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42840A - 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42840A
CN107042840A CN201710066114.XA CN201710066114A CN107042840A CN 107042840 A CN107042840 A CN 107042840A CN 201710066114 A CN201710066114 A CN 201710066114A CN 107042840 A CN107042840 A CN 107042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hing
shell
press
hole
moun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61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42840B (zh
Inventor
李起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L Mand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nd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do Corp filed Critical Mand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42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2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42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28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22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reaction, e.g. vibration, from parts, e.g. wheel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 B62D7/226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reaction, e.g. vibration, from parts, e.g. wheel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acting on the steer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00Steering gears
    • B62D3/0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 B62D3/12Steering gears mechanical of rack-and-pin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8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 F16F1/3807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characterised by adaptations for particular modes of stressing
    • F16F1/3814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characterised by adaptations for particular modes of stressing characterised by adaptations to counter axial fo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10/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410/10Hou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4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esili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6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eadily releasable
    • B62D27/065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eadily releasable using screw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用于将一外壳耦接至一底盘,其中一转向装置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一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被配置为耦接至形成在外壳中的一安装孔,并且所述第一衬套被配置为具有一耦接槽,所述耦接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套内;一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底盘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衬套被配置为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通向所述耦接槽;以及一螺栓,所述螺栓被配置为将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底盘,其中所述第二衬套插入至所述第一衬套的底部,并与其耦接,以及所述螺栓通过穿过一组装孔和所述通孔而与所述耦接槽相接合,其中在所述底盘中形成所述组装孔。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通过该安装组件,且由于一螺栓接合在一底盘(chassis)的一侧,因此所述螺栓可以容易地接合而不干扰一外壳或连接至所述外壳的周边部件;所述安装组件通过采用衬套和缓冲构件,可以缓冲在接合螺栓时所产生的冲击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内部部件所产生的振动;通过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底盘之间的所述安装组件来支撑所述外壳和所述底盘,从而可以防止所述底盘的变形,并且将所述外壳稳定地固定于所述底盘。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的转向系统被配置为具有:一方向盘;一转向轴,所述转向轴设置在所述方向盘的下方;以及一外壳,所述外壳耦接至所述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用以在减小旋转力的同时转换动力传递方向。
