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11999A - 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11999A
CN106511999A CN201611108939.5A CN201611108939A CN106511999A CN 106511999 A CN106511999 A CN 106511999A CN 201611108939 A CN201611108939 A CN 201611108939A CN 106511999 A CN106511999 A CN 106511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parts
borax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weight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089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玲
杨峰
魏小娟
罗永江
郭文柱
周绪正
刘宇
张彬
杨珍
罗金印
牛建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CAAS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CAAS filed Critical Lanzhou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CAAS
Priority to CN2016111089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119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11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119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66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immunoglobulins, e.g. anti-idiotypic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045Hydroxy compounds, e.g. alcohols; Salts thereof, e.g. alcohol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22Boron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3Apiaceae or Umbelliferae (Carrot family), e.g. dill, chervil, coriander or cumin
    • A61K36/232Angeli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8Asteraceae or Compositae (Aster or Sunflower family), e.g. chamomile, feverfew, yarrow or echinac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7Euphorbiaceae (Spurge family), e.g. Ricinus (castorbea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4Glycyrrhiza (lico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9Sophora, e.g. necklacepod or mamani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6Violaceae (Violet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44Oils, fats or waxes according to two or more groups of A61K47/02-A61K47/42; Natural or modified natural oils, fats or waxes, e.g. castor oil, polyethoxylated castor oil, montan wax, lignite, shellac, rosin, beeswax or lanol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41Mammary glands, e.g. breasts, udder; Intramammary adminis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6Ointments; Bases therefor; Other semi-solid forms, e.g. creams, sticks, g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70Web, sheet or filament bases ; Films; Fibres of the matrix type containing drug
    • A61K9/7023Transdermal patches and similar drug-containing composite devices, e.g. cataplasms
    • A61K9/703Transdermal patches and similar drug-containing composite devices, e.g. cataplasm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structure; Details concerning release liner or backing; Refillable patches; User-activated patches
    • A61K9/7038Transdermal patches of the drug-in-adhesive type, i.e. comprising drug in the skin-adhesive layer
    • A61K9/7076Transdermal patches of the drug-in-adhesive type, i.e. comprising drug in the skin-adhesive layer the adhesive comprising ingredient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e.g. rosin or other plant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0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from eg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 C07K16/12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from Gram-negative bacteria
    • C07K16/12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from Gram-negative bacteria from Enterobacteriaceae (F), e.g. Citrobacter, Serratia, Proteus, Providencia, Morganella, Yersinia
    • C07K16/123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from Gram-negative bacteria from Enterobacteriaceae (F), e.g. Citrobacter, Serratia, Proteus, Providencia, Morganella, Yersinia from Escherichia (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 C07K16/1267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from Gram-positive bacteria
    • C07K16/1271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from Gram-positive bacteria from Micrococcaceae (F), e.g. Staphylococc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 C07K16/1267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from Gram-positive bacteria
    • C07K16/1275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from Gram-positive bacteria from Streptococcus (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1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ource of isolation or production
    • C07K2317/1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ource of isolation or production isolated from eg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中药组合物和辅料基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苦参、地丁草、地锦草、蓍草、当归、甘草,蓖麻仁、冰片、硼砂。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有良好的效果,还具有良好的滋润保湿效果,刺激性小,尤其适用于冬季奶牛挤奶后乳头易皲裂、冻伤和感染的现状,且使用方便、顺应性好、便于临床操作,可为抵御病原菌的侵袭和感染提供有效技术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用外用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炎症反应,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常见多发病。最主要的发病诱因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这些病原菌通常存在于奶牛体表和环境中,并通过挤奶机、挤奶员的手及擦洗乳房的毛巾等传播感染而引起乳房炎。由于奶牛在挤奶后,乳头括约肌暂时处于松弛状态,乳头管开放15分钟左右,此时,病原微生物很容易侵入乳头导管而发生乳房炎。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以抗菌消炎、改善环境、增强动物机体的抵抗力为主,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各种化学试剂通过乳房局部和全身给药进行防治,无法彻底根治奶牛乳房炎。因此,选择对病原微生物敏感、特异性高、抑菌效果强、稳定性好的新型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是今后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研发方向。
靶向给药系统能使药物浓集定位于病变组织、器官、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由此进行的靶向治疗可使治疗部位的药物浓度明显提高,从而减少用药量,减少药物对全身的毒副作用,并使治疗费用降低。
以往较常采用口服制剂如灌服汤剂或拌料散剂,在用药过程中存在对奶牛具有较大刺激性的缺点,且拌料喂食还会因药物气味的影响,降低奶牛的采食量,影响治疗效果。其次,口服给药常因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代谢,降低了药物的有效成分,因此用药剂量大,治疗成本高。
乳房局部用药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透皮膏剂较之乳房灌注方法,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操作、顺应性强的优势,且药物可通过体循环到达靶位,在乳腺内达到较高药物浓度而起作用,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良好剂型。加之膏剂中油相和水相基质中往往含有滋润保湿作用的辅料,可以防止奶牛乳头干裂,并在乳头形成一层油膜,阻隔乳头与外界的接触,保护乳头不被污水沾染,冬季还可滋润保湿、防皴裂和冻伤,因此,更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中药组合物和辅料基质;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苦参20-40重量份、地丁草20-40重量份、地锦草5-15重量份、蓍草5-15重量份、当归5-20重量份、甘草5-15重量份,蓖麻仁2-10重量份、冰片1-10重量份、硼砂1-10重量份;以除蓖麻仁、冰片和硼砂之外的各组分为原料,制备得到中药复方提取液;
