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59166A - 喷气纺纱机和喷气纺纱机的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气纺纱机和喷气纺纱机的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59166A
CN107059166A CN201611049970.6A CN201611049970A CN107059166A CN 107059166 A CN107059166 A CN 107059166A CN 201611049970 A CN201611049970 A CN 201611049970A CN 107059166 A CN107059166 A CN 107059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additive
nozzle
spinning machines
sir j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499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O·里考特·鲁比奥
西蒙·莫里茨·芬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7059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591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4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contact of fibres with a running surface
    • D01H4/08Rotor spinning, i.e. the running surface being provided by a rotor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30Moistening, sizing, oiling, waxing, colouring, or drying yarns or the like as incidental measures during 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306Moistening, sizing, oiling, waxing, colouring, or drying yarns or the like as incidental measures during spinning or twisting by applying fluids, e.g. steam or oiling liquid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多个纺纱工位(1)的喷气纺纱机的操作方法,每个纺纱工位(1)至少包括一个带内置涡流室(6)的纺纱喷嘴(2),该喷嘴(2)在纺纱工位(1)运行期间可通过其引入口(5)引入纤维束(4),该喷嘴(2)还包括多个嵌在涡流室(6)内的空气喷嘴(9),工作状态下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喷嘴流入涡流室(6)并产生涡流以使纤维束(4)旋转形成纱线(3),最终纱线通过引出口(8)离开喷嘴(2)。喷气纺纱机配有一个添加剂供给装置(10),借助于该装置可在喷气纺纱机运行期间至少向部分纺纱工位(1)短时提供一种添加剂(11)。本发明给出如下建议,使用一种液体添加剂(11),其中该添加剂(11)须在离开添加剂供给装置(10)前完成脱气。此外,本发明还描述了一种带一个脱气装置(12)的喷气纺纱机。

Description

喷气纺纱机和喷气纺纱机的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多个纺纱工位的喷气纺纱机的操作方法,其中每个纺纱工位至少包括一个带内置涡流室的纺纱喷嘴,在纺纱工位运行期间通过该喷嘴的引入口引入纤维束,其中该喷嘴包括多个嵌入在涡流室内的空气喷嘴,在喷气纺纱机运行期间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喷嘴流入涡流室,以在涡流室中产生涡流,其中纤维束在涡流室通过该涡流获得旋转,从而使纤维束形成纱线,纱线最终通过引出口离开纺纱喷嘴,并且喷气纺纱机配有一个添加剂供给装置,在喷气纺纱机运行期间通过该装置至少将一种添加剂短时添加到部分纺纱工位。
