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0499B - 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0499B
CN106560499B CN201610933162.XA CN201610933162A CN106560499B CN 106560499 B CN106560499 B CN 106560499B CN 201610933162 A CN201610933162 A CN 201610933162A CN 106560499 B CN106560499 B CN 1065604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arts
polyurethane
hydroxyl
rapid c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31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60499A (zh
Inventor
袁媛
毛先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MAGIC POWE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MAGIC POWE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MAGIC POWE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MAGIC POWE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331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60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60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0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60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0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08Polyurethanes from 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A组分和B组分。以重量份数计,A组分包括端羟基聚氨酯60~90份、植物油多元醇10~30份、扩链剂1~5份、催化剂0.1~5份、消泡剂0.1~1份及潜固化剂0.1~3份。B组分包括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该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由于端羟基聚氨酯和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均为聚合物,因此避免了聚氨酯胶粘剂从单体聚合的过程,缩短了聚氨酯胶粘材料的固化时间,提高了固化速度。此外,端羟基聚氨酯和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的活性适中,使得聚合反应体系的黏度在前期增加缓慢,避免由于活性太大导致固化前期速度快致使黏度迅速上升,从而使得后期固化速度非常缓慢以及缩短适用期的问题。

Description

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板材等基材在建筑行业的大量应用,常需要用到胶粘剂。由于石板材存在天然的裂隙、脆性大及抗折强度不高的缺点,因此在石板材的背面采用胶粘剂粘贴玻璃纤维增强网以提高石材的抗折强度,同时将胶粘剂渗透到石板材中的裂隙,待胶粘剂固化,可以起到加固补强石板材的作用,从而减少或避免石板材的破损。
目前胶粘剂大多为不饱和树脂类胶粘剂,但不饱和树脂类胶粘剂有明显不足:一是气味大、不环保、其含有疑似致癌物质;二是耐候性差、粘结强度差,粘结2~3个月后其粘结强度下降明显,甚至出现胶层脱落现象;三是其粘结强度在潮湿环境下严重降低,而石板材的孔洞、裂隙中不可避免含有少量水,因此不饱和树脂类胶粘剂不适用于石材板。
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NCO)的胶粘剂,氨基甲酸酯基团和异氰酸酯基的极性很强、化学性质活泼,其能与体系内或者体系外含活泼氢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聚氨酯基团或者聚脲,从而大大提高体系的强度而实现胶粘。但现有市面上聚氨酯胶粘剂的初固化时间至少需4小时,其固化前期速度快导致黏度迅速上升,从而使得后期固化速度非常缓慢,而且其适用期较短,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混合后需立即使用,否则过了适用期会其粘结性能迅速下降。其中,适用期又称可使用时间、适用寿命、工作寿命,指热固性树脂、黏合剂等从固化剂、添加剂混入开始,直到体系黏度上升到不能使用的最大时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缩短初固化时间及延长适用期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包括端羟基聚氨酯60~90份、植物油多元醇10~30份、扩链剂1~5份、催化剂0.1~5份、消泡剂0.1~1份、潜固化剂0.1~3份、抗氧化剂0.1~1份及光稳定剂0.1~1份;
所述B组分包括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
上述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采用端羟基聚氨酯和植物油多元醇与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发生聚氨酯聚合反应,从而实现固化。由于端羟基聚氨酯和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均为聚合物,因此避免了聚氨酯胶粘剂从单体聚合的过程,缩短了聚氨酯胶粘材料的固化时间,提高了固化速度。此外,端羟基聚氨酯和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的活性适中,使得聚合反应体系的黏度在前期增加缓慢,避免由于活性太大导致固化前期速度快致使黏度迅速上升,从而使得后期固化速度非常缓慢以及缩短适用期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固化速度,延长了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的适用期,且该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适用于湿气环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羟基聚氨酯的结构如下:
(OH)n-R2-OOC-NH-R1-NH-COO-R2-(OH)n,n为1或2;
