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1005B - 用于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1005B
CN107001005B CN201580064259.5A CN201580064259A CN107001005B CN 107001005 B CN107001005 B CN 107001005B CN 201580064259 A CN201580064259 A CN 201580064259A CN 107001005 B CN107001005 B CN 1070010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driving device
driving
roller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42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1005A (zh
Inventor
乔治·瓦根莱特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07001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1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1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10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66B23/04Driving gear for handr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02Belt- or chain-engaging elements
    • B65G23/04Drums, rollers, or wheels
    • B65G23/12Arrangements of co-operating drums or rollers to augment tractive effort applied to the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02Belt- or chain-engaging elements
    • B65G23/14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extending parallel to belt or cha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22Balustrades
    • B66B23/24Handr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人员运送设备的扶手(3)的扶手驱动装置(20)。所述扶手驱动装置(20)具有至少一个驱动机构(70)和至少一个对压机构(30)。所述对压机构(30)包括至少一个张紧装置(45)至少两个对压滚轮(31至36),其中,扶手(3)能够在驱动机构(70)与对压机构(30)之间引导。扶手(3)能够被对压滚轮(31至36)朝向驱动机构(70)加载由张紧装置(45)的预紧力(FS)产生的压紧力(FA)。在至少一个对压滚轮(31至36)与张紧装置(45)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柔韧的牵引机构(48),借助于所述柔韧的牵引机构(48)能够将张紧装置(45)的预紧力(FS)传递到至少一个对压滚轮(31至36)上。

Description

用于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设计为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人员运送设备以及一种用于这种人员运送设备的扶手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由US5,307,920A已知一种用于自动扶梯的扶手驱动装置。已知的扶手驱动装置具有驱动机构和对压机构。扶手在驱动机构与对压机构之间引导,其中,朝向扶手的上侧面的是对压机构的对压滚轮。被称为上侧面的是扶手的如下侧面,人员运送设备的用户将自己的手在该上侧面上把握在扶手上。此外,驱动机构具有支撑滚轮,支撑滚轮与一部分对压滚轮相对应,其中,驱动皮带在驱动机构的支撑滚轮与扶手之间运行。此外,驱动皮带围绕驱动轮和张紧轮引导,以便张紧驱动皮带。在运行中,对压滚轮将扶手压向被驱动的驱动皮带,其中,驱动皮带被驱动机构的支撑滚轮支撑。对压滚轮作用于扶手的压紧力由对压机构的弹簧施加。
由US5,307,920A已知的扶手驱动装置具有大结构尺寸的缺陷,因为对压滚轮首先支承在远离扶手上侧面布置的摆动结构中。摆动结构由对压机构的弹簧加载负荷,对压机构的弹簧距离扶手上侧面更远。因为这种扶手驱动装置通常布置在护栏底座中,所以扶手驱动装置基于其结构高度必须布置在梯级带的侧面上。这一定要使得自动扶梯结构更宽。但是,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运营方希望在基于建筑物尺寸所给定的安装宽度下具有尽可能宽的梯级宽度或托板宽度,以便实现人员运送设备尽可能高的运输功率并且提高乘客的行驶舒适度。另外,布置在梯级带的侧向上的扶手驱动装置在结构方面也使得安装坑比较深,其目的在于使得扶手驱动装置、特别是扶手驱动装置的弹簧具有足够的空位。
