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3480A - 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和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和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3480A
CN106953480A CN201611190654.0A CN201611190654A CN106953480A CN 106953480 A CN106953480 A CN 106953480A CN 201611190654 A CN201611190654 A CN 201611190654A CN 106953480 A CN106953480 A CN 106953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lead
rotating machine
electric rotating
roller
pock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906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53480B (zh
Inventor
政井健司
内海怜
吉田尚
桃崎惠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53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3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53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3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8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slotted s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2Manufacturing the terminal arrangement per se; Connecting the terminals to an external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8Connecting winding sections; Forming leads; Connecting leads to terminals
    • H02K15/0081Connecting winding sections; Forming leads; Connecting leads to terminals for form-wound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alient poles or claw-shaped po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和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一种在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制造装置(90)配备有:插入辊(122),该插入辊具有外圆周表面(136a),该外圆周表面被构造成接触所述线圈引线(25),从而将所述线圈引线(25)插入到绝缘体(22)的容纳凹槽(62a等)中;辊支撑部(120),该辊支撑部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插入辊(122);以及弯曲单元(160),该弯曲单元执行弯曲过程以通过与所述线圈引线(25)接触而将所述线圈引线(25)弯曲,从而形成端子部分(84)。

Description

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和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和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该旋转电机配备有具有定子芯体的定子,该定子芯体是通过以环状形状布置多个分割芯体形成的,每个芯体都具有穿过绝缘体围绕分割铁芯体的一部分的线圈。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包括:交叉线,这些交叉线是通过在绝缘体的外圆周表面上沿着定子芯体的圆周方向上形成的容纳凹槽上布设从线圈引出的线圈引线形成的;以及端子部分,这些端子部分设置在交叉线的端部上。
例如,在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12-235593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这种类型的旋转电机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使固定至顶推夹具的主体的圆盘部分的外圆周表面接触线圈引线并将线圈引线插入容纳凹槽中而形成交叉线,并且通过将圆盘部分的外圆周表面压靠在线圈引线上并且将线圈引线弯曲而形成端子部分。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在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12-235593中公开的制造方法,使用相同构件(圆盘部分)执行交叉线的形成和端子部分的形成。因此,如果为了可靠地形成端子部分而将圆盘部分的外圆周表面的曲率形成得比较大,则当形成交叉线时,线圈引线(交叉线)的表面可能被圆盘部分损坏。特别是,在圆盘部分相对于顶推夹具的主体固定时,在线圈引线和圆盘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之间发生比较大的滑动摩擦,因此很可能损坏交叉线的表面。
另一方面,如果为了抑制对交叉线的表面产生的损坏而将圆盘部分的外圆周表面的曲率制造得比较小,则无法可靠地使端子部分形成(精确变形)。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设计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和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该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能够可靠地形成端子部分,同时抑制对交叉线的表面造成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该旋转电机配备有:定子,该定子包括通过以环状形状布置多个分割芯体形成的定子芯体,每个分割芯体都具有穿过绝缘体围绕分割铁芯的一部分的线圈,其中,所述定子包括:交叉线,该交叉线是通过将从所述线圈引出的线圈引线布设在容纳凹槽内而形成的,所述容纳凹槽相对于所述绝缘体沿着所述定子芯体的圆周方向形成;以及端子部分,该端子部分布置在所述交叉线的端部上。另外,用于所述旋转电机的所述制造装置包括:插入辊,该插入辊沿着所述定子芯体的圆周方向相对于所述分割芯体可移动地布置,并且具有外圆周表面,该外圆周表面被构造成接触所述线圈引线,从而将所述线圈引线插入到所述容纳凹槽中;辊支撑部,该辊支撑部被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插入辊;以及弯曲单元,该弯曲单元被构造成执行弯曲过程以通过与所述线圈引线接触而将所述线圈引线弯曲,从而形成端子部分。
根据该构造,因为用于形成交叉线的插入辊和用于形成端子部分的弯曲单元分开地设置,所以能够可靠地形成端子部分,同时抑制对交叉线的外表面的损坏。另外,因为插入辊相对于辊支撑部被可旋转地支撑,所以当将线圈引线插入容纳凹槽中时,能够将在插入辊的外圆周表面和线圈引线之间发生的滑动摩擦保持得较小。因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对交叉线的表面的损坏。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装置中,可以在所述弯曲单元的接触所述线圈引线的部分上形成曲率大于所述插入辊的所述外圆周表面的曲率的弯曲表面。
根据这种构造,由于弯曲单元的弯曲表面的曲率大于插入辊的外圆周表面的曲率,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形成端子部分,同时有效地抑制对交叉线的表面发生的损坏。
在以上描述的的制造装置中,所述弯曲单元可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线圈引线前进和后退。
根据这种构造,由于弯曲单元能够在交叉线的形成过程中相对于线圈引线后退,因此可以抑制由于线圈引线抵靠弯曲单元而发生的损坏。另外,通过在形成端子部分时使弯曲单元相对于线圈引线前进,能够可靠地将线圈引线弯曲。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装置中,所述容纳凹槽在所述定子芯体的径向向外方向上开口,并且所述制造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被布置成在由所述插入辊布设所述线圈引线的方向上接近所述插入辊,并且进一步,所述引导构件可以将所述线圈引线支撑于在所述定子芯体的轴向方向上与所述插入辊的外圆周表面基本相同的位置。
