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6630A - 一种控制油脂危害物产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油脂危害物产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16630A
CN106916630A CN201510992523.3A CN201510992523A CN106916630A CN 106916630 A CN106916630 A CN 106916630A CN 201510992523 A CN201510992523 A CN 201510992523A CN 106916630 A CN106916630 A CN 106916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oil
inositol
grease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925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16630B (zh
Inventor
马柱坤
张铁英
姜元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925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166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16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6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16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6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CFATTY ACIDS FROM FATS, OILS OR WAXES; CANDLES; FATS, OILS OR FATTY ACIDS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FATS, OILS, OR FATTY ACIDS OBTAINED THEREFROM
    • C11C3/00Fats, oils, or fatty acids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fats, oils, or fatty acids obtained therefrom
    • C11C3/003Fats, oils, or fatty acids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fats, oils, or fatty acids obtained therefrom by esterification of fatty acids with 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CFATTY ACIDS FROM FATS, OILS OR WAXES; CANDLES; FATS, OILS OR FATTY ACIDS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FATS, OILS, OR FATTY ACIDS OBTAINED THEREFROM
    • C11C3/00Fats, oils, or fatty acids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fats, oils, or fatty acids obtained therefrom
    • C11C3/04Fats, oils, or fatty acids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fats, oils, or fatty acids obtained therefrom by esterifica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 C11C3/10Ester inter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油脂危害物产生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降低油脂脱臭过程中的有害物的方法,或油脂脱臭或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油脂原料进行脱臭,其中油脂原料中含有(1)肌醇脂肪酸酯,和(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本发明通过在脱臭过程中添加肌醇脂肪酸酯,食品酸或者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通过肌醇脂肪酸酯与食品酸和任选的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之间的协同效应达到控制油脂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油脂危害物产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脂制备领域,尤其涉及控制油脂危害物产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食品中氯丙醇多数以酯的形式存在,游离形式很少。氯丙醇酯是氯丙醇类物质与脂肪酸的酯化产物,存在于食品中的氯丙醇酯的结构多样性的真实情况现在并不非常清楚,但与氯丙醇类物质存在同系物和异构体的状况相似,氯丙醇酯在理论上存在单氯丙醇酯(MCPD esters)和双氯丙醇酯(DCP esters)二大类共7种化合物,其中,单氯丙醇酯5种(单氯丙醇双酯2种,单氯丙醇单酯3种),双氯丙醇酯2种,根据结合的脂肪酸的类型位置和数目的不同,氯丙醇酯还可呈现更多的结构多样性,并形成手性分子。
食品中各种氯丙醇酯化合物的安全性尚不得而知,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品中的氯丙醇酯本身对人体健康有负面作用,但藉肠道胰脂酶作用而释放出的游离MCPD所引起的毒性已经引起严重关注,2-MCPD和3-MCPD对受试大鼠显示出明显不同的毒理性质。1993年,WHO对氯丙醇类物质的毒性提出警告;1995年,欧共体委员会食品科学分会对氯丙醇类物质的毒理作出评价,认为它是一种致癌物,其最低阈值应为检不出为宜;FDA建议食物所含3-MPCD的水平不应超过1mg/kg干物质;2001年,FAO/WHO建议3-MPCD的最高日允许摄取量(PMTDI)为2g/kg体重。
CVUA在2007年和2008年调查了400多个油样的3-MCPD酯含量,结果表明,天然的未精炼的动植物油中没有或只有微量3-MCPD酯(<0.1mg/kg),而几乎所有精制油中3-MCPD酯的含量显著。油脂精炼各工序中均可能形成3-MCPD酯,但关键在脱臭工序,高温加快了3-MCPD酯的生成反应,几乎所有3-MCPD酯是在脱臭这一步形成的。
Zelinkova Z(Fatty acid esters of 3-chloropropane-1,2-diol inedibleoils[J].Food Additives and Contminants,2006,23:1290-1298)研究测定了葵花籽油菜籽油等6种油品在各精炼工序中的3-MCPD含量,发现在脱臭工序中3-MCPD酯的形成量最多,其他工序很少形成。
