向的长度长,
所述前端面的轮廓形状具有:
第1凸部及第2凸部,其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凸出;
第1凹部,其设在所述第1凸部和所述第2凸部之间,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凹陷;
第3凸部及第4凸部,其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凸出;
第2凹部,其设在所述第3凸部和所述第4凸部之间,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凹陷。
所述第1凹部及所述第2凹部通过所述前端面的邻接的1对边行成,
所述1对边中的一条边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另一条边朝向与所述一条边相反的方向,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
所述第1凹部和所述第2凹部优选位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相同位置。
所述前端面优选具有6~10个向外侧凸出的凸部。
所述第1凹部和所述第2凹部的距离Lmin与所述前端面在轮胎周向上的最大长度Lmax的比Lmin/Lmax优选为0.3以上0.7以下。
所述凸部优选具有30°以上150°以下的角部。
所述埋设基部优选具有:第3凹部,其从轮胎周向一侧的侧面向另一侧凹陷;
以及第4凹部,其从轮胎周向另一侧的侧面向一侧凹陷。
例如,所述埋设基部具有:
躯干部,其固定有所述前端部;
底部,其设在所述躯干部的相反侧的端部;
柄部,其连接所述躯干部和所述底部。
所述底部优选具有:第3凹部,其从轮胎周向一侧的侧面向另一侧凹陷;
以及第4凹部,其从轮胎周向另一侧的侧面向一侧凹陷。
或者,
所述埋设基部具有:
躯干部,其固定有所述前端部;
底部,其设在所述躯干部的相反侧的端部;
柄部,其连接所述躯干部和所述底部。
所述躯干部优选具有:第5凹部,其从轮胎周向一侧的侧面向另一侧凹陷;
以及第6凹部,从轮胎周向另一侧的侧面向一侧凹陷。
此外,底部具有第3凹部和第4凹部的同时,躯干部也可以具有第5凹部和第6凹部。
所述埋设基部具有:
躯干部,其固定有所述前端部;
底部,其设在所述躯干部的相反侧的端部;
柄部,其连接所述躯干部和所述底部。
所述底部的垂直于所述埋设基部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优选为,长度方向为轮胎周向的大致长方形形状。
所述埋设基部具有:
躯干部,其固定有所述前端部;
底部,其设在所述躯干部的相反侧的端部;
柄部,其连接所述躯干部和所述底部。
所述底部的垂直于所述埋设基部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优选为,长度方向为轮胎宽度方向的大致长方形形状。
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方式,向轮胎周向一侧凸出的第1凸部和第2凸部之间的第1凹部即使堆积削下来的细小冰渣,由于能够将堆积的细小冰渣排出至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凸出的第3凸部和第4凸部之间的第2凹部,因此可维持前端部的边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截面的轮胎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防滑钉50A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安装在胎面部的防滑钉50A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前端面60a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前端面60b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前端面60c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前端面60d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防滑钉50B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防滑钉50C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防滑钉50D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防滑钉50E的外观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比较例2的前端面的形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第1实施方式〕
(轮胎的整体说明)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称为轮胎)10的截面的轮胎截面图。
轮胎10例如是一种乘用车用轮胎。乘用车用轮胎是指,JATMA YEAR BOOK 2012(即日本汽车轮胎协会标准)的A章所规定的轮胎。此外,也能够适用于B章所规定的小型卡车用轮胎和C章所规定的卡车及客车用轮胎。
以下进行具体说明的各花纹要素的尺寸数值是乘用车用轮胎上的数值例,作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并不限于这些数值例。
以下说明的轮胎周向是指,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心使轮胎10旋转时,胎面旋转的方向(两个旋转方向),轮胎径向是指,正交于轮胎旋转轴而延伸的放射方向,轮胎径向外侧是指,从轮胎旋转轴向轮胎径向远离的一侧。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方向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指,远离轮胎10的轮胎中心线CL的两侧。
(轮胎结构)
在轮胎10中,作为骨架材具有:一对胎圈芯11、帘布层12、带束层14,在这些骨架材的周围,主要具有:胎面橡胶构件18、侧壁橡胶构件20、胎圈填充橡胶构件22、轮辋缓冲橡胶构件24、内衬橡胶构件26。
一对胎圈芯11呈圆环状,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配置在轮胎径向内侧端部。
帘布层12包含用橡胶覆盖了有机纤维的一个或者多个帘布材12a、12b。帘布材12a、12b通过在一对胎圈芯11之间卷绕而形成为环形。
带束层14包含多个带束材14a、14b,且在帘布层12的轮胎径向外侧向轮胎周向卷绕。轮胎径向内侧的带束材14a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与轮胎径向外侧的带束材14b的宽度相比较宽。
带束材14a、14b是在钢丝帘线上覆盖了橡胶的构件。带束材14a的钢丝帘线和带束材14b的钢丝帘线配置为相对于轮胎周向以规定的角度倾斜,例如20~30度。带束材14a的钢丝帘线和带束材14b的钢丝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相互朝相反方向倾斜,并相互交错。带束层14抑制由填充的空气压而产生的帘布层12的膨胀。
在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外侧设有胎面橡胶构件18。在胎面橡胶构件18的两个端部连接有侧壁橡胶构件20。胎面橡胶构件18包含2层橡胶构件,即设在轮胎径向外侧的上层胎面橡胶构件18a和设在轮胎径向内侧的下层胎面橡胶构件18b。上层胎面橡胶构件18a设有周向槽、胎纹槽和防滑钉安装用孔40。
在侧壁橡胶构件20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端设有轮辋缓冲橡胶构件24。轮辋缓冲橡胶构件24与安装轮胎10的轮辋相接触。在胎圈芯11的轮胎径向外侧以被卷绕于胎圈芯11周围的帘布层12夹住的方式设有胎圈填充橡胶构件22。在面向由轮胎10和轮辋所包围的填充空气的轮胎空洞区域的轮胎10的内表面,设有内衬橡胶构件26。
此外,轮胎10具备覆盖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外侧面的带罩层28。带罩层28由有机纤维和覆盖该有机纤维的橡胶形成。
轮胎10具有如图1所示的轮胎结构,但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轮胎结构,并不仅限于此。
(防滑钉)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防滑钉50A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安装于设置在胎面部T的胎面橡胶构件18上的防滑钉安装用孔40内的防滑钉50A的侧面图。
