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4849A - 靠背、车辆、以及导轨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靠背、车辆、以及导轨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94849A CN106794849A CN201580052720.5A CN201580052720A CN106794849A CN 106794849 A CN106794849 A CN 106794849A CN 201580052720 A CN201580052720 A CN 201580052720A CN 106794849 A CN106794849 A CN 1067948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rest
- vehicle
- wall
- holding member
- basic componen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830 Polyurethane Foa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96 polyurethane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858 resili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C=C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309466 calf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60 resin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14 tu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7/00—Other furniture or furnish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3/00—Seats
- B61D33/0007—Details; Accesso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04—Padded linings for the vehicle interior ;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padded or non-padded linin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6/00—Stand-alone rests or supports for feet, legs, arms, back or hea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6/00—Stand-alone rests or supports for feet, legs, arms, back or head
- A47C16/005—Back-res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06—Harnes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43—Back-rests or cushions shape of the back-res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46—Back-rests or cushions shape of the cush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00—Carriages for ordinary railway passenger traffic
- B61D1/04—General arrangements of sea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3/00—Seats
- B61D33/0057—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in vehicles
- B61D33/0064—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in vehicles not adjustably mounted; suppor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002/24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o support passengers in a half-standing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021/0206—Self-supporting restraint systems, e.g. restraining arms, plates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021/0206—Self-supporting restraint systems, e.g. restraining arms, plates or the like
- B60R2021/0246—Self-supporting restraint systems, e.g. restraining arms, plates or the like mounted on side wa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30—Railway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3/00—Sea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11/06—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Special Chairs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靠背(200)包括:板状的基础部件(10),其沿着主面(12)设置,主面(12)包含在与车辆的地板(F)交差方向延伸的基准线(13);保持部件(11),其设置在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上,并且,在承受向主面(12)方向的负荷的状态下具有曲面形状的表面(14B)。根据该结构,在站立的乘客倚靠在靠背(200)上时,由于乘客的负荷,保持部件(11)为曲面形状,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身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靠背、车辆以及导轨交通系统。
本申请要求2014年9月30日提出的(日本)特愿2014-199645号申请的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通常,在铁道或导轨等上行驶的车辆中,采用设置座椅的结构以便将乘客以坐着的状态运送。由此,能够对一定数量的乘客提供座椅。另一方面,在拥挤的时候存在大量不能就坐于座椅上的站立的乘客。由于发生车辆的晃动或振动,通常站立的乘客例如通过抓住吊环或扶手等车内的结构体,或倚靠在附近的车壁面上,以确保稳定的姿势。
对于这样的站立的乘客,不仅提供空间,还为其提供更好的乘坐体验,这对于交通经营者来说可谓是提高对乘客服务的手段的一环。
作为用于解决这样的课题的方法,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可变座椅,其具有设置在车辆的内侧壁上的座部、支撑该座部的可动臂、由该座部支撑的扩展座部。该可变座椅根据车辆的拥挤度、利用者的体格,形态可以变化。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在外壳上具有凹凸的铁道车辆用座椅的座椅侧挡板。该座椅侧挡板由在表面形成有凹部的塑料制外壳与在表面形成有凸部的塑料外壳相互对接形成。凹部位于座椅侧,不会与就坐的乘客的肘部发生干涉。凸部在站立的乘客倚靠时能够支撑负荷的一部分,由此能够减轻乘客的疲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77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6-364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由于扩展座部被配置成相对于座部为几乎为直角,因此乘客的乘坐舒适度是有限的。此外,为了拉出座部使用需要相应的空间,因此,在拥挤时有可能给其他乘客带来压迫感。
