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0879A - 电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0879A
CN106450879A CN201610218245.0A CN201610218245A CN106450879A CN 106450879 A CN106450879 A CN 106450879A CN 201610218245 A CN201610218245 A CN 201610218245A CN 106450879 A CN106450879 A CN 106450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ion
spring
connection terminal
cup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182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0879B (zh
Inventor
金善基
朴起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ins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ins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ins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inse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50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0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0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0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65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
    • H01R12/6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 deformable terminals, e.g. crimp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3Contact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e.g. pl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21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using coil spring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端子,其被夹设到导电性对象物之间而使所述对象物相互形成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端子包括:金属材质的弹性线圈弹簧;导电性接触部,粘接形成于所述弹簧的至少一端,并电接触于所述对象物,其中,所述接触部以如下方式形成:液态聚合物树脂中混合有金属粉末的液态导电性材料包覆所述弹簧的一端并固化,或者流入到所述弹簧一端的端部孔中并固化。

Description

电连接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端子,尤其涉及一种高度低、结构简单,从而制造过程容易、制造成本低、并且能够容易地改变特性的电连接端子。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距离相比其大小而较大,而且能够容易地进行通过真空拾取的焊接的电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为了使天线等导电对象物与电路板上的导电图案之间形成电连接,或者为了去除静电或电磁波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而进行接地,可以使用通过焊接贴装于电路板的导电图案上的具有弹性的电连接端子。
尤其,在电连接端子被用在智能手机的天线接触(contact)端或者用于测试电路基板的情况下,电连接端子需要满足价格低、尺寸小、电阻低、具有较好的弹性以及弹性恢复力。此外,为了经济性地安装电连接端子,可能会需要一种可实现借助于真空拾取的回流焊接的电连接端子。
当上述的电连接端子为了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导电路径而被使用时,为收容所需要电连接的电路基板和导电性对象物之间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误差,电连接端子在上下方向的操作距离需要尽可能大,而且为了批量生产,要求一种可通过表面贴装执行焊接安装的结构和材料。
例如,印刷电路基板和导电对象物之间的机械误差越大,为了在两者之间形成电连接而需要操作距离更大的电连接端子。
查阅本申请人披露的美国专利US7,931,475,其中公开了如下的构成要素:管道形状的绝缘弹性芯;绝缘非泡沫橡胶涂层,包覆绝缘弹性芯而粘接;弹性电接触端子,其中一面以包覆绝缘非泡沫橡胶涂层的方式被粘接,另一面形成金属层。
根据这种结构,其包括粘接过程,因此制造工序比较复杂,而且其尺寸的缩小将会受限。尤其,在电接触端子具有直径和高度分别为1mm以下的尺寸的情况下存在着制造困难的问题。
作为另一个现有技术,查阅本申请人披露的韩国授权专利第1437935号,其中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质的固定部件,与对象物电连接,并且一端为开口的筒形状,而且开口的边缘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形成卡接台;金属材质的移动部件,插入到所述固定部件并可滑动地结合,并且一端为开口的筒形状,并且边缘部分向外侧弯曲而形成法兰部;导电弹簧,被所述固定部件收容,并且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的底部接触,而另一端与移动部件的底部接触,从而能够使所述移动部件相对所述固定部件弹性滑动,其中,所述移动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通过所述弹簧始终电连接,并且借助于所述弹簧的弹性复原力而使所述法兰部卡接于所述卡接台,从而防止所述移动部件从所述固定部件分离,并且所述法兰部的厚度与所述移动部件的厚度相对应,并且在移动部件的上表面形成用于真空拾取的水平的平坦的面,并且所述固定部件的下表面可以进行利用焊膏的回流焊接。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压制而制造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并在内部插入金属弹簧,之后重新按压固定部件以使金属弹簧与移动部件结合,因此存在着价格昂贵、组装困难的问题。