防滑钉50A主要具有埋设基部52A和前端部60A。埋设基部52A埋设在安装的充气轮胎的防滑钉安装用孔40内。将埋设基部52A从防滑钉安装用孔40的侧面向胎面橡胶构件18按压,使得防滑钉50A被固定在胎面部上。防滑钉50A具有埋设基部52A以及前端部60A,且沿着方向X依次形成有埋设基部52A以及前端部60A。另外,方向X是朝向埋设基部52A的前端部60延伸的延伸方向,将防滑钉50A安装在防滑钉安装用孔40内时,其与相对于胎面部胎面的法线方向一致。此外,方向Y是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方向Z是轮胎周向的一侧。
埋设基部52A具有底部54A、柄部56A和躯干部58A,且沿着方向X依次形成有底部54A、柄部56A以及躯干部58A。
底部54A位于与前端部60A相反侧的端部上。底部54A为凸缘状,能够防止由于受到来自路面的力,而防滑钉50A在防滑钉安装用孔40内旋转。
在与底部54A的防滑钉安装用孔40的侧面相接触的外周侧面上,在轮胎周向两侧设有凹部54a,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设有凹部54b。具体而言,底部54B的截面为角呈圆弧状的大致四方形形状,该大致四方形形状的4条边凹陷,形成有4个凹部54a、54b。底部54A为大致四方形形状,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防滑钉50A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另外,通过将角变成圆弧状,可防止防滑钉安装用孔40的侧面因底部54A的尖锐的角而受到损伤。通过形成凹部54a、54b,可增大底部54A的每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且可增大与胎面部的胎面橡胶构件18之间的接触面积,且可增加约束防滑钉50A动作的摩擦力。此外,通过在凹部54a、54b上插入胎面橡胶构件18,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防滑钉50A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此外,通过设置凹部54a、54b,可使后述前端部60A的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可靠地朝向轮胎周向。
柄部56A是连接躯干部58A和底部54A的部分。柄部56A为圆锥台形状,柄部56A的直径,比底部54A和躯干部58A的最大外径要小。因此,柄部56A相对于躯干部58A和底部54A形成有凹部,底部54A和躯干部58A形成为凸缘形状。
躯干部58A为圆筒形状,位于柄部56A与前端部60A之间,是与前端部60A相连接的凸缘状的部分。躯干部58A被安装到轮胎10上时,将上端面以与胎面大致同等高度地露出的状态埋设在胎面橡胶构件18内。
如图3所示,前端部60A,在安装于胎面部的状态下,是从胎面凸出并与路面相接触,或者抓划冰的部分。前端部60A是从埋设基部52A的上端面向凹多角柱状凸出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60A的前端(方向X侧的端部)形成相对于埋设基部52A的延伸方向(图2的方向X)垂直的前端面60a(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面)。
前端部60A使用与埋设基部52A相同的金属材料制作也可,使用不同的金属材料来制作也可。例如,埋设基部52A和前端部60A使用铝来制作也可。此外,埋设基部52A使用铝来制作,前端部60A使用钨来制作也可。埋设基部52A与前端部60A使用不同的金属材料来制作时,例如,将前端部60A打入在埋设基部52A的躯干部58A的上端面形成的并未图示的孔内,由此来进行嵌合,通过这种方式,可将前端部60A固定在埋设基部52A上。
图4是表示前端面60a的形状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前端面60a为多边形状,其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要长于轮胎周向的长度。此处,为了使图4的左右方向为轮胎宽度方向,图4的上下方向为轮胎周向,将防滑钉50A安装到轮胎10的防滑钉安装用孔40内。
前端面60a至少具有第1凸部61、第2凸部62、第3凸部63、第4凸部64、第1凹部81、第2凹部82。
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以向轮胎周向一侧(图4的上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第1凸部61是以前端面60a的边中位于轮胎周向一侧且邻接的2条边构成小于180度的内角的方式形成的角部。该2条边中,至少一条边S1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另一条边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向边S1的相反方向倾斜,或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
第2凸部62是通过前端面60a的边中位于轮胎周向一侧且邻接的2条边而形成的角部。该2条边中,至少一条边S2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另一条边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向边S2的相反方向倾斜,或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
在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之间设有第1凹部81。第1凹部81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图4的下侧)凹陷。第1凹部81是通过前端面60a的邻接的1对边S1、S2而形成的角部。该1对边中,一条边S1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另一条边S2朝向一条边S1的相反方向,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
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以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图4的下侧)凸出的方式设置。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即在前端面60a的边中,位于轮胎周向另一侧且邻接的2条边相对于轮胎周向互为相反方向倾斜,这1对边交叉以形成小于180度的内角。
第3凸部63是通过前端面60a的边中位于轮胎周向一侧且邻接的2条边构成小于180度的内角的方式而形成的角部。该2条边中,至少一条边S3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另一条边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向边S3的相反方向倾斜,或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
第4凸部64是通过前端面60a的边中位于轮胎周向一侧且邻接的2条边而形成的角部。该2条边中,至少一条边S4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另一条边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向边S4的相反方向倾斜,或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
在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之间设有第2凹部82。第2凹部82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图4的上侧)凹陷。第2凹部82是通过前端面60a的邻接的1对边S3、S4而形成的角部。该1对边中,一条边S3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另一条边S4朝向一条边S3的相反方向,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
此处,多边形状的前端面60a的边优选为笔直的线段。但是,各条边也可以弯曲并带有圆弧。例如,以比前端面60a的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还要长的曲率半径弯曲也可。
前端面60a的角部以邻接的2条边形成180度以外的角度的方式通过连接端点而形成。但是,角部带有圆弧也可,例如,以前端面60a的最短的边的1/10以下的曲率半径弯曲也可。
除了第1~第4的凸部61~64外,前端面60a也可以进一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凸部。前端面60a具有的凸部的个数包括第1~第4的凸部61~64在内,优选为6~10个。凸部的个数不足6个时,无法获得充分的边缘效果。另一方面,凸部的个数多于10个时,边缘的成分过于分散,无法充分获得对于结冰路面的机械性破坏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面60a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进一步具有第5凸部65和第6凸部66。
