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21618A - 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21618A
CN106521618A CN201610975636.7A CN201610975636A CN106521618A CN 106521618 A CN106521618 A CN 106521618A CN 201610975636 A CN201610975636 A CN 201610975636A CN 106521618 A CN106521618 A CN 106521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hydrogen
sic
argon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756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21618B (zh
Inventor
于法鹏
张晶
杨志远
马庆宇
孙丽
陈秀芳
徐现刚
程秀凤
赵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enyuan Crys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enyuan Cryst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enyuan Cryst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enyuan Crys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756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21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21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21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21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21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chemical reaction of reactive gases, e.g. chemical vapour-deposition growth
    • C30B25/02Epitaxial-layer grow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02El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将SiC进行抛光、清洗后,置于生长炉中,抽真空,升温至1200~1300℃;通入氩气和氢气,升温至1500℃~1600℃,进行氢刻蚀;刻蚀后,关闭氢气,降温至1400~1500℃,保温;氩气氛围降温至800℃~1100℃,将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衬底上,形成局部过冷点;通入碳源气体和氢气,碳源气体分解后的活性碳源在过冷点处优先生长为石墨烯籽晶;(2)在800℃~1100℃,800~900mbar;碳源气体的供应下,石墨烯以SiC衬底上的籽晶为中心不断长大,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3)生长结束后,通入氩气,降温,即得。本发明不依赖于金属衬底,无需对生长得到的大尺寸单晶石墨烯进行转移,可以直接应用到微电子器件。

Description

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工艺定位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新方法,属于微电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由C原子以sp2轨道组成的六角形成蜂巢状的单层原子二维晶体。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Geim和Novoselov所在小组首次利用胶带微机械剥离高定向热解石墨得到了二维石墨烯,打破了之前二维材料不能独立存在的定论。
石墨烯作为碳基材料,其特定的二维结构决定了它可以合成其余维度碳纳米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三维石墨以及几何形状不尽相同的石墨烯纳米条带。同时石墨烯材料因独特的二维结构在力学、热学、光电学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首先,石墨烯材料最高可以超过200,000cm2·v-1·s-1的理论电子迁移率以及室温下特有的量子霍尔效应吸引了大批微电子研究工作者的注意力。另外,石墨烯还具有高的理论比表面积2600m2·g-1、优良的导热性能3000W·m-1K-1、高的透光率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
石墨烯成为继碳纳米管后又一个新型的、被广泛研究的碳材料。在能源、电子、生物医药、光催化等方面有着明朗的应用前景。光电器件方面,可以利用石墨烯制备透明导电薄膜,透明导电薄膜透光率为80%以上,而且在机械强度和柔韧度方面比常用的氧化铟锡材料更好。储能器件方面,石墨烯优异的电学性能赋予其在能源相关领域广泛的应用,其本征的高比表面积、高传导能力决定其可以充当储能器件的理想电极材料,包括石墨烯储氢、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石墨烯制作的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高达205F/g;石墨烯储氢量可达1.7wt.%;石墨烯制作的锂电池储能密度能够达到160Wh/kg,功率密度将近100kW/kg。生物医药方面,已经被应用于活细胞成像、药物载体、生物分子检测等方面。石墨烯还具备较高的抗腐蚀性,利用石墨烯制作金属保护膜,可以有效地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甚至阻止空气对金属的氧化作用。研究人员甚至将石墨烯看作是硅的替代品,能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石墨烯优异的性能使其应用在众多领域,特别是微电子器件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
目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微机械剥离石墨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氧化石墨还原法和SiC衬底上外延生长石墨烯法。
