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5501B - 防滑助剂、制备方法、用途及防滑鞋底 - Google Patents

防滑助剂、制备方法、用途及防滑鞋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05501B
CN106905501B CN201710120646.7A CN201710120646A CN106905501B CN 106905501 B CN106905501 B CN 106905501B CN 201710120646 A CN201710120646 A CN 201710120646A CN 106905501 B CN106905501 B CN 1069055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uxiliary agent
skidding auxiliary
formaldehyde
dimethylbenz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206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05501A (zh
Inventor
宫相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jia Ajuva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JIA AJUVA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JIA AJUVA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JIA AJUVA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206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05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05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5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05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5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6/00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monomer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groups C08G4/00 - C08G14/00
    • C08G16/02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monomer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groups C08G4/00 - C08G14/00 of aldehydes
    • C08G16/0212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with monomer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groups C08G4/00 - C08G14/00 of aldehydes with acyclic or carbocyclic 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6Silic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1/00Compositions of condensation polymers of aldehydes or ket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滑助剂、制备方法、用途及防滑鞋底,涉及防滑材料领域,该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二甲苯42-58份、甲醛25-35份、双环戊二烯40-60份、催化剂8-15份和白炭黑40-52份,缓解了利用现有材料制备的鞋底具有较低的干摩擦指数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防滑材料的干摩擦指数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防滑助剂、制备方法、用途及防滑鞋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滑助剂、制备方法、用途及防滑鞋底。
背景技术
防滑性能是鞋底保护性能中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市场上有形形色色的防滑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鞋底表面设置防滑花纹,通过鞋底花纹对地面的抓着,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使人在行走或跑或蹬时不会产生滑移。
目前的鞋,其鞋底的干摩擦指数在0.5-0.6之间,防滑性能较差。为了增加鞋底的防滑性能,大部分制鞋公司与研究人员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如果改变花纹形状来增加鞋体本身的摩擦力上,而未从鞋子本身材料着手进行开发设计。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助剂,以缓解利用现有材料制备的鞋底具有较低的干摩擦指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助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且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防滑助剂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鞋底,该防滑鞋底具有较高的干摩擦指数。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二甲苯42-58份、甲醛25-35份、双环戊二烯40-60份、催化剂8-15份和白炭黑40-52份。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所述原料中还包括有金属氢氧化物。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铝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二甲苯45-55份、甲醛27-33份、双环戊二烯45-55份、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10-13份和白炭黑43-50份。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铝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二甲苯47-52份、甲醛28-32份、双环戊二烯48-53份、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12-13份和白炭黑44-48份。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铝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二甲苯50份、甲醛30份、双环戊二烯50份、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13份和白炭黑46份。
一种上述防滑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溶于催化剂中进行反应,得到溶有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三者缩合物的溶液,用白炭黑吸附所述溶液即得所述防滑助剂。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溶于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中进行反应,得到溶有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三者缩合物的溶液,之后加入金属氢氧化物至溶液的pH值为7±0.2,再用白炭黑吸附所述溶液即得所述防滑助剂。
进一步的,将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溶于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中进行反应,反应压力为1-3MPa,反应温度为60-100℃。
一种上述防滑助剂在制备防滑材料中的用途。
一种防滑鞋底,制备原料中包括5%-15%的上述防滑助剂。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溶于催化剂中,激活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中的双键,三者进行缩合反应形成防滑助剂的主体材料。将该主体材料加入到防滑材料的原料中后,可提高制备的防滑材料的干摩擦指数。另外,加入白炭黑,除了作为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三者缩合物的载体外,添加到防滑材料中还可增加防滑材料的强度,同时还可增加防滑材料的耐磨性。
