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4002B -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4002B
CN106454002B CN201610627208.5A CN201610627208A CN106454002B CN 106454002 B CN106454002 B CN 106454002B CN 201610627208 A CN201610627208 A CN 201610627208A CN 106454002 B CN106454002 B CN 1064540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image data
original copy
reading
sto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272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4002A (zh
Inventor
广濑史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t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t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o Corp filed Critical Kat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54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4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4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4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with a server,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04N1/121Feed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Storing Facsimile Image Dat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根据在针对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之前中断因素的发生,打印装置进行控制,以将特定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设备的、要存储所述目标原稿的剩余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中。在针对所述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设备中之前发生了中断因素的情况下,所述打印装置基于所述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所述目标原稿的图像数据以及所述特定数据,进行打印。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实施例的一个公开的方面涉及一种被构造为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更具体地,实施例的公开的方面涉及一种被构造为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以及该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用于读取原稿的两种方法,诸如光学系统移动法以及给送读取法。利用光学系统移动法,当光学系统正被移动时,读取放置在稿台玻璃上的固定的原稿位置处的原稿。一种技术被称为首页复印输出时间(FCOT)。FCOT表示打印装置读取原稿的第一页并基于生成的图像数据将该页输出到片材上所花的时间。利用给送读取法,当由自动原稿给送器(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ADF)正运送放置在原稿托盘上的原稿的同时,固定在一个位置处的光学系统读取该原稿。
在日本特开平9-261387号公报中讨论的数字复印机中,扫描器顺次读取由自动原稿给送器(ADF)给送的各个原稿的图像,并将生成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中(该操作被称为图像读取操作)。图像读取操作一经完成,则该数字复印机将存储在图像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机,以在片材上形成图像(该操作被称为图像形成操作)。当由ADF给送第一原稿时,该数字复印机将通过利用扫描器读取原稿的图像而生成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中,然后不压缩地将该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机,以在片材上形成图像。例如,如果在由扫描器执行对第三原稿的图像读取操作以及由打印机执行对第一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操作的期间,在ADF中发生了原稿卡纸,则数字复印机仅停止图像读取操作。甚至在图像读取操作停止之后,数字复印机仍继续对已存储在图像存储器中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操作。
利用如下的打印装置,在该打印装置中用于通过原稿读取而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中的速度高于用于为打印而从图像存储器读取图像数据的速度,从缩短处理时间的观点来看,并行进行图像读取操作和图像形成操作是可取的。
因此,打印装置在针对要读取的原稿(在下文中被称为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之前,从存储设备读取目标原稿的图像数据,然后基于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在下文中该模式被称为复印并行处理模式)。虽然这种模式提高了处理的速度,但是可能存在产生不期望的结果的一些情况。一种这样的情况是如将在下面说明的、生成由中断引起的不定数据。
如果在针对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之前发生了中断因素,则目标原稿的剩余图像数据未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例如,如果在目标原稿的运送期间发生了诸如原稿卡纸等的中断因素,则停止原稿的运送并且因此不读取目标原稿的剩余图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原稿的剩余图像的视频信号未被输入到打印装置的控制器单元,所以原稿的剩余图像数据未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因此,在存储设备的、要存储原稿的剩余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中所存储的不定数据,未被原稿的剩余图像数据覆写,即,不定数据残留在存储区域中。
由于这个原因,如果在针对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之前发生了中断因素,则打印装置读取在存储设备的、要存储目标原稿的剩余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中残留的不定数据。不定数据的一些示例包括当清除图像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时在图像存储器中存储的随机数据,以及在执行其他作业(例如,经由网络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打印作业,传真接收作业等)期间在图像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
然后,打印装置基于所读取的不定数据进行打印。如果该不定数据是用户意料之外的随机数据,则打印装置将基于该随机数据进行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观看打印的片材(打印物)时,用户可能对意料之外的数据感到困惑。另一方面,如果该不定数据是实质上不能由用户访问的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则打印装置将基于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进行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当该用户观看打印的片材(打印物)时,该用户将会知晓实质上不能被访问的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打印装置包括:读取器,其被构造为读取原稿;存储设备,其被构造为存储由所述读取器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打印单元或打印设备,其被构造为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设备中之前,从所述存储设备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以及控制单元或控制器,其被构造为根据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设备中之前中断因素的发生,进行控制,以将特定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设备的、要存储所述原稿的剩余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中,其中,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设备中之前发生了中断因素的情况下,所述打印设备基于所述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以及所述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所述特定数据,进行打印。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的构造的框图。
图2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MFP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3A和图3B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存储器控制的示意图。
图5A、图5B、图5C和图5D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6A、图6B、图6C和图6D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存储器的数据的示意图。
图9A和图9B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0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2(由图12A和图12B构成)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3A、图13B和图13C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存储器控制的示意图。
图14A和图14B例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画面的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示例性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制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公开的范围。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在针对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之前,从存储设备读取目标原稿的图像数据,然后基于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
该打印装置根据在针对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之前中断因素的发生,来进行控制,以将特定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的、要存储目标原稿的剩余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中。如果在针对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之前发生了中断因素,则打印装置基于存储设备中存储的目标原稿的图像数据以及特定数据进行打印。
下面,将详细描述该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1中所示的框图,描述作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示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103的构造。
MFP 103配设有如下的复印功能,即,读取原稿,生成图像数据,并基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在片材上打印图像。MFP 103还配设有如下的个人计算机(PC)打印功能,即,从诸如PC等的外部装置接收打印作业,并基于接收到的打印指令所针对的数据而在片材上打印文本和图像。打印功能可以进行彩色或单色打印。
MFP 103的控制器单元110与作为图像输入设备的扫描器单元(读取单元)130以及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打印机单元或打印设备140连接,并且控制图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扫描器单元130通过使用光学传感器来扫描原稿的图像,以获取扫描图像数据。
扫描器单元130包括控制单元或控制器135以及扫描器设备136。控制器135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3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2、只读存储器(ROM)133以及设备接口(I/F)134。CPU 131将控制程序从ROM 133加载到RAM 132中,然后执行该控制程序以控制扫描器单元130的操作。
设备I/F 134包括用于输出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的电路(在下文中被称为“视频输出电路”)。改变视频输出电路中包括的各种类型的寄存器的设置,使得能够按原样输出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生成并输出由黑色像素组成的数据(视频信号),并且生成并输出由白色像素组成的数据(视频信号)。然后,经由设备I/F 134输出的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被输入到控制器单元110。
设备I/F 116连接扫描器单元130和控制器单元110,并在同步系统和异步系统之间转换图像数据。下面,将参照图2详细描述扫描器单元130的扫描器设备136。
打印机单元或打印设备140基于从扫描器单元130、PC等输入的图像数据,在片材上打印图像。下面,将参照图2详细描述打印设备140。
控制器单元110与用作用户接口单元的示例的操作单元150连接。操作单元150包括显示单元和键输入单元。操作单元150经由显示单元为用户提供信息。显示单元包括液晶显示器(LCD)以及LCD上的触摸面板片。操作单元150经由触摸面板片接收来自用户的各种设置。LCD显示操作画面以及MFP 103的状态。键输入单元配设有例如用于给出指令以开始执行扫描操作及复印操作的开始键,以及用于给出指令以取消当前正在执行的扫描操作及复印操作的停止键。
控制器单元110经由网络104与诸如PC以及文件共享服务器等的外部装置(例如,信息处理装置)连接,并且进行诸如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打印作业等的处理。网络104可以是局域网(LAN)或诸如互联网等的广域网(WAN)。
控制器单元110包括CPU 111、RAM 112、ROM 113、硬盘驱动器(HDD)114、网络I/F115、设备I/F 116、操作单元I/F 117、图像处理单元118以及图像存储器120。各个模块经由系统总线125连接。
CPU 111基于ROM 113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整体地控制MFP 103。
网络I/F 115是用于控制与外部网络的通信的接口。网络I/F 115将MFP 103连接到网络104,并进行通信控制,以将从扫描器单元130输入的图像数据发送到诸如PC和文件共享服务器等的外部装置。
HDD 114是主要用于存储使计算机启动并操作所需的信息(例如,系统软件)以及图像数据的存储单元或存储设备。HDD 114存储经由操作单元150从用户接收到的作业(例如,复印作业)的设置信息。
RAM 112是可读取可写入存储器。RAM 112还是用于CPU 111进行操作的系统工作存储器。RAM 112存储从扫描器单元130及PC输入的图像数据,以及各种程序和设置信息。
ROM 113是只读存储器并且还是引导ROM。ROM 113预先存储系统的引导程序。
ROM 113或HDD 114存储要由CPU 111执行的、进行(下述的)流程图的各种处理所需的各种控制程序。
ROM 113或HDD 114还存储用于进行光栅化的程序。
ROM 113或HDD 114还存储用于在包括用户界面画面(在下文中被称为UI画面)的操作单元150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各种用户界面(UI)画面的显示控制程序。
当CPU 111读取在ROM 113或HDD 114中存储的程序,将该程序加载到RAM 112中并执行时,实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操作。
设备I/F 116将控制器单元110与扫描器单元130和打印设备140连接,并在同步系统与异步系统之间转换图像数据。