所述端羟基聚氨酯由(OH)n-R2-OH和OCN-R1-NCO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所述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值为80~160mg/g;其中(OH)n-R2-OH为分子量在200~2000的聚醚多元醇,OCN-R1-NCO为多异氰酸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OCN-R1-NCO选自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OH)n-R2-OH选自聚醚多元醇DL-2000D、DL-1000D、MN-1000、MN-700、MN-500、DV-125及DL-400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还包括不超过20份的第一溶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的结构如下:
OCN-R4-NH-COO-R3-OOC-NH-R4-NCO;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由R3(OH)n和OCN-R4-NCO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其中R3(OH)n为分子量在1000~3000的聚醚多元醇,n为2或3;OCN-R1-NCO为多异氰酸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R3(OH)n选自聚醚多元醇DL-3000D、DL-2000D、DL-1000D及MN-3050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OCN-R4-NCO选自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组分还包括多异氰酸酯,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为60~100份,所述多异氰酸酯为不超过40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异氰酸酯为含异氰酸酯基团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的异氰酸酯单体或聚合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组分还包括第二溶剂,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为60~100份,所述第二溶剂为不超过20份。
上述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的制备方法,所述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为A组分的原料:端羟基聚氨酯60~90份、植物油多元醇10~30份、扩链剂1~5份、催化剂0.1~5份、消泡剂0.1~1份、潜固化剂0.1~3份、抗氧化剂0.1~1份及光稳定剂0.1~1份;将A组分各原料在真空环境下混合,得到A组分;
选取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作为B组分。
上述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使用时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即能完成固化。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A组分包括端羟基聚氨酯60~90份、植物油多元醇10~30份、扩链剂1~5份、催化剂0.1~5份、消泡剂0.1~1份、潜固化剂0.1~3份、抗氧化剂0.1~1份及光稳定剂0.1~1份。
优选的,以重量份数计,端羟基聚氨酯为70~80份。优选的,以重量份数计,植物油多元醇为10~21份。
B组分包括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端羟基聚氨酯的结构如下:
(OH)n-R2-OOC-NH-R1-NH-COO-R2-(OH)n,n为1或2;
端羟基聚氨酯由(OH)n-R2-OH和OCN-R1-NCO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其羟值为80~160mg/g;其中(OH)n-R2-OH为分子量在200~2000的聚醚多元醇,OCN-R1-NCO为多异氰酸酯。
端羟基聚氨酯选用聚醚多元醇合成,使其具有良好的耐水性、柔顺性及耐低温性能,从而能提高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的耐水性、柔顺性及耐低温性能。此外,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值越低,则端羟基聚氨酯的黏度越大;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值过低会使其黏度太大导致其实用性不强,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值过高则会延长固化时间,因此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值需适中为80~160mg/g,进而使得初固化时间缩短,同时使得适用期延长。
优选的,(OH)n-R2-OH选自聚醚多元醇DL-2000D、DL-1000D、MN-1000、MN-700、MN-500、DV-125及DL-400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聚醚多元醇DL-2000D、DL-1000D、MN-1000、MN-700、MN-500、DV-125及DL-400均由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优选的,OCN-R1-NCO选自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及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植物油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2000,其平均官能团为2~3。更优选的,植物油多元醇选自蓖麻油、蓖麻油衍生物、大豆油多元醇及棕榈油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植物油多元醇能与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发生聚氨酯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耐低温性能以及优越的电绝缘性,从而使得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具有优良的粘结强度。
优选的,扩链剂选自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1,4-丁二醇、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一缩二乙二醇、1~4环己醇、三羟基丙烷(TMP)、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及三异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扩链剂为含二元或多元羟基的小分子醇或醚类醇,其含活泼氢先与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物反应,致使分子链扩散延长,从而实现固化成型。
