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38135B - 泄压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泄压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38135B
CN106438135B CN201610645447.3A CN201610645447A CN106438135B CN 106438135 B CN106438135 B CN 106438135B CN 201610645447 A CN201610645447 A CN 201610645447A CN 106438135 B CN106438135 B CN 1064381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il
oil control
chamber
orif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454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38135A (zh
Inventor
渡边贵俊
宮岛淳一
金子敦史
加藤悠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da KK
Original Assignee
Yamad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da KK filed Critical Yamada KK
Publication of CN106438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8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38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8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011Constructional detail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of elements of fuel systems; Materials therefor
    • F02M37/0023Valves in the fuel supply and return system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泄压阀(A)和油控制阀(6),前述泄压阀(A)具备壳体(1)、阀体(4)和弹性部件(5),前述壳体(1)具有阀室(2)、节流孔(25)和泄压排出口部(26),前述阀体(4)一边在壳体(1)的阀室(2)内移动,一边将泄压排出口部(26)开闭,前述弹性部件(5)向阀体(4)将泄压排出口部(26)关闭的方向弹性施力,前述油控制阀(6)控制向阀室(2)的油的供给。在阀室(2)内,来自油控制阀(6)的流入口和节流孔(25)总是油能够流通。

Description

泄压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用发动机等的油泵中、能够在发动机的低转速区·中转速区及高转速区中成为适当的吐出压的泄压阀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设在向发动机供给油的油循环回路中的泄压阀装置中,存在供给分别使发动机转速适合于低转速区、中转速区及高转速区的油压的油的各种装置。作为这种装置,存在专利文献1(特开2010-238205号公报)。
对专利文献1概述其内容。另外,在说明中,将在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附图标记原样加上括号使用。在作为泄压阀的阀体(27)中,在作为油压控制室的背压室(35)的下游形成有节流孔状的返回通路(26E)。并且,在以低油压泄压(排压)的状态(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4)下,为油从背压室(35)经由形成在套管(26)上的返回通路(26E)向泵的吸入侧返回的结构。
并且,在以高油压泄压(排压)的状态(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5)下,油不能从背压室(35)移动到形成在套管(26)中的返回通路(26E),不呈背压室(35)的油向泵的吸入侧返回的结构。
专利文献1:特开2010-238205号公报。
可是,作为返回通路(26E)的功能,使阀体27在周向上旋转,向背压室(35)运送的气泡及异物与在该背压室(35)中持续流通的油一起被从背压室(35)向泵的吸入侧排出。在开阀压的切换中需要的背压室(35)的升压以返回通路(26E)的开通为起始而开始。返回通路(26E)形成为,使出口通路(25)处的其开口面积比背压室(35)处的导出入孔(36)的开口面积小。
返回通路(26E)的开口部分作为对于出口通路(25)的较大的流路阻力发挥作用,来自背压室(35)的油的流出量被限制,背压室(35)中的油压也被大体上维持。切换阀(40)例如是三向电磁阀,如果对该切换阀(40)进行通电,则经由导出入通路(41)连通到背压室(35)的通路被选择为导入通路(42),背压室(35)中的油压升压。此外,如果对于切换阀(40)的通电被切断,则经由导出入通路(41)连通到背压室(35)的通路被选择为排出通路(43),背压室(35)中的油压降压。
