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5417A - 账户信息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账户信息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5417A
CN106575417A CN201580040846.0A CN201580040846A CN106575417A CN 106575417 A CN106575417 A CN 106575417A CN 201580040846 A CN201580040846 A CN 201580040846A CN 106575417 A CN106575417 A CN 106575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x
amount
paid
hurdle
acc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08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mited Hadano Rock Song Tang Bookstore
Original Assignee
Limited Hadano Rock Song Tang Booksto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mited Hadano Rock Song Tang Bookstore filed Critical Limited Hadano Rock Song Tang Bookstore
Publication of CN106575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54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12Accounting
    • G06Q40/123Tax preparation or submis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06Q20/108Remote banking, e.g. home ban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06Q20/108Remote banking, e.g. home banking
    • G06Q20/1085Remote banking, e.g. home banking involvin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AT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8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self-service terminals [SST], vending machines, kiosks or multimedia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20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 G06Q20/207Tax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4Billing or invoic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10Tax strategi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可容易计算应纳税的消费税额。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包括:输入受理部(13),该输入受理部(13)接受含税交易金额内的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以及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的金额;运算部(14),该运算部(14)采用上述受理部(13)已接受的信息对含税交易金额中包含的税额进行运算,并制作对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中的金额的交易记录进行记录的账户信息,与将只有税额的交易记录与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中的金额的交易记录分开记录的账户信息;账户信息存储部(11),该账户信息存储部(11)对实际额账户信息与税账户信息以与每次交易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

Description

账户信息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账户信息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当前,通过金融机构结算的金额包含对不含税价格和消费税纳税额进行的合算。消费税纳税义务人(纳税经营者)通过账本事后计算得出消费税纳税额。其结果是,从汇集销售金额的金融机构账户等中,将已得出的纳税额缴纳到国库资金接收代理店的账户中。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3732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当前的消费税法第28条第1项,作为纳税人的最终消费者将纳税资产转让等的等价金额和纳税额支付给纳税经营者。假设接受了该等价金额的经营者以低于实际(通过非法或适用简单纳税制度)申报总营业额利润时,会存在与消费者支付的等价金额一起支付的纳税额余留在纳税经营者手中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记录在金融机构内的记录装置中的消费税额信息,从而容易地计算应缴纳的消费税额。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账户信息管理装置。该账户信息管理装置包括:
受理部,该受理部接受含税交易金额内的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以及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的金额;运算部,该运算部采用受理部已接受的信息对含税交易金额中包含的税额进行运算,并制作实际额账户信息,其记录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的金额的交易记录,及税账户信息,其分开记录只有税额的交易记录与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的金额的交易记录;存储部,该存储部对实际额账户信息与税账户信息以与每个交易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
发明效果
在1个形态中,可容易计算应缴纳的消费税额。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的图;
图2为说明ATM机进款画面的图;
图3为说明账户信息的图;
图4为表示账户信息管理装置所管理的账户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为说明直接税栏的图;
图6为说明账户信息B栏的图;
图7为说明账户信息B栏的图;
图8为表示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9为表示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装置的功能的方框图;
图10为说明运算部的处理的图;
图11为说明运算部的处理的图;
图12为说明纳税薄的图;
图13为说明现金提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14为说明消费税记帐画面的图;
图15为表示图14所示的交易完成时刻账户信息的图;
图16为说明应用例的图;
图17为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寄存器的功能的图;
图18为说明纳税卡的图;
图19为说明账户信息C栏的图;
图20为说明采用ATM机的进款处理的流程图;
图21为说明采用ATM机的进款处理的流程图;
图22为说明纳税·非纳税经营者画面的图;
图23为说明交易完成时刻经营者的账户信息的图;
图24为说明消费者专用点画面的图;
图25为说明个人间交易时税记录帐的记帐的图;
图26为说明预付纳税的图;
图27为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进款画面的图;
图28为说明采用预付卡支付消费税时账户信息的图;
图29为说明预付方式的记帐状态的图;
图30为说明预付方式的记帐状态的图;
图31为说明预付方式的记帐状态的图;
图32为说明预付方式的记帐状态的图;
图33为说明寄存器在店侧的移动点栏中写入的数值的图;
图34为说明点和发票的图;
图35为说明点和发票的图;
图36为表示客户侧的税记录帐的图;
图37为表示商店侧的税记录帐的图;
图38为说明后付方式的记帐状态的图;
图39为说明客户侧的纳税薄的图;
图40为说明商店侧的纳税薄的图;
图41为说明外部服务器型管理方法的记帐状态的图;
图42为说明外部服务器型管理方法的记帐状态的图;
图43为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采用ATM机的进款处理的流程图;
图44为说明税率指定画面的图;
图45为说明多阶段纳税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1为最终消费者可以直接将消费税缴纳给国库的系统。依据账户信息管理系统1,作为消费税纳税人的经营者和最终消费者可以自动地进行存款转账,从而将缴纳的消费税额缴纳到自己的纳税准备存款账户中。
在该账户信息管理系统1中,经由采用专用线的网络50,ATM机(Automated TellerMachine)20,以及金融机构终端机30分别与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连接。而且,经由互联网(internet)等的网络60,个人终端机40与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连接。
另外,在图1中,虽然分别只显示了各1台ATM机20、金融机构终端机30、以及个人终端机40,但是,ATM机20、金融机构终端机30、以及个人终端机40也可分别有2台以上。
ATM机20为,比如消费者可将现金存入消费者所持有的账户中,或从账户支出·汇出现金的设备。
金融机构终端机30为设置在银行内窗口处的终端机,根据银行人员的操作进行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和账户间的信息交换。
个人终端机40,比如利用互联网银行系统进行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和账户间的信息交换。
在该账户信息管理系统1中,比如,在消费者等为了纳税资产购买而将现金存入账户时,根据消费者等的操作,ATM机20显示进款现金画面。
图2为说明ATM机进款画面的图。
在ATM机20所具有的显示器20a显示的进款画面21中,显示:不含税价格输入栏21a,其输入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输入栏21b,其输入加入了消费税纳税额的含税价格;进款额输入栏21c,其输入实际的进款额。如果含税价格输入栏21b和进款额输入栏21c为相同金额,则间接地担负消费税,如果进款额输入栏21c在不含税价格输入栏21a与含税价格输入栏21b之间,则为间接·直接消费税并用承担纳税,如果进款额输入栏21c的金额与不含税价格输入栏21a相同,则为直接消费税纳税。这种情况下的直接消费税是指像高尔夫球场使用税或洗浴税等,并非经由经营者而纳税,而是直接纳税到国库资金接收代理店的账户中。该纳税方法中,考虑购买行为以后的自动转账,消费税预付点的消费前的事先购买等。
图2中显示为消费税设定为5%的情况。具体来说,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不含税价格输入栏21a中输入“10000”,在含税价格输入栏21b、进款额输入栏21c中分别输入“10500”。
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管理消费者或经营者持有账户的信息。
图3为说明账户信息的图。
信息处理装置10管理的账户信息100,设置有实际额账户的栏和消费税账户的栏。
在实际额账户的栏中,记录进款、支款、余额信息。另一方面,在消费税账户的栏中,记录进款税、支款税、纳税额的信息。在这里,进款税指的是进款额中相当于消费税的金额。支款税指的是支款额中相当于消费税的金额。纳税额指的是进款税额和支款税额的合计金额。
账户信息100包括:记录账户信息A栏(间接税栏)100a的部分,记录直接说栏100b的部分;记录账户信息B栏100c的部分;记录账户信息C栏100d的部分。关于记录于各栏中的信息,将在下文中依次进行说明。
首先,对账户信息100中记录于账户信息A栏100a中的信息进行说明。
图4为表示账户信息管理装置所管理的账户信息中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图4中,消费税设定为5%。在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所管理的账户信息A栏100a中,设置有实际额账户的栏与消费税账户的栏。
实际额账户的栏与现行的存折记帐形态相同。在这里所显示的数值为合理包含税的含税交易结果的金额。
比如,如图4所示,在有来自A店的10500日元的进款时,在实际额账户的进款栏中记录“10500”,在余额的栏中记录“10500”。另外,初始的余额为0日元。
然后,在有来自B店的21000日元的进款时,在进款的栏中记录“21000”,在余额的栏中记录“31500”。