此外,本发明还描述了一种带多个纺纱工位的喷气纺纱机,其中每个纺纱工位至少包括一个纺纱喷嘴,用于将由喷嘴引入的纤维束生产成纱线,其中纺纱喷嘴包括一个引入口用于引入纤维束,一个内置的涡流室,一个在涡流室中凸起的纱线生成元件,以及一个引出口用于引出在涡流室中生产的纱线,其中纺纱喷嘴包括多个嵌入在涡流室内的空气喷嘴,在喷气纺纱机运行期间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喷嘴流入涡流室,以在涡流室中产生涡流,其中喷气纺纱机还包括一个添加剂供给装置,该装置被设计成,至少向部分纺纱工位短时提供一种液态添加剂。
背景技术
带相应纺纱工位的喷气纺纱机在现有技术上是公开的,用于将长形纤维束生产成纱线。纤维束的边缘纤维会借助于空气喷嘴在涡流室内产生的涡流,在纱线生成元件的引纱孔区域绕着内部的纱芯纤维旋转,并最终形成对所希望的纱线强度起决定性作用的包缠纤维。由此生产出具有一定真捻度的纱线,并最终通过一个牵引通道从涡流室里拉出,例如卷绕到一个线轴上。
通常在本发明中,术语纱线即指一根纤维束,其中至少部分纤维绕着主体纤维旋转包缠而成。从而该术语也包括传统意义上可通过织布机加工成织物的纱线。同样地,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喷气纺纱机,通过该纺纱机可生产所谓的粗纱(别名:无捻粗纱)。这类型的纱线特征在于,它尽管达到了能够输送到下一种纺织机所需的强度,但仍具有牵伸性。在进入最终纺纱过程前,该粗纱也可借助于一台加工粗纱的纺纱机(如环锭纺纱机)内的一个牵伸设备(如牵伸罗拉)得到牵伸。
在处理化学纤维,如聚酯纤维或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混合物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沉积,特别是在纱线生成元件的表面上。原因在于,化学纤维的制造过程包括了所谓的连续纤维的准备浸渍阶段。在此准备阶段,连续纤维会被涂上一层浸渍剂,通常是一种带有各种添加剂的油,使得如在高速下对连续纤维进行拉伸处理成为可能。该浸渍剂会有部分残留在化学纤维上并且带入后续操作,进入喷气纺纱机形成杂质。
由此,在纺纱喷嘴的引入区通常布置有一个纤维引导元件,纤维束通过该元件被引入纺纱喷嘴并最终被引入纱线生成元件区域。多数情况下,带一个内置牵引通道的纱锭会作为纱线生成元件使用。在纱线生成元件的顶部,通过纺纱喷嘴的围壁引入压缩空气,从而形成所述的旋转涡流。这使得单根边缘纤维从纤维引导元件引出的纤维束中分离,并在纱线生成元件的顶端翻转。接下来这些松脱的纤维会在纱线生成元件的表面旋转。接着,通过纤维束内部纱芯纤维的向前运动,旋转的边缘纤维会包缠在纱芯上,从而产生纱线。
然而,单根纤维经过纱线生成元件表面的运动使得纱线生成元件上产生沉积,这是生产过程中残留的纤维黏附物造成的。同样的原因,在纺纱喷嘴内表面或纤维导向元件的表面上也会产生沉积。这些黏附导致了纱线生成元件表面状态的恶化以及产出的纱线质量的恶化。因此,有必要定期清理受影响的表面,以保持纺出纱线的稳定质量。
清理纱线生成元件的表面,纺纱喷嘴的内表面以及纤维导向元件的表面可通过定期手动拆卸纱线生成元件来完成,然而维护费用不低,并会造成相应的机器停工。
专利文件EP 2 450 478中公开了一种装置,可实现在不停止机器运行的情况下执行自动清洗。为此,须在形成纺纱喷嘴内涡流的压缩空气中混入一种添加剂。此种添加剂会通过压缩空气供给到纱线生成元件,起到清洁纱线生成元件表面的作用。
专利文件JP-2008-095-208中公开了清洁纱线生成元件的另一实施例。同样地,添加剂被添加在用于形成纺纱喷嘴内涡流的压缩空气中,并通过压缩空气供给到纺纱喷嘴内部和纱线生成元件。在此实施例中,为每个纺纱工位单独设计了添加剂的配量和供给程序。
此外,通用的做法是在纤维束中混入添加剂,用于改善纺出纱线的特性,如毛羽度,强度,伸展性和纱线均匀度方面,其中配量应该是特别精准控制的,以避免在单个纤维束段中混入的添加剂剂量超过或少于预定的目标值。
特别地,所述配量在实践中——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添加添加剂——并不总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添加到每一个纺纱工位的添加剂的体积或剂量非常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操作方法和一种喷气纺纱机,通过其实现添加剂的精准和重复配量。
该目的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喷气纺纱机及其操作方法来实现。
根本发明建议了一种喷气纺纱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为,使用一种液体添加剂,其中在添加剂离开添加剂供给装置前完成脱气。推荐的添加剂供给装置包括一个与添加剂罐相连的管道系统,添加剂可通过该系统引入到各个纺纱工位中。添加剂罐可以是,例如一个填充有部分添加剂的容器,里面附加有压缩空气,从而添加剂可借助于容器里的压缩空气在管道系统中运动。此外,推荐的添加剂供给装置还包括由管道系统供给添加剂的各个添加剂喷嘴或其它开口,添加剂通过这些喷嘴和开口离开添加剂供给装置,到达纤维束和由此生成的纱线上、各个纺纱工位区域中(例如纱线生成元件上,或上述的纤维引导元件上)或空气喷嘴里。在任何情况下需保证,在添加剂离开供给装置前,将添加剂里的气体部分地或全部地去除。这可靠地避免了留存在添加剂供给装置里的添加剂体积或剂量上的波动,因为添加剂流不会被在供给装置里形成的气泡中断。推荐在脱气过程中将之前存在于添加剂里的气体的至少80%,更推荐至少90%,特别推荐至少95%脱除,从而使添加剂在离开供给装置时或在穿过上述的开口时尽可能少地或基本不含有气体。