根据该构造,当形成交叉线时,能够防止所述交叉线从插入辊的外圆周表面分离开。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装置中,所述引导构件可以包括沿着所述定子芯体的轴向方向相互彼此面对的一对限制壁;可以在该对限制壁之间形成能够用来插入所述线圈引线的间隙;并且所述弯曲单元布置在所述间隙中,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线圈引线的位于所述间隙的部分前进和后退。
根据该构造,由于其简单的构造,线圈引线能够由引导构件可靠地支撑于在定子芯体的轴向方向上与插入辊的外圆周表面基本相同的位置。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装置中,可以在所述引导构件上设置有被构造成将所述线圈引线引导到所述间隙内的引导辊。
根据该构造,通过引导辊,能够顺畅地将线圈引线引导并插入到该对限制壁之间的间隙中。
在以上描述的的制造装置中,所述插入辊可以适合于能插入到所述容纳凹槽中。
根据该构造,通过插入辊可以有效地将线圈引线插入到所述容纳凹槽中。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装置中,可以在所述容纳凹槽的凹槽侧表面上形成突起,这些突起与沿着所述定子芯体的圆周方向延伸一起地沿着定子芯体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辊支撑部可以包括沿着所述插入辊的旋转轴线浮动地支撑所述插入辊的浮动构件。
如果以这种方式在容纳凹槽的凹槽侧表面上形成突起,则当将线圈引线插入所述容纳凹槽中时,所述线圈引线根据形成这些突起的位置和没有形成这些突起的位置而在定子芯体的轴向方向上移位。然而,由于插入辊由浮动构件浮动地支撑,因此可以使插入辊与线圈引线的移位一起随动。因而,能够防止线圈引线从插入辊的外圆周表面分离。另外,可以防止插入辊碰撞容纳凹槽的凹槽侧表面上的突起。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装置中,在辊支撑部中设置与插入辊的外圆周表面接触地旋转的支承辊。
根据该构造,从线圈引线作用在插入辊上的力可以由支承辊来接收,因此插入辊能够更顺畅地旋转。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装置中,该制造装置可以进一步配备有基座,所述辊支撑部安装在该基座上,并且关于所述辊支撑部和所述基座,可以将调节板插设在所述基座和所述辊支撑部之间,由此能够调节所述定子芯体相对于所述基座在轴向方向上的附装位置。
根据该构造,能够使插入辊的外圆周表面相对于容纳凹槽在定子芯体的轴向方向上高度精确地定位。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装置中,该制造装置可以进一步配备有包括位置调节辊的位置调节单元,该位置调节辊接触所述线圈引线的从所述交叉线延伸的延伸部分,并且调节所述延伸部分在所述定子芯体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
根据该构造,能够以高精度形成所述端子部分。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装置中,所述制造装置可以进一步配备有切割所述线圈引线的延伸部分的切割装置,并且所述位置调节单元可以布置在所述切割装置上。
根据该构造,能够紧凑地制成用于制造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同时使得由位置调节单元定位的延伸部分能够容易地被切割。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旋转电机包含定子,该定子包括通过以环状形状布置多个分割芯体形成的定子芯体,每个分割芯体都具有穿过绝缘体围绕分割铁芯的一部分的线圈,其中,所述定子包括:交叉线,该交叉线是通过将从所述线圈引出的线圈引线布设在容纳凹槽内而形成的,所述容纳凹槽相对于所述绝缘体沿着所述定子芯体的圆周方向形成;以及端子部分,该端子部分布置在所述交叉线的端部上。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包括:交叉线形成步骤,该交叉线形成步骤通过如下方式形成所述交叉线:使由辊支撑部可旋转地支撑的插入辊的外圆周表面接触所述线圈引线,同时沿着所述定子芯体的圆周方向相对于所述分割芯体移动所述插入辊,由此将所述线圈引线插入所述容纳凹槽中;以及端子部分形成步骤,在所述交叉线形成步骤之后,该端子部分形成步骤通过使弯曲单元接触所述线圈引线并且由此弯曲该线圈引线而形成所述端子部分。
根据该方法,能够提供与上述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相同的优点和效果。这同样适合于以下指出的制造方法的特征。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弯曲单元的接触所述线圈引线的部分上,可以形成曲率大于所述插入辊的所述外圆周表面的曲率的弯曲表面,所述外圆周表面接触所述线圈引线。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交叉线形成步骤中,所述弯曲单元可以相对于所述线圈引线后退,并且在所述端子部分形成步骤中,所述弯曲单元可以相对于所述线圈引线前进,由此将所述线圈引线(25)弯曲。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容纳凹槽可以在所述定子芯体的径向向外方向上开口;并且在所述交叉线形成步骤中,可以通过引导构件将所述线圈引线支撑于在所述定子芯体的轴向方向上与所述插入辊基本相同的位置,所述引导构件布置成在由所述插入辊布设所述线圈引线的方向上接近所述插入辊。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引导构件可以包括彼此分开并且沿着所述定子芯体的轴向方向彼此相互面对的一对限制壁;在所述交叉线形成步骤中,可以将所述线圈引线插入到在该对限制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并且可以使布置在所述间隙中的所述弯曲单元后退;并且在所述端子部分形成步骤中,可以使所述弯曲单元相对于所述线圈引线的位于所述间隙中的部分前进。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交叉线形成步骤中,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引导构件上的引导辊将所述线圈引线引导到所述间隙中。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交叉线形成步骤中,可以使所述插入辊在被插入到所述容纳凹槽中的状态下接触所述线圈引线。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所述容纳凹槽的凹槽侧表面上形成与沿着所述定子芯体的圆周方向延伸一起沿着所述定子芯体的轴向方向突出的突起,并且在所述交叉线形成步骤中,可以使沿着所述插入辊的旋转轴线由所述辊支撑部的浮动构件浮动地支撑的插入辊接触所述线圈引线。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方法中,在交叉线形成步骤中,可以使所述插入辊的外圆周表面接触所述线圈引线,同时所述插入辊由支承辊支撑,该支承辊设置在所述辊支撑部中并且与所述插入辊的外圆周表面接触地旋转。
在以上描述的制造方法中,可以执行位置调节步骤,在该位置调节步骤中,使位置调节单元的位置调节辊接触线圈引线的从交叉线延伸的延伸部分,由此调节所述延伸部分在所述定子芯体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由于交叉线可以通过插入辊形成,并且端子部分可以通过弯曲单元形成,因此能够可靠地形成端子部分,同时抑制对交叉线的表面的损坏。
从如下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在这些附图中,以图示实施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制造的旋转电机的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分割芯体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分割芯体的分解立体图,其中省略了分割芯体的线圈;
图4是图3所示的引线容纳部的前视图;
图5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描述图5的第一机加工步骤和第二机加工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分割芯体布置步骤的实施例的部分省略的竖直剖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分割芯体和制造装置的平面图;
图9A是图8的第一机加工部的部分省略的竖直剖视图;
图9B是图8的第二机加工部的部分省略的竖直剖视图;
图10A是用于描述交叉线形成步骤的部分省略的平面剖视图;
图10B是示出了图10A中所示的线圈引线布设在容纳凹槽内的状态的部分省略的平面剖视图;
图11是用于描述交叉线形成步骤的部分省略的前剖视图;
图12A是沿着图11的线XIIA-XIIA截取的竖直剖视图;
图12B是沿着图11的线XIIB-XIIB截取的竖直剖视图;
图13A是示出了图10B的线圈引线进一步布设在容纳凹槽内的状态的部分省略的平面剖视图;
图13B是用于描述端子部分形成步骤和位置调节步骤的部分省略的平面剖视图;
图14A是示出了端子部分形成步骤的第一状态的部分省略的竖直剖视图;
图14B是示出了端子部分形成步骤的第二状态的部分省略的竖直剖视图;
图15A是图13B的部分省略的侧剖视图;
