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1265B - 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1265B
CN106461265B CN201680001542.8A CN201680001542A CN106461265B CN 106461265 B CN106461265 B CN 106461265B CN 201680001542 A CN201680001542 A CN 201680001542A CN 106461265 B CN106461265 B CN 106461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ight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ti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15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1265A (zh
Inventor
西田晃
藤社辉夫
福西孝浩
坂本尚希
大门宽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384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9543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384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7349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840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20564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61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1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1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1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具有对由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由吹出口吹出的壁挂式的室内机。在室内机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照射光的光源单元。由此,将室内机安装在房间的墙壁面时,室内机就成为遮壁且能够进行间接照明。还能够与现有同样将室内机设置于房间的墙壁面上部,不给居住者施加压迫感且能够实现良好的空气调节。因此,即使是在既有住宅中也能够不损失空气调节性能而容易且廉价地获得间接照明。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附加照明功能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抑制对室内的噪音和振动,家庭中使用的空气调节机使用将压缩机等成为大的噪声源、振动源的部件配置在室外机中并将噪音和振动小的风扇和热交换器等配置在室内机中的分离机型。而且,将室内机设置于房间的墙壁面上部等,以使室内成为所希望的温度的方式进行空气调节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24表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空气调节机。利用室外机100和室内机101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
另一方面,在家庭的各房间内设置照明器具。照明器具大致分为直接照明和间接照明2种。关于直接照明,通常在房间的天花板设置向下方照射光的照明器具,使整个房间变明亮。另一方面,关于间接照明,在天花板的四边设置遮壁并在该部分设置照明器具,通过向天花板照射光而间接地使房间变明亮。
间接照明不是在房间的四边全部设置,而是在房间的一边或进一步只在房间的一边的一部分设置等,可以根据居住者的要求采取各种方式。例如,多数是以在餐厅和客厅为一体的起居室中只在客厅部分、在寝室等中只在头部的上方部分这样的方式,在房间的一边或进一步只在房间的一边的一部分设置间接照明。
而且,这样的照明能够向居住者提供视觉上的效果,能够与空气调节机的空气调节效果一起使舒适性进一步提高,有很强烈的需求。
然而,在房间的一边或进一步只在房间的一边的一部分设置间接照明的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下,都需要以居住者不会直接看到的方式配置照明器具的光源。因此,在光源与居住者之间需要遮断来自光源的光线的遮壁。
在新建住宅时,能够容易地敷设该遮壁。然而,在既有住宅中是不容易的,伴随着大规模的施工,成本负担也变大。因此,现实中,实际情况是在既有住宅中附设不得不打消念头。
另外,即使在暂时同意负担成本的情况下附设遮壁,已经在房间的墙壁面安装有空气调节机时,也必须取下空气调节机进行重新安装。还可能产生重新安装后的空气调节机的位置变低,感觉到压迫感,同时引起不能获得舒适的空气调节的状况。根据以上的说明,实质上,实际情况是在既有住宅中附设遮壁非常困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7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在既有住宅中也能够不损失空气调节性能而容易且廉价地获得间接照明的空气调节机。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在对由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由吹出口吹出的壁挂式的室内机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照射光的光源单元。
由此,通过将壁挂式的室内机安装在房间的墙壁面,室内机成为遮壁且能够进行间接照明。因此,不需要另外在房间的墙壁面重新敷设遮断来自光源单元的光源体的光线的遮壁,只通过设置室内机就能够获得间接照明。并且,能够与现有同样将室内机设置于房间的墙壁面上部,不给居住者施加压迫感且能够实现良好的空气调节。
根据上述的结构,本发明只通过设置壁挂式的室内机就能够获得间接照明,即使是在既有住宅中也能够不损失空气调节性能而容易且廉价地获得良好的间接照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截面的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背面盖内的部件配置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图4所示的背面盖的5-5截面的图。
图6是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扬声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扬声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该实施方式1中的人体检测装置的水平方向的检测区域图。
图9是该实施方式1中的人体检测装置的垂直方向的检测区域图。
图10是从上方观看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时的立体图。
图11是设置于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上表面的光源单元的立体图。
图12是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光源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图11所示的光源单元的13-13截面的图。
图14是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图11所示的光源单元的局部顶视图。
图1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光源单元的控制的控制流程图。
图16A是表示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光源单元的控制的时序图。
图16B是表示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光源单元的控制的时序图。
图17是设置该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房间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光源单元的控制的控制流程图。
图1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光源单元的控制的时序图。
图2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光源单元的控制的时序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截面的图。
图2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光源单元的截面的图。
图23是设置该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房间的侧视图。
图24是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机的截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具有对由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由吹出口吹出的壁挂式的室内机。在室内机的上表面配置有向上照射光的光源单元。