Franke(Influence of chemical refining process and oil type on bound3-chloro-1,2-propanediol contents in palm oil and rapeseed oil[J].LWT-Food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42:1751-1754)研究结果同样发现,脱臭是影响3-MCPD酯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他工艺如碱炼、脱胶、脱色等对3-MCPD含量变化的影响很小。
WO 2010JP57691A公开了采用吸附剂和/或碱处理油脂以降低油脂中MCPD的方法。所述碱为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
CN 103525550A披露了一种通过分子蒸馏的方式来控制油脂脱臭过程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方法。
CN 103596445A提供了一种通过控制用于食用油精制的自来水中含有的氯离子来使3-MCPD-FS的浓度降低0.3ppm的方法。
目前,油脂领域的学者普遍认为3-MCPDE主要形成于油脂精炼的脱臭工段(油脂精炼过程中的高温热处理工段),脱臭过程中的温度(多数在250℃左右)对其形成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油脂精炼工艺中的脱臭普遍采用的设备是塔盘式脱臭塔或软塔,脱臭温度都在250℃左右,脱臭时间在30~45min。在现有的脱臭工艺条件下,3-MCPDE很容易生成,如果不对现有的脱臭工艺加以改进的话,脱臭油中的3-MCPDE含量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以上公开的文献不是操作工艺复杂,在工厂难以实现,就是成本就高,工业化生产不具有可行性。尚没有可行手段既能大幅降低精炼过程3-MCPD酯含量,又能同时保持精炼油的品质。
因此,本领域仍然需要一种既能大幅降低精炼过程3-MCPD酯含量,又能同时保持精炼油的品质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在脱臭过程中添加肌醇脂肪酸酯,食品酸或者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通过肌醇脂肪酸酯与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之间的协同效应达到控制油脂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脂脱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油脂原料进行脱臭,其中油脂原料中含有:
(1)肌醇脂肪酸酯;和
(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降低油脂脱臭过程中的有害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油脂原料进行脱臭,其中油脂原料中含有:
(1)肌醇脂肪酸酯;和
(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油脂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油脂原料进行脱臭,其中油脂原料中含有:
(1)肌醇脂肪酸酯;和
(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
(1)肌醇脂肪酸酯;和
(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提高食品酸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使用食品酸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方法中进一步将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添加到该油脂原料中的步骤。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提高肌醇脂肪酸酯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使用肌醇脂肪酸酯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方法中进一步将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添加到该油脂原料中的步骤。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提高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使用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方法中进一步将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食品酸添加到该油脂原料中的步骤。
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1)肌醇脂肪酸酯和(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在降低油脂原料有害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九方面提供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在提高食品酸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中的应用,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在提高肌醇脂肪酸酯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中的应用,以及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食品酸在提高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中的应用。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肌醇脂肪酸酯具有以下结构式:
式中,
R1-R6各自独立为H或脂肪酸链,且R1-R6中至少有一个是脂肪酸链。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脂肪酸选自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蓖麻油酸、花生酸、山芋酸和芥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R1-R6中2个、3个、4个、5个或全部6个都是脂肪酸链。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肌醇脂肪酸酯选自:肌醇六油酸酯、肌醇六棕榈酸酯、肌醇六硬脂酸酯、肌醇五油酸酯、肌醇四油酸酯、肌醇四硬脂酸酯、肌醇三硬脂酸酯、肌醇三棕榈酸酯、肌醇六月桂酸酯、肌醇四油酸二棕榈酸酯、肌醇三癸酸三十五碳酸酯、肌醇二辛酸二癸酸二棕榈酸酯、肌醇二辛酸二癸酸酯和肌醇单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肌醇脂肪酸酯的添加量为油脂原料重的0.01%~5%,例如0.03~5%、0.03~4.5%、0.05~4.5%、0.1~4.5%、0.1~3.0%、0.5~3.0%不等。