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5838B - 一种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5838B
CN106565838B CN201610965051.7A CN201610965051A CN106565838B CN 106565838 B CN106565838 B CN 106565838B CN 201610965051 A CN201610965051 A CN 201610965051A CN 106565838 B CN106565838 B CN 106565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cocyanin
solution
supernatant
weight
prote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50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65838A (zh
Inventor
刘微波
华寿虎
樊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enchem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CHEM BIOTE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CHEM BIOTEK Ltd filed Critical FENCHEM BIOTEK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650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658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65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5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65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5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795Porphyrin- or corrin-ring-containing pept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应用,属于天然色素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pH敏感性低的稳定的藻蓝蛋白,利用了双水相萃取技术提取到粗蛋白,再通过蛋白分离技术对其中的部分蛋白进行改性,以提高其pH稳定性,通过与另一部分蛋白混合之后可以得到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有上述藻蓝蛋白的组合物及其在食品、饲料、化妆品或者药物制剂中的用途。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应用,属于天然色素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旋藻(Spirulina)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人类明天最理想的食品”,其蛋白质含量高达50~70%,是一种极好的蛋白源,而其中又以藻监蛋白(Phycocyanin,PC)的含量最高,可达细胞干重的25~28%,较一般的蓝藻为高。藻蓝蛋白(phycocyanin),又称为藻青蛋白,成分为蓝藻中卟啉类色素蛋白。是蓝藻、红藻、隐藻中的一类辅助光合色素,是从螺旋藻、鱼腥藻等藻类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胆蛋白,参与光合作用,也是其颜色的主要来源。藻蓝蛋白分C型与R型两种。C型由藻蓝胆素与蛋白质结合而成;R型除藻蓝胆素外,还含藻红胆素。其性状为蓝色粉末,溶于水,不溶于醇和油脂,具有抗癌、促进血细胞再生等功效。21世纪初,在欧美、日本等国,藻蓝蛋白广泛用作食品和化妆品的高级天然色素,并被制成生化药品。藻蓝蛋白是一类普遍存在于蓝藻细胞中的光合辅助色素,是一种特殊的色素蛋白,由开链四吡咯化合物和脱辅蛋白通过硫醚键结合。
藻蓝蛋白的提取方法包括有: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法、反复冻融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氯化钾溶菌酶提取法、藻蓝蛋白的纯化方法、硫酸铵沉淀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双水相萃取法、凝胶过滤层析法等。
但是,蓝藻蛋白存在着稳定性不好的问题,特别是它对于pH敏感,只有在特定的5.5~7.0范围内较为稳定,原因是其化学结构含有不饱和双键及其它可氧化基团,在氧的作用下会发生氧化作用而褪色;而且天然色素对光照、温度、金属离子等因素也很敏感。蛋白的稳定性主要是指保持其生物活性的能力,与蛋白质构象有关。因此,蛋白的稳定性关系到分离纯化的活性收率,生产成本,也关系到蛋白质制剂能否应用和商品化。在分离纯化蛋白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是哪些因素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然后是如何减少活性损失,保持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提取得到的蓝藻蛋白对于pH敏感的问题,扩展其pH稳定范围,本发明通过改进其提取方法,对含有pH敏感氨基酸的蛋白进行分离、修饰后,实现整体稳定性的提高;另外,还通过将提取得到的蓝藻蛋白制备组合物,提高其存储稳定性。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
