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5836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75836A CN106575836A CN201580044347.9A CN201580044347A CN106575836A CN 106575836 A CN106575836 A CN 106575836A CN 201580044347 A CN201580044347 A CN 201580044347A CN 106575836 A CN106575836 A CN 1065758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cloudy
- plane
- shell
- ma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Bases or cases for heavy duty; Bases or cases for high voltage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corona or arcing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阴连接器(2)的阴壳(20)的阴端子容纳室(21)使供阳端子(40)插入的插入口(22a)向同一个方向开口。阴壳(20)包括:每个阴端子容纳室(21)的筒体(22);使相邻的2个筒体(22)连结的连结部(23);以及连将结部(23)的插入口(22a)侧的端部作为底部(24a),在从插入口(22a)侧到底部(24a)之间将所述相邻的2个筒体(22)分割的切除(24)。阳连接器(3)的阳壳(50)在阴侧容纳室(51)内包括随着进行连接器接合而插入到切除部(24)的壁部(53)。而且,切除部(24)使从插入口(22a)侧到底部(24a)之间的切除深度为如下深度:将相邻的2个筒体(22)的被分割的部分的连接器接合时的弯曲量抑制到预定量以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有的连接器在将阴连接器与阳连接器接合时,在多个部位形成有阴端子与阳端子之间的电连接部(专利文献1-3)。而且,在这种连接器中,需要抑制在该连接部间产生漏电。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形成有2个以上的电连接部的连接器。在该连接器的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中分别设置有:相邻的2个端子容纳室;与该各端子容纳室个别地嵌合的端子。在该连接器中,为了抑制在相邻的2个电连接部间产生漏电,而在该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如下构成。在阴连接器中,在相邻的2个端子容纳室之间设置有在阴连接器与阳连接器之间的接合方向延伸的空间部。另一方面,在阳连接器中,在从相邻的2个端子容纳室突出的各阳端子的末端部分(触片)之间,设置有从端子容纳室的壁面向所述接合方向延伸的漏电防止片。在该连接器中,通过向该空间部插入漏电防止片,从而扩大相邻的2个电连接部间的爬电距离,抑制在该连接部间产生漏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260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1/004423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894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可是,作为阴连接器的空间部,可以想到有的空间部是将插入的漏电防止片的周围覆盖的贯通孔、凹状部,也可以想到有的空间部是使相邻的2个端子容纳室分割这样的切除部的形状。在空间部为前者形状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将插入的漏电防止片的周围覆盖的壁,因此,即使对端子容纳室施加外力,空间部的形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也较低,能够将相邻的2个端子容纳室间的位置关系保持为期望的状态。与之相对,在空间部为后者的切除部那样的情况下,由于在插入的漏电防止片的周围存在没有壁的场所,因此,对端子容纳室施加外力时,空间部的形状会变化,相邻的2个端子容纳室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相对于期望的状态发生变化。而且,该位置关系的变化在插入有阳端子的末端部分的阴连接器侧的开口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将阴连接器与阳连接器接合时的作业性有可能下降。例如,以往的连接器中,由于与漏电防止片、阳端子的末端部分的长度相比,使空间部的延伸量大幅增大,因此,在该空间部是切除状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外力而使相邻的2个端子容纳室间弯曲。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扩大相邻的2个电连接部间的爬电距离,并且抑制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下降。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阴连接器,所述阴连接器包括阴壳和多个阴端子,所述阴壳形成有多个分别容纳该阴端子的阴端子容纳室;以及阳连接器,所述阳连接器包括阳壳和阳端子,所述阳壳形成有在连接器接合后容纳所述阴壳的至少一部分的阴侧容纳室,所述阳端子向该阴侧容纳室内突出地配置,且其突出部分在连接器接合后与所述阴端子分别抵接,各个所述阴端子容纳室使供所述阳端子插入的插入口向同一个方向开口,所述阴壳包括:形成所述阴端子容纳室的每个该阴端子容纳室的筒体;使相邻的2个该筒体连结的连结部;以及将该连结部的所述插入口侧的端部作为底部,在从该插入口侧到该底部之间将所述相邻的2个筒体分割的切除部,所述阳壳在所述阴侧容纳室内包括壁部,所述壁部随着进行连接器接合而插入到所述切除部,成为所述相邻的2个筒体之间的间隔板,所述切除部使从所述插入口侧到所述底部之间的切除深度为如下深度:将相邻的2个所述筒体的被分割的部分的连接器接合时的弯曲量抑制到预定量以内。
此处,优选的是所述弯曲量是相邻的2个所述筒体的各自的所述插入口的预定位置的间隔的变化量,所述预定量设定在使得所述阳端子在连接器接合时能够进入到所述插入口的所述弯曲量的范围内。
另外,优选的是在将所述阴连接器或者所述阳连接器配置在作为连接器设置对象的设备的壳体上的情况下,将所述筒体沿着该壳体中的连接器设置场所的外形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该相邻的2个筒体之间设置有所述连结部和所述切除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能够利用在连接器接合后插入到阴壳的切除部的阳壳的壁部,扩大将该切除部和壁部夹在其间地相邻的2个电连接部间的爬电距离。而且,由于该连接器将该切除部的切除深度设定为如下深度:能够将相邻的2个筒体的被分割的部分的连接器接合时的弯曲量抑制到预定量以内,因此,能够抑制在连接器接合时阳端子难以插入到阴端子等这样的接合作业性的下降。因此,该连接器能够扩大相邻的2个电连接部间的爬电距离,并抑制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接合后的状态与该连接器的设置对象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接合后的状态与该连接器的设置对象的俯视图。
图3是以图2的X-X线切开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阴壳的立体图。
图6是从末端侧观察实施方式的阴壳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阳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变形例的阴壳的立体图。
图10是从末端侧观察变形例的阴壳的平面图。
图11是示出变形例的阳壳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变形例的阳壳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变形例的阳壳的平面图。
图14是参考例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参考例的连接器的平面图。
图16是从阳端子插入口侧观察阴壳的平面图。
图17是从阴壳的插入口侧观察阳壳的平面图。
图18是说明阴壳的外周面的各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9是说明阳壳的阴侧容纳室的内周面的各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201:连接器
2、202:阴连接器
3、203:阳连接器
10:阴端子
10A:第1阴端子
10B:第2阴端子
10C:第3阴端子
20、120:阴壳
21:阴端子容纳室
21A、121A:第1阴端子容纳室
21B、121B:第2阴端子容纳室
21C、121C:第3阴端子容纳室
22:筒体
22a、122a:插入口
22A、122A:第1筒体
22B、122B:第2筒体
22C、122C:第3筒体
23:连结部
23A、123A:第1连结部
23B、123B:第2连结部
24:切除部
24a、124a:底部
24A、124A:第1切除部
24B、124B:第2切除部
40:阳端子
40A:第1阳端子
40B:第2阳端子
40C:第3阳端子
50、150:阳壳
51、151:阴侧容纳室
53:壁部
53A、153A:第1壁部
53B、153B:第2壁部
121D:第4阴端子容纳室
122D:第4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8来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之一。
图1至图3的附图标记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该连接器1用于电线与电线连接,包括至少2个电气性的阴阳间的连接部(即端子极数)。该连接器1包括阴连接器2和阳连接器3。在该连接器1中,将该阴连接器2与阳连接器3接合(以下记作“连接器接合”),从而在它们相互间形成电气性的阴阳间的连接部。
如图4所示,阴连接器2具有多个阴端子10;以及将该阴端子10容纳在内部的阴壳20。在该阴连接器2中,在该阴端子10上连结有电线30。图5和图6示出阴壳20。另一方面,如图7和图8所示,阳连接器3具有多个阳端子40;以及将该阳端子40容纳在内部的阳壳50。该阳端子40在该阳壳50的后述的阴侧容纳室51内突出地配置,其突出部分(末端部分)在连接器接合时与阴端子10分别抵接。在该阳连接器3中,在该阳端子40上连结有电线(未图示)。该例子的阴连接器2包括3个阴端子10(第1至第3阴端子10A、10B、10C),对该各个阴端子10分别个别地电连接有电线30(30A、30B、30C)。另外,该例子的阳连接器3包括3个阳端子40(第1至第3阳端子40A、40B、40C),对该各个阳端子40分别个别地电连接有电线。
