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0991A - 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0991A
CN106550991A CN201510629299.1A CN201510629299A CN106550991A CN 106550991 A CN106550991 A CN 106550991A CN 201510629299 A CN201510629299 A CN 201510629299A CN 106550991 A CN106550991 A CN 106550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rage
lactobacillus beverage
erythritol
lactobacillus
lact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92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0991B (zh
Inventor
倪丹
马国文
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292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509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50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0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0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0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乳酸菌饮料的配料中添加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具体而言,所述赤藓糖醇是以占乳酸菌饮料总重量0.5%~14%、优选4%~14%的量添加到饮料中。本发明首次提出利用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用来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良好组织状态。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在货架期内具有良好的组织状态,且风味、口感良好并具有货架期活菌稳定性。

Description

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具体而言是关于利用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用于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良好组织状态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乳酸菌饮料是一种发酵型的酸性含乳饮料,通常是指以鲜乳或乳粉、植物蛋白粉、果蔬菜汁或糖类为原料,经杀菌、冷却、接种乳酸菌发酵剂培养发酵(制备成发酵乳基料),然后经稀释(向发酵后的乳液即发酵乳基料中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得的制品。乳酸菌饮料以其独特的清爽口感及兼具营养功效,越来越受到大众消费者的欢迎。
乳酸菌饮料体系的稳定性是保证饮料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乳酸菌饮料产品极易出现分层、脂肪上浮或蛋白沉淀等现象,特别是对于无糖或低糖类乳酸菌饮料,产品的稳定性更加难以控制,产品在货架期内极易产生水析与沉淀现象。而目前对乳酸菌饮料产品体系稳定性的控制通常是向饮料中添加胶体类稳定剂(或乳化剂),而此类稳定剂的使用通常会影响饮料产品的清爽口感。而随着消费者对饮料营养健康及口味的要求日趋严格,寻找可以保证在产品功能及口感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更为健康营养的乳酸菌饮料,是目前乳酸菌饮料行业关注的重点。
另一方面,赤藓糖醇(Erythritol)化学名1,2,3,4-丁四醇,是一种天然的糖醇类填充型甜味剂,甜度约是蔗糖的60%~70%,对酸、热非常稳定,有清凉感,发热量低,是目前唯一一款零能量的糖醇,溶于水(37%,25℃),溶解度与蔗糖相比较低,易结晶。赤藓糖醇在食品保健行业应用最为广泛,另有少量赤藓糖醇用在医药、化工、化妆品等其他行业。赤藓糖醇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多是用于低糖或无糖产品的生产中作为替代蔗糖的甜味剂。例如,文献“一种含赤藓糖醇低血糖生成指数无糖酸奶的开发”(陈望华等人,《农产品加工·学刊》,第12期(总第265期)2011年12月),CN103734309A“褐色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等中,均是将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使用。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用于巧克力、焙烤制品、糖果、餐桌糖、软饮料等,通常最大使用量为3%。
目前没有见到将赤藓糖醇用于维持乳酸菌饮料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新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赤藓糖醇的新应用,将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用于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良好组织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的乳酸菌饮料,减少常规稳定剂的用量或不添加常规稳定剂。
本案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赤藓糖醇可以作为稳定剂用于添加到乳酸菌饮料中,能够起到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良好组织状态的作用。
