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1526A - 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1526A
CN106661526A CN201580044326.7A CN201580044326A CN106661526A CN 106661526 A CN106661526 A CN 106661526A CN 201580044326 A CN201580044326 A CN 201580044326A CN 106661526 A CN106661526 A CN 106661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culture vessel
cell
pump
transfe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43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关修
末永亮
柏原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Seikan Kaish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Seikan Kaisha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Seikan Kaish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61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1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12M29/14Pressurized flu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44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volume or liquid lev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40Manifolds; Distribution pie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58Reaction vessels connected in series or in parall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12M29/26Conditioning fluids entering or exiting the reaction vess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00Tissue,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 or virus culture apparatus
    • C12M3/02Tissue,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 or virus culture apparatus with means providing suspens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系统,其具备用于向培养容器供给培养基的培养基容器(10)、应用于细胞培养的两个培养容器(20、30)、以及用于连接以上容器的移送管路(40),能够仅使用一个泵(41)进行送液。细胞培养系统中的各容器以培养基容器(10)、第二培养容器(30)、第一培养容器(20)的顺序与移送管路(40)连接,在移送管路仅安装一个泵(41),第二培养容器利用连接第二培养容器与移送管路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2)在移送管路中的泵的两侧与移送管路连接,向第一培养容器注入细胞,利用泵从培养基容器向第一培养容器移送培养基,在进行第一培养容器中的细胞培养之后从第一培养容器向第二培养容器移送细胞悬浊液,从培养基容器向第二培养容器移送培养基。

Description

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医药品的生产、基因治疗、再生医疗、免疫疗法等领域中,不断谋求在人工的环境下高效且大量地培养细胞、组织等。
在这样的细胞培养中,通过管路连接用于向培养容器供给培养基的培养基容器与应用于细胞培养的培养容器而构成细胞培养系统,使用该细胞培养系统而利用密闭系统进行细胞培养,由此避免污染的风险而使细胞增殖。
在该细胞培养系统中,由于通常培养基需要冷藏保存,因此将培养基容器配置于冷藏室。另外,在细胞培养中,需要控制温度、空气环境等,因此将培养容器配置在培养箱内。然后,从培养基容器经由管路向培养容器移送培养基。
另外,在细胞培养中,有时使用多个培养容器,与细胞的培养状况配合地在培养容器间进行细胞悬浊液的移送。
这样的容器间的内容物的移送通常使用安装于管路的泵来进行。
在利用管路连接培养基容器与多个培养容器而成的细胞培养系统的情况下,以往,需要使用多个泵进行内容物的移送。
例如,在图7的例子中,培养基容器110、最先进行细胞培养的第一培养容器120、以及接着进行细胞培养的第二培养容器130使用移送管路140进行连接,在培养基容器110与第二培养容器130间配置第一泵141,在第二培养容器130与第一培养容器120间配置有第二泵142。然后,在向第一培养容器120注入细胞之后,将培养基从培养基容器110经由泵141与泵142向第一培养容器120移送。在进行第一培养容器120中的细胞培养之后,接着将细胞悬浊液从第一培养容器120经由泵142向第二培养容器130移送,接着将培养基从培养基容器110经由泵141向第二培养容器130移送。
然而,为了将细胞培养系统构成为密闭系统,作为泵而优选使用滚柱式管泵(tuberoller pump)。在使用这样的泵的情况下,在培养基从所述的培养基容器110朝向第一培养容器120的移送中,需要使泵141与泵142同步工作。
然而,由于管路的内径具有偏差等理由,难以使这样串联连接的泵完全同步,存在培养基的移送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
与此相对,如图8所示,通过追加构成用于从培养基容器110向第一培养容器120移动培养基的新路线的管路,并向该管路安装第三泵143,由此能够消除上述问题。
然而,泵与阀构件等相比价格昂贵,并且泵朝向管路的安装是较为繁琐的作业。因而,期望尽可能地减少细胞培养系统中的泵的数量。
