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8186B - 车辆及其离合踏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其离合踏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08186B
CN106608186B CN201510689289.7A CN201510689289A CN106608186B CN 106608186 B CN106608186 B CN 106608186B CN 201510689289 A CN201510689289 A CN 201510689289A CN 106608186 B CN106608186 B CN 1066081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d elements
clutch pedal
pedal device
butt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92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08186A (zh
Inventor
王凤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892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081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08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8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08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81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Mounting Of Devices That Control Transmission Of Motive Force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离合踏板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离合踏板装置包括:第一踏板件,第一踏板件的一端具有离合拉线;第二踏板件,第二踏板件通过转轴相对于第一踏板件的另一端可拆卸且可转动,第二踏板件在工作位置和调节位置之间可移动,第二踏板件位于工作位置时与第一踏板件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二踏板件位于调节位置时与第一踏板件脱离且可相对于转轴转动。根据本发明的离合踏板装置,当第二踏板件在工作位置时,第二踏板件可与第一踏板件连接,以驱动离合器实现动力的接合与分离,而当第二踏板件移动至调节位置时,第二踏板件可与第一踏板件分离且可相对于转轴转动,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踏板高度的调节。

Description

车辆及其离合踏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离合踏板装置和具有该离合踏板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上的离合操纵机构一般为机械式离合操纵机构,机械式离合操纵机构包括离合踏板和离合拉线两部分主要部件,主要功用是驱动离合器实现动力的接合与分离。对于手动变速器车型,驾驶员需要经常操作离合踏板。离合踏板距地板高度直接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对于某些离合踏板过高或过低的车辆,除影响人机外,还有可能出现动力不能完全脱离的情况。
相关技术中的拉线式离合操纵机构,离合踏板与操作者脚部配合,踏下踏板时,踏板顺时针绕轴转动,并带动拉线向上运动。离合踏板的高低由变速器端与离合拉线的配合长度决定。当需调节踏板高度时,操作者往往要到车辆底部变速器端调节拉线长度,调节不方便,而且调节过程中操作者无法直接看到驾驶室内踏板调节效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方可调节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的离合踏板装置,该离合踏板装置能够方便地调节踏板的高度。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离合踏板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离合踏板装置,包括:第一踏板件,所述第一踏板件的一端具有离合拉线;第二踏板件,所述第二踏板件通过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踏板件的另一端可拆卸且可转动,所述第二踏板件在工作位置和调节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第二踏板件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踏板件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踏板件位于所述调节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踏板件脱离且可相对于转轴转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踏板装置,当第二踏板件在工作位置时,第二踏板件可与第一踏板件连接,以驱动离合器实现动力的接合与分离,而当第二踏板件移动至调节位置时,第二踏板件可与第一踏板件分离且可相对于转轴转动,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踏板高度的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踏板件的所述另一端具有外花键,所述第二踏板件上具有内花键,所述外花键和所述内花键配合以将所述第二踏板件在所述工作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踏板件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踏板件的端部具有齿;所述离合踏板装置还包括驱动件和过渡齿轮,所述过渡齿轮与所述第二踏板件的端部的齿啮合,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过渡齿轮以带动所述第二踏板件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过渡齿轮套设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
