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8940B - 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方法及产品 - Google Patents

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方法及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8940B
CN106478940B CN201610935705.1A CN201610935705A CN106478940B CN 106478940 B CN106478940 B CN 106478940B CN 201610935705 A CN201610935705 A CN 201610935705A CN 106478940 B CN106478940 B CN 1064789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screw rod
screw
level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57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8940A (zh
Inventor
宋志成
高敬民
杨佑
袁锋
丁娉
姜其斌
陈磊
贾金荣
李鸿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357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789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78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8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8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89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3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from aromatic diamines and aromatic dicarboxylic acids with both amino and carboxylic groups aromatically b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93Microreactors, e.g. miniaturised or microfabricated rea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8Preparatory proc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5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6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amides
    • D01F6/605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amides from aromatic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873Heat exchan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889Mix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891Feeding or evacu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包括预聚系统、缩聚系统、后处理系统和换热系统,预聚系统、缩聚系统和后处理系统依次连接,换热系统分别与预聚系统和缩聚系统联接控制预聚系统和缩聚系统的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聚系统包括依次联接的原料存储装置、微混合器和微反应器,所述的缩聚系统包括多级微螺杆装置,所述的微反应器与多缘微螺杆装置联接。本发明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提高了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过程中预聚阶段的传热效果和缩聚阶段的传质效果,达到了提高间位芳纶树脂的产品性能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及产品。

Description

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方法及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本发明还涉及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及产品,属于聚合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间位芳纶纤维即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我国称之为芳纶1313,芳纶1313是当今高性能纤维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高科技纤维,在200℃下能保持原强度的80%左右,260℃下持续使用100h仍能保持原强度的70%左右,并在人体和衣服之间形成阻隔,降低传热效果,提供保护作用。能耐大多数酸的作用,对碱的稳定性也很好,由于其突出的性能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防护服装、蜂窝结构材料、电气绝缘纸和高温过滤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是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环保、石油化工、海洋开发的特种服装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
高质量的间位芳纶树脂是制备高质量间位芳纶纤维的重要前提,间位芳纶树脂化学结构如下:
在国内,间位芳纶树脂的聚合方法为低温溶液聚合,设备为釜式反应聚合器。低温溶液聚合方法生产性能优良聚合物的关键在于两点:第二、物料混合均匀;第二、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因为间位芳纶聚合体系的粘度较高,釜式聚合器的搅拌形式使物料混合不均匀,特别是到达反应后期聚合体系粘度上升,物料混合难度进一步加大,造成局部单体浓度过高或者过低,使聚合物出现局部爆聚或者局部聚合度过低,造成聚合物母液分子量分布不均匀。因为间位芳纶聚合体系放热速度很快,釜式反应器只有外部夹套换热,反应体系的热量不能快速带走,不能保证反应体系的低温以及整体反应体系的温度均一性,使得反应同步性很差,副反应很多,聚合物分子量难以控制。
美国专利USP3287324公开了一种连续化制备间位芳纶纺丝树脂的方法,但该专利中并未公布聚合反应装置的形式及参数,且制得的间位芳纶树脂特性粘度偏低,不利于制备强度较高间位芳纶纤维。
中国专利CN1443882A公开了一种半连续化双螺杆制备间位芳纶纺丝树脂的方法,该专利以双螺杆挤出机为主反应器,采用间苯二甲酰氯二次加料、干燥的液氨做预中和剂,双螺杆挤出机的应用有利于体系散热问题,避免了聚合物分子量不均一的问题,有利于部分除去聚合物体系中小分子副产物的氯化氢气体。但是,该方法在预聚阶段,IPC加料量为总量的50-80%,预聚阶段是产生反应热的主要阶段,采用反应釜式间歇聚合不易快速排出此阶段的反应热;缩聚阶段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虽有利于反应热排出,但此阶段产生的反应热并不多,保留此阶段的反应热有利于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从而降低反应体系表观粘度,增强搅拌混合效率,使反应更均匀。
中国专利CN102797048A公开了一种连续制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纺丝原液的装置,该专利以两台独立设置旋转参数的双螺杆挤出机为主反应器,反应采用熔融间苯二胺与DMAc在一号混合器进行混合,混合液经换热器降温后与熔融的间苯二甲酰氯在二号混合器中进行混合,后经两台独立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反应,最终得到适合纺丝的间位芳纶树脂。但间苯二胺极易氧化,不宜在预聚阶段采用熔融方式与溶剂进行混合,且间苯二胺的DMAc溶液与熔融的间苯二甲酰氯在2号混合器中混合瞬间放热剧烈,反应放热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转移,反应瞬间的高温导致小分子副产物及低分子量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分子生成,最终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均一性差;该连续聚合方法在聚合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传质效果,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反应初期传热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提高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过程中预聚阶段的传热效果和缩聚阶段的传质效果,达到提高间位芳纶树脂的产品性能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及产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包括预聚系统、缩聚系统、后处理系统和换热系统,预聚系统、缩聚系统和后处理系统依次连接,换热系统分别与预聚系统和缩聚系统联接控制预聚系统和缩聚系统的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聚系统包括依次联接的原料存储装置、微混合器和微反应器,所述的缩聚系统包括多级微螺杆装置,所述的微反应器与多缘微螺杆装置联接。
优选的,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包括装有间苯二甲酰氯的原料储罐一和装有间苯二胺溶液的原料储罐二,所述的原料储罐一和原料储罐二分别通过平流泵和输送管道与微混合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原料储罐一、原料储罐二、平流泵和输送管道上均套有用于控制原料进入微混合器之前的温度的保温夹套。
优选的,所述的换热系统包括制冷循环装置和加热循环装置,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装有冷介质的介质存储罐、介质输送循环泵、转子流量计和介质输送管道,所述的介质存储罐与微混合器之间联接介质输送循环泵和转子流量计,介质输送管道将介质输存储罐、微混合器和微反应器联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的加热循环装置包括装有热介质的介质存储罐、介质输送循环泵、转子流量计和介质输送管道,所述的介质存储罐与多级微螺杆装置之间联接介质输送循环泵和转子流量计,介质输送管道将介质输存储罐和多级微螺杆装置联接形成循环回路。
优选的,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还包括装有DMAC的清洗原料储罐,所述的清洗原料储罐分别联接原料储罐一与微混合器之间的输送管道和原料储罐二与微混合器之间的输送管道。
优选的,所述的多级微螺杆装置包括依次联接的一级微螺杆器、二级微螺杆器、三级微螺杆器和四级微螺杆器,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上均套有保温夹套,所述的加热循环装置中的热介质通入保温夹套中,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逐渐增大、螺杆长径比逐渐减少、螺杆转速逐渐减少、夹套温度逐渐升高,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15mm~40mm,螺杆长径比为30~80,螺杆转速为100~420 rpm,夹套温度为30~60℃,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均为单头螺杆、双头螺杆、三头螺杆或四头螺杆。
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制备原料为间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胺溶液,采用以上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进行制备,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中的物料流速控制在20ml/min~200ml/min,制备过程为:
