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92375B - 带有拉式液压缸的剪式提升机 - Google Patents

带有拉式液压缸的剪式提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92375B
CN106892375B CN201611168090.0A CN201611168090A CN106892375B CN 106892375 B CN106892375 B CN 106892375B CN 201611168090 A CN201611168090 A CN 201611168090A CN 106892375 B CN106892375 B CN 1068923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pad
support assembly
lifting device
cou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680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92375A (zh
Inventor
C.彼得森
R.科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6892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2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92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2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6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 B66F7/065Scissor linkages, i.e. X-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6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 B66F7/08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operat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有拉式液压缸的剪式提升机。一种被构造成提升物体的提升装置包括静止的基底、提升组件、支承组件和提升机构。提升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底,并且支承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提升组件。支承组件被构造成支承物体。提升机构具有可调节的长度。提升机构联接至基底和提升组件,使得缩短提升机构的长度使支承组件向上移动,并且增加提升机构的长度使支承组件向下移动。

Description

带有拉式液压缸的剪式提升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机械化提升机,更具体地涉及机械化剪式提升机。
背景技术
机械化提升机通常用于升高和降低因重量和尺寸原因而难以手动升高和降低的重物。例如,机械化提升机通常用于升高和降低车辆,包括摩托车等小型车辆及其它较小的全地形车辆。该机械化提升机对于升高车辆(诸如,摩托车)并将其保持在升高位置是有用的,从而对摩托车进行操作,诸如,对摩托车进行清洗、维护、维修或进行其它改动。
使用机械化提升机升高和降低摩托车的一个问题在于,如何将摩托车稳定地支承在提升机上,使得摩托车在提升机上不会倾斜或掉落。另外,制造出来的摩托车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尺寸。因此,需要具有通用性的并且能够稳定地支承各种摩托车的单个提升机。
同样需要易于升高和降低的机械化提升机。易于升高和降低提升机可减少对摩托车实际进行操作前后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额外地,易于升高和降低提升机可减少操作机械化提升机的人员的受伤风险,并且通过减少使用者所需要的力量而使更多人能够使用提升机。
最后,还需要具有紧凑尺寸的机械化提升机。更紧凑的提升机在提升机储存和操作时占用更少的空间。更紧凑的提升机也更易于搬移。由于紧凑的提升机不会阻挡太多接近摩托车的通道,所以更紧凑的提升机还提供更多的通道以接近在提升机上的摩托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在本文中公开了用于支承和提升物体(诸如例如,摩托车或全地形车)的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包括支承组件,用于支承物体以有助于接近该物体,例如,执行维护或其它工作。该支承组件由提升组件升高和降低,该提升组件包括两对剪式支腿。该提升组件的剪式支腿由提升机构操作,该提升机构由基底支承,以使剪式支腿接近和远离基底。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升机构包括联接至所述提升组件的拉式液压缸,使得当汽缸收缩,并且提升机构的长度变短时,提升组件升高支承组件。相反地,当汽缸扩张,且提升机构的长度变长时,提升组件降低支承组件。因此,该提升机构为拉式液压缸。
支承组件包括两个臂,每个臂被布置成与一对剪式臂接触。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臂包括至少一个垫,该垫沿所述臂是可调节的。例如,每个臂能够包括沿臂可调节的两个垫。支承组件进一步包括布置在两个臂的每一个上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沿对应的臂调节垫的位置。该垫支承在提升装置上的物体。
附图说明
图1描绘出本公开内容的提升装置的透视图。
图2描绘出处于升高位置的图1的提升装置的侧视图。
图3描绘出处于降低位置的图1的提升装置的侧视图。
图4A描绘出用于在图1的提升装置中使用的调节机构的俯视图。
图4B描绘出图1的调节机构的仰视图。
图4C描绘出图1的调节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促进理解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目的,现将对在附图中所图示并在下列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参考。要理解的是,没有由此意在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要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公开内容包括对图示的实施例的任意改变和修改,并且包括本公开内容的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将想到的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进一步应用。