通过改善鞋底用材料可从根本上提高鞋底的干摩擦指数,可使鞋底的干摩擦指数从原来的0.5-0.6增大至0.88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二甲苯42-58份、甲醛25-35份、双环戊二烯40-60份、催化剂8-15份和白炭黑40-52份。
将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溶于催化剂中,激活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中的双键,三者进行缩合反应形成防滑助剂的主体材料。将该主体材料加入到防滑材料的原料中后,可提高制备的防滑材料的干摩擦指数。另外,加入白炭黑,除了作为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三者缩合物的载体外,添加到防滑材料中还可增加防滑材料的强度,同时还可增加防滑材料的耐磨性。
本发明中,二甲苯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例如为:42份、43份、44份、45份、46份、47份、48份、49份、50份、51份、52份、53份、54份、55份、56份、57份或58份。
本发明中,甲醛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例如为: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30份、31份、32份、33份、34份或35份。
本发明中,双环戊二烯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例如为:40份、41份、42份、43份、44份、45份、46份、47份、48份、49份、50份、51份、52份、53份、54份、55份、56份、57份、58份、59份或60份。
本发明中,催化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例如为: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
本发明中,白炭黑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例如为:40份、41份、42份、43份、44份、45份、46份、47份、48份、49份、50份、51份或52份。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为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所述原料中还包括有金属氢氧化物。
液体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简称LAL,其有效成分的分子简式为:Cl4Al+R+AlCl 4。用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作为催化剂时,在反应初,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显酸性,对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之间的反应有催化作用,能促进三种物质中的双建打开从而发生缩合反应。反应液转化率为60%时,加入金属氢氧化物终止缩合反应,pH值调为7±0.2。在终止缩合反应阶段,三氯化铝中的铝离子及金属氢氧化物中的金属离子留在缩合物内部,从而增加防滑助剂的防滑效果。另外,在反应后期,加入金属氢氧化物后,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和三氯化铝发中和反应,调节聚合溶液的pH值,进而终止三氯化铝的催化作用。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沸石粉和膨润土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含量为2-4份。
沸石粉和膨润土除了自身能起到防滑效果外,其含丰富的金属氧化物,例如:Al2O3、K2O、MgO和Fe2O3等物质,其中的金属离子也能够进入缩合物内从而增加缩合物的所起的防滑效果。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
催化剂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中由于三氯化铝的存在,使溶液显酸性,用NaOH和Al(OH)3进行中和能中止反应的进行,使缩合反应达到最佳状态。并且,在中和反应完成后Na和Al留在了缩合物体内,能进一步对缩合物起到防滑的效果,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具有较强的环保性。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铝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二甲苯45-55份、甲醛27-33份、双环戊二烯45-55份、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10-13份和白炭黑43-50份。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铝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二甲苯47-52份、甲醛28-32份、双环戊二烯48-53份、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12-13份和白炭黑44-48份。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铝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二甲苯50份、甲醛30份、双环戊二烯50份、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13份和白炭黑46份。
通过不断优化各原料的配比,使各原料间的协同作用发挥的更加完善,更能提升防滑助剂的防滑效果。
一种上述防滑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溶于催化剂中进行反应,得到溶有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三者缩合物的溶液,用白炭黑吸附所述溶液即得所述防滑助剂。
该制备方法中通过将原料直接溶解在催化剂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各原料发生缩合反应,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且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溶于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中进行反应,得到溶有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三者缩合物的溶液,之后加入金属氢氧化物至溶液的pH值为7±0.2,再用白炭黑吸附所述溶液即得所述防滑助剂。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加入金属氢氧化物后溶液典型但非限制性的pH值例如为:6.8、6.9、7、7.1或7.2。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将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溶于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中进行反应,反应压力为1-3MPa,反应温度为60-100℃。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反应中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反应压力例如为:1MPa、1.5MPa、2.0MPa、2.5MPa或3MPa。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反应中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反应温度例如为:60℃、65℃、70℃、75℃、80℃、85℃、90℃、95℃或100℃。
上述防滑助剂在制备防滑材料中的用途。
一种防滑鞋底,制备原料中包括5%-15%的上述防滑助剂。
通过改善鞋底用材料可从根本上提高鞋底的干摩擦指数,可使鞋底的干摩擦指数从原来的0.5-0.6增大至0.88左右。