中国专利文件CN103074878A公开了单晶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使用微机械力的方法,将石墨用胶带撕裂出,然后将单晶石墨烯黏贴到铜箔基板上进行石墨烯生长。该方法虽然能够控制石墨烯的成核生长,但制备的石墨烯需要进行后续的转移处理,转移过程容易造成石墨烯污染及大量缺陷形成,因此,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不能够用于微电子器件。
中国专利文件CN104498902A公开了一种常压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在处理好的铜箔上进行成核并获得小尺寸石墨烯晶畴,再将载有小尺寸石墨烯晶畴的铜箔进行钝化处理,然后将钝化后的铜箔进行回炉生长获得石墨烯薄膜。该方法虽然能够得到石墨烯薄膜,但由于钝化处理需要将石墨烯暴露在外界空气环境中,势必影响石墨烯晶畴的边界活性,不利于后续石墨烯生长。此外,由于采用金属铜箔为衬底,依然需要将制备的石墨烯进行转移处理。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同样难以用于石墨烯微电子器件。
中国专利文件CN105112998A一种氧化物衬底辅助的快速制备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其主要特征为用金属箔片作为催化剂及生长基底,用氧化物作为衬底与金属箔片紧密接触,利用氧化物释放氧原子,加速了碳源气体的裂解,实现石墨烯在金属衬底的快速生长。采用该方法虽然能够获得石墨烯大晶畴,但同专利文件CN103074878A和专利文件CN104498902A一样,都不能避免石墨烯在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破损和污染问题。
中国专利文件CN103204498A公开了一种热裂解碳化硅制备外延石墨烯的方法,在氩气辅助下热裂解碳化硅制备外延石墨烯过程,在碳化硅制备外延石墨烯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是利用罩在加热石墨上方的带孔石墨罩减少气流和温度的影响,同时控制Si的蒸发速率,该方法虽然能够得到均匀性较好的石墨烯薄膜,但是在衬底上不能控制单一成核,难以获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并且存在缓冲层,降低了石墨烯的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
本方案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SiC进行抛光、清洗后,平放于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的石墨加热器中,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腔抽真空度为10-3~10-4Pa,快速升温至1200~1300℃;通入高纯氩气和氢气,压力控制在800~900mbar,然后缓慢升温至1500℃~1600℃,保温10~15min,进行氢刻蚀;刻蚀结束后,关闭氢气,然后缓慢降温至1400~1500℃,保温10~30min。降温至1400~1500℃达到Si-C键开始断裂的温度,此时保温10~30min,使SiC表面少量的Si-C键部分断裂,部分硅蒸发。
然后,在氩气的氛围下降温至800℃~1100℃,将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衬底上,形成以导热探针为中心的局部过冷点;通入碳源气体和氢气,压力控制在800~900mbar,由碳源气体分解后的活性碳源在过冷点处优先生长为石墨烯籽晶。过冷点处石墨烯生长驱动力最大。
(2)保持SiC衬底温度为800℃~1100℃,系统压力为800~900mbar;在碳源气体的供应下,石墨烯以SiC衬底上的籽晶为中心不断长大,最终获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3)生长过程结束后,通入氩气,压力控制在800~900mbar,缓慢降温至600~700℃,停止通入氩气,自然降温,即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升温至1200~1300℃的升温速率为10~50℃/min,升温至1500~1600℃的升温速率为0.5~5℃/min;
优选的,高纯氩气和氢气的纯度≥99.9%;氩气和氢气的流量分别为10~100sccm和10~100sccm。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微细导热探针为铂金或铂铑合金材质。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过冷点的纵向温度梯度为1~10℃/cm。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碳源气体为甲烷或乙烷。
本发明步骤(1)中对SiC进行清洗,清洗方法可采用标准湿法化学清洗工艺;可加工出表面清洁、粗糙度小的SiC衬底。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形成石墨烯籽晶最优选的方法如下:
将SiC进行抛光、清洗后,平放于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内的加热器中,炉腔抽真空度为10-3Pa,快速升温至1300℃,升温速率为10℃/min;通入高纯氩气和氢气,流量分别为5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900mbar,然后缓慢升温至1500℃,升温速率为2℃/min,保温10min,进行氢刻蚀;刻蚀结束后关闭氢气,继续通氩气,然后缓慢降温至1400℃,达到Si-C键开始断裂的温度,此时保温20min,使SiC表面Si-C键部分断裂,部分硅蒸发;
然后,在氩气氛围下降温至1100℃,将铂金材质的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衬底上,形成以导热探针为中心的局部过冷点,通入高纯甲烷气体和氢气,气体流量分别为1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900mbar。此时,将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选定位置上,形成局部过冷点并获得石墨烯籽晶。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氩气的流量为50sccm,氢气流量为50sccm,甲烷的流量为5~15sccm。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石墨烯生长最优选的方法如下:
在氩气的氛围下保持温度为1100℃,然后通入甲烷和氢气,气体流量为10sccm和50sccm,保温60min。保证只沿着过冷位置处的石墨烯籽晶继续生长。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氩气的流量为10~100sccm,降温至600~700℃的降温速率为100~200℃/min。
本发明方法中所有设备、原料均为市售产品。没有特别限定的部分,可参照现有技术。
根据石墨烯的晶格结构,本发明提出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单晶石墨烯的方法,能够获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不仅可以直接用于微电子器件,而且可用于制作石墨烯新型传感器件。在经过优选的条件下,可得到层数更均匀的石墨烯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和优良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生长过程不依赖于金属衬底,无需对生长得到的大尺寸单晶石墨烯进行转移,可以直接应用到微电子器件。
2、本发明通过控制SiC某一位置上的温度梯度,使用微细导热探针使得衬底上某一位置过冷,获得较大的成核驱动力,在探针位置处优先成核,实现石墨烯单一成核生长。
3、本发明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石墨烯,石墨烯可以沿着石墨烯籽晶的外沿继续原位生长,得到大面积的石墨烯,直接用于制作微电子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石墨烯的加热平台结构示意图。其中,1、石墨加热片2、SiC衬底3、微细导热探针。
图2是本发明的石墨加热体的温场分布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过冷后石墨加热体表面的温场分布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SiC氢刻蚀后的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的表面形貌图。
图5是本发明基于SiC衬底单晶石墨烯的生长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在SiC衬底上生长的石墨烯的拉曼图谱(去除SiC衬底拉曼峰)。横坐标是波数(cm-1),纵坐标是强度(a.u.)。
图7是本发明对比例中单纯利用SiC衬底不采用本发明工艺制备的石墨烯拉曼图谱(去除SiC衬底拉曼峰)。横坐标是波数(cm-1),纵坐标是强度(a.u.)。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中所用的是冷壁式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在其周围设置冷却循环水管,使得CVD高温生长炉除石墨加热体以外温度较低。
实施例1:
一种在SiC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面积石墨烯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SiC进行抛光、清洗后,平放于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内的加热器中,炉腔抽真空度为10-3Pa,快速升温至1200℃,升温速率为10℃/min;通入高纯氩气和氢气,流量分别为40sccm和40sccm,压力控制在800mbar,然后缓慢升温至1500℃,升温速率为2℃/min,保温10min,进行氢刻蚀;刻蚀结束后关闭氢气,继续通氩气,然后缓慢降温至1400℃,达到Si-C键开始断裂的温度,此时保温20min,使SiC表面Si-C键部分断裂,部分硅蒸发。SiC氢刻蚀后的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的表面形貌图如图4所示。
然后,在氩气氛围下降温至800℃,将铂金的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衬底上,形成以导热探针为中心的局部过冷点,纵向温度梯度5℃/cm,通入高纯甲烷气体和氢气,气体流量为20sccm和60sccm,压力控制在800mbar。此时,将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选定位置上,形成局部过冷点并获得石墨烯籽晶;
(2)保持SiC衬底温度为1000℃,系统压力为800mbar。在碳源气体的供应下,石墨烯将以SiC衬底上的籽晶为中心不断长大,最终获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3)生长过程结束后,通入氩气,压力控制在800mbar,缓慢降温至700℃,停止通入氩气,自然降温,即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实施例2:
一种在SiC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面积石墨烯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SiC进行抛光、清洗后,平放于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内的加热器中,炉腔抽真空度为10-3Pa,快速升温至1300℃,升温速率为10℃/min;通入高纯氩气和氢气,流量分别为5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900mbar,然后缓慢升温至1500℃,升温速率为2℃/min,保温10min,进行氢刻蚀;刻蚀结束后关闭氢气,继续通氩气,然后缓慢降温至1400℃,达到Si-C键开始断裂的温度,此时保温20min,使SiC表面Si-C键部分断裂,部分硅蒸发。
然后,在氩气氛围下降温至1000℃,将铂金的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衬底上,形成以导热探针为中心的局部过冷点,纵向温度梯度10℃/cm,通入高纯甲烷气体和氢气,气体流量为1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900mbar。此时,将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选定位置上,形成局部过冷点并获得石墨烯籽晶;
(2)保持SiC衬底温度为1000℃,系统压力为900mbar。在碳源气体的供应下,石墨烯将以SiC衬底上的籽晶为中心不断长大,最终获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3)生长过程结束后,通入氩气,压力控制在900mbar,缓慢降温至700℃,停止通入氩气,自然降温,即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本实施例中,在SiC衬底上生长的石墨烯的拉曼图谱如图6所示,2D峰(2700cm-1)的半峰宽较窄,I2D/IG值较小,石墨烯层数为均匀的1~2层。
实施例3:
一种在SiC采用点籽晶定位生长大面积石墨烯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SiC进行抛光、清洗后,平放于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内的加热器中,炉腔抽真空度为10-4Pa,快速升温至1200℃,升温速率为10℃/min;通入高纯氩气和氢气,流量分别为50sccm和40sccm,压力控制在850mbar,然后缓慢升温至160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10min,进行氢刻蚀;刻蚀结束后关闭氢气,继续通氩气,然后缓慢降温至1400℃,达到Si-C键开始断裂的温度,此时保温15min,使SiC表面Si-C键部分断裂,部分硅蒸发。
然后,在氩气氛围下降温至1100℃,将铂金的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衬底上,形成以导热探针为中心的局部过冷点,纵向温度梯度8℃/cm,通入高纯甲烷气体和氢气,气体流量为1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800mbar。此时,将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选定位置上,形成局部过冷点并获得石墨烯籽晶;
(2)保持SiC衬底温度为1100℃,系统压力为800mbar。在碳源气体的供应下,石墨烯将以SiC衬底上的籽晶为中心不断长大,最终获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3)生长过程结束后,通入氩气,压力控制在800mbar,缓慢降温至700℃,停止通入氩气,自然降温,即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实施例4:
一种在SiC采用点籽晶定位生长大面积石墨烯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SiC进行抛光、清洗后,平放于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内的加热器中,炉腔抽真空度为10-3Pa,快速升温至1250℃,升温速率为10℃/min;通入高纯氩气和氢气,流量分别为5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900mbar,然后缓慢升温至1550℃,升温速率为2℃/min,保温10min,进行氢刻蚀;刻蚀结束后关闭氢气,继续通氩气,然后缓慢降温至1400℃,达到Si-C键开始断裂的温度,此时保温20min,使SiC表面Si-C键部分断裂,部分硅蒸发。
然后,在氩气氛围下降温至900℃,将铂金的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衬底上,形成以导热探针为中心的局部过冷点,纵向温度梯度10℃/cm,通入高纯甲烷气体和氢气,气体流量为1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900mbar。此时,将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选定位置上,形成局部过冷点并获得石墨烯籽晶;
(2)保持SiC衬底温度为900℃,系统压力为900mbar。在碳源气体的供应下,石墨烯将以SiC衬底上的籽晶为中心不断长大,最终获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3)生长过程结束后,通入氩气,压力控制在900mbar,缓慢降温至700℃,停止通入氩气,自然降温,即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实施例5:
一种在SiC采用点籽晶定位生长大面积石墨烯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SiC进行抛光、清洗后,平放于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内的加热器中,炉腔抽真空度为10-4Pa,快速升温至1200℃,升温速率为10℃/min;通入高纯氩气和氢气,流量分别为5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900mbar,然后缓慢升温至1550℃,升温速率为2℃/min,保温10min,进行氢刻蚀;刻蚀结束后关闭氢气,继续通氩气,然后缓慢降温至1400℃,达到Si-C键开始断裂的温度,此时保温20min,使SiC表面Si-C键部分断裂,部分硅蒸发。
然后,在氩气氛围下降温至1000℃,将铂金的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衬底上,形成以导热探针为中心的局部过冷点,纵向温度梯度3℃/cm,通入高纯甲烷气体和氢气,气体流量为2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900mbar。此时,将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选定位置上,形成局部过冷点并获得石墨烯籽晶;
(2)保持SiC衬底温度为1000℃,系统压力为900mbar。在碳源气体的供应下,石墨烯将以SiC衬底上的籽晶为中心不断长大,最终获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3)生长过程结束后,通入氩气,压力控制在900mbar,缓慢降温至700℃,停止通入氩气,自然降温,即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实施例6:
一种在SiC采用点籽晶定位生长大面积石墨烯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SiC进行抛光、清洗后,平放于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内的加热器中,炉腔抽真空度为10-3Pa,快速升温至1300℃,升温速率为10℃/min;通入高纯氩气和氢气,流量分别为50sccm和40sccm,压力控制在800mbar,然后缓慢升温至1500℃,升温速率为2℃/min,保温10min,进行氢刻蚀;刻蚀结束后关闭氢气,继续通氩气,然后缓慢降温至1400℃,达到Si-C键开始断裂的温度,此时保温10min,使SiC表面Si-C键部分断裂,部分硅蒸发。
然后,在氩气氛围下降温至1100℃,将铂金的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衬底上,形成以导热探针为中心的局部过冷点,纵向温度梯度10℃/cm,通入高纯甲烷气体和氢气,气体流量为1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800mbar。此时,将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选定位置上,形成局部过冷点并获得石墨烯籽晶;
