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94613A - 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94613A
CN106694613A CN201510424781.1A CN201510424781A CN106694613A CN 106694613 A CN106694613 A CN 106694613A CN 201510424781 A CN201510424781 A CN 201510424781A CN 106694613 A CN106694613 A CN 106694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band
base tube
finned tube
produc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47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94613B (zh
Inventor
余以刚
王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ERASOLAR PHOTO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ERASOLAR PHOTO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ERASOLAR PHOTO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ERASOLAR PHOTO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247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94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94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4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94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94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翅片管生产线,包括沿翅片带移动方向上依次布置的上料装置、折弯装置和翅片缠绕装置;其中,翅片缠绕装置包括支撑架体、布置于支撑架体之上的夹持旋转机构及压紧机构;其中,该夹持旋转机构用于夹持旋转基管,并促使基管沿基管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该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轮,压紧轮将翅片带的缠绕部抵靠在基管的外壁上,并使得翅片带的缠绕部与基管的外壁挤压贴合。采用压紧机构实施翅片带中的缠绕部与基管外壁的紧密贴合,在翅片带缠绕过程中使得翅片带中的缠绕部与基管的外壁一直保持挤压贴合,从而保证了翅片带与基管的紧密贴合,进而提高了翅片管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翅片管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通常将翅片带缠绕在基管的外壁上获得翅片管。利用冲压装置将翅片基带进行冲压获得翅片带,翅片带经折弯装置折弯形成具有缠绕部与齿片部的翅片带,其中,翅片带的缠绕部与基管的外壁贴合,翅片带的齿片部向远离基管外壁的方向延伸,从而增大了基管的散热面积,进而达到提高基管换热效率的目的。
目前,翅片管的加工过程通常为先在基管上预先加工出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槽,然后在车床上把翅片带的缠绕部镶嵌在基管上,在缠绕过程中,依靠预紧力将翅片带的缠绕部勒在槽内,从而保证翅片带紧紧缠绕在基管上。在缠绕过程中,由于翅片带依靠预紧力与基管外壁接触,翅片带因预紧力过大而断裂,降低翅片管的生产效率,或因预紧力过小导致翅片带的缠绕部与基管的外壁无法紧密贴合,影响翅片管的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在翅片缠绕过程中,其可保证翅片带中的缠绕部与基管的外壁紧密贴合。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翅片管生产线系统,在翅片缠绕过程中,其可保证翅片带中的缠绕部与基管的外壁紧密贴合。
本发明提供的翅片管生产线,包括沿翅片带移动方向上依次布置的上料装置、折弯装置和翅片缠绕装置;其中,
所述翅片缠绕装置包括支撑架体、布置于所述支撑架体之上的夹持旋转机构及压紧机构;其中,
所述夹持旋转机构用于夹持旋转基管,并促使所述基管沿所述基管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轮,所述压紧轮将所述翅片带中的缠绕部抵靠在所述基管的外壁上,并使得所述翅片带中的缠绕部与所述基管的外壁挤压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轮为两个,两个所述压紧轮并排布置,并且在两个所述压紧轮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翅片带中的齿片部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压紧轮并排布置的辅助轮,所述压紧轮位于所述基管运动方向的上游,所述辅助轮位于所述基管运动方向的下游,且所述压紧轮与所述辅助轮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翅片带中的齿片部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机构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压紧机构在所述基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轮的轮宽小于或等于所述翅片带的缠绕部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轮的轮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翅片带的缠绕部的宽度,且所述辅助轮的轮宽小于所述翅片带的