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5410A - 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5410A
CN106615410A CN201510737677.8A CN201510737677A CN106615410A CN 106615410 A CN106615410 A CN 106615410A CN 201510737677 A CN201510737677 A CN 201510737677A CN 106615410 A CN106615410 A CN 106615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dyceps militaris
parts
tea
cordyceps
silkworm chrysal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76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茂季
张敏
宋�莹
田春燕
刘娜
李红
张季军
肖千明
李超
刘国宇
李秀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qian Chuba Bacteri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qian Chuba Bacteri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qian Chuba Bacteri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qian Chuba Bacteri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376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154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15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54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科学配方制备而成,通过天然桑蚕蛹粉+大米作培养基,接种高虫草素蛹虫草菌种,经培养获得蛹虫草子实体干品备用,桑蚕蛹虫草茶是由蛹虫草、枸杞子、菊花、甘草制成,其成分和重量份数是:蛹虫草20~40份、枸杞子10~20份、菊花10~20份、甘草10~20份。本发明将原料经过粉碎过50目加工制备而成,经过6~10KV的C0 60辐射杀菌后装盒,该蛹虫草茶用热水冲泡即可饮用,口感好,原汁原味,茶香宜人,且含有多种菌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丰富,具有保肝、解毒、防癌、抗癌之功效,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适合于不同人群饮用。

Description

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蚕蛹虫草:别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或武式虫草。蛹虫草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是昆虫感染虫草菌丝后,形成虫与菌丝的复合体,是珍贵的中药材,人们常常把它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价格昂贵,被人们誉为“软黄金”。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冬虫夏草的功效,是一种具有补肺益肾、滋补强身、抗癌、抗疲劳、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有较高价值的珍贵药用真菌。其以独特的防病治病、滋补强身等作用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市场供不应求,考虑到野生冬虫夏草资源稀缺,而采挖冬虫夏草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研发人工栽培的冬虫夏草及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且简单方便的蚕蛹虫草制品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口感好,原汁原味,茶香宜人,且含有多种菌类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营养含量丰富,具有保肝、解毒、防癌、抗癌等显著调节作用的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制成:蛹虫草20~40份、枸杞子10~20份、菊花10~20份、甘草10~20份。
如上所述的一种桑蚕蛹虫草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天然桑蚕蛹粉+大米作培养基,接种高虫草素蛹虫草菌种培养60天,获得蛹虫草子实体,烘干待用;
步骤S2,将蛹虫草、枸杞子、菊花、甘草按如下重量份配比制成:蛹虫草20~40份、枸杞子10~20份、菊花10~20份、甘草10~20份。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的蛹虫草子实体是将桑蚕蛹粉1.2克+大米40克/750ml培养瓶,加水60克,经120℃高温常压灭菌9h,冷却至常温,无菌下操作接种4ml高虫草素蛹虫草菌种,经16~20℃培养7天,见光培养转色,24小时见光,一旦出草芽,需经5~10℃温差刺激,用500lux光照,每天12~18小时,进行刺孔,出现草芽后培养60天,加强通风,控制湿度85~90%,获得蛹虫草子实体。
进一步,所述蛹虫草需粉碎成过50目以下细粉,将枸杞子、菊花、甘草粉碎,过50目筛,备用,然后烘干,注意防止结团;按各个原料的成分和含量,将上述的粉末装入透气的纤维袋中,且经6~10KV的C0 60辐射杀菌,外部用纸袋包装,装盒入库。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蚕蛹虫草、枸杞子、菊花、甘草制成,用热水冲泡即可饮用,简单方便,口感好,原汁原味,茶香宜人,且其中含有多种菌类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营养含量丰富,具有保肝、解毒、防癌、抗癌等显著调节作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2、本发明中的枸杞作为传统中药,枸杞性平味甘,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的功效,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枸杞的果实检测出含有丰富的天然胡萝卜素、维生素C、枸杞蛋白多糖、甜菜碱、亚油酸以及铁、磷、钙等营养成分,具有补虚安神、明目祛风、滋肾润肺以及护肝抗肿瘤等作用。
3、本发明中的菊花具有平肝明目、镇静、清热解毒、降低血脂、保护眼睛、疏散风热、消除癌细胞等功效,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强身健体、延缓衰老。
4、本发明中的甘草的别名是: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也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抗炎、抗过敏、脘腹等。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制成:蛹虫草20份、枸杞子10份、菊花10份、甘草10份。
实施例2
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制成:蛹虫草30份、枸杞子15份、菊花15份、甘草15份。
实施例3
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制成:蛹虫草40份、枸杞子20份、菊花20份、甘草20份。
如上所述的一种桑蚕蛹虫草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天然桑蚕蛹粉+大米作培养基,接种高虫草素蛹虫草菌种培养60天,获得蛹虫草子实体,烘干待用;
其中,蛹虫草子实体是将桑蚕蛹粉1.2克+大米40克/750ml培养瓶,加水60克,经120℃高温常压灭菌9h,冷却至常温,无菌下操作接种4ml高虫草素蛹虫草菌种,经16~20℃培养7天,见光培养转色,24小时见光,一旦出草芽,需经5~10℃温差刺激,用500lux光照,每天12~18小时,进行刺孔,出现草芽后培养60天,加强通风,控制湿度85~90%,获得蛹虫草子实体。
步骤S2,将蛹虫草、枸杞子、菊花、甘草原料按如下要求制备得到,所述蛹虫草需粉碎成过50目以下细粉,将枸杞子、菊花、甘草粉碎,过50目筛,备用,然后烘干,注意防止结团;按各个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每袋装2~5克,将上述的粉末装入透气的纤维袋中,且经6~10KV的C0 60辐射杀菌,外部用纸袋包装,装盒入库。
本发明的蚕蛹虫草茶由蚕蛹虫草、枸杞子、菊花、甘草制成,不但具有补肺益肾、护肝、化痰、滋补强身、抗癌、抗疲劳、益精明目、抗衰老之功能,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而且还具有调节免疫力抗疲劳、降血糖、延缓衰老等特殊功效,且对平喘祛痰、缓解风湿性疾病、抗疲劳、增强记忆力、强身健体、延缓衰老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5)