首先说明阴连接器2。
阴端子10是将导电性的金属板材成型为预定的阴型形状的端子配件。该阴端子10具有供阳端子40插入的箱体11(图4)。该箱体11被成型为至少一端开口的方筒状,将该开口用作阳端子40的插入口。在该箱体11中,从该插入口向自身的内部空间插入阳端子40,形成与该阳端子40的电连接。该箱体11与阳端子40之间的电连接构造利用该技术领域的已知构造即可。例如,在阴端子10中,利用在该箱体11内的弹簧力来保持与阳端子40的电连接状态。电线30从该箱体11观察时配置在阳端子40的插入口的相反侧,压接在该阴端子10上以便确保与阴端子10的电连接。
在阴壳20中,形成多个分别容纳该阴端子10的空间(以下记作“阴端子容纳室”)21。该阴壳20包括:形成该阴端子容纳室21的每个该阴端子容纳室21的筒体22;以及使相邻的2个筒体22连结的连结部23。阴壳20可以说是该筒体22的集合体,用连结部23使各筒体22一体化。该阴壳2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的高分子材料成型。
筒体22是两端开口的方筒状的箱体,其内部空间被用作阴端子容纳室21。在该筒体22中,一端的开口成为连接器接合时阳端子40的插入口22a。该一端是从阴连接器2观察的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方向上的端部。在该阴壳20中,在使各插入口22a向同一个方向开口的状态下,将各阴端子容纳室21(各筒体22)并列配置,使各阴端子容纳室21(各筒体22)的各自的延伸方向(轴线方向)一致。在该阴壳20中,以各插入口22a大致平齐的方式配置各阴端子容纳室21(各筒体22)。
阴端子10以箱体11上的阳端子40的插入口为起始,从筒体22的另一端的开口插入到阴端子容纳室21内的预定位置。该预定位置是使箱体11上的阳端子40的插入口接近到筒体22上的阳端子40的插入口22a的位置。插入的阴端子10在该筒体22内的预定位置的保持状态由锁定机构(未图示)维持。该锁定机构例如包括:设置在筒体22内的能弹性变形的突起部(卡定矛);设置在箱体11上且供该突起部在预定位置插入的贯通孔(卡定矛孔)。在连接器接合时,阳端子40经由筒体22的插入口22a插入到箱体11的插入口,之后向箱体11的内部空间插入。
进一步,该阴壳20包括切除部24,切除部24以连结部23的插入口22a侧的端部为底部24a,在从该插入口22a侧到该底部24a之间将所述相邻的2个筒体22分割。换言之,在从该切除部24的底部24a到筒体22的另一端之间延伸有连结部23。即,在相邻的2个筒体22之间,在一端侧(插入口22a侧)24设置有切除部,并且在另一端侧设置有连结部23。
此处,在阴壳20中,该切除部24的深度(以下记作“切除深度”)过深时,在外力作用在将该切除部24夹在其间而相邻的2个筒体22的被分割的部分(以下记作“分割部分”)的情况下,在该分割部分有可能产生弯曲。切除深度是切除部24的从插入口22a侧到底部24a之间的距离,是从包含相邻的2个筒体22的插入口22a侧的端面的虚拟平面到底部24a之间的最短距离。该外力例如有的情况下在连接器接合时从保持阴连接器2的接合作业者或者接合作业夹具等进行作用,有的情况下在连接器接合时作为来自接触的阳壳50的反作用的力进行作用。
因此,该切除深度被设定为将分割部分的连接器接合时的弯曲量抑制为预定量以内的深度。该弯曲量例如为相邻的2个筒体22的各自的插入口22a上的预定位置(中央部分等)的间隔的变化量。该预定量为不损害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的大小。例如,该预定量设定在即使连接器接合时在分割部分产生了弯曲,阳端子40也能进入筒体22的插入口22a的弯曲量的范围内。
具体而言,该例子的连接器1包括3个端子极数(电连接部)。因此,在该例子的阴壳20中设置有:容纳第1阴端子10A的第1阴端子容纳室21A;容纳第2阴端子10B的第2阴端子容纳室21B;以及容纳第3阴端子10C的第3阴端子容纳室21C。该阴壳20具有:形成第1阴端子容纳室21A的第1筒体22A;形成第2阴端子容纳室21B的第2筒体22B;以及形成第3阴端子容纳室21C的第3筒体22C。
例如,如图1等所示,该连接器1配置在成为连接器设置对象的设备的壳体CA上。作为连接器设置对象的设备例如是经由该连接器1成为电力供给对象的设备。例如,如图1等所示,连接器1配置在至少将一端封闭的圆筒状的壳体CA的平面部分CAf。在该例子中,以不从该平面部分CAf伸出的方式配置连接器1。具体而言,在这样的壳体CA上配置连接器1(阴连接器2或者阳连接器3)的情况下,将各筒体22沿着壳体CA的连接器设置场所的外形隔开间隔地配置。更具体而言,将各筒体22沿着壳体CA的平面部分CAf的外形隔开间隔地配置。如该例子所示,在将阴连接器2或者阳连接器3配置在圆筒状的壳体CA上的情况下,将筒体22(该例子中是第1至第3筒体22A、22B、22C)沿着该壳体CA的平面部分CAf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该例子中,在该平面部分CAf配置有阳连接器3,对该阳连接器3接合阴连接器2。
在该例子的阴壳20中,将第1筒体22A与第2筒体22B相邻配置,并且将第1筒体22A与第3筒体22C相邻配置。而且,在该阴壳20中,将阳端子40的插入方向保持为一定的状态下,使相邻的筒体22(阴端子容纳室21)一边沿着平面部分CAf的周向一边向该平面部分CAf的内侧倾斜。在该例子中,如图2和图6所示,第1阴端子容纳室21A与壳体CA的圆形的某个切线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第1阴端子容纳室21A与壳体CA的圆形的切线方向平行是指:插入到该第1阴端子容纳室21A的第1阴端子10A的第1阳端子40A的末端部分(例如板状的触片)与壳体CA的圆形的切线方向平行。而且,配置在该第1阴端子容纳室21A的一个侧方的第2阴端子容纳室21B相对于该切线方向,以自身的轴线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地倾斜。另外,配置在第1阴端子容纳室21A的另一个侧方的第3阴端子容纳室21C相对于该切线方向,以自身的轴线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地倾斜。
在该阴壳20中,在该第1筒体22A与第2筒体22B之间设置有第1连结部23A和第1切除部24A,并且在第1筒体22A与第3筒体22C之间设置有第2连结部23B和第2切除部24B。
第1连结部23A在第1筒体22A与第2筒体22B之间与它们的轴线方向平行地延伸。第1切除部24A是将第1筒体22A与第2筒体22B之间分割的部位,设置在该第1筒体22A与第2筒体22B之间,且与第1连结部23A相比的插入口22a侧。第1连结部23A的插入口22a侧的端部成为该第1切除部24A的底部24a。该第1切除部24A的切除深度被设定为将第1筒体22A与第2筒体22B之间的分割部分的连接器接合时的弯曲量抑制到所述预定量以内的深度。另一方面,第2连结部23B在第1筒体22A与第3筒体22C之间与它们的轴线方向平行延伸。第2切除部24B是将第1筒体22A与第3筒体22C之间分割的部位,设置在该第1筒体22A与第3筒体22C之间,且与第2连结部23B相比的插入口22a侧。第2连结部23B的插入口22a侧的端部成为该第2切除部24B的底部24a。该第2切除部24B的切除深度被设定为将第1筒体22A与第3筒体22C之间的分割部分的连接器接合时的弯曲量抑制到所述预定量以内的深度。
在该阴壳20中,即使在连接器接合时外力对该各分割部分之中的至少一者进行作用,也由于能够抑制在该分割部分产生弯曲,因此,不会损害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另外,在该阴壳20中,即使在连接器接合时外力对于该各分割部分之中的至少一者进行作用,并在该分割部分产生弯曲,也由于该弯曲量被抑制到所述预定量以内,因此,不会损害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因此,在该阴连接器2中,即使设置有切除部24(第1切除部24A、第2切除部24B),也由于不会损害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因此,能够抑制其接合作业性下降。
接下来,说明阳连接器3。
阳连接器3的阳端子40是将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成型的端子配件,将其末端部分(所谓的触片)被成型为预定的棒状或者板状。在该例子中,如图7和图8所示,将末端部分成型为板状。该阳端子40的末端部分被压入到阳壳50。此外,与该阳端子40连接的电线配置在所述壳体CA中。
该阳壳5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在该阳壳50中形成有在连接器接合后容纳阴壳20的至少一部分的阴侧容纳室51。在该例子中,以收纳阴壳20内的各箱体11的方式形成阴侧容纳室51。阴侧容纳室51具有与该容纳的阴壳20的一部分的外形对应的空间形状。该阳壳50具有从外侧覆盖该阴壳20的一部分的壁部52,利用该壁部52形成阴侧容纳室51。该例子的壁部52具有与该阴壳20的一部分的外侧的外形相应的内壁面,另一方面,以不会将该一部分从内侧覆盖的方式开口。另外,外侧、内侧是在所述圆形的平面部分CAf的径向上的内外的位置关系。
在该阴侧容纳室51内配置被压入的阳端子40的末端部分。具体而言,在该阴侧容纳室51内配置有第1至第3阳端子40A、40B、40C。该第1至第3阳端子40A、40B、40C的末端部分与第1至第3阴端子10A、10B、10C的位置匹配地配置。即,第1阳端子40A的末端部分将其平面部分与壳体CA的圆形的所述切线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而且,第2阳端子40B的末端部分相对于该切线方向,以自身的延伸方向的某个轴线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地倾斜。另外,第3阳端子40C的末端部分相对于该切线方向,以自身的延伸方向的某个轴线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地倾斜。
该阴侧容纳室51内的阳端子40的末端部分由于连接器接合而被插入到阴端子10。因此,在连接器接合后,第1阴端子10A与第1阳端子40A电连接,第2阴端子10B与第2阳端子40B电连接,第3阴端子10C与第3阳端子40C电连接。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形成:第1阴端子10A与第1阳端子40A之间的电连接部(以下也记作“第1连接部”);第2阴端子10B与第2阳端子40B之间的电连接部(以下也记作“第2连接部”);以及第3阴端子10C与第3阳端子40C之间的电连接部(以下也记作“第3连接部”)。