在以低油压泄压的状态(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4)下,返回通路(26E)总是泄漏,在以高油压泄压的状态(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5)下,返回通路(26E)总是关闭,在该现有技术中,泄压压力仅能够变更为两种,难以设为低油压的泄压与高油压的泄压之间的中间的油压的泄压。关于这样的问题,由图8中的表示现有技术的特性的曲线图表示。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在车辆用发动机等的油泵中能够实现低油压的泄压与高油压的泄压之间的中间的油压的泄压。
所以,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反复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通过将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所述泄压阀装置具备泄压阀和油控制阀,前述泄压阀具备壳体、阀体、弹性部件,前述壳体具有阀室、节流孔和泄压排出口部,前述阀体一边在该壳体的阀室内移动一边将前述泄压排出口部开闭,前述弹性部件向该阀体将前述泄压排出口部关闭的方向弹性施力,前述油控制阀控制向前述阀室的油的供给,在前述阀室内,来自前述油控制阀的流入口和前述节流孔总是油能够流通。
通过将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构成为,在第1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泄压阀装置中,前述阀室具有第1阀通路部和有前述节流孔的第2阀通路部;前述阀体沿着轴向具有第1阀部和第2阀部;前述油控制阀向前述第2阀通路部供给油;在前述第1阀通路部中配置有前述第1阀部,在前述第2阀通路部中配置有第2阀部;经由前述油控制阀一边将油的量无级地增减一边向前述第2阀通路部供给,并将供给的油从前述节流孔排出。
通过将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构成为,在第1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泄压阀装置中,前述阀室具有第2阀通路部和有前述节流孔的第1阀通路部;前述阀体沿着轴向具有第1阀部和第2阀部;前述油控制阀向前述第1阀通路部供给油;在前述第1阀通路部中配置有前述第1阀部,在前述第2阀通路部中配置有第2阀部;经由前述油控制阀一边将油的量无级地增减一边向前述第1阀通路部供给,并将供给的油从前述节流孔排出。
通过将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构成为,在第1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泄压阀装置中,在前述阀室的前端侧具有向前述阀体施加压力的油流入口;在前述阀室的后端侧设有前述节流孔和前述油控制阀侧的流入口;前述油控制阀位于前述阀室的后端侧且前述阀室的上游侧;一边将油的量无级地增减一边供给,并将供给的油从前述节流孔排出。
通过将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泄压阀装置中,前述油控制阀使用电磁阀。通过将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第3或第4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泄压阀装置中,前述油控制阀使用电磁阀。通过将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泄压阀装置中,前述油控制阀的全开时的向前述阀室的最小的流路截面积比前述节流孔的最小的流路截面积大。通过将本发明的第8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第3或第4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泄压阀装置中,前述油控制阀的全开时的向前述阀室的最小的流路截面积比前述节流孔的最小的流路截面积大。
通过将本发明的第9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泄压阀装置中,在发动机的低转速区及怠速转速区附近,前述油控制阀全闭。通过将本发明的第10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第3或第4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泄压阀装置中,在发动机的低转速区及怠速转速区附近,前述油控制阀全闭。通过将本发明的第11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泄压阀装置中,当在发动机的中转速区内转速增加时,前述油控制阀使向前述阀室的油的供给量无级地增加。通过将本发明的第12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第3或第4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泄压阀装置中,当在发动机的中转速区内转速增加时,前述油控制阀使向前述阀室的油的供给量无级地增加。通过将本发明的第13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泄压阀装置中,当在发动机的高转速区内转速增加时,前述油控制阀使向前述阀室的油的供给量无级地减少。通过将本发明的第14技术方案做成以下这样的泄压阀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第3或第4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泄压阀装置中,当在发动机的高转速区内转速增加时,前述油控制阀使向前述阀室的油的供给量无级地减少。