接着,在向C堂支付21000日元的金额时,在支款的栏中记录“21000”,在余额的栏中记录“10500”。
消费税账户的栏为记录间接消费税收支的栏。
比如,如图4所示,在有来自A店的10500日元的进款时,在进款税的栏中记录其中相当于消费税5%(500日元)的“500”。接着,在纳税额的栏中记录“500”。
然后,在有来自B店的21000日元的进款时,在进款税的栏中记录其中相当于消费税5%(1000日元)的“1000”。接着,在纳税额的栏中记录相当于进款税合计金额1500日元的“1500”。
接着,在向C堂支付21000日元的金额时,在支款税的栏中记录“1000”。接着,在纳税额的栏中记录相当于进款税和支款税合计金额500日元的“500”。
此时记录于账户信息A栏(间接税栏)中的信息为适用于当前实施的消费税法的消费税账户的记录形态。
下面对直接税栏100b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1中,最终消费者采用自身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消费税纳税额计算,直接向金融机构内的国库资金接收代理店的账户进行纳税转账。在图2所示的进款画面21的含税价格输入栏21b与进款额输入栏21c中,输入相同的金额。这是在将消费税额间接地缴纳给经营者时的输入操作。在进行直接纳税时,在含税价格输入栏21b中输入“10500”,在向对方的进款额输入栏21c中输入“10000”。从输入到进款额输入栏21c中的金额中,扣除输入到含税价格输入栏21b中的金额而得到不足以直接纳税的金额。对该不足的未支付消费税额进行处理,记帐的栏即为直接税栏100b和账户信息B栏100c。
图5为说明直接税栏的图。
在表的说明方面,直接税栏100b包括2节。上节为进款栏(以下也称为“直接纳税已有栏”),表示交易已结束的数值结果。下节为支款栏(以下也称为“直接纳税输入栏”),表示相应于本次的新记帐的数值。
另外,在图5中,为了容易理解各栏的说明,于栏内记载字母。在该栏中,实际上设定数值。
在直接税栏100b的实际额账户的进款的栏a、支款的栏b以及余额的栏c中,分别记录当前持有于税记录帐中的消费税点的余额和收支。
在栏c中记录交易已结束的数值结果(来自实际额账户内的直接转账纳税预定额和消费行为以前的预付消费税点)。另外,在栏d、栏e、以及栏f中记录相应于本次的新记录的数值。
此外,在消费税账户的栏g、栏h、以及栏i中,记录在本次进行的交易中收支的消费税点。仅将记录的购买·支付点数移动额记录在栏d、与栏e中。栏j、与栏k原则上不使用。在栏g、栏h、与栏i中,记录相应于本次的新记录的数值。
对于在该实际额账户直接税栏100b的栏a、栏b、栏c、栏d、栏e、以及栏f中记录的金额,还记录通过后述的纳税卡(税额信息传递手段)而收支的点的增减额。
另外,在该实际额账户直接税栏100b的进出款税的栏a、栏b、栏c、栏d、栏e、以及栏f中,当实际额点以消费税预付的形式存入缴纳给国库时,记录与进款缴纳税额相对应的点额。
消费税根据最终消费者的账户信息100内的实际额账户余额,通过纳税准备存款账户,直接转账到国库或所辖银行内的纳税金集中账户国库资金接收代理店的账户中(未图示)。
对于假设从消费者等的实际额账户的支款税e支付的消费税点,假设同额以进款税的形式记录于零售店等的商品供给者的直接税栏100b的栏d中。进一步,同额记帐于零售店等的商品供给者的直接税栏100b的栏g中。
下面对图5的账户信息B栏100c进行说明。
账户信息B栏100c为记录虽没有记载于账户信息A栏(间接税栏)100a中,但缴纳给国库的预定的预先缴纳金额的栏。
表示经营者该如何在经营者所持有的账户信息中记录消费者直接缴纳给国家的预定的消费税额。
由于经营者自身无法接收消费税额,故不能记录在账户信息A栏中。其原因在于:账户信息A栏100a是记录实际上收支款的金额的部分。因此,另行设置账户信息B栏100c。
另外,消费者需要记录虽没有支付给经营者,但另行支付给国库的预定的纳税额。因此,另行设置账户信息B栏100c。
图6和图7为说明账户信息B栏的图。
如图6所示,零售等的商品的价格包含成本、利润、消费税3项。如图6(a)所示,普通的纳税方法是消费者将在不含税价格(成本+利润)中加了消费税的金额支付给经营者。然后,经营者缴纳由消费者支付的消费税。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消费者将消费税直接支付给国家。由此,如图6(b)所示,向经营者账户的转账总额为不含税价格。
图7所示账户信息200为经营者所持有的账户信息。
图7所示的例子示出的是在零售价格为不含税价格100日元、消费税10日元(例举消费税10%的例子)的总计110日元中,消费者将消费税10日元直接缴纳时的账户信息。
在账户信息100的直接纳税栏100b,与账户信息200的直接纳税栏200b中,分别记录表示直接缴纳10日元消费税的值。
在账户信息100的账户信息B栏100c和账户信息200的账户信息B栏200c中,账户信息100、200同时以负值表记记录下述额,该额指在纳税期间中收支、纳税期间结束后转账到纳税准备存款账户中的预定的消费税额或重新设定的纳税的预定的点额。另外,进款的栏和支款的栏的金额为相同额。另外,余额的栏必须为零。
下面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与图5相同,在图7中,为了便于理解各栏的说明,在栏内,与数值同时在括弧内标记片假名的方式一并记录。
在账户信息B栏100c和账户信息B栏200c中,记录各交易经营者直接纳税的金额的估算信息。在账户信息B栏100c(消费者)的支款税栏p、与栏q中,分别记录同额的“-10”。在账户信息B栏200c(经营者)的进款税栏r、与栏s中,分别输入同额的“-10”。
对于相应的直接税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对于消费者来说,导出从栏m的数值“0”中扣除栏q的数值“-10”而得到的金额“10”。对于经营者来说,导出从栏r的数值“-10”中扣除栏u的数值“0”而得到的金额“-10”。
以上述的计算结果,消费者从账户信息A栏200a的实际额账户的余额中将10日元转账到纳税准备存款账户。经营者将-10点通过在消费税申报后重置(核销)的方式,完成消费税的缴纳。
如果账户信息100,以及账户信息200的栏i的值为负,则在账户信息B栏100c的栏p、栏q、栏t、以及栏u中以负数值进行记帐。如果账户信息100,以及账户信息200的栏i的值为正,则在栏m、栏n、栏r、以及栏s中,依旧以负数值进行记帐。
还在栏m、栏n、栏r、栏s、栏p、栏q、栏t、以及栏u中,分别合计纳税期间中的收支款税额,并累计表示。
另外,在账户信息B栏100c和账户信息B栏200c的栏p、栏n、栏t与栏s中,输入不被使用的数值,其原因在于:只是为了表示在该交易时刻没有进行实际的纳税(例(栏p)减(栏q)=0)的同时,已在账户信息100与账户信息200的栏i的数值中,将已支付的点数通过负数值表示,将已领取的点数通过正数值计入。
但是,考虑到经营者从进货批发店购买物品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经营者可使用记载于直接纳税栏200b的实际额账户余额的栏(v)中的领取点,将在购买物品时相对物品而征收的消费税支付给进货批发店。
通过在纳税期间连续进行该交易,最终在账户信息200的账户信息B栏200c的栏中检测到的额为点重置纳税额。如果经营者在会计年度末以官方证明为依据申报纳税额,则完成消费税的申报。另外,通过伴随消费税的申报,从记载于账户信息200的实际额账户余额的栏(v)中的额中,重置转账到纳税存折(纳税薄)的点数,由此,完成消费税的缴纳。
下面对账户信息C栏100d、与账户信息200d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账户管理系统1中,示出适用于通过网络的交易的例子。
但是,现实中,也有使用从ATM机等的信息受理部支出的现金,向交易对方支付等价的情况。使用现金进行消费行为时,向正确的消费税账户的信息的记录在账户信息C栏100d、200d中进行处理。
另外,账户信息C栏也可改读为“对使用现金交易时的记录税额进行补正的栏”。在账户管理系统1中,从ATM机等的信息受理部支出现金时,需要预先在账户信息A栏100a的消费税账户的支款税栏中,记录包含在记帐于实际额账户支款栏的金额中的税额。
但是,将当前提取的大量现金放在手头,而在还没有决定是购买食品、支付医院费用、还是购买高价的宝石的期间,不可能确实地决定该现金中所包含的消费税额。于是,在该账户管理系统1中,预先设定基准税率。在假设实施的消费税法法定为:医疗费税率为非纳税、食品日用品税率为10%、奢侈品税率为20%的情况下,将通常采用现金最多使用的税率、食品日用品税率10%定为基准税率。在从ATM机等中提取现金时,以该基准税率在账户信息A栏100a的消费税账户的支款税栏中记录税额。但是,在支付医疗费、宝石费用等时,需要通过运算处理,对已记录的税额进行补正。将通过第2实施方式,对该运算处理的方法进行说明。
另外,在账户信息100中,在上述内容之上,还可以包含账单号码、日期、处理店号、处理设备、交易内容、接受序号、银行号、分店号、账户号码、结算利息、结算纳税等信息。
下面更具体地对实现图2~图7所示的处理的账户信息管理10进行说明。
图8为表示实施方式中账户信息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的图。
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1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在CPU101上,经由总线108连接RAM(Random Access Memory)102和多个周边装置。
RAM102用作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的主存储器。在RAM102中,临时存储在CPU101中运行的OS(Operating System)的程序、应用程序中的至少一部分。另外,在RAM102中存储CPU101的处理中使用的各种数据。
在总线108上连接硬盘驱动器(HDD:Hard Disk Drive)103、图形处理器104、输入界面105、驱动器106、以及通信界面107。
硬盘驱动器103相对于内置的盘,以磁方式进行数据的写入和读取。硬盘驱动器103用作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的二次存储器。在硬盘驱动器103中,存储OS的程序、应用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另外,二次存储器还可采用闪存等的半导体存储器。
在图形处理器104上连接显示屏104a。图形处理器104按照来自CPU101的命令,将图像显示于显示屏104a的画面中。作为显示屏104a,可列举利用CRT(Cathode Ray Tube)的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等。
在输入界面105上连接键盘105a和鼠标105b。输入界面105将从键盘105a、鼠标105b发来的信号发送给CPU101。另外,鼠标105b为指示器的一个例子,也可采用其它的指示器。作为其它的指示器,列举有比如:触摸面板、平板电脑、触摸平板、跟踪球等。
驱动器106进行数据的读取,该数据记录于比如按照通过光的反射而可读取的方式记录数据的光盘,或者USB(Universal Serial Bus)存储器等可携带的记录媒体中。比如,在驱动器106为光学驱动器时,利用激光等,进行记录于光盘106a中的数据的读取。光盘106a可列举有Blu-ray(注册商标)、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RAM、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CD-R(Recordable)/RW(ReWritable)等。
通信界面107与网络50连接。通信界面107经由网络50,将数据在其与另外的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之间进行发送接收。
通过如上的硬件结构,可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功能。
在由图8所示硬件构成的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的内部,设置如下述的功能。
图9为表示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装置的功能的方框图。
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包括账户信息存储部(税记录帐账户)11、税记录信息存储部(纳税薄账户)12、输入受理部13、运算部14。
在账户信息存储部11中,存储有账户信息100、账户信息200等的账户信息。
在税记录信息存储部12中,存储有与在任意或法定的纳税期间的纳税有关的信息。
输入受理部13接受使用者使用ATM机等输入的税额信息(交易金额内的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实际上移动的金额·现金结算时的税额补正信息)的输入。
运算部14基于输入受理部13接受的税额信息,对账户信息进行运算。具体来说,运算部14采用消费税账户的栏,对交易金额中包含的消费税额和即将要缴纳的消费税额进行计算合计。
图10和图11为说明运算部的处理的图(假定税率为10%)。
在图10和图11所示的例子中,以不含税价格为100日元、含税价格为110日元、实际的汇出额为106日元的情况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金额的旁边,为便于容易理解而设置了识别符。
运算部14通过含税价格(B)和不含税价格(A)之间的差分(110-100),对消费税总额(z)进行运算。另外,运算部14通过汇出额(C)和不含税价格(A)之间的差分(106-100),对货币纳税额(x)进行运算。
另外,运算部14通过汇出额(C)和含税价格(B)之间的差分(106-110),对点直接纳税额(y)进行运算。
首先,利用记载于图10中的值,对图11中向账户信息100记帐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11中,为了说明,设置位置记号。另外,在消费者侧账户信息100中,余额200日元是交易开始前就已存入的。
运算部14将汇出额(C)记录(106)于实际额账户的A栏输入栏的支款栏(pb4)中。运算部14在A栏输入栏的余额的栏(pc4)中记录下述值(94),该值(94)是从记录于实际额账户的A栏已有栏的余额的栏(pc3)中的金额(200)中,减去记录于实际额账户的A栏输入栏的支款栏(pb4)中的金额(106)而得到的。