另外,使用时乘客自行进行座部的拉出操作,因而前提是乘客已知道其使用方法,进而,在维持车辆内的美观性等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座椅侧挡板是塑料制成的,因此,对于乘客的身体形状的追随性是有限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乘坐舒适性和美观性的靠背、具有该靠背的车辆以及导轨交通系统。
解决该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靠背,用于支撑站立乘客的负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部件,其沿着主面设置,所述主面包含在与车辆的地板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基准线;保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基础部件的表面上,并且,在支撑着朝面向该表面的方向的负荷的状态下,具有曲面形状的表面。
根据该结构,在乘客倚靠在靠背上时,在支撑乘客的负荷的状态下保持部件为曲面形状,由此能够保持身体稳定。进一步,在使用时,不要求乘客进行特别的操作,也不要求新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靠背中,从所述基准线的延伸方向看,所述保持部件的表面形成为具有第1曲面及第2曲面的凹状,所述第1曲面和所述第2曲面分别隔着所述基准线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
根据该结构,通过第1曲面和第2曲面能够将使用靠背的乘客的身体从左右稳定地保持。
根据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在根据上述第1或第2实施方式中,从与所述基准线交叉的方向上看,所述保持部件的表面形成为向从所述主面离开的方向突出的凸状。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保持部件的表面形成为凸状,能够追随乘客的身体形状。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乘客的身体。
根据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至第3的任一实施方式的靠背中,从与所述基准线交叉的方向上看,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向接近所述基础部件的表面的方向凹陷的凹部。
根据该结构,在保持部件形成的凹部追随乘客的身体形状,由此能够稳定地保持乘客的身体。
根据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根据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靠背中,从与所述基准线交叉的方向上看,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向从所述基础部件的表面离开的方向突出的凸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凸部,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乘客的身体形状的追随性。由此,能够进一步稳定地保持乘客的身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在上述第4或第5实施方式的靠背中,所述保持部件还具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在相比于所述凹部更接近所述地板一侧的区域沿着所述基准线延伸,并且,向从所述基础部件的表面离开的方向突出。
根据该结构,在乘客倚靠在靠背上时,可通过两腿夹持分隔部。由此,能够从左右进一步稳定地保持使用靠背的乘客的身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至第6的任一实施方式的靠背中,所述保持部件由在解除所述负荷的状态下所述表面维持所述曲面形状的材料形成。
根据该结构,即使靠背处于未使用的状态下,也会维持曲面形状,因此能够提高作为靠背的视觉识别性。即,能够提高促使乘客利用的诉求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至第6的任一实施方式的靠背中,所述保持部件由具有弹性恢复力的材料形成,在解除所述负荷的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件恢复至不同于所述曲面形状的初始形状。
根据该结构,在乘客不使用靠背的状况下,保持部件通过弹性恢复力恢复至初始形状。由此,可提高作为靠背的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第9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至第8的任一实施方式的靠背中,所述保持部件由具有伸缩性的纤维类材料形成。
根据该结构,可通过保持部件的伸缩来追随乘客的身体形状。此外,通过纤维类材料所具有的通气性,能够进一步提高靠背的使用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第10实施方式,在车辆中,上述第1至第9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所述基础部件,与沿着所述主面延伸的车辆内的壁面一体或单独地设置。
根据该结构,车辆内的壁面能够作为乘客的容纳空间而被有效积极地使用。
根据本发明第11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0实施方式的车辆中,所述壁面具有相互交叉以形成角落部的第1壁面和第2壁面。
根据该结构,可以将在车辆内的壁面形成的角落部作为乘客的容纳空间有效积极地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1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壁面为所述车辆的座椅侧挡板,所述第2壁面为所述车辆的侧部内壁面。
根据该结构,可将由车辆的座椅侧挡板与侧部内壁面所形成的空间作为乘客的容纳空间有效积极地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1的实施方式的车辆中,
所述第1壁面为所述车辆的连接部内壁面,所述第2壁面为所述车辆的侧部内壁面。
根据该结构,可以将由车辆的连接部内壁面与侧部内壁面所形成的空间作为乘客的容纳空间而有效积极地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1实施方式的车辆中,所述第1壁面为与所述车辆的驾驶室之间的分隔壁面,所述第2壁面为所述车辆的侧部内壁面。
根据该结构,可以将与车辆的驾驶室之间的分隔壁面与侧部内壁面所形成的空间作为乘客的容纳空间有效积极地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1实施方式的车辆中,所述第1壁面为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内部的器械箱壁面,所述第2壁面为所述车辆的侧部内壁面。
根据该结构,可以将设置在车辆内部的器械箱周边作为乘客的容纳空间有效积极地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16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0实施方式的车辆中,所述壁面为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内部的多功能空间的内壁面。
根据该结构,可将车辆内部的多功能空间等不能设置座椅的位置作为乘客的容纳空间而有效且积极地使用。