一种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螺旋藻粉加入水中浸泡,再进行反复冻融,将得到溶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即为含藻蓝蛋白的粗提液;
第2步,向第1步所得粗提液中加入羟甲基纤维素钠和无机盐,震荡混合后,进行超声处理,再静置后收集上相;
第3步,第2步所得上相在透析膜中透析后得藻蓝蛋白水溶液,向藻蓝蛋白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范围在5~12%,进行离心,得到沉淀和第一上清液;
第4步,将第3步中得到的沉淀加水混合,再使用纳滤膜进行脱盐,得到纳滤浓缩液;
第5步,在纳滤浓缩液中加入酵母甘露聚糖,并用NaHCO3调节溶液的pH至8~9,再进行微波处理,得到反应液,采用HCl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为7,离心分离后,收集第二上清液;
第6步,将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合并,采用透析的方式脱盐后,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藻蓝蛋白。
所述的第1步中,浸泡时间是10~12小时;冻融操作参数是:于-30℃下冷冻3~4小时后,再于15~20℃融化,如此反复冻融3~4次;所述螺旋藻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20~180。
所述的第2步中,无机盐为硫酸铵、硫酸钠或硫酸镁中的一种;无机盐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10~20%,羟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22~26%。
所述的第2步中,超声作用时间是20~30min,超声频率范围是20~40kHz,超声的功率范围是15~40W/cm2
所述的第3步中,透析12~20小时,透析采用的透析膜的截留相对分子量是5000Da。
所述的第4步中,加水重量是沉淀湿重的15~20倍,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200~400Da,纳滤过程使浓缩液的体积是原料液的1/10。
所述的第5步中,微波功率200~400W,微波加热时间是5~10min。
所述的第6步中,透析8~10小时,透析采用的透析膜的截留相对分子量是4000Da。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
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藻蓝蛋白。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
一种藻蓝蛋白组合物,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藻蓝蛋白80~90份、茶多酚4~6份、葡萄糖酸亚铁0.05~0.1份。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
所述的藻蓝蛋白在食品、饲料、化妆品或者药物制剂中的用途。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pH敏感性低的稳定的藻蓝蛋白,利用了双水相萃取技术提取到粗蛋白,再通过蛋白分离技术对其中的部分蛋白进行改性,以提高其pH稳定性,通过与另一部分蛋白混合之后可以得到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以范围形式表达的值应当以灵活的方式理解为不仅包括明确列举出的作为范围限值的数值,而且还包括涵盖在该范围内的所有单个数值或子区间,犹如每个数值和子区间被明确列举出。例如,“大约0.1%至约5%”的浓度范围应当理解为不仅包括明确列举出的约0.1%至约5%的浓度,还包括有所指范围内的单个浓度(如,1%、2%、3%和4%)和子区间(例如,0.1%至0.5%、1%至2.2%、3.3%至4.4%)。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及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方式”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申请所要保护的范围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藻蓝蛋白,其对于pH敏感性低、稳定性好,主要是利用了双水相萃取技术提取到粗蛋白,再通过蛋白分离技术对其中的部分蛋白进行改性,以提高其pH稳定性,通过与另一部分蛋白混合之后可以得到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
主要的提取工艺包括有:
第1步,将螺旋藻粉加入水中浸泡,再进行反复冻融;该步骤可以使螺旋藻破碎;
第2步,向第1步所得粗提液中加入羟甲基纤维素钠和无机盐,震荡混合后,进行超声处理,再静置后收集上相;该步骤的双水相萃取体系由互不相溶的羟甲基纤维素钠和无机盐构成,利用藻蓝蛋白在羟甲基纤维素钠和无机盐中的选择性分配,使其与粗提液中其他杂质分离,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第3步,第2步所得上相在透析膜中透析后得藻蓝蛋白水溶液,向藻蓝蛋白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范围在5~12%,进行离心,得到沉淀和第一上清液;通过透析可以去除其中的无机盐,通过加入氯化钠后,可以使其中部分藻蓝蛋白团聚,通过离心作用将这部分藻蓝蛋白被分离;
第4步,将第3步中得到的沉淀加水混合,再使用纳滤膜进行脱盐,得到纳滤浓缩液;通过加水之后,可以使沉淀出的藻蓝蛋白恢复溶解,再通过纳滤膜将其中的无机盐去除;
第5步,在纳滤浓缩液中加入酵母甘露聚糖,并用NaHCO3调节溶液的pH至8~9,再进行微波处理,得到反应液,采用HCl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为7,离心分离后,收集第二上清液;这步骤的作用是对第4步得到的藻蓝蛋白进行修饰,克服其中不稳定的氨基酸易受pH的不稳定作用。