第5凸部65以向轮胎宽度方向一侧(图4的左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第6凸部66以向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图4的右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第1凸部61、第2凸部62、第3凸部63、第4凸部64、第5凸部65以及第6凸部66中的前端面60a的内角均小于180°,优选为30°以上15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130°以下。若内角小于30°,则边缘效果过大,削掉的细小冰渣容易堆积在第1凹部81、第2凹部82中,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若内角大于150°,则无法获得充分的边缘效果,因此不优选。
此外,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中的前端面60b的内角大于180°。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中的前端面60b的内角优选为300°以下,更优选为260°以下。若大于300°,则细小冰渣容易堆积在第1凹部81内,因此不优选。
另外,图4所示的方式中,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中的前端面60b的内角大约是第1凸部61、第2凸部62、第3凸部63、第4凸部64、第5凸部65以及第6凸部66中的前端面60a的内角的2倍(1.8~2.2倍)。
具体而言,第1凸部61、第2凸部62、第3凸部63、第4凸部64、第5凸部65以及第6凸部66中的前端面60a的内角约为108°。此外,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中的前端面60b的内角约为216°。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前端面60a相对于连接第5凸部65的顶点和第6凸部66的顶点的线段L1,呈线对称的形状。前端面60a相对于线段L1呈线对称时,若将防滑钉50A安装至防滑钉安装用孔40内以使线段L1与轮胎宽度方向一致,则第1凸部61的顶点和第3凸部63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相同位置,第2凸部62的顶点和第4凸部64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相同位置,第1凹部81的顶点和第2凹部82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相同位置。此时,连接第1凹部81的顶点和第2凹部82的顶点的线段L2、连接第1凸部61的顶点和第3凸部63的顶点的线段L3、连接第2凸部62的顶点和第4凸部64的顶点的线段L4与线段L1正交。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面60a相对于线段L2呈线对称的形状,相对于线段L2,右侧半部分和左侧半部分形成五边形的形状。因此,若将防滑钉50A安装至防滑钉安装用孔40内以使线段L2与轮胎宽度方向一致,则第1凸部61的顶点和第2凸部62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周向的相同位置,第3凸部63的顶点和第4凸部64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周向的相同位置,第5凸部65的顶点和第6凸部66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周向的相同位置。此外,边S1和边S2相对于线段L2对称,边S3和边S4相对于线段L2对称。
进一步,前端面60a相对于线段L1和线段L2的交点O,呈点对称的形状。因此,线段L2和线段L3的距离,与线段L2和线段L4的距离相等。此时,连接第1凸部61的顶点和第4凸部64的顶点的线段L5、连接第2凸部62的顶点和第3凸部63的顶点的线段L6通过交点O。
像这样,前端面60a呈对称形状,从而相对于任一方向均可充分发挥边缘效果,并可提高雪地制动性能、雪地转弯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制动时,向轮胎周向一侧凸出的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之间的第1凹部81即使堆积有削下来的细小冰渣,也能够将堆积的细小冰渣排出至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凸出的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之间的第2凹部82。例如,线段L1与路面平行且线段L2、L3、L4相对于路面倾斜时,前端面60a为仅通过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与路面接触的状态,或者前端面60a为仅通过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与路面接触的状态。
前端面60a为仅通过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与路面接触的状态时,第1凹部81远离路面。因此,制动时在第1凹部81堆积的细小冰渣从由第1凸部61、第2凸部62以及第1凹部81的顶点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开始,通过前端面60a与路面之间的间隙,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图4的下侧)排出。
另一方面,前端面60a为仅通过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与路面接触的状态时,第2凹部82远离路面。因此,制动时在第1凹部81堆积的细小冰渣从前端面60a与路面之间的间隙开始,通过由第3凸部63、第4凸部64以及第2凹部82的顶点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图4的下侧)排出。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从第1凹部81侧向第2凹部82侧排出细小冰渣,因此,可以维持前端部60A的边缘效果。为了发挥上述功能,第1凹部81优选沿轮胎宽度方向位于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之间,第2凹部82优选沿轮胎宽度方向位于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之间。
进一步,若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位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则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之间的距离最短,在第1凹部81堆积的细小冰渣能够更容易地排出至第2凹部82。
此处,若将前端面60a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设为Lmax,则本实施方式中,Lmax为线段L3与线段L4的长度。此外,若将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之间的距离设为Lmin,则Lmin为线段L2的长度。此时,Lmin与Lmax的比Lmin/Lmax优选为0.3以上0.7以下。若Lmin/Lmax大于0.7,则无法充分获得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的边缘效果,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若Lmin/Lmax小于0.3,则细小冰渣容易堆积在第1凹部81中,因此不优选。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前端部60A中具有6个凸部61~66的前端面60a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前端面也可以具有6~10个凸部。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改进例进行说明。
[改进例1]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改进例所涉及的前端面60b的俯视图。第1改进例中,前端面60b具有8个凸部61~64、67~70,2个凹部81、82。
在第1改进例中,前端面60b为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要长于轮胎周向的长度的形状。此处,为了使图5的左右方向为轮胎宽度方向,图5的上下方向为轮胎周向,将防滑钉安装到轮胎10的防滑钉安装用孔40内。