图15B是图15A中所示的位置调节单元的放大竖直剖视图;
图16是用于描述位置调节步骤的部分省略的平面剖视图;以及
图17是示出了切割步骤的完成状态的部分省略的平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关于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首先,将给出关于旋转电机10的描述。如图1所示,该旋转电机10例如被构成为包括定子12和未示出的转子的电动机或发电机。定子12是所谓的三相星形连接式凸极绕组定子,包括中空支座14和定子芯体18,定子芯体18是通过沿着支座14的内圆周表面以环状形状布置多个(如图1所示为18个)分割芯体16而形成的。上述转子布置在定子芯体18的内部孔中。
在如下描述中,将定子芯体18的圆周方向定义为A方向。具体而言,将从图1所示的取向观看的顺时针方向定义为A1方向,而将从图1所示的取向观看的逆时针方向定义为A2方向。另外,将定子芯体18的径向方向定义为B方向。具体而言,将定子分裂18的径向向内方向定义为B1方向,而将定子芯体18的径向向外方向定义为B2方向。此外,将定子芯体18的轴向方向定义为C方向。具体而言,将图2中的向上方向定义(图7的向下方向)定义为C1方向,而将图2中的向下方向(图7的向上方向)定义为C2方向。
应该指出,以上给出的方向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当然,旋转电机10及其制造装置90能够以任何任意取向(例如,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可以倒置)使用。
定子芯体18容纳具有U相线圈24的六个分割芯体16、具有V相线圈24的其他六个分割芯体16和具有W相线圈24的另外其他六个分割芯体16。在这种情况下,在定子芯体18中,通过以环状形状布置多个分割芯体16,在图1的顺时针方向(A1方向)上以U1、V1、W1、U2、…、U6、V6、W6的顺序彼此并排布置U(U1相到U6相)、V相(V1相到V6相)和W相(W1相到W6相)的线圈24。然而,分割芯体16的数目可以任意设置。
接下来,将以来自包括U1相至U6相、V1相至V6相和W1相至W6相线圈24的各个分割芯体16中的一个分割芯体16为代表进行描述。这里描述的分割芯体16的构造是所有相的分割芯体16的共同构造。
如图2和图3所示,分割芯体16包括通过挤压而堆叠多个通过冲压形成的基本T形金属板(钢板)而构成的分割铁芯20、将分割铁芯20电绝缘的绝缘体22和穿过绝缘体22围绕分割铁芯20的一部分的线圈24。
分割铁芯20还包括沿着A方向延伸的轭26和从轭26的在A方向上的基本中心区域在B1方向上延伸的磁极28。在轭26的在A1方向上的端部中形成有基本半圆形装配凹部30,并且在轭26的在A2方向上的端部中形成有能够被装配在装配凹部30内的基本半圆形装配突起32。
绝缘体22是柔性的,并且由诸如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构成。绝缘体22包括线圈绕线架34和引线容纳部36,在该线圈绕线架中布置有线圈24,该引线容纳部用于在其中容纳从线圈24引出的位于输入侧的第一线圈引线25a和位于中点侧的第二线圈引线25b。另外,如下面将描述的,将第一线圈引线25a和第二线圈引线25b统称为线圈引线25。组成线圈24和线圈引线25的金属丝被构造成在横截面图中看时具有矩形形状的扁平金属丝。然而,金属丝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以圆形形状或正方形形状形成。
通过将第一绕线架组成部件38和第二绕线架组成部件40装配在一起而从C方向方向相互夹持磁极28而构成线圈绕线架34。金属丝围绕线圈绕线架34缠绕,由此形成线圈24。
如图2至图4所示,引线容纳部36包括:平板部分42,该平板部分42从第二绕线架组成部件40的与第一绕线架组成部件38相反的一侧(C1方向)的端部朝B2方向延伸而覆盖轭26;第一壁44,该第一壁44从平板部分42朝C1方向突出;块状第二壁46a和块状第三壁46b,它们从第一壁44朝C1方向突出并且在A方向上彼此分开;和连接部件48,该连接部件48将第二壁46a和第三壁46b在B1方向上的后表面侧相连。
引线容纳部36进一步包括:第一板50,该第一板50从第一壁44在A方向上和B方向上突出;三个第二板52a、54a、56a,这三个第二板从第二壁46a在A1方向和B2方向上突出;和三个第三板52b、54b、56b,这三个第三板从第三壁46b在A2方向和B2方向上突出。第一板50、每个第二板52a、54a、56a和每个第三板52b、54b、56b与平板部分42平行地延伸。三个第二板52a、54a、56a在定子芯体18的轴向方向上以相等间隔定位,而三个第三板52b、54b、56b在定子芯体18的轴向方向上以相等间隔定位。
通过以上述方式构成引线容纳部36,在引线容纳部36中形成能够容纳线圈引线25的七个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更具体地说,容纳凹槽58由平板部分42、第一壁44和第一板50构成。从W相线圈24引出的第一线圈引线25a(W相第一线圈引线25a)容纳在容纳凹槽58内。
容纳凹槽60a由第一板50、第二壁46a的近端和第二板52a构成,容纳凹槽60b由第一板50、第三壁46b的近端和第三板52b构成。容纳凹槽60a和容纳凹槽60b位于基本相同高度。从V相线圈24引出的第一线圈引线25a(V相第一线圈引线25a)容纳在容纳凹槽60a、60b中。
容纳凹槽62a由第二板52a、第二壁46a的中间部分和第二板54a构成,容纳凹槽62b由第三板52b、第三壁46b的中间部分和第三板54b构成。容纳凹槽62a和容纳凹槽62b位于基本相同高度。从U相线圈24引出的第一线圈引线25a(U相第一线圈引线25a)容纳在容纳凹槽62a、62b中。
容纳凹槽64a由第二板54a、第二壁46a的远端和第二板56a构成,容纳凹槽64b由第三板54b、第三壁46b的远端和第三板56b构成。容纳凹槽64a和容纳凹槽64b位于基本相同高度。从各个线圈24引出的第二线圈引线25b(中性线)容纳在容纳凹槽64a、64b中。
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在定子芯体18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定子芯体18的径向向外方向上开口。各个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的凹槽宽度L1基本相同,并且形成为略微大于线圈引线25的横截面的长度d1(参见图14A)。
容纳第二线圈引线25b的各个容纳凹槽64a、64b比容纳第一线圈引线25a的各个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的凹槽深度深。更具体地说,根据当前实施方式,在每个容纳凹槽64a、64b中能够容纳十八个第二线圈引线25b,而在每个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中能够容纳三个第一线圈引线25a。
在C1方向上突出的突起66a、68b、70a、72a分别形成于在容纳凹槽58的C1方向上取向的凹槽侧表面A1侧上以及在各个容纳凹槽60a、62a、64a的C1方向上取向的凹槽侧表面上。在C1方向上凹入从而与突起66a、68a、70a、72a相对的凹部74a、76a、78a、80a分别形成于在容纳凹槽58的C2方向上取向的凹槽表面的A1侧上以及在各个容纳凹槽60a、62a、64a的C2方向上取向的凹槽侧表面上。
在C2方向上突出的突起66b、68b、70b、72b分别形成于在容纳凹槽58的C2方向上取向的凹槽侧表面的A2侧上以及在各个容纳凹槽60b、62b、64b的C2方向上取向的凹槽侧表面上。在C2方向上凹入从而与突起66b、68b、70b、72b相对的凹部74b、76b、78b、80b形成于在容纳凹槽58的C1方向上取向的凹槽侧表面的A2侧上以及在各个容纳凹槽60b、62b、64b的C1方向上取向的凹槽侧表面上。
突起66a和凹部74a沿着定子芯体18的圆周方向延伸,同时在容纳凹槽的深度方向(定子芯体18的径向方向)上横跨整个长度延伸(参见图3)。突起66a和凹部74a的横截面的外形以弓形形状形成。突起66a突出的量和凹部74a的凹入量基本相同。突起66b、68a、68b、70a、70b、72a、72b以与上述的突起66a相同的方式构成,并且凹部74b、76a、76b、78a、78b、80a、80b以与上述的凹部74a相同的方式构成。
配备有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分割芯体16的定子12包括通过将U相第一线圈引线25a容纳在容纳凹槽62a、62b内形成的交叉线82u、通过将V相第一线圈引线25a容纳在容纳凹槽60a、60b内形成的交叉线82v、通过将W相第一线圈引线25a容纳在容纳凹槽58内形成的交叉线82w、通过将第二线圈引线25b容纳在容纳凹槽64a、64b内形成交叉线82n、三个输入端子U、V、W以及一个中性端子N(参见图1)。
输入端子U通过交叉线82u连接至各个U相线圈24,并且通过如下方式而形成:将分别设置在交叉线82u上的六个端子部分84u一起捆扎成一个;并且将夹持端子85u结合至该捆束。
输入端子V通过交叉线82v连接至各个V相线圈24,并且通过如下方式而形成:将分别设置在交叉线82v上的六个端子部分84v一起捆扎成一个;并且将夹持端子85v结合至该捆束。
输入端子W通过交叉线82w连接至各个W相线圈24,并且通过如下方式而形成:将分别设置在交叉线82w上的六个端子部分84w一起捆扎成一个;并且将夹持端子85w结合至该捆束。
输入端子N通过交叉线82n连接至所有线圈24,并且通过如下而形成:将分别设置在交叉线82n上的十八个端子部分84n一起捆扎成一个;并且将端子部分84n相互结合在一起。
在如下描述中,将交叉线82u、82v、82w、82n统称为交叉线82,并且将端子部分84u、84v、84w、84n统称为端子部分84。