操作单元I/F 117是用于将操作单元150与控制器单元110连接的接口,并且向操作单元150输出要在操作单元150上显示的图像数据。操作单元I/F 117还向CPU 111发送由用户经由操作单元150输入的信息。
图像处理单元118对经由网络104接收的打印数据中包括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并且还对向设备I/F 116输出或从设备I/F 116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单元118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存储经由网络104接收的打印数据中包括的图像数据,或通过由扫描器单元130读取原稿而生成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单元118基于图像处理电路中的寄存器值(例如,颜色模式、缩放因子、读取分辨率、输出分辨率、旋转角度等),对图像存储器120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转换处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转换处理包括例如旋转处理、分辨率转换处理以及缩放处理。然后,图像处理单元118将转换后的图像数据再次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
压缩/解压缩单元119基于诸如联合双阶图像专家组(Joint Bi-level ImageExperts Group,JBIG)和联合图片专家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JPEG)等的各种压缩方法,进行用于对图像存储器120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或解压缩的处理,以及用于对HDD 114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的处理。压缩/解压缩单元119包括用于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和解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再次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和/或HDD 114中的图像处理块。
图像存储器120是用于将要由图像处理单元118处理的图像数据临时光栅化并存储光栅化后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器(即,存储单元或设备)。图像存储器120包括用于存储低压缩图像数据的区域(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以及用于存储编码图像数据的区域(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和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
针对图像数据的各页,指定用于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存储图像数据的地址。RAM112对关于图像数据的哪一页被存储在具有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的哪个区域的信息进行存储。
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例如是用地址“0x20000000”(在下文中也被称为地址(a))指定的区域。当要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低压缩图像数据的大小是133兆字节(megabyte,MB)时,从地址“0x20000000”起分配用于133MB的区域。
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例如是用地址“0x70000000”(在下文中也被称为地址(b))指定的区域。当要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编码图像数据的大小是25MB时,从地址“0x70000000”起分配用于25MB的区域。
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例如是用地址“0x80000000”(在下文中也被称为地址(c))指定的区域。当要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编码图像数据的大小是25MB时,从地址“0x80000000”起分配用于25MB的区域。
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例如是用地址“0x90000000”(在下文中也被称为地址(d))指定的区域。当要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低压缩图像数据的大小是133MB时,从地址“0x90000000”起分配用于133MB的区域。
图像存储器120中的要分配的区域的大小如下。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各个中,分配相同大小的区域,并且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和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各个中,分配相同大小的区域。
要被分配为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大小,可以根据图像数据的压缩率和大小而变化。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可以连续地分配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这四个区域(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
下面,将参照图2中所示的截面图描述MFP 103的构造。MFP 103包括扫描器单元130和打印设备140。
首先,下面将参照图2中所示的截面图来描述扫描器单元130的操作。扫描器单元(或简称扫描器)130进行扫描或读取功能,并且可以被称为读取单元或读取器。
扫描器单元130的扫描器设备136包括自动原稿给送器450。自动原稿给送器450配设有用于堆叠原稿32的原稿托盘30,并且给送放置在原稿托盘30上的原稿32。然后,扫描器单元130在固定的光学系统的位置处,读取给送的原稿32的图像。将在下面详细描述扫描器单元130。
自动原稿给送器450包括原稿托盘30、分离垫21以及给送辊1,原稿托盘30用于堆叠包括至少一个原稿32的原稿束,分离垫21防止在开始运送原稿32之前原稿束从原稿托盘30突出并向下游前进。
给送辊1降到堆叠在原稿托盘30上的原稿束的原稿表面上并旋转。由此,给送在原稿束的最上面的原稿32。通过分离辊2和分离垫21的动作,逐张分离由给送辊1给送的多个原稿32。通过已知的延迟分离技术来实现该分离。
由分离辊2和分离垫21分离的原稿32通过运送辊对3运送到定位辊4。然后,运送的原稿32抵接到定位辊4。这消除了原稿32的运送时的歪斜。在定位辊4的下游侧设置有运送路径,该运送路径用于将已通过定位辊4的原稿32朝送读(feeding-reading)玻璃201运送。
给送到运送路径的原稿32然后被大辊7和给送辊5给送到稿台。大辊7与送读玻璃201接触。然后,扫描器单元130在原稿32通过送读玻璃201上方的同时,读取原稿32的表面上的图像。由大辊7给送的原稿32通过运送辊6,并且在辊16与排出挡板之间移动。然后,原稿32经由排出挡板和排出辊8被排出到原稿排出托盘31上。
扫描器单元130通过使原稿32反向,能够读取原稿32的反面的图像。更具体地,在原稿32被排出辊8抓住的状态下使排出辊8倒转以切换排出挡板。从而,将原稿32移动到逆向路径19。已移动到逆向路径19的原稿32从逆向路径19抵接到定位辊4。这再次消除了原稿32的运送时的歪斜。然后,通过给送辊5和大辊7,将原稿32再次移动到送读玻璃201。然后,扫描器单元130在原稿32通过送读玻璃201上方的同时,读取原稿32的反面上的图像。
另一方面,当读取由用户放置在原稿放置玻璃板202上的原稿时,扫描器单元130在由图2中所示的箭头指示的副扫描方向上使光学扫描器单元209对放置在原稿放置玻璃板202上的原稿进行扫描。因此,扫描器单元130光学读取记录在原稿上的图像信息。由下面的光学系统读取在原稿托盘30或原稿放置玻璃板202上的原稿32。该光学系统包括送读玻璃201、原稿放置玻璃板202、光学扫描器单元209(包括光学灯203和镜204)、反射镜205及206、透镜207、以及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传感器单元21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CCD传感器单元210包括用于读取彩色图像的CCD 211(红、绿及蓝(RGB)CCD(即,3线传感器单元))以及用于读取单色图像的CCD(1线传感器单元)。
由光学系统读取的图像信息经过光电转换,并被作为图像数据输入到图1中所示的控制器单元110。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扫描器单元130中包括的光学系统被描述为用于在CCD传感器上聚焦来自原稿32的反射光的缩小光学系统,但是构造不限于此。扫描器单元130中包括的光学系统可以是用于在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上聚焦来自原稿32的反射光的等倍光学系统。
接下来,下面将参照图2中所示的截面图来描述图1中示出的打印设备140的操作。打印设备140基于发送到打印设备140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将图像输出到片材301上的操作(例如,打印操作)。将在下面详细描述打印设备140。
发送到打印设备140的图像数据被激光单元332转换成根据图像数据的激光。用激光照射感光鼓323至326,并在感光鼓323至326上形成根据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显影单元327至330使调色剂(即,显影剂)附着到感光鼓323至326上的潜像部分。彩色机包括分别用于青色、黄色、品红色和黑色的四个感光鼓323至326和四个显影单元327至330。
此外,打印设备140还配设有作为片材存储单元(也被称为“纸张给送架”)的盒351至354以及手动给送托盘350。
盒351至354能够存储多个片材301(例如,600片)。另一方面,手动给送托盘350能够存储多个片材301(例如,100片)。
打印设备140将附着到感光鼓323至326的调色剂转印到从盒351至354和手动给送托盘350中任一者给送的片材301上。然后,其上转印有调色剂的片材301被运送到定影单元333。然后,通过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定影到片材301上。已通过定影单元333的片材301被运送辊334和335排出到MFP 103中包括的排出托盘345(排出单元)。虽然MFP 103被描述为包括四个感光鼓323至326和四个显影单元327至330的彩色机,但是MFP 103不限于此。即使MFP103是包括一个感光鼓326和一个显影单元330的单色机,本公开也是可类似地应用的。
虽然,在上述示例中,通过电子照相方法将图像打印在片材301上,但是打印方法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将图像打印在片材301上,则本公开可类似地应用于诸如喷墨方法以及热转印方法等的任何其他方法。
接下来,将参照图3A中所示的示意图,描述自从扫描器单元130输入视频信号直到将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14中为止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步骤S3001至S3003)。
CPU 111设置图3A中所示的扫描图像路径3000,在扫描图像路径3000中,指定了用于扫描的图像处理的顺序以及图像区域的顺序。在设置了扫描图像路径3000之后,CPU 111进行步骤S3001至S3003中的处理。CPU 111设置用于由图像处理单元118在步骤S3001至S3003中进行的(下面描述的)图像处理的各种参数。
在步骤S3001中,CPU 111进行用于将从扫描器单元130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成低压缩图像数据的处理。在步骤S3001中转换的低压缩图像数据被存储在由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a)参照的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
在步骤S3002中,CPU 111进行如下的压缩处理:由压缩/解压缩单元119对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存储的低压缩图像数据进行压缩,以生成编码图像数据。低压缩图像数据是指具有低压缩率的图像数据。低压缩图像数据可以是未压缩的图像数据(非压缩图像数据)。另一方面,编码图像数据是指具有比低压缩图像数据更高的压缩率的图像数据。更具体地,低压缩图像数据在数据量上比编码图像数据更大。在步骤S3002中生成的编码图像数据被存储在由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b)参照的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
在步骤S3003中,CPU 111进行将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存储的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14中的处理。步骤S3003中的处理,能够将第一页之后的原稿的第二页的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而无需等待对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存储的原稿的第一页的编码图像数据的读取的完成。因此,能够防止延迟开始读取第一页之后的原稿的第二页。
当开始扫描处理时,CPU 111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和HDD 114中的各个中,分配用于存储数据的资源。例如,假设目标原稿的尺寸是“A4”,并且读取分辨率是“600每英寸点(dot per inch,dpi)”(32位每像素)。在这种情况下,针对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CPU 111分配例如用于存储133MB的数据(低压缩图像数据)的资源。另一方面,针对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CPU 111分配例如用于存储25MB的数据(编码图像数据)的资源。
在完成步骤S3002中的压缩处理之后,CPU 111释放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在完成步骤S3003中的存储处理之后,CPU 111释放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
当释放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时,针对其他处理将数据覆写到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上变得可能。当释放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时,针对其他处理将数据覆写到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上变得可能。以这种方式释放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和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各资源,防止了图像存储器120溢出。可以存在如下的变型,即,当释放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时,存储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的低压缩图像数据被删除。类似地,可以存在如下的变型,即,当释放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时,存储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的编码图像数据被删除。
下面将参照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示意图,描述用于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存储数据的区域的分配和释放。
图4A例示了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分别分配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和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的状态。
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例如是由地址“0x20000000”指定的区域。当要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低压缩图像数据的大小为133MB时,从地址“0x20000000”起分配用于133MB的区域。
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例如是由地址“0x70000000”指定的区域。当要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编码图像数据的大小为25MB时,从地址“0x70000000”起分配用于25MB的区域。
图4B例示了在图像存储器120中仅分配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并且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被从图像存储器120释放的状态。因此,例如,由地址“0x20000000”指定的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能够被分配用于对其他页的扫描处理的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
