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3367B -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03367B CN106703367B CN201710137170.8A CN201710137170A CN106703367B CN 106703367 B CN106703367 B CN 106703367B CN 201710137170 A CN201710137170 A CN 201710137170A CN 106703367 B CN106703367 B CN 1067033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base
- prefabricated part
- hole
- connection
- part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04F17/005—Lift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步骤:构建基础、吊装预制件本体、对位连接和封顶;基础在现场进行构建,预制件本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呈中空且上下开口,在现场外进行事先预制,预制件本体上下端分别设有上对接结构和下对接结构,且基础上设有上对接机构,将预制件本体吊装至基础上方,通过上对接结构和和下对接结构自动对位,再通过螺栓沿横向或者纵向将预制件本体固定,最后进行封顶,本发明施工方法,具有步骤少、对位准确、安装快速和连接安全可靠的特点,有效降低了现场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的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需求日趋增大,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由于没有设计专用的电梯井道,加装电梯时则需要增设一个室外井道以供电梯安装和运行。现有技术中室外井道的施工一般采用钢结构井架或者砖墙钢筋混凝土结构井道,若直接在施工现场砌砖墙钢筋混凝土结构井道,既不经济又很费事,且占用空间大。但是,现有的钢结构井道采用整体式现场焊接或用预制钢构件现场拼焊而成,高度较高,由于电梯井道对高空焊接工艺要求很高,整个施工过程在室外进行,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工期很长,致使成本较高,长期施工噪音大,扰民事件也时常发生。
另一种钢结构井道是完全装配式,全部采用单根预制钢构件,在现场用螺栓连接紧固而成。这种钢构井道虽然省去高空焊接麻烦,但钢构件数量很多,结构也较复杂,且对钢构件装配要求很高,井道立柱、横杆之间的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公差等都将影响井道内电梯的安装质量、运行可靠性和乘坐舒适性,同样具有施工工期长,安装成本高的缺陷。
针对目前加装电梯井道技术现状和发展障碍,有必要研发出安全可靠、安装方便和成本较低,且适应于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专用的电梯井道施工方法,以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步骤:构建基础、吊装预制件本体、对位连接和封顶;基础在现场进行构建,预制件本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呈中空且上下开口,在现场外进行事先预制,预制件本体上下端分别设有上对接结构和下对接结构,且基础上设有上对接机构,将预制件本体吊装至基础上方,通过上对接结构和和下对接结构自动对位,再通过螺栓沿横向或者纵向将预制件本体固定,最后进行封顶,本发明施工方法,具有步骤少、对位准确、安装快速和连接安全可靠的特点,有效降低了现场施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步骤:构建基础、吊装预制件本体、对位连接和封顶。
构建所述基础,先根据地基进行打桩,然后依次浇筑桩柱,在桩柱顶部铺设混凝土垫层以进行找平,接着在混凝土垫层上浇筑混凝土承台,最后在混凝土承台上沿周向浇筑混凝土支撑墙体,由混凝土支撑墙体围成电梯井道基坑,所述混凝土支撑墙体上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相应设有与预制件本体之下对接结构配合的上对接结构。
所述预制件本体一侧面上设有电梯出/入口,每一所述电梯出/入口与既有建筑主体相应楼层连通,所述预制件本体上、下开口端分别设有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上设有上对接结构,所述下连接座上设有下对接结构,吊装所述预制件本体时,通过吊车或塔吊将预制件本体吊装至基础上方并对正落下,使得预制件本体之下对接结构与另一上对接结构对位,所述上对接结构与下对接结构通过螺栓沿纵向或者横向固定连接。
封顶,在位于顶部的预制件本体上部增设封顶结构,以封挡预制件本体的上部开口。
所述电梯出/入口与既有建筑主体相应楼层通过连廊连接而连通,相应地,所述预制件本体且位于电梯出/入口一侧面设有用于固定连廊一端的连廊连接座,所述连廊另一端搭接在既有建筑主体上。
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既有建筑主体侧面平行于电梯井道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所述连廊一端与支撑立柱连接。
所述上对接结构包括设在上连接座上的台阶A,所述下对接结构包括设在下连接座上用于与台阶A咬合的台阶B。
作为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中,上对接结构与下对接结构的一种连接方式,所述上对接结构还包括沿竖向固定设在上连接座上的连接螺柱;所述下对接结构还包括设在下连接座上用于供连接螺柱穿过的竖向连接孔,以及设在预制件本体下端内侧壁上且与竖向连接孔相通以用于连接作业的凹口A。
