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36520A - 将杂乱式铺置物施用于具有改善的粘附特性的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将杂乱式铺置物施用于具有改善的粘附特性的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36520A
CN106436520A CN201610683695.7A CN201610683695A CN106436520A CN 106436520 A CN106436520 A CN 106436520A CN 201610683695 A CN201610683695 A CN 201610683695A CN 106436520 A CN106436520 A CN 106436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id
mixed
thing
silane coupling
coupl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836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阿克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ka Technology AG
Original Assignee
Sika Technology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ka Technology AG filed Critical Sika Technology AG
Publication of CN106436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65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1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of road-metal and bituminous binders
    • E01C7/185Isolating, separating or connecting intermediate layers, e.g. adhesive layers; Transmission of shearing force in horizontal intermediate planes, e.g. by protrus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9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bituminous materials, e.g. asphalt, tar, pit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4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ther atoms than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 C09J123/0853Vinyl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4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ther atoms than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 C09J123/0869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1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of road-metal and bituminous binders
    • E01C7/20Binder incorporated in cold state, e.g. natural asphal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32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of courses of different kind made in situ
    • E01C7/325Joining different layers, e.g. by adhesive layers; Intermediate layers, e.g. for the escape of water vapour, for spreading stres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35Toppings or surface dressings; Methods of mixing, impregnating, or spreading them
    • E01C7/353Toppings or surface dressings; Methods of mixing, impregnating, or spreading them with exclusively bituminous binders; Aggregate, fillers or other additives for application on or in the surface of toppings with exclusively bituminous binders, e.g. for roughening or clea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下列步骤的制造路面结构的方法:将由含有至少一种固态环氧树脂和至少一种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的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到包括承载结构,优选混凝土结构的基底上;并且施加柏油基承载层.所述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制造具有改善的沥青与基底的粘附力的路面结构.有时不再需要通过底涂剂预处理表面。

Description

将杂乱式铺置物施用于具有改善的粘附特性的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包括承载结构的基底上的路面密封领域。
背景技术