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以向轮胎周向一侧(图5的上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在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之间设有第1凹部81。第1凹部81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图5的下侧)凹陷。
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以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图5的下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在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之间设有第2凹部82。第2凹部82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图5的上侧)凹陷。
第1改进例中,前端面60b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具有第7凸部67、第8凸部68、第9凸部69、第10凸部70,但与前端面60b不同,不具有第5凸部65、第6凸部66。
第7凸部67以向轮胎周向一侧并且向轮胎宽度方向一侧(图5的左上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第8凸部68以向轮胎周向一侧并且向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图5的右上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第9凸部69以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并且向轮胎宽度方向一侧(图5的左下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第10凸部70以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并且向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图5的右下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像这样,前端面60b的外周通过第1~第4凸部61~64、第7~第10凸部67~70形成向八方凸出的形状,从而相对于任一方向均可充分发挥边缘效果,并可提高雪地制动性能、雪地转弯性能。
第1改进例中,第1凸部61、第2凸部62、第3凸部63、第4凸部64、第7凸部67、第8凸部68、第9凸部69、第10凸部70中的前端面60b的内角也小于180°,优选为30°以上15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130°以下。此外,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中的前端面60b的内角优选大于180°小于300°,更优选为260°以下。
图5所示的方式中,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中的前端面60b的内角大约是第1凸部61、第2凸部62、第3凸部63、第4凸部64、第7凸部67、第8凸部68、第9凸部69、第10凸部70中的前端面60b的内角的2倍(1.8~2.2倍)。具体而言,第1凸部61、第2凸部62、第3凸部63、第4凸部64、第7凸部67、第8凸部68、第9凸部69、第10凸部70中的前端面60b的内角约为120°。此外,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中的前端面60b的内角约为240°。
第1改进例中,前端面60b相对于连接第1凹部81的顶点和第2凹部82的顶点的线段L2呈线对称的形状,相对于线段L2,右侧半部分和左侧半部分形成六边形的形状。因此,若将防滑钉50A安装至防滑钉安装用孔40内以使线段L2与轮胎宽度方向一致,则第1凸部61的顶点和第2凸部62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周向的相同位置,第3凸部63的顶点和第4凸部64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周向的相同位置,第5凸部65的顶点和第6凸部66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周向的相同位置,第7凸部67的顶点和第8凸部68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周向的相同位置,第9凸部69的顶点和第10凸部70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周向的相同位置。
进一步,前端面60b相对于通过线段L2的中点M并与线段L2垂直的线段L1呈线对称的形状。因此,若将防滑钉50A安装至防滑钉安装用孔40内以使线段L1与轮胎宽度方向一致,则第1凸部61的顶点和第3凸部63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相同位置,第2凸部62的顶点和第4凸部64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相同位置,第7凸部67的顶点和第9凸部69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相同位置,第8凸部68的顶点和第10凸部70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相同位置,第1凹部81的顶点和第2凹部82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相同位置。
进一步,前端面60b相对于中点M呈点对称的形状。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相对于任一方向均可充分发挥边缘效果。
第1改进例中,向轮胎周向一侧凸出的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之间的第1凹部81即使堆积有削下来的细小冰渣,也能够将堆积的细小冰渣排出至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凸出的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之间的第2凹部82。
[改进例2]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改进例所涉及的前端面60c的俯视图。第1改进例中,前端面60c具有10个凸部61~70,2个凹部81、82。
在第2改进例中,前端面60c为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要长于轮胎周向的长度的形状。此处,为了使图6的左右方向为轮胎宽度方向,图6的上下方向为轮胎周向,将防滑钉安装到轮胎10的防滑钉安装用孔40内。
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以向轮胎周向一侧(图6的上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在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之间设有第1凹部81。第1凹部81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图6的下侧)凹陷。
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以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图6的下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在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之间设有第2凹部82。第2凹部82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图6的上侧)凹陷。
第1改进例中,前端面60c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具有第5凸部65、第6凸部66、第7凸部67、第8凸部68、第9凸部69、第10凸部70。