在此,在具备培养基容器、培养容器等的细胞培养系统中,作为进行培养基、细胞悬浊液的移送的技术,例如能够举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细胞培养系统(该文献中的细胞培养组件)。在该细胞培养系统中,通过使用与培养容器的端口数相应的数量的泵,能够利用密闭系统高效地进行容器间的内容物的移送。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14845号小册子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细胞培养系统并非用于提高使用多个培养容器的情况下的送液效率的系统,并且无法减少泵数量。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该细胞培养系统具备用于向培养容器供给培养基的培养基容器、用于细胞培养的两个培养容器、以及用于连接以上容器的移送管路,其中,串联连接的泵不需要同步,能够将泵向管路的安装这样的繁琐作业抑制到最小限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中,该细胞培养系统具备用于向培养容器供给培养基的培养基容器、应用于细胞培养的第一培养容器、应用于细胞培养的第二培养容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培养基容器、所述第一培养容器和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的移送管路,所述细胞培养系统中的各容器以培养基容器、第二培养容器、第一培养容器的顺序与所述移送管路连接,在所述移送管路仅安装一个泵,所述第二培养容器利用连接所述第二培养容器与所述移送管路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在所述移送管路中的所述泵的两侧与所述移送管路连接,向所述第一培养容器注入细胞,利用所述泵从所述培养基容器向所述第一培养容器移送培养基,在进行所述第一培养容器中的细胞培养之后,从所述第一培养容器向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移送细胞悬浊液,从所述培养基容器向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移送培养基。
另外,本发明的细胞培养系统具备用于向培养容器供给培养基的培养基容器、应用于细胞培养的第一培养容器、应用于细胞培养的第二培养容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培养基容器、所述第一培养容器和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的移送管路,所述细胞培养系统中的各容器以培养基容器、第二培养容器、第一培养容器的顺序与所述移送管路连接,在所述移送管路仅具备一个泵,所述第二培养容器利用连接所述第二培养容器与所述移送管路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在所述移送管路中的所述泵的两侧与所述移送管路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系统,其具备用于向培养容器供给培养基的培养基容器、应用于细胞培养的两个培养容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培养基容器、所述第一培养容器和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的移送管路,能够仅使用一个泵来进行送液。因此,获得不需要泵的同步且将泵向管路的安装这样的繁琐作业抑制到最小限度的低价的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的概略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顺序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的概略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的概略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顺序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的概略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细胞培养系统(1)的概略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细胞培养系统(2)的概略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以及图2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具备用于向培养容器供给培养基的培养基容器10、用于细胞培养的第一培养容器20以及第二培养容器30、以及用于连接培养基容器10、第一培养容器20以及第二培养容器30的移送管路40。
第一培养容器20是注入细胞而最先进行细胞培养的培养容器,例如能够优选用作在用于使细胞活性化的细胞培养中使用的活性化培养容器等。在将第一培养容器20用作活性化培养容器而使淋巴细胞等浮游系细胞活性化的情况下,抗CD3抗体等使细胞活性化的物质在第一培养容器20内的底面形成固相。
第二培养容器30是用于在进行第一培养容器中的细胞培养之后,转移第一培养容器中的细胞悬浊液进行细胞培养的容器,例如能够优选用作在用于使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中使用的扩增培养容器等。
这样,通过将第一培养容器20用作活性化培养容器,并且将第二培养容器30用作扩增培养容器,能够使淋巴细胞等浮游系细胞理想增殖。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这些容器以培养基容器10、第二培养容器30、第一培养容器20的顺序与移送管路4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从背侧观察的情况下,以第一培养容器20、第二培养容器30、培养基容器10的顺序与移送管路40连接,这些容器顺序是相同的。
培养基容器10具备送液用(包括送入以及送出)的端口11,在该端口11处与移送管路4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培养基容器10的连接个数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将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培养基容器10与移送管路40连接而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
第一培养容器20具备送液用的端口21,在该端口21处与移送管路40连接。
如图1所示,端口21优选设于第一培养容器20的周缘部中的移送管路40侧,并且设于与第二培养容器30最相反的一侧。这样一来,在从第一培养容器20送出内容物时、即从第一培养容器20向第二培养容器30转移细胞悬浊液时,使细胞培养系统以该端口21向下的方式倾斜,由此能够抑制细胞悬浊液残留于第一培养容器20。