可是,在这种连接器中,例如有的与车辆的燃料泵一起配置在燃料箱内,为了向该燃料泵进行电力供给等而被利用。即,这种连接器有时在具有上述壳体CA的设备是车辆的燃料泵的情况下被使用。因此,在这样的连接器中,需要抑制燃料在电连接部间传递,抑制该连接部间产生漏电。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被构成为将最短距离最近的电连接部间(即,相邻的电连接部间)的爬电距离设定得较大,抑制因在该连接部间的液体浸入而产生漏电。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采用以下所示的爬电距离的扩大构造。另外,爬电距离(creepagedistance)相当于2个导电性部分间(相邻的电连接部间)的沿着绝缘物的表面的最短距离。
此处,上述的阴壳20的切除部24从阳端子40的插入口22a侧将相邻的2个筒体22(阴端子容纳室21)分割。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爬电距离的扩大构造中利用该切除部24(第1切除部24A、第2切除部24B)。具体而言,该爬电距离的扩大构造包括:该切除部24;以及插入到该切除部24的壁部53。如图1等所示,该壁部53设置在阳壳50的阴侧容纳室51内,随着进行连接器接合而从插入口22a侧向切除部24插入。该壁部53从阴侧容纳室51的壁面(平面部分CAf侧的壁面)或者平面部分CAf,向从阳连接器3观察的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方向(与从阴连接器2观察的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该壁部53与切除部24的形状匹配,被成型为矩形或者方形的板状。
连接器接合后的壁部53成为将相邻的2个筒体22之间的插入口22a侧的部分从阳连接器3侧隔开的间隔板。因此,在该扩大构造中,利用插入到该切除部24的壁部53,能够扩大相邻的电连接部间的爬电距离。因此,该连接器1能够抑制因在该电连接部间的液体的浸入而产生漏电。
具体而言,在阴侧容纳室51上设置有:插入到第1切除部24A的第1壁部53A;以及插入到第2切除部24B的第2壁部53B。第1壁部53A配置在第1阳端子40A与第2阳端子40B之间,将平面部分CAf的中央部分和壁部52的内壁相连。因此,该第1壁部53A能够扩大第1连接部与第2连接部之间的爬电距离。另外,第2壁部53B配置在第1阳端子40A与第3阳端子40C之间,将平面部分CAf的中央部分和壁部52的内壁相连。因此,该第2壁部53B能够扩大第1连接部与第3连接部之间的爬电距离。另外,该例子的第1和第2壁部53A、53B被配置为以平面部分CAf的中央部分为中心的放射状。
此处,在该扩大构造中,壁部53越向切除部24的切除深度方向延伸,越能够扩大该爬电距离。即,对于该爬电距离,能够通过调整壁部53的延伸量而变更为期望的大小。但是,如上所述,对切除部24的切除深度设定有鉴于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这方面的上限深度(将分割部分在连接器接合时的弯曲量抑制到预定量以内的深度)。因此,壁部53的延伸量以该切除深度的上限深度为上限。所以,该连接器1能够不损害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就扩大相邻的2个电连接部间的爬电距离。
如上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能够扩大相邻的2个电连接部间的爬电距离,并抑制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下降。进一步,该连接器1通过采用在上述壳体CA上的配置,从而能够不导致壳体CA的体型(例如圆筒状的径向的体型)大型化,就配置多个极数的端子。即,该连接器1能够在固定的体型的壳体CA上,增加连接器1的端子极数。换言之,即使壳体CA的体型存在限制,该连接器1也能够根据期望的端子极数来适当决定各端子的配置、形状和尺寸。
[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示出了端子极数为3个。而且,在该连接器1中,即使端子极数为4个以上,各筒体22也沿着壳体CA的平面部分CAf的外形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本变形例中,说明包括4个以上的端子极数的情况下的其他形态的配置。
本变形例的连接器在包括4个以上的端子极数(电连接部)的情况下,与除了1个之外的各端子极数相关的筒体与实施方式相同地,沿着壳体CA的平面部分CAf的外形隔开间隔地配置,将与剩余的一个端子极数相关的筒体以用这些筒体包围的方式配置。在本变形例中,例举在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将端子极数增加1个的连接器的例子。图9和图10示出该连接器的阴连接器的阴壳120。图11至图13示出该连接器的阳连接器的阳壳150。
阴壳120包括第1至第4阴端子容纳室121A、121B、121C、121D。该阴壳120包括分别构成该第1至第4阴端子容纳室121A、121B、121C、121D的第1至第4筒体122A、122B、122C、122D。在阴连接器中,阴端子(未图示)插入到该第1至第4阴端子容纳室121A、121B、121C、121D。
第1至第3阴端子容纳室121A、121B、121C(第1至第3筒体122A、122B、122C),分别与实施方式的阴壳20的第1至第3阴端子容纳室21A、21B、21C(第1至第3筒体22A、22B、22C)等同。而且,第1至第3阴端子容纳室121A、121B、121C(第1至第3筒体122A、122B、122C),分别以与该第1至第3阴端子容纳室21A、21B、21C(第1至第3筒体22A、22B、22C)等同的位置关系配置。因此,在第1至第3筒体122A、122B、122C中,各阳端子(未图示)的插入口122a配置得大致平齐。
第4阴端子容纳室121D(第4筒体122D)配置在被该第1至第3筒体122A、122B、122C包围的位置,且与第1筒体122A相邻的位置。例如,在该连接器配置在上述的圆筒状的壳体CA上的情况下,该第4阴端子容纳室121D(第4筒体122D)从第1至第3筒体122A、122B、122C的集合体观察时,配置在平面部分CAf的中央附近。
在该阴壳120中,在第1筒体122A与第2筒体122B之间设置有第1连结部123A和第1切除部124A,并且在第1筒体122A与第3筒体122C之间设置有第2连结部123B和第2切除部124B。该第1和第2连结部123A、123B以及第1和第2切除124A、124B分别与实施方式的第1和第2连结部23A、23B以及第1和第2切除部24A、24B相同。因此,第1和第2切除124A、124B将其切除深度(即第1和第2切除124A、124B的底部124a的位置)设定为与实施方式的第1和第2切除部24A、24B相同。因此,在该阴连接器中,即使设置有第1切除部124A和第2切除部124B,也能够抑制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下降。
此外,该阴壳120包括隔开间隔地覆盖第1筒体122A的盖部125。在该第1筒体122A与盖部125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的第1锁定部126(图10)。该锁定机构用于在连接器接合后将阴壳120与阳壳150互相锁定。例如,该第1锁定部126是突起部,在连接器接合后进入到后述阳壳150的第2锁定部(贯通孔)152b,将阴壳120与阳壳150互相锁定。
另一方面,阳壳150包括在连接器接合时容纳阴壳120的至少一部分的阴侧容纳室151。阴侧容纳室151具有与第1至第4筒体122A、122B、122C、122D的一部分的外形对应的空间形状。该阳壳150具有:从外侧覆盖第1至第3筒体122A、122B、122C的一部分的第1壁部152A;以及从内侧覆盖第4筒体122D的第2壁部152B。第1壁部152A与实施方式的阳壳50的壁部52是等同的。但是,该第1壁部152A在覆盖第1筒体122A的部分中的从阳连接器观察的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方向的端部侧,设置有开口152a。进一步,该第1壁部152A在覆盖第1筒体122A的部分,包括上述的锁定机构的构成之一即第2锁定部152b。该第2锁定部152b是供阴壳120的第1锁定部(突起部)126在连接器接合后进入的贯通孔。
在阴侧容纳室151内设置有第1至第4压入孔151a、151b、151c、151d。在第1压入孔151a中压入有向第1阴端子容纳室121A的阴端子插入的阳端子(未图示)的末端部分。在第2压入孔151b中压入有向第2阴端子容纳室121B的阴端子插入的阳端子(未图示)的末端部分。在第3压入孔151c中压入有向第3阴端子容纳室121C的阴端子插入的阳端子(未图示)的末端部分。在第4压入孔151d中压入有向第4阴端子容纳室121D的阴端子插入的阳端子的末端部分。该各个阳端子的末端部分(触片)以在阴侧容纳室151内突出的状态配置。第1至第3压入孔151a、151b、151c的阳端子的末端部分被成型为与实施方式的第1至第3阳端子40A、40B、40C的末端部分等同的形状,以与该第1至第3阳端子40A、40B、40C的末端部分等同的位置关系配置。第4压入孔151d的阳端子的末端部分相对于第1压入孔151a的阳端子的末端部分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该第4压入孔151d的阳端子的末端部分与第1至第3压入孔151a、151b、151c的阳端子的末端部分相比,向从阳连接器观察的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方向突出。其突出量与后述第4筒体122D的插入口122a的凹陷量对应地决定。
此处,在本变形例的连接器中也设置有爬电距离的扩大构造。
例如,在阴壳120中,第4筒体122D的插入口122a相对于第1至第3筒体122A、122B、122C的插入口122a,在延伸方向(轴线方向)偏离地配置。该例子的第4筒体122D的插入口122a相对于第1至第3筒体122A、122B、122C的插入口122a,设置在凹陷到深处的位置。由此,在该连接器中,由于第1筒体122A的插入口122a和第4筒体122D的插入口122a的位置互相在延伸方向(轴线方向)偏离,因此,对于第1阴端子容纳室121A和第4阴端子容纳室121D的各自的电连接部,也互相在延伸方向(轴线方向)偏离地配置。因此,在该连接器中,由于其插入口122a的偏离,使第1阴端子容纳室121A与第4阴端子容纳室121D的各自的电连接部间的爬电距离扩大。
另一方面,对于相邻的第1筒体122A与第2筒体122B之间、以及第1筒体122A与第3筒体122C之间,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相同,扩大各电连接部间的爬电距离。即,在它们之间,利用上述的第1和第2切除124A、124B、以及分别插入到该第1和第2切除124A、124B的第1和第2壁部153A、153B,扩大各个电连接部间的爬电距离。该第1和第2壁部153A、153B的形状和配置与实施方式的第1和第2壁部53A、53B等同。但是,该第1和第2壁部153A、153B分别将第1壁部152A的内壁面与第2壁部152B连接。在该爬电距离的扩大构造中,对于爬电距离,在第1和第2切除124A、124B的切除深度的上限深度的范围内调整第1和第2壁部153A、153B的延伸量,变更为期望的大小。
这样,本变形例的连接器能够扩大相邻的2个电连接部间的爬电距离,抑制因在该电连接部间的液体浸入而产生漏电。
