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7597B - 便携式工具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工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7597B
CN106457597B CN201580034150.7A CN201580034150A CN106457597B CN 106457597 B CN106457597 B CN 106457597B CN 201580034150 A CN201580034150 A CN 201580034150A CN 106457597 B CN106457597 B CN 106457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workpiece contact
contact surface
workpiece
power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41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7597A (zh
Inventor
T·施托伊布里
R·西姆
T·班瓦尔特
N·斯皮内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6457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7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7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7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CPLANING, DRILLING, MILLING, TURNING OR UNIVERSAL MACHINE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 B27C1/00Machines for producing flat surfaces, e.g. by rotary cutters; Equipment therefor
    • B27C1/10Hand planes equipped with power-driven cutter block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Milling, Drilling, And Turning Of Wood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Workshop Equipment, Work Benches, Supports, Or Storag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刨机,所述便携式工具机具有至少一个工件贴靠单元(12)和至少一个手柄单元(18),该工件贴靠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该手柄单元具有至少一个主手柄(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手柄(20)具有至少一个最大间距点(22),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走向的方向(24)观察,该最大间距点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具有小于150mm的最大间距(26)。

Description

便携式工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刨机,该便携式工具机具有至少一个工件贴靠单元和至少一个手柄单元,该工件贴靠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该手柄单元具有至少一个主手柄。
背景技术
由DE 198 53 374 B4已知一种具有工件贴靠单元和手柄单元的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手持式刨机,该工件贴靠单元具有工件贴靠面,该手柄单元具有主手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主手柄具有至少一个最大间距点,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该最大间距点相对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具有小于150mm的最大间距。此处,用语“基本上垂直”应尤其限定一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的取向,其中,该方向和参考方向尤其在平面中观察围成90°的角度,并且该角度具有尤其小于8°、有利地小于5°并且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最大偏差。此处,“主手柄的最大间距点”应尤其理解为处于主手柄上的一点,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该点相比于位于主手柄上的其他点具有相对于工件贴靠面的最大间距。特别优选地,最大间距点在主手柄的手支承面上布置、尤其在手掌面支承面上布置。由此,最大间距点优选在主手柄的背离工件贴靠面的一侧上布置。此处,“主手柄”应尤其理解为一手柄,该手柄在便携式工具机被符合规定地操纵时能够用于操控便携式工具机,并且操作者的用于操控便携式工具机的操控力中的大部分能够被支撑在该手柄上。特别优选地,操作单元,尤其是操作单元的用于起动便携式工具机的、可运动地支承的至少一个操作元件,在主手柄上布置。由此优选地,操作单元在由操作者握住主手柄时能被操纵。主手柄优选构造为弓状手柄。由此,主手柄以主手柄的两个彼此背离的端部与便携式工具机的工具机壳体连接,尤其与工具机壳体单件式地构造。优选地,主手柄具有带有削平的侧面的蛋形横截面形状。然而也可以考虑,主手柄具有椭圆形横截面形状、圆形横截面形状或者在专业人员看来有意义的其他横截面形状。此处,“操作单元”应尤其理解为具有至少一个构件的单元,该构件能够直接由操作者操纵并且设置用于通过操纵和/或通过输入参数来影响和/或改变便携式工具机的与操作单元耦合的单元的过程和/或状态。“设置”应尤其理解为专门编程、设计和/或配备。元件和/或单元设置用于一确定的功能应尤其理解为该元件和/或单元在至少一个应用状态和/或运行状态下满足和/或实施该确定的功能。
此处,“便携式工具机”应尤其理解为用于加工工件的、能够由操作者无需运输机地运输的工具机。便携式工具机尤其具有小于40kg、优选小于10kg并且特别优选小于5kg的质量。特别优选地,便携式工具机构造为手持式刨机。然而也可以考虑,便携式工具机具有在专业人员看来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构型为线锯机、上铣机或者类似机器。
此处,概念“工件贴靠单元”应尤其限定便携式工具机的一单元,该单元在借助便携式工具机加工工件期间在便携式工具机被符合规定地操纵时尤其通过工件贴靠单元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贴靠在工件上和/或支承在工件上,并且设置用于在加工工件期间将便携式工具机支撑在工件上。特别优选地,工件贴靠单元构造为底板、滑座和/或基板。优选地,便携式工具机在加工工件期间借助工件替考单元、尤其通过工件贴靠单元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在待加工工件的表面上滑动。