同时,所述外壳形成为具有中空部,在所述中空部中安装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齿条,并且在所述齿条的中间且沿与插入小齿轮的齿条交叉的方向形成一开口。
图1是示出构成一传统外壳的小齿轮外壳的分解透视图。如图所示,小齿轮外壳1在其两端和在其上表面处具有开口,以允许小齿轮和齿条安装在其中并彼此相交。安装部2从所述小齿轮外壳1的中间部分的外表面沿两侧突出而具有大幅扩展的形状。
同时,每一个安装部2具有一安装孔3,且在每一所述安装部2的中间部分沿垂直方向形成所述安装孔3,并且在一安装衬套4插入在一由金属制成的螺栓和所述安装孔3之间的同时,所述螺栓与所述安装孔3相接合,使得所述螺栓的头部被定位在所述小齿轮外壳1的外侧,并且所述螺栓的一端与一底盘相接合,从而将所述小齿轮外壳1固定于所述底盘。
另外,所述安装衬套4形成为大致上圆筒状,以插入到所述安装孔3中。所述安装衬套4被配置为一由金属制成的管部4b和一由橡胶制成的橡胶部4a,所述管部4b和所述橡胶部4a接合在所述安装衬套4的内部/外侧,从而防止所述小齿轮外壳1和由金属制成的螺栓之间的直接且紧密的接触所引起的噪声、振动和磨损。
此时,所述安装衬套4的所述管部4b具有一凸缘,所述凸缘是通过向外弯曲所述管部4b的上端而形成的,其中,所述管部4b的上端面向所述螺栓的头部,所述螺栓插入至所述管部4b。安装在所述管部4b外表面的橡胶部4a被压缩地插入到所述安装孔3中,同时所述橡胶部4a的两端成形为凸缘。
另外,根据传递至所述橡胶部4a的负荷,所述橡胶部4a在圆周方向和轴向上具有不同的厚度,并且特别地,所述橡胶部4a被配置为强烈地抵抗(resist)所述齿条的轴向负载,其中,所述齿条在包括所述小齿轮外壳1的外壳的内部沿轴向方向移动。
因此,在根据所述橡胶部4a的厚度而确定安装位置之后,所述安装衬套4被压缩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3中,并且将一螺栓插入到所述安装衬套4的所述管部4b中,然后通过旋转所述螺栓的头部以固定所述螺栓,从而使得所述螺栓的一端与所述底盘相接合。
然而,根据现有技术,在车辆安装组件中,由于所述螺栓接合在外壳的一侧,所述外壳或连接至所述外壳的周边部件在接合所述螺栓时可能阻碍所述螺栓的接合路径。因此,不能进行所述螺栓的接合。
于是,所述外壳不能够被安装在底盘上,并且由于用于安装在外壳内的周边部件的安装空间受到限制,因此难以确保一空间。
另外,当接合所述螺栓时所产生的冲击和由所述外壳所产生的振动可能通过直接接触而被传递至所述底盘,从而导致所述底盘的变形,而且不能稳定地支撑所述外壳在所述底盘上,并且在严重情况下就会损坏所述底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背景而做出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通过所述安装组件,且由于一螺栓接合在一底盘的一侧,因此所述螺栓可以容易地接合而不干扰一外壳或连接至所述外壳的周边部件;并且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可以确保用于安装所述外壳和所述周边部件的空间。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采用衬套和缓冲构件用以:缓冲在接合螺栓时所产生的冲击和由外壳所产生的振动;在所述衬套和所述缓冲构件插入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底盘之间的同时支撑所述外壳和所述底盘,从而防止所述底盘的变形;以及将所述外壳稳定地固定于所述底盘。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此,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的描述中理解未提及的其它目的。
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用于将一外壳耦接至一底盘,其中,一转向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安装组件可包括:一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被配置为耦接至形成在所述外壳上的一安装孔,并且所述第一衬套被配置为具有一耦接槽,所述耦接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套内;一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底盘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衬套被配置为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通向(lead to)所述耦接槽;以及一螺栓,所述螺栓被配置为将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底盘,其中所述第二衬套插入至所述第一衬套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二衬套与所述第一衬套的底部耦接,并且所述螺栓通过穿过一组装孔和所述通孔而与所述耦接槽相接合,其中在所述底盘中形成所述组装孔。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由于一螺栓接合在底盘的一侧,因此所述螺栓可以容易地接合而不会干扰外壳或连接至外壳的周边部件,并且可以确保用于安装所述外壳和所述周边部件的空间。
另外,由于设置了衬套和缓冲构件,因此能够:缓冲在接合螺栓时所产生的冲击和由外壳所产生的振动;通过衬套和缓冲构件插入在外壳和底盘之间的同时支撑所述外壳和所述底盘来防止所述底盘的变形;以及将所述外壳稳定地固定于所述底盘。
附图说明
结合参考以下的附图和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的目的、特性和优势,其中:
图1是用于传统转向系统的一外壳的安装衬套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的剖视图;
图6和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防止车辆安装组件中的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旋转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将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添加附图标记给每一附图中的构件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显示在不同的附图中,但是它们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构件。此外,在本发明的下文描述中,如果并入本文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会使本发明的主题变得不清楚,那么将其省略。