在本发明中,构成为,具备泄压阀和油控制阀,前述泄压阀具备阀体和弹性部件,前述阀体一边在壳体的阀室内移动一边将前述泄压排出口部开闭,前述弹性部件向该阀体将前述泄压排出口部关闭的方向弹性施力,前述油控制阀控制向前述阀室的油的供给,在前述阀室内,来自前述油控制阀的流入口和前述节流孔总是油能够流通。由此,能够设为发动机的低转速区、中转速区及高转速区中的适当的吐出压。
附图说明
图1A是将本发明的泄压阀装置装入在油循环回路中的示意图,图1B是泄压阀的壳体和油控制阀的示意图,图1C是阀体的纵剖侧面示意图。
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低转速区中的泄压阀装置的油的流动的示意图,图2B是表示第1阀通路部、第2阀通路部和油控制阀的放大纵剖侧面示意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中转速区中的泄压阀装置的油的流动的示意图,图3B是表示第1阀通路部、第2阀通路部和油控制阀的纵剖侧面示意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高转速区中的泄压阀装置的油的流动的示意图,图4B是表示第1阀通路部、第2阀通路部和油控制阀的纵剖侧面示意图。
图5A是在本发明中另一实施方式的具备阀体的泄压阀装置的示意剖视图,图5B是阀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纵剖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特性的曲线图(1)。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特性的曲线图(2)。
图8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9A是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泄压阀装置装入在油循环回路中的示意图,图9B是第2实施方式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10A是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泄压阀装置装入在油循环回路中的示意图,图10B是第3实施方式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11A是将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泄压阀装置装入在油循环回路中的示意图,图11B是第4实施方式的壳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结构存在多个实施方式,主要由泄压阀A和油控制阀6构成。泄压阀A被装入在油循环回路7中。在该油循环回路7中具备油泵81及发动机82(参照图1A参照)。以下,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开始说明。
泄压阀A由壳体1、阀体4及弹性部件5等构成(参照图1A)。在壳体1中形成有阀室2(参照图1B)。该阀室2是作为用于前述阀体4移动的通路的室。进而,对于壳体1,为了说明的方便而设定了前端和后端。在壳体1中包括后述的阀室2,阀室2的前端和后端与壳体1的前端和后端相同。此外,壳体1(阀室2)的前端及后端即使其方向变化,最初设定的前端及后端也不改变。
具体而言,前端及后端在图1至图5及图9至图11中,设壳体1的上方侧为前端,设下方侧为后端。阀室2具有第1阀通路部21和第2阀通路部22。或者,设配置有弹性部件5的一方为后端。此外,第1阀通路部21与第2阀通路部22相比内径形成得较小。
在前述第1阀通路部21形成有第1流入口23。该第1流入口23借助从前述油循环回路7分支设置的第1分支流路71连通到前述油循环回路7中的油泵81的吐出侧、即油泵81的下游侧(参照图1A)。并且,从油泵81吐出的油的一部分借助前述第1分支流路71从前述第1流入口23向第1阀通路部21流入。
此外,在前述第2阀通路部22形成有第2流入口24及节流孔25。第2流入口24经由第2分支流路72连通到油循环回路7。该第2分支流路72从前述油循环回路7分支设在前述油循环回路7中的油泵81的吐出侧、即油泵81的下游侧(参照图1A)。节流孔25是起到将第2阀通路部22内的油向壳体1的外部每次仅极少量排出的作用的部位。节流孔25具体而言,是内径极小的管状部件或排出口形状。节流孔25连通到未图示的油盘等。
阀体4如图1C所示,由第1阀部41、第2阀部42、第3阀部43等的阀部及将阀部彼此连结的连结轴部44构成。第1阀部41和第2阀部42在轴向上连续形成,第1阀部41的直径形成得比第2阀部42的直径小。第2阀部42和第3阀部43借助连结轴部44在隔开既定的间隔离开的状态下连结。