本发明中,制备原料中包括上述防滑助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例如为:5%、6%、7%、8%、9%、10%、11%、12%、13%、14%或15%。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19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用的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为山东大学诺威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实施例2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实施例3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实施例4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实施例5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实施例6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实施例7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对比例1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对比例2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对比例3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对比例4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对比例5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对比例6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对比例7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对比例8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对比例9
一种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实施例8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实施例1中的防滑助剂。
实施例9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实施例2中的防滑助剂。
实施例10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实施例3中的防滑助剂。
实施例11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实施例4中的防滑助剂。
实施例12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实施例5中的防滑助剂。
实施例13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实施例6中的防滑助剂。
实施例14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实施例7中的防滑助剂。
对比例10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对比例1中的防滑助剂。
对比例11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对比例2中的防滑助剂。
对比例12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对比例3中的防滑助剂。
对比例13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对比例4中的防滑助剂。
对比例14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对比例5中的防滑助剂。
对比例15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对比例6中的防滑助剂。
对比例16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对比例7中的防滑助剂。
对比例17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对比例8中的防滑助剂。
对比例18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对比例9中的防滑助剂。
对比例19
目前中海嘉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鞋底,未添加本发明提供的防滑助剂。
选取实施例8-14和对比例10-19提供的防滑鞋底各5个,分别测试各个鞋底的干摩擦指数,计算平均值。将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测试数据列于表1。
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鞋底的测试数据表
由表1可知,实施例8-12中用的催化剂均为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不同之处在于各个原料的含量不同。通过比较实施例8-12中的干摩擦指数可知,实施例10中的干摩擦指数值最高,而实施例9和实施例11干摩擦指数也高于实施例8和12,说明,通过原料的优化更能优化缩合物的防滑性能。对比例19是目前生产线中未添加防滑助剂制备出的鞋底,其干摩擦指数在0.5左右。实施例8-12与对比例19中提供的鞋底相比,干摩擦系数提高了50%左右,说明防滑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实施例13和14与实施例8-12的区别在于使用的催化剂不同,当使用不同催化剂时,鞋底的干摩擦指数会有不同。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利用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可使鞋底达到更好的防滑效果。
对比例10和11提供的防滑鞋底中所用的防滑助剂并未在本发明提供的配比范围内,其干摩擦指数的数值在0.6以下。与对比例19相比,干摩擦指数有的提高,但是效果不明显。由此可见,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原料和配比才能制备出防滑性能更好的鞋底。
对比例12防滑助剂中未添加甲醛和双环戊二烯,对比例13中未添加二甲苯和双环戊二烯,对比例14中未添加二甲苯和甲醛,对比例15中未添加双环戊二烯,对比例16中未添加甲醛,对比例17中未添加二甲苯。对比例12-17中的干摩擦指数与对比例19相比,未见增加,通过这几个实施例中的干摩擦指数可以看出,防滑效果的提升依赖于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三者的协同作用。
对比例18中未添加白炭黑,与对比例19相比,虽然干摩擦指数略有增加,但与实施例10相比,还相差加大。因此,白炭黑与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三者缩聚物的协同作用也能提高防滑助剂的防滑性能。
上述实施例1-7所提供的防滑助剂除了应用于鞋底外,还可用于防滑胶垫、鞋套、防滑套、桌椅的防滑护角等物件中。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1)

1.一种防滑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二甲苯42-58份、甲醛25-35份、双环戊二烯40-60份、催化剂8-15份和白炭黑40-5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所述原料中还包括有金属氢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铝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二甲苯45-55份、甲醛27-33份、双环戊二烯45-55份、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10-13份和白炭黑43-5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滑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铝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二甲苯47-52份、甲醛28-32份、双环戊二烯48-53份、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12-13份和白炭黑44-48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助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铝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二甲苯50份、甲醛30份、双环戊二烯50份、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13份和白炭黑46份。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滑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溶于催化剂中进行反应,得到溶有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三者缩合物的溶液,用白炭黑吸附所述溶液即得所述防滑助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滑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溶于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中进行反应,得到溶有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三者缩合物的溶液,之后加入金属氢氧化物至溶液的pH值为7±0.2,再用白炭黑吸附所述溶液即得所述防滑助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滑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甲苯、甲醛和双环戊二烯溶于液体复合三氯化铝双阳离子络合物中进行反应,反应压力为1-3MPa,反应温度为60-100℃。