接下来,将给出关于制造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旋转电机10的制造装置90的描述。如图7、图8、图15A、图15B所示,制造装置90包括:芯体布置部92,多个分割芯体16可以以环状形状布置在该芯体布置部92中;引线支撑构件94,该引线支撑构件94支撑布置在芯体布置部92中的分割芯体16的线圈引线25;机加工装置96;切割装置98;和位置调节单元100。
如图7和图8所示,芯体布置部92被布置成能够围绕定子芯体18的(在A方向上)的轴线旋转,并且能够固定(保持)相应的分割芯体16。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各个分割芯体16布置在芯体布置部92中,使得引线容纳部36定位在分割铁芯20下面。然而,各个分割芯体16可以以上下倒置状态布置在芯体布置部92中。
引线支撑构件94包括:第一滑轮102,布置在芯体布置部92中的分割芯体16的第一线圈引线25a围绕该第一滑轮102缠绕;和第二滑轮104,分割芯体16的第二线圈引线25b围绕该第二滑轮104布置。第一滑轮102和第二滑轮104中的每个都适合于能够在C方向上上升和下降。
机加工装置96包括:支撑机构110,该支撑机构110以可相对于布置在芯体布置部92中的分割芯体16沿着方向A移动的方式布置在分割芯体16的外圆周侧上;和布置在支撑机构110上的第一机加工单元112和第二机加工单元114。第一机加工单元112和第二机加工单元114被支撑在支撑机构110上,同时能够沿着C方向上升和下降。
如图8和图9A所示,第一机加工单元112为用于形成交叉线82的装置,并且包括固定至支撑机构110的第一驱动源118、在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第一驱动源116的作用下移位(前进和后退)的基座构件118、附装至基座构件118的辊支撑部120和可旋转地支撑在辊支撑部120上的插入辊122。
第一机加工单元112被布置成使得插入辊122的旋转轴线Ax基本平行于定子芯体18的轴向方向(C方向)。第一机加工单元112能够以任意取向(例如,以上下倒置的方式)使用。另外,在第一机加工单元112的结构中,将其第一驱动源116侧称为近端侧,而将其插入辊122侧称为远端侧。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第一驱动源116被构造成缸体。然而,第一驱动源116可以是马达等。基座构件118被布置成能够相对于支撑机构110沿着基座构件118延伸的方向滑动。基座构件118的近端侧被固定至第一驱动源116的杆(输出轴)116a,并且基座构件118的远端比其近端侧薄。
辊支撑部120包括附装至基座构件118的支撑部主体124和装配在形成于支撑部主体124的远端中的通孔126内的圆筒状衬套128。支撑部主体124沿着基座构件118延伸的方向延伸。支撑部主体124的近端被形成为比支撑部主体124的中间部分薄,并且在与基座构件118的远端重叠的状态下,支撑部主体124通过多个螺钉构件130而相对于基座构件118固定。
调节板132(调节垫片)132可以插设在基座构件118的远端和支撑部主体124的近端之间,以便在基座构件118的厚度方向(C方向)上相对于基座构件118调节支撑部主体124的安装位置。毋庸置疑,调节板132的数目和厚度可以任意地设置。在衬套128的上端(C2方向上的端部)上形成有防止衬套128从通孔126拉出的环状凸缘134。
插入辊122包括:圆盘状辊主体136,该圆盘状辊主体136具有外圆周表面136a,该外圆周表面136a与线圈引线25接触从而将线圈引线25插入到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内;和辊轴140,该辊轴140设置在辊主体136的中心部分中,并且可旋转地插入到衬套128的内孔138内。
辊主体136的厚度d2形成为小于各个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的凹槽宽度L1(参见图12A)。更详细地说,辊主体136能够被插入到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内。根据该特征,线圈引线25能够通过插入辊122而被有效地插入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的内部中。
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136a与可旋转地设置在辊支撑部120上的多个支承辊142(在图8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两个)的外圆周表面接触。更详细地说,各个支承辊142随着插入辊122(辊主体136)的旋转而旋转。
因而,在插入辊122有效旋转的同时,从线圈引线25作用在辊主体136上的载荷能够由支承辊142接收和承载。因而,能够有效地减少由辊轴140对衬套128造成的摩擦磨损,并且因此能够允许插入辊122顺畅地旋转。支承辊14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
在辊轴140的下端表面(在C1方向上的端表面)上,形成有螺栓孔148,螺栓146与该螺栓孔148螺纹接合。螺栓146具有外径比衬套128的内径大的头部144。因而,能够防止辊轴140从衬套128的内孔138拔出。
螺栓146通过在与线圈引线25被插入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内时插入辊122旋转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而拧紧在螺栓孔148中。根据该特征,能够防止在将线圈引线25插入到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内时螺栓146相对于辊轴140的拧紧状态变松。
波状垫圈150插设在衬套128和螺栓146的头部144之间。在辊轴140上,在该辊轴的比衬套128更向上(在箭头C2的方向上)定位的部分处,形成了突起152,该突起152围绕辊轴140的整个圆周延伸并且从辊轴140径向向外突出。另一个波状垫圈154插设在突起152和衬套128的凸缘134之间。
波状垫圈150、154用作在竖直方向(C方向)上浮动地支撑插入辊122的浮动构件。这些浮动构件并不限于波状垫圈150、154,而是可以为诸如螺旋弹簧或橡胶等的弹性构件。
如图8和图9B所示,第二机加工单元114是用于形成端子部分84的装置,并且在由第一机加工单元112布设线圈引线25的方向(在图8的实施例中为A1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机加工单元112紧密接近地布置。第二机加工单元114包括固定至支撑机构110的第二驱动源156和引导构件158以及在第二驱动源156的作用下前进和后退的弯曲单元160。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第二驱动源156被构成为伺服电动机。然而,除了伺服电动机之外,第二驱动源156还可以是马达、缸体等等。在第二驱动源156的输出轴156a上形成有阳螺纹。
引导构件158用来将线圈引线25支撑于在C方向上与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136a基本相同的位置,并且被布置成在A方向上相对于辊主体136紧密接近。引导构件158包括在C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一对板状限制壁162、164。各个限制壁162、164通过未示出的固定工具相互连接,从而在一个方向上(即,沿着第一机加工单元112的基座构件118延伸的方向)延伸。
在该对限制壁162、164之间形成有间隙S,线圈引线25能够插入该间隙。更详细地说,间隙S在C方向上的间隔L2大于线圈引线25的横向横截面的长侧d1,并且窄于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的凹槽宽度L1(参见图14A)。另外,该对限制壁162、164被布置成使得间隙S在C方向上位于与辊主体136基本相同的位置处。在引导构件158中,引导辊166被可旋转地布置以将线圈引线25引导到间隙S内。因而,能够顺畅地将线圈引线25引入到该对限制壁162、164的间隙S内。
弯曲单元160是沿着各个限制壁162、164延伸的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并且被布置在该对限制壁162、164的间隙S内,从而能够沿着弯曲单元160延伸的方向移动。换言之,弯曲单元160的厚度d3比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的凹槽宽度L1薄。弯曲单元160包括其中形成有阴螺纹的螺母168,该阴螺纹与第二驱动源156的输出轴156a的阳螺纹进行螺纹接合。由于该特征,弯曲单元160能够在第二驱动源156的作用下相对于引导构件158沿着其延伸方向前进和后退。
曲率比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136a的曲率大的弯曲表面160a形成在弯曲单元160的与线圈引线25接触地放置的远端部分(位于与第二驱动源156所在的位置相反一侧的端部)上。
如图15A所示,切割装置98包括:切割装置主体170,该切割装置主体170能够相对于布置在芯体布置部92中的分割芯体16移动;和切割器172,该切割器172相对于切割装置主体170可滑动地布置并且用来切割线圈引线25。
如图15B所示,位置调节单元100包括:固定轴174,该固定轴174装配在形成于切割装置主体170的下表面中的孔171内;和位置调节辊180,该位置调节辊180通过两个轴承176、178相对于固定轴174的向下突出超过切割装置主体170的下表面的部分可旋转地布置。