(2)保持SiC衬底温度为1100℃,系统压力为800mbar。在碳源气体的供应下,石墨烯将以SiC衬底上的籽晶为中心不断长大,最终获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3)生长过程结束后,通入氩气,压力控制在800mbar,缓慢降温至700℃,停止通入氩气,自然降温,即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实施例7:
一种在SiC采用点籽晶定位生长大面积石墨烯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SiC进行抛光、清洗后,平放于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内的加热器中,炉腔抽真空度为10-3Pa,快速升温至1300℃,升温速率为10℃/min;通入高纯氩气和氢气,流量分别为5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900mbar,然后缓慢升温至1500℃,升温速率为2℃/min,保温10min,进行氢刻蚀;刻蚀结束后关闭氢气,继续通氩气,然后缓慢降温至1400℃,达到Si-C键开始断裂的温度,此时保温10min,使SiC表面Si-C键部分断裂,部分硅蒸发。
然后,在氩气氛围下降温至1100℃,将铂金的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衬底上,形成以导热探针为中心的局部过冷点,纵向温度梯度5℃/cm,通入高纯甲烷气体和氢气,气体流量为1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900mbar。此时,将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选定位置上,形成局部过冷点并获得石墨烯籽晶。
(2)保持SiC衬底温度为1100℃,系统压力为900mbar。在碳源气体的供应下,石墨烯将以SiC衬底上的籽晶为中心不断长大,最终获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3)生长过程结束后,通入氩气,压力控制在900mbar,缓慢降温至700℃,停止通入氩气,自然降温,即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对比例
如实施例2所述,不同的是,不使用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衬底的一定位置上,使得该位置局部过冷;
步骤如下:
(1)将SiC进行抛光、清洗后,平放于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的石墨加热器中;高温CVD生长炉腔抽真空度为10-3Pa,快速升温至1300℃,升温速率为10℃/min;通入高纯氩气和氢气,流量分别为5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800mbar,然后缓慢升温至1500℃,升温速率为2℃/min,保温10min,进行氢刻蚀;刻蚀结束后关闭氢气,继续通氩气,缓慢升温至1550℃,保温20min,完成石墨烯的生长。
(2)生长完成后,继续通氩气,流量为50sccm,压力控制在900mbar,快速降温至600℃,降温速率为100℃/min;关闭气源和高温CVD生长炉,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到室温。
本对比例中,在SiC衬底上生长的石墨烯的拉曼图谱如图7所示,2D峰(2700cm-1)的半峰宽较宽,I2D/IG值较大,石墨烯层数为3~5层。
对比图6、7可知,本发明通过控制SiC某一位置上的温度梯度,使得衬底上某一位置过冷,实现石墨烯单一成核生长,获得的石墨烯质量较好,石墨烯为均匀的单、双层,有利于微电子器件应用。

Claims (10)

1.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SiC进行抛光、清洗后,平放于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的石墨加热器中,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腔抽真空度为10-3~10-4Pa,快速升温至1200~1300℃;通入高纯氩气和氢气,压力控制在800~900mbar,然后缓慢升温至1500℃~1600℃,保温10~15min,进行氢刻蚀;刻蚀结束后,关闭氢气,然后缓慢降温至1400~1500℃,保温10~30min;
然后,在氩气的氛围下降温至800℃~1100℃,将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衬底上,形成以导热探针为中心的局部过冷点;通入碳源气体和氢气,压力控制在800~900mbar,由碳源气体分解后的活性碳源在过冷点处优先生长为石墨烯籽晶;
(2)保持SiC衬底温度为800℃~1100℃,系统压力为800~900mbar;在碳源气体的供应下,石墨烯以SiC衬底上的籽晶为中心不断长大,最终获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3)生长过程结束后,通入氩气,压力控制在800~900mbar,缓慢降温至600~700℃,停止通入氩气,自然降温,即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升温至1200~1300℃的升温速率为10~50℃/min,升温至1500~1600℃的升温速率为0.5~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氩气和氢气的流量分别为10~100sccm和10~100sc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微细导热探针为铂金或铂铑合金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过冷点的纵向温度梯度为1~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碳源气体为甲烷或乙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形成石墨烯籽晶的方法如下:
将SiC进行抛光、清洗后,平放于高温CVD石墨烯生长炉内的加热器中,炉腔抽真空度为10-3Pa,快速升温至1300℃,升温速率为10℃/min;通入高纯氩气和氢气,流量分别为5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900mbar,然后缓慢升温至1500℃,升温速率为2℃/min,保温10min,进行氢刻蚀;刻蚀结束后关闭氢气,继续通氩气,然后缓慢降温至1400℃,达到Si-C键开始断裂的温度,此时保温20min,使SiC表面Si-C键部分断裂;