作为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中,上对接结构与下对接结构的一种连接方式,所述上对接结构和下对接结构还包括沿竖向分别设置在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上且相互对应的连接通孔A和连接通孔B,所述连接通孔A和连接通孔B通过螺栓及螺母将上连接座与另预制件本体之下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上且位于预制件本体内侧设有分别与连接通孔A及连接通孔B连通以用于连接作业的凹槽A和凹槽B。
作为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中,上对接结构与下对接结构的一种连接方式,所述上对接结构还包括沿横向设置在上连接座上的横向连接通孔,所述下对接结构还包括沿横向设置在下连接座上且与横向连接通孔相对应的横向螺纹连接孔,所述横向连接通孔与横向螺纹连接孔通过螺栓将上连接座与另一预制件本体之下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上对接结构还包括设在上连接座内侧以便于连接作业的凹槽C。
作为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中,上对接结构与下对接结构的一种连接方式,所述上对接结构和下对接结构上设有用于竖向导向配合连接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为相互配合连接的导向套和导向柱。
所述预制件本体由钢筋混凝土一体制成,所述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均由钢材制成,且同一所述预制件本体上的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均与该预制件本体内的配筋固定连接。
所述桩柱内的配筋向上延伸,贯穿于混凝土垫层,并与混凝土承台内的配筋连接,所述混凝土垫层内设有钢筋网;相应地,所述混凝土支撑墙体内的配筋向下延伸并与混凝土承台内的配筋连接。
与先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少、对位准确、安装快速和连接安全可靠,有效降低了现成施工成本。
2、电梯井道中预制件本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安装现场外进行预制,实现模块化,有效提高现场安装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3、电梯井道两预制件本体的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之间通过台阶A和台阶B配合,自适应定位,保证连接可靠,便于安装对位。
4、在所述上对接结构和下对接结构上设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为相互配合连接的导向套和导向柱,通过导向套和导向柱的竖向导向配合,两预制件本体连接对位更为便捷。
5、在桩柱顶部铺设混凝土垫层,便于找平,保证电梯井道的垂直度,确保连接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由采用本发明建成的电梯井道的正视图;
图2为由采用本发明建成的电梯井道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预制件本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预制件本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的爆炸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两预制件本体欲进行对接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两预制件本体完成对接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两预制件本体欲进行对接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预制件本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两预制件本体欲进行对接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预制件本体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两预制件本体欲进行对接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两预制件本体完成对接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两预制件本体欲进行对接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两预制件本体欲进行对接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两预制件本体完成对接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两预制件本体欲进行对接的剖视图。
图19为用于本发明施工方法的基础的剖视图之一。
图20为用于本发明施工方法的基础的剖视图之二。
图21为用于本发明施工方法的封顶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步骤:构建基础100、吊装预制件本体1、对位连接和封顶。如图1和图2所示,为采用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制成的电梯井道。采用本发明施工方法,进行连接使用时,由于预制件本体1在现场外进行预制,实现模块化,只需要在施工现场制作基础100即可,因此采用本发明施工方法,具有步骤少、对位准确、安装快速和连接安全可靠的特点,并有效降低了现场施工成本。