缠绕部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缠绕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所述基管辅助定位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三个限位轮,多个所述限位轮在所述基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限位轮绕所述基管的外周面呈等夹角均布;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轮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所述翅片带中的缠绕部的宽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限位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限位轮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装置包括多个折弯单元,多个所述翅片折弯单元在所述翅片带的移动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翅片折弯单元包括底座,布置于所述底座之上用于压紧翅片带中的缠绕部的压紧构件,用于冲压折弯所述翅片带中的齿片部的折弯机构,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输送所述翅片带的传送轮;其中,所述传送轮置于所述压紧构件沿所述翅片带移动方向的任一端,所述折弯机构置于所述压紧构件沿所述翅片带移动方向的任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轮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传送轮分别置于所述压紧构件沿所述翅片带移动方向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带中的缠绕部形成有第一限位部,所述传送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所述传送轮与所述翅片带中的缠绕部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凸起外形呈互补式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机构包括冲压头,所述冲压头在所述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所述翅片带中的齿片部齿根宽度的整数倍。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构件包括压紧部,所述压紧部沿所述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冲压头在所述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翅片导正装置,所述翅片导正装置位于所述翅片折弯装置与所述翅片缠绕装置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翅片管生产线系统,包括两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及所述上料装置的上游设置的冲压装置,所述冲压装置将翅片基带冲压形成两个相互对称的翅片带,其中一个所述翅片带输送至其中一个所述翅片管生产线;另一个所述翅片带输送至另一个所述翅片管生产线。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翅片管生产线中的所述基管的运动方向与另一个所述翅片管生产线中的所述基管的运动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翅片管生产线,采用压紧机构实施翅片带中的缠绕部与基管外壁的紧密贴合,在翅片带缠绕过程中使得翅片带中的缠绕部与基管的外壁一直保持挤压贴合,从而保证了翅片带与基管的紧密贴合,进而提高了翅片管的散热效率。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两个压紧轮之间形成容纳翅片带中的齿片部的容纳空间,为翅片带中的齿片部提供一个容纳空间,提升翅片带缠绕的稳定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当压紧机构包括两个压紧轮时,该压紧轮的轮宽应近似等于缠绕部的宽度,即不能大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当将压紧轮的轮宽设置为等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可保证压紧轮紧贴覆盖于缠绕部的宽面,从而将缠绕部的宽面与基管的外壁完全挤压贴合;当将压紧轮的轮宽设置为小于缠绕部的宽度,可避免相邻的缠绕于基管上的翅片带中的齿片部与压紧轮相碰撞而延误翅片带的缠绕作业,从而保证翅片带持续有序地缠绕于基管上,进而提升翅片带缠绕的效率。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压紧机构还可包括压紧轮与辅助轮,将压紧轮设置于基管运动方向的上游,将辅助轮设置于基管运动方向的下游,并在压紧轮与辅助轮之间形成容纳翅片带中的齿片部的容纳空间;通过这种布置方式,提供了压紧机构的另一种结构,为压紧机构的设计、制造提供更多的选择。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当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轮及与压紧轮并排布置的辅助轮时,压紧轮的轮宽应近似等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即压紧轮的轮宽不能小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且辅助轮的轮宽应小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当将压紧轮的轮宽设置为等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可保证压紧轮紧贴覆盖于缠绕部的宽面,从而将缠绕部的宽面与基管的外壁完全挤压贴合;当将辅助轮的轮宽设置为小于缠绕部的宽度,可避免相邻的缠绕于基管上的翅片带中的齿片部与辅助轮相碰撞而延误翅片带的缠绕进程,从而保证翅片带持续有序地缠绕于基管上,进而提升翅片带缠绕的效率。