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3753A - 送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3753A
CN106793753A CN201580052828.4A CN201580052828A CN106793753A CN 106793753 A CN106793753 A CN 106793753A CN 201580052828 A CN201580052828 A CN 201580052828A CN 106793753 A CN106793753 A CN 106793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mitting
thing
seed
recess
outlet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28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3753B (zh
Inventor
福光康治
有吉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ploratio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gritecno Yaza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994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8847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994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8847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994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8117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itecno Yaza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gritecno Yaza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93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3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3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3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8Broadcast seeders; Seeders depositing seeds in rows
    • A01C7/12Seeders with feeding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5/00Fertiliser distribu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20Parts of seeders for conducting and depositing se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 Fertiliz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地将一定粒数的种子向田地地面点播种子的送出装置,在种子料斗(H)的下部配置有送出辊(A),使来自该种子料斗(H)的种子落入口(19)的送出物落入至开口于该送出辊(A)的外周面的送出凹部(1)内,且一边使该送出辊(A)旋转一边利用与该送出凹部(1)的表面抵接的扒落刷(3)刷掉、扒落上述送出物,使上述送出物从种子落下口(20)落下,在所述送出装置中,在供送出物向上述送出凹部(1)内落下的种子落入口(19)的入口上部设置有沿垂直方向立起设置的遮挡板(2),在该遮挡板(2)的旋转方向的后侧,且在送出辊(A)向上方旋转的最上部,垂直地立起设置有上述扒落刷(3),并使上述扒落刷(3)与送出辊(A)抵接。

Description

送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向田地散布一定量的肥料的施肥机、向培育秧苗的苗圃播撒一定量的种子的播种机、或者向田地直接播撒一定量的种子的直接播种装置中所使用的送出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各种文献,公知有如下技术,即:以往,在施肥机或播种机的送出装置中,在送出辊的外周开口有送出凹部,使肥料、种子等送出物落入至该送出凹部,并通过扒落刷来扒落一定量以上的送出物。
例如,如被同一申请人提出的下述3篇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374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2048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036609号公报
对于施肥机、播种机而言,其目的在于将送出物以一定的粒数向田地的地面撒布,并要求该一定的位置处的肥料、种子等送出物的粒数大致准确地为相同数目。在种子的情况下等,粒数有多有少则成为问题。
另外,对于送出物而言,也存在播撒原状的肥料、种子的情况,但也存在将在肥料、种子的外周涂敷了涂敷剂的送出物供给至施肥机或播种机的送出装置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在施肥机或播种机的送出装置的送出辊与扒落刷之间作用有较强的压迫力,存在已涂敷好的送出物的涂敷剂被破坏、剥掉的不良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施肥机或播种机的送出装置进行撒布时、使一个位置处的送出物的粒数、量准确地成为一定。