所述辅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硬脂酸5-20 份、单硬脂酸甘油酯2-5份、羊毛脂5-20 份、白凡士林5-20 份、液体石蜡5-10 份、三乙醇胺1-5 份、甘油5-15 份和/或透皮促渗剂2-10 份;
在药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为: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5 %-15 %、中药复方提取液10 %-40 %及辅料基质50 %-80 %;三者体积之和为100 %;作为优选,各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为: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10 %、中药复方提取液20 %及辅料基质70 %。
作为优选,所述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的制备方法为:
(1)选取制备多价菌体蛋白抗原的主要致病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鉴定得到纯种,分别在营养肉汤培养物中进行体外扩大培养,营养肉汤培养物为加有体积百分比5-10 %犊牛血清、质量体积百分比1-2 %葡萄糖的LB 营养肉汤;将培养好的菌液离心浓缩,采用细胞裂解液结合超声细胞破碎方法,分别制备单一抗原,将四种单一抗原进行等浓度组合即得所需的复合抗原;将制备的复合菌体蛋白抗原与等量的弗氏完全佐剂或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合,充分乳化制得抗原免疫物;采用多次交替的免疫程序,通过肌肉、皮下多点注射式途径,免疫接种具有高免应答能力的180 日龄健康产蛋鸡,首免后,每天收集免疫鸡产下的蛋为样品,即高免鸡蛋,备用;
(2)对高免鸡蛋无膜蛋黄液采用水稀释法--冷冻法--聚乙二醇沉淀法分离提纯抗DP-BM-IgY:将高免鸡蛋无膜蛋黄液与去离子水以体积比为1:7-9的比例混合, pH 值调至5.0-6.0,冷冻,解冻,离心去除脂肪沉淀后,收集的上清液经4 %、12 %的PEG-6000分别去除卵黄磷脂及沉淀蛋白抗体,将沉淀高速冷冻离心,获得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沉淀,用少量0.1M PBS 溶液溶解沉淀,用改良Bradford法测定其中抗DP-BM-IgY卵黄抗体的蛋白浓度,并将其浓度调节到50 mg/mL,-20℃保存,备用。
作为优选,所述中药复方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1)称取苦参20-40重量份、地丁草20-40重量份、地锦草5-15重量份、蓍草5-15重量份、当归5-20重量份、甘草5-15重量份,将各单味中药超微粉碎,过300目;
(2)将各组分混合后先水提,滤过浓缩得浓缩滤液,再醇沉,滤过得滤过液,去乙醇,得到中药复方提取液;
作为更优选,所述水提是将各组分混合后,加1-10倍质量的去离子水,浸泡30-60 min,煎煮1-4h,煎煮3次;
最优选地,所述水提是将各组分混合后,加入9.5倍质量的去离子水,浸泡45 min,煎煮2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3.3倍质量的去离子水,煎煮1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3.3倍质量的去离子水,煎煮1小时,煎煮液过滤,合并药液;
作为更优选,所述醇沉是在浓缩滤液中加入浓度为80%乙醇,使乙醇浓度达到60 %,静置进行醇沉,将醇沉液离心,去上清液,70℃水浴挥发去乙醇;再加入浓度95 %乙醇,静置进行醇沉。
在上述各优选条件时,获得的有效成分逐步增多,抑菌效果逐步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苦参30重量份、地丁草30重量份、地锦草10重量份、蓍草10重量份、当归15重量份、甘草10重量份,蓖麻仁5重量份、冰片3重量份、硼砂2重量份。
作为优选,所述辅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硬脂酸12 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 份、羊毛脂10 份、白凡士林15 份、液体石蜡8 份、三乙醇胺1 份、甘油8 份和/或氮酮2份。
在上述各优选条件时,获得的药物组合物抑菌效果最佳。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照配方量称取各单味中药,将除冰片、硼砂的各单味中药经超微粉碎,过300目,冰片、硼砂研磨至细粉,过100-120目,并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将配方量的苦参、地丁草、地锦草、蓍草、当归、甘草各组分混合后,进行水提,滤过浓缩得浓缩滤液,再醇沉,滤过得滤过液,去乙醇,得到中药复方提取液;
(2)将配方量的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置水浴上加热熔化,待温度下降,60-70 ℃水浴保温;
(3)另取配方量的甘油和三乙醇胺,水浴加热、溶解,加入配方量的中药复方提取液和配方量的蓖麻仁超微粉,混溶,70-80 ℃水浴保温;
(4)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步骤(2)的油相物质中,边添加边沿同一方向搅拌,待温度下降到30-40℃,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配方量的冰片粉及硼砂粉,混匀,冷凝,得到药物组合物膏剂;
或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步骤(2)的油相物质中,再加入透皮促渗剂氮酮,边添加边沿同一方向搅拌,待温度降至30-40 ℃,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配方量的冰片粉及硼砂粉,混匀,冷凝,得到药物组合物透皮剂。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外用药物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膏剂或透皮剂。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为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药物还含有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所含的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是通过以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为抗原免疫健康产蛋母鸡,以产蛋鸡为生物转化器,从卵黄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该抗体主要是应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来构建靶向药物,可通过被动免疫途径定向杀灭多种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具有靶向性强、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抗DP-BM-IgY卵黄抗体稳定性强、耐酸碱。本发明通过改进以往注射和口服给药途径,采用膏剂经透皮吸收形式加以使用,能保持抗体的活性和效价,且临床使用更为方便。加之中药复方以解毒消痈、散瘀止痛、消肿散结、清热凉血为原则组方,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及滋润保湿效果,同时具有毒性低、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的优势,使得该药物组合物在预防及治疗奶牛乳腺疾病方面具有疗效显著、不易复发、易于临床推广应用的优势。本发明通过将抗DP-BM-IgY卵黄抗体与中药复方活性成分进行偶联,制备出针对链球菌、葡萄球菌、G杆菌兽用靶向治疗药物,可进一步提高药物抗菌抑菌作用及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同时具有局部和全身作用。通过将抗DP-BM-IgY卵黄抗体与中药复方活性成分进行偶联,制备出针对链球菌、葡萄球菌、G杆菌兽用靶向治疗药物,可通过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定向捕捉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由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具有抗菌消炎、消肿拔毒、解毒消痈、散热止痛的有效成分对链球菌、葡萄球菌、G杆菌进行抑制和杀灭,可进一步提高药物抗菌抑菌作用及生物利用度,对奶牛临床型、隐性乳房炎具有良好的靶向治疗和预防作用。其次,有助于克服多药耐药性,恢复有益菌群,有效降低病牛的感染率和对抗生素的依赖,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良好剂型。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还具有良好的滋润保湿效果,刺激性小,尤其适用于冬季奶牛挤奶后乳头易皲裂、冻伤和感染的现状,且使用方便、顺应性好、便于临床操作,可为抵御病原菌的侵袭和感染提供有效技术保障。药物组合物通过奶牛乳腺部位皮肤表面与深层的药物浓度差,以被动扩散的方式透过角质层进入真皮层毛细血管(还可通过乳腺部位皮肤毛孔、汗腺、皮肤腺、粘膜等附属器官吸收少量药物),通过体循环到达患病部位进行抗菌抑菌作用。由此,可降低药物引起的全身毒副作用及应激反应,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根据中兽医药和现代中医药学理论,以抗菌消炎、散结消痈、散瘀止痛、拔毒消肿、滋养肌肤为原则,按照一定的重量份组方而成,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苦参、地丁草、地锦草、蓍草、当归、甘草、蓖麻仁、冰片及硼砂,各单味中药的药理作用具体如下:
苦参:学名Sophora flavescens var. flavescens。性味:味苦,性寒。入心、肝、肾、大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苦参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毛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地丁草:其中黄花地丁(蒲公英),拉丁学名 Herba Taraxaci。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对乳痈肿痛、疮黄疔毒有良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另外,紫花地丁:学名 Viola philippica。性味:苦、辛、寒,无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解毒医疮、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甲型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亦有抑制作用。二药合用有清热解毒、消肿行滞之功效,用於治疗乳痈、及其他外科阳证疮疡。兽医中草药大全诠释,地丁草有紫、黄两种,紫花地丁简称或别名也是地丁草,黄花地丁又称蒲公英;本发明中黄花地丁和紫花地丁是合用的,两者比例为1:1等量混合。
地锦草:拉丁学名Euphorbia humifusa Willd、Euphorbia maculata L.。性味:辛、平。归肺、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体外实验表明:全草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抗菌谱亦很广,且地锦草鲜汁、煎剂以及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对于多种致病性球菌及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
蓍草:学名Achillea sibirca。性味:苦、辛,性平温,小毒。归心、肝、肾经。功效:祛风止痛、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主治疮黄肿毒、乳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10%鲜草醇溶性部分用平板纸片法,可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高度的抑制作用。
