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5088B - 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05088B
CN106605088B CN201580046657.4A CN201580046657A CN106605088B CN 106605088 B CN106605088 B CN 106605088B CN 201580046657 A CN201580046657 A CN 201580046657A CN 106605088 B CN106605088 B CN 1066050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ork shaft
shaft
grades
f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66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05088A (zh
Inventor
桝井勇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05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5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05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50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08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20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with preselection and subsequent movement of each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y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in two different ways, e.g. guided by a shift g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 F16H61/34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comprising two mechanisms, one for the preselection movement, and one for the shifting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69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or mor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4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 F16H63/36Interlocking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致动器(ACT1、ACT2)来控制变速器(T/M)的变速档的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该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的变速动作中的空档期间变短,并且,能够进行跳档换档。关于与“能够与惰轮(G1o、G2o、G3o、G4o、G5o、G6o)卡合的套筒(S1、S2、S3)”连结的多个叉轴(FS1、FS2、FS3),在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双方处于对应的中立位置时,不使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结,而是将一个叉轴维持在中立位置,并且能够通过致动器将另一个叉轴从中立位置移动到啮合位置。在一个叉轴处于中立位置并且另一个叉轴处于啮合位置时,使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结,在通过致动器使一个叉轴从中立位置移动到啮合位置时,同时使另一个叉轴从啮合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

Description

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广泛地公知有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该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具备具有多个变速档的变速器,通过致动器对上述变速器的变速档进行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种装置的变速器中,设置多个叉轴。各叉轴与其它叉轴独立,且能够在中立位置与啮合位置之间沿轴向移动。在一个叉轴处于啮合位置,并且,其它所有的叉轴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与上述一个叉轴连结的套筒和与上述啮合位置对应的变速档的惰轮卡合。其结果,上述惰轮不能相对于设置有上述惰轮的轴相对旋转而被固定,从而实现与上述啮合位置对应的变速档。各叉轴的轴向的位置分别被致动器控制。
在该变速器中,在进行从当前的变速档向相邻的变速档的变速(所谓“顺序换档”)的情况下,首先,通过致动器,将与当前的变速档对应的叉轴从该变速档的上述啮合位置移动到上述中立位置。即,得到所有的叉轴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由此,变速器的状态从“实现当前的变速档的状态”移至空档(任一变速档也未实现的状态)。之后,通过致动器,将与相邻的变速档对应的叉轴从上述中立位置移动到该变速档的上述啮合位置。由此,变速器的状态从空档移至“实现了相邻的变速档的状态”。这样,在顺序换档的情况下,在变速前的变速档“解除”后,“实现”变速后的变速档。
另外,在该变速器中,通过在变速器的状态从“实现了当前的变速档的状态”移至空档后,将与当前的变速档相隔2档以上的变速档对应的叉轴从上述中立位置移动到该变速档的上述啮合位置,也可执行从当前的变速档向相隔2档以上的变速档的变速(所谓“跳档换档”)。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97740号公报
在具备上述的变速器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中,在变速动作中,在整个“变速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与“变速后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之间的空档期间不能对车辆进行加速。因此,存在想要尽可能缩短空档期间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致动器对变速器的变速档进行控制的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该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的变速动作中的空档期间较短,并且,能够进行跳档换档。
