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87691A - 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87691A
CN106587691A CN201610965451.8A CN201610965451A CN106587691A CN 106587691 A CN106587691 A CN 106587691A CN 201610965451 A CN201610965451 A CN 201610965451A CN 106587691 A CN106587691 A CN 106587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oxide
particulate
coating modification
preparation
micro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54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
尚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9654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876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87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876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0Use of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and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grain distribution; Treatment of material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xpanding or defibrillating materials
    • C04B20/10Coating or impregnating
    • C04B20/105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微粒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加热反应,冷却,分离,即得到偶联剂改性微粒;(2)取氧化石墨分散于水中,配成氧化石墨烯溶液;(3)将步骤(2)配成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滴入步骤(1)制得的偶联剂改性微粒中,直至溶液透明,偶联剂改性微粒全部沉淀,分离,干燥,即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官能团将其均匀包覆在微粒表面,实现氧化石墨烯与微粒的均匀复合,可有效地改善微粒的性能,扩展微粒和石墨烯的应用等。

Description

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碳原子以sp2键紧密排列成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其仅为一个碳原子层的厚度。石墨烯特殊的结构赋予了其优异的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复合材料以及超灵敏传感器等领域。然而,石墨烯相互间存在较强的范德华作用力使其不能在溶剂中稳定分散,并且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也不好,制约了石墨烯研究与应用。
氧化石墨烯是制备石墨烯的前驱体,其厚度约为1~1.4nm,也是一种二维碳材料,并且同石墨烯一样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氧化石墨烯的结构主要由氧化区域(亲水区)和未氧化区域(疏水区)两部分组成,可视为是石墨烯片层内部和边缘处被含氧官能团(主要包括羟基、羧基和环氧基等)修饰后的产物,具有两亲性,能稳定分散于溶剂中,有利于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及其他应用。由于氧化石墨烯的羧基在水溶液中店里形成带负电的羧酸盐离子。因此,在水溶液中氧化石墨烯是边缘带负电的片层。因而可以通过对微粒表面改性,通过氧化石墨烯在微粒颗粒表面静电作用自组装,实现氧化石墨烯与微粒的均匀复合,改善微粒的性能。并且通过对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可制备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进一步提高其电和热等性能。
目前硅灰、粉煤灰、矿粉等微粒可作为掺合料掺入水泥混凝土中,不仅可节约大量水泥,还可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但是在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硅灰颗粒小,比表面积大,需水量增加,会造成流动性降低,在使用中还需要与外加剂配合使用,给施工带来不便。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会降低水泥的强度等。此外铝粉等金属微粒在不同方面的应用中也需要改善其相应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微粒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加热反应,冷却,分离,即得到偶联剂改性微粒;
(2)取氧化石墨分散于水中,配成氧化石墨烯溶液;
(3)将步骤(2)配成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滴入步骤(1)制得的偶联剂改性微粒中,直至溶液透明,偶联剂改性微粒全部沉淀,分离,干燥,即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
步骤(1)中所述的微粒为硅灰、粉煤灰、矿粉或铝粉。
步骤(1)中的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甲氧硅烷。
步骤(1)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60-90℃,反应时间为12-24h。
步骤(1)中微粒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50):1。
步骤(1)中微粒分散于无水乙醇的方法为:超声处理30-60min;
步骤(2)中氧化石墨分散于水的方法为:搅拌60-120min,超声1-2h。
步骤(2)中的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3-5mg/mL。
步骤(3)中的分离干燥为:去除上层溶液后,取出下层固定在45-60℃下真空干燥24h。
本发明采用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首先对微粒的表面进行偶联剂改性处理,再用氧化石墨烯改性,即通过氧化石墨烯表面官能团与氨基间的作用(静电作用),使得氧化石墨烯包覆在微粒表面,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微粒。
本发明的原理是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同时具有亲水基团、亲油区域。亲水基团可以是离子型也可以是非离子型的。这种特性使得氧化石墨烯可以作为乳化剂,由于氧化石墨中存在大量亲水基团(如羧基与羟基),氧化石墨很容易在水溶液分散。氧化石墨烯含有-COOH在水溶液中解离为-COO-,带有负电荷。通过对微粒表面改性使其带正电,氧化石墨烯在微粒颗粒表面静电作用自组装,实现氧化石墨烯与微粒的均匀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官能团将其均匀包覆在微粒表面,实现氧化石墨烯与微粒的均匀复合。改性后的微粒由于其表面的氧化石墨烯具有表面活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因而可均匀分撒并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通过对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可制备石墨烯包覆微粒。利用本发明可有效地改善微粒的性能,扩展微粒和石墨烯的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可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粉煤灰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
图2为实施例2中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矿粉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