尤其,在电连接端子是直径和高度的分别为1mm以下的小尺寸电连接端子的情况下,各个构成部分所具有的尺寸均比较小,因此制造以及组装过程比较困难,从而会降低生产性。
尤其,结构上难以经济性制造具有0.8mm以下的宽度的产品,而且将其操作距离相对于其大小而增大的工程将会受限。
作为另一个现有技术,查阅韩国专利第1330999号,公开了一种探针部连接型弹簧针,其特征在于,上部探针部的下端部形成有孔圆筒形状的开口部,下部探针部包含插入到开口部的插入部,弹簧包覆插入部并且其两端固定于上部以及下部的探针部,而且上部探针部、下部探针部以及弹簧形成为一体。
这种弹簧针的模具费用昂贵,而且一种磨具仅能生成一种产品,因此难以经济性提供具有多样的特性的电连接端子,而且难以制造宽度和高度分别为0.5mm以下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小、尤其高度低、结构简单且制造过程容易的电连接端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靠性、较低的电阻、良好的弹性以及弹性复原力,而且按压时需要的力度小的电连接端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实现与对象物之间的电接触、机械接触,而且操作距离较大的电连接端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到机构物,并且耐环境性良好的电连接端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对象物造成的缺陷或者划痕较小的电连接端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执行借助于真空拾取的回流焊接的电连接端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小,而且能够经济性而容易地改变弹性复原力、按压力度、操作距离以及上下电阻等机械特征以及电学特性的电连接端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形成于弹簧的电感值和电阻的电连接端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由外部的冲击引起的弹簧破损最小化的电连接端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电连接端子,作为被夹设到导电性对象物之间而使所述对象物相互形成电连接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质的弹簧;导电性接触部,粘接形成于所述弹簧的至少一个端部,并电接触于所述对象物,其中,所述接触部以如下方式形成:液态聚合物树脂中混合有金属粉末的液态导电性材料包覆所述弹簧的端部并固化,或者流入到所述弹簧端部的孔中并固化。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形成于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被金属材质的杯状夹具收容而结合。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电连接端子,作为被夹设到导电性对象物之间而使所述对象物相互形成电连接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质的弹性线圈弹簧;金属材质的帽部,通过夹设导电性粘结剂而被粘接于所述弹簧的一端;金属材质的杯状夹具,电结合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其中,所述杯状夹具的高度为所述弹簧的高度的1/2以下,所述杯状夹具的外表面形成有能够焊接的镀覆层。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电连接端子,作为被夹设到导电性对象物之间而使所述对象物相互形成电连接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质的弹性线圈弹簧;金属材质的帽部,通过夹设导电性粘结剂而被粘接于所述弹簧的一端;导电性接触部,粘接形成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并通过焊接而固定于所述对象物,其中,所述接触部以如下方式形成:液态聚合物树脂中混合有金属粉末的液态导电性材料包覆所述弹簧的端部并固化,或者流入到所述弹簧端部的孔中并固化。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端子具有如下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及弹性复原力,而且因由电阻低、金属弹簧和形成于其两端部和一端部的电阻低的导电性接触部构成,容易形成较小的尺寸,尤其容易形成较低的高度,并且结构简单,因此制造容易,即使尺寸小也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及弹性复原力,而且电阻低。
此外,弹簧的端部通过浸渍(dipping)或注入液态导电性材料之后经固化工序而使其得到固化,从而形成导电性接触部,因此制造过程容易,而且未形成导电性接触部的弹簧的弹性部即使受到较小的压力也可以容易被按压,并且可以提供良好的弹性以及弹性复原力。
此外,封堵弹簧的端部孔的导电性接触部使真空拾取得以容易实现,并且使与对向的对象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从而能够减小电接触电阻。
此外,导电性接触部的形状为稍微向内部凹陷的形状或者稍微凸出的形状,因此与对向的对象物之间容易实现稳定的物理接触或者电接触。
此外,可以适当地调整弹簧和导电接触部的材料、结构、尺寸以及形状等,或者可以通过调整镀覆层的厚度而容易地调整按压的力度、弹性复原力以及电阻,还可以容易地通过调整弹簧的支撑部和弹性部的尺寸而调整操作距离。
此外还具有如下的优点:导电性接触部的材料的强度低于弹簧材料的强度,因此给对向的对象物造成的缺陷或者划痕较小。
此外还具有如下的优点:对弹簧和导电性接触部的外表面整体通过镀覆过程而形成具有良好的耐环境性、导电性、可焊接性的金属层,从而降低上下电阻,耐环境性变得更为良好,而且焊接过程变得容易。
此外,粘接到弹簧的弹性部而形成的具有弹性的橡胶层能够从外部的冲击中保护弹簧,在焊接时能够控制焊接高度,尤其在具有导电性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形成于弹簧之间的电感值,并能够减少电连接端子的上下电阻。
此外,杯状夹具使焊接过程可以变得更容易,而且焊接强度良好,在进行通过真空拾取的回流焊接时可以减少摇动并提供稳定的回流焊接。
此外,杯状夹具的优点在于能够减少通过外部压力的弹簧的变形。
此外,还有利于实现如下技术效果:根据多样的杯状夹具的结构,可以与用途对应地制造多样的电连接端子,并容易地插入到插槽而使用。
此外,具有能够借助于杯状夹具而减少上下电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子。
图2是将图1垂直剖切而得到的剖面图。
图3是用于示出实际产品的照片图像。