本发明的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能够使多个叉轴中的第一叉轴与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接的连结机构。连结机构构成为在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双方处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时,不使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结,而能够将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中的一个叉轴维持在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并且通过上述致动器的驱动将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中的另一个叉轴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移动到对应的上述啮合位置。另外,连结机构构成为在上述一个叉轴处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并且上述另一个叉轴处于对应的上述啮合位置时,使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结,在通过上述致动器的驱动使上述一个叉轴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移动到对应的上述啮合位置时,同时使上述另一个叉轴从对应的上述啮合位置移动到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
因此,在进行从“与上述另一个叉轴的啮合位置对应的变速档”向“与上述一个叉轴的啮合位置对应的变速档”的变速的情况下,“变速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与“变速后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同时进行。因此,与在“变速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之后进行“变速后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的以往的装置相比,空档期间变短。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装置中,上述各叉轴能够一边使其它所有的上述叉轴维持在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一边在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与对应的上述啮合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在与当前所实现的变速档对应的叉轴从与该变速档对应的啮合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后,任何的叉轴都可以从中立位置移动到啮合位置。即,若与以往的装置同样地在“变速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之后进行“变速后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则能够与以往的装置同样地进行“跳档换档”。以上,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装置,变速动作中的空档期间变短,并且,能够进行跳档换档。
在上述本发明的装置中,能够在上述各叉轴沿轴向分离地分别设置上述多个变速档中的对应的两个变速档的头,上述变速器被设置为能够沿轴向移动,并且能够绕轴旋转,并且,具备具有从其侧面突出的内侧杠杆的换档和选档轴。该换档和选档轴由上述致动器来驱动。
在该情况下,优选从设置于上述叉轴的上述两个头之间的距离减去从上述叉轴的上述中立位置到上述啮合位置的移动距离而得到的距离比上述内侧杠杆的有关上述叉轴的轴向的宽度大。
由此,能够在进行从“与上述另一个叉轴的啮合位置对应的变速档”向“与上述一个叉轴的啮合位置对应的变速档”的变速的情况下,一边将上述另一个叉轴维持在啮合位置(即,不进行“变速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一边将内侧杠杆从设置于上述另一个叉轴的两个头之间的位置移动到设置于上述一个叉轴的两个头之间的位置。之后,通过内侧杠杆将上述一个叉轴的上述两个头的任一个头向轴向按压并将上述一个叉轴从上述中立位置移动到上述啮合位置,从而如上所述,可同时进行“变速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和“变速后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变速器中的空档时的S&S轴以及多个叉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变速器中的“套筒以及叉轴”与S&S轴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变速器中的实现了各变速档的状态下的多个叉轴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对一对头之间的距离与内侧杠杆的宽度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用于对在图1所示的变速器中进行从2档向3档的顺序换档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用于对在图1所示的变速器中进行从2档向1档的顺序换档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用于对在图1所示的变速器中进行从3档向1档的跳档换档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图1所示的变速器的变形例的变速器中的与图4对应的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变速器的其它变形例的变速器中的与图4对应的第一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变速器的其它变形例的变速器中的与图4对应的第二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变速器的其它变形例的变速器中的与图2对应的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变速器中的与图4对应的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变速器中的与图6对应的图。
图15是图12所示的变速器中的与图7对应的图。
图16是图12所示的变速器中的与图8对应的图。
图17是图12所示的变速器的其它变形例的变速器中的与图13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以下,称为“本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装置具备变速器T/M、摩擦离合器C/T、离合器致动器ACT1、换档致动器ACT2、以及电子控制单元(ECU)。本装置也被称为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
变速器T/M是不具备扭矩转换器的变速器(所谓,手动变速器)。T/M具备从作为公知的内燃机的发动机E/G的驱动输出轴A1输入动力的输入轴A2、和向车辆的驱动轮输出动力的输出轴A3。驱动输出轴A1和输入轴A2配置于同轴,输入轴A2和输出轴A3平行配置。输入轴A2和输出轴A3分别被T/M的外壳(未图示)支承为不能沿轴向相对移动,并且,能够绕轴旋转。T/M具备车辆前进用的6个变速档(1档(1st)~6档(6th))。T/M的状态由换档致动器ACT2来控制。对于T/M的结构的详细内容后述。
摩擦离合器C/T是被插装在E/G的驱动输出轴A1与T/M的输入轴A2之间的公知的平板摩擦离合器。C/T构成为能够选择性地实现在驱动输出轴A1与输入轴A2之间形成动力传递系统的“接合状态”、和不形成上述动力传递系统的“断开状态”。C/T的状态由离合器致动器ACT1来控制。因此,离合器C/T不具备由驾驶员操作的离合器踏板。
ECU基于来自对车辆的加速器踏板的操作量(加速器开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对车辆的变速杆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等(全部未图示)的信息,来控制离合器致动器ACT1(因此,C/T的状态)以及换档致动器ACT2(因此,T/M的状态)。