接下来,参照图3B中所示的示意图,将描述自从图像存储器120或HDD 114读取数据直到将视频信号输出到打印设备140为止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步骤S4001至S4003)。
CPU 111设置了图3B中所示的打印图像路径4000,在打印图像路径4000中,指定了用于打印的图像处理的顺序和图像区域的顺序。在设置了打印图像路径4000之后,CPU 111进行步骤S4001至S4003中的处理。CPU 111设置用于由图像处理单元118进行步骤S4001至S4003中的(下面描述的)图像处理的各种参数。
在步骤S4001中,CPU 111进行用于读取HDD 114中存储的编码图像数据的处理。在步骤S4001中从HDD 114读取的编码图像数据被存储在由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c)参照的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中。
在步骤S4002中,CPU 111进行如下的解压缩处理:由压缩/解压缩单元119对存储在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中的编码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以生成低压缩图像数据。在步骤S4002中生成的低压缩图像数据被存储在由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d)参照的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中。
在步骤S4003中,CPU 111进行用于将存储在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中的低压缩图像数据转换成视频信号并将视频信号输出到打印设备140的处理。
当开始打印处理时,CPU 111在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以及HDD 114中的各个中,分配用于存储数据的资源。
首先,描述了如下的情况,即,在打印处理的执行定时,未将存储针对原稿的同一页的低压缩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释放。在这种情况下,CPU 111改变用于读取低压缩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更具体地,CPU 111将用于参照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地址(d)改变为用于参照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地址(a)。
更具体地,作为用于将视频信号输出到打印设备140的预处理,CPU 111仅需要读取存储在由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a)指定的区域中的低压缩图像数据。换言之,由于CPU111获取了存储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的低压缩图像数据,所以能够省略(图3B中所示的)步骤S4001和S4002中的处理。这使得与进行步骤S4001至S4003中的所有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开始将图像打印到片材上之前的时间。
当用于读取低压缩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被改变为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时,针对原稿的同一页的低压缩图像数据不被存储在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中。由于曾经分配的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资源不再是必要的,所以CPU 111释放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资源。当用于读取低压缩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被改变为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时,针对原稿的同一页的编码图像数据不被存储在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中。由于曾经分配的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资源不再是必要的,所以CPU 111释放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资源。释放由此不再必要的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使得能够分配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用于对其他页的扫描处理。
接下来,描述了如下的情况,即,在打印处理的执行定时,将存储针对原稿的同一页的低压缩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释放。描述了如下的情况,即,在打印处理的执行定时,未将存储针对原稿的同一页的编码图像数据的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释放。在这种情况下,CPU 111改变用于读取编码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更具体地,CPU 111将用于参照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地址(c)改变为用于参照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地址(b)。
更具体地,作为用于将视频信号输出到打印设备140的预处理,CPU 111仅需要读取在由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b)指定的区域中存储的编码图像数据。换言之,由于CPU 111获取了存储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的编码图像数据,因此能够省略(图3B中所示的)步骤S4001中的处理。这使得与进行步骤S4001至S4003中的所有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开始将图像打印在片材上之前的时间。
当用于读取编码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被改变时,编码图像数据不被存储在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中。由于曾经分配的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资源不再是必要的,所以CPU 111释放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资源。释放由此不再必要的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使得能够分配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用于对其他页的扫描处理。
接下来,描述了如下的情况,即,在打印处理的执行定时,将存储针对原稿的同一页的低压缩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释放,并且将存储针对原稿的同一页的编码图像数据的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释放。在这种情况下,CPU 111从HDD114读取编码图像数据,并进行步骤S4001、S4002和S4003中的处理。
下面,将参照图5A至图5D中所示的示意图,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由MFP103进行的扫描处理的顺序。在这些附图中,阴影区域表示对应的操作已经完成。
图5A例示了进行步骤S3001中的处理并且将低压缩图像数据存储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的阶段(phase)。
图5B例示了在将低压缩图像数据存储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之后,进行步骤S3002中的处理并且将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的阶段。
图5C例示了在将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之后,进行步骤S3003中的处理并且将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14中的阶段。在该定时,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已被释放,使得能够将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分配给对其他页的扫描处理。
图5D例示了完成了扫描处理并且将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14中的状态。在该定时,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和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已被释放,使得能够将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和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分配给对其他页的扫描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6A至图6D中所示的示意图,描述当由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MFP103在复印操作期间并行操作扫描处理和打印处理时的处理顺序。图6A至图6D分别例示了在图5A至图5D中所示的阶段中开始打印处理。
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103中,假设通过原稿读取而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速度,高于为了打印而从图像存储器120读取图像数据的速度。
下面,将在以用于参照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地址(d)能够被改变为用于参照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地址(a)的方式进行设置的前提下,来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印处理。
此外,下面将在以用于参照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地址(c)能够被改变为用于参照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地址(b)的方式进行设置的前提下,来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印处理。
图6A例示了当在图5A中所示的扫描处理阶段中开始打印处理时的复印处理的详情。在该复印处理阶段(在下文中被称为“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中,用于参照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地址(d)被改变为用于参照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地址(a)。在步骤S4003中,CPU 111读取存储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的低压缩图像数据。更具体地,在图6A中所示的复印处理中,CPU 111仅通过图3A中所示的步骤S3001中的处理以及图3B中所示的步骤S4003中的处理,来进行复印处理。
更具体地,在图6A中所示的打印处理中,CPU 111获取了存储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的低压缩图像数据,并因此能够省略(图3B中所示的)步骤S4001和S4002中的处理。这使得与进行步骤S4001至S4003中的所有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开始将图像打印到片材上之前的时间。
在图6A中所示的扫描处理中,CPU 111进行直至(图3A中所示的)步骤S3002和S3003中的处理,以将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14中。由此将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14中,从而即使在打印处理期间发生了故障(例如,打印卡纸),也能够在从故障恢复后,重新开始打印处理。
图6B例示了当在图5B中所示的扫描处理阶段中开始打印处理时的复印处理的详情。在该复印处理阶段中,如阴影区域中所示,步骤S3001中的处理完成,并且步骤S3002中的处理正在进行中。更具体地,在该阶段中,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正被用于步骤S3002中的处理。换言之,在该阶段中,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尚未被释放。因此,如同图6A中所示的复印处理,在图6B中所示的复印处理中,用于参照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地址(d)被改变为用于参照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地址(a)。在步骤S4003中,CPU 111读取存储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的对应的低压缩图像数据。更具体地,在图6B中所示的复印处理中,CPU 111仅通过步骤S3001中的处理以及步骤S4003中的处理,来进行复印处理。
更具体地,在图6B中所示的打印处理中,CPU 111获取了存储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的低压缩图像数据,并因此能够省略(图3B中所示的)步骤S4001和S4002中的处理。这使得与进行步骤S4001至S4003中的所有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开始将图像打印到片材上之前的时间。
在图6B中所示的扫描处理中,CPU 111进行直至S3003中的处理,以将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14中。由此将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14中,从而即使在打印处理期间发生了故障(例如,打印卡纸),也能够在从故障恢复后,重新开始打印处理。
图6C例示了当在图5C中所示的扫描处理阶段期间开始打印处理时的复印处理的详情。在该复印处理阶段中,如阴影区域中所示,步骤S3001和S3002中的处理完成,并且步骤S3003中的处理正在进行中。更具体地,在该阶段中,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正被用于步骤S3003中的处理。换言之,在该阶段中,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尚未被释放。另一方面,在该阶段中,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已被释放。因此,在图6C中所示的复印处理中,用于参照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地址(c)被改变为用于参照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地址(b)。在步骤S4002中,CPU 111读取存储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的编码图像数据。更具体地,在图6C中所示的复印处理中,CPU 111进行步骤S3001、S3002、S4002和S4003中的复印处理。
更具体地,在图6C中所示的打印处理中,CPU 111获取了存储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的编码图像数据,并因此能够省略(图3B中所示的)步骤S4001中的处理。这使得与进行步骤S4001至S4003中的所有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开始将图像打印到片材上之前的时间。
在图6C中所示的扫描处理中,CPU 111进行直至步骤S3003中的处理,以将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14中。由此将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14中,从而即使在打印处理期间发生了故障(例如,打印卡纸),也能够在从故障恢复后,重新开始打印处理。
图6D例示了当在图5D中所示的扫描处理阶段期间开始打印处理时的复印处理的详情。在该复印处理阶段中,如阴影区域中所示,完成了步骤S3001、S3002和S3003中的处理。更具体地,在该阶段中,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已被释放,并且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也已被释放。此外,在该阶段中,编码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HDD 114中。因此,在图6D中所示的复印处理中,用于参照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保持不变。更具体地,在读取存储在HDD 114中的编码图像数据之后,CPU 111在步骤S4001、S4002和S4003中的处理中进行复印处理。