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食品酸选自柠檬酸、植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醋酸、富马酸、己二酸、磷酸、盐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磷酸、盐酸、柠檬酸、己二酸、醋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植酸和富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以油脂原料的重量计,食品酸的添加量通常为油脂原料重的0.001~0.8%,例如0.001~0.5%、0.001~0.3%、0.001~0.1%、0.003~0.5%、0.003~0.3%、0.003~0.1%、0.005~0.3%、0.005~0.1%、0.001~0.08%、0.005~0.08%或0.001~0.05%。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为省略了脱酸、脱色、脱胶、脱蜡、脱臭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优选为省略了脱酸步骤的油脂。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为毛油、脱胶油。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为毛油、脱胶油或脱色油。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为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棕榈油、花生油、大豆油、稻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选自:毛棕榈油、脱胶棕榈油、毛大豆油、脱胶大豆油、毛稻米油、脱胶菜籽油、脱胶葵花籽油、毛玉米油、初榨橄榄油、初榨花生油、初榨茶籽油、初榨芝麻油、四级菜油和棉籽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的酸价为0.1-40,例如0.1-40、0.2-20、0.5-5、0.8-1.5、0.8-1.2、0.8-1.3、1.2-1.5、1.3-1.5、或1.2-1.3。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以油脂原料的重量计,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的添加量通常为油脂原料油重的0.05~1%,例如0.08~0.8%、0.08~0.5%、0.1~0.8%不等。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油脂原料选自精炼油脂、部分精炼油脂、未精炼油脂。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油脂原料优选部分精炼油脂。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部分精炼油脂优选经脱色工艺处理得到的脱色油。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脱色油选自:脱色棕榈油、脱色大豆油、脱色玉米油、脱色稻米油、脱色葵花籽油、脱色菜籽油和脱色橄榄油等。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待脱臭的脱色油为植物油的脱色油。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待脱臭的脱色油选自:脱色棕榈油、脱色大豆油、脱色玉米油、脱色稻米油、脱色葵花籽油、脱色菜籽油、脱色橄榄油等。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以氮气或水蒸气充当脱臭介质,在真空度不高于25mbar在210~260℃脱臭30-120分钟,然后在约60℃破除真空。
在上述方面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氮气、二氧化碳、氦气、氩气、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实施方式
油脂精炼脱臭阶段,低温脱臭影响油脂的品质,高温又造成氯丙醇酯的升高,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就是不用担心脱臭时的高温造成的油脂中的氯丙醇酯的升高,又能同时保持精炼油的品质。
本发明通过在脱臭过程中添加(1)肌醇脂肪酸酯与(2)食品酸和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中之一或两者,通过(1)肌醇脂肪酸酯与(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之一或两者的协同效应达到控制油脂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效果。
肌醇脂肪酸酯
适用于本发明的肌醇脂肪酸酯是将肌醇与脂肪酸酯化或与油脂甘三酯酯交换得到的产物,控制酯化程度可以得到不同酯化度产品。
具体而言,适用于本发明的肌醇脂肪酸可以具有以下结构式:
式中,
R1-R6各自独立为H或脂肪酸链,且R1-R6中至少有一个是脂肪酸链。
脂肪酸可以是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其链可具有6~35个碳原子。例如,脂肪酸可以选自己酸、辛酸、癸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蓖麻油酸、花生酸、山芋酸或芥酸。
应理解,脂肪酸链指脂肪酸除其羧基中的OH以外的部分,即R-C(O)-,R为饱和或不饱和碳链,碳链长度通常为例如5~34个碳原子。
上式中,R1-R6可相同或不同,例如,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脂肪酸链。
更具体而言,适用于本发明的肌醇脂肪酸酯包括但不限于:肌醇六油酸酯、肌醇六棕榈酸酯、肌醇六硬脂酸酯、肌醇五油酸酯、肌醇四油酸酯、肌醇四硬脂酸酯、肌醇三硬脂酸酯、肌醇三棕榈酸酯、肌醇六月桂酸酯、肌醇四油酸二棕榈酸酯、肌醇三癸酸三十五碳酸酯、肌醇二辛酸二癸酸二棕榈酸酯、肌醇二辛酸二癸酸酯和肌醇单油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它适用于本发明的肌醇脂肪酸酯可参见CN 10233664 A,本文将其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纳入本文。
以油脂原料的重量计,肌醇脂肪酸酯的添加量通常为油脂原料重量的0.01%~5%,例如0.03~5%、0.03~4.5%、0.05~4.5%、0.1~4.5%、0.1~3.0%、0.5~3.0%不等。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当不以制备人或动物食用的原料为目的时,所述肌醇脂肪酸酯中脂肪酸链不限于以上所述脂肪酸,还可以包括含有支链或带有其他取代基的脂肪酸链。
食品酸
适用于本发明的食品酸指通常可添加到食品中、为人或哺乳动物所食用的各种酸,包括但不限于柠檬酸、植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醋酸、富马酸、己二酸、磷酸、盐酸、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酸优选为磷酸、盐酸、柠檬酸、己二酸、醋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植酸和富马酸。