如上所示,该连接器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同样,能够扩大相邻的2个电连接部间的爬电距离,并抑制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下降。进一步,该连接器由于即使采用在上述壳体CA上的配置,也不会导致壳体CA的体型的大型化,能够配置多个极数的端子,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同样的效果。
[参考例]
顺便提及,在前例示的专利文献3公开了具有并列配置的3个电连接部的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阴连接器的阴壳被成型为将长方体的阴端子容纳室并联配置3个,且该3个阴端子容纳室的集合体也呈长方体状。因此,该阴壳的主要部分具有与该集合体的形状一致的长方体的外形。而且,阳壳的该阴壳的容纳室(阴侧容纳室)被成型为与该阴壳的外形相应的长方体。在这样的连接器中,在设计阴壳的外形时,例如将阴端子容纳室的集合体的正交的某2个平面分别作为基准面,能够以该基准面为基点来决定呈长方体状的阴壳的外形的4个平面(阴端子容纳室的外壁面等)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对于阳壳,例如在与接合后的阴壳的2个基准面大致等同的位置设定基准面,并决定与该基准面对置的平面的位置即可。
与之相对,在多个阴端子容纳室互相倾斜的情况下,在阴壳中,该阴端子容纳室的外壁面彼此也同样倾斜时,不会存在与该各个外壁面对置的如上所述的共通的基准面。而且,在这样的阴壳的情况下,在容纳该阴壳的阳壳中,也不会存在这样的共通的基准面。因此,在该阴壳、阳壳中,分别任意设定所述2个基准面,以这些基准面为基点来决定阴壳的外周面(阴端子容纳室的外壁面等)的形状、阳壳中的阴侧容纳室的内周面的形状。此时,对于阴端子容纳室的外壁面,例如通过分别规定从这2个基准面到该外壁面的2个边的位置,从而决定其壁面形状。另外,在该阴壳中,规定阴端子容纳室相对于该基准面的实际或者虚拟的倾斜面,能够以该倾斜面为基点来决定阴端子容纳室的外壁面的位置。对于阴侧容纳室的内周面也一样。所以,在该情况的连接器中,在决定阴端子容纳室的外壁面的位置、阴侧容纳室的内周面的位置时,与以往相比,由于应该规定设计尺寸的部位增加,因此,相应地公差的积累会增多。因此,在该连接器中,为了能够进行阴壳与阳壳之间的接合,必须使它们之间的间隙大于以往,在接合时在阴壳与阳壳之间有可能产生偏离。
因此,此处,说明能够抑制连接器接合时阴壳与阳壳之间的偏离的连接器。
该连接器具有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所述阴连接器包括:多个阴端子;和形成有多个分别容纳该阴端子的阴端子容纳室的阴壳,所述阳连接器包括:形成有在连接器接合后容纳所述阴壳的至少一部分的阴侧容纳室的阳壳;和在该阴侧容纳室内向同一个方向突出地配置的末端部分在连接器接合后与所述阴端子分别抵接的阳端子。而且,所述各阴端子容纳室之中的至少1者包括如下阳端子插入口,该阳端子插入口相对于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的互相正交的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和其他所述阴端子容纳室的阳端子插入口倾斜。所述阴壳具有包括与连接器接合方向平行且相对于所述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倾斜的倾斜面的外周面,所述阴壳在该外周面的至少所述阳端子插入口侧包括:与所述第1虚拟基准面平行的阴侧第1平面;作为与该阴侧第1平面的相反方向的平面,相对于包含该阴侧第1平面的阴侧第1虚拟平面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的阴侧第2平面;与所述第2虚拟基准面平行的阴侧第3平面;以及作为该阴侧第3平面的相反方向的平面,相对于包含该阴侧第3平面的阴侧第2虚拟平面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的阴侧第4平面。所述阳壳在所述阴侧容纳室的内周面包括:在连接器接合后与所述阴侧第1平面、所述阴侧第2平面、所述阴侧第3平面、所述阴侧第4平面及所述倾斜面分别对置的阳侧第1平面、阳侧第2平面、阳侧第3平面、阳侧第4平面及倾斜面。所述阴侧第1平面与所述阳侧第1平面之间的间隙、所述阴侧第2平面与所述阳侧第2平面之间的间隙、所述阴侧第3平面与所述阳侧第3平面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阴侧第4平面与所述阳侧第4平面之间的间隙在可以进行连接器接合的范围内减小。
此处,在该连接器中,优选的是,所述阴侧第1平面、所述阴侧第2平面、所述阴侧第3平面、和所述阴侧第4平面被配置为:所述各阴端子容纳室被包含在由所述阴侧第1虚拟平面、所述阴侧第2虚拟平面、包含所述阴侧第2平面阴侧第3虚拟平面、和包含所述阴侧第4平面的阴侧第4虚拟平面包围的矩形区域内。
另外,连接器与该例子同样,具有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所述阴连接器包括:多个阴端子;和形成有多个分别容纳该阴端子的阴端子容纳室的阴壳,所述阳连接器包括:形成有在连接器接合后容纳所述阴壳的至少一部分的阴侧容纳室的阳壳;和在该阴侧容纳室内向同一个方向突出地配置的末端部分在连接器接合后与所述阴端子分别抵接的阳端子,但连接器也可以如下这样构成。在该情况下,所述各阳端子的所述末端部分之中的至少1者相对于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的互相正交的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和其他所述阳端子的所述末端部分倾斜。所述阳壳的所述阴侧容纳室具有包括与连接器接合方向平行且相对于所述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倾斜的倾斜面的内周面,在该内周面包括:与所述第1虚拟基准面平行的阳侧第1平面;作为与该阳侧第1平面相反方向的平面,相对于包含该阳侧第1平面的阳侧第1虚拟平面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的阳侧第2平面;与所述第2虚拟基准面平行的阳侧第3平面;以及作为与该阳侧第3平面相反方向的平面,相对于包含该阳侧第3平面的阳侧第2虚拟平面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的阳侧第4平面。所述阴壳在外周面的至少所述阴端子容纳室的阳端子插入口侧包括:在连接器接合后与所述阳侧第1平面、所述阳侧第2平面、所述阳侧第3平面、所述阳侧第4平面、及所述倾斜面分别对置的阴侧第1平面、阴侧第2平面、阴侧第3平面、阴侧第4平面、及倾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阳侧第1平面与所述阴侧第1平面之间的间隙、所述阳侧第2平面与所述阴侧第2平面之间的间隙、所述阳侧第3平面与所述阴侧第3平面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阳侧第4平面与所述阴侧第4平面之间的间隙在可以进行连接器接合的范围内减小。
此处,在该连接器中,优选的是,所述阳侧第1平面、所述阳侧第2平面、所述阳侧第3平面、及所述阳侧第4平面被配置为:所述各阳端子被包含在由所述阳侧第1虚拟平面、所述阳侧第2虚拟平面、包含所述阳侧第2平面阳侧的第3虚拟平面、包含所述阳侧第4平面的阳侧第4虚拟平面包围的矩形区域内。
在这些连接器中,优选的是,所述阴壳在所述外周面包括向连接器接合方向延伸的突出部,所述阳壳在所述阴侧容纳室的内周面包括在连接器装拆时引导所述突出部的槽部。
另外,在该连接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突出部的壁面和与该壁面对置的所述槽部的壁面之间的间隙在可以进行连接器接合的范围内减小。
下面,详细说明这些连接器。
图14和图15的附图标记201示出该参考例的连接器。该连接器201用于电线与电线连接,包括至少2个电气性的阴阳间的连接部(即端子极数)。该连接器201包括阴连接器202和阳连接器203。在该连接器201中,通过将该阴连接器202与阳连接器203接合(连接器接合),从而在它们相互间形成电气性的阴阳间的连接部。
阴连接器202具有:多个阴端子210;以及将该阴端子210容纳在内部的阴壳220。在该阴连接器202中,在该阴端子210上连结电线230。此外,图15是从后述阴端子容纳室221的阴端子插入口221b侧观察连接器201的图,但为了便于图示,省略电线230。另一方面,阳连接器203具有:多个阳端子240;以及将该阳端子240容纳在内部的阳壳250。在该阳连接器203中,在该阳端子240上连结电线(未图示)。
首先说明阴连接器202。
阴端子210是将导电性的金属板材成型为预定的阴型形状的端子配件。该阴端子210具有供阳端子240插入的箱体211。该箱体211被成型为至少一端开口的方筒状,将该开口用作阳端子240的插入口。在该箱体211中,从该插入口向自身的内部空间插入阳端子240,形成与该阳端子240的电连接。该箱体211与阳端子240之间的电连接构造利用该技术领域的已知构造即可。例如,在阴端子210中,利用在该箱体211内的弹簧力来保持与阳端子240的电连接状态。电线230从该箱体211观察时配置在阳端子240的插入口的相反侧,压接在该阴端子210上以便确保与阴端子210的电连接。
阴壳22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在该阴壳220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形成有多个分别容纳阴端子210的房间(阴端子容纳室)221,为使连接器接合方向的两端开口的空间。在该阴端子容纳室221中,一端的开口成为连接器接合时的阳端子240的插入口(以下记作“阳端子插入口”)221a。该一端是从阴连接器202观察的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方向的阴端子容纳室221的端部。在该阴壳220中,使各阴端子容纳室221的延伸方向(轴线方向)与连接器接合方向一致,从而使各个阳端子插入口221a向同一个方向开口。在该阴壳220中,将各个阳端子插入口221a以大致平齐的方式配置。
此处,该阴端子容纳室221与阴端子210的箱体211的形状匹配地被形成为长方体状或者立方体状。而且,阳端子插入口221a被形成为具有与该阴端子容纳室221的截面形状(与轴线方向(连接器接合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中的各边平行的4个边的矩形或者方形。
阴端子210以箱体211上的阳端子240的插入口为起始,从阴端子容纳室221的另一端的开口(阴端子插入口221b)插入到该阴端子容纳室221内的预定位置。该预定位置是使箱体211上的阳端子240的插入口接近到阴端子容纳室221的阳端子插入口221a的位置。插入的阴端子210的在该预定位置的保持状态由锁定机构(未图示)维持。该锁定机构例如包括:设置在阴端子容纳室221的内壁面的能弹性变形的突起部(锁定矛);以及设置在箱体211上且供该突起部在预定位置插入的贯通孔(锁定矛孔)。在连接器接合时,阳端子240经由阴端子容纳室221的阳端子插入口221a插入到箱体211的插入口,之后向箱体211的内部空间插入。
接下来,说明阳连接器203。