另外,其目的还在于阻止在送出凹部与扒落刷之间破坏、剥掉涂敷部件。
本发明的送出装置构成为在种子料斗(H)的下部配置有送出辊(A),使来自该种子料斗(H)的送出物落入口(19)的送出物(S)落入至开口于该送出辊(A)的外周面的送出凹部(1)内,一边使该送出辊(A)旋转一边利用与该送出凹部(1)的表面抵接的扒落刷(3)刷掉上述送出物(S),使送出物(S)从种子落下口(20)落下,在所述送出装置中,在供送出物(S)向上述送出凹部(1)内落下的送出物落入口(19)的入口上部设置有遮挡板(2),该遮挡板(2)沿垂直方向立起设置,在该遮挡板(2)的旋转方向的后侧,且在送出辊(A)向上方旋转的最上部,沿垂直方向配置上述扒落刷(3)。
本发明构成为:在上述遮挡板(2)与上述扒落刷(3)之间的送出辊(A)的外周上方,构成有送出物自由空间(31),该送出物自由空间(31)抑制一定量以上的送出物(S)因送出辊(A)的旋转而向扒落刷(3)的方向移动,并且不会作用有上述送出物(S)的重量。
本发明构成为:在上述送出辊(A)的送出凹部(1)位于送出物落入口(19)时的送出凹部(1)的旋转方向(G)上的后侧的侧面(1a)在上述送出物落入口(19)的底板(4)的位置,与设置于该底板(4)的倾斜角为同一方向,该送出凹部(1)的前侧的侧面(1b)在上述遮挡板(2)的下方成为大致垂直的角度。
本发明构成为:上述送出辊(A)的辊驱动轴(29)的轴心(O)位于上述底板(4)与送出凹部(1)的后侧的侧面(1a)的延长线上。
本发明构成为:上述底板(4)与送出凹部(1)的后侧的侧面(1a)的延长线同通过上述送出辊(A)的辊驱动轴(29)的轴心(O)的水平线(L)所成的角度(α)约为25度。
本发明构成为:上述遮挡板(2)能够沿上下方向调节位置。
本发明构成为:上述扒落刷(3)借助自重朝送出辊(A)进行按压。
本发明构成为:将上述送出物落入口(19)的左右宽度开口为比上述送出辊(A)的送出凹部(1)的左右宽度窄的宽度。
本发明构成为:在上述送出物落入口(19)与上述送出物自由空间(31),沿送出辊(A)的外周设置有限制壁部(K),该限制壁部(K)的宽度比上述送出凹部(1)的宽度窄。
本发明构成为形成为如下构造,即:沿上述送出辊(A)的外周穿设有与送出凹部(1)同等深度的圆周沟(7),将能够嵌入至该圆周沟(7)内的送出物移动限制板(6)固定于上述限制壁部(K)的下部,阻止从上述送出物落入口(19)的较窄的宽度落入的送出物(S)在送出凹部(1)的内部移动为送出物落入口(19)的宽度以上。
本发明构成为:上述送出物移动限制板(6)设置于上述送出物落入口(19)和上述送出物自由空间(31)。
本发明如以上那样构成,因此起到如下效果。
在送出物落入口(19)的入口上部设置沿垂直方向立起设置的遮挡板(2),在该遮挡板(2)的旋转方向的后侧,在送出辊(A)向上方旋转的最上部,沿垂直方向配置上述扒落刷(3),因此在送出物(S)从送出物落入口(19)向送出凹部(1)落入之后,多余的送出物(S)因送出辊(A)的旋转而向上方移动的情况被遮挡板(2)限制,在扒落刷(3)的近前,送出物(S)的量少,在送出物(S)进入送出凹部(1)内的状态下利用扒落刷(3)刷掉多余的送出物(S)的情况下,能够送出准确的颗粒、量的种子、肥料等送出物,而不按压种子、肥料等送出物,另外,不会破坏、刮掉种子、肥料的涂敷材料。
在上述遮挡板(2)与上述扒落刷(3)之间、且在送出辊(A)的外周上方,构成有送出物自由空间(31),该送出物自由空间(31)抑制一定量以上的送出物(S)因送出辊(A)的旋转而向扒落刷(3)的方向移动,并且不会作用有上述送出物(S)的重量,因此来自种子料斗(H)的种子、肥料的自重不直接施加于该遮挡板(2)与扒落刷(3)之间的送出辊(A)的外周上,在送出物自由空间(31)中,能够不按压嵌入至送出凹部(1)的种子、肥料等送出物而送出准确的颗粒、量,另外,不会破坏、刮掉种子、肥料的涂敷材料。
送出凹部(1)位于送出物落入口(19)时的旋转方向(G)的后侧的侧面(1a)在上述送出物落入口(19)的底板(4)的位置,与设置于该底板(4)的倾斜角为同一方向,该送出凹部(1)的前侧的侧面(1b)在上述遮挡板(2)的下方成为大致垂直的角度,因此底板(4)之上的送出物朝向送出凹部(1)的落入空间(1d)的方向顺畅地落入,而不会受到来自底板(4)的较大的阻力。
另外,该送出凹部(1)的前侧的侧面(1b)在上述遮挡板(2)的下方成为大致垂直的角度,因此被该遮挡板(2)遮挡的送出物(S)能够径直顺畅地落下至送出凹部(1)内。
上述送出辊(A)的辊驱动轴(29)的轴心(O)位于上述底板(4)与送出凹部(1)的后侧的侧面(1a)的延长线上,因此使从种子料斗(H)的种子整流部(27)并通过送出物落入口(19)而进入送出凹部(1)内的送出物(S)的方向形成为最容易流动而不构成桥接的角度。
底板(4)与送出凹部(1)的后侧的侧面(1a)的延长线同通过上述送出辊(A)的辊驱动轴(29)的轴心(O)的水平线(L)所成的角度(α)约为25度,因此送出物(S)容易进入送出凹部(1),并且能够使由遮挡板(2)与扒落刷(3)构成的送出物自由空间(31)的大小最佳。
上述遮挡板(2)能够沿上下方向调节位置,因此在种子与肥料这样不同的情况下、或在进行涂敷、未进行涂敷的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遮挡板(2)的位置,能够调整适当的送出物自由空间(31)的自由度。
上述扒落刷(3)借助自重朝送出辊(A)进行按压,因此不会像以往那样利用扒落刷(3)强制地扒掉种子、肥料,因而不会剥掉种子、肥料的涂敷层而导致种子的发芽率变差。
将上述送出物落入口(19)的左右宽度构成为比上述送出凹部(1)的左右宽度窄,因此在从送出物落入口(19)向送出凹部(1)落入的情况下,从较窄的间隙进入,则量变得少,在进入至送出凹部(1)内的状态下利用扒落刷(3)刷掉的情况下,能够不按压种子、肥料等送出物而送出准确的颗粒、量,另外,不会破坏、刮掉涂敷材料。
在上述送出物落入口(19)与上述送出物自由空间(31),沿送出辊(A)的外周设置限制壁部(K),该限制壁部(K)的宽度比上述送出凹部(1)的宽度窄,因此能够将送出物落入口(19)的部分构成为比送出凹部(1)的宽度窄,能够减少进入至送出凹部(1)内的送出物(S)的量,也能够减少利用扒落刷(3)刷掉时的多余的送出物(S),从而能够为准确的送出量。