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可在基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两个压紧机构,当基管向基管的延伸方向的其中一个方向移动的同时,利用其中一个压紧机构,完成翅片带的缠绕形成翅片管,并卸下该翅片管,再将另一基管置于翅片缠绕装置中,该基管向基管的延伸方向的另一方向移动的同时,利用另一个压紧机构,完成翅片带缠绕形成翅片管。即利用两个压紧机构可实施基管在基管延伸方向的两个方向上实施翅片带的缠绕,从而提升翅片带缠绕装置的作业效率。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用于基管辅助定位的限位机构,可防止基管在缠绕翅片时大幅度的跳动;因多个限位轮在基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利于维持大尺寸基管在缠绕翅片时的稳定性,保证基管在缠绕翅片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状态,从而便于获得散热性能较好的翅片管;因多个限位轮绕基管的外周面呈等夹角均布,可保证限位机构对基管的支撑力度平衡,更有利于维持基管在缠绕翅片过程中的稳定性;因相邻的两个限位轮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避免限位轮与翅片带中的齿片部相碰撞,保证翅片带缠绕的顺利进行。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加与限位机构相连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限位轮的移动,从而驱动限位轮移动,并与基管接触起到限位作用,或者驱动限位轮远离基管,形成便于夹持旋转机构通过的通过空间,避免限位轮与夹持旋转机构干涉,保证翅片缠绕进程的顺利进行。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利用多个翅片折弯单元对翅片带实施分段冲压折弯,提高了翅片折弯的效率,同时简化了翅片折弯单元的结构,便于安装及维护。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压紧构件沿翅片带移动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传送轮,便于翅片带顺利通过折弯装置,增强翅片带移动的稳定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容纳传送轮的容纳空间,简化了折弯装置的设计,便于安装和使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传送轮与翅片带中的缠绕部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啮合,从而导正翅片带,便于翅片带的顺利移动,同时,还可防止翅片折弯时的翅片脱出。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部为限位孔,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凸起,简化了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设计,降低了翅片折弯装置的结构复杂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将冲压头在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设置为等于翅片带中的齿片部齿根宽度的整数倍,对翅片带实施分段冲压折弯时,可保证折弯机构的冲压头完全作用于翅片带中该段翅片带的齿片部,提高折弯机构的冲压折弯效率。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将压紧部沿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冲压头在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保证翅片带的齿片部被冲压折弯时,翅片带的缠绕部无翘起现象,从而保证翅片带的顺利冲压折弯。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翅片折弯装置与翅片缠绕装置之间布置翅片导正装置,将进入翅片缠绕装置之前的翅片带实施导正处理,便于翅片带在翅片缠绕装置中实施缠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翅片管生产线系统,在保证翅片带中的缠绕部与基管的外壁紧密贴合,提高翅片管的散热效率的同时,还可将经冲压形成的两个相互对称的翅片带同时用于基管的缠绕,提高了翅片管的生产效率。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其中一个翅片管生产线中基管的运动方向与另一个翅片管生产线中的基管的运动方向相反。翅片基带经冲压装置冲压后形成两个相互对称的翅片带,该两个翅片带的齿片部的弯折方向相反,在实施翅片带缠绕时,为避免翅片带的齿片部与压紧轮发生碰撞,从而将两个翅片管生产线中的基管的运动方向设置为相反。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仅为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6至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至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翅片带,2-支撑架体,3-夹持旋转机构,4-基管,5-压紧机构,6-压紧轮,7-滑动机构,8-限位机构,9-限位轮,10-驱动机构,11-容纳空间,12-第一翅片带,13-第二翅片带,14-缠绕部,15-齿片部,16-翅片折弯单元,17-底座,18-压紧构件,19-折弯机构,20-传送轮,21-压紧部,22-限位凸起,23-限位孔,24-上料装置,25-折弯装置,26-翅片导正装置,27-翅片缠绕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翅片管生产线,包括沿翅片带移动方向上依次布置的上料装置24、折弯装置25和翅片缠绕装置27;其中,翅片缠绕装置27,如图2所示,其包括支撑架体2、布置于支撑架体2之上的夹持旋转机构3及压紧机构5;其中,该夹持旋转机构3用于夹持旋转基管4,并促使基管4沿