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2011A - 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和该促动器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和该促动器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2011A
CN106662011A CN201580045725.5A CN201580045725A CN106662011A CN 106662011 A CN106662011 A CN 106662011A CN 201580045725 A CN201580045725 A CN 201580045725A CN 106662011 A CN106662011 A CN 106662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actuator
combustion engine
internal combustion
contro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57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2011B (zh
Inventor
山田吉彦
永井希志郎
鬼形淳郎
鬼形淳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62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2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2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2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4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4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 F02B75/045Engines with variable distances between pistons at top dead-centre positions and cylinder heads by means of a variable connecting rod leng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5/00Varying compression ratio
    • F02D15/02Varying compression ratio by alteration or displacement of piston stro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各结构部件的组装作业效率,并且能够降低成本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具备:臂连杆(13),其与控制连杆(12)的另一端部旋转自如地连结;第二控制轴(11),其压入固定在臂连杆上;壳体主体(28),其具有将第二控制轴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支承孔(30);第二收纳室(28b),其在所述主体内与支承孔的轴心正交地设置,能够收纳臂连杆和控制连杆的连结部位;关于壳体主体,其形成有从外表面沿第二控制轴的轴向向第二收纳室内贯通形成的三个贯通孔(66~68),并且使能够相对所述贯通孔拔插的支承治具(70)的三个插通支承部(72~74)的前端部向第二收纳室内突出,在插通支承部的平坦的前端面上抵接支承收纳配置在第二收纳室内的臂连杆的一侧面。

Description

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和该促动器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变压缩比机构所使用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和该促动的组装方法,所述可变压缩比机构改变例如内燃机的实际压缩比。
背景技术
作为前述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已知有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机构。
若对其进行概要说明,该可变压缩比机构利用多连杆式活塞-曲轴机构来改变活塞的行程特性,由此能够使其改变内燃机的机械上的实际压缩比。
也就是说,将活塞和曲轴经由上连杆和下连杆进行连结,该下连杆的姿态由促动器控制,由此变得能够改变前述活塞的行程特性,从而控制内燃机的实际压缩比。
前述促动器具备:壳体;安装在该壳体外侧的减速器及驱动马达;控制轴(公报的第二控制轴),其插通配置在前述壳体的内部并旋转自如地被轴承支承,而且从前述减速器被传递有旋转力;偏心轴部(公报的第二偏心轴部),其一体地设置在该控制轴的前端;连结连杆,其一端与下连杆连结,另一端与和曲轴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前述控制轴的偏心轴部连结。
然后,通过借助从前述驱动马达和减速器输出的旋转力来改变前述控制轴的旋转位置,变得能够经由前述偏心轴部和连结连杆来控制下连杆的姿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91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前述公报记载的现有的可变压缩比机构的促动器中,前述控制轴和偏心轴部被一体地形成,所以在将前述控制轴和偏心轴部一起安装到壳体时,必须预先在壳体上设置前述控制轴和偏心轴部能够插入的比较大的插入孔,或者将壳体分割并将前述控制轴的轴颈部从径向夹持来进行轴承支承。因此,不得不使壳体大型化。
因此,也考虑过将前述控制轴和偏心轴部分开形成,将前述控制轴旋转自如地插入壳体内,并且在将偏心轴部插入在壳体上形成的插入用孔的状态下,将控制轴压入固定。