图1-图3描绘出提升装置100,其被构造成支承并提升物体,诸如例如,摩托车或全地形车辆。提升装置100包括基底108、提升组件112、支承组件116以及提升机构120。基底108被构造成保持静止并为提升装置100提供稳定支承。提升组件112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底108、支承组件116以及提升机构120,并且提升组件112被构造成相对于基底108升高和降低支承组件116。提升机构120具有可调节的长度L(如在图2和图3中所示),并且固定地联接至基底108并可移动地联接至提升组件112。提升机构120操作提升组件112以便相对于基底108升高和降低支承组件116。
更具体地,基底108包括支承梁124、两个轨道128以及另外的支承梁132。支承梁124和另外的支承梁132相对地布置且平行于彼此。在所示实施例中,支承梁124和另外的支承梁132由中空方管制成,并且每个管的一个侧面设置有最低表面136,用于使基底108安置在地面或地板上。因此,支承梁124和另外的支承梁132被成形成以便提供稳定且牢固的表面136,使基底108能够安置在表面136上,并且因为支承梁是中空的,所以支承梁没有给提升装置100添加不必要的重量。在替代实施例中,支承梁124和另外的支承梁132能够具有不同的形状,该不同的形状提供稳定且牢固的表面,使基底108能够安置在该表面上,并且没有给提升装置100添加不必要的重量。
轨道128相对地布置且平行于彼此,并且每个轨道128附接至支承梁124的面朝内的表面138并且附接至另外的支承梁132的面朝内的表面138,使得支承梁124、另外的支承梁132和轨道128形成基底108的矩形形状。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一个轨道128是U形形状的,具有最低表面136和侧壁140。侧壁140之间形成沟槽144(如在图1中所示),沟槽144在与最低表面136相对的方向上面朝上。每个轨道128的最低表面136与支承梁124和另外的支承梁132的最低表面136共面,以便进一步提供稳定且牢固的表面使基底108能够安置在其上。
支承梁124包括与面朝内的表面138相对布置的面朝外的表面148。支承梁124的每个面朝外的表面148和面朝内的表面138包括开口152,开口152被构造成容纳从该开口通过的提升机构120的液压缸156的筒体154。在开口152中的筒体154的布置使提升机构120联接至基底108。提升机构120联接至基底108使得容纳在筒体154内的液压缸156的活塞160(如在图2和图3中所示)始终布置在基底108内,并且液压缸156的动力源164始终布置在基底108外。
支承梁124进一步包括两个凸出部168(在图2和图3的每一个中示出其中的一个)。凸出部168的每一个从支承梁124的面朝内的表面138的相对端朝向另外的支承梁132的面朝内的表面138延伸。与轨道128相比,凸出部168被布置成在支承梁124上距离彼此更远。换言之,凸出部168布置在轨道128外侧。凸出部168还与支承梁124的最低表面136间隔分开。换言之,凸出部168布置在轨道128上方。凸出部168的每一个联接至提升组件112的一对剪式支腿176。
提升组件112包括两对剪式支腿176(在图2和图3的每一个中示出其中的一对),剪式支腿的每一对联接至支承组件116、基底108和提升机构120。剪式支腿176的每一对包括第一支腿180和第二支腿184,该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在铰接点188处可转动地联接在一起。换言之,每个第一支腿180能够围绕形成在铰接点188处的转动轴线192(如在图1中所示)而相对于它那对剪式支腿176的第二支腿184转动。
每个第一支腿180包括第一端部196和第二端部200。每个第一支腿180的第一端部196在固定位置198处可转动地联接至支承组件116,并且每个第一支腿180的第二端部200可滑动地联接至基底108。更具体地,每个第一支腿180的第二端部200包括被构造成沿相应轨道128滑动的滑动器204。在所示实施例中,滑动器204为可转动地联接至每个第一支腿180的第二端部200的轮,并且该滑动器被构造成装配在相应轨道128的侧壁140之间的沟槽144(如图1所示)中。该轮转动以适应第一支腿180的第二端部200的移动,该轮沿轨道128滑动或滚动。在替代实施例中,滑动器204不必是轮,并且轨道128不必包括沟槽。在替代实施例中,滑动器204和轨道128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形成,使得滑动器204沿轨道128滑动或滚动。
第一支腿180的第二端部200通过提升机构120的横杆208相对于彼此固定。横杆208联接至每个第一支腿180的第二端部200,使得横杆208平行于基底108的支承梁124和另外的支承梁132,并且垂直于轨道128。横杆208还联接至提升机构120的活塞160,并且垂直于提升机构120的活塞160。
与第一支腿180类似,每个第二支腿184也包括第一端部212和第二端部216。每个第二支腿184的第一端部212可转动地联接至基底108的支承梁124的相应凸出部168。换言之,每个第二支腿180能够围绕转动轴线220(如在图2和图3中所示)相对于基底108转动,转动轴线220在平行于支承梁124的方向上形成在相应的凸出部168处。每个第二支腿184的第二端部216可滑动地联接至支承组件116。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第二端部216包括柱销(peg)224,柱销224被构造成容纳在形成于支承组件116中的相应槽228中。柱销224在槽228内滑动以便可滑动地适应提升组件112相对于支承组件116的移动。在替代实施例中,柱销224能够以不同方式形成,并且槽228能够以不同方式形成以便可滑动地适应提升组件112相对于支承组件116的移动。例如,槽228能够是任意滑轨,并且柱销224能够是被构造成沿该滑轨滑动的任意滑动器。
如图所示,提升装置100具有对称的剪式构造。因为第一支腿180在铰接点188处联接至第二支腿184,第二支腿184的第一端部212联接至基底180的凸出部168,并且第一支腿180的第二端部200通过提升机构120的横杆208联接在一起,所以剪式支腿对176相对于基底108彼此对称地操作,使得两个第一支腿180和两个第二支腿184一起移动。提升装置100的剪式构造为由支承组件116支承的物体提供稳定性,并且同时为由支承组件116支承的物体提供可接近性。