经常会遇见施加在具有承载结构的基底上、特别是施加在混凝土承载结构上的路面,特别是作为桥梁。通常通过沥青幅材密封此类混凝土承载结构。在道路施工领域通常施加柏油基(Bitumenbasis)承载层作为最顶层。然而在此问题在于,承载层与基底(例如混凝土或金属的承载结构,其任选地具有位于其上的密封层)的材料之间必须存在良好的粘附连接,这当然包括所有中间层的粘附。特别地,基底或基底上的其它层与柏油基承载层之间的粘附力由于所涉及的材料原因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解决该问题的着眼点在于使用浇注式沥青(Gussasphalt)作为基底的塑料层与柏油基承载层之间的粘附剂。然而这些系统都有很大的缺点:首先必须在很高的温度下施涂浇注式沥青,并只有在冷却之后才能施涂柏油基承载层,这样路面的密封或建造过程一方面会因为该附加步骤而延长并且变得昂贵。另一方面已经表明,此类路面将会因为使用路面的车辆的轴载荷高而剥离和变形,并且短时间之内就会导致路面覆层不期望的损坏。
WO 2008/095 215 A1通过使用一种混凝土路面规避了该问题,其描述了在混凝土承载结构上的混凝土路面,该结构具有在其间的液体塑料薄膜以及在液体塑料薄膜与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附层。为了保证混凝土路面与粘附层的粘附力,建议在粘附层硬化之前将石英砂撒布到粘附层之中。
EP 2 282 948 A1描述了一种制造路面结构的方法,其中此种路面结构通过粘附组合物将承载结构上的液体塑料薄膜与柏油基承载层结合。尤其将该粘附组合物作为颗粒使用。
如果使用颗粒,均匀计量加料也是困难的。此外通常还需要将颗粒包埋到待额外施加的底涂剂之中,以避免风吹引起的材料损失。
发明简述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制造路面结构的方法,其能够简单且合理地实现并且导致在包括承载结构的基底与柏油基承载层之间形成良好的粘附连接。此外,还能够避免额外的表面处理,并且能避免各层施用之间的等待时间。同时还应使得粘附组合物的改善的可计量加料性和简单的固定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核心是施加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Wirrgelege),所述粘附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固态环氧树脂和至少一种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与此相应地,出人意料地表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和权利要求14所述的路面结构可以解决该问题。
这种路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简化的系统结构以及更短的等待时间。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另一个优点在于,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施用特定量的粘附组合物,从而能够实现非常均匀的计量加料。此外还可避免有风影响时被吹散,并且可以在有坡度时施用而不会流失。此外如有需要,也能通过机械加固以简单方式将杂乱式铺置物固定在基底上。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就地或者建造现场通过挤出法直接在基底上形成杂乱式铺置物。所述铺置物在其熔融温度以上进行施用,这样可起到热熔胶作用并且形成对基底的粘附力。以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在施用柏油基承载层之前施加杂乱式铺置物,其中比较理想地是将挤出装置整合在沥青铺装机之中,从而实际上可以在一道工序中形成两个层。以这种方式可以显著缩短否则的话会在制造各层之间常见的等待时间。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底涂剂和液体塑料薄膜施加到承载结构上,以便形成基底。然后可以将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在液体塑料薄膜上,其中在施加杂乱式铺置物前可以将塑料底涂剂施用在薄膜上作为增附剂,以便实现结合。但出人意料的是,也可以将杂乱式铺置物直接施加在液体塑料薄膜上,而不必预先施加塑料底涂剂。
如果不需要底涂剂来置入杂乱式铺置物,就能导致显著的成本降低和时间缩短,后者是因为不必等待底涂剂固化。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使用杂乱式铺置物作为基底和柏油基承载层之间的粘附连接材料。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为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
发明详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制造路面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含有至少一种固态环氧树脂和至少一种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的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到包括承载结构、优选是混凝土结构的基底上;和
(ii)施加柏油基承载层。
所述承载结构优选是地上或地下建筑的构成物。这尤其可以是桥梁、长廊、隧道、上坡道或下坡道或者停车场楼层(Parkdeck)。桥梁就是此类承载结构的优选例子。路面所需的这种承载结构是由可以具有承载功能的材料构成的结构。该材料尤其是金属、金属合金或者混凝土,尤其是加筋混凝土,优选是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构成的桥梁就是此类承载结构的最优选示例。
对技术人士而言,底涂剂是已知的。本发明所述的“底涂剂”通常指的是施加在基材上的聚合物组合物的薄层,其可改善该基材与其他基材之间的粘附力。底涂剂在室温下具有可流动的稠度,并可通过涂抹、粉刷、辊涂、喷涂、浇注或刷涂施加到基材上。应注意这里采用的术语“可流动”并非仅仅表示液态,而且也表示粘度更高呈蜂蜜状至膏状的材料,其可在重力影响下调整其形状。
本发明所述的“室温”指的是23℃的温度。
本发明所述的“混凝土底涂剂”指的是施加在混凝土上的底涂剂薄层,其可改善混凝土对其他基材的粘附力。优选的混凝土底涂剂是基于环氧树脂的底涂剂。这特别是双组分的环氧树脂底涂剂,其中的一种(即第一)组分含有环氧树脂,特别是基于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的环氧树脂,另一种(即第二)组分含有固化剂,特别是多胺或者多硫醇。特别优选没有填料的环氧树脂底涂剂。此外有利的是,混凝土底涂剂是稀液状的,特别是在23℃温度下具有低于10000mPas、优选10~1000mPas之间的粘度,使其可以渗入到混凝土表面之中。特别优选将稀液状的双组分环氧树脂底涂剂作为混凝土底涂剂,例如Sika DeutschlandGmbH或者Sika Schweiz AG公司以商品名称销售的那些。特别优选打底剂和作为混凝土底涂剂。