但是,在对前述控制轴压入固定偏心轴部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承受压入负荷的部位,由此可能会导致作业效率下降,成本高涨。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现有的技术问题而研究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促动器的各结构部件的组装作业效率的提高,并且实现成本的降低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和该促动器的组装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具备:控制连杆,其一端部与内燃机的连杆机构连结;臂连杆,其旋转自如地与所述控制连杆的另一端部连结;控制轴,其压入固定有所述臂连杆;壳体,其具有将所述控制轴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支承孔,并且具有与所述支承孔的轴心交差设置的能够收纳所述臂连杆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室;马达,其将所述控制轴旋转驱动;贯通孔,其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沿着所述控制轴的轴向朝所述收纳室内贯通形成;所述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向所述贯通孔内插入支承治具,使所述支承治具的前端部向所述收纳室内突出的工序;向所述收纳室内插入所述臂连杆,使所述臂连杆的一侧面抵接支承在所述支承治具的前端部上的工序;向所述支承孔插入所述控制轴,将所述控制轴压入固定在所述臂连杆的压入用孔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该发明,能够实现促动器的各结构部件的组装作业效率的提高,并且实现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记载本发明的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实施方式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可变压缩比机构的促动器的立体图。
图3是分解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促动器的立体图。
图4是同一个促动器的俯视图。
图5是同一个促动器的左侧视图。
图6是图4的A-A线剖视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主体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承治具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将前述支承治具的各插通支承部与臂连杆抵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前述支承治具的各插通支承部与臂连杆抵接的状态的图9的A箭头视图。
图11表示在壳体主体上插通支承治具的各插通支承部的工序,A是壳体主体的立体图,B是表示在壳体主体上插通支承治具的各插通支承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表示利用控制臂向壳体主体内插入臂连杆的工序和插入第二控制轴的工序,A是表示各自插入前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表示插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同样地表示在预先收纳的臂连杆被支承治具保持的状态下向壳体主体内压入第二控制轴的工序,A是表示压入第二控制轴之前的状态的纵剖视图,B是表示完全压入第二控制轴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主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适用于能够改变四气缸串联的汽油内燃机的机械压缩比的前述可变压缩比机构(VCR)的促动器。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地记载了本发明的可变压缩比机构的图,这与作为前述现有技术而被记载于公开的(日本)特开2011-169152号公报的图1的机构相同,所以简单地进行说明。
具备:上连杆3,其上端旋转自如地连结于在内燃机缸体的缸内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1的活塞销2;下连杆5,其旋转自如地连结在曲轴4的曲柄销4a上。前述下连杆5与上连杆3的下端经由连结销6旋转自如地连结,并且与第一控制连杆7的上端部经由连结销8旋转自如地连结。
前述第一控制连杆7的下端部与由多个连杆部件构成的连结机构9连结。该连结机构9具备第一控制轴10、作为控制轴的第二控制轴11、以及将前述两者10、11连结的控制连杆即第二控制连杆12。
前述第一控制轴10具备:第一轴颈部10a,其与曲轴4平行地在内燃机内部在气缸列方向上延伸,并且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内燃机主体上;多个控制偏心轴部10b,各气缸的第一控制连杆7的下端部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前述控制偏心轴部10b;偏心轴部10c,前述第二控制连杆12的一端部12a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前述偏心轴部10c。
前述控制偏心轴部10b经由第一臂部10d设置在相对于第一轴颈部10a偏心了规定量的位置上,同样地,偏心轴部10c经由第二臂部10e设置在相对于第一轴颈部10a偏心了规定量的位置上。
前述第二控制轴11经由多个轴颈部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后述壳体20内,并且与旋转自如地安装在第二控制连杆12的另一端部12b上的臂连杆13连结固定。
如图2及图3所示,前述第二控制连杆12形成为把手状,与前述偏心轴部10c连结的一端部12a形成为大致直线状,而连结有臂连杆13的另一端部12b折曲形成为大致弯曲状。在前述一端部12a的前端部上贯通形成有前述偏心轴部10c被转动自如地插通的插通孔12c。另一方面,在另一端部12b上,前述臂连杆13的后述突起部13b以夹持状态被保持在形成为两岔状的每个前端部12d、12d之间,并且贯通形成有将所述突起部13b旋转自如地连结的连结销14的两端部被压入固定的固定用孔12e、12e。