从而,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乳酸菌饮料的配料中添加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中,所述赤藓糖醇是以占乳酸菌饮料总重量0.5%~14%、优选4%~14%的量添加到饮料中。本发明中利用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添加到乳酸菌饮料中,可减少传统乳酸菌饮料常规稳定剂的用量或不添加常规稳定剂,即可在保持饮料具有清爽口感的前提下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良好组织状态。对于活性乳酸菌饮料,赤藓糖醇的加入量过高会影响产品货架期内活菌数。根据本发明的更优选具体实施方案,所述赤藓糖醇在乳酸菌饮料中的加入量为乳酸菌饮料原料总量的4%~12%。
除特殊说明外,本发明中所述比例和含量均为重量比例和含量。
本发明中所述的传统乳酸菌饮料常规稳定剂是指现有技术的乳酸菌饮料中通常添加的胶体类稳定剂或乳化剂,例如果胶、CMC、结冷胶、海藻酸丙二醇酯、可溶性大豆多糖等。
本发明中,乳酸菌饮料在货架期内具有良好组织状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是指乳酸菌饮料在货架期内(对于活性乳酸菌饮料而言,通常是2℃~10℃冷藏25天)无肉眼可见乳清/水分析出现象,无蛋白沉淀现象,组织状态均一。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中,所述赤藓糖醇是经水溶解并灭菌后添加到发酵乳基料中以制备得到乳酸菌饮料。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中,所述乳酸菌饮料为活性乳酸菌饮料。优选地,所述乳酸菌饮料为低糖或无糖的活性乳酸菌饮料。本发明中将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用于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良好组织状态,对于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较高活菌数也具有一定作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在制备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乳酸菌饮料,该乳酸菌饮料的配料中包括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
如前所述,本发明中,所述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是以占乳酸菌饮料总重量0.5%~14%、优选4%~14%、更优选4%~12%的量添加到饮料中。
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可以为活性乳酸菌饮料;优选地,所述乳酸菌饮料为低糖或无糖的活性乳酸菌饮料。
本发明中将赤藓糖醇应用在乳酸菌饮料中来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良好组织状态。此时可不添加或仅需添加微量或少量传统乳酸菌饮料中添加的常规稳定剂,即可使乳酸菌饮料在货架期内维持良好的组织状态。即,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中可包括少量或不包括传统的胶体类稳定剂(乳化剂)。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中,所述发酵乳基料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制备得到,通常是指以鲜乳或乳粉、植物蛋白粉、果蔬菜汁或糖类为原料,经杀菌、冷却、接种乳酸菌发酵剂培养发酵,发酵产物即为发酵乳基料;之后再经稀释(向发酵后的乳液即发酵乳基料中加入水、赤藓糖醇等调制,具体可以是加入赤藓糖醇水溶液稀释)即制得乳酸菌饮料。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发酵乳基料是以牛奶为主要原料,经杀菌、冷却、接种乳酸菌发酵剂培养发酵而制成。所述主要原料——牛奶是指符合我国生鲜牛乳收购标准的鲜奶或还原乳,可以是全脂牛奶,也可是部分脱脂的低脂牛奶或全部脱脂的牛奶,或者是上述牛奶的奶粉。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原料牛奶总干物质含量在11%~14%,更优选为12%~14%,脱脂奶干物质不低于8.5%。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具体实施方案,所述乳酸菌发酵剂包括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植物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优选使用干酪乳杆菌。发酵剂的接种量均为0.006%~0.08%,优选添加量为0.01%~0.06%。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的原料组成还可包括适量的糖类、稳定剂、酸度调节剂、食用香精和营养强化物等常规的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
本发明的饮料中可添加的糖类选自白砂糖、果糖、糖浆、低聚糖、代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代糖选自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木糖醇、麦芽糖醇、低聚异麦芽糖、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乳酸菌饮料中,糖类加入量优选为折合成原料总量的7%~15%的蔗糖甜度。
本发明的饮料中可添加的稳定剂可以包括:果胶、CMC、结冷胶、海藻酸丙二醇酯、可溶性大豆多糖等胶体类稳定剂或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本发明中主要利用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这些胶体类稳定剂或乳化剂的量可按照传统常规用量的1/2以下甚至更低用量添加。例如,优选地,可使用可溶性大豆多糖和果胶,优选添加量量为可溶性大豆多糖0~0.8%,果胶0~0.3%。
本发明的饮料中可添加的酸度调节剂可以包括:乳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磷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使用0.02%~0.06%的柠檬酸或乳酸。