基管4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该压紧机构5包括压紧轮6,压紧轮6将翅片带的缠绕部抵靠在基管4的外壁上,并使得翅片带的缠绕部与基管4的外壁挤压贴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翅片管生产线,采用压紧机构5实施翅片带中的缠绕部与基管4外壁的紧密贴合,在翅片带缠绕过程中使得翅片带中的缠绕部与基管4的外壁一直保持挤压贴合,从而保证了翅片带与基管4的紧密贴合,进而提高了翅片管的散热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翅片带的缠绕部与基管4的外壁贴合不紧密而导致的翅片管散热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实施方式还可为,该翅片缠绕装置除上述结构之外,还可包括置于支撑架体2上的滑动机构7,该滑动机构7在支撑架体2上沿基管4延伸方向上以及垂直于基管4延伸方向上移动;该压紧机构5置于滑动机构7上。通过在支撑架体2上设置可自由移动的滑动机构7,利用滑动机构7的移动可调整压紧机构5的位置,从而调整翅片带缠绕的起始位置,进而保证每次翅片缠绕时的起始位置都一样。
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实施方式还可为,该翅片缠绕装置中的夹持旋转机构3还可包括用于卡紧基管4的卡盘、用于驱动卡盘旋转的旋转驱动及用于驱动卡盘和基管4向基管4延伸方向移动的行走驱动,通过夹持旋转机构3的该种结构简化了翅片缠绕装置的整体设计,便于其安装和使用。
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实施方式还可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翅片管生产线还可包括翅片导正装置26,该翅片导正装置26位于折弯装置25与翅片缠绕装置27之间。通过在折弯装置25与翅片缠绕装置27之间布置翅片导正装置26,将进入翅片缠绕装置27之前的翅片带实施导正处理,便于翅片带在翅片缠绕装置27中实施缠绕。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翅片管生产线,包括沿翅片带移动方向上依次布置的上料装置、折弯装置和翅片缠绕装置;其中,翅片缠绕装置包括支撑架体、布置于支撑架体之上的夹持旋转机构及压紧机构;其中,该夹持旋转机构用于夹持旋转基管,并促使基管沿基管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该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轮,压紧轮将翅片带的缠绕部抵靠在基管的外壁上,并使得翅片带的缠绕部与基管的外壁挤压贴合。该部分描述的翅片缠绕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翅片缠绕装置的结构大致相同,以下就该实施例中的翅片缠绕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翅片缠绕装置的结构不同的地方作具体描述。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为,其中的压紧轮6为两个,该两个压紧轮6并排布置,且该两个压紧轮6之间形成有容纳翅片带中的齿片部的容纳空间11,通过将两个压紧轮6并排布置,并在两个压紧轮6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1,可防止翅片带脱落,增强翅片带缠绕的稳定性。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压紧轮6的轮宽可小于或等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即该压紧轮6的轮宽应近似等于缠绕部的宽度,将压紧轮6的轮宽设置为等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可保证压紧轮6紧贴覆盖于缠绕部的宽面,从而将缠绕部的宽面与基管的外壁完全挤压贴合;压紧轮6的轮宽设置为不能大于缠绕部的宽度,可避免相邻的缠绕于基管上的翅片带中的齿片部与压紧轮6相碰撞而延误翅片带的缠绕作业,从而保证翅片带持续有序地缠绕于基管上,进而提升翅片带缠绕的效率。
本实施例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为,该压紧机构5还包括与压紧轮6并排布置的辅助轮,该压紧轮6位于基管运动方向的上游,该辅助轮位于基管运动方向的下游,且该压紧轮6与辅助轮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翅片带中的齿片部的容纳空间11。通过这种布置方式,提供了压紧机构5的另一种结构,为压紧机构5的设计、制造提供更多的选择。
在该实施方式中,压紧轮6的轮宽可大于或等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且该辅助轮的轮宽小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即压紧轮6的轮宽应近似等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辅助轮的轮宽应小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当将压紧轮6的轮宽设置为等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可保证压紧轮6紧贴覆盖于缠绕部的宽面,从而将缠绕部的宽面与基管的外壁完全挤压贴合;当将辅助轮的轮宽设置为小于缠绕部的宽度,可避免相邻的缠绕于基管上的翅片带中的齿片部与辅助轮相碰撞而延误翅片带的缠绕进程,从而保证翅片带持续有序地缠绕于基管上,进而提升翅片带缠绕的效率。
另外,上述的压紧机构5可为两个,且该两个压紧机构5在基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当基管向基管的延伸方向的其中一个方向移动的同时,利用其中一个压紧机构5,完成翅片带的缠绕形成翅片管,并卸下该翅片管,再将另一基管置于翅片缠绕装置中,该基管向基管的延伸方向的另一方向移动的同时,利用另一个压紧机构5,完成翅片带缠绕形成翅片管。即利用该两个压紧机构5可实施基管在基管延伸方向的两个方向上实施翅片带的缠绕,从而提升翅片带缠绕装置的作业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翅片缠绕装置除上述结构之外,还可包括置于支撑架体上的滑动机构7,该滑动机构7在支撑架体上沿基管延伸方向上以及垂直于基管延伸方向上移动;该压紧机构5置于滑动机构7上。通过在支撑架体上设置可自由移动的滑动机构7,利用滑动机构7的移动可调整压紧机构5的位置,从而调整翅片带缠绕的起始位置,进而保证每次翅片缠绕时的起始位置都一样。