形成为如下构造,即:沿上述送出辊(A)的外周穿设与送出凹部(1)同等深度的圆周沟(7),将能够嵌入至该圆周沟(7)内的送出物移动限制板(6)固定于上述限制壁部(K)的下部,阻止从上述送出物落入口(19)的较窄的宽度落入的送出物(S)在送出凹部(1)的内部移动为送出物落入口(19)的宽度以上,因此突出的送出物移动限制板(6)能够将送出凹部(1)的内部分隔为落入空间(1d)与充裕空间(1c),使来自送出物落入口(19)的种子、肥料停留在落入空间(1d),在到达扒落刷(3)之下时开始被扒落刷(3)按压的送出物向充裕空间(1c)的部分移动,使送出物的量准确,不损伤涂敷材料。
上述送出物移动限制板(6)设置于上述送出物落入口(19)与上述送出物自由空间(31),因此在送出凹部(1)到达底板(4)的下端的送出物落入口(19)的部分的情况下,送出凹部(1)的内部已经被送出物移动限制板(6)划分为落入空间(1d)与充裕空间(1c),送出物(S)无法从落入空间(1d)向充裕空间(1c)移动,能够发挥上述那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步行式播种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表示送出装置的送出辊(A)的侧剖视图。
图3同样是表示送出辊(A)的侧剖视图。
图4是表示由施力弹簧(32)对扒落刷(3)施力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5是表示种子落入口(19)的宽度与送出凹部(1)的宽度的关系的图。
图6是图2中的D-D剖视图。
图7是表示扒落刷(3)与送出辊(A)的作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扒落刷(3)的侧视图。
图9是图2中的E向视图。
图10是表示借助自重配置扒落刷(3)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现有的播种状态与本发明的送出装置的播种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种子移动限制板(6)的送出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13是送出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14是图12中的J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播种机或施肥机中的本发明的送出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个例子,在图1中,对步行式人力驱动的播种机的送出装置进行说明。以下,以送出物为种子(S)、送出物落入口为种子落入口(19)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步行式人力驱动的播种机来说明技术内容,但也能够作为步行式以外的安装于牵引车的配件式、人力以外的马达驱动、发动机驱动的播种专用机中的送出装置来使用。另外,施肥机的送出装置也能够形成为同样的结构。
在步行式人力驱动的播种机中,基本由走行推动手柄(12)、基台框(26)、种子料斗(H)、送出装置(M)、驱动力导出滚轮(22)、压地滚轮(23)、挖沟爪(24)、压地板(25)以及驱动力传递链条壳体(21)等构成。
基台框(26)沿机身的前后方向配置,走行推动手柄(12)从该基台框(26)向后方朝斜上方突出。构成为作业人员通过推压操作该走行推动手柄(12)来使播种机向前方移动,同时驱动力导出滚轮(22)借助其与土壤的摩擦力而进行旋转,从而导出播种机的驱动力。
通过该驱动力导出滚轮(22)与土壤进行摩擦而被导出的驱动力经由沿基台框(26)的前后方向设置的驱动力传递链条壳体(21)内的链条被导出为图2所示的送出辊(A)的辊驱动轴(29)的旋转力。
利用送出壳体(14)覆盖上述送出辊(A)的周围,构成送出室,在该送出室上配置有用于供种子落入的种子料斗(H)。该种子料斗(H)由种子储存部(16)、种子整流部(27)以及种子落入口(19)构成。
该种子储存部(16)是储存一定量种子(S)的部分,种子整流部(27)是将从该种子储存部(16)朝向送出辊(A)的种子(S)整流成朝向一定的方向的部分。种子落入口(19)以面向送出辊(A)的方式在种子整流部(27)的下部开口,是供种子(S)落入形成于送出辊(A)的外周的送出凹部(1)的部分。
从走行推动手柄(12)侧进行推压的方向是箭头(F)的前进方向,对于送出辊(A)的旋转方向(G)而言,上表面也向箭头(F)的方向旋转,在图1的侧视图下,为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在图2的侧视图中,图示了相反侧的侧面,送出辊(A)的旋转方向G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作业人员推压走行推动手柄(12),由此前进并利用驱动力导出滚轮(22)导出送出辊(A)的驱动力,从而驱动送出装置(M),利用挖沟爪(24)在田地的土壤面形成播种沟,在该播种沟点状地播种一定数的种子(S),然后,利用压地板(25)按压来进行盖土,进而利用之后的压地滚轮(23)对盖土后的种子(S)与土壤进行压地。
设置从基台框(26)向上方突出的U字形的维护管理用把手(28),作业车能够把持走行推动手柄(12)与维护管理用把手(28)来上提并进行移动。
在图2~图6中,对播种机的送出装置(M)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图2中,对种子料斗(H)、种子储存部(16)、种子整流部(27)以及送出物自由空间(31)进行说明。
种子料斗(H)构成在上部投入大量的种子而进行储存的种子储存部(16)。在该种子储存部(16)的下方设置种子整流部(27),该种子整流部(27)用于以逐渐减少的方式对种子的量进行调整,并使种子朝向种子落入口(19)落下。种子整流部(27)由料斗前板(8)、遮挡板(2)、底板(4)、后板、辊室右侧板(17)以及辊室左侧板(18)之间的空间构成。在比上述料斗前板(8)更靠下方的位置垂下支承遮挡板(2),该遮挡板(2)能够进行上下位置调节。