阳连接器203的阳端子240是将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成型的端子配件,其末端部分(所谓的触片)被成型为预定的棒状或者板状。在该例子中,如图15和图17所示,将末端部分成型为板状。该阳端子240的末端部分被压入到阳壳250。该末端部分随着进行连接器接合,被插入到阴端子210的箱体211内。
该阳壳25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在该阳壳250中形成有在连接器接合后容纳阴壳220的至少一部分的阴侧容纳室251。在该例子中,以收纳阴壳220内的各箱体211的方式形成阴侧容纳室251。阴侧容纳室251具有与该被容纳的阴壳220的一部分的外形对应的空间形状。阳端子240的末端部分在该阴侧容纳室251内向同一个方向突出,在连接器接合后与阴端子210分别抵接。另外,其末端部分的突出方向与连接器接合方向一致。
顺便提及,在该连接器201的阴壳220中,各阴端子容纳室221之中的至少1者包括如下阳端子插入口221a,该阳端子插入口221a相对于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的互相正交的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P1、P2(图16)、和其他阴端子容纳室221的阳端子插入口221a倾斜。该阳端子插入口221a在与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P1、P2这两者正交的平面上倾斜。对于具有该倾斜的阳端子插入口221a的阴端子容纳室221,其截面形状(与连接器接合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具有与该倾斜的阳端子插入口221a的各边平行的4个边。而且,容纳在该倾斜的阴端子容纳室221中的阴端子210被以与该阴端子容纳室221及阳端子插入口221a的倾斜角θ1、θ2一致地倾斜的状态容纳。另一方面,插入到该倾斜的阳端子插入口221a的阳端子240的末端部分在与该倾斜角θ1、θ2一致地倾斜的状态,配置在阴侧容纳室251内。即,各阳端子240的末端部分之中的至少1者相对于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P1、P2、和其他阳端子240的末端部分倾斜。另外,该倾斜角θ1、θ2是相对于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P1、P2的角度。在该例子中,图示出相对于第1虚拟基准面P1的倾斜角θ1、θ2。
在该连接器201中,通过将阴壳220和阳壳250成型为如下形状,从而抑制连接器接合时在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
首先,说明阴壳220。
如图16所示,在阴壳220上,在外周面的至少阳端子插入口221a侧设置有:与第1虚拟基准面P1平行的阴侧第1平面222;作为该阴侧第1平面222的相反方向的平面,相对于包含该阴侧第1平面222的阴侧第1虚拟平面Pvf1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的阴侧第2平面223;与第2虚拟基准面P2平行的阴侧第3平面224;以及作为该阴侧第3平面224的相反方向的平面,相对于包含该阴侧第3平面224的阴侧第2虚拟平面Pvf2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的阴侧第4平面225。即,在该阴壳220的外周面(该外周面的至少阳端子插入口221a侧)设置有:能够以第1虚拟基准面P1为基点用1个设计尺寸和设计公差的组合来规定的阴侧第1平面222和阴侧第2平面223;以及能够以第2虚拟基准面P2为基点用1个设计尺寸和设计公差的组合来规定的阴侧第3平面224和阴侧第4平面225。另外,在该例子中,将阴侧第3平面224配置在第2虚拟基准面P2上。因此,阴侧第2虚拟平面Pvf2表示与第2虚拟基准面P2相同的平面。
这样,该阴壳220对于阴侧第1虚拟平面Pvf1与包含阴侧第2平面223的图18所示的阴侧第3虚拟平面Pvf3之间的最短距离(以下记作“阴侧第1距离”)、以及阴侧第2虚拟平面Pvf2与包含阴侧第4平面225的图18所示的阴侧第4虚拟平面Pvf4之间的最短距离(以下记作“阴侧第2距离”),能够分别将积累的设计公差的数量抑制得少,能够将在对于设计尺寸的设计公差的范围内的偏离量(即相对于设计尺寸的最大偏差)抑制为小量。即,在该阴壳220中,对于外周面上的阴侧第1平面222、阴侧第2平面223、阴侧第3平面224、和阴侧第4平面225的各自的位置,能够将积累的设计公差的数量抑制为少量,能够将在对于设计尺寸的设计公差的范围内的偏离量(相对于设计尺寸的最大偏差)抑制为小量。
接下来,说明阳壳250。例如,在该阳壳250中,将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P1、P2设定在与阴壳220大致等同的位置。
如图19所示,在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设置有:与第1虚拟基准面P1平行的阳侧第1平面252;作为该阳侧第1平面252的相反方向的平面,相对于包含该阳侧第1平面252的阳侧第1虚拟平面Pvm1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的阳侧第2平面253;与第2虚拟基准面P2平行的阳侧第3平面254;以及作为该阳侧第3平面254的相反方向的平面,相对于包含该阳侧第3平面254的阳侧第2虚拟平面Pvm2隔开间隔地平行配置的阳侧第4平面255。即,在该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设置有:能够以第1虚拟基准面P1为基点用1个设计尺寸和设计公差的组合来规定的阳侧第1平面252和阳侧第2平面253;以及能够以第2虚拟基准面P2为基点用1个设计尺寸和设计公差的组合来规定的阳侧第3平面254和阳侧第4平面255。此外,在该例子中,将阳侧第3平面254配置在第2虚拟基准面P2上。因此,阳侧第2虚拟平面Pvm2表示与第2虚拟基准面P2相同的平面。
该阳壳250对于阳侧第1虚拟平面Pvm1与包含阳侧第2平面253的图19所示的阳侧第3虚拟平面Pvm3之间的最短距离(以下记作“阳侧第1距离”)、以及阳侧第2虚拟平面Pvm2与包含阳侧第4平面255的图19所示的阳侧第4虚拟平面Pvm4之间的最短距离(以下记作“阳侧第2距离”),能够分别将积累的设计公差的数量抑制得少,能够将在对于设计尺寸的设计公差的范围内的偏离量(相对于设计尺寸的最大偏差)抑制为小量。即,在该阳壳250中,对于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上的阳侧第1平面252、阳侧第2平面253、阳侧第3平面254和阳侧第4平面255的各自的位置,能够将积累的设计公差的数量抑制为少量,能够将在对于设计尺寸的设计公差的范围内的偏离量(相对于设计尺寸的最大偏差)抑制为小量。
该阳壳250例如将从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起设置有预定的壁厚的位置作为外周面。
顺便提及,在该阳壳250中,可以将阳侧第1平面252和阳侧第2平面253之中的任意一个设定为第1虚拟基准面P1,也可以将阳侧第3平面254和阳侧第4平面255之中的任意一个设定为第2虚拟基准面P2。在这样的设定的情况下,关于阳侧第1距离、阳侧第2距离,能够将积累的设计公差的数量抑制为最小限度,能够进一步减小在对于设计尺寸的设计公差的范围内的偏离量(相对于设计尺寸的最大偏差)。因此,在该情况下,对于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上的阳侧第1平面252、阳侧第2平面253、阳侧第3平面254、和阳侧第4平面255的各自的位置,能够将积累的设计公差的数量抑制为最小限度,能够进一步减小在对于设计尺寸的设计公差的范围内的偏离量(相对于设计尺寸的最大偏差)。
在该连接器201中,使阴侧第1平面222与阳侧第1平面252互相对置,使阴侧第2平面223与阳侧第2平面253互相对置,使阴侧第3平面224与阳侧第3平面254互相对置,使阴侧第4平面225与阳侧第4平面255互相对置。
进一步,在该连接器201中,对于阴侧第1平面222与阳侧第1平面252之间的间隙、阴侧第2平面223与阳侧第2平面253之间的间隙、阴侧第3平面224与阳侧第3平面254之间的间隙、以及阴侧第4平面225与阳侧第4平面255之间的间隙,在考虑该阴侧第1平面222等的设计公差所导致的最大偏差而分别可以进行连接器接合的范围内减小。即,在该连接器201中,配置阴侧第1平面222、阴侧第2平面223、阴侧第3平面224、阴侧第4平面225、阳侧第1平面252、阳侧第2平面253、阳侧第3平面254、和阳侧第4平面255,使得它们的间隙成为这样的大小。
在阴壳220中,阴侧第1平面222与阴侧第2平面223成为互相相反方向的壁面,且阴侧第3平面224与阴侧第4平面225成为互相相反方向的壁面。另外,在阳壳250中,阳侧第1平面252与阳侧第2平面253成为互相相反方向的壁面,且阳侧第3平面254与阳侧第4平面255成为互相相反方向的壁面。因此,在该连接器201中,利用阴侧第1平面222、阴侧第2平面223、阳侧第1平面252、和阳侧第2平面253,能够将第1方向(与第1虚拟基准面P1正交的方向)上的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量抑制为小量。进一步,在该连接器201中,利用阴侧第3平面224、阴侧第4平面225、阳侧第3平面254、和阳侧第4平面255,能够将第2方向(与第2虚拟基准面P2正交的方向)的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量抑制为小量。所以,该连接器201能够确保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并抑制连接器接合时的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
在假定为未设置有这样的阴侧第1平面222等壁面的情况下,该连接器201例如由于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在连接器接合时阴壳220会对阳端子240施加无用的力,或者阴壳220与阳壳250有可能不会在正确的位置接合而在阴端子210与阳端子240之间引起接触不良。然而,该连接器201由于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量小,因此,能够抑制产生这样的问题。
此处,在阴壳220中,在其外周面设置有与连接器接合方向平行且相对于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P1、P2倾斜的倾斜面226。该倾斜面226例如是根据阴端子容纳室221的倾斜角θ1、θ2而设定的。例如,该倾斜面226是形成阴端子容纳室221的壁部的外壁面。因此,该倾斜面226具有与该倾斜角θ1、θ2等同的倾斜角、或者相对于该倾斜角θ1、θ2旋转90度的倾斜角。另外,在阳壳250中,在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设置有与连接器接合方向平行且相对于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P1、P2倾斜的倾斜面256。该倾斜面256例如是根据阳端子240的倾斜角θ1、θ2而设定的。例如,该倾斜面256配置在与阴壳220的倾斜面226对置的位置。因此,该倾斜面256具有与该倾斜角θ1、θ2等同的倾斜角、或者相对于该倾斜角θ1、θ2旋转90度的倾斜角。该连接器201即使设置有这样的倾斜面226、256,也能够确保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并减小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量。因此,该连接器201能够抑制产生如上所述的问题。