当归:拉丁学名Angelica sinensis。性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散瘀止痛、润燥滑肠、滋养肌肤。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甘草:拉丁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甘草味甘甜,性平和,入十二经。生用偏凉,可泻火解毒、缓急止痛;炙用偏温,能散表寒、补中益气。此外,甘草还善于调和药性,缓急定痛,解百药之毒。
蓖麻仁:拉丁学名Ricinus communis L.。性味:甘,辛、平。归肺、大肠经。为泻下逐水、消肿拔毒、止痒之药。主润肠通便、拔毒消肿、利水消肿、祛风散瘀、消肿止痛。
冰片:英文名称DryobalanopsaromaticaGwaertn.f.。性味:辛、苦、凉。入心、肺经。长于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外用能清热消肿、止痒止痛。
硼砂:英文名称Borax。性味:甘、咸、凉。归肺、胃经。外用清热解毒,消肿,防腐,内服清肺化痰。本品有弱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及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炭疽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临床可以用本品冲洗溃疡、脓肿,亦有防腐及保护皮肤黏膜的作用。
此外,辅料物质采用不易酸败变质的凡士林作为主要基质,可以防止奶牛乳头干裂,并在乳头形成一层油膜,阻隔乳头与外界的接触,保护乳头不被污水沾染及冻伤。基质中所加的甘油还可以对乳头、乳区皮肤起到保湿作用。羊毛脂具有吸附水份的功能,可以提高中药组合物提取液与凡士林等油相基质的匀和程度,同时还可增强膏剂与透皮剂的保湿功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选材方便、提取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易于形成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抗DP-BM-IgY卵黄抗体纯度检测结果;其中,M--蛋白Marker;1--标准鸡IgY;2--提取的抗DP-BM-IgY。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本发明所用到的各种原料药都可从医药商店或试剂公司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即可。
实施例1 抗DP-BM-IgY卵黄抗体的制备
1. 可溶性菌体蛋白抗原复合物的制备
(1)选取具有特定抗原的致病性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CVCC55901,牛源)、停乳链球菌(S.dysgalactiae,CVCC55935 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rus,CVCC 8029 牛源)及大肠杆菌(E.coli,O157:K88,CVCC1489 牛源)。主要致病菌的培养优选为均以血琼脂斜面培养基进行传代,37 ℃培养24 h,染色镜检无杂菌,得到纯种。分别将4种主要致病菌接种于LB肉汤培养基(内含5-10 %(v/v)犊牛血清及1-2 %(w/v,单位为mg/ml)的葡萄糖)中进行扩大培养,置37℃恒温振荡培养箱中(150-200 r/min),培养24 h,离心收集细菌细胞。
(2)单菌浓缩蛋白抗原的制备:将菌沉淀按照每克湿菌加入 3 mL pH 7.0的PBS缓冲液的比例,漂洗2-3 次。按每克湿菌加入5 mL细胞裂解液(商品名:细菌细胞蛋白裂解液,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比例,混悬细菌细胞,20-37 ℃温育10-20 min,同时轻轻摇动。细菌细胞破碎后的匀浆液用超声波粉碎仪超声破碎(超声时间 5s,间歇时间10 s,超声 20 min,功率 400 W),10000 rpm冷冻离心10 min,弃去细菌碎片沉淀,上清即为含有目的蛋白的粗提物。取上清,18300 rpm离心30 min。弃上清,沉淀用0.5 %十二烷基肌氨酸钠悬浮,4 ℃作用1 h,18300 rpm离心30 min。弃上清,沉淀用双蒸水混悬,用改良Bradford法测定目的菌体蛋白浓度,将其浓度调节到1.0 mg/mL,分装后-20 ℃保存,备用。
(3)复合菌体蛋白抗原的制备:将相同蛋白浓度的4种单一抗原进行等浓度组合(即等体积混合)即得复合菌体蛋白抗原。
2. 多价菌体蛋白抗原免疫物的制备及动物免疫方案
(1)免疫佐剂的选择:免疫佐剂优选为弗氏佐剂,初次免疫选用弗氏完全佐剂(FCA),加强免疫(二免、三免)均选用弗氏不完全佐剂(FIA),两者在母鸡血清及卵黄中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量上具有不同的效能。
(2)抗原免疫物的制备:初次免疫,将步骤1中制备的10 mL 复合菌体蛋白抗原与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FCA)混合,采用快速乳化法,冰浴条件下,利用超声波粉碎仪反复乳化3-4 次(每次乳化10-15 s,置4 ℃冰箱,间隔1 min),直至完全乳化抗原和佐剂混合物。乳化完全后,冷藏备用。加强免疫均选用弗氏不完全佐剂(FIA),与所述步骤1中制备的复合菌体蛋白抗原等体积混合、充分乳化,作为免疫抗原用于免疫产蛋母鸡,免疫效果更佳。
(3)免疫方案:制定多次交替的免疫程序,选择具有高免应答能力的健康产蛋鸡(180日龄),采用肌肉、皮下多点注射式途径,免疫间隔设定为10日、免疫3次(基础免疫1次、加强免疫2次)、免疫接种剂量为0.50 mg的免疫方案。首免后,每天收集免疫鸡产下的蛋为样品,并标注产蛋日期,即高免鸡蛋,备用。
3. 抗DP-BM-IgY卵黄抗体的分离纯化及制备
采用水稀释法--冷冻法--聚乙二醇(PEG-6000)沉淀法分离提纯抗DP-BM-IgY,分别采用4 %、12 %的PEG-6000进行纯化,以进一步去除卵黄磷脂及蛋白沉淀,脱脂、沉淀蛋白效果好,制备的抗DP-BM-IgY得率平均可达到50-60 mg/蛋,抗体纯度可达90 %以上。具体地,将高免鸡蛋用碘酒和酒精棉球进行消毒处理,分离蛋黄和蛋清,刺破蛋黄膜,收集无膜蛋黄液并计量体积。取无膜蛋黄液+ 去离子水以1::7-9 的比例混合(v/v,每个鸡蛋的卵黄液平均按15 mL计),pH 值调至5.0-6.0,-20 ℃过夜(约8-10 h),4 ℃解冻,析出的上清液及卵黄沉淀高速冷冻离心,弃去脂肪沉淀。收集上清液,根据上清液的体积加入4 % 的PEG-6000(w/v),轻轻搅拌使其完全溶解,4 ℃静置2-3 h,高速冷冻离心,以进一步去除卵黄中的磷脂(离心后的黄色沉淀主要是蛋黄中的磷脂,蛋白主要存在上清液中)。收集上清液,根据上清液的体积加入12 % 的PEG-6000 (w/v),轻轻搅拌使其完全溶解,4 ℃静置1-2 h,以沉淀其中的蛋白抗体,将沉淀高速冷冻离心(0 ℃、12000 rpm,20 min),获得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沉淀。
用少量0.1M PBS 溶液溶解沉淀,用改良Bradford法测定其中抗DP-BM-IgY卵黄抗体的蛋白浓度,并将其浓度调节到50 mg/mL,-20℃保存,备用。
实施例2 中药复方提取液的制备方法
中药组合物中各味中药的配比如下:
苦参20-40重量份、地丁草20-40重量份、地锦草5-15重量份、蓍草5-15重量份、当归5-20重量份、甘草5-15重量份,蓖麻仁2-10重量份、冰片1-10重量份、硼砂1-10重量份。
中药复方提取液由除蓖麻仁、冰片和硼砂的其余中药组合物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为:
1. 按所述重量分别称取各单味中药,将除冰片、硼砂外的各单味中药超微粉碎,过300目筛,冰片、硼砂研磨成极细粉,过100-120目筛;
2. 将步骤1中得到的除冰片、硼砂和蓖麻仁外的超微粉单味中药按重量组方、混合,加1-10倍质量的去离子水,浸泡30-60 min,煎煮1-4h,煎煮3次。将上述3 次过滤液合并,70℃水浴浓缩至150 mL,得水提浓缩液。在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80 %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 %左右,密闭冷藏静置24-48 小时,进行醇沉,将醇沉液离心,去上清液,得醇沉液。在醇沉液中再加入体积浓度为95 %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 %左右,密闭冷藏静置24-48 小时,进行醇沉,滤过去上清,得醇沉精致液。经70 ℃水浴挥发去乙醇,加入去离子水,使溶液含生药量为1.0-2.0 g/mL(1 g相当于1-2g的原药材),即得中药复方提取液。
以下为几个具体配方及制备方法:
方法A、中药复方提取液1号:
中药组合物中各味中药的配比如下:
苦参30g、地丁草30 g、地锦草10 g、蓍草10 g、当归15 g、甘草10 g,蓖麻仁5 g、冰片3g、硼砂2 g。
中药复方提取液由除蓖麻仁、冰片和硼砂的其余中药组合物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为:
1. 按所述重量分别称取各单味中药,将除冰片、硼砂外的各单味中药经超微粉粉碎机粉碎,过300目筛,冰片、硼砂研磨成极细粉,过120目筛;
2. 将步骤1中得到的除冰片、硼砂和蓖麻仁外的超微粉单味中药按重量组方、混合,加去离子水1000 mL,浸泡45 min,煎煮2 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然后滤渣加入500 mL水,第2次煎煮1 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再加入500 mL水,第3次煎煮1 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将上述3 次过滤液合并,70℃水浴浓缩至150 mL,得水提浓缩液。在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80 %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 %左右,密闭冷藏静置36小时,进行醇沉,将醇沉液离心,去上清液,得醇沉液。在醇沉液中再加入体积浓度为95 %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 %左右,密闭冷藏静置36小时,进行醇沉,滤过去上清,得醇沉精致液。经70 ℃水浴挥发去乙醇,加入去离子水,使溶液含生药量为1.0 g/mL(1 g相当于1-2g的原药材),即得中药复方提取液1号。
方法B、中药复方提取液2号:
中药组合物中各味中药的配比如下:
苦参20g、地丁草20 g、地锦草5 g、蓍草5 g、当归5 g、甘草5 g,蓖麻仁2 g、冰片1 g、硼砂1 g。
中药复方提取液由除蓖麻仁、冰片和硼砂的其余中药组合物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为:
1. 按所述重量分别称取各单味中药,将除冰片、硼砂外的各单味中药经超微粉粉碎机粉碎,过300目筛,冰片、硼砂研磨成极细粉,过100目筛;
2. 将步骤1中得到的除冰片、硼砂和蓖麻仁外的超微粉单味中药按重量组方、混合,加去离子水320 mL,浸泡60min,煎煮3 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然后滤渣加入200 mL水,第2次煎煮2 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再加入200 mL水,第3次煎煮1 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将上述3 次过滤液合并,70℃水浴浓缩至150 mL,得水提浓缩液。在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80 %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 %左右,密闭冷藏静置24小时,进行醇沉,将醇沉液离心,去上清液,得醇沉液。在醇沉液中再加入体积浓度为95 %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 %左右,密闭冷藏静置24小时,进行醇沉,滤过去上清,得醇沉精致液。经70 ℃水浴挥发去乙醇,加入去离子水,使溶液含生药量为1.0 g/mL(1 g相当于1g的原药材),即得中药复方提取液2号。
方法C、中药复方提取液3号:
中药组合物中各味中药的配比如下:
苦参40g、地丁草40 g、地锦草15 g、蓍草15 g、当归20 g、甘草15 g,蓖麻仁10 g、冰片10 g、硼砂10 g。
中药复方提取液由除蓖麻仁、冰片和硼砂的其余中药组合物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为:
1. 按所述重量分别称取各单味中药,将除冰片、硼砂外的各单味中药经超微粉粉碎机粉碎,过300目筛,冰片、硼砂研磨成极细粉,过120目筛;