臂连杆13与前述第二控制轴11分离形成,由铁类金属形成为厚圆环状,在中央贯通形成有压入固定在形成于前述第二控制轴11的前后各轴颈部之间的固定部上的压入用孔13a,并且在外周一体形成有朝径向突出的U状的前述突起部13b。在该突起部13b上形成有前述连结销14被转动自如地支承的连结用孔13c,该连结用孔13c的轴心(连结销14)经由前述突起部13b从第二控制轴11的轴心向径向偏心了规定量。
前述第二控制轴11经由作为促动器的一部分的减速器21由从前述驱动马达22传递的旋转力改变旋转位置,由此控制轴10经由前述第二控制连杆12进行旋转,第一控制连杆7的下端部的位置发生移动。由此,通过下连杆5的姿态变化,内燃机压缩比伴随活塞1的行程特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如图2~图6所示,前述促动器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前述第二控制轴11;壳体20,其将该第二控制轴11在内部旋转自如地支承;减速器21,其设置在该壳体20的后端侧内部;驱动马达22,其安装在该减速器21的后端侧。
前述第二控制轴11具有由铁类金属一体形成的轴部主体23、一体设置在该轴部主体23的后端部上的固定用凸缘24。前述轴部主体23在轴向上形成为阶梯径状,具有:前端部侧的小径的第一轴颈部23a;中央部侧的中径的固定部23b,前述臂连杆13经由前述压入用孔13a从第一轴颈部23a侧被压入;前述固定用凸缘24侧的大径的第二轴颈部23c。另外,在前述固定部23b和第二轴颈部23c之间形成有第一阶梯部23d,并且在前述第一轴颈部23a和固定部23b之间形成有第二阶梯部23e。
关于前述第一阶梯部23d,在将前述臂连杆13的压入用孔13a从第一轴颈部23a侧压入固定部23b时,第二轴颈部23c侧的一方侧孔边缘从轴向抵接,从而限制臂连杆13向第二轴颈部23c方向的移动。另一方面,关于前述第二阶梯部23e,在将轴主体23插入支承孔30内时,与支承孔30的后述的阶梯孔边缘30c抵接而限制在轴向上的移动。
关于前述固定用凸缘24,六个螺栓插通孔24a在外周部上在圆周向的等间隔位置上贯通形成,利用将该各螺栓插通孔24a插通的六颗螺栓25,经由止推板26与减速器21的内齿轮即圆形花键27结合。
另外,关于该固定用凸缘24,圆环状的第一轴承支承部24b向内周部的后述的壳体主体28的第一收纳室28a侧突出设置。该第一轴承支承部24b在内周侧形成有第一支承槽24c。
前述壳体20由壳体主体28和盖体29构成,所述壳体主体28整体由铝合金材料形成为大致立方体状,所述盖体29将在该壳体主体28的后端侧内部具有的大径圆环槽状的第一收纳室28a的一端开口经由O形环51封闭。
关于前述壳体主体28,在比第一收纳室28a更靠内部前方的位置上设置有沿横向形成的收纳室即第二收纳室28b,并且从第一收纳室28a的底面,在内部轴向上,支承孔30从相对于第二收纳室28b正交的方向上贯通形成,所述支承孔30插通配置有控制轴13的轴部主体23。
另外,如图7所示,壳体主体28在平坦的前端面28c的大致中央位置上形成有与前述支承孔30的轴心呈同心状的圆形的槽部28d。
另外,在从前述支承孔30沿轴向延长的保持孔31内,收纳配置有检测前述控制轴13的旋转角度位置的角度传感器32。
关于前述盖体29,其与壳体主体28同样地由铝合金材料形成,在中央贯通形成有马达轴插通孔29a,并且在位于外周面向径向突出设置的四个凸起部29b上贯通形成有螺栓插通孔,通过从驱动马达22侧插入该各螺栓插通孔的四颗螺栓43,盖体29固定在壳体主体28上。
另外,关于该盖体29,在第一收纳室28a侧的内端面的内周部上突出设置有圆环状的第二轴承支承部29c,并且在内端面的外周部上沿轴向形成有将后述的第二圆形花键38结合的螺栓41所螺合的六个内螺纹孔29d。另外,在盖体29的后端形成有将后述的马达壳体45结合的螺栓49所螺合的内螺纹孔29e。
前述第二轴承支承部29c向第一收纳室28a方向突出,并在内周侧形成有圆环状的第二支承槽29f。
如图6所示,前述第二收纳室28b收纳配置有连结销14所连结的控制连杆12的另一端部12b与臂连杆13d的连结部位,因此,整体的空间形成为确保控制连杆12和臂连杆13的自由摆动的空间,并且宽度形成为稍微大于控制连杆12的另一端部12b的宽度,从而抑制工作时的咣当碰撞。
如图6所示,前述支承孔30由以下部位构成:小径的第一轴承孔30a,其内周面的外径配合第二控制轴11的轴部主体23的外径而形成为阶梯径状,且轴承支承有第一轴颈部23a;向前述第二收纳室28b开口的部位,即与固定部23b对应的位置;大径的第二轴承孔30b,轴承支承有第二轴颈部23c。
在将前述第二轴部主体23插入支承孔30时,前述第一轴承孔30a的与第二收纳室28b相邻的阶梯孔边缘30c从轴向抵接在第二阶梯部23e,限制进一步的插入。需要说明的是,轴部主体23对支承孔30的最大插入移动位置的限制也可以通过前述固定用凸缘24的内周部与第二轴承孔30b的外侧孔边缘抵接来进行。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前述角度传感器32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帽状的传感器盖体32a,其压入固定于保持孔31的内周面;角度检测用的转子32b,其配置于该传感器盖体32a的内周侧;传感器部32c,其设置在传感器盖体32a的中央,检测前述转子32b的旋转位置。前述传感器部32c将检测到的信号向检测内燃机运转状态的未图示的控制单元输出。转子32b的前端突起部32d压入固定于轴部主体23的前端侧的固定用孔。
前述传感器盖体32a与保持孔31之间被垫圈33密封,并且和传感器部32c一起被两颗螺栓34安装到壳体主体28的前端面28c上。另外,在传感器盖体32a的圆筒部的外周设置有三个O形环35,由此限制油向传感器部32c方向侵入。
另外,如图6、图7及图11A、B所示,在前述壳体主体28的内部从前端面28c沿支承孔30(控制轴13)的轴向形成有直线状的三个贯通孔(支承治具插通孔)66、67、68。另外,在壳体主体28的前端面28c上安装有传感器盖体32a,并且在该传感器盖体32a的一端面中央一体形成的圆板状的帽部32c以避开前述槽部28d的状态被固定。
前述各贯通孔66~68各自的横截面形成为小径的圆形形状,并在以前述支承孔30的轴心为中心的轴对称位置上形成,即,在前述圆形形状的槽部28d的外周缘上在从径向跨过的位置且在圆周向等间隔的位置上形成,各自的前端部66a~68a面临第二收纳室28b内。
