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89222B - 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89222B
CN106889222B CN201710165558.9A CN201710165558A CN106889222B CN 106889222 B CN106889222 B CN 106889222B CN 201710165558 A CN201710165558 A CN 201710165558A CN 106889222 B CN106889222 B CN 1068892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
frying
roller
tea
p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655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89222A (zh
Inventor
胡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Dawushan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Dawusha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Dawushan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Dawushan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655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892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89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89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89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89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所述滚筒的轴线上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滚筒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环绕所述转轴由左至右依次交替连接有多个弧形的翻炒桨,每相邻两翻炒桨在轴线投影重合的长度为左侧翻炒桨在轴线投影长度的1/2,所述翻炒桨的中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滚筒内还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均与一集成控制面板相连。本发明滚筒实现了两级充分翻炒,多桨翻炒增加了茶叶的贴锅时间,使茶叶得到长时间均匀的高温受热,防止茶叶翻炒不均,利于保持茶叶原有的炒锅香风味,也便于茶叶水分快速蒸发,炒干后的成品茶叶品质优良。

Description

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
背景技术
炒茶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普龙茶、部分红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炒茶杀青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茶叶产品的品质。杀青首先要求迅速、及时地破坏酶的催化;温度是影响酶的催化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部分茶类杀青时要遵循“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首要原则,即刚开始杀青时温度要高,使酶的活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受到破坏,随后温度降低,促进内含物的转化,保证杀青的理化变化程度都能达到茶叶品质的要求。炒茶杀青的好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杀青方式、杀青温度、杀青时间和鲜叶质量的相互关系,在相同工艺参数的条件下,改变炒茶装置,杀青实际效果将有很大差异。
目前我国茶叶的主要杀青方式有滚筒杀青、锅炒杀青、热风杀青、蒸汽杀青、微波杀青、蒸汽-热风混合式杀青等。滚筒杀青是一种我国茶叶常用的杀青方式,目前除少数名茶高等级别(特级至一级)的还采用手工杀青外,大多数茶叶都选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一般可达到干茶及茶汤色绿、香气高长、滋味浓爽的要求。但是,现有的炒茶机在炒茶过程中,茶叶经常不能均匀翻炒,使得炒茶品质高低不齐,还会导致青叶的湿度不一,从而使茶叶颜色不一。再者,在滚筒的往复运动中容易出现茶叶向一边集中,导致受热不均,影响到茶叶的理条效果。因此,亟需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炒茶滚筒,在保证整锅茶叶品质稳定性的前提下,翻炒均匀,实现炒茶杀青的规模化工艺,利于炒茶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生产,更好地制作出高品质的茶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可以用于替换现有炒茶滚筒,实现茶叶的充分翻炒,保证整锅茶叶品质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包括一水平放置的滚筒、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滚筒的一端面外侧设有加料斗,另一端面外侧设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滚筒的轴线上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由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滚筒由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环绕所述转轴由左至右依次交替连接有多个弧形的翻炒桨,每相邻两翻炒桨在轴线投影重合的长度为左侧翻炒桨在轴线投影长度的1/2,所述翻炒桨的中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滚筒内还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均与一集成控制面板相连。