2. 将步骤1中得到的除冰片、硼砂和蓖麻仁外的超微粉单味中药按重量组方、混合,加去离子水1450 mL,浸泡30min,煎煮4 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然后滤渣加入600 mL水,第2次煎煮3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再加入600 mL水,第3次煎煮2 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将上述3 次过滤液合并,70℃水浴浓缩至150 mL,得水提浓缩液。在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80 %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 %左右,密闭冷藏静置48 小时,进行醇沉,将醇沉液离心,去上清液,得醇沉液。在醇沉液中再加入体积浓度为95 %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 %左右,密闭冷藏静置48 小时,进行醇沉,滤过去上清,得醇沉精致液。经70 ℃水浴挥发去乙醇,加入去离子水,使溶液含生药量为1.5 g/mL(1 g相当于1.5g的原药材),即得中药复方提取液3号。
方法D、中药复方提取液4号:
中药组合物中各味中药的配比如下:
苦参30g、地丁草20 g、地锦草5 g、蓍草5 g、当归10 g、甘草10 g,蓖麻仁8 g、冰片7 g、硼砂5 g。
中药复方提取液由除蓖麻仁、冰片和硼砂的其余中药组合物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为:
1. 按所述重量分别称取各单味中药,将除冰片、硼砂外的各单味中药经超微粉粉碎机粉碎,过300目筛,冰片、硼砂研磨成极细粉,过110目筛;
2. 将步骤1中得到的除冰片、硼砂和蓖麻仁外的超微粉单味中药按重量组方、混合,加去离子水500 mL,浸泡50 min,煎煮2.5 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然后滤渣加入80mL水,第2次煎煮1.5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再加入80 mL水,第3次煎煮1.5 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将上述3 次过滤液合并,70℃水浴浓缩至150 mL,得水提浓缩液。在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80 %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 %左右,密闭冷藏静置30小时,进行醇沉,将醇沉液离心,去上清液,得醇沉液。在醇沉液中再加入体积浓度为95 %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 %左右,密闭冷藏静置40小时,进行醇沉,滤过去上清,得醇沉精致液。经70 ℃水浴挥发去乙醇,加入去离子水,使溶液含生药量为2.0 g/mL(1 g相当于2g的原药材),即得中药复方提取液4号。
方法E、中药复方提取液5号:
中药组合物中各味中药的配比如下:
苦参20g、地丁草30 g、地锦草8 g、蓍草8 g、当归15 g、甘草15 g,蓖麻仁6 g、冰片6 g、硼砂4 g。
中药复方提取液由除蓖麻仁、冰片和硼砂的其余中药组合物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为:
1. 按所述重量分别称取各单味中药,将除冰片、硼砂外的各单味中药经超微粉粉碎机粉碎,过300目筛,冰片、硼砂研磨成极细粉,过100目筛;
2. 将步骤1中得到的除冰片、硼砂和蓖麻仁外的超微粉单味中药按重量组方、混合,加去离子水500 mL,浸泡40 min,煎煮3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然后滤渣加入200 mL水,第2次煎煮1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再加入150mL水,第3次煎煮1 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将上述3 次过滤液合并,70℃水浴浓缩至150 mL,得水提浓缩液。在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80 %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 %左右,密闭冷藏静置40小时,进行醇沉,将醇沉液离心,去上清液,得醇沉液。在醇沉液中再加入体积浓度为95 %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 %左右,密闭冷藏静置32小时,进行醇沉,滤过去上清,得醇沉精致液。经70 ℃水浴挥发去乙醇,加入去离子水,使溶液含生药量为1.0 g/mL(1 g相当于1g的原药材),即得中药复方提取液5号。
方法F、中药复方提取液6号:
中药组合物中各味中药的配比如下:
苦参30g、地丁草30 g、地锦草15 g、蓍草15 g、当归15 g、甘草10 g,蓖麻仁7 g、冰片5g、硼砂2 g。
中药复方提取液由除蓖麻仁、冰片和硼砂的其余中药组合物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为:
1. 按所述重量分别称取各单味中药,将除冰片、硼砂外的各单味中药经超微粉粉碎机粉碎,过300目筛,冰片、硼砂研磨成极细粉,过100目筛;
2. 将步骤1中得到的除冰片、硼砂和蓖麻仁外的超微粉单味中药按重量组方、混合,加去离子水320 mL,浸泡45 min,煎煮3.5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然后滤渣加入280 mL水,第2次煎煮2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再加入280mL水,第3次煎煮1 h,煎煮液过滤,收集滤液。将上述3 次过滤液合并,70℃水浴浓缩至150 mL,得水提浓缩液。在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为80 %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 %左右,密闭冷藏静置38小时,进行醇沉,将醇沉液离心,去上清液,得醇沉液。在醇沉液中再加入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0%左右,密闭冷藏静置42小时,进行醇沉,滤过去上清,得醇沉精致液。经70 ℃水浴挥发去乙醇,加入去离子水,使溶液含生药量为1.0 g/mL(1 g相当于1g的原药材),即得中药复方提取液6号。
实施例3 药物组合物膏剂及透皮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膏剂及透皮剂包括以下体积百分数的各组分:
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5 %-15 %、中药复方提取液10 %-40 %及辅料基质50 %-80 %。
其中,
(1)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
(2)中药组合物的配方如实施例2中所述,应用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得到中药复方提取液,并获得对应的配方量的蓖麻仁、冰片和硼砂;在制备膏剂及透皮剂加入该对应配方量的蓖麻仁、冰片和硼砂。
(3) 辅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组成:硬脂酸5-20 份、单硬脂酸甘油酯2-5 份、羊毛脂5-20 份、白凡士林5-20 份、液体石蜡5-10 份、三乙醇胺1-5 份、甘油5-15份、透皮促渗剂2-10份(透皮剂中有透皮促渗剂,膏剂中没有)。混合后,计量混合后的体积,以备最终制备膏剂或透皮剂使用。
其中,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白凡士林、液体石蜡为油相物质;
三乙醇胺、甘油为水相物质;
透皮促渗剂可以为氮酮、乙酰化单甘油酯或二甲基亚砜等。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按本领域常规制剂方法,在药物的活性成分中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所需的各种辅料或赋形剂,以此制备成任何一种便于兽医临床应用的制剂类型,例如各种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优选为膏剂和透皮剂,最优选为透皮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 按上述重量份称取辅料基质,备用。冰片、硼砂研磨至极细,过100-120 目筛,蓖麻仁超微粉过300目筛,备用。按照实施例2中配方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备用;
2. 将配方量的油相各物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组合,置水浴上加热熔化,待温度下降,60-70 ℃水浴保温;
3. 另取配方量的水相物质(甘油和三乙醇胺),水浴加热、溶解,加入配方量的中药复方提取液和配方量的蓖麻仁超微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中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蓖麻仁的使用量),混溶,70-80 ℃水浴保温;
4. 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油相物质中,边加边沿同一方向搅拌(磁力搅拌器设为3000-4000 r/min,15 min),待温度下降到30-40℃左右,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配方量的冰片粉及硼砂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中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冰片和硼砂的使用量),混匀,冷凝,即得药物组合物膏剂;
5. 将步骤4所制备的药物成品分装到塑料软管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透皮剂的制备方法与膏剂的制备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4为,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油相物质中,再加入透皮促渗剂氮酮,边加边沿同一方向搅拌(磁力搅拌器设为3000-4000 r/min,15 min),待温度降至30-40 ℃,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配方量的冰片粉及硼砂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中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冰片和硼砂的使用量),混匀,冷凝,即得药物组合物透皮剂。
其余步骤均与膏剂的制备方法相同。
以下为几个具体配方和制备方法:
方法A、药物组合物膏剂1号: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膏剂包括以下体积百分数的各组分:
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10%、中药复方提取液20%及辅料基质70 %。
其中,
(1)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
(2)按照实施例2中方法A的配方和制备方法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
(3)辅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组成:硬脂酸12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份、羊毛脂10份、白凡士林15份、液体石蜡8份、三乙醇胺1份、甘油8份。混合后,计量混合后的体积,以备最终制备膏剂使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为:
1. 按上述重量份称取辅料基质,备用。冰片、硼砂研磨至极细,过110 目筛,蓖麻仁超微粉过300目筛,备用。按照实施例2方法A的配方和方法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备用;
2. 将配方量的油相各物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组合,置水浴上加热熔化,待温度下降,65℃水浴保温;
3. 另取配方量的水相物质(甘油和三乙醇胺),水浴加热、溶解,加入配方量的中药复方提取液和配方量的蓖麻仁超微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A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蓖麻仁的使用量),混溶,75℃水浴保温;
4. 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油相物质中,边加边延同一方向搅拌(磁力搅拌器设为3500 r/min,15 min),待温度下降到35℃,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配方量的冰片粉及硼砂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A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冰片和硼砂的使用量),混匀,冷凝,即得药物组合物膏剂;