关于前述各贯通孔66~68的形成位置,在将臂连杆13定位且收纳配置于第二收纳孔28b内时,在臂连杆13的压入用孔13a的孔边缘外周侧上且在周向等间隔位置上形成。
前述各贯通孔66~68中的下侧的一个贯通孔66形成为与槽部28d连通从而将保持孔31和第二收纳室28b连通,该贯通孔66起到将流入保持孔31的润滑油引导至第二收纳室28b内的导孔的作用。
前述减速器21是波动齿轮式,各结构部件收纳于被前述盖体29封闭的壳体主体28的第一收纳室28a内。即,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圆环状的第一圆形花键27,其被螺栓固定在前述固定用凸缘24上,并在内周形成有多个内齿27a;作为外齿轮的挠性花键36,其配置在该第一圆形花键27的内侧,在外周面具有与各内齿27a啮合的多个外齿36a;作为波动发生器的波发生器37,其形成为椭圆形状的外周面沿前述挠性花键36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滑动;第二圆形花键38,其配置在第一圆形花键27的轴向一侧,并在内周面形成有与前述挠性花键36的各外齿36a啮合的内齿38a。
在前述第一圆形花键27的圆周方向的等间隔位置上形成有前述各螺栓25所螺合的六个内螺纹孔27b。
前述挠性花键36由金属材料形成为能够弯曲变形的薄圆筒状,各外齿36a的齿数比第一圆形花键27的各内齿27a的齿数少一个。
如图6所示,前述波发生器37形成为大致圆环状且在中央形成有较大内径的贯通孔37a,并且在该贯通孔37a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内齿37b。该波发生器37的椭圆状的外周面形成为平面状,与挠性花键36的平面状的内周面滑接。
关于该波发生器37,其外周部37c的轴向宽度W形成得较小,并且在内周部37d的轴向两端面上分别形成有凹部37e、37f,整体形成为中间细的形状。即,由于前述两凹部37e、37f,内周部37d的轴向宽度W1形成为比外周部37c的轴向宽度W足够小的宽度,整体形成为中间细的形状。
另外,在前述内周部37d的内侧,即在贯通孔37a的轴向的前后孔边缘,分别一体地形成有筒状的突起部37g、37h。然后通过在前述各突起部37g、37h和固定用凸缘24的第一支承槽24c及盖体29的第二支承槽29f之间分别配置的前后的第一、第二滚珠轴承39、40,波发生器37整体被旋转自如地支承。
具体地说明,关于前述第一滚珠轴承39,内轮被压入固定于一方的突起部37g的外周面,外轮被压入固定于第一支承槽24c的内周面。另一方面,关于第二滚珠轴承40,内轮被压入固定于另一方的突起部37h的外周面,外轮被压入固定于第二支承槽29f的内周面。因此,关于前述第一、第二滚珠轴承39、40,在轴向对置的各自的内侧的一部分比外周部37c的轴向宽度W位于更内侧,成为在径向与外周部37c重叠的形式。
关于前述第二圆形花键38,在外周侧所具备的凸缘38b上贯通形成有六个螺栓插通孔,借助插入该各螺栓插通孔的六颗螺栓41,经由第二止推板42被固定在盖体29的内端部上。另外,该第二圆形花键38的各内齿38a的齿数与挠性花键36的外齿36a相同,因此,被设定成为比前述第一圆形花键27的各内齿27a的齿数少一个。减速比由该齿数差决定。
如图3及图6所示,前述驱动马达22是无刷电动马达,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有底圆筒状的马达罩体45;固定在该马达罩体45的内周面上的筒状绕组46;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该绕组46的内侧上的磁铁转子47;一端部48a固定在磁铁转子47的轴中央的马达轴48。
关于前述马达罩体45,借助四颗螺栓49,经由O形环50被安装在前述盖体29的后端部上,所述四颗螺栓49将在前端外周上形成的四个凸起部45a所具有的螺栓插通孔45b插通。另外,在马达罩体45的外周一体地设置有从控制单元输入控制电流的连接器部44。
关于前述磁铁转子47,正极和负极磁极在外周上朝周向交互配置,并且在轴中央贯通形成有压入固定前述马达轴48的一端部48a的固定用孔47a。
关于前述马达轴48,其从磁铁转子47的一端面突出的一端部48a的前端部被滚珠轴承52轴承支承,所述滚珠轴承52的外轮固定在马达罩体45的端壁内,另一方面,另一端部48b也被滚珠轴承53轴承支承,所述滚珠轴承53的外轮固定在盖体29的马达轴插通孔29a的内周。另外,在前述另一端部48b的外周面形成有波发生器37的内齿37b所啮合的外齿48c。
前述滚珠轴承53经由大致圆盘状的保持件54而被螺丝55保持在盖体29的保持槽内。
在前述马达轴48的轴向大致中央位置上,配置有检测该马达轴48的旋转角度的旋转变压器55。该旋转变压器55由以下部件构成:被压入固定于马达轴48的外周的旋转变压器转子55a、在该旋转变压器转子55a的外周面上形成的检测复叶状的对象的传感器部55b。该传感器部55b由两颗螺丝56固定在盖体29的内部,并且向前述控制单元输出检测信号。
另外,在前述第二控制轴11的内部轴向和径向上形成有导入从未图示的油泵压送的润滑油的导入部和与该导入路连通的多个径向孔65a、65b。也就是说,前述导入部在固定用凸缘24的中央形成,并由从未图示的油孔供给有润滑油的圆锥状的油室64a和从该油室64a沿第二控制轴11的内部轴心方向形成的轴向孔64b构成。
关于前述一方的径向孔65a,其内端在轴向孔64b的前端部开口,其外端在第一轴颈部23a的外周面与第一轴承孔30a之间的间隙开口,向此供给润滑油。如图6所示,另一方的径向孔65b与在臂连杆13的内部形成的油孔65c连通,经由该油孔65c向连结用孔13c的内周面与连结销14的外周面之间供给润滑油。
而且,向前述壳体主体28的支承孔30和第二收纳室28b分别安装第二控制轴11和臂连杆13需要使用图8及图9所示的支承治具70。
前述支承治具70由以下部件构成:能够与壳体主体28的前端面28c抵接的圆盘状的支承基部71、一体地突出设置在该支承基部71的一端面71a上并且能够向各贯通孔66~68拔插的三根插通支承部72、73、74。
前述支承基部71由铁类金属材料一体形成,外径形成为比前述壳体主体28的前端面28c的表面积稍小,一端面71a大致整体能够与前端面28c抵接。
前述各插通支承部72~74由铁类金属材料形成,与各贯通孔66~68的形成位置对应地在以前述支承基部71的一端面71a的中心线为中心的轴对称位置(周向等间隔位置)上形成。另外,该各插通支承部72各自的横截面形成为大致圆形形状,并且各自的各外径形成为比前述各贯通孔66~68的内径稍小,设定成为该能够向各贯通孔66~68拔插的大小。