图3为实施例3中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铝粉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
图4为实施例4中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硅灰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
图5为实施例4中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硅灰的投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将1g的粉煤灰加入500ml无水乙醇中超声60min。加入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甲氧硅烷)0.08g,在80℃下加热搅拌12h。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悬浮液用离心机离心分离,除去得到的上层清液,将离心得到的固体重新溶于无水乙醇,再一次离心分离,重复3-5次。然后使用去离子水重复上述步骤,以除去残余的偶联剂,得到偶联剂改性的粉煤灰。
(2)将2g氧化石墨加入到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60-120min,超声1-2h,配置成4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
(3)将10ml氧化石墨烯溶液逐滴加入到偶联剂改性的粉煤灰中,随着氧化石墨烯的加入,改性粉煤灰与氧化石墨烯由于静电作用共沉到溶液底部。去除上层溶液,将下层固体在45-60℃下真空干燥24h,即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粉煤灰。
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包覆粉煤灰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氧化石墨烯片层在粉煤灰表面和周围的褶皱,说明GO包覆在粉煤灰颗粒的表面。
实施例2
(1)将0.5g的矿粉加入500ml无水乙醇中超声60min。加入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甲氧硅烷)0.01g,在80℃下加热搅拌12h。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悬浮液用离心机离心分离,除去得到的上层清液,将离心得到的固体重新溶于无水乙醇,再一次离心分离,重复3-5次。然后使用去离子水重复上述步骤,以除去残余的偶联剂,得到偶联剂改性的矿粉。
(2)将2g氧化石墨加入到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60-120min,超声1-2h,配置成4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
(3)将5ml氧化石墨烯溶液逐滴加入到偶联剂改性的矿粉中,随着氧化石墨烯的加入,改性矿粉与氧化石墨烯由于静电作用共沉到溶液底部。去除上层溶液,将下层固体在45-60℃下真空干燥24h,即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矿粉。
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包覆矿粉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氧化石墨烯片层包覆在矿粉表面。
实施例3
(1)将0.1g的铝粉加入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甲氧硅烷)0.01g中,在80℃下加热搅拌12h。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取出硅烷偶联剂并使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以除去残余的偶联剂,得到偶联剂改性的铝粉。
(2)将2g氧化石墨加入到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60-120min,超声1-2h,配置成4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
(3)将5ml氧化石墨烯溶液逐滴加入到偶联剂改性的中,随着氧化石墨烯的加入,改性铝粉与氧化石墨烯由于静电作用共沉到溶液底部。去除上层溶液,将下层固体在45-60℃下真空干燥24h,即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铝粉。
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包覆铝粉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氧化石墨烯片层包覆在铝粉表面。
实施例4
(1)将2g的硅灰加入500ml无水乙醇中超声60min。加入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甲氧硅烷)0.2g,在80℃下加热搅拌12h。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悬浮液用离心机离心分离,除去得到的上层清液,将离心得到的固体重新溶于无水乙醇,再一次离心分离,重复3-5次。然后使用去离子水重复上述步骤,以除去残余的偶联剂,得到偶联剂改性的硅灰。
(2)将2g氧化石墨加入到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60-120min,超声1-2h,配置成4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
(3)将10ml氧化石墨烯溶液逐滴加入到偶联剂改性的硅灰中,随着氧化石墨烯的加入,改性硅灰与氧化石墨烯由于静电作用共沉到溶液底部。去除上层溶液,将下层固体在45-60℃下真空干燥24h,即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硅灰。
(4)采用水灰比0.4,氧化石墨烯改性硅灰等量取代2%,4%,6%,8%的水泥。硅灰与水泥总重300g。加入水,加入氧化石墨烯硅灰,低速搅拌60s后,加入水泥,低速搅拌60s,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测试其流动性,流变性等性能。将水泥净浆加入到标准试件中,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28天,测定其抗压强度。
本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包覆硅灰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和投射电镜图如图4,5所示,可以看出氧化石墨烯片层包覆在硅灰表面。
本实施例中的不同掺量的硅灰和氧化石墨烯改性硅灰对水泥流动性的影响如表1所示,随着硅灰掺量增加,流动度减小。相同掺量的改性硅灰比纯硅灰的流动度大。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硅灰相对于直接掺加氧化石墨烯及硅灰对于流动性有所提高。主要是由于硅灰颗粒小,比表面积大,需水量增加,流动性降低;而将氧化石墨烯改性硅灰加入到水泥中,首先由于氧化石墨烯在硅灰颗粒表面包覆,起到了颗粒润滑的作用即“形态效应”,而且在硅灰表面的氧化石墨烯的表面活性可以使其在水泥颗粒附近吸附,由于表面电荷的排斥,释放颗粒间多余的水,使得水泥颗粒分散,流动性提高。可以看出相同的掺量,氧化石墨烯改性硅灰水泥的强度更高。说明氧化石墨烯改性硅灰性能得到了改善。
表1不同掺量的硅灰/改性硅灰的水泥净浆的流动度和28天强度
实施例5
(1)将1g的粉煤灰加入500ml无水乙醇中超声30min。加入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甲氧硅烷)0.05g,在60℃下加热搅拌24h。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悬浮液用离心机离心分离,除去得到的上层清液,将离心得到的固体重新溶于无水乙醇,再一次离心分离,重复3-5次。然后使用去离子水重复上述步骤,以除去残余的偶联剂,得到偶联剂改性的粉煤灰。
(2)将2.5g氧化石墨加入到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90min,超声1.5h,配置成5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
(3)将10ml氧化石墨烯溶液逐滴加入到偶联剂改性的粉煤灰中,随着氧化石墨烯的加入,改性粉煤灰与氧化石墨烯由于静电作用共沉到溶液底部。去除上层溶液,将下层固体在45-60℃下真空干燥24h,即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粉煤灰。
实施例6