本发明的饮料中可添加的食用香精可以是人工合成香精、天然香精和天然等同香精中的一种或多种。食用香精的种类选择和添加量均可以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发酵乳基料的制备过程、以及发酵乳基料经稀释制得乳酸菌饮料的过程可参照现有技术进行。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将赤藓糖醇用作稳定剂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的稳定剂,其中赤藓糖醇是经水溶解并灭菌后作为稀释液添加到发酵乳基料中以制备得到乳酸菌饮料。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具体实施方案,按照以下操作制备一种含赤藓糖醇的活性乳酸菌饮料:
(1)化料及水合:将纯水升温至40℃~45℃,然后投入脱脂奶粉、葡萄糖,同时打开搅拌进行30分钟~40分钟化料及水合;
(2)均质:均质压力为:15~30MPa,均质前进行预热至65℃左右;
(3)灭菌:进行85℃~95℃/120分钟~180分钟灭菌(如生产褐色饮料,此步骤可发生褐变反应);
(4)降温并接种:将料液降温至接种温度37℃~42℃,并进行接种;
(5)发酵:37℃~42℃保温发酵至酸度达到200~220°T时终止发酵,发酵时间通常为80~90小时;
温度和发酵时间的范围适用于大多数冷冻干燥直投式发酵剂;
(6)均质并降温:将发酵结束的料液降温至室温,并在无菌条件下冷均质,均质压力:15~30MPa,由此得到酸奶基料;
(7)制备酸奶基料稀释液:用赤藓糖醇水溶液(如配方有需要,还添加糖类、稳定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稀释液,对糖水进行巴氏杀菌(95℃/300秒),杀菌后降温至30℃以下备用;
(8)配制饮料:酸奶基料的添加量为活性乳酸菌饮料总重的20%~75%,同时添加上述酸奶基料稀释液。然后对该混合液进行低温均质,均质压力为:15~30MPa。均质后的混合液即可灌装,生产得到活性乳酸菌饮料。
根据本发明所生产得到的活性乳酸菌饮料,产品风味和口感均良好,口感清爽、酸甜可口,且在货架期内(2℃~10℃冷藏25天)无析水现象,不出现不可接受的分层、沉淀现象,无明显异味产生,且在保质期内能维持活菌数的恒定,可在2℃~10℃冷藏25天后仍可保持活菌数>4×108cfu/m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首次提出将赤藓糖醇用来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良好组织状态,尤其是将赤藓糖醇用来维持低糖活性乳酸菌饮料时,原料中无需添加传统的常规稳定剂。赤藓糖醇用来维持无糖活性乳酸菌饮料时,原料中仅需添加少量传统的常规稳定剂(添加量可降低至传统常规用量的1/2以下甚至更低)。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制品在货架期内具有良好的风味、口感、组织状态以及货架期活菌稳定性。本发明将赤藓糖醇与乳酸菌饮料的营养有机结合起来,适合各年龄段的普通人群作为日常饮食长期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含有赤藓糖醇的低糖活性乳酸菌饮料
一、原料配方(以1000kg计):
发酵制备活性乳酸菌饮料的酸奶奶基的混合菌种主要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等,所用菌种购于丹尼斯克(北京)菌种有限公司。
二、本实施例的含有赤藓糖醇的低糖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生产主要按照以下操作进行:
(1)化料及水合:将纯水升温至40℃~45℃,然后投入脱脂奶粉、20kg葡萄糖,同时打开搅拌进行30分钟~40分钟化料及水合;
(2)均质:均质压力为:15~30MPa,均质前进行预热至65℃左右;
(3)灭菌:进行85℃~95℃/120分钟~180分钟的褐变反应;
(4)降温并接种:将料液降温至接种温度37℃~42℃,并进行接种;
(5)发酵:37℃~42℃保温发酵至酸度达到200°T时终止发酵,发酵时间为84小时;
(6)均质并降温:将发酵结束的料液降温至室温,并在无菌条件下冷均质,均质压力:15~30MPa,由此得到酸奶基料;
(7)制备酸奶基料稀释液:用配料中的白砂糖、赤藓糖醇及甜味剂等制备糖水,对糖水进行95℃/300秒的巴氏杀菌,杀菌后降温至30℃以下备用;
(8)配制饮料:使酸奶基料的添加量为活性乳酸菌饮料总重的20%,同时添加上述赤藓糖醇糖水补足余量。然后对该混合液进行低温均质,均质压力为:15~30MPa。均质后的混合液灌装,生产得到活性乳酸菌饮料。
根据本发明所生产得到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在2℃~10℃冷藏25天的货架期内产品风味和口感均良好,口感清爽、酸甜可口,且在保质期内能维持活菌数的恒定,可在2℃~10℃冷藏25天后仍可保持活菌数>4×108CFU/mL,不出现不可接受的分层、沉淀现象,无明显异味产生。
赤藓糖醇对乳酸菌饮料的影响测试
一、赤藓糖醇对乳酸菌饮料稳定性及组织状态的影响
表1赤藓糖醇对乳酸菌饮料稳定性及组织状态的影响
添加量% 配制完成 贮藏1d 贮藏7d 贮藏14d 贮藏25d 贮藏28d
0 无水析 无分层 略有水分析出 少许水分析出 部分水分析出 部分水分析出
0.5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略有水分析出 略有水分析出 少许水分析出
1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略有水分析出 略有水分析出
2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略有水分析出 略有水分析出
4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8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10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12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14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16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析出量:采用250ml中试瓶承装样品200g/200ml,以其乳清析出量(水析现象)进行评定。部分水分析出(>6mm)>少许水分析出(≤6mm)>略有水分析出(≤3mm)。部分乳清析出时,视为不可接受的乳酸菌饮料。肉眼可见最少水析现象为1mm左右。