特别优选作为混凝土底涂剂的是聚脲底涂剂,特别是双组分聚脲底涂剂。在此,所涉及的特别是快速固化、含有溶剂、具有长适用期特点并且在理想条件下能够在30分钟之后进行再加工的双组分底涂剂。在此使用这些底涂剂可产生进一步的时间优势。例如有Sika Schweiz AG公司的混凝土底涂剂。
对于其它材料均有适当的底涂剂,对于金属是金属底涂剂,特别是对于钢是钢底涂剂,如技术人士已知的那些。
本发明所述的“塑料底涂剂”指的是施加在液体塑料薄膜上的底涂剂薄层,其可改善液体塑料薄膜对其他基材的粘附力。
塑料底涂剂可以是例如聚氨酯底涂剂或者环氧树脂底涂剂。基于环氧树脂的底涂剂是优选的塑料底涂剂。特别优选的塑料底涂剂同样是以上提及的聚脲底涂剂。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基底还包括承载结构上的底涂层,和任选地施加在经过底涂的承载结构上的液体塑料薄膜。基底特别优选包括承载结构上的底涂剂层和施加在经过底涂的承载结构上的液体塑料薄膜。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路面结构的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施加杂乱式铺置物之前用于形成基底的以下步骤,其中实施两个步骤是优选的:
(i′)将底涂剂施加在承载结构上,优选地将混凝土底涂剂施加在混凝土结构上或者将金属底涂剂施加在金属、特别是钢材上;和任选地
(i")将液体塑料薄膜施加在经过步骤(i′)底涂后的承载结构上。
此外还优选在步骤(i′)和步骤(i")(倘若实施的话)之间将无机撒布剂(特别是砂,优选石英砂)撒布到底涂剂之中,优选撒布到混凝土底涂剂或金属底涂剂之中。为了保证撒布剂与底涂剂、特别是混凝土底涂剂或金属底涂剂之间良好结合,有利地在底涂剂固化之前撒入该撒布剂。
该无机撒布剂优选具有小于1mm、特别是介于0.1~1mm之间、优选介于0.3~0.8mm之间的最大粒径。然而应当如此计量此类撒布剂的用量,使得底涂剂不被完全覆盖,而是使得在结构中始终存在底涂剂与塑料薄膜直接接触的部位。
已发现,将撒布剂用于液体塑料薄膜和底涂剂或承载结构之间的粘附是有利的。对此可能的但是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解释是,底涂剂至少局部地绕流颗粒表面,从而在液体塑料薄膜和底涂剂之间实现更大的接触面,和/或通过无机散布料局部显著加强底涂剂层,从而可以在液体塑料薄膜和承载结构之间传递或吸收更大的力,和/或通过撒布剂在液体塑料薄膜和底涂剂之间实现纯粹的机械锚固,因为嵌入到底涂剂基质中的颗粒将导致粗糙的底涂剂表面并且这些颗粒均包埋在优选有弹性的液体塑料薄膜的表面之中。如果是现场制备的液体塑料薄膜、特别是通过喷射法制备的液体塑料薄膜,那么液体塑料薄膜就会获得明显更大的接触面,因其被施加在底涂剂表面上,底涂剂表面因为由撒布剂引起的粗糙化而具有明显更大的表面。
在底涂剂的层厚方面,技术人士清楚这当然也强烈地取决于承载结构的表面粗糙度以及是否使用撒布剂。底涂剂的平均层厚通常介于100微米和10毫米之间,有利地底涂剂层的平均层厚低于3mm,优选介于0.1~2mm之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接着在步骤(i′′)中将液体塑料薄膜施加到经过步骤(i′)底涂后的承载结构上。
为了尽可能适合作为液体塑料薄膜,液体塑料薄膜必须不透水,并且即使长时间受到水或湿气的影响也不会分解或者机械受损。
如现有技术中已经用于密封目的、特别是用于屋顶建筑或者用于桥梁密封目的的那些的此类薄膜适合作为液体塑料薄膜。液体塑料薄膜特别是现场液态施加并且反应或固结成为薄膜或密封层的单组分或者多组分材料。
塑料薄膜应当有利地具有至少很小程度的弹性,例如可以抑制通过温度在沥青和承载结构之间引起的膨胀差异,或者可以抑制通过承载结构或承载层中的裂纹引起的应力,而液体塑料薄膜不会受损或撕裂并且不会妨害液体塑料薄膜的密封功能。
特别优选的是基于聚氨酯或聚脲或聚(甲基)丙烯酸酯或环氧树脂的液体塑料薄膜,其优选可以作为在现场形成液体塑料薄膜的双组分产品使用。
特别在现场、例如通过现场混合并且施加的反应性组分的交联反应制造液体塑料薄膜。可以用机械或者人工方式进行施用,例如通过浇注、涂抹或者喷射。此类液体塑料薄膜通常基于双组分产品并且也是已知的液体塑料密封层。
基于聚氨酯、聚脲或环氧树脂(特别由双组分产品形成的)的薄膜或密封层最优选作为液体塑料薄膜或者液体塑料密封层。特别优选的是喷射的双组分聚氨酯构成的液体塑料薄膜,并特别是双组分聚脲构成的液体塑料薄膜。
液体塑料薄膜有利地具有毫米范围内的层厚,通常具有0.5~15mm、优选具有1~4mm之间的层厚。
按照本发明,将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在基底上。粘附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固态环氧树脂和至少一种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
环氧树脂技术人员熟悉术语“固态环氧树脂”,其相对于“液体环氧树脂”使用。固态树脂的玻璃化温度高于室温,就是说在室温下可以将其粉碎成能流动的粉末。
优选的固态环氧树脂具有结构式(I)
其中的取代基R′和R′′相互独立地表示H或者CH3。此外指数s表示大于1.5、尤其为2~12的值。
此类固态环氧树脂均可市购获得,例如以商品名D.E.R.TM或Epikote从Dow、Huntsman或Hexion公司获得并因此是技术人员熟知的。
指数s介于1和1.5之间的式(I)化合物被技术人员称作半固态环氧树脂。本发明同样将其视作固态树脂。然而狭义上优选的是指数s具有大于1.5的数值的环氧树脂。
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尤其是一种室温下呈固态、能在软化温度以上的某一温度下软化并且最终变得能流动的聚合物。
本文中软化温度或软化点(Softening point)尤其理解为根据DIN ISO 4625规定的环球法测定的。
如果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具有50~150℃、尤其90~130℃范围内的软化点,则非常有益。尤其优选的是软化点低于步骤(ii)中施加时测量的柏油基承载层温度至少25℃的热塑性聚合物。
至少一种烯属不饱和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尤其适合作为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所述单体尤其选自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异戊二烯、丙烯腈、乙烯基酯、尤其是醋酸乙烯酯、乙烯基醚、烯丙基醚、(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马来酸、马来酸酐、马来酸酯、富马酸、富马酸酯和苯乙烯。
