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91719A - 换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91719A
CN106891719A CN201611121932.7A CN201611121932A CN106891719A CN 106891719 A CN106891719 A CN 106891719A CN 201611121932 A CN201611121932 A CN 201611121932A CN 106891719 A CN106891719 A CN 106891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shift
handle
projection
cam follower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219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91719B (zh
Inventor
渡边泰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891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1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91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1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0/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 B60K20/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of initi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4Providing feel, e.g. to enable sel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8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2Locking of the control input devic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25/00Other details or appurtenances of control mechanisms, e.g. supporting intermediate members elastically
    • G05G25/02Inhibiting the 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nois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5/00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 G05G5/06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for holding members in one or a limited number of definite positions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8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81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using knops or discs for rotary range sel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4Providing feel, e.g. to enable selection
    • F16H2061/247Detents for range selecto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8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rotary movement, e.g. hand whee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8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rotary movement, e.g. hand wheels
    • G05G1/10Details, e.g. of discs, knobs, wheels or ha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挡装置。本发明能够在旋转单元使换挡体旋转时抑制异响的产生。在换挡装置(10)中,通过自动更正机构(24)的凸轮转子(36)使把手(16)旋转时,凸轮转子(36)的解除突起(38)使限制销(20)的移动突起(20A)向下侧移动,限制销(20)相对于把手(16)的限制面(18)无法接触而分离。因此,能够抑制限制销(20)在通过作用力与限制面(18)接触的状态下越过限制面(18)的凸部(18B)而引起的异响产生。

Description

换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换挡体旋转而变更换挡体的换挡位置的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换挡装置中,在挡位部件的引导面设置有多个凹部,销通过弹力与挡位部件的引导面接触,从而挡位部件被作用从换挡位置间朝换挡位置侧的转矩。另外,通过将马达驱动而使凸轮部件旋转,凸轮部件使挡位部件旋转,从而将挡位部件的换挡位置变更为停车位置。
此处,这样的换挡装置中,优选能够抑制在凸轮部件使挡位部件旋转时销越过挡位部件的引导面的凹部间的凸部而产生的异响(越过声)发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76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情况,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旋转单元使换挡体旋转时能够抑制产生异响的换挡装置。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换挡装置具备:换挡体,其旋转而使换挡位置变更;设置体,其供上述换挡体相对旋转;接触部,其被设置于上述换挡体以及上述设置体的一方;接触部件,其被设置于上述换挡体以及上述设置体的另一方,并通过与上述接触部接触而对上述换挡体作用从换挡位置间朝换挡位置侧的转矩;旋转单元,其通过使上述换挡体旋转而变更上述换挡体的换挡位置;以及解除单元,其在上述旋转单元使上述换挡体旋转时将上述接触部件朝上述接触部的接触解除。
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换挡装置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换挡装置具备:旋转部件,其被设置于上述旋转单元,并使上述换挡体旋转;以及解除部,其被设置于上述解除单元,并在上述旋转部件使上述换挡体旋转时移动而将上述接触部件朝上述接触部的接触解除。
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换挡装置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换挡装置中,上述解除部被设置于上述旋转部件。