由表1可知,在本发明的赤藓糖醇的添加范围内,本发明的不含传统稳定剂/乳化剂的低糖乳酸菌饮料,采用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乳酸菌饮料的组织状态稳定性在货架期内良好。而且在赤藓糖醇的优选添加量范围内,在添加量≥1%时,乳酸菌饮料在货架期内的稳定性要好于不添加赤藓糖醇的对照组和其他添加量的产品。
二、赤藓糖醇对乳酸菌饮料活菌数的影响
由于“GB 16321-2003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对产品的活菌数有数量限制,因此特别针对活性乳酸菌饮料的活菌数进行检测,具体结果见表2。本发明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GB 4789.35—2010)中规定的方法对酸奶的乳酸菌总数进行测定。
表2不同添加量的赤藓糖醇对活性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活菌数的影响
*此处具体指干酪乳杆菌。
由表2可知,在本发明的赤藓糖醇的添加范围内,添加了赤藓糖醇不会对乳酸菌饮料的活菌数造成显著不良影响。乳酸菌的活菌在冷藏存放25天内,仍然可以保持乳酸菌总数>4×108CFU/mL。
实施例2:一种含有赤藓糖醇的低糖活性乳酸菌饮料
一、原料配方(以1000kg计):
发酵制备活性乳酸菌饮料的酸奶奶基的混合菌种主要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等,所用菌种购于丹尼斯克(北京)菌种有限公司。
二、本实施例的含有赤藓糖醇的低糖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生产主要按照以下操作进行:
(1)化料及水合:将纯水升温至40℃~45℃,然后投入脱脂奶粉、20kg葡萄糖,同时打开搅拌进行30分钟~40分钟化料及水合;
(2)均质:均质压力为:15~30Mpa,均质前进行预热至65℃左右;
(3)灭菌:进行85℃~95℃/120分钟~180分钟的褐变反应;
(4)降温并接种:将料液降温至接种温度37℃~42℃,并进行接种;
(5)发酵:37℃~42℃保温发酵至酸度达到200°T时终止发酵,发酵时间为84小时;
(6)均质并降温:将发酵结束的料液降温至室温,并在无菌条件下冷均质,均质压力:15~30MPa,由此得到酸奶基料;
(7)制备酸奶基料稀释液:用白砂糖、赤藓糖醇及甜味剂等制备糖水,对糖水进行95℃/300秒的巴氏杀菌,杀菌后降温至30℃以下备用;
(8)配制饮料:使酸奶基料的添加量为活性乳酸菌饮料总重的30%,用已制备好的糖水补足余量。然后对该混合液进行低温均质,均质压力为:15~30MPa。均质后的混合液灌装,生产得到活性乳酸菌饮料。
根据本发明所生产得到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在2℃~10℃冷藏25天的货架期内产品风味和口感均良好,口感清爽、酸甜可口,且在保质期内能维持活菌数的恒定,可在2℃~10℃冷藏25天后仍可保持活菌数>4×108CFU/mL,不出现不可接受的分层、沉淀现象,无明显异味产生。
实施例3:含有赤藓糖醇的无糖糖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一、原料配方(以1000kg计):
发酵制备活性乳酸菌饮料的酸奶奶基的混合菌种主要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等,所用菌种购于丹尼斯克(北京)菌种有限公司。
二、本实施例的含有赤藓糖醇的低糖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生产主要按照以下操作进行:
(1)化料及水合:将纯水升温至40℃~45℃,然后投入脱脂奶粉、同时打开搅拌进行20分钟~30分钟后停止化料,添加乳糖酶同时进行奶粉水合1h;
(2)均质:均质压力为:15~30MPa,均质前进行预热至65℃左右;
(3)灭菌:进行85℃~95℃/120分钟~180分钟的褐变反应;
(4)降温并接种:将料液降温至接种温度37℃~42℃,并进行接种;
(5)发酵:37℃~42℃保温发酵至酸度达到196°T时终止发酵,发酵时间为84小时;
(6)均质并降温:将发酵结束的料液降温至室温,并在无菌条件下冷均质,均质压力:15~30MPa,由此得到酸奶基料;
(7)制备酸奶基料稀释液:用100g赤藓糖醇及甜味剂等制备糖水,对糖水进行95℃/300秒的巴氏杀菌,杀菌后降温至30℃以下备用;
(8)配制饮料:使酸奶基料的添加量为活性乳酸菌饮料总重的30%,用已制备好的糖水补足余量。然后对该混合液进行低温均质,均质压力为:15~30MPa。均质后的混合液灌装,生产得到活性乳酸菌饮料。
根据本发明所生产得到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在2℃~10℃冷藏25天的货架期内产品风味和口感均良好,口感清爽、酸甜可口,且在保质期内能维持活菌数的恒定,可在2℃~10℃冷藏25天后仍可保持活菌数>4×108CFU/mL,不出现不可接受的分层、沉淀现象,无明显异味产生。
对比例1:产品中不添加赤藓糖醇,其他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2:产品中不添加赤藓糖醇,用等量木糖醇替代,其他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3:产品中不添加赤藓糖醇,同时添加果胶0.2%,其他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4:产品中不添加赤藓糖醇,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5:产品中不添加赤藓糖醇,用等量麦芽糖醇替代,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含赤藓糖醇的乳酸菌饮料制品的口感、风味实验
以实施例2~3的产品和对比例1~5为样品,进行口感和风味的品尝实验。
品尝方式:采用不记名打分的方式进行品尝;分别对样品的组织状态、色泽、酸甜比、风味、口感项进行单独打分,每一项的满分是10分,统计总分,计算平均分;平均分数越高,代表效果越好;并对产品的整体喜好程度给出意见,统计对每个单品的喜好人数;统计结果记录于下表3。
表3乳酸菌饮料产品存放1周后的品尝结果数据表
表4乳酸菌饮料产品稳定性和组织状态记录
添加量% 配制完成 贮藏1d 贮藏7d 贮藏14d 贮藏25d 贮藏28d
实施例2 无水析 无分层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略有水分析出
对比例1 无水析 无水析 略有水分析出 略有水分析出 少许水分析出 部分水分析出
对比例2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略有水分析出 略有水分析出 少许水分析出