由US2008/0296125A1已知一种用于自动扶梯的扶手驱动装置。扶手驱动装置同样具有驱动机构和对压机构。推压机构包括张紧装置和一排对压滚轮,其中,在为运行准备就绪的状态下,扶手布置在驱动机构与对压机构之间,进而能够在驱动机构与对压机构之间引导。扶手在为运行准备就绪的状态下,被一排对压滚轮朝向驱动机构加载由张紧装置的预紧力产生的压紧力。为了实现扶手驱动装置尽可能小的结构高度,在对压滚轮与张紧装置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柔韧的牵引机构,借助于柔韧的牵引机构能够将对压滚轮保持在一个位置中,而且能够将张紧装置的预紧力传递到对压滚轮上。为此,柔韧的牵引机构或绳索曲折状地在转向滚轮与对压滚轮的转轴之间缠绕。通过借助于绳索传递张紧力,将每个对压滚轮以相同的力朝向扶手、进而朝向驱动机构压紧。通过紧密地并排而置的转向滚轮及其靠近对压滚轮转轴的布置方式,未设置将对压滚轮的转轴在对压装置的范围内引导的引导部。证实可行的是,这种直线扶手驱动装置的打滑表现并不正比于其现有的对压滚轮的数量地降低。另外,被直线扶手驱动装置驱动的扶手通常承受比其呈弧形贴靠驱动轮的情况更高的负荷,这例如在US5,638,937A中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驱动人员运送设备的沿直线设计的扶手的扶手驱动装置,这种扶手驱动装置具有改进的打滑表现并且使扶手得到保护。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具有至少一个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对压机构的扶手驱动装置来实现。对压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对压滚轮,其中,人员运送设备的扶手能够在驱动机构与对压机构之间引导。扶手被至少两个对压滚轮朝向驱动装置加载压紧力。对压滚轮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滚轮转轴,对压滚轮可转动地支承在滚轮转轴上。此外,扶手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柔韧的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用于将扶手驱动装置的张紧装置的预紧力传递到滚轮转轴上。为此,牵引机构通过至少一个部分的缠绕部与滚轮转轴连接。相应的对压滚轮的作用于扶手的压紧力与张紧装置的预紧力的转换比例通过柔韧的牵引机构的缠绕部的所对应的互补的缠绕角来给定。另外,在至少两个对压滚轮的滚轮转轴上的缠绕角彼此不同。
由此,能够使对压机构在整行的彼此并排布置的对压滚轮上产生理想的压紧方案,使得就这一行来看,压紧滚轮的压紧力两两不同。理想的压紧方案明显降低了需要驱动的扶手与驱动装置之间的打滑,因为在每个压紧部位上恰好得到足够程度的压紧,使得在压紧部位上不会克服驱动装置与扶手之间的静摩擦。另外,扶手不会由于过高的压紧力而拱起。
在确定了不同的压紧力的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关注扶手驱动装置中扶手的运行方向。如果扶手应当沿两个可能的运动方向得到驱动的话,例如适用的是对称的压紧方案。扶手和对压滚轮的材料特性也必须考虑在内。当在对压滚轮将扶手压向驱动机构的每个部位上不超出扶手与驱动机构之间从静摩擦变成滑动摩擦的边界值,则能够实现各个缠绕角的理想的设计方案。当然,强度最弱的材料的容许压强的上边界也不允许超出。在各个部位上或压紧部位上从静摩擦过渡为滑动摩擦的边界值也与扶手沿纵向的弹性相关。在所有部位上压紧力相同的情况下,可能由于扶手的弹性在各个压紧部位上发生静摩擦被克服的情况,并且造成扶手过度磨损。短暂的打滑可能交替地出现在多个压紧部位上并且不一定局限在压紧部位上。
对压机构优选具有直线引导部,直线引导部构造用于沿直线引导至少两个对压滚轮。通过直线引导部,能够将所对应的对压滚轮相对于扶手的纵向伸展或纵向中轴线成角度地沿直线引导。对于纵向中轴线的空间位置关键分别在于所对应的对压滚轮与扶手之间的接触部位。当例如扶手在对压滚轮的区域中转向时,纵向中轴线在接触部位上的空间位置也呈切线的形式用作为直线引导部成角度布置的基础。基于这种直线引导部,所对应的对压滚轮仅能够沿由直线引导部给定的方向运动。这具有如下优点,使得在不计从驱动机构与对压滚轮之间穿过的扶手的不平整度的情况下,恰好能够给定出扶手与对压滚轮的接触部位。
由此,本发明也消除了在US5,307,920A和US2008/0296125A1中公开的扶手驱动装置的主要缺点。根据US5,307,920A的利用摆动运行装置支承的对压滚轮在运行轨道上运动,并且相对支撑在扶手上。一旦例如由于粘附在扶手上的污物而使摆动运行装置发生转向时,发生转向的对压滚轮影响到另一对压滚轮的压紧力。这可能使得扶手与驱动皮带之间的静摩擦暂时解除并且由此产生了不希望发生的打滑。根据US2008/0296125A1的、通过牵引机构紧密保持在转向滚轮上的唯一的转轴可能因为转轴缺少直线引导部而由于弹簧元件的挠弯特性在很窄的边界内沿水平移位,由此可能产生相同的效应。
优选的是,直线引导部与扶手的纵向中轴线成直角地布置,或者当扶手沿直线方向穿过扶手驱动装置时,与扶手的纵向伸展成直角地布置。这样做具有如下优点,使压紧力仅通过张紧装置的预紧力来给定。一旦直线引导部不相对于扶手的纵向中轴线成直角地布置时,在扶手驱动装置运转期间,通过驱动装置在对压滚轮上产生了根据运行方向提高或降低对压滚轮的压紧力的力矢量。
在理想情况下,所有对压滚轮的滚轮转轴利用前面介绍的直线引导部沿直线引导。优选的是,对压机构的滚轮转轴部分地缠绕所有相同的柔韧的牵引机构,使得牵引机构的所需的数量可以保持得尽可能低。
优选的是,滚轮转轴在两侧以其两个端部伸出对压滚轮。这实现了如下可能性,使得在装配的状态下,滚轮转轴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与至少一个柔韧的牵引机构相连接,以便使预紧力优选对称地传递到滚轮转轴的两个端部上。
当然,滚轮转轴的对压滚轮也可以分成两个窄的对压滚轮,使得至少一个牵引机构能够在布置于两个窄的对压滚轮之间的情况下,与滚轮转轴相连接。
