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6271B - 门电话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门电话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6271B
CN106686271B CN201610980641.7A CN201610980641A CN106686271B CN 106686271 B CN106686271 B CN 106686271B CN 201610980641 A CN201610980641 A CN 201610980641A CN 106686271 B CN106686271 B CN 106686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data
door phone
wire cable
ma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806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86271A (zh
Inventor
山元隆
中川克己
楠井尚贵
林俊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201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84028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259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76507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304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26211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368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0004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86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6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86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6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08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channels, e.g. clock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2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with bell or annunciator systems
    • H04M11/025Door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46Monitoring;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0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ynchronising information used
    • H04J3/0605Special codes used as synchronising signal
    • H04J3/0608Detectors therefor, e.g. correlators, state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4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o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H04N7/186Video door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terconnec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coms, And Inte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电话系统及其通信方法。控制部(107)的连接状态检测部(134)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双线线缆是正接,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在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发送数据反转部(109)将从发送数据处理部(108)输出的上行信号反转。在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接收数据反转部(112)将从接收驱动器(111)输出的下行信号反转。

Description

门电话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门电话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住宅等中,广泛地普及了一种例如包括设置在宅外的门口处的带摄像机的子机(以下称为“门口子机”)以及在监视器中显示由门口子机的摄像机拍摄到的影像的宅内的母机(以下称为“门电话母机”)的门电话系统。另外,也存在门电话系统中增设监视器的情况(以下称为“增设监视器”)。
一般来说,在门电话系统中,门口子机与门电话母机通过双线线缆连接。另外,门电话母机与增设监视器通过双线线缆连接。在日本特开2007-124227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在通过双线线缆相连接的门口子机与门电话母机之间发送和接收包(packet)的门电话系统。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如果施工作业人员在门电话系统的初始设定时、运用时、增设时将双线线缆反接,则在接收侧装置中无法对数据进行解调。因此,存在如下问题:为了防止反接而需要费很多力,双线线缆布线时的作业效率下降。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双线线缆布线时的作业效率的提高的门电话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本公开的门电话系统为如下一种门电话系统(日语:ドアホンシステム):母机经由双线线缆而与子机连接,在所述母机与所述子机之间利用时分双工来发送和接收包信号,在该门电话系统中,所述子机具有摄像机、麦克风以及扬声器,向所述母机发送包含由该摄像机获得的影像数据及由该麦克风获得的声音数据的上行包信号,并且从所述母机接收下行包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再现,从所述扬声器输出所述下行包信号中包含的声音数据,所述母机具有显示器部、麦克风以及扬声器,从所述子机接收所述上行包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再现,利用所述显示器部显示所述上行包信号中包含的影像数据,并且从所述扬声器输出所述上行包信号中包含的声音数据,并且向所述子机发送包含由所述麦克风获得的声音数据的所述下行包信号,所述子机判定所述双线线缆是正接(日语:正接続)还是反接(日语:逆接続),在所述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所述子机将接收到的所述下行包信号反转后进行数据的再现,并且将所述上行包信号反转后发送,即使所述双线线缆是反接,所述母机也不将所述上行包信号反转而进行数据的再现,并且将所述下行包信号不反转而发送。
本公开的通信方法是如下一种门电话系统的通信方法,在该门电话系统中,具有显示器部、麦克风以及扬声器的母机经由双线线缆而与具有摄像机、麦克风以及扬声器的子机连接,在所述母机与所述子机之间利用时分双工来发送和接收包信号,在该门电话系统的通信方法中,所述子机判定所述双线线缆是正接还是反接,所述子机在所述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将包含由该摄像机获得的影像数据和由该麦克风获得的声音数据的上行包信号不反转而发送到所述母机,在所述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将该上行包信号反转后发送到所述母机,所述母机从所述子机接收所述上行包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再现,所述母机利用所述显示器部显示所述上行包信号中包含的影像数据,并且从所述扬声器输出所述上行包信号中包含的声音数据,所述母机向所述子机发送包含由所述麦克风获得的声音数据的下行包信号,所述子机从所述母机接收所述下行包信号,在所述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将所述下行包信号不反转而进行数据的再现,在所述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将所述下行包信号反转后进行数据的再现,所述子机从所述扬声器输出所述下行包信号中包含的声音数据。
根据本公开,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在发送侧装置和接收侧装置中的任一方中,将数据反转后进行发送/接收,由此不论双线线缆的连接状态如何,接收侧装置都能够对数据进行解调。因而,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无需注意连接状态(是正接还是反接)而对双线线缆进行布线,因此能够提高双线线缆布线时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系统的结构的系统结构图。
图1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系统的结构的系统结构图。
图2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帧结构、时隙结构的帧结构图。
图2B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断信号的结构图。
图3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口子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3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口子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4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母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4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母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4C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母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5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设监视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5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设监视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针对包数据(1比特)的调制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针对包数据(多个比特)的调制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8A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前导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8B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前导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9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口子机的接收数据处理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9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口子机的同步检测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0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口子机的同步检测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0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口子机的同步检测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说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口子机的特有模式的检测的图。
图12A和图12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处理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位解除后的初始注册的时序图(注册子机、使用中断信号)。
图14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位解除后的初始注册的时序图(注册子机、使用同步信号)。
图15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位解除后的初始注册的时序图(注册母机、使用中断信号)。
图16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位解除后的初始注册的时序图(注册母机、使用同步信号)。
图17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新连接时的初始注册的时序图(注册子机、使用中断信号)。
图18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新连接时的初始注册的时序图(注册子机、使用同步信号)。
图19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待机状态到通信状态为止的时序图。
图20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口子机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母机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母机的通常动作时的路由控制的具体例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母机的路由控制部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母机的初始注册时的路由控制的具体例的图。
图25是表示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的情形的第一示意图。
图27是表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的情形的第二示意图。
图28是表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的情形的第三示意图。
图29是表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的情形的第四示意图。
图30是表示门口子机的线缆连接部和门电话母机的线缆连接部的结构的图。
图31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由门电话母机对门口子机进行复位控制时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1中的门电话母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33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2中的门口子机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系统的概要>
首先,使用图1A来说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系统的概要。如图1A所示,门电话系统1包括门口子机100和门电话母机200。此外,在图1中例示了在门电话母机200上连接有3台门口子机100-1、100-2、100-3的情况。另外,也可以在门电话系统1中追加增设监视器300。并且,门电话系统1还能够与其它门电话系统连接。
门口子机100例如设置在住宅等的门口处。门电话母机200和增设监视器300例如设置在住宅等的宅内,固定在墙壁上、或者载置在桌或台上等。门口子机100与门电话母机200通过由一对铜线形成的双线线缆相连接。增设监视器300通过双线线缆来与门电话母机200连接。
门电话母机200与门口子机100进行通信,从门口子机100接收影像数据、声音数据以及控制数据,并发送声音数据和控制数据。另外,门电话母机200与增设监视器300进行通信,将从门口子机100接收到的影像数据、声音数据以及控制数据传送到增设监视器300,并将从增设监视器300接收到的声音数据和控制数据传送到门口子机100。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门口子机100或增设监视器300向门电话母机200的方向称为“上行方向”,将从门口子机100或增设监视器300沿上行方向发送的包、信号分别称为“上行包”、“上行信号”。另外,将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或增设监视器300的方向称为“下行方向”,将从门电话母机200沿下行方向发送的包、信号分别称为“下行包”、“下行信号”。
图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系统的结构的其它的一例的系统结构图。图1B所涉及的门电话系统是设置于例如按父母家庭用空间和子女家庭用空间划分了居住空间的两代居住宅的系统。
如图1B所示,门电话系统1具有配置在例如父母家庭用居住空间的第一门电话系统1a、配置在例如子女家庭用居住空间的第二门电话系统1b以及将它们连接起来的通信线缆11。
第一门电话系统1a具有两个第一门口子机100a-1、100a-2、第一门电话母机200a以及第一增设监视器300a。第一门口子机100a-1、100a-2以及第一增设监视器300a分别经由通信线缆101a-1、101a-2、301a而与第一门电话母机200a连接。第一门电话系统1a通过第一门电话母机200a的数据传送功能形成了以第一门电话母机200a为中心的星型的通信网络。
第二门电话系统1b具有两个第二门口子机100b-1、100b-2、第二门电话母机200b以及第二增设监视器300b。第二门口子机100b-1、100b-2以及第二增设监视器300b分别经由通信线缆101b-1、101b-2、301b而与第二门电话母机200b连接。第二门电话系统1b通过第二门电话母机200b的数据传送功能形成了以第二门电话母机200b为中心的星型的通信网络。
通信线缆11将第一门电话母机200a与第二门电话母机200b相连接。通信线缆11、101a-1、101a-2、301a、101b-1、101b-2、301b分别是由一对铜线形成的双线线缆。