共聚物可以由两种、三种或更多种不同的单体形成。仅仅由上述组的单体制备的共聚物特别适用。
特别适用的还有通过接枝反应改性的烯属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尤其是通过接枝反应改性的上段所述的共聚物。
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例如是聚烯烃、尤其聚-α-烯烃。最优选的是无规聚-α-烯烃(APAO)。
优选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尤其是醋酸乙烯酯份额低于50wt%、醋酸乙烯酯份额尤其在10~40wt%之间、优选在20~35wt%之间、最优选在27~32wt%之间的那些。
此外,所述的至少一种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特别优选是由乙烯、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乙酯)和马来酸酐构成的三元共聚物。
已经证明特别优选的是,使用室温下呈固态的至少两种不同的热塑性聚合物,其优选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这两种不同的热塑性聚合物的其中一种最优选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此外有利的是,另一种热塑性聚合物在在其制备中使用马来酸或马来酸酐作为单体或作为接枝反应物的共聚物。
在粘附组合物中,固态环氧树脂与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的重量比优选在1∶2和1∶25之间,优选在1∶4和1∶20之间。
此外已经证明优选的是,粘附组合物还含有至少一种增粘树脂(tackifierresin),尤其是基于烃树脂的、优选基于脂族烃树脂的,例如由ExxonMobil公司以商品名EscorezTM销售的那些。
已证明特别优选地,粘附组合物还含有至少一种化学或物理发泡剂。
在此其可以是例如偶氮化合物、肼衍生物、氨基脲或者四唑之类的放热型发泡剂。优选的发泡剂是偶氮二甲酰胺和氧代-双(苯磺酰肼)。这些发泡剂均会在分解时释放能量。此外优选的还有例如碳酸氢钠或者碳酸氢钠/柠檬酸混合物之类的吸热型发泡剂。此类化学发泡剂可例如以Chemtura公司的商品名CelogenTM获得。物理发泡剂同样适用,例如AkzoNobel公司以商品名ExpancelTM销售的那些。
特别适用的发泡剂是如可以Akzo Nobel公司的商品名ExpancelTM或者Chemtura公司的商品名CelogenTM获得的那些。
优选的发泡剂是在加热时、尤其在加热到100~160℃温度时释放气体的化学发泡剂。
以粘附组合物的重量计,物理或化学发泡剂的用量尤其在0~3wt%范围内,优选在0.2~2wt%范围内,尤其优选在0.5~1.5wt%范围内。
此外,粘附组合物任选地还可以含有至少一种环氧树脂交联催化剂和/或至少一种用于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但这并非是优选的。可通过提高的温度使它们活化。所述环氧树脂交联催化剂和/或用于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优选选自双氰胺、胍胺、胍、氨基胍及其衍生物;取代的脲,尤其是3-(3-氯-4-甲基苯基)-1,1-二甲基脲(绿麦隆),或者苯基-二甲基脲,尤其是对氯苯基-N,N-二甲基脲(灭草隆)、3-苯基-1,1-二甲基脲(非草隆)、3,4-二氯苯基-N,N-二甲基脲(敌草隆)、N,N-二甲基脲、N-异丁基-N′,N′-二甲基脲、1,1′-(己烷-1,6-二基)双(3,3′-二甲基脲)以及咪唑、咪唑盐、咪唑啉和胺络合物。这些可热活化的固化剂优选地可以在80~160℃、尤其在85~150℃、优选在90~140℃温度下活化。特别地,将双氰胺与取代的脲结合使用。
任选地,粘附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其它成分,例如生物杀灭剂,稳定剂、尤其是热稳定剂,软化剂,颜料,增附剂、尤其是有机硅烷,反应性粘结剂,溶剂,流变改性剂,填料或纤维,尤其是玻璃纤维、碳纤维、纤维素纤维、棉纤维或者合成塑料纤维,优选是由聚酯或者由乙烯和/或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构成的纤维,或者是粘胶纤维。
按照本发明,以杂乱式铺置物形式将粘附组合物施加在基底上。技术人员熟悉杂乱式铺置物。所述杂乱式铺置物指的是以不规则图案平面排列的一个或多个粘附组合物的条构成的铺置物。条本身可以重叠,和/或可以与其它条重叠。所述条优选的是连续条。
优选通过挤出法制备杂乱式铺置物,其中将粘附组合物在挤出机中熔融,并通过一个或多个挤出头将其挤出到表面上(例如输送带上),或者如下所述在现场将其直接挤出到基底上,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挤出头和/或条材所铺放的表面的合适运动方式,和/或通过改变挤出压力,从而将挤出的一个或多个条材作为杂乱式铺置物铺放在表面上。
挤出机优选具有一个或多个、例如具有1~4个相互叠置排列的挤出头。用于杂乱式铺置物的挤出头或者条材的数量例如取决于将要形成的杂乱式铺置物的宽度,但是相对于每米杂乱式铺置物宽度的数量可以例如至少为10,例如10~400,优选为100~300。
条材的横截面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可以是三角形、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其中通常优选是圆形横截面。条材的直径例如可以在0.5~4mm范围内,优选在1.0~2.0mm范围内。
杂乱式铺置物的厚度例如可以在0.3~20mm范围内,优选在1.0~5.0mm范围内。
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在基底上的施加量优选为200~2000g/m2,特别优选为400~1500g/m2或者非常特别优选为500~1000g/m2
杂乱式铺置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0.2~2.0kg/m2,特别优选为0.5~1.0kg/m2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建造现场或者就地挤出粘附组合物,并且将挤出的一个或多个挤出条铺放在基底上以形成杂乱式铺置物,就是说直接在工地在基底上形成杂乱式铺置物。为此可以提供例如丸粒形式的粘附组合物,并且如前所述地在挤出机中现场熔融并直接挤出到基底上以形成杂乱式铺置物。这样就能以简单方式施加限定量的粘附组合物。
通过现场直接在基底上形成杂乱式铺置物,将熔融状态或者仍温热状态的条材施加到基底上,从而与基底实现有益的粘附连接。如果将杂乱式铺置物直接施加在承载结构上,亦即承载结构和杂乱式铺置物之间没有底涂剂或打底剂,那么这就特别有益。