另外,这种设计方案提供了如下可能性,使得滚轮转轴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借助于对压机构的所对应的直线引导部引导。直线引导部能够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直线引导部对所对应的滚轮转轴仅在一个平面内沿直线引导。由此,例如对压滚轮可以横向于穿行方向或运动方向进行摆动式的平衡运动。
为了使张紧装置能够布置在适当的、也就是特别是实现了对压机构最小结构高度的部位上,对压机构优选具有至少一个转向机构,用以使至少一个柔韧的牵引机构转向。当然,对压装置也可以包括多个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使柔韧的牵引机构在对压机构的多个部位上转向。转向机构例如可以具有带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的转向滚轮。由此,在多次转向的情况下,借助于牵引机构传递的预紧力根据转向情况下仅被稍微降低。当然,对压机构也可以具有多个柔韧的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借助于多个转向机构得到转向。
为了将扶手驱动装置的结构高度保持得尽可能低,使扶手优选在驱动机构与对压机构之间、在通行区域中沿直线的通过方向引导。当然,驱动机构和对压机构也能够以如下方式构造,扶手在驱动机构与对压机构之间沿弧形的运行方向引导,进而在穿行区域中发生转向。
为了固定张紧装置,对压机构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容纳部。张紧装置可以作为张紧元件而例如具有螺旋弹簧、盘形弹簧、气压弹簧、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构造的组块等。通过弹簧容纳部能够将张紧装置或张紧元件纵向中轴线以与扶手的直线运行方向成给定的角度的方式布置。例如,张紧元件的纵向中轴线可以平行于扶手的纵向中轴线来布置。
另外,对压机构可以具有引导框架,引导框架与驱动机构的壳体刚性连接。优选的是,直线引导部、至少一个转向机构和至少一个弹簧容纳部构造或布置在引导框架上。
这里的扶手驱动装置的驱动机构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轮、至少一个张紧轮、至少一个驱动皮带和一个或多个支撑滚轮。驱动皮带借助于驱动轮和与驱动轮间隔地布置的张紧轮绕转布置。支撑滚轮布置在驱动轮与张紧轮之间,并且支撑至少一个侧面或驱动皮带的至少一个分段。驱动皮带由驱动轮驱动。驱动皮带可以是齿带、扁平带、楔形加肋皮带等。驱动轮、张紧轮和支撑滚轮与驱动皮带相匹配地构造。
因为前面介绍的驱动装置在扶手的一定的长度上延伸,所以对压机构也能够以类似的长度构造。为了在驱动装置的长度上产生足够的对压力或在对压机构的长度上延伸的压紧方案,对压机构如还在上面提及那样具有多个对压滚轮。优选的是,对压机构的对压滚轮以及驱动轮、张紧轮和驱动机构的支撑滚轮彼此分别成对对应。
当至少一个柔韧的牵引机构呈曲折状地在对压滚轮或其滚轮转轴与多个转向机构之间布置时,对压机构的特别简单的结构能够实现。根据对压滚轮、转向机构和必要时的张紧装置的设计方案,仅需要唯一的柔韧的牵引机构。当然,也可以使用两个或更多的柔韧的牵引机构。例如,柔韧的牵引机构中的一个可以呈曲折状地布置在滚轮转轴的所有左端部与所对应的转向机构之间,而另一柔韧的牵引机构可以呈曲折状地布置在滚轮转轴的所有右端部与所对应的转向机构之间。另外,对压滚轮也可以按组划分,其中,各个组能够分别被一个或两个柔韧的牵引机构加载负荷。
至少一个柔韧的牵引机构可以是具有低伸长率的钢索、玻璃纤维绳索、碳纤维绳索、芳纶纤维绳索、织物纤维绳索或者是皮带或链条。优选的是,柔韧的牵引机构在预紧的情况下,关于时间具有尽可能低的伸长率,使得在运行期间产生尽可能低的伸长率。通过这种设计方案,能够针对每个对压滚轮调整出相当精确地预先限定的压紧力。
但也可行的是,柔韧的牵引机构弹性地构造,使得张紧装置仅具有用于调整预紧力的机构,并且不具有自己的弹簧元件。但在使用弹性的柔韧的牵引机构时,需要注意的是,使牵引机构的收缩表现尽可能小,以便将预紧力损耗保持得尽可能低。
当然,扶手驱动装置可以具有用于监控预紧力的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可以例如具有按键,按键布置在张紧装置的区域中并且监控另外在上面介绍的张紧元件的状态。
将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驱动装置优选用在人员运送设备中,人员运送设备被设计为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能够运动的扶手。
人员运送设备对于每个需要驱动的扶手当然也可以具有多个扶手驱动装置。当然,也可以对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进行现代化改装,方式为,将人员运送设备的至少一个现有的扶手驱动装置替换成具有至少一个柔韧的牵引元件的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驱动装置。必要时,由此在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中需要进行其他改动,例如在承载结构上或框架结构上、在扶手的引导部上、电气设备等上进行改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在下面的说明书中借助于在其中将相应的元件设有一致的附图标记的附图详细阐释。其中:
图1以示意图示出具有承载结构或框架结构以及两个转向区域的自动扶梯,其中,在承载结构上布置有带绕转的扶手的护栏,扶手能够借助于扶手驱动装置来驱动;
图2以示意图示出具有承载结构和两个转向区域的移动步道,其中,在承载结构上布置有具有绕转的扶手的护栏,护栏能够借助于扶手驱动装置加以驱动;