另外,在描述本发明的构件时,可以使用术语,例如第一、第二、A、B、(a)、(b)等类似词。这些术语仅是为了将一结构构件与其他结构构件区别出来,并且一相应结构构件的属性、次序、顺序等不应受限于该术语。应当指出,当在说明书中描述一个构件与另一个构件“连接”“耦接”“接合”时,虽然说明第一个构件可以直接地与第二个构件“连接”“耦接”“接合”,一第三个构件也可能在第一个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连接”“耦接”“接合”。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的剖视图。图6和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防止车辆安装组件中的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旋转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车辆安装组件用于将一外壳210耦接至一底盘501,其中,一转向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210内,所述车辆安装组件包括:一外壳210,所述外壳210具有一安装孔313,所述安装孔313形成在其中;一第一衬套230,所述第一衬套230耦接至所述安装孔313,并且所述第一衬套230具有一耦接槽433,所述耦接槽433形成在其中;一第二衬套350,所述第二衬套350设置在所述外壳210和所述底盘501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衬套350具有一通孔351,所述通孔351形成为通向所述耦接槽433;以及一螺栓505,所述螺栓505用于将所述外壳210固定于所述底盘501,其中所述第二衬套350在插入所述第一衬套230的底部的同时与所述第一衬套230的底部耦接,并且所述螺栓505通过穿过一组装孔503和所述通孔351而与所述耦接槽433相接合,其中在所述底盘501中形成所述组装孔503。
所述外壳210例如围绕齿条杆,并且设置有一安装部211,所述安装部211从所述外壳210的外表面突出。在所述外壳210中可以设置多个安装部211。为了简化说明,将通过在所述外壳210中设置三个安装部211的一示例进行以下的描述。
另外,设置插入至所述安装部211的所述第一衬套230、所述第二衬套350和所述螺栓505,用于将所述外壳210固定于所述底盘501。
所述耦接槽433形成在与所述螺栓505相接合的所述第一衬套230内,从而将所述外壳210固定于所述底盘501。所述外壳210的安装部211、所述第二衬套350和所述底盘501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套230和所述螺栓505之间的同时,所述第一衬套230和所述螺栓505彼此相接合,从而将所述外壳210固定于所述底盘501。
此时,所述螺栓505从所述底座501朝向所述外壳210接合,因此,可以确保用于安装与所述底盘501相对的所述外壳210和连接至所述外壳210的周边部件。
另外,所述第一衬套230耦接至形成在所述安装部211中的安装孔313,并且圆柱形的第一缓冲构件370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套230和所述安装孔313之间,以缓冲沿径向方向传递的振动和冲击。
所述第二衬套350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11和所述底盘501之间,以防止由于与所述第一衬套230相接合的所述螺栓505的接合力所引起的所述底盘501的变形。特别地,第二缓冲构件390插入在所述安装部211和所述第二衬套350之间,从而缓冲沿轴向方向传递的振动和冲击。
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所述第一衬套230、所述第二衬套350、所述第一缓冲构件370、所述第二缓冲构件390和所述螺栓505。
在所述安装部211中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衬套230耦接的所述安装孔313,并且在所述安装孔313和所述第一衬套230之间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一缓冲构件370。
所述第一缓冲构件370安装在所述安装孔313和所述第一衬套230之间的同时,所述第一缓冲构件370被压缩以弹性地支撑所述安装孔313和所述第一衬套230。
所述第一衬套230具有一止动部335,所述止动部335从所述第一衬套230的上部的外表面沿径向方向突出,然后搁置(rest)在所述安装部211上。所述止动部335由所述安装部211的上表面所支撑,从而防止所述第一衬套230穿过所述安装孔313。
在所述安装部211的上表面上形成一接收槽315,所述接收槽315用以接收所述止动部335,所述止动部335搁置在所述接收槽315中,于是由所述安装部211所支撑。
另外,一凸缘375形成为从所述第一缓冲构件370的上端的外表面突出,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构件370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11和所述第一衬套230之间。另外,所述凸缘375插入在所述止动部335和所述接收槽315之间,以弹性地支撑所述止动部335和所述接收槽315。
所述第一缓冲构件370插入在所述安装孔313和所述第一衬套230之间的同时,所述第一缓冲构件370沿径向方向弹性地支撑所述安装孔313和所述第一衬套230,并且所述第一缓冲构件370的所述凸缘375插入在所述第一衬套230的所述止动部335和所述安装部211的所述接收槽315之间的同时,所述凸缘375沿轴向方向弹性地支撑所述第一衬套230的所述止动部335和所述安装部211的所述接收槽315。
另外,所述第一衬套230具有所述耦接槽433,所述耦接槽433形成为凹陷在所述第一衬套230的底侧,并且所述耦接槽433形成有与所述螺栓505相接合的螺纹。
另外,所述第一衬套230具有一工具槽337,所述工具槽337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套230的顶部表面上,用于接收一工具。当所述螺栓505与所述第一衬套230相接合时,通过将一工具插入至所述工具槽337以固定所述第一衬套230,同时所述螺栓505可以容易地与所述第一衬套230相接合。
另外,可以设置工具组装部(未示出),其中所述第一衬套230的上端的外表面形成为多边形或在其一侧形成为平面,使得一工具可以耦接至所述工具组装部(未示出),从而容易地将所述螺栓505与所述第一衬套230相接合。
所述第二衬套350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11和所述底盘501之间,以支撑所述安装部211和所述底盘501,从而防止由于与所述第一衬套230相接合的所述螺栓505的耦接力所引起的所述底盘501的变形,并且所述第二衬套350在被压缩的同时耦接至所述第一衬套230的外表面。
换言之,所述第二衬套350起到增加所述安装部211和所述底盘501之间的接触面积的作用,并且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第一衬套230和所述螺栓505接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或由所述外壳210所产生的振动,从而防止冲击或振动被集中地传递至所述底盘501。
如果不使用所述第二衬套350,那么当所述螺栓505与所述第一衬套230相接合时,所述第一衬套230的底端或所述安装部211的底端可以按压(press)所述底盘501并使所述底盘501变形。因此,所述第二衬套350设置在所述安装部211和所述底盘501之间,并且如下所述另外设置第二缓冲构件390。