由此,将壁挂式室内机安装在房间的墙壁面时,壁挂式室内机就成为遮壁并能够进行间接照明。也就是说,不需要在房间的墙壁面重新敷设遮断来自光源单元的光源体的光线的遮壁,只通过设置壁挂式室内机就能够获得间接照明。并且,能够与现有同样将壁挂式室内机设置于房间的墙壁面上部,不给居住者施加压迫感且能够实现良好的空气调节。
关于第2发明,在第1发明中,室内机配置有向天花板方向照射光的光源单元。
由此,从光源单元向天花板照射的光可以使室内机主体的前方或前端上部的天花板面变明亮,发挥间接照明功能。
关于第3发明,在第1发明中,室内机配置有向墙壁方向照射光的光源单元。
由此,从光源单元向设置有室内机的墙壁照射的光可以使比室内机主体更上方的墙壁变明亮,发挥间接照明功能。
关于第4发明,在第1或第2发明中,室内机在上表面具有前方侧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光源单元设置于倾斜面。
由此,从光源单元向天花板照射的光可以使室内机主体前方或前端上部的天花板面变明亮,发挥间接照明功能。
关于第5发明,在第1或第3发明中,室内机在上表面具有水平面,光源单元以后方侧向下方倾斜的方式设置于水平面。
由此,从光源单元向设置有室内机的侧面照射的光可以使比室内机更上方的侧面变明亮,发挥间接照明功能。
关于第6发明,在第1~第5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中,光源单元形成为长条状,并沿着室内机的上表面长度方向设置。
由此,可以利用光源单元对室内机的长度方向大致全部区域上方进行照射并使之变明亮。因此,可以消除只使室内机的一部分、例如主体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分的上方变明亮那样的欠缺,实现不是形式上的间接照明而是豪华且正式的间接照明。
关于第7发明,在第1~第5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中,光源单元对比室内机的主体横宽大的范围进行照射。
由此,即使居住者处于室内机的下方附近,也能够利用室内机的两侧部周围的间接光获得略微的间接照明。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发挥间接照明效果。
关于第8发明,在第4发明中,光源单元以前方侧向下方倾斜的方式设置于倾斜面。
由此,从光源单元向天花板照射的光可以使室内机前方或前端上部的天花板面变明亮。由此,可以可靠地发挥间接照明功能。另外,即使室内机的深度尺寸大,也可以实现良好的间接照明。
关于第9发明,在第1~第5发明中,光源单元包括遮光部,该遮光部将对位于光源单元的前方的室内机的上表面进行的照射遮断。
由此,可以防止来自光源单元的光对前方的室内机上表面进行照射并使该部分变明亮。特别而言,将光源单元与室内机上表面的倾斜面同样倾斜设置成前低后高的状态时,就会成为光源单元设置面更容易被光源单元照射的状态。利用第9发明的结构,能够防止倾斜设置的前低后高状态的光源单元对光源单元的前方的室内机上表面部分进行照射并使该部分变明亮。因此,能够使形成于天花板面的间接光清晰地浮现,能够实现优质的间接照明。还可以防止从光源单元的一部分向前方泄漏光,所以即使是在从正面远方观看壁挂式的室内机的情况下,也不会损害间接照明的气氛。
关于第10发明,在第1~第5发明中,光源单元包括:长条状壳体;从长条状壳体的端部向中央方向照射光的光源体;和沿着长条状壳体的长度方向对来自光源体的照射光进行导光的导光板。
由此,即使光源单元是沿着室内机的长度方向的长的部件,也能够以少的光源体对室内机主体的上方大致全部区域进行照射。并且,其照射能够利用导光板的光的扩散效果成为不均少的均匀照射,能够实现优质的间接照明。此外,利用导光板,其光能够对相比于室内机的主体横宽更宽的范围进行照射,不需要使光源单元形成为室内机主体的整个横宽的长度,就可以获得第7发明中说明的效果。
关于第11发明,在第10发明中,长条状壳体在导光板的前方侧具有壁板部。
由此,位于导光板的前方侧的壁板部成为遮断来自光源单元的光的遮光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使室内机的光源单元的前方的上表面部分变明亮。并且,能够使形成于天花板面的间接光清晰地浮现,能够实现优质的间接照明。另外,能够防止从光源单元的一部分向前方泄漏光。
关于第12发明,在第11发明中,壁板部相邻设置多个,在壁板部与相邻的壁板部之间具有空间部,在空间部配置有与光源体连接的引线。
由此,光源体的引线也作为遮光部发挥功能,从而能够提高遮断来自光源单元的光的遮光效果。还能够合理地进行配线。因此,能够同时达成遮光效果的提高和结构的合理化。
关于第13发明,在第10发明中,长条状壳体具有覆盖导光板的前方的盖。
由此,盖部也作为遮光部发挥功能,从而能够防止使室内机的光源单元的前方的上表面部分变明亮。另外,能够防止从光源单元的一部分向前方泄漏光。
关于第14发明,在第13发明中,盖形成为U字状,盖的两端部分覆盖光源体。其中,U字状包括大致U字状。
由此,能够防止来自光源单元的两个侧部、来自光源体或导光板两个侧部的光横向泄漏。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室内机的侧方部一部分地变明亮而降低间接照明效果,能够实现更加优质的间接照明。
关于第15发明,特别在第10发明中,光源体具有发光色不同的至少两种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任意地点亮、熄灭。
由此,例如可以由白色系的发光元件和暖色系的发光元件构成光源体。白天使白色系的发光元件点亮,并且夜间休息时和就寝时等使暖色系的发光元件点亮,从而能够根据各自的情景获得最合适的间接照明,能够与空气调节效果相结合而创造出更舒适的空间。
关于第16发明,特别在第15发明中,具有在规定时刻或规定时间后使空气调节运转开始的“开”定时器和在规定时刻或第1规定时间后使空气调节运转停止的“关”定时器。利用“开”定时器开始空气调节运转时点亮白色系的发光元件,在“关”定时器被设定时点亮暖色系的发光元件。
由此,可以在利用“开”定时器开始空气调节运转的起床时等,获得白色系的间接照明,在开启“关”定时器进行就寝时,获得暖色系的间接照明。其结果是,能够自动地创造出更舒适的空间,能够实现用着趁手的优良的空气调节机。
关于第17发明,在第1发明中,还包括声音输出装置和在规定时刻或第1规定时间后使空气调节运转停止的“关”定时器。在“关”定时器被设定了的情况下,从设定“关”定时器时至经过第2规定时间后降低光源单元的照度,从达到规定时刻之前或经过第1规定时间之前阶段性地降低声音输出装置的输出。光源单元的照度的降低,在降低声音输出装置的输出之前进行。
由此,在停止音乐等的再现之前,照明变暗,所以能够预先对停止音乐等的再现进行预测,使用者能够自然地进入睡眠状态。
关于第18发明,在第17发明中,从经过第2规定时间时起经过第3规定时间后,熄灭光源单元。
由此,在照明熄灭前,照明变暗,所以能够对照明的熄灭进行预测,使用者能够自然地进入睡眠状态。
关于第19发明,在第17或第18发明中,还包括在规定时刻或规定时间后使空气调节运转开始的“开”定时器。在“开”定时器被设定了的情况下,在利用“开”定时器开始空气调节运转时,点亮光源单元,并且开始声音输出装置的输出。
由此,空气调节、照明、音乐的效果相互结合,使用者能够舒适地起床。
关于第20发明,在第19发明中,从声音输出装置的输出开始时至经过第4规定时间后,停止声音输出装置的输出。
由此,使用者能够知道从设定空气调节运转的时刻等经过了多少时间。
关于第21发明,在第17发明中,还包括对是否有人进行检测的人体检测装置,声音输出装置由一对声音输出装置构成,在分别设置于室内机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的声音输出装置之间,配置人体检测装置。
由此,能够将声音输出装置等在空间上更有效地设置于室内机的内部空间,并且由左右2个声音输出装置进行立体声再现,从而能够产生在空间上有扩大的声音。
关于第22发明,在第21发明中,声音输出装置的音轴包含在人体检测装置的上下方向的检测范围中比中心靠下方的区域中。
由此,能够对处于存在人的可能性高的区域、特别是能够舒适地感觉到来自室内机的冷风和暖风的位置的人产生优质的声音。
关于第23发明,在第21或第22发明中,声音输出装置包括具有开口部的壳体和与开口部相对地设置于壳体的内部的振动板。开口部的周围被缓冲材料覆盖,缓冲材料与室内机的外壳的内表面紧贴。
由此,能够减少在室内机的外壳的内表面结露的水分从开口部侵入壳体内部。
第24发明,在第21或第22发明中,声音输出装置被开口部的前方能够透过空气的片材覆盖。
由此,能够防止包含在由吹出口吹出的空气中的水分等在振动板上结露。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其中,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对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具体的结构,包括适用了基于相同技术思想的结构的各种空气调节机。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是利用配管等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分离机型的空气调节机。在室外机中,收纳有压缩机、热交换器和减压装置等。图1~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壁挂式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整体结构。室内机1在内部具有热交换器2、送风风扇3。设置于室内机1的热交换器2与设置于室外机的压缩机、热交换器、减压装置等利用配管连接,由此构成制冷循环。另外,室内机1在上方和前方具有吸入口4,在下方具有吹出口5。从吸入口4吸入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2,与其进行热交换,从吹出口5向室内送风。在吸入口4与热交换器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通过热交换器2的空气的粉尘除去的空气过滤器6。
在空气过滤器6的前面(前方和上方),设置有将附着在空气过滤器6的表面的尘埃除去的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35。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35由沿着设置于空气过滤器6的上下端的一对引导轨道在室内机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移动的吸引喷嘴、与吸引喷嘴的下端连接的吸引管道和与吸引管道的另一端侧连接的吸引装置等构成。