然后,在氩气氛围下降温至1100℃,将铂金材质的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衬底上,形成以导热探针为中心的局部过冷点,通入高纯甲烷气体和氢气,气体流量分别为10sccm和50sccm,压力控制在900mbar,将微细导热探针放在SiC选定位置上,形成局部过冷点并获得石墨烯籽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氩气的流量为50sccm,氢气流量为50sccm,碳源气体的流量为5~15sc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石墨烯生长的方法如下:
在氩气的氛围下保持温度为1100℃,然后通入甲烷和氢气,气体流量为10sccm和50sccm,保温6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氩气的流量为10~100sccm,降温至600~700℃的降温速率为100~200℃/min。
CN201610975636.7A 2016-11-07 2016-11-07 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 Active CN106521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5636.7A CN106521618B (zh) 2016-11-07 2016-11-07 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5636.7A CN106521618B (zh) 2016-11-07 2016-11-07 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21618A true CN106521618A (zh) 2017-03-22
CN106521618B CN106521618B (zh) 2018-10-26

Family

ID=58349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5636.7A Active CN106521618B (zh) 2016-11-07 2016-11-07 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216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9621A (zh) * 2018-12-11 2019-03-01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
CN110803696A (zh) * 2019-10-10 2020-02-18 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一步制成石墨烯粉末的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8706A (zh) * 2009-02-10 2010-08-1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在碳化硅(SiC)基底上外延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02051677A (zh) * 2010-11-12 2011-05-11 山东大学 在大直径6H-SiC碳面上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US20110198313A1 (en) * 2008-10-17 2011-08-18 Ecole Polytechnique Method for the controlled growth of a graphene film
JP2011230959A (ja) * 2010-04-27 2011-11-17 Kazuto Yamauchi SiC基板へのグラフェン成膜方法及びグラフェン付きSiC基板
CN102936009A (zh) * 2012-10-11 2013-02-2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一种在碳化硅衬底上制作低层数石墨烯薄膜的方法
CN103184425A (zh) * 2013-03-13 2013-07-03 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石墨烯薄膜的方法
CN103204498A (zh) * 2013-04-24 2013-07-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热裂解碳化硅制备外延石墨烯的方法
CN104404620A (zh) * 2014-12-01 2015-03-11 山东大学 一种在大直径6H/4H-SiC硅面和碳面双面同时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04947184A (zh) * 2015-06-04 2015-09-30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原位Si气氛作用在大直径4H/6H-SiC硅面衬底外延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05951179A (zh) * 2016-04-28 2016-09-21 山东大学 一种SiC衬底上可选择性单面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98313A1 (en) * 2008-10-17 2011-08-18 Ecole Polytechnique Method for the controlled growth of a graphene film
CN101798706A (zh) * 2009-02-10 2010-08-1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在碳化硅(SiC)基底上外延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JP2011230959A (ja) * 2010-04-27 2011-11-17 Kazuto Yamauchi SiC基板へのグラフェン成膜方法及びグラフェン付きSiC基板
CN102051677A (zh) * 2010-11-12 2011-05-11 山东大学 在大直径6H-SiC碳面上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02936009A (zh) * 2012-10-11 2013-02-2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一种在碳化硅衬底上制作低层数石墨烯薄膜的方法
CN103184425A (zh) * 2013-03-13 2013-07-03 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石墨烯薄膜的方法
CN103204498A (zh) * 2013-04-24 2013-07-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热裂解碳化硅制备外延石墨烯的方法