所述第二缓冲构件390形成为环形,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套350和所述安装部211之间。当所述第一衬套230与所述螺栓505相接合时,所述第二缓冲构件390被压缩的同时沿轴向方向弹性地支撑所述第二衬套350和所述安装部211。
所述第二缓冲构件390被插入在所述安装部211和所述底盘501之间的同时,与所述第一缓冲构件370的所述凸缘375一起沿轴向方向弹性地支撑所述安装部211和所述底盘501,并且所述第一缓冲构件370和所述第二缓冲构件390可以一体成型。
另外,一引导部353形成为从所述第二衬套350向上突出,以将所述第二缓冲构件390定位在所述第二衬套350和所述安装部211之间。
所述第二缓冲构件390耦接至所述引导部353的外表面,从而稳定地定位在所述第二衬套350和所述安装部211之间。
此外,所述第二衬套350具有所述通孔351,用于所述螺栓505穿过所述通孔351,使得所述通孔351通向所述耦接槽433。于是,所述螺栓505通过穿过所述通孔351而与所述耦接槽433相接合。
另外,所述引导部353形成为沿着所述通孔351向上突出,并且所述第二缓冲构件390耦接至所述引导部353的外表面。
另外,第二压配合部352形成为从所述通孔351向内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衬套230的底端插入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中。
所述第一衬套230的底端插入至所述第二衬套350,并且与所述第二衬套350相耦接。此时,所述第一衬套230具有第一压配合部331,其中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形成为在所述第一衬套230的外表面上向内凹陷,并且当所述第一衬套230的底端插入至所述第二衬套350时,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耦接至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
另外,所述第二衬套350具有一定位部455,所述定位部455形成为沿着所述通孔351向下突出,并且通过将所述定位部455插入至所述底盘501的组装孔503,以使所述外壳210安装在所述底盘501上,从而固定所述底盘501和所述外壳210之间的位置。于是,所述螺栓505能够容易地与所述第一衬套230相接合。
另外,为了防止在所述第一衬套230与所述螺栓505相接合时所述定位部455和所述组装孔503之间的旋转,所述定位部455的外表面可以形成为多边形,或所述定位部455的外表面的一侧形成为平面,并且所述组装孔503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定位部455的外表面对应的形状。
换言之,如果所述定位部455的外表面形成为多边形,则所述组装孔503也形成为多边形,从而防止所述定位部455和所述组装孔503之间的滑动。
另外,如果所述定位部455的外表面的一侧形成为平面,则所述组装孔503的一侧也形成为平面,使得所述定位部455的平面部分与所述组装孔503的平面部分相接触,从而防止所述定位部455和所述组装孔503之间的滑动。
另外,如图6和图7所示,为了防止在所述第一衬套230与所述螺栓505接合时由于所述螺栓505的耦接力而使所述第一衬套230和所述第二衬套350之间的滑动或旋转,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a或331b和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a或352b可以形成为多边形,或者可以在其一侧形成为平面。或者,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a或331b和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a或352b可以是滚花加工,或可以涂覆有摩擦材料。
如图6所示,为了防止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a和第二压配合部352a之间的滑动,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a的外表面形成为多边形,或者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a的外表面的一侧形成为平面。另外,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a的内表面形成为与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a对应的形状,使得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a插入至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a,从而与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a相耦接。
据此,由于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a通过彼此接触的多边形部分或平面部分而插入至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a的同时,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a和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a彼此耦接,因此,可以防止所述第一衬套230和所述第二衬套350之间的滑动以及所述第一衬套230的旋转。
如图7所示,为了防止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b和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b之间的滑动,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b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b的内表面为滚花加工,或者涂覆有摩擦材料。然后,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b插入至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b,从而与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b相耦接。
此时,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b和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b通过紧密配合而彼此耦接,使得滚花加工的表面或涂覆有摩擦材料的表面紧密接触,从而防止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b与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b之间的滑动,并且防止所述第一衬套230的旋转。