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子。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子。
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子。
图7是将图6的电连接端子垂直剖切的剖面图。
图8A至图8E分别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子进行具体的说明。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子;图2是将图1垂直剖切而得到的剖面图;图3是用于示出实际产品的照片图像。
电连接端子100由如下要素构成:金属材料的弹簧110,具有良好的弹性;接触部120、130,接触到弹簧110的两端而形成,并具有导电性。
根据这种结构,电连接端子100位于相互对向的导电性对象物之间,并借助于弹簧110的压缩和复原而弹性电连接对象物。
作为导电性对象物,例如可以有电路基板的导电图案和扬声器端子,在此情况下,导电性接触部120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而被固定在电路基板的导电图案,并且扬声器端子可以加压接触到电接触部130,从而能够借助弹性而使电路基板的导电图案与扬声器端子形成电连接。
尽管没有特别地限定,但是电连接端子100可以具有内径为0.10mm至1.5mm、高度为0.3mm至1.5mm的尺寸,按压电连接端子的力度100可以是2gf至80gf,而且电连接端子100的操作距离可以是最初高度的40%以上。
小尺寸的弹簧110可容易地制造为线圈形状,例如,电连接端子100的整体形状可以为圆柱形状。
参照图2,弹簧110由如下要素构成:弹性部112,在中间部分以预定的匝距(pitch)卷绕;支撑部114、116,卷绕在弹性部112的两端而形成。
在本例中,弹性部112大约形成2~2.5匝,支撑部114、116大约形成1~1.5匝。
弹簧110的尺寸例如可以为:高度为0.95mm、匝圈(turn)的外径为0.63mm、弹性部112的匝距为0.25mm,然而不限于此。
弹簧110可以通过将如下的合金线卷绕为线圈(coil)形状而制成:截面为圆形、线的直径为0.01mm至0.15mm、机械强度大且弹性良好的磷青铜线或者铍铜线等铜合金线或者不锈钢线(Stainless wire)、钢琴线(Piano wire)等铁合金线。
弹簧110的外表面可以被依次镀覆导电性以及耐环境性良好的镍/金或者镍/钯(Pd),尤其对机械特性虽好、但是电阻较大的不锈钢线(Stainless wire)或者钢琴线(Piano wire)线而言,可以使导电性良好的铜或金的镀覆层较厚,从而整体上降低电阻。
如上所述,弹簧110可以为尺寸较小而能够容易制造的形状,然而可以使弹性部112和支撑部114、116分别的线圈直径相同,或者相对不同。
构成弹簧110的弹性部112的匝数并不限定,然而为使操作距离较大,其可以为2匝以上,而且弹性部112的匝距可以被适当地设计以确保预定的弹性力。
支撑部114、116可以提高支撑强度,而且如下文中描述,可以去除匝距而使相邻的匝圈相互接触,以使接触部120、130可靠地形成。
为了使电连接端子100具有较大的操作距离,支撑部114、116的高度以小于弹性部112的高度形成,而且接触部120、130之间的隔距可以为电连接端子100的高度的1/2以上。
参照图1,接触部120、130通过将弹簧110的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浸渍(dipping)于液态导电材料之后取出并固化而形成,该液态导电材料通过向固化之后具有粘结力的液态聚合物(polymer)树脂中混合导电性金属粉末(powder)而形成。在此,液态导电性材料借助于热或者紫外线固化并粘接到弹簧110。
除了浸渍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注入方法而使液态的导电性材料通过弹簧110的端部孔111流入并固化。在此情况下,液态导电性材料以对应于支撑部114、116的高度流入到端部的孔111内部,并可以在支撑部114、116通过匝圈之间的缝隙而向外部暴露。
在任何情况下,接触部120、130均可以封堵形成于弹簧110端部的孔而形成。
使通过聚合物树脂的固化而形成的接触部120、130具有小于弹簧110的机械硬度(强度),从而使其不给对向的对象物造成缺陷或者划伤。
电连接端子100的上下方向的电阻并没有被特别地限定,然而优选地,其电阻为0.5ohm以下,虽然可能会随着弹簧110的压缩而稍微减少,但是优选在通常的任何情况下均维持在0.5ohm以下。
如上所述,接触部120、130通过将弹簧110的支撑部114、116浸渍(dipping)于液态导电性材料之后取出并将其固化而形成,而导电性材料可以通过在具有耐焊接的耐热性的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聚合物树脂或者硅橡胶等弹性橡胶的液态材料中混合导电性良好的银等金属粉末而构成,而且被固化之后,与弹簧110之间将会具有粘结力。
优选地,接触部120、130均由导电性环氧树脂或者导电性聚酰亚胺树脂构成,但是接触部120、130中的某一个可以由导电性环氧树脂或者导电性聚酰亚胺树脂构成,而且另一个由导电性硅橡胶构成,而在此情况下,某一个接触部120、130可以通过焊接而固定于一个对象物,另一个接触部120、130可以借助于物理压力而接触到其他对象物。
此外,在接触部120、130由硅橡胶构成的情况下,其优点在于:被固化之后具有弹性,而且硬度(强度)较低,因此给对向的对象物造成的缺陷较小,并可实现弹性方式的电接触。
在此,固化通过高温的热或者紫外线(UV)等而实现。
众所周知,液态导电性树脂或者导电性橡胶通过在液态的树脂或者橡胶中混合充分多的银(Silver)或者被镀上银的铜等导电性粒子而形成,例如可以具有相比糖浆稍微浓稠的程度的粘度。
因此,如果将弹簧110的支撑部114、116正交浸渍液态导电材料之后取出,则液态导电性材料将会沿着支撑部114、116的外侧面流动而被固化,并如图1和图3所示,在接触部120、130的外侧面形成弯曲的部分。
相反,如果通过所述注入方式实现固化,则可以使液态导电性材料仅流入弹簧110端部的孔111内部并固化,从而能够防止液态导电性材料流入到支撑部114、116的外侧而被固化。
如上所述的浸渍过程可以执行一次或者多次,然而其执行条件可以根据液态导电性材料的粘度和种类、弹簧端部的孔的大小和形状、金属粉末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导电性接触部的形状而变得不同,因此能够对其进行适当的调节并执行浸渍。
例如,在弹簧110端部的孔111的直径约为0.8mm而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粘度较高、大小较大的金属粉末,并且可以以使粘度较高的方式形成导电性接触部120、130。
如果将弹簧110的支撑部114、116垂直浸渍液态导电性材料之后取出,则在半固化状态下可以封堵弹簧110端部的孔111而形成接触部,此时,由于重力,将会从弹簧110端部的孔111向下方突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沿大致水平的方向压缩朝下方突出的接触部120、130而使接触部120、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呈现水平,然而与此相反,也可以以向下方突出并向端部孔111的中央稍微向外侧突出的形状(半球形状)形成端部面121、131。