预聚阶段:将预聚系统的原料存储装置中间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胺分别通入到微混合器中使两股原料在微混合器中混合放热,再流经微反应器中进行混合反应,苯二甲酰氯通入微混合器之前为温度45~60℃的熔融状态,间苯二胺通入微混合器之前为温度-20~10℃的溶液状态,换热系统将微混合器温度控制在-20~10℃,将微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10~30℃;
缩聚阶段:微反应器中产生的聚合物流入多级微螺杆装置中进行缩聚,换热系统将多级微螺杆装置的温度控制在30~60℃;
后处理阶段:聚合物从多级微螺杆装置中流入后处理系统中经中和、过滤和脱泡工序进入成品釜中。
优选的,在所述的预聚阶段中间苯二甲酰氯以20~100ml/min流速经平流泵进入微混合器中,所述的间苯二胺以100~200ml/min流速经平流泵进入微混合器中。
优选的,所述的一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15mm、长径比为80,转速为420rpm,夹套温度为30℃,二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20mm、长径比为60,转速为300rpm,夹套温度为40℃,三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30mm、长径比为40,转速为220rpm,夹套温度为50℃,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40mm、长径比为30,转速为100rpm,夹套温度为60℃;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中的螺杆均为四头螺杆。
采用以上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制备出的间位芳纶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位芳纶树脂的特性粘度≥2.2dl/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用微混合器和微反应器解决了制备间位芳纶树脂过程中预聚阶段的传热速度慢的难题,保证反应热迅速转移,防止反应体系局部过热导致的爆聚及低分子量副产物的生成,保证产品树脂分子多分散性低,特性粘度稳定可控。
(二)缩聚系统采用多级微螺杆装置与预聚系统的微混合器及微反应器配套,保证反应装置连接稳定,同时通过调节多级微螺杆装置中各级螺杆器的转速、直径及长径比来满足制备过程中缩聚阶段的传质需求。
(三)控制预聚系统温度,保证预聚系统的温度稳定性,控制缩聚系统温度,用于保留缩聚阶段的反应热,有利于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从而降低反应体系表观粘度,增强搅拌混合效率,使反应更均匀。
(四)相比传统反应釜的放大效应,本发明的连接微反应装置无放大效应,适合工业化大规模连续制备间位芳纶树脂。
(五)本发明的连续微反应装置可根据反应程度来确定需要几级微螺杆装置进行制备生产,使得能耗和投入降低,节省了人工成本且能大规模生产。
(六)发明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预聚阶段利用微混合器和微反应器优越的混合效果及传热效果,有效转移聚合初期反应体系放出的热量,保证反应体系温度能精准控制,防止反应体系局部过热导致副产物的生成,并对预聚阶段产生的低粘度聚合物进行充分的混合反应,保证分子量的提升;缩聚阶段采用多级微螺杆装置来解决聚合物粘度急剧上升后的传质问题,高粘度聚合物在多级微螺杆装置中升温、缩聚,使聚合物母液分子量分布均匀,特性粘度更高,后处理阶段对缩聚后的聚合物进行中各、过渡及脱泡处理,制得间位芳纶树脂成品。
(七)利用本发明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制得的间位芳纶树脂的特性粘度可达2.2dl/g以上,能同时满足间位沉析纤维、干湿法纺丝需求,可满足芳纶产业链多的功能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包括预聚系统、缩聚系统、后处理系统和换热系统,预聚系统、缩聚系统和后处理系统依次连接,换热系统分别与预聚系统和缩聚系统联接控制预聚系统和缩聚系统的温度,所述的预聚系统包括依次联接的原料存储装置、微混合器1和微反应器2,所述的缩聚系统包括多级微螺杆装置3,所述的微反应器2与多缘微螺杆装置3联接。
制备过程中原料的输出和反应的预聚阶段在预聚系统中进行,反应的缩聚阶段在缩聚系统中进行,微混合器1和微反应器2均具有优越的传热效果,其换热面积是传统夹套反应釜的1000倍以上,可保障聚合反应初期的热量被有效放出,原料在微混合器1中混合初反应,在微反应器2中进行充分混合反应,通过微反应器2优越的混合效果使聚合物从低粘度逐渐缩聚,多级微螺杆装置3保证粘度急剧上升的聚合物被充分搅拌,保证聚合物的传质效率。后处理系统主要进行聚合物的中和、过滤、脱泡并最终流入成品釜制得间位芳纶树脂。换热系统控制微混合器1、微反应器2和多级微螺杆装置3的温度,使预聚阶段和缩聚阶段的反应温度得到严格控制。
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包括装有间苯二甲酰氯的原料储罐一4和装有间苯二胺溶液的原料储罐二5,所述的原料储罐一4和原料储罐二5分别通过平流泵6和输送管道与微混合器1连接。所述的原料储罐一4、原料储罐二5、平流泵5和输送管道上均套有用于控制原料进入微混合器3之前的温度的保温夹套,向保温夹套中输送冷介质或热介质就能对原料进行微混合器之间的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原料处于反应前所需的状态,调节输送介质的流量即可调节保温夹套的温度。
所述的换热系统包括制冷循环装置和加热循环装置,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装有冷介质的介质存储罐7、介质输送循环泵8、转子流量计和介质输送管道,所述的介质存储罐7与微混合器1之间联接介质输送循环泵8和转子流量计,介质输送管道将介质输存储罐7、微混合器1和微反应器2联接形成循环回路,通过介质输送循环泵8向微混合器1输送冷介质,吸收混合初反应的热量,使微混合器1始终保持制备时所需的温度,冷介质流经微混合器1后,温度将有所上升再流入微反应器2中,也可以吸收混合反应的热量,并使微反应器2始终保持制备时所需的温度。所述的加热循环装置包括装有热介质的介质存储罐7、介质输送循环泵8、转子流量计和介质输送管道,所述的介质存储罐7与多级微螺杆装置3之间联接介质输送循环泵8和转子流量计,介质输送管道将介质输存储罐7和多级微螺杆装置3联接形成循环回路,通过介质输送循环泵8向多级微螺杆装置3输送一定温度的热介质,用于保留缩聚阶段的反应热,有利于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从而降低反应体系表观粘度,增强搅拌混合效率,使反应更均匀。制冷循环装置及加热循环装置均可以通过调节介质输送循环泵8的流量,来调节输送介质的流量从而精确控制微混合器1、微混合器2及多级微螺杆装置3的温度。