实施例三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翅片管生产线,包括沿翅片带移动方向上依次布置的上料装置、折弯装置和翅片缠绕装置;其中,翅片缠绕装置包括支撑架体2、布置于支撑架体2之上的夹持旋转机构3及压紧机构5;其中,该夹持旋转机构3用于夹持旋转基管4,并促使基管4沿基管4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该压紧机构5包括压紧轮6,压紧轮6将翅片带的缠绕部抵靠在基管4的外壁上,并使得翅片带的缠绕部与基管4的外壁挤压贴合。
本实施例的翅片缠绕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基管辅助定位的限位机构8,如图5所示,该限位机构8包括至少三个限位轮9,多个限位轮9在基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限位轮9绕基管的外周面呈等夹角均布;其中相邻的两个限位轮9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
通过设置用于基管辅助定位的限位机构8,可防止基管在缠绕翅片时大幅度跳动,保持基管的稳定,便于实施翅片带的缠绕;因多个限位轮9在基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利于维持大尺寸基管在缠绕翅片时的稳定性,保证基管在缠绕翅片的过程中始终维持稳定的状态,便于获得散热性能较好的翅片管;因多个限位轮9绕基管的外周面呈等夹角均布,可保证限位机构8对基管的支撑力度平衡,更有利于维持基管在缠绕翅片过程中的稳定性;因相邻的两个限位轮9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宽度,避免限位轮9与翅片带中的齿片部相碰撞,保证翅片带缠绕的顺利进行。
另外,本实施例的翅片缠绕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10,该驱动机构10与上述限位机构8相连,该驱动机构10驱动限位轮移动。在实施对基管缠绕翅片的过程中,利用该驱动机构10驱动限位轮9移动,并与基管接触起到支撑限位作用;当夹持旋转机构驱动基管移动至限位机构8处实施翅片缠绕时,该驱动机构10及时驱动限位轮9远离基管,形成便于夹持旋转机构通过的通过空间,避免限位轮9与夹持旋转机构干涉,保证翅片缠绕进程的顺利进行。
实施例四
如图6至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翅片管生产线,包括沿翅片带移动方向上依次布置的上料装置、折弯装置和翅片缠绕装置;其中,翅片缠绕装置包括支撑架体、布置于支撑架体之上的夹持旋转机构及压紧机构;其中,该夹持旋转机构用于夹持旋转基管,并促使基管沿基管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该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轮,压紧轮将翅片带的缠绕部抵靠在基管的外壁上,并使得翅片带的缠绕部与基管的外壁挤压贴合。
如图6、7所示,其中的折弯装置25包括多个翅片折弯单元16,该翅片折弯单元16沿翅片带的移动方向间隔布置;其中,该翅片折弯单元16包括底座17,布置于底座17之上用于压紧翅片带中缠绕部的压紧构件18,用于冲压折弯翅片带中齿片部的折弯机构19,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输送翅片带的传送轮;其中,传送轮置于压紧构件18沿翅片带移动方向的任一端,折弯机构19置于压紧构件沿翅片带移动方向的任一侧。该折弯装置利用多个翅片折弯单元16对翅片带实施分段冲压折弯,提高了翅片折弯的效率,同时简化了翅片折弯单元16的结构,便于安装及维护。
如图8所示,其中,传送轮20为两个,且两个传送轮20分别置于压紧构件18沿翅片带移动方向的两端。便于翅片带顺利通过折弯装置,增强翅片带移动的稳定性。
其中,底座17上还可设置有容纳传送轮的容纳空间,从而简化折弯装置的设计,便于安装和使用。
另外,如图9所示,翅片带中的缠绕部14形成有第一限位部,该传送轮2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该传送轮20与翅片带中的缠绕部14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啮合。在实施翅片折弯时,某段翅片带的缠绕部14受压紧构件压紧,该段缠绕部14在翅片带移动方向的两端通过第一限位部分别与第二限位部啮合,当折弯机构对该段翅片带的齿片部实施冲压折弯时,对翅片带形成较大的冲力,利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啮合,避免了翅片折弯时由于折弯冲力而导致的翅片脱出。同时,利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啮合,在翅片带通过翅片折弯装置的过程中可导正翅片带,便于翅片带的顺利通过。
其中,第一限位部可为限位孔23,第二限位部可为限位凸起22,该限位孔23与限位凸起22外形呈互补式配合。从而简化了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设计,降低了翅片折弯装置的结构复杂性。
另外,该折弯机构包括冲压头,该冲压头在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等于翅片带中齿片部15齿根宽度的整数倍。对翅片带实施分段冲压折弯时,可保证折弯机构的冲压头完全作用于翅片带中该段翅片带的齿片部15,提高折弯机构的冲压折弯效率。