第5凸部65以向轮胎宽度方向一侧(图6的左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第6凸部66以向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图6的右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第7凸部67以向轮胎周向一侧并且向轮胎宽度方向一侧(图6的左上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第8凸部68以向轮胎周向一侧并且向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图6的右上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第9凸部69以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并且向轮胎宽度方向一侧(图6的左下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第10凸部70以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并且向轮胎宽度方向另一侧(图6的右下侧)凸出的方式设置。
像这样,前端面60c的外周通过第1~第10凸部61~70形成向八方凸出的形状,从而相对于任一方向均可充分发挥边缘效果,并可提高雪地制动性能、雪地转弯性能。
第2改进例中,第1凸部61、第2凸部62、第3凸部63、第4凸部64、第5凸部65、第6凸部66、第7凸部67、第8凸部68、第9凸部69、第10凸部70中的前端面60c的内角也小于180°,优选为30°以上15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130°以下。此外,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中的前端面60c的内角优选大于180°小于300°,更优选为260°以下。
图6所示的方式中,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中的前端面60c的内角大约是第1凸部61、第2凸部62、第3凸部63、第4凸部64、第5凸部65、第6凸部66、第7凸部67、第8凸部68、第9凸部69、第10凸部70中的前端面60c的内角的2倍(1.8~2.2倍)。
具体而言,第1凸部61、第2凸部62、第3凸部63、第4凸部64、第5凸部65、第6凸部66、第7凸部67、第8凸部68、第9凸部69、第10凸部70中的前端面60c的内角约为129°。此外,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中的前端面60c的内角约为257°。
第2改进例中,前端面60c相对于连接第5凸部65的顶点和第6凸部66的顶点的线段L1,呈线对称的形状。因此,若将防滑钉50A安装至防滑钉安装用孔40内以使线段L1与轮胎宽度方向一致,则第1凸部61的顶点和第3凸部63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相同位置,第2凸部62的顶点和第4凸部64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相同位置,第1凹部81的顶点和第2凹部82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的相同位置。
此时,连接第1凹部81的顶点和第2凹部82的顶点的线段L2、连接第1凸部61的顶点和第3凸部63的顶点的线段L3、连接第2凸部62的顶点和第4凸部64的顶点的线段L4与线段L1正交。
此外,第2改进例中,前端面60c相对于线段L2呈线对称的形状,相对于线段L2,右侧半部分和左侧半部分形成七边形的形状。因此,若将防滑钉50A安装至防滑钉安装用孔40内以使线段L2与轮胎宽度方向一致,则第1凸部61的顶点和第2凸部62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周向的相同位置,第3凸部63的顶点和第4凸部64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周向的相同位置,第7凸部67的顶点和第8凸部68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周向的相同位置,第9凸部69的顶点和第10凸部70的顶点配置在轮胎周向的相同位置。
在第2改进例中,前端面60c相对于线段L1和线段L2的交点O,呈点对称的形状。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相对于任一方向均可充分发挥边缘效果。
第2改进例中,向轮胎周向一侧凸出的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之间的第1凹部81即使堆积有削下来的细小冰渣,也能够将堆积的细小冰渣排出至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凸出的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之间的第2凹部82。
[改进例3]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改进例所涉及的前端面60d的俯视图。如图7所示,前端面60d具有2个凹部81、82,以及包括第1凸部61、第2凸部62、第3凸部63、第4凸部64在内的12个凸部。前端面60d相对于连接第1凹部81的顶点和第2凹部82的顶点的线段L2呈线对称的形状,相对于线段L2,右侧半部分和左侧半部分形成八边形的形状。另外,12个凸部中的前端面60d的内角分别约为135°。此外,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中的前端面60d的内角约为270°。
此外,前端面60d相对于通过线段L2的中点M并与线段L2垂直的线段L1呈线对称的形状。
进一步,前端面60d相对于中点M呈点对称的形状。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相对于任一方向均可充分发挥边缘效果。
第3改进例中,向轮胎周向一侧凸出的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之间的第1凹部81即使堆积有削下来的细小冰渣,也能够将堆积的细小冰渣排出至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凸出的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之间的第2凹部82。
〔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滑钉50B的立体图。第2实施方式的防滑钉50B所具有的形状与前端部60B的前端面60b在图5中所示的形状相同。此外,第2实施方式的埋设基部52B与第1实施方式的埋设基部52A的形状不同。
如图8所示的防滑钉50B的埋设基部52B,具有底部54B、柄部56B和躯干部58B,且沿着方向X依次形成有底部54B、柄部56B和躯干部58B。
在与底部54B的防滑钉安装用孔40的侧面相接触的外周侧面上,在轮胎周向两侧设有凹部54a,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设有凹部54b。具体而言,底部54B的截面为角呈圆弧状的大致四方形形状,该大致四方形形状的4条边凹陷,形成有4个凹部54a、54b。本实施方式中,底部54B的大致四方形形状的4条边中,1对边朝向轮胎宽度方向配置,另外1对边朝向轮胎周向配置。设有凹部54a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边比设有凹部54b的轮胎周向的边要长。也就是说,底部54B的垂直于方向X的截面形状为,长度方向为轮胎宽度方向的大致长方形形状。底部54B为大致四方形形状,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防滑钉50B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另外,通过将角变成圆弧状,可防止防滑钉安装用孔40的侧面因底部54B的尖锐的角而受到损伤。通过形成凹部54a、54b,可增大底部54B的每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且可增大与胎面部的胎面橡胶构件18之间的接触面积,且可增加约束防滑钉50B动作的摩擦力。此外,通过在凹部54a、54b上插入胎面橡胶构件18,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防滑钉50B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此外,通过设置凹部54a、54b,可使前端部60B的第1凹部71和第2凹部82可靠地朝向轮胎周向。
柄部56B是连接躯干部58B和底部54B的部分。柄部56B为圆筒形状,柄部56B的直径,比底部54B和躯干部58B的最大外径要小。因此,柄部56B相对于躯干部58B和底部54B形成有凹部,底部54B和躯干部58B形成为凸缘形状。在柄部56B的外周侧面上,没有形成凹部。
躯干部58B是,位于柄部56B与前端部60B之间且与前端部60B相连接的凸缘状的部分。受到躯干部58B的防滑钉安装用孔的侧面按压的外周侧面上,在轮胎周向两侧形成有凹部58a,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凹部58b。该外周侧面与胎面部的胎面橡胶构件18相接触并被按压,因此,通过摩擦力来约束防滑钉50B的动作。