指示空气过滤器6开始清扫时,吸引喷嘴沿着空气过滤器6的表面移动,并且吸引装置开始吸引。由此,附着在空气过滤器6的表面的尘埃通过吸引喷嘴、吸引管道内被吸引到吸引装置。
另外,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35也可以由能够移动地保持空气过滤器6的空气过滤器搬送装置、将附着在空气过滤器6的表面的尘埃除去的刷子和收纳刷子除去的尘埃的尘埃收纳部等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指示空气过滤器6开始清扫时,空气过滤器6相对于刷子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由此,附着在空气过滤器6的表面的尘埃被刷子扫落,被收纳到尘埃收纳部。
另外,吹出口5具有上下风向变更叶片7和左右风向变更叶片(未图示)。通过变更上下风向变更叶片7和左右风向变更叶片的位置,能够将从吹出口5向室内送风的方向变更成上下和左右。另外,在室内机1中,在其前面还设置有覆盖室内机1的前面的前面板8。前面板8构成为能够以上部的轴支承部(未图示)为中心使下方部向前上方转动并打开,空气过滤器6和控制单元9能够维护。
另外,在室内机1中,在作为吹出口5的上方的前方侧设置有下面板10。下面板10构成为能够以下部的轴支承部(未图示)为中心使上方部向前下方转动并打开。下面板10具有分别设置于两个端部的多孔部41和设置于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透过部40。另外,利用背面盖42覆盖下面板10的背面侧的大致全部。关于透过部40,难以从下面板10的前方看到内部结构,另一方面,由可以透过后述的人体检测装置44发射的红外线的树脂形成。在多孔部41设置有贯通下面板10的多个小孔。
在下面板10中、设置有多孔部41的位置的背面侧,设置有作为声音输出装置的一对扬声器单元43(参照图4和图5)。另外,在设置有透过部40的位置的背面侧,设置有后述的人体检测装置44、由显示空气调节机的运行状况的液晶或LED灯构成的显示部(未图示)和接收来自遥控器11的指示信号并传送给控制单元9的接收部(未图示)。
另外,如图3所示,将扬声器单元43设置于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35的前方。扬声器单元43设置于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35的下方。
并且,控制单元9根据通过上述接收部传达的来自遥控器11的指示,驱动设置于室外机(未图示)的压缩机(未图示)和送风风扇3等,对空气调节运转进行控制。
使用图4对下面板10的背面侧的部件配置进行说明。图4是在透视下面板10的状态下的背面盖42内的部件配置图。如图4所示,在背面盖42内具有一对扬声器单元43、对人体进行检测的人体检测装置44和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一对扬声器单元43通过引线与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电连接,利用通过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供给的电力和控制信号进行立体声再现。
向着室内机1,将左侧扬声器单元43a配置于左侧的端部,将右侧扬声器单元43b配置于右侧的端部。将人体检测装置44配置于左侧扬声器单元43a与右侧扬声器单元43b之间。将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配置于人体检测装置44与任一个扬声器单元43(在图4的情况下,是左侧扬声器单元43a)之间。
如图4所示,扬声器单元43的下方由背面盖42的下壁42a覆盖。另外,扬声器单元43的上方和侧方由设置于背面盖42的大致コ字状(大致U字状)的分隔壁42b覆盖。也就是说,关于扬声器单元43,利用下面板10覆盖前方,利用背面盖42覆盖后方,利用下壁42a覆盖下方,利用分隔壁42b覆盖上方和侧方。而且,连接扬声器单元43和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的引线沿着分隔壁42b的外侧(没有设置扬声器单元43的一侧)进行布线。
使用图5~图7对扬声器单元43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图4中的5-5截面的图。图6和图7是扬声器单元43的立体图。
扬声器单元43在大致长方体的壳体50中具有扬声器主体(未图示),该扬声器主体在内部具有振动板、与振动板连接的线圈和设置于线圈的周围的磁铁。壳体50具有从两个侧面分别突出的凸缘部50b,扬声器单元43通过凸缘部50b被螺丝固定于背面盖42上。在壳体50的前表面,与振动板相对设置有开口部50a。
将来自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的电力供给线圈时,与设置于线圈周围的磁铁的磁力发生反应,使振动板振动。该振动进一步使空气振动,使空气压力发生变化,通过开口部50a、多孔部41,变成声音而使人可以听到。
在壳体50的前表面,以覆盖开口部50a的周围的方式,设置有聚乙烯泡沫等的缓冲材料50c。而且,缓冲材料50c的前表面与下面板10的内表面紧贴(参照图5)。
另外,如图7所示,利用透过空气的片材50d覆盖开口部50a的前表面。关于该片材50d,优选空气的透过性比水的透过性高。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扬声器单元43设置于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35的前方且下方、或前方、或下方,所以不受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35的驱动声音(吸引装置的吸引声音和空气过滤器6移动的声音)的影响。由此,能够将优质的声音发送给使用者。
另外,通过将左侧扬声器单元43a和右侧扬声器单元43b分别设置于室内机1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并在其间配置人体检测装置44,不使室内机1大型化就能够使左右一对扬声器单元之间的距离变大。由此,在立体声再现时,能够产生空间上有扩大的声音。
另外,扬声器单元43将扬声器主体收纳在覆盖开口部50a以外的壳体50内。利用下面板10、背面盖42、下壁42a和分隔壁42b覆盖壳体50的周围。由此,不会向不必要的方向泄漏声音,从而能够向使用者发送优质的声音。
另外,将扬声器单元43紧贴固定于背面盖42上,另一方面,隔着缓冲材料50c只与下面板10接触,所以能够防止扬声器单元43的振动体的振动传递给下面板10。由此,能够防止从下面板10产生异常噪声(颤音)。
另外,连接扬声器单元43和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的引线沿着分隔壁42b的外侧进行配线,所以能够防止扬声器单元43的振动体的振动传递给引线。由此,能够防止从引线产生异常噪声(颤音)。
另外,空气调节机的供冷运转时,从吹出口5吹出的冷空气与下面板10的表面接触时,有时会在下面板10的内表面发生结露。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缓冲材料50c覆盖开口部50a的周围,所以能够减少在下面板10的内表面结露的水分从开口部50a向壳体50内部侵入。
另外,通过利用透过空气的片材50d覆盖开口部50a的前方,即使包含在由吹出口5吹出的空气中的水分等从多孔部41的多个小孔浸入,也能够防止从开口部50a向壳体50内部侵入。因此,能够防止包含在空气中的水分等在振动板上结露。
另外,可以将片材50d设置为覆盖下面板10的多孔部41的背面侧,优选覆盖开口部50a的前方。以下,对该理由进行说明。设置有扬声器单元43的空气调节机,与音乐再现的专用设备(音响设备)相比,是在输送时和设置时进行杂乱地操作的可能性高的空气调节机。因此,也可以设想是由于因输送时和设置时的振动等而使缓冲材料与下面板10的内表面的紧贴性变弱。缓冲材料与下面板10的内表面的紧贴性变弱时,就存在从那里浸入水分等的可能性。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该结构也能够防止水分浸入壳体50内部。
如图4所示,人体检测装置44由多个(例如,三个)传感器单元44a、44b、44c构成。并且,各传感器单元44a、44b、44c的传感器元件由对从人体放射的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热释电元件型的红外线传感器构成。利用各传感器单元44a、44b、44c的传感器元件检测的红外线量的变化对检测区域是否有人进行检测,控制单元9根据其红外线量的变化,依据输出的脉冲信号对是否有人进行判定。
并且,由于传感器单元44a、44b、44c相对于室内机1的背面(垂直面)倾斜设置,所以能够对室内机1的前方下方的应该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进行检测。
更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能够进行a~g的多个区域的人体检测。例如,传感器单元44a构成为能够对区域a、区域b、区域c、区域d进行检测,传感器单元44b构成为能够对区域b、区域c、区域e、区域f进行检测,传感器单元44c构成为能够对区域c、区域d、区域f、区域g进行检测。利用这样的结构,在利用传感器单元44a和传感器单元44b检测到人体而利用传感器单元44c没有检测到人体的情况下,就可以判定人(使用者)处于区域b。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使用人体检测装置44能够检测的区域设定为七个,但不限定于此。
另外,如图9所示,人体检测装置44构成为能够在垂直方向的角度(俯角、从水平线向下方测定的角度)α例如为约15度~约80度的区域内对人体进行检测。室内机1的安装位置(高度方向)标准上约为2m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在地面的距室内机1的距离中,从约0.35m至约7.5m的区域成为能够检测的区域。
另一方面,扬声器单元43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室内机1的背面(垂直面)平行设置。具体而言,如图8中的点划线所示,以左侧扬声器单元43a、右侧扬声器单元43b的音轴分别大致平行,且从室内机1向着正面的方式设置扬声器单元43。其中,所谓音轴,是声音传播的区域的中心轴,通常是振动板的振动方向。