此外的优势在于,如果在产纱过程中至少短时地给每个纺纱工位或至少大部分的纺纱工位供给添加剂,推荐给每个纺纱工位至少配备一个单独的配量单元,此类配量单元属于喷气纺纱机添加剂供给装置的一部分,添加剂按预定的体积或剂量通过这些单元离开供给装置。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即添加剂在进入各自的配量单元区域前,应该完成脱气。
在本发明的核心计划在于,尽可能地除去溶在要使用的添加剂里的气体,保证添加剂在离开添加剂供给装置或经过对应的配量单元时拥有稳定的配量。
尤其优势在于,添加剂可借助于喷气纺纱机的脱气装置被立即脱气。添加剂会被注入添加剂供给装置,最好为上述添加剂罐里,并接着借助于喷气纺纱机完成脱气,即溶在添加剂里的气体被尽可能完全地脱除。关于要应用的脱气装置可能的特征可参考以下描述。特别是添加剂应该在刚离开添加剂供给装置之前或在经过对应的配量单元前被脱气。也可考虑例如以下情况,添加剂在完成脱气最迟一个小时内,最好是最迟15分钟内离开添加剂供给装置,到达纱线、纤维束、一段或多段纺纱工位。
此外,纺纱工位除了包括一个纺纱喷嘴,最好包括一个接在纺纱喷嘴前的、用于牵伸纤维束的牵伸装置,一个接在纺纱喷嘴后的、用于牵引从纺纱喷嘴喷出的纱线的牵引装置,以及一个用于卷绕纱线的卷绕装置。所有的纺纱工位最好拥有统一的结构。
此外,还有一个优势在于,添加剂可在一个中心位置完成脱气,接着被送往各个纺纱工位。在这种情况下,喷气纺纱机只需一个脱气装置,借助于该装置可将送往各个纺纱工位的添加剂脱气。当然,也可使用多个脱气装置,将其分布在各个纺纱工位或统一布置在某一位置,其中一个脱气装置最好能为多个纺纱工位的添加剂脱气。
此外的优势在于,添加剂可通过被负压冲击的方式脱气。例如,为起到给添加剂脱气的作用,可将上述添加剂罐里的绝对压力降至1巴(约等于0.987标准大气压),最好是降至0.8巴。也可能是,将一个脱气装置放置在上述的添加剂供给装置的管道系统中,该脱气装置至少包括一层半透膜,可以使溶在添加剂里的气体通过,而使对应的添加剂液体馏分不通过。此时若在半透膜与添加剂相接触的反面施加一个压力,其小于在添加剂上施加的压力,则气体分子会离开添加剂,并通过半透膜流到与添加剂相对的一侧。通过在与添加剂反向的一侧设置低于添加剂同向一侧的压力,添加剂也可流到半透膜旁,与其直接接触。通过压差最终实现给添加剂脱气,其中逸出气体可通过半透膜离开脱气装置。
附加地也可以考虑,最好给添加剂添加一种粉状或液态状的物质,以将溶在添加剂里的气体从添加剂里去除,达到添加剂脱气的目的。例如可考虑,最好在一个中心位置(即在将添加剂分配到各个纺纱工位前),向添加剂中添加亚硫酸钠(Na2SO3),浓度范围为0.1克到1克每升添加剂。同样地,也可考虑借助于超声波或加热添加剂的方法,将溶在添加剂里的气体从添加剂里除去。
另外一个优势在于,在添加剂被继续送往纺纱工位前,至少一部分的添加剂被多次送入脱气装置中。由此,相对于用同样可能的方法、只让添加剂进入脱气装置一次的情况,可以提高从添加剂里去除的气体的量。最后还可考虑,一部分添加剂供给装置里的添加剂在经过一次脱气后被送往纺纱工位,而另一部分添加剂则多次送入脱气装置中。
优势还包括,至少一部分在供给装置中的添加剂在供给装置的环形管道系统中循环,直至它被送入一个纺纱工位。环形管道系统可包括许多供给管道,其将环形管道系统与各个纺纱工位相连接。若现在一个添加剂分子经过一根供给管道,但并不是进入该管道(例如,当前在相应的纺纱工位没有添加剂的需求,因此也不产生添加剂的消耗),则该添加剂分子会在环形管道中继续运行,直至其被送往下一根供给管道,并接着被送入与之相连的纺纱工位。
在喷气纺纱机运行期间,最好让添加剂在环形管道系统中保持连续运动,即借助于一个配置泵和/或借助于在添加剂罐里的超压,使得添加剂在添加剂供给装置内、尤其是上述的环形管道系统内传输。此外有利的是,让添加剂连续流动地通过脱气装置。
尤其还有一个优势在于,使用水作为添加剂。同样自然也可考虑其它液体,其可以是水性或油性的。
本发明建议的喷气纺纱机,包括多个具有上述独立装置要求的纺纱工位,还包括一个脱气装置,在离开添加剂供给装置前,要使用的添加剂可借助于该装置完成脱气,即可脱气的。脱气装置(可以是多个)也是喷气纺纱机的组成部分,因此,要使用的添加剂被立即,即在喷气纺纱机机体内脱气。在添加剂被送入纺纱工位并在那进行相应的配量前,脱气装置会从添加剂里除去溶在添加剂里的气体。在这种情况下,配量则不会受到溶在添加剂里的气体以及由此产生的气泡的影响,从而在各个纺纱工位上实现精准和重复配量。