本发明所述炒茶滚筒通过滚筒和转轴的两级旋转,对放入其内的茶叶进行充分翻炒,并且,由于转轴上相邻两翻炒桨有1/2部分是重合的,使得翻炒桨在翻炒的过程中不存在死角。同时,在炒茶过程中,通过一集成控制面板对滚筒内温度、湿度、滚筒转速和转轴转速进行监控,通过温度、湿度的检测温度进而调节滚筒转速、转轴转速,或者调节用于给炒茶滚筒加热的大小,实现对所述炒茶滚筒运行参数的监测及智能调节。一般情况下,给滚筒加温时,仅能控制加热温度的大小,而同样壁温的滚筒由于茶叶的添加量、炒茶的快慢、滚筒的通风情况,其内的温度可能会存在差异,本发明将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每个翻炒桨的中部,即可实时监测到在滚筒中部的温度,根据测量得到的温度及给滚筒加热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对滚筒转速、转轴转速或加热温度进行调节,使得两者之间的差值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本发明所述集成控制面板用于集成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还可以对炒茶滚筒外的其他部件参数进行集成控制,如对滚筒的加热温度、风机的抽风或送风功率等等。所述集成控制面板采用现有的设备,对本发明所需参数进行集成控制,现实可行。
优选地,所述滚筒的内壁也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滚筒内壁或转轴上或转轴与翻炒桨的连接处。设在滚筒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可便于发现局部过热的情况,局部过热可能是由于茶叶断碎在某一局部烘烤时产生焦粘、进而导致局部温度越来越高的情况发生。该温度传感器当其检测温度高于滚筒加热温度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
多个所述翻炒桨与轴线平行的宽度可以有多种,优选地,多个所述翻炒桨在轴线投影的长度相同,可以更好地避免翻炒时的死角。
优选地,多个所述翻炒桨的外形相同,所述翻炒桨的中轴线长度为所述滚筒半径的0.8~0.9。
优选地,每相邻两所述翻炒桨的夹角为120°或180°。
优选地,所述翻炒桨的弧形边缘上设有缓冲层,缓冲层能够避免翻炒桨与茶叶接触时由于作用力太大导致的碎叶增多。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传动使所述滚筒绕轴线旋转,所述齿轮有2~3组,位于所述滚筒的外壁。
优选地,设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滚筒端面上还设有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与一风机相连。所述出风装置用于对滚筒内的茶叶进行送风,避免滚筒内积聚湿气;该出风装置的风量大小可调,由所述集成控制面板进行调控。设置风机的目的在于促进滚筒内茶叶的水分蒸发,风力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所述风机及出风装置便于茶叶辉锅,除水分、充分干燥,增发香气滋味,使在制品色泽达到灰绿油润的品质特征;在制品经过炒三青,含水率达到20%左右时控制风机运行。
优选地,所述滚筒内壁的长度与滚筒的内径的比值为7:6,有效解决了目前滚筒炒茶机过长过大的问题,使得茶叶的水分能够及时快速的散发。
优选地,所述设有加料斗的滚筒端面设有筛网,便于在烘炒时将产生的茶末吹出。所述筛网在进出料时取下,在滚筒炒茶杀青时安装在其端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滚筒实现了两级充分翻炒,翻炒速度加快、翻炒效果更佳,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炒制不当产生的断碎;多桨翻炒增加了茶叶的贴锅时间,使茶叶得到长时间均匀的高温受热,防止茶叶翻炒不均,导致茶叶变焦或受热不均,利于保持茶叶原有的炒锅香风味,也便于茶叶水分在不粘锅的条件下,快速蒸发;滚筒旋转使整个筒内受热均匀,避免了茶末沉底焦糊,影响炒茶产品的品质,提高了茶叶品质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费用的支出。利用本发明滚筒进行炒茶,炒干后的成品茶叶不会产生焦边、爆点现象,茶叶品质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多个所述翻炒桨的一种轴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多个所述翻炒桨的另一种轴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缓冲层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滚筒设有出风装置的一端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滚筒设有筛网的一端面示意图。
图中:1、滚筒;101、转轴;102、翻炒桨;103、温度传感器;104、湿度传感器;105、缓冲层;2、第一驱动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4、加料斗;5、集成控制面板;6、出风装置;7、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以下以具体实施条件为例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包括一水平放置的滚筒1、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所述滚筒1的右侧端面外侧设有加料斗4,左侧端面外侧设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所述滚筒1的轴线上设有一转轴101,所述转轴101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连接,第一驱动装置2驱动转轴101旋转。所述滚筒1由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驱动旋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为多组齿轮对,通过齿轮传动使所述滚筒1绕其轴线旋转,图中所述齿为2组,分别靠近所述滚筒1的左右端部,位于所述滚筒1的外壁。