顺便提及,虽然也取决于阴侧第1平面222等各自的配置、面积等,但在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阴侧第1距离(阳侧第1距离)和阴侧第2距离(阳侧第2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与阴侧第1距离(阳侧第1距离)和阴侧第2距离(阳侧第2距离)较长的情况相比,偏离的抑制效果有时会降低。因此,在该连接器201中,优选的是,构成为该阴侧第1距离(阳侧第1距离)和阴侧第2距离(阳侧第2距离)较长。
例如,在阴壳220中,如图18所示,配置阴侧第1平面222、阴侧第2平面223、阴侧第3平面224和阴侧第4平面225,使得各阴端子容纳室221(各阳端子插入口221a)包含在矩形区域S1内。该矩形区域S1是由阴侧第1虚拟平面Pvf1、阴侧第2虚拟平面Pvf2、阴侧第3虚拟平面Pvf3、和阴侧第4虚拟平面Pvf4包围的矩形的区域。进一步,在阳壳250中,如图19所示,配置阳侧第1平面252、阳侧第2平面253、阳侧第3平面254、和阳侧第4平面255,使得各阳端子240包含在矩形区域S2内。该矩形区域S2是由阳侧第1虚拟平面Pvm1、阳侧第2虚拟平面Pvm2、阳侧第3虚拟平面Pvm3、和阳侧第4虚拟平面Pvm4包围的矩形的区域。由此,在该连接器201中,由于能够将阴侧第1距离、阳侧第1距离、阴侧第2距离、和阳侧第2距离设定得较长,因此,能够确保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并进一步抑制连接器接合时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
在虚拟这样的矩形区域S1的情况下,优选的是阴侧第1平面222和阴侧第2平面223配置在与阴壳220的外周面(该外周面的至少阳端子插入口221a侧)的第1虚拟基准面P1平行的平面之中的互相最外侧。与此同样,优选的是阴侧第3平面224和阴侧第4平面225配置在与阴壳220的外周面(该外周面的至少阳端子插入口221a侧)的第2虚拟基准面P2平行的平面之中的互相最外侧。进一步,在虚拟矩形区域S2的情况下,优选的是阳侧第1平面252和阳侧第2平面253配置在与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的第1虚拟基准面P1平行的平面之中的互相最外侧。与此同样,优选的是阳侧第3平面254和阳侧第4平面255配置在与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的第2虚拟基准面P2平行的平面之中的互相最外侧。由此,在该连接器201中,能够确保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并进一步抑制连接器接合时阴壳220和阳壳250之间的偏离。
此处,阴壳220的倾斜面226必须分别从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P1、P2规定如上所述对置的2个边的位置,与阴侧第1平面222等相比,由于积累的设计公差的数量增多,因此,相对于设计尺寸的偏离量增大。对于阳壳250的倾斜面256也一样。因此,在阴壳220中,优选的是将倾斜面226配置在矩形区域S1内,抑制阴壳220自身的体型大型化。另外,在阳壳250中,优选的是将倾斜面256配置在矩形区域S2内,基于其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来设定外周面,从而抑制阳壳250自身的体型大型化。通过这样构成,连接器201不仅能够确保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并抑制连接器接合时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还能够抑制体型大型化。
在采用该倾斜面226的配置时,在阴壳220中,例如也可以在可以确保阴壳220的要求强度的范围内,减薄阴侧第1虚拟平面Pvf1与阴端子容纳室221之间的壁厚、阴侧第2虚拟平面Pvf2与阴端子容纳室221之间的壁厚、阴侧第3虚拟平面Pvf3与阴端子容纳室221之间的壁厚、以及阴侧第4虚拟平面Pvf4与阴端子容纳室221之间的壁厚。由此,阴壳220能够进一步抑制体型大型化。另外,在采用该倾斜面256的配置时,在阳壳250中,例如也可以在可以确保阳壳250的要求强度的范围内,减薄阳侧第1虚拟平面Pvm1与阳壳250的外周面之间的壁厚、阳侧第2虚拟平面Pvm2与阳壳250的外周面之间的壁厚、阳侧第3虚拟平面Pvm3与阳壳250的外周面之间的壁厚、以及阳侧第4虚拟平面Pvm4与阳壳250的外周面之间的壁厚。由此,阳壳250能够进一步抑制体型大型化。所以,在该连接器201中,不会牺牲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就能够进一步抑制体型的大型化,并进一步抑制连接器接合时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
在该连接器201中有如下情况:与阴壳220的外周面的形状匹配地决定阳壳250的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的形状;以及与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的形状匹配地决定阴壳220的外周面的形状。
在前者的情况下,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的形状是基于阴壳220的外周面的至少阳端子插入口221a侧的形状来设定的。在该情况下,在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设置有在连接器接合后,与阴侧第1平面222、阴侧第2平面223、阴侧第3平面224、阴侧第4平面225、及倾斜面226分别对置的阳侧第1平面252、阳侧第2平面253、阳侧第3平面254、阳侧第4平面255、及倾斜面256。即,在该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以与成为其形状的基础的阴壳220的外周面同样的方式设置有:能够以第1虚拟基准面P1为基点用1个设计尺寸和设计公差的组合来规定的阳侧第1平面252和阳侧第2平面253;以及能够以第2虚拟基准面P2为基点用1个设计尺寸和设计公差的组合来规定的阳侧第3平面254和阳侧第4平面255。
在该情况下,在连接器201中,在可以进行连接器接合的范围内将阳侧第1距离相对于阴侧第1距离减小,且在可以进行连接器接合的范围内将阳侧第2距离相对于阴侧第2距离减小,从而缩小阴侧第1平面222与阳侧第1平面252之间的间隙、阴侧第2平面223与阳侧第2平面253之间的间隙、阴侧第3平面224与阳侧第3平面254之间的间隙、以及阴侧第4平面225与阳侧第4平面255之间的间隙。
在后者(与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的形状匹配地决定阴壳220的外周面的形状)的情况下,在阴壳220中,在外周面的至少阳端子插入口221a侧设置有,在连接器接合后与阳侧第1平面252、阳侧第2平面253、阳侧第3平面254、阳侧第4平面255、及倾斜面256分别对置的阴侧第1平面222、阴侧第2平面223、阴侧第3平面224、阴侧第4平面225、及倾斜面226。即,在该阴壳220的外周面(该外周面的至少阳端子插入口221a侧),以与成为其形状的基础的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同样的方式设置有:能够以第1虚拟基准面P1为基点用1个设计尺寸和设计公差的组合来规定的阴侧第1平面222和阴侧第2平面223;以及能够以第2虚拟基准面P2为基点用1个设计尺寸和设计公差的组合规定的阴侧第3平面224和阴侧第4平面225。
在该情况下,在连接器201中,在可以进行连接器接合的范围内将阴侧第1距离相对于阳侧第1距离增大,且在可以进行连接器接合的范围内将阴侧第2距离相对于阳侧第2距离增大,从而缩小阴侧第1平面222与阳侧第1平面252之间的间隙、阴侧第2平面223与阳侧第2平面253之间的间隙、阴侧第3平面224与阳侧第3平面254之间的间隙、以及阴侧第4平面225与阳侧第4平面255之间的间隙。
如上所示,该连接器201即使在阴壳220的外周面、阳壳250的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设置有倾斜面226、256,也能够确保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并抑制连接器接合时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
具体而言,此处,例举包括2个端子极数(电连接部)的连接器201。该例子的阴连接器202包括2个阴端子210(第1和第2阴端子210A、210B),对它们分别独立地电连接有电线230(230A、230B)。因此,该阴连接器202的阴壳220具有2个阴端子容纳室221(第1和第2阴端子容纳室221A、221B)。另外,该例子的阳连接器203包括2个阳端子240(第1和第2阳端子240A、240B),对它们分别独立地电连接有电线。在连接器接合后的连接器201中,第1阴端子210A与第1阳端子240A电连接,第2阴端子210B与第2阳端子240B电连接。因此,在该连接器201中形成有:第1阴端子210A与第1阳端子240A之间的电连接部(以下也记作“第1连接部”);以及第2阴端子210B与第2阳端子240B之间的电连接部(以下也记作“第2连接部”)。
在阴壳220的外周面,跨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的阳端子插入口221a与阴端子插入口221b之间的整个表面地设置有:2个阴侧第1平面222A、222B(222);2个阴侧第2平面223A、223B(223);2个阴侧第3平面224A、224B(224);以及1个阴侧第4平面225。阴侧第1平面222A和阴侧第2平面223A以第1虚拟基准面P1为中心互相对置。阴侧第1平面222B和阴侧第2平面223B以第1虚拟基准面P1为中心互相对置。
在阳壳250的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设置有:2个阳侧第1平面252A、252B(252);2个阳侧第2平面253A、253B(253);2个阳侧第3平面254A、254B(254);以及1个阳侧第4平面255。阳侧第1平面252A和阳侧第2平面253A以第1虚拟基准面P1为中心互相对置。阳侧第1平面252B和阳侧第2平面253B以第1虚拟基准面P1为中心互相对置。