优选的,催化剂为有机金属化合物类催化剂。更优选的,催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有机锌、有机铋及有机锆中的至少一种。此类催化剂对异氰酸酯基团与多元醇反应的催化效果远远大于异氰酸酯基团与水反应的催化效果,从而减少异氰酸酯基团与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生成胶层气泡,进而提高粘结强度。
优选的,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更优选的,消泡剂选自BYK-141、BYK-066N、BYK-070、BYK-1790及BYK-1794中的至少一种。消泡剂有利于抑制气泡的产生和消除已生成的气泡,进而提高粘结强度。
优选的,潜固化剂为含亚胺或噁唑烷结构的有机物。更优选的,潜固化剂选自三甲基乙醛-三乙烯二胺、三甲基乙醛-乙二胺、二苯甲酮亚胺、双-N,N’-(甲基-丁基亚甲基)-二乙烯三胺、2-异丙基噁唑烷、2,2-二氢噁唑烷及2-异丙基-N-羟乙基-噁唑烷中的至少一种。
加入潜固化剂,使得潜固化剂与水反应生成带有活泼氢的有机物和易挥发的小分子有机物,含活泼氢的有机物进而与B组份中的异氰酸酯基团交联固化,避免了异氰酸酯基团与水反应,从而从源头上避免二氧化碳气泡的产生,提高了粘结强度,且该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适用于湿气环境。
加入抗氧化剂,可减缓端羟基聚氨酯中醚键碳原子被氧化导致端羟基聚氨酯断链或分解,进而减缓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的颜色变深、提高其耐黄变性能和胶粘性能,抗氧化剂与光稳定剂一般混合使用,抗氧化效果更加明显。此外,加入光稳定剂,还可减缓芳香族异氰酸酯合成的聚氨酯中芳香环的二氨基甲酸酯桥键结构因紫外线作用而氧化生成醌-亚胺键或偶氮化合物,进而提高其耐黄变性能和胶粘性能。
优选的,抗氧化剂选自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抗氧化剂264)、四(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及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酯(抗氧剂1076)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光稳定剂选自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UV~327)、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UV-326)、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UV-49)、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24)及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UV-744)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采用端羟基聚氨酯和植物油多元醇与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发生聚氨酯聚合反应,从而实现固化。由于端羟基聚氨酯和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均为聚合物,因此避免了聚氨酯胶粘剂从单体聚合的过程,缩短了聚氨酯胶粘材料的固化时间,提高了固化速度。此外,端羟基聚氨酯和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的活性适中,使得聚合反应体系的黏度在前期增加缓慢,避免由于活性太大导致固化前期速度快致使黏度迅速上升,从而使得后期固化速度非常缓慢以及缩短适用期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固化速度,延长了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的适用期,且该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适用于湿气环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重量份数计,A组分还包括不超过20份的第一溶剂。优选的,以重量份数计,第一溶剂为5~20份。A组分各物质在第一溶剂的作用下充分混合,第一溶剂可降低A组分的黏度,
优选的,第一溶剂选自乙酸乙酯、醋酸甲酯、丁酯、聚碳酸亚丙酯(PPC)及碳酸二甲酯(DMC)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的结构如下:
OCN-R4-NH-COO-R3-OOC-NH-R4-NCO;
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由R3(OH)n和OCN-R4-NCO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其中R3(OH)n为分子量在1000~3000的聚醚多元醇,n为2或3;OCN-R1-NCO为多异氰酸酯。
优选的,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的异氰酸酯基团的质量含量为10~20%,进而使得初固化时间缩短,同时使得适用期延长。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的异氰酸酯基团的质量含量过高则会延长固化时间,缩短适用期。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的异氰酸酯基团的质量含量过低会使其黏度太大导致其实用性不强。更优选的,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的异氰酸酯基团的质量含量为12~18%。
优选的,R3(OH)n选自聚醚多元醇DL-3000D、DL-2000D、DL-1000D及MN-3050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OCN-R4-NCO选自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及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B组分还包括多异氰酸酯。以重量份数计,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为60~100份,多异氰酸酯的重量份数比不超过40份。优选的,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为60~82份,多异氰酸酯为20~30份。
具体的,多异氰酸酯黏度为20~500mpa.s/25℃,而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的黏度在1000~3000mpa.s/25℃。