对比例3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略有水分析出 略有水分析出
实施例3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无水析
对比例4 无水析 无水析 少许水分析出 部分水分析出 部分水分析出 部分水分析出
对比例5 无水析 无水析 略有水分析出 少许水分析出 部分水分析出 部分水分析出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乳酸菌饮料产品在组织状态、风味、口感等方面得到了大多数品尝者的认可,效果很好。特别是组织状态,实施例不逊于甚至明显优于对比例。
含赤藓糖醇的乳酸菌饮料制品贮藏期内的活菌数变化情况
表5乳酸菌饮料产品在贮藏期内的活菌数变化情况
*此处指干酪乳杆菌。
从上表可知,实施例2~3的乳酸菌饮料产品的乳酸菌总数在货架期后段(14d~28d)明显高于对照组。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乳酸菌饮料的配料中添加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赤藓糖醇是以占乳酸菌饮料总重量0.5%~14%、优选4%~14%的量添加到饮料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赤藓糖醇是经水溶解并灭菌后添加到发酵乳基料中以制备得到乳酸菌饮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乳酸菌饮料为活性乳酸菌饮料;优选地,所述乳酸菌饮料为低糖或无糖的活性乳酸菌饮料。
5.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在制备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是以占乳酸菌饮料总重量0.5%~14%、优选4%~14%的量添加到饮料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乳酸菌饮料为活性乳酸菌饮料;优选地,所述乳酸菌饮料为低糖或无糖的活性乳酸菌饮料。
8.一种乳酸菌饮料,该乳酸菌饮料的配料中包括赤藓糖醇作为稳定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乳酸菌饮料,其中,所述赤藓糖醇在饮料中的含量为乳酸菌饮料总重量0.5%~14%、优选4%~1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乳酸菌饮料,该乳酸菌饮料为低糖或无糖的活性乳酸菌饮料;优选地,该乳酸菌饮料中包括少量或不包括胶体类稳定剂或乳化剂。
CN201510629299.1A 2015-09-28 2015-09-28 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 Active CN1065509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9299.1A CN106550991B (zh) 2015-09-28 2015-09-28 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9299.1A CN106550991B (zh) 2015-09-28 2015-09-28 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0991A true CN106550991A (zh) 2017-04-05
CN106550991B CN106550991B (zh) 2021-01-22

Family

ID=58416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9299.1A Active CN106550991B (zh) 2015-09-28 2015-09-28 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5099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4530A (zh) * 2017-12-15 2018-06-01 广州喜乐食品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褐色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5578A (zh) * 2018-11-09 2020-05-19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8183A (en) * 1987-07-28 1989-12-19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Fermented milk
US20090226566A1 (en) * 2005-11-11 2009-09-10 Kabushiki Kaisha Yakult Honsha Acid milk beverag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715817A (zh) * 2009-12-15 2010-06-02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碳酸水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50329A (zh) * 2010-10-26 2012-05-16 济南汉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低热量含乳饮料
CN102475139A (zh) * 2010-11-27 2012-05-30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糖低热凝固型酸奶
CN103734309A (zh) * 2013-12-19 2014-04-23 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褐色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8781A (zh) * 2012-03-09 2014-11-26 卡夫食品集团品牌有限责任公司 粘度增加且保存期延长的饮料浓缩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6037A (zh) * 2015-07-22 2015-12-23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褐色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8183A (en) * 1987-07-28 1989-12-19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Fermented milk