(T/M的结构)
以下,参照图1~图8对T/M的结构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变速器T/M具备多个固定齿轮(也称为“驱动齿轮”)G1i、G2i、G3i、G4i、G5i、G6i、以及多个惰轮(也称为“被动齿轮”)G1o、G2o、G3o、G4o、G5o、G6o。固定齿轮G1i、G2i、G3i、G4i、G5i、G6i分别与前进用的1档、2档、3档、4档、5档、6档对应,并被固定为不能与输入轴A2同轴并且相对旋转,并且,不能沿轴向相对移动。
惰轮G1o、G2o、G3o、G4o、G5o、G6o分别与前进用的1档、2档、3档、4档、5档、6档对应,并被设置为能够与输出轴A3同轴并且相对旋转,并且,不能沿轴向相对移动,并且,分别与固定齿轮G1i、G2i、G3i、G4i、G5i、G6i总是啮合。
T/M具备套筒S1、S2、S3。套筒S1、S2、S3被设置为不能与输出轴A3同轴并且相对旋转,并且,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套筒S1能够与1档以及4档的惰轮G1o、G4o卡合,套筒S2能够与5档以及2档的惰轮G5o、G2o卡合,套筒S3能够与3档以及6档的惰轮G3o、G6o卡合。
如图2以及图3所示,T/M具备叉轴FS1、FS2、FS3。FS1、FS2、FS3分别被T/M的外壳(未图示)支承为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并且,不能绕轴旋转,并且,相互平行。如图3所示,FS1、FS2、FS3分别以不能沿轴向相对移动的方式与套筒S1、S2、S3连结。
在FS1、FS2、FS3全部处于轴向上的中立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时,S1、S2、S3不与任何的惰轮卡合。其结果,实现空档(在输入轴A2与输出轴A3之间未形成动力传递系统的状态)。
若FS1从中立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移动至1档(4档)的啮合位置(在图2中,为左方向(右方向)),则S1与惰轮G1o(G4o)卡合,惰轮G1o(G4o)被固定为不能相对于输出轴A3相对旋转。其结果,实现1档(4档)。这里,所谓的“实现”变速档是指“仅该变速档的惰轮被固定为不能相对于输出轴A3相对旋转,而其它所有的变速档的惰轮维持能够相对于输出轴A3相对旋转的状态”。换言之,是指“在输入轴A2与输出轴A3之间,形成具有该变速档的减速比(相对于输出轴A3的旋转速度的输入轴A2的旋转速度的比例)的动力传递系统。
同样地,若FS2从中立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移动到5档(2档)的啮合位置(在图2中,为左方向(右方向)),则S2与惰轮G5o(G2o)卡合实现5档(2档)。若FS3从中立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移动到3档(6档)的啮合位置(在图2中,为左方向(右方向)),则S3与惰轮G3o(G6o)卡合实现3档(6档)。
在FS1固定有头H1,头H1具有沿轴向远离的1档头以及4档头。在FS2固定有头H2,头H2具有沿轴向远离的5档头以及2档头。在FS3固定有头H3,头H3具有沿轴向远离的3档头以及6档头。各变速档的头从对应的叉轴的侧面沿径向突出。
如图2以及图3所示,T/M具备换档和选档轴(以下,“称为S&S轴”)。S&S轴被T/M的外壳(未图示)支承为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并且,能够绕轴旋转。在S&S轴的侧面设置有沿径向突出的内侧杠杆IL。
通过使S&S轴绕轴旋转,叉轴FS1、FS2、FS3中的一个叉轴被选择,且内侧杠杆IL进入设置于所选择的叉轴的两个头之间(参照图2以及图3)。在该状态下,通过使S&S轴沿轴向移动,IL将所选择的叉轴的两个头的任一个向轴向按压,而所选择的叉轴沿轴向从中立位置移动到与上述被按压的头对应的变速档的啮合位置。其结果,实现与被按压的头对应的变速档。
具体而言,换档致动器ACT2(参照图1)具备换档马达和选档马达(参照图3)。选档马达驱动S&S轴绕轴旋转(选档操作)。换档马达沿轴向驱动S&S轴(换挡操作)。因此,通过对选档马达和换档马达进行控制(即,进行选档操作和换挡操作),可选择性地实现空档以及1档~6档的任一个变速档。
如图2所示,在FS1、FS2、FS3的侧面分别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槽g1、g2、g3。另外,在FS1、FS2、FS3分别以从其侧面沿径向突出的方式固定有销P1、P2、P3。P1、P2、P3的前端部分别与g3、g1、g2嵌合。这里,“P1以及g3”、“P2以及g1”以及“P3以及g2”分别构成上述“连结机构”。
在FS1以及FS3双方处于中立位置时,P1的前端部位于g3的轴向的中央(参照图2)。在该状态下,g3的轴向的端g3a与P1之间的轴向的距离、g3的轴向的端g3b与P1之间的轴向的距离分别与从叉轴的中立位置到变速档的啮合位置的轴向的移动距离(以下,称为“FS移动距离C”)一致。因此,在FS1以及FS3的一方处于中立位置并且另一方处于某个变速档的啮合位置时,P1的前端部与g3a、g3b的任一个抵接。换言之,使FS1以及FS3关于轴向连结。
在FS1以及FS2双方处于中立位置时,P2的前端部位于g1的轴向的中央(参照图2)。在该状态下,g1的轴向的端g1a与P2之间的轴向的距离、g1的轴向的端g1b与P2之间的轴向的距离分别与FS移动距离C一致。因此,在FS1以及FS2的一方处于中立位置并且另一方处于某个变速档的啮合位置时,P2的前端部与g1a、g1b的任一个抵接。换言之,使FS1以及FS2关于轴向连结。
在FS2以及FS3双方处于中立位置时,P3的前端部位于g2的轴向的中央(参照图2)。在该状态下,g2的轴向的端g2a与P3之间的轴向的距离、g2的轴向的端g2b与P3之间的轴向的距离分别与FS移动距离C一致。因此,在FS2以及FS3的一方处于中立位置并且另一方处于某个变速档的啮合位置时,P3的前端部与g2a、g2b的任一个抵接。换言之,使FS2以及FS3关于轴向连结。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实现了1档的状态下,P1与g3a抵接,并且P2与g1b抵接。在实现了2档的状态下,P2与g1b抵接,并且P3与g2a抵接。在实现了3档的状态下,P3与g2a抵接,并且P1与g3b抵接。在实现了4档的状态下,P1与g3b抵接,并且P2与g1a抵接。在实现了5档的状态下,P2与g1a抵接,并且P3与g2b抵接。在实现了6档的状态下,P3与g2b抵接,并且P1与g3a抵接。
如图5(a)所示,在将设置于各叉轴的两个头之间的轴向的距离设为“A”,将内侧杠杆IL的轴向的宽度设为“B”时,根据图5(b)能够理解:(A-C)>B这样的关系成立。由于该关系的成立,在本装置中,关于顺序换档(从当前的变速档向相邻的变速档的变速),可同时执行“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以下,参照图6以及图7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图6表示从2档向3档的顺序加档时的动作。如图6(a)所示,在实现了2档的状态下,内侧杠杆IL与2档头抵接。在该状态下,由于如上所述“(A-C)>B”这样的关系成立,所以IL能够通过选档操作在5档头与6档头之间的空间移动。其结果,如图6(b)中用较细的箭头表示的那样,通过将FS2维持在2档的啮合位置(即,不进行使FS2返回到中立位置的动作(2档解除的动作)),并且对换挡操作和选档操作进行组合,能够将IL从“与2档头抵接的位置”移动到“与3档头抵接的位置”。
而且,在IL与3档头抵接的状态下,如图6(c)所示,通过进行换挡操作,IL按压3档头,FS3从中立位置移动到3档的啮合位置。此时,如上述那样,在如图6(b)所示的状态(即,实现了2档的状态)下,P3与g2a抵接(参照图4)。即,使FS2与FS3关于轴向连结。因此,在上述的FS3从中立位置移动到3档的啮合位置的同时,FS2与FS3同向地从2档的啮合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这样,可同时执行“2档解除的动作”和“3档实现的动作”。