各个轴承176、178以辊轴承的形式构成。然而,各个轴承176、178可以以其他轴承(诸如滑动轴承等)形式构成。这两个轴承176、178在固定轴174的轴向方向(C方向)上彼此分开。用于维持轴承176、178之间的固定间隔的轴环构件182布置在各个轴承176、178的内圈之间。
位置调节辊180形成为圆筒状形状,并且其内圆周表面固定地附装至各个轴承176、178的外圈的外圆周表面。在位置调节辊180的外圆周表面上的C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形成了支撑凹部184,该支撑凹部184相对于外圆周表面在C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以弓形形状向内凹入。使线圈引线25与该支撑凹部184接触。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旋转电机10的制造装置90以以上描述的方式构成。接下来,将描述使用该制造装置90制造旋转电机10的方法。
首先,在分割芯体形成步骤中,形成构成定子芯体18的所有(十八个单独的)分割芯体16(图5的步骤S1)。更具体地说,每个分割芯体16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将第一绕线架组成部件38装配到第二绕线架组成部件40内从而将分割铁芯20夹在二者之间;并且然后围绕线圈绕线架34缠绕金属丝而在其上形成线圈24。
接下来,对通过分割芯体形成步骤形成的每个分割芯体16执行分割芯体布置步骤、第一机加工步骤和第二机加工步骤(步骤S2至步骤S4)。另外,在关于所有分割芯体16的操作(步骤S2至S4)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5:否),则针对哪个操作尚未完成来对分割芯体16执行步骤S2及其之后的过程。
在下文中,将描述关于最后布置(第十八个)分割芯体16(U1相分割芯体16,该分割芯体16上具有U1相线圈24)执行步骤S2至S4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说,关于其他十七个分割芯体16,已经对其执行了步骤S2至S4的过程。
如图7中所示,在分割芯体布置步骤(步骤S2)中,将U1相分割芯体16布置并固定在芯体布置部92的预定位置处,从而使引线容纳不36定位在分割铁芯20的下面。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将十八个分割芯体16布置成环状形状。
更详细地说,将U2相至U6相的第一线圈引线25a插入到容纳凹槽62a、62b内,并且布设到W3相分割芯体16的位置,并且形成交叉线82u和端子部分84u。将V1相至V6相的第一线圈引线25a插入到容纳凹槽60a、60b中,并且布设到U4相分割芯体16的位置,并且形成交叉线82v和端子部分84v。
将W1相至W6相的第一线圈引线25a插入到容纳凹槽58内,并且布设到V4相分割芯体16的位置,并且形成交叉线82w和端子部分84w。将与U1相分开的第二线圈引线25b插入到容纳凹槽64a、64b中,并且布设到V3相分割芯体16的位置,并且形成交叉线82n和端子部分84n。
在分割芯体布置步骤中,围绕第一滑轮102缠绕U1相的第一线圈引线25a,并且围绕第二滑轮104缠绕U1相的第二线圈引线25b。因而,能够抑制第一线圈引线25a和第二线圈引线25b在定子芯体18的径向向外方向上的扩展。换言之,能够在尺寸上减小制造装置90。另外,通过在C方向上上升和下降,将第一滑轮102定位在与容纳凹槽62a、62b基本相同的位置处,并且通过在C方向上上升和下降,将第二滑轮104定位在与容纳凹槽64a、64b基本相同的位置处。
在第一机加工步骤中,关于U1相第一线圈引线25a,顺序地执行交叉线形成步骤、端子部分形成步骤、位置调节步骤和切割步骤(图6的步骤S6至步骤S9)。
在交叉线形成步骤(步骤S6)中,上升或下降支撑机构110,从而使第一机加工单元112的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136a和第二机加工单元114的该对限制壁162、164之间的间隙S位于在C方向上与容纳凹槽62a、62b基本相同的位置处。此时,通过将调节板132插设在基座构件118的远端和支撑部主体124的近端之间,将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136a精确地定位于在C方向上与容纳凹槽62a、62b基本相同的位置处。
此外,如图10A所示,移动支撑机构110,使得机加工装置96位于在A2方向上与第一线圈引线25a相邻的位置。此时,插入辊122和弯曲单元160前进或后退的方向与定子芯体18的径向方向(B方向)相交。
另外,将第一线圈引线25a插入该对限制壁162、164之间的间隙S内,并且与引导辊166的外圆周表面接触。而且,由于弯曲单元160处于退回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弯曲单元160抵靠第一线圈引线25a并且对第一线圈引线25a造成损坏。
接下来,如图10B所示,在箭头A2的方向上旋转芯体布置部92。此时,还可以沿着A方向移动机加工装置96的支撑机构110。在这样做时,第一线圈引线25a被从第一滑轮102布设出来,并且由引导辊166引导到该对限制壁162、164之间的间隙S内。另外,在第一线圈引线25a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受到限制壁162、164限制的状态下,将第一线圈引线25a引导到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136a,并且放置成与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136a接触,并且插入(按压)到容纳凹槽62a、62b的内部中。此外,随着芯体布置部92在A2方向上旋转,沿着A1方向将第一线圈引线25a布设在容纳凹槽62a、62b的内部中。
此时,通过辊主体136的接触第一线圈引线25a的表面的外圆周表面136a,使插入辊122相对于辊支撑部120旋转。因此,能够将第一线圈引线25a的表面和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136a之间发生的滑动摩擦保持得比较小。
另外,由于从第一线圈引线25a作用在辊主体136上的载荷由支承辊142接收并承受,所以能够将辊轴140的外圆周表面和衬套128的内圆周表面之间的摩擦保持得相对较小。根据该特征,能够有效地旋转插入辊122。
如图11和图12A所示,当插入辊122位于形成在容纳凹槽62b的凹槽侧表面上的突起70b处时,第一线圈引线25a的与插入辊122接触的部分(接触部分186)被突起70b在C2方向上向上挤压。在这样做时,在波状垫圈150被压缩和变形的同时,插入辊122与第一线圈引线25a一起在C2方向上移动(相对于第一线圈引线25a以随动关系)。因此,能够抑制辊主体136撞击在突起70b(容纳凹槽62b的凹槽侧表面)上。
当插入辊122经过突起70b时,第一线圈引线25a的接触部分186在C1方向上移动,并且因此在被压缩且变形的波状垫圈150恢复到其原始形状时,插入辊122与第一线圈引线25a一起在C1方向上移动(并恢复到其初始位置)。
在被插入到容纳凹槽62b中的第一线圈引线25a中,第一线圈引线25a的与突起70b接触的部分在C2方向上沿着突起70b弯曲而变形。因而,通过弹簧回弹作用,反作用力作用在变形部分上,使得该变形部分在C1方向上返回,从而该变形部分能够可靠地保持在突起70b上。
另一方面,如图11和图12B所示,当插入辊122位于形成在容纳凹槽62a的凹槽侧表面上的突起70a处时,第一线圈引线25a的接触部分186被突起70a在C1方向上向下挤压。在这种做时,在波状垫圈154被压缩而变形的同时,插入辊122与第一线圈引线25a一起在C1方向上移动(相对于第一线圈引线25a以随动关系)。因此,能够抑制辊主体136撞击在突起70a(容纳凹槽62a的凹槽侧表面)上。
当插入辊122经过突起70a时,第一线圈引线25a的接触部分186在C2方向上移动,并且因此,在被压缩和变形的波状垫圈154恢复到其原始形状的同时,插入辊122与第一线圈引线25a一起在C2方向上移动(恢复到其原始位置)。
在插入到容纳凹槽62a内的第一线圈引线25a中,第一线圈引线25a的与突起70a接触的部分在C1方向上沿着突起70a弯曲而变形。因而,通过弹簧回弹作用,反作用力作用在变形部分上,使得该变形部分在C2方向上返回,从而能够将该变形部分可靠地保持在突起70a上。
在布设U1相第一线圈引线25a的情况下,U2相第一线圈引线25a和U3相第一线圈引线25a已经在A1方向上在容纳凹槽62a、62b内布设到W3相分割芯体16的位置(参见图13A)。因此,当相对于U2相第一线圈引线25a在定子芯体18的径向向外方向(B2方向)上布设U2相第一线圈引线25a时,在第一驱动源116的作用下,插入辊122朝向第一驱动源116侧略微后退。因而,能够抑制插入辊122相对于第一线圈引线25a的推动力过度增加。
当将第一线圈引线25a布设在U2端子部分84u附近(布设至W3相分割芯体16的位置)时,芯体布置部92的旋转停止。另外,在机加工装置96的支撑机构110沿着A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下,其移动也可以停止。这样,将U1相第一线圈引线25a插入到容纳凹槽62a、62b中,并布设至W3相分割芯体16的位置,由此形成交叉线82u。
在端子部分形成步骤和位置调节步骤中,如图13B至图15B所示,与在第二驱动源156的作用下前进的弯曲单元160一起,在位置调节辊180的支撑凹部184从A1方向上被压靠在从第一线圈引线25a的交叉线82u延伸的延伸部分188上的状态下,将切割装置98移动到第二机加工单元114定位的一侧(步骤S7和步骤S8)。