构建所述基础100,先根据地基进行打桩,然后依次浇筑桩柱101,在桩柱101顶部铺设混凝土垫层102以进行找平,接着在混凝土垫层102上浇筑混凝土承台103,最后在混凝土承台103上沿周向浇筑混凝土支撑墙体104,由混凝土支撑墙体104围成电梯井道基坑105,所述混凝土支撑墙体104上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座3,所述上连接座3相应设有与预制件本体1之下对接结构6配合的上对接结构5。
所述预制件本体1一侧面上设有电梯出/入口2,每一所述电梯出/入口2与既有建筑主体相应楼层连通,所述预制件本体1上、下开口端分别设有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所述上连接座3上设有上对接结构5,所述下连接座4上设有下对接结构6,吊装所述预制件本体1时,通过吊车或塔吊将预制件本体1吊装至基础100上方并对正落下,使得预制件本体1之下对接结构6与另一上对接结构5对位,所述上对接结构5与下对接结构6通过螺栓沿纵向或者横向固定连接,所述预制件本体1由钢筋混凝土一体制成,所述上连接座3与下连接座4均由钢材制成,且同一所述预制件本体1上的上连接座3与下连接座4均与该预制件本体1内的配筋固定连接。
封顶,在位于顶部的预制件本体1上部增设封顶结构200,以封挡预制件本体1的上部开口,如图21所示,在位于电梯井道顶层的预制件本体1上端,则设有封顶结构200,封顶结构200内设有相应的吊钩201。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既有建筑主体侧面平行于电梯井道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300,所述连廊10一端与支撑立柱300连接。电梯井道通过连廊10与既有建筑主体各个楼层相应连接,便于人们进出既有建筑主体。同时,本发明也可以由电梯出/入口2直接与既有建筑主体相应楼层的通道连接,如走廊。
所述上对接结构5包括设在上连接座3上的台阶A52,所述下对接结构6包括设在下连接座4上用于与台阶A52咬合的台阶B62,上对接结构5和下对接结构6通过台阶A和台阶B导向定位。
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两预制件本体1之间的连接提供了4个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需要,可选择不同的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如图3-图7所示,所述上对接结构5还包括沿竖向固定设在上连接座3上的连接螺柱51;所述下对接结构6还包括设在下连接座4上用于供连接螺柱51穿过的竖向连接孔61,以及设在预制件本体1下端内侧壁上且与竖向连接孔61相通以用于连接作业的凹口A63。
所述竖向连接孔61及连接螺柱51相应地沿周向均匀设置。如图6和图7所示,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由横截面呈Z型钢板制成,故形成有可相互咬合的台阶A52和台阶B62,所述台阶A52包括第一台阶面A521和第二台阶面A522,所述第二台阶面A522位于上连接座3内侧且高于第一台阶面A521,所述连接螺柱51设在第二台阶面A522上,相应地,所述台阶B62包括分别与第一台阶面A521和第二台阶面A522配合的第一台阶面B621和第二台阶面B622,所述竖向连接孔61设在第二台阶面B622上,所述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均与预制件本体1内的配筋固定连接,同时,连接螺柱51的下端贯穿上连接座3而伸入预制件本体1内,采用上述设计结构,保证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使之连接安全可靠。
如图5-图7所示,在预制件本体1下端内侧壁上设置与竖向连接孔61相通的凹口A63,当两预制件本体1对接安装时,一预制件本体1吊装至另一预制件本体1的上方,当竖向连接孔61对上连接螺柱51时,则沿竖向落下,使得台阶B62与台阶A52咬合,连接螺柱51上端则伸入凹口A63内,接着,作业员可将螺母通过凹口A63与连接螺柱51进行连接,进而将两预制件本体1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所述上对接结构5和下对接结构6上设有用于竖向导向配合连接的导向组件7,所述导向组件7为相互配合连接的导向套71和导向柱72。
如图8-图12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上对接结构5和下对接结构6上设有用于竖向导向配合连接的导向组件7,所述导向组件7为相互配合连接的导向套71和导向柱72,所述导向套71和导向柱72由方钢制成,导向套71设在上连接座3上,导向柱72设在下连接座4上,导向套71和导向柱72伸入预制件本体1内并与预制件本体1内的配筋固定连接,通过导向套71和导向柱72自适应导向配合,使得竖向连接孔61与连接螺柱51准确对位,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
作为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如图13、图14所示,所述上对接结构5和下对接结构6还包括沿竖向分别设置在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上且相互对应的连接通孔A55和连接通孔B64,所述连接通孔A55和连接通孔B64通过螺栓及螺母将上连接座3与另预制件本体1之下连接座4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上且位于预制件本体1内侧设有分别与连接通孔A55及连接通孔B64连通以用于连接作业的凹槽A56和凹槽B65。
