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5237A - 婴儿车和用于婴儿车的筒状部件 - Google Patents

婴儿车和用于婴儿车的筒状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5237A
CN106715237A CN201580050082.3A CN201580050082A CN106715237A CN 106715237 A CN106715237 A CN 106715237A CN 201580050082 A CN201580050082 A CN 201580050082A CN 106715237 A CN106715237 A CN 106715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unit
cartridge
perambulator
foreleg
ro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00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15237B (zh
Inventor
宇佐修郎
宇佐修一郎
浅野顺
浅野顺一
山口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i Corp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Original Assignee
Comb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i Corp filed Critical Comb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715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5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15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5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10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7/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 F16B7/2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using bayonet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婴儿车(10)具有:筒状部件(50);和端部零部件(70),其固定于所述筒状部件的至少一侧的开口的端部。端部零部件具有:内侧支承部(75),其为从开口插入筒状部件内的内侧支承部(75),且具有以环状区域来与筒状部件的内表面相面对的内侧相向面(75a);和外侧支承部(76),其具有以环状区域来与筒状部件的外表面相面对的外侧相向面(76a)。

Description

婴儿车和用于婴儿车的筒状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筒状部件和固定于筒状部件的端部零部件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例如,如JP2014-73846A所示,在带婴幼儿外出时,广泛使用婴儿车。大多数婴儿车包括筒状部、典型的是包括比强度较强的铝合金管来作为形成其结构要素的部件。筒状部件由于能够实现轻量化和高刚性两方面,因而适用于婴儿车。另外,很多时候,在筒状部件的端部固定有端部零部件。端部零部件通常由树脂成形物构成,可容易地赋予其所期望的形状。端部零部件代替加工上有限度的筒状部件,通过具有规定的形状来形成与其他结构要素连接的连接部分。另外,端部零部件通过覆盖筒状部件的端面来改善婴儿车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并且,若实现作为婴儿车的结构要素来使用的筒状部件的轻量化,则婴儿车的可操作性会得到提高。但是,若通过减小厚度或者选择材料的方式来实现筒状部件的轻量化,可能会发生筒状部件在婴儿车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者反复实验的结果为,当减小筒状部件的厚度时,以及,当由轻质材料制成筒状部件时,筒状部件因其端部产生了裂纹而损坏。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对将端部零部件固定于筒状部件的固定方法反复专心研究的结果得出,通过采用规定的固定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筒状部件的端部产生裂纹。基于本发明的发明者们上述的见解,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良将端部零部件固定于筒状部件的固定方法,经筒状部件的轻量化来实现婴儿车的轻量化。
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具有:
筒状部件;和
端部零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筒状部件的至少一侧的开口的端部,
所述端部零部件具有:
内侧支承部,其为插入所述筒状部件内的内侧支承部,且具有以环状区域来与所述筒状部件的内表面相面对的内侧相向面;和
外侧支承部,其具有以环状区域来与所述筒状部件的外表面相面对的外侧相向面。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端部零部件与婴儿车的其他结构要素相连接。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端部零部件在设置有所述端部零部件的部分与婴儿车的其他结构要素相连接。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端部零部件包括:
第1部件,其具有所述内侧支承部和与所述内侧支承部一体形成的基部;和
第2部件,其与所述第1部件分别形成,且具有所述外侧支承部和凸缘部,其中,所述凸缘部从所述外侧支承部的端部延伸出来且与所述筒状部件的端面相面对。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端部零部件包括:
第1部件,其具有所述外侧支承部和与所述外侧支承部一体形成的基部;和
第2部件,其与所述第1部件分别形成,且具有所述内侧支承部和凸缘部,其中,所述凸缘部从所述内侧支承部的端部延伸出来且与所述筒状部件的端面相面对。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端部零部件还具有与所述内侧支承部和所述外侧支承部这两者一体形成的基部。
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具有前腿、后腿和把手,
所述筒状部件形成所述前腿、所述后腿和所述把手中的一个以上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具有:
前腿;
后腿;
扶手,其与所述前腿和所述后腿连接且能够转动;
第1连杆单元,其与所述扶手连接且能够转动;
第2连杆单元,其与所述前腿连接且能够转动;和
第3连杆单元,其与所述后腿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1连杆单元同所述第2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2连杆单元同所述第1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3连杆单元同所述第1连杆单元和所述第2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筒状部件形成所述前腿、所述后腿、所述第1连杆单元、所述第2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一个以上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具有:
一对前腿;
一对后腿;
一对扶手,其与所述前腿和所述后腿连接且能够转动;
一对第1连杆单元,其与所述扶手连接且能够转动;
一对第2连杆单元,其与所述前腿连接且能够转动;
一对第3连杆单元,其与所述后腿连接且能够转动;
后方连结部件,其连结所述一对后腿;和
连杆连结部件,其连结所述一对第2连杆单元,
所述第1连杆单元同所述第2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2连杆单元同所述第1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3连杆单元同所述第1连杆单元和所述第2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筒状部件形成所述前腿、所述后腿、所述第1连杆单元、所述第2连杆单元、所述第3连杆单元、所述后方连结部件和所述连杆连结部件中的一个以上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第1连杆单元形成把手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具有:
前腿;
后腿;
扶手,其与所述前腿和所述后腿连接且能够转动;
第1连杆单元,其与所述扶手连接且能够转动;
第2连杆单元,其与所述前腿连接且能够转动;和
第3连杆单元,其与所述后腿连接且能够转动;和
把手,其与所述第1连杆单元、所述第2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以上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1连杆单元同所述第2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2连杆单元同所述第1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3连杆单元同所述第1连杆单元和所述第2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筒状部件形成所述前腿、所述后腿、所述第1连杆单元、所述第2连杆单元、所述第3连杆单元和所述把手中的一个以上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通过改良将端部零部件固定于筒状部件的固定方法,能够经筒状部件的轻量化来实现婴儿车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婴儿车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婴儿车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处于折叠状态的婴儿车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筒状部件和与筒状部件连接的端部零部件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筒状部件和端部零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端部零部件的变形例1的图。
图7是表示端部零部件的变形例2的图。
图8是表示端部零部件的变形例3的图。
图9是表示端部零部件的变形例4的图。