另外,以在垂直方向上,使音轴包含在图9中的斜线区域所示的区域内的方式,相对室内机1的背面(垂直面)倾斜设置扬声器单元43。具体而言,设置扬声器单元43的音轴使其包含在人体检测装置的上下方向的检测范围中、比中心靠下方的区域内。并且,优选根据距室内机1的距离,在区分为近距离区域(区域a)、中距离区域(区域b~d)、远距离区域(区域e~g)的3个区域的情况下,人体检测装置44的检测范围以包含在近距离区域中远处的大概一半的区域与中距离区域中近处的大概一半的区域合计的区域中的方式设置。另外,更优选设置人体检测装置44的检测范围使其包含在近距离区域与中距离区域相接的面内。
据此,能够从扬声器单元43向积极地倾听从室内机1发生的音乐等的可能性高的、坐在近距离区域(区域a)的使用者和躺倒的使用者的头部发送音乐等。由此,能够向使用者发送优质的音乐等。其中,近距离区域是人存在的可能性高的区域,特别而言,也是可以舒适地感受来自室内机1的冷风和暖风的区域。
关于空气调节机,根据其供冷能力和供暖能力,具有最适合于设置的房间的大小。根据人体检测装置44的检测范围,通过设定扬声器单元43的设置角度,对于供冷能力和供暖能力不同的各种机型,能够成为向使用者发送最合适的音乐等的结构。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人体检测装置44由三个传感器单元44a、44b、44c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省略中央的传感器单元44a,由二个传感器单元44b、44c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单元44b构成为能够对将区域b和区域e合并的区域与将区域c和区域f合并的区域进行检测。另外,传感器单元44c构成为能够对将区域c和区域f合并的区域与将区域d和区域g合并的区域进行检测。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以使扬声器单元43的音轴包含在区域b~d内的方式设置扬声器单元43。
在以上那样的结构的空气调节机中,控制单元9根据由人体检测装置44输出的信号,对在将检测范围分割成多个的区域内是否有人进行判断。例如,如果利用人体检测装置44在规定的检测时间(例如,2分钟)内检测到人体的次数比规定的次数多,则判断为存在人,如果比规定的次数少,则判断为不存在人。
另外,控制单元9也可以根据由人体检测装置44输出的信号,对人体的活动量(活动)的大小进行判断。其中,判断活动量为“大”时,就意味着人体的活动剧烈的状态。判断活动量为“小”时,就意味着人体的活动是安静的状态。也可以根据利用人体检测装置44在规定的检测时间(例如,2分钟)内检测到人体的次数,对活动量进行三阶段判断,检测到人体的次数比规定的次数X少时,判断活动量为“小”,检测到人体的次数比规定的次数Y多时,判断活动量为“大”(规定的次数X<规定的次数Y)。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可以根据人存在的区域,调整上下风向变更叶片7和左右风向变更叶片的方向。例如,在判定为人存在的区域为空气调节区域并且人存在的区域为1个时,以向处于其空气调节区域的人的上半身分配气流的方式,固定上下风向变更叶片7和左右风向变更叶片。另外,在人存在的场所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对多个空气调节区域的每1个进行空气调节。对1个空气调节区域进行空气调节的时间因活动量不同而不同,可以对活动量大的区域进行较长地空气调节,对活动量小的区域进行较少地空气调节,进行与使用者的体感温度适合的空气调节。
另外,室内机1与空气调节区域离得越远,设定送风风扇3的转速越高。原因是室内机1与空气调节区域离得越远,气流的到达性越差。并且,以使空气调节区域内的室内温度成为由遥控器11设定的基准室内设定温度的方式,对压缩机和减压装置等的制冷循环结构部件进行控制,由此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运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根据人存在的区域,调整左侧扬声器单元43a、右侧扬声器单元43b的输出(音量)的均衡。更具体而言,从室内机1看,判断为在右侧区域(区域b、e)存在人时,使右侧扬声器单元43b的输出(音量)比左侧扬声器单元43a大。或者,从室内机1看,判断为在左侧区域(区域d、g)存在人时,使左侧扬声器单元43a的输出(音量)比右侧扬声器单元43b大。
由此,即使是在使用者没有处于室内机1的正面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使用者进行左右均衡的优良的立体声再现。
而且,关于该壁挂式空气调节机,如图3、图10所示,还在其室内机1上表面的前方部分形成越向前方越位于下方的前低后高状的倾斜面12。在倾斜面12上设置用于进行间接照明的光源单元14。
如图10所示,光源单元14形成为长条状,以位于室内机1的上表面长度方向大致全部区域内的方式设置。更详细而言,优选将光源单元14遍及上方的吸入口4的开口的大致全部宽度地配置。
图11~图14表示光源单元14。如图12所示,光源单元14具有位于光源单元14的两个侧部的光源体15和使来自光源体15的光发生扩散并使其自身成为光源的导光板16。将光源体15和导光板16保持在长条状壳体17中并单元化。
长条状壳体17由支承光源体15和导光板16的支承基座18与固定光源体15和导光板16的盖19构成。安装盖19使其从导光板16和光源体15的上方盖住支承基座18。导光板16和支承基座18在长度方向上分别由2个部件构成。2块导光板16分别在平面(与设置有光源体15的面垂直的面)上实施了微细加工。
如图14所示,光源体15例如由以LED构成的发光元件20和安装该发光元件的以印制电路板构成的光源体基板21构成。如图11、图12所示,光源体15位于光源单元14的两个侧部。并且,以各自的发光元件20相对且向着中心方向相互照射光的方式配置。
将导光板16和发光元件20设定0.2mm以上0.8mm以下的间隙而配置。据此,能够兼具防止因导光板16和发光元件20接触而导致的发光元件的破损与防止从发光元件20漏光(在来自发光元件20的光中发生不向导光板16入射的光)。
并且,发光元件20由发光色不同的至少两种发光元件20a、20b构成。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20由两种发光元件构成,一方的发光元件20a进行白色系的发光,另一方的发光元件20b进行暖色系的发光。更详细而言,优选发光元件20a的色温度为6020~7040K,发光元件20b的色温度为3220~3710K。
另外,将2块导光板16各自的一个端面与发光元件20a、20b相对且另一个端面相互对接而配置。由此,来自发光元件20a或者20b的光被扩散,使长条状的细长的光源单元14的全部区域成为发光状态,向天花板面照射光。此时,导光板16以导光板16为中心向周围扩散放射光,能够对至少比室内机的横宽更宽的范围的天花板进行照射。也就是说,2块导光板16分别使从设置有光源体15的一侧的端面入射的光变成在导光板16的内表面全反射时的光的反射角度并从平面出射。由此,2块导光板16进行面发光。另外,如图11中箭头B所示,从导光板16出射的光的中心轴成为从平面的垂直方向向设置有光源体15的侧面倾斜的方向。
另外,将2块导光板16设定0.7mm以上1.3mm以下的间隙且相互对接而配置。据此,能够兼具防止2块导光板16因热膨胀而在长度方向上伸长并相互冲突而导致的导光板16的变形和不容易使对接部位的间隙变醒目。由此,即使将导光板16分割成2个,也能够实现不均少的均匀面发光。
另外,在长条状壳体17的支承基座18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壁板部22a、22b、22c、22d(参照图13)。在由位于后方侧的一对壁板部22a、22b构成的凹部23中嵌合安装有导光板16。另外,与光源体15的发光元件20连接的引线25贯穿由位于前方侧的一对壁板部22c、22d构成的空间部24(参照图13)。将引线25引出至设置于两个支承基座18中的一个端部的引线引出部26(参照图12)。引线25构成为和来自另一个光源体15的发光元件20的引线(未图示)一起与控制单元9连接并提供电力。
也就是说,在支承基座18的前方侧设置有多个(多重)壁板部。更具体而言,在支承基座18的前方侧设置壁板部22b,再与壁板部22b相邻设置壁板部22c。另外,与壁板部22c相邻设置壁板部22d。并且,支承基座18在壁板部22c与壁板部22d之间具有用于收纳引线25的空间部24。
另外,如图12所示,长条状壳体17的盖19形成为将与导光板16的上表面相对的部分切除的形状的大致コ字状(大致U字状)。在盖19上,在其两端部分设置有覆盖光源体15的外表面侧的侧面盖部27。如图13所示,盖19的前方由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为大致圆弧状的平板形成。另一方面,位于其平板的后方、即盖19的导光板16的前端面侧的部分阶梯状地隆起并形成盖壁板部28。盖壁板部28的上端位于比前低后高状地设置的导光板16的后方端X靠上方,发挥遮断向前方水平方向的光的遮光部的功能。并且在盖壁板部28的下端多个位置形成卡合爪片29。卡合爪片29与在各支承基座18的壁板部22b与壁板部22c之间形成的卡合孔30嵌合、弹性固定,连结保持支承基座18。使这些结构成为一体,构成长条状壳体17。
关于如上那样构成的光源单元14,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其导光板16以沿着室内机1上表面的倾斜面12成为前低后高状态的方式倾斜设置。其中,该光源单元14的设置并不限于前低后高状态的倾斜设置,例如也可以是大致水平状态和前高后低倾斜设置等。
而且,利用设置于图1所示的遥控器11的、作为“打开”、“关闭”光源单元的开关的照明开关31,能够打开、关闭光源单元14的通电电路。另外,通过对设置于遥控器11的运转开关32进行打开操作、或对设置于遥控器11的以在规定时刻或规定时间后开始空气调节运转的方式指示的“开”定时器开关33进行操作,能够在该指示的时间使光源单元点亮。
另外,通过对设置于同一遥控器11的“关”定时器开关34进行操作,能够在规定时刻或停止运转的规定时间之前使光源单元点亮,在规定时间之后熄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光源单元14的发光元件20具有白色系和暖色系二种。对运转开关32或者“开”定时器开关33进行操作时,点亮白色系的发光元件20a。对“关”定时器开关34进行操作时,点亮暖色系的发光元件20b。