如上所述,弹簧110端部的孔111被接触部120、130所封堵,而且接触部120、130的端部面121、131朝向中心而稍微向外侧突出,于是既可以容易地与对象物形成电接触,又可以执行真空拾取。
与此相反,如果将弹簧110的支撑部垂直浸渍导电性材料之后取出,并在半固化状态下使弹簧110旋转180度而完成固化,则将会封堵弹簧110端部的孔111而形成接触部120、130,而且接触部120、130的端部面121、131将会由于自身的重量而形成从端部的孔111稍微朝向中心凹陷的形状(半球形状)。
如上所述,具有稍微朝向中心凹陷的形状的接触部120、130的端部面121、131例如在对象物为锡球(solder ball)的情况下可以与锡球的圆形外表面之间确保较多的接触面,结果电接触电阻将会变小,并能够进行真空拾取。
在此状态下通过完全固化而制造电连接端子100,然后优选地可以对整体镀覆镍/金或者镍/钯(Pd)。
例如,可在弹簧110和接触部120、130上一次镀覆硬度较高的镍,之后可以二次镀覆导电性和耐环境性良好、可焊性良好的金。
尤其,可以调整机械强度高的镍镀覆层的厚度以调整电连接端子100的压缩力和复原力,或者可以调节电连接端子100的强度,并可以通过调整导电性良好的金镀覆层的厚度而调整电连接端子100的上下方向电阻。
在本实施例中,将弹簧110的端部的孔111被接触部120、130所封堵的情形作为一例而进行了说明,然而并不局限于此,接触部120、130的端部面121、131的中心可以形成尺寸小于端部孔111的小贯通孔。
电连接端子100被卷轴卷取(Reel Taping)于载体(Carrier),而且接触部120、130中的某一个的端部面121、131上具备可进行真空拾取的平面,从而可以在该端部面121、131执行真空拾取而被表面贴装,并且借助于焊料而在背面的端部面121、131执行回流焊接。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电连接端子100可以被插入到机构物(例如,用于测试端子的插槽)而使用。
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子。
在一实施例中,电连接端子200的导电性接触部220仅形成在弹簧210的上端。
没有形成接触部的弹簧210的下端例如可以通过借助于焊料的焊接等而被固定于对象物(例如电路基板),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子。
根据本实施例,弹簧310的弹性部312上可以粘接形成弹性橡胶层350、352,例如粘接形成硅橡胶层。
弹性橡胶层350、352通过如下的方式形成:在形成接触部320、330之后使用针等工具将液态硅橡胶涂覆在弹簧310的弹性部312并将其固化。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在接触部320、330仅形成一个的情况下,将没有形成接触部320、330的弹簧310的部分浸渍液态的硅橡胶并将其固化,之后通过研削等方式去除形成于未形成接触部320、330的端部上的弹性橡胶层,则弹簧310的端部将会向外部暴露。
然后电镀镍/金,弹性橡胶层350、352却不会被镀覆,因此形成弹性橡胶层的弹性部312将会保持弹性等弹簧性能。即,电连接端子300将会具有由弹簧310的弹性部312提供的弹簧性能以及由弹性橡胶层350、352提供的机械性能。
优选地,考虑到按压力度以及复原率等,弹性橡胶层350、352的硬度可以是Shore A 20至75。
根据上述结构,其优点在于,因粘接于弹簧310的弹性部312而形成的弹性橡胶层350、352的作用,即使受到外部的冲击,构成弹簧310的金属线也不会容易被拉伸或者变形。
此外,可以利用弹性橡胶层350、352而调整电连接端子300的按压力度和复原率等。
在弹性橡胶层350、352具有导电性的情况下,还可以存在如下的附加效果:减少由弹簧310引起的阻抗值,并使电阻降低。
弹性橡胶层350、352可以如图5的(a)所示,可包覆弹簧310的弹性部312地形成,或者可以如图5的(b)所示,仅形成于弹簧310的弹性部312的内部。
另外,参照图5的(a),由于通过聚合物树脂的固化而形成的接触部330的存在,弹簧310的支撑部316的端部316a的高度可能会降低,然而依然会呈现出突出的形状。
因此,通过如下的方式可以显著地降低端部316a的高度:在使邻接于支撑部316的端部316a的预定部分通过端部口而向下方弯曲而使端部316a的突出高度事先降低一定程度的状态下,使聚合物树脂固化而形成接触部330。
此外,为了使接触部320、330的端部面变得平整以容易进行真空拾取,并确保较宽的接触面积,可以使用研削器而在形成接触部320、330之前和之后对接触部320、330的端部面进行研削,从而去除弹簧310的支撑部314、316的一部分。
在此情况下,还可以获得如下的附加技术效果:被研削的弹簧310的支撑部314、316的一部分从接触部320、330的端部面暴露,并直接地接触到对象物而形成电连接,从而能够减少电阻。
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子;图7是将图6的电连接端子垂直剖切的剖面图。
电连接端子400由如下要素构成:金属材质的线圈弹簧410;接触部430,粘接到弹簧410的一端而形成,并具有导电性;杯状夹具(holder cup)420,在另一端处夹设导电性粘结剂422而粘接。
根据上述的结构,杯状夹具420通过焊接等方式而被固定在电路基板的导电图案上,并可以通过将扬声器端子或者天线端子加压接触到导电性接触部430,并通过弹性而使电路基板的导电图案电连接于扬声器端子或者天线端子。
杯状夹具420可以由硬度低的铜或者铜合金等金属材质的单一主体形成,例如可以是利用拉丝模具(drawing mold)而将具有0.05mm至0.15mm之间的厚度的金属片(sheet)压制而得到的冲压成型物。据此,通过压制金属板的方式形成而具有如下的优点:可以容易地实现批量生产、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因容易制造而能够提高产率、制造成本低。
观察图6的外观,杯状夹具420具有上表面形成开口、下表面被封堵的圆筒形状的本体421,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可以对杯状夹具420的下表面的边缘进行圆角处理而使焊接面积变宽,从而提高焊接强度。
参照图7,作为一例,杯状夹具420的高度大约形成为整体高度的50%以下。为了增加操作距离,杯状夹具420的高度可以形成为弹簧410高度的1/2以下,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此外,与弹簧410的匝圈直径相比,杯状夹具420的内径可以形成为相等或者稍大,其中在两者相等的情况下,弹簧410可以接触到杯状夹具420的内侧壁而减少上下电阻,同时减少电感值;在杯状夹具420的内径大于弹簧410的匝圈直径的情况下,可以将压制的弹簧410收容到杯状夹具420的内部,从而具有增大操作距离的效果。
如上所述,弹簧410下端的支撑部414可以通过夹设导电性粘结剂422而粘接并固定在杯状夹具420的底部。导电性粘结剂422被填充到杯状夹具420的量只需满足将支撑部414固定在杯状夹具420的底部的程度即已充分。
导电性粘结剂422可以是包含有具有耐热性的橡胶的聚合物树脂中混合了金属粉末的液态的导电性粘结剂被固化并粘接而形成之物,或者导电性粘结剂422还可以是焊料。
可以借助导电性粘结剂422而减小电连接端子400的上下电阻。