在图6D中所示的复印处理中,能够将第一页之后的原稿的第二页的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而无需等待对存储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的原稿的第一页的编码图像数据的读取的完成。因此,变得能够防止延迟开始读取第一页之后的原稿的第二页。当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存储的编码图像数据被存储在HDD 114中时,释放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这防止了图像存储器120溢出。
接下来,下面将参照图7中所示的示意图,来描述图6A中所示的复印处理阶段(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中的复印处理的时序图。
在定时701,当开始键被按下时,开始复印作业。
在定时718,视频信号输出结束。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MFP 103在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下操作,以缩短定时701与定时718之间的时间。
命令702、703、704、705及706是在扫描器单元130的设备I/F 134与控制器单元110的设备I/F 116之间交换的命令。命令702至706也是在控制器单元110与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之间交换以彼此同步地进行操作的命令。
命令702是用于准备拉入(pull in)原稿32的请求。在接收到命令702时,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进行用于拉入堆叠在原稿托盘30上的原稿32的初始设置。
命令703是对命令702的应答命令。在接收到命令703时,控制器单元110确定已准备好原稿32的拉入。在接收到命令703时,控制器单元110的CPU 111设置图3A中所示的扫描图像路径3000,该扫描图像路径3000指定了用于扫描的图像处理的顺序和图像区域的顺序。
命令704是用于开始拉入原稿32的请求。在接收到命令704时,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开始拉入堆叠在托盘30上的原稿32。
命令705是对命令704的应答命令。在接收到命令705时,控制器单元110确定原稿32的拉入已开始。在该定时,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可以向控制器单元110通知对原稿32的拉入已正常开始的信息。
命令706是用于请求从扫描器单元130输入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的扫描视频请求命令。命令706对应于由控制器单元110的CPU 111发出以指示扫描器单元130读取原稿32的命令。
中断707是用于开始视频信号输入的中断。在控制器单元110被通知中断707之后,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被连续地输入到控制器单元110。然后,输入到控制器单元110的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经过由控制器单元110的图像处理单元118进行的图像处理。
视频715例示了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
在定时716,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结束。
命令710、711及713是在打印设备140与控制器单元110的设备I/F 116之间交换的命令。
命令710是纸张给送开始请求。在接收到命令710时,打印设备140开始运送在盒351至354中的任一者中存储的片材或设置在手动给送托盘350上的片材。
命令711是对命令710的应答命令。当接收到命令711时,控制器单元110确定给送已开始。
命令713是用于请求开始向打印设备140输出打印图像的视频信号的打印视频请求命令。命令713对应于由控制器单元110的CPU 111发出以指示打印设备140进行打印的命令。
中断714是用于开始打印视频的中断。在控制器单元110被通知中断714之后,打印图像的视频信号被连续地输入到打印设备140。打印设备140基于输入到打印设备140的打印图像的视频信号,进行打印操作。
视频717例示了打印图像的视频信号。
事件709是打印准备开始事件。当控制器单元110接收到事件709时,向打印设备140通知命令710。当控制器单元110的CPU 111接收到事件709时,CPU 111设置用于指定用于打印的图像处理的顺序和图像区域的顺序的打印图像路径4000(如图3B中所示)。CPU111还对图像处理单元118设置用于进行(图3B中所示的)步骤S4001至S4003中的图像处理的各种参数,并且对要在图像存储器120的图像存储器区域中分配的资源进行分配。
当MFP 103在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下操作时,(控制器单元110的)扫描侧处理接收命令705,然后向打印侧处理通知事件709。
事件712是用于开始打印处理的事件。当控制器单元110接收到事件712时,向打印设备140通知命令713。当控制器单元110被通知中断707时,事件712发生。
如果在扫描处理的执行期间发生了故障(在下文中也被称为中断因素),则经由扫描器单元130的设备I/F 134以及控制器单元110的设备I/F 116,向控制器单元110通知表示发生了故障的故障通知708。
在扫描处理的执行期间可能发生的错误包括原稿32的卡纸,由于原稿32的不正确的尺寸检测而导致的错误,由于双给送检测而导致的错误,由于被停止的扫描处理而导致的错误,以及由于电气噪声而导致的扫描视频信号错误。
在自动原稿给送器450配设有诸如超声波传感器等的双给送检测传感器,并且双给送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发生从自动原稿给送器450给送的原稿32的双给送的情况下,发生由于双给送检测而导致的错误。
当在从原稿32读取图像期间,经由操作单元150接收到来自用户对停止键(用于停止从原稿32读取图像)的按下时,发生由于被停止的扫描处理而导致的错误。
当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的设备I/F 134中包括的视频输出电路生成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时,发生由于电气噪声而导致的扫描视频信号错误。
例如,如果发生原稿32的卡纸,则在操作单元150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图14A中所示的错误画面1410。此外,例如,如果发生由于原稿32的双给送检测而导致的错误,则在操作单元150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图14B中所示的错误画面1420。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在针对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之前,从存储设备读取目标原稿的图像数据,然后基于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
当在针对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之前发生中断因素时,该打印装置进行控制,以将特定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的、要存储目标原稿的剩余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中。如果在针对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之前发生中断因素,则打印装置基于存储设备中存储的目标原稿的图像数据以及特定数据进行打印。
下面,将详细描述该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8A和图8B中所示的示意图,描述要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数据。如上所述,图像存储器120被MFP 103进行的所有图像处理共享。因此,每次必要时,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分配基于复印作业的图像处理所需的图像存储器区域。在使用后释放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分配的图像存储区域。
图8A示意性例示了在定时701的图像存储器120的数据的状态。
图8A中所示的示例表示如先前在段落[0007]中所述的、不定数据残留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状态。
如果在原稿32的运送期间发生诸如卡纸等的中断因素,则原稿32的运送停止,并因此原稿32的图像不能被扫描器单元130读取。因此,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未被输入到控制器单元110。除非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被输入到控制器单元110,否则通过扫描处理生成的图像数据不被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因此,残留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不定数据未被通过扫描处理生成的图像数据覆写。
另一方面,在打印处理中读取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数据。然后,打印设备140基于为了打印而从图像存储器120读取的数据,将图像打印在片材上。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MFP 103以复印并行处理模式进行操作的示例。通过读取原稿32而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速度,高于为了打印而从图像存储器120读取图像数据的速度。
在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下,当针对扫描处理开始对原稿32的拉入时,MFP 103开始用于进行打印处理的准备操作。在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下,当由扫描器单元130读取原稿32的图像并且将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输入到控制器单元110时,通过打印处理读取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数据。因此,如果在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下的操作期间发生了中断因素,并且控制器单元110接收到用于停止读取原稿32的操作的请求,则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数据已被打印处理读取。
另一方面,如果发生了诸如原稿卡纸等的中断因素,则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未被输入到控制器单元110,并且因此残留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不定数据未被通过扫描处理而生成的图像数据覆写。
因此,如果在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下的操作期间发生了中断因素,则残留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不定数据被打印处理读取。在这种情况下,将基于从图像存储器120读取的不定数据,将图像打印在片材上。如果该不定数据是用户意料之外的随机数据,则将进行基于该随机数据的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观看打印的片材(打印物)时,用户将对意料之外的数据感到困惑。另一方面,如果该不定数据是不能由用户访问的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则将进行基于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的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当该用户观看打印的片材(打印物)时,该用户将会知晓实质上不能被该用户访问的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如稍后所说明的,实施例的一个公开的方面防止基于不定数据的打印。因此,可以避免上述的不期望的结果。
例如,如图8A中所示,假设地址“0x20000000”被分配为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起始地址。当控制器单元110被通知中断707时,开始用于扫描的图像处理,并且开始用于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的处理。在处理前,用固定量将图像数据分割成单位数据。单位数据可以是一条线、包括固定数量的线的带、或具有固定尺寸的矩形。图像数据包括固定长度的头部部分和可变长度的数据部分。
图8B示意性例示了图像存储器120中存储的图像数据的状态。
图8B例示了当控制器单元110被通知中断714时,三个单位数据的图像数据(低压缩图像数据)被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状态。在该状态下,CPU 111在图3B中所示的步骤S4003中的上述处理中,开始从地址“0x20000000”读取图像数据。当对图像数据的头部部分(A1)和数据部分(A1)的读取完成时,控制器单元110的图像处理单元118对单位数据(A1)进行图像处理。随后,当对图像数据的头部部分(A2)和数据部分(A2)的读取完成时,图像处理单元118对单位数据(A2)进行图像处理。随后,当对图像数据的头部部分(A3)和数据部分(A3)的读取完成时,图像处理单元118对单位数据(A3)进行图像处理。以这种方式,在对图像数据的头部部分和数据部分的读取完成时,图像处理单元118对对应的单位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当控制器单元110被通知中断714时,MFP 103正在进行扫描处理并且继续进行用于扫描的图像处理。在图8B中所示的示例中,图像数据被连续存储在与图像数据的数据部分(A3)之后的地址相对应的区域中。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当MFP 103正在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下操作时,即使故障通知708向控制器单元110通知了故障,MFP 103仍继续执行扫描处理。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在向控制器单元110通知了中断707之后,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发生了某种故障并且生成了用于停止原稿读取操作的请求(在下文中被称为中止请求),MFP 103仍继续进行用于扫描的图像处理,直至定时718。这使得MFP 103能够完成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
一旦发生故障,随后就将特定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特定数据例如是要作为黑色实心图像而打印在片材上的数据(由黑色像素组成的数据)或要作为空白而打印在片材上的数据(由白色像素组成的数据)。
改变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的设备I/F 134的视频输出电路中包括的各种类型的寄存器的设置,使得能够生成并输出由黑色像素组成的数据(例如,视频信号),并且使得能够生成并输出由白色像素组成的数据(例如,视频信号)。然后,CPU 111将这些输出数据(特定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即使在向控制器单元110通知了中断707之后,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发生了某种故障并且生成了中止请求,残留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不定数据仍未被打印处理读取。这是因为残留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不定数据被特定数据覆写。
可以存在如下的变型,即,即使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生成了中止请求,改变用于读取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也能够防止在打印处理中读取残留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不定数据。例如,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发生了中止请求时,仅需要将用于读取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改变为用于参照预先存储有特定数据的图像存储器区域的地址。特定数据例如是要作为黑色实心图像而打印在片材上的数据(由黑色像素组成的数据)或要作为空白而打印在片材上的数据(由白色像素组成的数据)。如果在打印设备140接收到命令710之前(即,在开始打印处理之前),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发生了某种故障,则MFP 103一经接收到故障通知就进行中止处理。例如,当控制器单元110在接收到命令705之前接收到故障通知时,MFP 103进行中止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9A和图9B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由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MFP103进行以执行接收到的执行指令所针对的复印作业的一系列处理。当CPU 111从ROM 113或HDD 114读取控制程序,将其加载到RAM 112中并执行时,实现该处理。在操作单元150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用于进行复印处理的执行画面的状态下,开始图9A中所示的处理。
首先,下面将描述图9A中所示的流程图。