图10是表示婴儿车的一个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婴儿车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其中,图1和图3表示婴儿车的整体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0具有可折叠的婴儿车主体11,该婴儿车主体11具有腿14、16。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具有缓冲性能的座椅部件以能够拆下来的方式安装于婴儿车主体11。婴幼儿乘坐在该座椅部件上。婴儿车主体11具有:主体框架12,其具有前腿14和后腿16;和把手48,其与主体框架12连接并能够相对于主体框架12摆动。车轮4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在后腿14和后腿16的下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婴儿车10如广泛普及的那样(例如,JP2006-117012A)以可折叠的方式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0中,通过使把手48相对于主体框架12摆动,操作者(保护者)能够从婴幼儿的背面侧把持把手48,操纵婴儿车10,在婴幼儿朝向前进方向前方的情况下使婴儿车10行进(参照图1中的把手48的位置),并且,操作者还能够从面对婴幼儿的前腿侧的位置把持把手48,操纵婴儿车10,在以婴儿车10的后腿侧为前进方向前方的情况下使婴儿车10行进(参照图2中的把手48的位置)。
这里,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婴儿车及其结构要素的“前”、“后”、“上”、“下”、“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这些用语在没有特别指定的情况下,意思是指以乘坐于处于展开状态的婴儿车及其结构要素的婴幼儿为基准的“前”、“后”、“上”、“下”、“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更为详细地说,“前后方向”是指连接图1的纸面的左下和右上的方向,相当于图2的纸面的左右方向。并且,在没有特别指定的情况下,“前”是指乘车的婴幼儿所朝向的一侧,图1的纸面的左下侧和图2的纸面的左侧为前侧。另外,“上下方向”是指与前后方向垂直并与地平面垂直的方向。因此,在地平面为水平面的情况下,“上下方向”是指铅直方向。另外,“横向”是指宽度方向,且指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都垂直的方向。
首先,作为婴儿车的整体结构,对婴儿车主体1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0的整体结构为,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向中心面为中心大致对称。如上所述,婴儿车主体11具有主体框架12和把手48。其中,如图1所示,主体框架12具有分别配置于左右的一对前腿14、分别配置于左右的一对后腿16、分别配置于左右的一对扶手19和分别配置于左右的一对第1连杆单元20。
如图1和图2所示,前腿14的上端部分与配置于相对应一侧的(左侧或者右侧)的扶手19的前方部分连接且能够转动(能够摆动)。同样,后腿16的上端部分与配置于相对应一侧的(左侧或者右侧)的扶手19的前方部分连接且能够转动(能够摆动)。另外,第1连杆单元20的上方部分与配置于相对应一侧的(左侧或者右侧)的扶手19的后方部分连接且能够转动(能够摆动)。如图2所示,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连接杆20具有主连接部件21和固定于主连接部件21的上端部分的上连接部件22。主连接部件21例如采用铝合金而形成为筒状。上连接部件22的一部分插入主连接部件21内。第1连杆单元20在上连接部件22处与扶手19的后端部分连接且能够转动(能够摆动)。
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框架12具有:第2连杆单元25,其与前腿14连接且能够转动(能够摆动);和第3连杆单元30,其与后腿16连接且能够转动(能够摆动)。第1连杆单元20与第2连杆单元25和第3连杆单元3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能够转动(能够摆动)。第2连杆单元25与第1连杆单元20和第3连杆单元3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能够转动(能够摆动)。第3连杆单元30与第1连杆单元20和第2连杆单元25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且能够转动(能够摆动)。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例子中,作为构成第2连杆单元25的部件,设置有框架部件26、固定于框架部件26的前连接部件27和后连接部件28。框架部件26例如由通过对铝合金管进行弯曲加工而成的筒状部件构成。前连接部件27和后连接部件28例如由树脂成形物构成。后连接部件28的一部分插入由筒状部件构成的框架部件26内。框架部件26呈U字形,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侧部26a和在前方连结于一对侧部26a之间的连结部26b。前连接部件27的一端部分与前腿14连接且能够转动,另一端部分固定于侧部26a的前方部分。后连接部件28固定于侧部26a的后端部分。在该例子中,由位于右侧的框架部件26的侧部26a以及、固定于该右侧的侧部26a的右侧的前连接部件27和后连接部件28形成右侧的第2连接单元25。同样,由位于左侧的框架部件26的侧部26a以及、固定于该左侧的侧部26a的左侧的前连接部件27和后连接部件28形成左侧的第2连接单元25。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例子中,第3连接单元30具有:主轴部件31,其与后腿16连接且能够转动;和端部件32,其固定于主轴部件31的上端部分。主轴部件31例如由铝合金管形成。端部件32的一部分插入主轴部件31内。主轴部件31在下端部分处与后腿16连接且能够转动。