以下,对如上那样构成的空气调节机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该空气调节机与通常的空气调节机同样通过利用运转开关32的开/关指示、利用“开”定时器开关33或“关”定时器开关34的操作的指示进行与各自的指示相对应的空气调节运转。
而且,在空气调节机中,在室内机1的前表面设置有扬声器单元43。由此,打开运转开关32开始通常的空气调节运转、或者对“开”定时器开关33或“关”定时器开关34进行操作而进行定时运转时,能够输出音乐和声音。输出的音乐等可以预先保存在设置于控制单元9和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的存储器内,也可以是保存在通过设置于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存在于空气调节机以外的音乐再现装置(数字音频再现器)等中的音乐等。
利用设置于遥控器11的、作为“打开”、“关闭”扬声器单元43的开关的扬声器开关实施该音乐等的再现。打开扬声器开关时,能够实施音乐再现等,关闭时,能够只进行没有音乐再现的空气调节运转。即,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要求选择是否再现音乐。
另外,该空气调节机在其室内机1的上表面设置有光源单元14,所以打开运转开关32开始通常的空气调节运转、或者对“开”定时器开关33或“关”定时器开关34进行操作进行定时运转时,能够进行间接照明。
关于该间接照明,打开照明开关31而闭合其供电电路时,能够实施,关闭时,能够只进行没有间接照明的空气调节运转。即,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要求选择是否进行间接照明。
在打开照明开关31的状态下打开运转开关32时,可以与空气调节运转一起点亮光源单元14的发光元件20,进行间接照明。
另外,在打开照明开关31的状态下对“开”定时器开关33或“关”定时器开关34进行操作而进行定时运转时,可以根据其定时运转内容点亮光源单元14的发光元件20,进行间接照明。
以下,使用图15的控制流程图对进行定时运转时的光源单元14的点亮控制进行说明。
在图15中,控制单元9首先对是否有运转指示进行确认(步骤S1)。
有运转指示时(步骤S1的Y),对其运转指示是利用打开运转开关32的通常运转指示、还是利用“开”定时器开关33或“关”定时器开关34中的任一个的操作的定时运转指示进行判定(步骤S2)。
如果是定时运转指示(步骤S2的定时运转),则对其是否是定时运转“开”的指示进行确认(步骤S3)。
如果是定时运转“开”的指示(步骤S3的Y),对是否到达定时时刻进行确认(步骤S4),在到达的时刻开始空气调节运转(步骤S5)。然后,打开照明开关31,并对是否有照明点亮指示进行确认(步骤S6),如果有照明点亮指示(步骤S6的Y),则点亮白色系的发光元件20a(步骤S7),进行间接照明。
另一方面,定时运转指示为定时运转“关”时(步骤S3的N),打开照明开关31,并对是否有照明点亮指示进行确认(步骤S9),如果有照明点亮指示(步骤S9的Y),则点亮暖色系的发光元件20b(步骤S10),进行间接照明。然后,经过规定时间、例如到达使用者入睡程度的时间时(步骤S11的Y),熄灭发光元件20b(步骤S12),停止间接照明。之后,到达“关”定时器设定时刻时,停止空气调节运转(步骤S14)。
另外,在是否是定时运转指示的判定(步骤S2)中,如果不是定时运转指示而是通常运转指示(步骤S2的通常运转),按其原样开始空气调节运转(步骤S5)。然后,打开照明开关31,并对是否有照明点亮指示进行确认(步骤S6),如果有照明点亮指示(步骤S6的Y),则点亮白色系的发光元件20a(步骤S7),进行间接照明。
图16A和B是表示利用光源单元14的间接照明例子的时序图,以下,使用该图对利用上述控制的空气调节运转的状况和发光元件20的点亮状况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6A所示,在对“开”定时器进行操作并将预约时刻设定为t5时,在作为t5的规定时间之前的t5a开始预备运转。到达预约时刻t5时,开始空气调节运转,同时点亮白色系的发光元件20a,开始间接照明。其中,所谓预备运转是指,为了在预约时刻使室温成为由遥控器11设定的温度,提前开始空气调节运转的运转。
另一方面,图16B表示在空气调节运转中对“关”定时器进行操作,并设定为在时刻t15空气调节运转停止的情况。此时,与设定“关”定时器一起进行白色系的发光元件20a熄灭等,点亮暖色系的发光元件20b,进行暖色系的间接照明。然后,从设定“关”定时器的时刻t12至经过规定时间的时刻t13熄灭进行该间接照明的暖色系的发光元件20b,间接照明停止。之后,到达“关”定时时刻t15时,也停止空气调节运转。其中,在该例子中,在熄灭发光元件20b的规定时间之前、例如数十秒前,使发光元件20b的明亮度成为最小(t15a),到达时刻t13时,控制发光元件20b,使其熄灭。
对于如上那样构成的空气调节机,接着对作为附设间接照明的空气调节机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空气调节机在室内机1上表面具有光源单元14,所以室内机1本身成为遮壁并能够进行利用光源单元14的间接照明。
即,使用者只是将该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安装在房间的墙壁面,就能够与空气调节一起进行间接照明。因此,不需要在房间的墙壁面重新敷设遮壁并附设照明装置,即使是在既有住宅中也能够容易且廉价地实现间接照明。
还能够在房间的墙壁面不设置遮壁而安装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因此,与现有一样,能够将室内机1安装在房间的墙壁面的上部,不会因设置位置变低、给使用者施加压迫感且气流达不到远处等而使空气调节性能降低,能够实现舒适的空气调节。
特别而言,如图17所示,通过将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设置于房间的侧面中、天花板附近,能够可靠地使室内机1的前端上方或前方上方的天花板面变明亮。
另外,光源单元14形成为长条状,沿着室内机1的上表面长度方向设置,所以能够利用光源单元14对室内机1的长度方向大致全部区域上方进行照射并使之变明亮。
即,在壁挂式的室内机中附设间接照明用的照明单元时,可以考虑在室内机1的一部分、例如主体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分附设间接照明用的照明单元。在这样的方式中,存在只使室内机1的一端部分的上方变明亮那样的非均衡性和产生缺陷这样的问题点。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中,可以解决该问题点,使室内机1的上方大致全部区域变明亮,实现不是形式上的间接照明而是豪华且正式的间接照明。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光源单元14设置于室内机1上表面的倾斜面12并与该倾斜面12同样倾斜成前低后高状态,所以能够可靠地使室内机1的前端上方或前方上方的天花板面变明亮。即,通过使成为光源单元14的光源的导光板16前低后高地倾斜,可以对室内机1的前端上方或前方上方的天花板面进行照射并可靠地发挥间接照明功能。因此,即使壁挂式的室内机1的深度尺寸大时,也能够实现良好的间接照明。
此外,来自发光元件20的光利用导光板16被扩散,所以光源单元14能够对相比于室内机1的主体横宽更宽的范围进行照射。因此,即使使用者处于壁挂式的室内机1的下方附近,也能够通过利用因室内机1的两个侧部照射和光源单元14的倾斜设置而产生的前部照射所形成的室内机1周围的间接光,获得略微的间接照明。因此,可以更有效且可靠地实现间接照明效果。
设定天花板高度为2.0m左右的房间中的标准的设置状态,室内机1与天花板面之间的间隔为100mm时,在光源单元14的正上方(例如,距设置有室内机1的墙壁面的距离为200mm的位置)的天花板面,成为150lux左右的照度。并且,即使是在室内机1的前方(例如,距设置有室内机1的墙壁面的距离为350mm的位置)的天花板面,也能够确保50lux以上的照度。另外,即使是在比室内机1的主体横宽更向外侧(例如,从室内机1的中心向左右400mm的位置)的天花板面,也能够确保50lux以上的照度。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室内机1的前面和侧面的上部,与光源单元14的正上方相比,也能够确保约1/3以上的照度(lux值)。
另外,安装在室内机1的上表面的光源单元14由长条状壳体17、从长条状壳体17的两个端部向中央方向照射光的光源体15和沿着长条状壳体17的长度方向对光源体15的照射光进行导光的导光板16构成,所以能够降低光源单元14自身的高度。因此,即使是在从正面远方观看壁挂式的室内机1的情况下,也不会损害间接照明的气氛。
而且,通过使导光板16和光源体15支承在成为长条状壳体17的支承基座18上并安装盖19使其从导光板16和光源体15的上方盖住支承基座18,可以使光源单元14单元化。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导光板16和光源体15,使其单元化地安装于室内机1。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光源单元14的安装。
另外,光源单元14在保持导光板16的长条状壳体17的两个端部具有光源体15。光源体15的发光元件20以相互相对的方式向中央方向照射光,该光利用导光板16被扩散。由此,即使光源单元14是沿着室内机1的长度方向的长的形状,也能够以少量的发光元件20对室内机1的上方大致全部区域进行照射。
另外,利用光源单元14的光的照射能够通过利用导光板16的光的扩散效果,使不均变少而均匀化,能够实现优质的间接照明。
此外,如上所述,利用导光板16可以在比室内机1的主体横宽更宽的范围内照射来自光源单元14的光。因此,即使没有将光源单元14形成为室内机1的整体横宽的长度,也能够在比室内机1的主体横宽更宽的范围内照射光。
另一方面,具有光源单元14的室内机1成为比光源单元14更前方部分倾斜成前低后高状态的结构,所以存在利用来自光源单元14的导光板16的光对室内机1上表面的倾斜面12前部进行微明照射的可能性。特别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单元14自身也倾斜设置成前低后高状态,所以容易对室内机1上表面的倾斜面12前部进行微明照射。室内机1的前部上表面变得微明时,利用光源单元14照射的天花板面的明亮度变模糊。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源单元14的前方部分设置有遮断从导光板16向前方放射的光的遮光部、即多重壁板部22、引线25、盖19和盖壁板部28,所以可以实现优质的间接照明。