第6步,将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合并,采用透析的方式脱盐后,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藻蓝蛋白;重新将两步得到的清液合并之后,再通过透析的方式脱盐,干燥之后得到成品。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藻蓝蛋白80~90份、茶多酚4~6份、葡萄糖酸亚铁0.05~0.1份。其中的葡萄糖酸亚铁可以避免藻蓝蛋白的受热后的不稳定,茶多酚可以避免氧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藻蓝蛋白在食品、饲料、化妆品或者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这里的食品选自饮料、饮料像软饮料、调味水、果汁、鸡尾酒或这些饮料的浓缩形式以及酒精饮品和速溶饮料粉、冰激凌、蛋糕、硬糖、奶酪、乳制品像乳饮料或酸奶、豆奶等、糖果产品、口香糖、甜品、奶糖、布丁、果冻、速溶布丁粉、以及小吃、饼干、调味酱、谷类食品、沙拉酱、汤。化妆品制剂选自面霜、牙膏、化妆品、皮肤产品。药物制剂选自软膏、丸剂、片剂、胶囊。
藻蓝蛋白的检测方法如下:
藻蓝蛋白粉末中蛋白含量的测定
根据GB 5009.5-2010《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凯氏定氮法进行测定。
藻蓝蛋白粉末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根据GB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中直接干燥法进行测定。
藻蓝蛋白粉末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根据GB/T 5512.2008《粮食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中索氏提取法进行测定。
藻蓝蛋白粉末中灰分含量的测定
根据GB/T 5009.4.2010《食品中灰分的测定》中的方法进行测定。
藻蓝蛋白的稳定性检测方法如下:
1、pH稳定性
将相同浓度(A620约0.8)的藻蓝蛋白提取物溶液(35℃,避光)用稀酸或者稀碱调节pH至3~9不同的值,-4℃冰箱黑暗中放置过夜,采用GBC公司Cintra 10e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A620,计算色素残存率。
色素残存率=特定实验条件下放置后的A620/初始A620×100%
2、热稳定性试验
将A620约0.8的藻蓝蛋白提取物溶液(pH约7.0,避光)分别置于35℃、45℃、55℃、65℃、75℃恒温水浴避光处理,记录放置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时各温度下的吸光度(A620),计算色素残存率,如下式:
3、光稳定性试验
藻蓝蛋白提取物水溶液(35℃,pH7.0)分别置避光处,室内自然光、室外直射放置2h,测定A620,计算色素残存率。
实施例1
第1步,将螺旋藻粉加入水中浸泡10小时(螺旋藻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20),于-30℃下冷冻3小时后,再于15℃融化,如此反复冻融3次,将得到溶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即为含藻蓝蛋白的粗提液;
第2步,向第1步所得粗提液中加入羟甲基纤维素钠和硫酸铵(硫酸铵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10%,羟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22%),震荡混合后,进行超声处理,超声作用时间是20min,超声频率范围是20kHz,超声的功率范围是15W/cm2,再静置后收集上相;
第3步,第2步所得上相在截留相对分子量是5000Da的透析膜中透析12小时后得藻蓝蛋白水溶液,向藻蓝蛋白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范围在5%,进行离心,得到沉淀和第一上清液;
第4步,将第3步中得到的沉淀加水混合,加水重量是沉淀湿重的15倍,再使用纳滤膜进行脱盐,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200Da,纳滤过程使浓缩液的体积是原料液的1/10,得到纳滤浓缩液;
第5步,在纳滤浓缩液中加入酵母甘露聚糖,并用NaHCO3调节溶液的pH至8,再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功率200W,微波加热时间是5min,得到反应液,采用HCl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为7,离心分离后,收集第二上清液;
第6步,将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合并,采用截留相对分子量是4000Da的透析膜透析脱盐8小时后,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藻蓝蛋白。
实施例2
第1步,将螺旋藻粉加入水中浸泡12小时(螺旋藻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80),于-30℃下冷冻4小时后,再于20℃融化,如此反复冻融4次,将得到溶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即为含藻蓝蛋白的粗提液;
第2步,向第1步所得粗提液中加入羟甲基纤维素钠和硫酸铵(硫酸铵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20%,羟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26%),震荡混合后,进行超声处理,超声作用时间是30min,超声频率范围是40kHz,超声的功率范围是40W/cm2,再静置后收集上相;