其中,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还包括装有DMAC的清洗原料储罐9,所述的清洗原料储罐9分别联接原料储罐一4与微混合器1之间的输送管道和原料储罐二5与微混合器1之间的输送管道,在未进行间位芳纶树脂的制备时,将溶剂DMAC输送至反应装置对反应装置等进行清洗。
为了保证缩聚阶段聚合物粘度急剧上升时,聚合物被充分搅拌,所述的多级微螺杆装置3包括依次联接的一级微螺杆器、二级微螺杆器、三级微螺杆器和四级微螺杆器,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上均套有保温夹套,所述的加热循环装置中的热介质通入保温夹套中,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逐渐增大、螺杆长径比逐渐减少、螺杆转速逐渐减少、夹套温度逐渐升高,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15mm~40mm,螺杆长径比为30~80,螺杆转速为100~420 rpm,夹套温度为30~60℃,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均为单头螺杆、双头螺杆、三头螺杆或四头螺杆。
需要说明的是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中的“级”代表微螺杆器中螺杆的数量,比如一级微螺杆器是指具有单根螺杆的微螺杆器,二级微螺杆器是指双根螺杆的微螺杆器,而多级微螺杆装置中的“多级” 是表示多级微杆装置中具有螺杆数量不同的各级微螺杆器,例如四级微螺杆装置中具有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三级微螺杆装置中具有一级微螺杆器至三级微螺杆器。将本发明的多级微螺杆装置3设计成具有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即四级微螺杆装置,使聚合物在流动过程中粘度增加时进行搅拌的螺杆数量也随之增加,搅拌的力度随聚合物粘度的上升而增加,聚合物得到充分搅拌,当然也可以根据缩聚阶段的缩聚需求即产品的粘度需求,来调整多级微螺杆装置中的微螺杆器中的数量,例如根据缩聚阶段的缩聚需求,将多级微螺杆装置设计成具有一级微螺杆器至三级微螺杆器即三级微螺杆装置。
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制备原料为间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胺溶液,采用以上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进行制备,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中的物料流速控制在20ml/min~200ml/min,制备过程为:
预聚阶段:将预聚系统的原料存储装置中间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胺分别通入到微混合器中使两股原料在微混合器中混合放热,再流经微反应器中进行混合反应,苯二甲酰氯通入微混合器之前为温度45~60℃的熔融状态,间苯二胺通入微混合器之前为温度-20~10℃的溶液状态,换热系统将微混合器温度控制在-20~10℃,将微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10~30℃;
缩聚阶段:微反应器中产生的聚合物流入多级微螺杆装置中进行缩聚,换热系统将多级微螺杆装置的温度控制在30~60℃;
后处理阶段:聚合物从多级微螺杆装置中流入后处理系统中经中和、过滤和脱泡工序进入成品釜中。
在所述的预聚阶段中间苯二甲酰氯以20~100ml/min流速经平流泵进入微混合器中,所述的间苯二胺以100~200ml/min流速经平流泵进入微混合器中。所述的一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15mm、长径比为80,转速为420rpm,夹套温度为30℃,二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20mm、长径比为60,转速为300rpm,夹套温度为40℃,三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30mm、长径比为40,转速为220rpm,夹套温度为50℃,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40mm、长径比为30,转速为100rpm,夹套温度为60℃;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中的螺杆均为四头螺杆。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以上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间苯二胺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配成特定浓度的间苯二胺溶液装入原料储罐二5中,间苯二四酰氯装入原料储罐一4中:
预聚阶段:向原料储罐二5及原料储罐二5与微混合器1之间的平流泵和输送管道上的保温夹套中输入冷介质,使原料储罐二5中的间苯二胺处于-20℃的溶液状态,并向原料储罐一4及原料储罐一4与微混合器1之间的平流泵和输送管道上保温夹套中输入热介质,使原料储罐一4中的间苯二甲酰氯处于55℃的熔融状态,并通过制冷循环装置将微混合器温度控制在-20~10℃,微反应器2的温度控制在10~30℃,原料储罐一4中的间苯二甲酰氯以20ml/min流速经平流泵进入微混合器1中,原料储罐二5中的间苯二胺溶液以165ml/min流速经平流泵进入微混合器1中,两股原料在微混合器1中混合放热,再流经微反应器2中,进行混合反应;其中制冷循环装置通过调节介质输送循环泵8的流量,来调节输送介质的流量从而精确控制微混合器1、微混合器2的温度,并在微混合器1及微反应器2上安装温度感应器,实时监测微混合器1及微反应器2的温度。