另外,运算部14将货币纳税额(x)记录(6)于消费税账户的A栏输入栏的支款税的栏(pe4)中。运算部14在消费税账户的A栏输入栏的纳税额的栏(pf4)中记录下述值(-6),该值是从记录于消费税账户的A栏已有栏的纳税额的栏(pf3)中的纳税额(0),减去货币纳税额(x)而得到的。
对于最终消费者来说,由于直接纳税输入不是惯常的,故实际额账户和消费税账户相应的直接纳税栏的进款·进款税的栏(pa5、pa6、pd6)的值分别为0。但是,在购买预付点时,在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栏的进款·进款税的栏(pa5、pa6)中,输入点购买的点数。运算部14分别在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支款的栏(pb6)、以及消费税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支款税的栏(pe6)中,记录从含税价格(B)中减去汇出额(C)而得到的值(110-106=4)。
运算部14分别在消费税账户的B栏支款税的进款税及支款税的栏中,记录点直接纳税额(y)(-4)。
下面对向零售店侧账户信息200的记帐进行说明。
运算部14在实际额账户的A栏输入栏的进款栏(pg4)中记录(106)消费者的汇出额(C)。运算部14在A栏输入栏的余额的栏(pi4)中记录下述值(106),该值是从记录于实际额账户的A栏输入栏的进款栏(pg4)中的金额(106),减去记录于实际额账户的A栏输入栏的支款栏(ph4)中的金额(0)而得到的。
接着,运算部14在零售店的消费税账户的A栏输入栏的进款税的栏(pj4)中记录消费者的消费税账户的A栏输入栏的支款税栏(pe4)中记录的值(6)。在零售店的消费税账户的A栏输入栏的支款税栏(pk4)中记录消费者的消费税账户的A栏输入栏的进款税栏(pd4)中记录的值(0)。运算部14在消费税账户的A栏输入栏的纳税额的栏(pm4)中记录下述值(6),该值是从记录于消费税账户的A栏输入栏的进款税的栏(pj4)中的值(6)中,减去记录于支款税的栏(pk4)中的值(0)而得到的。
然后,运算部14分别在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进款的栏(pg6)、以及消费税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进款税的栏(pj6)中记录从含税价格(B)中减去汇出额(C)而得到的值(110-106=4)。接着,运算部14在账户信息200的消费税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支款税的栏(pk6)、以及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的支款税的栏(ph6)中记录账户信息100的消费税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进款税的栏(pd6)中记录的值(0)。之后,运算部14在直接纳税输入栏的余额的栏(pi6)中记录下述值(4),该值是从记录于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进款的栏(pg6)中的值(4),减去记录于支款的栏(ph6)中的值(0)而得到的。
之后,运算部14在直接纳税输入栏的纳税额的栏(pm6)中记录下述值(4),该值是从记录于消费税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进款税的栏(pj6)中的值(4),减去记录于支款税的栏(pk6)中的值(0)而得到的。
接着,运算部14在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余额栏(pi6)中记录下述值(4),该值是输入到账户信息200的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已有栏的余额(pi5)中的值(0)加上输入到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进款栏(pg6)中的值(4),然后减去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ph6)中的值(0)而得到的。
然后,运算部14在直接纳税输入栏的纳税额的栏(pm6)中记录下述值(4),该值是从记录于账户信息200的消费税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进款税栏(pj6)中的值(4),减去记录于支款税(pk6)中的值(0)而得到的。
接着,运算部14分别读取账户信息100、及账户信息200的各消费税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纳税额栏(pf6)、及(pm6)的数值,如果数值为负,则在B栏支款税栏的进款税·支款税栏中记录点直接纳税额(y)。如果数值为正,则在B栏进款税栏的进款税·支款税栏中记录点直接纳税额(y)。
之后,运算部14制作发送到纳税薄的数据。
图12为说明纳税薄的图。
图12所示的纳税薄12a假设为消费者的纳税薄,纳税薄12b假设为经营者的纳税薄。
运算部14分别针对纳税期间内的消费税账户的直接税·间接税的进款税及支款税,计算进款税和支款税的和(分别为α,β)(图11的(pf11)、(pf13)、(pf14)和((pm11)、(pm13)、(pm14))。接着,运算部14将计算出的α减去β而得到的值记录在信息接收的直接缴纳合计的栏中。
具体来说,运算部14在纳税薄12a的信息接受的A栏合计的栏(pp2)中记录消费税账户的A栏支款的纳税额(-6)。
另外,运算部14在信息接受的B额差额值的栏(pp3)中,记录针对消费税账户的进款税从B栏进款中减去B栏支款而得到的值。
此外,运算部14判断记录于信息接受的A栏合计的栏(pp2)中的值是否小于0。接着,如果记录于信息接受的A栏合计的栏(pp2)中的值小于0,则在运算转账指令的实际额纳税额的栏中记录0。如果记录于信息接受的A栏合计的栏(pp2)中的值在0以上,则将该值记录到运算转账指令的实际额纳税额的栏(pq5)中。
还有,运算部14判断记录于信息接受的B栏差额值的栏(pp3)中的值是否小于0。接着,如果记录于信息接受的B栏差额值的栏中的值小于0,则在运算转账指令的点购买额的栏(pq7)中记录0。如果记录于信息接受的B栏差额值的栏(pp3)中的值在0以上,则将该值记录到运算转账指令的点购买额的栏(pq7)中。
再有,运算部14将记录于运算转账指令的实际额纳税额的栏(pq5)中的值(0)与记录于点购买额的栏(pq7)中的值(4)相加。接着,在从税记录帐转账进款栏(pq8)中记录合计数值(4)。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将该已记录的数值(4)从事先指定的该消费者所持有的税记录帐的实际额账户,向纳税薄的实际额账户栏(pn8)中转账进款(4)。
另外,运算部14在记录于信息接受的B栏差额值栏(pp3)中的数值小于0时,在运算转账指令的点核销额栏(pq6)中记录(pp3)乘以(-1)的数值。如果记录于信息接受的B栏差额值的栏(pp3)中的数值在0以上,则记录(0)。
接着,运算部14从记录于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栏的余额栏(图11的(pc4))中的数值,减去运算转账指令的点核销额栏(pq6)的值(0)。
然后,运算部14在T·B(纳税薄)的纳税后金额的栏中进行记录。其原因在于从税记录帐进款-纳税金额必须为0。
之后,运算部14从纳税薄12a的实际额账户栏(pn8),通过法定或任意等的自动转账等,将该运算转账指令已确定的金额(4)转账给国库资金接收代理店账户。
接着,运算部14在将于纳税期间所缴纳的纳税额转账给国库资金接收代理店账户后,记录T·B(纳税薄)实际额的余额栏。
消费者的纳税薄12a的T·B实际额的从税记录帐进款的额,为结算后直接纳税的预定的点购买额。另外,根据经营者的纳税薄12b的T·B实际额的从税记录帐进款的额,为结算后纳税的预定纳税额。另外,经营者的从税记录帐扣除并核销重置的点额与消费者直接纳税的金额相同。
到目前为止,进行了没有经由现金的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的说明。
下面对利用纳税卡300和ATM机20的现金提取处理进行说明。
图13为说明现金提取处理的流程图。
“步骤S1”:比如,通过使用者触摸画面等方法,ATM机20显示基本画面。在基本画面中,显示“请您选择利用内容”等文字。如果选择现金提取处理,则转到步骤S2。
“步骤S2”:ATM机20显示催促插入税额信息传递手段内置的现金卡的画面。ATM机20在确认到现金卡插入时,转到步骤S3。
“步骤S3”:ATM机20接受密码的输入。如果接受密码输入,则在其与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之间进行交换,判断密码是否正确。如果密码正确,则转到步骤S4。
“步骤S4”:ATM机20显示手续费金额的确认画面。然后,转到步骤S5。
“步骤S5”:ATM机20显示金额的输入画面。如果输入金额,则转到步骤S6。
“步骤S6”:ATM机20将与已输入的金额相对应的未支付消费税按照与账户所有者的账户管理信息相关联的方式,发送到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
这里所说的账户管理信息是指:通过密码,手掌认证等确认已插入现金卡的所有者为账户所有者本人;确认并同意已输入的现金提取金额中包含未支付的消费税、或临时支付消费税额(关于现金提取同时点购买的情况,将在后面段中进行说明);确认并同意该未支付的消费税、或临时支付消费税额(现金提取同时点购买的情况)为基准税率。
在此时,形成账户所有者将纳税、或已纳税的意向记录到自己的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中的事实。
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对应于ATM机20送来的金额,改写使用者的账户信息100。接着,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将改写的金额送到ATM机20。
“步骤S7”:ATM机20在画面中显示余额和消费税记帐额。然后,转到步骤S8。
图14所示的例子是存款余额为200日元,提取额为110日元,基准税率的消费税率为10%的情况。
在ATM机20的显示器20a中显示的消费税记帐画面22中显示下述画面:显示已选择现金提取的显示部22a;显示从ATM机20所提取金额的显示部22b;消费税记帐显示部22c。在消费税记帐显示部22c中,显示通过本次的交易产生的消费税额(在图14为“10”),与A栏间接税收支余额(在图14中为“-10”)。
再次返回到图13而进行说明。
“步骤S8”:ATM机20吐出显示部22b中所显示的金额。然后,转到步骤S9。
“步骤S9”:ATM机20在显示器20a中显示供用户选择是否需要打印使用明细单的画面。选择要打印的情况下(步骤S9的“是”),转到步骤S10。在选择不要打印的情况下(步骤S9的“否”),转到步骤S11。
“步骤S10”:ATM机20将印有已存的交易额、余额、以及设定期间内的领取·支付消费税额、点剩余额(在后段说明)的使用明细单打印出来。然后,转到步骤S11。
“步骤S11”:ATM机20显示结束画面。然后,结束图14的处理。
图15为表示图14所示交易完成时刻的账户信息的图。
在消费税账户的A栏间接税栏中,仅记录本次交易的值。在直接纳税栏中,没有记录数值。在该交易的情况下,因已提取的现金中包含即将要间接支付的消费税额,所以通过即将使用现金购物的寄存器等,已将间接支付消费税的意向从ATM机20传递并记录到了自己的存折中。
消费税记帐显示部22c的本次交易额(10)记帐于消费税账户A栏间接税栏的支款税栏中。其结果是收支的金额记载于A栏间接税收支余额栏中,之后在消费税记帐显示部22c的余额栏中显示(-10)。
在这种记帐状态下,只要是从ATM机中提取出现金,其结果是:即使在田地中心的无人的产地直送蔬菜销售区的空罐头盒中放入一根萝卜含税110日元的价款时,在自己的税记录帐中,仍会对消费税额进行记帐。
显然,其仅仅是基准税率为10%的商品的情况。在城市正中央无人的宝石销售场,进行税率为20%的购物时,不可能将宝石的价款含税120万日元放入空罐头盒中。在该情况下,记录于自己的税记录帐中的税额为109,090.9日元。必须会在宝石店的寄存器中,以电子方式对20%的税额差额90,909.1日元进行追加的税额记帐。
该过程即为“补正”,传递该税额补正信息的即为纳税卡。该手段既可内置于现金卡中,也可以是纳税专用卡,如果具有非接触IC或可进行光学式字符读取的ATM机,则还可在收据上印刷条形码。
像这样,对通过现金购买基准税率以外的纳税物品时的税额补正额进行记帐的部分即为账户信息C栏的“对使用现金交易时的记录税额进行补正的栏”。
如上所述,通过账户信息管理系统1,作为消费税纳税者的经营者可将应缴纳的消费税额自动地记帐于自己的纳税准备存款账户中。其结果是,可在已确定的每个期间进行如下税额计算:确定从已接收的消费税额中扣除已支付的消费税额而得到的消费税纳税额。
由此,具有纳税义务的纳税经营者可将纳税预定额自动地预备至纳税准备账户。
还有,作为担税者的纳税者可将已支付的纳税额记帐于自己的存款账户和纳税准备账户中。
当税务局调查是否进行了消费税适当纳税时,消费税纳税者可通过记录于金融机构内的数值、信息,将交易者之间具体的交易内容与私人的发票一起积极地出示给税务局,证明进行了公正的纳税。
像这样在税务局针对消费税申报进行调查时,可确认到与担税者和纳税者两者的交易有关的税额估算依据和税额支付的事实。即,由于纳税经营者必须要将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记载在结算发票中,其结果为将税额估算依据出示给消费者、交易对方,再者价款支付方可通过输入账单号等的发票信息,由此指定交易内容金额。
在这里,发票指的是构成税额估算依据的数据,可列举比如,综合了下述(1)~(4)的信息。
(1)交易者的金融机构账户号(已有);
(2)价款支付方的商店公司个人等的所在信息(已有);
(3)交易物品的账单号,交货号等的记载信息(已搭载于全国银行协会系统2011年开始运用的第六次系统中);
(4)在寄存器的现金销售时刻,记录于关联的金融机构的记录装置中的信息。
先前表达的私人发票指的是,只要依据法规得到认证,则可称为官方发票。
以这样的关联为依据,价款支付方在金融机构中输入不含税价格和含税价格这一点,很显然,支付了·缴纳了交易相关消费税额的意思作为证明而被记录。