尽管未图示,然而可以不使用导电性粘结剂422,而是通过激光焊接等方式焊接并粘接弹簧410和杯状夹具420。
根据上述的结构,弹簧410的下端进入到杯状夹具420的内部而被固定,因此,杯状夹具420可以一定程度地阻挡被施加到弹簧410的外部压力。
换言之,在不具有杯状夹具420的情况下,向外部暴露的弹簧410的长度较长,因此由外部力而被变形的可能性将会增加;然而在具有杯状夹具420的情况下,向外部暴露的弹簧410的长度变短,因此,因外部力而变形的可能性将会减少。
此外,由于杯状夹具420的重量,电连接端子400的重心将会位于杯状夹具420,因此在进行回流焊接时,可以使由吹送的热风等引起的摇动最小化,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回流焊接。
此外,在焊接杯状夹具420的情况下,因焊料会沿着杯状夹具420而上升,因此完全不会对弹簧410的弹性起到影响。
另外,被制造的电连接端子400的整体可以被镀覆镍/金或者钯(Pd)。例如,在弹簧410和接触部430上可以一次镀覆硬度较高的镍,之后可以二次镀覆导电性和耐环境性良好、可焊性良好的金。
尤其,可以通过调整机械强度高的镍镀覆层的厚度而调整电连接端子400的弹性和弹性复原力,或者可以调节电连接端子400的强度,并可以通过调整导电性良好的金镀覆层的厚度而调整电连接端子400的上下电阻。
此外,在利用接触部430、弹簧410以及杯状夹具420组装之后对其整体镀覆可焊接的金等金属,从而既可以降低上下电阻,又可以提高耐环境性,而且还可以减少制造成本。
电连接端子400被卷轴卷取(Reel Taping)于载体,而且接触部430的端部面431上具备可真空拾取的平面,从而在该端部面431上被真空拾取而表面贴装,并且借助于焊料而在杯状夹具420中执行回流焊接。
图8A至图8E分别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端子。
以下,为了避开说明中的混乱,对相同的构造赋予相同的符号。
参照图8A,杯状夹具420的开口边缘部位向内侧弯曲而形成法兰部423,而且法兰部423以能够与弹簧410重叠的程度的幅度形成。
根据上述的结构,借助于法兰部423,弹簧410的一部分处于被收容到杯状夹具420内部的状态,从而防止向外部脱离。
结果,能够提供如下的技术效果:弹簧410可以实质性地借助于法兰部423而固定到杯状夹具420,而不需要所述一实施例的导电性粘结剂422。
然而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通过使用导电性粘结剂422而将弹簧410更加牢固地结合到杯状夹具420。
被收容到杯状夹具420内部的弹簧410的匝数并没有特别限定,然而为了使杯状夹具420的内部中弹簧410能够牢固地固定在法兰部423和杯状夹具420的底部之间,只需以法兰部423能够获得借助于弹簧410的弹性复原力的程度的匝数收容即可。
参照图8B,将杯状夹具420的下表面形成为从边缘部位朝向中心而向上倾斜的倾斜面424,从而使其形成凹陷的形状。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根据大量生产的制造工程的角度上很难实现将杯状夹具420的下表面可靠地确保为水平面,然而可以通过使杯状夹具420的下表面向中心凹陷,从而在焊接时,即使熔融的焊料沸腾而使杯状夹具420移动,因其杯状夹具420的下表面的凹陷部分吸收焊料的部分移动而校正杯状夹具420倾斜,从而能够防止杯状夹具起伏或者向某一方倾斜,结果可以提高焊接的可靠性。
此外,杯状夹具420的下表面的表面积将会由于凹陷部分而增大,结果能够提高焊接强度。
参照图8C,杯状夹具420的底部中心形成有孔425,并且肋部(rib)426沿着孔425的边缘部位而向杯状夹具420的内部突出预定的高度。
根据这种结构,因具有预定高度的肋部426从弹簧410下端向内部伸入,因此即使弹簧410被弹性变形,也可以减少弹簧410的下端从肋部426脱离而扭曲的可能性。
肋部426例如可以通过形成孔425的工艺而连续形成,作为一例,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构成:在形成孔425的同时,构成杯状夹具420的下部的壁(厚度)部分变薄并延伸。
肋部426的高度小于杯状夹具420的高度,而且肋部426的外径需要小于弹簧410的匝圈的内径。
在本实施例中,具备着杯状夹具420的下表面向中央凹陷的形状,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其下表面可以形成平面。
参照图8D,杯状夹具420的开口边缘部位可以向外部弯曲而形成卡接台427。
根据这种结构,其优点在于:在将电连接端子400从上向下插入到形成于机构物(例如,绝缘膜)的插入孔而固定的情况下,可以使卡接台427安置于绝缘薄片的表面上部,从而能够均匀地安装电连接端子400。
参照图8E,可以在弹簧410的上端夹设导电性粘结剂442而粘接帽部(cap)440。
换言之,代替所述实施例中的接触部430而将帽部440覆盖并粘接到所述弹簧410的上端,从而执行相应的作用。
帽部440由与杯状夹具420相同的材质构成,而且相比杯状夹具420,帽部440具有相当低的高度,例如可以具有与弹簧410的1~1.5匝程度对应的高度。
根据上述的结构,帽部440的上表面维持光滑的平面,从而可以与对象物之间实现可靠的接触,并且能够容易地执行真空拾取。
以上,以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多种变形。所以,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解释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当由权利要求书界定。

Claims (28)

1.一种电连接端子,作为被夹设到导电性对象物之间而使所述对象物相互形成电连接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材质的弹簧;以及
导电性接触部,粘接形成于所述弹簧的至少一个端部,并电接触于所述对象物,
其中,所述接触部以如下方式形成:
液态聚合物树脂中混合有金属粉末的液态导电性材料包覆所述弹簧的端部并固化,或者流入到所述弹簧端部的孔中并固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浸渍过程而被所述导电性材料包覆,或者通过注入过程而使所述导电性材料流入到所述弹簧的端部的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树脂具备满足焊接条件的耐热性,所述聚合物树脂是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或者弹性橡胶中的一个树脂,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聚合物树脂的固化而粘接到所述弹簧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和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形成能够焊接的金属镀覆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镀覆层通过依次镀覆镍/金或者镍/钯而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的硬度小于所述弹簧的硬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的端部面通过研削过程而形成为平整的面,并通过所述研削过程而使所述弹簧的一部分从所述端部面暴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由如下要素构成:
弹性部,在中间部分以预定的匝距卷绕;以及
支撑部,被卷绕在所述弹性部的至少一端而形成,
其中,所述支撑部对应于所述接触部,并构成为相邻的匝圈相互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弹性部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的形状为朝向中央而以半球形状凹陷或者突出的形状中的一个形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弹簧的一端的接触部由导电性环氧树脂或者导电性聚酰亚胺树脂中的一个树脂构成,形成于另一端的接触部由导电性硅橡胶构成,
所述一端的接触部通过焊接过程而固定于所述对象物,所述另一端的接触部借助于物理压力而接触到所述对象物。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均由导电性环氧树脂或者导电性聚酰亚胺树脂中的一个树脂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未形成所述接触部的所述弹簧的端部通过焊接过程固定于所述对象物。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形成于所述弹簧的一端,
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被金属材质的杯状夹具收容而结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夹设导电性粘结剂而被粘接到所述杯状夹具的底部。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粘结剂包括导电性聚合物树脂和焊料。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状夹具的开口边缘部位向内侧弯曲而形成法兰部,所述法兰部以能够与所述弹簧重叠的幅度形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法兰部借助于被收容到所述杯状夹具的内部的弹簧而受到弹性复原力。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状夹具的下表面具有:
倾斜面,具有从所述下表面的边缘部位朝向中央而凹陷的形状。
20.如权利要求14或19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状夹具的下表面中心形成有孔,并沿着所述孔的边缘部位而向所述杯状夹具的内部突出形成预定高度的肋部。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状夹具的开口边缘部位向外侧弯曲而形成卡接台。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能够焊接的金属镀覆层形成于所述弹簧、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以及所述杯状夹具。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通过真空拾取而实现表面贴装,所述杯状夹具的下表面通过回流焊接而固定于所述对象物。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状夹具的高度为所述弹簧的高度的1/2以下。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端子被卷轴卷取于载体。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端子通过焊接而被固定或者通过插入到测试用插槽而被固定。
27.一种电连接端子,作为被夹设到导电性对象物之间而使所述对象物相互形成电连接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材质的弹性线圈弹簧;
金属材质的帽部,通过夹设导电性粘结剂而被粘接于所述弹簧的一端;以及
金属材质的杯状夹具,电结合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杯状夹具的高度为所述弹簧的高度的1/2以下,所述杯状夹具的外表面形成有能够焊接的镀覆层。
28.一种电连接端子,作为被夹设到导电性对象物之间而使所述对象物相互形成电连接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材质的弹性线圈弹簧;
金属材质的帽部,通过夹设导电性粘结剂而被粘接于所述弹簧的一端;以及
导电性接触部,粘接形成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并通过焊接而固定于所述对象物,
其中,所述接触部以如下方式形成:
液态聚合物树脂中混合有金属粉末的液态导电性材料包覆所述弹簧的端部并固化,或者流入到所述弹簧端部的孔中并固化。
CN201610218245.0A 2015-08-07 2016-04-08 电连接端子 Active CN1064508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50111612 2015-08-07
KR10-2015-0111612 2015-08-07
KR10-2015-0124490 2015-09-02
KR1020150124490A KR101793717B1 (ko) 2015-08-07 2015-09-02 전기접속단자
KR1020150131270A KR20170017667A (ko) 2015-08-07 2015-09-16 전기접속단자
KR10-2015-0131270 2015-09-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0879A true CN106450879A (zh) 2017-02-22
CN106450879B CN106450879B (zh) 2019-05-10

Family

ID=58111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18245.0A Active CN106450879B (zh) 2015-08-07 2016-04-08 电连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66685B2 (zh)
EP (1) EP3333983A4 (zh)
JP (1) JP6335385B2 (zh)
KR (2) KR101793717B1 (zh)
CN (1) CN10645087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7834A (zh) * 2018-11-15 2019-02-05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柔性连接的bga测试插座