图7表示从2档向1档的顺序减档时的动作。与上述的图6的情况相同,如图7(b)所示,IL能够通过选档操作在4档头与5档头之间的空间移动。其结果,如图7(b)中用较细的箭头表示的那样,通过将FS2维持在2档的啮合位置(即,不进行使FS2返回到中立位置的动作(2档解除的动作)),并且对换挡操作和选档操作进行组合,能够将IL从“与2档头抵接的位置”移动到“与1档头抵接的位置”。
而且,在IL与1档头抵接的状态下,如图7(c)所示,通过进行换挡操作,IL按压1档头,FS1从中立位置移动到1档的啮合位置。此时,如上述那样,在图7(b)所示的状态(即,实现了2档的状态)下,P2与g1b抵接(参照图4)。即,使FS1和FS2关于轴向连结。因此,在上述的FS1从中立位置移动到1档的啮合位置的同时,FS2与FS1同向地从2档的啮合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这样,可同时执行“2档解除的动作”和“1档实现的动作”。
在本装置中,对于从2档向3档的顺序加档、以及从2档向1档的顺序减档以外的所有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的模式,也可同时执行“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
具体而言,根据图4能够理解:在从1档向2档的顺序加档时,利用通过P2与g1b的抵接的FS1与FS2的连结,可同时执行“1档解除的动作”和“2档实现的动作”。在从3档向2档的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P3与g2a的抵接的FS2与FS3的连结,可同时执行“3档解除的动作”和“2档实现的动作”。
在3档与4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P1与g3b的抵接的FS2与FS3的连结,可同时执行“3档解除的动作”和“4档实现的动作”以及“4档解除的动作”和“3档实现的动作”。
在4档与5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P2与g1a的抵接的FS1与FS2的连结,可同时执行“4档解除的动作”和“5档实现的动作”以及“5档解除的动作”和“4档实现的动作”。
在5档与6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P3与g2b的抵接的FS2与FS3的连结,可同时执行“5档解除的动作”和“6档实现的动作”以及“6档解除的动作”和“5档实现的动作”。
以上,在本装置中,对于1档至6档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的所有模式,可同时执行“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因此,与在“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之后进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的以往的装置相比,空档期间变短。
此外,在本装置中,也可执行跳档换档(从当前的变速档向相隔2档以上的变速档的变速)。具体而言,例如,图8表示从3档向1档的跳档换档的动作。如图8(a)所示,在实现了3档的状态下,内侧杠杆IL与3档头抵接。在该状态下,首先,如图8(b)所示,通过进行换挡操作,IL按压6档头,FS3从3档的啮合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即,得到空档。
接着,如图8(c)中用较细的箭头表示的那样,通过维持空档,并且对换挡操作和选档操作进行组合,IL从“与6档头抵接的位置”移动到“与1档头抵接的位置”。
然后,在IL与1档头抵接的状态下,如图8(d)所示,通过进行换挡操作,IL按压1档头,FS1从中立位置移动到1档的啮合位置。由此,完成从3档向1档的跳档换档。
像这样,在本装置中,在与当前实现的变速档对应的叉轴从与该变速档对应的啮合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后,任一个叉轴都可以从中立位置移动到啮合位置。即,若与以往的装置同样地在“变速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之后进行“变速后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则能够与以往的装置同样地进行“跳档换档”。以上,根据本装置,顺序换档中的空档期间变短,并且,能够进行跳档换档。
图9表示上述本装置的变形例的具备6个变速档的变速器的叉轴FS1、FS2、FS3的模式。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与“能够与惰轮G1o以及G2o卡合的套筒S1”连结的FS1具备1档头以及2档头。与“能够与惰轮G3o以及G4o卡合的套筒S2”连结的FS2具备3档头以及4档头。与“能够与惰轮G5o以及G6o卡合的套筒S3”连结的FS3具备5档头以及6档头。
在上述本装置中,对于1档~6档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的所有模式,可同时执行“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与此相对,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仅对1档~6档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的一部分模式可同时执行“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对于剩余的模式而言,可与以往的装置相同地在“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之后执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
具体而言,对于1档与2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3档与4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5档与6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与以往的装置相同地在“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之后执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
在2档与3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P2与g1a的抵接的FS1与FS2的连结,可同时执行“2档解除的动作”和“3档实现的动作”以及“3档解除的动作”和“2档实现的动作”。
在4档与5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P3与g2a的抵接的FS2与FS3的连结,可同时执行“4档解除的动作”和“5档实现的动作”以及“5档解除的动作”和“4档实现的动作”。
图10以及图11表示在图9所示的变形例中,通过添加固定齿轮G7i以及G8i、惰轮G7o以及G8o、套筒S4以及叉轴FS4而得到的具备8个变速档的变速器的叉轴FS1、FS2、FS3、FS4的模式。在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例子中,对于FS1、FS2、以及FS3与图9所示的例子相同,与“能够与惰轮G7o以及G8o卡合的套筒S4”连结的FS4具备7档头以及8档头。
在图10以及图11中,对于1档与2档之间、2档与3档之间、3档与4档之间、4档与5档之间以及5档与6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与图9所示的例子相同。在6档与7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P4与g3a的抵接的FS3与FS4的连结,可同时执行“6档解除的动作”和“7档实现的动作”以及“7档解除的动作”和“6档实现的动作”。对于7档与8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与以往的装置相同,可在“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之后执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