此外,下面,第一门电话母机200a与第二门电话母机200b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适当地概括为“门电话母机200”来进行说明。另外,第一门口子机100a-1、100a-2与第二门口子机100b-1、100b-2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适当地概括为“门口子机100”来进行说明。另外,第一增设监视器300a与第二增设监视器300b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适当地概括为“增设监视器300”来进行说明。
门口子机100设置在父母家庭的居住空间和子女家庭的居住空间各自的门口处。门电话母机200和增设监视器300设置在父母家庭的居住空间和子女家庭的居住空间各自的宅内,固定在墙壁上、或者载置在桌或台上等。
门口子机100在被进行了呼叫按钮的操作等规定的操作时,生成包含呼叫信号的控制信号,并拍摄门口周边的影像来生成影像数据,获取门口周边的声音来生成声音数据。另外,门口子机100按照从门电话母机200接收到的声音数据和控制信息来进行声音的输出等。
门电话母机200与门口子机100进行通信,从门口子机100接收控制信号、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并发送声音数据和控制信息。另外,门电话母机200与增设监视器300进行通信。而且,门电话母机200将从门口子机100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以下适当地称为“各种子机数据”)向增设监视器300传送,将从增设监视器300接收到的声音数据和控制信息向门口子机100传送。
门电话母机200在从门口子机100接收到呼叫信号时,进行呼叫音的输出,并且输出门口周边的影像和声音。然后,当被进行了应答按钮的操作等规定的操作时,获取门电话母机200周边的声音来生成声音数据,并将该声音数据与控制信息一起向门口子机100发送。
另外,门电话母机200与门电话系统1的其它门电话母机200进行通信,将从门口子机100接收到的各种子机数据向其它门电话母机200传送,并针对从其它门电话母机200接收到的各种子机数据进行声音/影像输出、传送等规定的处理。
增设监视器300在从门电话母机200接收到呼叫信号时,进行呼叫音的输出,并且输出门口周边的影像和声音。然后,当被进行了应答按钮的操作等规定的操作时,获取增设监视器300周边的声音来生成声音数据,并将该声音数据与控制信息一起向门电话母机200发送。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进行时隙(slot)管理的门电话母机200称为“主母机”,将不进行时隙管理的门电话母机200称为“从母机”。而且,将从门口子机100或增设监视器300向门电话母机200的方向以及从从母机向主母机的方向称为“上行方向”,将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或增设监视器300的方向以及从主母机向从母机的方向称为“下行方向”。另外,将沿上行方向发送的包、信号分别称为“上行包”、“上行信号”,将沿下行方向发送的包、信号分别称为“下行包”、“下行信号”。此外,主母机对所有设备进行ID的设定。
<帧结构、时隙结构>
接着,使用图2A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同步通信时的帧结构、时隙结构。如图2A所示,各帧具有48000比特(bit)的区域,以10ms为周期,为4.8Mbps的比特率,被分割为24个时隙。因而,各时隙具有2000比特=250字节(byte)的区域,以0.416ms为周期,为4.8Mbps的比特率。
各时隙被划分为52字节的保护间隔(Guard)、4字节的前导域(preamble field)、2字节的同步域(Sync)、32字节的控制数据域、160字节的用户数据域。
保护间隔是用于避免传播延迟时间差、时钟抖动(clock jitter)等所引起的时隙的冲突的时间。在前导域附加具有规定的特有模式的前导数据(后述)。在同步域附加规定的同步模式。在控制数据域附加控制数据。在用户数据域附加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在此,同步模式是指配置在同步域的已知的数据或数据串,用于建立接收数据接收时的同步,是用于确认在正确的时刻接收到接收数据的预先规定的已知的数据模式。
<中断信号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2B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同步通信时的中断信号的结构。
如图2B所示,中断信号被划分为4字节的前导域、2字节的同步域(Sync)、32字节的控制数据域。并且,在图2B所示的中断信号中设置有30字节的用户数据域以用于将来的扩展。
中断信号的前导数据和同步模式与图2A所示的同步通信时的时隙的前导数据和同步模式相同。由此,能够在同步通信时和非同步通信时共用接收部等,因此能够抑制成本。
在中断信号的控制数据域中写入消息类型(同步请求等)、发送源设备编号(ID)等控制信息。中断信号的用户数据域也可以用作对设备异常信息(表示检测到设备的异常的信息)等与消息类型相应的详细信息进行通知的域。
此外,图2B所示的中断信号还在连接设备的初始注册时使用。
<门口子机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3A的框图来说明门口子机100的结构。如图3A所示,门口子机100具有线缆连接部101、键输入部102、扬声器103、麦克风104、声音I/F(接口)部105、摄像机部106以及控制部107。控制部107在内部具有第一时钟生成部131、包生成部132、数据再现部133、连接状态检测部134。另外,门口子机100具有发送数据处理部108、发送数据反转部109、发送驱动器110、接收驱动器111、接收数据反转部112、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标识符存储部114A。
线缆连接部101包括双线线缆用的连接端子,将双线线缆的门口侧的一端与接收驱动器111及发送驱动器110之间以能够传输信号的状态连接起来。此外,双线线缆的另一端与门电话母机200连接。另外,线缆连接部101经由双线线缆接受来自门电话母机200的电源供给,对门口子机100的各部供给电源。在后面记述线缆连接部101的结构的详细内容。
键输入部102包括呼叫按钮,在呼叫按钮被操作时将表示该意思的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07。
扬声器103将从声音I/F部105输出的模拟声音数据转换为声音后输出。
麦克风104收集周围的声音并将声音转换为模拟声音数据后输出到声音I/F部105。
声音I/F部105将从控制部107输出的数字声音数据转换为模拟声音数据并调整信号水平后输出到扬声器103。另外,声音I/F部105将从麦克风104输出的模拟声音数据调整信号水平并转换为数字声音数据后输出到控制部107。所述模拟/数字转换是通过A/D、D/A转换器(未图示)来进行的。
此外,声音I/F部105也可以将如下数据作为数字声音数据输出到控制部107:对将从麦克风104输出的模拟声音数据进行数字转换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规定的声音压缩处理来得到的数据。另外,在从控制部107输出的数字声音数据是进行了规定的声音压缩处理而得到的数据的情况下,声音I/F部105对该数据进行规定的声音解压缩处理后进行数字/模拟转换。
摄像机部106包括数字摄像机,拍摄门口的影像来生成数字影像数据并将该数字影像数据输出到控制部107。此外,摄像机部106也可以搭载有编码模块。即,摄像机部106也可以将对从数字摄像机输出的影像数据进行H.264等规定的运动图像压缩处理所得到的数据作为数字影像数据输出到控制部107。
控制部107进行门口子机100的各部的控制。另外,控制部107向发送驱动器110和接收驱动器111输出切换控制信号(SW CON),该切换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允许发送的发送区间和允许接收的接收区间。
控制部107的第一时钟生成部131以晶体振荡频率为基准生成与接收数据的比特率的n倍(n为1以上)对应的第一频率(例如48MHz(n=10))的时钟(CLK)并将该时钟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该时钟是用于对接收数据进行采样的时钟。
控制部107的包生成部132生成用于实现带影像的通话的上行包。具体地说,包生成部132将从声音I/F部105输出的数字声音数据和从摄像机部106输出的数字影像数据适当地分割后写入到各时隙的用户数据域,将包含本机(门口子机100)所固有的标识符(以下称为“本机IDslave”)和通信对方的门电话母机200的标识符(以下称为“IDmaster”)的控制数据写入到各时隙的控制数据域。并且,包生成部132在各时隙中写入前导数据、同步模式,从而生成上行包(发送数据)。并且,包生成部132生成发送用的使能信号(SSCS)和发送用的第二频率(例如4.8MHz)的时钟(SSCK)。然后,包生成部132使上行包与发送用的使能信号(SSCS)及时钟(SSCK)同步地输出到发送数据处理部108。此外,时钟(SSCK)是以晶体振荡频率为基准而生成的。
此外,在门口子机100与门电话母机200之间不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待机状态下,包生成部132不生成上行包。另外,在待机状态下(非同步通信时),当发生呼叫按钮被操作等规定的事件时,包生成部132生成写入有前导数据、同步模式、控制数据的上行包(中断信号)。此外,在非同步通信时的中断信号中使用的前导数据和同步模式与在同步通信时使用的前导数据和同步模式相同。
控制部107的数据再现部133当从接收数据处理部113被输入使能信号(SSCS)时,使用从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输出的第二频率的时钟(SSCK)来对从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输出的下行包进行再现,并将再现的下行包(解码数据)中包含的数字声音数据输出到声音I/F部105,将同步模式输出到连接状态检测部134。此外,数据再现部133在初始注册时使下行包中包含的本机IDslave和IDmaster存储到标识符存储部114A。
另外,在待机状态下(非同步通信时)发生了规定的事件而数据再现部133被输入了下行信号(中断信号)的情况下,数据再现部133对下行信号进行解调来获取下行包,将下行包中包含的同步模式输出到连接状态检测部134。数据再现部133在确认出在连接状态检测部134中能够正确地捕捉到中断信号之后,提取出中断信号的控制数据。如果控制数据为同步请求,则门口子机100转移到与门电话母机200的同步处理。
控制部107的连接状态检测部134存储有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的检查用同步模式(以下称为“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例如16比特全部为“0”))以及与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相反的模式、即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的检查用同步模式(以下称为“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例如16比特全部为“1”))。而且,连接状态检测部134将从数据再现部133输出的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及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进行对照。连接状态检测部134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双线线缆是正接,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然后,连接状态检测部134将表示判定结果的反转控制信号(INV CON)输出到发送数据反转部109和接收数据反转部112。
发送数据处理部108当从包生成部132被输入使能信号(SSCS)时,使用从包生成部132输出的第二频率的时钟(SSCK),对从包生成部132输出的上行包的数据进行调制处理来生成上行信号,并将该上行信号输出到发送数据反转部109。此外,在后面记述发送数据处理部108的调制处理的详细内容(具体例)。
在连接状态检测部1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发送数据反转部109将从发送数据处理部108输出的上行信号反转后输出到发送驱动器110。另一方面,在连接状态检测部1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发送数据反转部109将从发送数据处理部108输出的上行信号按原样输出到发送驱动器110。
发送驱动器110在来自控制部107的切换控制信号(SW CON)所指示的发送区间,将上行信号经由线缆连接部101发送到门电话母机200。
接收驱动器111经由线缆连接部101接收从门电话母机200发送的下行信号。而且,接收驱动器111在来自控制部107的切换控制信号(SW CON)所指示的接收区间,将下行信号输出到接收数据反转部112。
在连接状态检测部1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接收数据反转部112将从接收驱动器111输出的下行信号反转后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另一方面,在连接状态检测部1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接收数据反转部112将从接收驱动器111输出的下行信号按原样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
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使用从第一时钟生成部131输出的第一频率的时钟(CLK),利用从接收驱动器111输出的下行信号中包含的前导数据来检测与门电话母机200的同步(接收数据的各比特的开头的时刻)。然后,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在检测到前导数据的特有模式的时刻,将用于允许数据再现动作的使能信号(SSCS)输出到数据再现部133。
另外,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对从接收数据反转部112输出的下行信号(接收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数据输出到数据再现部133。另外,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以从第一时钟生成部131输出的第一频率的时钟(CLK)为基准生成与接收数据的比特率对应的第二频率(例如4.8MHz)的时钟(SSCK),并将该时钟输出到数据再现部133。此外,在后面记述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的结构的详细内容。
标识符存储部114A存储从门电话母机200接收到的本机IDslave和IDmaster。
<门口子机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3B的框图来说明门口子机100的其它结构。此外,对与图3A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功能、动作相同的情况下省略说明。如图3B所示,门口子机100具有线缆连接部101、键输入部102、扬声器103、麦克风104、声音I/F(接口)部105、摄像机部106以及控制部107。控制部107在内部具有第一时钟生成部131、包生成部132、数据再现部133、连接状态检测部134。另外,门口子机100具有发送数据处理部108、发送数据反转部109、发送驱动器110、接收驱动器111、接收数据反转部112、同步检测部113B、第二时钟生成部114B。
控制部107的第一时钟生成部131以晶体振荡频率为基准生成与接收数据的比特率的n倍(n为1以上)对应的第一频率(例如48MHz(n=10))的时钟(CLK)并将该时钟输出到同步检测部113B、第二时钟生成部114B,该时钟是用于对接收数据进行采样的时钟。
控制部107的包生成部132生成用于实现带影像的通话的上行包。具体地说,包生成部132将从声音I/F部105输出的数字声音数据和从摄像机部106输出的数字影像数据适当地分割后写入到各时隙的用户数据域,将控制数据写入到各时隙的控制数据域。并且,包生成部132在各时隙中写入前导数据、同步模式,从而生成上行包(发送数据)。并且,包生成部132生成发送用的使能信号(SSCS)和发送用的第二频率(例如4.8MHz)的时钟(SSCK)。然后,包生成部132使上行包与发送用的使能信号(SSCS)及时钟(SSCK)同步地输出到发送数据处理部108。
控制部107的数据再现部133当从同步检测部113B被输入使能信号(SSCS)时,使用从第二时钟生成部114B输出的第二频率的时钟(SSCK),对从接收数据反转部112输出的下行信号进行解调来获取下行包。然后,数据再现部133将下行包中包含的数字声音数据输出到声音I/F部105,将下行包(接收数据)中包含的同步模式输出到连接状态检测部134。
在连接状态检测部1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接收数据反转部112将从接收驱动器111输出的下行信号反转后输出到同步检测部113B、第二时钟生成部114B、数据再现部133。另一方面,在连接状态检测部1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接收数据反转部112将从接收驱动器111输出的下行信号按原样输出到同步检测部113B、第二时钟生成部114B、数据再现部133。
同步检测部113B使用从第一时钟生成部131输出的第一频率的时钟(CLK),利用从接收驱动器111输出的下行信号中包含的前导数据来检测与门电话母机200的同步(接收数据的各比特的开头的时刻)。然后,同步检测部113B在检测到前导数据的特有模式的时刻,将成为时钟输出开始的基准的触发信号输出到第二时钟生成部114B,将用于允许数据再现动作的使能信号(SSCS)输出到数据再现部133。此外,在后面记述同步检测部113B的结构的详细内容。
第二时钟生成部114B在从同步检测部113B被指示的时刻,以从第一时钟生成部131输出的第一频率的时钟(CLK)为基准生成与接收数据的比特率对应的第二频率(例如4.8MHz)的时钟(SSCK)并将该时钟输出到数据再现部133。
<门电话母机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4A的框图来说明门电话母机200的结构。如图4A所示,门电话母机200具有线缆连接部201、键输入部202、扬声器203、麦克风204、声音I/F部205、显示器部206以及控制部207。控制部207在内部具有第一时钟生成部231、包生成部232、数据再现部233、连接状态检测部234。另外,门电话母机200具有发送数据处理部208、发送数据反转部209、发送驱动器210、接收驱动器211以及路由控制部212、接收数据处理部213A、标识符存储部214A。此外,门电话母机200具有N个(N为自然数)线缆连接部201、N个(N为自然数)发送驱动器210以及N个(N为自然数)接收驱动器211。
线缆连接部201-i(i为1到N的任意整数)包括双线线缆用的连接端子,将双线线缆的室内侧的一端与发送驱动器210-i及接收驱动器211-i之间以能够传输信号的状态连接起来。此外,各双线线缆的另一端与门口子机100、增设监视器300或其它门电话系统的母机连接。在图4A中,例示了线缆连接部201-1与其它门电话系统的母机连接的情况。
键输入部202包括应答按钮,在应答按钮被操作时将表示该意思的信号输出到控制部207。
扬声器203将从声音I/F部205输出的模拟声音数据转换为声音后输出。
麦克风204收集周围的声音并将声音转换为模拟声音数据后输出到声音I/F部205。
声音I/F部205将从控制部207输出的数字声音数据转换为模拟声音数据并调整信号水平后输出到扬声器203。另外,声音I/F部205将从麦克风204输出的模拟声音数据调整信号水平并转换为数字声音数据后输出到控制部207。所述模拟/数字转换是通过A/D、D/A转换器(未图示)来进行的。
此外,声音I/F部205也可以将如下数据作为数字声音数据输出到控制部207:对将从麦克风204输出的模拟声音数据进行数字转换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规定的声音压缩处理来得到的数据。另外,在从控制部207输出的数字声音数据是进行了规定的声音压缩处理而得到的数据的情况下,声音I/F部205对该数据进行规定的声音解压缩处理后进行数字/模拟转换。
显示器部206包括液晶显示器,对从控制部207输出的数字影像数据进行再现来显示门口的影像。此外,在从控制部207输出的数字影像数据是进行了规定的运动图像压缩处理而得到的数据的情况下,对该数据进行规定的运动图像解压缩处理来进行影像显示。
控制部207进行门电话母机200的各部的控制。另外,控制部207向各发送驱动器210-i、各接收驱动器211-i以及路由控制部212输出切换控制信号(SW CON),该切换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允许发送的发送区间和允许接收的接收区间。