根据本发明第17实施方式的导轨交通系统,具有上述第10至第16的任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和所述车辆行驶的导轨。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车辆内部的乘坐舒适性与美观性得到提高的导轨交通系统。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靠背、车辆以及导轨交通系统,能够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与车辆内部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导轨交通系统的概略的、从车辆的行驶方向所见的横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内部俯视图。
图3是表示从基准线的延伸方向所见的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靠背(平面部用靠背)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靠背(平面部用靠背)的主视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靠背(平面部用靠背)在使用前的状态的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靠背(平面部用靠背)在使用中的状态的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靠背(平面部用靠背)的变形例在使用前的状态的图。
图6B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靠背(平面部用靠背)的变形例在使用中的状态的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靠背(平面部用靠背)的变形例在使用前的状态的图。
图7B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靠背(平面部用靠背)的变形例在使用中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从基准线的延伸方向所见的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靠背(角落部用靠背)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靠背(角落部用靠背)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靠背(角落部用靠背)的设置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靠背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从基准线的延伸方向所见的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靠背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靠背在使用中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靠背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靠背的变形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靠背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靠背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参考附图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轨交通系统T具有运送乘客的车辆100、车辆100行驶的导轨70。
导轨70具有大致水平设置的轨道路面90、从轨道路面9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大致上方延伸设置的侧壁91、设置在侧壁91上的引导轨道80、与轨80一体设置的供电线81。
引导轨道80设置在侧壁91的内侧(轨道路面90侧)。引导轨道80是沿着导轨70的路线长度整体延伸的部件。在侧壁91中的一侧,在上下方向隔着间隔设置有多个供电线81。供电线81与引导轨道80同样,沿着导轨70的路线长度整体设置。
车辆100具有箱体状的车辆主体101、设置在车辆主体101的下部的行驶用车轮102、设置在车辆主体101的侧面部两侧的导向轮103、与导向轮103在上下方向并列设置的集电部104。
导向轮103在车辆100的侧面部两侧被支撑为能够围绕上下方向的旋转轴旋转。导向轮103设置在与引导轨道80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处。因此,车辆100在行驶时,导向轮103与引导轨道80抵接而旋转。
集电部104与上述的供电线81滑动接触。通过集电部104与供电线81相互滑动接触,由供电线81提供的电能通过集电部104被接收。由此,车辆100可在后述的导轨70上行驶。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以供电线81设置有3个的3相交流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在以直流电流(2相)为电源进行使用时,设置有2个供电线81。
另外,车辆100不限于用于上述导轨交通系统T,车辆100还可以用于铁路或公共汽车等一切运输机械。
如图2所示,在车辆主体101的内部设有:立设于在地板F上的一对侧部壁面1,1;立设在地板F上成为车辆100的前方部以及后方部的前部壁面2以及后部壁面3;配置在由这样的一对侧部壁面1、前部壁面2、后部壁面3所形成的内部空间X的座椅S;容纳车辆100运行所使用的机器等的器械箱M;配置在车辆100的内壁面W上的多个靠背200。
一对侧部壁面1设有作为乘客乘降的出入口的至少一个乘降口E,以及与该乘降口排列设置的未图示的侧部车窗。作为乘降口E,可以采用例如单推拉门、双推拉门等。为了将外部光导入至车辆100的内部空间X,通常设有多个侧部车窗。另外,在侧部壁面1中,位于车辆100的内部空间X侧的面为设有装饰板等的侧部内壁面W1。
前部壁面2以及后部壁面3是指车辆100的连接面、或在前头车辆配置了驾驶室一侧的壁面。相应地,根据需要,在连接面上可以设置贯通门。另外,前部壁面2以及后部壁面3之中,位于车辆100的内部空间X侧的面设有装饰板等,成为前部内壁面W2(与驾驶室之间的分隔壁面W2)、连接部内壁面W3。在以下说明中,将这些侧部内壁面W1、前部内壁面W2、连接部内壁面W3统称为内壁面W。
在由上述内壁面W所形成的内部空间X,设有供乘客入座的座椅S。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0,座椅S包括沿着侧部内壁面W1配置座位面的纵向座椅4和在与侧部内壁面W1垂直的方向上配置座位面的横向座椅5。
纵向座椅4沿着车辆100的侧部内壁面W1配置,是座位面连续的座椅。本实施方式中,纵向座椅4设置在侧部内壁面W1中一对乘降口E之间的区域。纵向座椅4的各个端部设有沿着与车辆100的行进方向垂直的平面设置的座椅侧挡板6。座椅侧挡板6是立设在地板F的上方的装饰板等,根据需要,可以在其上部设有供乘客抓握的把手等。该座椅侧挡板6与侧部内壁面W1配置为相互交叉成大致直角。需要说明的是,图2的例以及上述说明只是车辆100(车辆主体101)的一构成例,本发明不限于这些记载。
在如此构成的车辆主体101的内部空间X,乘客根据需要就坐于座椅S。另一方面,在拥挤时还会有未能就坐于座椅S而站立的乘客。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0,为了供这样站立的乘客利用,在多个位置设有靠背200。有效空间虽然难以配置座椅S,但属于能够容纳站立乘客的程度,为了有效积极地使用这样的空间,靠背200主要在车辆100的内部空间X中的壁面随处设置。作为这样的位置,可以例举出由上述座椅侧挡板6与侧部内壁面W1所形成的角落部7、由连接部内壁面W3与侧部内壁面W1所形成的角落部7、进而,还有横向座椅5的背面(内壁面W)、器械箱M等的壁面(内壁面W)等。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在角落部7配置靠背200的方式,有以下两种。即,靠背200的一部分(后述的基础部件10)兼作座椅侧挡板6,由此形成新的座椅侧挡板6A的方式;以及在已设置的座椅侧挡板6B上配置靠背200的方式。
为了与上述的多个位置相对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靠背200,=包括角落部用靠背9以及平面部用靠背8这两种。在角落部7设置角落部用靠背9,在内壁面W中的平坦部分设置平面部用靠背8。
(平面部用靠背)