可选地,所述离合踏板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其中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具有通孔,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通孔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离合踏板装置包括:回位件,所述回位件设在所述转轴上以驱动所述第二踏板件在转动后回到所述工作位置。
可选地,所述回位件为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离合踏板装置还包括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按钮,所述按钮被按下时带动所述第二踏板件脱离所述第一踏板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按钮和所述第二踏板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钢丝绳。
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换向滑轮,所述换向滑轮与所述按钮之间具有支撑件,所述钢丝绳经过所述换向滑轮后连接至所述按钮,所述钢丝绳通过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换向滑轮与所述按钮之间形成杠杆作用,所述按钮被按下时带动所述钢丝绳拉动所述第二踏板件脱离所述第一踏板件。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为两条,所述换向滑轮与所述按钮均为两个;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调整滑轮组,所述两条钢丝绳夹在所述调整滑轮组之间以分别经过两个换向滑轮后与两个按钮连接,其中所述两个按钮分别由两个触动件触动;所述离合踏板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机、以及所述两个按钮电连接,其中所述触动件触动所述按钮后发出相应的信号,以驱动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由于设有上述离合踏板装置,可以方便地调节踏板的高度。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踏板装置的左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踏板装置在工作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踏板装置在调节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踏板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圈示的B部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踏板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圈示的C部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踏板装置的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离合踏板装置;
1:第一踏板件;11:离合拉线;12:外花键;121:大倒角;
2:第二踏板件;21:踏板;22:内花键;23:齿;
3:转轴;
4:电机;
5:过渡齿轮;
6:支架;61:通孔;
7:回位弹簧;
8:调整组件;
811:第一按钮;812:第二按钮;
821:第一钢丝绳;822:第二钢丝绳;
831:第一换向滑轮;832:第二换向滑轮;
841:第一支撑件;842:第二支撑件;
851:第一连杆;852:第二连杆;
861:第一触动件;862:第二触动件;
87:调整滑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9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踏板装置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踏板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踏板件1和第二踏板件2,其中,第一踏板件1的一端(例如,上端)具有离合拉线11,离合拉线11可与后续的离合器(图中未示出)相连,以实现动力的结合与分离。
第二踏板件2的一端可与第一踏板件1相连,另一端可设有踏板21,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第二踏板件2可通过转轴3相对于第一踏板件1的另一端(例如,下端)可拆卸且可转动,且第二踏板件2可在工作位置和调节位置之间移动。第二踏板件2位于工作位置时,如图2所示,第二踏板件2可与第一踏板件1的另一端(例如,下端)连接,驾驶员踩下踏板21时,第二踏板件2可绕转轴3顺时针转动,同时可以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一踏板件1顺时针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离合拉线11向上运动,方便地驱动离合器实现分离,相反地,释放踏板21之后,即可实现动力的接合。第二踏板件2位于调节位置时,如图3所示,第二踏板件2可与第一踏板件1脱离且可相对于转轴3转动,由此,可以单独转动第二踏板件2,方便地调节踏板21的高度。
也就是说,首先将第二踏板件2从工作位置移动到调节位置,将第二踏板件2和第一踏板件1分离,然后相对于第一踏板件1转动第二踏板件2,这样,设在第二踏板件2一端的踏板21的高度会发生变化,当踏板21的高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时,可停止第二踏板件2的转动,从而可以实现踏板21高度的调节。
此外,驾驶员可以手动转动第二踏板件2来调节高度,或者,可以设置驱动件,通过驱动件带动第二踏板件2相对于转轴3转动,实现高度的调节,方便且可靠。同时,在调节过程中,驾驶员可以直观地看到驾驶室内踏板21的调节效果,无需经过多次调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踏板装置100,由于第二踏板件2可在工作位置和调节位置之间移动,当需要调节踏板21的高度时,只需要将第一踏板件1和第二踏板件2分离,然后转动第二踏板件2,即可调节踏板21的高度,从而可以直观方便地调节踏板21的高度,进而可以避免出现由于踏板21安装过低或过高而引起的动力无法完全脱离的现象,提高离合踏板装置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6所示,第一踏板件1的另一端可具有外花键12,第二踏板件2上可具有内花键22,外花键12和内花键22可配合,以将第二踏板件2在工作位置时与第一踏板件1连接。