在使用中,液压缸156限定提升机构120的长度L。当活塞160延伸出液压缸156的筒体154时(如在图3中所示),长度L大于活塞160收缩至筒体152中时的长度(如在图2中所示)。因此,图3描绘出处于降低位置的提升装置100,并且图2描绘出位于升高位置的提升装置100。当动力源164操作液压缸156以使活塞160延伸出筒体154时,提升组件112使支承组件116降低。相反地,当动力源164操作液压缸156以使活塞160收缩至筒体154中时,提升组件112使支承组件116升高。
在提升装置100中使用拉式液压缸156的一个优势在于,当提升装置100处于升高位置时,活塞160收缩至筒体154中,从而在对支承组件116上的物体进行操作时,防止活塞160被工具或其它物品损坏或撞击。
更具体地,为了相对于基底108升高支承组件116,动力源164操作液压缸156以使活塞160收缩至筒体154中。在活塞160被拉至筒体154中时,横杆208被拉向基底108的支承梁124。由于提升组件116的第一支腿180的第二端部200联接至横杆208,所以在横杆208被拉向支承梁124时,第一支腿180的第二端部200被拉向第二支腿184的第一端部212,该第一端部212联接至支承梁124上的凸出部168。在第一支腿180的第二端部200被拉向第二支腿184的第一端部212时,滑动器204沿基底108的轨道128滑动,以有助于提升组件112的顺畅且平稳的移动。
由于第一支腿180和第二支腿184在铰接点188处联接在一起,所以在第一支腿180的第二端部200被拉向第二支腿184的第一端部212时,第二支腿184的第二端部216也被拉向第一支腿180的第一端部196。第一支腿180的第一端部196可转动地固定在支承组件116的固定位置198处。因此,第二支腿184的第二端部216经由柱销224和槽228相对于支承组件116滑动。支承组件116能够升高到的高度取决于活塞160和筒体154的长度。当活塞160完全容纳在筒体154内时,支承组件116能够升高至最高。
为了相对于基底108降低支承组件116,动力源164操作液压缸156以使活塞160从筒体154中延伸。在活塞160从筒体154中延伸时,横杆208被推离基底的支承梁124。因此,相对于基底108降低支承组件116的过程与相对于基底108升高支承组件116的过程相反。支承组件116能够降低到的最低高度取决于活塞160和筒体154相对于轨道128的长度。当提升机构120的横杆208接触提升组件112的另外的支承梁132时,支承组件116能够降至最低。在所示实施例中,当活塞160从筒体154中完全延伸时,轨道128比提升机构120的长度L长。因此,支承组件116能够降低到的最低高度由支承组件116与提升机构120的液压缸156的接触限制。因此,当活塞160从筒体154中完全延伸时,提升装置100具有低的外形。由于低的外形有利于从支承组件116装载和装卸物体,并且由于低的外形减少储存时提升装置100所占据的空间量,因此,低的外形是有利的。
在所示实施例中,动力源164由手柄232致动。手柄232能够被构造成使得相对于基底108提起手柄232来操作液压缸156以使活塞160收缩至筒体154中,由此升高支承组件116。手柄232能够进一步被构造成使得相对于基底108降低手柄232来操作液压缸156以使活塞160从筒体154中延伸,由此降低支承组件116。替代地,手柄232能够被构造成使得提起和降低手柄232在支承组件116上具有相反的结果。在另一个替代实施例中,手柄232能够用于控制活塞160从筒体154中延伸或收缩至筒体154中的速率。
将动力源164布置在支承梁124的面朝外的表面148上的一个优势在于,动力源164的最低表面236能够与支承梁124的最低表面136共面。因此,动力源164能够被稳定地支承在与基底108相同的表面上。将动力源164布置在支承梁124的面朝外的表面148上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动力源164与布置在基底108矩形形状内的提升组件112和支承组件116间隔分开。因此,接近由支承组件116支承的物体的通道被最大化。
如图1所示,支承组件116包括由横向构件244联接在一起的第一臂236和第二臂240。第一臂236包括一个固定位置198,在固定位置198处,第一臂236联接至一对剪式支腿176的第一支腿180的第一端部196。第一臂236进一步包括一个槽228,在槽228处,第一臂236联接至该对剪式支腿176的第二支腿184的第二端部216。第一臂236在最靠近固定位置198的端部处联接至横向构件244。类似地,第二臂240包括另一个固定位置198,在该另一个固定位置198处,第二臂240联接至另一对剪式支腿176的第一支腿180的第一端部196。第二臂240进一步包括另一个槽228,在该另一个槽228处,第二臂240联接至该另一对剪式支腿176的第二支腿184的第二端部216。第二臂240也在最靠近固定位置198的端部处联接至横向构件244。
第一臂236和第二臂240被布置成为平行于轨道128并且位于轨道128上方。第一臂236和第二臂240可以在轨道128上方正好对齐,也可以不对齐。第一臂236和第二臂240每一个包括最高表面248,最高表面248面朝与支承梁124、轨道128和另外的支承梁132的最低表面136相反的方向。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臂236和第二臂240进一步包括在朝向基底108的方向上从最高表面248向下延伸的侧壁252。槽228形成在侧壁252内,使得在第二支腿184的第二端部216上的柱销224与臂236、240的侧壁252接合。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支腿184的第二端部216布置在侧壁252之间,并且布置在支腿236、240内。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槽252能够形成在除侧壁252以外的第一臂和第二臂236、240的其它部分中,并且第二支腿184的第二端部216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与第一臂和第二臂236、240接合。例如,第二支腿184的第二端部216能够布置在侧壁252外侧。
横向构件244联接至最高表面248以及第一臂和第二臂236、240中的每一个的侧壁252。在所示实施例中,横向构件244形成为平板。在替代实施例中,横向构件244能够具有在第一臂236和第二臂240之间延伸以便将第一臂和第二臂236、240联接在一起的其它形式。横向构件244平行于提升机构120的横杆208。在所示实施例中,横向构件244包括缺口254,该缺口朝向基底108开放并且被构造成容纳提升机构120的液压缸156。因此,通过在支承组件116的横向构件244接触提升机构120之前缺口254部分地容纳液压缸156的筒体154,缺口254能够使得提升装置100被降低至较低的最低位置。