即使消费者将纳税额支付给了纳税经营者,但如果将接受了该纳税额的经营者总销售额利润以低于实际水平申报时,消费者已支付的消费税额将残留于纳税经营者的手中。
针对该情况,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1,如果是经由金融机构的交易,则消费者可通过在交易时刻将税额信息输入到ATM机中,在经营者的进款记录中记录已支付的纳税额。由此,可制止纳税遗漏。
另外,经营者可将缴纳的消费税额自动地积累税记录帐中。
此外,作为担税者的消费者可通过税记录帐确认自己已支付的消费税额。另外,税务局可防止经营者的滞缴纳·延迟缴纳。
但是,利用税记录帐的个人或经营者也可通过现金接收税额,进行纳税,也可如前所述,通过点接收税额,通过点支付税额。
经营者可以按照消费者的意向,通过点或实际金额接收消费税,消费者也可以按照经营者的要求,通过点或实际金额进行纳税委托。该点和现金的支付比例完全是自由任意的。
该系统的功能特征在于:在现有的账户记帐栏之上,还具有假想税额记帐栏。
该假想税额记帐栏可以以使用者选择的纳税形式,记录并保存交易内容中包含的税额。
纳税者所要求的税额记录保存形式在本系统中分为2种。一种为间接税形式,一种为直接税形式。间接税形式在法律制度上与现有的在日本所实施的消费税构成相同,但是,可将商品购买者侧的税额负担金额记录在自己的存折中。商品供给者在记录购买者侧的支付纳税额的基础上,可与自己支付的纳税记录额相抵消,将应缴纳的消费税分离到纳税薄中。
直接消费税支付形式采取的形式是:并非经由适用于洗浴税或高尔夫球场使用税等的经营者的纳税方法,而是纳税消费财产购买者直接将纳税额转账给国库资金接收代理店的账户。
目前以该形式缴纳消费税的实施例子不包括各个外国,但是可以通过导入本系统而实施。
在该形式中,购买价款收支双方的纳税记录会记录于使用账户内部。
另外,在该系统导入初期阶段时刻,即使在点纳税用的各设备不完整的情况下,可以仅以间接税的形式运用。
拥有纳税者可自由地选择如上所述具有直接、间接消费税纳税形式的特征的该系统,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适应性十分优秀。比如,也可以将现有型账户存折与该系统型存折混用同时运用。
通过实现直接、间接消费税混合纳税,能够大幅度消除当前的消费税制度所具有的各种问题。
A:在间接税限定运用形式中消除的各种问题
1.即使在只有间接税的运用阶段,仍可导入多个税率。
2.防止延滞。消费税纳税额自动保管于纳税薄中。
3.将销售额计入不计算在内的申报,除了现金结算是不可能的。这一点与当前的账户记帐相同。
4.价款支付者所表达的纳税意向不被消除,而是用于消费税申报阶段的税额计算的估算依据数据。
5.通过借助各金融机构分店单位,合计间接税记帐栏的支付消费税额,可按照账户使用者的金融机构分店所在地的区分指定地方消费税收纳场所。
6.基于不含税价格的显示,通过决定购买纳税意向的判断,可确实地转换成税额的价格。
7.通过调整免税经营者的纳税期间,可消除免税措施。比如,在纳税额达到十万日元的时刻产生纳税申报,消除由于销售额的多少产生的纳税义务的不平等。
8.排除简易纳税制度中的假定仕入率,可以对全部的消费税申报进行原则纳税计算。
B.在间接税·直接税混合运用形式中消除的各种问题和可导入的各种政策
9.如果是直接消费税形式,则即使价款接收方并非为消费税申报纳税者,仍可征收该税额。对个人之间交易的纳税。
10.出口经营者、非纳税经营者部门、低收入人员的消费税负担可以通过政府发放的直接点而消除。
11.通过直接消费税形式,税额可毫无遗漏地收纳于国库。
12.通过测定相对收入的消费率,可针对不同个人,改变消费税率。
13.通过在间接消费税率和直接消费税率之间设置税率差额,可自由地控制直接间接税比例。
14.在政策方面,通过分隔期间降低点换算率,从而设置长期休假季等、减税周等。
15.由于税收实绩按当天确定,故能够瞬间获得政策判断指标。
16.对于来自海外的进口内容的消费税纳税可在价款转账的金融机构中征收。
17.由于整体上伴随直接消费税纳税形式的增加,征收额确实地增加,故具有降低消费税率的效果。
18.虽然会产生无论如何都无法利用点系统的小商、职业种类,比如,在自家门前买卖自家栽培蔬菜的老人。车站前的擦鞋商、行商、当场出售并共同进行项目销售的情况。由于这种经商形态才是存在于原始的市场的原点,因此虽然打算免税,但是由于已对该商品制造经费征收了消费税,作为解决措施在于便携电话中设置卡读写器,或为非接触IC内置便携电话。或即使在当前的状态的现金结算的情况下,仍没有问题。
19.在于现场出售项目的销售额中,包括点,进行共同出店者合同会计的情况,在点分配中,一旦将全部销售额存入金融机构中后,必须进行销售比例的点分配。其结果是,即使对于在相对在当前,难以把握的商业交易,仍可列入征税对象。即使在当前的状态的现金结算,仍完全没有问题。
应用例
下面对账户信息管理系统1的应用例进行说明。
例如税务局将社会保障税收号码分配给纳税薄。例如税务局根据所得税申报,掌握每个社会保障税收号码中扣除项目扣除后的纳税所得额。
例如税务局·金融机构·账户使用者以外的第4方机构从税务局获得“社会保障税收号码+纳税所得额”的信息。
例如第4方机构从金融机构获得纳税薄中记载的“社会保障税收号码+消费税支付额”信息。
第4方机构应用下述例子中采取的数学公式,针对每个社会保障税收号码,指定与收入额和消费额的比例相对应的消费税率。
其结果是,针对各个人设定累进的消费税率。
图16为说明应用例的图。
图16(a)所示的表T1是为了针对各个人设定累进的消费税率而配备的表。在表T1中,设置上一年度收入额、上一年度消费额、储蓄率、累进消费税率、直接间接总消费税额、纳税完消费税实际额、累进—标准率、追加累进消费税额以及从税记录帐进款的栏。
在上一年度收入额的栏中记录由税务局提供的上一年度的收入额。
在上一年度消费额的栏中记录由金融机构提供的上一年度的消费额。
在储蓄率的栏中记录由第4方机构裁定、基于上一年度收入额、上一年度消费额、与图16(b)所示表T2而求出的储蓄率。储蓄率为1-(上一年度消费额/上一年度收入额)。比如,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由于上一年度收入额为“1000”,上一年度消费额为“200”,故1-(200/1000)=0.8。
累进消费税率为基于储蓄率和图16(b)所示表T2而确定的值。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由于储蓄率为0.8,故累进消费税率为0.2。
另外,如图16(b)所示,通过提高设定对应于储蓄率而支付的消费税率(累进消费税率),可消除消费税的逆进性。
在直接间接消费税的栏中,记录在纳税薄的A栏合计的信息接受的栏中记录的值与直接缴纳合计的信息接受的栏中记录的值的和(6)+(4)。
在纳税完消费税实际额的栏中,记录本年度的总消费税的正负反转的值。
在累进-标准率的栏中记录累进消费税率减去标准税率(0.1)而得到的值(直接间接税)。
在追加累进消费税的栏中,记录纳税完消费税实际额与累进-标准率相乘而得到的值。
在从税记录帐再进款的栏中记入与追加累进消费税额的栏相同的额,将转账指令发送给税记录帐,将该金额存入纳税薄中。
在最终纳税额的栏中,记录纳税完消费税实际额和追加累进消费税额的和。
图16(c)为累进前和累进后的实际额账户成对的图。在累进后的实际额账户的支款的栏中,记录追加累进消费税额“10”。其结果是,余额为“80”。
另外,上一年度的意思也可为该纳税期间年度结算结束后,相对已确定的该纳税期间储蓄率的追加累进,也可如上述例子,相对该纳税期间年度上一年储蓄率的追加累进。
此外,相对储蓄率的最低层,可以考虑设置从最初将来自政府的消费税点转到纳税薄的实际额账户的方法。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2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下面针对第2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以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事项,省略对其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通过ATM机20的进款支款而进行的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可采用寄存器管理账户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寄存器包括下述的6个功能。
(1)基于已有技术的寄存器功能;
(2)税额补正计算功能;
(3)包括税额信息输出器,其是针对将信息传递给税记录帐的手段;
(4)进行点化处理的消费税额的领取累积计算,传递给自己和他人的税记录帐的功能;
(5)记录传递多个税率商品的税额信息的功能;
(6)在寄存器开始工作时设定并输入基准税率的功能。
图17为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寄存器的功能的图。
寄存器将已输入的信息存储于输入信息管理表T3中,将输出的信息设定于输出信息管理表T4中。
在寄存器所具有的输入信息管理表T3中,设置基准税率、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收银机进款金额、点余额、以及领取点的点数的栏。
在基准税率的栏中,将消费税法运用的标准税率,即,应用最多的税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设定为基准税率。
在不含税价格的栏中,记录以销售物品的经营者利润+成本价格得出的消费税纳税对象额或非纳税对象额。
在含税价格的栏中,记录消费税法规定的物品适用含税价格。
在现金进款额的栏中,记录在结账时存入寄存器中的现金的金额。
在点余额的栏中,记录写入纳税卡内记录器中的点的点数。
在领取点的栏中,记录经营者领取的点。
在输出信息管理表T4中,设置基准税率、补正指数、现金领取税额、补正税额以及移动点的栏。
在基准税率的栏中,设定根据消费税法运用税率确定的基准税率。
在补正指数的栏中,设定按照(基准税率+1)/基准税率计算而得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0.1+1)/0.1=11。通过这样设定补正指数,在消费者以全额现金支付基准税率的含税商品等价金额时,由于不需要寄存器的补正处理,故可减轻买卖双方的处理负担。
在现金领取税额的栏中,设定消费税额中消费者通过现金支付的值。具体来说,设定从进款现金额中减去不含税价格而得到的额。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40-1000=40。收银机进款金额在1000~1100之间,纳税商品购买者可自由决定。
在补正税额的栏中,设定通过现金领取税额-(进款现金额/补正指数)计算而得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0-(1040/11)=-54.4。
在移动点的栏中,设定消费税额中消费者没有通过现金支付的值。具体来说,设定通过含税价格-进款现金金额计算而得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100-1040=60。
图18为说明纳税卡的图。
本系统所采用的纳税卡300从最终消费者到生产销售纳税资产·非纳税资产的经营者,全都具有通用的结构和记录传递功能。
纳税卡300的使用者在进行现金交易时,可使用该纳税卡300,以点的形式支付、领取消费税额。另外,也可通过信用公司或金融机构,不经由当前的纳税经营者,而缴纳消费税额的一部分或全额。
在纳税卡300中,设置与记录于直接纳税栏100b的实际额账户中的金额相对应的点栏301。
另外,在纳税卡300中,设置税额信息栏302。在税额信息栏302中,记录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进款现金额、补正税额、移动点额、现金领取税额。
作为纳税卡300使用者的客户侧通过ATM机的操作,将记录于直接纳税栏100b的实际额账户中的所有点额移动补充到点栏301的进款税栏中。寄存器侧在客户的点栏301的支款税栏中写入寄存器领取的点值。同时,对应客户侧的纳税卡300的税额信息栏302,记录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领取现金额、补正税额、移动点额、现金领取税额。
在寄存器侧插入商店侧纳税卡300的点栏301中,记录领取点值。在商店侧的纳税卡300的税额信息栏302中,记录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进款现金额、补正税额、移动点额、现金领取税额。
另外,虽然图18所示的纳税卡300中没有示出,在客户侧持有的纳税卡300中,还存储作为发票信息的商店名、收银机编号等商店信息。
该已被存储的纳税卡300的发票信息还可记录交易对方侧的寄存器所记录的部分,与自己所有的纳税薄的消费税纳税形式。在进行过去的纳税期间的消费税申报纳税时,判断是表示进行间接税的实际额纳税,还是连续地进行点核销纳税,还是根据表示不是任何者的项目下述二个部位,图11所示的消费税账户的A栏合计(か11)与消费税账户的B栏差额值(か13)中记载的数值,该卡所有者是否是最终消费者,是否是生产销售阶段的经营者,将其记载于纳税卡300中。
例如在判定为消费者的情况下,不必将消费者具体的所在信息、纳税卡号(社会保障税收号码的联合号码)交给交易对方的寄存器。例如在判定为经营者的情况下,可以将经营者具体的所在信息,纳税薄号码等转交给交易对方的寄存器。必须将经营者自己所在信息通知给交易对方的理由在于:将寄存器以领取的点或现金的税额记帐于税记录帐中,该税额真正的支付源为最终消费者,制造流通阶段的经营者所支付的税额作为由最终消费者预付的金额。
在采用第2实施方式的寄存器时,在账户信息C栏100d中记录补正值。
账户信息C栏100d为调整下述值的栏,该值是由现金交易时的多个税率、现金交易时消费税经由最终消费者的直接纳税、和经由现金的直接间接并用纳税时产生的A栏记录额的税差额值。
记入于该“补正使用现金交易时的记录税额的栏”中的数值通过计算式现金领取税额-(进款现金额/补正指数)而计算,但是,同样可以在下述例子的情况中利用。
在账户间的交易时,由于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汇款额是分开输入的,故不使用账户信息C栏100d。但是,在采用寄存器以现金交易时,并不区分支付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汇款额。寄存器内在营业时间结束后确定作为销售额的现金不含税价格、以现金领取的税额、纳税卡300内的累积计算领取点、记录于寄存器等中的累积计算补正值。