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连接单元20、第2连接单元25和第3连接单元30利用同一轴部件34相互连接且能够转动。该轴部件34贯穿第1连杆单元20的主连接部件21、第3连杆单元30的端部件32和构成第2连杆单元25的后连接部件28。通过该结构,第1连杆单元20、第2连杆单元25和第3连杆单元30能够以根据轴部件34划出的同一轴线为中心相互转动。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框架12还具有底部框架41、上方框架42、以及连结底部框架41和上方框架42的连结框架43。在框架部件26和底部框架41上铺设有基布材料(未图示)。基布材料同框架部件26、底部框架41、上方框架42和连结框架43一起支承具有缓冲性能的座椅部件(未图示)。底部框架41和上方框架42均形成为U字形。底部框架41在其两端部被轴部件34贯穿。并且,底部框架41能够相对于框架部件26或其他结构要素转动(摆动)。上方框架42在其两端部与扶手19的后端部分连接且能够转动(能够摆动)。上方框架42相对于扶手19的转动轴线与第1连接单元20相对于扶手19的转动轴线一致。在底部框架41和上方框架42之间设置有在横向上相离的一对连结框架43。连结框架43在其两端与底部框架41和上方框架42连接且能够转动。
如图1所示,主体框架12具有作为沿横向延伸的结构要素的、连结于一对前腿14之间的前方连结部件15和连结于一对后腿16之间的后方连结部件17。前方连结部件15具有踏板的功能。另外,在一对后连接部件28之间设置有连杆连结部件29。由前方连结部件15、后方连结部件17和连杆连结部件29能够抑制婴儿车10在横向上发生变形。再者,在一对扶手19之间设置有能够拆下来的具有可挠性的防护部件38。
把手48与具有以上结构的主体框架12连结且能够摆动。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48包括:一对轴部48a,其大致相平行延伸;中间部48b,其连结于一对轴部48a之间。把手48具有整体呈大致U字形的形状。把手48在U字的两端部与主体框架12连接且能够转动(能够摆动)。把手48通过轴部件34与主体框架12连接且能够转动。因此,第1连杆单元20、第2连杆单元25、第3连杆单元30、底部框架41和把手48能够以根据轴部件34划出的同一轴线为中心相互转动。
在该婴儿车主体11中,把手48在从侧面观察时能够在向铅直轴后方倾斜的第1位置(背面推动位置)和向铅直轴前方倾斜的第2位置(面对面推动位置)之间摆动。在图1中,把手48配置于第1位置。在图2中,把手48配置于第2位置。
具有以上结构的婴儿车10能够通过使各结构部件相对转动,进行折叠。具体来说,先将配置于第1位置的把手48向后上方提起,然后再向下方按下,由此使第3连杆单元30相对于后腿16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伴随着该操作,扶手19和第2连杆单元25相对于第1连杆单元20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像这样的操作,从侧面观察时,把手48和前腿14大致平行配置,并且,把手48的配置位置下移。通过以上操作,能够如图3所示那样折叠婴儿车10。在图3所示的折叠状态下,能够使婴儿车10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变小。另外,在从折叠状态展开婴儿车10时,只要按照与上述的折叠操作相反的顺序进行即可。
并且,如上所述,采用筒状部件、典型的是采用比强度较强的铝合金管来作为形成婴儿车10的大部分结构要素的部件。筒状部件由于能够实现轻量化和高刚性两方面,因而适用于婴儿车。另外,很多时候,在筒状部件的端部固定有端部零部件。端部零部件通常由树脂成形物构成,可容易地赋予其所期望的形状。端部零部件代替加工上有限度的筒状部件,通过具有规定的形状来形成与其他结构要素连接的连接部分。另外,端部零部件通过覆盖筒状部件的端面来改善婴儿车的安全性和美观性。在图示的婴儿车10中,例如,构成第1连杆单元20的主连接部件21可以相当于筒状部件,上连接部件22可以相当于端部零部件。另外,构成第2连杆单元25的框架部件26可以相当于筒状部件,后连接部件28可以相当于端部零部件。再者,构成第3连杆单元30的主轴部件31可以相当于筒状部件,端部件32可以相当于端部零部件。
实现作为婴儿车的结构要素来使用的筒状部件的轻量化,会提高婴儿车的可搬运性和可操作性。但是,若通过减小厚度或者选择材料的方式来实现筒状部件的轻量化,可能会发生筒状部件在婴儿车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对于这一点,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反复实验的结果可确认,当减小筒状部件的厚度时,以及,当将筒状部件的材料变更为低强度轻质材料时,筒状部件的端部产生裂纹,由此导致该筒状部件损坏。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婴儿车10如下面说明所示那样做了用于有效防止筒状部件的端部产生裂纹的改进。即,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婴儿车10中,作为构成上述的各结构要素中的任意一个以上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件,而使用了筒状部件50,并且对端部零部件70相对于该筒状部件50的固定方法做了改进。具体来说,对端部零部件70相对于作为构成如下这些结构要素中的任意一个以上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件来使用的筒状部件50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即,这些结构要素为:上述的婴儿车10的前腿14、后腿16、后方连结部件17、构成第1连杆单元20的主连接部件21、构成第2连杆单元25的框架部件26、连杆连结部件29、构成第3连杆单元30的主轴部件31、底部框架41、上方框架42、连结框架43和把手48。
以下,主要参照图4和图5对将端部零部件70固定于筒状部件50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图4和图5所示的筒状部件50和端部零部件70组合构成图1~图3所示的前腿14。该前腿14在端部零部件70处与扶手19连接,在筒状部件50的下端安装有保持车轮45的脚轮。
如图1~图4所示,端部零部件70固定于筒状部件50的一侧的开口的端部。如图4和图5所示,端部零部件70具有:第1部件(主部件)71;和第2部件(其他部件、辅助部件)72,其与第1部件71分体形成。即,端部零部件70由两个部件形成。