第3步,第2步所得上相在截留相对分子量是5000Da的透析膜中透析20小时后得藻蓝蛋白水溶液,向藻蓝蛋白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范围在12%,进行离心,得到沉淀和第一上清液;
第4步,将第3步中得到的沉淀加水混合,加水重量是沉淀湿重的20倍,再使用纳滤膜进行脱盐,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400Da,纳滤过程使浓缩液的体积是原料液的1/10,得到纳滤浓缩液;
第5步,在纳滤浓缩液中加入酵母甘露聚糖,并用NaHCO3调节溶液的pH至9,再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功率400W,微波加热时间是10min,得到反应液,采用HCl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为7,离心分离后,收集第二上清液;
第6步,将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合并,采用截留相对分子量是4000Da的透析膜透析脱盐10小时后,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藻蓝蛋白。
实施例3
第1步,将螺旋藻粉加入水中浸泡11小时(螺旋藻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50),于-30℃下冷冻3小时后,再于16℃融化,如此反复冻融4次,将得到溶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即为含藻蓝蛋白的粗提液;
第2步,向第1步所得粗提液中加入羟甲基纤维素钠和硫酸铵(硫酸铵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15%,羟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24%),震荡混合后,进行超声处理,超声作用时间是25min,超声频率范围是30kHz,超声的功率范围是30W/cm2,再静置后收集上相;
第3步,第2步所得上相在截留相对分子量是5000Da的透析膜中透析15小时后得藻蓝蛋白水溶液,向藻蓝蛋白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范围在10%,进行离心,得到沉淀和第一上清液;
第4步,将第3步中得到的沉淀加水混合,加水重量是沉淀湿重的18倍,再使用纳滤膜进行脱盐,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300Da,纳滤过程使浓缩液的体积是原料液的1/10,得到纳滤浓缩液;
第5步,在纳滤浓缩液中加入酵母甘露聚糖,并用NaHCO3调节溶液的pH至9,再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功率300W,微波加热时间是6min,得到反应液,采用HCl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为7,离心分离后,收集第二上清液;
第6步,将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合并,采用截留相对分子量是4000Da的透析膜透析脱盐9小时后,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藻蓝蛋白。
对照例1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对第4步得到的纳滤浓缩液进行蛋白修饰处理。
第1步,将螺旋藻粉加入水中浸泡11小时(螺旋藻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50),于-30℃下冷冻3小时后,再于16℃融化,如此反复冻融4次,将得到溶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即为含藻蓝蛋白的粗提液;
第2步,向第1步所得粗提液中加入羟甲基纤维素钠和硫酸铵(硫酸铵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15%,羟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24%),震荡混合后,进行超声处理,超声作用时间是25min,超声频率范围是30kHz,超声的功率范围是30W/cm2,再静置后收集上相;
第3步,第2步所得上相在截留相对分子量是5000Da的透析膜中透析15小时后得藻蓝蛋白水溶液,向藻蓝蛋白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范围在10%,进行离心,得到沉淀和第一上清液;
第4步,将第3步中得到的沉淀加水混合,加水重量是沉淀湿重的18倍,再使用纳滤膜进行脱盐,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300Da,纳滤过程使浓缩液的体积是原料液的1/10,得到纳滤浓缩液;
第5步,纳滤浓缩液用NaHCO3调节溶液的pH至9,再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功率300W,微波加热时间是6min,得到反应液,采用HCl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为7,离心分离后,收集第二上清液;
第6步,将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合并,采用截留相对分子量是4000Da的透析膜透析脱盐9小时后,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藻蓝蛋白。
对照例2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没有对第4步得到的纳滤浓缩液进行蛋白修饰处理,对第一上清液进行蛋白修饰。
第1步,将螺旋藻粉加入水中浸泡11小时(螺旋藻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50),于-30℃下冷冻3小时后,再于16℃融化,如此反复冻融4次,将得到溶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即为含藻蓝蛋白的粗提液;