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换挡装置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换挡装置中,上述解除部与上述旋转部件被分别设置。
在技术方案2~技术方案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装置的基础上,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换挡装置具备:倾斜面,其被设置于上述解除部的与上述接触部件的抵接部分以及上述接触部件的与上述解除部的抵接部分的至少一方,并随着朝向上述解除部的移动方向而向朝向上述接触部一侧的方向倾斜。
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换挡装置的基础上,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换挡装置中,使多个上述接触部件能够一体移动。
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换挡装置中,换挡体相对于设置体旋转,使换挡体的换挡位置变更。另外,在换挡体以及设置体的一方设置有接触部,并且在换挡体以及设置体的另一方设置有接触部件,接触部件与接触部接触,从而对换挡体作用从换挡位置间朝换挡位置侧的转矩。
另外,旋转单元使换挡体旋转,从而将换挡体的换挡位置变更。
此处,旋转单元使换挡体旋转时,解除单元将接触部件朝接触部的接触解除。因此,能够抑制异响的产生。
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换挡装置中,旋转单元的旋转部件使换挡体旋转。
此处,在旋转部件使换挡体旋转时,解除单元的解除部移动而将接触部件朝接触部的接触解除。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结构将接触部件朝接触部的接触解除。
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换挡装置中,解除部被设置于旋转部件。因此,能够容易地设置解除部。
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换挡装置中,解除部与旋转部件被分别设置。因此,能够抑制解除部与其他部件干涉。
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换挡装置中,在解除部的与接触部件的抵接部分以及接触部件的与解除部的抵接部分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倾斜面,倾斜面随着朝向解除部的移动方向而向朝向接触部一侧的方向倾斜。因此,解除部移动从而通过倾斜面使接触部件容易地向与接触部相反的一侧移动,从而能够容易地将接触部件朝接触部的接触解除。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换挡装置中,使多个接触部件能够一体移动。因此,解除单元使多个接触部件一体移动,从而能够容易地将多个接触部件朝接触部的接触解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的上侧部分的从上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的下侧部分的从上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中的把手被配置于“D”位置时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中的凸轮转子开始旋转时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中的限制销开始移动时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中的限制销移动时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中的把手旋转至“P”位置时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的从上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的从上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中的连杆开始旋转时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中的限制销移动时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的从上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上侧观察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中的限制销移动时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中的限制销移动时的从上侧观察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换挡装置;12...基座(设置体);14...支承基座(设置体);16...把手(换挡体);18...限制面(接触部);20...限制销(接触部件);20A...移动突起(解除单元);20B...移动倾斜面(倾斜面);24...自动更正机构(旋转单元);36...凸轮转子(旋转部件);38...解除突起(解除单元、解除部);38B...解除倾斜面(倾斜面);50...换挡装置;60...换挡装置;70...换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通过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10。并且,图2通过从上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示出换挡装置10的上侧部分,图3通过从上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示出换挡装置10的下侧部分。此外,附图中,用箭头UP表示换挡装置10的上方。
本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10是所谓的线控式的装置。换挡装置10被设置于车辆(汽车)的仪表盘,并被配置于车辆的驾驶座(省略图示)的车辆前侧并且车宽度方向内侧,换挡装置10的上方朝向车辆的斜后上方。
在换挡装置10设置有作为构成设置体的固定部件的大致长方体形箱状的基座12(参照图9),基座12被固定于仪表盘内(车体侧)。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在换挡装置10设置有作为构成设置体的支承部件的大致圆柱状的支承基座14,支承基座14的下侧部分被固定于基座12。支承基座14的轴向与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支承基座14从仪表盘向车室内突出。
在支承基座14的外周,作为换挡体的大致圆筒状的把手16以在同轴上并且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把手16从仪表盘向车室内突出,并供车辆的乘客(特别是就坐于驾驶座的驾驶员)能够旋转操作。把手16在规定范围能够向一个方向(图1等的箭头A的方向)以及向另一个方向(图1等的箭头B的方向)旋转,从而能够变更换挡位置,把手16从另一个方向侧朝向一个方向侧,能够被配置于作为规定换挡位置的“P”位置(停车位置)、“R”位置(倒车位置)、“N”位置(空挡位置)、“D”位置(驱动位置)。