缩聚阶段:加热循环装置控制多级微螺杆装置3的温度,微反应器2中产生的聚合物流入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中进行缩聚,其中一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15mm、长径比为80,转速为420rpm,夹套温度为30℃,二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20mm、长径比为60,转速为300rpm,夹套温度为40℃,三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30mm、长径比为40,转速为220rpm,夹套温度为50℃,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40mm、长径比为30,转速为100rpm,夹套温度为60℃;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中的螺杆均为四头螺杆,其中加热循环装置通过调节介质输送循环泵8的流量,来调节输送介质的流量从而精确控制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的夹套温度,并在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上分别安装温度感应器,对实时温度进行监测。
后处理阶段:聚合物流入后处理系统中的中和器、过滤器及脱泡器中进行中和、过滤及脱泡工序,最后流入成品釜中,制得间位芳纶树脂。
经测试,通过以上实施例制得的间位芳纶对脂,其特性粘度为2.23dl/g。
多次反复试验结果得出,采用以上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制备出的间位芳纶树脂,其特性粘度≥2.2dl/g。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预聚系统用微混合器1和微反应器2解决了制备间位芳纶树脂过程中预聚阶段的传热速度慢的难题,保证反应热迅速转移,防止反应体系局部过热导致的爆聚及低分子量副产物的生成,保证产品树脂分子多分散性低,特性粘度稳定可控。
(二)缩聚系统采用多级微螺杆装置3与预聚系统的微混合器1及微反应器2配套,保证反应装置连接稳定,同时通过调节多级微螺杆装置中各级螺杆器的转速、直径及长径比来满足制备过程中缩聚阶段的传质需求。
(三)制冷循环装置控制微混合器1和微反应器2的温度,保证预聚系统的温度稳定性,加热循环装置控制多级微螺杆装置的温度,用于保留缩聚阶段的反应热,有利于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从而降低反应体系表观粘度,增强搅拌混合效率,使反应更均匀。
(四)相比传统反应釜的放大效应,本发明的连接微反应装置无放大效应,适合工业化大规模连续制备间位芳纶树脂。
(五)本发明的连续微反应装置可根据反应程度来确定需要几级微螺杆装置进行制备生产,使得能耗和投入降低,节省了人工成本且能大规模生产。
(六)发明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预聚阶段利用微混合器和微反应器优越的混合效果及传热效果,有效转移聚合初期反应体系放出的热量,保证反应体系温度能精准控制,防止反应体系局部过热导致副产物的生成,并对预聚阶段产生的低粘度聚合物进行充分的混合反应,保证分子量的提升;缩聚阶段采用多级微螺杆装置来解决缩聚阶段聚合物粘度急剧上升后的传质问题,高粘度聚合物在多级微螺杆装置中升温、缩聚,使聚合物母液分子量分布均匀,特性粘度更高,后处理阶段对缩聚后的聚合物进行中各、过渡及脱泡处理,制得间位芳纶树脂成品。
(七)利用本发明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制得的间位芳纶树脂的特性粘度可达2.2dl/g以上,能同时满足间位沉析纤维、干湿法纺丝需求,可满足芳纶产业链多的功能需求。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包括预聚系统、缩聚系统、后处理系统和换热系统,预聚系统、缩聚系统和后处理系统依次连接,换热系统分别与预聚系统和缩聚系统联接控制预聚系统和缩聚系统的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聚系统包括依次联接的原料存储装置、微混合器和微反应器,所述的缩聚系统包括多级微螺杆装置,所述的微反应器与多级微螺杆装置联接;
所述的换热系统包括制冷循环装置和加热循环装置,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装有冷介质的介质存储罐、介质输送循环泵、转子流量计和介质输送管道,所述的介质存储罐与微混合器之间联接介质输送循环泵和转子流量计,介质输送管道将介质输存储罐、微混合器和微反应器联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的加热循环装置包括装有热介质的介质存储罐、介质输送循环泵、转子流量计和介质输送管道,所述的介质存储罐与多级微螺杆装置之间联接介质输送循环泵和转子流量计,介质输送管道将介质输存储罐和多级微螺杆装置联接形成循环回路;
所述的多级微螺杆装置包括依次联接的一级微螺杆器、二级微螺杆器、三级微螺杆器和四级微螺杆器,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上均套有保温夹套,所述的加热循环装置中的热介质通入保温夹套中,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逐渐增大、螺杆长径比逐渐减少、螺杆转速逐渐减少、夹套温度逐渐升高,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15mm~40mm,螺杆长径比为30~80,螺杆转速为100~420 rpm,夹套温度为30~60℃,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均为单头螺杆、双头螺杆、三头螺杆或四头螺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包括装有间苯二甲酰氯的原料储罐一和装有间苯二胺溶液的原料储罐二,所述的原料储罐一和原料储罐二分别通过平流泵和输送管道与微混合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储罐一、原料储罐二、平流泵和输送管道上均套有用于控制原料进入微混合器之前的温度的保温夹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还包括装有DMAC的清洗原料储罐,所述的清洗原料储罐分别联接原料储罐一与微混合器之间的输送管道和原料储罐二与微混合器之间的输送管道。