环绕所述转轴101由左至右依次交替连接有多个弧形的翻炒桨102,每相邻两翻炒桨102在轴线投影重合的长度为左侧翻炒桨102在轴线投影长度的1/2,即相邻两翻炒桨102在轴线上的投影有1/2部分是重合的。多个所述翻炒桨的径向长度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多个所述翻炒桨与轴线平行的宽度可以有多种,为制造方便,使同一滚筒1内的翻炒桨102外形相同,所述翻炒桨102的中轴线长度为所述滚筒半径的0.8~0.9,多个所述翻炒桨102在轴线投影的长度相同,可以更好地避免翻炒时的死角。
所述翻炒桨102的中部以及滚筒1的内壁设有温度传感器103,所述滚筒1内还设有湿度传感器104,具体地,所述湿度传感器104可以设在所述转轴101上或滚筒1内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103、湿度传感器104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第二驱动装置3均与一集成控制面板5相连。设在滚筒1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103可便于发现局部过热的情况,局部过热可能是由于茶叶断碎在某一局部烘烤时产生焦粘、进而导致局部温度越来越高的情况发生。该温度传感器当其检测温度高于滚筒加热温度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
所述集成控制面板5用于集成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103、湿度传感器104、第一驱动装置2、第二驱动装置3,还可以对炒茶滚筒1外的其他部件参数进行集成控制,如对滚筒的加热温度、风机的抽风或送风功率等等。所述集成控制面板5采用现有的设备,对本发明所需参数进行集成控制,现实可行。
本发明所述炒茶滚筒通过滚筒1和转轴101的两级旋转,对放入其内的茶叶进行充分翻炒,并且,由于转轴101上相邻两翻炒桨102有1/2部分是重合的,使得翻炒桨102在翻炒的过程中不存在死角。同时,在炒茶过程中,通过一集成控制面板5对滚筒内温度、湿度、滚筒转速和转轴转速进行监控,通过温度、湿度的检测温度进而调节滚筒转速、转轴转速,或者调节用于给炒茶滚筒加热的大小,实现对所述炒茶滚筒运行参数的监测及智能调节。一般情况下,给滚筒加温时,仅能控制加热温度的大小,而同样壁温的滚筒由于茶叶的添加量、炒茶的快慢、滚筒的通风情况,其内的温度可能会存在差异,本发明将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每个翻炒桨的中部,即可实时监测到在滚筒中部的温度,根据测量得到的温度及给滚筒加热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对滚筒转速、转轴转速或加热温度进行调节,使得两者之间的差值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每相邻两所述翻炒桨102的夹角为120°或180°。图2为夹角120°的轴向示意图,绕所述转轴101顺时针或逆时针,所述翻炒桨102依次旋转120°,即从轴向看去,有三个翻炒桨102。图3为夹角180°的轴向示意图,所述翻炒桨102依次旋转180°,即从轴向看去,有两个在同一平面的翻炒桨102。所述翻炒桨102的弧形边缘上设有缓冲层105,如图4,缓冲层105能够避免翻炒桨102与茶叶接触时由于作用力太大导致的碎叶增多。
实施例3
如图5~6所示,为更好地控制滚筒内的湿度,设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的滚筒端面上还设有出风装置6、风机,所述出风装置6与风机固连。所述出风装置6用于对滚筒1内的茶叶进行送风,避免滚筒1内积聚湿气;该出风装置6的风量大小可调,由所述集成控制面板5进行调控。设置风机的目的在于促进滚筒1内茶叶的水分蒸发,风力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所述风机及出风装置6便于茶叶辉锅,除水分、充分干燥,增发香气滋味,使在制品色泽达到灰绿油润的品质特征;在制品经过炒三青,含水率达到20%左右时控制风机运行。
所述设有加料斗的滚筒端面设有筛网7,便于在烘炒时将产生的茶末吹出。所述筛网7在进出料时取下,在滚筒炒茶杀青时安装在其端面上。
所述滚筒1内壁的材质可为不锈钢或生铁,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滚筒内壁的长度与滚筒的内径的比值为7:6,有效解决了目前滚筒炒茶机过长过大的问题,使得茶叶的水分能够及时快速的散发。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例来说明的详细结构特征以及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特征及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特征以及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部件的等效替换以及辅助部件的增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平放置的滚筒、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滚筒的一端面外侧设有加料斗,另一端面外侧设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滚筒的轴线上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由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滚筒由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环绕所述转轴由左至右依次交替连接有多个弧形的翻炒桨,每相邻两翻炒桨在轴线投影重合的长度为左侧翻炒桨在轴线投影长度的1/2,多个所述翻炒桨在轴线投影的长度相同,多个所述翻炒桨的外形相同,所述翻炒桨的中轴线长度为所述滚筒半径的0.8~0.9;所述翻炒桨的中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滚筒内还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滚筒内壁或转轴上或转轴与翻炒桨的连接处,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均与一集成控制面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所述翻炒桨的夹角为120°或180°,所述翻炒桨的弧形边缘上设有缓冲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传动使所述滚筒绕轴线旋转,所述齿轮有2~3组,位于所述滚筒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滚筒端面上还设有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与一风机相连。