第2步,向第1步所得粗提液中加入羟甲基纤维素钠和硫酸铵(硫酸铵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15%,羟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24%),震荡混合后,进行超声处理,超声作用时间是25min,超声频率范围是30kHz,超声的功率范围是30W/cm2,再静置后收集上相;
第3步,第2步所得上相在截留相对分子量是5000Da的透析膜中透析15小时后得藻蓝蛋白水溶液,向藻蓝蛋白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范围在10%,进行离心,得到沉淀和第一上清液;
第4步,将第3步中得到的沉淀加水混合,加水重量是沉淀湿重的18倍,再使用纳滤膜进行脱盐,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300Da,纳滤过程使浓缩液的体积是原料液的1/10,得到纳滤浓缩液;
第5步,在第一上清液中加入酵母甘露聚糖,并用NaHCO3调节溶液的pH至9,再进行微波处理,微波功率300W,微波加热时间是6min,得到反应液,采用HCl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为7,离心分离后,收集第二上清液;
第6步,将纳滤浓缩液和第二上清液合并,采用截留相对分子量是4000Da的透析膜透析脱盐9小时后,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藻蓝蛋白。
以上得到藻蓝蛋白检测结果如下:
蛋白含量% 水分含量% 脂肪含量% 灰分含量%
实施例1 66.8 0.2 0.5 0.03
实施例2 65.1 0.3 0.5 0.04
实施例3 67.4 0.2 0.5 0.02
对照例1 65.5 0.2 0.6 0.03
对照例2 64.9 0.2 0.5 0.03
pH稳定性检测结果如下:
色素残留率(%)
Figure GDA0002489828010000061
Figure GDA0002489828010000071
从表中可以看出,pH范围在6~8之间内,实施例和对照例的藻蓝的稳定性都较好,色素残留率在95%以上,实施例1~3的藻蓝蛋白在pH4~5、8~9之间也可以保持色素残留率在90%,而对照例1和2在pH4~5、8~9之间时容易发生降解破坏,导致色素残留率在85%以下,说明通过对盐析之后对部分蛋白修饰之后有助于提高其pH稳定性,而对于盐析过程中未析出的蛋白进行修饰后未产生相应的效果,说明该修饰方法具有选择性。
实施例4
藻蓝蛋白组合物,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藻蓝蛋白80份、茶多酚4份、葡萄糖酸亚铁0.05份。制备方法是将藻蓝蛋白、茶多酚、葡萄糖酸亚铁加入它们总重量5倍的水中,再喷雾干燥之后,得到混合物。
实施例5
藻蓝蛋白组合物,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藻蓝蛋白90份、茶多酚6份、葡萄糖酸亚铁0.1份。制备方法是将藻蓝蛋白、茶多酚、葡萄糖酸亚铁加入它们总重量5倍的水中,再喷雾干燥之后,得到混合物。
实施例6
藻蓝蛋白组合物,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藻蓝蛋白85份、茶多酚5份、葡萄糖酸亚铁0.08份。制备方法是将藻蓝蛋白、茶多酚、葡萄糖酸亚铁加入它们总重量5倍的水中,再喷雾干燥之后,得到混合物。
对照例3
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未加入茶多酚。
藻蓝蛋白组合物,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藻蓝蛋白85份、葡萄糖酸亚铁0.08份。制备方法是将藻蓝蛋白、葡萄糖酸亚铁加入它们总重量5倍的水中,再喷雾干燥之后,得到混合物。
对照例4
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未加入葡萄糖酸亚铁。
藻蓝蛋白组合物,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藻蓝蛋白85份、茶多酚5份。制备方法是将藻蓝蛋白、茶多酚加入它们总重量5倍的水中,再喷雾干燥之后,得到混合物。
将上述的组合物溶解于水中,配制为A620约0.8的藻蓝蛋白提取物溶液,进行热稳定试验60min后的色素残留率(%)结果如下:
Figure GDA0002489828010000072
Figure GDA0002489828010000081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温度55℃下各个实施例和对照例中的组合物的色素残留率基本保持稳定,在90%以上,而当温度上升至65℃之后,实施例中的色素残留率仍然可以保持在90%以上,而对照例4中由于未加入葡萄糖酸亚铁,导致了色素的耐温性能不好。

Claims (10)

1.一种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螺旋藻粉加入水中浸泡,再进行反复冻融,将得到溶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即为含藻蓝蛋白的粗提液;
第2步,向第1步所得粗提液中加入羟甲基纤维素钠和无机盐,震荡混合后,进行超声处理,再静置后收集上相;
第3步,第2步所得上相在透析膜中透析后得藻蓝蛋白水溶液,向藻蓝蛋白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范围在5~12%,进行离心,得到沉淀和第一上清液;
第4步,将第3步中得到的沉淀加水混合,再使用纳滤膜进行脱盐,得到纳滤浓缩液;
第5步,在纳滤浓缩液中加入酵母甘露聚糖,并用NaHCO3调节溶液的pH至8~9,再进行微波处理,得到反应液,采用HCl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为7,离心分离后,收集第二上清液;