换言之,在工作位置时,设在第一踏板件1下端的外花键12可与第二踏板件2上的内花键22配合,使第一踏板件1和第二踏板件2连接,此时,踩下踏板21,第二踏板件2可绕转轴3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二踏板件2和第一踏板件1通过内花键22和外花键12相连,所以第二踏板件2的转动可以传递给第一踏板件1,从而第一踏板件1可绕转轴3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离合拉线11向上运动,方便地驱动离合器实现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踏板件2的端部可具有齿23,且离合踏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驱动件和过渡齿轮5,过渡齿轮5可与第二踏板件2的端部的齿23啮合,驱动件可驱动过渡齿轮5以带动第二踏板件2相对于转轴3转动。由此,可以利用驱动件方便快速地驱动过渡齿轮5转动,同时,过渡齿轮5可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踏板21转动,从而可以实现第二踏板件2绕转轴3的转动,进而可以方便地调节踏板21的高度。
进一步地,如图2-图5所示,离合踏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支架6,支架6可套设在转轴3上,其中,驱动件可固定在支架6上。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5所示,支架6上可具有通孔61,驱动件可安装在通孔61内,这样,可以方便可靠地将驱动件固定在支架6上,并使驱动件相对于转轴3的位置固定,同时还可以通过支架6对驱动件提供保护,降低驱动件损坏的概率。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驱动件可为电机4,且过渡齿轮5可套设在电机4的电机轴上,如图2-图4所示,由此,不仅可以利用电机4驱动过渡齿轮5转动,而且可以使离合踏板装置100的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离合踏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回位件,如图2-图4所示,回位件可设在转轴3上以驱动第二踏板件2在转动后回到工作位置。可选地,回位件可以为回位弹簧7,回位弹簧7可套设在转轴3上。例如,在如图2-图4所示的示例中,回位弹簧7的一端止抵在支架6的端面上,另一端止抵在第二踏板21上,当第二踏板件2在调节状态时,回位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回位弹簧7的恢复力可推动第二踏板件2沿转轴3的轴向朝第一踏板件1运动,由此,可以方便快速地使第二踏板件2从调节位置回到工作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离合踏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调整组件8,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调整组件8可以包括按钮(811、812)和连接件(821、822),其中,按钮被按下时可带动第二踏板件2脱离第一踏板件1,连接件可连接在按钮和第二踏板件2之间,由此,当第二踏板件2在工作位置时,按下按钮即可利用连接件带动第二踏板件2向远离第一踏板件1的方向运动,第二踏板件2脱离第一踏板件1之后,移动至调节位置,此时,可以转动第二踏板件2来调节踏板21的高度。
可选地,连接件可为钢丝绳,通过钢丝绳连接按钮和第二踏板件2,不仅可以提高离合踏板装置100的可靠性,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可选地,如图8所示,调整组件8还可以包括换向滑轮(831、832),换向滑轮与按钮之间可具有支撑件(841、842),钢丝绳经过换向滑轮后可连接至按钮,钢丝绳通过支撑件在换向滑轮与按钮之间可形成杠杆作用,按钮被按下时可带动钢丝绳拉动第二踏板件2脱离第一踏板件1。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钢丝绳的一端(如图8中的左端)可与第二踏板21相连,另一端可绕过换向滑轮与连杆(851、852)的一端相连,连杆由支撑件支撑,连杆的另一端可与按钮相连,当第二踏板件2在工作位置时,按下按钮,连杆可绕支撑件转动形成杠杆作用,此时,与连杆的一端相连的钢丝绳可朝向远离换向滑轮的方向运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二踏板件2沿转轴3朝向远离第一踏板件1的方向移动,即第二踏板件2与第一踏板件1分离,进而可以方便地进行后续调节踏板21高度的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钢丝绳可为两条,换向滑轮与按钮均可为两个,即钢丝绳可以包括第一钢丝绳821和第二钢丝绳822,按钮包括第一按钮811和第二按钮812且调整组件8还可以包括调整滑轮组87,两条钢丝绳821、822可夹在调整滑轮组87之间以分别经过两个换向滑轮后与两个按钮连接,其中,两个按钮可分别由两个触动件(861、862)触动。离合踏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可分别与电机4以及两个按钮电连接,其中,触动件触动按钮后可发出相应的信号,以驱动电机4正转或反转。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第一钢丝绳821通过第一连杆851并绕过第一换向滑轮831后与第一按钮811相连,第一支撑件841支撑第一连杆851,第一按钮811可由第一触动件861触动,第二钢丝绳822通过第二连杆852并绕过第二换向滑轮832与第二按钮812连接,第二支撑件842支撑第二连杆852,第二按钮812由第二触动件862触动。
在第一按钮811被按下的过程中,第一连杆851与第一支撑件841形成杠杆作用,第一连杆851相对于第一支撑件841转动,此时,与第一连杆851的一端相连的第一钢丝绳821朝向远离第一换向滑轮831的方向运动,在调整滑轮组87的作用下,第一钢丝绳821带动第二踏板件2沿转轴3的轴线朝向远离第一踏板件1的方向移动,使第二踏板件2脱离第一踏板件1,第二踏板件2从工作位置移动到调节位置,并使第二踏板件2端部的齿23与过渡齿轮5的齿23接触并实现啮合。直到第一触动件861触动按钮后,发出信号,控制器可接收该信号并驱动电机4正转,从而电机4可带动过渡齿轮5顺时针转动,并利用过渡齿轮5与第二踏板件2端部的齿23啮合来带动第二踏板件2逆时针转动,从而完成踏板21的调高工作。
而在第二按钮812被按下的过程中,第二连杆852与第二支撑件842形成杠杆作用,第二连杆852相对于第二支撑件842转动,此时,与第二连杆852的一端相连的第二钢丝绳822朝向远离第二换向滑轮832的方向运动,在调整滑轮组87的作用下,第二钢丝绳822带动第二踏板件2沿转轴3的轴线朝向远离第一踏板件1的方向移动,使第二踏板件2脱离第一踏板件1,第二踏板件2从工作位置移动到调节位置,并使第二踏板件2端部的齿23与过渡齿轮5的齿23接触并实现啮合。直到第二触动件862触动按钮后,发出信号,控制器可接收该信号并驱动电机4反转,从而电机4可带动过渡齿轮5逆时针转动,并利用过渡齿轮5与第二踏板件2端部的齿23啮合来带动第二踏板件2顺时针转动,从而完成踏板21的调低工作。