5. 将步骤4所制备的药物成品分装到塑料软管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方法B、药物组合物膏剂2号: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膏剂包括以下体积百分数的各组分:
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5%、中药复方提取液40%及辅料基质55%。
其中,
(1)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
(2)按照实施例2中方法B的配方和制备方法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
(3)辅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组成:硬脂酸5份、单硬脂酸甘油酯2份、羊毛脂20份、白凡士林5份、液体石蜡10份、三乙醇胺3份、甘油15份。混合后,计量混合后的体积,以备最终制备膏剂使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为:
1. 按上述重量份称取辅料基质,备用。冰片、硼砂研磨至极细,过100 目筛,蓖麻仁超微粉过300目筛,备用。按照实施例2方法B的配方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备用;
2. 将配方量的油相各物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组合,置水浴上加热熔化,待温度下降,60℃水浴保温;
3. 另取配方量的水相物质(甘油和三乙醇胺),水浴加热、溶解,加入配方量的中药复方提取液和配方量的蓖麻仁超微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B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蓖麻仁的使用量),混溶,70℃水浴保温;
4. 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油相物质中,边加边延同一方向搅拌(磁力搅拌器设为3000r/min,15 min),待温度下降到30℃,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配方量的冰片粉及硼砂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B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冰片和硼砂的使用量),混匀,冷凝,即得药物组合物膏剂;
5. 将步骤4所制备的药物成品分装到塑料软管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方法C、药物组合物膏剂3号: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膏剂包括以下体积百分数的各组分:
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15%、中药复方提取液20%及辅料基质65%。
其中,
(1)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
(2)按照实施例2中方法C的配方和制备方法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
(3)辅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组成:硬脂酸20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份、羊毛脂5份、白凡士林20份、液体石蜡5份、三乙醇胺5份、甘油5份。混合后,计量混合后的体积,以备最终制备膏剂使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为:
1. 按上述重量份称取辅料基质,备用。冰片、硼砂研磨至极细,过100-120 目筛,蓖麻仁超微粉过300目筛,备用。按照实施例2方法C中配方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备用;
2. 将配方量的油相各物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组合,置水浴上加热熔化,待温度下降,70 ℃水浴保温;
3. 另取配方量的水相物质(甘油和三乙醇胺),水浴加热、溶解,加入配方量的中药复方提取液和配方量的蓖麻仁超微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C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蓖麻仁的使用量),混溶,80 ℃水浴保温;
4. 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油相物质中,边加边延同一方向搅拌(磁力搅拌器设为4000 r/min,15 min),待温度下降到40℃,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配方量的冰片粉及硼砂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C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冰片和硼砂的使用量),混匀,冷凝,即得药物组合物膏剂;
5. 将步骤4所制备的药物成品分装到塑料软管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方法D、药物组合物透皮剂1号: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膏剂包括以下体积百分数的各组分:
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10%、中药复方提取液20%及辅料基质70 %。
其中,
(1)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
(2)按照实施例2中方法A的配方和制备方法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
(3)辅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组成:硬脂酸12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份、羊毛脂10份、白凡士林15份、液体石蜡8份、三乙醇胺1份、甘油8份、氮酮2份。混合后,计量混合后的体积,以备最终制备膏剂使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膏剂的制备方法为:
1. 按上述重量份称取辅料基质,备用。冰片、硼砂研磨至极细,过110 目筛,蓖麻仁超微粉过300目筛,备用。按照实施例2方法A的配方和方法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备用;
2. 将配方量的油相各物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组合,置水浴上加热熔化,待温度下降,65℃水浴保温;
3. 另取配方量的水相物质(甘油和三乙醇胺),水浴加热、溶解,加入配方量的中药复方提取液和配方量的蓖麻仁超微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A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蓖麻仁的使用量),混溶,75℃水浴保温;
4. 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油相物质中,再加入透皮促渗剂氮酮,边加边延同一方向搅拌(磁力搅拌器设为3500 r/min,15 min),待温度降至35 ℃,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配方量的冰片粉及硼砂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A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冰片和硼砂的使用量),混匀,冷凝,即得药物组合物透皮剂;
5. 将步骤4所制备的药物成品分装到塑料软管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方法E、药物组合物透皮剂2号: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透皮剂包括以下体积百分数的各组分:
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8%、中药复方提取液12%及辅料基质80%。
其中,
(1)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
(2)按照实施例2中方法D的配方和制备方法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
(3)辅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组成:硬脂酸15份、单硬脂酸甘油酯4份、羊毛脂15份、白凡士林10份、液体石蜡6份、三乙醇胺2份、甘油12份、氮酮5份。混合后,计量混合后的体积,以备最终制备透皮剂使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透皮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 按上述重量份称取辅料基质,备用。冰片、硼砂研磨至极细,过110 目筛,蓖麻仁超微粉过300目筛,备用。按照实施例2方法D的配方和方法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备用;
2. 将配方量的油相各物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组合,置水浴上加热熔化,待温度下降,65℃水浴保温;
3. 另取配方量的水相物质(甘油和三乙醇胺),水浴加热、溶解,加入配方量的中药复方提取液和配方量的蓖麻仁超微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D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蓖麻仁的使用量),混溶,75℃水浴保温;
4. 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油相物质中,再加入透皮促渗剂氮酮,边加边延同一方向搅拌(磁力搅拌器设为3500 r/min,15 min),待温度降至35 ℃,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配方量的冰片粉及硼砂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D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冰片和硼砂的使用量),混匀,冷凝,即得药物组合物透皮剂;
5. 将步骤4所制备的药物成品分装到塑料软管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方法F、药物组合物透皮剂3号: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透皮剂包括以下体积百分数的各组分:
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10%、中药复方提取液30%及辅料基质60%。
其中,
(1)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
(2)按照实施例2中方法E的配方和制备方法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
(3)辅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组成:硬脂酸12份、单硬脂酸甘油酯2份、羊毛脂16份、白凡士林15份、液体石蜡8份、三乙醇胺4份、甘油8份、乙酰化单甘油酯2份。混合后,计量混合后的体积,以备最终制备透皮剂使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透皮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 按上述重量份称取辅料基质,备用。冰片、硼砂研磨至极细,过100 目筛,蓖麻仁超微粉过300目筛,备用。按照实施例2方法E的配方和方法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备用;
2. 将配方量的油相各物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组合,置水浴上加热熔化,待温度下降,60℃水浴保温;
3. 另取配方量的水相物质(甘油和三乙醇胺),水浴加热、溶解,加入配方量的中药复方提取液和配方量的蓖麻仁超微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E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蓖麻仁的使用量),混溶,70℃水浴保温;