另外,该压紧构件18可包括压紧部21,该压紧部21沿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冲压头在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压紧部21将对应的某一段翅片带中的缠绕部14压紧,该被压紧的翅片带中的缠绕部14的长度与压紧部21沿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相同,如果压紧部21沿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冲压头在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则该被压紧的翅片带中的缠绕部14的长度也小于冲压头在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折弯机构的冲压头对该段翅片带中的齿片部15实施冲压折弯的同时,也将未被压紧部21压紧的翅片带中的齿片部15进行冲压折弯,从而导致了该部分翅片带中的缠绕部14翘起,影响翅片带的继续冲压折弯作业。因此,将压紧部21沿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冲压头在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保证翅片带的齿片部15被冲压折弯时,翅片带的缠绕部14无翘起现象,从而保证翅片带的顺利冲压折弯。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翅片管生产线,还可包括翅片导正装置,该翅片导正装置位于翅片折弯装置与翅片缠绕装置之间。通过在翅片折弯装置与翅片缠绕装置之间布置翅片导正装置,将进入翅片缠绕装置之前的翅片带实施导正处理,便于翅片带在翅片缠绕装置中实施缠绕。
实施例五
如图10至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翅片管生产线系统,其包括两个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及上料装置的上游设置的冲压装置,该冲压装置将翅片基带冲压形成两个相互对称的翅片带,其中一个翅片带输送至其中一个翅片管生产线;另一个翅片带输送至另一个翅片管生产线。
如图10至图14所示,翅片基带经冲压装置冲压形成翅片带1,该翅片带1为两个相互对称的翅片带,分别为第一翅片带12、第二翅片带13,第一翅片带12与第二翅片带13相互对称,第一翅片带12中的齿片部的弯折方向与第二翅片带13中的齿片部的弯折方向相反,且可在第一翅片带12和第二翅片带13的缠绕部上分别冲压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可为限位孔23,可通过该第一限位部与折弯装置中的第二限位部相啮合,从而避免第一翅片带12和第二翅片带13在折弯装置中脱离,便于其顺利折弯。如图13所示,翅片带经折弯装置冲压折弯后形成的翅片带具有缠绕部14和齿片部15,且可在翅片带的缠绕部14上冲压形成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可为限位孔23。
为提高翅片管的生产效率,该翅片管生产线系统通过采用两个翅片管生产线,将第一翅片带12输送至其中一个翅片管生产线,利用该第一翅片带12通过翅片缠绕装置实施该翅片管生产线中的基管的翅片缠绕;将第二翅片带13输送至其中另一个翅片管生产线,利用该第二翅片带13通过翅片缠绕装置实施该翅片管生产线中的基管的翅片缠绕。在保证翅片带中的缠绕部与基管的外壁紧密贴合,提高翅片管的散热效率的同时,还可同时利用经冲压形成的两个相互对称的翅片带用于不同基管的缠绕,提高了翅片管的生产效率。
因第一翅片带12与第二翅片带13中的齿片部的折弯方向不同,如图14所示,第一翅片带12与第二翅片带13的中的折弯方向相反,为便于翅片带在翅片缠绕装置中实施基管的翅片缠绕,同一时刻,其中一个翅片管生产线中的基管的运动方向应与另一个翅片管生产线中的基管的运动方向相反。在翅片带缠绕于基管的过程中,为避免翅片带的齿片部15与压紧机构中的压紧轮或辅助轮相碰撞,若基管的运动方向不同,缠绕于基管上的翅片带的折弯方向也不同。具体地,当其中一个翅片管生产线中的基管的运动方向为A时,可利用第一翅片带12实施对该运动方向上的基管进行翅片缠绕,获得翅片管。当其中一个翅片管生产线中的基管的运动方向为B时,可利用第二翅片带13实施对该运动方向上的基管进行翅片缠绕,获得翅片管。
为便于理解翅片管生产线系统的结构,以翅片管生产线系统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为例描述翅片管的生产过程:翅片基带经冲压装置冲压形成翅片带1,该翅片带1为两个相互对称的翅片带,分别为第一翅片带12与第二翅片带13,第一翅片带12与第二翅片带13相互对称,为便于过程描述,将翅片管生产线系统中包括的两个翅片管生产线分为第一翅片管生产线、第二翅片管生产线,将第一翅片带12输送至第一翅片管生产线,通过上料装置将第一翅片带12输送至折弯装置,经折弯装置将翅片带冲压折弯形成如图13所示的第一翅片带12,经折弯后的第一翅片带12形成缠绕部14和齿片部15,经折弯后的第一翅片带12再经过导正装置,利用导正装置将第一翅片带12实施导正处理,便于第一翅片带12在翅片缠绕装置中实施基管的翅片缠绕,经导正后的第一翅片带12再通过翅片缠绕装置,利用压紧机构实施第一翅片带12中的缠绕部14与基管的外壁紧密贴合,同时,基管向A方向运动,在基管向A方向运动的过程,压紧机构将第一翅片带12中的缠绕部14与基管的外壁挤压贴合,从而将第一翅片带12缠绕在一定尺寸的基管上,获得所需尺寸的翅片管。在该第一翅片管生产线运行的过程中,与此同时,第二翅片管生产线也在利用第二翅片带13实施基管的翅片缠绕,其中的基管向B方向运动,该基管的翅片缠绕过程与上述一致。第一翅片管生产线与第二翅片管生产线同时完成基管的翅片缠绕,获得两个翅片管。之后,将该两个翅片管从该翅片管生产线系统中卸下,将另外的基管分别安装至第一翅片管生产线及第二翅片管生产线中,实施新一轮翅片管的生产作业。此时,第一翅片管生产线中基管可向B方向运动,与该第一翅片管生产线中前一个翅片管生产过程中基管的运动方向A相反,同时,将第二翅片带13输送至该第一翅片管生产线中实施基管的翅片缠绕;与此同时,第二翅片管生产线中基管可向A方向运动,与该第二翅片管生产线中前一个翅片管生产过程中基管的运动方向B相反,同时,将第一翅片带12输送至该第二翅片管生产线中实施基管的翅片缠绕。第一翅片管生产线与第二翅片管生产线同时完成新的基管的翅片缠绕。
需要说明的是,该两个翅片管生产线可共用全部或部分的送料装置,从而简化翅片管生产线系统的结构,便于其操作的同时,还可降低其整体成本。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翅片带移动方向上依次布置的上料装置、折弯装置和翅片缠绕装置;其中,
所述翅片缠绕装置包括支撑架体、布置于所述支撑架体之上的夹持旋转机构及压紧机构;其中,
