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4144A - 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04144A
CN106904144A CN201710116623.9A CN201710116623A CN106904144A CN 106904144 A CN106904144 A CN 106904144A CN 201710116623 A CN201710116623 A CN 201710116623A CN 106904144 A CN106904144 A CN 106904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ilot
air bag
safety belt
instruc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66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撒兴泼
娄源停
孙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166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041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04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41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5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passengers, passenger seats or child seats, and the related safety parameters therefor, e.g. speed or timing of airbag inflation in relation to occupant position or seat belt use
    • B60R21/01512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 B60R21/01516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force or pressure sens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5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passengers, passenger seats or child seats, and the related safety parameters therefor, e.g. speed or timing of airbag inflation in relation to occupant position or seat belt use
    • B60R21/01512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 B60R21/01544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detecting seat belt parameters, e.g. length, tension or height-adjustment
    • B60R21/01546Passenger detection systems detecting seat belt parameters, e.g. length, tension or height-adjustment using belt buckle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021/01204Actuation parameters of safety arrangents
    • B60R2021/01211Expansion of air ba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检测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检测副驾驶座椅信号;根据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和或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并生成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根据生成的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功能。本发明公开的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检测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和副驾驶座椅信号,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儿童乘坐或者成年乘坐并自动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降低对副驾驶乘员的安全隐患,减少不必要的车辆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由于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越来越拥挤,使得事故更为频繁,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新技术装置。为了减小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现代汽车在驾驶员前端方向盘中央普遍装有安全气囊系统,有些汽车在驾驶员副座前的工具箱上端也装有安全气囊系统。
通常在汽车安全气囊匹配设计中,副驾驶侧的安全气囊一般设置有手动的开关进行关闭与开启操作,这种手动的开启关闭方式通常带来诸多不便,手动关闭后当副驾驶侧有乘员乘坐时通常不能及时开启,这给副驾驶的乘客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当手动开启后,当副驾驶侧没有乘员时,车辆发生碰撞后主副驾驶的气囊均进行弹出,这又带来了不必要的车辆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
检测副驾驶座椅信号;
根据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和或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并生成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根据生成的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功能。
进一步地,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并生成关闭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儿童乘坐并生成关闭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大于第二预设值,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系上,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成年人乘坐并生成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进一步地,若判断的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或者儿童乘坐时,生成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
进一步地,若判断的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系上,则生成仪表指令和或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
进一步地,若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成年人乘坐,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没有系上,则生成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和安全带没有系上的警告指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副驾驶安全带锁扣、副驾驶座椅传感器、气囊控制器以及副驾驶安全气囊;
所述副驾驶安全带锁扣,用于检测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
所述副驾驶座椅传感器,用于检测副驾驶座椅信号;
所述气囊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副驾驶座椅传感器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和所述副驾驶安全带锁扣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根据所述信号和所述锁扣信号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并生成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用于根据所述气囊控制器生成的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控制器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以及第三判断模块: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并生成关闭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儿童乘坐并生成关闭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大于第二预设值,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系上,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成年人乘坐并生成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所述气囊控制器,还用于若判断的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或者儿童乘坐时,生成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
所述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用于根据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仪表和或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所述气囊控制器,还用于若判断的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系上,则生成仪表指令和或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
所述仪表,用于根据仪表指令,生成声音和或文字提示信息;
所述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用于根据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警告模块和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所述气囊控制器,还用于若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成年人乘坐,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没有系上,则生成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和安全带没有系上的警告指令;