控制部207的第一时钟生成部231以晶体振荡频率为基准生成与接收数据的比特率的n倍对应的第一频率(例如48MHz(n=10))的时钟(CLK)并将该时钟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213A,该时钟是用于对接收数据进行采样的时钟。
控制部207的包生成部232生成用于实现带影像的通话的下行包。具体地说,包生成部232将从声音I/F部205输出的数字声音数据适当地分割后写入到各时隙的用户数据域,将包含本机(门电话母机200)所固有的标识符(以下称为“本机IDmaster”)和通信对方的设备的标识符的控制数据写入到各时隙的控制数据域。并且,包生成部232在各时隙中写入前导数据、同步模式,从而生成下行包(发送数据)。并且,包生成部232生成发送用的使能信号(SSCS)和发送用的第二频率(例如4.8MHz)的时钟(SSCK)。然后,包生成部232使下行包与发送用的使能信号(SSCS)及时钟(SSCK)同步地输出到发送数据处理部208。此外,时钟(SSCK)是以晶体振荡频率为基准而生成的。
另外,包生成部232也可以将与门电话母机200的动作或门口子机100的动作相关的控制数据作为成为向门口子机100发送的对象的数据而输出到发送数据处理部208。在所述控制数据中包含用于从门电话母机200对例如门口子机100的摄像机动作(数据速率、摇摄(pan)、俯仰(tilt)、照明、快门以及滤光镜等的动作)、门口子机100所具备的各种传感器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另外,在所述控制数据中包含用于经由门口子机100所具备的无线通信电路等(未图示)来对配置在屋外的器件(门的电子钥匙等)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此外,在门口子机100(或增设监视器300)与门电话母机200之间不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待机状态下,包生成部232不生成下行包。另外,当在待机状态下(非同步通信时)发生应答按钮被操作等规定的事件时,包生成部232生成写入有前导数据、同步模式、控制数据的下行包(中断信号)。此外,在非同步通信时的中断信号中使用的前导数据和同步模式与在同步通信时使用的前导数据和同步模式相同。
控制部207的数据再现部233当从接收数据处理部213A被输入使能信号(SSCS)时,使用从接收数据处理部213A输出的第二频率的时钟(SSCK)来对从接收数据处理部213A输出的上行包进行再现,并将再现的上行包(解码数据)中包含的数字声音数据输出到声音I/F部205,将数字影像数据输出到显示器部206,将同步模式输出到连接状态检测部234。
另外,在待机状态下(非同步通信时)发生了规定的事件而数据再现部233被输入了上行信号(中断信号)的情况下,数据再现部233对上行信号进行解调来获取上行包,将上行包中包含的同步模式输出到连接状态检测部234。数据再现部233在确认出在连接状态检测部234中能够正确地捕捉到中断信号之后,提取出中断信号的控制数据。如果控制数据为同步请求,则门电话母机200转移到与门口子机100或增设监视器300的同步处理。
控制部207的连接状态检测部234存储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和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将从数据再现部233输出的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及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进行对照。连接状态检测部234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双线线缆是正接,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然后,连接状态检测部234将表示判定结果的反转控制信号(INV CON)输出到发送数据反转部209。
发送数据处理部208当从包生成部232被输入使能信号(SSCS)时,使用从包生成部232输出的第二频率的时钟(SSCK),对从包生成部232输出的下行包的数据进行调制处理来生成下行信号,并将该下行信号输出到路由控制部212。
在连接状态检测部2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发送数据反转部209将从路由控制部212输出的下行信号反转后输出到发送驱动器210-1。另一方面,在连接状态检测部2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发送数据反转部209将从路由控制部212输出的下行信号按原样输出到发送驱动器210-1。
发送驱动器210-1在来自控制部207的切换控制信号(SW CON)所指示的发送区间,将下行信号经由线缆连接部201-1发送到其它门电话系统的母机。发送驱动器210-i(在该情况下,i为1以外)在来自控制部207的切换控制信号(SW CON)所指示的发送区间,将下行信号经由线缆连接部201-i发送到门口子机100或增设监视器300。
接收驱动器211-i经由线缆连接部201-i接收从门口子机100、增设监视器300或其它门电话系统的母机发送的上行信号。而且,接收驱动器211-i在来自控制部207的切换控制信号(SW CON)所指示的接收区间,将上行信号输出到路由控制部212。
在从门口子机100发送并从接收驱动器211-i输出的上行信号是发往母机200的信号的情况下,路由控制部212将该上行信号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213A,在该上行信号是发往增设监视器300的信号的情况下,路由控制部212将该上行信号输出到对应的发送驱动器210-i。另外,路由控制部212将从发送数据处理部208输出的发往门口子机100的下行信号输出到对应的发送驱动器210-i。另外,路由控制部212将从增设监视器300发送并从接收驱动器211-i输出的发往门口子机100的上行信号输出到对应的发送驱动器210-i。另外,路由控制部212进行路由(通信路径的有效/无效)的控制。此外,在后面记述路由控制部212所进行的路由控制的具体例。
接收数据处理部213A使用从第一时钟生成部231输出的第一频率的时钟(CLK),利用从路由控制部212输出的上行信号中包含的前导数据来检测与门口子机100的同步(接收数据的各比特的开头的时刻)。然后,接收数据处理部213A在检测到前导数据的特有模式的时刻,将用于允许数据再现动作的使能信号(SSCS)输出到数据再现部233。
另外,接收数据处理部213A对从路由控制部212输出的上行信号(接收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数据输出到数据再现部233。另外,接收数据处理部213A以从第一时钟生成部231输出的第一频率的时钟(CLK)为基准生成与接收数据的比特率对应的第二频率(例如4.8MHz)的时钟(SSCK),并将该时钟输出到数据再现部233。
标识符存储部214A存储本机IDmaster和各设备(门口子机100、增设监视器300、其它门电话系统的母机)的标识符。
接着,使用图4B的框图来说明门电话母机200的其它结构。此外,对与图4A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功能、动作相同的情况下省略说明。如图4B所示,门电话母机200具有线缆连接部201、键输入部202、扬声器203、麦克风204、声音I/F部205、显示器部206以及控制部207。控制部207在内部具有第一时钟生成部231、包生成部232、数据再现部233、连接状态检测部234。另外,门电话母机200具有发送数据处理部208、发送数据反转部209、发送驱动器210、接收驱动器211以及路由控制部212、同步检测部213B、第二时钟生成部214B。此外,门电话母机200具有N个(N为自然数)线缆连接部201、N个(N为自然数)发送驱动器210以及N个(N为自然数)接收驱动器211。
控制部207的第一时钟生成部231以晶体振荡频率为基准生成与接收数据的比特率的n倍对应的第一频率(例如48MHz(n=10))的时钟(CLK)并将该时钟输出到同步检测部213B、第二时钟生成部214B,该时钟是用于对接收数据进行采样的时钟。
控制部207的数据再现部233当从同步检测部213B被输入使能信号(SSCS)时,使用从第二时钟生成部214B输出的第二频率的时钟(SSCK),对从路由控制部212输出的上行信号进行解调来获取上行包。然后,数据再现部233将上行包中包含的数字声音数据输出到声音I/F部205,将上行包中包含的数字影像数据输出到显示器部206,将上行包中包含的同步模式输出到连接状态检测部234。
在从门口子机100发送并从接收驱动器211-i输出的上行信号是发往母机200的信号的情况下,路由控制部212将该上行信号输出到同步检测部213B、第二时钟生成部214B、数据再现部233,在该上行信号是发往增设监视器300的信号的情况下,路由控制部212将该上行信号输出到对应的发送驱动器210-i。另外,路由控制部212将从发送数据处理部208输出的发往门口子机100的下行信号输出到对应的发送驱动器210-i。另外,路由控制部212将从增设监视器300发送并从接收驱动器211-i输出的发往门口子机100的上行信号输出到对应的发送驱动器210-i。
同步检测部213B使用从第一时钟生成部231输出的第一频率的时钟(CLK),利用从路由控制部212输出的上行信号中包含的前导数据来检测与门口子机100的同步(接收数据的各比特的开头的时刻)。然后,同步检测部213B在检测到前导数据的特有模式的时刻,将成为时钟输出开始的基准的触发信号输出到第二时钟生成部214B,将用于允许数据再现动作的使能信号(SSCS)输出到数据再现部233。
第二时钟生成部214B在从同步检测部213B被指示的时刻,以从第一时钟生成部231输出的第一频率的时钟(CLK)为基准生成与接收数据的比特率对应的第二频率(例如4.8MHz)的时钟(SSCK),并将第二频率的时钟输出到数据再现部233。
<门电话母机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4C的框图来说明门电话母机200的另一个其它结构。此外,对与图4A、图4B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功能、动作相同的情况下省略说明。如图4C所示,门电话母机200具有线缆连接部201、键输入部202、扬声器203、麦克风204、声音I/F部205、显示器部206以及控制部207。控制部207在内部具有第一时钟生成部231、包生成部232、数据再现部233、连接状态检测部234、标识符设定部235、通信控制部236。另外,门电话母机200具有发送数据处理部208、发送数据反转部209、发送驱动器210、接收驱动器211以及路由控制部212、接收数据处理部213C、标识符存储部214C。此外,门电话母机200具有N个(N为自然数)线缆连接部201、N个(N为自然数)发送驱动器210以及N个(N为自然数)接收驱动器211。另外,门电话母机200具有供给电源部221(本公开的供给电源部)、稳定化电源部222、开关部223(本公开的开关部)。
另外,线缆连接部201-i经由双线线缆对门口子机100或增设监视器300供给来自供给电源部221的电力。在后面记述线缆连接部201-i的结构的详细内容。
包生成部232生成下行信号,该下行信号包含在门口子机100、增设监视器300等设备的初始注册时由标识符设定部235设定的、对注册对象的设备分配的固有的标识符。
控制部207的标识符设定部235在门口子机100、增设监视器300等设备的初始注册时设定对各注册对象的设备分配的固有的标识符,将该标识符输出到包生成部232,并使该标识符记录到标识符存储部214。另外,标识符设定部235根据需要来读出记录在标识符存储部214中的标识符。此外,标识符设定部235在发送标识符后即使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也未从数据再现部233被输入标识符的接受确认的情况下,再次向包生成部232输出所设定的标识符。
供给电源部221与规定的商用电源连接,利用AC/DC转换器将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后供给到稳定化电源部222。另外,供给电源部221经由开关部223和线缆连接部201-i向与线缆连接部201-i连接的设备供给电力。
但是,在与线缆连接部201-i连接的设备(门口子机100、其它门电话母机、增设监视器300等)独立地使用商用电源等电源的情况下,只要设为不从门电话母机200的供给电源部221进行电源供给的结构即可。或者,也可以构成为与线缆连接部201-i连接的设备即使是能够接受来自门电话母机200的电源供给的结构的情况下,也不接受电源供给。
稳定化电源部222将从供给电源部221获得的直流电力供给到门电话母机200的各结构。
开关部223是设置在供给电源部221与线缆连接部201-i之间的开关。在开关部223接通的情况下,供给电源部221与线缆连接部201-i被连接,从供给电源部221对线缆连接部201-1至线缆连接部201-N的全部线缆连接部进行电力供给。另一方面,在开关部223断开的情况下,供给电源部221与线缆连接部201-i的连接被解除,不从供给电源部221对线缆连接部201-1至线缆连接部201-N的全部线缆连接部进行电力供给。开关部223例如通过来自通信控制部236的控制信号(slave power ON/OFF(从电源接通/断开))而被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控制部207的通信控制部236输出用于对开关部223的接通/断开进行控制的开关控制信号(slave power ON/OFF)。通信控制部236在例如经由键输入部202被输入了门口子机100的复位指示的情况下,只要输出在使开关部223断开之后切换为接通的控制信号即可。
<增设监视器的结构>
接着,使用图5A的框图来说明增设监视器300的结构。如图5A所示,增设监视器300具有线缆连接部301、键输入部302、扬声器303、麦克风304、声音I/F(接口)部305、显示器部306以及控制部307。控制部307在内部具有第一时钟生成部331、包生成部332、数据再现部333、连接状态检测部334。另外,增设监视器300具有发送数据处理部308、发送数据反转部309、发送驱动器310、接收驱动器311、接收数据反转部312、接收数据处理部313A、标识符存储部314A。
线缆连接部301包括双线线缆用的连接端子,将双线线缆的增设监视器侧的一端与接收驱动器311及发送驱动器310之间以能够传输信号的状态连接起来。此外,双线线缆的另一端与门电话母机200连接。
键输入部302包括呼叫按钮,在呼叫按钮被操作时将表示该意思的信号输出到控制部307。
扬声器303将从声音I/F部305输出的模拟声音数据转换为声音后输出。
麦克风304收集周围的声音并将声音转换为模拟声音数据后输出到声音I/F部305。
声音I/F部305将从控制部307输出的数字声音数据转换为模拟声音数据并调整信号水平后输出到扬声器303。另外,声音I/F部305将从麦克风304输出的模拟声音数据调整信号水平并转换为数字声音数据后输出到控制部307。所述模拟/数字转换是通过A/D、D/A转换器(未图示)来进行的。
此外,声音I/F部305也可以将如下数据作为数字声音数据输出到控制部307:对将从麦克风304输出的模拟声音数据进行数字转换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规定的声音压缩处理来得到的数据。另外,在从控制部307输出的数字声音数据是进行了规定的声音压缩处理而得到的数据的情况下,声音I/F部305对该数据进行规定的声音解压缩处理后进行数字/模拟转换。
显示器部306包括液晶显示器,对从控制部307输出的数字影像数据进行再现,来显示门口的影像。此外,在从控制部307输出的数字影像数据是进行了规定的运动图像压缩处理而得到的数据的情况下,对该数据进行规定的运动图像解压缩处理来进行影像显示。
控制部307进行增设监视器300的各部的控制。另外,控制部307向发送驱动器310和接收驱动器311输出切换控制信号(SW CON),该切换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允许发送的发送区间和允许接收的接收区间。
控制部307的第一时钟生成部331以晶体振荡频率为基准生成与接收数据的比特率的n倍对应的第一频率(例如48MHz(n=10))的时钟(CLK)并将该时钟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313,该时钟是用于对接收数据进行采样的时钟。
控制部307的包生成部332生成用于实现带影像的通话的上行包。具体地说,包生成部332将从声音I/F部305输出的数字声音数据适当地分割后写入到各时隙的用户数据域,将包含本机(增设监视器300)所固有的标识符(以下称为“本机IDmonitor”)和IDmaster的控制数据写入到各时隙的控制数据域。并且,包生成部332在各时隙中写入前导数据、同步模式,从而生成上行包(发送数据)。并且,包生成部332生成发送用的使能信号(SSCS)和发送用的第二频率(例如4.8MHz)的时钟(SSCK)。然后,包生成部332使上行包与发送用的使能信号(SSCS)及时钟(SSCK)同步地输出到发送数据处理部308。此外,时钟(SSCK)是以晶体振荡频率为基准而生成的。
此外,在增设监视器300与门电话母机200之间不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待机状态下,包生成部332不生成上行包。另外,当在待机状态下(非同步通信时)发生了呼叫按钮被操作等规定的事件时,包生成部332生成写入有前导数据、同步模式、控制数据的上行包(中断信号)。此外,在非同步通信时的中断信号中使用的前导数据和同步模式与在同步通信时使用的前导数据和同步模式相同。
控制部307的数据再现部333当从接收数据处理部313被输入使能信号(SSCS)时,使用从接收数据处理部313A输出的第二频率的时钟(SSCK)来对从接收数据处理部313输出的下行包进行再现,并将再现的下行包(解码数据)中包含的数字影像数据输出到显示器部306,将数字声音数据输出到声音I/F部305,将同步模式输出到连接状态检测部334。此外,数据再现部333在初始注册时使下行包中包含的本机IDmonitor和Idmaster存储到标识符存储部314A。
另外,在待机状态下(非同步通信时)发生了规定的事件而数据再现部333被输入下行信号(中断信号)的情况下,数据再现部333对下行信号进行解调来获取下行包,将下行包中包含的同步模式输出到连接状态检测部334。数据再现部333在确认出在连接状态检测部334中能够正确地捕捉到中断信号之后,提取中断信号的控制数据。如果控制数据为同步请求,则增设监视器300转移到与门电话母机200的同步处理。
控制部307的连接状态检测部334存储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和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将从数据再现部333输出的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及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进行对照。连接状态检测部334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双线线缆是正接,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然后,连接状态检测部334将表示判定结果的反转控制信号(INV CON)输出到发送数据反转部309和接收数据反转部312。
发送数据处理部308当从包生成部332被输入使能信号(SSCS)时,使用从包生成部332输出的第二频率的时钟(SSCK),对从包生成部332输出的上行包的数据进行调制处理来生成上行信号,并将该上行信号输出到发送数据反转部309。
在连接状态检测部3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发送数据反转部309将从发送数据处理部308输出的上行信号反转后输出到发送驱动器310。另一方面,在连接状态检测部3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发送数据反转部309将从发送数据处理部308输出的上行信号按原样输出到发送驱动器310。
发送驱动器310在来自控制部307的切换控制信号(SW CON)所指示的发送区间,将上行信号经由线缆连接部301发送到门电话母机200。
接收驱动器311经由线缆连接部301接收从门电话母机200发送的下行信号。而且,接收驱动器311在来自控制部307的切换控制信号(SW CON)所指示的接收区间,将下行信号输出到接收数据反转部312。
在连接状态检测部3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接收数据反转部312将从接收驱动器311输出的下行信号反转后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313A。另一方面,在连接状态检测部3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接收数据反转部312将从接收驱动器311输出的下行信号按原样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313A。
接收数据处理部313使用从第一时钟生成部331输出的第一频率的时钟(CLK),利用从接收驱动器311输出的下行信号中包含的前导数据来检测与门电话母机200的同步(接收数据的各比特的开头的时刻)。然后,接收数据处理部313A在检测到前导数据的特有模式的时刻,将用于允许数据再现动作的使能信号(SSCS)输出到数据再现部333。