所述夹持旋转机构用于夹持旋转基管,并促使所述基管沿所述基管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轮,所述压紧轮将所述翅片带的缠绕部抵靠在所述基管的外壁上,并使得所述翅片带的缠绕部与所述基管的外壁挤压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为两个,两个所述压紧轮并排布置,并且在两个所述压紧轮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翅片带中的齿片部的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压紧轮并排布置的辅助轮,所述压紧轮位于所述基管运动方向的上游,所述辅助轮位于所述基管运动方向的下游,且所述压紧轮与所述辅助轮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翅片带中的齿片部的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压紧机构在所述基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的轮宽小于或等于所述翅片带的缠绕部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的轮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翅片带的缠绕部的宽度,且所述辅助轮的轮宽小于所述翅片带的缠绕部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缠绕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所述基管辅助定位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三个限位轮,多个所述限位轮在所述基管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限位轮绕所述基管的外周面呈等夹角均布;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轮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所述翅片带的缠绕部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限位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限位轮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装置包括多个翅片折弯单元,多个所述翅片折弯单元在所述翅片带的移动方向上间隔布置;其中,
所述翅片折弯单元包括底座,布置于所述底座之上用于压紧翅片带中的缠绕部的压紧构件,用于冲压折弯所述翅片带中的齿片部的折弯机构,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输送所述翅片带的传送轮;
其中,所述传送轮置于所述压紧构件沿所述翅片带移动方向的任一端,所述折弯机构置于所述压紧构件沿所述翅片带移动方向的任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轮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传送轮分别置于所述压紧构件沿所述翅片带移动方向的两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带中的缠绕部形成有第一限位部,所述传送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所述传送轮与所述翅片带中的缠绕部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啮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凸起外形呈互补式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机构包括冲压头,所述冲压头在所述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所述翅片带中的齿片部齿根宽度的整数倍。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构件包括压紧部,所述压紧部沿所述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冲压头在所述翅片带移动方向上的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翅片导正装置,所述翅片导正装置位于所述翅片折弯装置与所述翅片缠绕装置之间。
16.一种翅片管生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及所述上料装置的上游设置的冲压装置,所述冲压装置将翅片基带冲压形成两个相互对称的翅片带,其中一个所述翅片带输送至其中一个所述翅片管生产线;另一个所述翅片带输送至另一个所述翅片管生产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翅片管生产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翅片管生产线中的所述基管的运动方向与另一个所述翅片管生产线中的所述基管的运动方向相反。
CN201510424781.1A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及其系统 Active CN106694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4781.1A CN106694613B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4781.1A CN106694613B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4613A true CN106694613A (zh) 2017-05-24
CN106694613B CN106694613B (zh) 2019-03-15

Family

ID=58899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4781.1A Active CN106694613B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946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7502A (zh) * 2020-09-29 2021-01-22 廊坊展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斯特林制冷机散热装置的缠绕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3363371A (en) * 1971-09-17 1973-03-22 D. C. Norris & Company Limited Tube and shaft finning machines