有利地,便携式工具机具有最大纵向延伸和最大高度延伸,其中,最大纵向延伸与最大高度延伸的比例小于2.5。最大纵向延伸与最大高度延伸的比例优选小于2.4。最大纵向延伸特别优选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工件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走向,并且至少基本上垂直于便携式工具机的插入式工具单元的运动轴线、尤其是旋转轴线地走向。优选地,在便携式工具机构型为电线连接驱动式工具机的情况下,最大纵向延伸小于350mm、优选小于320mm并且特别优选小于300mm。尤其在便携式工具机构型为蓄电池驱动式工具机的情况下,最大纵向延伸小于280mm、优选小于250mm并且特别优选小于220mm。在此优选地,工件贴靠单元的可运动地支承的工件贴靠面尤其具有小于100mm、优选小于80mm且特别优选小于70mm的最大纵向延伸。工件贴靠单元的相对于工具机壳体位置固定的工件贴靠面尤其具有小于150mm、优选小于130mm并且特别优选小于120mm的最大纵向延伸。此外,最大高度延伸优选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走向。特别优选地,最大高度延伸由最大间距点相对于工件贴靠面的最大间距形成。最大高度延伸尤其小于180mm、优选小于150mm且特别优选小于140mm。此外,便携式工具机优选包括一最大宽度延伸,该最大宽度延伸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并且至少基本上平行于便携式工具机的插入式工具单元的运动轴线、尤其是旋转轴线地走向。最大宽度延伸尤其小于140mm、优选小于120mm并且特别优选小于100mm。在便携式工具机的完全特别优选的构型中,最大宽度延伸优选小于60mm。优选地,最大纵向延伸与最大宽度延伸的比例尤其小于2.5、优选小于2.4并且特别优选小于2.3。
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构型,主手柄优选在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的附近布置。由此,能够有利地实现便携式工具机的特别紧凑的构型。由此,能够有利地实现便携式工具机长时间的精确引导和轻松操纵。此外,能够有利地实现在难以达到的位置上的工件加工。此外,能够实现便携式工具机的舒适操纵。
此外提出,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最大间距点相对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具有小于120mm的最大间距。优选地,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最大间距点相对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的最大间距小于110mm并且特别优选小于100mm。由此,能够特别有利地实现便携式工具机的紧凑构型。
此外提出,便携式工具机具有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至少一个重心轴线,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该重心轴线相对于最大间距点具有小于90mm的最大间距。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重心轴线相对于最大间距点尤其具有小于70mm、优选小于50mm且特别优选小于40mm的最大间距。在便携式工具机构型为蓄电池驱动式工具机的情况下,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重心轴线相对于最大间距点完全特别优选地具有一最大间距,该最大间距具有在40mm和50mm之间的值。在便携式工具机构型为电线连接驱动式工具机的情况下,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重心轴线相对于最大间距点完全特别优选地具有一最大间距,该最大间距具有32mm和45mm之间的值。此处,“重心轴线”应尤其理解为一轴线,该轴线穿过便携式工具机的重心地走向,并且尤其在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平面中布置。此处,“基本上平行”应尤其理解为尤其在平面中一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的取向,其中,该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具有尤其小于30°、有利地小于15°且特别有利地小于10°的偏差。特别优选地,重心轴线平行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走向。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构型能够有利地实现主手柄相对于便携式工具机的重心的附近布置。由此,能够有利地实现主手柄相对于重心的短杠杆臂。因此,操作者在通过便携式工具机加工期间必须支撑的扭矩是有利地小的。因此,能够有利地实现长时间利用便携式工具机的不疲劳的工作。此外,尤其在主手柄构型为弓状手柄的情况下,在工件的针对侧面加工的工作方法、尤其是侧边缘加工方法方面,能够有利地实现便携式工具机的特别舒适的使用,其中,便携式工具机的重心有利地在主手柄的附近布置,尤其在便携式工具机的沉入深度调节单元的操作元件的附近布置。因此,由于便携式工具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构型而仅出现有利地小的力矩,该力矩在工件的侧面加工、尤其是侧边缘加工时能够支撑在主手柄上。在此,该力矩尤其小于2Nm、优选小于1Nm、特别优选小于0.4Nm并且完全特别优选小于0.35Nm。
此外提出,便携式工具机具有至少一个重心轴线和至少一个驱动单元,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该驱动单元至少大部分在重心轴线的上方布置。此处,“至少大部分在重心轴线的上方布置”应尤其理解为一元件和/或单元的布置,其中,沿着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出发向着主手柄的方向指向的方向观察,该元件和/或单元的总体积的尤其至少超过60%、优选超过75%并且特别优选超过90%在一假想平面的上方布置,重心轴线在该假想平面中走向。因此,沿着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出发向着主手柄的方向指向的方向观察,驱动单元的总体积的尤其60%、优选超过75%并且特别优选超过90%在假想平面的上方布置,重心轴线在该假想平面中走向。特别优选地,驱动单元构造为电马达单元。然而也可以考虑,驱动单元具有在专业人员看来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构型为内燃机单元、混合动力马达单元或者类型构型。在便携式工具机构型为蓄电池驱动式工具机的情况下,驱动单元优选至少具有200W的功率、优选至少具有240W的功率。在便携式工具机构型为电线连接驱动式工具机的情况下,驱动单元优选至少具有500W的功率、优选至少具有800W的功率。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能够特别有利地使便携式工具机的重心向着主手柄的方向移位。因此,主手柄的最大间距特别优选是小的,以便实现重心和主手柄之间的短杠杆臂。因此,能够有利地实现长时间地利用便携式工具机的不疲劳的工作。
此外提出,便携式工具机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轴线、尤其是驱动单元的转子的旋转轴线,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该驱动轴线相对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具有大于45mm的最小间距。驱动轴线相对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的最小间距优选大于50mm并且特别优选大于60mm。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驱动轴线相对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尤其具有小于150mm、优选小于130mm并且特别优选小于110mm的最大间距。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构型能够以在结构上特别简单的方式实现驱动单元在主手柄附近区域中的布置。