在把手16的下端附近,在内周侧部分,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作为构成限制机构的接触部的限制面18(参照图4),多个限制面18在分别朝向下侧的状态下沿把手16的周向延伸,并且在把手16的周向上相互分离。在限制面18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的凹部18A,多个凹部18A沿把手16的周向隔开等间隔地并列,并且在各个把手16的周向弯曲。在限制面18,且在凹部18A间,形成有凸部18B,凸部18B向下侧突出。
在把手16的下端附近且在内周侧部分,设置有作为卡合部的卡合突起(省略图示),卡合突起在限制面18的外周侧且限制面18与把手16周向位置不同的位置,向下侧突出。
如图3以及图4所示那样,在基座12,且在各限制面18的下侧,支承有作为构成限制机构的接触部件的大致圆柱状的限制销20,限制销20的轴向与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限制销20朝径向的移动以及沿周向的旋转被限制,并且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限制销20的上表面以凸状弯曲。
在限制销20的圆周面一体地设置有作为构成解除单元的移动部的柱状的移动突起20A,移动突起20A从限制销20向把手16的径向外侧突出。在移动突起20A的上侧并且一个方向侧的部分形成有作为倾斜面的移动倾斜面20B,移动倾斜面20B随着朝向一个方向侧而向朝向下侧的方向倾斜。
在基座12与限制销20之间架设有作为构成限制机构的推压单元的弹簧22(压缩螺旋弹簧),弹簧22将限制销20向上侧推压,使限制销20的上表面与把手16的限制面18接触。因此,弹簧22经由限制销20,将把手16从限制面18的凸部18B侧向朝向凹部18A侧的方向推压,从而通过弹簧22的作用力,将把手16从各换挡位置间向朝向各换挡位置的方向推压,被保持于各换挡位置。另外,在对把手16进行旋转操作时,把手16的换挡位置每次变更,限制销20在被弹簧22向限制面18侧推压状态下,越过凸部18B并且在凹部18A间移动,针对把手16的旋转操作作用有节奏感。
在基座12(也可以是支承基座14或者把手16)设置有作为换挡检测单元的换挡传感器(省略图示),换挡传感器对把手16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从而对把手16的换挡位置进行检测。换挡传感器与车辆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电连接,并且在控制装置电连接有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省略图示),通过变更把手16的换挡位置,利用控制装置的控制将自动变速器变更为与把手16的换挡位置对应的变速挡(“P”挡位(停车挡)、“R”挡位(倒退挡)、“N”挡位(空挡)、“D”挡位(前进挡))。
在控制装置电连接有作为操作部的发动机启停开关(省略图示),并且电连接有车辆的发动机(省略图示)。在发动机停止的状态下,通过乘客来操作发动机启停开关时,发动机启动。另一方面,在发动机被驱动的状态下,通过乘客来操作发动机启停开关时,发动机停止。
在基座12设置有作为旋转单元的自动更正机构24。
在自动更正机构24设置有作为驱动单元的马达26,马达26在把手16的下侧被固定于基座12,并且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马达26的输出轴,蜗轮28以在同轴上并且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被固定,蜗轮28的轴向与上下方向垂直地配置。
在蜗轮28啮合有斜齿轮30,斜齿轮30以在同轴上并且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被固定于轴32的下端部。轴3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基座12,使轴向与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在轴32的上端部,齿轮34以在同轴上并且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被固定。因此,将马达26驱动,使蜗轮28旋转,从而斜齿轮30、轴32以及齿轮34一体旋转。
在基座12且在把手16的下侧,作为旋转部件的大致圆筒状的凸轮转子3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凸轮转子36被配置于与把手16在同轴上的规定旋转位置。在凸轮转子36的外周齿啮合有齿轮34,齿轮34旋转,从而凸轮转子36旋转。
在凸轮转子36一体地设置有作为旋转部的弯曲矩形板状的旋转板36A,旋转板36A向上侧突出,并且沿着凸轮转子36的周壁弯曲。旋转板36A被配置在把手16内,旋转板36A即使把手16在“P”位置与“D”位置之间旋转,也从把手16的卡合突起向一个方向侧以及另一个方向侧分离,从而无法与把手16的卡合突起抵接。
在旋转板36A的内周面,一体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作为构成解除单元的解除部的长尺寸柱状的解除突起38(解除导轨),解除突起38从旋转板36A向凸轮转子36的径向内侧突出。多个解除突起38在凸轮转子36的周向上相互分离,解除突起38相对于限制销20的移动突起20A向一个方向侧分离。解除突起38的另一个方向侧端部以外的部分沿凸轮转子36的周向延伸,解除突起38的另一个方向侧端部以外的下表面成为解除维持面38A,并沿凸轮转子36的周向延伸。解除突起38的另一个方向侧端部随着朝向一个方向侧而向朝向下侧的方向倾斜,解除突起38的另一个方向侧端部的下表面成为作为倾斜面的解除倾斜面38B,随着朝向一个方向侧而向朝向下侧的方向倾斜。
如图1所示那样,在基座12(也可以是支承基座14或者把手16)设置有作为旋转检测单元的旋转传感器40(例如霍尔IC),旋转传感器40对凸轮转子36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并且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以上的结构的换挡装置10中,通过对把手16进行旋转操作,将把手16的换挡位置变更为“P”位置、“R”位置、“N”位置、“D”位置。另外,在对把手16进行旋转操作时,每次变更把手16的换挡位置,限制销20在通过弹簧22的作用力与把手16的限制面18接触的状态下,越过限制面18的凸部18B并且在凹部18A间移动,对把手16的旋转操作作用有节奏感。
然而,如图4所示那样,在把手16被配置于“P”位置以外的换挡位置(“R”位置、“N”位置或者“D”位置,图4中“D”位置)的情况下(换挡传感器检测出了把手16的换挡位置处于“P”位置以外的情况下),在操作发动机启停开关而使发动机停止时,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变更为“P”挡位。并且,该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被变更为“P”挡位的状态维持直至下一次对发动机启停开关进行操作而将发动机启动后使把手16旋转至“P”位置以外的换挡位置(直至换挡传感器检测出把手16的换挡位置被变更为“P”位置以外)。因此,在对发动机启停开关进行操作时,总是使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为“P”挡位。
在把手16被配置于“P”位置以外的换挡位置的情况下,在对发动机启停开关进行操作时(发动机进行了停止以及启动的至少一方时的规定的时机),在自动更正机构24,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使马达26反向驱动,从而蜗轮28、斜齿轮30、轴32以及齿轮34旋转,凸轮转子36向另一个方向旋转。因此,凸轮转子36的旋转板36A与把手16的卡合突起抵接后,将把手16的卡合突起向另一个方向侧按压,从而把手16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把手16旋转至“P”位置。由此,在对发动机启停开关进行了操作时,能够使把手16配置(复原)于“P”位置,从而能够使把手16的换挡位置与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一致。