一个优势在于,脱气装置可设计成通过负压冲击添加剂的方式。相对于喷气纺纱机区域内的常压,脱气装置中添加剂流过的区域的气压被降低,从而溶在添加剂里的气体从添加剂中逸出,并被排开。此脱气装置最好包括一层膜(可特别地包括多个膜段),使添加剂不通过,而使溶在添加剂里的气体通过。当半透膜与添加剂反向一侧的压力低于添加剂同向一侧的压力时,则产生一个压差,使得溶在添加剂里的气体通过半透膜并由此逸出添加剂。另外还可以考虑,给脱气装置配置一个超声波单元,借助于此可实现超声波脱气。最后还可通过加热添加剂的方式实现脱气,其中脱气装置应配有一个与添加剂进行有效连接的热源。
此外,还有一个优势在于,脱气装置配有一个配量设备,借助于该设备可给添加剂添加带有脱气作用的物质。该配量单元可设计成,供给添加剂一定量(例如一定的剂量)的物质。同样也可实现,当配量单元最终给添加剂添加物质时不会造成大批量配制。添加物质可以是上面提到的亚硫酸钠,也可使用其它能给添加剂起脱气作用的物质。
还有的优势在于,脱气装置被放置在喷气纺纱机的管道系统中,通过脱气装置可将添加剂传送到各个纺纱工位。管道系统最好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添加剂罐相连的主管道,其中每个纺纱工位至少与一根供给管道相连,添加剂通过该供给管道最终被送到对应的纺纱工位。尤其有一个优势在于,当添加剂供给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集中在管道系统里的添加剂罐,最好给添加剂罐施加超压,添加剂借助于超压流向及通过管道系统。此外,各个供给管道还应配有配量单元,例如以配量阀的形式,用于单独配制供给各个纺纱工位的添加剂的量。
优势还包括,管道系统可设计成环形管道系统,由此,没有被传送到纺纱工位的添加剂可在一个或多个上述的主管道中循环,直到其通过主管道的某个供给管道分支传送到某个纺纱工位去。脱气装置和/或添加剂罐最好集中在一个环形管道系统的主管道中。
同样的,纺纱机应具有上述或下述设备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可以单个或在随机组合中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安全技术方案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的是喷气纺纱机的一个可能实施例的纺纱工位截面,以及
图2示出的是喷气纺纱机的选定区域。
标号说明
1 纺纱工位; 2 纺纱喷嘴;
3 纱线; 4 纤维束;
5 引入口; 6 涡流室;
7 纱线生成元件; 8 引出口;
9 空气喷嘴; 10 添加剂供给装置;
11 添加剂; 12 脱气装置;
13 添加剂罐; 14 泵;
15 牵伸罗拉; 16 牵引装置;
17 卷绕装置; 18 皮带;
19 环形管道系统; 20 收集器;
21 供给管道; 22 主管道;
23 牵引罗拉; 24 牵引通道;
25 配量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使本发明应用于特定情况下的安全技术方案清晰的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喷气纺纱机的纺纱工位1的截面(其中喷气纺纱机当然可带有多个纺纱工位1,如图2所示)。根据需求,喷气纺纱机可包括一个牵伸装置,该牵伸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牵伸罗拉15(其中牵伸罗拉15可由一条皮带18部分包缠),牵伸罗拉使用例如双层牵伸带的形式来传输一条纤维束4。此外,在示出的纺纱工位1还包括一个在图1中部分剖出的带内置涡流室6的纺纱喷嘴2,纤维束4或至少部分纤维束4的纤维在经过该喷嘴2的引入口5后被赋予一定捻度。(纺纱工位1更确切的作用原理将在下面进行进一步描述)。
此外,喷气纺纱机还包括了一个接在纺纱喷嘴2后的、例如包括一对牵引罗拉23的牵引装置16,和一个接在牵引装置16后的、用于将纺纱工位1纺出的纱线3卷绕在一个线轴上的卷绕装置17。根据本发明的纺纱工位1不强制要求具有牵伸装置。牵引装置16也不是强制要求的。
示出的纺纱工位1通常通过喷气纺纱的方式工作。为了纺出纱线3,纤维束4将通过引入口5引入纺纱喷嘴2的涡流室6中。纤维在那获得旋转,即至少部分纤维束4的纤维自由端,借助于由布置在涡流室6的室壁周边的相应空气喷嘴9产生的涡流,获得旋转。一部分纤维在此从纤维束4中拉出,并在涡流室6里凸起的纱线生成元件7的顶部翻转。纤维束4经过布置在纱线生成元件7内的牵引通道24通过涡流室6并最终通过引出口8从纺纱喷嘴2中拉出,通过这种方式,最终也将纤维自由端向着纱线生成元件7的引纱孔的方向拉伸并旋绕,这就是所谓的包缠纤维,缠绕在向前移动的纱芯纤维上——产生了具有所希望的捻度的纱线3。最终,通过牵引通道24以及一个任何现有的排气口,若有需要可与一个负压源相连,将由空气喷嘴9引入的压缩空气排出纺纱喷嘴2。
通常在此需要明确的是,产出的纱线3原则上可以指任一种具有下列特征的纤维束4,即边缘纤维(所谓的包缠纤维)围绕着里面的、最好是未旋转的或根据需要旋转的纱芯纤维旋转,以赋予纱线3所希望的强度。本发明中也包括了一个喷气纺纱机,借助于此纺纱机可生产上面已经进一步描述过的粗纱。