如图4和图5所示,第1部件71具有:基部74;和内侧支承部75,其与基部74一体形成。在图示的例子中,基部74为与扶手19连接的部位。内侧支承部75形成为筒状或者柱状,且从基部74延伸出来。内侧支承部75从筒状部件50的一侧的开口插入筒状部件50内。在图示的例子中,内侧支承部75形成为圆筒状。构成内侧支承部75的圆筒状的外周面形成内侧相向面75a,该内侧相向面75a从筒状部件50的厚度方向dt上的内侧,以环状区域来与筒状部件50的内表面50a中的、与筒状部件50的端面50c邻接的部分50a1(参照图4)相面对。
如图4和图5所示,第2部件72具有:外侧支承部76;和凸缘部77,其与外侧支承部76一体形成。外侧支承部76形成为筒状,筒状部件50的一侧的端部插入外侧支承部76内。在图示的例子中,外侧支承部76与筒状部件50的圆筒状的形状相对应而形成为圆筒状。构成外侧支承部76的圆筒状的外周面形成外侧相向面76a,该外侧相向面76a从筒状部件50的厚度方向dt上的外侧,以环状区域来与筒状部件50的外表面中的、与筒状部件50的端面50c邻接的部分50b1(参照图4)相面对。凸缘部77从外侧支承部76的端部向筒状部件50的厚度方向dt上的内侧延伸出来。凸缘部77从筒状部件50的轴线方向d1上的外侧与筒状部件50的端面50c相面对。另外,如图4所示,凸缘部77形成为环状。第1部件71的内侧支承部75贯穿第2部件72,延伸入筒状部件50内。凸缘部77被夹持于第1部件71的基部74与筒状部件50的端面50c之间。
这里,筒状部件50的轴线方向d1是指连接筒状部件50的一对开口的方向(参照图5)。如图5所示,筒状部件50的厚度方向dt是指与轴线方向d1垂直的方向。在图5所示的圆筒状的筒状部件50中,与在与轴线方向d1垂直的截面中从筒状部件50的中心向放射方向延伸出来的方向一致。
如图5明确所示,在端部零部件70的内侧支承部75上形成有一对通孔75b。另外,在筒状部件50上也形成有一对通孔50d。在将端部零部件70安装于筒状部件50的端部的状态下,端部零部件70的一对通孔75b和筒状部件50的一对通孔50d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如图4所示,由销或者铆钉等构成的固定件78贯穿通孔75b、50d而固定于筒状部件50。通过以上结构,端部零部件70固定于筒状部件50的端部。
如上所示,端部零部件70具有:内侧支承部75,其具有以环状区域来与筒状部件50的内表面50a相面对的内侧相向面75a;和外侧支承部76,其以环状区域来与筒状部件50的外表面50b相面对。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们确认的结果,通过将该端部零部件70安装于筒状部件50的端部,能够有效地防止存在从筒状部件50的端面50c裂开的问题的筒状部件50产生裂纹。虽然利用端部零部件70的防裂功能的详细理由不明,但是可推断出其中一个原因为,在与筒状部件50的端面50c邻接的区域,能够由外侧支承部76来限制筒状部件50膨胀,并且,能够由内侧支承部75限制筒状部件50的壁部向内侧倾倒(弯曲)。
当由端部零部件70能够有效地筒状部件50出现裂纹时,也能够减小筒状部件50的厚度。厚度减小的筒状部件50能够实现婴儿车10的轻量化,并且能够改善婴儿车10的可操作性。
另外,也能够增加构成筒状部件50的材料选择的自由度。因此,通过利用较轻的材料形成筒状部件50,也能够实现婴儿车10的轻量化。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可以将含有碳纤维和树脂的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构成的筒状部件适用于婴儿车10的任意的一个以上结构要素。由碳纤维增强塑料构成的筒状部件不仅重量轻,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因此,通过采用上述的端部零部件70相对于由碳纤维增强塑料构成的筒状部件50的固定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婴儿车10的轻量化,还能够提高婴儿车10的振动吸收性能。原本振动吸收性能的改善可以通过婴儿车10的轻量化自身来实现,因此,通过将轻量的由碳纤维增强塑料构成的筒状部件50和上述的端部零部件70的固定方法进行组合,便能够从结构要素的轻量化和柔软性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地改善婴儿车10的振动吸收性能。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婴儿车10具有筒状部件50和端部零部件70,其中,端部零部件70固定于筒状部件50的至少一侧的开口的端部。端部零部件70具有:内侧支承部75,其具有以环状区域来与筒状部件50的内表面相面对的内侧相向面75a;和外侧支承部76,其以环状区域来与筒状部件50的外表面相面对。通过像这样的筒状部件50和端部零部件70的组合,能够有效地防止筒状部件50产生裂纹。因此,能够通过减小厚度或者采用轻质材料,来实现筒状部件50的轻量化,进而实现婴儿车10的轻量化。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以下,参照附图对一个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和在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附图中,对于可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使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对应的部分所用的标记相同的标记,并且,省略重复说明。