假设累积计算领取点额为(60)点。寄存器内的累积计算补正额为采用负数表示(-54.545454)的情况。假设寄存器内的现金额为(1040日元)时,(计算方法1)通过(除以收银机内现金的补正指数11)加(补正额)的计算,算出经由现金的领取税额(40)。(计算方法2)通过与累积计算补正额相乘(补正指数乘以负0.1)的计算,算出领取点额(60)。(计算方法3)可通过收银机内现金减经由现金的领取税额的计算,算出不含税价格(1000)。由此,与商店中记录的销售资料、数值记录的核对查询变得更加容易。
该系统的目的在于:在账户存折中,对消费税额的收支进行记帐,使税额计算变得容易。以账户内的税额计算记录为依据,实现适当的纳税额的保管。另外,最终消费者将消费税纳税额直接缴纳到国库,以该直接纳税额为担保发行点,对在市场流通阶段而成的附加价值税的支付纳税,通过点进行纳税计算结算。作为说明账户信息C栏100d的前提,包括下述概念。
概念1:市场中流通的现金,全部包括即将要支付的消费税;
概念2:在银行内存储的存款额中,也包括即将要支付的消费税;
概念3:账户间结算的情况下,通过不含税含税汇款额的指定汇款,可确实地将税额分开记帐;
概念4:市场的现金全部从金融机构支出;
概念5:在从金融机构通过现金收支的时刻,以与消费时等同的基准税率进行临时记帐;
概念6:现实中,存在非纳税、不纳税、免税、或零税率、多个税率。
概念7:具有对该税率进行调整处理功能的系统即为纳税卡300和账户信息C栏100d。
概念8:该税额调整具有与经由消费者直接纳税时的税额调整相同的功能结构,可容易实现正确纳税额记帐的目的。
图19为说明账户信息C栏的图。
在消费税为10%的情况下,现金提取额接受基准税率10%的约束。与经由现金的交易金额的进款·支款无关,在账户信息A栏100a的消费税账户中以基准税率记帐。该记帐额为现金提取额的11分之1。
A栏间接税额栏在账户内转账进款汇款时,可进行直接、间接税额的税额指定。但是,在现金提取时如上所述,属于基准税率记帐。经由现金的进款也属于基准税率记帐。但是,如果在纳税卡中,通过寄存器对进款不含税价格、间接税额、直接税额进行税额指定记录的话,则可指定为与账户间转账相同的税额。
但是,在这里,在提取现金时进行直接纳税的情况下,税额作为点记帐于实际额的直接纳税额记帐栏中。即,在通过账户信息A栏实际额账户100a支出的金额中,其中10%的额同时在实际额的直接纳税栏100b中记帐点额。
在图19中,在账户信息102和账户信息202之间,介入现金寄存器。作为前提条件,购买税率10%、不含税价格100日元的物品,以现金支付不含税价格。支出金额为100日元,补充到纳税卡中的点为10点,在纳税期间结束后向T·B转账纳税。作为注意点,A栏记帐为1/11,直接纳税点为提取额的1/10。
在图19中,斜线去白部分(あ5)为点购买的证据。如果在现金提取的同时,消费者将纳税卡300插入ATM机20中,则点持有额转送到该卡,其值变为零。如果不希望将点补充到该卡中,则点额处于继续残留在税记录帐内的状态。
该账户信息C栏100d为下述栏,通过使用补正指数的计算,调整通过现金结算多个税率、直接纳税、间接纳税、直接间接并用纳税时产生的税额差。
具体来说,账户信息C栏100d的消费税账户的进款税和支款税的栏是使用现金的交易中进行税额补正时的记帐栏。在账户信息C栏100d的消费税账户的纳税额的栏(か9)中,对该交易之前的补正额进行记帐;在账户信息C栏100d的消费税账户的纳税额的栏(か10)中,记录理应通过本次交易中实际适用的多个税率、直接纳税、间接纳税、直接间接并用纳税等而调整的,与实际的差额值。另外,将记录于进款税的栏中的值减去记录于支款税的栏中的值而得到的补正值记录于下节表的纳税薄的信息接受栏的C栏补正值栏中。此后,在运算转账指令栏的实际额纳税额栏中,对A栏值减去C栏值进行运算,记录适当的纳税值。
下面对使用ATM机20的进款处理进行说明。
图20和图21为说明采用ATM机的进款处理的流程图。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和ATM机20之间的信息交换。
“步骤S21”:比如,通过触摸画面等方法,ATM机20显示基本画面。在基本画面中,显示“请插入纳税卡”等催促纳税卡300插入的文字。如果插入纳税卡300,则转到步骤S22。
“步骤S22”:ATM机20打开现金插入口,等待现金插入。如果插入现金,则转到步骤S23。
“步骤S23”:ATM机20确认进款额。之后,转到步骤S24。
“步骤S24”:ATM机20判断纳税卡300的税额信息栏302(图18)中是否记载有数值。税额信息栏302中没有记载领取间接税额或领取点数值时,不被认作经由经营者的商品销售价款,而是识别为进款方不明的现金。然后,转到步骤S25。在税额信息栏302中记载有数值时(步骤S24的“是”),转到步骤S28。
“步骤S25”:ATM机20显示完成画面和明细单打印画面。然后,转到步骤S26。
“步骤S26”:ATM机20判断是否按下明细单打印按钮。在明细单打印按钮被按下时(步骤S26中的“是”),转到步骤S27。在明细单打印取消按钮被按下时(步骤S26中的“否”),结束图19所示的处理。
“步骤S27”:ATM机20打印明细单。然后,结束图19所示的处理。
“步骤S28”:运算部14判断进款额与记录于税额信息栏302中的进款现金额是否相同。在进款额与记录于税额信息栏302中的进款现金额相同时(步骤S28中的“是”),转到步骤S29。在进款额与记录于税额信息栏302中的进款现金额不同时(步骤S28中的“否”),转到步骤S32。
“步骤S29”:ATM机20显示纳税·非纳税经营者画面。然后,转到步骤S30。
图22为说明纳税·非纳税经营者画面的图。
在纳税·非纳税经营者画面23中,设置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汇款额、面向顾客的补正税额、点领取额、现金领取税额、以及自己发票的栏。
在点领取额栏中,显示消费者的点纳税额。
在现金领取税额的栏中,显示消费者的现金纳税额。
在自己发票的栏中,显示前述的发票信息。
在图22下部分所示的纳税·非纳税经营者画面23中,比如,商店营业时用于进货等的经费中,使用了现金4日元,点为2点的情况下,进款总额为102日元,点为2点时,将进款总额修订为102日元,将点领取额修订为2日元。在该操作中,结果为在进款税额不足的状态下进行了税额记帐。即,相对不含税价格100日元,只对4日元的税额进行了记帐,产生6日元的不足领取税额记帐遗漏。虽然以不足状态的记帐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通过该系统范围外的凭证或账本,进行领取税额的计入。该对应策略即为于步骤S32开始的账户内存款、所持有点追加进款步骤。
再次返回到图20而进行说明。
“步骤S30”:ATM机20判断在纳税·非纳税经营者画面中显示的确认按钮是否被按下。在确认按钮被按下时(步骤S30中的“是”),转到步骤S25。在中止按钮被按下时(步骤S30中的“否”),转到步骤S31。
“步骤S31”:ATM机20吐出现金。然后,结束图19所示的处理。
“步骤S32”:ATM机20显示金额修订画面,接受追加方法的输入。然后,转到步骤S33。
“步骤S33”:运算部14在有追加方法的输入时,判断追加方法是追加进款还是账户内现金。在追加方法为追加进款时(步骤S33的追加进款),转到步骤S37。在追加方法为账户内现金时(步骤S33的账户内现金),转到步骤S41。
“步骤S34”:ATM机20接受追加进款。如果有进款,则运算部14判断进款的结果,点是否足够。在点足够时(步骤S34中的“是”),转到步骤S35。在点不够时(步骤S34中的“否”),转到步骤S40。
“步骤S38”:运算部14改写数据。然后,转到步骤S39。
“步骤S39”:ATM机20修订ATM机进款画面并将其显示。然后,ATM机20显示要不要打印明细单画面。然后,转到步骤S40。
“步骤S40”:ATM机20在要打印明细单被按下时(步骤S40中的“是”),转到步骤S41。在不要打印明细单被按下时(步骤S40中的“否”),结束图21所示的处理。
“步骤S41”:ATM机20打印明细单,将其吐出。然后,转到步骤S42。
“步骤S42”:ATM机20显示交易完成画面。然后,结束图21所示的处理。
“步骤S43”:ATM机20显示表示是否使用账户内现金的按钮。在使用账户内现金的按钮被按下时(步骤S43中的“是”),转到步骤S45。在不使用账户内现金的按钮被按下时(步骤S43中的“否”),转到步骤S44。
“步骤S44”:ATM机20显示交易中止画面。然后,结束图21所示的处理。
“步骤S45”:ATM机20显示现金点支款画面。然后,转到步骤S46。
“步骤S46”:ATM机20显示ATM机进款画面。然后,转到步骤S40。
图23为说明追加补充进款时的经营者的账户信息的图。
图23所示的账户信息200所表示的是,将不足额支款合计、伴随现金支款的消费税额记帐于消费税账户中的例子。
在图20和图21所示的处理中,即使以模拟行为从收银机中提取现金的情况下,在销售额向ATM机20进款时,可根据进款者的意思,从自己的账户填补不足额、点,并将其提取。
其结果是,可在没有遗漏寄存器的销售金额的情况下进行进款。另外,填补时提取的金额在进行基准税率10%的支出记帐后,再次记帐于自己的存折中。从寄存器中支出的现金可以,与从ATM机提取现金时毫无变化地进行记帐。
在补充支出前,实际额账户余额为4日元,存折内点余额为2点。(a)
在图23(a)、(b)、(c)所示3个阶段的账户内部的记帐阶段过程中,最终进款106日元和4个点,4日元和2点完全作为另外一件的ATM机支出而记帐。(c)
其结果是,在消费税账户、A栏中,如纳税卡记录那样,记录间接税额6日元进款税和4日元支出的A栏税额0.364日元的支款税。
另外,对于B栏进款税支款税差额值,进款税为2+2的4个点,支款税为相当于另外一件的支付点的2个点。收支后形成2个点的差额进款税。
此过程的注意点如图23(c)所示,虽然存入4日元的现金,但是,消费税账户A栏的进款税原样地为4日元。这是在纳税卡300中进行了税金额指定,在税记录帐中作为税额的原样金额被识别。
对补充支款进款的说明也可以不分为3个阶段,如图23(b)所示总结说明,但是,由于4日元和2点会在过程中看不到,故为了易于理解,将说明分为3个阶段。
C栏补正额在该说明阶段中是不需要的。如果将4日元经费的消费税0.4点当做已在另外一件中使用,则该补正额记录于纳税卡300中,补正额0.364会在C栏输入栏的支款税栏中以负数值输入为-0.364,因此如果进行点纳税,则C栏为零。
应用例1
应用例1采用本系统,在对互联网交易等、对用于个人间买卖的资金移动也征税时,可进行如下述的处理。
本来消费税的宗旨是:为进行最终消费行为而持有财物,替换为商品·服务的时刻进行纳税。法定的纳税·非纳税业者的判断属于征税技术上便利的规定。如果要尊重该宗旨,则即使对个人之间交易进行征税,也并非有何不妥。
具体来说,在以不通过现金的资金移动为对象的汇款时,通过点对消费税额直接纳税。但是,在间接的消费税额ATM机汇款结算方法中,无法实现通过点的直接税额纳税。
但是,在个人销售商品时,也不必拘泥于间接税额领取。在个人销售商品时,如果请求对商品购买者进行直接税纳税,则个人的商品销售者以点的形式领取税额。由于个人商品销售者可在日常消费中使用该点,因此与经由现金领取等价时的间接税相比,经济上的利润没有任何变化。
首先从商品购买者方面来看,与其眼睁睁地看着本人已支付的商品价款内的税额成为对方侧或许没有纳税的资产,不如在支付价款时自己拥有向国库缴纳税额的意向,这一点从符合社会贡献的意义来看也是更具有有效性的。即,对个人商品销售者的牵制因素起到强烈的作用。另外,个人间交易的魅力在于:已偿还成本的商品等、从形成通常的附加价值的制造流通阶段脱离的工业制品等,作为旧货而流通。针对今后会在互联网交易等中扩大的该部分的流通,除本案方法以外的有效的纳税方法在设计上是不可能的。
与当前的税收制度相同,为了适用个人间交易非纳税,对采用消费者非纳税用的专用特殊画面的例子进行说明。
作为前提,纳税薄本身以过去的交易形式,是否在进行间接税额的转账纳税,是否同时在进行点的核销重置纳税,根据该两点的记录,判断是纳税经营者,还是最终消费者。
面向个人卖主的ATM汇款画面即为专用特殊画面。
图24为说明消费者专用点画面的图。
在消费者专用点画面24中,如果消费者输入不含税价格和含税价格,则运算部14自动地计算转账金额、货币纳税额以及点纳税额,并显示在消费者专用点画面24上。
运算部14在消费者输入收款人的时刻,判断收款人是消费者,还是纳税非纳税经营者。
图25为说明个人间交易时税记录帐的记帐的图。
账户信息100为购买者的账户信息,账户信息200为个人卖主的账户信息。
纳税非纳税经营者为通常的记帐形式。
在个人卖主的账户信息200的实际额账户的A栏中,记录扣税后的金额。在A栏中,不对领取税额进行记帐。另外,在个人卖主的直接纳税栏的实际额账户以及消费税账户的栏中,不对点进行记帐。
在图25中,在斜线部分中对购买者支付的点进行记帐。
为了使个人卖主成为非纳税,除了上述方法以外,还可在纳税薄内的运算转账指令栏中设置一定的扣除框。另外,如果没有实质消费额以上的个人间交易,由于不能成为纳税经营者,故即使是个人,即使与经营者完全相同的账户信息管理装置,也没有障碍。只是对于个人的购买者,因必须要求其选择直接纳税,故图24的消费者专用点画面(汇款用)是有效的。另外,与个人间交易不同,向家人汇寄生活补贴或者零用钱等个人间进行汇款时,通过在转账金额、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3个部位输入同一金额(或设置非纳税按钮),从而可进行非纳税汇款。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3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以下针对第3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基于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事项,省略对其的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是消费者可以采用预付卡将消费税缴纳给国库的系统。
在第2实施方式中,已对下述事项进行了叙述:在银行账户转账的情况下,由于可进行税额指定,故无需记帐税额的补正。另外提到,在经由现金,购买纳税、非纳税物品的情况下,必须对与基准税率的差额的税额进行补正。
在后面的说明中,将对预付卡进行描述,其为具有点接纳功能和记录不足税额功能的装置。
点是指已预先缴纳的税额点数、以及为了进行在纳税期间结束后转账给纳税薄的计算的点数记录。
图26为说明预付直接纳税的图。
如图26所示,零售商品的价格包含成本、利润、消费税3项。如图26所示,目前普通的纳税方法是消费者将在不含税价格(成本+利润)中加入消费税的金额支付给经营者。接着,经营者从消费者支付的消费税进行纳税。