4. 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油相物质中,再加入透皮促渗剂氮酮,边加边延同一方向搅拌(磁力搅拌器设为3000 r/min,15 min),待温度降至30℃,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配方量的冰片粉及硼砂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E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冰片和硼砂的使用量),混匀,冷凝,即得药物组合物透皮剂。
5. 将步骤4所制备的药物成品分装到塑料软管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方法G、药物组合物透皮剂4号: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透皮剂包括以下体积百分数的各组分:
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12%、中药复方提取液38%及辅料基质50%。
其中,
(1)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
(2)按照实施例2中方法E的配方和制备方法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
(3)辅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组成:硬脂酸16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份、羊毛脂12份、白凡士林12份、液体石蜡6份、三乙醇胺2份、甘油10份、二甲基亚砜10份。混合后,计量混合后的体积,以备最终制备透皮剂使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透皮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 按上述重量份称取辅料基质,备用。冰片、硼砂研磨至极细,过120 目筛,蓖麻仁超微粉过300目筛,备用。按照实施例2方法F的配方和方法配制中药组合物和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备用;
2. 将配方量的油相各物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组合,置水浴上加热熔化,待温度下降,70℃水浴保温;
3. 另取配方量的水相物质(甘油和三乙醇胺),水浴加热、溶解,加入配方量的中药复方提取液和配方量的蓖麻仁超微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F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蓖麻仁的使用量),混溶,80℃水浴保温;
4. 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油相物质中,再加入透皮促渗剂氮酮,边加边延同一方向搅拌(磁力搅拌器设为4000 r/min,15 min),待温度降至40℃,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配方量的冰片粉及硼砂粉(即计算出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原料药的使用量,按照实施例2方法F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配比计算冰片和硼砂的使用量),混匀,冷凝,即得药物组合物透皮剂。
5. 将步骤4所制备的药物成品分装到塑料软管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为:对于膏剂或透皮剂,用药前用温水清洗病牛患病乳区,用干净毛巾擦干后,每个乳区涂抹用本发明的膏剂或透皮剂20-30 mL,2 次/d,5d为1个疗程。
实施例4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性能试验研究
经实验,以本发明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以本发明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提取液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性能,能够很好的抑制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其中以中药复方提取液1号的抑菌性能最佳;在临床疗效试验时,本发明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对奶牛乳房炎均具有很好的疗效,其中以药物组合物膏剂1号和药物组合物透皮剂1号的疗效最佳。以下给出中药复方提取液1号、药物组合物膏剂1号和药物组合物透皮剂1号的效果试验。
实验一 药物稳定性试验
1 试验方法
离心试验:取制得的药物成品10 g,置于刻度离心管中,4000 r/min 离心30 min,观察有无分层及破乳现象。
耐热耐冷试验:将制得的药物成品分别置于2个密闭的具塞试管中,一管置55 ℃的恒温箱中6 h,另一管置﹣15 ℃冰箱中24 h,观察有无分层、油水分离以及色泽、均匀性改变等现象。
加速试验:取上述塑料软管药物包装成品,随机取10 支,置于温度为30±2 ℃、相对湿度为70 %的恒温培养箱中,连续放置3个月,定期观察有无破乳、霉败以及色泽、均匀性改变等现象,是否有酸败、异味等变化。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离心试验、耐热耐冷试验及加速试验均未见药物成品出现分层破乳、霉败以及色泽、均匀性改变等现象,说明药物成品性状稳定,质量符合要求。
实验二 药物安全性试验
1 刺激性试验
1.1 试验方法:取豚鼠24只,脱毛,选皮肤无破损的豚鼠随机分为4组(完整皮肤膏剂组、完整皮肤透皮剂组,破损皮肤膏剂组和破损皮肤透皮剂组),每组6只。采用同体自身左右对比,左侧脱毛区涂抹制备的药物成品1.0 g,涂抹后覆盖硫酸纸,用无刺激性胶布固定,右侧脱毛区涂抹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每日2次,连续用药3 d。给受试药物24 h后,用温水去除残留受试药物,于去除受试药物24 h、48 h、72h后肉眼观察,记录涂药处有无红斑和水肿等情况,按评分标准记分及强度标准判断刺激强度。4组操作相同。
刺激性症状评分标准:
0分--无红斑,1分--隐约可见红斑,2分--明显红斑,3分--严重红斑,4分--紫红色红斑并有焦痂形成;
0分--无红肿,1分--隐约可见水肿,2分--水肿隆起轮廓清楚,3分--水肿隆起约1mm,4分--水肿隆起超过1mm并扩大。
皮肤刺激强度评判标准:分值﹤0.50分--无刺激性,分值0.50~2.99分--轻度刺激性,分值3.00~5.99分--中度刺激性,分值﹥6.00分--强刺激性。
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显示,膏剂和透皮剂对豚鼠完整皮肤、破损皮肤均未诱发明显的红斑和水肿反应,刺激强度的平均值小于0.50分,属于无刺激物质。
2 过敏性试验
2.1 试验方法:取豚鼠18只,脱毛,选皮肤无破损的豚鼠随机分为3组(膏剂组、透皮剂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同体自身左右对比,3组豚鼠的左侧脱毛区分别涂抹制备的药物成品膏剂1.0 g、透皮剂1.0 g、致敏原2,4-二硝基氯苯0.2 mL(1.0 %浓度),右侧去毛区均涂抹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左侧涂抹区用纱布和无刺激性胶布进行固定。每日2次,连续用药3 d。于每次给予受试物6 h后,用温水去除残留受试物,肉眼观察、记录涂药处有无红斑和水肿等过敏反应情况。
激发接触:于末次给予受试物致敏后第14 d,再次脱毛,24 h进行激发接触,操作同上。6 h后去除受试物即刻观察,然后于24 h、48 h、72 h观察皮肤有无过敏阳性反应情况(阳性反应:即皮肤出现红斑或水肿,不论程度轻重),计算致敏反应发生率(致敏率),同时注意观察动物是否有哮喘、站立不稳等全身性过敏反应。按评分标准记分及强度标准判断刺激强度。
致敏率 = 阳性反应动物数/动物总数×100%
皮肤过敏强度分级:
1级--致敏率小于8 %,2级--致敏率9-28 %,3级--致敏率小于29-64 %,4级--致敏率65-80 %,5级--致敏率81-100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见表 1)
表1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膏剂和透皮剂对豚鼠皮肤过敏反应的分值
试验过程中,膏剂组和透皮剂组豚鼠皮肤未出现红肿、水肿以及全身过敏反应症状,致敏率均为0,判定两种制剂均属于弱致敏物。而涂抹2,4-二硝基氯苯的阳性对照组豚鼠在激发给药6 h后,即出现重度红斑、水肿情况,致敏率为100 %,属极强致敏物。
实验三 抗DP-BM-IgY卵黄抗体的纯度检测
试验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用于分离蛋白的凝胶选择为:由7.5 %的分离胶和5.0 %的浓缩胶组成的凝胶分离系统。电流:11 mA,电压:220 V,时间:50 min,Marker 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标准蛋白质,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 染色法。抗DP-BM-IgY卵黄抗体的纯度检测结果(见图 1)。
如图 1所示,提取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蛋白质中含有少量41~44 Kda的IgY,而在标准商品化鸡IgY中位于45 Kda处的条带己被彻底除去。经软件Bandscan分析,IgY纯度可达90 %以上。其中: M--蛋白Marker;1--标准鸡IgY;2--提取的抗DP-BM-IgY。
实验四 中药复方提取液1号的体外抑菌试验
1 试验方法
MIC 的测定: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常量稀释法(macrodilution),测定实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通过管碟法观察其体外抑菌活性。稀释液为MH 肉汤。
试验菌株:无乳链球菌(S. agalactiae)、乳房链球菌(S. uberis) 为本实验室从乳房炎患牛乳汁中分离鉴定的优势菌株。停乳链球菌(S. dysgalactiae)[ATCC 35666]、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CMCC(B) 26003]、大肠埃希菌(E. coli) [CMCC(B) 44102]、变形杆菌(Proteusbacillus vulgaris) [CMCC(B) 49027]、化脓性链球菌 (S. pyogenes)[ATCC 19615]、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ICC 10419],分别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和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与管理中心,具有ATCC官方授权。
1.1 琼脂稀释法
接种菌量的准备:取各菌(细菌)的肉汤培养物,按10倍稀释法,用0.9 %无菌生理盐水溶液,制备浓度相当于0.5麦氏标准比浊管的供试菌悬液,再用MH 肉汤稀释至含菌量为1×107 CFU /mL,备用。
含药琼脂平板的制备:采用对倍稀释法,用MH 肉汤稀释待测药物,6 mL/管,1# 管至10# 管中的药物浓度依次为1.0 g /mL(原药浓度)、500 mg/mL、250 mg/mL、125 mg/mL、62.5 mg/mL、31.25 mg/mL、15.625 mg/mL、7.81 mg/mL、2.91 mg/mL、1.95 mg/mL。11# 管为不含药物的生长对照。取33个无菌培养皿,分别对其进行标注(1#~11#)。制备MH 营养琼脂11瓶,54 mL/瓶,121℃灭菌15 min。待温度降至50 ℃左右,链球菌用平板加入2 %小牛血清,再吸取1#~11# 管内不同浓度的待测药物6 mL,依次加入54 mL 的MH营养琼脂中(药物:琼脂=1:9,v/v),充分混匀,倾注灭菌平皿,20 mL/皿,琼脂厚度以4 mm为宜。
接 种:在平板上划定区域,移液枪吸取制备好的稀释菌液1~2 μL,接种琼脂平板表面,每个接种点约含104个菌。接种后形成的菌液圈直径约5~8 mm。培 养:接种点菌液干后,将平板菌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孵育16~24 h。
结果判断:菌落生长被完全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受试中药对检测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完全无菌生长的平板所对应的药物浓度作为最低抑菌浓度)。单一菌落生长可忽略不计。各菌重复3次,求平均值。
1.2 管碟法:采用牛津杯加注药液的体外抑菌法