另外,送出辊(A)配置于构成送出壳体(14)的辊室左侧板(18)与辊室右侧板(17)之间,被辊驱动轴(29)轴承支承。
上述遮挡板(2)的下部构成种子落入口(19)的前端,沿上下方向配置于送出辊(A)的前后中央(后述的扒落刷(3))与送出辊(A)的输送上游侧端(底板(4)的前端)之间,该遮挡板(2)的下端位于送出辊(A)的上端与上下中央(底板(4)的前端)之间,在遮挡板(2)的下端与送出辊(A)外周面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该间隙能过通过上下调节遮挡板(2)来进行调节。
在上述种子整流部(27)中,上部与种子储存部(16)连通,在前下部设置种子落入口(19),使种子储存部(16)(种子整流部(27))内的种子(S)的重量仅作用于送出辊(A)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而且,在该种子整流部(27)的下部配置有底板(4),该底板(4)以朝向送出辊(A)的轴心(O)侧下降的方式倾斜。另外,在该底板(4)设置有残留种子取出盖(30)。
如图2所示,该底板(4)相对于通过送出辊(A)(辊驱动轴(29))的轴心(O)的水平线(L)向上方倾斜角度(α)。该角度(α)为种子(S)自然落下的程度的倾斜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α)约为25度。此外,上述底板(4)的下端与上述遮挡板(2)的下端之间为种子落入口(19)。
另外,从上述底板(4)的下端(前端)向下方连续地设置有辊室下侧板(13),从该辊室下侧板(13)的上下中途部向下方、并在与送出辊(A)的外周之间构成有辊室下侧板空隙(13a)。该辊室下侧板空隙(13a)消除送出辊(A)与辊室下侧板(13)的无用的摩擦。
如图2、图3所示,在构成为圆筒状的送出辊(A)的外周一空开一定间隔的方式开口有送出凹部(1)。在该送出凹部(1)位于种子落入口(19)的状态下,送出凹部(1)的旋转方向(G)的后侧的侧面(1a)是在侧视下与上述底板(4)的延长线一致的面。即,送出凹部(1)的旋转方向的后侧的侧面(1a)的角度与底板(4)的角度相同,能够使种子(S)容易落入至送出凹部(1)内。
这样一来,送出辊的辊驱动轴的轴心(O)位于上述底板(4)与送出凹部(1)的后侧的侧面(1a)的延长线上,因此从种子料斗(H)的种子整流部(27)通过种子落入口(19)而进入送出凹部(1)内的送出物(S)处于最容易流动的方向,能够形成为不构成桥接的角度。
上述送出凹部(1)的旋转方向前侧的侧面(1b)具备比后侧的侧面(1a)大的倾斜面,以便种子落入口(19)相对于送出凹部(1)逐渐地扩大开口。
该前侧的侧面(1b)的角度如图3中图示的那样,是在送出凹部(1)位于种子落入口(19)的状态下成为大致垂直的角度,形成为位于从上方垂下的遮挡板(2)的下方。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使得种子(S)更顺畅地落入至送出凹部(1)。
这样一来,种子整流部(27)内的种子沿上述底板(4)落入至送出辊(A)的送出凹部(1)。而且,本发明的主要部位亦即送出物自由空间(31)构成于种子整流部(27)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由此种子送出辊(A)在将种子(S)嵌入至该送出凹部(1)内的状态下进行旋转时,不使种子被强烈地按压,或以过度的密度压入。
另外,通过设置该送出凹部(1)的前侧的侧面(1b),由此在转动至后述的辊面引导板(5)的最末端时,种子(S)向该前侧的侧面(1b)移动并停留,然后一次性落下,因此如图11所示,构成为缩短种子(S)落下至田地并成为根株时的相对于前进方向的长度,与以往相比,根株的大小在前后大幅度弛缓的情况消失。
相反地,以往未设置有前侧的侧面(1b)的角度,送出物(S)从压入于送出凹部(1)的状态落下,因此如图11的现有的附图那样,点播成根株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较长。
这样,上述送出辊(A)的送出凹部(1)的旋转方向(G)的后侧的侧面(1a)与设置于上述送出物落入口的底板(4)的倾斜角为相同方向,因此底板(4)上的送出物朝向送出凹部(1)的落入空间(1d)的方向顺畅地落入,而不受到来自底板(4)的较大的阻力。
而且,上述送出凹部(1)的前侧的侧面(1b)在上述遮挡板(2)的下方成为大致垂直的角度,因此被该遮挡板(2)遮挡的送出物(S)能够径直顺畅地落下至送出凹部(1)内。
而且,进而构成为使投入至上述送出凹部(1)的内部的种子(S)的粒数高精度地为一定粒数,并且在该种子(S)为涂敷种子的情况下,以作为较宽松的一定的密度落入,使得涂敷部不会因与扒落刷(3)的按压而被破坏。
因此,为了伴随着送出辊(A)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而投入至送出凹部(1)之前的种子不会被勉强地压入送出凹部(1)内,如图5、图6、图13所图示的那样,在送出辊(A)的左右宽度中央,从送出辊(A)的外周向种子落入口(19)侧以及送出物自由空间(31)侧立起设置有限制壁部(K),通过设置限制壁部(K),在种子落入口(19),落入空间(1d)的左右宽度(b)构成为比送出凹部(1)的左右宽度(a)小。换言之,构成为送出凹部(1)的辊驱动轴(29)的轴心方向的宽度亦即左右宽度(a)比种子落入口(19)的辊驱动轴(29)的轴心方向的宽度亦即左右宽度(b)宽。
反过来说,送出凹部(1)的左右宽度(a)为送出辊(A)的宽度做大限度的常规的宽度,但对于种子落入口(19)侧的左右宽度(b)而言,将现有技术中与送出凹部(1)的左右宽度(a)相同的或比之稍大的宽度形成为本实施方式中比送出凹部(1)的左右宽度(a)窄的种子落入口(19)的左右宽度(b)。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构成,如图5所图示那样,在从种子落入口(19)向送出凹部(1)的落入空间(1d)落入时,种子(S)在从种子落入口(19)落入之后,在上述扒落刷(3)的下方,从种子落入口(19)的左右宽度(b)的范围亦即落入空间(1d)朝向送出凹部(1)内的左右宽度(a)的范围的部分亦即充裕空间(1c),沿左右方向流落,不作用有从种子落入口(19)侧的按压力,种子(S)在凹部(1)内扩宽。