由于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的异氰酸酯基团含量较低、异氰酸酯基团活性较低,但黏度较大;而多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基团含量较高、异氰酸酯基团活性较高,黏度较小,易与水反应生成气泡。因此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和多异氰酸酯两者按上述比例混合,一方面可以降低体系中异氰酸酯基团的含量并使异氰酸酯基团具有适当活性,进而减少异氰酸酯基团与水反应避免产生气泡,活性适中有利于更好控制的反应速度,进而延长适用期和提高固化速度;另一方面可以调整和控制体系的黏度,使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具有更好的渗透性,更好的对裂缝和孔洞进行补强。
优选的,多异氰酸酯为含异氰酸酯基团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的异氰酸酯单体或聚合体。更优选的,多异氰酸酯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B组分还包括第二溶剂。以重量份数计,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为60~100份,第二溶剂为不超过20份。优选的,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为65~90份,第二溶剂为5~20份。
优选的,第二溶剂选自醋酸乙酯、醋酸甲酯、丁酯、聚碳酸亚丙酯(PPC)及碳酸二甲酯(DMC)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2~4:1。在使用时将A组分和B组分按该重量比混合。具体的,混合后起始黏度在500mpa.s/25℃以下。
参照图1,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的制备方法,包括A组分的制备步骤S100和B组分的制备步骤S200。
A组分的制备步骤S100包括:选取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为A组分的原料:端羟基聚氨酯60~90份、植物油多元醇10~30份、扩链剂1~5份、催化剂0.1~5份、消泡剂0.1~1份、潜固化剂0.1~3份、抗氧化剂0.1~1份及光稳定剂0.1~1份;按重量份数将A组分各原料在真空环境下混合,得到A组分。
优选的,步骤S100中A组分各原料在真空环境下混合的时间为0.5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端羟基聚氨酯的结构如下:
(OH)n-R2-OOC-NH-R1-NH-COO-R2-(OH)n,n为1或2;
其由以下步骤制备:将(OH)n-R2-OH加热至100~120℃,并在真空条件下搅拌1~2h;然后降温至75~85℃,并在10~30分钟内加入OCN-R1-NCO,其中(OH)n-R2-OH与OCN-R1-NCO的物质的量比值为大于1,保持真空状态继续搅拌1~2h,降温至室温,得到端羟基聚氨酯。优选的,(OH)n-R2-OH与OCN-R1-NCO的物质的量比值为1.5~3。
B组分的制备步骤S200包括:选取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作为B组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的结构如下:
OCN-R4-NH-COO-R3-OOC-NH-R4-NCO;
其由以下步骤制备:将R3(OH)n加热至100~120℃,并在真空条件下搅拌1~2h;降温至40~60℃,在10~30分钟加入OCN-R4-NCO,OCN-R4-NCO与R3(OH)n的物质的量比值为大于1,再升温至80±5℃进行反应1~2h,再降温至室温,得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优选的,OCN-R4-NCO与R3(OH)n的物质的量比值为1.5~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B组分的制备步骤S200包括:按重量份数将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和多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得到B组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B组分的制备步骤S200包括:按重量份数将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和多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加入第二溶剂搅拌均匀,得到B组分。
将制备的A组份和B组分分开包装,使用时,按重量比为2~4:1将A组份和B组分混合,混合后起始黏度为500mpa.s/25℃以下。
上述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使用时将A组份和B组分混合即能完成固化。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A组份包括:端羟基聚氨酯82份、蓖麻油10份、扩链剂一缩二乙二醇1份、催化剂有机铋0.5份、消泡剂BYK-141 0.5份、潜固化剂三甲基乙醛-三乙烯二胺0.6份、抗氧化剂1010 0.2份、光稳定剂UV-327 0.2份、第一溶剂乙酸乙酯5份。其中,端羟基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DL-2000D和多异氰酸酯PAPI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该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值为100mg/g。
A组分的制备步骤:按重量份数将A组分各原料在真空环境下混合0.5h,得到A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B组份包括: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90份及第二溶剂碳酸二甲酯10份。其中,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DL-2000D和多异氰酸酯PAPI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
B组分的制备步骤:将B组分的各原料搅拌均匀,得到B组分。
使用时,按重量比为2:1将A组份和B组分混合。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A组份包括:A组份包括:端羟基聚氨酯82份、大豆油多元醇10份、扩链剂MOCA 1份、催化剂有机锌0.5份、消泡剂BYK-066N 0.5份、潜固化剂三甲基乙醛-乙二胺0.6份、抗氧化剂264 0.2份、光稳定剂UV-326 0.2份、第一溶剂乙酸乙酯5份。其中,端羟基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DL-1000D和多异氰酸酯MDI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该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值为100mg/g。