另外,涂覆在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b和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b上的摩擦材料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压配合部331a或331b和所述第二压配合部352a或352b可以形成为多边形或平面,或者可以是滚花加工或涂覆有摩擦材料,从而防止所述第一衬套230和所述第二衬套350之间的滑动以及所述第一衬套230的旋转。
另外,由于所述第一衬套230和所述第二衬套350彼此固定,而且所述第二衬套350和所述底盘501彼此固定,因此,容易地使所述螺栓505与所述第一衬套230相接合。
也就是说,由于即使工具没有插入到用于固定第一衬套230的工具槽337中,所述第一衬套230和所述第二衬套350也会固定于所述底盘而不会旋转,因此,容易地使所述螺栓505与所述第一衬套230相接合。
同时,所述第一衬套230具有所述止动部335,所述止动部335形成为具有比所述第一衬套230更大的直径,从而防止所述第一衬套230穿过所述安装孔313,并且所述第二衬套350形成为具有比所述第一衬套230更大的直径,以增加所述底盘501的支撑面积。
另外,如图8所示,一延伸部859设置成从所述第二衬套350的上表面沿所述螺栓505的轴向方向突出。
所述延伸部859插入至所述第一缓冲构件370,以与所述第一衬套230的底端相耦接。据此,可以稳定地固定所述第二衬套350的位置。
另外,所述第二缓冲构件390耦接至所述延伸部859的外表面,以在插入所述安装部211和所述第二衬套350之间的同时,弹性地支撑所述安装部211和所述第二衬套350。
根据具有上述形状和结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螺栓接合在底盘的一侧,因此,螺栓可以容易地接合而不干扰外壳或连接至外壳的周边部件;并且确保用于安装所述外壳和所述周边部件的空间。
另外,通过采用衬套和缓冲构件,可以缓冲在接合螺栓时所产生的冲击和由外壳所产生的振动;通过衬套和缓冲构件插入在外壳和底盘之间的同时支撑所述外壳和所述底盘来防止所述底盘的变形或凹陷;以及将所述外壳稳定地固定于所述底盘。
甚至如上文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有构件是以单个单元结合而成,或是以单个单元结合地进行操作,本发明的实施例不仅仅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情况下,在所有结构构件中,至少两个构件可以选择性结合和操作。
尽管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说明了用途,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能够理解不同的修改、补充和替代,这些修改、补充和替代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在本发明中所披露的实施例意在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并且该些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要根据附属的权利要求,例如所有的技术想法包括等同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来进行解释。

Claims (12)

1.一种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用于将一外壳耦接至一底盘,其中一转向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一第一衬套,所述第一衬套被配置为耦接至形成在所述外壳中的一安装孔,并且被配置为具有一耦接槽,所述耦接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套内;
一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底盘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通向所述耦接槽;以及
一螺栓,所述螺栓被配置为将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底盘,
其中,所述第二衬套插入至所述第一衬套的底部,并且与所述第一衬套的底部耦接,以及所述螺栓通过穿过一组装孔和所述通孔而与所述耦接槽相接合,其中在所述底盘中形成所述组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一圆柱形的第一缓冲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衬套之间,并且所述第一缓冲构件插入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一衬套之间的同时,弹性地支撑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一衬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一第一压配合部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套的外表面上向内凹陷,并且一第二压配合部形成为从所述通孔向内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压配合部插入所述第二压配合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衬套具有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形成为沿着所述通孔向下突出,并且所述定位部耦接至所述组装孔,从而固定第二衬套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外表面形成为多边形,或所述定位部的外表面的一侧形成为平面,并且所述组装孔形成具有与所述定位部的外表面对应的形状,从而防止所述组装孔和所述定位部之间的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配合部的外表面形成为多边形,或所述第一压配合部的外表面的一侧形成为平面,从而防止所述第一压配合部和所述第二压配合部之间的旋转;以及所述第二压配合部形成具有与所述第一压配合部对应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配合部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压配合部的内表面分别形成为滚花加工或涂覆有摩擦材料,从而防止所述第一压配合部和所述第二压配合部之间的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一第二缓冲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套和所述外壳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衬套具有一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二衬套的上表面沿所述通孔突出,并且所述第二缓冲构件耦接至所述引导部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具有一止动部,所述止动部从所述第一衬套的上部的外表面沿径向方向突出,并且所述外壳具有一接收槽,所述接收槽形成为接收所述止动部,其中所述第一衬套支撑所述外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构件设有一凸缘,所述凸缘形成为从所述第一缓冲构件的上端的外表面沿径向突出,所述凸缘用以插入在所述止动部和所述接收槽之间的同时,缓冲所述止动部和所述接收槽。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具有一工具槽,所述工具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套的上表面,其中,一工具插入至所述工具槽。