所述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用于根据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所述警告模块,用于根据安全带没有系上的警告指令,生成安全带没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检测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和副驾驶座椅信号,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儿童乘坐或者成年乘坐并自动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降低对副驾驶乘员的安全隐患,减少不必要的车辆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中气囊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另一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
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10、检测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包括安全带系上和安全带没有系上产生的信号。
11、检测副驾驶座椅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或者其他车辆探测传感器来检测副驾驶座椅信号。
12、根据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和或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并生成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并生成关闭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儿童乘坐并生成关闭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大于第二预设值,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系上,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成年人乘坐并生成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可进行设置。若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副驾驶座椅信号,可对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设置不同的压力值来进行判断。
进一步地,若判断的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或者儿童乘坐时,生成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
进一步地,若判断的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或者儿童乘坐,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系上,则生成仪表指令和或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
进一步地,若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成年人乘坐,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没有系上,则生成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和安全带没有系上的警告指令。
13、根据生成的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通过检测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和副驾驶座椅信号,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儿童乘坐或者成年乘坐并自动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降低对副驾驶乘员的安全隐患,减少不必要的车辆损失。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系统。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副驾驶安全带锁扣20、副驾驶座椅传感器21、气囊控制器22以及副驾驶安全气囊23。
副驾驶安全带锁扣20,用于检测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包括安全带系上和安全带没有系上产生的信号。
副驾驶座椅传感器21,用于检测副驾驶座椅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副驾驶座椅传感器21可包括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或者其他车辆探测传感器。
气囊控制器22,用于获取副驾驶座椅传感器21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和副驾驶安全带锁扣20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根据所述信号和所述锁扣信号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并生成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请参考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气囊控制器22包括第一判断模块221、第二判断模块222以及第三判断模块223。
第一判断模块221,用于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并生成关闭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第二判断模块222,用于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儿童乘坐并生成关闭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第三判断模块223,用于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大于第二预设值,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系上,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成年人乘坐并生成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可进行设置。若副驾驶座椅传感器21为压力传感器,可对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设置不同的压力值来进行判断。
请参考图4所示,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还包括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24。
气囊控制器22,还用于若判断的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或者儿童乘坐时,生成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
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24,用于根据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请参考图4所示,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还包括仪表25和或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24;
气囊控制器22,还用于若判断的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或者儿童乘坐,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系上,则生成仪表指令和或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
仪表25,用于根据仪表指令,生成声音和或文字提示信息;
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24,用于根据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请再参考图4所示,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还包括仪表25和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24;
气囊控制器22,还用于若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成年人乘坐,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没有系上,则生成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和安全带没有系上的警告指令;
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24,用于根据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仪表25,用于根据安全带没有系上的警告指令,生成安全带没有系上的警告信息。
副驾驶安全气囊23,用于根据气囊控制器22生成的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通过检测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和副驾驶座椅信号,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儿童乘坐或者成年乘坐并自动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降低对副驾驶乘员的安全隐患,减少不必要的车辆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检测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
检测副驾驶座椅信号;
根据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和或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并生成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根据生成的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并生成关闭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儿童乘坐并生成关闭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大于第二预设值,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系上,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成年人乘坐并生成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判断的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或者儿童乘坐时,生成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判断的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或者儿童乘坐,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系上,则生成仪表指令和或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成年人乘坐,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没有系上,则生成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和安全带没有系上的警告指令。