另外,关于各插通支承部72~74,其轴向的长度L相同,并且配置成为在将各贯通孔66~68插通且前述支承基部71的一端面71a与壳体主体28的前端面28c抵接时,各前端部72a~74a从各贯通孔66~68的前端部66a~68a突出并面临第二收纳室28内。
另外,前述各前端部72a~74a的各前端面72b~74b形成为平坦面,如后述,能够实现在所述各前端面72b~74b上载置的臂连杆13的高平面度。
〔各结构部件的安装方法〕
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对壳体主体28实施的第二控制轴11和臂连杆13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1A、B所示,在将壳体主体28的前端面28c朝下侧配置的状态下,将支承治具70的各插通支承部72~74的三个前端部72a~74a向与之对应的三个贯通孔66~68定位着从下方插入,直到支承基部71的一端面71a与壳体主体28的前端面28c抵接为止。
在该状态下,前述三个插入支承部72~74的各前端部72a~74a成为向第二收纳室28b内突出的状态。
接下来,如图11B所示,在利用支承治具70将壳体主体28保持的状态下,使支承基部71的另一端面抵接在基台75上,从而将壳体主体28稳定地支承。
之后,如图12及图13所示,在预先将控制连杆12的另一端部12b和臂连杆13的突起部13b通过连结销14连结的状态下,将该连结部位的臂连杆13从横向插入第二收纳室28b内,并且在将该臂连杆13的下端面载置到插通支承部72~74的平坦的各前端面72b~74b上的同时进行定位。
接下来,如图12及图13所示,将前述第二控制轴11的轴部主体23从前端部(第一轴颈部23a)侧插入臂连杆13的压入用孔13a,并且固定部23b的外周面从轴向压入直到第一阶梯部23d触碰到一方侧孔边缘为止。
此时,前述第二控制轴11的压入负荷F(箭头方向的负荷)由前述插通支承部72~74的各前端面72b~74b均匀地承受,进而该压入负荷F经由支承基部71被基台75承受。
之后,只要把持住前述支承基部71将各插通支承部72~74从各贯通孔66~68拔出而将支承治具70卸下,就完成了对第二控制轴11的臂连杆13的安装作业。
以该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开形成第二控制轴11和臂连杆13,并在收纳室28b内把臂连杆13连结到轴部主体23上,所以无需像将两者23、13一体形成的以往的方式那样较大地形成前述壳体主体28的前述马达轴插通孔30的内径以插通臂连杆13,并且,完全无需把壳体主体28上下分开。
因此,壳体20整体的大型化得到抑制,从而能够实现该壳体20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其结果是,提高了可变压缩比机构向内燃机的搭载性。
另外,通过将第二控制轴11和臂连杆13分体设置,提高了臂连杆13的长度的自由度,能够根据收纳室28b的大小设定得较长,所以能够降低从控制连杆12向第二控制轴11侧的逆输入负荷。由此,能够减少减速器21和驱动马达22的负荷。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壳体主体28进行的臂连杆13和第二控制轴11的安装仅通过将支承治具70向各贯通孔66~68拔插来进行,所以该组装作业变得简单,实现了该组装作业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不使用支承治具70来进行组装作业的情况下,在对第二控制轴11压入臂连杆13时,该压入负荷只能由壳体的内表面直接承受,所以为了回避该直接负荷,考虑过在壳体主体28的内表面和臂连杆13之间另行设置支承部件,使该支承部件的一侧面与在壳体主体28上形成的第二收纳室28b的内侧面抵接。
在该情况下,为了抑制在第二收纳室28b内的支承部件的倾斜,必须对狭窄的第二收纳室28b的内侧面进行高精度的平面加工。因此,该平面加工作业变得困难,加工成本不得不高涨。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在进行前述安装时,因为第二收纳室28b的一方的内侧面不承受将第二控制轴11压入臂连杆13时的较大压入负荷F,而是经由支承治具70的各插通支承部72~74和支承基部71由基台75承受,所以无需进行提高第二收纳室28b的一方内侧面的平面度的加工。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该加工成本的高涨。
另外,借助三根插通支承部72~74能够将臂连杆13三点支承,所以支承平衡度变得良好,并且容易实现整体的平面度。
此外,从前述油室64a经过轴向孔64b及第一径向65a将第一轴颈部23a和第一轴承孔30a之间润滑并流入保持孔31内的润滑油并不在此滞留,而经过贯通孔66向第二收纳室28b内被迅速地排出。
因此,在前述保持孔31内收纳的角度传感器32的转子32b和传感器部32c变得不曝露于高温的润滑油中,所以能够抑制该传感器部32c的高温导致的传感器精度下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波发生器37整体的轴向宽度形成为较小,因在内周部37d的两端面上形成各凹部37e、37f而形成为中间细的形状,从而轴向宽度W1变小,所以能够使第一、第二滚珠轴承39、40的配设位置彼此接近。因此,能够将支承所述第一、第二滚珠轴承39、40的前述盖体29和固定用凸缘27配置成位置彼此靠近,所以能够充分缩短壳体20整体的轴向长度。其结果是,与壳体主体28的小型化相配合进一步实现壳体20整体的轴向的小型化。
而且,因为能够使前述固定用凸缘27的位置向盖体29侧移动少许,所以能够进一步延长第二轴承孔30b的轴向长度。由此,能够增大基于第二轴承孔30b的第二轴颈部23c的轴承承受面积,所以能够通过第二轴承孔30b承受更大的负荷。
即,在前述控制连杆12上传递有由活塞1产生的较大的交替扭矩,该交替负荷从前述臂连杆13传递到第二控制轴11的轴部主体23,使较大负荷从第一、第二轴颈部23a、23c传递至第一、第二轴承孔30a、30b的内周面,从而两者间的表面压力变大。由于该较大的表面压力和高速的滑动摩擦,在铝合金材料的第一、第二轴承孔30a、30c的内周面产生摩擦损耗,从而有可能在第一、第二轴颈部23a、23c和第一、第二轴承孔30a、30b之间产生比较大的间隙。