(1)将1g的粉煤灰加入500ml无水乙醇中超声45min。加入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甲氧硅烷)0.06g,在90℃下加热搅拌15h。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悬浮液用离心机离心分离,除去得到的上层清液,将离心得到的固体重新溶于无水乙醇,再一次离心分离,重复3-5次。然后使用去离子水重复上述步骤,以除去残余的偶联剂,得到偶联剂改性的粉煤灰。
(2)将1.5g氧化石墨加入到5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120min,超声2h,配置成3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
(3)将10ml氧化石墨烯溶液逐滴加入到偶联剂改性的粉煤灰中,随着氧化石墨烯的加入,改性粉煤灰与氧化石墨烯由于静电作用共沉到溶液底部。去除上层溶液,将下层固体在45-60℃下真空干燥24h,即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粉煤灰。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微粒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加热反应,冷却,分离,即得到偶联剂改性微粒;
(2)取氧化石墨分散于水中,配成氧化石墨烯溶液;
(3)将步骤(2)配成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滴入步骤(1)制得的偶联剂改性微粒中,直至溶液透明,偶联剂改性微粒全部沉淀,分离,干燥,即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微粒为硅灰、粉煤灰、矿粉或铝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甲氧硅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60-90℃,反应时间为12-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微粒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5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微粒分散于无水乙醇的方法为:超声处理30-60min;
步骤(2)中氧化石墨分散于水的方法为:搅拌60-120min,超声1-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为3-5mg/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分离干燥为:去除上层溶液后,取出下层固定在45-60℃下真空干燥24h。
CN201610965451.8A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5876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5451.8A CN106587691A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5451.8A CN106587691A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87691A true CN106587691A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90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5451.8A Pending CN106587691A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87691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9042A (zh) * 2017-06-17 2017-09-26 盐城师范学院 一种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935516A (zh) * 2017-11-17 2018-04-2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的微膨胀注浆料
CN108690220A (zh) * 2018-06-21 2018-10-23 安徽雪城超细碳酸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接枝改性碳酸钙
CN111082036A (zh) * 2019-12-31 2020-04-28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氧化石墨烯包覆硅的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和锂离子电池
CN112047700A (zh) * 2020-09-14 2020-12-08 江西龙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道桥快速维修加固胶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6016A (zh) * 2021-06-29 2021-09-2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混凝土抗干缩碳基纳米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72987A (zh) * 2021-08-25 2021-12-10 陕西正元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灰的改性方法及制得的改性粉煤灰
CN114956638A (zh) * 2022-08-02 2022-08-30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电匀质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60878A (zh) * 2022-07-28 2022-10-11 赣州市南康区拓康工程项目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外墙用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36307A (zh) * 2022-10-27 2022-12-30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抗渗海工混凝土的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5472A (zh) * 2022-12-30 2023-06-23 福建省三棵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掺加纳米石墨烯改性粉煤灰的高环保高抗裂型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89406A (zh) * 2023-03-11 2023-09-22 南通大学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包覆粉煤灰改性水泥基的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74243A (zh) * 2023-07-19 2023-10-13 武汉树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处理地基混合浆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7923907A (zh) * 2024-03-25 2024-04-26 山东华信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3239A (zh) * 2011-05-20 2012-02-08 四川大学 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无机粒子核/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0154A (zh) * 2012-04-28 2012-09-12 常州大学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修饰方法
CN105542228A (zh) * 2016-01-31 2016-05-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功能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3239A (zh) * 2011-05-20 2012-02-08 四川大学 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无机粒子核/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0154A (zh) * 2012-04-28 2012-09-12 常州大学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修饰方法