或者,可以预制杂乱式铺置物。与以上针对现场制作所述的一样,同样通过挤出进行制作,除了不将挤出条直接挤出到基底上,而是在生产设备中例如挤出到传送带上。以这种方式生产例如可以卷形式提供的杂乱式铺置物幅材。不需要例如通过衬垫或薄膜支撑杂乱式铺置物。卷可以具有例如最大3m的宽度。可以将预制的卷或幅材现场铺放在基底上。由此确保良好的可计量性。根据需要,优选利用胶带以机械方式将杂乱式铺置物固定在基底上。
将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在基底上,其中例如可以将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在承载结构、经过底涂的承载结构上或者在基底的液体塑料薄膜上。
在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将杂乱式铺置物直接施加在承载结构上,或者施加在经过底涂的承载结构上,其中优选将杂乱式铺置物直接施加在承载结构上,亦即在基底和杂乱式铺置物之间没有使用打底剂或底涂剂。如果在现场通过挤出和铺放一个或多个挤出料直接在承载结构上形成杂乱式铺置物,则特别优选直接施加在承载结构上。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将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在基底上,其中所述基底包括经过底涂的承载结构上的液体塑料薄膜。前文已经解释了形成该基底的方法。这种实施方式中将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在液体塑料薄膜上。
在此优选的是将塑料底涂剂施加在液体塑料薄膜上,并且在塑料底涂剂的开放时间之内将杂乱式铺置物施用到底涂剂上。例如聚氨酯底涂剂、聚脲底涂剂或者环氧树脂底涂剂均适合作为塑料底涂剂,优选环氧树脂底涂剂,其中所述底涂剂为单组分或优选为双组分。
开放时间是所施加的塑料底涂剂尚呈液态或者粘性的时间,亦即底涂剂尚未固化。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将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在液态塑料薄膜上,而不预先将底涂剂施加到液态塑料薄膜上。该实施方式中任选地可以利用机械固定方式,特别可以利用胶带、焊接或者加热(例如利用热风机)将杂乱式铺置物固定在液体塑料薄膜上。机械固定方式是有利的。这会在液体塑料薄膜和柏油基承载层之间导致有益的粘附强度,并且还有额外的成本和时间优势,尤其是因为不必等待底涂剂固化。粘附组合物在熔融或开始熔融的状态下具有非常好的粘合特性,从而可通过加热实现良好固定。
最后在步骤(ii)中施加柏油基承载层。优选地,将柏油基承载层直接施加到杂乱式铺置物上,优选在施加杂乱式铺置物之后立即进行。
如果将该柏油基承载层直接施加在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上,则特别有益。当施加柏油基承载层时,就会使得杂乱式铺置物熔融,从而保证两者之间有足够的粘附力。
此外优选地,在施加杂乱式铺置物之后立即施加柏油基承载层。这可以例如通过将用于施用杂乱式铺置物的挤出装置整合在用于施用柏油基承载层的沥青铺装机之中而实现。以这种方式可以在一道工序中施加两个层。可以避免等待时间。
柏油基承载层就是与车辆直接接触的路面。优选将浇注式沥青或者碾压式沥青作为柏油基承载层。尤其可以使用沥青混凝土或碎石玛蹄脂沥青(Splittmastixasphalt)作为碾压式沥青,使用沥青玛蹄脂(Asphaltmastix)作为浇注式沥青。如果柏油基承载层或者沥青承载层由碾压式沥青构成,则例如在施用之前将其加热到通常140~160℃之间的温度,并且优选利用滚筒进行碾压。
技术人员熟悉使用浇注式沥青和碾压式沥青作为道路覆面、地面覆面或者用于密封层。
作为沥青种类,特别适合的是混合料温度在100~240℃范围内的。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沥青种类是热拌沥青(hot mix asphalt,MHA)、温拌沥青(warm mix asphalt,WMA)、半温拌沥青(half warm mix asphalt)和冷拌沥青(cold mix asphalt)。
技术人员熟悉施加柏油承载层,因此这里不再予以赘述。
除了柏油(Bi tumen)之外,承载层还可以具有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可能的成分。技术人员了解用于建造路面的柏油基组合物的类型和用量。特别重要的事实是承载层通常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矿物性填料,尤其是砂子或碎石。
当由熔融的柏油与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接触的时候,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和任选地杂乱式铺置物的其它可熔融组分就会视其熔点而定开始熔融或熔融。杂乱式铺置物在熔融时可以形成基本上均匀的热塑性塑料层,或者在柏油中近表面处溶化并形成含有热塑性塑料的界面相层。因此在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中,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也可以不形成离散或单独的层。
如果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具有化学或物理发泡剂,那么就会在熔融的柏油与杂乱式铺置物接触时使得发泡剂活化,特别会释放出气体,由此导致进一步的粘附改善。
也视作有利的是,固体环氧树脂在提高的温度下已经单独地,但主要是在环氧树脂交联催化剂和\或环氧树脂固化剂和/或具有酸酐基团的化合物的影响下交联。
杂乱式铺置物优选在液体塑料薄膜和承载层之间、或者在承载结构(其优选由混凝土,金属、特别是钢构成,或者是基于柏油的结构)与承载层之间形成粘附连接。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结构涉及金属、特别是钢,或者混凝土。
该方法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i)将杂乱式铺置物直接施加到承载结构,优选混凝土结构上,其中在现场挤出粘附组合物,并且将一个或多个挤出的条材铺放在基底上以形成杂乱式铺置物,和
(ii)将柏油基承载层直接施加到杂乱式铺置物上,优选在施加杂乱式铺置物后立即进行。
在此特别在不预先将底涂剂施加在承载结构的情况下直接将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到承载结构上。优选在施加杂乱式铺置物之后立即施用柏油基承载层。
该方法的另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i′)将底涂剂施加在承载结构上,优选将混凝土底涂剂施加在混凝土结构上或者将金属底涂剂施加在金属、特别是钢上;
(i″)将液体塑料薄膜施加在经过步骤(i′)底涂后的承载结构上,