A组分的制备步骤:按重量份数将A组分各原料在真空环境下混合0.5h,得到A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B组份包括: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70份、多异氰酸酯PAPI 25份、第二溶剂碳酸二甲酯5份。其中,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DL-1000D和多异氰酸酯MDI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
B组分的制备步骤:将B组分的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和多异氰酸酯搅拌均匀,加入第二溶剂碳酸二甲酯搅拌均匀,得到B组分。使用时,按重量比为2:1将A组份和B组分混合。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A组份包括:端羟基聚氨酯70份、棕榈油21份、扩链剂TMP 1份、催化剂辛酸亚锡0.5份、有机硅消泡剂BYK-070 0.5份、潜固化剂二苯甲酮亚胺1.6份、抗氧化剂四(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0.2份、光稳定剂UV-49 0.2份、第一溶剂丁酯15份。其中,端羟基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DL-3000D和多异氰酸酯TDI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该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值为100mg/g。
以重量份数计,B组份包括: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75份、多异氰酸酯TDI 20份及第二溶剂碳酸二甲酯5份。其中,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DL-3000D和多异氰酸酯MDI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
组分A和组分B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2类似。
使用时,按重量比为2.5:1将A组份和B组分混合。
实施例4
实施例4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A组份包括:端羟基聚氨酯70份、蓖麻油21份、扩链剂乙醇胺3份、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份、消泡剂BYK-070 1份、潜固化剂双-N,N’-(甲基-丁基亚甲基)-二乙烯三胺0.1份、抗氧化剂1076 0.2份、光稳定剂UV-24 0.1份、第一溶剂乙酸乙酯5份。其中,端羟基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DV-125和多异氰酸酯MDI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该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值为80mg/g。
以重量份数计,B组份包括: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65份、多异氰酸酯MDI 30份、第二溶剂碳酸二甲酯15份。其中,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MN-3050和多异氰酸酯MDI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
组分A和组分B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2类似。使用时,按重量比为4:1将A组份和B组分混合。
实施例5
实施例5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A组份包括:端羟基聚氨酯60份、蓖麻油21份、扩链剂三异丙醇胺1份、催化剂有机锆0.1份、消泡剂BYK-1790 0.5份、潜固化剂2-异丙基噁唑烷2份、抗氧化剂1010 0.2份、光稳定剂UV-744 0.2份。其中,端羟基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DL-400和多异氰酸酯TDI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该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值为160mg/g。
以重量份数计,B组份包括: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60份、多异氰酸酯PAPI 40份、第二溶剂聚碳酸亚丙酯(PPC)20份。其中,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DL-1000D和多异氰酸酯MDI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
组分A和组分B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2类似。使用时,按重量比为3:1将A组份和B组分混合。
实施例6
实施例6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A组份包括:端羟基聚氨酯90份、蓖麻油30份、扩链剂三异丙醇胺5份、催化剂有机锆1份、消泡剂BYK-1790 0.1份、潜固化剂2-异丙基噁唑烷3份、抗氧化剂1010 0.1份、光稳定剂UV-744 1份、第一溶剂乙酸乙酯20份。其中,端羟基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DL-400和多异氰酸酯TDI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该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值为160mg/g。
以重量份数计,B组份包括: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其中,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DL-1000D和多异氰酸酯MDI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
组分A和组分B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类似。
使用时,按重量比为3:1将A组份和B组分混合。
对比例
对比例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A组份包括:端羟基聚氨酯82份、蓖麻油10份、扩链剂一缩二乙二醇1份、催化剂有机铋0.5份、消泡剂BYK-141 0.5份、潜固化剂三甲基乙醛-三乙烯二胺0.6份、抗氧化剂1010 0.2份、光稳定剂UV-327 0.2份、第一溶剂乙酸乙酯5份。其中,端羟基聚氨酯由聚醚多元醇DL-2000D和多异氰酸酯PAPI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该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值为100mg/g。