支承组件116进一步包括一对支承垫256,支承垫256布置在第一臂和第二臂236、240中的每一个的最高表面248上。支承垫256被构造成接触并支承在支承组件116上被支承的物体。支承垫256由比第一臂和第二臂236、240的材料更软、更柔韧的材料制成,以防止物体因接触第一臂和第二臂236而损坏。另外,支承垫256为物体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支承组件116进一步包括调节机构260,调节机构260联接至每对支承垫256。换言之,一个调节机构260联接至在第一臂236上的支承垫256,另一个调节机构260联接至在第二臂240上的支承垫256。调节机构260被构造成使支承垫256沿第一臂和第二臂236、240移动。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一个调节机构260包括旋钮272,旋钮272相对于横向构件244在第一方向上转动,以将布置在同一臂上的支承垫256沿该臂拉向彼此,并且相对于横向构件244在第二方向上转动,以迫使布置在同一臂上的支承垫256沿该臂远离彼此。通过使支承垫256沿臂236、240移动,从而可调节支承组件116以在支承组件116的不同位置提供支承和稳定性。换言之,支承垫256是可移动的,以给具有各种质心和各种形状的不同物体提供通用支承。
在图4A-4C中示出调节机构260的示例性实施例。对于该描述而言,调节机构260与第一臂236一起被示出。然而,相同的调节机构260能够与第二臂240一起使用。如在图4B中所示,调节机构260包括螺杆264,螺杆264布置在臂236内的侧壁252之间。螺杆264延伸通过形成在横向构件244中的开口268,并且包括布置在横向构件244的另一侧上的臂236外侧的旋钮272。旋钮272固定联接至螺杆264,使得旋钮272的转动使螺杆264转动。调节机构260进一步包括螺母276,螺母276通过联接件278(如在图4C中所示)固定联接至支承垫256的每一个,并且螺纹连接至螺杆264上。
当螺杆264经由旋钮272转动时,螺母276沿臂236行进并且沿臂236带动支承垫256。螺母276在相反方向上被螺纹连接,使得螺杆264的转动导致螺母276沿臂236在相反方向上行进。因此,螺杆264在第一方向上的转动引起螺母276和支承垫256沿臂236更靠近彼此,并且螺杆264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转动使螺母276和支承垫256沿臂236移动而远离彼此。
如在图4A中所示,臂236的最高表面248包括槽280,槽280被构造成容纳支承垫256的联接件278(如在图4C中所示)以及螺母276,联接件278布置在臂236之上,螺母276布置在臂236内的螺杆264上。每个槽280沿臂236形成,并且支承垫256的移动范围由联接件278和槽280的端部的接触所限制。
调节机构260布置在臂236、240内,使得螺杆264和螺母276不与第二支腿184的第二端部216相对于支承组件116的臂236、240的移动干涉,或者不与柱销224在形成于臂236、240的侧壁252中的槽228内的移动干涉。因此,在图4C中,通过形成在侧壁252中的槽228看不到调节机构260的螺杆264。调节机构260可彼此独立操作,使得与第二臂240的支承垫256相比,第一臂236的支承垫256能够以不同的距离隔开。
在替代实施例中,调节机构260能够包括不同结构并且能够以不同方式布置,使得调节机构260可操作以在不与提升组件112相对于支承组件116的移动干涉的情况下,使支承垫256沿臂236、240更靠近彼此和远离彼此。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支承垫256螺纹联接至相应的联接件278,使得相对于该支承垫256的相应联接件278转动每一个支承垫256使该支承垫256相对于臂236竖向移动。换言之,相对于联接件278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支承垫256使该支承垫256朝向臂236竖向移动,并且相对于联接件278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上转动支承垫256使该支承垫256远离臂236竖向移动。通过使支承垫256能够适应相对于彼此具有不同高度的物体的不同部分,使得每一个支承垫256的竖向可调节性进一步增强了支承组件116的通用性。在替代实施例中,支承垫256能够以不同方式联接至联接件278,以便能够实现支承垫256相对于臂236、240的竖向可调节性。
虽然在附图和以上描述中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内容,但其实质上应被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应当理解的是,仅优选实施例已经被呈现,但在本公开内容的精神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及其他应用都要被保护。

Claims (17)

1.一种被构造成提升物体的提升装置,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用于在表面上支承所述提升装置;
支承组件,所述支承组件能够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底并且被构造成支承所述物体,所述支承组件包括:
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被布置成彼此平行;
至少一个第一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垫经由容纳在至少一个第一槽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联接件联接至所述第一臂,并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臂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槽中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槽在所述第一臂的最高表面中形成;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垫经由容纳在至少一个第二槽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联接件联接至所述第二臂,并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臂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中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槽在所述第二臂的最高表面中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垫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垫被构造成接触所述物体;以及