在把手16旋转至“P”位置时(换挡传感器检测出了把手16的换挡位置处于“P”位置时),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将马达26正向驱动,蜗轮28、斜齿轮30、轴32以及齿轮34旋转,凸轮转子36向一个方向旋转。并且,在凸轮转子36旋转至规定旋转位置时(旋转传感器40检测出了凸轮转子36的旋转位置为规定旋转位置时),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将马达26的正向驱动停止,从而凸轮转子36朝一个方向的旋转停止。因此,凸轮转子36的旋转板36A从把手16的卡合突起向一个方向侧分离,从而即使把手16从“P”位置旋转至“D”位置,把手16的卡合突起也无法与凸轮转子36的旋转板36A抵接。
另外,如上述那样,凸轮转子36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凸轮转子36(旋转板36A)的解除突起38向另一个方向旋转。
因此,在凸轮转子36的旋转板36A将把手16的卡合突起向另一个方向侧按压前,如图5所示,解除突起38的解除倾斜面38B与限制销20的移动突起20A的移动倾斜面20B抵接。并且,如图6所示那样,解除倾斜面38B将移动倾斜面20B向下侧按压,限制销20抵抗弹簧22的作用力而向下侧移动,从而如图7所示那样,移动突起20A到达解除突起38的解除维持面38A的下侧,限制销20相对于把手16的限制面18无法接触而分离(将限制销20朝限制面18的接触解除)。
其后,凸轮转子36的旋转板36A将把手16的卡合突起向另一个方向侧按压,把手16从“P”位置以外的换挡位置旋转至“P”位置时,如图8所示那样,解除突起38的解除维持面38A在移动突起20A的上侧移动,从而通过解除维持面38A维持将移动突起20A向下侧按压的状态,进而维持限制销20相对于把手16的限制面18无法接触而分离的状态。
接下来,在凸轮转子36向一个方向旋转时,解除突起38的解除维持面38A以及解除倾斜面38B在移动突起20A的上侧通过。因此,在凸轮转子36旋转至规定旋转位置前,将基于解除突起38的移动突起20A朝下侧的按压解除,从而限制销20通过弹簧22的作用力与把手16的限制面18接触。
此处,如上述那样,在通过凸轮转子36将把手16从“P”位置以外的换挡位置旋转至“P”位置时,凸轮转子36的解除突起38使限制销20的移动突起20A向下侧移动,限制销20相对于把手16的限制面18无法接触而分离。因此,能够抑制限制销20在通过弹簧22的作用力与限制面18接触的状态下越过限制面18的凹部18A间的凸部18B而引起的异响(越过声)产生。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通过凸轮转子36将把手16从“P”位置以外的换挡位置旋转至“P”位置时,解除突起38旋转,从而解除突起38使限制销20相对于把手16的限制面18无法接触而分离。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使限制销20相对于限制面18无法接触而分离。
另外,解除突起38被设置于凸轮转子36。因此,通过凸轮转子36的旋转能够容易地使解除突起38旋转,从而能够容易地设置解除突起38。
另外,凸轮转子36(解除突起38)的解除倾斜面38B以及限制销20(移动突起20A)的移动倾斜面20B随着朝向一个方向侧而向朝向下侧的方向倾斜。因此,通过凸轮转子36向另一个方向旋转,解除倾斜面38B能够使移动倾斜面20B容易地向下侧移动,从而能够使限制销20容易地从把手16的限制面18分离。
另外,限制销20在把手16的轴向上与把手16的限制面18接触。因此,能够使换挡装置10在把手16的径向上小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
图9通过从上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50,图10通过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示出换挡装置50的主要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50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几乎相同的结构,但以下的点不同。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50中,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限制销20通过柱状的连结部52连结,连结部52的凸轮转子36径向外侧的外侧面沿着凸轮转子36的周向弯曲。在连结部52的外侧面一体地设置有长尺寸柱状的移动突起20A(移动导轨),移动突起20A从连结部52向凸轮转子36的径向外侧突出。移动突起20A的一个方向侧端部以外的部分沿凸轮转子36的周向延伸,移动突起20A的一个方向侧端部以外的上表面成为移动维持面20C,并沿凸轮转子36的周向延伸。移动突起20A的一个方向侧端部随着朝向另一个方向侧而向朝向上侧的方向倾斜,移动突起20A的一个方向侧端部的上表面成为移动倾斜面20B,随着朝向另一个方向侧而向朝向上侧的方向倾斜。
在凸轮转子36且在旋转板36A的另一个方向侧附近,一体地设置有柱状的解除突起38,解除突起38向凸轮转子36的径向内侧突出。解除突起38的下侧并且另一个方向侧的部分成为解除倾斜面38B,解除倾斜面38B随着朝向另一个方向侧而向朝向上侧的方向倾斜。
然而,在自动更正机构24中,凸轮转子36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凸轮转子36的解除突起38向另一个方向旋转。
因此,在凸轮转子36的旋转板36A将把手16的卡合突起向另一个方向侧按压前,解除突起38的解除倾斜面38B与限制销20(连结部52)的移动突起20A的移动倾斜面20B抵接。并且,解除倾斜面38B将移动倾斜面20B向下侧按压,限制销20(包括连结部52)抵抗弹簧22的作用力而向下侧移动,从而解除突起38到达移动突起20A的移动维持面20C的上侧,进而限制销20相对于把手16的限制面18无法接触而分离(将限制销20朝限制面18的接触解除)。
其后,凸轮转子36的旋转板36A将把手16的卡合突起向另一个方向侧按压,使把手16从“P”位置以外的换挡位置旋转至“P”位置时,解除突起38在移动突起20A的移动维持面20C的上侧移动,从而通过解除突起38维持将移动维持面20C向下侧按压的状态,从而维持限制销20相对于把手16的限制面18无法接触而分离的状态。
接下来,凸轮转子36向一个方向旋转时,解除突起38在移动突起20A的移动维持面20C以及移动倾斜面20B的上侧通过。因此,在凸轮转子36旋转至规定旋转位置前,将基于解除突起38的移动突起20A朝下侧的按压解除,从而限制销20通过弹簧22的作用力与把手16的限制面18接触。
由此,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另外,连结部52连结多个限制销20,从而多个限制销20能够一体移动。因此,能够使多个限制销20一体移动而从把手16的限制面18分离,从而能够使多个限制销20容易地从把手16的限制面18分离。另外,使解除突起38的数量比限制销20的数量少(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也能够使多个限制销20从把手16的限制面18分离。因此,能够缩小解除突起38以及移动突起20A的凸轮转子36周向的设置范围,从而能够缩小为了使多个限制销20从把手16的限制面18分离所需要的空间。
[第三实施方式]