5.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制备原料为间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胺溶液,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进行制备,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中的物料流速控制在20ml/min~200ml/min,制备过程为:
预聚阶段:将预聚系统的原料存储装置中间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胺分别通入到微混合器中使两股原料在微混合器中混合放热,再流经微反应器中进行混合反应,苯二甲酰氯通入微混合器之前为温度45~60℃的熔融状态,间苯二胺通入微混合器之前为温度-20~10℃的溶液状态,换热系统将微混合器温度控制在-20~10℃,将微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10~30℃;
缩聚阶段:微反应器中产生的聚合物流入多级微螺杆装置中进行缩聚,换热系统将多级微螺杆装置的温度控制在30~60℃;
后处理阶段:聚合物从多级微螺杆装置中流入后处理系统中经中和、过滤和脱泡工序进入成品釜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预聚阶段中间苯二甲酰氯以20~100ml/min流速经平流泵进入微混合器中,所述的间苯二胺以100~200ml/min流速经平流泵进入微混合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15mm、长径比为80,转速为420rpm,夹套温度为30℃,二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20mm、长径比为60,转速为300rpm,夹套温度为40℃,三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30mm、长径比为40,转速为220rpm,夹套温度为50℃,四级微螺杆器的螺杆直径为40mm、长径比为30,转速为100rpm,夹套温度为60℃;一级微螺杆器至四级微螺杆器中的螺杆均为四头螺杆。
CN201610935705.1A 2016-11-01 2016-11-01 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方法及产品 Active CN1064789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5705.1A CN106478940B (zh) 2016-11-01 2016-11-01 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方法及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5705.1A CN106478940B (zh) 2016-11-01 2016-11-01 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方法及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8940A CN106478940A (zh) 2017-03-08
CN106478940B true CN106478940B (zh) 2019-01-22

Family

ID=58271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5705.1A Active CN106478940B (zh) 2016-11-01 2016-11-01 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方法及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789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0843B (zh) * 2017-07-24 2019-08-30 方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微反应器制备芳纶的方法
CN111662452A (zh) * 2019-03-08 2020-09-15 鞍山七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连续生产装置及连续生产方法
CN110229329A (zh) * 2019-05-13 2019-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高聚合度半生物质基呋喃聚酰胺树脂连续生产装置及连续生产方法
CN110565197B (zh) * 2019-09-20 2021-06-22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杂环芳纶1313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0605079A (zh) * 2019-10-12 2019-12-24 惠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超声波雾化微混合器、微通道反应器、预聚系统、对位芳纶树脂连续聚合反应系统及方法
CN111004387A (zh) * 2019-12-20 2020-04-14 山东安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多种反应器串联制备改性长碳链尼龙的方法
CN111533888A (zh) * 2020-06-05 2020-08-14 上海东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开环聚合制备聚酯、聚酰胺及其共聚物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11804B (zh) * 2020-09-17 2021-08-3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1306A (zh) * 2020-10-23 2022-05-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聚烯烃系高聚物的制备系统和制备方法
CN113774509B (zh) * 2021-09-18 2022-09-13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聚合-干湿法纺丝制备改性间位芳纶纤维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69675A (zh) * 2021-09-18 2021-12-1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心形微反应器和连续聚合装置、连续聚合-干湿法纺丝制备改性间位芳纶纤维的装置