针对该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如前所述,消费者直接向国家以预付直接纳税的形式,预先缴纳消费税。接着,在交易时向经营者账户决定的转账总额为不含税价格与任意决定的间接税纳税额。另外,运算部14在为使用预付卡的交易时,可从交易时的税额中扣除预付卡的预先纳税额,作为交易时已支付的含税价格而记录于账户信息100中。
图27为说明第3实施方式经由现金的进款转账画面的图。
说明图27、图28的前提条件是购买不含税价格为100日元,税率为10%的商品。价款是将不含税价格和间接税额6日元经由现金转账到银行账户中。剩余的直接税额4日元通过已购买完的预付卡支付。预付卡中已预先补充10日元的点即10个点。另外,实际额账户余额最初为10日元。
可在转账画面25中选择支付方法为预付卡、账户内存款、或现金。在这里,选择预付卡。
图28为说明使用预付卡支付消费税时的账户信息的图。
图28所示的账户信息100a的表,其表示的是从实际额账户余额中,对于10日元10个点,并非在现金提取时的同时购买(后段说明),而是仅仅将点补充到卡中的过程。由于在该操作时不支出现金,故在消费税账户A栏中不记载支款税额。
附属于预付卡的点记录部分一并记载于表内的加粗框内。
在图28(a)所示的账户信息100a中,在购买预付点的时刻,已从实际额账户中提取现金,存入纳税薄的实际额账户中。
接着,同时在插入ATM机20中的预付卡中存入10个点。
通过上述2个步骤,同时在消费税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进款税、支款税栏中输入(10)。
然后,在B栏进款税、支款税的4个部位的栏中,全部记帐(-10)。
其结果是,即使在纳税期间结束的情况下,无论预付卡内有无点余额,均不会发出从税记录帐向纳税薄转账的指令。
之后,根据在图27的转账进款画面中输入的数值,将汇款到纳税物品销售店时的账户信息100的记帐仍通过已压缩的记帐表述,表示于账户信息100b中。
目前在银行汇款时,如果是10万日元以下的金额,则可以不向自己的存折暂时存入现金而汇款,而在图28(b)中,为了说明,将转账额存入存折中后,再进行汇款。
在该账户信息管理装置中,在从账户中提取现金的阶段,以基准税率在消费税账户的支款税栏中记帐。因此,即使在本次存入现金转账额的情况下,仍以基准税率强制地在进款栏中进行记帐。
对于该原则,除了以下2种情况,一定会在每次现金存入支出时以基准税率进行记帐。一种是通过账户间转账汇款进行了税额指定的情况。一种是在商店等中通过寄存器,在纳税卡中记入了税额信息和发票信息的情况。
图28(b)表示的是,采用预付点购买图27的纳税物品后的记帐。
在图28(b)的情况下,如果通过现金而存入ATM机中的现金原本就存入到了该存折中的话,即使在收支106日元的情况下,A栏记帐额仍为收支零,其结果为本次指定的间接税额6日元作为支付税额,而真正地被记录下来。
在图28(b)的消费税账户A栏合计栏的纳税额栏中,记录有3.636363的除不尽的数值。如果存入实际额账户中的106日元原本为从该账户信息100b的实际额账户中支出的现金,则在支款时刻,9.636363日元记录于消费税账户的A栏支款税栏中。于是,其结果是该账户所有者以间接税支付的消费税额,最终记帐为3.6363-9.6363=-6。
假定如果106日元为不正当的金钱(会在第4实施方式中,再次进行说明),其结果会是9.636363日元的消费税额会从实际支付的税额中扣除而记帐。
接着,如果观察图28(b)的B栏差额值,由于其为零,故除非事先购买了点,否则不会发生点购买。
然后,为了说明而放入图28(b)所示表中的外部的预付卡内的余额,余额为6个点,可在继续进行购物时使用。
依据第3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相同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对使用点的直接纳税结算方法进行了说明。在法定或任意的纳税期间结束的时刻,期间中累积计算的税记录帐内的数值对应于各计算栏,汇集于纳税薄中。下面采用图29~38所示的例子,对点使用时的记帐和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点、预付而支付消费税,在进行直接纳税结算上,存在2种方式。一种是账户内点管理方法,另一种是外部服务器型管理方法。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消费税标准税率10%·基准税率10%为例进行解说。
账户内点管理方法基于纳税卡内补充有点的状态,和没有补充点的状态之间的不同,直接纳税结算方法分为预付方式和后付方式。
在预付方式中,不管是否实际使用了点,是否留有点余额,对应于已购买的点的点数额,不等待纳税期间结束,将购买点金额转账到纳税薄中。对于该点补充方法,在现金提取的同时,现金提取额的1/10的点数会补充到插入ATM机中的纳税卡中。
图29~37、图39、以及图40为说明预付方式的记帐状态的图。图38为说明后付方式的记帐状态的图。
客户侧初始的余额在A栏实际额账户中具有2200日元。购买纳税物品的不含税价格为1000日元。税率为10%。通过ATM机20提取现金1000日元,同时将100个点的点补充到纳税卡中,购买结束后再次将纳税卡插入ATM机中。显示最终的税记录帐的记帐状态、纳税薄、卡内税额信息。以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同点和点移动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事项,省略对其的说明。
另外,为了明确计算上的数值,将各栏重复压缩表记。另外,假定进行点的转交的税额信息传递手段为“纳税卡”而进行说明。如果该手段为进行电子信息交换的手段,则不作限定。
图29表示通过ATM机购买点时的显示的账户信息。另外,在图29中,同时将现金提取的2个步骤压缩在1个表中而记载。
在提取现金1000日元的同时,从实际额账户A栏的支款栏,支出包括点购买额1000日元的1100日元。同时,在消费税账户A栏支款税栏中,记帐有支出现金额1000日元的1/11(90.91)。同时,已购买的点额100点记帐于实际额账户直接纳税输入栏中。同时,在消费税账户进款税栏中记帐(100)。同时,在B栏进款税栏中,以负数值(-100)在进款税·支款税栏的两者中以同额记帐。此外,在设置于实际额账户内的预付点购买栏中,记帐已购买的点数(100)。另外,从实际额账户A栏支出栏中支出的1100日元中,除了以现金支出的1000日元以外的100日元的现金将立即存入纳税薄12a的实际额账户中。
此时的直接纳税栏·B栏的记帐状态与经营者接收的领取消费税的形式相同。
接着,如图30所示,随着现金1000日元的吐出,在插入ATM机20中的纳税薄的点栏中,输入100点的点余额。同时,如图29所示,在实际额账户·消费税账户的支款·支款税栏中,记帐(100)。同时,如图29所示,在B栏支款税栏的进款支款栏两者中,记帐(-100)。
图31为将寄存器处理的计算要素表示在表中的图。商店侧的可配备的数值为(ta)和(tb)的不含税价格和加了法定税率的含税价格。对于剩余的6个要素,如果没有要确定客户侧的直接间接纳税比例的意向,则不可能输入。客户侧的纳税意思在此阶段,确实地以数值反映在该系统中。
接着,在插入商店侧纳税卡的寄存器中,插入客户侧纳税卡,支付1000日元的价款。另外,从图32的客户侧纳税卡中补充的点余额(px)中,商店侧所领取的点数与客户侧所示的直接纳税额为相同的点数,从纳税卡(px)中扣除该点数(py),在余额中具有不足额时以负数值记入图32所示(te)的移动点额的栏中。余额中具有剩余时,记入零。图32表示3个例子。
图33为说明寄存器在商店侧移动点栏中写入数值的图。
同时,如图33所示,在商店侧的纳税卡中,将从客户侧纳税卡领取的点数,与下述数值相加,将其写入,该数值为当点余额不足时写入客户侧纳税卡的移动点栏(X)中的负数值乘以“-1”而得到的值。该点数额还与下述直接税额相同,该直接税额是含税价格(tb)扣除不含税价格(ta),进一步扣除进款现金税额(tf)而得到的。图33给出3个例子。
图34和图35为说明点和发票的图。图35的(Y)的领取点的数值为从客户侧的点栏中领取的点数值,但是在客户侧的点不足时,为下述数值,其为将写入客户侧移动点中的负数值乘以“-1”而得到的数值加上后的数值。
与经由寄存器的税额点的交换的同时,还进行发票记帐的交换。在通常以现金购买物品时,不需要购买者的个人身份也表明。但是如果从客户侧看商店侧,商店侧的所在信息已是非常清楚。同样在该发票交换时,也在点交换阶段中交换的客户侧所提供的发票信息中设置限制。如图34、图35所示,可调整相互可提供的限度。
图36为表示客户侧账户信息的图。
接着,通过寄存器支付价款以及在纳税卡中输入了税额信息的客户侧,每当具有机会时将纳税卡插入ATM机20中。已从纳税卡中接收税额信息的ATM机20向客户侧的账户信息100e进行记帐。由于图36所示的情况没有产生不足点额,故不在直接纳税输入栏中输入数值。在C栏支款税栏中,对记录于纳税卡中的补正税额进行记帐。此时,在提取现金时强制进行记帐的现金提取额的1/11的A栏支款税额被抵消,A栏间接税额支付余额成为零。在提取现金时通过直接纳税支付的100日元已存入纳税薄中,消费税的直接纳税应在已设定的纳税期间结束后进行纳税,并累积。
图37为表示商店侧的账户信息的图。
在商店侧寄存器中接收价款,将商店侧纳税卡插入ATM机20中,在商店侧的账户信息100f中对价款进款和点进行记帐。在图37所示的情况中,将100点记帐于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中。同时在消费税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进款税栏中记帐(100),在纳税额栏中将领取点(100)以正数值计算出。同时,在B栏进款税栏中,以负数值在进款税·支款税栏两者中记帐(-100)。在该阶段,对于经营者所缴纳的消费税,由于A栏纳税额为零数值,故现金纳税额为零。在纳税期间结束后的消费税申报时,即为B栏差额值的计算式(-100)-0的数值(-100)点的纳税额。其结果是,该销售商店将已领取的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栏中残留的领取点100点,进行核销纳税,手上持有的点余额为零。
以上,结束对账户内点管理方法的预付方式的说明。
下面对账户内点管理方法的后付方式进行说明。
图38为说明账户内点管理方法的后付方式的图。
下面示例的前提条件是显示:将客户侧的纳税卡中的点通过其他购物使用了20点,余额为80点,缺少20日元的情况。
在图32的阶段中客户侧所持有点不足时,在移动点额中输入负数值。负数值为在客户侧的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支款税中以正数值记帐。其结果是,消费税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余额为负数值,在B栏支款税栏中,在图32所示例2的数值为-20时,于进款税·支款税两者中记帐-20,通过0-(-20)的计算式而计算出的数值(20),成为纳税期间结束后汇给纳税薄的点购买额数值20。其结果是,执行从A栏实际额账户向纳税薄的转账指令,从账户内余额中扣除20日元,最终的账户内存款余额为1080日元。
如以上说明所述,即使在没有补充到纳税卡中的点时,仍可通过将纳税卡插入到寄存器中,将直接纳税额的不足金额记帐于账户信息100e的直接纳税栏·B栏中,以此为前提担保,可进行商品销售和点领取。
图39为说明客户侧纳税薄的图。
C栏补正值(E)为从A栏合计的值(-90.91)中减去C(-90.91)而得到的0。实际额纳税额(F)在C栏补正值(E)的值在0以下时,为0;在C栏补正值(E)的值在0以上时,为该值。在图39中为0。
对于点核销额(G),当(B)的值为负时,在(G)中输入该值;在(B)的值为正时,为0。
点购买额(H),在(B)的值为负时,为0。在(B)的值为正时,在(H)中输入该值。
对于预付点购买完成额(I),输入已从税记录帐的实际额账户转账的金额。
从税记录帐的转账进款(J)通过实际额税额(F)和点购买额(H)的和而求出。在图39中,其为0。
纳税金额通过预付点购买完成额(I)和从税记录帐的转账进款(J)的和而求出。在图39中,其为(100)。
图40为说明商店侧的纳税薄的图。
各栏的计算方法与图39所示的纳税薄12a相同。
图41以及图42为说明外部服务器管理方法的记帐状态的图。
在第2个直接纳税结算方法的外部服务器管理方法中,将税额支付给银行外部的私人点管理公司,或官方点管理公司,通过与其它商业的预付点相同的处理管理方法,将仅对消费税额向国库的缴纳进行一元化处理,进行该管理。或者,在向信用公司支付价款时,还同时进行纳税额的支付。对于该税额管理方法的形式,如当前的商用点管理那样,考虑各种方式,根据其运算形式,记帐于税记录帐中的各栏的数值、记帐部位会有所改变。由此,在当前阶段,虽然无法给出具体示例,但作为一个例子在图41和图42中示出。图41表示从点管理公司通过银行转账对点进行了购买的阶段。图42表示提取现金,通过寄存器购买商品的阶段。
外部服务器管理方法所能考虑的一般记帐方法如下所述。
前提:交易前余额1100日元,基准税率10%,点购买是通过银行转账,同时将购买点额100点记帐于实际额账户的直接纳税输入栏的进款中。
与通过图28~图40说明的银行内的点管理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对于服务器管理方式的卡部分所持有的点余额,只能使用其在成为零之前的点数。在银行账户内点管理方式中,即使在余额为负的情况下,仍可继续用。但是在服务器管理方式的卡中,由于读取装置不同,因此在使用完购买点额100点的阶段,不能继续进行上述的负记帐。
但是,作为纳税卡的功能,将补正额和仅已使用的点的点数的负记帐信息可以通过纳税卡而执行。于是,寄存器相对纳税卡,以补正额、与服务器管理方式的卡内点的点数作为上限,写入作为负记帐额的移动点额。
通过图42的实际数值进行再现。以现金提取购买纳税物品的不含税价格1000日元,通过收银机与1000日元的购物同时支付点100点,其结果是点卡余额为零。通过寄存器,记录点支付点数-100,从卡向税记录帐中通过税额信息传递记帐-100。其结果是,B栏差额值为正负零。
已纳税的点额不会转账到纳税薄中。但是,累积直接纳税额可通过汇集于纳税薄的预付点购买完成额中的数值而计量。以上的操作是在购买外部管理预付时,为了记录累积直接缴纳支款税额的操作。该消费者通过购买外部管理点,成为本人领取点的形式,即,在记帐数字上,领取与经营者相同的领取消费税的形式。以本人的钱支付,通过用经营者收银机支付已领取的点,由此,产生支付点。该信息被抵消,从而以不产生转账指令的零数值记录于纳税薄中。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4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下面针对第4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以与前述第1、2、3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事项,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第2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中,对使用ATM机20的进款处理进行了说明。