简言之,在按下按钮的过程中,可通过钢丝绳带动第二踏板件2脱离第一踏板件1,由两个触动件触动按钮后,可发出相应的信号,控制器可接收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电机4正转或者反转,从而通过过渡齿轮5带动第二踏板件2转动,实现踏板21高度的调节。
为了便于第二踏板件2调整高度后从调整位置回到工作位置,如图6和图8所示,可在内花键22的邻近外花12的一端和外花键12的邻近内花键22的一端设置大倒角121,由此,不仅可以保证在回位弹簧7的作用下内花键22和外花键12能够正常配合,而且可以降低内花键22和外花键12之间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图1-图9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踏板装置100的调节过程。
当需要调高踏板21时,驾驶员可按下第一按钮811,在第一按钮811被按下的过程中,第一连杆851与第一支撑件841形成杠杆作用,第一连杆851相对于第一支撑件841转动,此时,与第一连杆851的一端相连的第一钢丝绳821朝向远离第一换向滑轮831的方向运动,在调整滑轮组87的作用下,第一钢丝绳821带动第二踏板件2沿转轴3的轴线朝向远离第一踏板件1的方向移动,使第二踏板件2上的内花键22和第一踏板件1上的外花键12脱离配合,即第二踏板件2从工作位置移动到调节位置,并使第二踏板件2端部的齿23与过渡齿轮5的接触并实现啮合。此时,回位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直到第一触动件861触动按钮后,发出信号,控制器可接收该信号并驱动电机4正转,从而电机4可带动过渡齿轮5顺时针转动,并利用过渡齿轮5与第二踏板件2端部的齿23啮合来带动第二踏板件2逆时针转动,将踏板21调高。踏板21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松开第一按钮811,第二踏板件2在回位弹簧7的作用下朝向第一踏板件1运动,使第一踏板件1上的外花键12与第二踏板件2上的内花键22配合,第二踏板件2回到工作位置,即可完成踏板21的调高工作。
当需要调低踏板21时,驾驶员可按下第二按钮812,在第二按钮812被按下的过程中,第二连杆852与第二支撑件842形成杠杆作用,第二连杆852相对于第二支撑件842转动,此时,与第二连杆852的一端相连的第二钢丝绳822朝向远离第二换向滑轮832的方向运动,在调整滑轮组87的作用下,第二钢丝绳822带动第二踏板件2沿转轴3的轴线朝向远离第一踏板件1的方向移动,使第二踏板件2的内花键22和第一踏板件1上的外花键12脱离配合,即第二踏板件2从工作位置移动到调节位置,并使第二踏板件2端部的齿23与过渡齿轮5的齿23接触并实现啮合。此时,回位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直到第一触动件861触动按钮后,发出信号,控制器可接收该信号并驱动电机4反转,从而电机4可带动过渡齿轮5逆时针转动,并利用过渡齿轮5与第二踏板件2端部的齿23啮合来带动第二踏板件2顺时针转动,将踏板21调低。然后松开第二按钮812,第二踏板件2在回位弹簧7的作用下朝向第一踏板件1运动,使第一踏板件1上的外花键12与第二踏板件2上的内花键22配合,第二踏板件2回到工作位置,即可完成踏板21的调低工作。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踏板装置100,通过转轴3将第二踏板件2相对于第一踏板件1的一端可拆卸且可转动,并将第二踏板件2设在可在工作位置和调节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二踏板件2在工作位置时,第二踏板件2上的内花键22可与第一踏板件1上的外花键12配合连接,以驱动离合器实现动力的接合与分离,而当第二踏板件2移动至调节位置时,第二踏板件2可与第一踏板件1分离且可相对于转轴3转动,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踏板21高度的调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车辆的离合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踏板件,所述第一踏板件的一端具有离合拉线;
第二踏板件,所述第二踏板件通过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踏板件的另一端可拆卸且可转动,所述第二踏板件在工作位置和调节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第二踏板件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踏板件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踏板件位于所述调节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踏板件脱离且可相对于转轴转动;
回位件,所述回位件设在所述转轴上以驱动所述第二踏板件在转动后回到所述工作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板件的所述另一端具有外花键,所述第二踏板件上具有内花键,所述外花键和所述内花键配合以将所述第二踏板件在所述工作位置时与所述第一踏板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踏板件的端部具有齿;所述离合踏板装置还包括驱动件和过渡齿轮,所述过渡齿轮与所述第二踏板件的端部的齿啮合,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过渡齿轮以带动所述第二踏板件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过渡齿轮套设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其中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具有通孔,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件为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
按钮,所述按钮被按下时带动所述第二踏板件脱离所述第一踏板件;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按钮和所述第二踏板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钢丝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
换向滑轮,所述换向滑轮与所述按钮之间具有支撑件,所述钢丝绳经过所述换向滑轮后连接至所述按钮,所述钢丝绳通过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换向滑轮与所述按钮之间形成杠杆作用,所述按钮被按下时带动所述钢丝绳拉动所述第二踏板件脱离所述第一踏板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为两条,所述换向滑轮与所述按钮均为两个;