另外,接收数据处理部313A对从接收数据反转部312输出的下行信号(接收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数据输出到数据再现部333。另外,接收数据处理部313A以从第一时钟生成部331输出的第一频率的时钟(CLK)为基准生成与接收数据的比特率对应的第二频率(例如4.8MHz)的时钟(SSCK),并将该时钟输出到数据再现部333。
标识符存储部314A存储从门电话母机200接收到的本机IDmonitor和IDmaster。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增设监视器300与规定的商用电源连接,AC/DC转换器将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来向各结构供给电源。即,增设监视器300具有与图4所示的门电话母机200同样的供给电源部和稳定化电源部(省略了供给电源部和稳定化电源部的图示)。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增设监视器300不接受从门电话母机200经由双线线缆进行的电源供给的情况。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门口子机100、门电话母机200以及增设监视器300例如分别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保存有控制程序的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存储介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作业用存储器以及通信电路。在该情况下,通过由CPU执行控制程序来实现上述的各部的功能。
接着,使用图5B的框图来说明增设监视器300的其它结构。此外,对与图5A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功能、动作相同的情况下省略说明。如图5B所示,增设监视器300具有线缆连接部301、键输入部302、扬声器303、麦克风304、声音I/F(接口)部305、显示器部306以及控制部307。控制部307在内部具有第一时钟生成部331、包生成部332、数据再现部333、连接状态检测部334。另外,增设监视器300具有发送数据处理部308、发送数据反转部309、发送驱动器310、接收驱动器311、接收数据反转部312、同步检测部313B、第二时钟生成部314B。
控制部307的包生成部332生成用于实现带影像的通话的上行包。具体地说,包生成部332将从声音I/F部305输出的数字声音数据适当地分割后写入到各时隙的用户数据域,将控制数据写入到各时隙的控制数据域。并且,包生成部332在各时隙中写入前导数据、同步模式,从而生成上行包(发送数据)。并且,包生成部332生成发送用的使能信号(SSCS)和发送用的第二频率(例如4.8MHz)的时钟(SSCK)。然后,包生成部332使上行包与发送用的使能信号(SSCS)及时钟(SSCK)同步地发送到发送数据处理部308。
控制部307的数据再现部333当从同步检测部313B被输入使能信号(SSCS)时,使用从第二时钟生成部314B输出的第二频率的时钟(SSCK),对从接收数据反转部312输出的下行信号进行解调来获取下行包。然后,数据再现部333将下行包中包含的数字影像数据输出到显示器部306,将下行包中包含的数字声音数据输出到声音I/F部305,将下行包中包含的同步模式输出到连接状态检测部334。
在连接状态检测部3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接收数据反转部312将从接收驱动器311输出的下行信号反转后输出到同步检测部313B、第二时钟生成部314B、数据再现部333。另一方面,在连接状态检测部334中判定为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接收数据反转部312将从接收驱动器311输出的下行信号按原样输出到同步检测部313B、第二时钟生成部314B、数据再现部333。
同步检测部313B使用从第一时钟生成部331输出的第一频率的时钟(CLK),利用从接收驱动器311输出的下行信号中包含的前导数据来检测与门电话母机200的同步(接收数据的各比特的开头的时刻)。然后,同步检测部313B在检测到前导数据的特有模式的时刻,将成为时钟输出开始的基准的触发信号输出到第二时钟生成部314B,将用于允许数据再现动作的使能信号(SSCS)输出到数据再现部333。
第二时钟生成部314B在从同步检测部313B被指示的时刻,以从第一时钟生成部331输出的第一频率的时钟(CLK)为基准生成与接收数据的比特率对应的第二频率(例如4.8MHz)的时钟(SSCK),并将该时钟输出到数据再现部333。
<调制处理的一例>
接着,使用图6、图7来说明发送数据处理部108(208、308)所进行的调制处理的一例。在图6、图7中示出了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情况。
发送数据处理部108(208、308)在每个周期Tm生成一个与包的各数据(1比特)对应的信号。在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发送数据处理部108(208、308)使值为“0”的数据401产生从低(Low)向高(High)的上升,从而生成调制信号402。另外,发送数据处理部108(208、308)使值为“1”的数据411产生从高向低的下降,从而生成调制信号412。
而且,如图7所示,针对“0,0,1,···,1,0”的数据串421,发送数据处理部108(208、308)生成与各比特的值对应地在每个周期Tm具有上升或下降的调制信号422。
<前导数据的一例>
接着,使用图8A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前导数据的一例。
如图8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前导数据(4字节=32比特)中,第1字节至第3字节是全部为“1”的模式,第4字节是从最初起到第6比特为“1”、第7比特为“0”、第8比特(最后的1比特)为“1”的模式。并且,在该情况下,继前导数据之后的同步模式的最初的1比特为“1”。其结果,图8A所示的前导数据成为从第4字节的第6比特至第8比特中的相邻的下降沿间501的期间比其它部分的相邻的下降沿间长的特有模式。另外,相邻的下降沿间501的H(高)的期间和L(低)的期间比其它部分的H(高)的期间和L(低)的期间长。此外,图8A示出了曼彻斯特编码后的前导数据的波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导数据也可以是将图8A所示的数据反转而得到的数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前导数据(4字节=32比特)也可以是:从第1字节至第3字节是全部为“0”的模式,第4字节是从最初起到第6比特为“0”、第7比特为“1”、第8比特(最后的1比特)为“0”的模式。在该情况下,继前导数据之后的同步模式的最初的1比特为“0”。
接着,使用图8B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前导数据的其它的一例。
如图8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前导数据(4字节=32比特)中,从第1字节至第3字节是全部为“0”的模式,第4字节是从最初起到第7比特为“0”、最后的1比特为“1”的模式。其结果,图8B所示的前导数据成为在第4字节的第7比特和第8比特(从最初起的第31比特和第32比特)的部分的H(高)的期间比其它部分的H(高)的期间长的特有模式。
此外,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如果在发送侧装置中不进行反转处理,则在接收侧装置接收时前导数据成为在第4字节的第7比特和第8比特的部分的L(低)的期间比其它部分的L(低)的期间长的特有模式。
<接收数据处理部的内部结构>
接着,使用图9A来说明门口子机100的接收数据处理部113的内部结构的详细内容。此外,在进行该说明时,为了易于理解本实施方式的同步检测处理,与图9A同时使用图10B。在图10A的例子中,前导数据及其特有模式使用图8A所示的前导数据及模式。此外,在图10A中示出了第一时钟生成部131生成48MHz的时钟(CLK)、第二时钟生成部156生成4.8MHz的时钟(SSCK)的情况。
如图9A所示,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具有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使能信号生成部153A、定时调整部154、接收数据解码部155以及第二时钟生成部156。
从接收数据反转部112输出的接收数据被输入到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定时调整部154以及接收数据解码部155。第一时钟生成部131的时钟(CLK)被输入到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定时调整部154、接收数据解码部155以及第二时钟生成部156。
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和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存储有特有模式检测用的时钟的第一规定数(例如“18”至“22”)。
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用第一时钟生成部131的时钟对从接收数据反转部112输出的接收数据中包含的前导数据进行采样,对相邻的下降沿间的时钟进行计数。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在相邻的下降沿间的时钟数与第一规定数中的任一个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检测到特有模式。在图10A的例子中,相邻的下降沿间501的时钟数“20”与第一规定数中的一个一致。然后,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在规定的时刻将表示该意思的信号输出到使能信号生成部153A。
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在与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相同的定时对从接收数据反转部112输出的接收数据中包含的前导数据进行采样,对相邻的上升沿间的时钟进行计数。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在相邻的上升沿间的时钟数与第一规定数中的任一个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检测到特有模式,并将表示该意思的信号输出到使能信号生成部153A。
使能信号生成部153A当从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和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中的任一个被输入表示检测到特有模式的意思的信号时(图10A的时刻510),将用于允许数据再现动作的使能信号输出到定时调整部154和数据再现部133(在图10A的例子中,使使能信号SSCS下降来设为L(低)信号(激活))。
定时调整部154在内部具有定时生成用计数器,当从使能信号生成部153被输入使能信号时,检测开头的接收数据(同步模式第1比特)的波形边沿。此外,开头的接收数据是从作为前导数据与同步模式之间的波形边沿的数据反转的时刻511开始。
然后,定时调整部154在检测到该波形边沿之后,用第一频率的时钟反复进行利用定时生成用计数器的从“0”到“9”的计数,观测在各接收数据的波形边沿的时刻的计数值。然后,在该计数值与正常的值不同的情况下,定时调整部154对计数值进行校正,并将校正后的计数值输出到接收数据解码部155和第二时钟生成部156。由此,对计数值是规定的值的范围、即数据再现窗口的范围(图10A的范围502)的开始定时进行调整。
接收数据解码部155从定时调整部154被输入计数值,在数据再现窗口的范围(图10A的范围502)内,对接收数据的1个比特的波形的逻辑反转进行扫描检测,进行与该接收数据的1个比特的曼彻斯特编码后的波形的逻辑反转对应的数据的解码处理,将解码数据输出到数据再现部133。在图10A的例子中,接收数据解码部155当在范围502内波形从“H”反转为“L”时输出解码数据“1”,当波形从“L”反转为“H”时输出解码数据“0”。在与第二个接收数据被输入到接收数据解码部155的时间大致相同的时间,开头的接收数据的解码数据在延迟固定的时间之后从接收数据解码部155输出。此外,在后面记述接收数据解码部155所进行的接收数据的解码处理的详细内容。
第二时钟生成部156从定时调整部154被输入计数值(“0”~“9”),在第二个接收数据的计数值“0”(图10A的时刻512)时开始SSCK的输出(在图10A中为“L”),在开头的接收数据的计数值“5”时将处于固定延迟后的开头的解码数据用的SSCK的逻辑从“L”反转为“H”,在第二个接收数据的计数值“0”时将开头的解码数据与第二个解码数据的边界的SSCK的逻辑从“H”反转为“L”。之后,第二时钟生成部156对于再现时钟SSCK重复进行在计数值“0”时的从“H”向“L”的逻辑反转以及在计数值“5”时的从“L”向“H”的逻辑反转。然后,第二时钟生成部156在从“L”向“H”逻辑反转的时刻,将第二频率(例如4.8MHz)的时钟(SSCK)输出到数据再现部133。
门电话母机200的接收数据处理部213的内部结构以及增设监视器300的接收数据处理部313的内部结构与门口子机100的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的内部结构相同。
<同步检测部的内部结构>
接着,使用图9B来说明门口子机100的同步检测部113B的内部结构的详细内容。此外,在进行该说明时,为了易于理解本实施方式的同步检测处理,与图9B同时使用图10B。在图10B的例子中,前导数据及其特有模式使用图8B所示的前导数据及模式。
如图9B所示,同步检测部113B具有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B、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B以及使能信号生成部153B。
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B存储有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的检查用特有模式(以下称为“正接检查用特有模式”(在图9的例子中为[HHHLLLLLLL]))。而且,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B用第一时钟生成部131的时钟对从接收数据反转部112输出的接收数据中包含的前导数据进行采样,将与正接检查用特有模式的个数对应的采样区间的采样值与正接检查用特有模式进行对照。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B在采样值与正接检查用特有模式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检测到特有模式,将表示该意思的信号输出到使能信号生成部153B。在图10B的例子中,采样区间501的10个采样值与正接检查用特有模式完全一致。此外,在图10B中示出了第一时钟生成部131生成48MHz的时钟(CLK)、第二时钟生成部114B生成4.8MHz的时钟(SSCK)的情况。
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B存储有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的检查用特有模式(以下称为“反接检查用特有模式”(在图9B的例子中为[LLLHHHHHHH])),该检查用特有模式是与正接检查用特有模式相反的模式。而且,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B在与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B相同的定时对从接收数据反转部112输出的接收数据中包含的前导数据进行采样,将采样值与反接检查用特有模式进行对照。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B在采样值与反接检查用特有模式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检测到特有模式,将表示该意思的信号(在图10B的例子中为SSCS的L(低)信号)输出到使能信号生成部153B。
使能信号生成部153B当从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B和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B中的任一个被输入表示检测到特有模式的意思的信号时,将成为时钟输出开始的基准的触发信号输出到第二时钟生成部114B,将用于允许数据再现动作的使能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07的数据再现部133。
在该情况下,第二时钟生成部114B将从使能信号生成部153B被输入触发信号的时刻起的规定的时钟数的时间(图10B的区间502)后的第一频率的时钟(图10B的t0)作为开始时刻来生成时钟。此外,在图10B的例子中,SSCK为对CLK进行10分频而得到的时钟,因此规定的时钟数为“10”。
此外,门电话母机200的同步检测部213以及增设监视器300的同步检测部313B的内部结构也与图9所示的门口子机100的同步检测部113B的内部结构相同。
<特有模式的检测的详细说明>
接着,使用图11来详细地说明特有模式的检测。图11的(A)表示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的正常极性的特有模式及其附近的接收波形,图11的(A)的(1)表示由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计数的时钟数,图11的(A)的(2)表示由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计数的时钟数。图11的(B)表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的反转极性的特有模式及其附近的接收波形,图11的(B)的(1)表示由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计数的时钟数,图11的(B)的(2)表示由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计数的时钟数。
在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如图11的(A)的(1)所示,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中计数的时钟数在特有模式1的相邻的下降沿间为“20”从而与第一规定数中的一个一致,在其它的相邻的下降沿间为“10”而与第一规定数中的任一个都不一致。当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检测到特有模式1时,使能信号生成部153A在规定的时刻Z使使能信号(SSCS)下降(激活)。另一方面,如图11的(A)的(2)所示,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中计数的时钟数在任意相邻的上升沿间均为“10”或“15”而与第一规定数中的任一个都不一致。因此,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不能检测到特有模式。这样,在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在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和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中,唯一地检测到采样时钟数独特的特有模式1。
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如图11的(B)的(2)所示,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中计数的时钟数在特有模式2的相邻的上升沿间为“20”从而与第一规定数中的一个一致,在其它的相邻的上升沿间为“10”而与第一规定数中的任一个都不一致。当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检测到特有模式2时,使能信号生成部153A在规定的时刻Y使使能信号(SSCS)下降(激活)。另一方面,如图11的(B)的(1)所示,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中计数的时钟数在任意相邻的下降沿间均为“10”或“15”而与第一规定数中的任一个都不一致。因此,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不能检测到特有模式。这样,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在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和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中,唯一地检测到采样时钟数独特的特有模式2。