在步骤S901中,CPU 111确定开始键是否被用户经由操作单元150按下。当CPU 111确定开始键被按下时(在步骤S901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902。另一方面,当CPU 111确定开始键未被按下时(在步骤S901中为否),重复步骤S901中的处理,直到开始键被按下。
在步骤S902中,CPU 111从HDD 114获取复印作业的设置信息(例如,对份数、颜色选择、倍率、纸张选择、页面打印、页面布局、装订等的设置)。假设在开始键在步骤S901中被按下之前,在经由操作单元150从用户接收到复印作业的设置信息时,将复印作业的设置信息预先存储在HDD 114中。
在步骤S903中,CPU 111输出用于指示扫描器单元130开始下面参照图10所描述的扫描处理(步骤S1000)的命令。当从CPU 111接收到该指令(在下文中被称为扫描指令)时,扫描器单元130进行扫描处理(步骤S1000)。
随后,下面将描述图9B中所示的流程图。
在步骤S904中,CPU 111确定是否接收到打印准备开始事件(事件709)。当CPU 111确定接收到打印准备开始事件(事件709)时(在步骤S904中为是),CPU 111输出用于指示打印设备140开始下面参照图12(由图12A和12B构成)所描述的打印处理(步骤S1200)的命令(命令710)。然后,当打印设备140接收到该指令(在下文中被称为打印指令)时,在步骤S905中,控制器单元110进行打印处理(步骤S1200)。另一方面,当CPU 111确定未接收到打印准备开始事件(事件709)时(在步骤S904中为否),重复步骤S904中的处理,直到接收到打印准备开始事件(事件709)。
当在步骤S902中获取的复印作业的设置信息具有特定值时,CPU 111指示扫描器单元130和打印设备140通过并行进行扫描处理(步骤S1000)和打印处理(步骤S1200)来开始复印处理。更具体地,CPU 111指示扫描器单元130和打印设备140中的各个开始图6A中所示的上述的复印处理阶段(复印并行处理模式)。
例如,当复印作业的设置信息包括作为倍率的“等倍”(Direct),作为份数的“1份”,针对颜色模式的非“自动选择”,以及针对纸张给送架的非“自动选择”时,CPU 111指示扫描器单元130和打印设备140中的各个开始复印并行处理模式。被选择作为倍率的“等倍”是指用户已指定“100%”作为倍率的情况,或者例如用户已指定“A4”作为针对“A4”原稿尺寸的输出原稿尺寸的情况。另一方面,非“等倍”(“缩放”)作为倍率是指例如用户已指定“86%”作为倍率的情况,或者用户已指定“A3”作为针对“B4”原稿尺寸的输出纸张尺寸的情况。
当针对颜色模式选择了“自动选择”时,CPU 111分析通过原稿读取而生成的图像数据,以确定读取的原稿是彩色的还是单色的。当用户预先指定“彩色”或“单色”作为目标原稿时,针对颜色模式不选择“自动选择”。
当针对纸张给送架选择“自动选择”时,CPU 111对存储具有与输出纸张尺寸一致的尺寸的片材的盒351至354中的任一者进行搜索,并且从存储具有与输出纸张尺寸一致的尺寸的片材的盒给送片材。例如基于读取的目标原稿的尺寸和倍率,来确定输出纸张尺寸。另一方面,针对纸张给送架的非“自动选择”是指例如用户已预先指定从中给送片材的、盒351至354中的任一者或手动给送托盘350的情况。
随后,将参照图10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由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103进行以实现接收到的执行指令所针对的复印作业的扫描处理的一系列处理(步骤S1000)。当CPU111从ROM 113或HDD 114读取控制程序,将其加载到RAM 112中并执行时,实现该处理。
在接收到命令703时,控制器单元110开始步骤S1001中的处理。在步骤S1001中,CPU 111设置指定用于扫描的图像处理的顺序和图像区域的顺序的(图3A中所示的)扫描图像路径3000。
在步骤S1002中,CPU 111对图像处理单元118设置用于进行(图3A中所示的)步骤S3001至S3003中的图像处理的各种参数。
在步骤S1003中,CPU 111基于在步骤S1002中设置的各种参数,计算要分配给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和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的各个的资源的容量。由要通过原稿读取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大小,来确定要分配给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和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的各个的资源的容量。要通过原稿读取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大小取决于例如彩色、单色、读取分辨率以及目标原稿尺寸这样的设置。
在步骤S1004中,CPU 111向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和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的各个,分配具有在步骤S1003中计算出的容量的资源。
在进行步骤S1004中的处理之后,然后在步骤S1005中,CPU 111输出用于指示扫描器单元130读取原稿的命令(命令706)。在步骤S1005中,在从CPU 111接收到读取指令时,扫描器单元130读取原稿。
在步骤S1006中,CPU 111确定是否开始对堆叠在原稿托盘30上的原稿32的拉入。当控制器单元110接收到命令705时,CPU 111确定开始对原稿32的拉入(在步骤S1006中为是),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1007。另一方面,当CPU 111未接收到命令705时(在步骤S1006中为否),重复步骤S1006中的处理,直到接收到命令705。
在步骤S1007中,CPU 111确定是否接收到故障通知。当控制器单元110从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接收到故障通知708时,CPU 111确定接收到故障通知(在步骤S1007中为是),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1024。在步骤S1024中,CPU 111进行中止处理。这对应于在打印设备140接收到命令710之前(即,在开始打印处理之前)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发生了某种故障的情况。因此,CPU 111一接收到故障通知就进行中止处理。
另一方面,当CPU 111未从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接收到故障通知708时(在步骤S1007中为否),处理前进到步骤S1008。在进行步骤S1024中的中止处理之后,然后在步骤S1025中,CPU 111进行预定的结束处理以结束与扫描处理相关的一系列处理(步骤S1000)。
在步骤S1008中,CPU 111等待表示视频的开始的中断信号(中断707)。该中断信号是经由设备I/F 116从扫描器单元130输入到图像处理单元118的硬件中断信号。通过使用该中断信号作为触发器,来从扫描器单元130输入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
当控制器单元110被通知中断707时,CPU 111确定输入了表示视频的开始的中断信号(在步骤S1008中为是),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1009。另一方面,当控制器单元110未被通知中断707时(在步骤S1008中为否),重复步骤S1008中的处理,直到CPU 111被通知中断707。
在步骤S1009中,CPU 111进行用于经由图像处理单元118将视频信号转换成低压缩图像数据的处理。
在步骤S1010中,CPU 111将通过步骤S1009中的处理而生成的低压缩图像数据,存储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
在步骤S1011中,CPU 111确定是否接收到故障通知。当控制器单元110从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接收到故障通知708时,CPU 111确定接收到故障通知(在步骤S1011中为是),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1012。
在步骤S1012中,CPU 111确定MFP 103是否正在图6A中所示的复印处理阶段(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下进行操作。
当CPU 111确定MFP 103不是正在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下进行操作时(在步骤S1012中为否),处理前进到步骤S1024。在步骤S1024中,CPU 111进行中止处理。由于这种情况对应于在MFP 103不是正在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下进行操作的同时而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发生了某种故障的情况,所以CPU 111一经接收到故障通知就进行中止处理。更具体地,如果在MFP 103不是正在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下进行操作的同时而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发生了某种故障,则打印处理尚未开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开始打印处理之前取消打印处理。因此,即使在生成了中止请求之后,也不开始打印处理。因此,残留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不定数据未被打印处理读取,并且将不进行基于不定数据的打印。在步骤S1024中,CPU 111进行中止处理。在步骤S1025中,CPU 111进行预定的结束处理以结束与扫描处理相关的一系列处理(步骤S1000)。
另一方面,当CPU 111确定MFP 103正在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下进行操作时(在步骤S1012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026。这种情况对应于在MFP 103正在复印并行处理模式下进行操作的同时,而向CPU 111通知了中断707且然后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发生了某种故障的情况。
在步骤S1026中,CPU 111将特定数据存储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特定数据例如是要作为黑色实心图像而打印在片材上的数据(由黑色像素组成的数据)或要作为空白而打印在片材上的数据(由白色像素组成的数据)。在进行步骤S1026中的处理之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013。
如上所述,即使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发生了某种故障并且生成了中止请求,MFP103仍继续进行用于扫描的图像处理,直到定时718,以完成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当发生故障时,特定数据随后被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即使生成了中止请求,MFP103仍继续进行用于扫描的图像处理,直到定时718,以完成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这防止了残留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不定数据被打印处理读取,从而防止基于不定数据的打印。
如果该不定数据是用户意料不到的随机数据,则将进行基于该随机数据的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观看打印的片材(打印物)时,用户将对意料不到的数据感到困惑。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防止了基于不定数据的打印,所以当用户观看打印的片材(打印物)时,用户将不会对意料不到的数据感到困惑。
另一方面,如果该不定数据是不能由用户访问的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则将进行基于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的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当该用户观看打印的片材(打印物)时,该用户将会知晓实质上不能被该用户访问的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另一方面,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防止了基于不定数据的打印。因此,当该用户观看打印的片材(打印物)时,该用户将不会知晓实质上不能被该用户访问的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
在步骤S1013中,CPU 111等待表示从图像处理单元118输出的视频的结束的中断信号。该中断信号是基于在步骤S1002中设置的参数,由图像处理单元118内部生成的硬件中断信号。
当CPU 111确定输入了表示视频的结束的中断信号时(在步骤S1013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014。另一方面,当CPU 111确定未输入表示视频的结束的中断信号时(在步骤S1013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1。在步骤S1014中,CPU 111进行用于由压缩/解压缩单元119对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存储的低压缩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的处理。
在步骤S1015中,CPU 111将在步骤S1014中生成的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
在步骤S1016中,CPU 111确定在步骤S1014中进行的压缩处理是否完成。当CPU111确定压缩处理完成时(在步骤S1016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017。另一方面,当CPU111确定压缩处理未完成时(在步骤S1016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4。
在步骤S1017中,CPU 111释放在步骤S1004中分配的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当接收到由CPU 111输出的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释放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换言之,直到接收到由CPU 111输出的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才释放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可以存在如下的变型,即,当CPU 111输出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释放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
在进行步骤S1017中的处理之后,然后在步骤S1018中,CPU 111进行用于将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存储的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14中的处理。
在步骤S1019中,CPU 111将从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输出的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14中。
在步骤S1020中,CPU 111确定在步骤S1018中进行的存储处理是否完成。当CPU111确定存储处理完成时(在步骤S1020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021。另一方面,当CPU111确定存储处理未完成时(在步骤S1020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8。
在步骤S1021中,CPU 111释放在步骤S1004中分配的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当接收到由CPU 111输出的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释放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换言之,直到接收到由CPU 111输出的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才释放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可以存在如下的变型,即,当CPU 111输出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释放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
在步骤S1022中,CPU 111释放用于上述的扫描处理的图像处理单元118的资源。
在步骤S1023中,CPU 111确定是否存在下一页。下一页是指原稿的第二页和后续页。例如,当要由扫描器单元130扫描的页(例如,原稿)剩余时,CPU 111确定存在下一页(在步骤S1023中为是),并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1002。另一方面,当CPU 111确定不存在下一页时(在步骤S1023中为否),则在步骤S1025中,CPU 111进行预定的结束处理,以结束与扫描处理相关的一系列处理(步骤S1000)。
虽然CPU 111被描述为一经完成步骤S1014中进行的压缩处理,就在步骤S1017中释放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但处理并不限于此。