当该间隙变大时,由于交替负荷,第二控制轴11以第二滚珠轴承40为支点,轴部主体23的前端部即第一轴颈部23a侧变得容易摆动,由此,经由第一滚珠轴承39和波发生器37,由挠性花键36承受交替负荷。以往,波发生器37的内周部在轴向上形成得长,所以以第二滚珠轴承40为支点的摆动量变大,在挠性花键36上作用有较大的偏负荷,因而容易部分弯曲变形,另外,由于第一滚珠轴承39的轨道面的接触不均导致的润滑不良或局部表面压力的增加,各自的耐久性有可能下降。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滚珠轴承39的位置向驱动马达22侧靠近,能够使固定用凸缘24也向同方向靠近,其结果是,能够延长第二轴承孔30d的轴向长度,所以能够减小从作为支点的第二滚珠轴承40到作为作用点的挠性花键36和第一滚珠轴承39为止的悬空量,把轴部主体23的摆动量抑制得小。其结果是,能够减小挠性花键36的部分弯曲量,并且能够抑制第二滚珠轴承40发生接触不均,所以能够抑制这些部件的耐久性下降。
另外,在前述支承孔30的前后两个第一、第二轴承孔30a、30b上,经由前后两个第一、第二轴颈部23a、23c将轴部主体23轴承支承,所以能够总是稳定地支承第二控制轴11,进一步抑制交替负荷所引起的振动和噪音。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前述轴部主体23从最大径的第二轴颈部23c到中径的固定部23b及最小径的第一轴颈部23a进行台阶式的(竹笋状)小径化,所以向支承孔30的插通性变得良好。
另外,将前述臂连杆13经由压入用孔13a从轴向压入固定于轴部主体23的固定部23b,所以两者13、23的连结作业变得容易。
此外,通过使轴部主体23的第二阶梯部23e与支承孔30的阶梯孔边缘30c抵接,轴部主体23插通时的轴向的定位变得容易,另外,在利用轴部主体23的第一阶梯部23d进行压入时,能够进行臂连杆13的轴向的位置限制,所以定位基于这一点而变得容易。
另外,利用铁类金属来形成前述第二控制轴11的轴部主体23,另一方面,利用铝合金材料来形成包含第一、第二轴承孔30a、30b的壳体20整体,且第一轴承孔30a形成为小径状,所以热膨胀、收缩所引起的铁和铝合金的差距变小,由此能够抑制第一轴颈部23a和第一轴承孔30a之间的咣当碰撞所引起的晃动。
〔第二实施方式〕
图14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从壳体主体28的前端面28c向第二收纳室28b内贯通形成两个贯通孔,并且将向该各贯通孔插通的支承治具的插通支承部也与各贯通孔对应地设置为两个。
即,前述两个贯通孔76、77形成为以支承孔30(第二控制轴11)的轴心为中心的横截面大致圆弧状的长孔,并且形成在以轴心为中心的左右对称位置上。也就是说,在前述槽部28d的外周缘上在左右对称的位置上形成。各贯通孔76、77的各下端部76a、77a以经由槽部28d将保持孔31和第二收纳室28b连通的方式形成,并将流入保持孔31的润滑油从槽部28d经由各贯通孔76、77向第二收纳室28b内排出。
另一方面,关于未图示的支承治具,两个插入支承部参照贯通孔的横截面形状,横截面形成为大致圆弧状,并形成在以支承基部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左右对称位置上。
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与两个贯通孔73、74对应地,插通支承部也设置成两个,所以向各贯通孔76、77的插通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由于能够将前述两个插入支承部的平坦的前端面的表面积设置地较大,所以在进行前述组装时,能够稳定地支承臂连杆13的一侧面。
另外,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能够得到相同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例如,对前述轴部主体23进行的臂连杆13的固定方法,除了压入之外,也可以是基于例如花键结合或螺栓结合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可变压缩比机构的促动器,还适用于其它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
例如,也适用于如(日本)特开2014-5756号公报所记载的通过改变姿态而改变内燃机的内燃机气门升程量的连杆机构即可变气门装置的促动器。

Claims (19)

1.一种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具备:
控制连杆,其一端部与内燃机的连杆机构连结;
臂连杆,其旋转自如地与所述控制连杆的另一端部连结;
控制轴,其压入固定有所述臂连杆;
壳体,其具有将所述控制轴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支承孔,并且具有与所述支承孔的轴心交差设置的能够收纳所述臂连杆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室;
马达,其将所述控制轴旋转驱动;
贯通孔,其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沿着所述控制轴的轴向朝所述收纳室内贯通形成;
所述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包括:
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向所述贯通孔内插入支承治具,使所述支承治具的前端部向所述收纳室内突出的工序;
向所述收纳室内插入所述臂连杆,使所述臂连杆的一侧面抵接支承在所述支承治具的前端部上的工序;
向所述支承孔插入所述控制轴,将所述控制轴压入固定在所述臂连杆的压入用孔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治具具有插入所述贯通孔的柱状的插入支承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在以所述控制轴的轴心为中心的周围大致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支承部的前端部形成为平面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和插入支承部设置有三个。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和插入支承部至少设置有两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形成为以所述控制轴的轴心为中心的横截面大致为圆弧状的长孔,所述插入支承部模仿所述贯通孔的横截面形状,横截面形成为大致圆弧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形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形成有三个,并且,所述插入支承部也与各贯通孔对应地设置有三个。