躯干部58B的垂直于方向X的截面,为角呈圆弧状的大致四边形形状,4条边凹陷而形成了4个凹部58a、58b。躯干部58B为大致四方形形状,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防滑钉50B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另外,通过将角变成圆弧状,可防止防滑钉安装用孔的侧面因防滑钉50B的躯干部58B的尖锐的角而受到损伤。
通过形成凹部58a、58b,可增大躯干部58B的每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且可增大与胎面部的胎面橡胶构件18之间的接触面积,且可增加约束防滑钉50B动作的摩擦力。此外,通过在凹部58a、58b上插入胎面橡胶构件18,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防滑钉50B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进一步,通过设置凹部58a、58b,可使前端部60B的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可靠地朝向轮胎周向。
躯干部58B被安装到轮胎10时,将上端面以与胎面大致同等高度地露出的状态埋设在胎面橡胶构件18内。
根据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滑钉50B,能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滑钉50A一样的效果,与此同时,埋设基部52B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从而,可使前端部60B的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可靠地朝向轮胎周向。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60B的形状与图5所示的前端面60b形状相同,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具有与图4所示的前端面60a和图6所示的前端面60c相同形状的前端面的前端部。
〔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滑钉50C的立体图。第3实施方式的防滑钉50C所具有的形状与前端部60C的前端面60a在图4中所示的形状相同。此外,第3实施方式的埋设基部52C与第1实施方式的埋设基部52A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埋设基部52B的形状不同。
如图9所示的防滑钉50C的埋设基部52C,具有底部54C、柄部56C和躯干部58C,且沿着方向X依次形成有底部54C、柄部56C和躯干部58C。
在与底部54C的防滑钉安装用孔40的侧面相接触的外周侧面上,在轮胎周向两侧设有凹部54a。具体而言,底部54C为大致圆盘形状,在轮胎周向两侧形成有2个凹部54a。底部54C具有2个凹部54a,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防滑钉50C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此外,通过形成凹部54a,可增大底部54C的每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且可增大与胎面部的胎面橡胶构件18之间的接触面积,且可增加约束防滑钉50C动作的摩擦力。此外,通过在凹部54a上插入胎面橡胶构件18,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防滑钉50C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此外,通过设置凹部54a,可使前端部60C的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可靠地朝向轮胎周向。
柄部56C是连接躯干部58C和底部54C的部分。柄部56C为圆筒形状,柄部56C的直径,比底部54C和躯干部58C的最大外径要小。因此,柄部56C相对于躯干部58C和底部54C形成有凹部,底部54C和躯干部58C形成为凸缘形状。在柄部56C的外周侧面上,没有形成凹部。
躯干部58C位于柄部56C和前端部60C之间,为从柄部56C开始逐渐向前端部60C扩大的形状。受到躯干部58C的防滑钉安装用孔的侧面按压的外周侧面上,在轮胎周向两侧形成有凹部58a。该外周侧面与胎面部的胎面橡胶构件18相接触并被按压,因此,通过摩擦力来约束防滑钉50C的动作。
躯干部58C的垂直于方向X的截面为圆形上设有2处切口的形状,该2处为轮胎周向两侧的凹部58a。在躯干部58C形成凹部58a,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防滑钉50C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此外,除了凹部58a以外,没有角,因此可防止防滑钉安装用孔的侧面因防滑钉50C的躯干部58C的尖锐的角而受到损伤。
通过形成凹部58a,可增大躯干部58C的每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且可增大与胎面部的胎面橡胶构件18之间的接触面积,且可增加约束防滑钉50C动作的摩擦力。此外,通过在凹部58a上插入胎面橡胶构件18,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防滑钉50C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进一步,通过设置凹部58a,可使前端部60C的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可靠地朝向轮胎周向。
躯干部58C被安装到轮胎10时,将上端面以与胎面大致同等高度地露出的状态埋设在胎面橡胶构件18内。
根据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滑钉50C,能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滑钉50A一样的效果,与此同时,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滑钉50B一样,埋设基部52C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从而,可使前端部60C的第1凹部81和第2凹部82可靠地朝向轮胎周向。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60C的形状与图4所示的前端面60a形状相同,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具有与图5所示的前端面60b和图6所示的前端面60c相同形状的前端面的前端部。
〔第4实施方式〕
图10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滑钉50D的立体图。第4实施方式的防滑钉50D中,底部54D的形状与图8所示的防滑钉50B的底部54B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底部54D的大致四方形形状的4条边中,1对边朝向轮胎宽度方向配置,另外1对边朝向轮胎周向配置。设有凹部54a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边比设有凹部54b的轮胎周向的边要短。也就是说,底部54D的垂直于方向X的截面形状为,长度方向为轮胎周向的大致长方形形状。
本实施方式中,与第2实施方式的前端部60B相同,具有图5所示的前端面60b,因此,向轮胎周向一侧凸出的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之间的第1凹部81即使堆积有削下来的细小冰渣,也能够将堆积的细小冰渣排出至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凸出的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之间的第2凹部82。此外,埋设基部52D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
〔第5实施方式〕
图11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滑钉50E的立体图。第5实施方式的防滑钉50E具有与图8所示的埋设基部52B的形状相同的埋设基部52E、以及与图9所示的前端部60C的形状相同的前端部60E。
本实施方式中,与第5实施方式的前端部60C相同,具有图4所示的前端面60a,因此,向轮胎周向一侧凸出的第1凸部61和第2凸部62之间的第1凹部81即使堆积有削下来的细小冰渣,也能够将堆积的细小冰渣排出至向轮胎周向另一侧凸出的第3凸部63和第4凸部64之间的第2凹部82。此外,埋设基部52E因此以方向X为中心的旋转运动可得到抑制。
[实施例]
为了确认本实施方式的防滑钉的效果,将与图2所示的防滑钉60A相同的防滑钉安装至与图1所示的轮胎10相同的轮胎上。轮胎的轮胎尺寸设为205/55R16。
常规例中,使用了前端面为圆形的前端部。