图3以立体图示出图1和图2中示出的扶手驱动装置和一段扶手;
图4示出扶手驱动装置的在图3中给出的横截面X-X的图示;
图5示出扶手驱动装置的在图4中给出的横截面Y-Y的图示;
图6示出图5中所示的扶手驱动装置的各个对压滚轮的压紧方案或作用于扶手的按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地以侧视图示出人员运送设备1,人员运动设备被设计为自动扶梯1并且将第一楼层E1与第二楼层E2连接。自动扶梯1具有带两个转向区域7、8的承载结构6或框架结构6,具有多个梯级4的梯级带5在所述两个转向区域之间绕转引导。扶手3绕转布置在护栏2上。护栏2在下端部上借助于护栏底座9与承载结构6或框架结构6连接。扶手3的前行沿护栏2的上边沿延伸,扶手3的回行在护栏底座9的内部进行。为了驱动绕转的扶手3,在护栏底座9的内部布置有扶手驱动装置20。
扶手驱动装置20基于其很小的结构高度而固定在承载结构6的上部输送部上。通常,自动扶梯1具有两个护栏9,护栏分别带有一个扶手3,其中,梯级带5布置在两个护栏2之间。与此相应地,通常也需要两个扶手驱动装置20,以便驱动两个绕转的扶手3。
按照类似的方式来构造地,图2以示意图示出被设计为移动步道11的人员运送设备11,人员运送设备同样具有带护栏底座19的护栏12、扶手3、承载结构16以及两个转向区域17、18。与图1中的自动扶梯1相区别地,在移动步道11的转向区域17、18之间未绕转布置梯级带,而是绕转布置有具有多个托板14的托板带15。移动步道11例如将第三楼层E3与第四楼层E4连接。移动步道11的扶手3和扶手驱动装置20相当于图1的自动扶梯10的扶手3和扶手驱动装置20,因此,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在移动步道11中,通常使用两个带有扶手3的护栏12,其在托板带15的两侧延伸。
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扶手驱动装置20构造在自动扶梯1或移动步道11的如下分段中:需要驱动的扶手3在所述分段中沿直线方向在护栏底座9、19中引导。当然,也可以将扶手驱动装置20布置在扶手3发生转向的区域中,这正例如在以A标示的区域中所进行的那样。于是,扶手驱动装置20的被扶手3穿行的穿行区D(参见图3至图5)同样呈弧形地构造。但是,扶手驱动装置20的这种设计方案能够毫无问题地实现,正如从下面共同介绍的图3至图5中能够清楚看出那样。
图3以立体图示出图1和图2中的扶手驱动装置20以及一部分扶手3。扶手驱动装置20以其在人员运送设备1、11中所设置的安装位置示出,其中,视向倾斜朝下地选取,以便尽可能示出扶手驱动装置20的对压机构30的尽可能多的部件。
图4示出扶手驱动装置20的图3中在对压滚轮35的区域中给出的横截面X-X。图5示出扶手驱动装置20的图4中给出的纵剖面Y-Y。
扶手驱动装置20可以独立于人员运送设备1、11的其他部件地制造和售卖。对压机构30具有多个对压滚轮31至36。每个对压滚轮31至36具有滚轮转轴43(仅一个设有附图标记)。对压滚轮31至36的滚轮转轴43全部在平行于扶手3的纵向中轴线M-M的平面中,彼此并排地布置在对压装置30的引导框架37中。
引导框架37具有两个相对于扶手3的纵向中轴线M-M镜像对称地构造的侧壁38、39,所述侧壁借助于两个间隔栓40、41相互连接。在两个侧壁38、39中存在被设计为长孔的直线引导部42,其中,由于是透视图,所以仅能够看到两个侧壁38、39中的一个的直线引导部42。
每个滚轮转轴43的端部穿过引导框架37的两个彼此相对置的直线引导部42或长孔42,使得对压滚轮31至36借助于直线引导部42沿直线引导。直线引导部42或长孔42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以其最大伸展相对于纵向中轴线M-M成直角地延伸。
纵向中轴线M-M也表示扶手3在穿行区D或扶手驱动装置20的给送区D中的纵向伸展和直线运行方向。但也可行的是,直线引导部42相对于扶手3的纵向中轴线M-M选择不同于直角的角度设置。在逻辑上,直线引导部42不允许平行于纵向中轴线M-M地布置。
此外,在对压机构30的引导框架37上构造有弹簧框架44,借助于弹簧框架44能够将张紧装置45相对于直线运行方向或扶手3的纵向中轴线M-M以给定的角度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张紧装置45具有螺旋压力弹簧来作为张紧元件46。当然,可以用作张紧元件46的还有气压弹簧、盘形弹簧组件、例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块等。在本实施例中,张紧装置45或纵向中轴线借助于其张紧元件46平行于扶手3的运行方向地布置。
此外,可以看出的是,在间隔栓40、41上固定有柔韧的牵引机构48的第一端部47。牵引机构的第二端部49与张紧装置45连接。柔韧的牵引机构48主要布置在侧壁38、39与对压滚轮31至36的端面52之间,并且部分地缠绕对压滚轮31至36的滚轮转轴43以及固定在侧壁38、39上的转向机构50。柔韧的牵引机构48的布置方式还要在下面结合图4和图5详细介绍。
当然,可以考虑其他可行方案,将柔韧的牵引机构48布置在对压机构30中。例如,对压滚轮31至36能够分别分成两个窄的对压滚轮,并且在其所对应的滚轮转轴43上彼此间隔地布置。通过这样实现的、使滚轮转轴43的中心能够被达到的空隙,使得布置在两个窄的对压滚轮之间的、柔韧的牵引机构48能够与滚轮转轴43相连接。
扶手驱动装置20还具有驱动单元70,从驱动单元中基本上能够看到壳体71和驱动皮带轮72。驱动皮带轮72能够与未示出的马达连接。从马达传递到驱动皮带轮72的驱动转矩借助于轴73传递到在图5中示出的驱动轮74。
在驱动单元70的壳体71上,还有在对压机构30的引导框架37上都构造有连接鱼尾板51、75,借助于连接鱼尾板能够将驱动单元70与对压机构30借助于较少的螺栓76连接。这使得在维修工作中更换扶手3在人体工学上变得容易,因为能够将对压机构30毫无问题地与驱动单元70分开,将旧的扶手3从穿行区D中移出,将新的扶手3装入穿行区D中,并且将对压机构30再次拧紧在驱动单元70上。替代螺栓76地,当然也能够使用其他固定机构。