图11通过从上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60,图12通过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示出换挡装置60的主要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60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几乎相同的结构,但以下的点不同。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60中,在基座12且在限制销20间,作为解除体的连杆6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连杆62与凸轮转子36在轴向平行地配置,并能够向解除方向(图11等的箭头C的方向)以及复原方向(图11等的箭头D的方向)旋转。在连杆62一体地设置有柱状的旋转突起62A,旋转突起62A向凸轮转子36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前端面在连杆62的旋转方向上以凸状弯曲。另外,凸轮转子36的旋转板36A的另一个方向侧端面在壁厚方向上以凸状弯曲。
在连杆62一体地设置有一对矩形板状的解除突起38,一对解除突起38分别向一个方向侧与另一个方向侧突出。解除突起38的下表面成为解除倾斜面38B,解除倾斜面38B随着朝向复原方向侧而向朝向下侧的方向倾斜。
一个方向侧的限制销20的移动突起20A向另一个方向侧突出,在该移动突起20A的复原方向侧配置有连杆62的一个方向侧的解除突起38的前端部。另一个方向侧的限制销20的移动突起20A向一个方向侧突出,在该移动突起20A的复原方向侧配置有连杆62的另一个方向侧的解除突起38的前端部。在移动突起20A的上侧并且复原方向的部分形成有移动倾斜面20B,移动倾斜面20B随着朝向复原方向侧而向朝向下侧的方向倾斜。
然而,在自动更正机构24中,在凸轮转子36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凸轮转子36的解除突起38向另一个方向旋转。
因此,在凸轮转子36的旋转板36A将把手16的卡合突起向另一个方向侧按压前,如图13所示那样,旋转板36A的另一个方向侧端部与连杆62的旋转突起62A抵接,连杆62向解除方向旋转。并且,连杆62的解除突起38的解除倾斜面38B与限制销20的移动突起20A的移动倾斜面20B抵接,解除倾斜面38B将移动倾斜面20B向下侧按压,从而限制销20抵抗弹簧22的作用力而向下侧移动。而且,旋转突起62A到达旋转板36A的内周面,从而限制销20相对于把手16的限制面18无法接触而分离(将限制销20朝限制面18的接触解除)。
其后,凸轮转子36的旋转板36A将把手16的卡合突起向另一个方向侧按压,使把手16从“P”位置以外的换挡位置旋转至“P”位置时,如图14所示那样,旋转突起62A在旋转板36A的内周面移动,将连杆62朝复原方向的旋转卡止,从而通过解除突起38维持将移动突起20A向下侧按压的状态,进而维持限制销20相对于把手16的限制面18无法接触而分离的状态。
接下来,在凸轮转子36向一个方向旋转时,旋转板36A通过旋转突起62A。因此,凸轮转子36旋转至规定旋转位置前,通过弹簧22的作用力,连杆62向复原方向旋转,将基于解除突起38的移动突起20A朝下侧的按压解除,从而限制销20与把手16的限制面18接触。
由此,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基于解除突起38被设置于凸轮转子36的作用以及效果之外,还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另外,连杆62与凸轮转子36分开设置。因此,连杆62的解除突起38不与凸轮转子36一体旋转,从而能够抑制解除突起38与凸轮转子36的周围的其他部件干涉。
[第四实施方式]
图15通过从上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70。并且,图16通过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示出换挡装置70的主要部分,图17通过从上侧观察的俯视图示出换挡装置70的主要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70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几乎相同的结构,但以下的点不同。
如图15~图17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换挡装置70中,在把手16的下端部且在内周侧部分形成有限制面18,限制面18朝向把手16的径向内侧。
在基座12且在各限制面18的把手16径向内侧支承有大致长方体状的限制销20,限制销20的轴向(长边方向)与上下方向垂直地配置。限制销20被限制朝宽度方向以及壁厚方向的移动,并且能够沿轴向移动,限制销20的前端面(把手16径向外侧的面)成为移动倾斜面20B,在宽度方向上以凸状弯曲。另外,在限制销20未设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突起20A。
在基座12与限制销20之间架设有弹簧22,弹簧22将限制销20向前端侧推压,使限制销20的移动倾斜面20B与把手16的限制面18接触。
在凸轮转子36一体地设置有解除突起38,解除突起38向凸轮转子36的径向内侧突出,并且相对于限制销20向一个方向侧分离。解除突起38的内周面成为解除维持面38A,沿凸轮转子36的周向延伸,解除突起38的另一个方向侧的端面成为解除倾斜面38B,随着朝向一个方向侧而向朝向凸轮转子36的径向内侧的方向倾斜。
然而,在自动更正机构24中,凸轮转子36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凸轮转子36的解除突起38向另一个方向旋转。
因此,凸轮转子36的旋转板36A将把手16的卡合突起向另一个方向侧按压前,解除突起38的解除倾斜面38B与限制销20的移动倾斜面20B(前端面)抵接。并且,解除倾斜面38B将移动倾斜面20B向凸轮转子36的径向内侧按压,限制销20抵抗弹簧22的作用力而向凸轮转子36的径向内侧移动,从而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那样,移动倾斜面20B到达解除突起38的解除维持面38A的内周侧,限制销20相对于把手16的限制面18无法接触而分离(将限制销20朝限制面18的接触解除)。
其后,凸轮转子36的旋转板36A将把手16的卡合突起向另一个方向侧按压,使把手16从“P”位置以外的换挡位置旋转至“P”位置时,解除突起38的解除维持面38A在限制销20的移动倾斜面20B移动,从而通过解除维持面38A维持将移动倾斜面20B向凸轮转子36的径向内侧按压的状态,进而维持限制销20相对于把手16的限制面18无法接触而分离的状态。
接下来,凸轮转子36向一个方向旋转时,解除突起38的解除维持面38A以及解除倾斜面38B通过限制销20的移动倾斜面20B。因此,使凸轮转子36旋转至规定旋转位置前,将基于解除突起38的移动倾斜面20B朝凸轮转子36径向内侧的按压解除,从而限制销20通过弹簧22的作用力与把手16的限制面18接触。
由此,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另外,限制销20在把手16的径向侧与把手16的限制面18接触。因此,能够使换挡装置70在把手16的轴向上小型化。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把手16被配置于“P”位置以外的换挡位置的状态下,操作发动机启停开关而使发动机停止时,也可以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变更为“P”挡位后将把手16的换挡位置变更为“P”位置,另外,也可以将把手16的换挡位置变更为“P”位置后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变更为“P”挡位。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自动更正机构24将把手16的换挡位置变更为“P”位置。然而,也可以自动更正机构24将把手16的换挡位置变更为“P”位置以外的换挡位置(例如“R”位置、“N”位置以及“D”位置)。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分别设置多个限制面18以及限制销20。