首先,具有内侧支承部75和外侧支承部76的端部零部件70并不局限于图4和图5所示的例子,可以以各种方式适用于婴儿车10。例如,图4和图5所示的端部零部件70具有:第1部件71,其包括基部74和内侧支承部75;和第2部件72,其包括外侧支承部76和凸缘部77,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如图6所示,端部零部件70也可以构成为,具有:第1部件81,其包括基部74和外侧支承部76;和第2部件82,其包括内侧支承部75和凸缘部83(变形例1)。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第1部件81的基部74和外侧支承部76一体形成,外侧支承部76形成外侧相向面76a。另外,第2部件82的内侧支承部75和凸缘部83一体形成,内侧支承部75形成内侧相向面75a。第2部件82的内侧支承部75形成为筒状或者圆柱状。第2部件82的凸缘部83从内侧支承部75的端部向筒状部件50的厚度方向上的外侧延伸出来。凸缘部83与筒状部件50的端面50c相面对配置。第1部件81的外侧支承部76形成为筒状。第2部件82配置于形成为筒状的外侧支承部76的内部。基部74具有底面部74b,第2部件82的凸缘部83夹持于该底面部74b与筒状部件50的端面50c之间。另外,在图4和图5所示的例子中,外侧支承部76比内侧支承部75短,但是,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外侧支承部76比内侧支承部75长。第1部件81通过固定件78固定于筒状部件50,第2部件82夹持于第1部件81与筒状部件50之间。利用图6所示的端部零部件70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即,能够有效地防止筒状部件50产生裂纹。
图4~图6所示的端部零部件70具有分体形成的第1部件71和第2部件72,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如图7或者图8所示,端部零部件70也可以形成为单一部件。在图7或者图8所示的端部零部件70中,内侧支承部75和外侧支承部76这两者均从基部74突出。筒状部件50的端面50c同形成于内侧支承部75与外侧支承部76之间的支承部中间面74a相面对。另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变形例2)中,内侧支承部75比外侧支承部76长,但是,如图8所示的例子(变形例3)所示,内侧支承部75也可以比外侧支承部76短。利用像这样的端部零部件70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即,能够有效地防止筒状部件50产生裂纹。
另外,示出了在上述的端部零部件70与筒状部件50的组合中,筒状部件50通过端部零部件70而与其他结构要素、例如扶手19连接的例子。然而,如图9(变形例4)所示,筒状部件50也可以通过用于将端部零部件70固定于筒状部件50的固定件79而与其他结构要素连接。即,图9所示的筒状部件50在设置有端部零部件70的部分,与婴儿车10的其他结构要素连接。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筒状部件50形成图1~图3所示的把手48的轴部48a,端部零部件70构成封闭筒状部件50的端部的开口的端帽部件。在像这样的筒状部件50上,可能也会在其使用过程中从端面50c裂开从而产生裂纹。并且,利用图9所示的端部零部件70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即,能够有效地防止筒状部件50产生裂纹。
再者,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婴儿车10的整体结构仅是例子而已。例如,婴儿车可以构成为,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148454所公开的婴儿车那样,可以对婴儿车折叠,使之沿前后方向小型化之后,进一步进行折叠,以使婴儿车沿宽度方向小型化。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沿婴儿车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部件、即,把手48的中间部48b、前方连结部件15、后方连结部件17、连杆连接部件29、底部框架41和上方框架42等具有铰链(弯折点),这些部件能够在如上所述那样被折叠而沿前后方向小型化之后,进一步以铰链为中心弯折。
再者,示出了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婴儿车10中,把手48构成为,能够在背面推动位置(后方位置)和面对面推动位置(前方位置)之间摆动的例子。即,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把手48与第1连杆单元20分开设置,且把手48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婴儿车主体11的主体框架12摆动的例子。然而,例如,如图10所示,婴儿车10也可以构成为,把手48固定于后方位置,不能从背面推动位置摆动。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一对连杆单元20由相当于把手48的轴部48a的下端部的部分构成。换言之,第1连杆单元20越过与扶手19的连结部分进一步延伸,构成把手48的一部分。
并且,以上已经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几个变形例进行了说明,当然,也可以适当地将多个变形例进行组合后适用。

Claims (9)

1.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
筒状部件;和
端部零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筒状部件的至少一侧的开口的端部,
所述端部零部件具有:
内侧支承部,其为插入所述筒状部件内的内侧支承部,且具有以环状区域来与所述筒状部件的内表面相面对的内侧相向面;和
外侧支承部,其具有以环状区域来与所述筒状部件的外表面相面对的外侧相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零部件包括:
第1部件,其具有所述内侧支承部和与所述内侧支承部一体形成的基部;和
第2部件,其与所述第1部件分别形成,且具有所述外侧支承部和凸缘部,其中,所述凸缘部从所述外侧支承部的端部延伸出来且与所述筒状部件的端面相面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零部件包括:
第1部件,其具有所述外侧支承部和与所述外侧支承部一体形成的基部;和
第2部件,其与所述第1部件分别形成,且具有所述内侧支承部和凸缘部,其中,所述凸缘部从所述内侧支承部的端部延伸出来且与所述筒状部件的端面相面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零部件还具有与所述内侧支承部和所述外侧支承部这两者一体形成的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前腿、后腿和把手,
所述筒状部件形成所述前腿、所述后腿和所述把手中的一个以上的至少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
前腿;
后腿;
扶手,其与所述前腿和所述后腿连接且能够转动;
第1连杆单元,其与所述扶手连接且能够转动;
第2连杆单元,其与所述前腿连接且能够转动;和
第3连杆单元,其与所述后腿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1连杆单元同所述第2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2连杆单元同所述第1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3连杆单元同所述第1连杆单元和所述第2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筒状部件形成所述前腿、所述后腿、所述第1连杆单元、所述第2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一个以上的至少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
一对前腿;
一对后腿;
一对扶手,其与所述前腿和所述后腿连接且能够转动;
一对第1连杆单元,其与所述扶手连接且能够转动;
一对第2连杆单元,其与所述前腿连接且能够转动;
一对第3连杆单元,其与所述后腿连接且能够转动;
后方连结部件,其连结所述一对后腿;和
连杆连结部件,其连结所述一对第2连杆单元,
所述第1连杆单元同所述第2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2连杆单元同所述第1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3连杆单元同所述第1连杆单元和所述第2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筒状部件形成所述前腿、所述后腿、所述第1连杆单元、所述第2连杆单元、所述第3连杆单元、所述后方连结部件和所述连杆连结部件中的一个以上的至少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杆单元形成把手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
前腿;
后腿;
扶手,其与所述前腿和所述后腿连接且能够转动;
第1连杆单元,其与所述扶手连接且能够转动;
第2连杆单元,其与所述前腿连接且能够转动;和
第3连杆单元,其与所述后腿连接且能够转动;和
把手,其与所述第1连杆单元、所述第2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以上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1连杆单元同所述第2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2连杆单元同所述第1连杆单元和所述第3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第3连杆单元同所述第1连杆单元和所述第2连杆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连接且能够转动,
所述筒状部件形成所述前腿、所述后腿、所述第1连杆单元、所述第2连杆单元、所述第3连杆单元和所述把手中的一个以上的至少一部分。
CN201580050082.3A 2014-09-22 2015-09-02 婴儿车 Active CN106715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3081 2014-09-22
JP2014193081A JP6415912B2 (ja) 2014-09-22 2014-09-22 乳母車および乳母車に用いられる筒状部材
PCT/JP2015/074992 WO2016047407A1 (ja) 2014-09-22 2015-09-02 乳母車および乳母車に用いられる筒状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5237A true CN106715237A (zh) 2017-05-24
CN106715237B CN106715237B (zh) 2019-10-01

Family

ID=55580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0082.3A Active CN106715237B (zh) 2014-09-22 2015-09-02 婴儿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415912B2 (zh)
KR (1) KR102384481B1 (zh)
CN (1) CN106715237B (zh)
TW (1) TWI656999B (zh)
WO (1) WO2016047407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26095A (en) * 1988-12-14 1990-06-20 Raleigh Industries Ltd Mounting of tubular elements
JPH11310086A (ja) * 1998-04-27 1999-11-09 Joto Kogyo Kk パイプジョイント装置