第1阀部41在前述壳体1的第1阀通路部21内滑动,第2阀部42在前述壳体1的第2阀通路部22内滑动(参照图1A)。第3阀部43在其内部形成有在轴端部具有开口的中空状圆筒状的凹陷,该部分为弹性部件承接部45,弹性部件5的一部分能够插入(参照图1A、图1C)。
阀体4如图1A所示,与弹性部件5一起被容纳在前述壳体1内。被容纳在壳体1内的阀体4被弹性部件5总是向阀室2的第1阀通路部21侧弹性施力。此外,弹性部件5具体而言使用线圈弹簧。此外,作为阀体4的另一实施方式,存在以下结构:是使将第2阀部42和第3阀部43的对置的面彼此连结的连结轴部44的沿着轴向的形状做成折线形状的结构,轴向中央为最小直径,分别为朝向对方侧直径逐渐变大的圆锥形状(参照图5A)。
此外,作为阀体4的再另一实施方式,存在使将第2阀部42和第3阀部43的对置的面彼此连结的连结轴部44的沿着轴向的形状为凹圆弧状或大致C字形状的结构。具体而言,前述连结轴部44的轴向中央为最小直径,分别随着朝向轴端而直径依次变粗(参照图5B)。
油控制阀6设在将阀室2的第2阀通路部22与油循环回路7连通的第2分支流路72中(参照图1A)。油控制阀6对于第2阀通路部22与第2流入口24连通,穿过油控制阀6的油从第2流入口24向第2阀通路部22内流入。并且,由油控制阀6进行的油量的控制被在第2分支流路72上进行。油控制阀6一边使油量无级地变化一边将油向既定部位供给。油控制阀6的构造存在各种各样,但通常是在内部设置节流阀、调节该节流阀而使油的流量变化的结构。
作为油控制阀6的节流阀的控制机构,最适当的是使用电磁阀。具体而言,使用线性电磁阀,由此,油控制阀6能够使控制的油量平滑地无级增减,并且能够使油量如目标值那样增减。此外,作为使油压平滑地无级增减的机构,也有使用可变容量型的油泵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位于阀体4的前端部分的第1阀部41到达了阀室2的前端部分的第1阀通路部21的状态下,第2阀部42不与第2阀通路部22的前端部位抵接,而在两者间产生空隙。并且,借助该空隙,在第2阀通路部22内,前述节流孔25与前述第2流入口24总是连通,并且成为穿过了油控制阀6的油能够从第2流入口24穿过阀室2的前述第2阀通路部22向节流孔25流动的结构(参照图1A、图2)。即,成为从油控制阀6向阀室2内流入的油总是从节流孔25流出的结构。这样的结构不仅是第1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接着,说明将泄压阀A装入到油循环回路7中的结构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泄压阀A的壳体1上,形成有构成油循环回路7的流路的一部分。将该部分称作壳体1的主流路3(参照图1A)。主流路3存在于前述第1阀通路部21与前述第2阀通路部22不交叉的位置。
在阀室2的内周壁上,形成有主流路3的流入孔31及流出孔32。壳体1的泄压排出口部26以前述主流路3为中心,存在于与前述第1阀通路部21及第2阀通路部22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参照图1A)。该泄压排出口部26为在油循环回路7中经由泄压分支流路73连通到油泵81的上游侧且吸入侧附近的部分的结构(参照图1A)。阀体4的连结轴部44总是位于前述主流路3的流入孔31及流出孔32(参照图1A))。
该连结轴部44的直径形成得比主流路3部位的阀室2的内径小,因此,流入孔31及流出孔32不被闭锁而总是为开放的状态。由此,油循环回路7是油总是借助油泵81循环的结构(参照图2至图4)。
阀体4的第3阀部43起到将泄压排出口部26开闭的作用,通过阀体4在阀室2中沿轴向往复移动,将泄压排出口部26开闭,在油循环回路7的主流路3中流动的油的一部分向泄压排出口部26流入而进行泄压动作。
接着,关于本发明的泄压阀装置,说明发动机82的低转速区、中转速区及高转速区中的泄压动作。首先,在发动机82的低转速区或怠速转速区附近,如图2所示,将由油泵81产生的油的油压全部向发动机输送。因此,在发动机的低转速区,油控制阀6进行全闭的控制。
因而,借助油控制阀6,不向第2阀通路部22供给油。在发动机82的低转速区,经由第1分支流路71而仅在第1阀通路部21内的第1阀部41的前端面上受压,在第2阀通路部22内的第2阀部42上不作用油压。
接着,在发动机82的中转速区,如图3所示,油控制阀6工作,向第2阀通路部22内供给油。在中转速区,从开始部分(低转速区侧附近的部分)朝向结束部分(高转速区侧附近的部分),油压几乎不变化。这样,在中转速区内随着发动机的转速上升,油控制阀6逐渐使节流阀的开口面积增加。
由此,油控制阀6进行控制以使流过第2分支流路72的油量增加。由于随着发动机82的转速上升而油泵81的转速也上升,所以从油泵81吐出的油压自身上升,从第1分支流路71向第1阀通路部21内供给油,第1阀部41受压。
同时,油控制阀6进行从第2分支流路72向第2阀通路部22的油的供给,辅助阀体4的移动动作。借助由该油控制阀6带来的阀体4的移动动作的辅助,阀体4将泄压排出口部26打开,进行泄压。
这样,在中转速区内,油控制阀6工作,无级地向第2阀通路部22内匹配各自的转速而供给适量的油,由此,能够使泄压油压几乎不变化而保持为大致一定。由此,能够将中转速区中的无用功排除。
此外,当在中转速区内接近于高转速区侧时,油控制阀6逐渐将开口面积缩小,使第2阀通路部22侧的油压下降,逐渐成为仅第1阀通路部21侧的第1阀部41的受压,能够从中转速区朝向高转速区将油压顺畅地过渡。
接着,油控制阀6大致全闭,向第2阀通路部22侧的油供给停止,成为仅第1阀通路部21侧的油压供给,成为仅第1阀部41的受压。在高转速区,由于油压较大,所以阀体4原样移动,将泄压排出口部26打开而进行泄压。