然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以及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分别设置一个限制面18以及限制销20。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基座12侧设置限制销20,并且在把手16侧设置限制面18。然而,也可以在把手16侧设置限制销20,并且在基座12侧设置限制面18。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弹簧22对限制销20进行推压。然而,也可以弹簧22对限制面18进行推压。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使换挡装置10、50、60、70成为线控式的装置。然而,也可以使换挡装置10、50、60、70成为线控式以外(例如机械的线缆式)的装置。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将换挡装置10、50、60、70设置于仪表盘。然而,也可以将换挡装置10、50、60、70设置于车室的底部、柱罩。

Claims (6)

1.一种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换挡体,其旋转而使换挡位置变更;
设置体,其供所述换挡体相对旋转;
接触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换挡体以及所述设置体的一方;
接触部件,其被设置于所述换挡体以及所述设置体的另一方,并通过与所述接触部接触而对所述换挡体作用从换挡位置间朝换挡位置侧的转矩;
旋转单元,其通过使所述换挡体旋转而变更所述换挡体的换挡位置;以及
解除单元,其在所述旋转单元使所述换挡体旋转时将所述接触部件朝所述接触部的接触解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旋转部件,其被设置于所述旋转单元,并使所述换挡体旋转;以及
解除部,其被设置于所述解除单元,并在所述旋转部件使所述换挡体旋转时移动而将所述接触部件朝所述接触部的接触解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部被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部与所述旋转部件被分别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倾斜面,其被设置于所述解除部的与所述接触部件的抵接部分以及所述接触部件的与所述解除部的抵接部分的至少一方,并随着朝向所述解除部的移动方向而向朝向所述接触部一侧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多个所述接触部件能够一体移动。
CN201611121932.7A 2015-12-21 2016-12-08 换挡装置 Active CN1068917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49005A JP6246183B2 (ja) 2015-12-21 2015-12-21 シフト装置
JP2015-249005 2015-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1719A true CN106891719A (zh) 2017-06-27
CN106891719B CN106891719B (zh) 2018-11-13

Family

ID=57539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21932.7A Active CN106891719B (zh) 2015-12-21 2016-12-08 换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8169B2 (zh)
EP (1) EP3184860B1 (zh)
JP (1) JP6246183B2 (zh)
CN (1) CN10689171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9448A1 (zh) * 2017-08-09 2019-02-1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装置和汽车
CN110388456A (zh) * 2018-04-23 2019-10-29 德韧营运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选择性锁定和位置复位的旋转式换挡器
CN111163965A (zh) * 2017-11-06 2020-05-15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换挡装置
CN113277452A (zh) * 2021-06-17 2021-08-20 山西科森电力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房锅炉检修装置
CN113700843A (zh) * 2020-05-22 2021-11-2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换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9014B2 (ja) * 2014-11-13 2018-08-2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US10309525B2 (en) * 2015-04-22 2019-06-04 Sl Corporation Vehicle transmission having dial type gear shift
US10927946B2 (en) * 2015-04-22 2021-02-23 Sl Corporation Vehicle transmission
US11280400B2 (en) * 2017-05-24 2022-03-22 Ghsp, Inc. Transmission shifter with improved feel positioner
JP2019006138A (ja) * 2017-06-20 2019-01-1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JP6752766B2 (ja) * 2017-09-04 2020-09-0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JP6795477B2 (ja) * 2017-09-04 2020-12-0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EP3453925B1 (en) * 2017-09-08 2021-08-18 Fico Triad, S.A. Shift by wire shifter device
JP2019051867A (ja) * 2017-09-15 2019-04-0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JP2019064549A (ja) * 2017-10-05 2019-04-2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US20190211921A1 (en) * 2018-01-05 2019-07-11 Kabushiki Kaisha Tokai-Rika-Denki-Seisakusho Shift device