在这样做时,位于弯曲单元60的远端上的弯曲表面160a接触第一线圈引线25a的位于该对限制壁162、164之间的间隙S中的部分,由弯曲单元160挤压的该部分经受弯曲过程,并且与插入到容纳凹槽62a或容纳凹槽62b内一起,形成U1相端子部分84u。
此时,第一线圈引线25a相对于U1相交叉线82u以锐角弯曲(参见图13B)。另外,因为延伸部分188与定位调节辊180的支撑凹部184接触,所以防止了该延伸部分188从位置调节辊180分开。而且,位置调节辊180与延伸部分188接触地旋转,因此,能够使得延伸部分188的表面和位置调节辊180的外圆周表面之间发生的滑动摩擦比较小。
之后,如图16所示,将切割装置98移动到第一滑轮102所在的一侧,从而与第二机加工单元114分开。一旦这种做,U1相端子部分84u(延伸部分188)就回弹。已经以这种方式进行回弹,U1相端子部分84u相对于U1相交叉线82u在B2方向上以基本90°弯曲,并且与U2相端子部分84u接触。因而。U1相端子部分84u相对于U1相交叉线82u的弯曲角能够保持在适当角度。换言之,U1相端子部分84u可以形成有良好的精度。
在切割步骤中,如图17所示,通过切割装置98的切割器172切割延伸部分188与端子部分84u的边界部分(步骤S9)。
在第二机加工步骤中,关于U1相第二线圈引线25b,顺序地执行交叉线形成步骤、端子部分形成步骤、位置调节步骤和切割步骤(步骤S6至步骤S9)。更详细地说,以与上述的第一机加工步骤相同的方式进行第二机加工步骤,因此,省略该特征的相似描述。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第一机加工步骤和第二机加工步骤可以同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在制造装置90中,必须准备两个机加工装置96。
由于在完成第二机加工步骤时,关于分割芯体的所有操作都完成(步骤S5:是),因此通过将压接端子85u、85v、85w连接至各个端子部分84u、84v、85w(参见图1)而形成输入端子U、V、W(参见图1),并且用于当前旋转电机10的制造方法结束。
如以上指出的,尽管已经关于沿着A1方向布设线圈引线25的实施例给出了描述,但是在沿着A2方向布设线圈引线25的情况下,可以将加工装置96的第一机加工单元112和第二机加工单元114的位置互换。更详细地说,第二机加工单元114可以位于第一机加工单元112的A2方向上。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用于形成交叉线82的插入辊122和用于形成端子部分84的弯曲单元160分开地设置,因此,能够可靠地形成端子部分84,同时抑制对交叉线82的外表面造成损坏。另外,因为插入辊122相对于辊支撑部120被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当将线圈引线25插入到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内时,能够将在插入辊122的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136a和线圈引线25之间发生的滑动摩擦保持较小。因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对交叉线82的表面造成的损坏。
另外,由于弯曲单元160的弯曲表面160a的曲率大于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136a的曲率,所以在能够有效地抑制交叉线82的表面的损坏的同时,还能够更可靠地形成端子部分84。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在布设线圈引线25的方向上与辊主体136紧密接近地布置的引导构件158将线圈引线25支撑在与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136a基本相同的位置。因此,在交叉线形成步骤时,能够防止线圈引线25从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分开。
另外,由于弯曲单元160布置在该对限制壁162、164之间的间隙S中,由于其简单结构,能够将线圈引线25可靠地支撑在与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136a基本相同的位置处。
根据当前实施方式,由于第一机加工单元112包括波状垫圈150、154(浮动构件),即使在于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的凹槽侧表面上形成突起66a、66b、68a、68b、70a、70b、72a、72b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线圈引线25从辊主体136的外圆周表面136a分开。
另外,因为位置调节单元100设置在切割装置98上,所述能够使得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装置90紧凑,同时由该位置调节单元100定位的延伸部分188能够由切割器172容易地进行切割。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和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阐述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各种附加或修改结构。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装置(90),其中,该旋转电机(10)包括定子(12),该定子包括通过以环状形状布置多个分割芯体(16)形成的定子芯体(18),每个分割芯体都具有穿过绝缘体(22)围绕分割铁芯(20)的一部分的线圈(24),
其中,所述定子(12)包括:
交叉线(82),该交叉线(82)是通过将从所述线圈(24)引出的线圈引线(25)布设在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内而形成的,所述容纳凹槽相对于所述绝缘体(22)沿着所述定子芯体(18)的圆周方向形成;以及
端子部分(84),该端子部分布置在所述交叉线(82)的端部上,
用于所述旋转电机(10)的所述制造装置(90)包括:
插入辊(122),该插入辊沿着所述定子芯体(18)的圆周方向相对于所述分割芯体(16)可移动地布置,并且具有外圆周表面(136a),该外圆周表面被构造成接触所述线圈引线(25),从而将所述线圈引线(25)插入到所述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中;
辊支撑部(120),该辊支撑部被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插入辊(122);以及
弯曲单元(160),该弯曲单元被构造成执行弯曲过程以通过与所述线圈引线(25)接触而将所述线圈引线(25)弯曲,从而形成所述端子部分(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装置(90),其中,在所述弯曲单元(160)的接触所述线圈引线(25)的部分上形成有曲率大于所述插入辊(122)的所述外圆周表面(136a)的曲率的弯曲表面(160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装置(90),其中,所述弯曲单元(160)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线圈引线(25)前进和后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装置(90),其中:
所述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在所述定子芯体(18)的径向向外方向上开口;并且
所述制造装置(90)进一步包括引导构件(158),该引导构件被布置成在由所述插入辊(122)布设所述线圈引线(25)的方向上接近所述插入辊(122),并且所述引导构件(158)将所述线圈引线(25)支撑于在所述定子芯体(18)的轴向方向上与所述插入辊(122)的所述外圆周表面(136a)基本相同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装置(90),其中:
所述引导构件(158)包括沿着所述定子芯体(18)的轴向方向相互彼此面对的一对限制壁(162,164);
在该一对限制壁(162,164)之间形成能够用来插入所述线圈引线(25)的间隙(S);并且
所述弯曲单元(160)布置在所述间隙(S)中,同时能够相对于所述线圈引线(25)的位于所述间隙(S)中的部分前进和后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装置(90),其中,在所述引导构件(158)上设置有被构造成将所述线圈引线(25)引导到所述间隙(S)中的引导辊(166)。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装置(90),其中,所述插入辊(122)适合于能插入到所述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中。
8.一种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旋转电机(10)包括定子(12),该定子包括通过以环状形状布置多个分割芯体(16)形成的定子芯体(18),每个分割芯体都具有穿过绝缘体(22)围绕分割铁芯(20)的一部分的线圈(24);
其中,所述定子(12)包括:
交叉线(82),该交叉线(82)是通过将从所述线圈(24)引出的线圈引线(25)布设在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内而形成的,所述容纳凹槽相对于所述绝缘体(22)沿着所述定子芯体(18)的圆周方向形成;以及