即使完成了在步骤S1014中进行的压缩处理,CPU 111也可以不释放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相反,CPU 111可以在通过读取原稿的下一页而生成图像数据时,释放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更具体地,直到确定已输入了表示下一页的视频的开始的中断信号时,CPU 111才需要释放针对前一页而分配的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
虽然CPU 111被描述为一经完成步骤S1018中进行的存储处理,就在步骤S1021中释放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但处理并不限于此。
即使完成了在步骤S1018中进行的存储处理,CPU 111也可以不释放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相反,CPU 111可以在通过读取原稿的下一页而生成图像数据时,释放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更具体地,直到确定已输入了表示下一页的视频的开始的中断信号时,CPU 111才需要释放针对前一页而分配的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
可选地,在难以针对下一页分配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定时,CPU 111可以释放针对前一页而分配的图像存储器120(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和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
参照图11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由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103中的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进行以实现复印作业的扫描处理的一系列处理。当控制器135的CPU131从扫描器单元130的ROM 133读取控制程序,将其加载到RAM 132中并执行时,实现该处理。
在步骤S1101中,CPU 131等待用于准备拉入原稿32的请求(命令702)。在接收到命令702时,CPU 131确定接收到用于准备拉入原稿32的请求(在步骤S1101中为是),并且处理进入到步骤S1102。另一方面,当未接收到命令702时(在步骤S1101中为否),CPU 131重复步骤S1101中的处理,直到接收到命令702。
在步骤S1102中,CPU 131进行用于启动扫描器单元130的处理。
在步骤S1103中,CPU 131等待用于开始拉入原稿32的请求(命令704)。在接收到命令704时,CPU 131确定接收到用于开始拉入原稿32的请求(在步骤S1103中为是),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4。另一方面,当未接收到命令704时(在步骤S1103中为否),CPU 131重复步骤S1103中的处理,直到接收到命令704。
在步骤S1104中,CPU 131确定在拉入原稿32之前是否在扫描器单元130中发生了某种故障。在拉入原稿32之前在扫描器单元130中发生的故障包括,例如,由于接收到用户经由操作单元150对用于停止拉入原稿32的停止键的按下而导致的原稿运送的停止。这种故障还包括由于电气噪声而导致的扫描视频信号错误。
当CPU 131确定发生了故障时(在步骤S1104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4。然后在步骤S1114中,CPU 131向控制器单元110的CPU 111通知故障通知708。因此,CPU 111确定接收到故障通知(在图10中的步骤S1007中为是)。在步骤S1114中,CPU 131向CPU 111通知故障通知708。在步骤S1115中,CPU 131进行预定的结束处理,并且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结束用于进行复印作业的扫描处理的一系列处理。
另一方面,当CPU 131确定未发生故障时(在步骤S1104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5。然后在步骤S1105中,CPU 131开始拉入放置在原稿托盘30上的原稿32。在该定时,扫描器单元130的CPU 131输出命令705,并且控制器单元110的CPU 111接收命令705。因此,CPU 111确定开始对原稿32的拉入(在图10中的步骤S1006中为是)。
在步骤S1106中,CPU 131确定是否从控制器单元110接收到扫描视频请求(命令706)。在接收到命令706时,CPU 131确定从扫描器单元130接收到用于输入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的请求(扫描视频请求)(在步骤S1106中为是),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7。另一方面,当未接收到命令706时(在步骤S1106中为否),CPU 131重复步骤S1106中的处理,直到接收到命令706。
在步骤S1107中,CPU 131将表示视频的开始的中断信号(中断707)输出到控制器单元110。因此,CPU 111确定输入了表示视频的开始的中断信号(在图10中的步骤S1008中为是)。
在步骤S1104中,CPU 131确定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是否在扫描器单元130中发生了某种故障。可能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发生的错误包括,例如,原稿32的卡纸,由于原稿32的不正确的尺寸检测而导致的错误,由于双给送检测而导致的错误,由于被停止的扫描处理而导致的错误,以及由于电气噪声而导致的扫描视频信号错误。
当CPU 131确定发生了故障时(在步骤S1108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9。然后在步骤S1109中,CPU 131向控制器单元110的CPU 111通知故障通知708。
因此,CPU 111确定接收到故障通知(在图10中的步骤S1011中为是)。如上面参照图10中的步骤S1007所描述的,当CPU 111从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接收到故障通知708时,CPU 111确定自身被通知了故障。如上面参照图10中的步骤S1024所描述的,CPU 111在接收到故障通知708时进行中止处理。
在步骤S1109中,CPU 131向CPU 111通知故障通知708。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1。
另一方面,当CPU 131确定未发生故障时(在步骤S1108中为否),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0。在步骤S1110中,基于所读取的原稿32的图像,CPU 131向控制器单元110输出由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的设备I/F 134中包括的视频输出电路生成的视频信号。在进行步骤S1110中的处理之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1。
在步骤S1111中,CPU 131确定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是否结束。当CPU 131确定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结束时(在步骤S1111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2。另一方面,当CPU131确定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未结束时(在步骤S1111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108。
在步骤S1112中,CPU 131将表示扫描图像的视频信号的结束的中断信号,输出到控制器单元110。在步骤S1113中,CPU 131确定是否存在下一页。下一页是指原稿32的第二页和后续页。例如,当放置在原稿托盘30中的原稿32剩余时,CPU 131确定存在下一页(在步骤S1113中为是),并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1103。另一方面,当放置在原稿托盘30中的原稿32没有剩余时,CPU 131确定不存在下一页(在步骤S1113中为否),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1115。在步骤S1115中,CPU 131进行预定的结束处理。在进行步骤S1115中的处理之后,扫描器单元130的控制器135结束用于进行复印作业的扫描处理的一系列处理。
将参照图12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由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103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步骤S1200),以实现接收到的执行指令所针对的复印作业的打印处理。当CPU111从ROM 113或HDD 114读取控制程序,将其加载到RAM 112中并执行时,实现该处理。
当接收到命令710时,打印设备140进行步骤S1201至S1204的处理。
在步骤S1201中,CPU 111设置指定用于打印的图像处理的顺序和图像区域的顺序的打印图像路径4000(如图3B中所示)。
在步骤S1202中,CPU 111对图像处理单元118设置用于进行(图3B中所示的)步骤S4001至S4003中的图像处理的各种参数。
在步骤S1203中,CPU 111基于在步骤S1202中设置的各种参数,计算要在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中的各个中分配的资源的容量。由要通过原稿读取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大小,来确定要在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中的各个中分配的资源的容量。要通过原稿读取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大小取决于例如彩色、单色、读取分辨率以及目标原稿尺寸这样的设置。
在步骤S1204中,CPU 111在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中的各个中,分配具有在步骤S1203中计算出的容量的资源。
下面,将参照图13A、图13B和图13C中所示的示意图,描述打印处理中的存储器控制。
图13A例示了如下状态,即,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分配了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和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之后,进一步分配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中的各个的资源。
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是例如由地址“0x80000000”指定的区域。当要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编码图像数据的大小为25MB时,从与地址“0x80000000”相对应的区域起分配用于25MB的区域。
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例如是由地址“0x90000000”指定的区域。当要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低压缩图像数据的大小为133MB时,从与地址“0x90000000”相对应的区域起分配用于133MB的区域。
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分配的区域的大小如下。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配设相同的大小,并且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和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配设相同的大小。
下面,将再次描述图12中所示的流程图。
在进行步骤S1204中的处理之后,然后在步骤S1205中,CPU 111输出用于指示打印设备140进行打印的命令(命令713)。在步骤S1206中,CPU 111确定是否接收到视频输出开始信号(中断714)。该视频输出开始信号是经由设备I/F 116从打印设备140输入到图像处理单元118的硬件中断信号。当控制器单元110被通知中断714时,CPU 111确定接收到打印视频开始中断(视频输出开始信号)(在步骤S1206中为是),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1207。另一方面,当控制器单元110未被通知中断714时(在步骤S1206中为否),重复步骤S1206中的处理,直到控制器单元110被通知中断714。
在步骤S1207中,CPU 111确定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是否被释放。当CPU111确定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被释放时(在步骤S1207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213。另一方面,当CPU 111确定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未被释放时(在步骤S1207中为否),处理前进到步骤S1208。
当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存储了针对原稿的同一页的低压缩图像数据时,CPU 111确定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未被释放(在步骤S1207中为否)。另一方面,当在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未存储针对原稿的同一页的低压缩图像数据时,CPU 111确定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被释放(在步骤S1207中为是)。
可选地,当输出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CPU 111可以确定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被释放(在步骤S1207中为是)。另一方面,当未输出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CPU 111可以确定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资源未被释放(在步骤S1207中为否)。
下面,将描述步骤S1208和随后的步骤中的处理。
在步骤S1208中,CPU 111将用于读取低压缩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从用于参照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地址(d)改变为用于参照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的地址(a)。
下面,将再次描述图13A、图13B和图13C中所示的示意图。
图13B例示了如下状态,即,通过步骤S1208中的处理,将用于读取低压缩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从地址“0x90000000”改变为地址“0x20000000”。因此,随着用于向打印设备140输出视频信号的预处理,CPU 111能够读取在由地址“0x20000000”指定的区域(即,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存储的低压缩图像数据。
下面,将再次描述图12中所示的流程图。
在进行步骤S1208中的处理之后,然后在步骤S1209中,CPU 111释放在步骤S1204中分配的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资源。当接收到由CPU 111输出的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释放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资源。换言之,直到接收到由CPU 111输出的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才释放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资源。可以存在如下的变型,即,当CPU 111输出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释放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资源。
下面,将再次描述图13A、图13B和图13C中所示的示意图。
图13C例示了如下状态,即,在图像存储器120中分配了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和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而从图像存储器120释放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和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资源。在该状态下,例如,能够将用于对另一页的扫描处理的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分配给由地址“0x80000000”指定的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此外,例如,能够将用于对另一页的扫描处理的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分配给由地址“0x90000000”指定的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