根据本发明,此喷气纺纱机包括一个添加剂供给装置10,借助于该装置可给各个纺纱工位1供给一种添加剂11。最好给每一纺纱工位1配备单独的配量单元25,其在图1中作为供给管道21的端部示出,其中供给管道21最好是从一主管道22分支而来(参见图2,为清晰起见,画出的八个供给管道21中,只示出其中两个的标号)。借助于配量单元25,可包括例如一个控制添加剂11通过的阀,最终可确定每单位时间添加在纺纱工位1的添加剂11的剂量,在此指的添加剂一般是液体。
此外,添加剂供给装置10还应包括一个或多个存放添加剂11的添加剂罐13,以及一个或多个与之相连的主管道22,从这些管道中又可分支出各个供给管道21(参见图2)。添加剂罐13可以是一个容器,在该容器里存放有添加剂11,并且该容器里存在超压,借助于超压可将添加剂11从添加剂罐13压出并进入各主管道22。
图2示出的添加剂罐13最好布置在与纺纱喷嘴2间隔开的位置(如在喷气纺纱机的一个支撑架或框架元件上)。此外,主管道22作为环形管道系统19的一部分,可让各添加剂分子在其中循环,直至到达供给管道21并最终传送到各个纺纱工位1。
在环形管道系统19中还可包括一个收集器20,用于收集经过主管道22后回流的添加剂11,添加剂11在此处被收集并最终借助于泵14吸出,以再次送入添加剂罐13。
现为了确保被送入到各纺纱工位1的添加剂11尽可能少地、理想情况下不含有溶解气体,根据本发明,添加剂11需在离开添加剂供给装置10前、以及到达相应的配量单元25(若存在)前完成脱气,即去除全部或至少部分溶在添加剂里的气体。脱气过程也可以是分开的,即在没有喷气纺纱机自身装置参与的情况下下发生,更好的是脱气装置12属于喷气纺纱机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
关于脱气装置12可能的设计方案已在前文中描述。在任何情况下,脱气装置12应放置在添加剂供给装置10的一个主管道22中,以使得添加剂11在到达供给管道21前完成脱气。
最好让添加剂11流经脱气装置12,并在流经脱气装置12时完成脱气。特别地,添加剂11应在喷气纺纱机运行期间连续流经脱气装置,以避免在脱气装置12内沉积。根据添加剂11的流动方向,推荐将脱气装置12放置在主管道22的第一个分支、即供给管道21和添加剂罐13之间。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5)

1.一种带多个纺纱工位(1)的喷气纺纱机的操作方法,
—其中每个纺纱工位(1)至少包括一个带内置涡流室(6)的纺纱喷嘴(2),
—其中纺纱喷嘴(2)会在纺纱工位(1)运行期间通过喷嘴(2)的引入口(5)引入一条纤维束(4),
—其中纺纱喷嘴(2)包括多个嵌入涡流室(6)内的空气喷嘴(9),在喷气纺纱机运行期间,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喷嘴流入涡流室(6),在涡流室(6)中形成涡流,
—其中纤维束(4)在涡流室(6)通过涡流获得旋转,纤维束(4)形成纱线(3),最终通过引出口(8)离开纺纱喷嘴(2),
—其中喷气纺纱机还包括一个添加剂供给装置(10),在喷气纺纱机运行期间,通过该装置至少向部分纺纱工位(1)短时供给一种添加剂(11),
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液体添加剂(11),在该添加剂(11)离开添加剂供给装置(10)前完成脱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剂(11)通过喷气纺纱机的脱气装置(12)立即完成脱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剂(11)在纺纱机中心位置完成脱气,然后送往单个的纺纱工位(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向添加剂(11)施加负压完成脱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添加一定物质完成添加剂(11)的脱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添加剂(11)在送往纺纱工位(1)前被多次引入脱气装置(12)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添加剂(11)在喷气纺纱机的环形管道系统(19)中循环,直到它被送往某个纺纱工位(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剂(11)在喷气纺纱机运行期间在环形管道系统(19)中保持连续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水作为添加剂(11)。
10.带多个纺纱工位(1)的喷气纺纱机,
—其中每个纺纱工位(1)至少包括一个纺纱喷嘴(2),借此把喷嘴(2)引入的纤维束(4)生产成纱线(3)
—其中纺纱喷嘴(2)具有一个引入口(5),用于引入纤维束(4),
—一个内置的涡流室(6),
—一个在涡流室(6)中凸起的纱线生成元件(7),以及