10.一种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控制连杆,其一端部与内燃机的连杆机构连结;
臂连杆,其与所述控制连杆的另一端部旋转自如地连结;
控制轴,其压入固定有所述臂连杆;
壳体,其具有将所述控制轴旋转自如地支承的支承孔,并且具有与所述支承孔的轴心交差设置的能够收纳所述臂连杆的至少一部分的收纳室;
马达,其将所述控制轴旋转驱动;
所述壳体形成有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沿所述控制轴的轴向朝所述收纳室内贯通形成的支承治具插通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能够向所述支承治具插通孔插入支承治具,所述支承治具通过插入到所述支承治具插通孔,能够支承收纳配置在所述收纳室内的所述臂连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多个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所述支承治具插通孔,
所述支承治具具有对各支承治具插通孔拔插自如的多个插通支承部,在各插通支承部被插通保持在所述各支承治具插通孔的状态下,各前端部将收纳配置在所述收纳室内的所述臂连杆的一侧面支承。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支承治具插通孔在以所述控制轴的轴心的延长线为中心的轴对称位置上至少形成有三个,与所述各支承治具插通孔对应地,所述支承治具的柱状的插通支承部至少形成有三个。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形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支承部的横截面形状参照所述贯通孔的横截面形状而形成为圆形形状。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向所述支承孔供给润滑油的供给结构;,
传感器室,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支承孔的前端侧;
角度检测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室的内部,检测所述控制轴的旋转角度;
所述贯通孔形成为将所述传感器室和收纳室连通,将流入所述传感器室的润滑油导入所述收纳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控制轴的轴心相比,至少一个所述贯通孔形成在重力方向下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结构是从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支承孔连通的润滑油供给通路。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机构具有从所述控制轴的内部与所述控制轴的轴颈部的表面连通的连通孔。
CN201580045725.5A 2014-08-26 2015-07-03 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和该促动器的组装方法 Active CN1066620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1114 2014-08-26
JP2014-171114 2014-08-26
PCT/JP2015/069230 WO2016031392A1 (ja) 2014-08-26 2015-07-03 内燃機関用リンク機構のアクチュエータと該アクチュエータの組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2011A true CN106662011A (zh) 2017-05-10
CN106662011B CN106662011B (zh) 2019-06-14

Family

ID=55399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5725.5A Active CN106662011B (zh) 2014-08-26 2015-07-03 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和该促动器的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56186B2 (zh)
JP (1) JP6232501B2 (zh)
CN (1) CN106662011B (zh)
DE (1) DE112015003880T5 (zh)
WO (1) WO20160313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5223A (zh) * 2017-09-14 2020-03-3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可变压缩比机构的促动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84020B2 (ja) * 2015-01-26 2018-09-05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リンク機構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MY167357A (en) * 2015-06-02 2018-08-16 Nissan Motor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mechanis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MX370045B (es) * 2015-06-02 2019-11-29 Nissan Motor Mecanismo de relacion de compresion variable para motor de combustion interna.