所述台阶A52包括第一台阶面A521和第二台阶面A522,所述第二台阶面A522位于上连接座3内侧且高于第一台阶面A521,所述连接通孔A55设在第二台阶面A522上,相应地,所述台阶B62包括分别与第一台阶面A521和第二台阶面A522配合的第一台阶面B621和第二台阶面B622,所述连接通孔B64设在第二台阶面B622上,
所述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上且位于预制件本体1内侧设有凹槽A56和凹槽B65,所述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由L型角钢和槽钢连接制成,L型角钢一侧面与槽钢底部连接,使之相应形成台阶A52和台阶B62,凹槽A56和凹槽B65即由相应的槽钢形成,连接通孔A55及连接通孔B64相应地设在槽钢侧壁上,两预制件本体1进行安装连接时,台阶A52和台阶B62相应咬合,连接通孔A55和连接通孔B64对齐,作业员通过螺栓螺母即可将两预制件本体1固定连接,在紧固过程中,由于设置了凹槽A56和凹槽B65,使得作业效率更高,连接螺栓及螺母与预制件本体1采用分离设计,避免了螺栓预制固定设在预制件本体1上,在搬运及吊装过程中容易碰弯及损坏螺纹,而导致无法连接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如图15-图18所示,所述上对接结构5还包括沿横向设置在上连接座3上的横向连接通孔57,所述下对接结构6还包括沿横向设置在下连接座4上且与横向连接通孔57相对应的横向螺纹连接孔66,所述横向连接通孔57与横向螺纹连接孔66通过螺栓将上连接座3与另一预制件本体1之下连接座4固定连接;所述上对接结构5还包括设在上连接座3内侧以便于连接作业的凹槽C58。
上连接座3由横截面呈Z型钢板制成,台阶A52则由L型角钢和槽钢连接形成,L型角钢一侧面与槽钢底部连接,所述台阶A52包括由L型角钢另一侧面形成的第一台阶面A521、由槽钢一侧面形成的第二台阶面A522和有槽钢底面形成的竖向连接面A523,所述第二台阶面A522位于上连接座3内侧且高于第一台阶面A521,所述上对接结构5还包括沿横向设置在上连接座3上的横向连接通孔57,即所述横向连接通孔57设在竖向连接面A523上,所述上对接结构5还包括设在上连接座3内侧以便于连接作业的凹槽C58,该凹槽C58由槽钢形成。
所述下连接座4由横截面呈Z型的钢板制成,所述台阶B62包括分别与第一台阶面A521、第二台阶面A522和竖向连接面A523配合的第一台阶面B621、第二台阶面B622和竖向连接面B623,所述下对接结构6还包括沿横向设在下连接座4之竖向连接面B623上的且与横向连接通孔57相对应的横向螺纹连接孔66,所述横向螺纹连接孔66,延伸至预制件本体1内,并预埋有螺母;进行安装连接时,吊装一预制件本体1,使得该预制件本体1上的台阶B62与另一预制件本体1的台阶A52相咬合,当横向连接通孔57与横向螺纹连接孔66完成对位后,作业员在凹槽C58内沿横向将螺栓旋入横向螺纹连接孔66,即可完成两预制件本体1的固定连接。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螺母预制于预制件本体1上,且螺栓与预制件本体1分离设计,螺母与螺栓采用横向连接,同样地避免了螺栓预制固定设在预制件本体1上,在搬运及吊装过程中容易碰弯及损坏螺纹,而导致无法连接的问题,而且本实施例将螺母预设在预制件本体1上,使之连接安装效率更高。
所述桩柱101内的配筋向上延伸,贯穿于混凝土垫层102,并与混凝土承台103内的配筋连接,所述混凝土垫层102内设有钢筋网;相应地,所述混凝土支撑墙体104内的配筋向下延伸并与混凝土承台103内的配筋连接。
本发明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基础100提供了2个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需要,可选择不同的实施方式。
如图19和图20所示,基础100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桩柱101、混凝土垫层102、混凝土承台103和混凝土支撑墙体104,电梯井道基坑105由混凝土支撑墙体104围成,所述混凝土支撑墙体104上设有上连接座3,所述基础100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上连接座3及其上对接结构5,即由不同的预制件本体1则对应不同的基础100。
本发明中的基础100在现场制作,所述桩柱101内的配筋向上延伸,贯穿于混凝土垫层102,并与混凝土承台103内的配筋连接,所述混凝土垫层102内设有钢筋网;相应地,所述混凝土支撑墙体104内的配筋向下延伸并与混凝土承台103内的配筋连接,采用该基础100结构,确保了电梯井道之基础100结实可靠。
Claims (6)
1.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步骤:构建基础(100)、吊装预制件本体(1)、对位连接和封顶;
构建所述基础(100),先根据地基进行打桩,然后依次浇筑桩柱(101),在桩柱(101)顶部铺设混凝土垫层(102)以进行找平,接着在混凝土垫层(102)上浇筑混凝土承台(103),最后在混凝土承台(103)上沿周向浇筑混凝土支撑墙体(104),由混凝土支撑墙体(104)围成电梯井道基坑(105),所述混凝土支撑墙体(104)上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座(3),所述上连接座(3)相应设有与预制件本体(1)之下对接结构(6)配合的上对接结构(5);
所述预制件本体(1)一侧面上设有电梯出/入口(2),每一所述电梯出/入口(2)与既有建筑主体相应楼层连通,所述预制件本体(1)上、下开口端分别设有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所述上连接座(3)上设有上对接结构(5),所述下连接座(4)上设有下对接结构(6),吊装所述预制件本体(1)时,通过吊车或塔吊将预制件本体(1)吊装至基础(100)上方并对正落下,使得预制件本体(1)之下对接结构(6)与另一上对接结构(5)对位,所述上对接结构(5)与下对接结构(6)通过螺栓沿纵向或者横向固定连接;