WO2019181288A1 (ja) * 2018-03-19 2019-09-26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KR102522916B1 (ko) * 2018-09-11 2023-04-18 에스엘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변속 장치
JP2020111153A (ja) * 2019-01-10 2020-07-2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KR102659241B1 (ko) * 2019-03-08 2024-04-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다이얼 타입 변속레버 장치
USD919519S1 (en) * 2019-08-14 2021-05-18 Hyundai Motor Company Shift-by-wire controller for an automobile
KR20210058343A (ko) * 2019-11-14 2021-05-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다이얼타입 변속조작장치용 래틀저감장치
KR20210058341A (ko) 2019-11-14 2021-05-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다이얼타입 변속조작장치용 간접조명장치
JP7353229B2 (ja) * 2020-04-13 2023-09-2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KR20220028873A (ko) * 2020-08-31 2022-03-08 엘에스오토모티브테크놀로지스 주식회사 전자식 레인지 쉬프팅 장치
JP7323500B2 (ja) * 2020-10-15 2023-08-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セレクタユニット
JP1702009S (ja) * 2021-01-08 2021-12-13 自動車用シフトスイッチ
DE102021121956A1 (de) 2021-08-25 2023-03-02 Valeo Schalter Und Sensoren Gmbh Lenkstockschalt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Lenkstockschalt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7287A1 (en) * 2007-10-31 2009-04-30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Gearshift Device
KR20120139881A (ko) * 2011-06-20 2012-12-28 경창산업주식회사 다이얼형 무패턴 시프트 장치
WO2014133215A1 (ko) * 2013-02-27 2014-09-04 대성전기공업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변속 레인지 스위치 장치
US20140345409A1 (en) * 2013-05-21 2014-11-27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Shift device
JP5647531B2 (ja) * 2011-01-28 2014-12-24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シフト切替装置
US20150152958A1 (en) * 2013-12-03 2015-06-04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Shift device
JP2015107669A (ja) * 2013-12-03 2015-06-1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7026U (ja) * 1983-09-05 1985-04-02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回転軸用動作切換装置
JPH0635325Y2 (ja) * 1988-02-25 1994-09-14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操作機構
US5775165A (en) * 1996-10-22 1998-07-0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shift control detent mechanism
US5945647A (en) * 1997-10-07 1999-08-31 Trw Inc. Electrical control apparatus with a member having rotary and axial operation
US6324928B1 (en) * 2000-04-27 2001-12-04 Eaton Corporation Detent plunger assembly and control method
US20040244524A1 (en) * 2003-04-15 2004-12-09 Russell Ronald A. Electronically actuated shifter mechanism
US7571662B2 (en) * 2004-08-18 2009-08-11 Jaguars Cars Limited Selector mechanism for a motor vehicle transmission
DE102004041087A1 (de) * 2004-08-24 2006-03-16 Zf Friedrichshafen Ag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US7654168B2 (en) * 2006-10-20 2010-02-02 Chrysler Group Llc Detent spring
JP2011034329A (ja) * 2009-07-31 2011-02-17 Alps Electric Co Ltd 操作感触可変入力装置
US8960040B2 (en) * 2011-09-14 2015-02-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onic shifter with adaptive position
JP6522870B2 (ja) * 2012-08-06 2019-05-2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DE102012219803A1 (de) * 2012-10-30 2014-04-30 Zf Friedrichshafen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swählen einer Schalterstellung
WO2014198293A1 (en) * 2013-06-11 2014-12-18 Kongsberg Automotive Ab Shifter assembly having a detent track and a plunger movable within the detent track for selecting one of a plurality of gears of a transmission for a vihicle