即,设置于长条状壳体17的支承基座18的前部的多重壁板部22b、22c、22d遮断从导光板16的前端面向室内机1的前方上表面放射的光,防止光源单元14的前方的室内机1上表面部分变微明。
另外,设置于由多重壁板部22b、22c、22d中的前部的壁板部22c、22d形成的空间部24的引线25也遮断从导光板16的前端面向前方放射的光。利用引线25的光的遮断与利用壁板部22b、22c、22d的遮断效果结合,可以更加可靠地遮断从导光板16的前端面向室内机1的前方上表面放射的光。并且,引线25能够利用在多重壁板部22c、22d之间形成的空间部24引出并进行配线,实现结构的合理化。
另外,光源单元14的盖19也覆盖导光板16的前方并遮断从导光板16的前端面向室内机1的前方上表面放射的光。由此,能够防止光源单元14的前方的室内机1上表面部分变微明。另外,能够防止从光源单元14的一部分向前方泄漏光。
特别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单元14自身倾斜设置成前低后高状态,所以存在从导光板16的特别是从上表面放射的光的一部分微明地照射光源单元14的前方的室内机1上表面部分的可能性,但该光也被设置于盖19的盖壁板部28遮断。由此,能够防止光源单元14的前方的室内机1上表面部分变微明。即,将设置于覆盖导光板16的前方部的盖19的盖壁板部28配置到比导光板16的后端部X更高的位置,所以能够遮断从导光板16上表面向前方的光,防止光源单元14的前方的室内机1上表面部分变微明。
这样,由壁板部22、引线25、盖19和盖壁板部28中的至少1个构成的遮光部遮断来自设置成前低后高状态的光源单元14的光。由此,可以对光源单元14的前方的室内机1上表面部分进行照射,防止该部分变微明。其结果是,可以使形成于天花板面的间接光清晰地浮现,实现优质的间接照明。
其中,通过具备成为遮光部的壁板部22、引线25、盖19和盖壁板部28的全部,能够提高遮光效果,但不需要全部。只要至少具有位于导光板16的前端面的壁板部22b作为遮光部,就可以获得所希望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遮光,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在构成光源单元14的长条状壳体17的盖19上,在其两端部分设置有覆盖光源体15的侧面盖部27。因此,能够防止来自在光源单元14的两个侧部具有的光源体15的发光元件20的光或来自导光板16两侧部的光横向泄漏。由此,能够防止室内机1的侧方部一部分变明亮而降低间接照明效果,实现更加优质的间接照明。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14,如在上述的控制例中说明的那样,设定“开”定时器时点亮白色系的发光元件20a而进行间接照明,设定“关”定时器时点亮暖色系的发光元件20b而进行间接照明。因此,在设定“开”定时器而开始空气调节运转的如起床时那样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接近于太阳光的白色系的间接照明,容易变清醒,同时创造出活跃的气氛。并且,在设定“关”定时器的夜间的休息时和就寝时等,能够点亮暖色系的光源体而进行间接照明,给予安静,同时创造出容易入睡的气氛。即,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生活情景实现最合适的间接照明,能够与空气调节效果相互结合而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空间。
并且,白色系、暖色系的照明切换与“开”定时器和“关”定时器连动而自动地进行,也是用着趁手的。
另外,利用光源单元14的间接照明能够利用照明开关31在有间接照明或无间接照明中任意地选择,根据要求分开使用,所以更加良好,用着趁手。
以上,使用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必须考虑到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只是例示,是没有限制的。
例如,关于成为遮光部的壁板部22、引线25、盖19、盖壁板部28,通过具有其全部能够提高遮光效果,但如上所述,不一定需要其全部。只要至少具有位于导光板16的前端面的壁板部22b作为遮光部就可以。
另外,成为光源单元14的遮光部的壁板部22也可以不是多重,可以是与导光板16的前端部相对的一个壁板部22b。另外,引线25也不一定需要在导光板16的前方进行配线。
另外,关于隆起设置于盖19的盖壁板部28,如果不将光源单元14、即导光板16倾斜设置成前低后高状,也不一定需要。
另外,间接照明的照明颜色不只是白色系和暖色系的二种颜色,可以在从暖色系至白色系之间进行多阶段地切换,间接照明也可以不设置照明开关31,而是在空气调节运转时一直进行间接照明。
另外,也可以存在利用照明开关31的操作与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没有关系地使光源单元14点亮或熄灭的情况。
(实施方式2)
以与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不同的方面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进行说明。
作为预先保存在设置于控制单元9和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的存储器内的音乐,例如,有象征清醒的曲调、与象征清醒的曲调相比速度慢的象征放松的曲调、与象征放松的曲调相比速度更慢的象征就寝前的曲调的3种曲调。
另外,在打开扬声器开关的状态下,对“开”定时器开关33或“关”定时器开关34进行操作而进行定时运转时,能够根据其定时运转内容从扬声器单元43输出音乐和声音。
另外,空气调节机在室内机1的上表面设置有光源单元14,所以打开运转开关32而开始通常的空气调节运转、或者对“开”定时器开关33或“关”定时器开关34进行操作而进行定时运转时,能够进行间接照明。
关于该间接照明,打开照明开关31而闭合其供电电路时,能够实施,关闭时,能够只进行没有间接照明的空气调节运转。即,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要求选择是否进行间接照明。
在打开照明开关31的状态下打开运转开关32时,与空气调节运转一起点亮光源单元14的发光元件20,进行间接照明。
另外,在打开照明开关31的状态下,对“开”定时器开关33或“关”定时器开关34进行操作而进行定时运转时,能够根据其定时运转内容点亮光源单元14的发光元件20,进行间接照明。
以下,使用图18的控制流程图对进行该定时运转时的光源单元14的点亮控制进行说明。
在图18中,控制单元9首先对是否有运转指示进行确认(步骤S21)。
有运转指示时(步骤S21的Y),对运转指示是利用运转开关32打开的通常运转指示、还是利用“开”定时器开关33或“关”定时器开关34中任一个的操作的定时运转指示进行判定(步骤S22)。
如果是定时运转指示(步骤S22的定时运转),则对其是否是定时运转“开”指示进行确认(步骤S23)。
如果是定时运转“开”指示(步骤S23的Y),则对是否到达定时时刻进行确认(步骤S24),在到达的时刻开始空气调节运转(步骤S25)。然后,打开照明开关31,并对是否有照明点亮指示进行确认(步骤S26),如果有照明点亮指示(步骤S26的Y),则点亮白色系的发光元件20a(步骤S27),进行间接照明。
接着,打开扬声器开关,并对是否有音乐和声音的输出指示进行确认(步骤S28),如果有输出指示(步骤S28的Y),则进行音乐和声音的再现,并进行从扬声器单元43的输出(步骤S29)。然后,经过规定时间(本发明中的第4规定时间)、例如使用者完全清醒并从寝具上起来的程度的时间时(步骤30的Y),停止从扬声器单元43的输出,并停止音乐和声音的再现(步骤S31)。
其中,可以利用遥控器11任意地设定直至停止输出的规定时间。由此,能够根据使用者起床后想在寝具内放松至什么程度,对直至音乐等停止的时间进行变更,所以便利性提高。
另外,利用“开”定时器的运转指示(步骤S23的Y)时,优选输出的音乐等不是通过设置于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声源,而是预先保存在设置于控制单元9和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的存储器内。据此,不接通音乐再现装置等的电源时,也能够可靠地再现音乐等,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在是否有定时运转指示的判定(步骤S22)中,如果不是定时运转指示而是通常运转指示(步骤S22的通常运转),则按其原样开始空气调节运转(步骤S25)。另外,打开照明开关31,并对是否有照明点亮指示进行确认(步骤S26),如果有照明点亮指示(步骤S26的Y),则点亮白色系的发光元件20a(步骤S27),进行间接照明。
另一方面,定时运转指示不是定时运转“开”时(步骤S23的N),对是否是定时运转“关”指示进行确认(步骤S41),如果是定时运转“关”指示(步骤S41的Y),则打开照明开关31,并对是否有照明点亮指示进行确认(步骤S42)。
如果有照明点亮指示(步骤S42的Y),则点亮暖色系的发光元件20b(步骤S43),进行间接照明。然后,经过规定时间(本发明中的第2规定时间)、例如使用者达到睡眠的程度的时间时(步骤44的Y),减少发光元件20b的明亮度(步骤S45)。例如,使发光元件20b变暗至最小的明亮度。之后,再经过规定时间(本发明中的第3规定时间)、例如30秒的时间时(步骤46的Y),熄灭发光元件20b(步骤S47)。
另外,对是否到达定时时刻的规定时间之前进行判定(步骤S48)。其中,所谓定时时刻,是到达“关”定时器设定时刻、或从“关”定时器设定时刻经过规定时间(本发明中的第1规定时间)并停止空气调节运转的时刻。另外,步骤S48中的规定时间例如约为30秒。如果在定时时刻的规定时间之前到达(步骤S48的Y),则从扬声器单元43输出的音量降低。
之后,到达“关”定时器设定时刻、或从“关”定时器设定时刻经过规定时间、即到达定时时刻时(步骤S50的Y),停止从停止扬声器单元43的输出,停止音乐和声音的再现(步骤S51),并且停止空气调节运转(步骤S52)。
图19、图20是表示利用光源单元14的间接照明例子的时序图,以下,使用该图对利用上述控制的空气调节运转的状况和发光元件20的点亮状况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9所示,对“开”定时器进行操作并将预约时刻设定在t2时,在作为t2的规定时间之前的t2a开始预备运转,到达预约时刻t2时,开始空气调节运转,并且点亮白色系的发光元件20a,开始间接照明。其中,所谓预备运转是指,为了在预约时刻使室温成为由遥控器11设定的温度,提前开始空气调节运转。另外,到达预约时刻t2时,从扬声器单元43输出音乐等。然后,从t2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从扬声器单元43的音乐等的输出。