此外提出,便携式工具机包括至少一个插入式工具单元和用于驱动插入式工具单元的至少一个驱动单元,其中,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该驱动单元大部分在插入式工具单元的上方布置。此处,“至少大部分在插入式工具单元的上方布置”应尤其理解为一元件和/或单元的布置,其中,沿着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出发向着主手柄的方向指向的方向观察,该元件和/或单元的总体积的尤其至少超过60%、优选超过75%并且特别优选超过90%在一假想平面的上方布置,该平面与插入式工具单元在一点中相切或者相交,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该点相对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具有最大间距。因此,沿着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出发向着主手柄的方向指向的方向观察,驱动单元的总体积的尤其超过60%、优选超过75%并且特别优选超过90%在与插入式工具单元在至少一点中相切的所述平面的上方布置。特别优选地,插入式工具单元构造为刨刀单元。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能够以在结构上特别简单的方式实现便携式工具机的重心在主手柄附近区域中的布置。
此外提出,便携式工具机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与主手柄的主延伸轴线相交的至少一个驱动轴线。特别优选地,主手柄的主延伸轴线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走向。驱动轴线和主延伸轴线优选在共同的、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延伸的平面中布置。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构型,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能够有利地使驱动单元和主手柄之间保持小间距。因此,便携式工具机的重心能够以在结构上简单的方式在主手柄附近区域中布置,以便实现便携式工具机的紧凑构型,从而实现对操作者友好的操纵。
此外提出,便携式工具机包括构造为EC(Electrical Communication,电子换向)-马达单元的至少一个驱动单元。由此,能够特别有利地对便携式工具的紧凑构型产生正面影响,而不必忍受便携式工具的功率损失。因此,能够有利地实现便携式工具机的紧凑构型,并且同时也实现便携式工具机的大功率的构型。
此外提出,便携式工具机至少包括插入式工具单元和至少一个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沿着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尤其沿着逆着便携式工具机的加工方向走向的方向观察,该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在插入式工具单元之前布置。此处,“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应尤其理解为一单元,该单元设置用于将能借助插入式工具单元剥除的工件微粒在剥除后从便携式工具机的插入式工具接收区域中、尤其从工具机壳体中输送出,和/或在从工具机壳体中输送出期间引导已剥除的工件微粒。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优选构造为切屑抛出单元。优选地,至少一个可运动地支承的工件贴靠面的至少一个部分区域构造为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的切屑引导级。借助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在插入式工具单元之前的根据本发明的布置,能够有利地将插入式工具单元的旋转能量用于卸出工件剥除物、尤其用于抛出工件剥除物。因此,能够有利地避免附加通风机的使用。此外,能够有利地实现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在便携式工具机上的特别节省空间的布置,因为能够放弃长的导出通道。这有利地对便携式工具机的紧凑性具有正面效果。
此外提出,便携式工具机包括至少一个蓄能器接收单元,该蓄能器接收单元大部分在主手柄中布置。在此,蓄能器接收单元优选由至少一个形成主手柄的壳体壁包围、尤其与该壳体壁单件式地构造。特别优选地,蓄能器接收单元设置用于接收构造为蓄电池单元的蓄能器单元。在此,蓄能器单元优选能够在蓄能器接收单元上可拆卸地布置。此处,用语“大部分在主手柄中布置”应尤其理解为一元件和/或单元在主手柄中的布置,其中,该元件和/或单元的总体积的尤其至少超过60%、优选超过75%并且特别优选超过90%在主手柄内部布置。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构型能够实现蓄能器单元的有利布置,借助于该布置能够对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的紧凑构型产生特别正面的影响。此外,能够有利地借助在主手柄中的布置保护在蓄能器接收单元上布置的蓄能器单元。
此外提出,蓄能器接收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蓄能器导向元件,该蓄能器导向元件具有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主延伸。由于蓄能器导向元件和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的至少基本上平行的定向,能够有利地促进便携式工具机的紧凑构型。此外,能够有利地实现蓄能器单元沿着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布置运动的插入运动、尤其是插入运动。
此外提出一种工具机系统,该工具机系统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便携式工具机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蓄能器单元,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观察,该蓄能器单元在布置在便携式工具机上的状态下至少基本上完全、尤其完全在便携式工具机的重心轴线的上方布置。在此,蓄能器单元优选在布置在便携式工具机上的状态下至少基本上平行于重心轴线地取向。因此,能够有利地实现便携式工具机的紧凑构型。此外,蓄能器单元能够用作为用于工件贴靠单元的平衡配重。
此外提出,工具机系统具有小于1.5kg的最大总质量。在此,便携式工具机优选具有小于1kg的最大总单体质量。蓄能器单元尤其具有小于0.5kg的最大总单体质量。在便携式工具机构型为电线连接驱动式工具机的替代构型中,便携式工具机优选具有小于2.5kg的最大总质量。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构型能够有利地实现长时间地利用便携式工具机的不疲劳的工作,因为操作者承受了低载荷。
此外提出,工具机系统具有小于230mm的最大纵向延伸。因此,能够特别有利地实现紧凑并且易于操纵的工具机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和/或根据本发明的工具机系统在此不应局限于上述应用和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和/或根据本发明的工具机系统尤其能够为了实现在此所述的作用原理而具有与在此所提及的各个元件、构件和单元的数量不同的数量。此外,在本公开中给出的数值范围中位于所提及的界限内的数值也应视作公开并且视作可任意使用。
附图说明
从下面的附图说明中得到其他优点。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包含多个组合的特征。专业人员也将合乎目的地单个地考虑这些特征,并且总结为有意义的其他组合。