(i)将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到液体塑料薄膜上,和
(ii)施加柏油基承载层。
该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承载结构特别涉及桥梁,特别优选涉及由混凝土或金属、特别是钢构成的桥梁。
被施加到由金属、特别是钢构成的经底涂后的承载结构上的液体塑料薄膜优选是基于环氧树脂的液体塑料薄膜,特别是基于环氧树脂的双组分液体塑料薄膜。例如可以使用Sika Deutschland GmbH或Sika Schweiz AG公司的HM Mastic作为液体塑料薄膜。
防腐底涂剂特别优选作为施加到金属、特别是钢构成的承载结构上的底涂剂。
为了将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到液体塑料薄膜上,可以将塑料底涂剂施加到液体塑料薄膜上并且在塑料底涂剂的开放时间之内将杂乱式铺置物施用到塑料底涂剂上,或者在不预先将塑料底涂剂施加到液体塑料薄膜上的情况下将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到液体塑料薄膜上。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获得的路面结构。
本发明还包括使用杂乱式铺置物作为基底和柏油基承载层之间的粘附材料。
如此制造的路面结构显示各层之间持久连接,其即使在轴载荷很大的情况下也能长期保持形状稳定。因此,不会太快地出现可能会损害路面结构密封功能的疲劳裂纹。使用杂乱式铺置物还可避免否则情况下所需的表面预处理,并且能提供更好的粘附力。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避免在承载结构上或者在基底上的液体塑料薄膜上使用底涂剂,这显著节省成本和时间。
附图简要说明
以下将根据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不同的附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相同的元件。
附图为:
图1本发明路面结构的横截面;
图2另一种本发明路面结构的横截面;
图3另一种本发明路面结构的横截面;
图4通过挤出制造杂乱式铺置物;
图5在挤出法中使用的挤出头的俯视图;
图6施加在基底上的杂乱式铺置物。
附图均为示意图。图中仅绘出了直观理解本发明所需的要素。
图1所示为一种优选的路面结构1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在承载结构2、优选混凝土承载结构上施加了由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6,并且在杂乱式铺置物上施加了柏油基承载层7。
图2所示为另一种优选的路面结构1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在承载结构2、优选混凝土承载结构上施加了底涂剂/混凝土底涂剂3。在这上面是液体塑料薄膜4,在液体塑料薄膜4上施加了塑料底涂剂5并随后施加了由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6。在杂乱式铺置物上面施加了柏油基承载层7。
图3所示为图2所示路面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而在液体塑料薄膜上没有塑料底涂剂5。杂乱式铺置物因此被直接施加在液体塑料薄膜上。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任选地利用胶带以机械固定方式,或者通过焊接或加热将由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与液体塑料薄膜固定在一起。
图4所示为通过挤出粘附组合物并且将挤出的条材铺放在输送带上的方式制造杂乱式铺置物。
图5所示为用于挤出杂乱式铺置物的挤出头的俯视图。
图6所示为施用在基底上的杂乱式铺置物。
附图标记列表
1 路面结构
2 承载结构,优选是混凝土承载结构或者金属承载结构
3 底涂剂,优选是混凝土底涂剂或者金属底涂剂
4 液体塑料薄膜
5 塑料底涂剂
6 由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
7 柏油基承载层
实施例
使用表1中所述的成分以其中所述的用量比例制备粘附组合物。
表1
在80~120℃温度下将这些成分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相互混合,制备粘附组合物。通过随后造粒形成直径约为1~3mm的丸粒。
由粒料通过挤出形成由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图3所示为施用在具有液体塑料薄膜/密封层(4)的基底上的杂乱式铺置物。条材的直径为1~2mm。
实施例1~3(Bsp.1-3)
作为路面结构模型和用于测试机械性能值,将尺寸为50x50x6cm的三块混凝土板各自以0.3~0.4kg/m2的量涂上作为混凝土底涂剂的(基于双组分环氧树脂的底涂剂,可从Sika Schweiz AG获得)。利用毡毛辊将底涂剂涂覆到混凝土结构上。经过12小时晾干时间之后,利用双组分高压喷涂设备以机械方式喷涂(双组分、不含溶剂的快速固化聚氨酯),从而形成液体塑料薄膜(薄膜厚度约为2.0mm)。接着经过2小时等待时间之后,利用毡毛辊涂覆(基于双组分环氧树脂的底涂剂,可从Sika Schweiz AG获得)作为塑料底涂剂,涂覆量为0.4kg/m2
接着如前所述以0.73kg/m2的量将由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铺放在尚有粘性的塑料底涂剂上。经过24小时等待时间之后,在两道工序中涂覆已加热到160℃的碾压式沥青AC T 16N 70/100,涂覆量为0.8~1.0kg/m2,使得各自产生4cm的层厚,然后进行碾压。
对比例1~3(Ref.1-3)
使用实施例1~3所述的三块混凝土板重复制作路面结构模型,除了不以杂乱式铺置物形式而是以丸粒形式将粘附组合物涂覆到尚有粘性的塑料底涂剂上,涂覆量同样为0.73kg/m2
评估
冷却之后,根据EN 13596标准一天后在根据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模型上评价强度(N/mm2),根据EN 13653标准检验剪切强度(“SF”),以及目视评估所获得的断裂图样。在所有情况下始终显示在沥青层之内(靠近界面)或者在粘附组合物与沥青的界面相中的断裂。在以下表格2和3中汇总了所获得的结果。
Ref.1 Ref.2 Ref.3 Bsp.1 Bsp.2 Bsp.3
面积[mm2] 2496 2756 2862 2756 2703 2600
温度[℃] 20.8 20.8 20.8 20.8 20.8 20.8
断裂负荷[kN] 1.44 2.55 2.74 2.76 2.72 2.36
强度[N/mm2] 0.57 0.93 0.96 1.00 1.01 0.91
内聚断裂占比3[%] 90 90 90 90 90 100
粘附断裂占比4[%] 10 10 10 10 10 0