以油脂原料的重量计,食品酸的添加量通常为油脂原料重的0.001~0.8%,例如0.001~0.5%、0.001~0.3%、0.001~0.1%、0.003~0.5%、0.003~0.3%、0.003~0.1%、0.005~0.3%、0.005~0.1%、0.001~0.08%、0.005~0.08%、0.001~0.05%不等。
酸可以以纯酸的形式提供,也可以酸的水溶液的形式提供。当以水溶液的形式提供时,水溶液的浓度为0.001~0.8%。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当不以制备人或动物食用的原料为目的时,所述食品酸不限于可添加到食品中的各种酸,也可选自本领域常规的其他有机酸或无机酸。
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
油脂精炼工艺通常包括:过滤、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冬化、脱蜡等工艺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上所述精炼工艺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手段,例如记载于《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等现有技术中。
“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只要指精炼过程中未包括上述全部工艺。例如,“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可以包括:
(1)毛油,只进行了过滤,没有进行碱炼,脱胶,脱色,脱臭等处理;
(2)脱胶油,只进行了过滤和脱胶,没有进行脱酸、脱色、脱臭等后续处理;
(3)脱色油,只进行了过滤、脱胶和脱酸处理,未进行后续的脱臭等处理;和
(4)脱臭油,只进行了过滤、脱胶、脱酸、脱色、脱臭,未进行后续的冬化、脱蜡等处理。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为省略了脱酸、脱色、脱胶、脱蜡、脱臭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优选的是,本发明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为省略了脱酸步骤的油脂。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为毛油、脱胶油。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使用的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优选为棕榈油、花生油、大豆油、稻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等,例如毛棕榈油、脱胶棕榈油、毛大豆油、脱胶大豆油、毛稻米油、脱胶菜籽油、脱胶葵花籽油、毛玉米油、初榨橄榄油、初榨花生油、初榨茶籽油、初榨芝麻油、四级菜油和棉籽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的酸价为0.1-40,例如0.1-40、0.2-20、0.5-5、0.8-1.5、0.8-1.2、0.8-1.3、1.2-1.5、1.3-1.5或1.2-1.3。
以油脂原料的重量计,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的添加量通常为油脂原料重的0.05~1%,例如0.08~0.8%、0.08~0.5%、0.1~0.8%不等。
油脂原料
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各种油脂原料的脱臭工序,油脂原料可以是各种植物油或动物油的精炼油脂、部分精炼油脂、未精炼油脂。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油脂原料优选部分精炼油脂。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油脂原料进一步优选脱色油,包括但不限于脱色棕榈油、脱色大豆油、脱色玉米油、脱色稻米油、脱色葵花籽油、脱色菜籽油、脱色橄榄油等、脱色高油酸葵花籽油、脱色高油酸菜籽油、脱色猪油、脱色牛油等。
可自行制备脱色油,也可从市场上购得脱色油,用于实施本发明。自行制备时,可采用常规的脱色工艺进行制备,任选地还可以包括过滤、脱胶、脱酸等常规油脂精炼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油脂脱臭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油脂原料进行脱臭,其中油脂原料中含有:(1)肌醇脂肪酸酯;
和(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
还提供的是一种油脂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脱臭步骤中,向油脂原料中加入(1)肌醇脂肪酸酯,和(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然后进行脱臭。本发明的上述方法能够降低油脂原料脱臭过程中的有害物。
因此,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包括降低油脂脱臭过程中的有害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油脂原料中加入(1)肌醇脂肪酸酯,和(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然后进行脱臭的步骤。
可采用常规的脱臭工艺参数实施本发明的脱臭。具体而言,通常,通入氮气或水蒸气充当脱臭介质,真空度不高于25mbar在210~260℃脱臭30-120分钟,然后在约60℃左右破除真空。
实施本发明方法时,可按前文所述用量配比将(1)肌醇脂肪酸酯和(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溶解于油脂原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脱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高食品酸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使用食品酸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方法中进一步将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添加到该油脂原料中的步骤。具体而言,在脱臭过程中,可按前文所述用量配比将食品酸与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溶解于油脂原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脱臭;如此可提高食品酸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
同样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高肌醇脂肪酸酯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使用肌醇脂肪酸酯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方法中进一步将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添加到该油脂原料中的步骤。具体而言,该方法包括在脱臭过程中,可按前文所述用量配比将肌醇脂肪酸酯与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溶解于油脂原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脱臭;如此可提高肌醇脂肪酸酯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