这样,本发明的泄压阀装置为以下结构:在第1阀通路部21上配置前述第1阀部41,在前述第2阀通路部22上配置第2阀部42,经由前述油控制阀6一边将油的量无级地增减一边向前述第2阀通路部22供给,并将供给的油从前述节流孔25排出。
并且,通过在泄压阀A中具备无级地改变油量来供给的油控制阀6,能够一边将第2阀通路部22内的油流入量无级地调整一边供给。由此,在发动机82的转速区中在包括需要泄压的情况和不需要的情况的中转速区中,能够从油控制阀6无级地改变油量来向第2阀通路部22供给。
并且,在第2阀通路部22内,能够根据发动机82的中转速区内的转速的变化或发动机负荷等总是适当地设定油的供给量。借助向该第2阀通路部22内的对应于转速的变化或发动机负荷等的油的供给,在泄压动作时,第2阀通路部22内的第2阀部42的由油带来的动作与向第1阀通路部21内流入的油的压力变化对应而辅助阀体4的动作,能够实现中转速区中的目标的油压下的泄压动作(参照图6、图7)。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如图9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大致同样,前述阀室2的结构具有第1阀通路部21和第2阀通路部22,阀体4具有第1阀部41和第2阀部42。并且,作为穿过了前述油控制阀6的油的流入口的第1流入口23及节流孔25设在第1阀通路部21中。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阀体4的第2阀部42到达了第2阀通路部22的前端部分的状态下,第1阀部41的前端不会与第1阀通路部21的前端部位抵接,而在两者间产生空隙。并且,通过该空隙,在第1阀通路部21内,成为前述节流孔25和前述第1流入口23总是连通、并且来自油控制阀6的泄压油能够从第1流入口23穿过阀室2中的前述第1阀通路部21向节流孔25流动的结构。
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从第1流入口23及第2流入口24向阀室2中的第1阀通路部21及第2阀通路部22流入的泄压油向使阀体4朝向阀室2的后端侧移动的方向施加由压力带来的力。即,关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泄压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如图10所示,壳体1中的阀室2的结构构成为第1阀通路部21和第2阀通路部22以相同内径大致一体化的筒形状。将该单一化的通路称作综合通路部212。即,阀室2由综合通路部212构成。在阀室2即综合通路部212的前端部位设有油的流入口。
该前端侧的流入口称作综合第1流入口27。综合第1流入口27与从油循环回路7分支的第1分支流路71连通。即,综合第1流入口27不与油控制阀6连通。此外,在阀室2的综合通路部212的后端部位,作为来自油控制阀6的流入口而设有综合第2流入口28和节流孔25。
此外,阀体4是将第1阀部41和第2阀部42一体化为一个圆板的结构。这样,将第1阀部41和第2阀部42一体化的圆板形状的阀部称作前端阀部412。在第3实施方式中,成为由前端阀部412、连结轴部44和第3阀部43构成的阀体4在前述综合通路部212内移动的结构。第3阀部43是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被插入容纳弹性部件5。前端阀部412和第3阀部43直径相同。
并且,来自油控制阀6的综合第2流入口28和节流孔25设在阀室2的后端侧。即,在阀室2中,来自油控制阀6的综合第2流入口28和节流孔25位于配置有阀体4的第3阀部43的一侧。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由油控制阀6带来的流量及流速越大,综合通路部212中的节流孔25形成位置的上游侧的油的压力越大。因此,即使由综合第1流入口27侧的油的压力带来的力作用在阀体4上,也通过由综合第2流入口28侧的油的压力带来的阻力抑制及控制阀体4的移动。
该控制借助由油控制阀6进行的油的流量控制来进行。第3阀部43的后端与综合通路部212的后端不会抵接,在两者间产生空隙。并且,借助该空隙,前述节流孔25与前述综合第2流入口28总是连通,并且成为穿过油控制阀6的油能够从综合第2流入口28穿过综合通路部212向节流孔25流动的结构。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结构如图11所示,在前述第3实施方式中阀室2由综合通路部212构成,在泄压排出口部26、流入孔31及流出孔32以外,仅具备与油控制阀6连通的综合第2流入口28。此外,阀体4由前端阀部412、连结轴部44和第3阀部43构成。该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中结构最简单,但起到同样的效果。
在第2实施方式中,为以下结构:在第1阀通路部中配置前述第1阀部,在前述第2阀通路部中配置第2阀部,经由前述油控制阀一边将油的量无级地增减一边向前述第2阀通路部供给,并且将供给的油从前述节流孔排出。这样,通过在泄压阀中具备无级地改变油量而供给的油控制阀,能够一边调整第2阀通路部内的油流入量一边供给。由此,在发动机的转速区中在包括需要泄压的情况和不需要的情况的中转速区中,能够从油控制阀无级地改变油量而向第2阀通路部供给。
并且,在第2阀通路部内,能够根据发动机的中转速区内的转速的变化或发动机负荷等总是适当地设定油的供给量。借助向该第2阀通路部内的与转速的变化或发动机负荷等对应的油的供给,在泄压动作时,由第2阀通路部内的第2阀部的油带来的动作对应于向第1阀通路部内流入的油的压力变化来辅助阀体的动作,能够实现中转速区中的目标的油压下的泄压动作。