对于沿着平坦的壁面设置的平面部用靠背8的结构,参考图3至图5B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平面部用靠背8包括固定在内壁面W的基础部件10和设置在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的保持部件11。
基础部件10为在横截面图中弯曲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的部件。更详细地,如图3所示,从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来看,与基础部件10的内壁面W相反侧的表面呈朝向主面12整体圆滑地凹陷的凹状。
另外,如图5A、图5B所示,在与基准线13交叉的横截面图中,沿着基准线13方向,基础部件10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弯曲形成为从内壁面W凸出。基础部件10的上下方向上的两端缘形成为与车辆主体101的内壁面W相对应的形状,由此形成安装部38。在该安装部38与内壁面W对接的状态下,基础部件10被安装在内壁面W上。
此处,内壁面W大致沿着包含在与地板F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基准线13的主面12延伸。因此,基础部件10以沿着该主面12的状态来设置。
进一步,在基础部件10中与安装部38相反侧的位置处的表面14A上设置有保持部件11。保持部件11的厚度沿着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为大致相同。进一步地,保持部件11通过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能够作为缓和乘客倚靠时的硬质感的缓冲器而发挥作用。这样的材料,例如可以考虑聚氨酯泡沫、海绵等发泡性树脂材料。
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具有沿着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的曲面形状。具体而言,从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来看,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形成为向主面12整体平滑地凹陷的凹状,并且,从与基准线13交叉的方向看,形成为向从主面12离开的方向弯曲着突出的形状。更具体而言,从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看,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由隔着上述基准线13相互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第1曲面21以及第2曲面22形成。从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来看,第1曲面21和第2曲面22均形成为向安装面38(主面12)弯曲的曲面。这样的第1曲面21和第2曲面22通过相互连续形成而形成1个曲面形状。由此,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形成为向主面12整体平滑地凹陷的凹状。
进一步,如图4所示,靠背200还可以设置有钩50,供乘客吊挂手持行李。该钩50设置在基础部件10的外表面。在基础部件10的外表面形成有钩容纳部(未图示),该钩容纳部设置为向内侧凹陷。未使用状态下的钩50容纳在该钩容纳部的内部。更具体而言,钩50由设置在钩容纳部的销等支撑。由此,钩50能够以销为中心旋转。乘客在使用钩50时,将钩50旋转而拉出。另外,处于容纳状态下的钩50优选形成为与基础部件10的外表面成为同一表面。需要说明的是,钩50不一定非要容纳于基础部件10。
根据该结构,可以将手持行李等吊挂在钩50上,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站立的乘客的负担。即,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100的乘坐舒适性。
对于如上形成的平面部用靠背8,乘客将后背置于其上进行倚靠(参考图5B)。由此,能够稳定地支撑站立乘客的负荷。特别是,保持部件11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与直接倚靠在硬质的壁面上的情况相比,能够赋予乘客更好的乘坐舒适性。
此处,如图6A、图6B所示,在从与基准线13交叉方向所见的横截面图中,保持部件11可以形成为如下:在保持部件11的厚度形成为比基础部件10的厚度厚的同时,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具有从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凸起的曲面形状。此时,如图6A、图6B所示,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可以形成为向内壁面W凹陷,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向内壁面W凸起,还可以形成在与内壁面W平行的平面上。
当乘客倚靠在这样的保持部件11上时,保持部件11如图6B所示稍微变形。具体而言,保持部件11变形,其表面14B形成追随乘客的身体形状的凹凸。如此,保持部件11通过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能够作为缓和乘客倚靠时的硬质感的缓冲器发挥作用。作为这样的材料,例如可以考虑聚氨酯泡沫、海绵等发泡性树脂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保持部件11也可进行大的弹性变形以将乘客身体包裹。此时,如图7A、图7B所示,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A可形成在与内壁面W平行的平面上。在乘客倚靠在这样的保持部件11上时,保持部件11如图7B所示沿着乘客的身体表面的形状发生大的变形。
根据该结构,在乘客不使用的状态下,即从保持部件11解除负荷的状态下,保持部件11通过自身所具有的弹性恢复力,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成为沿着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的形状(初始形状)。因此,在乘客未使用靠背200的状况下,由于保持部件11通过弹性恢复力恢复至初始形状,能够提高作为靠背200的美观性。
另一方面,在乘客使用的状态下,即在保持部件11上施加了负荷的状态下,保持部件11发生大的变形以将乘客的身体包裹,能够给予乘客一种被保持感。进一步地,根据该结构,保持部件11能够对应于乘客的体格呈现各种曲面形状。
(角落部用靠背)
接着,对于角落部用靠背9的构成,参考图8至图10进行说明。角落部用靠背9中,从基准线13延伸方向看,基础部件10形成为沿着角落部7弯曲的形状。更具体而言,基础部件10例如具有设置在作为座椅侧挡板6的第1壁面26上的第1基础部件23和在相对于该第1基础部件23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2基础部件24。第2基础部件24例如沿着与座椅侧挡板6交叉延伸的侧部内壁面W1形成。
以下,对于将第1基础部件23兼作座椅侧挡板6,从而形成由第1基础部件23与座椅侧挡板6一体形成的新型座椅侧挡板6A的例子进行说明。然而,第1基础部件23的方式不限于此,第1基础部件23和座椅侧挡板6也可以分别形成。换言之,可以构成为第1基础部件23安装在现有的座椅侧挡板6B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1基础部件23,如图9所示,在外观图上形成为大致D字状,由此在纵向座椅4与乘降口E之间进行分隔。具体而言,在由第1壁面26与第2壁面27所形成的角落部7中,第1基础部件23与第2基础部件24配置为相互的长边重叠。以这些长边作为弦,分别形成以大致圆弧状延伸的曲线部25。
需要说明的是,第1基础部件23与第2基础部件24优选由树脂材料等一体形成。根据该结构,能够简化制造工艺。
进一步地,在这些第1基础部件23与第2基础部件24中的各自的曲线部25之间所形成的区域沿着基准线13方向从上侧向下侧弯曲,由此形成支撑面25A。即,从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来看,基础部件10在第1壁面26与第2壁面27之间使以上述的长边为弦的对应于曲线部25的弧的曲率发生变化,从而沿着角落部7整体平滑地凹陷,其表面成为支撑面25A。该支撑面25A中的外侧的面成为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另外,基础部件10的在包括保持部件11的横截面图(未图示)中,基础部件可以为中空状,也可以为实心状。