本发明提高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使用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降低油脂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方法中进一步将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食品酸添加到该油脂原料中的步骤。具体而言,该方法包括在脱臭过程中,可按前文所述用量配比将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与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食品酸溶解于油脂原料中,混合均匀后进行脱臭;如此可提高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1)肌醇脂肪酸酯和(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在降低油脂原料有害物中的应用;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在提高食品酸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中的应用;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在提高肌醇脂肪酸酯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中的应用;以及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食品酸在提高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中的应用。
有害物在本文中通常中油脂制备中产生的氯丙醇酯及其衍生物。
应理解,本发明方法除脱臭步骤外,还可包括油脂精炼过程中的其它步骤,包括但不限于:脱胶、碱炼、脱色等。这些步骤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技术手段实施。
例如,脱胶可以是酸化水洗脱胶,通常在80-90℃下,将毛油、脱胶介质和纯水混合,搅拌30-40分钟后离心分离取油相。可将脱胶所得油相干燥。通常,将该油相升温至80-110℃后搅拌20-30分钟,期间需要保持真空,从而进行干燥。如何将干燥所得的油相进行碱炼(中和)。具体而言,在80-90℃下,加入适量碱液与干燥后的油相反应,进行碱炼。然后,在80-90℃下加入适量热水以去除皂脚(除皂步骤),再将轻相升温至90℃左右后搅拌30分钟,期间保持真空。将除皂、干燥后的油相进行脱色,具体为保持真空升温至80-90℃后加入脱色剂,随后升温至100-110℃,保持真空搅拌不低于10分钟,随后进行过滤以去除脱色剂,得到脱色油。脱色油在70-95℃下加入不低于0.5wt%油重的纯水进行水洗,随后离心分离取油相;将该油相升温至80-110℃后搅拌5-30分钟,期间需要保持真空,得到脱色油。然后再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该脱色油进行脱臭。上述各步骤所涉及的试剂及其用量,反应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均是本领域常规的。
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1)肌醇脂肪酸酯,和(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该组合物中,肌醇脂肪酸酯、食品酸和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可单独包装,也可混合在一起。优选单独包装。
下文将以某些实施方案的方式阐述本发明。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进行。对于试剂的用法和用量,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按照常规的用法和用量使用。
1、材料和方法
(1)材料
初榨花生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酸价0.8mg KOH/g;
毛大豆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酸价1.2mg KOH/g;
脱胶棕榈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酸价1.3mg KOH/g;
毛棕榈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酸价1.5mg KOH/g;
脱色棕榈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
脱色大豆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
脱色玉米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
脱色稻米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
脱色葵花籽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
脱色橄榄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
脱胶大豆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
脱蜡葵籽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
毛稻米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
脱胶大豆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
脱胶菜籽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
脱胶葵花籽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
毛玉米油: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
盐酸、磷酸、柠檬酸等食品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肌醇脂肪酸酯等制备工艺参考CN 10233664 A。
(2)方法
(a)氯丙醇酯的含量的检测:使用DGFCVI 2010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b)脱臭方法:真空度不高于25mbar在245℃脱臭120分钟,然后在60℃破除真空。
2、测试例
(1)实验一
按所述的脱臭方法对油脂原料进行脱臭,脱臭过程中所加入的肌醇脂肪酸、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及其用量(均以脱色棕榈油的重量计)如下表1所示。表1还显示了各实施例脱臭之后的氯丙醇酯的含量。
表1
ND:未检出
结果显示:在精炼脱臭阶段添加肌醇脂肪酸酯和食品酸或者省略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能控制油脂中氯丙醇酯的含量。
(2)实验二