在该连接器201中,使阴侧第1平面222A、222B与阳侧第1平面252A、252B分别对置,使阴侧第2平面223A、223B与阳侧第2平面253A、253B分别对置。进一步,在该连接器201中,使阴侧第3平面224A、224B与阳侧第3平面254A、254B分别对置,使阴侧第4平面225与阳侧第4平面255分别对置。在该连接器201中,由于能够将这些各平面的位置的偏差抑制得小,因此能够确保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并减小这些对置的平面间的间隙。因此,该连接器201能够确保其接合作业性,并将连接器接合时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抑制为小量。
进一步,在该阴壳220的外周面,跨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的阳端子插入口221a与阴端子插入口221b之间的整个表面地,在矩形区域S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倾斜面226A、226B、226C、226D、226E、226F(226)。另外,在该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在矩形区域S2的内侧也设置有多个倾斜面256A、256B、256C、256D、256E、256F(256)。在该连接器201中,该倾斜面226A、226B、226C、226D、226E、226F与倾斜面256A、256B、256C、256D、256E、256F分别对置。在该连接器201中,将多个倾斜面226A、226B、226C、226D、226E、226F设置在矩形区域S1的内侧,并且将多个倾斜面256A、256B、256C、256D、256E、256F设置在矩形区域S2的内侧。因此,该连接器201能够确保连接器接合时的接合作业性,且抑制体型大型化,并抑制连接器接合时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
在阴壳220的外周面,除了上述面之外,跨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的阳端子插入口221a与阴端子插入口221b之间的整个表面地,还设置有与第2虚拟基准面P2平行的多个平面227A、227B、227C。这些平面227A、227B、227C配置在矩形区域S1的内侧。进一步,在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除了上述面之外,还设置有与第2虚拟基准面P2平行的多个平面257A、257B、257C。这些平面257A、257B、257C配置在矩形区域S2的内侧。平面227A、227B、227C分别与平面257A、257B、257C对置。
此处,阴壳220的平面227A由于与阴侧第4平面225成对,从而能够与阴侧第3平面224A、224B等同地处理。即,该平面227A能进行与阴侧第3平面224A、224B等同的设定。另外,阴壳220的平面227B、227C由于与阴侧第3平面224A、224B成对,从而能够与阴侧第4平面225等同地处理。即,该平面227B、227C能进行与阴侧第4平面225等同的设定。进一步,阳壳250的平面257A由于与阳侧第4平面255成对,从而能够与阳侧第3平面254A、254B等同地处理。即,该平面257A能进行与阳侧第3平面254A、254B等同的设定。另外,阳壳250的平面257B、257C由于与阳侧第3平面254A、254B成对,从而能够与阳侧第4平面255等同地处理。即,该平面257B、257C能进行与阳侧第4平面255等同的设定。因此,该平面227A、227B、227C和平面257A、257B、257C能够用于抑制连接器接合时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偏离。但是,该平面227A、227B、227C和平面257A、257B、257C不用于设定矩形区域S1、S2。
阴侧第1平面222A和阴侧第3平面224A分别由2个平面构成,这2个平面形成向与第1虚拟基准面P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长方体状的延伸部228A(图16)。作为该延伸部228A的其他平面,存在所述平面227B。阴侧第3平面224A与平面227B在与第2虚拟基准面P2正交的方向对置。另外,阴侧第2平面223A和阴侧第3平面224B分别由2个平面构成,这2个平面形成向与第1虚拟基准面P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长方体状的延伸部228B。作为与该延伸部228B的其他平面,存在所述平面227C。阴侧第3平面224B与平面227C在与第2虚拟基准面P2正交的方向对置。
在该阴壳220中,利用形成矩形区域S1的阴侧第1平面222A、222B和阴侧第2平面223A、223B和阴侧第3平面224A、224B、和阴侧第4平面225,能够将其外周面的最外形的偏差抑制为小量,抑制体型大型化。另外,在该阳壳250中,利用形成矩形区域S2的阳侧第1平面252A、252B和阳侧第2平面253A、253B和阳侧第3平面254A、254B、和阳侧第4平面255,能够将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的形状的偏差抑制为小量。因此,该阳壳250能够抑制其体型大型化。
顺便提及,在该连接器201中,在阴壳220的外周面设置有2个突出部229A、229B,并且,在阴侧容纳室251的内周面设置有覆盖各突出部229A、229B的槽部259A、259B。该突出部229A、229B和槽部259A、259B用于防止阴壳220与阳壳250之间的装拆时(连接器装拆时)的扭动。因此,突出部229A、229B跨沿着连接器接合方向的阳端子插入口221a与阴端子插入口221b之间的整个表面地延伸。而且,槽部259A、259B在连接器接合方向延伸,还具有在该连接器装拆时作为引导突出部229A、229B的引导部的功能。进一步,在可以进行连接器接合的范围内,减小该突出部229A、229B的壁面和与该壁面对置的槽部259A、259B的壁面之间的间隙。由此,在该连接器201中,能够防止连接器装拆时的扭动。另外,在该连接器201中,与阴侧第1平面222A、222B等一起,能够提高防止连接器装拆时的扭动的效果。
此处,该突出部229A、229B和槽部259A、259B也可以分别具有与第1虚拟基准面P1平行的平面、以及与第2虚拟基准面P2平行的平面。在该情况下,突出部229A、229B的该平面形成矩形区域S1的边界,且槽部259A、259B的该平面形成矩形区域S2的边界。因此,在该情况下,这样抑制连接器201的体型大型化。
然而,在该例子的连接器201中,由于突出部229A、229B和槽部259A、259B具有相对于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P1、P2倾斜的倾斜面,因此,突出部229A、229B从矩形区域S1突出,且槽部259A、259B从矩形区域S2突出。因此,在增多从该矩形区域S1、S2起的突出量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连接器201的体型大型化。因此,该突出部229A、229B使其一部分从矩形区域S1突出(在该例子中为在阴侧第4平面225附近使一部分从矩形区域S1突出),从而抑制从矩形区域S1起的突出量。另外,槽部259A、259B使其一部分从矩形区域S2突出(在该例子中为在阳侧第4平面255附近使一部分从矩形区域S2突出),从而抑制从矩形区域S2起的突出量。通过这样,在该连接器201中,能够确保扭动防止功能,并抑制体型大型化。
此处,在该例子的连接器201中,在2个部位设置有扭动防止构造(基于突出部229A和槽部259A的组合的构造、以及基于突出部229B和槽部259B的组合的构造)。然而,该扭动防止构造只要能够确保其功能,至少在1个部位以上配置即可。
如上所示,在该连接器201的具体例中,使所有的阴端子容纳室221及其阳端子插入口221a相对于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P1、P2倾斜。然而,该连接器201例如也可以将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P1、P2设定为与某个阴端子容纳室221的正交的2个壁面分别平行,使其余的阴端子容纳室221相对于第1和第2虚拟基准面P1、P2倾斜。在该情况下,在阴壳220中设置有上述的配置的阴侧第1平面222、阴侧第2平面223、阴侧第3平面224、和阴侧第4平面225,在阳壳250中设置有上述的配置的阳侧第1平面252、阳侧第2平面253、阳侧第3平面254、和阳侧第4平面255。由此,即使是这样的连接器201,也能够得到与上述例子同样的效果。
Claims (3)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
阴连接器,所述阴连接器包括阴壳和多个阴端子,所述阴壳形成有多个分别容纳该阴端子的阴端子容纳室;以及
阳连接器,所述阳连接器包括阳壳和阳端子,所述阳壳形成有在连接器接合后容纳所述阴壳的至少一部分的阴侧容纳室,所述阳端子向该阴侧容纳室内突出地配置,且其突出部分在连接器接合后与所述阴端子分别抵接,
各个所述阴端子容纳室使供所述阳端子插入的插入口向同一个方向开口,
所述阴壳包括:形成所述阴端子容纳室的每个该阴端子容纳室的筒体;使相邻的2个该筒体连结的连结部;以及将该连结部的所述插入口侧的端部作为底部,在从该插入口侧到该底部之间将所述相邻的2个筒体分割的切除部,
所述阳壳在所述阴侧容纳室内包括壁部,所述壁部随着进行连接器接合而插入到所述切除部,成为所述相邻的2个筒体之间的间隔板,
所述切除部使从所述插入口侧到所述底部之间的切除深度为如下深度:将相邻的2个所述筒体的被分割的部分的连接器接合时的弯曲量抑制到预定量以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
所述弯曲量是相邻的2个所述筒体的各自的所述插入口的预定位置的间隔的变化量,
所述预定量设定在使得所述阳端子在连接器接合时能够进入到所述插入口的所述弯曲量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
在将所述阴连接器或者所述阳连接器配置在作为连接器设置对象的设备的壳体上的情况下,将所述筒体沿着该壳体中的连接器设置场所的外形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该相邻的2个筒体之间设置有所述连结部和所述切除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89919A JP6097262B2 (ja) | 2014-09-18 | 2014-09-18 | コネクタ |
JP2014-189919 | 2014-09-18 | ||
JP2014-189918 | 2014-09-18 | ||
JP2014189918A JP6045543B2 (ja) | 2014-09-18 | 2014-09-18 | コネクタ |
PCT/JP2015/074075 WO2016043000A1 (ja) | 2014-09-18 | 2015-08-26 | 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75836A true CN106575836A (zh) | 2017-04-19 |
CN106575836B CN106575836B (zh) | 2019-02-22 |