第二培养容器30具备送液用的端口31以及端口32,两条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2的一方的端部与这些端口连接,另一个端部与移送管路40连接。在移送管路40中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2的连接部之间安装有泵41。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仅具备一个泵,第二培养容器30形成为利用连接第二培养容器30与移送管路40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2在移送管路40中的泵41的两侧与移送管路40连接的结构。
如图1所示,端口31优选设于第二培养容器30的周缘部中的移送管路40侧,并且设于与培养基容器10最相反的一侧。这样一来,在从第二培养容器30送出内容物时、即例如从第二培养容器30向培养基容器10移送并回收细胞悬浊液的情况下,通过使细胞培养系统以该端口31向下的方式倾斜,能够抑制细胞悬浊液残留于第二培养容器30。
上述容器中的端口数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将其个数设为任意的个数。在图1的例子中,在第一培养容器20中,除端口21之外还具备细胞注入用的端口。另外,在第二培养容器30中,除端口31、32之外还具备注入增殖因子等的预备端口与取样用的端口。
在容器间不进行送液时,来自各容器的流路被夹具等阻塞构件阻塞。即,在图1的例子中,各容器与泵41间的流路被夹具夹紧。然后,在容器间进行送液时,仅拆卸针对进行送液的两个容器的阻塞构件而开放流路,进行基于泵41的送液。需要说明的是,阻塞构件的位置以及个数不限于图1,能够在泵41的旁边配置等进行适当设定。
培养基容器10通常使用具有针对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的阻气性的容器,以使得储存的培养基的pH在培养期间中不会大幅变化。在培养基中包含的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向空气中泄漏,培养基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降低,其结果是使pH上升,为了避免该情况,期望尽可能地减少二氧化碳从培养基容器10的内部向外部漏出,并且期望防止培养基的氧化。
第一培养容器20以及第二培养容器30以软包装材料为材料而形成为袋状(bag型),为了能够确认内容物而使一部分或者全部具有透明性。另外,这些培养容器需要具有细胞的培养所需的气体透过性(氧气以及二氧化碳透过性),优选在37℃、5%二氧化碳浓度的培养环境下使用。另外,为了实现高细胞增殖效率,优选具有低细胞毒性、低溶出性以及放射线灭菌适应性。
作为满足这样的条件的培养容器的材料,优选为聚乙烯系树脂。作为该聚乙烯系树脂,举出聚乙烯、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使用了乙烯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与金属离子的离聚物等。另外,也能够使用聚烯烃、苯乙烯系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硅酮系热塑性弹性体、硅酮树脂等。
培养基容器10、第一培养容器20以及第二培养容器30的形状以及它们的收容部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在图1的例子中设为长方形。这些容器能够通过热封对四边进行密封而制造,并且也能够作为基于吹塑成形制造成一体成型袋。
各端口优选配置于移送管路40侧,也优选使收容部朝向管路的安装部分逐渐变窄。
移送管路7以及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2的材料只要根据使用环境适当地选择即可,但优选气体透过性优良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硅酮橡胶、软质氯乙烯树脂、聚丁二烯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树脂、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硅酮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等。另外,作为苯乙烯系弹性体,例如能够使用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E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P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等。
在图1中,例如能够在移送管路40中的供泵41安装的部分使用硅酮管路,在其他部分优选使用软质氯乙烯树脂管路。
另外,移送管路40中的管路间的连接能够通过鲁尔接头或其他连结机构来进行。另外,也可以在移送管路40设置例如夹管阀或二通旋塞、三通旋塞等流路开闭机构。
泵41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容易实现细胞培养系统中的密闭系统,因此能够理想地使用蠕动泵(R)等滚柱式管泵(tube roller pump)。
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在细胞培养系统中优选具备用于观察各培养容器内的细胞、培养基的状态的观察装置。作为观察装置,例如能够使用由CCD摄像机、物镜、照明以及信息处理装置等构成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从在具有观察孔的积载台上水平载置的培养容器的上方照射光,从观察孔的下方利用CCD摄像机与物镜以规定的时机自动地拍摄培养容器内的细胞等。然后,将获得的图像数据向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对图像数据进行解析,能够计算培养容器内的细胞数、细胞密度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使用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首先向第一培养容器20注入细胞。
接下来,使泵41工作,利用该泵41如图2所示那样将培养基从培养基容器10向第一培养容器20移送(该图箭头(1))。然后,在第一培养容器20中,以规定的期间进行细胞培养。
在进行第一培养容器20中的细胞培养之后,利用泵41将细胞悬浊液从第一培养容器20向第二培养容器30移送(该图箭头(2)),接着将培养基从培养基容器10向第二培养容器30移送(该图箭头(3))。