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联接至所述基底和所述支承组件,使得将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拉至所述液压缸的筒体中而使所述支承组件向上移动,并且将所述活塞延伸出所述筒体而使所述支承组件向下移动,
其中,所述支承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被构造成调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垫的位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被构造成调节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垫的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垫包括两个第一垫,所述第一调节装置操作为使所述第一垫朝向彼此移动和远离彼此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垫包括两个第二垫,并且所述第二调节装置操作为使所述第二垫朝向彼此移动和远离彼此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置,进一步包括:
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联接至所述支承组件、所述基底以及所述提升机构,其中:
所述提升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腿,所述两个第一支腿能够转动地联接至所述支承组件并且能够滑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底;以及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横杆,所述横杆能够转动地联接至所述两个第一支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
所述横杆相对于所述提升机构的所述液压缸垂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
所述提升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支腿,所述两个第二支腿能够转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底并且能够滑动地联接至所述支承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中的每个臂联接至所述提升组件的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以及
所述支承组件包括横向构件,所述横向构件固定地联接至所述支承组件的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所述支承组件的所述横向构件被布置成平行于所述提升机构的所述横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被布置在所述支承组件的所述横向构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能够独立于所述第二调节装置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所述提升机构独立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调节装置操作。
10.一种被构造成提升物体的提升装置,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用于在表面上支承所述提升装置;
支承组件,所述支承组件能够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底并且被构造成支承所述物体,所述支承组件包括:
由横向构件连接的第一臂和第二臂;
至少一个第一垫,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垫经由容纳在至少一个第一开口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联接件由所述第一臂支承,并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臂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中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臂的最高表面中形成;
至少一个第二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垫经由容纳在至少一个第二开口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联接件由所述第二臂支承,并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臂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中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二臂的最高表面中形成;
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被构造成沿所述第一臂调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垫的位置;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被构造成沿所述第一臂调节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垫的位置;以及