如上所述,在使种子(S)从种子料斗(H)的种子落入口(19)落入至送出辊(A)的送出凹部(1)之后,该送出辊(A)向上方转动,在利用扒落刷(3)将在送出凹部(1)溢出的种子(S)刷掉的结构中,在该种子落入口(19)与扒落刷(3)之间沿送出辊(A)的外周设置限制壁部(K),该限制壁部(K)限制为与比该送出凹部(1)的宽度窄的种子落入口(19)的宽度相同的宽度,将种子落入口(19)的左右宽度开口为比上述送出辊(A)的送出凹部(1)的左右宽度窄的宽度,因此在从种子落入口(19)向送出凹部(1)落入的情况下,从窄的间隙进入宽的空间,因此相对于送出凹部(1)内的体积而言,在量上变少,在进入至送出凹部(1)内的状态下利用扒落刷(3)刷掉的情况下,能够不按压种子、肥料等送出物而送出准确的颗粒、量,另外,不会破坏、刮掉涂敷材料。
而且,为了不使过多的种子(S)按压宽松地落入至上述落入空间(1d)的种子(S),在种子落入口(19)的旋转方向后侧的送出辊(A)的上方设置有上述遮挡板(2)。在上述送出辊(A)的前后中央的最高位置的上方设置有扒落刷(3),在该扒落刷(3)与遮挡板(2)之间的送出辊(A)的外周上方构成有送出物自由空间(31),该送出物自由空间(31)抑制一定量以上的种子(S)因送出辊(A)的旋转而向扒落刷(3)的方向移动,并且使得不会作用有停留在上述送出物落入口(19)的种子(S)的重量。
通过设置上述遮挡板(2),由此不会承受来自种子整流部(27)的种子落入口(19)的部分的按压力,在形成于遮挡板(2)与扒落刷(3)之间的送出辊(A)的外周的送出物自由空间(31)中,不直接作用有来自种子料斗(H)的种子、肥料的自重,能够不按压种子、肥料等送出物而送出准确的颗粒、量,另外,不会破坏、刮掉种子、肥料的涂敷材料。
另外,在上述遮挡板(2)的左右中央,沿上下方向设置有长孔并利用遮挡板调节螺钉(9)进行固定,通过对用于固定于料斗前板(8)的遮挡板调节螺钉(9)进行松弛,由此能够上下微调,能够配合种子(S)的种类、含水率、涂敷种子的种类而调整可移动至送出物自由空间(31)的种子(S)的量。
这样,该遮挡板(2)能够上下调节位置,因而能够对送出物整流部(27)内的送出物从种子落入口(19)移动至送出凹部(1)与送出物自由空间(31)的量进行调整、限制,因能够根据送出物的种类、品种来调整遮挡板(2)的位置,可靠地发挥上述效果。
通过设置上述遮挡板(2),能够在该扒落刷(3)与限制壁部(K)之间构成送出物自由空间(31),相对于落入至送出凹部(1)内的种子(S),不会压入过量的种子(S),形成为解除对种子(S)的压力的自由的空间。
而且,在下一阶段,在利用扒落刷(3)擦刷送出凹部(1)的表面时,种子(S)能够从落入空间(1d)向充裕空间(1c)自由地移动。
以往,上述扒落刷(3)将盛满在送出凹部(1)内的种子(S)的多余的部分的种子(S)强行刮掉,来进行粒数的调整、种子(S)的量的调整。
然而,在本发明中,为了不对送出凹部(1)内的种子(S)施加压力并使粒数准确地一定,且不会刮削涂敷种子的皮膜,而构成为扒落刷(3)的按压力能够从落入空间(1d)向充裕空间(1c)逃逸而不直接强烈地施加于种子(S)。
另外,通过构成上述送出物自由空间(31),并构成有落入空间(1d)和充裕空间(1c),由此扒落刷(3)对种子(S)的按压力被限制,使种子的粒数准确地为一定数,另外,能够发挥不损伤涂敷种子这样的本发明的效果。
接下来,根据图12、图13、图14对接着限制壁部(K)附属设置的种子移动限制板(6)与圆周沟(7)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可靠地获得送出凹部(1)内的落入空间(1d)与充裕空间(1c)之间的种子(S)的自由状态,设置种子移动限制板(6),将落入空间(1d)与充裕空间(1c)隔离为不同的室。
该种子移动限制板(6)形成为在嵌入至遍及送出辊(A)的外周的整周而穿设的圆周沟(7)内的状态下该送出辊(A)能够旋转的厚度。
该圆周沟(7)是在送出辊(A)的左右宽度中央穿设于整周的沟。圆周沟(7)的深度构成为与送出凹部(1)的深度为相同程度。
种子移动限制板(6)从种子料斗(H)的种子落入口(19)配置至送出物自由空间(31),由固定于上述限制壁部(K)的下部的圆弧状的长板构成。该种子移动限制板(6)在其间作为将送出凹部(1)在落入空间(1d)与充裕空间(1c)之间完全地分隔的空间而发挥作用。
该种子移动限制板(6)将落入空间(1d)与充裕空间(1c)隔离的状态如图14所图示,在该种子移动限制板(6)所存在的通过轨迹之间,种子(S)无法从落入空间(1d)移动至充裕空间(1c)。
而且,在不存在该种子移动限制板(6)的位置亦即扒落刷(3)近前,如图9所示,落入空间(1d)与充裕空间(1c)连通,由此落入空间(1d)内的种子(S)能够移动至充裕空间(1c),该送出凹部(1)的空间的容积增加,从而来自扒落刷(3)的压力不会强烈地作用于种子(S)的表面。
另外,扒落刷(3)如图2、图7~图10所图示的那样构成。
即,在图7~图9中,公开了扒落刷(3)与送出辊(A)的外周的关系。扒落刷(3)的上部固定于扒落刷基部(3a),如图7、图8所示,侧视下,扒落刷(3)的下端以准确地沿着送出辊(A)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沿着送出辊(A)的外周的圆弧状,如图9所图示的那样,在从送出辊(A)的旋转方向G观察的情况下,以沿着送出辊(A)的外周面的方式构成为直线状。
如图7所示,扒落刷(3)的旋转方向的宽度构成为与形成于送出辊(A)的外周的送出凹部(1)的旋转方向的宽度相比足够大,如图9所示,扒落刷(3)的左右宽度构成为比送出凹部(1)的左右宽度大。由此,该扒落刷(3)构成为能够可靠地封闭送出凹部(1)的上表面,在送出辊(A)旋转时,利用扒落刷(3)扒出种子(S),不使多余种子(S)进入。
在送出壳体(14)的上部中央,沿上下方向开口有刷调节孔(11),扒落刷(3)插入于该扒落刷调节孔(11)内,该刷调节孔(11)被盖体(33)封闭。在该扒落刷(3)上部的扒落刷基部(3a)的上表面,朝向下方形成有螺孔,螺装有扒落刷调节螺钉(10),该扒落刷调节螺钉(10)支承于盖体(33)。通过旋转调整该扒落刷调节螺钉(10),能够沿上下方向微调扒落刷(3)的前端位置。