本发明示出:
图1以示意性视图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并且具有蓄能器单元的根据本发明的工具机系统的侧视图,
图2以示意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工具机系统的俯视图,并且
图3以示意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至少一个便携式工具机10和至少一个蓄能器单元54的工具机系统52。工具机系统52具有小于1.5kg的最大总质量。在此,便携式工具机10具有小于1kg的最大总单体质量。蓄能器单元54具有小于0.5kg的最大总单体质量。在此,蓄能器单元54构造为蓄电池单元。此外,蓄能器单元54能够以可取下的方式在便携式工具机10上布置。为此,便携式工具机10包括至少一个蓄能器接收单元48,蓄能器单元54能够借助该蓄能器接收单元以专业人员已知的方式在便携式工具机10上布置和/或固定。沿着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垂直于便携式工具机10的工件贴靠单元12的工件贴靠面14走向的方向24观察,蓄能器单元54在布置在便携式工具机10上的状态下至少基本上完全在便携式工具机10的重心轴线28的上方布置。因此,便携式工具机10构造为蓄电池驱动式便携式工具机。然而也可以考虑,便携式工具机10在此处未详细示出的替代构型中构造为电线连接驱动式便携式工具机。
便携式工具机10构造为手持式刨机。因此,便携式工具机10至少包括工件贴靠单元12和至少一个手柄单元18,该工件贴靠单元至少具有工件贴靠面14,该手柄单元具有至少一个主手柄20。工件贴靠单元12总共包括至少两个工件贴靠面14、16。工件贴靠面14、16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相互平行地走向。然而也可以考虑,工件贴靠单元12具有与数量二有偏差的不同数量的工件贴靠面14、16。在此,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一个工件贴靠面可运动地支承在便携式工具机10的工具机壳体56上。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另一个工件贴靠面位置固定地在工具机壳体56上布置。在此,位置固定地在工具机壳体56上布置的工件贴靠面14由工件贴靠单元12的基板元件形成。可运动地支承在工具机壳体56上的工件贴靠面16由工件贴靠单元12的另一基板元件形成。可运动地在工具机壳体56上支承的工件贴靠面16的位置能够借助于便携式工具机10的沉入深度调节单元58以专业人员已知的方式相对于工具机壳体56进行调节。因此,沉入深度调节单元58以专业人员已知的方式设置用于调节便携式工具机10的插入式工具单元42的沉入深度、尤其是刨削深度。为了调节沉入深度,沉入深度调节单元58包括至少一个沉入深度操作元件68。沉入深度操作元件68可转动地支承在工具机壳体56上。此外,沉入深度操作元件68以专业人员已知的方式形成用于操作者的手的其他贴靠面,以便操控便携式工具机10。
此外,便携式工具机10包括至少一个操作单元80,该操作单元设置用于因操作者的操纵而打开和/或关闭电流回路。操作单元80具有至少一个操作元件82。操作元件82在主手柄20上布置。在此,操作元件82可运动地支承在主手柄20上。操作元件82可平移运动地支承在主手柄20上。然而也可以考虑,操作元件82能枢转地支承在主手柄20上。操作元件82以专业人员已知的方式设置用于操纵便携式工具机10的电开关元件66(图3)。
此外,便携式工具机10具有最大纵向延伸32和最大高度延伸34,其中,最大纵向延伸32与最大高度延伸34的比例小于2.5。最大纵向延伸32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平行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走向,并且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垂直于便携式工具机10的插入式工具单元42的旋转轴线76地走向。最大高度延伸34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垂直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走向。此外,便携式工具机10包括最大宽度延伸78(图2),该最大宽度延伸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平行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走向,并且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平行于插入式工具单元42的旋转轴线76地延伸。在此,最大纵向延伸32与最大宽度延伸78的比例小于2.5。
此外,工具机壳体56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壳体壳元件60、62(图2)。在此,壳体壳元件60、62借助于固定元件、尤其是螺栓相互固定。因此,工具机壳体56具有半壳式结构类型。然而也可以考虑,工具机壳体56具有在专业人员看来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罐式结构类型或者罐式结构类型和壳式结构类型的组合或者类似结构类型。工具机壳体56由塑料制成。便携式工具机10的所有部件尤其直接在壳体壳元件60、62中布置。因此,用于便携式工具机10的部件的所有支承座或者接收部由壳体壳元件60、62形成。尤其能够有利地放弃除轴承元件、例如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以外的用于支承和/或用于接收各个部件的附加的金属元件。
壳体壳元件60、62在相互固定的状态下形成主手柄20。壳体壳元件60、62中的每个壳体壳元件优选形成主手柄20的一半。在此,蓄能器接收单元48大部分在主手柄20中布置。优选地,蓄能器接收单元48完全在主手柄20中布置。蓄能器接收单元48具有至少一个蓄能器导向元件50,该蓄能器导向元件具有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平行于工件贴靠面14、16地走向的主延伸。在此,蓄能器导向元件50在壳体壳元件60、62中的一个壳体壳元件的背离主手柄20的抓握面64的一侧上布置,其中,该背离的一侧由壳体壳元件60、62中的一个壳体壳元件的内壁形成。蓄能器导向元件50肋片状地构造。然而也可以考虑,蓄能器导向元件50具有在专业人员看来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槽状或者类似形状。蓄能器接收单元48总共具有至少两个蓄能器导向元件50(在图1中仅以虚线的方式示出蓄能器导向元件50中的一个蓄能器导向元件)。然而也可以考虑,蓄能器接收单元48具有与数量二不同数量的蓄能器导向元件50。蓄能器导向元件50具有至少基本上相似的构型。在此,蓄能器导向元件50中的各一个蓄能器导向元件在壳体壳元件60、62中的一个壳体壳元件的内壁上布置。因此,蓄能器导向元件50在壳体壳元件60、62相互固定的状态下在工具机壳体56的两个彼此朝向的内侧上布置。蓄能器导向元件50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相互平行地走向。在此,蓄能器接收单元48在工具机壳体56的背离工件贴靠单元12的一侧上布置。因此,主手柄20同样在工具机壳体56的背离工件贴靠单元12的一侧上布置。
主手柄20具有至少一个最大间距点22,沿着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垂直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24观察,该最大间距点相对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具有小于150mm的最大间距26。在此,最大间距点22在主手柄20的抓握面64的背离工件贴靠单元12的一侧上布置。优选地,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24观察,最大间距点22尤其相对于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具有小于120mm的最大间距26。最大间距点22尤其在可运动地支承的工件贴靠面16完全进入的状态下(在该状态下,可运动地支承的工件贴靠面16贴靠在工具机壳体56的止挡部上)相对于可运动地支承的工件贴靠面16具有小于120mm的最大间距26。