CN114361839A (zh) * 2022-01-19 2022-04-15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一种自紧式镀金电接触
CN114784618A (zh) * 2022-06-22 2022-07-22 度亘激光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芯片封装方法、负极片及激光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3422A (zh) * 2017-11-16 2019-05-2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传感器和具有其的压力锅
CN207424024U (zh) * 2017-11-23 2018-05-29 周婷 电导探针的弹性体结构
DE102018100827A1 (de) * 2018-01-16 2019-07-18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Ladekabel und Ladestation für Elektroautos
JP2019192640A (ja) * 2018-04-23 2019-10-31 ジョインセット株式会社 電気接触端子とその装着構造、方法、及び装置
US10754480B2 (en) * 2018-04-26 2020-08-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rames for interactive posters
US10446975B1 (en) * 2018-07-20 2019-10-15 Littelfuse, Inc. Male connector for non-arcing electrical coupling
DE102018123994B4 (de) * 2018-09-28 2022-05-25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Kontaktiervorrichtung zum federbaren Kontaktieren einer Platine mit einem Kontaktelement für eine Magnetspule oder einen Sensor für ein Fahrzeugsystem, Fahrzeugsystem mit einer Kontakti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Kontaktiervorrichtung
WO2024035163A1 (ko) * 2022-08-10 2024-02-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5651A (zh) * 1984-04-12 1987-01-28 美国电材料公司 可焊接的聚合物厚涂层
US5641315A (en) * 1995-11-16 1997-06-24 Everett Charles Technologies, Inc. Telescoping spring probe
KR200332757Y1 (ko) * 2003-08-05 2003-11-07 조인셋 주식회사 표면실장형 도전성 개스킷
KR200396865Y1 (ko) * 2005-07-13 2005-09-27 조인셋 주식회사 압접형 커넥터
JP2007010094A (ja) * 2005-07-04 2007-01-18 Swcc Showa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コイルスプリング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防振装置
CN200994035Y (zh) * 2006-02-22 2007-12-19 宏亿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04638413A (zh) * 2013-11-14 2015-05-20 卓英社有限公司 表面贴装型电连接端子、应用此的电子模块及电路基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9375A (en) * 1976-06-14 1977-06-14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mpany Of California Miniatur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664458A (en) * 1985-09-19 1987-05-12 C W Industries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US5281149A (en) * 1992-07-06 1994-01-25 Petri Hector D Grounding circuit board standoff
JP4274832B2 (ja) * 2003-03-27 2009-06-10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コンタクトユニット
MY147054A (en) 2008-03-07 2012-10-15 Joinset Co Ltd Solderable elastic electric contact terminal
JP5280108B2 (ja) * 2008-05-29 2013-09-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端子部品及び携帯電子機器
KR101099501B1 (ko) * 2008-06-20 2011-12-27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테크놀러지 테스트 소켓, 전기적 연결장치 및 그 테스트 소켓의제조방법
KR101138964B1 (ko) * 2010-02-11 2012-04-25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테크놀러지 테스트 소켓
KR20110101986A (ko) 2010-03-10 2011-09-16 이은미 반도체 테스트 소켓
KR101330999B1 (ko) 2011-12-05 2013-11-20 (주)아이윈 탐침부 연결형 포고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266123B1 (ko) * 2012-03-16 2013-05-27 주식회사 아이에스시 스프링부재를 포함하는 테스트용 러버소켓
JP2014017142A (ja) * 2012-07-10 2014-01-30 Toshiba Toko Meter Systems Co Ltd ばね端子
JP2014096332A (ja) * 2012-11-12 2014-05-22 Kitagawa Ind Co Ltd プローブピン
DE102013018851A1 (de) * 2013-11-09 2015-05-13 Wabco Gmbh Elektrische Verbindungsanordnung