US20050098981A1 (en) * 2003-11-09 2005-05-12 Link Treasure Limited Folding joint structure for strollers
CN101767602A (zh) * 2008-12-26 2010-07-07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车及其手把高度调整机构
CN202624303U (zh) * 2009-03-31 2012-12-26 康贝株式会社 婴儿车
JP2013193509A (ja) * 2012-03-16 2013-09-30 Combi Corp ベビーカ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70809U (zh) * 1986-04-18 1987-10-29
JP2001171011A (ja) * 1999-12-21 2001-06-26 Nitto Denko Corp 難燃性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部材
JP4275494B2 (ja) * 2003-09-10 2009-06-10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カー
JP5061813B2 (ja) * 2007-09-25 2012-10-31 東レ株式会社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ゴルフクラブシャフト
EP2240359B1 (en) * 2008-01-10 2016-11-16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One-hand fold stroller frame
JP2009247590A (ja) * 2008-04-07 2009-10-29 Mizuno Technics Kk ゴルフクラブシャフ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26095A (en) * 1988-12-14 1990-06-20 Raleigh Industries Ltd Mounting of tubular elements
JPH11310086A (ja) * 1998-04-27 1999-11-09 Joto Kogyo Kk パイプジョイント装置
US20050098981A1 (en) * 2003-11-09 2005-05-12 Link Treasure Limited Folding joint structure for strollers
CN101767602A (zh) * 2008-12-26 2010-07-07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车及其手把高度调整机构
CN202624303U (zh) * 2009-03-31 2012-12-26 康贝株式会社 婴儿车
JP2013193509A (ja) * 2012-03-16 2013-09-30 Combi Corp ベビーカ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15912B2 (ja) 2018-10-31
TW201615461A (zh) 2016-05-01
KR20170063579A (ko) 2017-06-08
WO2016047407A1 (ja) 2016-03-31
CN106715237B (zh) 2019-10-01
TWI656999B (zh) 2019-04-21
KR102384481B1 (ko) 2022-04-08
JP2016064686A (ja) 2016-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3649U (zh) 折叠车
CN1817729B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US8740243B2 (en) Foldable stroller frame
EP2851264B1 (en) Chassis for baby pushchairs
ATE435798T1 (de) Klappbarer rahmen für kinderwagen
JP6496818B2 (ja) 2回折り畳み可能なベビーカー
CN104395174A (zh) 婴儿车及座椅单元
MXPA05007624A (es) Sistema de estructura plegable.
CN205327138U (zh) 一种多维度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CN104118511B (zh) 一种电动车或自行车的快速折叠结构
CN109789887B (zh) 童车
CN106715237A (zh) 婴儿车和用于婴儿车的筒状部件
US4293144A (en) Protective handrail for folding baby carriage
EP2402231A2 (en) Foldable chassis for baby pushchairs
CN110316250A (zh) 悬架塔
CN106715238A (zh) 婴儿车和用于婴儿车的筒状部件
JP562596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1204144A (en) Safety appliance.
CN104340463A (zh) 一种便于运输、折叠的盛物框
CN102126513A (zh) 用于可折叠婴儿推车的保护栏杆
CN206968744U (zh) 一种可折叠的婴儿推车
JP6334953B2 (ja) 背対面切替式乳母車
US1093093A (en) Go-cart or perambulator.
CN110937011A (zh) 折叠儿童车
US826662A (en) Folding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25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