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上设置保持部件11。与平面部用靠背8同样地,该保持部件11的厚度沿着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为大致相同。进一步地,保持部件11由可进行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由此,可作为缓冲乘客倚靠时的硬质感的缓冲器而发挥作用。作为这样的材料,例如可以考虑聚氨酯泡沫、海绵等发泡性树脂材料。
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具有沿着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的曲面形状。具体而言,从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看,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形成为向主面整体平滑地凹陷的凹状,并且,从与基准线13交叉的方向看,形成为向从主面12离开的方向弯曲着突出的形状。从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看,更具体而言,保持部件11具有沿着第1基础部件23侧的表面14A设置的第1曲面21和沿着第2基础部件24侧的表面14A设置的第2曲面22。从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看,第1曲面21和第2曲面22均形成为向安装面38(主面12)弯曲的曲面。这样的第1曲面21与第2曲面22通过相互连续形成而形成为1个曲面形状。由此,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呈向主面12整体平滑的凹状。
需要说明的是,从与角落部用靠背9的基准线13交叉的方向所见的包含保持部件的横截面图,与图5A中的平面部用靠背8的横截面图为大致相同的形状,但是,不限于此,还可以如图6A中的平面部用靠背8,保持部件11的厚度形成为比基础部件10的厚度厚,并且,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具有从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成为凸状的曲面形状。
进一步地,从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看,第2基础部件24的延伸尺寸设定为短于第1基础部件23的延伸尺寸。由此,即使在空间有限的位置,也能够毫无困难地设置第2基础部件24。
如上形成的角落部用靠背9,例如相对于内壁面W,其上侧端缘8A大致位于乘客的肩部高度处,并且,下侧端缘8B配置为大致位于脚部的高度。对于如此配置的角落部用靠背9,乘客倚靠时将其后背靠在上面。更具体而言,乘客自身的后背大致朝向角落部7倚靠。特别是,保持部件11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因此,与直接倚靠在硬质的壁面时相比,能够为乘客提供更好的乘坐舒适性。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还包含不脱离本发明精神范畴的设计变更等。
例如,靠背200的设置位置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如图2所示,靠背200可以适用于车辆主体101内部中的各种位置。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到如下的位置。
例如,可以是第1壁面26为车辆100的连接部内壁面W3,第2壁面27为车辆100的侧部内壁面W1。另外,也可以将前部内壁面W2作为第1壁面26,将侧部内壁面W1作为第2壁面27。进一步地,还可以将在所述车辆100的内部设置的器械箱的壁面W作为第1壁面26,将侧部内壁面W1作为第2壁面27。此外,对于在车辆100的内部设置的轮椅空间等多功能空间P的内壁面W,也可以适用靠背200。另外,图2中,角落部用靠背9设置在纵向座椅4的一方侧的端部。然而,角落部用靠背9还可以分别设置在纵向座椅4的两端部。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参照图11至图13进行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靠背201,在以下方面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具有不同的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靠背201,在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形成有追随乘客的身体形状的凹凸。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由隔着上述基准线13的相互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第1曲面21以及第2曲面22形成。从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看,第1曲面21和第2曲面22形成为向安装面38(主面12)弯曲的曲面。这些第1曲面21和第2曲面22相互连续形成,从而形成1个曲面形状。由此,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呈向主面12整体平滑地凹陷的凹状。
进一步,如图13所示,从与基准线13交叉的方向来看的情况下,在保持部件11形成有从表面14B向接近主面12的方向凹陷的凹部17。此外,在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还形成有至少一个凸部18,该凸部18相对于该凹部17在沿着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并且向从基础部件10(主面12)离开的方向突出。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凸部18,18。这些凹部17以及凸部18的位置以及尺寸被适当设置成大致追随从乘客身体的腰部至臀部的曲线。作为一例,本实施方式中,在从保持部件11的上方向下方依次形成有追随腰部的第1凸部19和追随臀部的第2凸部20。
对于如上构成的靠背201,乘客以后背抵靠的方式倚靠。此时,乘客的腰部与臀部由第1凸部19和第2凸部20来支撑,并且,由凹部17来支撑整个后背。即,通过使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的形状与身体形状对应,能够赋予乘客被把持感。由此,能够稳定地支撑站立乘客的负荷。特别是,保持部件11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由此,与直接倚靠在硬质的壁面时相比,能够赋予乘客更好的乘坐舒适性。
此外,从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来看,如上所述的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由第1曲面21和第2曲面22形成为凹状。由此,能够从左右方向两侧稳定地保持乘客的身体。因此,例如即使在车辆100发生摇晃或振动的情况下,乘客的姿势也不会破坏。另外,无需为了维持姿势而施加过分的力就能够抵抗这样的摇晃或振动。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上述结构的靠背201,可适用于平面部用靠背8、角落部用靠背9中的任一情况。
此处,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11预先形成了对应于身体形状的曲面形状,并一直保持着该曲面形状。然而,保持部件11的方式不限于此,还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以弹性变形,并由具有充分的弹性恢复力的材料形成。