此外,图11的(B)的接收波形是将图11的(A)的接收波形反转而得到的,在正常极性时存在下降沿间的时钟数为第一规定数的特有模式的情况下,在反转极性时必然存在上升沿间的时钟数为第一规定数的特有模式。另外,该情况下的特有模式1与特有模式2的配置位置及定时相同,从而使使能信号(SSCS)下降(激活)的时刻Z与Y也一致(图10A的时刻510)。
<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处理的流程>
接着,使用图12A来说明门口子机100(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连接状态检测部134)中的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处理的流程。
在步骤S610A中,接收数据处理部113A通过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A和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A来用第一时钟生成部131的时钟对从接收驱动器111输出的解调前的下行信号中包含的前导数据进行采样,基于作为相邻的下降沿间和相邻的上升沿间中的任一方的测定区间的时钟数来进行前导数据的特有模式的检查。
在能够检测到特有模式的情况下(S620A:是),视为能够取得比特同步(bitsynchronization),从而使流程进入步骤S630A,在不能检测到特有模式的情况下(S620A:否),使流程返回到步骤S610A,再次进行特有模式的检查。
在步骤S630A中,连接状态检测部134进行从数据再现部133输出的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的检查。
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第一同步模式)一致的情况下(S640A:是),在步骤S650A中,连接状态检测部134A判定为双线线缆是正接,并结束检测处理。
另外,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将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反转而得到的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第二同步模式)一致的情况下(S640A:否、S660A:是),在步骤S670A中,连接状态检测部134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并结束检测处理。
另外,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及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都不一致的情况下(S640A:否、S660A:否),在步骤S680A中,连接状态检测部134判定为同步模式的检测失败,使流程返回到步骤S610A,再次进行特有模式的检查。
此外,作为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的时机,能够列举出:(1)设置系统时、解除施加于门电话母机200的复位时(复位解除时);(2)在系统运行中新连接了门口子机100等设备时(新连接时);以及(3)从母机作为主母机开始动作时等。从母机作为主母机开始动作时是指以下情况之时:例如在两代居系统中,由于电源断路器被切断等原因而主母机200无法通信,当从母机检测出在规定的时间或规定的次数内没有来自主母机的应答时,能够进行动作的从母机作为主母机而开始动作。
下面,详细地说明(1)复位解除时、(2)新连接时的时序(sequence)。
<同步检测处理的流程>
接着,使用图12B来说明门口子机100(同步检测部113A、连接状态检测部134)中的同步检测处理的流程。
在步骤S610B中,同步检测部113B通过第一特有模式检测部151B和第二特有模式检测部152B来用第一时钟生成部131的时钟对从接收驱动器111输出的解调前的下行信号中包含的前导数据进行采样,进行前导数据的特有模式的检查。特有模式的检查是基于作为相邻的下降沿间和相邻的上升沿间中的任一方的测定区间的时钟数来进行的。
在能够检测到特有模式的情况下(S620B:是),视为能够取得比特同步,从而使流程进入步骤S630B,在不能检测到特有模式的情况下(S620B:否),使流程返回到步骤S610B,再次进行特有模式的检查。
在步骤S630B中,连接状态检测部134进行从数据再现部133输出的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的检查。
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一致的情况下(S640B:是),在步骤S650B中,连接状态检测部134判定为双线线缆是正接,并结束同步检测处理。
另外,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一致的情况下(S640B:否、S660B:是),在步骤S670B中,连接状态检测部134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并结束同步检测处理。
另外,在接收数据的同步模式与反接检查用同步模式及正接检查用同步模式都不一致的情况下(S640B:否、S660B:否),在步骤S680B中,连接状态检测部134判定为同步模式的检测失败,使流程返回到步骤S610B,再次进行特有模式的检查。
<复位解除后的初始注册的时序>
接着,使用图13至图16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位解除后的初始注册的时序。图13、图14是门电话母机200与门口子机100之间的初始注册的时序,图15、图16是主母机200a与从母机200b之间的初始注册的时序。另外,图13、图15表示使用图2B所示的中断信号的情况,图14、图16表示使用基于由图2A所示的时隙构成的帧的同步信号的情况。
在图13的情况下,当电源被接通时(S701),门电话母机200对门口子机100发送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注册开始信息的中断信号(下行包)(S702)。
门口子机100捕捉来自门电话母机200的中断信号(S703)。此外,中断信号的捕捉具体是指:使用第一频率的时钟进行中断信号的采样,检测前导内的特有模式来建立比特同步,使用第二频率的时钟对中断信号进行再现来检测同步模式。
另外,门口子机100使用中断信号的同步模式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对发送数据反转部109和接收数据反转部112进行反转设定(S704)。
之后,门口子机100确认中断信号的控制数据(注册开始信息)(S705),将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注册开始信息接受的中断信号(上行包)发送到门电话母机200(S706)。
此外,门口子机100也可以在控制数据域还写入表示双线线缆是正接还是反接的反转检测结果信息来向门电话母机200进行通知。
门电话母机200捕捉来自门口子机100的中断信号,确认中断信号的控制数据(注册开始信息接受)(S707)。
然后,门电话母机200发送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对门口子机100分配的固有的标识符(终端ID)的中断信号(下行包)(S708)。
门口子机100确认中断信号的控制数据(终端ID),将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终端ID接受的中断信号(上行包)发送到门电话母机200(S709)。
通过以上的处理,初始注册完成(S710)。
此外,在图13中,设为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发送中断信号、并由门口子机100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并在是反接的情况下实施数据的反转设定的时序,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如下时序:从门口子机100向门电话母机200发送中断信号,门电话母机200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并在是反接的情况下实施数据的反转设定,并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通知反转检测结果信息。在该情况下,只要同样地实施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发送ID的S708以后的处理即可。
在图14的情况下,当电源被接通时(S721),门电话母机200对门口子机100发送在第一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域写入有注册开始信息以及从门口子机100向门电话母机200发送的情况下的第二指定时隙(编号)的同步信号(下行包)(S722)。此外,作为第二指定时隙,也可以使用已知的为专用于注册而准备的时隙。
门口子机100按照来自门电话母机200的同步信号(下行包),来与门电话母机200取得同步(S723)。由此,门口子机100与门电话母机200之间成为同步状态。此外,同步的取得具体是指:使用第一频率的时钟进行同步信号的采样,检测前导内的特有模式来建立比特同步,使用第二频率的时钟对中断信号进行再现来检测同步模式。
另外,门口子机100使用同步信号(下行包)中的第一指定时隙或比第一指定时隙先到达的时隙的同步模式,来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对发送数据反转部109和接收数据反转部112进行反转设定(S724)。
之后,门口子机100确认同步信号(下行包)中的第一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注册开始信息)(S725),将在第二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域写入有注册开始信息接受的同步信号(上行包)发送到门电话母机200(S726)。
此外,门口子机100也可以在控制数据域还写入表示双线线缆是正接还是反接的反转检测结果信息来向门电话母机200进行通知。
门电话母机200捕捉来自门口子机100的同步信号(上行包),确认第二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注册开始信息接受)(S727)。
然后,门电话母机200发送以下的同步信号(下行包)(S728):该同步信号(下行包)包含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对门口子机100分配的固有的标识符(终端ID)的第一指定时隙。
门口子机100确认同步信号(下行包)中的第一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终端ID),将包含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终端ID接受的第二指定时隙的同步信号(上行包)发送到门电话母机200(S729)。
通过以上的处理,初始注册完成(S730)。
此外,在图14中,设为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发送同步信号、并由门口子机100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并在是反接的情况下实施数据的反转设定的时序,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如下时序:从门口子机100向门电话母机200发送同步信号,门电话母机200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并在是反接的情况下实施数据的反转设定,并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通知反转检测结果信息。在该情况下,只要同样地实施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发送ID的S728以后的处理即可。
在图15的情况下,当电源被接通时(S741),主母机200a对从母机200b发送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注册开始信息的中断信号(下行包)(S742)。
从母机200b捕捉来自主母机200a的中断信号(S743)。另外,从母机200b使用中断信号的同步模式来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对发送数据反转部209进行反转设定(S744)。
之后,从母机200b确认中断信号的控制数据(注册开始信息)(S745),将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注册开始信息接受和反转检测结果信息的中断信号(上行包)发送到主母机200a(S746)。
主母机200a捕捉来自从母机200b的中断信号,确认中断信号的控制数据(注册开始信息接受和反转检测结果信息)(S747)。
另外,主母机200a在根据反转检测结果信息而明确了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对发送数据反转部209进行反转设定(S748)。
然后,主母机200a发送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对从母机200b分配的固有的标识符(终端ID)的中断信号(下行包)(S749)。
从母机200b确认中断信号的控制数据(终端ID),将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终端ID接受的中断信号(上行包)发送到主母机200a(S750)。
通过以上的处理,初始注册完成(S751)。
此外,在图15中,设为从主母机200a向从母机200b发送中断信号、并由从母机200b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并在是反接的情况下实施数据的反转设定的时序,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如下时序:从从母机200b向主母机200a发送中断信号,主母机200a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并在是反接的情况下实施数据的反转设定,并从主母机200a向从母机200b通知反转检测结果信息。在该情况下,只要同样地实施从主母机200a向从母机200b发送ID的S749以后的处理即可。
在图16中,在电源被接通的情况下(S761),主母机200a对从母机200b发送以下的同步信号(下行包)(S762):该同步信号(下行包)在第一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域写入有注册开始信息以及从从母机200b向主母机200a发送的情况下的第二指定时隙(编号)。作为第二指定时隙,也可以使用已知的为专用于注册而准备的时隙。
从母机200b按照来自主母机200a的同步信号(下行包),来与主母机200a取得同步(S763)。由此,从母机200b与主母机200a之间成为同步状态。
另外,从母机200b使用同步信号(下行包)中的第一指定时隙或比第一指定时隙先到达的时隙的同步模式,来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对发送数据反转部209进行反转设定(S764)。
之后,从母机200b确认同步信号(下行包)中的第一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注册开始信息)(S765),将在第二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域写入有注册开始信息接受和反转检测结果信息的同步信号(上行包)发送到主母机200a(S766)。
主母机200a捕捉来自从母机200b的同步信号(上行包),确认第二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注册开始信息接受和反转检测结果信息)(S767)。
另外,主母机200a在根据反转检测结果信息而明确了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对发送数据反转部209进行反转设定(S768)。
然后,主母机200a发送以下的同步信号(下行包)(S769):该同步信号(下行包)包含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对从母机200b分配的固有的标识符(终端ID)的第一指定时隙。
从母机200b确认同步信号(下行包)中的第一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终端ID),将包含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终端ID接受的第二指定时隙的同步信号(上行包)发送到主母机200a(S770)。
通过以上的处理,初始注册完成(S771)。
此外,在图16中,设为从主母机200a向从母机200b发送同步信号、并由从母机200b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并在是反接的情况下实施数据的反转设定的时序,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如下时序:从从母机200b向主母机200a发送同步信号,主母机200a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并在是反接的情况下实施数据的反转设定,并从主母机200a向从母机200b通知反转检测结果信息。在该情况下,只要同样地实施从主母机200a向从母机200b发送ID的S769以后的处理即可。
<新连接时的初始注册的时序>
接着,使用图17、图18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新连接时的初始注册的时序。图17表示使用图2B所示的中断信号的情况,图18表示使用基于由图2A所示的时隙构成的帧的同步信号的情况。此外,在图17、图18中,对与图13、图14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7、图18中,设门口子机100-1已经完成初始注册而处于与门电话母机200通信的状态或能够与门电话母机200通信的待机状态,门口子机100-2新连接到门电话母机200而初始注册未完成。
在图17的情况下,在门电话系统动作时(S781),门电话母机200对门口子机100-2发送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存活监视信息的中断信号(下行包)(S782)。
门口子机100-2捕捉来自门电话母机200的中断信号(S783)。另外,门口子机100-2使用中断信号的同步模式来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对发送数据反转部109和接收数据反转部112进行反转设定(S784)。
之后,门口子机100-2确认中断信号的控制数据(存活监视信息)(S785),将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新连接信息的中断信号(上行包)发送到门电话母机200(S786)。此外,门口子机100-2也可以在控制数据域还写入表示双线线缆是正接还是反接的反转检测结果信息来向门电话母机200进行通知。
门电话母机200捕捉来自门口子机100-2的中断信号,并确认中断信号的控制数据(新连接信息)(S787)。
此后,在门电话母机200与门口子机100-2之间进行图13中所说明的S708、S709的处理,从而门口子机100-2的初始注册完成(S710)。
此外,在图17中,设为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2发送中断信号、并由门口子机100-2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并在是反接的情况下实施数据的反转设定的时序,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如下时序:从门口子机100-2向门电话母机200发送中断信号,门电话母机200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并在是反接的情况下实施数据的反转设定,并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2通知反转检测结果信息。在该情况下,只要同样地实施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2发送ID的S708以后的处理即可。