CN201710066114.XA 2016-02-05 2017-02-06 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 Active CN1070428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14765A KR102487792B1 (ko) 2016-02-05 2016-02-05 스티어링 시스템용 기어박스의 마운팅부시
KR10-2016-0014765 2016-0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2840A true CN107042840A (zh) 2017-08-15
CN107042840B CN107042840B (zh) 2019-04-05

Family

ID=59382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6114.XA Active CN107042840B (zh) 2016-02-05 2017-02-06 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46795B2 (zh)
KR (1) KR102487792B1 (zh)
CN (1) CN107042840B (zh)
DE (1) DE102017000900B4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468A (zh) * 2018-12-20 2019-03-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器固定结构
CN111361643A (zh) * 2018-12-26 2020-07-03 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车架组件以及车辆
CN112298332A (zh) * 2019-07-26 2021-02-02 株式会社万都 一种调节衬套、转向管柱及车辆
CN113374792A (zh) * 2020-03-09 2021-09-10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半球形衬套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22750B2 (en) * 2017-03-27 2019-06-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wer steering assembly mounts with tapered protrusions
JP6889659B2 (ja) * 2017-12-28 2021-06-18 Kyb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20210017124A (ko) * 2019-08-07 2021-02-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조향장치
US11919562B2 (en) * 2022-02-10 2024-03-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teering mounts with curved interfac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2588B2 (en) * 2004-11-24 2008-01-2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ounting assembly for steering system of vehicles
CN201305019Y (zh) * 2008-10-13 2009-09-09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多级换向转向操纵机构
JP2010143368A (ja) * 2008-12-18 2010-07-01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EP2607201A4 (en) * 2010-08-20 2014-07-23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8884A (en) * 1993-04-21 1995-02-14 Caterpillar Inc. Arrangement for mounting a cab structure to a vehicle frame
JP3542850B2 (ja) * 1995-04-05 2004-07-14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パワユニット後部マウント構造
US6102416A (en) * 1998-06-22 2000-08-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ount for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gear
US6095481A (en) 1999-05-07 2000-08-0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Breakaway shock isolating mount
US6189902B1 (en) 1999-09-13 2001-02-20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Limited access four-wheel-drive rack & pinion mounting system
KR100462800B1 (ko) * 2002-11-25 2004-12-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조향장치의 기어박스 마운팅 구조
DE102004052922A1 (de) * 2003-10-31 2005-06-16 Hitachi, Ltd. Halter für Lenkungszahnstangengehäuse
KR100518346B1 (ko) * 2003-12-01 2005-09-2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스티어링 기어 일체형 프레임 구조
KR101333655B1 (ko) * 2009-06-16 2013-11-27 한국델파이주식회사 스티어링 기어 장치의 마운팅 그로밋