封顶,在位于顶部的预制件本体(1)上部增设封顶结构(200),以封挡预制件本体(1)的上部开口;
所述上对接结构(5)包括设在上连接座(3)上的台阶A(52),所述下对接结构(6)包括设在下连接座(4)上用于与台阶A(52)咬合的台阶B(62);
所述上对接结构(5)还包括沿竖向固定设在上连接座(3)上的连接螺柱(51),所述下对接结构(6)还包括设在下连接座(4)上用于供连接螺柱(51)穿过的竖向连接孔(61),以及设在预制件本体(1)下端内侧壁上且与竖向连接孔(61)相通以用于连接作业的凹口A(63),所述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由横截面呈Z型钢板制成,故形成有可相互咬合的台阶A(52)和台阶B(62),所述台阶A(52)包括第一台阶面A(521)和第二台阶面A(522),所述第二台阶面A(522)位于上连接座(3)内侧且高于第一台阶面A(521),所述连接螺柱(51)设在第二台阶面A(522)上,相应地,所述台阶B(62)包括分别与第一台阶面A(521)和第二台阶面A(522)配合的第一台阶面B(621)和第二台阶面B(622),所述竖向连接孔(61)设在第二台阶面B(622)上,所述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均与预制件本体(1)内的配筋固定连接,同时,连接螺柱(51)的下端贯穿上连接座(3)而伸入预制件本体(1)内;
或所述上对接结构(5)和下对接结构(6)还包括沿竖向分别设置在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上且相互对应的连接通孔A(55)和连接通孔B(64),所述连接通孔A(55)和连接通孔B(64)通过螺栓及螺母将上连接座(3)与另一 预制件本体(1)之下连接座(4)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上且位于预制件本体(1)内侧设有分别与连接通孔A(55)及连接通孔B(64)连通以用于连接作业的凹槽A(56)和凹槽B(65),所述台阶A(52)包括第一台阶面A(521)和第二台阶面A(522),所述第二台阶面A(522)位于上连接座(3)内侧且高于第一台阶面A(521),所述连接通孔A(55)设在第二台阶面A(522)上,相应地,所述台阶B(62)包括分别与第一台阶面A(521)和第二台阶面A(522)配合的第一台阶面B(621)和第二台阶面B(622),所述连接通孔B(64)设在第二台阶面B(622)上,所述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上且位于预制件本体(1)内侧设有凹槽A(56)和凹槽B(65),所述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由L型角钢和槽钢连接制成,L型角钢一侧面与槽钢底部连接,使之相应形成台阶A(52)和台阶B(62),凹槽A(56)和凹槽B(65)由相应的槽钢形成,连接通孔A(55)及连接通孔B(64)相应地设在槽钢侧壁上,两预制件本体(1)进行安装连接时,台阶A(52)和台阶B(62)相应咬合,连接通孔A(55)和连接通孔B(64)对齐,作业员通过螺栓螺母即可将两预制件本体(1)固定连接;
或所述上对接结构(5)还包括沿横向设置在上连接座(3)上的横向连接通孔(57),所述下对接结构(6)还包括沿横向设置在下连接座(4)上且与横向连接通孔(57)相对应的横向螺纹连接孔(66),所述横向连接通孔(57)与横向螺纹连接孔(66)通过螺栓将上连接座(3)与另一预制件本体(1)之下连接座(4)固定连接;所述上对接结构(5)还包括设在上连接座(3)内侧以便于连接作业的凹槽C(58),上连接座(3)由横截面呈Z型钢板制成,台阶A(52)则由L型角钢和槽钢连接形成,L型角钢一侧面与槽钢底部连接,所述台阶A(52)包括由L型角钢另一侧面形成的第一台阶面A(521)、由槽钢一侧面形成的第二台阶面A(522)和有槽钢底面形成的竖向连接面A(523),所述第二台阶面A(522)位于上连接座(3)内侧且高于第一台阶面A(521),所述上对接结构(5)还包括沿横向设置在上连接座(3)上的横向连接通孔(57),所述横向连接通孔(57)设在竖向连接面A(523)上,所述上对接结构(5)还包括设在上连接座(3)内侧以便于连接作业的凹槽C(58),该凹槽C(58)由槽钢形成,所述下连接座(4)由横截面呈Z型的钢板制成,所述台阶B(62)包括分别与第一台阶面A(521)、第二台阶面A(522)和竖向连接面A(523)配合的第一台阶面B(621)、第二台阶面B(622)和竖向连接面B(623),所述下对接结构(6)还包括沿横向设在下连接座(4)之竖向连接面B(623)上的且与横向连接通孔(57)相对应的横向螺纹连接孔(66),所述横向螺纹连接孔(66),延伸至预制件本体(1)内,并预埋有螺母;进行安装连接时,吊装一预制件本体(1),使得该预制件本体(1)上的台阶B(62)与另一预制件本体(1)的台阶A(52)相咬合,当横向连接通孔(57)与横向螺纹连接孔(66)完成对位后,作业员在凹槽C(58)内沿横向将螺栓旋入横向螺纹连接孔(66),即可完成两预制件本体(1)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出/入口(2)与既有建筑主体相应楼层通过连廊(100)连接而连通,相应地,所述预制件本体(1)且位于电梯出/入口(2)一侧面设有用于固定连廊(10)一端的连廊连接座(8),所述连廊(10)另一端搭接在既有建筑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既有建筑主体侧面平行于电梯井道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300),所述连廊(10)一端与支撑立柱(30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