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基底升高和降低所述支承组件,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垫包括两个第一垫,所述第一调节机构操作为使所述第一垫朝向彼此移动和远离彼此移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垫包括两个第二垫,并且所述第二调节机构操作为使所述第二垫朝向彼此移动和远离彼此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垫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垫在所述支承组件上支承所述物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平行于彼此。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旋钮,所述第一旋钮被构造成转动第一杆以调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垫在所述第一臂上的位置;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旋钮,所述第二旋钮被构造成转动第二杆以调节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垫在所述第二臂上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
所述两个第一垫能够移动地联接至所述第一杆;以及
所述两个第二垫能够移动地联接至所述第二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
转动所述第一杆而使所述两个第一垫相对于彼此在相反方向上移动;以及
转动所述第二杆而使所述两个第二垫相对于彼此在相反方向上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联接件被构造成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垫能够移动地联接至所述第一杆;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被构造成容纳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通过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联接件,使得所述第一杆位于所述第一臂的一侧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垫位于所述第一臂的相对侧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联接件被构造成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垫能够移动地联接至所述第二杆;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被构造成容纳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通过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联接件,使得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二臂的一侧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垫位于所述第二臂的相对侧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提升装置,其中:
所述横向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开口被构造成容纳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通过的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使得所述第一旋钮和所述第二旋钮被布置在所述横向构件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被布置在所述横向构件的相对侧上。
CN201611168090.0A 2015-12-18 2016-12-16 带有拉式液压缸的剪式提升机 Active CN1068923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975,151 US10544019B2 (en) 2015-12-18 2015-12-18 Scissor lift with hydraulic pulling cylinder
US14/975151 2015-1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2375A CN106892375A (zh) 2017-06-27
CN106892375B true CN106892375B (zh) 2021-08-17

Family

ID=59064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68090.0A Active CN106892375B (zh) 2015-12-18 2016-12-16 带有拉式液压缸的剪式提升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544019B2 (zh)
CN (1) CN1068923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44861B1 (en) 2015-01-24 2019-04-02 Nathan Mark Poniatowski Desktop workspace that adjusts vertically
US10258149B2 (en) * 2016-10-18 2019-04-16 Hangzhou Landa Crafts Co., Ltd. Lifting desktop with a compact structure
US10893748B1 (en) 2017-07-08 2021-01-19 Office Kick, Inc. Height adjustable desktop
TWI678991B (zh) * 2018-12-05 2019-12-11 黃賢達 升降平衡裝置之高準位微調機構
USD901959S1 (en) * 2019-04-18 2020-11-17 EP Family Corp. Desk
USD901215S1 (en) * 2019-05-17 2020-11-10 Apex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Llc Shelf dispensing unit
US11584627B2 (en) 2020-03-13 2023-02-21 Bosch Automotive Service Solutions Inc. Safety catch system
US11420319B2 (en) 2020-04-09 2022-08-23 Bosch Automotive Service Solutions Inc. Platform extension mechanism