另外,如图4所图示的那样,也能够构成为在扒落刷调节孔(11)的内部收纳施力弹簧(32),在盖体(33)与扒落刷基部(3a)之间夹装施力弹簧(32),利用该施力弹簧(32)对扒落刷(3)朝向送出辊(A)施力,由此在存在来自种子(S)的按压力的情况下,扒落刷(3)能够逃逸。
另外,如图3所示,也能够构成为借助扒落刷(3)的自重与送出辊(A)抵接,以便不朝向种子(S)对扒落刷(3)施加大的按压力。另外,如图10所示,构成为扒落刷调节螺钉(10)的下端与扒落刷基部(3a)的上表面抵接,使得对种子(S)的按压力由扒落刷(3)的自重决定,仅决定扒落刷基部(3a)的上端的位置,也能够防止扒落刷(3)的上浮。另外,也能够构成为通过稍微紧固扒落刷调节螺钉(10)来将扒落刷(3)向送出辊(A)稍微按压,从而可靠地进行刷落。
这样,构成为能够削弱或加强扒落刷(3)对送出辊(A)的按压力,由此能够获得对应该种子(S)的种类、涂敷层的种类而不损伤种子(S)的效果。
在图13中,图示了本发明的送出装置(M)整体的立体图,能够使遮挡板(2)、扒落刷(3)、底板(4)等的组装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形成为紧凑的结构。
本发明的送出装置(M)在种子料斗(H)的下部配置送出辊(A),使来自该种子料斗(H)的种子落入口(19)的成为送出物的种子(S)落入至开口于该送出辊(A)的外周面的送出凹部(1)内,一边旋转该送出辊(A)一边利用与该送出凹部(1)的表面抵接的扒落刷(3)刷掉上述种子(S),使种子(S)从种子落下口(20)落下,在该送出装置(M)中,在供送出物向上述送出凹部(1)内落下的种子落入口(19)的入口上部设置沿垂直方向立起设置的遮挡板(2),在该遮挡板(2)的旋转方向的后侧,在送出辊(A)向上方旋转的最上部垂直地立起设置上述扒落刷(3),因此在该送出凹部(1)的内部,种子(S)处于自由状态,不会被后来的种子(S)的自重按压,另外,种子(S)不会因扒落刷(3)与送出辊(A)之间的摩擦力而承受按压力。
由此,能够将送出装置的种子(S)的送出种子数准确地维持为一定。
另外,在种子(S)为涂敷种子的情况下,不会利用扒落刷(3)对种子(S)的涂敷面施加按压摩擦力而破坏、损伤涂敷种子。
另外,如图2所示,从上述扒落刷(3)向送出辊(A)的旋转方向G的后侧,以沿着送出辊(A)的圆弧的方式附属设置有辊面引导板(5)。通过沿着送出辊(A)的外周面配置该辊面引导板(5),由此在送出辊(A)旋转时保持送出凹部(1)内的种子(S),阻止该种子(S)提前向种子落下口(20)落下。
辊面引导板(5)构成为与送出辊(A)的外周同心圆的圆弧状,如图4所示,上述扒落刷(3)紧后的辊面引导板(5)的始端部构成有向上方张开的引导面(5a),当送出辊(A)旋转时,送出凹部(1)内的种子(S)能够从扒落刷(3)向辊面引导板(5)顺畅地移动。
该引导面(5a)也可以构成为圆弧状,但也可以构成为逐渐变窄的倾斜状。
另外,辊面引导板(5)的上部由枢支部(5b)枢支于送出壳体(14),不使不合理的按压力施加于由辊面引导板(5)与送出辊(A)保持的种子(S),在对种子(S)施加的按压力为强力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逃逸转动。另外,辊面引导板(5)由海绵等弹性体构成,并实现轻型化,通过该海绵也能够使种子(S)的按压力逃逸,辊面引导板(5)的内表面侧(送出辊(A)侧)由摩擦阻力小的部件构成,从而不会剥掉涂敷层。
在上述送出辊(A)的轴心部具备辊驱动轴(29),在图1中,驱动力导出滚轮(22)的旋转经由驱动力传递链条壳体(21)而传递至辊驱动轴(29)来进行驱动。辊驱动轴(29)的中心为轴心(O)。
在图2中,上述辊面引导板(5)从扒落刷(3)的后表面延伸配置至下方的种子落下口(20),辊面引导板(5)的下端处于相对于通过辊驱动轴(29)的轴心(O)的水平线(L)向下方旋转角度(β)的位置。该角度(β)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约30度。若将送出凹部(1)配置于从通过该辊驱动轴(29)的轴心(O)的水平线(L)向下方旋转一定角度(β)的位置,则允许送出凹部(1)内的种子(S)自由落下,还施加有因送出辊(A)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使得种子(S)沿种子落下口(20)的中央方向落下。
在图1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送出装置的落下种子、肥料时的状态与现有的送出装置的落下种子、肥料时的状态的不同点。
在本发明中,设置于送出辊(A)的送出凹部(1)的前侧的侧面(1b)构成为向扩宽的方向倾斜,因此在送出辊(A)旋转,最终从辊面引导板(5)离开,送出凹部(1)内的种子(S)落下的情况下,种子(S)集中在送出凹部(1)的前侧的侧面(1b)部分而一次性落下,因此如图11的“本机构”所示,能够相对于前进方向以排列成较短的方向的方式落下。
在现有送出装置的情况下,在前进方向形成为较长的“根株长度”,因此无法明确地将根株与根株之间分开,风、空气难以通过根株空隙,阻碍水稻的分蘖。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获得根株空隙,因此水稻的分蘖良好。
另外,能够构成对供插秧后的除草车辆通过而言足够的根株空隙,因而也能够以此有利地推进种稻的除草。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对播种机的种子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施肥机的肥料而言,也起到同样的效果。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在从种子料斗送出一定量的肥料并向田地散布的施肥机、从种子料斗送出一定量的种子并向培育秧苗的苗圃播撒的播种机、从种子料斗送出一定量的种子并向田地直接播撒的直接播种装置中使用的送出装置。
附图标记的说明