对接结构(5)和下对接结构(6)上设有用于竖向导向配合连接的导向组件(7),所述导向组件(7)为相互配合连接的导向套(71)和导向柱(7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本体(1)由钢筋混凝土一体制成,所述上连接座(3)与下连接座(4)均由钢材制成,且同一所述预制件本体(1)上的上连接座(3)与下连接座(4)均与该预制件本体(1)内的配筋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柱(101)内的配筋向上延伸,贯穿于混凝土垫层(102),并与混凝土承台(103)内的配筋连接,所述混凝土垫层(102)内设有钢筋网;相应地,所述混凝土支撑墙体(104)内的配筋向下延伸并与混凝土承台(103)内的配筋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37170.8A CN106703367B (zh) | 2017-03-09 | 2017-03-09 |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37170.8A CN106703367B (zh) | 2017-03-09 | 2017-03-09 |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03367A CN106703367A (zh) | 2017-05-24 |
CN106703367B true CN106703367B (zh) | 2019-04-12 |
Family
ID=58918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37170.8A Active CN106703367B (zh) | 2017-03-09 | 2017-03-09 |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033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60275B (zh) * | 2017-05-26 | 2020-01-17 | 广东易佳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施工工艺 |
CN107489258A (zh) * | 2017-08-14 | 2017-12-19 | 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电梯井道预制底坑、电梯井道底坑建造方法及加装电梯 |
CN108978713B (zh) * | 2018-08-27 | 2023-12-15 | 江苏船谷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工厂预制电梯井道基坑及其安装方法 |
CN109809831A (zh) * | 2019-04-04 | 2019-05-28 | 中集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微孔烧结花岗岩板在电梯井道的应用 |
CN112663900A (zh) * | 2020-12-09 | 2021-04-16 | 湖南建工五建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电梯井 |
CN112411943B (zh) * | 2021-01-04 | 2024-08-27 | 江苏万融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电梯井 |
CN112962915B (zh) * | 2021-02-08 | 2022-11-01 | 斯迈普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圈梁加强式冷弯薄壁型钢电梯井道体系 |
CN113027072A (zh) * | 2021-03-18 | 2021-06-25 | 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及施工方法 |
CN113027073A (zh) * | 2021-03-18 | 2021-06-25 | 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 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和施工方法 |
CN113073812A (zh) * | 2021-04-29 | 2021-07-06 | 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 一种带钢龙骨预制轻混凝土电梯井道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
CN113833305B (zh) * | 2021-10-20 | 2023-02-07 | 中建神州(北京)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外墙电梯井及电梯井安装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633636A1 (de) * | 1996-08-21 | 1998-02-26 | Grohs Gerwald Dipl Bauing | Aufzugsschächte, Aufzugskabine und Verbindungsgänge als Raumzelle |
US6167670B1 (en) * | 1999-04-01 | 2001-01-02 | John Reite | Casing system for dumbwaiters |