下面,将再次描述图12中所示的流程图。
在进行步骤S1209中的处理之后,然后在步骤S1210中,CPU 111进行用于经由图像处理单元118将第一图像存储器区域121中存储的低压缩图像数据转换成视频信号的处理。
在步骤S1211中,CPU 111将通过步骤S1209中的处理而生成的视频信号,输出到打印设备140。
在步骤S1212中,CPU 111确定在步骤S1209中进行的转换处理是否完成。当CPU111确定转换处理完成时(在步骤S1212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230。另一方面,当CPU111确定转换处理未完成时(在步骤S1212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210。
下面,将描述步骤S1213和随后的步骤中的处理。
在步骤S1213中,CPU 111确定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是否被释放。当CPU111确定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被释放时(在步骤S1213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219。另一方面,当CPU 111确定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未被释放时(在步骤S1213中为否),处理前进到步骤S1214。
当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存储了针对原稿的同一页的编码图像数据时,CPU111确定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未被释放(在步骤S1213中为否)。另一方面,当在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未存储针对原稿的同一页的编码图像数据时,CPU 111确定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被释放(在步骤S1213中为是)。
可选地,当输出了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CPU 111可以确定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被释放(在步骤S1213中为是)。另一方面,当未输出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CPU 111可以确定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资源未被释放(在步骤S1213中为否)。
在步骤S1214中,CPU 111将用于读取编码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120的地址,从用于参照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地址(c),改变为用于参照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的地址(b)。
在步骤S1215中,CPU 111释放在步骤S1204中分配的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资源。当接收到由CPU 111输出的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释放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资源。换言之,直到接收到由CPU 111输出的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才释放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资源。可以存在如下的变型,即,当CPU 111输出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释放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资源。
在步骤S1216中,CPU 111进行用于经由压缩/解压缩单元119对第二图像存储器区域122中存储的编码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的处理。
在步骤S1217中,CPU 111将通过步骤S1216中的处理而生成的低压缩图像数据,存储在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中。
在步骤S1218中,CPU 111确定在步骤S1215中进行的解压缩处理是否完成。当CPU111确定解压缩处理完成时(在步骤S1218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226。另一方面,当CPU111确定解压缩处理未完成时(在步骤S1218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216。
下面,将描述步骤S1219和随后的步骤中的处理。
在步骤S1219中,CPU 111进行用于从HDD 114读取编码图像数据的处理。
在步骤S1220中,CPU 111将在步骤S1219中读取的编码图像数据,存储在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中。
在步骤S1221中,CPU 111确定在步骤S1219中进行的读取处理是否完成。当CPU111确定读取处理完成时(在步骤S1221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222。另一方面,当CPU111确定读取处理未完成时(在步骤S1221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219。
在步骤S1222中,CPU 111进行用于经由压缩/解压缩单元119对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中存储的编码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的处理。
在步骤S1223中,CPU 111将在步骤S1221中生成的低压缩图像数据,存储在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中。
在步骤S1224中,CPU 111确定在步骤S1222中进行的解压缩处理是否完成。当CPU111确定解压缩处理完成时(在步骤S1224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225。另一方面,当CPU111确定解压缩处理未完成时(在步骤S1224中为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222。
在步骤S1225中,CPU 111释放在步骤S1204中分配的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资源。当接收到由CPU 111输出的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释放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资源。换言之,直到接收到由CPU 111输出的命令(例如,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才释放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资源。可以存在如下的变型,即,当CPU 111输出命令(例如,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释放第三图像存储器区域123的资源。
下面,将描述步骤S1226和随后的步骤中的处理。
在步骤S1226中,CPU 111进行经由图像处理单元118将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中存储的低压缩图像数据转换成视频信号的处理。
在步骤S1227中,CPU 111将在步骤S1226中生成的视频信号,输出到打印设备140。
在步骤S1228中,CPU 111确定在步骤S1226中进行的转换处理是否完成。当CPU111确定转换处理完成时(在步骤S1228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229。然后,在步骤S1229中,CPU 111释放在步骤S1204中分配的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资源。当接收到由CPU111输出的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释放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资源。换言之,直到接收到由CPU 111输出的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才释放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资源。可以存在如下的变型,即,当CPU 111输出命令(用于释放图像存储器120的资源的命令)时,释放第四图像存储器区域124的资源。
下面,将描述步骤S1230和随后的步骤中的处理。
在步骤S1230中,打印设备140基于通过步骤S1211或S1227中的处理而输出的视频信号(即,图像数据),将图像打印在片材上。
在步骤S1231中,CPU 111等待从图像处理单元118输出的视频输出结束信号。该视频输出结束信号是基于在步骤S1202中设置的参数,由图像处理单元118内部地生成的硬件中断信号。当CPU 111确定输入了视频输出结束信号时(在步骤S1231中为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232。另一方面,当CPU 111确定未输入视频输出结束信号时(在步骤S1231中为否),重复步骤S1231中的处理,直到输入了视频输出结束信号。
在步骤S1232中,CPU 111释放用于上述打印处理的图像处理单元118的资源。
在步骤S1233中,CPU 111确定是否存在下一页。例如,当要由打印设备140打印的页剩余时,CPU 111确定存在下一页(在步骤S1233中为是),并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1202。另一方面,当CPU 111确定不存在下一页时(在步骤S1233中为否),CPU 111结束与打印处理相关的一系列处理(步骤S1200)。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在针对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之前,从存储设备读取目标原稿的图像数据,然后基于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当在针对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之前发生中断因素时,该打印装置进行控制,以将特定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的、要存储目标原稿的剩余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中。如果在针对目标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存储设备中之前发生了中断因素,则打印装置基于存储设备中存储的目标原稿的图像数据以及特定数据,进行打印。
更具体地,即使在向控制器单元110通知了中断707之后,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发生了某种故障并且生成了中止请求,打印装置仍继续进行用于扫描的图像处理,直到定时718。更具体地,当发生故障时,CPU111随后将特定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以完成将目标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20中。更具体地,由特定数据覆写残留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不定数据。因此,即使在向控制器单元110通知了中断707之后,在执行扫描处理期间发生了某种故障并且生成了中止请求,仍能够防止残留在图像存储器120中的不定数据被在打印处理中读取,从而防止基于不定数据的打印。
如果该不定数据是用户意料不到的随机数据,则将进行基于该随机数据的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观看打印的片材(打印物)时,用户将对意料不到的数据感到困惑。另一方面,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由于防止了基于不定数据的打印,所以当用户观看打印的片材(打印物)时,用户将不会对意料不到的数据感到困惑。
另一方面,如果该不定数据是不能由用户访问的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则将进行基于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的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当该用户观看打印的片材(打印物)时,该用户将会知晓实质上不能被该用户访问的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另一方面,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防止了基于不定数据的打印。因此,当该用户观看打印的片材(或打印物)时,该用户将不会知晓实质上不能被该用户访问的不同用户的作业的数据。
其他实施例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包括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组合)进行变型。这些变型不排除在本公开的范围外。
例如,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MFP 103的控制器单元110的CPU 111进行上述的各种控制,但是构造不限于此。上述的各种控制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被构造为能够由诸如外部控制器(是MFP 103的分离单元)等的打印控制单元执行。
当将用于实施上述功能的至少一个功能的程序经由网络或存储介质提供给系统或装置,并且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该程序时,也能够实现本公开。此外,还能够通过用于实施至少一个功能的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本公开。
其他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存储介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装置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者或更多。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5)

1.一种复印装置,所述复印装置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原稿;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由所述读取单元读取的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
打印单元;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之前,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并且使所述打印单元基于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
其中,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之前发生了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中断因素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将特定数据代替所述原稿的要被转移到所述打印单元的剩余图像数据转移到所述打印单元,
其中,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之前发生了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中断因素的情况下,所述打印单元基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以及由所述控制单元转移的所述特定数据,来进行打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置,所述复印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复印装置是否处于如下模式:该模式用于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之前,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
其中,在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复印装置处于所述模式,并且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之前发生了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中断因素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将所述特定数据代替所述原稿的要被转移到所述打印单元的剩余图像数据转移到所述打印单元,并且
其中,在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复印装置不处于所述模式并且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之前发生了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中断因素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不将所述特定数据代替所述原稿的要被转移到所述打印单元的剩余图像数据转移到所述打印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置,所述复印装置还包括生成单元,所述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之前发生了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中断因素的情况下,生成特定数据代替要被转移到所述打印单元的、所述原稿的剩余图像数据,