第4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与第1、2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在ATM机20的现金预先存入时,可变更纳税额。
在进行下述说明之前,整理构成该存入现金操作前提的条件。
条件1:如果是账户间的汇款进款,由于可指定税额,故可按照汇款者的意向,将税额记帐于自己和他人的存折中。
条件2:将现金存入自己的存折中时,在自己的纳税卡中,可通过自己的寄存器将记录的税额记帐于存折中。
条件3:在上述条件1和条件2的情况下,对于进款额中包含的税额,以发票的形式留下记录。
条件4:在以前,从自己的账户提取的现金,以基准税率将支付的税额记帐于A栏消费税账户中。
条件5:在以前从自己的账户提取的现金再次存入时,以基准税率将领取税额记帐于A栏消费税账户中。
条件6:将从他人手中收到的现金、拾取的现金存入自己的税记录帐中时,以基准税率将领取税额记帐于A栏消费税账户中。
条件7:即使在从账户中提取从该他人手中收到的现金、拾取的现金并消费,A栏消费税账户内的收支的税额被抵消,纳税额数值为零。
如上所述,在该账户信息管理系统中,对于上述条件6的进款,即使从ATM机20中提取现金并进行消费,也不会对该消费税额有所认知。但是,在将正规存入的现金掉落于道路上的遗失者的税记录帐中,会对记帐支付的消费税额进行确实的记帐。
该原则在实施累进消费税率的方面,为必须的计算方法。对于上述条件1、以及条件2以外的发票中没有记录的进款额,即使进行了也不会被视为消费额。其结果是消费率降低。其结果是累进消费税率上升。如果正规地记录在发票中的钱丢失,则消费率上升。但是,如果从ATM机20中提取以条件6的形式存入的现金,则即使丢失了该现金,也会因为收支被抵消,消费率不会上升。
那么作为实际问题,采用图43,对将手头的现金存入ATM机20中时的特殊例进行说明。
在该特殊例中,进款操作者将手头中出处不明的现金存入自己的税记录帐中。进款额为100日元,不含税价格也为100日元,含税价格也为100日元。如果该进款成功,则即使是出处不明的现金,仍可以计入9.0909日元的支付消费税。只是不会进行发票记录。
图43为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使用ATM机的进款处理的流程图。
对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S24”:ATM机20判断纳税卡300的税额信息栏302中是否记载有数值。在税额信息栏302中没有记载领取间接税额、或领取点数值时(步骤S24中的“否”),不视为经营者的商品销售价款,而识别为进款方不明的现金。然后,转到步骤S24a。在税额信息栏302中记载有数值时(步骤S24中的“是”),转到步骤S28。
“步骤S24a”:在ATM机20中,ATM机20的进款额显示栏,针对接纳于ATM机20内部的现金额视为包含基准税率的税额,显示记帐于消费税账户A栏进款税栏中的税额。然后,转到步骤S24b。
“步骤S24b”:操作者确认自己已存入的现金中包含的税额,按下确认按钮“是”。假定该现金中的税额与显示的不相同时,按下确认按钮“否”。当ATM机20的操作者按下确认按钮“是”时,转到步骤S25。当按下确认按钮“否”时,转到步骤S24c。
“步骤S24c”:显示输入不含税价格与含税价格的图像,在进款额和含税价格一致的阶段显示确认按钮。然后,转到步骤S30。
“步骤S30”:当ATM机20的操作者按下确认按钮“是”时,转到步骤S25。在按下确认按钮“否”时,转到步骤S31。
图44为说明税率指定画面的图。
在税率指定画面26中,设置输入不含税价格和货币纳税额的栏。不能输入标准税率以上的税率税额。
在例示的情况中,操作者以非纳税,持有存入100日元的目的。在步骤S24c的输入图像中,输入不含税价格100,在货币纳税额中输入0。
ATM机20在接受货币纳税额时,转到步骤S25,在该步骤S25,显示完成画面,该画面显示“已记录于收入管理记录栏中。今后,本次进款的100日元请作为自身的资产而消费”。
对上述引号“”内的文字进行说明。该显示是指定非纳税进款的结果。收入管理记录栏指下述的记录场所,其将非纳税物品的销售额、某种薪资、收入、存款、借款、被赠与金、捐款、喜事金、杂项收入等以现金从ATM机20存入,且没有发票记录,具有进款额中不包含消费税额的进款记录请求的进款额,作为实际额账户余额中包含的进款额,记录于与实际额账户进款栏不同的进款栏中。即,该进款操作者将已存入的现金认作某种收入或销售额,根据情况可以说是将进行收入纳税的收入记帐于自己的银行账户中。
接着,在假设法定基准税率为10%,标准税率为20%时,假设在货币纳税额中输入最高税率20%的20日元时,步骤S25中显示下述文字。
“已存入没有发票记录的销售额。感谢您理解智能纳税。”在此情况下,会认为操作者对某种纳税物品以间接税进行了现金销售。
但是,作为现实的问题,还有以现金领取薪资的情况。工资为消费税免税。只需要工资领取者在自己的纳税卡中,通过工作地的寄存器记录免税额信息,发票记录即可成立。然后,在步骤S24b,选择“是”。
接着,在步骤S25的完成画面中,显示下述文字。“已记录免税额信息。记录与进款额相对应的A栏进款税额。”
“免税额信息”指进行了下述消费行为与纳税的结果。假设领取薪金额为11000日元。在将纳税卡插入ATM机中的阶段,在进款之前,在消费税账户A栏支款税栏中,自动地进行1000日元的记帐。然后,假设收进5500日元,其结果是,在A栏进款税栏中进行500日元的记帐。其结果是,留有记帐有与手头中的的现金5500日元相对应的500日元的A栏支款税额的记录。假设支给的11000日元中,已将1000日元通过点直接纳税而消费。在纳税卡的点移动栏中,记录100的数值,对于补正额,记录90.9090。其结果是,手中持有的现金为4500日元,账户进款额为5500日元,B栏支款税栏为100,补正后A栏支款税额为409.0909日元。由于手中持有的现金为4500日元,因此如果将4500日元除以补正指数11,则为409.0909日元。另外,当前实际额账户的余额为5500日元。由于在纳税期间结束后,会转账直接纳税100日元,故实际额账户内的余额变为5400日元。其结果是,对于该ATM机操作者,现金和实际额账户内的余额合计为9900日元,消费不含税额为1000日元,支付直接消费税额为100日元。
依据该第4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相同的效果。
该账户信息管理系统以将账户所有者已收支的消费税额正确地记帐于银行账户内为目的进行运算处理。同时,如通过第4实施方式的账户信息管理系统而获得的效果那样,在通过除了作为正规收入而存入的金额以外的没有发票记入的收支款而进行了消费时,具有将该消费税额从计数中排除的安排,这一点非常明确。
多阶段纳税表
下面对多阶段纳税表进行说明。
图45为说明多阶段纳税表的图。
对多阶段纳税的安排和记帐例的表进行说明。在当前的金融机构结算中,只进行实际额账户记帐501。该数值如部位501a、501b、501c中所示,为含税价格。
在该账户信息管理装置中,在表的上节的受理部的部位511、512、513中,接受下述税额信息,进行运算,由此,在中节的消费税账户中进行记帐记录。
输入到部位511中的数值为不含税价格。该数值包含实施多个税率时的情况,即使在当前,也是为了将非纳税商品和纳税商品复合结算而必须输入的数值。在表格所示情况中,该数值为“1000”。
输入到部位512中的数值为含税价格。用于当前的记帐系统的部位501a、501b、501c。通过将该数值输入到受理部中,明确税额部分的数值。在表格所示情况中,该数值为“1100”。
输入到部位513中的数值为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中的金额。可通过该数值的输入,将进行了汇款者(消费者、经营者)选择的2个纳税方法,与纳税额比例明确地传递给账户信息管理装置。该选择只根据汇款者所想的意思而决定。在表格所示情况中,该数值为“1040”。
接着,为了对实际税的流动进行说明,从部位502开始。
部位502的数值“1040”为作为消费者在零售店中实际存入的金额,是确定的金额。所包含的税额为40日元。没有支付给交易对方的税额为60日元。该60日元转账到税账户503中。
税账户503为记录纳税存折的税账户。在运算部14中计算出的,纳税期间中的A栏、直接纳税栏、B栏、C栏的数值汇集于纳税存折中,进行转送记录。另外,通过税账户503内的运算,确定从实际额账户内的余额转账到税账户503的金额,并转账汇款到税账户503内的实际额账户中。
画面504表示将已确定的纳税额实际缴纳到国库时的例子。在图中所示情况中,假设在纳税期间结束后,在最初通过受理部进行交易的机会中,可进行纳税操作。该转账接收方为各金融机构的国库资金接收代理点的账户。
直接纳税到国库资金接收代理点账户505的账户中的数值在部位506的直接间接并用输入时,仅仅为直接税的60日元。不论税务局多么慎重地记录该值,其也不会与消费总额关联。记录消费总额的是税账户503。因此,税务局只需知晓汇集于日本银行中的纳税总额,而不要求管理各个具体的直接纳税者。另外,在纳税额位于税账户503中的期间,还可进行预定纳税额的修正退还等操作。但是,在附加价值形成阶段的消费税申报时,包括公开发票记录在内,需要与目前相同的手续。
在当作为价款支付者的消费者选择的是部位506时,间接税为40日元,直接税为60日元。即,向零售店支付不含税价格1000日元与间接税40日元,共计1040日元。
该纳税意向的记录输入方法是,在部位507的ATM机中,将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的金额,在部位513的ATM机输入栏中输入1040日元。
输入到部位507中的值是,通过在受理部的部位513中输入1040日元而确定的直接间接比例。将支付间接税40日元,直接税60日元的纳税意向记录于自己的存折,零售点侧的存折中。
输入到部位508中的值是,零售店所确定的直接间接纳税比例。在零售店的进款、进款税栏中,存入共计1040日元和60点,其中的40日元记录为领取间接税。另外,直接税点60点记录于直接税栏的进款税栏中。该零售店的价款支付额中,800日元为不含税价格,880日元为含税价格。在部位508,零售店进行向作为供货方的制造公司支付40日元的间接税和40点的直接税的选择。
输入到部位509中的值是,记录于零售店的税账户503的纳税存折中的现金纳税额。零售店向制造公司支付的供货价款中,800日元为不含税价格,另外支付40日元的间接税额。由于将零售店的总消费税纳税额20日元(利润200日元的1/10额)中的,20日元(点)全部在(部位510)中支付,故现金纳税额为零。
输入到部位510中的值是,零售店在消费税申报时纳税的点。在该情况下,由于零售店领取的点数为60点,故剩余的点数为20点。领取的现金纳税额40日元已全部支付给制造公司。在规定的消费税申报后,按照来自纳税薄的指令,零售店将手头剩余的20点进行核销去除(纳税)。
以上为在多个阶段,税额移动的一个过程。最终结果是消费者支付的100日元的消费税额中,60点在零售和制造中进行了核销纳税,现金纳税额40日元由原材料公司进行了纳税。
另外,在表中,与全部以直接税支付100点时一起,将全部以间接税支付100日元时的数值也一并记载于直接间接并用数值的左右。
以上,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账户信息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各部分的构成可替换为具有相同功能的任意的构成。另外,在本发明中还可附加其它任意的构成要素或步骤。
此外,本发明也可为将前述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2个以上的构成(特征)进行组合。
还有,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进行的处理也可通过多个装置而分散处理。
再有,可通过上述处理功能数据而实现。在此情况下,提供一种程序,其记载有账户信息管理装置10所具有功能的处理内容。通过使用计算机执行该程序,从而在计算机上实现上述处理功能。记载有处理内容的程序可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中。作为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可列举磁存储装置、光盘、光磁记录媒体、半导体存储器等。在磁存储装置中,列举有硬盘驱动、软盘(FD)、磁带等。在光盘中,列举有DVD、DVD—RAM、CD—ROM/RW等。在光磁记录媒体中,列举有MO(Mageto-Optical disk)等。
在使程序流通时,比如,可以销售记录有该程序的DVD、CD—ROM等可移动型记录媒体。另外还可将程序存储于服务器计算机的存储装置中,通过网络,将该程序从服务器计算机转送给其它的计算机。
执行程序的计算机比如,将记录于可移动型记录媒体中的程序,或者从服务器计算机转送而来的程序存储在自己的存储装置中。然后,计算机从自己的存储装置中读取程序,执行按照程序的处理。另外,计算机还可以从可移动型存储媒体中直接读取程序,执行按照该程序的处理。此外,计算机也可以每当从经由网络连接的服务器计算机中转送程序时,依次执行按照已接收程序的处理。
此外,可通过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等的电子电路,实现上述处理功能中的至少一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 账户信息管理系统
10 账户信息管理装置
11 账户信息存储部
12 税记录信息存储部
12a、12b 纳税薄
13 输入受理部
14 运算部
20 ATM机
21、25 进款画面
22 消费税记帐画面
23 纳税·非纳税经营者画面
24 消费者专用点画面
26 税率指定画面
30 金融机构终端机
40 个人终端机
50、60 网络
70 中转装置
100 账户信息
100a、200a 账户信息A栏
100b、200b 直接税栏
100c、200c 账户信息B栏
100d、200d 账户信息C栏
300 纳税卡
T1~T2 表
T3 输入信息管理表
T4 输出信息管理表

Claims (6)