A...送出辊;H...种子料斗;1...送出凹部;1a...后侧的侧面;1b...前侧的侧面;1c...充裕空间;1d...落入空间;2...遮挡板;3...扒落刷;3a...扒落刷基部;4...底板;5...辊面引导板;9...遮挡板调节螺钉;10...扒落刷调节螺钉;11...扒落刷调节孔;12...走行推动手柄;13...辊室下侧板;13a...辊室下侧板空隙;14...送出壳体;16...种子储存部;17...辊室右侧板;18...辊室左侧板;19...种子落入口;20...种子落下口;21...驱动力传递链条壳体;22...驱动力导出滚轮;23...压地滚轮;24...挖沟爪;25...压地板;26...基台框;27...种子整流部;28...维护管理用的把手;29...辊驱动轴;30...残留种子取出盖;31...送出物自由空间;α...角度。

Claims (11)

1.一种送出装置,其在种子料斗(H)的下部配置有送出辊(A),使来自该种子料斗(H)的送出物落入口(19)的送出物(S)落入至开口于所述送出辊(A)的外周面的送出凹部(1)内,一边使所述送出辊(A)旋转一边利用与所述送出凹部(1)的表面抵接的扒落刷(3)刷掉所述送出物(S),使所述送出物(S)从种子落下口(20)落下,
所述送出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供送出物(S)向所述送出凹部(1)内落下的送出物落入口(19)的入口上部设置有沿垂直方向立起设置的遮挡板(2),在该遮挡板(2)的旋转方向的后侧、且在送出辊(A)向上方旋转的最上部,沿垂直方向配置有所述扒落刷(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遮挡板(2)与所述扒落刷(3)之间、且在送出辊(A)的外周上方,构成有送出物自由空间(31),该送出物自由空间(31)抑制一定量以上的送出物(S)因送出辊(A)的旋转而向扒落刷(3)的方向移动,并且该送出物自由空间(31)不作用有所述送出物(S)的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送出辊(A)的送出凹部(1)位于送出物落入口(19)时的、旋转方向(G)上的送出凹部(1)的后侧的侧面(1a)在所述送出物落入口(19)的底板(4)的位置与设置于该底板(4)的倾斜角为同一方向,该送出凹部(1)的前侧的侧面(1b)在所述遮挡板(2)的下方成为大致垂直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出辊(A)的辊驱动轴(29)的轴心(O)位于所述底板(4)与送出凹部(1)的后侧的侧面(1a)的延长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4)与送出凹部(1)的后侧的侧面(1a)的延长线同通过所述送出辊(A)的辊驱动轴(29)的轴心(O)的水平线(L)所成的角度(α)约为2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挡板(2)能够沿上下方向调节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扒落刷(3)通过自重朝向送出辊(A)进行按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送出物落入口(19)的左右宽度开口为比所述送出辊(A)的送出凹部(1)的左右宽度窄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送出物落入口(19)与所述送出物自由空间(31),沿送出辊(A)的外周设置有限制壁部(K),该限制壁部(K)比所述送出凹部(1)的宽度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为如下构造,即:沿所述送出辊(A)的外周穿设有与送出凹部(1)同等深度的圆周沟(7),将能够嵌入至该圆周沟(7)内的送出物移动限制板(6)固定于所述限制壁部(K)的下部,阻止从所述送出物落入口(19)的较窄的宽度落入的送出物(S)在送出凹部(1)的内部以送出物落入口(19)的宽度以上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出物移动限制板(6)设置于所述送出物落入口(19)与所述送出物自由空间(31)。
CN201580052828.4A 2014-09-29 2015-08-21 送出装置 Active CN1067937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9492A JP6488475B2 (ja) 2014-09-29 2014-09-29 繰出装置
JP2014199491A JP6488474B2 (ja) 2014-09-29 2014-09-29 繰出装置
JP2014-199493 2014-09-29
JP2014-199492 2014-09-29
JP2014-199491 2014-09-29
JP2014199493A JP6481176B2 (ja) 2014-09-29 2014-09-29 繰出装置
PCT/JP2015/073573 WO2016051994A1 (ja) 2014-09-29 2015-08-21 繰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3753A true CN106793753A (zh) 2017-05-31
CN106793753B CN106793753B (zh) 2019-08-16

Family

ID=55630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2828.4A Active CN106793753B (zh) 2014-09-29 2015-08-21 送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971637B1 (zh)
CN (1) CN106793753B (zh)
WO (1) WO201605199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9292A (zh) * 2017-12-18 2018-05-15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电控气送组合式小麦排种系统
CN109997461A (zh) * 2018-01-04 2019-07-12 廉承哲 柱塞方式的点播装置