根据该结构,在乘客不使用的状态下,即从保持部件11解除负荷的状态下,保持部件11通过自身所具有的弹性恢复力,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成为沿着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的形状(初始形状)。因此,在乘客不使用靠背20的状况下,保持部件11由于弹性恢复力而恢复至初始形状,因此能够提高作为靠背201的美观性。另一方面,在乘客使用的状态下,即在保持部件11施加负荷的状态下,保持部件11发生大的变形以包裹乘客的身体,由此能够向乘客提供被把持感。进一步地,根据该结构,保持部件11能够根据乘客的体格而呈现各种曲面形状。特别地,能够根据成人和儿童的各自身高在不同的位置形成凹部17和凸部18。由此,能够为更多的乘客提高乘坐舒适性。
进一步,还可以设置包覆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的薄膜状的包覆材料。优选地,该包覆材料例如对乘客的皮肤或衣服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作为一例,可以考虑采用实施了缎面加工或开槽加工的包覆材料来包覆保持部件11。此外,还可以对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直接实施相同的表面加工,以提高摩擦力。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车辆100发生振动或摇晃的情况下,靠背200也能够更稳定地保持乘客的身体。
此外,在由具有弹性恢复力的材料形成保持部件11的方式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保持部件11的内部设置具有如上第1曲面21、第2曲面22以及凹部17和凸部18的曲面形状的芯材。作为芯材,例如可以考虑具有曲面形状的一体成形的板状树脂材料等。根据该结构,乘客在倚靠时,保持部件11沿着芯材所具有的曲面形状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在提高美观性的同时,能够获得对于乘客来说更好的乘坐舒适性。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难以配置座椅S的位置作为站立乘客的容纳空间而有效积极地使用。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靠背202、203的第3实施方式,参照图14和图15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靠背202、203,在以下方面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不同。即,本实施方式的靠背202、203具有用于支撑乘客头部的头枕33。
在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上,除了上述2个凸部18(第1凸部19,第2凸部20)之外,通过进一步设置第3凸部33A和第4凸部33B来形成头枕33。该第3凸部33A与第4凸部33B,相对于第1凸部19和第2凸部20沿着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向上方隔开间隔排列。在乘客使用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第3凸部33A追随乘客的颈部,第4凸部33B追随乘客的头部上侧。由此,第3凸部33A和第4凸部33B以包裹乘客的头部的方式保持,作为头枕33而发挥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头枕33,可以从靠背202的上端部隔开间隔设置在上方(参照后述图15的靠背203),也可以与靠背202一体形成。在图14中,表示了头枕33与靠背202一体形成的例子。
另一方面,图15示出了分别形成头枕33和靠背203的例子。在该情况下,头枕33与靠背203相比仅是各部分的尺寸不同,采用与靠背203相同的结构和部件来形成。即,可以说在图15的例中,沿着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靠背被分割为两个部分来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稳定地支撑乘客的头部,例如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等要求更高的稳定性的环境下也能够使用。
(第4实施方式)
接着,对于根据本发明的靠背204的第4实施方式,参照图16进行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靠背204,在以下方面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不同。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靠背204,两端部固定在内壁面W上,并且,在该两端部之间弯曲形成的多个棒状部件34被用作基础部件10。进一步,作为保持部件11,使用在上述棒状的基础部件10之间架起的布料。
棒状部件34例如通过将金属制的圆管状部件等弯曲加工成圆弧状而形成。在设置于内壁面W上的状态下,多个棒状部件34之间相互平行。进一步地,这样的棒状部件34彼此之间的间隔尺寸相比于乘客的身体宽度被设定为足够大。棒状部件34的各端部相对于内壁面W使用未图示的固定部件分别固定在四个固定位置35。将四个固定位置35用直线连接形成的方形的区域在内壁面W上形成主面12。
如上所述,在由两个棒状部件34构成的基础部件10中,设有保持部件11。具体而言,保持部件11沿着作为基础部件10的棒状部件34的表面14A(外周面)的曲面形状而架设。在将保持部件11安装在基础部件10(棒状部件34)上时,例如,可在保持部件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37分别设置有卷曲部,将该卷曲部沿着各棒状部件34的外周面进行卷绕。卷绕在棒状部件34的卷曲部,通过被缝合到保持部件11自身而被牢固地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基础部件10与保持部件11固定时,也可以在这两个部件之间设置其他的固定部件(未图示)。具体而言,该固定部件为沿着基础部件10(棒状部件34)的表面14A(外周面)弯曲形成的部件。通过设置固定部件,能够稳定地维持保持部件11具有的曲面形状。
进一步地,保持部件11由具有伸缩性的纤维类材料一体形成。这样具有伸缩性的纤维类材料的实施方式,作为具体例可以是:将具有弹性的纤维编织而得到的布料,其沿着布料的方向具有伸缩性;或将具有弹性的纤维立体编织而得到的布料,其除了沿布料的延伸方向之外,还在厚度方向上也具有伸缩性。另外,作为纤维,可以使用聚酯纤维等。
在使用这样构成的靠背204时,乘客通过将身体靠在保持部件11上,即使是站立,也能够维持稳定的姿势。更具体而言,由具有伸缩性的纤维类材料形成的保持部件11根据身体形状伸缩而形成曲面形状,能够分散支撑负荷。由此,使乘客能够获得更好的乘坐舒适性。此外,由于结构简单,不仅可以简化制造工艺,而且能够提高车辆100内部的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中,作为保持部件11使用布等纤维类材料。然而,保持部件11的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形成为片材状的乙烯等树脂类材料、皮革等天然素材。即使是这样的构成,通过保持部件11追随身体的曲面形状,也能够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
进一步地,基础部件10(棒状部件34)的弯曲形状不限于上述圆弧状,还可以形成为如下形状,即在安装在内壁面W的状态下,例如从上方向下方弯曲渐渐变大的形状。在这样的形状的情况下,在乘客倚靠时,从斜下方支撑负荷,能够进一步稳定地保持身体。
(第5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参照图17进行说明。如图17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靠背205中,在保持部件11上设置有分隔部40。分隔部40在保持部件11的表面14B中设置在从凹部17来看位于下方的区域。更具体而言,分隔部40被设置成从基础部件10的表面14A平滑地突出。进一步地,分隔部40在基准线13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与乘客的小腿部的尺寸大致相同。
根据该结构,乘客在倚靠在靠背205上时,能够用两腿夹持分隔部40。由此,靠背205能够从左右进一步稳定地保持乘客的身体。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上述靠背,能够提供车辆内部的乘坐舒适性与美观性得到提高的导轨交通系统。
附图标记说明