另一方面,如图20所示,在空气调节运转中对“关”定时器进行操作并设定为在时刻t16停止空气调节运转的情况下,与设定“关”定时器一起进行白色系的发光元件20a熄灭等,点亮暖色系的发光元件20b,进行暖色系的间接照明。然后,在从设定“关”定时器的时刻t12经过第2规定时间后的时刻t13,减少进行该间接照明的暖色系的发光元件20b的明亮度。另外,在经过第3规定时间后的时刻t14熄灭发光元件20b,停止间接照明。
之后,在“关”定时时刻t16的规定时间之前,降低从扬声器单元43输出的音量(t15),到达“关”定时时刻t16时,停止音乐等的再现。到达“关”定时时刻t16时,也停止空气调节运转。
其中,从扬声器单元43输出的曲调也可以根据利用定时运转指示的空气调节运转的开始时刻和停止时刻,从预先保存在设置于控制单元9和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的存储器内的曲调中自动地选择。例如,如果空气调节运转的开始时刻和停止时刻是早晨的时间段(例如,由遥控器11设定的时刻为从上午4点至上午10点),就再现象征清醒的曲调。另外,如果空气调节运转的开始时刻和停止时刻是白天的时间段(例如,由遥控器11设定的时刻为从上午10点至下午8点),就再现象征放松的曲调。如果空气调节运转的开始时刻和停止时刻是晚上的时间段(例如,由遥控器11设定的时刻为从下午8点至上午4点),就可以再现象征就寝前的曲调。据此,由于自动地选择与状况适合的曲调,不需要使用者选择再现的曲调,所以便利性提高。
另外,也可以在空气调节运转的开始时刻和停止时刻,加上照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自动地选择预先保存在存储器内的曲调。例如,在空气调节运转的开始时刻和停止时刻为白天的时间段而照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也低、即判定室内机1的周围是暗的情况下,可以再现象征清醒的曲调。据此,可以自动地选择与状况适合的曲调,所以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来自遥控器11的指示不是定时器停止指示而是通常的停止指示时,优选停止空气调节运转,同时熄灭发光元件20b,停止间接照明,进一步也停止从扬声器单元43的输出。据此,使用者想停止照明和音乐等的再现时,能够只按下遥控器11的运转开关(成为关),所以使用者不会迷惑于操作方法,能够直观地进行操作。
另外,优选通过对设置于遥控器11的音量按钮进行操作能够变更从扬声器单元43输出的音量。另外,在关闭扬声器开关的状态下,对设置于遥控器11的音量按钮进行操作时,优选在规定时间从扬声器单元43再现预先保存在设置于控制单元9和声音输出装置基板45的存储器内的1个曲调。据此,使用者能够对设定的音量是什么程度的音量进行试听。因此,能够在“开”定时运转的状态下,防止从扬声器单元43再现音乐等的音量出乎意料地过大或过小。
另外,也可以将从扬声器单元43输出的音量设定为随着送风风扇3的转速变大而变大。据此,因送风风扇3而产生的噪音变大,可以使从扬声器单元43输出的音量也变大。其结果是,使用者不需要调整音量,就可以成为容易听到音乐等的音量,便利性提高。
另外,在人体检测装置44检测不到人的情况、或判断活动量为“小”的情况继续规定时间时,可以熄灭发光元件20b,停止间接照明。或者,也可以停止从扬声器单元43的输出。据此,能够在使用者不在时和就寝且活动少时,使照明和音乐等的再现自动地停止,便利性提高。
(实施方式3)
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或2的空气调节机不同的方面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进行说明。
如图2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在室内机51上表面的后方部分具有作为与房间的墙壁面垂直的面的水平面52。在水平面52上设置有用于进行间接照明的光源单元54。
光源单元54的具体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光源单元14相同。如图22所示,光源单元54以导光板16相对于室内机51上表面的水平面52成为前高后低状态的方式倾斜设置。
在如上那样构成的空气调节机中,对在天花板高度为2.0m以上的房间中设置的情况特别有效。也就是说,如图23所示,通过在房间的侧面中、离开天花板的位置设置室内机51,能够可靠地使设置室内机51的房间的侧面中、比室内机51更上方的面变明亮。
即,通过使成为光源单元54的光源的导光板16前高后低地倾斜,可以对设置有室内机51的房间的侧面中、比室内机51更上方的面进行照射。由此,可以可靠地发挥间接照明功能。
另外,光源单元54在保持导光板16的长条状壳体17的两个端部具有光源体15。光源体15的发光元件20向着中央方向以相互相对的方式照射光,该光利用导光板16被扩散。由此,即使光源单元54是沿着室内机51的长度方向的长的形状,也能够以少量的发光元件20对设置有室内机51的侧面的宽广的范围进行照射。
另外,在光源单元54的前方部分,设置有遮断从成为光源的导光板16向前方放射的光的遮光部、即多重壁板部22、引线25、盖19和盖壁板部28中的至少1个。由此,能够获得优质的间接照明。
即,设置于长条状壳体17的支承基座18的前部的多重壁板部22b、22c、22d可以遮断从导光板16的前端面向室内机51的前方上表面放射的光,防止光源单元54的前方的室内机51上表面部分变微明。
另外,光源单元54的盖19也覆盖导光板16的前方,并遮断从导光板16的前端面向室内机51的前方上表面放射的光。由此,能够防止光源单元54的前方变微明。另外,能够防止从光源单元54的一部分向前方泄漏光。
这样,由壁板部22、引线25、盖19和盖壁板部28中的至少1个构成的遮光部可以遮断来自光源单元54的光,对光源单元54的前方进行照射,防止该部分变微明。由此,能够使形成于侧面的间接光清晰地浮现,实现优质的间接照明。
另外,在图21中,在室内机51上表面的前方部分具有倾斜面12,但也可以不具有倾斜面12,室内机51上表面只由水平面52构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只设置壁挂式的室内机,就能够获得间接照明,即使是在既有住宅中,也能够不损失空气调节性能而容易且廉价地获得良好的间接照明。因此,作为在商业设施和一般家庭等中使用的空气调节机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51 室内机
2 热交换器
3 送风风扇
4 吸入口
5 吹出口
6 空气过滤器
7 上下风向变更叶片
8 前面板
9 控制单元
10 下面板
11 遥控器
12 倾斜面
14、54 光源单元
15 光源体
16 导光板
17 长条状壳体
18 支承基座
19 盖(遮光部)
20、20a、20b 发光元件
21 光源体基板
22、22a、22b、22c、22d 壁板部(遮光部)
23 凹部
24 空间部
25 引线(遮光部)
26 引线引出部
27 侧面盖部
28 盖壁板部(遮光部)
29 卡合爪片
30 卡合孔
31 照明开关
32 运转开关
33 “开”定时器开关
34 “关”定时器开关
35 空气过滤器清扫装置
40 透过部
41 多孔部
42 背面盖
42a 下壁
42b、42c 分隔壁
43 扬声器单元(声音输出装置)
43a 左侧扬声器单元
43b 右侧扬声器单元
44 人体检测装置
44a、44b、44c 传感器单元
45 声音输出装置基板
50 壳体
50a 开口部
50b 凸缘部
50c 缓冲材料
50d 片材
52 水平面。

Claims (17)

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由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由吹出口吹出的壁挂式的室内机,
在所述室内机的上表面配置有向天花板方向照射光的光源单元,
所述室内机在所述上表面形成有用于设置所述光源单元的、越向前方越位于下方的前低后高状的倾斜面,所述光源单元形成为长条状,并沿着所述室内机的上表面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以所述前方侧向所述下方倾斜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倾斜面,所述光源单元对比所述室内机的主体横宽大的范围进行照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单元包括遮光部,该遮光部将对位于所述光源单元的前方的所述室内机的所述上表面进行的照射遮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单元包括:
长条状壳体;
从所述长条状壳体的端部向中央方向照射光的光源体;和
沿着所述长条状壳体的长度方向对来自所述光源体的照射光进行导光的导光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条状壳体在所述导光板的前方侧具有壁板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板部相邻设置多个,在所述壁板部与相邻的所述壁板部之间具有空间部,在所述空间部配置有与所述光源体连接的引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条状壳体具有覆盖所述导光板的前方的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形成为U字状,所述盖的两端部分覆盖所述光源体。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体具有发光色不同的至少两种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任意地点亮、熄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规定时刻或规定时间后使空气调节运转开始的“开”定时器和在规定时刻或第1规定时间后使空气调节运转停止的“关”定时器,利用所述“开”定时器开始空气调节运转时点亮白色系的发光元件,在所述“关”定时器被设定时点亮暖色系的发光元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声音输出装置和在规定时刻或第1规定时间后使空气调节运转停止的“关”定时器,