CN104404620A (zh) * 2014-12-01 2015-03-11 山东大学 一种在大直径6H/4H-SiC硅面和碳面双面同时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04947184A (zh) * 2015-06-04 2015-09-30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原位Si气氛作用在大直径4H/6H-SiC硅面衬底外延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05951179A (zh) * 2016-04-28 2016-09-21 山东大学 一种SiC衬底上可选择性单面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9621A (zh) * 2018-12-11 2019-03-01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
CN109399621B (zh) * 2018-12-11 2021-12-31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
CN110803696A (zh) * 2019-10-10 2020-02-18 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一步制成石墨烯粉末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21618B (zh) 2018-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37066B2 (ja) グラフェ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2586868B (zh) 一种大尺寸单晶石墨烯及其连续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1811690B (zh) 一种用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形成碳复合结构体的方法
CN102229426B (zh) 一种单层、有序排布的等角六边形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2849733B (zh) 双温区控制低温直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及双温区管式炉
CN104404620B (zh) 一种在大直径6H/4H‑SiC硅面和碳面双面同时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05112998B (zh) 一种氧化物衬底辅助的快速制备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
CN103643288A (zh) 一种高质量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2583337A (zh) 多孔结构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756870B (zh) 一种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05800602B (zh) 铜颗粒远程催化直接在绝缘衬底上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05274500A (zh)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7217239A (zh) 一种改善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导电性能的方法
CN107311158A (zh) 一种在镍基上制备石墨烯薄膜并转移到其它基底的方法
CN108069416A (zh) 超洁净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hen et al. Large-scale synthesis of single-crystal molybdenum trioxide nanobelts by hot-wir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N107188161A (zh) 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4208A (zh) 一种制备多层石墨烯薄膜的方法
CN106521618B (zh) 一种在SiC衬底上通过点籽晶定位生长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方法
WO2016203083A1 (es) Deposición de capas de grafeno mediante deposición química en fase vapor asistida por plasma
CN105883779B (zh) 一种cvd生长大面积石墨烯的规模化方法
CN105776198A (zh) 一种精确减薄并获得高质量少层或单层石墨烯的方法
CN106637393B (zh) 一种利用金属辅助在6H/4H-SiC碳面上外延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02304701A (zh) 一种碳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Wu et al. Tunable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sheet/silicon nanowire hybrids for field emission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2

Address after: No. 818, Chunbo Road, East Street, high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012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BENYUAN CRYS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7, mountain Dana Road, Ji'nan City, Shandong,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Benyuan Crystal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