—一个引出口(8),用于引出在涡流室(6)中生产的纱线(3),
—其中纺纱喷嘴(2)包括多个嵌入在涡流室(6)内的空气喷嘴(9),在喷气纺纱机运行期间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喷嘴流入涡流室(6),在涡流室(6)中产生涡流,并且
—喷气纺纱机包括一个添加剂供给装置(10),该装置设计成,至少向部分纺纱工位(1)短时提供一种液态添加剂(11),
其特征在于,喷气纺纱机至少包括一个脱气装置(12),要使用的添加剂(11)可借助于该装置在离开添加剂供给装置(10)前完成脱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脱气装置(12)设计成向添加剂(11)施加负压的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喷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脱气装置(12)带一个配量设备,借助于该设备可给添加剂(11)添加一定物质。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脱气装置(12)被放置在喷气纺纱机内的管道系统中,添加剂(11)可通过该系统被送往单个的纺纱工位(1)。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该管道系统被设计成环形管道系统(19),可使得未被送往纺纱工位(1)的添加剂(11)在管道中循环,直至其被送往某个纺纱工位(1)。
15.使用一种脱气液体、尤其是脱气水,作为喷气纺纱机的添加剂(11)。
CN201611049970.6A 2015-11-25 2016-11-24 喷气纺纱机和喷气纺纱机的操作方法 Pending CN1070591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120437.1A DE102015120437A1 (de) 2015-11-25 2015-11-25 Luftspinn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rselben
DE102015120437.1 2015-1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59166A true CN107059166A (zh) 2017-08-18

Family

ID=57354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49970.6A Pending CN107059166A (zh) 2015-11-25 2016-11-24 喷气纺纱机和喷气纺纱机的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0779B2 (zh)
EP (1) EP3181741A1 (zh)
JP (1) JP2017150123A (zh)
CN (1) CN107059166A (zh)
DE (1) DE1020151204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12663A1 (de) * 2016-07-14 2018-01-15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zum Verarbeiten eines strangförmigen Faserverbands sowie Vorspinnmaschine.
JP2019206779A (ja) 2018-05-30 2019-12-0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空気紡績機
DE102020108257A1 (de) * 2020-03-25 2021-09-30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Faservereinzelung und Spinneinrichtung umfassend eine solche Vorrichtung
LU102753B1 (de) * 2021-04-01 2022-10-03 Saur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G Faserband-Streckwerk mit Additivzuführung
CN117248309B (zh) * 2023-11-16 2024-03-08 广东荣昌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低落纤穿引喷气涡流纺装置及其在包芯纱制备中的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0239A (en) * 1957-12-30 1961-10-18 Konrad Gotzfried Improved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pneumatic spinning of a yarn