比较例1中,使用了前端面为正方形的前端部。正方形的4个角部中,将相对的1对角部朝向轮胎周向,将另外1对角部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在此状态下安装到轮胎上。
比较例2中使用的前端部所具有的前端面与图12所示的前端面的形状相同。图12所示的前端面除了凹部81、82具有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的边以外,具有与图5所示形状相同的形状。
实施例1中使用的前端部所具有的前端面与图4所示的前端面60a的形状相同。
实施例2中使用的前端部所具有的前端面与图5所示的前端面60b的形状相同。
实施例3中使用的前端部所具有的前端面与图6所示的前端面60c的形状相同。
实施例4中使用的前端部所具有的前端面与图7所示的前端面60d的形状相同。
实施例5~11中,具有与图5所示的前端面60b形状相同的前端面,使用了第1~第4凸部61~64的前端面的内角大小相同且Lmin/Lmax值不同的前端部。
实施例12~19中,具有与图5所示的前端面60b形状相同的前端面,使用了Lmin/Lmax值相同且第1~第4凸部61~64的前端面的内角大小不同的前端部。
另外,表1~表3的“位于周向一侧的凸部的数量”是指,相对于通过前端部中心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直线,位于一侧的凸部的数量,是相对于图4~图7的线段L1位于一侧的凸部的数量。
将上述实施例以及常规例的轮胎安装到乘用车上,进行了冰上制动性能评估。
〔冰上制动性能〕
乘用车使用的是排气量为2000cc的前轮驱动的轿车型乘用车。轮胎的内压条件,前轮、后轮均为230(kPa)。对于各轮胎的负荷条件,将前轮负荷设为450kg重,将后轮负荷设为300kg重。
使上述乘用车在结冰路面的测试跑道上行驶,根据驾驶员的官能评估对方向盘应答性、抓地特性等进行了评估。以将常规例设为100的指数进行显示,值越大评估性能越好。
结果如表1~表3所示。
[表1]
常规例 比较例1 比较例2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凸部的总数 0 4 8 6 8 10 12
位于周向一侧的凸部的数量 0 1 4 2 4 4 6
Lmin/Lmax - - 0.50 0.62 0.50 0.45 0.41
凸部的角度(°) - 90 120 108 120 128.8 135
冰上制动 100 102 104 114 116 114 107
[表2]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实施例10 实施例11
凸部的总数 8 8 8 8 8 8 8
位于周向一侧的凸部的数量 4 4 4 4 4 4 4
Lmin/Lmax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凸部的角度(°)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冰上制动 110 113 115 116 115 113 110
[表3]
通过对比表1的常规例、比较例1以及实施例1可知,在前端部的轮胎周向的两侧部设置凹部,可提高冰上制动性能。此外,对比比较例2和实施例8可知,与凹部具有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的边的比较例2相比,具有由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向互为相反的方向倾斜的2条边形成的凹部的实施例8的冰上制动性能更好。
通过对比实施例1~4可知,将凸部数量设为6~8个可进一步提高冰上制动性能。
通过对比表2的实施例5~11可知,将Lmin/Lmax设为0.3以上0.7以下,可进一步提高冰上制动性能。
通过对比表3的实施例12~19可知,将第1~第4凸部的前端面的内角大小设为30°以上150°以下,可提高冰上制动性能,设为60°以上130°以下,可进一步提高冰上制动性能。
以上,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防滑钉和充气轮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超越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进和变更。
符号说明
10 轮胎
40 防滑钉安装用孔
50A、50B、50C 防滑钉
52A、52B、52C 埋设基部
54A、54B、54C 底部
54a、54b 凹部
56A、56B、56C 柄部
58A、58B、58C 躯干部
58a、58b 凹部
60A、60B、60C 前端部
60a、60b、60c 前端面

Claims (10)

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的防滑钉安装用孔内装配有防滑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钉具有:
埋设基部,其埋设在充气轮胎的胎面部内,并沿轮胎径向延伸;
前端部,其在所述埋设基部埋设在胎面部上时,从所述胎面部的踏面凸出;
所述前端部的前端面的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前端面的轮胎周向的长度长,
所述前端面的轮廓形状具有:
第1凸部及第2凸部,其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凸出;
第1凹部,其设在所述第1凸部和所述第2凸部之间,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凹陷;
第3凸部及第4凸部,其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凸出;
第2凹部,其设在所述第3凸部和所述第4凸部之间,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凹陷;
所述第1凹部及所述第2凹部通过所述前端面的邻接的1对边而形成,
所述1对边中的一条边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另一条边朝向与所述一条边相反的方向,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1凹部和所述第2凹部位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相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前端面具有包括所述第1~第4凸部在内的6~10个向外侧凸出的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1凹部和所述第2凹部的距离Lmin与所述前端面在轮胎周向上的最大长度Lmax的比Lmin/Lmax为0.3以上0.7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1~第4凸部具有30°以上150°以下的角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埋设基部具有:第3凹部,其从轮胎周向一侧的侧面向另一侧凹陷;
以及第4凹部,其从轮胎周向另一侧的侧面向一侧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埋设基部具有:
躯干部,其固定有所述前端部;
底部,其设在所述躯干部的相反侧的端部;
柄部,其连接所述躯干部和所述底部,
所述底部具有:第3凹部,其从轮胎周向一侧的侧面向另一侧凹陷;
以及第4凹部,其从轮胎周向另一侧的侧面向一侧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埋设基部具有:
躯干部,其固定有所述前端部;
底部,其设在所述躯干部的相反侧的端部;
柄部,其连接所述躯干部和所述底部,
所述躯干部具有:第5凹部,其从轮胎周向一侧的侧面向另一侧凹陷;
以及第6凹部,其从轮胎周向另一侧的侧面向一侧凹陷。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埋设基部具有:
躯干部,其固定有所述前端部;
底部,其设在所述躯干部的相反侧的端部;
柄部,其连接所述躯干部和所述底部;
所述底部的垂直于所述埋设基部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为,长度方向为轮胎周向的大致长方形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埋设基部具有:
躯干部,其固定有所述前端部;
底部,其设在所述躯干部的相反侧的端部;
柄部,其连接所述躯干部和所述底部;
所述底部的垂直于所述埋设基部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为,长度方向为轮胎宽度方向的大致长方形形状。
CN201580059669.0A 2014-12-15 2015-08-31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70740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2773 2014-12-15
JP2014252773 2014-12-15