此外,便携式工具机10具有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平行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至少一个重心轴线28,沿着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垂直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24观察,该重心轴线相对于最大间距点22具有小于90mm的最大间距30。在此,重心轴线28相对于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具有小于60mm、尤其小于50mm的最大间距30。此外,重心轴线28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平行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走向。
此外,便携式工具机10具有至少一个驱动单元36,沿着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垂直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24观察,该驱动单元至少大部分在重心轴线28的上方布置(图3)。在此,驱动单元36的总体积的至少60%在重心轴线28的上方布置。驱动单元36在便携式工具机10的特别优选的构型中完全在重心轴线28的上方布置。驱动单元36构造为EC-马达单元。然而也可以考虑,驱动单元36具有在专业人员看来有意义的其他构型,尤其是在便携式工具机10替代地构型为电线连接驱动式便携式工具机的情况下。驱动单元36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轴线38,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24观察,该驱动轴线相对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具有大于45mm的最小间距40(图3)。在此,驱动轴线38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平行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走向。此外,驱动轴线38与主手柄20的主延伸轴线44相交。主手柄20的主延伸轴线44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平行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走向。然而也可以考虑,驱动轴线38相对于主手柄20的主延伸轴线44以小于10mm的平行错位地走向,或者倾斜地走向。
驱动单元36设置用于驱动便携式工具机10的插入式工具单元42。在此,便携式工具机10具有至少一个从动单元70,驱动单元36借助该从动单元与插入式工具单元42以专业人员已知的方式作用连接。从动单元70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力传递元件(此处未详细示出),用于将驱动力和/或驱动扭矩从驱动单元36传递到插入式工具单元42上。驱动力传递元件构造为驱动皮带、尤其为齿形皮带。然而也可以考虑,驱动力传递元件具有在专业人员看来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构型为齿轮或者类似构型。插入式工具单元42构造为刨刀单元。在此,插入式工具单元42具有用于剥除待加工工件(此处未详细示出)的工件微粒的至少一个切割元件72。然而也可以考虑,插入式工具单元42具有超过一个切割元件72。切割元件72构造为刨刀。此外,切割元件72以专业人员已知的方式在插入式工具单元42的旋转元件74上布置。旋转元件74构造为刨轴。因此,旋转元件74能转动地支承在工具机壳体56中、尤其支承在两个壳体壳元件60、62中。插入式工具单元42的、尤其旋转元件74的旋转轴线76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平行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走向。此外,插入式工具单元42的旋转轴线76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平行于驱动单元36的驱动轴线38地走向。
此外,便携式工具机10至少具有插入式工具单元42,其中,沿着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垂直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24观察,驱动单元36大部分在插入式工具单元42的上方布置。在此,驱动单元36完全在插入式工具单元42的上方布置。在此,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24观察,插入式工具单元42和驱动单元36相互具有大于1mm、尤其大于10mm的最小间距。
此外,便携式工具机10具有至少一个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46,沿着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平行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走向的方向92观察,该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在插入式工具单元42之前布置。沿逆着便携式工具机10的加工方向走向的方向观察(沿着该加工方向,便携式工具机10能够通过操作者运动用于加工工件),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46在插入式工具单元42之前布置。在此,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46设置用于将借助于插入式工具单元42剥除的工件微粒在剥除后从工具机壳体56的插入式工具旋转区域中和从工具机壳体56本身中输送出。工件微粒借助于插入式工具单元42的旋转能量通过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46来输送。
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46包括至少一个导出通道84用于将工件微粒从工具机壳体56中排出,该导出通道将工具机壳体56的背离工件贴靠面12的一侧与插入式工具旋转区域连接。在此,导出通道84设置用于将借助于插入式工具单元42从工件中剥除的工件微粒如此转向,使得工件微粒能够从工具机壳体56中输送出来。在此,导出通道84从插入式工具旋转区域出发至少基本上横向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延伸。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46也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导出通道84用于将已剥除的工件微粒从工具机壳体56中输送出。此外,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46包括翻转单元,操作者能够借助该翻转单元使已剥除的工件微粒转向到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46的不同导出通道84中。因此,能够借助翻转单元例如来调节,已剥除的工件微粒能够在工具机壳体56的哪一侧上借助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46从工具机壳体56输送出。此外,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46具有至少一个抽吸接头元件86,该抽吸接头元件能够与外部的抽吸单元(此处未详细示出)连接。抽吸接头元件86直接与导出通道84连接。在此,抽吸接头元件86与工具机壳体56单件式地构造,或者相对于工具机壳体56分开地构造,其中,抽吸接头元件86能够与导出通道84可拆卸地连接。抽吸接头元件86尤其在与导出通道84连接的状态下至少基本上横向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延伸。此外可以考虑,抽吸接头元件86可运动地支承在工具机壳体56上。还可以考虑,驱动单元36的冷却单元的冷却空气流能够用于促进已剥除的工件微粒通过导出通道84的导出。