培养基平板的制备:水解酪蛋白(Mueller-Hinton,MH)琼脂培养基(pH 7.2-7.4)按商品说明书进行配制。121 ℃灭菌15 min,待温度降至50~60 ℃左右,倾注无菌平皿,使琼脂厚度为4 mm。链球菌使用含5 %脱纤维绵羊血(v/v)的MH琼脂平板。MH琼脂平板使用前应置35 ℃孵育30 min,使其表面干燥。
牛津杯加注药液法:将制备的菌液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至最佳涂布浓度,用灭菌棉签蘸取菌液,将多余的菌液沿管壁挤出,然后均匀涂布至MH琼脂平板,共3次,每次旋转平板60°,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一周,以取得均匀接种。平板加盖置放于超净工作台内,干燥至少3 min,不超过15 min。将灭菌牛津杯在酒精灯上微灼,在每个琼脂平板表面上等距离放置4只牛津杯,并在每只牛津杯中加入受试药液200 uL(药物浓度250 mg/mL)。在牛津杯上覆盖2张灭菌滤纸(以防培养时水珠掉下影响实验结果),合盖,平皿平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孵育20~24 h。
结果判定:抑菌环直径小于10 mm,为无抑菌作用;介于在10~15 mm,为抑菌作用较弱;大于20 mm,为具有较强抑菌作用。
2 试验结果(见表 2)
表2 中药复方提取液1号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抗菌活性
3 结 论
中药复方提取液1号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链球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强,MIC值小于15.6 mg/mL,对常见肠杆菌具有中等强度的抑菌作用,MIC值在31.25 mg/mL左右。
管碟法结果与MIC值相一致,在药物浓度250 mg/mL的情况下,中药复方提取液1号对链球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环直径介于21.7--23.6 mm范围;对常见肠杆菌具有中等强度的抑菌活性,抑菌环直径介于15--20 mm之间。
实验五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1 细菌的分离培养
将无菌采集的奶样分别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5%绵羊鲜血琼脂平板、伊红美兰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接种划线,作好标记,37℃温箱培养 18-24 h后,观察细菌的培养特性。根据细菌生长情况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培养结束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平板上菌落的的形态、大小、特征、颜色、溶血情况及生长情况等,并以之进行大致归类判定。
2 细菌培养特性鉴定
在5 %绵羊血平板中,观察并记录不同的典型的菌落形态以及溶血状况,分别挑取形态不同的可疑菌落接种到血清营养肉汤中,接种肉汤时应挑取单个菌落,将接种后的肉汤放在37 ℃摇床中恒温培养约16 h到24 h;同时对可疑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
通过肉汤混浊度来判断细菌生长状况。在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进行3 %过氧化氢试验,并将培养物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葡萄球菌属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湿润、隆起不透明的白色或奶油状菌落;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在管底生成大量的粘稠沉淀物;在血琼脂上致病性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溶血环。
链球菌属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圆形、隆起的小菌落,有些菌落可溶血。
大肠杆菌在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粉红色、中央隆起、粘液状;如果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中有黑色有金属光泽的菌落生长,则接种三糖铁斜面培养基。用接种环挑取少许细菌,接种时先涂布斜面,后穿刺底层,置37℃恒温箱培养24 h,观察并记录其反应情况。产酸产气者培养基变黄有气泡为(+),培养基不变色为(-);如果三糖铁斜面及穿刺反应为阳性,则怀疑该菌可能为大肠杆菌,在后续的实验中可以对其进行大肠杆菌的生化鉴定来进行验证。对于其他形态的细菌,纯化后保存,待下一步检验。
3 细菌形态学的鉴定
选取疑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杆菌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其染色特性,形态及菌体排列。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的卵圆形或杆状菌,单个或成双存在,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可见到单个、成对或成链状出现的革兰式阳性细菌,初步诊断为链球菌;成革兰氏阳性葡萄串状球菌存在,初步诊断为葡萄球菌。
4 细菌生化鉴定
挑选分离纯化的可疑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进行生化试验,进行种属的鉴定,参考《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实习指导》进行。其中:
镜检形态符合葡萄球菌特性,并结合三糖铁和甘露醇试验鉴别葡萄球菌结果,在普通营养琼脂、血液琼脂平板、高盐培养基中形成圆形、金黄色、灰白色或柠檬色菌落,且接触酶试验、凝固酶试验阳性的细菌,即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镜检形态符合链球菌特性,并且接触酶试验阴性细菌,即鉴定为链球菌属细菌。若细菌CAMP验阳性,不水解七叶苷和马尿酸钠,即鉴定为无乳链球菌。若细菌CAMP试验阴性,不水解七叶苷和马尿酸钠,即鉴定为停乳链球菌。若细菌CAMP验阴性,水解七叶苷和马尿酸钠,即鉴定为乳房链球菌。
镜检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阴性,在麦康凯琼脂平板形成粉红色,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形成紫黑色带金属光泽菌落,在三糖铁琼脂培养产酸或产气,不分解尿素,VP试验阴性的细菌,即鉴定为大肠杆菌。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区系分布数据结果,见表 3。
表 3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5 药物敏感性试验
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灭菌棉签于鲜血琼脂平板上均匀涂抹纯培养菌液,加盖后放置10 min左右,待平板面稍干,用镊子将药敏纸片平放在琼脂平板上,并轻压使其紧贴平板表面。用直径为90 mm的平皿,等距离贴药敏纸片5张。贴好纸片的平皿,置37℃培养24 h,观察结果,测量抑菌圈直径(包括药敏纸片直径),计算同一类菌不同菌株的平均抑菌直径。判定标准:直径小于10 mm表明已经具有耐药性,在10~15 mm之间为中度敏感,而大于15 mm为高度敏感。所用抗菌素药敏纸片均购于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结果: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中绝大部分对青霉素、链霉素、复方磺胺抑菌圈直径小于10 mm,表明耐药。链球菌对链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青霉素完全耐药,大肠杆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完全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链球菌对庆大霉素,抑菌圈直径小于10 mm,表明耐药。但上述4种主要病原菌对乙酰螺旋霉素、新霉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壮观霉素、氨苄青霉素、氟哌酸抑菌圈直径大于15 mm,表明高度敏感,这与该养牛场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时较少使用这些药物有关。
实验六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制剂的临床疗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品
所用膏剂和透皮剂药物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药物组合物膏剂1号和药物组合物透皮剂1号。对照药:注射用氨苄西林钠(2 g/支,郑州百瑞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奶牛乳房炎诊断液(LMT 诊断液),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中兽医研究室制备。
1.2 试验方法
患病奶牛分别选自兰州市周边的大中型奶牛场,奶牛品种为荷斯坦奶牛。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可根据临床症状、乳房触诊和乳汁检查进行确定。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确诊可通过LMT诊断液进行现场诊断(呈阳性),且乳区乳样经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可见常见致病菌生长。
奶牛乳房炎治愈标准:眼观为临床红肿热痛症状消失,乳汁正常,现场LMT诊断为阴性结果,乳区奶样的细菌分离培养无细菌生长。
试验分组:将患病奶牛进行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即膏剂治疗组、透皮剂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
治疗方案:对于膏剂或透皮剂,用药前用温水清洗病牛患病乳区,用干净毛巾擦干后,挤尽奶,于患病奶牛乳头、乳头基部及乳区部位涂抹制备的膏剂或透皮剂约20 mL,2次/d,5 d为1个疗程。采用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按照说明书方法使用即可。
治愈判定标准:(1)临床症状消失,乳汁正常;(2)LMT 诊断为阴性。
治疗有效:(1)乳汁正常、产奶量恢复,症状及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乳汁LMT程度减轻。
1.3 奶牛乳房炎患牛的治疗结果,见表 4。
表 4 药物治疗试验结果
结 论:经膏剂和透皮剂药物治疗1-2个疗程后,患牛乳房部位红、肿、热、痛、硬症状明显减轻,消肿快,临床观察未见任何毒副作用,临床使用安全性较高,且回奶迅速,肉眼观察奶样恢复正常,奶产量逐渐提高。对于急性临床型病例,膏剂和透皮剂药物组的乳区治愈效果较氨苄西林钠组差,差异极显著,治愈率明显低于抗生素氨苄西林钠组;膏剂和透皮剂药物组的乳区有效率较氨苄西林钠组差异不明显。对于奶牛隐性乳房炎病例,膏剂和透皮剂药物组的乳区治愈效果较氨苄西林钠组差,存在较大差异性,治愈率均低于抗生素氨苄西林钠组,而3个组的乳区有效率差异性不明显。此外,膏剂及透皮剂对患牛乳头和乳区具有良好的滋润保湿效果,未见皴裂、冻伤引起感染的病例现象,对乳头及乳区无刺激性,由此证实本发明的奶牛用膏剂和透皮剂对奶牛患病乳区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中药组合物和辅料基质;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苦参20-40重量份、地丁草20-40重量份、地锦草5-15重量份、蓍草5-15重量份、当归5-20重量份、甘草5-15重量份,蓖麻仁2-10重量份、冰片1-10重量份、硼砂1-10重量份;以除蓖麻仁、冰片和硼砂之外的各组分为原料,制备得到中药复方提取液;
所述辅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硬脂酸5-20 份、单硬脂酸甘油酯2-5份、羊毛脂5-20 份、白凡士林5-20 份、液体石蜡5-10 份、三乙醇胺1-5 份、甘油5-15 份和/或透皮促渗剂2-10份;
在药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为: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5 %-15 %、中药复方提取液10 %-40 %及辅料基质50 %-80 %;三者体积之和为100 %;作为优选,各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为: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10 %、中药复方提取液20 %及辅料基质7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抗DP-BM-IgY卵黄抗体的制备方法为:
(1)选取制备多价菌体蛋白抗原的主要致病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鉴定得到纯种,分别在营养肉汤培养物中进行体外扩大培养,营养肉汤培养物为加有体积百分比5-10 %犊牛血清、质量体积百分比1-2 %葡萄糖的LB 营养肉汤;将培养好的菌液离心浓缩,采用细胞裂解液结合超声细胞破碎方法,分别制备单一抗原,将四种单一抗原进行等浓度组合即得所需的复合抗原;将制备的复合菌体蛋白抗原与等量的弗氏完全佐剂或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合,充分乳化制得抗原免疫物;采用多次交替的免疫程序,通过肌肉、皮下多点注射式途径,免疫接种具有高免应答能力的180 日龄健康产蛋鸡,首免后,每天收集免疫鸡产下的蛋为样品,即高免鸡蛋,备用;
(2)对高免鸡蛋无膜蛋黄液采用水稀释法--冷冻法--聚乙二醇沉淀法分离提纯抗DP-BM-IgY:将高免鸡蛋无膜蛋黄液与去离子水以体积比为1:7-9的比例混合, pH 值调至5.0-6.0,冷冻,解冻,离心去除脂肪沉淀后,收集的上清液经4 %、12 %的PEG-6000分别去除卵黄磷脂及沉淀蛋白抗体,将沉淀高速冷冻离心,获得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沉淀,用少量0.1M PBS 溶液溶解沉淀,用改良Bradford法测定其中抗DP-BM-IgY卵黄抗体的蛋白浓度,并将其浓度调节到50 mg/mL,-20℃保存,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方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
(1)称取苦参20-40重量份、地丁草20-40重量份、地锦草5-15重量份、蓍草5-15重量份、当归5-20重量份、甘草5-15重量份,将各单味中药超微粉碎,过300目;
(2)将各组分混合后先水提,滤过浓缩得浓缩滤液,再醇沉,滤过得滤过液,去乙醇,得到中药复方提取液;
作为优选,所述水提是将各组分混合后,加1-10倍质量的去离子水,浸泡30-60 min,煎煮1-4h,煎煮3次;
作为优选,所述醇沉是在浓缩滤液中加入浓度为80%的乙醇,使乙醇浓度达到60 %,静置进行醇沉,将醇沉液离心,去上清液,70℃水浴挥发去乙醇;再加入浓度95 %乙醇,静置进行醇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苦参30重量份、地丁草30重量份、地锦草10重量份、蓍草10重量份、当归15重量份、甘草10重量份,蓖麻仁5重量份、冰片3重量份、硼砂2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基质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硬脂酸12 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 份、羊毛脂10 份、白凡士林15 份、液体石蜡8份、三乙醇胺1 份、甘油8 份和/或氮酮2份。
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按照配方量称取各单味中药,将除冰片、硼砂外的各单味中药经超微粉碎,过300目筛,冰片、硼砂研磨至细粉,过100-120目筛,并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将配方量的苦参、地丁草、地锦草、蓍草、当归、甘草各组分混合后,进行水提;滤过浓缩得浓缩滤液,再醇沉,滤过得滤过液,去乙醇,得到中药复方提取液;
(2)将配方量的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置水浴上加热熔化,待温度下降,60-70 ℃水浴保温;
(3)另取配方量的甘油和三乙醇胺,水浴加热、溶解,加入配方量的中药复方提取液和配方量的蓖麻仁超微粉,混溶,70-80 ℃水浴保温;
(4)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步骤(2)的油相物质中,边添加边沿同一方向搅拌,待温度下降到30-40℃,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配方量的冰片粉及硼砂粉,混匀,冷凝,得到药物组合物膏剂;
或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步骤(2)的油相物质中,再加入透皮促渗剂氮酮,边添加边沿同一方向搅拌,待温度降至30-40 ℃,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抗DP-BM-IgY卵黄抗体、配方量的冰片粉及硼砂粉,混匀,冷凝,得到药物组合物透皮剂。
7.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外用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膏剂或透皮剂。
9.一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为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含有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CN201611108939.5A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65119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8939.5A CN106511999A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8939.5A CN106511999A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11999A true CN106511999A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42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08939.5A Pending CN106511999A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1199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4471A (zh) * 2003-11-17 2004-11-10 珠海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抗牛乳腺炎的卵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
CN1965976A (zh) * 2006-11-05 2007-05-23 武瑞 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038748A (zh) * 2010-12-06 2011-05-04 宁夏大学 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透皮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3870A (zh) * 2011-08-27 2011-12-28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520A (zh) * 2012-08-16 2012-11-14 高利 预防或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4471A (zh) * 2003-11-17 2004-11-10 珠海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抗牛乳腺炎的卵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
CN1965976A (zh) * 2006-11-05 2007-05-23 武瑞 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038748A (zh) * 2010-12-06 2011-05-04 宁夏大学 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透皮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3870A (zh) * 2011-08-27 2011-12-28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520A (zh) * 2012-08-16 2012-11-14 高利 预防或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成应: "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开发研究",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
连学昭: "防治奶牛乳房炎新型中药制剂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8206B (zh) 一种专用于女性的抑菌组合物及洗液和制备方法
CN104688895B (zh) 一种防治肉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
CN104488986A (zh) 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杀菌液
CN106822890A (zh) 一种用于防治断奶仔猪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46606A (zh) 一种检验科室内消毒剂及制备方法
CN104998153A (zh)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CN104644994A (zh)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CN101862351A (zh) 没食子有效部位在制备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的用途
CN103800772A (zh) 一种防治阴道炎症的妇科外用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7316A (zh) 一种检验科用抑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CN106267193A (zh) 一种用于治疗奶牛乳腺炎的药物注入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62996A (zh) 治疗月经相关性痤疮的中药面膜
CN107519248A (zh) 一种奶牛乳腺炎中药灌注液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05613612A (zh) 一种用于重症监护室消毒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05233144A (zh) 一种治疗动物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2813A (zh) 一种抑菌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5117A (zh) 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消毒液
CN106511999A (zh) 一种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及痈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99437B (zh)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药液
KR101125758B1 (ko) 여성 국부 청결용 세정제 조성물
CN104644917A (zh) 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杀菌组合物
CN110393769A (zh) 一种抗癌症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37289A (zh) 一种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症与痈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079B (zh) 一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灌注剂制备工艺
CN114344372B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