CN112601451A (zh) * 2018-07-19 2021-04-02 马斯奇奥盖斯帕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颗粒状材料等的可调节式分配器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1963B2 (ja) * 2018-07-26 2022-08-03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魚卵搬送装置及び魚卵の搬送方法
WO2023243747A1 (ko) * 2022-06-16 2023-12-21 주식회사 세안코리아 로터리형 점파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2822Y2 (zh) * 1984-10-17 1989-10-05
JPH0368644B2 (zh) * 1984-03-19 1991-10-29 Suzutec Co Ltd
JP2522944B2 (ja) * 1987-05-20 1996-08-07 株式会社 スズテック 育苗箱用播種装置の繰出ロ−ル
CN201163879Y (zh) * 2008-02-25 2008-12-17 中国农业大学 毛刷刷种护种排种器
CN101855960A (zh) * 2010-06-23 2010-10-13 山东理工大学 带式精量排种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2015U (ja) * 1982-08-25 1984-02-28 ナシヨナル住宅産業株式会社 外壁構造
JPH08130926A (ja) * 1994-11-08 1996-05-28 Kubota Corp 播種機
JP2007037495A (ja) 2005-08-04 2007-02-15 Agritecno Yazaki Co Ltd 繰出装置
JP2012120483A (ja) 2010-12-08 2012-06-28 Agritecno Yazaki Co Ltd 多条農用作業機
JP6002911B2 (ja) 2012-08-16 2016-10-05 アグリテクノ矢崎株式会社 播種機
JP6481176B2 (ja) * 2014-09-29 2019-03-13 アグリテクノ矢崎株式会社 繰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68644B2 (zh) * 1984-03-19 1991-10-29 Suzutec Co Ltd
JPH0132822Y2 (zh) * 1984-10-17 1989-10-05
JP2522944B2 (ja) * 1987-05-20 1996-08-07 株式会社 スズテック 育苗箱用播種装置の繰出ロ−ル
CN201163879Y (zh) * 2008-02-25 2008-12-17 中国农业大学 毛刷刷种护种排种器
CN101855960A (zh) * 2010-06-23 2010-10-13 山东理工大学 带式精量排种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9292A (zh) * 2017-12-18 2018-05-15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电控气送组合式小麦排种系统
CN109997461A (zh) * 2018-01-04 2019-07-12 廉承哲 柱塞方式的点播装置
CN112601451A (zh) * 2018-07-19 2021-04-02 马斯奇奥盖斯帕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颗粒状材料等的可调节式分配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71637B1 (ko) 2019-04-23
WO2016051994A1 (ja) 2016-04-07
KR20170054456A (ko) 2017-05-17
CN106793753B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3753A (zh) 送出装置
KR101419417B1 (ko) 마늘파종기
JP4809686B2 (ja) 繰出装置
JP5667582B2 (ja) 播種機
KR20160007470A (ko) 마늘파종기
KR200442519Y1 (ko) 콩 파종기
JP5513141B2 (ja) 粉粒体供給装置
JP2011142874A (ja) 粉粒体供給装置
JP2011200151A (ja) 直播機
JP2011142875A5 (zh)
JP4820082B2 (ja) 播種機
JP6481176B2 (ja) 繰出装置
JP6488474B2 (ja) 繰出装置
KR102435100B1 (ko) 중력 정렬식 마늘 파종기
JP5526526B2 (ja) 種子繰出装置
KR101158634B1 (ko) 밭작물 씨앗의 파종용 씨앗공급장치
KR101590304B1 (ko) 잔존씨앗 제거가 용이한 씨앗파종기
JPS6137208Y2 (zh)
JP6488475B2 (ja) 繰出装置
JP3616310B2 (ja) 種芋植付機、及びこれに設置される種箱
KR200297231Y1 (ko) 인삼 파종기
KR101595851B1 (ko) 씨앗 파종기
KR101723293B1 (ko) 파종기용 씨앗공급롤러
JPH0127642Y2 (zh)
JPH0767330B2 (ja) 種子繰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apan Hyogo Prefecture

Patentee aft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plo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Hyogo Prefecture

Patentee before: AGRITECNO YAZAK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