按所述的脱臭方法对油脂原料进行脱臭,脱臭过程中所加入的肌醇脂肪酸、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及其用量(均以脱色大豆油的重量计)如下表2所示。表2还显示了各实施例脱臭之后的氯丙醇酯的含量。
表2
ND:未检出
结果显示:在精炼脱臭阶段添加肌醇脂肪酸酯和食品酸或者省略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能控制油脂中氯丙醇酯的含量。
(3)实验三
按所述的脱臭方法对油脂原料进行脱臭,脱臭过程中所加入的肌醇脂肪酸、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及其用量(均以油脂原料的重量计)如下表3所示。表3还显示了各实施例脱臭之后的氯丙醇酯的含量。
表3
ND:未检出
结果显示,以上实施例均能有效抑制氯丙醇酯的生成,控制油脂中氯丙醇酯的含量。
(4)实验四
按所述的脱臭方法对油脂原料进行脱臭,脱臭过程中所加入的肌醇脂肪酸、食品酸和任选的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及其用量(均以油脂原料的重量计)如下表4所示。表4还显示了各实施例脱臭之后的氯丙醇酯的含量。
表4
ND:未检出
结果显示,以上实施例均能有效抑制氯丙醇酯的生成,控制油脂中氯丙醇酯的含量。

Claims (10)

1.一种降低油脂脱臭过程中的有害物的方法,或油脂脱臭或油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油脂原料进行脱臭,其中油脂原料中含有:
(1)肌醇脂肪酸酯;和
(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
2.一种提高食品酸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食品酸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的方法包括在使用食品酸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方法中进一步将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添加到该油脂原料中的步骤,所述提高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的方法包括在使用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方法中进一步将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食品酸添加到该油脂原料中的步骤。
3.一种提高肌醇脂肪酸酯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使用肌醇脂肪酸酯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方法中进一步将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添加到该油脂原料中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
(a)所述肌醇脂肪酸酯具有以下结构式:
式中,
R1-R6各自独立为H或脂肪链,且R1-R6中至少有一个是脂肪链,优选地R1-R6中2个、3个、4个、5个或全部6个都是脂肪链;
(b)所述食品酸选自柠檬酸、植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醋酸、富马酸、己二酸、磷酸、盐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磷酸、盐酸、柠檬酸、己二酸、醋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植酸和富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c)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为省略了脱酸、脱色、脱胶、脱蜡、脱臭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省略了脱酸步骤的油脂,进一步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为毛油、脱胶油;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其酸价为0.1-40,例如0.1-40、0.2-20、0.5-5、0.8-1.5、0.8-1.2、0.8-1.3、1.2-1.5、1.3-1.5或1.2-1.3;和
(d)所述油脂原料选自精炼油脂、部分精炼油脂、未精炼油脂,优选部分精炼油脂,所述部分精炼油脂优选经脱色工艺处理得到的脱色油,所述脱色油选自:脱色棕榈油、脱色大豆油、脱色玉米油、脱色稻米油、脱色葵花籽油、脱色菜籽油和脱色橄榄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脂原料中,肌醇脂肪酸酯的量为油脂原料重的0.01%~5%,例如0.03~5%、0.03~4.5%、0.05~4.5%、0.1~4.5%、0.1~3.0%或0.5~3.0%;
以油脂原料的重量计,食品酸的添加量通常为油脂原料重的0.001~0.8%,例如0.001~0.5%、0.001~0.3%、0.001~0.1%、0.003~0.5%、0.003~0.3%、0.003~0.1%、0.005~0.3%、0.005~0.1%、0.001~0.08%、0.005~0.08%或0.001~0.05%;和
以油脂原料的重量计,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的添加量通常为油脂原料重的0.05~1%,例如0.08~0.8%、0.08~0.5%或0.1~0.8%。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1)所述肌醇脂肪酸酯中的脂肪酸选自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蓖麻油酸、花生酸、山芋酸和芥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肌醇脂肪酸酯选自:肌醇六油酸酯、肌醇六棕榈酸酯、肌醇六硬脂酸酯、肌醇五油酸酯、肌醇四油酸酯、肌醇四硬脂酸酯、肌醇三硬脂酸酯、肌醇三棕榈酸酯、肌醇六月桂酸酯、肌醇四油酸二棕榈酸酯、肌醇三癸酸三十五碳酸酯、肌醇二辛酸二癸酸二棕榈酸酯、肌醇二辛酸二癸酸酯和肌醇单油酸酯;
(2)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为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棕榈油、花生油、大豆油、稻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毛棕榈油、脱胶棕榈油、毛大豆油、脱胶大豆油、毛稻米油、脱胶菜籽油、脱胶葵花籽油、毛玉米油、初榨橄榄油、初榨花生油、初榨茶籽油、初榨芝麻油、四级菜油和棉籽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和
(3)所述脱臭包括:以惰性气体充当脱臭介质,在真空度不高于25mbar在210~260℃脱臭30-120分钟,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氮气、二氧化碳、氦气、氩气、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1)肌醇脂肪酸酯和(2)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