1.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其特征在于,将原料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制成:蛹虫草20~40份、枸杞子10~20份、菊花10~20份、甘草10~2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蛹虫草是将天然桑蚕蛹粉1.2克+大米40克/750ml培养瓶,加水60克,经120℃高温常压灭菌9h,冷却至常温,无菌下操作接种4ml高虫草素蛹虫草菌种,经16~20℃培养7天,见光培养转色,24小时见光,一旦出草芽,需经5~10℃温差刺激,用500lux光照,每天12~18小时,进行刺孔,出现草芽后培养60天,加强通风,控制湿度85~90%,获得蛹虫草培养基,以及蛹虫草子实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蚕蛹虫草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天然桑蚕蛹粉+大米作培养基,接种高虫草素蛹虫草菌种培养60天,获得蛹虫草子实体,烘干待用;
步骤S2,将蛹虫草、枸杞子、菊花、甘草按如下重量份配比制成:蛹虫草20~40份、枸杞子10~20份、菊花10~20份、甘草10~20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桑蚕蛹虫草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蛹虫草子实体是将桑蚕蛹粉1.2克+大米40克/750ml培养瓶,加水60克,经120℃高温常压灭菌9h,冷却至常温,无菌下操作接种4ml高虫草素蛹虫草菌种,经16~20℃培养7天,见光培养转色,24小时见光,一旦出草芽,需经5~10℃温差刺激,用500lux光照,每天12~18小时,进行刺孔,出现草芽后培养60天,加强通风,控制湿度85~90%,获得蛹虫草培养基,以及蛹虫草子实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桑蚕蛹虫草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蛹虫草需粉碎成过50目以下细粉,将枸杞子、菊花、甘草粉碎,过50目筛,备用,然后烘干,注意防止结团;按各个原料的成分和含量,将上述的粉末装入透气的纤维袋中,且经6~10KV的C0 60辐射杀菌,外部用纸袋包装,装盒入库。
CN201510737677.8A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66154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7677.8A CN106615410A (zh)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7677.8A CN106615410A (zh)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5410A true CN106615410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10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7677.8A Pending CN106615410A (zh) 2015-11-03 2015-11-03 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541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7442A (zh) * 2018-09-18 2018-11-27 浙江五味堂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女人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07823A (zh) * 2018-08-09 2018-12-18 张斌 一种富硒蛹虫草粉的制备方法
CN109511953A (zh) * 2018-11-28 2019-03-26 苏州家和蚕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蚕蛹虫草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8940A (zh) * 2012-11-12 2013-05-15 韦有任 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71708A (zh) * 2013-09-18 2014-02-12 杨霞 一种生长中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8940A (zh) * 2012-11-12 2013-05-15 韦有任 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71708A (zh) * 2013-09-18 2014-02-12 杨霞 一种生长中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7823A (zh) * 2018-08-09 2018-12-18 张斌 一种富硒蛹虫草粉的制备方法
CN108887442A (zh) * 2018-09-18 2018-11-27 浙江五味堂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女人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1953A (zh) * 2018-11-28 2019-03-26 苏州家和蚕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蚕蛹虫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1061A (zh) 金花茶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77245B1 (ko) 발효 현미 미강을 함유하는 건강 보조 식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613332B (zh) 一种冬虫夏草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9564A (zh) 一种蒲公英山药桑葚枸杞绞股蓝复合发酵中草药保健酒
CN1676036B (zh) 灵芝金刚根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4809B (zh) 一种工业化生产有机富硒藏虫草原浆酒的方法及所得产物
CN105616286A (zh) 一种近野生铁皮石斛鲜汁面膜配方及其制法
CN103098918A (zh) 茉莉虫草普洱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615410A (zh) 一种桑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22684B (zh) 一种黄花梨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30315A (zh) 一种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黄精食用菌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5897B (zh) 一种防治糖尿病的保健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98940B (zh) 蚕蛹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3340251B (zh) 一种防治高血脂保健茶的制备方法
KR101053177B1 (ko) 건강기능성 식품
CN104431079A (zh) 一种沉香辣木茶及其制作方法
KR101849758B1 (ko) 산양삼과 보이차를 포함하는 차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6134765A (zh) 一种灵芝甜茶虫草菌丝体
CN103589572A (zh) 一种补肝益肾发酵中草药保健酒
CN105663763A (zh) 一种近野生鲜铁皮石斛颗粒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CN103103090B (zh) 蚕蛹虫草酒及其制作方法
KR102279890B1 (ko) 염지제를 이용한 삼계탕의 제조방법
CN101653250B (zh) 一种菊花健康茶的配制方法
CN108094018A (zh) 一种富硒愚公楼菠萝种植方法
CN103652923A (zh) 一种虫草含片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