表2:强度试验结果[N/mm2]。
3碾压式沥青之内的内聚断裂
4碾压式沥青与粘附组合物之间的粘附断裂
Ref.1 Ref.2 Ref.3 Bsp.1 Bsp.2 Bsp.3
面积[mm2] 25194 24860 24420 24200 24420 24090
剪应力[N/mm2] 0.80 0.99 0.91 0.94 1.16 1.02
内聚断裂占比3[%] 100 100 100 100 95 90
粘附断裂占比4[%] 0 0 0 0 5 10
表3:强度试验结果[N/mm2]。
3碾压式沥青之内的内聚断裂
4碾压式沥青与粘附组合物之间的粘附断裂
结果表明,采用杂乱式铺置物能实现与使用粒料至少相同的粘附值。杂乱式铺置物的优点特别还在于能够保证每m2保持不变的单位面积用量和因此全表面上恒定不变的粘附值。
实施例4:
以表4中所述的成分按照其中所述用量比例制备粘附组合物。
表4
由该组合物如与表1中所述的组合物一样制备粒料和杂乱式铺置物。类似地重复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其中使用表4所述的组合物替代表1所述的组合物。与表1的组合物类似地进行评价,获得了相似的结果。

Claims (15)

1.制造路面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由含有至少一种固态环氧树脂和至少一种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的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到包括承载结构,优选混凝土结构的基底上;和
(ii)施加柏油基承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现场挤出粘附组合物并且将一个或多个挤出的条材铺放到基底上,形成杂乱式铺置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柏油基承载层直接施加到杂乱式铺置物上,优选在铺放杂乱式铺置物之后立即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杂乱式铺置物直接施加到承载结构上,优选在承载结构与杂乱式铺置物之间没有底涂层的情况下施加。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在施加杂乱式铺置物之前还包括用于形成基底的以下步骤:
(i′)将底涂剂施加在承载结构上,优选将混凝土底涂剂施加在混凝土结构上或者将金属底涂剂施加在金属、特别是钢上;和
(i″)将液体塑料薄膜施加在经过步骤(i′)底涂后的承载结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塑料底涂剂施加在液体塑料薄膜上,并且在塑料底涂剂的开放时间之内将杂乱式铺置物施用到液体塑料底涂剂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杂乱式铺置物施加在液态塑料薄膜上,而不预先将塑料底涂剂施加到液态塑料薄膜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机械固定,优选利用胶带,或借助于焊接或加热,优选利用热风机,将杂乱式铺置物固定在液体塑料薄膜上。
9.根据权利要求1和3~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挤出形成杂乱式铺置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或者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和/或至少一种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具有50~150℃、优选90~130℃范围内的软化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附组合物中固态环氧树脂与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的重量比在1∶2和1∶25之间,优选在1∶4和1∶20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附组合物含有化学或者物理发泡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乱式铺置物在液体塑料薄膜和承载层之间或者在承载结构与承载层之间形成粘附连接,其中所述承载结构优选由混凝土,金属、特别是钢构成,或者是基于沥青的结构,其中在液体塑料薄膜与承载层之间形成粘附连接的情况下,承载结构优选是由混凝土或者钢构成的桥梁承载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获得的路面结构。
15.由含有至少一种固态环氧树脂和至少一种室温下呈固态的热塑性聚合物的粘附组合物构成的杂乱式铺置物的用途,作为基底与柏油基承载层之间的粘附连接材料。
CN201610683695.7A 2015-05-20 2016-05-20 将杂乱式铺置物施用于具有改善的粘附特性的路面结构 Pending CN1064365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68523.7A EP3095915B1 (de) 2015-05-20 2015-05-20 Applikation eines wirrgeleges zum fahrbahnaufbau mit verbesserten hafteigenschaften
EP15168523.7 2015-05-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6520A true CN106436520A (zh) 2017-02-22

Family

ID=53181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83695.7A Pending CN106436520A (zh) 2015-05-20 2016-05-20 将杂乱式铺置物施用于具有改善的粘附特性的路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340837A1 (zh)
EP (1) EP3095915B1 (zh)
CN (1) CN106436520A (zh)
ES (1) ES2718388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6117A1 (en) * 2017-11-29 2019-06-06 Sika Technology Ag A roofing membrane with a functional layer