8.(a)肌醇脂肪酸酯与(b)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在降低油脂原料有害物中的应用,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在提高食品酸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中的应用,或食品酸和/或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在提高肌醇脂肪酸酯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中的应用,或肌醇脂肪酸酯和任选的食品酸在提高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降低油脂原料中氯丙醇酯含量的能力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物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肌醇脂肪酸酯具有以下结构式:
式中,
R1-R6各自独立为H或脂肪酸链,且R1-R6中至少有一个是脂肪酸链,优选地R1-R6中2个、3个、4个、5个或全部6个都是脂肪酸链;
所述食品酸选自柠檬酸、植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醋酸、富马酸、己二酸、磷酸、盐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和
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为省略了脱酸、脱色、脱胶、脱蜡、脱臭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省略了脱酸步骤的油脂,进一步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为毛油、脱胶油;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其酸价为0.1-40,例如0.1-40、0.2-20、0.5-5、0.8-1.5、0.8-1.2、0.8-1.3、1.2-1.5、1.3-1.5或1.2-1.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或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肌醇脂肪酸酯中的脂肪酸选自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蓖麻油酸、花生酸、山芋酸和芥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肌醇脂肪酸酯选自:肌醇六油酸酯、肌醇六棕榈酸酯、肌醇六硬脂酸酯、肌醇五油酸酯、肌醇四油酸酯、肌醇四硬脂酸酯、肌醇三硬脂酸酯、肌醇三棕榈酸酯、肌醇六月桂酸酯、肌醇四油酸二棕榈酸酯、肌醇三癸酸三十五碳酸酯、肌醇二辛酸二癸酸二棕榈酸酯、肌醇二辛酸二癸酸酯和肌醇单油酸酯;
所述食品酸为磷酸、盐酸、柠檬酸、己二酸、醋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植酸和富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和
所述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油脂为省略了部分精炼工艺的棕榈油、花生油、大豆油、稻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毛棕榈油、脱胶棕榈油、毛大豆油、脱胶大豆油、毛稻米油、脱胶菜籽油、脱 胶葵花籽油、毛玉米油、初榨橄榄油、初榨花生油、初榨茶籽油、初榨芝麻油、四级菜油和棉籽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510992523.3A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控制油脂危害物产生的方法 Active CN1069166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2523.3A CN106916630B (zh)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控制油脂危害物产生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2523.3A CN106916630B (zh)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控制油脂危害物产生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6630A true CN106916630A (zh) 2017-07-04
CN106916630B CN106916630B (zh) 2021-05-18

Family

ID=59457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92523.3A Active CN106916630B (zh)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控制油脂危害物产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1663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3606A (zh) * 2021-06-09 2021-08-20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坚果用天然抗氧化剂组合
CN113614211A (zh) * 2018-10-29 2021-11-05 格林利泽德技术有限公司 植物油处理工艺
CN113710784A (zh) * 2018-10-29 2021-11-26 格林利泽德技术有限公司 氯丙醇去除工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6664A (zh) * 2010-07-16 2012-02-01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肌醇脂肪酸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334563A (zh) * 2010-07-16 2012-02-01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控制油脂中3-氯-1,2-丙二醇或其酯含量的方法
CN102482614A (zh) * 2009-07-21 2012-05-30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含有低水平的结合mcpd的脱臭食用油或脂肪以及通过羧甲基纤维素和/或树脂纯化的制备方法
CN102482615A (zh) * 2009-07-21 2012-05-30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含有低水平的结合mcpd的脱臭食用油或脂肪以及应用惰性气体的制备方法
CN102835464A (zh) * 2011-06-20 2012-12-26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含肌醇脂肪酸酯的煎炸组合物
CN103525550A (zh) * 2013-10-15 2014-01-22 江南大学 一种用于降低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脱臭方法