第6步,将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合并,采用透析的方式脱盐后,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藻蓝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1步中,浸泡时间是10~12小时;冻融操作参数是:于-30℃下冷冻3~小时后,再于15~20℃融化,如此反复冻融3~4次;所述螺旋藻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20~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2步中,无机盐为硫酸铵、硫酸钠或硫酸镁中的一种;无机盐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10~20%,羟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重量是粗提液的22~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2步中,超声作用时间是20~30min,超声频率范围是20~40kHz,超声的功率范围是15~40W/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3步中,透析12~20小时,透析采用的透析膜的截留相对分子量是5000D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4步中,加水重量是沉淀湿重的15~20倍,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200~400Da,纳滤过程使浓缩液的体积是原料液的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5步中,微波功率200~400W,微波加热时间是5~10min;所述的第6步中,透析8~10小时,透析采用的透析膜的截留相对分子量是4000Da。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藻蓝蛋白。
9.一种藻蓝蛋白组合物,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权利要求8所述的藻蓝蛋白80~90份、茶多酚4~6份、葡萄糖酸亚铁0.05~0.1份。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藻蓝蛋白在制备食品、饲料、化妆品或者药物制剂中的用途。
CN201610965051.7A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应用 Active CN106565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5051.7A CN106565838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5051.7A CN106565838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5838A CN106565838A (zh) 2017-04-19
CN106565838B true CN106565838B (zh) 2020-06-30

Family

ID=58536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5051.7A Active CN106565838B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658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4665A (zh) * 2017-08-18 2017-12-22 集美大学 一种螺旋藻蛋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06504A (zh) * 2018-10-17 2019-01-15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高纯度藻蓝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
US20200155642A1 (en) * 2018-11-17 2020-05-21 Back of the Yards Algae Sciences LLC Purification of algal extrac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CN113645855A (zh) * 2019-05-29 2021-11-12 科汉森天然色素有限责任公司 藻蓝蛋白的稳定
CN114213512B (zh) * 2021-12-21 2023-09-08 佛山蓝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增强藻胆蛋白光热稳定性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607477B (zh) * 2022-10-24 2024-04-02 中国海洋大学 维持藻蓝蛋白在酸性条件下热稳定性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4401A (zh) * 2004-07-09 2005-03-16 江南大学 一种大豆蛋白-糖接枝改性的方法
CN104872372A (zh) * 2015-05-04 2015-09-0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甘露聚糖接枝改性的花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8705A (zh) * 2016-06-22 2016-10-12 瑞安市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水相萃取-超声波联合分离提纯藻蓝蛋白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25847B1 (es) * 2007-10-16 2010-07-07 Universidad De Jaen Proceso escalable para la obtencion de ficocianina.