DE102010004540A1 (de) * 2010-01-14 2011-07-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 Mich. Kraftfahrzeug
DE102012011601A1 (de) 2012-06-12 2013-12-1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zwängungsfreies Befestigungssystem, insbesondere zur Befestigung von Lenkgetriebegehäusen
DE102012024653B4 (de) 2012-12-17 2023-06-0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Entkopplungselement
WO2014197194A1 (en) 2013-06-06 2014-12-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for preparing structured adhesive articles
JP5880501B2 (ja) * 2013-08-30 2016-03-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締結部構造
FR3011799B1 (fr) * 2013-10-10 2015-12-11 Jtekt Europe Sas Berceau modulaire pour train roulant de vehicule comprenant une embase transverse recevant un carter de direction fractionne allege
DE102014216670B4 (de) 2014-08-21 2016-05-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agerbuchs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2588B2 (en) * 2004-11-24 2008-01-2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ounting assembly for steering system of vehicles
CN201305019Y (zh) * 2008-10-13 2009-09-09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多级换向转向操纵机构
JP2010143368A (ja) * 2008-12-18 2010-07-01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EP2607201A4 (en) * 2010-08-20 2014-07-23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468A (zh) * 2018-12-20 2019-03-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器固定结构
CN111361643A (zh) * 2018-12-26 2020-07-03 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车架组件以及车辆
CN111361643B (zh) * 2018-12-26 2021-11-12 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 连接组件、车架组件以及车辆
CN112298332A (zh) * 2019-07-26 2021-02-02 株式会社万都 一种调节衬套、转向管柱及车辆
CN113374792A (zh) * 2020-03-09 2021-09-10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半球形衬套组件
US11725691B2 (en) 2020-03-09 2023-08-15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Hemispherical bushing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25708A1 (en) 2017-08-10
DE102017000900A1 (de) 2017-08-10
DE102017000900B4 (de) 2022-04-07
KR102487792B1 (ko) 2023-01-13
KR20170093406A (ko) 2017-08-16
CN107042840B (zh) 2019-04-05
US10046795B2 (en) 2018-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2840A (zh) 用于车辆的安装组件
US8348218B2 (en) Compressor mounting structure and assembly method
US20150008305A1 (en) System for reducing engine roll
CN101555882A (zh) 风扇叶片铁隔离
US6033168A (en) Jacking screw
CN110107499A (zh) 涡旋压缩机、车用空调和车辆
KR20160119091A (ko) 유지장치
US6379126B1 (en) Blower
US10976063B2 (en) Vibration reducing grommet
KR101926874B1 (ko) 모터용 베어링 지지기구
JP2005233358A (ja) ボールねじ軸の支持構造
KR101172101B1 (ko) 텔레스코프 조향장치
JPWO2019065340A1 (ja) モータ
JP2013110358A (ja) シールド筐体、及び、取付構造
EP2685606B1 (en) Motor's stator unit
CN107888009B (zh) 外转子马达定子组件
WO2002023054A1 (en) Arrangement for mounting a first component in relation to a second component
US20040120833A1 (en) Mini fan mounting arrangement
CN204162891U (zh) 一种缝纫机电机
JP5792117B2 (ja) 固定構造
JP2009162248A (ja) プッシュナット
US8854767B2 (en) Disk drive device
US20200381966A1 (en) Motor and electrical product
JP4417647B2 (ja) モータ取付構造
KR20060095125A (ko) 휠 엔드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Ping Ze Pu rose

Patentee after: Hanna Wandu Co.,Ltd.

Address before: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Ping Ze Pu rose

Patentee before: MANDO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