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
调整滑轮组,所述两条钢丝绳夹在所述调整滑轮组之间以分别经过两个换向滑轮后与两个按钮连接,其中所述两个按钮分别由两个触动件触动;
所述离合踏板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机、以及所述两个按钮电连接,其中所述触动件触动所述按钮后发出相应的信号,以驱动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踏板装置。
CN201510689289.7A 2015-10-21 2015-10-21 车辆及其离合踏板装置 Active CN1066081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9289.7A CN106608186B (zh) 2015-10-21 2015-10-21 车辆及其离合踏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9289.7A CN106608186B (zh) 2015-10-21 2015-10-21 车辆及其离合踏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8186A CN106608186A (zh) 2017-05-03
CN106608186B true CN106608186B (zh) 2018-11-20

Family

ID=5861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9289.7A Active CN106608186B (zh) 2015-10-21 2015-10-21 车辆及其离合踏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0818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17492A2 (en) * 2000-12-20 2002-06-26 S.I.V. S.p.A. Adjustable pedal for motor-vehicles
CN103600659A (zh) * 2013-11-19 2014-02-26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手动挡车辆起步离合踏板自抬起装置
CN203793134U (zh) * 2014-03-14 2014-08-2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节高度的油门踏板
CN204323069U (zh) * 2014-12-11 2015-05-13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汽车踏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9423A (en) * 1980-12-09 1982-06-21 Toupure Kk Self-adjusting clutch pedal equip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17492A2 (en) * 2000-12-20 2002-06-26 S.I.V. S.p.A. Adjustable pedal for motor-vehicles
CN103600659A (zh) * 2013-11-19 2014-02-26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手动挡车辆起步离合踏板自抬起装置
CN203793134U (zh) * 2014-03-14 2014-08-2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节高度的油门踏板
CN204323069U (zh) * 2014-12-11 2015-05-13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汽车踏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8186A (zh) 2017-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62804B1 (ko) 전동파워스티어링 자동차의 스티어링컬럼 틸트 및텔레스코픽 장치
CN105715707A (zh) 电动推杆式汽车盘式制动器控制装置
CN102248891A (zh) 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及坡道起步的辅助机构
CN104786839A (zh) 油门刹车安全控制装置及其应用的车辆
CN106608186B (zh) 车辆及其离合踏板装置
JP2000309255A (ja) 電動式の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WO2012010026A1 (zh) 车辆的一种驻车制动装置
JP2003028293A (ja) 車両用変速制御装置
CN105711567A (zh) 汽车自动手刹装置
JP2017217935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スイッチ装置
JP2012218543A (ja) 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318256C (zh) 儿童电动车的转向杆遥控和手控操作机构
US20050092124A1 (en) Steering column unit for motor vehicles
JP3168298U (ja) 乗り物のスタンド装置
CN202130306U (zh) 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及坡道起步的辅助装置
CN2866960Y (zh) 汽车离合助力器
CN205078754U (zh) 橡塑操纵杆总成
KR20120055933A (ko) 차량의 페달 조정장치
CN209757065U (zh) 轻型轿车三角式油压、电动两用调尾装置
KR102452401B1 (ko) 차량용 와이퍼의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용 와이퍼의 제어 방법
CN100509510C (zh) 汽车手制动操纵机构
CN210653292U (zh) 一种车辆应急转向系统
KR100511857B1 (ko) 자동차의 브레이크 페달 시스템
CN219487660U (zh) 一种用于脚部操作的三轮车倒档操纵机构
CN209079656U (zh) 前后式踏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