1.一种账户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受理部,该受理部接受含税交易金额内的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以及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的金额;
运算部,该运算部采用所述受理部已接受的信息对所述含税交易金额中包含的税额进行运算,制作实际额账户信息,其对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中的金额的交易记录进行记录;及税账户信息,其将只有税额的交易记录与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中的金额的交易记录分开并记录;
存储部,该存储部对所述实际额账户信息与所述税账户信息以与每次交易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账户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部对税额中使用者决定不支付给交易对方而是直接纳税的金额进行运算,并将运算出的金额记录在所述税账户信息中与所述只有税额的交易记录不同的地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账户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寄存器记录功能,该功能对现金结算时的所述税账户信息进行补正,所述运算部将经过补正的税额记录在所述税账户信息中与所述只有税额的交易记录不同的地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账户信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税额信息传递机构,其记录预先缴纳的税额;
在交易是利用所述税额信息传递机构的情况下,所述运算部从所述税额信息传递机构的预先缴纳税额中,扣除交易时的税额,并作为在交易时支付了含税价格而制作所述税账户信息。
5.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算机执行下述处理:
接受含税交易金额内的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以及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的金额;
采用已接受的信息对所述含税交易金额中包含的税额进行运算,并制作实际额账户信息,其对所述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中的金额的交易记录进行记录,与税账户信息,其将只有税额的交易记录与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中的金额的交易记录分开并记录;
将已制作的所述实际额账户信息与所述税账户信息以与每次交易相关联的方式存储在存储部中。
6.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
该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下述处理:
接受含税交易金额内的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以及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的金额;
采用已接受的信息对所述含税交易金额中包含的税额进行运算,并制作实际额账户信息,其对所述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中的金额的交易记录进行记录,税账户信息,其将只有税额的交易记录与实际上存入交易对方中的金额的交易记录分开并记录;
将已制作的所述实际额账户信息与所述税账户信息以与每次交易相关联的方式存储在存储部中。
CN201580040846.0A 2014-08-08 2015-06-19 账户信息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Pending CN1065754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2888 2014-08-08
JP2014162888 2014-08-08
PCT/JP2015/067698 WO2016021307A1 (ja) 2014-08-08 2015-06-19 口座情報管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5417A true CN106575417A (zh) 2017-04-19

Family

ID=55263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0846.0A Pending CN106575417A (zh) 2014-08-08 2015-06-19 账户信息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3269B2 (zh)
EP (1) EP3179436A4 (zh)
JP (1) JP6007394B2 (zh)
CN (1) CN106575417A (zh)
WO (1) WO20160213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83639A (en) * 2018-01-24 2020-11-04 Vaultz Inc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for independent contractors
JP7257803B2 (ja) * 2019-02-05 2023-04-14 弥生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223228B (zh) * 2021-05-10 2023-01-10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金融发票信息核验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904A (ja) * 1997-06-20 1999-01-22 Japan Digital Lab Co Ltd 仕訳データ記録方法,仕訳データ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仕訳データの自動連動修正方法,仕訳データの自動連動修正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1155097A (ja) * 1999-11-29 2001-06-08 Degital Company Network:Kk 記録媒体
JP2003323536A (ja) * 2002-05-02 2003-11-14 Nippon Digital Kenkyusho:Kk 入力/表示画面、消費税情報表示方法、消費税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20100306071A1 (en) * 2009-06-01 2010-12-02 Kay James E Method to transfer sales tax in real time from point of sale to a collecting government agency
CN103154986A (zh) * 2010-10-05 2013-06-12 e2因特莱科迪伏有限公司 用于进行复合账单支付交易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73226A (ja) 2001-06-14 2002-12-26 Hitachi Ltd 電子申告システムとそれに連動する納付処理システム
JP2003346068A (ja) * 2002-05-22 2003-12-05 Fujitsu Ltd 納税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904A (ja) * 1997-06-20 1999-01-22 Japan Digital Lab Co Ltd 仕訳データ記録方法,仕訳データ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仕訳データの自動連動修正方法,仕訳データの自動連動修正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1155097A (ja) * 1999-11-29 2001-06-08 Degital Company Network:Kk 記録媒体
JP2003323536A (ja) * 2002-05-02 2003-11-14 Nippon Digital Kenkyusho:Kk 入力/表示画面、消費税情報表示方法、消費税情報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20100306071A1 (en) * 2009-06-01 2010-12-02 Kay James E Method to transfer sales tax in real time from point of sale to a collecting government agency
CN103154986A (zh) * 2010-10-05 2013-06-12 e2因特莱科迪伏有限公司 用于进行复合账单支付交易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6021307A1 (ja) 2017-04-27
EP3179436A1 (en) 2017-06-14
EP3179436A4 (en) 2017-12-27
WO2016021307A1 (ja) 2016-02-11
US20170116682A1 (en) 2017-04-27
US10373269B2 (en) 2019-08-06
JP6007394B2 (ja)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0764B2 (en) System, program product, and method to authorize draw for retailer optimization
US8494937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virtual banking environment in a merchant venue while increasing the deposit-based assets of optionally interfaced traditional banking institutions subject to fractional-reserve banking
JP2008547132A5 (zh)
JP6663051B2 (ja) トークンによるバーター取引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CN107077665A (zh) 用于电子交易的方法和系统
CN106575417A (zh) 账户信息管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Grubert et al. VAT and Financial Services: Competing Perspectives on What Should Be Taxed
JP2004213167A (ja) 還付金決済システム
Poddar et al. Treat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 under a UAE VAT
KR20040074668A (ko) 회계서비스용 기록수단과 지불수단,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회계서비스 시스템
Bangayongo The Finality of Payment in a Tripartite Credit Card
KR102674305B1 (ko) 금융 상태 기반의 가맹점 즉시 정산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판독 가능 기록 매체
Arora Marketing of banking services in India
Krishnamohan et al. E-payment trends in India amendments in the income tax Act for cashless economy
Schenk et al. Analysis of Tax Treat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 under a Consumption-Style Vat
CN117495370A (zh) 数字货币账户支付金融负债方法
Noor SharῙ’ah Issues In Gold Trading And Gold Related Scam Schemes
JPH08329340A (ja) 小売店舗における釣り銭運用システム
Schenk et al. Financial services
Schenk Financial Services, chapter in VAT in Africa (ed. Richard Krever, Pretoria University Law Press, Pretoria), 2008.
Clegg Input and Output Taxes: An Alarming Synthesis
KR20160074180A (ko) 경매물건의 npl 분석정보 제공 서버
KR100951181B1 (ko) 소비자산 시스템과 소비자산 생성 및 운용방법
JP2022073528A (ja) 自己信託を利用した無担保ファンディング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キャッシュレジスタ
KR20240008304A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