CN108824120A (zh) * 2018-05-04 2018-11-16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39573A1 (de) * 1974-08-17 1976-02-26 Dynamit Nobel Ag Abdichten von bauwerken, insbesondere von bruecken aus stahlbeton
US5593939A (en) * 1990-09-07 1997-01-1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image receiving sheet,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for an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DE20015289U1 (de) * 2000-09-05 2000-11-30 Strabag Strasen Und Tiefbau Ag Belag für flächige Betonbauwerke
JP2003239213A (ja) * 2002-02-13 2003-08-27 Kawata Giken:Kk 防水舗装工法
CN101215818A (zh) * 2008-01-08 2008-07-09 武汉理工大学 排水性沥青路面专用防水粘结层及其设计方法
CN102224297A (zh) * 2008-11-27 2011-10-19 Sika技术股份公司 路面密封及其建造方法
CN102472024A (zh) * 2009-07-07 2012-05-23 Sika技术股份公司 具有增强的粘结特性的路面结构
EP2685001A1 (de) * 2012-07-11 2014-01-15 Sika Technology AG Fahrbahnaufbau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05252B1 (de) 2007-02-09 2010-08-15 Toro Bausanierungs Und Handel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hrbahnaufbaues
ZA200903291B (en) 2008-05-14 2009-12-30 Cadbury Adams Usa Llc Packaging and display tray formed from interlocked blank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39573A1 (de) * 1974-08-17 1976-02-26 Dynamit Nobel Ag Abdichten von bauwerken, insbesondere von bruecken aus stahlbeton
US5593939A (en) * 1990-09-07 1997-01-1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image receiving sheet,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for an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DE20015289U1 (de) * 2000-09-05 2000-11-30 Strabag Strasen Und Tiefbau Ag Belag für flächige Betonbauwerke
JP2003239213A (ja) * 2002-02-13 2003-08-27 Kawata Giken:Kk 防水舗装工法
CN101215818A (zh) * 2008-01-08 2008-07-09 武汉理工大学 排水性沥青路面专用防水粘结层及其设计方法
CN102224297A (zh) * 2008-11-27 2011-10-19 Sika技术股份公司 路面密封及其建造方法
CN102472024A (zh) * 2009-07-07 2012-05-23 Sika技术股份公司 具有增强的粘结特性的路面结构
EP2685001A1 (de) * 2012-07-11 2014-01-15 Sika Technology AG Fahrbahnaufbau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718388T3 (es) 2019-07-01
EP3095915A1 (de) 2016-11-23
EP3095915B1 (de) 2019-01-16
US20160340837A1 (en) 2016-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2024B (zh) 具有增强的粘结特性的路面结构
CN102585439B (zh) 固态可热膨胀材料
CN101827976B (zh) 用于沥青铺面的增强物、铺面的方法、以及制造用于沥青铺面的具有涂层的网格的工艺
CN109233636A (zh) 一种水乳型环氧沥青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01815825B (zh) 复合物、包含该复合物的铺面结构和制造该复合物的方法
CN1837316A (zh) 一种用于防水毯的层间胶粘剂
CN104768673B (zh) 用于制造金属面板的包边结构的方法
CN106436520A (zh) 将杂乱式铺置物施用于具有改善的粘附特性的路面结构
JP2012533007A5 (zh)
CN109153901A (zh) 可热熔融施加的结构粘合剂
US20110250012A1 (en) Roadway sealing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CN103249900B (zh) 涂覆有非反应性的热熔粘合剂的聚烯烃密封膜片用于密封的用途
JP4929385B2 (ja) 床版防水工法の施工法
JP2000170111A (ja) 舗装の防水接着方法及びその構造
CN106436522A (zh) 粘附材料在对沥青有卓越粘附力的基底上的简便施用
JP2014177769A (ja) 床版用防水部材、床版防水構造、及び床版防水構造の施工方法
CN103205221B (zh) 一种人造草坪背胶用热熔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11007502U (zh) 一种室内专用净面防护地面结构
JP2004190297A (ja) 一体型床版防水構造体の形成方法
JPH039950B2 (zh)
JP2003313817A (ja) 床版防水構造
JP2005171631A (ja) 床版の防水施工法
JP2004092374A (ja) 床版の防水舗装施工法及びその構造
JP2012117368A (ja) 床版防水工法の施工法及び床版防水構造
JPH0598603A (ja) 舗装、舗装構成体およ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