在所述“关”定时器被设定了的情况下,从设定所述“关”定时器时至经过第2规定时间后降低所述光源单元的照度,从达到所述规定时刻之前或经过所述第1规定时间之前阶段性地降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的输出,
所述光源单元的所述照度的降低,在降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的所述输出之前进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从经过所述第2规定时间时起经过第3规定时间后,熄灭所述光源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在规定时刻或规定时间后使空气调节运转开始的“开”定时器,
在所述“开”定时器被设定了的情况下,在利用所述“开”定时器开始空气调节运转时,点亮所述光源单元,并且开始所述声音输出装置的所述输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的输出开始时至经过第4规定时间后,停止所述声音输出装置的所述输出。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是否有人进行检测的人体检测装置,所述声音输出装置由一对所述声音输出装置构成,在分别设置于所述室内机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的所述声音输出装置之间,配置所述人体检测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的音轴包含在所述人体检测装置的上下方向的检测范围中比中心靠下方的区域中。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包括具有开口部的壳体和与所述开口部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振动板,
所述开口部的周围被缓冲材料覆盖,所述缓冲材料与所述室内机的外壳的内表面紧贴。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声音输出装置被开口部的前方能够透过空气的片材覆盖。
CN201680001542.8A 2015-02-27 2016-02-19 空气调节机 Active CN1064612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8448 2015-02-27
JP2015-038457 2015-02-27
JP2015038448A JP6295438B2 (ja) 2015-02-27 2015-02-27 空気調和機
JP2015038457A JP6273496B2 (ja) 2015-02-27 2015-02-27 空気調和機
JP2015-084052 2015-04-16
JP2015084052A JP2016205646A (ja) 2015-04-16 2015-04-16 空気調和機
PCT/JP2016/000890 WO2016136220A1 (ja) 2015-02-27 2016-02-19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1265A CN106461265A (zh) 2017-02-22
CN106461265B true CN106461265B (zh) 2020-06-16

Family

ID=56788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1542.8A Active CN106461265B (zh) 2015-02-27 2016-02-19 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61265B (zh)
WO (1) WO20161362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6658A (zh) * 2017-06-02 2017-09-15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发声装置音量控制方法
JP7249487B2 (ja) * 2019-02-21 2023-03-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10195918B (zh) * 2019-05-24 2020-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设备功耗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US11579906B2 (en) * 2019-09-04 2023-02-14 Dell Products, L.P. Managing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applications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H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8896A (zh) * 2012-05-07 2013-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203404939U (zh) * 2013-07-10 2014-01-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面板和空调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5986Y2 (zh) * 1986-11-13 1991-12-13
JPH0360386U (zh) * 1989-10-17 1991-06-13
JPH1137499A (ja) * 1997-07-18 1999-02-12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0161706A (ja) * 1998-11-24 2000-06-16 Funai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4986670B2 (ja) * 2007-03-27 2012-07-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4935685B2 (ja) * 2008-01-16 2012-05-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5126599B2 (ja) * 2008-10-29 2013-01-2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2011163686A (ja) * 2010-02-10 2011-08-25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5459614B2 (ja) * 2010-03-10 2014-04-0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8896A (zh) * 2012-05-07 2013-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203404939U (zh) * 2013-07-10 2014-01-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面板和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1265A (zh) 2017-02-22
WO2016136220A1 (ja) 2016-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1265B (zh) 空气调节机
JP5517877B2 (ja) 空気調和機
KR20140039703A (ko) 공기 조화기
JP5448049B2 (ja) 設備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設備制御装置
KR101125750B1 (ko) 욕실 조명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334209B1 (ko) 긴장 완화를 위한 맞춤형 거실 운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15520309A (ja) ドアシールシステム
JP6295438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6194563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7116236A (ja) 建物及び住環境システム
CN100472139C (zh) 空调器
CN114251612B (zh) 带投影仪的照明装置和照明装置
CN114811910A (zh) 用于控制空调机的运转的装置和方法
JP6273496B2 (ja) 空気調和機
JP4721736B2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
JP2016205646A (ja) 空気調和機
JP4502851B2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
JP2000213791A (ja) 空気調和機
JPH08105148A (ja) 天井部の構造
JP2004003791A (ja) 空気調和機、リモコンおよび超音波発生ユニット
JP4141038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8133256A (ja) 電気機器
CN114811911B (zh) 用于控制空调机的运转的装置和方法
JP2005233539A (ja) 空気調和機
KR20190011104A (ko)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