此外,便携式工具机10具有至少一个控制和/或调节单元88。在此,控制和/或调节单元88具有至少一个主电路板90,该主电路板起作用地与能够借助操作元件82来操纵的开关元件66连接,并且与驱动单元36连接。因此,控制和/或调节单元88优选形成便携式工具机10的功率电子部件。主电路板90具有主延伸轴线,该主延伸轴线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平行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地构造。在此,沿着至少基本上、尤其完全垂直于工件贴靠面14、16中的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延伸走向的方向24观察,主电路板90在工具机壳体56中在重心轴线28和工件贴靠单元12之间布置。
为了冷却控制和/或调节单元88,驱动单元36的冷却单元的至少一个冷却空气通道从驱动单元36出发经过工具机壳体56直到控制和/或调节单元88地走向。在此,控制和/或调节单元88在工具机壳体56中在工具机壳体56的背离沉入深度调节单元58的一侧上布置。在此,冷却单元的空气进入开口在工具机壳体56的背离工件贴靠单元12的一侧上布置,尤其在从主手柄20到工具机壳体56的部分区域的过渡区域中布置,驱动单元36在该部分区域中支承。此外,冷却单元的空气排出开口在工具机壳体56的背离沉入深度调节单元58的一侧上布置。冷却空气通道优选经过主手柄20直到冷却单元的空气排出开口地走向。冷却空气通道从空气进入开口出发延伸经过驱动单元36旁边、尤其围绕该驱动单元、经过主手柄20并且经过控制和/或调节单元88旁边、尤其围绕控制和/或调节单元、直到空气排出开口。因此,冷却空气能够借助尤其构造为通风机单元的冷却单元来抽吸地通过空气进入开口,并且能够经过冷却空气通道被引导到空气排出开口,通过驱动单元36和控制和/或调节单元88的废热而加热的冷却空气在这些空气排出开口上再从工具机壳体56中排出。因此,控制和/或调节单元88能够借助驱动单元36的冷却单元而主动冷却。

Claims (13)

1.便携式手持式刨机,所述便携式手持式刨机具有至少一个工件贴靠单元(12)和至少一个手柄单元(18),该工件贴靠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该手柄单元具有至少一个主手柄(20),其中,所述主手柄(20)具有至少一个最大间距点(22),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走向的方向(24)观察,该最大间距点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具有小于150mm的最大间距(26),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驱动单元(36),该驱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轴线(38),该驱动轴线与所述主手柄(20)的主延伸轴线(44)相交,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蓄能器接收单元(48),该蓄能器接收单元大部分在所述主手柄(20)中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持式刨机,其特征在于,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走向的方向(24)观察,所述最大间距点(22)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具有小于120mm的最大间距(2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手持式刨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走向的至少一个重心轴线(28),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走向的方向(24)观察,该重心轴线相对于所述最大间距点(22)具有小于90mm的最大间距(3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手持式刨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重心轴线(28),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走向的方向(24)观察,所述驱动单元(36)至少大部分在所述重心轴线(28)的上方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手持式刨机,其特征在于,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走向的方向(24)观察,所述驱动轴线(38)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具有大于45mm的最小间距(4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手持式刨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插入式工具单元(42),所述插入式工具单元通过所述驱动单元(36)驱动,其中,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走向的方向(24)观察,所述驱动单元(36)大部分在所述插入式工具单元(42)的上方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手持式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36)构造为EC-马达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手持式刨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和/或调节单元(88),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走向的方向(24)观察,该控制和/或调节单元在重心轴线(28)和所述工件贴靠单元(12)之间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手持式刨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插入式工具单元(42)和至少一个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46),沿着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走向的方向(92)观察,该工件剥除物导出单元在所述插入式工具单元(42)之前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手持式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接收单元(48)具有至少一个蓄能器导向元件(50),该蓄能器导向元件具有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走向的主延伸。