A组分的制备步骤:按重量份数将A组分各原料在真空环境下混合0.5h,得到A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B组份包括:多异氰酸酯PAPI。
使用时,按重量比为4:1将A组份和B组分混合。
将实施例1~6及对比例得到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按上述重量比混合,并在石材的背面采用胶粘剂粘贴玻璃纤维增强网,测量该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在湿气环境下的各项性能参数,得到的各项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测试环境:温度:25℃,湿度:70%。初始黏度是指按重量比混合初始以GB2794进行测试得到的混合黏度;适用期按照GB/T 7123进行测试得到;压剪强度按照GB/T 9966进行测试得到;潮湿石材压剪强度是将石材浸泡在水中24h后,取出擦去水渍,再按照GB/T 9966进行测试得到。
表1
由表1的数据可知,实施例1~6和对比例相比,实施例1~6采用端羟基聚氨酯和植物油多元醇与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发生聚氨酯聚合反应,避免了聚氨酯胶粘剂从单体聚合的过程,缩短了聚氨酯胶粘材料的固化时间,提高了固化速度。且其活性适中,使得聚合反应体系的黏度在前期增加缓慢,避免由于活性太大导致固化前期速度快致使黏度迅速上升,从而使得后期固化速度非常缓慢以及缩短适用期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固化速度,延长了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的适用期,且该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适用于湿气环境。对比例采用端羟基聚氨酯和多异氰酸酯发生聚氨酯聚合反应,其固化时间长,适用期短。
将实施例1~6进行比较,实施例1中B组分只含有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不含多异氰酸酯,所以其初始黏度较大,而适用期也较长。实施例3和实施例4由于加入的多异氰酸酯较多,初始黏度较实施例1小,但由于多异氰酸酯的活性大,导致黏度上升快,导致后期固化速度慢,进而延长了固化时间,同时在此范围内适用期也有少量增长。实施例5加入的总溶剂最多,因此初始黏度最小,进而延长适用期,而其多异氰酸酯含量也最高,具有相当的活性,故其固化速度会比实施例4快。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
以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包括端羟基聚氨酯60~90份、植物油多元醇10~30份、扩链剂1~5份、催化剂0.1~5份、消泡剂0.1~1份、潜固化剂0.1~3份、抗氧化剂0.1~1份及光稳定剂0.1~1份;其中所述端羟基聚氨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
所述B组分包括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所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聚氨酯的结构如下:
(OH)n-R2-OOC-NH-R1-NH-COO-R2-(OH)n,n为1或2;
所述端羟基聚氨酯由(OH)n-R2-OH和OCN-R1-NCO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所述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值为80~160mg/g;其中(OH)n-R2-OH为分子量在200~2000的聚醚多元醇,OCN-R1-NCO为多异氰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OCN-R1-NCO选自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OH)n-R2-OH选自聚醚多元醇DL-2000D、DL-1000D、MN-1000、MN-700、MN-500、DV-125及DL-400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A组分还包括不超过20份的第一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的结构如下:
OCN-R4-NH-COO-R3-OOC-NH-R4-NCO;
所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由R3(OH)n和OCN-R4-NCO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其中R3(OH)n为分子量在1000~3000的聚醚多元醇,n为2或3;OCN-R1-NCO为多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R3(OH)n选自聚醚多元醇DL-3000D、DL-2000D、DL-1000D及MN-3050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OCN-R4-NCO选自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还包括多异氰酸酯,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为60~100份,所述多异氰酸酯为不超过40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异氰酸酯为含异氰酸酯基团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的异氰酸酯单体或聚合体。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还包括第二溶剂,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为60~100份,所述第二溶剂为不超过20份。
10.一种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为A组分的原料:端羟基聚氨酯60~90份、植物油多元醇10~30份、扩链剂1~5份、催化剂0.1~5份、消泡剂0.1~1份、潜固化剂0.1~3份、抗氧化剂0.1~1份及光稳定剂0.1~1份;将A组分各原料在真空环境下混合,得到A组分;其中所述端羟基聚氨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
选取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作为B组分,所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发生聚氨酯聚合而成。