FR2153179A1 (en) * 1971-09-14 1973-05-04 Inst Wlokiennictwa Yarn mfr - by the open-end method, for the prodn of - theoretically unlimited spinning yields
CN1633528A (zh) * 2000-12-19 2005-06-29 齐默尔股份公司 Pet长丝的纺丝和卷绕方法
CN103480182A (zh) * 2013-10-17 2014-01-01 科威信(无锡)洗净科技有限公司 循环连续脱气装置
CN103789879A (zh) * 2012-10-29 2014-05-14 里特机械公司 具有插件的喷气纺纱机的纺纱形成元件以及与之相配的喷丝头
CN104195662A (zh) * 2013-11-10 2014-12-10 湖北金环股份有限公司 半连续纺生产cc纤维素长丝的方法
CN104975382A (zh) * 2014-04-03 2015-10-14 里特机械公司 喷气纺纱机以及用于运行喷气纺纱机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03138A (en) * 1968-04-05 1970-08-26 British Insulated Callenders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multi-conductor cables
US3783596A (en) * 1971-05-26 1974-01-08 Du Pont Jet application of textile finish to moving threadlines
FR2817779B1 (fr) * 2000-12-07 2003-01-10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Procede permettant d'accroitre la resistance a la corrosion fissurante d'un fil metallique sous contraintes
US7772009B2 (en) * 2005-11-22 2010-08-10 SCR Research, LLC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4911295B2 (ja) 2006-10-06 2012-04-0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空気紡績装置
US20110274795A1 (en) * 2010-05-05 2011-11-10 Monosol Rx, Llc In-line deaeratio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elf-supporting film products
JP2012097391A (ja) 2010-11-05 2012-05-24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
DE102012100674A1 (de) * 2012-01-27 2013-08-0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Luftspinnmaschine mit einem Reinigungsorgan sowie Verfahren zum Reinigen der Wirbelkammer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EP2767625B1 (de) * 2013-02-13 2017-01-1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stelle einer spinnmaschine
US9290863B2 (en) * 2013-02-13 2016-03-22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ing unit of an air-jet spinning machine