PCT/JP2015/074648 WO2016098394A1 (ja) 2014-12-15 2015-08-31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4039A CN107074039A (zh) 2017-08-18
CN107074039B true CN107074039B (zh) 2019-09-13

Family

ID=56126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9669.0A Active CN107074039B (zh) 2014-12-15 2015-08-31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7186B2 (zh)
EP (1) EP3235663B1 (zh)
JP (1) JP6589885B2 (zh)
CN (1) CN107074039B (zh)
RU (1) RU2643899C1 (zh)
WO (1) WO20160983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0942B (zh) * 2017-02-28 2022-02-08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防滑钉及镶钉轮胎
RU2716522C1 (ru) 2017-02-28 2020-03-12 Дзе Йокогама Раббер Ко., Лтд. Шиповая шпилька и шипованная шина
JP6860063B2 (ja) * 2017-02-28 2021-04-1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スタッドピン、及びスタッドタイヤ
WO2018158800A1 (ja) 2017-02-28 2018-09-0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スタッドピン、およびスタッドタイヤ
JP7070034B2 (ja) * 2018-04-25 2022-05-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スタッドピン、及びスタッドタイヤ
US11084331B2 (en) * 2018-12-18 2021-08-10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Winter tire stud
CN110435364A (zh) * 2019-09-09 2019-11-12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及其防滑钉
CN110422016A (zh) * 2019-09-09 2019-11-08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及其防滑钉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4886B1 (en) * 1999-10-29 2002-04-23 Nokian Tyres Plc. Vehicle tire with lamellar stu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8053A (en) * 1969-09-05 1971-05-11 Goodyear Tire & Rubber Tire stud
DE2342743A1 (de) * 1973-08-24 1975-03-06 Walter Kreps Eisnagel fuer die winterreifen von kraftfahrzeugen
JPS56146407A (en) * 1980-04-11 1981-11-13 Yutaka Narita Spike for tire
JPH01132407A (ja) * 1987-11-16 1989-05-24 Hajime Shikama スパイクタイヤ
FI123702B (fi) * 2002-11-04 2013-09-30 Nokian Renkaat Oyj Ajoneuvon nastoitettu ilmatäytteinen rengas
JP5706192B2 (ja) 2011-03-01 2015-04-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用スパイク
JP5997519B2 (ja) * 2012-07-04 2016-09-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ピン、タイヤ用スタッドおよびスパイクタイヤ
CA2897677A1 (en) 2013-02-06 2014-08-14 Pirelli Tyre S.P.A. A studded tyre and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studded tyre
JP5702817B2 (ja) * 2013-03-19 2015-04-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スタッドピン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イヤ
JP6087247B2 (ja) * 2013-09-18 2017-03-01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スタッド及び空気入りスタッド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4886B1 (en) * 1999-10-29 2002-04-23 Nokian Tyres Plc. Vehicle tire with lamellar stu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49006A1 (en) 2017-12-07
WO2016098394A1 (ja) 2016-06-23
JP6589885B2 (ja) 2019-10-16
JPWO2016098394A1 (ja) 2017-09-21
RU2643899C1 (ru) 2018-02-06
EP3235663A4 (en) 2018-06-27
EP3235663A1 (en) 2017-10-25
US10377186B2 (en) 2019-08-13
EP3235663B1 (en) 2019-09-25
CN107074039A (zh) 2017-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4039B (zh) 充气轮胎
EP2202096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5392639B (zh) 防滑钉和充气轮胎
JP601409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733502B2 (ja) 不整地走行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554205B (zh) 充气轮胎
JP200205971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349330B (zh) 防滑钉以及镶钉轮胎
CN107336568A (zh) 防滑钉以及充气轮胎
JP2015136942A (ja) スタッドピン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4953856A (zh) 轮胎
CN106985620A (zh) 充气轮胎
WO2015107864A1 (ja) スタッドピン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729375B2 (ja) スタッドピン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40064B2 (ja) 不整地走行用の二輪車用タイヤ
JPH1071811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0290940B (zh) 防滑钉及镶钉轮胎
JP7243213B2 (ja) スタッドピン、及びスタッドタイヤ
EP3505370B1 (en) Tyre and tyre set
JPH0917511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76646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0290941B (zh) 防滑钉及镶钉轮胎
CN110290942B (zh) 防滑钉及镶钉轮胎
JP200307232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21396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スタッドピ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