11.工具机系统(52),所述工具机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手持式刨机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蓄能器单元(54),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工件贴靠面(14、16)走向的方向(24)观察,该蓄能器单元在布置在所述便携式手持式刨机上的状态下至少基本上在所述便携式手持式刨机的重心轴线(28)的上方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具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最大总质量小于1.5kg。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工具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最大纵向延伸小于230mm。
CN201580034150.7A 2014-06-25 2015-05-04 便携式工具机 Active CN1064575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12158.2A DE102014212158A1 (de) 2014-06-25 2014-06-25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DE102014212158.2 2014-06-25
PCT/EP2015/059658 WO2015197240A1 (de) 2014-06-25 2015-05-04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7597A CN106457597A (zh) 2017-02-22
CN106457597B true CN106457597B (zh) 2020-06-05

Family

ID=53175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4150.7A Active CN106457597B (zh) 2014-06-25 2015-05-04 便携式工具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0391667B2 (zh)
EP (2) EP3160695B1 (zh)
CN (1) CN106457597B (zh)
DE (1) DE102014212158A1 (zh)
ES (1) ES2761621T3 (zh)
PL (1) PL3160695T3 (zh)
WO (1) WO20151972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8705A1 (de) * 2013-05-13 2014-11-13 Robert Bosch Gmbh Handhobelmaschine
DE102014212158A1 (de) * 2014-06-25 2015-12-31 Robert Bosch Gmbh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DE102014212160A1 (de) * 2014-06-25 2015-12-31 Robert Bosch Gmbh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DE102019201532A1 (de) * 2019-02-07 2020-08-13 Robert Bosch Gmbh Werkzeugmaschinenvorrichtung
CN112223433A (zh) * 2019-07-15 2021-01-15 株式会社牧田 自动刨床
USD1012647S1 (en) * 2022-07-26 2024-01-30 Zhejiang Minli Power Tools Co., Ltd. Cordless plan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06157A (en) * 1927-05-13 1929-03-19 Walter H Hannah Power-driven plane
DE1994146U (de) * 1968-05-06 1968-09-19 Alfred Stoehr Hoehenverstellbare seitenanschlagsvorrichtung fuer motorisch angetriebene handhobel.
DE3606830A1 (de) * 1986-03-03 1987-09-10 Rainer Bachmann Elektrohobel
US5463816A (en) * 1994-05-10 1995-11-07 Ryobi North America Portable planer with adjustable chip deflector
JPH08118310A (ja) * 1994-10-26 1996-05-14 Ryobi Ltd 切削幅表示部が形成された鉋
CN1911609A (zh) * 2006-08-24 2007-02-14 江苏鑫港企业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刨
CN1972788A (zh) * 2004-06-23 2007-05-30 创科实业有限公司 双向排屑手工刨的预导向嵌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830A (en) * 1898-07-05 Insulator
US1980056A (en) * 1933-02-08 1934-11-06 Hans U Hedeby Power actuated hand plane
US2894549A (en) * 1956-06-15 1959-07-14 Willis F Garland Portable power plane
GB8728517D0 (en) * 1987-12-05 1988-01-13 Sharpe S E Power tool
US4920651A (en) * 1989-02-13 1990-05-01 Schmidt Douglas W Sheetrock beveling apparatus
CH678032A5 (zh) * 1989-03-21 1991-07-31 Andre Casal
JPH0550402A (ja) * 1991-08-23 1993-03-02 Shibaura Eng Works Co Ltd 電気かんな
DE4134768A1 (de) * 1991-10-22 1993-04-29 Bosch Gmbh Robert Handhobelmaschine
DE19512262C2 (de) * 1995-03-24 2003-07-31 Black & Decker Inc Handgeführter, motorgetriebener Hobel
US5856715A (en) * 1996-12-13 1999-01-05 Ryobi North America, Inc. Portable electrical power tool having a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motor
DE19717706A1 (de) * 1997-04-26 1998-10-29 Bosch Gmbh Robert Handhobelmaschine
JP3499731B2 (ja) * 1997-10-16 2004-02-23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の集塵構造
DE19853374B4 (de) 1998-11-19 2007-06-21 Robert Bosch Gmbh Handhobelmaschine
ES2244884T3 (es) * 2002-12-09 2005-12-16 Black & Decker Inc. Maquina cepilladora.