CN115873237A (zh) * 2021-09-27 2023-03-31 中蓝晨光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芳纶ⅲ的连续聚合方法及其系统
CN117960080A (zh) * 2024-03-29 2024-05-03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间位芳纶连续聚合装置及聚合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882A (zh) * 2003-04-04 2003-09-24 东华大学 半连续化双螺杆制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纺丝溶液
CN102797048A (zh) * 2012-05-08 2012-11-28 上海舟汉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制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纺丝原液的装置和制备方法
CN104667846A (zh) * 2015-02-13 2015-06-03 清华大学 一种制备对/间位芳纶的微反应系统及方法
CN105542080A (zh) * 2015-12-31 2016-05-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微反应器中制备石油树脂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2727A (ja) * 2003-11-21 2005-06-16 Suehiro Epm:Kk エクストルーダー型連続反応装置
JP2006138257A (ja) * 2004-11-12 2006-06-0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マイクロスクリューポン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882A (zh) * 2003-04-04 2003-09-24 东华大学 半连续化双螺杆制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纺丝溶液
CN102797048A (zh) * 2012-05-08 2012-11-28 上海舟汉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制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纺丝原液的装置和制备方法
CN104667846A (zh) * 2015-02-13 2015-06-03 清华大学 一种制备对/间位芳纶的微反应系统及方法
CN105542080A (zh) * 2015-12-31 2016-05-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微反应器中制备石油树脂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8940A (zh)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8940B (zh) 制备间位芳纶树脂的连续微反应装置、方法及产品
CN104667846B (zh) 一种制备对/间位芳纶的微反应系统及方法
US20100190934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amides
CN104372445A (zh) 一种共聚序列分布均匀的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3774509B (zh) 一种连续聚合-干湿法纺丝制备改性间位芳纶纤维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05079A (zh) 超声波雾化微混合器、微通道反应器、预聚系统、对位芳纶树脂连续聚合反应系统及方法
CN103313784A (zh) 用于执行聚合反应的批量反应器和方法
JP6556060B2 (ja) 垂直凝縮管を有する反応器、およびそのような反応器におけるポリアミドの重合方法
CN102797048B (zh) 一种连续制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纺丝原液的装置和制备方法
CN104203392A (zh) 丙酮氰醇的水解方法
CN204768734U (zh) 用于制备聚酰胺的装置以及聚酰胺的生产设备
CN109012528A (zh) 一种管式反应器及用其制备单分散聚酰胺酸溶液的方法
CN210303628U (zh) 超声波雾化微混合器、预聚系统、对位芳纶树脂连续聚合反应系统
CN109400873A (zh) 一种制备高性能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连续聚合方法
CN111662452A (zh) 一种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连续生产装置及连续生产方法
CN104072771B (zh) Pbo的制备方法
CN110229329A (zh) 一种高聚合度半生物质基呋喃聚酰胺树脂连续生产装置及连续生产方法
CN108623803B (zh)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高浓度连续稳定聚合方法及其系统
CN106188532B (zh) 连续制备高纯间位芳纶树脂溶液的方法
CN204779449U (zh) 一种聚酰胺5x的生产设备
CN110918021A (zh) 一种微反应装置及用其制备二甲苯甲醛树脂的方法
CN116272739A (zh) 一种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连续聚合装置和方法
CN113769675A (zh) 一种心形微反应器和连续聚合装置、连续聚合-干湿法纺丝制备改性间位芳纶纤维的装置
CN115646395A (zh) 一种多装置联用连续聚合生产芳纶纤维浆料的系统及方法
CN115873237A (zh) 一种芳纶ⅲ的连续聚合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