端子部分(84),该端子部分布置在所述交叉线(82)的端部上,
用于所述旋转电机(10)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交叉线形成步骤,该交叉线形成步骤通过如下方式形成所述交叉线(82):使由辊支撑部(120)可旋转地支撑的插入辊(122)的外圆周表面(136a)接触所述线圈引线(25),同时沿着所述定子芯体(18)的圆周方向相对于所述分割芯体(16)移动所述插入辊(122),由此将所述线圈引线(25)插入所述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中;以及
端子部分形成步骤,在所述交叉线形成步骤之后,该端子部分形成步骤通过使弯曲单元(160)接触所述线圈引线(25)进行并且由此弯曲该线圈引线(25)而形成所述端子部分(8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弯曲单元(160)的接触所述线圈引线(25)的部分上,形成曲率大于所述插入辊(122)的所述外圆周表面(136a)的曲率的弯曲表面(160a),所述外圆周表面(136a)接触所述线圈引线(2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交叉线形成步骤中,所述弯曲单元(160)相对于所述线圈引线(25)后退;并且
在所述端子部分形成步骤中,所述弯曲单元(160)相对于所述线圈引线(25)前进,由此将所述线圈引线(25)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在所述定子芯体(18)的径向向外方向上开口;并且
在所述交叉线形成步骤中,通过引导构件(158)将所述线圈引线(25)支撑于在所述定子芯体(18)的轴向方向上与所述插入辊(122)基本相同的位置,所述引导构件布置成在由所述插入辊(122)布设所述线圈引线(25)的方向上接近所述插入辊(12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引导构件(158)包括彼此分开并且沿着所述定子芯体(18)的轴向方向上彼此相互面对的一对限制壁(162,164);
在所述交叉线形成步骤中,将所述线圈引线(25)插入到在该一对限制壁(162,164)之间形成的间隙(S)中,并且使布置在所述间隙(S)中的所述弯曲单元(160)后退;并且
在所述端子部分形成步骤中,使所述弯曲单元(160)相对于所述线圈引线(25)的位于所述间隙(S)中的部分前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交叉线形成步骤中,通过设置在所述引导构件(158)上的引导辊(166)将所述线圈引线(25)引导到所述间隙(S)中。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旋转电机(10)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交叉线形成步骤中,使所述插入辊(122)在被插入到所述容纳凹槽(58、60a、60b、62a、62b、64a、64b)中的状态下接触所述线圈引线(25)。
CN201611190654.0A 2015-12-22 2016-12-21 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和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9534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49790A JP6170545B2 (ja) 2015-12-22 2015-12-22 回転電機の製造装置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2015-249790 2015-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3480A true CN106953480A (zh) 2017-07-14
CN106953480B CN106953480B (zh) 2019-06-11

Family

ID=59066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90654.0A Active CN106953480B (zh) 2015-12-22 2016-12-21 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和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615672B2 (zh)
JP (1) JP6170545B2 (zh)
CN (1) CN10695348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7776A (zh) * 2017-08-04 2019-10-15 小田原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线圈组装装置、线圈组装方法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
CN110880847A (zh) * 2018-09-04 2020-03-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定子铁芯的定位固定方法和定位固定装置
CN111669011A (zh) * 2019-03-07 2020-09-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导电体的插入装置
CN111937281A (zh) * 2018-03-22 2020-11-13 小田原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线圈段定位方法、线圈段定位工具以及线圈段定位装置
CN112042089A (zh) * 2018-02-21 2020-12-04 格鲁博-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对电线端部在环周方向上改型的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0545B2 (ja) * 2015-12-22 2017-07-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製造装置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6409837B2 (ja) * 2016-09-08 2018-10-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ロータ及び回転電機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8366Y (zh) * 2006-12-14 2008-02-06 薛振江 单头自动绕线机
CN102761208A (zh) * 2011-04-28 2012-10-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制造旋转电机的方法
CN203326741U (zh) * 2012-02-24 2013-1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03475173A (zh) * 2013-09-25 2013-1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线圈绕制方法及绕制装置
CN105052022A (zh) * 2013-03-29 2015-11-1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同心卷绕线圈的成形方法以及成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2961A (en) * 1961-02-16 1965-07-06 Harry W Moore Automatic stator winding machine and process
US5412966A (en) * 1993-07-16 1995-05-09 Worldclass Industries, Inc. Push-pull pickle line
JP3681631B2 (ja) * 2000-10-30 2005-08-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巻線機および巻線方法
US6857179B2 (en) * 2001-09-28 2005-02-22 Reliance Electric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for making an electric motor stator
US20090179511A1 (en) * 2007-03-22 2009-07-16 Tecnomatic, S.P.A. Stators having female connector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female connectors integral with the stator winding conductors