其中,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之前发生了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中断因素的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将由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特定数据代替所述原稿的剩余图像数据转移到所述打印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置,所述复印装置还包括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的图像数据,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由所述读取单元读取的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而不对未由所述打印单元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的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进行存储,
其中,在能够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要打印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打印单元基于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的要打印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并且
其中,在不能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要打印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打印单元基于与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的、要打印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印装置,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以第一压缩比压缩的图像数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存储以比所述第一压缩比更高的第二压缩比压缩的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印装置,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非压缩图像数据,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存储压缩图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置,其中,用于将由所述读取单元读取的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速度,高于由所述打印单元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的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置,其中,在由所述打印单元从所述存储单元正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同时,将由所述读取单元读取的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置,
其中,由于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之前不能将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所以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将特定数据代替所述原稿的要被转移到所述打印单元的剩余图像数据转移到所述打印单元,并且
其中,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之前不能将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情况下,所述打印单元基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以及所转移的所述特定数据,进行打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置,所述复印装置还包括用于运送所述原稿的运送单元,
其中,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中断因素是由所述运送单元运送的原稿的卡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置,所述复印装置还包括用于运送所述原稿的运送单元,
其中,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中断因素是由所述运送单元运送的原稿的双给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置,所述复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用户接收用于停止由所述读取单元读取所述原稿的指令,
其中,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中断因素是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指令而对所述原稿的读取的停止。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印装置,其中,所述特定数据是包括白色像素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置,其中,所述特定数据是包括黑色像素的数据。
15.一种用于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由读取单元读取原稿;
将所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之前,从所述存储单元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所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以及
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之前发生了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中断因素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将特定数据代替所述原稿的要被转移到打印单元的剩余图像数据转移到所述打印单元,
其中,在所述原稿的一页的图像数据已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之前发生了所述读取单元的读取中断因素的情况下,所述打印单元基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以及所转移的特定数据,进行打印。
CN201610627208.5A 2015-08-07 2016-08-03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4540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57615A JP6608215B2 (ja) 2015-08-07 2015-08-07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15-157615 2015-08-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4002A CN106454002A (zh) 2017-02-22
CN106454002B true CN106454002B (zh) 2019-11-15

Family

ID=58047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27208.5A Active CN106454002B (zh) 2015-08-07 2016-08-03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917966B2 (zh)
JP (1) JP6608215B2 (zh)
CN (1) CN1064540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8998B2 (ja) * 2015-08-05 2020-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623432B2 (en) * 2017-06-21 2020-04-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itigating security risks utilizing continuous device image reload with data integrit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61387A (ja) * 1996-03-27 1997-10-03 Ricoh Co Ltd デジタル複写機
US5889595A (en) * 1995-05-17 1999-03-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stopping a printing operation upon reception of abnormal image data in a facsimile
US6061148A (en) * 1994-07-15 2000-05-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acsimile receiving apparatus
CN101132532A (zh) * 2006-08-22 2008-02-27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1795340A (zh) * 2009-01-30 2010-08-0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和印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9118A (ja) * 1994-06-16 1996-01-1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901869B2 (ja) * 1999-03-10 2007-04-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メモリ装置
JP2002314763A (ja) * 2001-04-17 2002-10-25 Hitachi Koki Co Ltd カラー複写機制御装置
JP2006019952A (ja) * 2004-06-30 2006-01-19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00559B2 (ja) * 2008-07-31 2012-12-19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388548B2 (ja) * 2008-11-17 2014-0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810734B2 (ja) * 2011-08-12 2015-1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
JP2013081048A (ja) * 2011-10-03 2013-05-02 Murata Mach Ltd 複写機、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955011B2 (ja) * 2012-02-06 2016-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JP5942678B2 (ja) * 2012-08-02 2016-06-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複写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1148A (en) * 1994-07-15 2000-05-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acsimile receiving apparatus
US5889595A (en) * 1995-05-17 1999-03-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stopping a printing operation upon reception of abnormal image data in a facsimile
JPH09261387A (ja) * 1996-03-27 1997-10-03 Ricoh Co Ltd デジタル複写機
CN101132532A (zh) * 2006-08-22 2008-02-27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1795340A (zh) * 2009-01-30 2010-08-0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和印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08215B2 (ja) 2019-11-20
US20180152577A1 (en) 2018-05-31
JP2017038172A (ja) 2017-02-16
CN106454002A (zh) 2017-02-22
US20170041477A1 (en) 2017-02-09
US10397423B2 (en) 2019-08-27
US9917966B2 (en) 201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2378B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827470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or computing an extended region of a block region of image data or an input image
US6449056B1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displaying the capacity of data of image to be formed
CN106454002B (zh)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241292B2 (ja) 集積回路、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352933B1 (ko) 문서 박스를 구비한 화상 형성 장치
US20190005363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EP0551823B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666871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553377A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5230688A (ja) サーバ装置、サー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29289B2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11250151A (ja) メモリ制御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EP4219173A1 (en) Inspection system,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spection system
EP4148550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2005049392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36661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7239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069286A (ja) 連結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702664B2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3710765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539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連結システム
JPH09307733A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5391894A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21516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