在图18的情况下,在门电话系统动作时(S791),门电话母机200对门口子机100-2发送以下的同步信号(下行包)(S792):该同步信号(下行包)在第一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域写入有存活监视信息以及从门口子机100-2向门电话母机200发送的情况下的第二指定时隙(编号)。作为第二指定时隙,也可以使用已知的为专用于注册而准备的时隙。
门口子机100-2按照来自门电话母机200的同步信号(下行包),来与门电话母机200取得同步(S793)。由此,门口子机100-2与门电话母机200之间成为同步状态。
另外,门口子机100-2使用同步信号(下行包)中的第一指定时隙或比第一指定时隙先到达的时隙的同步模式,来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对发送数据反转部109和接收数据反转部112进行反转设定(S794)。
之后,门口子机100-2确认同步信号(下行包)中的第一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存活监视信息)(S795),将在第二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域写入有新连接信息的同步信号(上行包)发送到门电话母机200(S796)。此外,门口子机100-2也可以在控制数据域还写入表示双线线缆是正接还是反接的反转检测结果信息来向门电话母机200进行通知。
门电话母机200捕捉来自门口子机100-2的同步信号(上行包),确认第二指定时隙的控制数据(新连接信息)(S797)。
此后,在门电话母机200与门口子机100-2之间进行图14中所说明的S728、S729的处理,从而门口子机100-2的初始注册完成(S730)。
此外,在图18中,设为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2发送同步信号,并由门口子机100-2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并在是反接的情况下实施数据的反转设定的时序,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如下时序:从门口子机100-2向门电话母机200发送同步信号,门电话母机200进行双线线缆的反转检测(正接/反接的判定)并在是反接的情况下实施数据的反转设定,并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2通知反转检测结果信息。在该情况下,只要同样地实施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2发送ID的S728以后的处理即可。
此外,在图15、图16中,例示了电源接通时的门电话母机200a和门电话母机200b的初始注册,但是在门电话系统动作时在从母机200b新连接到主母机200a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时序。在该情况下,只要将图15、图16的“电源接通”变更为“门电话系统动作时”、并且将“注册开始信息”变更为“存活监视信息”即可。在该情况下,成为省略了与各个门电话母机200连接的门口子机100的图。
另外,当由于电源断路器被切断等原因而主母机无法通信、且从母机检测出在规定的时间或规定的次数内没有来自主母机的应答时,能够进行动作的从母机作为新的主母机而开始动作。之后,在变得无法通信的原主母机恢复了的情况下,原主母机被注册为新从母机。
另外,图13至图18所例示的双线线缆的反接检测和反接时的数据反转设定的时序是在通过一个双线线缆连接的设备间、即门电话母机200与同其连接的门口子机100之间以及相连接的两个门电话母机200之间(主母机200a与从母机200b之间)执行的。关于例如同从母机200b连接的门口子机100与主母机200a之间那样的经由两个双线线缆连接的设备间而言,在两个双线线缆均是反接的情况下会导致被检测为“正接”,因此无法执行上述的时序。
<从待机状态到通信状态为止的时序>
接着,使用图19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待机状态(非同步通信时)到通信状态为止的时序。此外,在图19中,示出门口子机100-1、100-2以及增设监视器300与门电话母机200连接的情况下的时序。
在各设备与门电话母机200之间不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待机状态下(非同步通信时)(S801),在门口子机100-2的呼叫按钮被操作的情况下(S802),门口子机100-2向门电话母机200发送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同步请求的中断信号,由此进行同步请求(S803)。
门电话母机200捕捉中断信号(S804),并确认中断信号中包含的同步请求。此外,中断信号的捕捉具体是指:使用第一频率的时钟进行中断信号的采样,检测前导内的特有模式来建立比特同步,使用第二频率的时钟对中断信号进行再现来检测同步模式。
门电话母机200当确认出来自门口子机100-2的同步请求时,决定用于与各设备同步通信的帧定时(S805),并向各设备发送同步信号(S806)。
各设备按照同步信号来与门电话母机200取得同步(S807)。由此,各设备与门电话母机200之间成为同步状态(S808)。
之后,门口子机100-2向母机200发送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图像连接请求的上行包,由此进行图像连接请求(S809)。门电话母机200当确认出图像连接请求时,向门口子机100-2发送在控制数据域写入有图像连接确认的下行包,由此进行图像连接确认(S810)。此后成为由门口子机100-2利用上行包向门电话母机200发送图像数据、并由门电话母机200显示该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通信状态(S811)。此外,从门口子机100-2发送的图像数据从门电话母机200被广播发送到其它设备(门口子机100-1、增设监视器300),在增设监视器300中也能够显示图像数据。
<各装置的动作>
接着,说明各装置的动作。
<门口子机的动作>
图20是表示门口子机100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10中,控制部107判定呼叫按钮是否被操作。控制部107在呼叫按钮被操作的情况下(S1010:是)使流程进入步骤S1020,在呼叫按钮未被操作的情况下(S1010:否)使流程进入后述的步骤S1100。
在步骤S1020中,控制部107向门电话母机200发送呼叫信号。
在步骤S1030中,控制部107判定是否从门电话母机200接收到应答信号。控制部107在未接收到应答信号的情况下(S1030:否)使流程返回到步骤S1020,在接收到应答信号的情况下(S1030:是)使流程进入步骤S1040。此外,控制部107也可以在将呼叫信号发送了规定次数却未接收到应答信号的情况下使流程进入后述的步骤S1100。
在步骤S1040中,控制部107使用麦克风104、声音I/F部105以及摄像机部106来开始声音输入和影像拍摄。另外,控制部107使用包生成部132和发送数据处理部108来开始对成为发送对象的各种数据(控制数据/数字声音数据/数字影像数据)进行封装化和编码化。此外,控制部107也可以进行数字声音数据和数字影像数据的发送速率控制。
在步骤S1050中,控制部107判定是否为子机侧发送区间。控制部107在是发送区间的情况下(S1050:是)使流程进入步骤S1060,在不是发送区间的情况下(S1050:否)使流程进入后述的步骤S1070。
在步骤S1060中,控制部107使用发送驱动器110将通过编码化而生成的上行信号经由双线线缆发送到门电话母机200。此外,控制部107在发送区间结束时停止上行信号的发送。
在步骤S1070中,控制部107判定是否为母机侧发送区间。控制部107在是发送区间的情况下(S1070:是)使流程进入步骤S1080,在不是发送区间的情况下(S1070:否)使流程进入后述的步骤S1090。
在步骤S1080中,控制部107开始下行信号的接收、各种数据(控制数据/声音数据)的提取以及声音的输出。此外,控制部107在发送区间结束时停止下行信号的接收或各种数据的提取。
在步骤S1090中,控制部107判定门口子机100与门电话母机200之间的通话是否结束。例如,控制部107在从门电话母机200接收到表示在门电话母机200侧进行了通话结束的操作的信号时,判定为通话结束。控制部107在通话未结束的情况下(S1090:否)使流程返回到步骤S1050,在通话结束的情况下(S1090:是)使流程进入步骤S1100。
在步骤S1100中,控制部107判定是否被指示了结束与门电话功能相关的处理。例如,控制部107在从门电话母机200接收到表示在门电话母机200侧进行了门电话功能的停止的操作的信号时,判定为被指示了结束上述处理。控制部107在未被指示结束上述处理的情况下(S1100:否)使流程返回到步骤S1010,在被指示了结束上述处理的情况下(S1100:是)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门电话母机的动作>
图21是表示门电话母机200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2010中,控制部207判定是否从门口子机100接收到呼叫信号。控制部207在接收到呼叫信号的情况下(S2010:是)使流程进入步骤S2020,在未接收到呼叫信号的情况下(S2010:否)使流程进入后述的步骤S2090。
在步骤S2020中,控制部207向门口子机100发送应答信号,并且使用声音I/F部205和扬声器203来输出呼叫音。
在步骤S2030中,控制部207使用麦克风204和声音I/F部205来开始声音输入。另外,控制部207使用包生成部232和发送数据处理部208来开始对成为发送对象的各种数据(控制数据/数字声音数据)进行封装化和编码化。此外,控制部207也可以进行数字声音数据的发送速率控制。
在步骤S2040中,控制部207判定是否为子机侧发送区间。控制部207在是发送区间的情况下(S2040:是)使流程进入步骤S2050,在不是发送区间的情况下(S2040:否)使流程进入后述的步骤S2060。
在步骤S2050中,控制部207开始上行信号的接收和各种数据(控制数据/声音数据/影像数据)的提取。另外,控制部207使用声音I/F部205、扬声器203以及液晶显示器来开始声音和影像的输出。此外,控制部207在发送区间结束时停止上行信号的接收或各种数据的提取。
在步骤S2060中,控制部207判定是否为母机侧发送区间。控制部207在是发送区间的情况下(S2060:是)使流程进入步骤S2070,在不是发送区间的情况下(S2060:否)使流程进入后述的步骤S2080。
在步骤S2070中,控制部207使用发送驱动器210将通过编码化而生成的下行信号经由双线线缆发送到门口子机100。但是,如上述那样,期望在应答按钮被操作之前,控制部207不进行数字声音数据的发送。此外,控制部207在发送区间结束时停止下行信号的发送。
在步骤S2080中,控制部207判定门口子机100与门电话母机200之间的通话是否结束。例如,控制部207在检测出在门电话母机200侧进行了通话结束的操作时,判定为通话结束。此外,期望在进行了所述通话结束的操作时,控制部207将表示该意思的信号发送到门口子机100。控制部207在通话未结束的情况下(S2080:否)使流程返回到步骤S2040,在通话结束的情况下(S2080:是)使流程进入步骤S2090。
在步骤S2090中,控制部207判定是否被指示了结束与门电话功能相关的处理。例如,控制部207在检测出在门电话母机200侧进行了门电话功能的停止的操作时,判定为被指示了结束上述处理。此外,期望在进行了所述门电话功能的停止的操作时,控制部207将表示该意思的信号发送到门口子机100。控制部207在未被指示结束上述处理的情况下(S2090:否)使流程返回到步骤S2010,在被指示了结束上述处理的情况下(S2090:是)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通常动作时的路由控制>
接着,使用图22、图23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母机200的通常动作时的路由控制的具体例。在图22的例子中示出了门电话母机200(控制部207(在图22中记载为“母机控制部”))经由任一个DRV(发送驱动器(Tx)与接收驱动器(Rx)的组)1~5而与5个设备(门口子机100、增设监视器300、其它门电话系统的母机)连接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准备7种设定模式(P1~P7)。图23是表示路由控制部212的内部结构的图。如图23所示,路由控制部212在内部具有切换开关2121和OR电路2122。
设定模式P1表示门电话母机200与任一个设备均未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待机状态下的路由(通信路径的有效/无效)。在设定模式P1中,门电话母机200为接收模式(不进行发送、仅进行接收的模式),控制部207如图22所示那样是接收模式,因此,通过SPI-RW的控制,将切换开关2121的端子T3与T2连接,并使各DRV的接收驱动器(Rx)有效使得能够从各设备接收数据,从而成为等待来自各连接设备的中断的状态。
此外,在设定模式P1中,在等待来自各连接设备的中断的状态下,需要OR电路2122的全部输入为“L”。这是因为,在OR电路2122的全部输入中只要有一个输入为“H”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即使对OR电路2122输入标准的数据,OR电路2122的输出也被固定为“H”。因此,如果使接收数据反转,则在接收待机时发生OR电路2122的输入为“H”的情况,因此在DRV的接收驱动器(RX)与OR电路2122之间无法进行数据的反转控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针对门电话母机200与其它门电话系统的门电话母机连接的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的应对,以将各个门电话母机200侧的发送数据反转的方式来设计电路。
此外,针对由各DRV的各接收驱动器(RX)接收到的接收数据的各个第一输出设置包括通过接收数据反转的触发来将极性反转的接收数据反转部的接收数据处理部,并且,为了使从门电话母机200发送的数据与由路由控制部212广播分发的数据的相位一致,而在由各DRV的各接收驱动器(RX)接收到的接收数据的第二输出与OR电路2122之间针对各个第二输出设置通过接收数据反转的触发来将极性反转的极性调整用的极性反转部,将由各接收驱动器(RX)接收到的接收数据的各个第二输出从极性反转部输入到OR电路2122,并引导至从OR电路2122的输出经过切换开关2121的广播分发的路径中,并且,同时使用向DRV的(SW CON),由此对输出了任一个接收数据的接收数据处理部的输出进行选择并输出到控制部207,通过这样,还能够将门电话母机200侧的接收数据反转。
在待机状态下,在从任意的设备接收到非同步的中断信号的情况下,门电话母机200与发送了该中断信号的设备之间建立同步。例如,门电话母机200在从DRV1接收到中断信号的情况下,与同DRV1连接的设备建立同步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转移到P2(发送时)或P3(接收时))。
设定模式P2表示门电话母机200对所有设备发送数据的同时发送时(Broadcast)的路由。在设定模式P2中,门电话母机200为发送模式(不进行接收、仅进行发送的模式),控制部207使切换开关2121的端子T3与端子T1连接,并使各DRV的发送驱动器(Tx)有效使得能够向各设备发送数据。此时,无论哪个设备向门电话母机200发送数据,在各DRV中都无法接收,从而在母机200中该数据被废弃。此外,在设定模式P2中,门电话母机200对连接中的所有设备进行数据发送,但是由于在下行包的控制数据域中仅记载了通信对方的设备的标识符,因此其它设备即使接收到数据也将其废弃。此外,在设定模式P2中,将所有DRV的接收驱动器(Rx)的输出都设为“L”。
设定模式P3至P7表示门电话母机200从某一个设备接收数据的个别接收时的路由。在设定模式P3至P7中,门电话母机200为接收模式,控制部207使切换开关2121的端子T3与端子T2连接,并使与各设定模式对应的一个DRV的接收驱动器(Rx)有效,使其它DRV的发送驱动器(Tx)有效。由此,门电话母机200能够通过路由控制部212将从接收驱动器(Rx)被选择的DRV接收到的数据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213,与此同时将该数据按原样广播发送到与发送驱动器(Tx)被选择的所有DRV连接的其它设备。因而,在广播发送时,无需对接收数据进行解码和分析。此外,将发送驱动器(Tx)被选择的所有DRV的接收驱动器(Rx)的输出都设为“L”。
例如,在门电话母机200从DRV 2接收门口子机100的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207将DRV 2的接收驱动器(Rx)设为有效,并使其它DRV的发送驱动器(Tx)有效。在该情况下,来自门口子机100的数据被从DRV 2接收并经过路由控制部212的OR电路2122而被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213来用于解码。并且,经过了OR电路2122的数据经由切换开关2121而被发送到DRV1、3、4、5,并被广播发送到各连接设备。此时,DRV 2中只有接收驱动器(Rx)有效而发送驱动器(Tx)无效,因此经过了OR电路2122的数据不被从DRV 2广播发送。另外,此时,即使从其它设备向门电话母机200发送数据,在DRV1、3、4、5中也无法接收,从而在母机200中该数据被废弃。
<初始注册时的路由控制>
接着,使用图23、图24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母机200的初始注册时的路由控制的具体例。在图24的例子中示出了门电话母机200(控制部207(在图24中记载为“母机控制部”))经由任一个DRV1~5而与5个设备连接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准备5种设定模式(EP1~EP5)。
设定模式EP1至EP5表示门电话母机200对某一个设备进行注册的初始注册时的路由。在设定模式EP1至EP5中,门电话母机200为发送模式,控制部207使切换开关2121的端子T3与端子T1连接,并使与注册对象的设备对应的DRV的发送驱动器(Tx)有效,使其它DRV的接收驱动器(Rx)有效。由此,门电话母机200能够在发送包的区间,对除注册对象以外的设备不进行包的发送,而仅对注册对象的设备进行包的发送。此外,此时,虽然其它DRV的接收驱动器(Rx)有效,但是在门电话母机200进行发送的情况下,设为将来自所有设备的包的接收均切断的逻辑,不受理来自那些DRV的包的接收(控制部207通过SPI-RW来选择发送)。此外,从各注册对象的设备向门电话母机200的包的发送使用图22的P3至P7的设定。在该情况下,虽然向其它连接设备的广播发送功能工作,但是由于是仅向门电话母机200的发送,因此其它连接设备将此忽略。由此,门电话母机200能够一对一地与各门口子机100等注册对象设备进行通信。此外,将发送驱动器(Tx)被选择的所有DRV的接收驱动器(Rx)的输出都设为“L”。另外,在DRV的接收驱动器(Rx)被选择来等待来自各连接设备的中断的状态下,将接收驱动器(Rx)的输出设为“L”。
<双线线缆的无极性化>
在上述的说明中,例示了门口子机100、门电话母机200以及增设监视器300通过连接状态检测部134、234、334来检测双线线缆的连接状态并在是反接的情况下通过发送数据反转部109、209、309和接收数据反转部112、312使信号反转的情况。由此,实质上能够使双线线缆的连接无极性化,从而能够实现不受双线线缆的连接状态的影响的数字通信。
然而,可以在发送侧和接收侧中的任一方进行使数字通信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反转的处理。下面,例示用于在门口子机100与门电话母机200之间实现无极性化的结构。
图25是表示处于双线线缆是正接的状态时的情形的示意图。图26至图29是表示处于双线线缆是反接的状态时的情形的示意图。
此外,在图26至图29中,省略了除了与使用双线线缆的数字通信的无极性化密切相关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的图示。另外,在图26至图29中,设门口子机100和门电话母机200(以下适当地统称为“设备”)分别具备发送数据反转部和接收数据反转部。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了门电话母机200不具有接收数据反转部的结构,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对门电话母机200具有接收数据反转部215的情况也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发送数据反转部按照从连接状态检测部输出的反转控制信号(INVCON),将从发送数据处理部输出的发送信号反转后输出到发送驱动器、或者不将该发送信号反转而输出到发送驱动器。