图12表示上述本装置的其它变形例的具备6个变速档的变速器的叉轴FS1、FS2、FS3的模式。在上述本装置中,3个“销与槽”的组合分别构成上述“连结机构”,但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不仅“销与槽”的组合还有“连杆与槽”的组合也构成上述“连结机构”。
具体而言,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代替销P2、P3(参照图2),采用连杆L2、L3。L2呈棒状,其长边方向的中央部的支点L2c在叉轴FS1、FS2之间的位置,以相对于外壳(未图示)不能相对移动并且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外壳连结。因此,L2能够以支点L2c为旋转中心,相对于外壳相对旋转。
L2的远离支点L2c的第一部分L2a以不能相对移动并且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FS2的卡合部连结。L2的向与L2a相反侧远离支点L2c的第二部分L2b嵌合于槽g1。此外,实际上,L2a以及L2b离L2c的距离分别根据相对于外壳的L2的角度而变化。
在FS1以及FS2双方处于中立位置时,L2的长边方向成为相对于FS1、FS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以下,仅称为“垂直方向”),L2b位于g1的轴向的中央(参照图12)。在FS1以及FS2的一方处于中立位置并且另一方处于某个变速档的啮合位置时,L2的长边方向从“垂直方向”倾斜,L2b与g1a、g1b的任一个抵接。换言之,使FS1以及FS2关于轴向连结。
L3具有与L2相同的形状,其长边方向的中央部的支点L3c在叉轴FS2、FS3之间的位置,以相对于外壳(未图示)不能相对移动并且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外壳连结。因此,L3能够以支点L3c为旋转中心,相对于外壳相对旋转。
L3的远离支点L3c的第一部分L3a以不能相对移动并且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FS3的卡合部连结。L3的向与L3a相反侧远离支点L3c的第二部分L3b嵌合于槽g2。此外,实际上,L3a以及L3b离L3c的距离根据相对于外壳的L3的角度而变化。这里,“P1以及g3”、“L2以及g1”、以及“L3以及g2”分别构成上述“连结机构”。
在FS2以及FS3双方处于中立位置时,L3的长边方向成为“垂直方向”,L3b位于g2的轴向的中央(参照图12)。在FS2以及FS3的一方处于中立位置并且另一方处于某个变速档的啮合位置时,L3的长边方向从“垂直方向”倾斜,L3b与g2a、g2b的任一个抵接。换言之,FS2以及FS3关于轴向连结。
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在实现了1档的状态下,P1与g3a抵接,并且L2b与g1b抵接。在实现了2档的状态下,L2b与g1b抵接,并且L3b与g2b抵接。在实现了2档的状态下,L2b与g1b抵接,并且L3b与g2b抵接。在实现了3档的状态下,L3b与g2b抵接,并且P1与g3b抵接。在实现了4档的状态下,P1与g3b抵接,并且L2b与g1a抵接。在实现了5档的状态下,L2b与g1a抵接,并且L3b与g2a抵接。在实现了6档的状态下,L3b与g2a抵接,并且P1与g3a抵接。
即使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上述的“(A-C)>B”这样的关系也成立。由于该关系的成立,即使在该例子中,也与上述本装置相同,关于顺序换档,可同时执行“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以下,关于这一点,参照图14以及图15进行说明。
图14表示从2档向3档的顺序加档的动作。如图14(a)所示,在实现了2档的状态下,内侧杠杆IL与2档头抵接。在该状态下,由于如上所述“(A-C)>B”这样的关系成立,所以IL能够通过选档操作,在3档头与5档头之间的空间移动。其结果,如图14(b)中用较细的箭头表示的那样,通过将FS2维持在2档的啮合位置(即,不进行将FS2返回到中立位置的动作(2档解除的动作)),并且对换挡操作和选档操作进行组合,能够将IL从“与2档头抵接的位置”移动到“与3档头抵接的位置”。
然后,在IL与3档头抵接的状态下,如图14(c)所示,通过进行换挡操作,IL按压3档头,FS3从中立位置移动到3档的啮合位置。此时,如上述那样,在图14(b)所示的状态(即,实现了2档的状态)下,L3b与g2b抵接(参照图13)。即,使FS2和FS3关于轴向连结。因此,在上述的FS3从中立位置移动到3档的啮合位置的同时,FS2向与FS3相反方向从2档的啮合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这样,可同时执行“2档解除的动作”和“3档实现的动作”。
图15表示从2档向1档的顺序减档的动作。与上述的图14的情况相同,如图15(b)所示,IL能够通过选档操作,在1档头与5档头之间的空间移动。其结果,如图15(b)中用较细的箭头表示的那样,通过将FS2维持在2档的啮合位置(即,不进行将FS2返回到中立位置的动作(2档解除的动作)),并且对换挡操作和选档操作进行组合,能够将IL从“与2档头抵接的位置”移动到“与1档头抵接的位置”。
然后,在IL与1档头抵接的状态下,如图15(c)所示,通过进行换挡操作,IL按压1档头,FS1从中立位置移动到1档的啮合位置。此时,如上述那样,在图15(b)所示的状态(即,实现了2档的状态)下,L2b与g1b抵接(参照图13)。即,使FS1和FS2关于轴向连结。因此,在上述的FS1的从中立位置移动到1档的啮合位置的同时,FS2向与FS1相反方向从2档的啮合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这样,可同时执行“2档解除的动作”和“1档实现的动作”。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与上述本装置相同,对于从2档向3档的顺序加档、以及从2档向1档的顺序减档以外的所有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的模式,都可同时执行“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
具体而言,根据图13可知,在从1档向2档的顺序加档时,利用通过L2b与g1b的抵接的FS1与FS2的连结,可同时执行“1档解除的动作”和“2档实现的动作”。在从3档向2档的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L3b与g2b的抵接的FS2与FS3的连结,可同时执行“3档解除的动作”和“2档实现的动作”。
在3档与4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P1与g3b的抵接的FS1与FS3的连结,可同时执行“3档解除的动作”和“4档实现的动作”以及“4档解除的动作”和“3档实现的动作”。
在4档与5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L2b与g1a的抵接的FS1与FS2的连结,可同时执行“4档解除的动作”和“5档实现的动作”以及“5档解除的动作”和“4档实现的动作”。
在5档与6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L3b与g2a的抵接的FS2与FS3的连结,可同时执行“5档解除的动作”和“6档实现的动作”以及“6档解除的动作”和“5档实现的动作”。
这样,即使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也与上述本装置相同,对于1档至6档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的所有模式,可同时执行“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因此,与在“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之后进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的以往的装置相比,空档期间变短。