CN103525548A (zh) * 2013-11-06 2014-01-22 江南大学 一种用于降低植物油中氯源及3-氯-1,2-丙二醇酯前体物质含量的脱胶方法
CN104694250A (zh) * 2013-12-10 2015-06-10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油脂中3-mcpd酯和/或缩水甘油酯的方法
CN104711118A (zh) * 2013-12-16 2015-06-17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反式脂肪酸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2614A (zh) * 2009-07-21 2012-05-30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含有低水平的结合mcpd的脱臭食用油或脂肪以及通过羧甲基纤维素和/或树脂纯化的制备方法
CN102482615A (zh) * 2009-07-21 2012-05-30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含有低水平的结合mcpd的脱臭食用油或脂肪以及应用惰性气体的制备方法
CN102336664A (zh) * 2010-07-16 2012-02-01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肌醇脂肪酸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334563A (zh) * 2010-07-16 2012-02-01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控制油脂中3-氯-1,2-丙二醇或其酯含量的方法
CN102835464A (zh) * 2011-06-20 2012-12-26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含肌醇脂肪酸酯的煎炸组合物
CN103525550A (zh) * 2013-10-15 2014-01-22 江南大学 一种用于降低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脱臭方法
CN103525548A (zh) * 2013-11-06 2014-01-22 江南大学 一种用于降低植物油中氯源及3-氯-1,2-丙二醇酯前体物质含量的脱胶方法
CN104694250A (zh) * 2013-12-10 2015-06-10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油脂中3-mcpd酯和/或缩水甘油酯的方法
CN104711118A (zh) * 2013-12-16 2015-06-17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反式脂肪酸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ERTRAND MATTHAUS等: "Mitigation of 3-MCPD and glycidyl esters within the production chain of vegetable oils especially palm oil", 《LIPID TECHNOLOGY》 *
CHANG LI等: "Antioxidants Inhibit Formation of 3-Monochloropropane-1,2-diol Esters in Model Reactions", 《AGRIC. FOOD CHEM.》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4211A (zh) * 2018-10-29 2021-11-05 格林利泽德技术有限公司 植物油处理工艺
CN113710784A (zh) * 2018-10-29 2021-11-26 格林利泽德技术有限公司 氯丙醇去除工艺
CN113273606A (zh) * 2021-06-09 2021-08-20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坚果用天然抗氧化剂组合
CN113273606B (zh) * 2021-06-09 2022-08-19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坚果用天然抗氧化剂组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6630B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res et al. Towards integral utilization of grape pomace from winemaking process: A review
CN100355872C (zh) 油茶籽油物理低温冷榨技术新工艺
CN104789349B (zh) 特级初榨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Ramadan et al. Oil extractability from enzymatically treated goldenberry (Physalis peruviana L.) pomace: range of operational variables
CN1299587C (zh) 一种富含营养的蔬菜天然香料调节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JP5688207B2 (ja) 食用油の製造方法及び該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食用油
WO2012006950A1 (zh) 控制油脂中3-氯-1,2-丙二醇或其酯含量的方法
JP2016128569A (ja) γ−オリザノール含有油脂の製造方法
JP2012116877A (ja) 植物油および植物粕の製造方法
JP2008167685A (ja) 風味付けされた油脂の製造法
CN102936533A (zh) 一种酶法脱胶精制水飞蓟籽油的方法
CN106916630A (zh) 一种控制油脂危害物产生的方法
WO2020257634A1 (en) Compounds extracted from plant matter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4798911A (zh) 有机玉米胚芽油及其生产工艺
CN108707507B (zh) 一种松露油及其制备方法
JP5828635B2 (ja) 食用油及び当該食用油で製造した食品
JP6204074B2 (ja) アイシング用油脂組成物
CN108323723A (zh) 蓝莓果干的制备方法及蓝莓果干
CN104585359A (zh) 一种玉米全籽粒制油的方法
JP6919755B2 (ja) グリシドール及びグリシドール脂肪酸エステル含有量を低減させた食用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51447B2 (ja) モノクロロプロパンジオール生成物質含有量を低減させた精製パーム油の製造方法
JP2009108145A (ja) 脱酸油脂の製造方法または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る精製油脂
CN114874837A (zh) 一种水酶法制备核桃油的方法
CN113801733A (zh) 一种低反式脂肪酸含量食用调和油的制备方法
CN108102780A (zh) 一种去除油脂中玉米赤霉烯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