对压机构的在图4中示出的横截面X-X示出这里的扶手驱动装置20的另一突出优点。因为对压滚轮31至36的滚轮转轴43的两个端部在两侧借助于直线引导部42在引导框架37中直线引导,所以对压滚轮可以有赖于很小的余隙在直线引导部42中横向于纵向中轴线M-M(参见图3)摆动或枢转,这正如在图4中借助于角度表达ε-ε标示的那样。由此,对压滚轮31至36适配跟随扶手3的每个不平整的地方或者每个厚度差别部,由此,扶手不会拱起,并且附着在扶手3上的污物很少被压实。这使得扶手3能够容易清洁并且其寿命得到提高。
在对压机构30的横截面X-X中,也可以看到柔韧的牵引机构48布置在侧壁38、39与对压滚轮31至36的端面52之间的布置方式。布置在侧壁38、39上的转向机构50仅以如下程度伸入所述空隙中,使得转向机构不会蹭到对压滚轮31至36的端面52。
在图4和图5中,还可以看到驱动单元70的其他部件。在壳体71中,如在图5中所示那样,布置有驱动轮74和张紧轮82,在驱动轮和张紧轮上绕着布置有驱动皮带77。驱动轮74借助于轴73转动支承,其中,借助于楔块87将轴73的转矩以型面锁合的方式传递到驱动轮74上。张紧轮82与皮带张紧装置88连接,皮带张紧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作为张紧元件89的盘形弹簧组件。当然,在皮带张紧装置88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张紧元件89,诸如螺旋压力弹簧、拉力弹簧、气压弹簧等。
另外,将多个支撑滚轮78至81布置在壳体71中,支撑滚轮支撑驱动皮带77。在图4中,基于剖切平面X-X仅示出一个支撑滚轮81。在本实施例中,将楔形加肋皮带77或多重V形皮带77用作驱动皮带77。
此外,可以看到驱动单元70的壳体71借助于两个壳体侧壁83、84和间隔栓85实现的简单而且稳定的结构。壳体71借助于支撑滚轮78至81的所装配的支撑滚轮转轴86额外加固,因为支撑滚轮转轴86与壳体侧壁83、84固定连接。支撑滚轮78至81将驱动皮带77和扶手3的处在穿行区D中的部分克服对压滚轮31至36的在图6中所示的按压力F1至F6加以支撑。图6进一步在下面详细介绍。
扶手驱动装置20的这里的、在图3至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具有直线的穿行区D,也就是说,扶手3在穿行区D中不发生转向。如已经在上面提到那样,穿行区D不一定非得是直线的。弧形的穿行区D进而还有扶手3的转向能够以如下方式相当简单地实行,使得支撑滚轮78至81的转轴86在驱动轮74与张紧轮82之间,并不是布置在直线G或平面上,而是布置在驱动单元70的壳体71中的弧形的线B上。必要时,也必须对对压滚轮31至36的相应的直线引导部42的位置状态进行相应地匹配。
如已经在本文中结合图3介绍那样,将柔韧的牵引机构48的第一端部47固定在间隔栓40、41上。牵引机构的第二端部49与张紧装置45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整体上存在四个柔韧的牵引机构48(在图5中仅能看到两个),其中,分别将各两个柔韧的牵引机构48配设给第一组对压滚轮31至33和第二组对压滚轮34至36。通过这四个柔韧的牵引机构48,将张紧装置45的预紧力FS传递给对压滚轮31至36。当然,可以在相应的设计方案中,将预紧力FS也借助于唯一的柔韧的牵引机构48传递到所有的对压滚轮31至36上。同样可行的是,为每个对压滚轮31至36配设一个或两个柔韧的牵引机构48。
柔韧的牵引机构48呈曲折状地布置在第一组对压滚轮31至33或其滚轮转轴43与第二组对压滚轮34至36或其滚轮转轴43以及多个转向装置50之间。在此,柔韧的牵引机构48部分地缠绕对压滚轮31至36的滚轮转轴43和转向装置50。根据转向装置在引导框架37的侧壁38、39上的定位方案,能够针对各个滚轮转轴43实现不同的、互补的缠绕角α、β、γ。被称为互补的缠绕角α、β、γ的是柔韧的牵引机构48的两个引导远离被缠绕的滚轮转轴43的牵引机构分段之间的角。如能够从图5中明确得出地,对压滚轮34至36的三个标示的互补的缠绕角α、β、γ彼此不同。借助于互补的缠绕角α、β、γ能够针对每个对压滚轮34至36确定出将预紧力FS转换成由所对应的对压滚轮34至36作用于扶手3的压紧力FA的转换比例。
为了更清楚地示出上述方案,图6示出压紧方案,在其横坐标FN上,列出各个对压滚轮31至36的附图标记。在压紧方案的纵坐标上示意地绘出图5中所示的扶手驱动装置20的各个对压滚轮34至36的作用于扶手3的按压力FA。为了能够将按压力FA分配给相应的对压滚轮31至36,按压力在图6中称为特定的按压力F1至F6
在图3至图6的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压滚轮34的最大的互补的缠绕角α获得了最小的转换比例,用于将预紧力FS转换成压紧力F4。相应地,对压滚轮36最小的互补的缠绕角γ获得了最大的转换比例,用于将预紧力FS转换成压紧力F6。由此,能够在彼此并排布置的对压滚轮31至36上确定或产生对压机构30的理想的压紧方案,使得例如压紧力FA朝向一排对压滚轮的中心逐个对压滚轮地减小。当然,压紧力FA也可以朝向一排对压滚轮的中心逐个对压滚轮地增加。
当然,在图6中示意示出的特定的按压力F1至F6承受转向机构50和被缠绕的滚轮转轴43中的摩擦力。但是,这种摩擦力可以有赖于本发明在设定不同的缠绕角α、β、γ时,一并加以顾及。
虽然本发明已经通过对特定实施例的表述加以介绍,但是显见的是,多个其他实施变型能够基于本发明的认知得以实现,例如方式为:替代多个柔韧的牵引机构48,而仅使用一个柔韧的牵引机构48,其中,牵引机构的两个端部固定在引导框架37上,柔韧的牵引机构48的中心与张紧装置45连接。根据本发明的扶手驱动装置20既能够用在自动扶梯1中,也能够用在移动步道11中。此外,也可以将多个扶手驱动装置20用于驱动自动扶梯1或移动步道11的处在护栏底座9、19中的每个扶手3。只要对压机构30具有呈弧形布置的对压滚轮31至36,对压机构就也可以与如下的驱动机构相组合,驱动机构具有独立的、很大的驱动轮,需要驱动的扶手3在驱动轮的圆周上转向。