CN103362317B (zh) * | 2013-07-09 | 2015-06-03 | 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既有砌体建筑加层、加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04213717B (zh) * | 2014-07-10 | 2016-08-24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多层住宅一体化改造建造方法 |
CN104452795B (zh) * | 2014-12-12 | 2016-08-17 | 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老旧住宅外加电梯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05545004A (zh) * | 2016-01-21 | 2016-05-04 |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既有建筑增设电梯的连接装置 |
CN205472105U (zh) * | 2016-03-01 | 2016-08-17 | 广东易佳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梯井快速连接的装置 |
CN105780934B (zh) * | 2016-03-01 | 2017-12-05 | 广东易佳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梯井型钢构件连接的装置 |
CN106049826A (zh) * | 2016-07-06 | 2016-10-26 | 南京市莱茵帝得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型电梯井 |
-
2017
- 2017-03-09 CN CN201710137170.8A patent/CN10670336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03367A (zh) | 2017-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03367B (zh) |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的施工方法 | |
CN102493603B (zh) | 暗柱式全装配抗震建筑物和工法 | |
CN104746435B (zh) | 一种大角度y型墩柱的施工方法 | |
CN201217898Y (zh) | 混凝土预制楼梯 | |
CN205777185U (zh) | 一种全装配混凝土梁式楼梯 | |
CN105781125A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 | |
CN103850352A (zh) | 一种预制板的连接方法 | |
CN106939683A (zh) |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 | |
CN103541463A (zh) | 墙板及其构成的楼层位置设后浇带的剪力墙及剪力墙施工方法 | |
CN109184028A (zh) | 一种便于施工的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连接构造及安装方法 | |
CN107476583A (zh) | 一种混凝土装配式楼房建造施工方法 | |
CN104481166A (zh) | 老旧小区外加装配式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895239B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楼梯缓台梁板及其建造方法 | |
CN207277541U (zh) | 预制件和现浇柱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 |
CN103046788B (zh) | 配煤仓钢漏斗及配煤仓钢漏斗安装方法 | |
CN109457814B (zh) | 基于贝雷架结构的高耸及大直径建筑物顶盖施工方法 | |
CN106865387A (zh) | 一种电梯井道预制件 | |
CN106939642B (zh) | 下挂式马道吊柱结构及其安装成型方法 | |
CN107130786B (zh) | 施工升降平台 | |
CN102425115B (zh) | 主动克服散索鞍支墩混凝土自重和线形控制的方法 | |
CN202401667U (zh) | 预留暗柱孔道预制柱及暗柱式全装配抗震建筑物 | |
CN206888464U (zh) |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井道 | |
CN208563658U (zh) | 一种预制格构组合剪力墙装配单体 | |
CN216893223U (zh) | 一种分段式单跑楼梯 | |
CN207003803U (zh) | 高层装配式单排通孔预制剪力墙及其装配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0 Address after: 528437 torch 71 Yuquanlu Road, Zhongsh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Kai Xing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437 11th Floor 1109 Building, Investment Building, No. 12 East Exhibition Road, Zhongshan Torch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QUICKLY BUILD ELEVATORS TECHNOLOGY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