详细地讲,节流孔是将油每次仅少量排出的。为此,从油控制阀向阀室内供给的油越多,第2阀通路部的油压越高,此外,从油控制阀供给的油越少,第2阀通路部的油压越低。这样,借助节流孔,使从油控制阀向阀室内供给的油的油压成为适当的值,实现上述动作。
在第3实施方式中,前述阀室是具有有前述节流孔的第1阀通路部和第2阀通路部的结构,节流孔的位置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但阀体进行与第2实施方式大致同样的动作,能够进行良好的泄压动作。在第4实施方式中,油控制阀位于阀室的后端侧且阀室的上游侧,为一边将油的量无级地增减一边供给、并将供给的油从前述节流孔排出的结构。借助这样的结构,即使油控制阀故障,泄压的压力也不会下降,能保持发动机的可靠性。
在第5及第6实施方式中,油控制阀通过使用电磁阀,具有构成零件较少且设置空间也能够变小的优点。在第7及第8实施方式中,为油控制阀的全开时的向前述阀室的最小的流路截面积比前述节流孔的最小的流路截面积大的结构。
由于流路截面积在节流孔处较小,所以油控制阀全开时的阀室的油压的控制仅由节流孔的流路截面积决定,所以只要仅将节流孔的流路截面积精度良好地制造就可以。在第9及第10实施方式中,在发动机的低转速区及怠速转速区附近前述油控制阀全闭,由此能够防止在低转速区发生无用的泄压动作。
在第11及第12实施方式中,通过做成当在发动机的中转速区内转速增加时前述油控制阀使向前述阀室的油的供给量无级地连续增加的结构,能够在发动机的中转速区的范围内几乎不使油压变化而将油压保持为大致恒定。在第13及第14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发动机的高转速区内向阀室的油的供给量无级地减少,在发动机的高转速区内能够使油压无级地变高。
附图标记说明
A 泄压阀;1 壳体;21 第1阀通路部;22 第2阀通路部;25 节流孔;26 泄压排出口部;4 阀体;41 第1阀部;42 第2阀部;6 油控制阀。

Claims (7)

1.一种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泄压阀和油控制阀,
前述泄压阀具备壳体、阀体和弹性部件,
前述壳体具有阀室、节流孔和泄压排出口部,
前述阀体一边在该壳体的阀室内移动一边将前述泄压排出口部开闭,
前述弹性部件向该阀体将前述泄压排出口部关闭的方向弹性施力,
前述油控制阀控制向前述阀室的油的供给,
在前述阀室内,来自前述油控制阀的流入口和前述节流孔总是油能够流通,
构成为,前述阀室具有第1阀通路部和有前述节流孔的第2阀通路部;
前述阀体沿着轴向具有第1阀部和第2阀部;
前述油控制阀向前述第2阀通路部供给油;
在前述第1阀通路部中配置有前述第1阀部,在前述第2阀通路部中配置有第2阀部;
经由前述油控制阀一边将油的量无级地增减一边向前述第2阀通路部供给,并将供给的油从前述节流孔排出,
前述第1阀部的直径形成为比前述第2阀部的直径小。
2.一种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泄压阀和油控制阀,
前述泄压阀具备壳体、阀体和弹性部件,
前述壳体具有阀室、节流孔和泄压排出口部,
前述阀体一边在该壳体的阀室内移动一边将前述泄压排出口部开闭,
前述弹性部件向该阀体将前述泄压排出口部关闭的方向弹性施力,
前述油控制阀控制向前述阀室的油的供给,
在前述阀室内,来自前述油控制阀的流入口和前述节流孔总是油能够流通,
构成为,前述阀室具有第2阀通路部和有前述节流孔的第1阀通路部;
前述阀体沿着轴向具有第1阀部和第2阀部;
前述油控制阀向前述第1阀通路部供给油;
在前述第1阀通路部中配置有前述第1阀部,在前述第2阀通路部中配置有第2阀部;
经由前述油控制阀一边将油的量无级地增减一边向前述第1阀通路部供给,并将供给的油从前述节流孔排出,
前述第1阀部的直径形成为比前述第2阀部的直径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油控制阀使用电磁阀。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油控制阀的全开时的向前述阀室的最小的流路截面积比前述节流孔的最小的流路截面积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发动机的低转速区及怠速转速区附近,前述油控制阀全闭。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发动机的中转速区内转速增加时,前述油控制阀使向前述阀室的油的供给量无级地增加。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发动机的高转速区内转速增加时,前述油控制阀使向前述阀室的油的供给量无级地减少。
CN201610645447.3A 2015-08-11 2016-08-09 泄压阀装置 Active CN1064381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58909 2015-08-11
JP2015158909 2015-08-11
JP2016-121273 2016-06-17
JP2016121273A JP6499123B2 (ja) 2015-08-11 2016-06-17 リリーフバル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8135A CN106438135A (zh) 2017-02-22
CN106438135B true CN106438135B (zh) 2020-01-14

Family