Claims (14)

1.一种扶手驱动装置(20),具有至少一个驱动机构(70)和至少一个对压机构(30),所述对压机构(30)包括至少两个对压滚轮(31至36),其中,人员运送设备(1、11)的扶手(3)能够在驱动机构(70)与对压机构(30)之间引导,扶手(3)能够被至少两个对压滚轮(31至36)朝向驱动机构(70)加载压紧力(FA),其中,对压滚轮(31至36)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滚轮转轴(43),扶手驱动装置(20)包括至少一个柔韧的牵引机构(48),所述牵引机构为了将扶手驱动装置(20)的张紧装置(45)的预紧力(FS)传递到滚轮转轴(43)上,而通过至少一个部分的缠绕部与滚轮转轴(4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对压滚轮(31至36)的作用于扶手(3)的压紧力(FA)与张紧装置(45)的预紧力(FS)的转换比例能够通过柔韧的牵引机构(48)的缠绕部的互补的缠绕角(α、β、γ)来给定,至少两个对压滚轮的所对应的缠绕角(α、β、γ)彼此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驱动装置(20),其中,对压机构(30)具有直线引导部(42),通过所述直线引导部,至少两个对压滚轮(31至36)相对于扶手(3)的纵向伸展或纵向中轴线(M-M)成角度地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驱动装置(20),其中,直线引导部(42)相对于扶手(3)的纵向伸展或纵向中轴线(M-M)成直角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驱动装置(20),其中,滚轮转轴(43)在两侧以其端部伸出对压滚轮(31至36),并且在已装配的状态下,滚轮转轴(43)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与至少一个柔韧的牵引机构(4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手驱动装置(20),其中,滚轮转轴(43)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借助于对压机构(30)的对应的直线引导部(42)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驱动装置(20),其中,对压机构(30)具有至少一个转向机构(50),用于使至少一个柔韧的牵引机构(48)转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驱动装置(20),其中,扶手(3)在驱动机构(70)与对压机构(30)之间、在穿行区(D)中沿直线运行方向引导,并且对压机构(30)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容纳部(44),张紧装置(45)能够借助于所述弹簧容纳部(44)与直线运行方向呈给定的角度地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驱动装置(20),其中,对压机构(30)具有引导框架(37),引导框架与驱动机构(70)的壳体(7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驱动装置(20),其中,驱动机构(70)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轮(74)、至少一个张紧轮(82)、至少一个驱动皮带(77)和多个支撑滚轮(78至81),并且驱动皮带(77)由驱动轮(74)加以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扶手驱动装置(20),其中,对压机构(30)的对压滚轮(31至36)以及驱动机构(70)的驱动轮(74)、张紧轮(82)和支撑滚轮(78至81)彼此分别成对地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扶手驱动装置(20),其中,至少一个柔韧的牵引机构(48)呈曲折状地布置在对压滚轮(31至36)或其滚轮转轴(43)与多个转向机构(50)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驱动装置(20),其中,至少一个柔韧的牵引机构(48)是具有低伸长率的钢索、玻璃纤维绳索、碳纤维绳索、芳纶纤维绳索、织物纤维绳索,是皮带或链条。
13.一种人员运送设备(1、11),所述人员运送设备被设计为自动扶梯(1)或移动步道(11),具有至少一个能够运动的扶手(3)和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驱动装置(20),所述扶手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扶手(3)。
14.一种用于对现有的人员运送设备(1、11)进行现代化改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人员运送设备(1、11)的至少一个现有的扶手驱动装置替换成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驱动装置(20)。
CN201580064259.5A 2014-11-28 2015-10-27 用于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驱动装置 Active CN1070010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95353 2014-11-28