另外,如上述那样,接收数据反转部按照从连接状态检测部输出的反转控制信号(INV CON),将从接收驱动器输出的接收信号反转后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或者不将该接收信号反转而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
另外,在图25至图29中,用虚线表示发送数据反转部和接收数据反转部中的不进行信号的反转的状态(使信号按原样通过的状态)的反转部。另外,图25至图29中的双线线缆的两个线表示构成双线线缆的两条线缆。
如图25所示,在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在双线线缆的两侧的设备之间,极性是一致的。因而,两方的设备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均无需进行反转。因而,各设备的发送数据反转部109、209和接收数据反转部112、215不进行信号反转。
另一方面,如图26至图29所示,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在双线线缆的两侧的设备之间,极性是反转的。因而,对于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这两方,需要在某个设备中进行信号反转。
图26表示在两方的设备中由连接状态检测部134、234进行反接的检测、并在检测出反接时由发送数据反转部109、209开始信号反转的例子。在该情况下,门口子机100和门电话母机200不需要一定具备接收数据反转部112、215。
另一方面,图27表示在两方的设备中在检测出反接时由接收数据反转部112、212开始信号反转的例子。在该情况下,门口子机100和门电话母机200不需要一定具备发送数据反转部109、209。
或者,例如也可以如图28和图29所示那样,仅在一方的设备中由连接状态检测部进行反接的检测,在检测出反接时,在该设备的发送数据反转部和接收数据反转部中开始信号反转。在该情况下,另一方的设备不需要一定具备连接状态检测部、发送数据反转部以及接收数据反转部。
此外,在图25至图29中例示了门口子机100和门电话母机200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门口子机100设为从母机100b、将门电话母机200设为主母机200a。
这样,在本公开中,用于使双线线缆实质上无极性化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以上,参照附图来说明了各种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所述例子,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则显然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改例,并且能够了解它们当然也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另外,也可以在不脱离公开的宗旨的范围内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结构要素任意地组合。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门电话母机200和门口子机100具有连接状态检测部和发送数据反转部来作为调整双线线缆的极性的结构,但是例如在不需要进行极性的调整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具有这些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门电话母机200与多个门口子机100或增设监视器300连接的结构,但是与门电话母机200连接的门口子机100或增设监视器300也可以是一个。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门电话母机200通过进行开关部223的接通/断开控制来控制对门口子机100的电源供给,但是例如也可以不通过开关部223,而是通过进行供给电源部221本身的接通/断开控制来控制对门口子机100的电源供给。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门电话母机200与门口子机100等连接设备之间的连接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其它的应用设备,即使是办公电话(内线电话机与控制装置之间)、家庭安全装置(监视摄像机装置与室内监视器之间、各种传感器节点与控制装置之间)等的控制装置(通信装置)等,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线缆连接部101和线缆连接部201-i的详细说明>
接着,对线缆连接部101和线缆连接部201-i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30是表示门口子机100的线缆连接部101和门电话母机200的线缆连接部201-i的结构的图。
此外,省略增设监视器300的线缆连接部301的结构图。如上所述,增设监视器300使用商用电源,因此不接受从门电话母机200经由双线线缆进行的电源供给。因此,与图13所示的门口子机100的线缆连接部101不同地,增设监视器300的线缆连接部301不具有两个滤波器、二极管电路、与二极管电路的输出连接的稳定化电源部等。
如图30所示,门口子机100的线缆连接部101具有滤波器141、滤波器142、末端电路部143、脉冲变压器144。
在图30的线缆连接部101中,线L1和L2是电源供给用的线,线L3和L4是数据通信用的线。滤波器141和142是仅使直流电流通过的滤波器,使得数字通信信号不在线L1和L2中流通。
末端电路部143将双线线缆终止,并与图3所示的发送驱动器110及接收驱动器111连接。此外,在图30中,末端电路部143与图3所示的发送驱动器110及接收驱动器111是通过一条布线连接的,但是也可以通过两条平衡布线连接。
脉冲变压器144是绝缘用的变压器。
在图30的线缆连接部101中,线L3和L4是数据通信用的线,经由电容器C1和C2、脉冲变压器144、末端电路部143而与发送驱动器110或接收驱动器111连接。电容器C1和C2用于阻隔在门电话母机200侧叠加的电源的直流成分。
另外,二极管电路145是具有多个(在图30中为4个)二极管的电路。二极管电路145是如下那样构成的电路:具有在两个二极管的阴极彼此连接的节点处连接了正侧的输出线的第一电路以及在另外两个二极管的阳极彼此连接的节点处连接了负侧的输出线的第二电路,在第一电路的各个阳极与第二电路的各个阴极相连接的两个节点处连接了两条输入线(线L1和L2)。通过这样的结构,无论向线L1和L2的输入的极性如何,二极管电路145向两条输出线的输出的极性都是固定的。因而,即使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二极管电路145也能够向本来的正侧的输出线输出正侧的输出,向本来的负侧的输出线输出负侧的输出,从而能够正常地接受来自门电话母机200的电源供给。
稳定化电源部146将从门电话母机经由双线线缆和二极管电路145供给的直流电力向门口子机100的各部供给。
通过以上那样的结构,门口子机100的线缆连接部101即使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也能够毫无问题地接受电力供给。
另一方面,如图30所示,门电话母机200的线缆连接部201-i具有滤波器241、滤波器242、末端电路部243、脉冲变压器244。
在图30的线缆连接部201-i中,线L7和L8是电源供给用的线。线L7经由开关部223而与供给电源部221的正侧连接。另外,线L8与供给电源部221的负侧连接。滤波器241和242是仅使直流电流通过的滤波器,使得数字通信信号不在线L7和L8中流通。
末端电路部243将双线线缆终止,并与图4C所示的发送驱动器210-i及接收驱动器211-i连接。此外,在图30中,末端电路部243与图4C所示的发送驱动器210-i和接收驱动器211-i是通过一条布线连接的,但是也可以通过两条平衡布线连接。
脉冲变压器244是绝缘用的变压器。
在图30的线缆连接部201-i中,线L9和L10是数据通信用的线,经由电容器C3和C4、脉冲变压器244、末端电路部243而与发送驱动器210-i或接收驱动器211-i连接。电容器C3和C4用于阻隔被叠加的电源的直流成分。
双线线缆L5和L6将门口子机100与对应的门电话母机200的线缆连接部201-i连接起来。双线线缆L5和L6将数字通信信号与从门电话母机200侧向门口子机100侧供给的电力叠加地传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门口子机100的线缆连接部101与门电话母机200的线缆连接部201-i能够经由双线线缆来进行门口子机100与门电话母机200之间的数字通信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以及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的电力供给。
<门口子机100的复位控制时的动作>
接着,对在门电话系统1中从门电话母机200侧进行门口子机100的复位控制的情况下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供给电力,并通过开关部223切断供给电力,由此能够进行门口子机100的电源接通/断开控制。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系统1中,利用这样的结构,通过由门电话母机200将门口子机100的电源断开之后在规定时间后接通,能够实质性地进行门口子机100的复位动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复位是指通过例如重启等动作来使设备的状态恢复为初始状态。
下面,对门电话母机200进行门口子机100的复位控制时的动作例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门口子机100的复位控制时的动作例进行说明,但是由门电话母机200进行电源供给的其它连接设备的复位控制时的动作也与以下的动作相同。
图31是表示由门电话母机200对门口子机100进行复位控制时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3010中,门电话母机200的控制部207判定是否被输入了用于对门口子机100进行复位的指示。例如经由键输入部202来输入用于对门口子机100的电源进行复位的指示。控制部207在判定为被输入了对门口子机100进行复位的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3010:是)使流程进入步骤S3020,否则(步骤S3010:否)重复步骤S3010。
在步骤S3020中,控制部207对开关部223输出将开关部223断开的开关控制信号(slave power OFF)。
在步骤S3030中,控制部207判定在输出了开关控制信号slave power OFF从而门口子机100的电源断开后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规定时间是指足以使门口子机100内的电荷释放从而使门口子机100内的电子电路的电压下降至能够复位的电压的时间。只要例如预先实验性地进行门口子机100的电源接通/断开来决定该规定时间并将该规定时间保存在未图示的存储器等中即可。控制部207在判定为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030:是)使流程进入步骤S3040,否则(步骤S3030:否)重复步骤S3030。
在步骤S3040中,控制部207输出使开关部223接通的开关控制信号(slave powerON)。
通过这样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系统1中,能够从门电话母机200侧容易地进行门口子机100的复位。在如图4C所示那样开关部223设置于供给电源部221与所有线缆连接部201-1至201-N之间的连接路径的情况下,门电话母机200能够同时对所有门口子机100进行复位。
此外,在与图31关联地说明的上述动作例中,例示了门电话母机200进行门口子机100的复位的情况,但是例如在对门电话母机输入了仅将门口子机100的电源接通/断开的指示的情况下,门电话母机200的控制部207只要按照该指示来输出对开关部223进行控制的开关控制信号即可。
另外,关于与图31关联地说明的上述动作,也可以在与图21关联地说明的、在被请求了门电话功能时的门电话母机200的动作中,例如在对键输入部202输入了门口子机100的复位指示的时间点,根据中断来开始动作。
另外,存在构成为以下结构的情况:例如能够通过设置于门电话母机200的复位开关(未图示)来进行门电话母机200的复位。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部207也可以在门电话母机200的复位动作中输出将开关部223保持断开的开关控制信号,来停止向门口子机100的电源供给,从而防止门口子机100的不必要的动作。
这样,在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系统1中,门电话母机200与门口子机100经由双线线缆相连接,门电话母机200与门口子机100之间的数字通信和从门电话母机200向门口子机100的电源供给叠加地进行。而且,门口子机100的线缆连接部101具有二极管电路145,无论向两条输入线(线L1和L2)的输入的极性如何,该二极管电路145都能够使向两条输出线的输出的极性固定。并且,门口子机100和门电话母机200在由连接状态检测部134和234判定为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通过发送数据反转部109、209和接收数据反转部112来进行信号反转。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电话系统1中,即使双线线缆被反接,门口子机100也能够正常地接受来自门电话母机200的电源供给,并且在门口子机100与门电话母机200之间能够正常地进行数字通信。
而且,门电话母机200具有将供给电源部221与所有线缆连接部201-i之间的连接状态在接通和断开之间切换的开关部223,通过由控制部207对开关部223进行控制,来进行对门口子机100的电力供给的接通/断开控制。通过这样的结构,门电话母机200的控制部207通过将对门口子机100的电力供给切断后在规定时间后将电力供给接通,能够适当地进行门口子机100的通过重启进行的复位。因此,门电话母机200能够容易地进行门口子机100的复位。
另外,门电话母机200的控制部207在门口子机100的复位控制时,在门口子机100的电源被断开后进行待机直到经过能够可靠地进行门口子机100的复位的程度的规定时间,之后输出将门口子机100的电源接通的开关控制信号。由此,控制部207能够不对门口子机100的电子电路(控制部107等)造成不良影响而可靠地进行门口子机100的复位。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下面,列举具体例来说明本公开所涉及的其它实施方式。
<其它实施方式1>
图32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门电话系统1的门电话母机200的结构的框图。图32所示的门电话母机200具有多个开关部223-i(i为与线缆连接部201-i对应的数字)。多个开关部223-i设置于供给电源部221与多个线缆连接部201-i之间的各个连接路径,控制部207为能够对各个开关部个别地进行控制的结构。控制部207针对多个门口子机100中的任一个,对设置在与例如对于应答请求在固定时间内没有应答的门口子机100对应的线缆连接部201-n(n为与没有应答的门口子机100对应的数字)与供给电源部221之间的连接路径上的开关部223-n输出开关控制信号slave power ON/OFF,由此能够针对每个门口子机100个别地进行接通/断开控制来进行复位。
在其它实施方式1中,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对与门电话母机200连接的多个门口子机100个别地进行复位。
<其它实施方式2>
在其它实施方式2中,对门电话母机200不具有开关部223的情况、或者即使具有开关部223也无法将门口子机100侧的电源断开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其它实施方式2中,在门电话母机200不具有开关部223的情况下、或者在将多个门口子机100的电源供给同时接通/断开的结构中处于因存在动作中的子机等而无法从门电话母机200侧将门口子机100侧的供给电源断开的状态的情况下,无法切断从供给电源部221经由线缆连接部201-i向门口子机100、或正在供给着电源的其它设备进行的电力供给。因此,在其它实施方式2中,例如在经由键输入部202输入了门口子机100的复位指示的情况下,在中断信号中嵌入门口子机100的复位命令并对门口子机100发送,由此进行门口子机100的复位。另外,在使用帧的同步通信时,也可以在所述帧内的门口子机100用的时隙中嵌入复位命令并对门口子机100发送,由此进行门口子机100的复位。
作为中断信号,只要使用与图2B中说明的中断信号同样的中断信号即可。另外,在使用帧内的时隙的情况下,只要使用图2A中说明的结构即可。其中,在中断信号的控制数据域中包含表示将门口子机100复位的意思的命令。
经由双线线缆接收到中断信号的门口子机100的接收数据处理部113如图33所示的那样对控制部107输出对中断信号进行解码而生成的复位信号。图33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2中的门口子机100的结构的框图。
更详细地说,图9A所示的接收数据解码部155对包含中断信号的接收数据进行解码,并如图33所示的那样,与解码数据的输出分开地对控制部107输出复位信号,来将控制部107复位。由此,在其它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门电话系统1中,在门电话母机200不具有开关部223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具有开关部223也无法将子机侧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门口子机100的复位动作。
此外,接收数据处理部113也可以将向控制部107输出的复位信号作为固定期间的单脉冲来输出。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在发送侧装置和接收侧装置中的任一方中将数据反转后进行发送/接收,由此无论双线线缆的连接状态如何,接收侧装置都能够对数据进行解调。因而,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无需注意连接状态(是正接还是反接)而对双线线缆进行布线,因此能够提高双线线缆布线时的作业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时分双工的数字通信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其它的数字通信。例如作为其它的应用设备,即使是办公电话(内线电话机与控制装置之间)、家庭安全装置(监视摄像机装置与室内监视器之间、各种传感器节点与控制装置之间)等的控制装置(通信装置)等,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本公开适用于包括带摄像机的门口子机和门电话母机的门电话系统。

Claims (4)

1.一种门电话系统,母机经由双线线缆而与子机连接,在所述母机与所述子机之间利用时分双工来发送和接收包信号,在该门电话系统中,
所述子机具有摄像机、麦克风以及扬声器,向所述母机发送包含由该摄像机获得的影像数据和由该麦克风获得的声音数据的上行包信号,并且从所述母机接收下行包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再现,从所述扬声器输出所述下行包信号中包含的声音数据,
所述母机具有显示器部、麦克风以及扬声器,从所述子机接收所述上行包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再现,利用所述显示器部显示所述上行包信号中包含的影像数据,并且从所述扬声器输出所述上行包信号中包含的声音数据,并且向所述子机发送包含由所述麦克风获得的声音数据的所述下行包信号,
所述子机判定所述双线线缆是正接还是反接,
在所述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所述子机将接收到的所述下行包信号反转后进行数据的再现,并且将所述上行包信号反转后发送,
即使所述双线线缆是反接,所述母机也不将所述上行包信号反转而进行数据的再现,并且将所述下行包信号不反转而发送,
所述子机存储在所述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的已知的第一同步模式和将所述第一同步模式反转而得到的第二同步模式,以及