Family
ID=55533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44347.9A Active CN106575836B (zh) | 2014-09-18 | 2015-08-26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75836B (zh) |
DE (1) | DE112015004247B4 (zh) |
WO (1) | WO2016043000A1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0506A (zh) * | 1997-12-17 | 1999-06-23 | 连接器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高密度填隙式连接器系统 |
JP2003308932A (ja) * | 2002-04-17 | 2003-10-31 | Yazaki Corp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
CN101188335A (zh) * | 2006-11-20 | 2008-05-28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及其预组装方法 |
CN101369696A (zh) * | 2007-04-25 | 2009-02-18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1640348A (zh) * | 2008-07-30 | 2010-02-03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插入连接器、接收连接器、以及连接器单元 |
KR20110032881A (ko) * | 2009-09-24 | 2011-03-30 |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CN201868672U (zh) * | 2010-11-29 | 2011-06-15 | 吴远泽 | 一种防水连接器 |
CN102610956A (zh) * | 2011-01-24 | 2012-07-25 | Smk株式会社 | 插座的防水结构 |
CN103069659A (zh) * | 2010-08-09 | 2013-04-24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用于导电通路的防水结构 |
CN103229365A (zh) * | 2011-06-28 | 2013-07-3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防水连接器 |
JP2013254700A (ja) * | 2012-06-08 | 2013-12-19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コネク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80266A (en) | 1995-03-10 | 1996-12-03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High voltage low current connector interface |
JP3254188B2 (ja) | 1998-11-30 | 2002-02-04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高電圧用コネクタ |
JP2001266996A (ja) | 2000-03-23 | 2001-09-28 | Yazaki Corp | 連結コネクタ |
JP2001326016A (ja) | 2000-05-17 | 2001-11-22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結合構造 |
JP4579021B2 (ja) | 2005-03-23 | 2010-11-10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
2015
- 2015-08-26 DE DE112015004247.4T patent/DE112015004247B4/de active Active
- 2015-08-26 WO PCT/JP2015/074075 patent/WO201604300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8-26 CN CN201580044347.9A patent/CN1065758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0506A (zh) * | 1997-12-17 | 1999-06-23 | 连接器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高密度填隙式连接器系统 |
JP2003308932A (ja) * | 2002-04-17 | 2003-10-31 | Yazaki Corp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
CN101188335A (zh) * | 2006-11-20 | 2008-05-28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及其预组装方法 |
CN101369696A (zh) * | 2007-04-25 | 2009-02-18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1640348A (zh) * | 2008-07-30 | 2010-02-03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插入连接器、接收连接器、以及连接器单元 |
KR20110032881A (ko) * | 2009-09-24 | 2011-03-30 |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CN103069659A (zh) * | 2010-08-09 | 2013-04-24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用于导电通路的防水结构 |
CN201868672U (zh) * | 2010-11-29 | 2011-06-15 | 吴远泽 | 一种防水连接器 |
CN102610956A (zh) * | 2011-01-24 | 2012-07-25 | Smk株式会社 | 插座的防水结构 |
CN103229365A (zh) * | 2011-06-28 | 2013-07-3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防水连接器 |
JP2013254700A (ja) * | 2012-06-08 | 2013-12-19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コネク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043000A1 (ja) | 2016-03-24 |
DE112015004247B4 (de) | 2022-11-10 |
CN106575836B (zh) | 2019-02-22 |
DE112015004247T5 (de) | 2017-06-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91345B2 (en) | Electrical contact assemblies with axially canted coil springs | |
CN107946823A (zh) | 连接器构造 | |
KR101725378B1 (ko) | 전기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5112981B2 (ja)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の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を用いた端子同士の接続方法 | |
US7918695B2 (en) | Tubular female terminal for receiving a male terminal | |
JP5579213B2 (ja) | 雌端子、及び接続構造 | |
US20100112871A1 (en) | Audio plug connector | |
US9847605B2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nsulative housing for two rows of terminals | |
CN102986090A (zh) | 杠杆式连接器 | |
JP3731791B2 (ja) |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とその製造方法 | |
EP3972060B1 (en) | Connector | |
US20150303605A1 (en) | Terminal-fitted retainer and connector | |
US10148028B1 (en) | Terminal for round pin-shaped electrical contact | |
CN106159516B (zh) | 插头 | |
US6352440B1 (en) | Lever-actuated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connector body | |
CN103403974B (zh) | 连接器 | |
CN106575836A (zh) | 连接器 | |
US11189959B2 (en) | Waterproof connector | |
JP2018526781A (ja) | プッシュロック電気コネクタ | |
JP2014229376A (ja)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WO2014091552A1 (ja) | 差込プラグ、及び差込プラグ付コード | |
CN203932402U (zh) | 电接触元件 | |
US20080093940A1 (en) |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the stator windings of an electric motor | |
JP7318500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
TW202141856A (zh) | 緊湊型電源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