6.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副驾驶安全带锁扣、副驾驶座椅传感器、气囊控制器以及副驾驶安全气囊;
所述副驾驶安全带锁扣,用于检测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
所述副驾驶座椅传感器,用于检测副驾驶座椅信号;
所述气囊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副驾驶座椅传感器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和所述副驾驶安全带锁扣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根据所述信号和所述锁扣信号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并生成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用于根据所述气囊控制器生成的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关闭或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控制器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以及第三判断模块: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并生成关闭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儿童乘坐并生成关闭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的副驾驶座椅信号值大于第二预设值,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系上,则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成年人乘坐并生成开启副驾驶安全气囊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所述气囊控制器,还用于若判断的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或者儿童乘坐时,生成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
所述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用于根据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仪表和或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所述气囊控制器,还用于若判断的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无人乘坐或者儿童乘坐,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系上,则生成仪表指令和或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
所述仪表,用于根据仪表指令,生成提示信息;
所述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用于根据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仪表和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所述气囊控制器,还用于若判断副驾驶工作状态为成年人乘坐,且检测到的副驾驶安全带锁扣信号为安全带没有系上,则生成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和安全带没有系上的警告指令;
所述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用于根据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指令,点亮副驾驶气囊状态指示灯;
所述仪表,用于根据安全带没有系上的警告指令,生成安全带没有系上的警告信息。
CN201710116623.9A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69041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6623.9A CN106904144A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6623.9A CN106904144A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4144A true CN106904144A (zh) 2017-06-30

Family

ID=59209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6623.9A Pending CN106904144A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0414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5731A (zh) * 2019-12-07 2020-04-2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乘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660983A (zh) * 2019-03-07 2020-09-15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车辆、车机设备及其安全气囊智能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25377A1 (de) * 1999-06-02 2000-12-07 Volkswagen Ag Verstellbare Airbaganordnung in einem Kraftfahrzeug
CN2776765Y (zh) * 2005-01-07 2006-05-03 孙强 非驾驶座安全气囊模块自动选择装置
CN1978252A (zh) * 2005-12-08 2007-06-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安全设备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1817331A (zh) * 2010-05-04 2010-09-01 南昌大学 安全气囊智能控制系统
CN201761466U (zh) * 2010-06-03 2011-03-16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被动安全系统
CN201824988U (zh) * 2010-09-21 2011-05-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汽车安全气囊误爆破的装置
CN103332162A (zh) * 2013-06-10 2013-10-02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
CN104175992A (zh) * 2013-05-27 2014-12-0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车辆乘员侧安全气囊控制系统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25377A1 (de) * 1999-06-02 2000-12-07 Volkswagen Ag Verstellbare Airbaganordnung in einem Kraftfahrzeug
CN2776765Y (zh) * 2005-01-07 2006-05-03 孙强 非驾驶座安全气囊模块自动选择装置
CN1978252A (zh) * 2005-12-08 2007-06-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安全设备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1817331A (zh) * 2010-05-04 2010-09-01 南昌大学 安全气囊智能控制系统
CN201761466U (zh) * 2010-06-03 2011-03-16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被动安全系统
CN201824988U (zh) * 2010-09-21 2011-05-1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汽车安全气囊误爆破的装置
CN104175992A (zh) * 2013-05-27 2014-12-0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车辆乘员侧安全气囊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03332162A (zh) * 2013-06-10 2013-10-02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后排安全保护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0983A (zh) * 2019-03-07 2020-09-15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车辆、车机设备及其安全气囊智能控制方法
CN111055731A (zh) * 2019-12-07 2020-04-2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乘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055731B (zh) * 2019-12-07 2022-04-0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乘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0518B (zh) 一种儿童锁未锁止提醒系统
CN106740812B (zh) 爆胎应急辅助安全控制系统
CN206287965U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CN202863368U (zh) 一种汽车碰撞安全系统
CN106585545A (zh) 基于重量判定保护类型的安全气囊控制装置
CN101804800A (zh) 一种汽车正面碰撞主动保护系统
CN106080506A (zh) 检测前排乘客是否系上安全带的汽车安全行驶控制系统
CN115257614B (zh) 一种智能汽车的全过程碰撞安全控制系统及汽车
CN106904144A (zh) 一种副驾驶气囊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070095595A1 (en) Anti-squeeze method utilizing airbag information
JP2007535436A (ja) 自動車用の安全装置
CN108556914A (zh) 一种车辆爆胎的方向控制系统
CN205819182U (zh) 基于侧风影响的车道偏移控制系统
CN105752015A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CN205239310U (zh) 一种汽车驾驶员安全乘坐装置及汽车
CN210191049U (zh) 一种车辆爆胎预警系统
CN105094107A (zh) 汽车后碰撞时安全诊断模块的控制方法
JP2021024564A (ja) 作動可能な保護デバイスを制御する、改善された区別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010039468A1 (en) Control device and process for activating an airbag
CN202686109U (zh) 一种在碰撞后启动闪光器的系统
CN101885317B (zh) 一种安全气囊爆炸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CN112319324A (zh) 一种汽车碰撞响应系统及响应方法
JP6848478B2 (ja) 二次衝突抑制装置
CN205706576U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
JP2016069929A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