1 侧部壁面
2 前部壁面
3 后部壁面
4 纵向座椅
5 横向座椅
6 座椅侧挡板
7 角落部
8 平面部用靠背
9 角落部用靠背
10 基础部件
11 保持部件
12 主面
13 基准线
14 表面
17 凹部
18 凸部
19 第1凸部
20 第2凸部
21 第1曲面
22 第2曲面
23 第1基础部件
24 第2基础部件
25 曲线部
25A 支撑面
26 第1壁面
27 第2壁面
33 头枕
33A 第3凸部
33B 第4凸部
34 棒状部件
35 固定位置
36 外轮廓线
37 两端缘
38 安装部
40 分隔部
50 钩
70 导轨
80 引导轨道
81 供电线
90 轨道路面
91 侧壁
100 车辆
101 车辆主体
102 车轮
103 导向轮
104 集电部
200、201、202、203、204、205 靠背
E 乘降口
F 地板
M 器械箱
P 多功能空间
S 座椅
T 导轨交通系统
W 内壁面
W1 侧部内壁面
W2 前部内壁面
W3 连接部内壁面
X 内部空间
Claims (17)
1.一种靠背,用于支撑站立乘客的负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部件,其沿着主面设置,所述主面包含在与车辆的地板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基准线;
保持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基础部件的表面上,并且,在支撑着朝面向该表面的方向的负荷的状态下,具有曲面形状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基准线的延伸方向看,所述保持部件的表面形成为具有第1曲面及第2曲面的凹状,所述第1曲面和所述第2曲面分别隔着所述基准线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
从与所述基准线交叉的方向上看,所述保持部件的表面形成为向从所述主面离开的方向突出的凸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
从与所述基准线交叉的方向上看,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向接近所述基础部件的表面的方向凹陷的凹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
从与所述基准线交叉的方向上看,所述保持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凸部,所述凸部向从所述基础部件的表面离开的方向突出,并且,相对于所述凹部沿着所述基准线的延伸方向排列。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还具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在相比于所述凹部更接近所述地板一侧的区域沿着所述基准线延伸,并且,向从所述基础部件的表面离开的方向突出。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由在解除所述负荷的状态下所述表面维持所述曲面形状的材料形成。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由具有弹性恢复力的材料形成,在解除所述负荷的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件恢复至不同于所述曲面形状的初始形状。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由具有伸缩性的纤维类材料形成。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
所述基础部件与沿着所述主面延伸的车辆内的壁面一体或单独地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面具有相互交叉以形成角落部的第1壁面和第2壁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壁面为所述车辆的座椅侧挡板,所述第2壁面为所述车辆的侧部内壁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壁面为所述车辆的连接部内壁面,所述第2壁面为所述车辆的侧部内壁面。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壁面为与所述车辆的驾驶室之间的分隔壁面,所述第2壁面为所述车辆的侧部内壁面。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壁面为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内部的器械箱壁面,所述第2壁面为所述车辆的侧部内壁面。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面为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内部的多功能空间的内壁面。
17.一种导轨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和
所述车辆行驶的导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99645 | 2014-09-30 | ||
JP2014199645A JP5909268B1 (ja) | 2014-09-30 | 2014-09-30 | バックレスト、車両、及び案内軌道交通システム |
PCT/JP2015/075421 WO2016052094A1 (ja) | 2014-09-30 | 2015-09-08 | バックレスト、車両、及び案内軌道交通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94849A true CN106794849A (zh) | 2017-05-31 |
Family
ID=55630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52720.5A Pending CN106794849A (zh) | 2014-09-30 | 2015-09-08 | 靠背、车辆、以及导轨交通系统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210324A1 (zh) |
EP (1) | EP3184396A4 (zh) |
JP (1) | JP5909268B1 (zh) |
KR (1) | KR20170043596A (zh) |
CN (1) | CN106794849A (zh) |
TW (1) | TW201632383A (zh) |
WO (1) | WO201605209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50932B (zh) * | 2017-11-09 | 2024-02-06 | 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包覆式座椅靠背结构 |
JP7059065B2 (ja) * | 2018-03-27 | 2022-04-25 | 株式会社総合車両製作所 | 鉄道車両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31295A (ja) * | 1994-11-12 | 1996-05-28 | Tenryu Ind Co Ltd | 立姿勢用シート |
JP2000043719A (ja) * | 1998-07-30 | 2000-02-15 | Hitachi Ltd | 電車車両 |
JP2001341699A (ja) * | 2000-02-23 | 2001-12-11 | Eads Airbus Gmbh | 飛行機客室内の乗客輸送装置 |
JP2007230281A (ja) * | 2006-02-28 | 2007-09-13 |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 鉄道車両用多目的収容装置 |
JP2008222130A (ja) * | 2007-03-14 | 2008-09-25 |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 車両壁面支持装置 |
US7523993B1 (en) * | 2007-11-23 | 2009-04-28 | Nova Bus, Division De Groupe Volvo Canada Inc. | Passenger dorsal support |