所述子机在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下行包信号检测出的同步模式与所述第一同步模式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双线线缆是正接,在检测出的所述同步模式与所述第二同步模式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双线线缆是反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机在经由另外的双线线缆而与其它门电话系统的母机相连接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另外的双线线缆是正接还是反接,
在所述另外的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所述母机将发往所述其它门电话系统的母机的包信号反转后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机存储在所述另外的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的已知的第一同步模式和将所述第一同步模式反转而得到的第二同步模式,
所述母机在基于从所述其它门电话系统的母机接收到的包信号检测出的同步模式与所述第一同步模式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另外的双线线缆是正接,在检测出的所述同步模式与所述第二同步模式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另外的双线线缆是反接。
4.一种门电话系统的通信方法,在该门电话系统中,具有显示器部、麦克风以及扬声器的母机经由双线线缆而与具有摄像机、麦克风以及扬声器的子机连接,在所述母机与所述子机之间利用时分双工来发送和接收包信号,在该门电话系统的通信方法中,
所述子机判定所述双线线缆是正接还是反接,
所述子机在所述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将包含由该摄像机获得的影像数据和由该麦克风获得的声音数据的上行包信号不反转而发送到所述母机,在所述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将该上行包信号反转后发送到所述母机,
所述母机从所述子机接收所述上行包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再现,
所述母机利用所述显示器部显示所述上行包信号中包含的影像数据,并且从所述扬声器输出所述上行包信号中包含的声音数据,
所述母机向所述子机发送包含由所述麦克风获得的声音数据的下行包信号,
所述子机从所述母机接收所述下行包信号,在所述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将所述下行包信号不反转而进行数据的再现,在所述双线线缆是反接的情况下,将所述下行包信号反转后进行数据的再现,
所述子机从所述扬声器输出所述下行包信号中包含的声音数据,
所述子机存储在所述双线线缆是正接的情况下的已知的第一同步模式和将所述第一同步模式反转而得到的第二同步模式,以及
所述子机在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下行包信号检测出的同步模式与所述第一同步模式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双线线缆是正接,在检测出的所述同步模式与所述第二同步模式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双线线缆是反接。
CN201610980641.7A 2015-11-10 2016-11-08 门电话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Active CN1066862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0179A JP5984028B1 (ja) 2015-11-10 2015-11-10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JP2015-220179 2015-11-10
JP2016-125974 2016-06-24
JP2016125974A JP6176507B1 (ja) 2016-06-24 2016-06-24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16-130480 2016-06-30
JP2016130480A JP6226211B1 (ja) 2016-06-30 2016-06-30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JP2016136800A JP6300044B2 (ja) 2016-07-11 2016-07-11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JP2016-136800 2016-07-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6271A CN106686271A (zh) 2017-05-17
CN106686271B true CN106686271B (zh) 2020-06-23

Family

ID=5718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80641.7A Active CN106686271B (zh) 2015-11-10 2016-11-08 门电话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4357B2 (zh)
EP (1) EP3169064B1 (zh)
CN (1) CN1066862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69064B1 (en) 2015-11-10 2020-08-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tercom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WO2018131242A1 (ja) * 2017-01-16 2019-11-14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送信制御装置、受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送受信制御システム
JP6410159B2 (ja) * 2017-06-27 2018-10-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909964B2 (ja) * 2017-09-15 2021-07-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ロビー玄関子機、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1089165B2 (en) * 2017-12-14 2021-08-10 Yssa Charles Abousaid Retrofitable internet-enabled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EP3591965A1 (en) * 2018-07-02 2020-01-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Lobby station, door phone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2422295B (zh) * 2019-08-23 2023-06-13 微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网接口及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10504983B (zh) * 2019-08-27 2021-06-08 深圳天地宽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室内机主分机合一的电路控制系统、方法及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4838A (en) * 1992-05-19 1995-01-24 Hoffman; Ronald J.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through partitions
JPH07273807A (ja) * 1994-03-28 199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通信路接続装置
CN1874172A (zh) * 2006-06-29 2006-12-06 李东声 利用电流环电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及设备
JP2007124227A (ja) * 2005-10-27 2007-05-17 Sharp Corp テレビドアホンシステム
CN102253914A (zh) * 2011-06-02 2011-11-23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接口
CN102681807A (zh) * 2011-03-15 2012-09-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接口识别方法
WO2014073183A1 (ja) * 2012-11-06 2014-05-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4476A (en) * 1985-03-19 1988-06-28 Rasmussen Harry R Premises page/intercom system utilizing telephone set component
JPS63178644A (ja) 1987-01-20 1988-07-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イジタル電話装置
US5101401A (en) * 1989-11-29 1992-03-31 Nec Corporation Polarity judging arrangement by using frame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of a received signal
JPH04248748A (ja) 1991-02-05 1992-09-04 Sharp Corp テレビドアホン
JP2597157Y2 (ja) 1991-08-09 1999-06-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モニタカメラ付きドアホン
JP3180555B2 (ja) 1994-04-07 2001-06-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伝送装置
JP2947074B2 (ja) 1994-06-02 1999-09-13 岩崎通信機株式会社 フレーム同期検出回路
JPH08163282A (ja) 1994-11-29 1996-06-21 Aiphone Co Ltd 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JP3135196B2 (ja) 1994-11-30 2001-02-13 アイホン株式会社 ナースコール装置の復旧方法
US5903613A (en) * 1996-01-23 1999-05-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ata reception device, data recep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JP2001069216A (ja) 1999-08-25 2001-03-16 Aiphone Co Ltd 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JP2001309361A (ja) 2000-04-25 2001-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カラーテレビ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CN1596529A (zh) 2002-05-31 2005-03-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据传输系统
US7356588B2 (en) 2003-12-16 2008-04-08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a powered device in a powered network
JP2007202116A (ja) 2005-12-27 2007-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音声伝送システム
JP2009302855A (ja) 2008-06-12 2009-12-24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2010081121A (ja) 2008-09-24 2010-04-08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5049243B2 (ja) 2008-10-15 2012-10-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US8131386B2 (en) * 2009-06-15 2012-03-06 Elbex Vide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plified interconnection and control of audio components of an home automation system
CN103597777B (zh) 2011-06-21 2016-12-0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测量系统
JP2013120152A (ja) 2011-12-08 2013-06-17 Panasonic Corp 計測システム
JP2013005374A (ja) 2011-06-21 2013-01-07 Panasonic Corp 計測システム
US9514490B2 (en) * 2013-06-13 2016-12-06 Elbex Video Ltd. Method for propagating combination of signals for operating a closed circuit e-commerce
EP3169064B1 (en) 2015-11-10 2020-08-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tercom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4838A (en) * 1992-05-19 1995-01-24 Hoffman; Ronald J.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through partitions
JPH07273807A (ja) * 1994-03-28 199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通信路接続装置
JP2007124227A (ja) * 2005-10-27 2007-05-17 Sharp Corp テレビドアホンシステム
CN1874172A (zh) * 2006-06-29 2006-12-06 李东声 利用电流环电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及设备
CN102681807A (zh) * 2011-03-15 2012-09-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接口识别方法
CN102253914A (zh) * 2011-06-02 2011-11-23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接口
WO2014073183A1 (ja) * 2012-11-06 2014-05-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69064A1 (en) 2017-05-17
US20170134152A1 (en) 2017-05-11
EP3169064B1 (en) 2020-08-12
US10284357B2 (en) 2019-05-07
CN106686271A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6271B (zh) 门电话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6921851B (zh) 门电话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JP5984028B1 (ja)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JP2007019797A (ja) 光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光終端装置
JP6803535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410159B2 (ja)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200381B2 (ja) Ponシステムの局側装置、受信部、クロック及びデータ再生部、及び、ponシステムの上り方向通信方法
JP6300044B2 (ja)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JP6226211B1 (ja)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JP5979517B1 (ja) 子機、親機、モニタ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979523B1 (ja) 子機、親機、モニタ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569867B2 (ja)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親機、モニタ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979522B1 (ja) 親機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485782B2 (ja)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531991B2 (ja) 子機、親機、モニタ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979519B1 (ja)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JP6176507B1 (ja)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474004B2 (ja) 親機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531992B2 (ja) 子機、親機、モニタ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979521B1 (ja) 子機、モニタ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983975B1 (ja) 子機、親機、モニタ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979520B1 (ja) 子機、親機、モニタ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979518B1 (ja) 子機、親機、モニタおよび通信方法
JP3791310B2 (ja) 光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7092939A (ja) ドア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