CN201610933162.XA 2016-10-31 2016-10-31 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560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3162.XA CN106560499B (zh) 2016-10-31 2016-10-31 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3162.XA CN106560499B (zh) 2016-10-31 2016-10-31 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0499A CN106560499A (zh) 2017-04-12
CN106560499B true CN106560499B (zh) 2019-09-17

Family

ID=58485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3162.XA Active CN106560499B (zh) 2016-10-31 2016-10-31 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604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1720A (zh) * 2018-11-10 2019-03-01 湖南神力铃胶粘剂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石材用高渗透带水固化防水背网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8924B (zh) * 2019-05-05 2021-11-16 河北德瑞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单组份路用液体灌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8763B (zh) * 2020-06-24 2022-04-26 广州布鲁奥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高耐候性双组份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4490B (zh) * 2014-06-05 2015-05-20 刘海宁 一种透水砖或透水路面用复合高分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5295820B (zh) * 2015-12-01 2018-03-27 武汉市科达云石护理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脲氨酯石材灌缝胶粘剂及石材灌缝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0499A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2655466T3 (en) Adheres to wind turbine rotor blades
CN104232004B (zh) 一种聚氨酯压敏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78877B (zh) 在使用温度范围内g-模量基本一致的两部分聚氨酯可固化组合物
CN106560499B (zh) 潮湿快速固化背网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5602B (zh) 聚氨酯遇水膨胀弹性体密封制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17532B (zh) 一种高强度无溶剂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74629B (zh) 一种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家具封边胶及其制备方法
RU2008121221A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влагоотверждаемой силилированной полимерной композиции, получаем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и отверждаемые влагой продукты, содержащие данную композицию
CN101429272A (zh) 结晶趋势降低的由双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形成的nco官能预聚物
US9988564B2 (en) Polyurethane-based adhesives
CN103820016B (zh) 一种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5182B (zh) 密封胶用耐高温耐水聚氨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25932A (zh)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CN105622883B (zh) 一种乙基纤维素改性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0504A (zh) 一种耐水洗聚氨酯胶黏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4298B (zh) 一种用于中空纤维膜组件的铸封材料
DE102008027914A1 (de) Vernetzende 2K-Isocyanat-Zusammensetzungen
DK3233950T3 (en) TWO COMPONENT POLYURETHANE ADHESIVE TO ADHESIVE FIBER-CONTAINED BODIES
KR20140129304A (ko) 고 유리 전이 온도를 갖는 2k 폴리우레탄 시스템
CN102030980B (zh) 一种天然纤维/阴离子水性封闭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771193A (zh) 用于风力涡轮机中的层结构的聚氨酯体系
EP1582543B1 (de) Feuchtigkeitshärtende Prepolymere
JP2009185260A (ja) 繊維積層体用表層材形成性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合成皮革又は人工皮革及び合成皮革又は人工皮革の製造方法
KR20200048775A (ko) 저온 경화형 코팅 조성물
TWI486418B (zh) Breathable polyurethane adhesi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oisture fast curing back mesh adhesiv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

Pledgee: Bank of Changsha Limited by Share Ltd. Liuyang branch

Pledgor: HUNAN MAGPOW ADHESIVE INDUSTRIES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4300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