EP14195353.9 2014-11-28
PCT/EP2015/074827 WO2016083049A1 (de) 2014-11-28 2015-10-27 Handlaufantrieb für eine fahrtreppe oder einen fahrstei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1005A CN107001005A (zh) 2017-08-01
CN107001005B true CN107001005B (zh) 2018-12-04

Family

ID=52102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4259.5A Active CN107001005B (zh) 2014-11-28 2015-10-27 用于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017361B2 (zh)
EP (1) EP3224189B1 (zh)
CN (1) CN107001005B (zh)
BR (1) BR112017010736A2 (zh)
ES (1) ES2696523T3 (zh)
TR (1) TR201820170T4 (zh)
WO (1) WO20160830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57907B1 (ko) * 2016-07-19 2017-07-14 한국공항공사 마찰식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케로셀
USD853676S1 (en) * 2016-11-18 2019-07-09 Kone Corporation Ramp with paneling
CN111924426A (zh) * 2018-09-27 2020-11-13 金洁 一种用于进出口的传输机构
CN109250397B (zh) * 2018-09-27 2020-09-04 杭州银湖机械弹簧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输带物流传输设备
CN114940347A (zh) * 2022-04-28 2022-08-26 广州艮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及输送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6075A (en) * 1970-01-12 1972-05-30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Moving-handrail device in moving stairways and the like
US5307920A (en) * 1993-09-14 1994-05-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ving handrail drive
US5638937A (en) * 1995-01-13 1997-06-17 Inventio Ag Handrail drive system conversion
JPH10175790A (ja) * 1996-12-18 1998-06-30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動く歩道の移動手すりベルトの駆動装置
CN101423170A (zh) * 2007-11-01 2009-05-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
JP2009149411A (ja) * 2007-12-20 2009-07-09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手摺駆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9360A (en) 1972-08-23 1973-12-1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Transportation device having movable handrails
US4589539A (en) * 1983-09-15 1986-05-2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having a moving handrail
US4901839A (en) 1989-02-28 1990-02-20 Otis Elevator Company Self adjustable escalator handrail drive
US5133443A (en) 1991-03-15 1992-07-28 Otis Elevator Company Self adjustable escalator handrail drive with balanced drive chain tension
US5117960A (en) * 1991-08-15 1992-06-02 Otis Elevator Company Linear belt handrail drive
US5372232A (en) * 1994-03-23 1994-12-13 Otis Elevator Company Handrail drive pressure chain with soft rollers
US5881859A (en) * 1996-10-10 1999-03-16 Bianchi; James N. Escalator handrail drive mechanism