此时,细胞悬浊液从第一培养容器20向第二培养容器30的移送经由在泵41的培养基容器10侧与移送管路40连接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2来进行。另外,培养基从培养基容器10向第二培养容器30的移送经由在泵41的第一培养容器20侧与移送管路40连接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2来进行。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能够仅使用一台泵41适当地进行培养基从培养基容器10向第一培养容器20的移送、细胞悬浊液从第一培养容器20向第二培养容器30的移送、培养基从培养基容器10向第二培养容器30的移送的三个系统的移送。因此,能够低价地制造细胞培养系统,并且能够小型化地制造。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3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培养容器30a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形状不同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3与移送管路40连接。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二培养容器30a具备送液用的端口33,分支成两股的形状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3的一方的端部与该端口连接,其他两个端部与移送管路40连接。在移送管路40中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3的连接部之间安装有泵41。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也仅具备一个泵,第二培养容器30a形成为利用连接第二培养容器30a与移送管路40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3在移送管路40中的泵41的两侧与移送管路40连接的结构。
然后,细胞悬浊液从第一培养容器20朝向第二培养容器30a的移送经由与泵41的培养基容器10侧的移送管路40连接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3的流路来进行。另外,培养基从培养基容器10朝向第二培养容器30a的移送经由与泵41的第一培养容器20侧的移送管路40连接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3的流路来进行。
关于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也能够通过仅使用一台泵41低价且小型化地制造细胞培养系统。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4以及图5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在具备回收容器50这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他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即,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回收容器50与移送管路40连接。在图4的例子中,仅具备一个回收容器50,但也可以构成为具备两个以上。
回收容器50是用于在第二培养容器30中的细胞培养结束之后从第二培养容器30回收细胞悬浊液的容器。
回收容器50具备送液用的端口51,在该端口51处与移送管路40进行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中,从细胞朝向第一培养容器20的注入至培养基朝向第二培养容器30的移送为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进一步进行细胞悬浊液从第二培养容器30朝向回收容器50的移送。
即,使泵41工作,利用该泵41如图5所示那样从培养基容器10朝向第一培养容器20移送培养基(该图箭头(1))。然后,在第一培养容器20中,以规定的期间进行细胞培养。
在第一培养容器20中的细胞培养之后,利用泵41从第一培养容器20朝向第二培养容器30移送细胞悬浊液(该图箭头(2)),接着从培养基容器10朝向第二培养容器30移送培养基(该图箭头(3))。
进一步,在第二培养容器30中的细胞培养结束之后,利用泵41从第二培养容器30朝向回收容器50移送细胞悬浊液(该图箭头(4))。
此时,细胞悬浊液从第二培养容器30朝向回收容器50的移送经由与泵41的第一培养容器20侧的移送管路40连接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42来进行。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通过仅使用一台泵41,能够适当地进行培养基从培养基容器10朝向第一培养容器20的移送、细胞悬浊液从第一培养容器20朝向第二培养容器30的移送、培养基从培养基容器10朝向第二培养容器30的移送、以及细胞悬浊液从第二培养容器30朝向回收容器50的移送的四个系统的移送。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在具备两个培养基容器10a、10b与两个回收容器50a、50b这点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其他方面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两个培养基容器10a、10b与移送管路40a连接。在图6的例子中,培养基容器10a、10b一体化形成,但也可以单独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也可以具备三个以上的培养基容器。在这些培养基容器中能够预先填充相同或者不同的培养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两个回收容器50a、50b与移送管路40a连接。在图6的例子中,回收容器50a、50b一体化形成,但也可以单独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也可以具备三个以上的回收容器。
另外,在图6中,第一培养容器20a与第二培养容器30b一体化形成,但也可以单独构成。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也能够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仅使用一台泵41适当地进行四个系统(若分别考虑两个培养基容器与两个回收容器,则具有更多的模式的系统。)的移送。另外,由于具备多个培养基容器,因此也能够根据细胞的种类或培养状况将种类不同的培养基向培养容器移送。
以上,针对本发明,示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无需言及,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实施。