10.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滑助剂在制备防滑材料中的用途。
11.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中包括5%-15%的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滑助剂。
CN201710120646.7A 2017-03-01 2017-03-01 防滑助剂、制备方法、用途及防滑鞋底 Active CN106905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0646.7A CN106905501B (zh) 2017-03-01 2017-03-01 防滑助剂、制备方法、用途及防滑鞋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0646.7A CN106905501B (zh) 2017-03-01 2017-03-01 防滑助剂、制备方法、用途及防滑鞋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5501A CN106905501A (zh) 2017-06-30
CN106905501B true CN106905501B (zh) 2019-04-09

Family

ID=59187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20646.7A Active CN106905501B (zh) 2017-03-01 2017-03-01 防滑助剂、制备方法、用途及防滑鞋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055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7394A (zh) * 2019-08-14 2019-12-03 九月防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游泳馆瓷砖的防滑助剂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1439A (zh) * 2009-10-12 2010-04-07 宫相勤 一种具有良好低温流动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3910916A (zh) * 2014-04-01 2014-07-09 安徽金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耐磨防滑橡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1683A (en) * 1982-03-08 1985-04-16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Sulfonic acid compound having cyclopentadiene skeleton an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ame and cement
CN101798407B (zh) * 2010-04-20 2012-06-27 周子凯 利用废橡胶生产的硫化胶粉与橡塑材料共混的方法
CN102061017B (zh) * 2010-12-06 2012-10-10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运动鞋底用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995B (zh) * 2012-05-28 2014-04-30 常州大学 一种水乳液型氯丁橡胶防老剂体系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5602015A (zh) * 2015-11-14 2016-05-25 胡运冲 一种轻质耐磨防滑橡胶鞋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1439A (zh) * 2009-10-12 2010-04-07 宫相勤 一种具有良好低温流动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3910916A (zh) * 2014-04-01 2014-07-09 安徽金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耐磨防滑橡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5501A (zh) 2017-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9322B (zh) 一种改性萜烯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
CN108219392B (zh) 一种兼具防紫外老化与保湿性的塑料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029659B (zh) 一种三元复合改性膨润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09829B (zh) 一种杂多酸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5501B (zh) 防滑助剂、制备方法、用途及防滑鞋底
CN104479425A (zh) 一种水性铝颜料的制备方法
CN110563561B (zh) 一种1,1,4,4-四甲氧基-2-丁烯的制备方法
CN109908949A (zh) 一种双金属改性纳米hzsm-5分子筛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TW201502187A (zh) 新穎腰果酚系有機硬化劑,其製備方法,及由其所製造之輪胎用橡膠複合組成物
CN103641968B (zh) 一种耐磨抗老化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5524359B (zh) 一种耐磨耐热的epdm鞋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08496B (zh) 一种亲油性改性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
CN108079952A (zh) 一种吸附超纯氨中金属离子的碳纳米管/LDH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33013B (zh) 老人止滑安全鞋
CN114471471A (zh) 用于去除聚烯烃中残留金属的吸附剂、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942720B (zh) 一种中腈微交联型粉末丁腈橡胶的生产方法
CN104877193A (zh) 轮胎胎面胶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08097303A (zh) 一种催化柴油裂解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295877A (zh) B-601乙烯基树脂新型高耐腐蚀重防腐涂料
CN115554986B (zh) 一种具有高效吸附作用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90342B (zh) 一种硅烷改性的炭黑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486366B (zh) 改質的共軛二烯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6397635B (zh) 一种生物基含硅交替乙丙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WO2010137720A1 (ja) レゾルシンとアセトンとの縮合物
CN110387073B (zh) 一种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12

Address after: 266000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mo City Ao Road No. 788 1208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jia Ajuvan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room 1208, Dexin mansion, No. 788, Ao Lan Road, Jimo City,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before: Gong Xiangqi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