US20220135098A1 (en) * 2020-10-29 2022-05-05 Robert Bosch Gmbh Service Cart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With Configurable Supports
US20220135103A1 (en) * 2020-10-29 2022-05-05 Robert Bosch Gmbh Service Cart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With Overload Protection
US11571063B2 (en) * 2021-02-17 2023-02-07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Adjustable organizer shelf system
US11892171B2 (en) * 2021-03-10 2024-02-06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Cooking appliance with elevating platform
CN115448209B (zh) * 2022-09-08 2023-08-11 苏州艾沃意特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剪式汽车举升机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9210A (en) * 1994-01-21 1995-07-04 Hansen, Deceased; Elmer K. Adjustable height wagon
CN103193179A (zh) * 2013-04-26 2013-07-10 宁波庆源机械有限公司 剪式气囊举升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31519A (en) * 1954-10-28 1960-04-05 Lockheed Aircraft Corp Aircraft component dolly
GB1267032A (zh) * 1968-03-04 1972-03-15
US3618220A (en) * 1969-11-20 1971-11-09 Ferman G Skelton Ski-mounting bench
SE450486B (sv) * 1983-08-29 1987-06-29 Edmo Torbjoern Ab Lyftbordskonstruktion
US5322143A (en) * 1992-12-04 1994-06-21 Wheeltronic, A Division Of Derlan Manufacturing Inc. Vehicle lift and locking mechanism for use therewith
US5503368A (en) * 1994-06-27 1996-04-02 Torres; Manuel Safety vehicle lift
AUPP085997A0 (en) * 1997-12-12 1998-01-08 Carter, William Shane Mobile car body hoist
CN2381629Y (zh) * 1999-06-15 2000-06-07 烟台开发区奔腾汽车钣金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式液压举升机
US6098961A (en) * 1999-07-22 2000-08-08 Gionet; Roger Single-wheel hydraulic jack
US9114547B2 (en) * 2010-03-18 2015-08-25 Michael J. Kinsler Planer clamp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9210A (en) * 1994-01-21 1995-07-04 Hansen, Deceased; Elmer K. Adjustable height wagon
CN103193179A (zh) * 2013-04-26 2013-07-10 宁波庆源机械有限公司 剪式气囊举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2375A (zh) 2017-06-27
US10544019B2 (en) 2020-01-28
US20170174486A1 (en) 201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2375B (zh) 带有拉式液压缸的剪式提升机
US5890737A (en) Pothole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a lifting device
US3582043A (en) Mobile load lifter
KR101326793B1 (ko) 고소작업대
KR102180713B1 (ko) 리프트
JP6117727B2 (ja) 昇降台装置
WO2004011357A2 (en) Portable vehicle lift
KR102434531B1 (ko) 수중운동체용 압력용기 탑재장치
EP3294658B1 (en) Lift for motor vehicles
EP2818381A2 (en) Trolley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a load on staircases
JP2013075606A (ja) 移動台車の昇降台
JP5870463B1 (ja) 抱え式コイルリフター及びそのコイル抱え吊り上げ方法
JP4807221B2 (ja) 天井懸垂式x線管保持装置
EP2147891A1 (en) Platform with scissor lift
JP2012106810A (ja) 車両整備用リフト
KR20190066354A (ko) 실린더 작용점 이동 방식 핸드크레인
US20150307333A1 (en) Floor jack
CN211768620U (zh) 换热器翅片翻转装置、换热器翅片转移设备
JP2018203382A (ja) 車両整備用リフト
CN105346918A (zh) 配电开关柜安装就位平台
WO2015170261A1 (en) A stabilizer mechanism for aerial work platform
JP2010155662A (ja) ジャッキ昇降装置
US3680837A (en) Precision hydraulic lifting device
JPH0650479Y2 (ja) テーブルリフター
JPH07257890A (ja) 高所作業車の機材持ち上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