US20090226566A1 (en) * 2005-11-11 2009-09-10 Kabushiki Kaisha Yakult Honsha Acid milk beverag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715817A (zh) * 2009-12-15 2010-06-02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碳酸水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50329A (zh) * 2010-10-26 2012-05-16 济南汉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低热量含乳饮料
CN102475139A (zh) * 2010-11-27 2012-05-30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糖低热凝固型酸奶
CN104168781A (zh) * 2012-03-09 2014-11-26 卡夫食品集团品牌有限责任公司 粘度增加且保存期延长的饮料浓缩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4309A (zh) * 2013-12-19 2014-04-23 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褐色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6037A (zh) * 2015-07-22 2015-12-23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褐色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4530A (zh) * 2017-12-15 2018-06-01 广州喜乐食品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褐色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65578A (zh) * 2018-11-09 2020-05-19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0991B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7609B (zh) 一种含有益菌因子的长效酸奶及其生产方法
CN105613738B (zh) 一种乳酸菌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6256B (zh) 一种纯核桃发酵乳及其制作方法
US8871289B2 (en) Acidic milk drink
CN106509115A (zh) 双发酵乳酸菌饮料及制备方法
JP5598943B1 (ja) 乳酸菌増殖用組成物
US20200352202A1 (en) Plant-based non-dairy fermented base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08936103A (zh) 活性乳酸菌发酵果蔬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154533A (ja) 飲食用組成物、乳酸菌増殖用組成物、阿蘇産の大麦の茎及び/又は葉、黒ボク土を用いて栽培した大麦の茎及び/又は葉
CN106804710A (zh) 一种可维持货架期内益生菌活菌数的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6655B (zh) 一种含有果冻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Baglio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yoghurt fermentation
CN105211286A (zh) 一种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65749A (zh) 一种含蛋黄液的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006113A (ja) 飲食用組成物、乳酸菌増殖用組成物、阿蘇産の大麦の茎及び/又は葉、黒ボク土を用いて栽培した大麦の茎及び/又は葉
CN105613732A (zh) 一种产气发酵乳制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43894B (zh) 保持酸奶或活性乳酸菌饮料中的活菌数的方法
CN102138583A (zh) 一种使用乳酸钠控制酸奶后酸化的方法
CN103181413A (zh) 一种含黄酮类化合物抗衰老乳酸菌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1731333A (zh) 一种海藻糖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50991A (zh) 维持乳酸菌饮料货架期内组织状态稳定性的方法
Ghavidel et al. Effect of fructooligosaccharide fortification on quality characteristic of some fruit juice beverages (apple & orange juice)
CN112868770B (zh) 酸奶添加剂组合物及低粘度原味饮用型酸奶
CN114557387A (zh) 一种鲜人参益生菌冻干酸奶块及其制备方法
KR100527419B1 (ko) 쌀당화액을 주재로 하는 발효식품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Ni Dan

Inventor after: Li Yong

Inventor after: Ma Guowen

Inventor after: Li Ning

Inventor before: Ni Dan

Inventor before: Ma Guowen

Inventor before: Li N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