US7954619B2 (en) 2007-06-01 2011-06-07 Kone Corporation Load sharing handrail drive apparatus
WO2010103340A1 (en) * 2009-03-10 2010-09-16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dular chain newel with standard bearing
US9745173B2 (en) * 2013-11-27 2017-08-29 Inventio Ag Handrail drive for an escalator or a moving walkwa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6075A (en) * 1970-01-12 1972-05-30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Moving-handrail device in moving stairways and the like
US5307920A (en) * 1993-09-14 1994-05-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ving handrail drive
US5638937A (en) * 1995-01-13 1997-06-17 Inventio Ag Handrail drive system conversion
JPH10175790A (ja) * 1996-12-18 1998-06-30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動く歩道の移動手すりベルトの駆動装置
CN101423170A (zh) * 2007-11-01 2009-05-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
JP2009149411A (ja) * 2007-12-20 2009-07-09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手摺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83049A1 (de) 2016-06-02
EP3224189A1 (de) 2017-10-04
TR201820170T4 (tr) 2019-02-21
CN107001005A (zh) 2017-08-01
US10017361B2 (en) 2018-07-10
BR112017010736A2 (pt) 2018-01-09
EP3224189B1 (de) 2018-09-26
US20170267498A1 (en) 2017-09-21
ES2696523T3 (es)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1005B (zh) 用于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驱动装置
CN106458525B (zh) 移动步道或自动扶梯的铰接链条
JP6490398B2 (ja) エレベータ
EP1446348A1 (de) Aufzug mit riemenartigem übertragungsmittel, insbesondere mit keilrippen-riemen, als tragmittel und/oder treibmittel
JP2006505471A (ja) カウンタウェイトを有さないトラクションシーブエレベータ
US20230159303A1 (en) Belt with layered load bearing elements
US5522492A (en) Escalator handrail drive system
CN1329276C (zh) 电梯、电梯牵引绳轮和用于电梯牵引绳轮的绳槽的覆层
CN101205037B (zh) 电梯系统
CN1394188A (zh) 乘客输送系统
CN105764832B (zh) 用于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驱动设备
US20160039638A1 (en) Elevator
US11214465B2 (en) Elevator system suspension member
CN101205036A (zh) 电梯系统
CN105819305A (zh) 一种双子电梯平衡重的补偿传动装置
US11027946B2 (en) Belt-driven people conveyors
CN108602652A (zh) 起升设备
CN103374772A (zh) 具有至少两个相同作用的并条机的纺织机器
US10773925B2 (en) Belt-type traction mean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traction means as well as use of said traction means in an elevator and an elevator provided with said traction means
JP2004203601A (ja) エレベータロープ用トラクション増加装置
US11230459B2 (en) Belt-driven escalator
US11286135B2 (en) Belt-driven escalator
EP3929138A1 (en) Belt-driven escalator
US761401A (en) Rope-drive apparatus.
JP2003261271A (ja) 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