例如,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针对将培养基容器、培养容器和回收容器与移送管路连接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在粘合系细胞的培养中,能够进一步连接供给用于从容器壁剥离细胞的酵素的酵素溶液供给容器、或供给用于抑制该酵素的活性的抑制剂的抑制剂溶液供给容器等其他容器,能够将酵素或抑制剂与培养基同样地向培养容器移送。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或第四实施方式的细胞培养系统中,能够以使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分支成两股的形状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等方式进行适当变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在使用细胞的培养容器而以密闭系统大量培养细胞的再生医疗、免疫疗法或抗体医药生产等中理想应用。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 细胞培养系统
10、10a、10b 培养基容器
11 端口
20、20a 第一培养容器
21 端口
30、30a、30b 第二培养容器
31、32、33 端口
40、40a 移送管路
41 泵
42、43 培养容器连接管路
44 阻塞构件
50、50a、50b 回收容器
51 端口

Claims (14)

1.一种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该细胞培养系统具备用于向培养容器供给培养基的培养基容器、应用于细胞培养的第一培养容器、应用于细胞培养的第二培养容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培养基容器、所述第一培养容器和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的移送管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胞培养系统中的各容器以培养基容器、第二培养容器、第一培养容器的顺序与所述移送管路连接,
在所述移送管路中仅安装一个泵,
所述第二培养容器利用连接所述第二培养容器与所述移送管路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在所述移送管路中的所述泵的两侧与所述移送管路连接,
向所述第一培养容器注入细胞,
利用所述泵从所述培养基容器向所述第一培养容器移送培养基,在进行所述第一培养容器中的细胞培养之后,从所述第一培养容器向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移送细胞悬浊液,从所述培养基容器向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移送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其特征在于,
经由与所述泵的所述培养基容器侧的所述移送管路连接的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而进行细胞悬浊液从所述第一培养容器向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的移送,
经由与所述泵的所述第一培养容器侧的所述移送管路连接的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而进行培养基从所述培养基容器向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的移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培养容器具备两个送液用的端口,使用两根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来进行所述第二培养容器与所述移送管路的连接,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的一方的端部与所述两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的另一个端部在所述泵的两侧与所述移送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培养容器具备一个送液用的端口,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具有分支为两股的形状,通过使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的一方的端部与所述一个端口连接且使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的另一个端部在所述泵的两侧与所述移送管路连接,由此进行所述第二培养容器与所述移送管路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胞培养系统具备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培养基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胞培养系统具备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用于回收细胞悬浊液的回收容器,
利用所述泵,经由与所述泵的所述第一培养容器侧的所述移送管路连接的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而进行细胞悬浊液从所述第二培养容器向所述回收容器的移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其特征在于,
来自所述各容器的流路被阻塞构件阻塞,当在所述各容器间进行送液时,仅拆卸针对进行送液的两个容器的所述阻塞构件而开放流路,进行基于所述泵的送液。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培养容器是在用于使细胞活性化的细胞培养中使用的活性化培养容器,所述第二培养容器是在用于使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中使用的扩增培养容器。
9.一种细胞培养系统,其具备用于向培养容器供给培养基的培养基容器、应用于细胞培养的第一培养容器、应用于细胞培养的第二培养容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培养基容器、所述第一培养容器和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的移送管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胞培养系统中的各容器以培养基容器、第二培养容器、第一培养容器的顺序与所述移送管路连接,
在所述移送管路仅具备一个泵,