CN201710165558.9A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 Active CN1068892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65558.9A CN106889222B (zh)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65558.9A CN106889222B (zh)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89222A CN106889222A (zh) 2017-06-27
CN106889222B true CN106889222B (zh) 2021-03-16

Family

ID=59192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65558.9A Active CN106889222B (zh)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892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7226A (zh) * 2017-09-11 2017-12-15 陈玉霞 一种茶叶翻炒装置
CN109619218B (zh) * 2018-11-09 2022-02-0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茶叶加工设备控制方法
CN109430436B (zh) * 2018-11-09 2022-01-2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带有自动喷气机构的茶叶加工设备
CN109452380B (zh) * 2018-11-09 2022-01-2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茶叶加工设备控制方法
CN109548895B (zh) * 2018-11-09 2022-01-25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红外测距的炒茶设备控制方法
CN111537097B (zh) * 2020-05-19 2021-11-26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提取手工炒茶受热特性的温度监测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84587U (zh) * 2014-06-24 2014-10-22 林福兴 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
CN203913235U (zh) * 2014-06-19 2014-11-05 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 一种炒茶机
CN205567669U (zh) * 2016-03-14 2016-09-14 徐国森 一种太阳能茶叶杀青机
CN205727908U (zh) * 2016-05-12 2016-11-30 黄伙水 一种自动控温的全自动炒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38759B1 (ko) * 2014-12-23 2017-05-23 석원대 원통형 살청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13235U (zh) * 2014-06-19 2014-11-05 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 一种炒茶机
CN203884587U (zh) * 2014-06-24 2014-10-22 林福兴 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
CN205567669U (zh) * 2016-03-14 2016-09-14 徐国森 一种太阳能茶叶杀青机
CN205727908U (zh) * 2016-05-12 2016-11-30 黄伙水 一种自动控温的全自动炒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89222A (zh) 201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9222B (zh) 一种多桨翻炒的炒茶滚筒
CN202286220U (zh) 红外转筒式炒籽机
CN208653126U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设备
CN107847065A (zh) 一种烹调方法
CN204180837U (zh) 一种螺旋煮肉机
CN204032242U (zh) 一种茶叶杀青装置
CN215404092U (zh) 一种小磨香油生产用芝麻烘炒装置
CN207707750U (zh) 夹层锅
CN207011624U (zh) 一种多桨螺旋炒茶机
CN105286039A (zh) 一种电加热旋转滚筒、全自动干果炒货机及其控制电路
CN204888611U (zh) 一种茶叶杀青筒
CN205106333U (zh) 一种电加热旋转滚筒、全自动干果炒货机及其控制电路
CN208275316U (zh) 一种化糖罐
CN104738208B (zh) 喷涂式豆棒卷制机
CN216292871U (zh) 一种桑叶杀青装置
CN215531332U (zh) 一种改进型茶叶加工用杀青机
CN203728798U (zh) 一种加工香油的芝麻处理系统
CN211522148U (zh) 一种食用菌米酒蒸煮装置
CN204560846U (zh) 一种碗团凉粉凉皮面皮生产装置
CN204482959U (zh) 一种辣椒烘炒装置
CN208872019U (zh) 一种中药颗粒烘干设备
CN207222003U (zh) 一种种子类药材快速脱壳装置
CN207969638U (zh) 一种转筒式炒锅
CN207040826U (zh) 一种茶树菇烘干装置
CN109303349A (zh) 一种奶油打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 Jia

Inventor before: Hu Quanbo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