DE2360477A1 (de) * 1973-12-05 1975-06-12 Rasmussen Gustav Vorrichtung zum schraubenfoermigen hochkant-wickeln eines metallbandes auf ein rohr
CN2279224Y (zh) * 1996-02-09 1998-04-22 刘文武 冷轧嵌入翅片管专用机床
CN1426331A (zh) * 2000-04-22 2003-06-25 格奥尔格·布鲁恩德曼 加肋管
CN200974084Y (zh) * 2006-11-29 2007-11-14 焦作市海泰森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非圆形柱面管上缠绕翅片的装置
TW201318725A (zh) * 2011-11-15 2013-05-16 Kun-Sheng Wang 流體冷卻管之加工機
CN203018482U (zh) * 2012-12-27 2013-06-26 伦慧东 增强的螺旋筋与薄壁钢管的复合加工系统
CN103418633A (zh) * 2012-05-21 2013-12-04 韩国邦迪株式会社 翅片管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N203917456U (zh) * 2014-06-19 2014-11-05 洛阳隆华传热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翅片管导向支撑装置
CN104624717A (zh) * 2014-12-15 2015-05-20 芜湖恒美电热器具有限公司 钢管绕片机
CN204934235U (zh) * 2015-07-17 2016-01-06 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3363371A (en) * 1971-09-17 1973-03-22 D. C. Norris & Company Limited Tube and shaft finning machines
DE2360477A1 (de) * 1973-12-05 1975-06-12 Rasmussen Gustav Vorrichtung zum schraubenfoermigen hochkant-wickeln eines metallbandes auf ein rohr
CN2279224Y (zh) * 1996-02-09 1998-04-22 刘文武 冷轧嵌入翅片管专用机床
CN1426331A (zh) * 2000-04-22 2003-06-25 格奥尔格·布鲁恩德曼 加肋管
CN200974084Y (zh) * 2006-11-29 2007-11-14 焦作市海泰森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非圆形柱面管上缠绕翅片的装置
TW201318725A (zh) * 2011-11-15 2013-05-16 Kun-Sheng Wang 流體冷卻管之加工機
CN103418633A (zh) * 2012-05-21 2013-12-04 韩国邦迪株式会社 翅片管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N203018482U (zh) * 2012-12-27 2013-06-26 伦慧东 增强的螺旋筋与薄壁钢管的复合加工系统
CN203917456U (zh) * 2014-06-19 2014-11-05 洛阳隆华传热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翅片管导向支撑装置
CN104624717A (zh) * 2014-12-15 2015-05-20 芜湖恒美电热器具有限公司 钢管绕片机
CN204934235U (zh) * 2015-07-17 2016-01-06 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及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7502A (zh) * 2020-09-29 2021-01-22 廊坊展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斯特林制冷机散热装置的缠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94613B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1534978A (ja) 鉄筋フープ曲げ機
CN114798971B (zh) 钢丝矫直机
CN209318654U (zh) 线材输送及裁切机构
CN112937109A (zh) 一种用于红包纸的烫金加工装置及烫金工艺
CN106694613A (zh) 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及其系统
CN204934235U (zh) 一种翅片管生产线及其系统
CN113492429A (zh) 一种药品包装用铝箔成品裁切设备
CN205167547U (zh) 橡胶辊三辊包胶机
CN207225747U (zh) 一种二极管编带成型装置
CN208131753U (zh) 一种用于板材生产线上的数控剪板装置
CN105365334A (zh) 全自动卷带贴覆设备
CN210029567U (zh) 一种带钢丝的包装绳抽线导向装置
CN214211939U (zh) 一种金属带加工模具的抵压装置
CN204844964U (zh) 一种全自动折盒机
CN106694612A (zh) 一种翅片缠绕装置
CN213707249U (zh) 一种缝合针运输用钢带引导收卷装置
CN115172032A (zh) 一种高频电子变压器自动化加工设备
CN113772193A (zh) 一种烟草条包双面烫膜竖向进给装置
CN101623727A (zh) 铜带机压紧折边装置
CN208555757U (zh) 一种冲压送料机构
CN216863123U (zh) 一种金葱纸生产用复卷机的导料架
CN220148726U (zh) 一种便于压紧的钢带轧机收卷装置
CN214421481U (zh) 一种口罩生产机口罩片夹送装置
CN204842514U (zh) 一种翅片缠绕装置
CN113628871B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