DE102012203377A1 (de) * 2012-03-05 2013-09-05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wicklung eines Elektromotor-Blechpakets mit einer Magnetspule
CN104365003B (zh) * 2012-07-25 2017-02-22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线圈端部成形装置以及方法
JP2014180138A (ja) * 2013-03-14 2014-09-25 Toshiba Corp 回転電機の組立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6170545B2 (ja) * 2015-12-22 2017-07-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製造装置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8366Y (zh) * 2006-12-14 2008-02-06 薛振江 单头自动绕线机
CN102761208A (zh) * 2011-04-28 2012-10-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制造旋转电机的方法
CN203326741U (zh) * 2012-02-24 2013-1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05052022A (zh) * 2013-03-29 2015-11-1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同心卷绕线圈的成形方法以及成形装置
CN103475173A (zh) * 2013-09-25 2013-1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线圈绕制方法及绕制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7776A (zh) * 2017-08-04 2019-10-15 小田原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线圈组装装置、线圈组装方法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
US11165299B2 (en) 2017-08-04 2021-11-02 Odawara Engineering Co., Ltd. Coil assembling apparatus, coil assembl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f electrical rotating machine
CN110337776B (zh) * 2017-08-04 2021-11-12 小田原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线圈组装装置、线圈组装方法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
CN112042089A (zh) * 2018-02-21 2020-12-04 格鲁博-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对电线端部在环周方向上改型的设备和方法
CN111937281A (zh) * 2018-03-22 2020-11-13 小田原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线圈段定位方法、线圈段定位工具以及线圈段定位装置
CN111937281B (zh) * 2018-03-22 2023-06-27 小田原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线圈段定位方法、线圈段定位工具以及线圈段定位装置
CN110880847A (zh) * 2018-09-04 2020-03-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定子铁芯的定位固定方法和定位固定装置
CN111669011A (zh) * 2019-03-07 2020-09-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导电体的插入装置
CN111669011B (zh) * 2019-03-07 2022-07-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导电体的插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87722B2 (en) 2022-07-12
US20200212772A1 (en) 2020-07-02
JP2017118631A (ja) 2017-06-29
CN106953480B (zh) 2019-06-11
US20170179798A1 (en) 2017-06-22
US10615672B2 (en) 2020-04-07
JP6170545B2 (ja) 2017-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3480B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和用于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US6702222B2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winding the field coils of a double-pole stator
US10910928B2 (en) Stator assembly method and stator assembly apparatus
US1158178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nding a wave winding mat and wave winding mat that can be produced by means of the same
US11496028B2 (en) Hairpin type stator coil forming apparatus
US8875381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KR20180115255A (ko) 전기 기계의 고정자 또는 회전자의 반경 방향으로 개방된 그루브(groove) 내로 삽입하기 위한 코일 와인딩 제조 방법
CN104518581B (zh) 电枢、电枢制造方法以及旋转电机
US808277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wire loops for a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2003264964A (ja)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用のセグメントの成形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成形型構造
JP2021509563A (ja) 発電機の連続的なバー状の巻き線を形成するための加工法
JP3930419B2 (ja) 回転電機製造方法
US2019031941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ire for Wound Stator of Automotive Generator and Method
US10027209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tator for a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JP6947807B2 (ja) コイル成形装置
JP6929912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製造用治具、及び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US829710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wire loops for a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2000050581A (ja) 固定子製造装置及び固定子
JP2013172580A (ja)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9240018A (ja) 環状蛇行巻線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環状蛇行巻線の成形機
JP2011229334A (ja)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5192858B2 (ja) 蛇行環状巻線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JP5951278B2 (ja) ワイヤの挿入方法及び挿入装置
JP2005117826A (ja) 回転電機用巻線、回転電機及び磁界発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