CN103261024A (zh) * | 2010-12-17 | 2013-08-21 | 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飞行器的空间优化的舱室乘务员站立式座椅 |
EP2851256A1 (en) * | 2013-09-18 | 2015-03-25 |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 A passenger cabin of a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assenger cabi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664502A5 (fr) * | 1985-09-17 | 1988-03-15 | Giovanola Freres Sa | Dispositif de retenue de passager en position debout sur vehicule sur rails. |
DE69803469T2 (de) * | 1997-08-28 | 2002-09-12 | Crown Equipment Corp., New Bremen | Fahrerstand für flurförderzeug mit in drei positionen verstellbarer sitzeinrichtung |
DE19814548C1 (de) * | 1998-04-01 | 1999-07-22 | Schimmelpfennig Karl Heinz | Sitzanordnung für der Personenbeförderung dienende Fahrzeuge |
US6948739B2 (en) * | 2003-07-22 | 2005-09-27 |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 Operator support pad for a vehicle |
-
2014
- 2014-09-30 JP JP2014199645A patent/JP5909268B1/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9-08 WO PCT/JP2015/075421 patent/WO201605209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9-08 KR KR1020177007268A patent/KR20170043596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5-09-08 US US15/515,139 patent/US2017021032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5-09-08 EP EP15847399.1A patent/EP3184396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09-08 CN CN201580052720.5A patent/CN106794849A/zh active Pending
- 2015-09-18 TW TW104130960A patent/TW201632383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31295A (ja) * | 1994-11-12 | 1996-05-28 | Tenryu Ind Co Ltd | 立姿勢用シート |
JP2000043719A (ja) * | 1998-07-30 | 2000-02-15 | Hitachi Ltd | 電車車両 |
JP2001341699A (ja) * | 2000-02-23 | 2001-12-11 | Eads Airbus Gmbh | 飛行機客室内の乗客輸送装置 |
JP2007230281A (ja) * | 2006-02-28 | 2007-09-13 |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 鉄道車両用多目的収容装置 |
JP2008222130A (ja) * | 2007-03-14 | 2008-09-25 |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 車両壁面支持装置 |
US7523993B1 (en) * | 2007-11-23 | 2009-04-28 | Nova Bus, Division De Groupe Volvo Canada Inc. | Passenger dorsal support |
CN103261024A (zh) * | 2010-12-17 | 2013-08-21 | 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飞行器的空间优化的舱室乘务员站立式座椅 |
EP2851256A1 (en) * | 2013-09-18 | 2015-03-25 |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 A passenger cabin of a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assenger cabi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70043596A (ko) | 2017-04-21 |
US20170210324A1 (en) | 2017-07-27 |
JP2016068737A (ja) | 2016-05-09 |
TW201632383A (zh) | 2016-09-16 |
EP3184396A1 (en) | 2017-06-28 |
WO2016052094A1 (ja) | 2016-04-07 |
EP3184396A4 (en) | 2017-09-13 |
JP5909268B1 (ja) | 2016-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94849A (zh) | 靠背、车辆、以及导轨交通系统 | |
CN203472617U (zh) | 车辆用座椅 | |
CN207225156U (zh) | 头颈枕支架结构 | |
CN203601040U (zh) | 客车过桥装饰件 | |
JP3214034U (ja) | 頭頚部枕サポートフレーム構造 | |
CN103767300A (zh) | 一种智能按摩洗头机 | |
CN114537142B (zh) | 副仪表板装置和车辆 | |
CN206814229U (zh) | 一种电梯扶手 | |
CN203937537U (zh) | 汽车座椅 | |
CN206520510U (zh) | 一种方便调节的车座椅 | |
CN205573693U (zh) | 一种汽车座椅腰垫 | |
CN205344581U (zh) | 一种倾角可调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 |
JP3184966U (ja) |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 |
CN207711868U (zh) | 具有按摩功能的休闲型车载单人椅 | |
CN203876613U (zh) | 一种车用旅行靠枕 | |
JP5913768B2 (ja) | 自動車シートに用いる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トリム・カバー | |
CN106541868A (zh) | 汽车座椅防滑座垫 | |
JP2020203544A (ja) | 吊り型シート | |
CN205220444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前座椅的头枕 | |
CN106564409B (zh) | 用于车载的虚拟现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8569176A (zh) | 一种多功能乘车靠枕 | |
JP6693333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CN201712508U (zh) | 汽车腰靠 | |
CN203093802U (zh) | 一种汽车座椅的头枕 | |
CN205930406U (zh) | 一种公交车抓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