ID=58047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45447.3A Active CN106438135B (zh) 2015-08-11 2016-08-09 泄压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99123B2 (zh)
CN (1) CN1064381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6871B2 (ja) 2018-01-17 2021-12-08 株式会社ミクニ 可変リリーフバルブ装置
CN112879629B (zh) * 2021-02-09 2023-01-17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阀开口面积伺服可调的叶片马达直驱的轴流水击泄压阀
CN114776853B (zh) * 2022-03-18 2023-04-25 衢州学院 一种调压范围宽抗污染能力强蜗轮蜗杆式溢流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5066B2 (ja) * 1992-12-24 2001-06-11 株式会社トキメック パイロット操作形リリーフ弁
US5488933A (en) * 1994-02-14 1996-02-06 Pham; Roger N. C. Fuel supply system for miniature engines
IT1308779B1 (it) * 1999-07-02 2002-01-10 Elasis Sistema Ricerca Fiat Dispositivo di regolazione della pressione di mandata di una pompa,adesempio per l'alimentazione di combustibile ad un motore a combustione
DK200601005A (da) * 2006-07-21 2008-01-22 Hans Jensen Lubricators As Smöreapparat til et doseringssystem for cylindersmöreolie samt fremgangsmåde til dosering af cylindersmöreolie
JP2010238205A (ja) * 2009-03-31 2010-10-21 Toyota Motor Corp 可変油圧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36830A (ja) 2017-02-16
CN106438135A (zh) 2017-02-22
JP6499123B2 (ja) 2019-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1687B2 (en) Relief valve device
US8512006B2 (en) Hydraulic pump with variable flow and pressure and improved open-loop electric control
JP5585817B2 (ja) リリーフバルブ
CN106438135B (zh) 泄压阀装置
JP4942833B2 (ja) リリーフ圧力変更機能付きリリーフバルブ
US10030656B2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vane pump with integrated fail safe function
JP2016070219A (ja) オイルポンプ構造
JP2015078673A (ja)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ポンプ及びオイルポンプのリリーフ圧制御装置
JP5598706B2 (ja) リリーフバルブ
US20160108781A1 (en) Variable-flow rate oil pump
CN110337555B (zh) 电磁比例阀
JP3820273B2 (ja) 油圧ポンプの流量制御弁
JP5601510B2 (ja) リリーフバルブ
JP6974082B2 (ja) 油圧制御装置、ポンプおよび内燃機関への作動油供給システム
JP2017020562A (ja) リリーフバルブ
JP4350857B2 (ja) エアブリード弁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可変容量形液圧ポンプ
US6170466B1 (en) Quantity control valve for a fuel injection system
JP2010503798A (ja) 消費器に作動液を供給するための液圧系
WO2017172746A1 (en) Proportional sequence valve with pressure amplification device
JP6976871B2 (ja) 可変リリーフバルブ装置
JP2005112280A (ja)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091634B2 (ja) 油圧制御弁
JP2004278399A (ja) 内燃機関用燃料供給ポンプ
KR20180085936A (ko) 가변형 오일 펌프의 유압 제어 장치
JP4110894B2 (ja)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