WO2017046878A1 (ja) * 2015-09-16 2017-03-2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ロアリンクのボルト締結方法
JP6589746B2 (ja) * 2016-06-08 2019-10-1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リンク機構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097836B2 (ja) * 2019-02-27 2022-07-08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圧入方法と圧入装置及び圧入治具
US11280263B2 (en) * 2020-04-30 2022-03-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orque-actuated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phaser
US11428173B2 (en) * 2020-10-06 2022-08-3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Cranktrain phase adjuster for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US11619182B2 (en) * 2020-10-12 2023-04-0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Actuation assembly for phaser system
US11519342B2 (en) * 2021-02-11 2022-12-0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Cranktrain phase adjuster for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2799A (zh) * 2002-11-20 2004-06-09 ���\�й�ҵ��ʽ���� 可变冲程发动机
JP2011169152A (ja) * 2010-02-16 2011-09-01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可変圧縮比装置
WO2013080673A1 (ja) * 2011-11-29 2013-06-0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圧縮比内燃機関の潤滑構造
US20130340694A1 (en) * 2012-06-22 2013-12-26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Variably operated valve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09372A (en) * 1931-05-06 1933-05-16 Mccollum James Harry Keighley Variable 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1136833A (ja) 1997-07-22 1999-02-09 Otix:Kk 可変動弁機構
WO2006025565A1 (ja) * 2004-08-31 2006-03-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可変動弁装置
JP6024221B2 (ja) * 2012-06-06 2016-11-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圧縮比内燃機関
JP6065451B2 (ja) * 2012-08-13 2017-01-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6208035B2 (ja) * 2014-02-04 2017-10-0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リンク機構のアクチュエータと可変圧縮比機構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2799A (zh) * 2002-11-20 2004-06-09 ���\�й�ҵ��ʽ���� 可变冲程发动机
JP2011169152A (ja) * 2010-02-16 2011-09-01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可変圧縮比装置
WO2013080673A1 (ja) * 2011-11-29 2013-06-0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圧縮比内燃機関の潤滑構造
US20130340694A1 (en) * 2012-06-22 2013-12-26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Variably operated valve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5223A (zh) * 2017-09-14 2020-03-3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可变压缩比机构的促动器
CN110945223B (zh) * 2017-09-14 2021-07-09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可变压缩比机构的促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2011B (zh) 2019-06-14
JP6232501B2 (ja) 2017-11-15
US20170254260A1 (en) 2017-09-07
WO2016031392A1 (ja) 2016-03-03
DE112015003880T5 (de) 2017-05-04
US10156186B2 (en) 2018-12-18
JPWO2016031392A1 (ja) 2017-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2011A (zh) 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和该促动器的组装方法
JP6208035B2 (ja) 内燃機関用リンク機構のアクチュエータと可変圧縮比機構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150219009A1 (en) Actuator of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mechanism and actuator of link mechanism
US7017344B2 (en) Machine spring displacer for Stirling cycle machines
US5636561A (en) Volumetric fluid machine equipped with pistons without connecting rods
US5007385A (en) Crankless engine
US6024067A (en) Assembly for direct connec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achine driven
CN107923316A (zh) 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
CN108291483A (zh) 内燃机用连杆机构的促动器
JPH0227523B2 (zh)
US4173151A (en) Motion translating mechanism
JP4947793B2 (ja) クランク装置
JP6451029B2 (ja) 内燃機関用リンク機構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7031813A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圧縮比装置
JP2001193636A (ja) 斜板構造形式のハイドロスタティック式アキシャルピストン機械
WO2020075665A1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圧縮比機構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JPS5990782A (ja) 回転ピストン機械
JP2010007484A (ja) バランスシャフトを備えた内燃機関
US6353987B1 (en) Methods relating to constructing reciprocator assembly
WO1994010442A1 (en) Volumetric fluid machine equipped with pistons without connecting rods
WO2020054497A1 (ja) 波動歯車減速機および波動歯車減速機の製造方法
JP2020101113A (ja) 内燃機関用可変圧縮比機構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US6492748B1 (en) Reciprocator and linear suspension element therefor
US20030015922A1 (en) Reciprocating device and linear suspension
JP2018013081A (ja) 内燃機関用リンク機構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5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