此外,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与上述本装置相同,也可执行跳档换档。具体而言,例如,图16表示从3档向1档的跳档换档时的动作。如图16(a)所示,在实现了3档的状态下,内侧杠杆IL与3档头抵接。在该状态下,首先,如图16(b)所示,通过进行换挡操作,IL按压6档头,FS3从3档的啮合位置移动到中立位置。即,得到空档。
接着,如图16(c)中用较细的箭头表示的那样,通过维持空档,并且对换挡操作和选档操作进行组合,IL从与“6档头抵接的位置”移动到“与1档头抵接的位置”。
然后,在IL与1档头抵接的状态下,如图16(d)所示,通过进行换挡操作,IL按压1档头,FS1从中立位置移动到1档的啮合位置。由此,完成从3档向1档的跳档换档。
以上,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与上述本装置相同,顺序换档的空档期间变短,并且,能够进行跳档换档。
图17表示通过在图12所示的变形例中,除去固定齿轮G5i以及G6i、惰轮G5o以及G6o、套筒S3以及叉轴FS3而得到的具备4个变速档的变速器的叉轴FS1、FS2的模式。
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在1档与2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L2b与g1b的抵接的FS1与FS2的连结,可同时执行“1档解除的动作”和“2档实现的动作”以及“2档解除的动作”和“1档实现的动作”。
在2档与3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P1与g2b的抵接的FS1与FS2的连结,可同时执行“2档解除的动作”和“3档实现的动作”以及“3档解除的动作”和“2档实现的动作”。
在3档与4档之间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时,利用通过L2b与g1a的抵接的FS1与FS2的连结,可同时执行“3档解除的动作”和“4档实现的动作”以及“4档解除的动作”和“3档实现的动作”。
这样,即使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对于1档~4档的顺序加档以及顺序减档的所有模式,可同时执行“当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和“相邻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等,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采用各种变形例。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作为上述“连结机构”,使用了“销与槽”的组合或者“连杆与槽”的组合,但也可以使用“销与突起”的组合或者“连杆与突起”的组合。通过这些,可得到完全相同的作用/效果。
这里,所谓的“销与突起”的组合是指在叉轴代替设置“槽”,而在相当于槽的轴向的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突起,并将销的前端部配置于2根突起之间的结构。所谓的“连杆与突起”的组合是指在叉轴代替设置“槽”,而在相当于槽的轴向的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突起,并将连杆的上述第二部分配置于2根突起之间的结构。在代替“槽”设置“突起”的情况下,2根叉轴的连结不是“销(连杆)”与“槽的轴向的端”的抵接,而是通过“销(连杆)”与“突起”的抵接来实现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将S&S轴配置为与叉轴平行,S&S轴的轴向的移动与换挡操作对应,S&S轴的绕轴的旋转与选档操作对应,但也可以将S&S轴配置为与叉轴垂直。在该情况下,S&S轴的轴向的移动与选档操作对应,S&S轴的绕轴的旋转与选档操作对应。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利用S&S轴,使多个叉轴沿轴向驱动,但也可以不利用S&S轴,而利用其它驱动装置,使多个叉轴沿轴向驱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在进行“跳档换档”的情况下,需要与以往的装置相同地在“变速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之后进行“变速后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但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通过将可同时执行“变速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和“变速后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的两个变速档的组合不变更为“与顺序换档对应的组合”,而是变更为“与跳档换档对应的组合”,即使在进行“跳档换档”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时进行“变速前的变速档解除的动作”和“变速后的变速档实现的动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套筒S1、S2、S3均设置于输出轴A3,但也可以将套筒S1、S2、S3分别设置于输入轴A2以及输出轴A3的任一个。将套筒S1、S2、S3分别设置于输入轴A2以及输出轴A3中的设置有对应的惰轮的轴。

Claims (6)

1.一种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其中,
该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具备:
变速器,其具备被从车辆的动力源的驱动输出轴输入动力的输入轴、和向上述车辆的驱动轮输出动力的输出轴,并具有多个变速档;
致动器,其对上述变速器进行控制并从上述多个变速档中选择性地实现一个变速档;以及
控制机构,其基于上述车辆的行驶状态对上述致动器进行控制,
上述变速器具备:
多个固定齿轮,其分别被设置为不能与上述输入轴或者上述输出轴相对旋转,并且与上述多个变速档的每一个变速档对应;
多个惰轮,其分别被设置为能够与上述输入轴或者上述输出轴相对旋转,并且与上述多个变速档的每一个变速档对应,并且与对应的变速档的上述固定齿轮总是啮合;
多个套筒,其是分别被设置为不能与上述输入轴以及上述输出轴中的对应的轴相对旋转并且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的多个套筒,分别能够与上述多个惰轮中的对应的惰轮卡合;以及
多个叉轴,其是分别被设置为以不能沿轴向相对移动的方式与上述多个套筒中的对应的套筒连结并且能够沿轴向移动的多个叉轴,在该多个叉轴的各个叉轴处于轴向上的中立位置时,上述对应的套筒不与上述对应的惰轮卡合,在该多个叉轴的各个叉轴相对于轴向上的上述中立位置处于第一侧以及/或者第二侧的啮合位置时,上述对应的套筒与上述对应的惰轮卡合,从而上述对应的惰轮固定为不能相对于上述对应的轴相对旋转;
上述各叉轴能够一边将其它所有的上述叉轴维持在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一边在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与对应的上述啮合位置之间移动,
上述致动器构成为分别沿上述轴向驱动上述各叉轴,
上述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变速器具备连结机构,该连结机构能够使上述多个叉轴中的第一叉轴与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接,
上述连结机构构成为:
在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双方处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时,不使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结,而是能够一边将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中的一个叉轴维持在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一边通过上述致动器的驱动将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中的另一个叉轴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移动到对应的上述啮合位置,