CH709467A1 (de) * 2014-04-03 2015-10-15 Rieter Ag Maschf Spinnstelle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sowie Aufsatz für die Fixierung an einer Spinndüse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CH709615A1 (de) * 2014-05-13 2015-11-13 Rieter Ag Maschf Spinnstelle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sowie Betrieb einer solche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0239A (en) * 1957-12-30 1961-10-18 Konrad Gotzfried Improved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pneumatic spinning of a yarn
FR2153179A1 (en) * 1971-09-14 1973-05-04 Inst Wlokiennictwa Yarn mfr - by the open-end method, for the prodn of - theoretically unlimited spinning yields
CN1633528A (zh) * 2000-12-19 2005-06-29 齐默尔股份公司 Pet长丝的纺丝和卷绕方法
CN103789879A (zh) * 2012-10-29 2014-05-14 里特机械公司 具有插件的喷气纺纱机的纺纱形成元件以及与之相配的喷丝头
CN103480182A (zh) * 2013-10-17 2014-01-01 科威信(无锡)洗净科技有限公司 循环连续脱气装置
CN104195662A (zh) * 2013-11-10 2014-12-10 湖北金环股份有限公司 半连续纺生产cc纤维素长丝的方法
CN104975382A (zh) * 2014-04-03 2015-10-14 里特机械公司 喷气纺纱机以及用于运行喷气纺纱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45601A1 (en) 2017-05-25
US10370779B2 (en) 2019-08-06
JP2017150123A (ja) 2017-08-31
EP3181741A1 (de) 2017-06-21
DE102015120437A1 (de) 2017-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9166A (zh) 喷气纺纱机和喷气纺纱机的操作方法
US9290863B2 (en) Spinning unit of an air-jet spinning machine
CN103981606B (zh) 纺纱机的纺纱部位
CN104975382B (zh) 喷气纺纱机以及用于运行喷气纺纱机的方法
CN101600826B (zh) 气流纺纱装置
CN104975381B (zh) 喷气纺纱机纺纱工位及固定在喷气纺纱机喷纱嘴上的附件
JP6566550B2 (ja) エアジェット紡糸機の紡糸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US2587619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ynthetic thread
CN104975380B (zh) 喷气纺纱机的纺纱工位以及用于运行喷气纺纱机的方法
CN106192537B (zh) 用于制造纤维网的布置和方法
CN106968030A (zh) 空气纺纱机
US2725276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threads in tubes
CN101144235A (zh) 对短纤纱连续丝光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92063B (zh) 利用了抽吸和喷吹的复喷丝嘴设备和方法
CN107815775A (zh) 一种段彩竹节丝面料
LU102753B1 (de) Faserband-Streckwerk mit Additivzuführung
CN116516584B (zh) 一种毛巾生产软化设备
BG67252B1 (bg) Метод за получаване на вискозна изкуствена коприна с променяща се дебелина, продукт, получен по този метод и инсталация за реализиране на метода
CN103643315B (zh) 适用于卷绕装置外置的高速纺丝机的纺丝工艺
CN108728947A (zh) 一种喷气式纺纱喷嘴
CN116695293A (zh) 空气纺纱装置以及空气纺纱装置内的表面处理的方法
CN116732717A (zh) 一种无水色纺纱线染色设备及染色方法
JPS5982427A (ja) 湿潤紡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