AU2002953315A0 (en) * 2002-12-13 2003-01-09 Gmca Pty Ltd Planer
NL1022807C2 (nl) * 2003-02-28 2004-08-31 Bosch Gmbh Robert Schaafmachine met verbeterde spaanafvoer.
DE102005005553A1 (de) * 2005-02-07 2006-08-10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 Handwerkzeugmaschine
GB0603294D0 (en) * 2006-02-18 2006-03-29 Gmca Pty Ltd Planing tool
DE102006048315A1 (de) * 2006-10-12 2008-04-17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elektrische Schere
GB0710034D0 (en) * 2007-05-25 2007-07-04 Gmca Pty Ltd Improved planer
GB2450372A (en) * 2007-06-22 2008-12-24 Black & Decker Inc Planer
GB2460415A (en) * 2008-05-28 2009-12-02 Black & Decker Inc Hand held powered planer with handle attached at one end to housing
CN102149515B (zh) * 2009-01-30 2014-08-06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US8009026B2 (en) * 2009-02-20 2011-08-30 Ford Motor Company Vehicle statistical measurement game
DE102009050547A1 (de) * 2009-10-23 2011-04-28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Elektrisches Arbeitsgerät mit einer Kommunikationsleitung zum Akkupack
JP5649834B2 (ja) * 2010-03-04 2015-01-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手持ち式切断工具
US9259832B2 (en) * 2010-08-25 2016-02-16 Makita Corporation Handheld electrical power tools
US20140165413A1 (en) * 2011-07-29 2014-06-19 Paul Goodridge Curved surface power plane
US9302405B2 (en) 2011-10-28 2016-04-05 Robert Bosch Gmbh Planer accessory tool for an oscillating power tool
DE102013202953A1 (de) * 2013-02-22 2014-09-11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JP6238064B2 (ja) * 2013-12-27 2017-11-29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かんな
DE102014212160A1 (de) * 2014-06-25 2015-12-31 Robert Bosch Gmbh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DE102014212158A1 (de) * 2014-06-25 2015-12-31 Robert Bosch Gmbh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06157A (en) * 1927-05-13 1929-03-19 Walter H Hannah Power-driven plane
DE1994146U (de) * 1968-05-06 1968-09-19 Alfred Stoehr Hoehenverstellbare seitenanschlagsvorrichtung fuer motorisch angetriebene handhobel.
DE3606830A1 (de) * 1986-03-03 1987-09-10 Rainer Bachmann Elektrohobel
US5463816A (en) * 1994-05-10 1995-11-07 Ryobi North America Portable planer with adjustable chip deflector
JPH08118310A (ja) * 1994-10-26 1996-05-14 Ryobi Ltd 切削幅表示部が形成された鉋
CN1972788A (zh) * 2004-06-23 2007-05-30 创科实业有限公司 双向排屑手工刨的预导向嵌件
CN1911609A (zh) * 2006-08-24 2007-02-14 江苏鑫港企业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60695A1 (de) 2017-05-03
ES2761621T3 (es) 2020-05-20
US11097442B2 (en) 2021-08-24
US10391667B2 (en) 2019-08-27
CN106457597A (zh) 2017-02-22
WO2015197240A1 (de) 2015-12-30
EP3160695B1 (de) 2019-09-18
US20170144325A1 (en) 2017-05-25
DE102014212158A1 (de) 2015-12-31
PL3160695T3 (pl) 2020-03-31
US20190329440A1 (en) 2019-10-31
EP3578326A1 (de)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7597B (zh) 便携式工具机
JP6474764B2 (ja) 切断機
US9287751B2 (en) Electric cutting or drilling tools that use battery packs as power sources
EP3162190B1 (en) Hedge trimmer
US10322518B2 (en) Chainsaw
US20200376705A1 (en) Electric circular saw
US10086529B2 (en) Power planer configured to restrain heat generation of control portion
EP1708858B1 (en) Power circular saw with blower system and bevel quadrant
US9782883B2 (en) Portable machine tool
US20220297209A1 (en) Cutting tool
US20060141914A1 (en) Electric hand power tool
JP2018079632A (ja) 木工用携帯用切削機
EP2431125B1 (en) Dust-collecting mechanisms
EP4228841A1 (en) Handheld punch tool
US20150034465A1 (en) Power Tool
WO2021000940A1 (zh) 手持式工具
JP2019089261A (ja) 携帯用カンナ
CN113618845B (zh) 电刨
CN219336208U (zh) 手持式带锯
US20230271345A1 (en) Handheld battery powered chainsaw
EP3995262B1 (en) Power tool with fan duct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230339136A1 (en) Hand-held planing tool
CN117062700A (zh) 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是立铣刀和/或棱边铣刀
CN113226607A (zh) 工具机
CN117620307A (zh) 手持式带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