KR101437935B1 (ko) 2013-11-14 2014-09-12 조인셋 주식회사 표면실장형 전기접속단자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5651A (zh) * 1984-04-12 1987-01-28 美国电材料公司 可焊接的聚合物厚涂层
US5641315A (en) * 1995-11-16 1997-06-24 Everett Charles Technologies, Inc. Telescoping spring probe
KR200332757Y1 (ko) * 2003-08-05 2003-11-07 조인셋 주식회사 표면실장형 도전성 개스킷
JP2007010094A (ja) * 2005-07-04 2007-01-18 Swcc Showa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コイルスプリング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防振装置
KR200396865Y1 (ko) * 2005-07-13 2005-09-27 조인셋 주식회사 압접형 커넥터
CN200994035Y (zh) * 2006-02-22 2007-12-19 宏亿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04638413A (zh) * 2013-11-14 2015-05-20 卓英社有限公司 表面贴装型电连接端子、应用此的电子模块及电路基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7834A (zh) * 2018-11-15 2019-02-05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柔性连接的bga测试插座
CN114361839A (zh) * 2022-01-19 2022-04-15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一种自紧式镀金电接触
CN114361839B (zh) * 2022-01-19 2023-12-22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一种自紧式镀金电接触
CN114784618A (zh) * 2022-06-22 2022-07-22 度亘激光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芯片封装方法、负极片及激光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017667A (ko) 2017-02-15
KR101793717B1 (ko) 2017-11-03
EP3333983A8 (en) 2018-08-01
JP6335385B2 (ja) 2018-05-30
US9966685B2 (en) 2018-05-08
JP2017527965A (ja) 2017-09-21
KR20170017665A (ko) 2017-02-15
US20170162972A1 (en) 2017-06-08
EP3333983A4 (en) 2019-06-26
CN106450879B (zh) 2019-05-10
EP3333983A1 (en) 2018-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0879A (zh) 电连接端子
CN104638413B (zh) 表面贴装型电连接端子、应用此的电子模块及电路基板
US11486896B2 (en) Contact and test socket device for tes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JP2892505B2 (ja) 回路基板への電子コンポーネントの実装
KR101437935B1 (ko) 표면실장형 전기접속단자
CN105490053B (zh) 表面贴装型弹性电接触端子
US9350105B2 (en) Surface-mount type electric connecting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module unit and circuit board using the same
KR101940237B1 (ko) 미세 피치 pcb 기판에 솔더 범프 형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반도체 소자의 플립 칩 본딩 방법
CN106159492B (zh) 适于小尺寸的弹性电接触端子
KR101737047B1 (ko) 메탈 코어 솔더 볼을 이용하는 도전 와이어 본딩 구조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테스트 소켓
CN101978439B (zh) 具有柔性引线的表面安装贴片型电阻器
KR20170094070A (ko) 도전 페이스트, 접속 구조체 및 접속 구조체의 제조 방법
US20150011122A1 (en) Socket connector with shielding structure
TW201944089A (zh) 用於測試半導體裝置的接觸器及其測試插槽裝置
CN106067614B (zh) 表面贴装型电连接端子
US20150325364A1 (en)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ical component using the same and the fabrication merhod thereof
US6981879B2 (en) Land grid array (LGA) interposer with adhesive-retained contac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8143715B2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transformer
KR101761941B1 (ko) 탄탈륨 캐패시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2190558A (ja) 表面実装型コネクタ及び基板ユニット
KR20100068814A (ko) 솔더링이 가능한 탄성 전기접촉단자
US10802242B2 (en) Camera lens suspension with enhanced auto focus electrical interconnects
US20150318118A1 (en) Tantalum capaci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336956B2 (en) Tantalum capaci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204517B1 (ko) 전기접촉단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