CN105542228A (zh) * 2016-01-31 2016-05-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功能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程军: "《通用塑料手册》", 31 May 2017,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9042A (zh) * 2017-06-17 2017-09-26 盐城师范学院 一种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935516A (zh) * 2017-11-17 2018-04-2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的微膨胀注浆料
CN107935516B (zh) * 2017-11-17 2020-04-2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的微膨胀注浆料
CN108690220A (zh) * 2018-06-21 2018-10-23 安徽雪城超细碳酸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接枝改性碳酸钙
CN111082036A (zh) * 2019-12-31 2020-04-28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氧化石墨烯包覆硅的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和锂离子电池
CN111082036B (zh) * 2019-12-31 2021-01-12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氧化石墨烯包覆硅的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和锂离子电池
CN112047700A (zh) * 2020-09-14 2020-12-08 江西龙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道桥快速维修加固胶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6016A (zh) * 2021-06-29 2021-09-2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混凝土抗干缩碳基纳米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72987A (zh) * 2021-08-25 2021-12-10 陕西正元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灰的改性方法及制得的改性粉煤灰
CN115160878A (zh) * 2022-07-28 2022-10-11 赣州市南康区拓康工程项目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外墙用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56638A (zh) * 2022-08-02 2022-08-30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电匀质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6307A (zh) * 2022-10-27 2022-12-30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抗渗海工混凝土的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6307B (zh) * 2022-10-27 2024-01-23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抗渗海工混凝土的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5472A (zh) * 2022-12-30 2023-06-23 福建省三棵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掺加纳米石墨烯改性粉煤灰的高环保高抗裂型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89406A (zh) * 2023-03-11 2023-09-22 南通大学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包覆粉煤灰改性水泥基的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74243A (zh) * 2023-07-19 2023-10-13 武汉树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处理地基混合浆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7923907A (zh) * 2024-03-25 2024-04-26 山东华信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7691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微粒的制备方法
CN104016361B (zh) 两亲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
CN105887491A (zh) 一种超疏水喷涂透明溶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022348A (zh) 一种疏水改性碳纳米管制备稠油降粘剂的方法
CN107879348A (zh) 一种新型绿色的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CN105140044B (zh) 一种制备石墨烯基氧化镍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3682286A (zh) 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及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77921B (zh) 生物微流控芯片3d打印电极材料与3d打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2600A (zh) 用于水处理的具有高重复利用性的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0026093A (zh) 一种PET-SiO2超疏水膜的制备方法
CN106058038A (zh) 一种电致动薄膜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801281A (zh) 油水分离用棉花的制备方法
CN109368678A (zh) 一种氢氧化钙/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430222B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5501B (zh) 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液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6244A (zh) 一种合成Janus石墨烯的方法
CN101670255A (zh) 超浓乳液法制备功能化磁性高分子微球的方法
CN110423298A (zh) 一种油水分离用SiO2/聚苯乙烯复合多孔材料制备方法
JP4548598B2 (ja) 磁性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生化学用担体
CN110527323A (zh) 一种利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的纳米杂化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1042B (zh) 一种纳米尺寸矿物掺合料的分散及表面处理方法
CN106084775A (zh) 三层囊泡状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4278A (zh) 一种无机纳米粉体表面亲油改性方法
CN108807872A (zh) 一种笼状小球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775819A (zh) 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酯高分子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