AU2009225516B2 (en) * 2008-03-19 2014-08-14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Production of protein-polysaccharide conjugates
CN101899102B (zh) * 2010-07-12 2013-05-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从螺旋藻中分离高纯度藻蓝蛋白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4401A (zh) * 2004-07-09 2005-03-16 江南大学 一种大豆蛋白-糖接枝改性的方法
CN104872372A (zh) * 2015-05-04 2015-09-0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甘露聚糖接枝改性的花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8705A (zh) * 2016-06-22 2016-10-12 瑞安市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水相萃取-超声波联合分离提纯藻蓝蛋白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oprocess intensification: an aqueous two phase proces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C-phycocyanin from dry Spirulina platensis;Li Zhao et al.,;《Eur Food Res Technol》;20131117;第238卷;第451-45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5838A (zh)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65838B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藻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应用
EP2774993B1 (en) Effective use of yeast and yeast extract residue
CN103992384B (zh) 一种大黄鱼鱼骨胶原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iu et al.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arboxymethylated cushaw polysaccharide
CN109385457B (zh)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大鲵美拉德肽的制备方法
CN104263712A (zh) 复合木瓜蛋白酶及其应用
KR101377586B1 (ko) 고상 발효에 의한 항산화 활성 및 총 페놀 화합물 함량이 증진된 차가버섯 발효물의 제조방법
CN104558115A (zh) 一种孔鳐鱼肉蛋白抗氧化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261444B (zh) 一种抗氧化的菌菇浓缩饮料及制备方法
KR20190067187A (ko) 음료용 분말 식물 엑기스와 그 제조방법
WO2005095427A1 (ja) 血栓症の予防又は治療のための組成物
CN106858613B (zh) 一种复合辣木糖聚多肽—氨基酸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JP2007008899A (ja) 血管新生抑制剤
CN107811027A (zh) 一种含冰结构蛋白的速冻肉丸复合抗冻剂
CN101736051B (zh) 美洲帘蛤多糖的制备方法
KR102070153B1 (ko) 상온 용해성과 무응고성을 갖는 한천을 포함하는 음료조성물
CN102864199A (zh) 一种利用米渣生产抗氧化多肽的方法
KR101493733B1 (ko) 쌀 발효물을 이용한 인삼 쌀음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396807B1 (ko) 두류, 곡류 및 차가버섯을 주원료로 하여 항산화능 및 총 페놀성 화합물이 증가한 효소식품의 제조방법
JP4578330B2 (ja) アミノ酸含有食品組成物
CN103923781A (zh) 一种高白藜芦醇含量冰葡萄酒的制备方法
KR101386006B1 (ko) 남태평양 자연산 갈조류 큰 실말(Limu moui)을 이용한 푸코이단 추출과 저분자화 된 푸코이단 제조방법
CN101654639A (zh) 一种含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啤酒及其制备方法
KR20160082017A (ko) 효소 및 초고압 추출법을 이용한 톳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CN103126967B (zh) 酵母精提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table phycocyani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omposition and Applicat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30

Pledgee: Baguazhou sub branch of Jiangsu Ziji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FENCHEM BIOTEK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536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11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30

Pledgee: Baguazhou sub branch of Jiangsu Ziji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FENCHEM BIOTEK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5361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4

Address after: 211200 Li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after: NANJING FENCHEM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917, Fuxin Building, No. 359, Hongwu Road,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2

Patentee before: FENCHEM BIOTEK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