在上述一个叉轴处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并且上述另一个叉轴处于对应的上述啮合位置时,使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结,并在通过上述致动器的驱动使上述一个叉轴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移动到对应的上述啮合位置时,同时使上述另一个叉轴从对应的上述啮合位置移动到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连结机构构成为:
在上述一个叉轴处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并且上述另一个叉轴处于对应的上述第一侧的啮合位置时,使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结,并在通过上述致动器的驱动使上述一个叉轴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移动到对应的上述第二侧的啮合位置时,同时使上述另一个叉轴从对应的上述第一侧的啮合位置移动到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连结机构构成为:
具备能够使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接的连结部件,
上述连结部件的第一部分以不能相对移动并且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叉轴的卡合部连结,
上述连结部件的远离上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在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双方处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时不与上述第二叉轴的卡合部抵接,上述连结部件的上述第二部分在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中的一个叉轴处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并且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中的另一个叉轴处于对应的上述啮合位置时与上述第二叉轴的上述卡合部抵接,而使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连结机构构成为:在上述一个叉轴处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并且上述另一个叉轴处于对应的上述第一侧的啮合位置时,使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结,并在通过上述致动器的驱动使上述一个叉轴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移动到对应的上述第一侧的啮合位置时,同时使上述另一个叉轴从对应的上述第一侧的啮合位置移动到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连结机构构成为:
具备能够使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接的连结部件,
上述连结部件能够以位于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之间的上述连结部件的支点为中心旋转,
上述连结部件的远离上述支点的第一部分以不能相对移动并且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叉轴的卡合部连结,
上述连结部件的从上述支点向与上述第一部分相反侧远离的第二部分在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双方处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时不与上述第二叉轴的卡合部抵接,上述连结部件的上述第二部分在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中的一个叉轴处于对应的上述中立位置并且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中的另一个叉轴处于对应的上述啮合位置时与上述第二叉轴的上述卡合部抵接,而使上述第一叉轴、第二叉轴关于轴向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各叉轴以在轴向上分离的方式分别设置上述多个变速档中的对应的两个变速档的头,
上述变速器具备换档和选档轴,该换档和选档轴被设置为能够沿轴向移动,并且能够绕轴旋转,并且具备从其侧面突出的内侧杠杆,
通过使上述换档和选档轴沿上述轴向移动或者绕上述轴旋转,上述多个叉轴中的一个叉轴被选择且上述内侧杠杆进入设置于上述被选择的叉轴的上述两个头之间,通过使上述换档和选档轴绕上述轴旋转或者沿上述轴向移动,上述内侧杠杆沿上述轴向按压上述被选择的叉轴的上述两个头的任一个头而上述被选择的叉轴沿上述轴向从上述中立位置移动到与上述被按压的头对应的上述啮合位置,而实现与上述被按压的头对应的变速档,
上述致动器构成为沿上述轴向驱动上述换档和选档轴,并且,驱动上述换档和选档轴绕上述轴旋转,
从设置于上述叉轴的上述两个头之间的距离减去从上述叉轴的上述中立位置到上述啮合位置的移动距离而得到的距离比上述内侧杠杆的关于上述叉轴的轴向的宽度大。
CN201580046657.4A 2014-10-28 2015-03-31 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050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9118A JP6373164B2 (ja) 2014-10-28 2014-10-28 車両の動力伝達制御装置
JP2014-219118 2014-10-28
PCT/JP2015/060047 WO2016067656A1 (ja) 2014-10-28 2015-03-31 車両の動力伝達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5088A CN106605088A (zh) 2017-04-26
CN106605088B true CN106605088B (zh) 2018-10-02

Family

ID=55857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665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605088B (zh) 2014-10-28 2015-03-31 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07079A1 (zh)
EP (1) EP3214348A4 (zh)
JP (1) JP6373164B2 (zh)
CN (1) CN106605088B (zh)
WO (1) WO20160676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9147B2 (ja) 2016-09-13 2018-08-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ギヤ操作機構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10733A1 (fr) * 2003-08-29 2005-03-02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ystème de commande interne pour boite de vitesses