DE102013221041A1 (de) 2013-10-17 2015-04-23 Lemförder Electronic GmbH Vorrichtung zum Verstellen eines Bedienelements eines Automatikgetriebes eines Fahrzeugs in eine Parkposition,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erartigen Vorrichtung und Schaltvorrichtung zum Schalten eines Automatikgetriebes eines Fahrzeugs
DE102014225114A1 (de) * 2013-12-09 2015-06-11 Kostal Of America Drehschalter mit programmierbaren Endanschlägen und variabler taktiler Rückmeldung
US9334949B2 (en) * 2013-12-13 2016-05-10 Ghsp, Inc. Rotary shifting device with motorized knob
US20170074391A1 (en) 2015-09-16 2017-03-16 Ghsp, Inc. Rotatable vehicle transmission shifter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07287A1 (en) * 2007-10-31 2009-04-30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Gearshift Device
JP5647531B2 (ja) * 2011-01-28 2014-12-24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シフト切替装置
KR20120139881A (ko) * 2011-06-20 2012-12-28 경창산업주식회사 다이얼형 무패턴 시프트 장치
WO2014133215A1 (ko) * 2013-02-27 2014-09-04 대성전기공업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변속 레인지 스위치 장치
US20140345409A1 (en) * 2013-05-21 2014-11-27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Shift device
US20150152958A1 (en) * 2013-12-03 2015-06-04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Shift device
JP2015107669A (ja) * 2013-12-03 2015-06-1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9448A1 (zh) * 2017-08-09 2019-02-1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装置和汽车
CN111163965A (zh) * 2017-11-06 2020-05-15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换挡装置
CN110388456A (zh) * 2018-04-23 2019-10-29 德韧营运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选择性锁定和位置复位的旋转式换挡器
CN113700843A (zh) * 2020-05-22 2021-11-2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换挡装置
CN113277452A (zh) * 2021-06-17 2021-08-20 山西科森电力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房锅炉检修装置
CN113277452B (zh) * 2021-06-17 2022-06-03 山西科森电力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房锅炉检修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88169B2 (en) 2019-05-14
EP3184860B1 (en) 2020-04-29
CN106891719B (zh) 2018-11-13
JP6246183B2 (ja) 2017-12-13
EP3184860A2 (en) 2017-06-28
EP3184860A3 (en) 2017-07-26
JP2017114176A (ja) 2017-06-29
US20170175883A1 (en) 201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1719A (zh) 换挡装置
CN105605213B (zh) 换挡装置
CN106895139A (zh) 换档装置
CN101799070B (zh) 一种手动变速器的换挡装置
JP6556132B2 (ja) 車両のオートマチック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ための操作要素の移動の設定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車両のオートマチック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をシフトするためのシフト装置
CN104015783B (zh) 转向角传感器及使用该转向角传感器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2909681B (zh) 电动工具
CN103946588B (zh) 具有磁性传感器的线性致动器组件
JP6559155B2 (ja) 自動車伝動機構装置のギヤ段をセレクト及びシフトする、スライダ機構を備えるシングルモータ型伝動機構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2729221B (zh) 震动起子电钻
CN102269265B (zh) 用于机动车齿轮箱的齿轮控制设备及其转鼓
CN101720193A (zh) 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CN107021131A (zh) 转向装置
US20120160595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and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CN101922547A (zh) 自限位式电子换挡器
CN103161844A (zh) 用于离合器的致动器装置
JP6584404B2 (ja) 車両のオートマチック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ための操作要素の移動の設定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車両のオートマチック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をシフトするためのシフト装置
CN103328866A (zh) 换档促动器
CN106545655A (zh) 用于车辆的驻车机构
CN104999911A (zh) 用于变速箱的换挡装置
CN105164451A (zh) 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变速器执行器以及用于控制变速器执行器的方法
CN106195257B (zh) 一种amt自动选换挡装置
CN104565336B (zh) 手动变速器的换挡装置
CN104279321A (zh) 电动车后桥换挡变速装置
CN103032542A (zh) 凸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