所述第二培养容器利用连接所述第二培养容器与所述移送管路的培养容器连接管路,在所述移送管路中的所述泵的两侧与所述移送管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培养容器具备两个送液用的端口,使用两根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来进行所述第二培养容器与所述移送管路的连接,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的一方的端部与所述两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的另一个端部在所述泵的两侧与所述移送管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培养容器具备一个送液用的端口,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具有分支为两股的形状,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的一方的端部与所述一个端口连接,所述培养容器连接管路的另一个端部在所述泵的两侧与所述移送管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是滚柱式管泵。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培养容器的送液用的端口设于所述第一培养容器的周缘部的所述移送管路侧,并且设于与所述第二培养容器最相反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的送液用的端口之一设于所述第二培养容器的周缘部的所述移送管路侧,并且设于与所述培养基容器最相反的一侧。
CN201580044326.7A 2014-09-17 2015-09-09 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 Pending CN1066615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9272 2014-09-17
JP2014189272A JP5892216B1 (ja) 2014-09-17 2014-09-17 細胞培養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液方法、及び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PCT/JP2015/004587 WO2016042741A1 (ja) 2014-09-17 2015-09-09 細胞培養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液方法、及び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1526A true CN106661526A (zh) 2017-05-10

Family

ID=55532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4326.7A Pending CN106661526A (zh) 2014-09-17 2015-09-09 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53847A1 (zh)
EP (1) EP3196289A4 (zh)
JP (1) JP5892216B1 (zh)
KR (1) KR20170031256A (zh)
CN (1) CN106661526A (zh)
TW (1) TW201625783A (zh)
WO (1) WO201604274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5789A (zh) * 2019-07-09 2019-10-08 上海华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组免疫培养三联袋及其应用
CN114026216A (zh) * 2019-06-20 2022-02-08 昕芙旎雅有限公司 细胞培养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4447B2 (ja) * 2014-03-28 2018-11-21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方法、及び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JP6890389B2 (ja) * 2016-08-29 2021-06-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送液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細胞培養装置
US11434465B2 (en) 2017-01-16 2022-09-06 Merck Patent Gmbh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sterile media
US11932842B2 (en) 2018-02-09 2024-03-19 Global Life Sciences Solutions Usa Llc Bioprocessing apparatus
US11920119B2 (en) 2018-02-09 2024-03-05 Global Life Sciences Solutions Usa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oprocessing
KR20200120665A (ko) * 2018-02-09 2020-10-21 글로벌 라이프 사이언시즈 솔루션즈 유에스에이 엘엘씨 바이오프로세싱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JP7451877B2 (ja) * 2019-04-27 2024-03-19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CN113832112A (zh) * 2020-06-24 2021-12-24 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慢病毒的混合方法及混合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7000548A1 (en) * 1985-07-25 1987-01-29 Alfa-Laval Food Engineering Ab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fermentation in soft containers
WO2005059091A1 (ja) * 2003-12-18 2005-06-30 Hitachi Medical Corporation 細胞培養装置
JP2007175028A (ja) * 2005-12-28 2007-07-12 Koojin Bio Kk 閉鎖系細胞培養容器、閉鎖系細胞培養用キット、及び閉鎖系細胞培養容器の製造方法
CN202925000U (zh) * 2012-11-23 2013-05-08 骆野鸣 一种分体式微藻养殖装置