CN101025218A (zh) * 2006-02-23 2007-08-29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多档组合式三中间轴汽车变速器
CN102341624A (zh) * 2009-03-05 2012-02-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03010205A (zh) * 2011-09-20 2013-04-03 爱信Ai株式会社 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CN203297599U (zh) * 2013-06-17 2013-11-20 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六速手动纵置变速器挡位布置结构
CN103476616A (zh) * 2011-04-18 2013-12-25 爱信Ai株式会社 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CN104002659A (zh) * 2013-02-21 2014-08-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驱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68021B2 (ja) * 1993-11-04 2003-01-20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変速機
JP3842518B2 (ja) * 2000-04-24 2006-11-08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装置
JP4539267B2 (ja) * 2004-09-28 2010-09-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2008075671A (ja) * 2006-09-19 2008-04-03 Aisin Ai Co Ltd 変速機のシフト装置
DE102011017663A1 (de) * 2011-04-28 2012-10-31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alteinrichtung
JP6088174B2 (ja) * 2012-08-08 2017-03-01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10733A1 (fr) * 2003-08-29 2005-03-02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ystème de commande interne pour boite de vitesses
CN101025218A (zh) * 2006-02-23 2007-08-29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多档组合式三中间轴汽车变速器
CN102341624A (zh) * 2009-03-05 2012-02-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03476616A (zh) * 2011-04-18 2013-12-25 爱信Ai株式会社 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CN103010205A (zh) * 2011-09-20 2013-04-03 爱信Ai株式会社 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CN104002659A (zh) * 2013-02-21 2014-08-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驱动系统
CN203297599U (zh) * 2013-06-17 2013-11-20 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六速手动纵置变速器挡位布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14348A1 (en) 2017-09-06
EP3214348A4 (en) 2018-07-11
WO2016067656A1 (ja) 2016-05-06
JP6373164B2 (ja) 2018-08-15
CN106605088A (zh) 2017-04-26
JP2016084898A (ja) 2016-05-19
US20170307079A1 (en) 2017-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1447B2 (en) Sequential control device with rotating drum for engaging gears in a mechanical gearbox of a motor vehicle
CN103363065B (zh) 自动手动变速器
JPH06221428A (ja) 変速機のシフト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532437A (zh) 用于自动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换档控制装置和方法
RU2395023C2 (ru)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ереключением передач в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трансмиссии
US7694605B2 (en) Gear change control system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10591024B2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4913050A (zh) 用于机动车辆齿轮箱的换档布置及换档方法
CN101021265A (zh) 自动变速器选换档执行机构
JP2004225909A (ja) 自動車用変速機
US7861613B2 (en) Selector mechanism for dual-clutch transmissions
RU2010111720A (ru) Трансмиссия с двойным сцеплением
US6789440B2 (en) Devices for the sequential control of gearboxes with hand-operated selection and engagement of gears for motor vehicles
KR101512226B1 (ko) 하나의 축을 이용한 농기계의 변속레버 어셈블리
CN106605088B (zh) 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EP2088343A2 (en) Synchromesh mechanism and synchromesh transmission
CN102434664A (zh) 汽车变速器选/换档操纵装置
JP2007040408A (ja) 自動マニュアル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発進制御装置
KR101795734B1 (ko) 듀얼 클러치 변속기의 구동장치
JP4743155B2 (ja) 車両の変速制御装置
CN107208786B (zh) 用于在不同步的爪齿变速器中控制换挡的方法
WO2016117174A1 (ja) シフトフォークモジュール
CN103511619B (zh) 操纵装置
CN201535346U (zh) 动力变速装置
CN100389278C (zh)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选换档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