WO2013114845A1 (ja) * 2012-02-01 2013-08-08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用キット、及び細胞培養用キットの使用方法
JP2013240304A (ja) * 2012-05-22 2013-12-05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細胞活性化方法、及び細胞培養方法
CN203668414U (zh) * 2013-11-04 2014-06-25 深圳市赛特罗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细胞培养液添加和细胞回收转移装置
JP2014166144A (ja) * 2013-02-28 2014-09-11 Hitachi Ltd 細胞培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1305B2 (en) * 2011-04-13 2018-04-24 Hitachi, Ltd. Cell culture device and transport device
EP3421587B1 (en) * 2013-12-18 2021-05-19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Culture-containing production method and immobilizing apparatus
JP6424447B2 (ja) * 2014-03-28 2018-11-21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方法、及び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JP6008013B1 (ja) * 2015-04-27 2016-10-19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7000548A1 (en) * 1985-07-25 1987-01-29 Alfa-Laval Food Engineering Ab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fermentation in soft containers
WO2005059091A1 (ja) * 2003-12-18 2005-06-30 Hitachi Medical Corporation 細胞培養装置
JP2007175028A (ja) * 2005-12-28 2007-07-12 Koojin Bio Kk 閉鎖系細胞培養容器、閉鎖系細胞培養用キット、及び閉鎖系細胞培養容器の製造方法
WO2013114845A1 (ja) * 2012-02-01 2013-08-08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用キット、及び細胞培養用キットの使用方法
JP2013240304A (ja) * 2012-05-22 2013-12-05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細胞活性化方法、及び細胞培養方法
CN202925000U (zh) * 2012-11-23 2013-05-08 骆野鸣 一种分体式微藻养殖装置
JP2014166144A (ja) * 2013-02-28 2014-09-11 Hitachi Ltd 細胞培養装置
CN203668414U (zh) * 2013-11-04 2014-06-25 深圳市赛特罗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细胞培养液添加和细胞回收转移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6216A (zh) * 2019-06-20 2022-02-08 昕芙旎雅有限公司 细胞培养装置
CN110305789A (zh) * 2019-07-09 2019-10-08 上海华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组免疫培养三联袋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96289A1 (en) 2017-07-26
TW201625783A (zh) 2016-07-16
KR20170031256A (ko) 2017-03-20
JP5892216B1 (ja) 2016-03-23
US20170253847A1 (en) 2017-09-07
EP3196289A4 (en) 2018-06-06
WO2016042741A1 (ja) 2016-03-24
JP2016059316A (ja) 2016-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1526A (zh) 细胞培养系统中的送液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
CN106604984A (zh) 细胞培养装置
JP6326817B2 (ja) 細胞培養用キットの使用方法
CN106103684A (zh) 细胞培养方法、以及细胞培养系统
CN106170540B (zh) 多腔室培养容器以及细胞培养方法
JP6738058B2 (ja) 細胞培養用バッグアセンブリ
US6670175B2 (en) Cryopreservation bag assembly for mammalian cell lines
EP3252147A1 (en) Method of transferring liquid between multiple vessels in cell cultivation
US9879217B2 (en) Cryopreservation bag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for closed system, high capacity cell-banking
CN102220242A (zh) 单胞藻培养的连续加注培养液方法和系统
JP2015188391A (ja) 細胞培養方法、及び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JP6524784B2 (ja) 細胞培養システムの攪拌装置、及び細胞培養システムの攪拌方法
KR101524418B1 (ko) 잔류물질 배출수단을 구비한 미생물 배양액 급이장치
CN208863212U (zh) 可控制植物根系环境温度的盆栽装置及其温度控制系统
WO2017145775A1 (ja) 細胞培養装置の攪拌機構、細胞培養モジュール、及び細胞培養装置
JP2019062855A (ja) 無電源定温細胞移送装置
JP2016059317A (ja) 細胞培養装置
TWM626341U (zh) 實驗室藻類培養設備
JP2007125037A (ja) 哺乳動物細胞株のための低温保存袋アセンブリ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