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3451B - 假睫毛 - Google Patents

假睫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3451B
CN106413451B CN201580018033.1A CN201580018033A CN106413451B CN 106413451 B CN106413451 B CN 106413451B CN 201580018033 A CN201580018033 A CN 201580018033A CN 106413451 B CN106413451 B CN 1064134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yelashes
axis
upside
downside
retur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80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3451A (zh
Inventor
中村兴司
大平寿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ki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ki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ki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Taiki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13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3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3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3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GARTIFICIAL FLOWERS; WIGS; MASKS; FEATHERS
    • A41G5/00Hair pieces, inserts, rolls, pads, or the like; Toupées
    • A41G5/02Artificial eyelashes; Artificial eyebrow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2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10B2321/02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polyolefin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2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10B232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polymers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D10B2321/041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polymers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polyvinyl chloride or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4Heat-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41Heat-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thermoplastic; thermosetting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13Physical properties anti-allergenic or anti-bac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3/00Domestic or perso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Cosmetic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作为假睫毛的尺寸稳定性优异,对眼皮的装戴感优异,且具有自然外观的假睫毛。作为解决方法,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假睫毛,其为含有轴线(10)与相对于该轴线而配置的睫毛材(21,22)的假睫毛,该睫毛材为将该轴线水平放置时,由相对于该轴线位于上侧的多根上侧睫毛材(21)和相对于该轴线位于下侧的多根下侧睫毛材(22)构成,各上侧睫毛材以及各下侧睫毛材分别具有将一根的睫毛材折返而成的结构,折返而成的结构的折返部(A,B)邻接于该轴线,具有折返部的多根上侧睫毛材以及多根下侧睫毛材,以在轴线的长度方向形成列的方式排列,并且以相对于该轴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而垂直地固定,从该轴线的一端朝向另一端,上侧睫毛材与下侧睫毛材交替地配置,邻接的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A)与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B)彼此间相互地固定,通过该被固定的折返部被固定在该轴线从而形成耳部(C),通过形成该耳部,从而将该折返部固定于该轴线而成。

Description

假睫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假睫毛。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使眼睛看起来又大又美丽,作为女性的化妆技术之一假睫毛备受青睐。
以往以来,假睫毛的制造都是依靠人手,将头发等的长纤维毛材大量粘结在轴线而做成。作为经常进行粘结的方法,如图5所示的那样,将长纤维的毛材弯折成2根,将其弯折部在芯线上卷绕1次,在弯折部形成的环上,将上述长纤维的两端通过的多根的毛材粘结,将其粘结部分通过粘结剂来固定化,切断先端部分而制造假睫毛(参照专利文献1)。
以上述方法制造的假睫毛,因为是以手作业将非常细的睫毛材相对于轴线均等地排列,因此需要熟练的技巧,由于很难均等地配置,因此睫毛材无法相对于轴线均匀地粘结,从而变成疏密的外观,外观参差,也有时不具有自然的外观。此外,由于睫毛材相对于轴线无法均匀地固定,因此还存在所谓的耳部变形,对眼皮的装戴感差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53-192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由于假睫毛为用于使眼睛看起来又大又美丽而装戴,因此装戴感当然不用说,期望睫毛均等地且无疏密地配置的尺寸稳定,并具有自然的外观。
因此,本发明人累积专心研究,以提供一种作为假睫毛的尺寸稳定性优异,对眼皮的装戴感优异,且具有自然外观的假睫毛为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具备如下的构成。
1.一种假睫毛,其为含有轴线与相对于所述轴线而配置的睫毛材的假睫毛,其特征在于,所述睫毛材为将所述轴线水平放置时由相对于所述轴线位于上侧的多根上侧睫毛材,与相对于所述轴线位于下侧的多根下侧睫毛材而成,
各上侧睫毛材及各下侧睫毛材分别具有折返一根的睫毛材而成的结构,
作为折返而成的结构的折返部邻接于所述轴线,
具有折返部的多根上侧睫毛材及多根下侧睫毛材以在轴线的长度方向形成列的方式排列,并且以相对于所述轴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垂直地固定,
从所述轴线的一端朝向另一端,上侧睫毛材与下侧睫毛材交替地配置,
邻接的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与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彼此间相互固定,
通过所述被固定的折返部被固定于所述轴线从而形成耳部,
通过形成所述耳部,从而将所述折返部固定于所述轴线而成。
2.根据1所述的假睫毛,其特征在于,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与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通过邻接的折返部彼此间的编织结构而相互固定。
3.根据1所述的假睫毛,其特征在于,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与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通过邻接的折返部彼此间的锁线而相互固定。
4.根据1所述的假睫毛,其特征在于,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与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通过邻接的折返部彼此间的编织结构及锁线而相互固定。
5.根据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假睫毛,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及所述上侧睫毛材以及所述下侧睫毛材为选自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烯烃纤维、聚氯乙烯纤维、天然纤维、纤维素类纤维而成。
6.根据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假睫毛,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轴线、所述上侧睫毛材及所述下侧睫毛材中的任意一种配合或涂布抗菌剂。
7.根据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假睫毛,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为至少一部分由热塑性树脂或非热塑性树脂的材料而成。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作为假睫毛的尺寸稳定性优异,对眼皮的装戴感优异,且具有自然外观的假睫毛。
附图说明
图1为第1实施方式的概略图
图2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
图3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
图4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
图5为以往的假睫毛的概略图
符号说明
1假睫毛;10轴线;21上侧睫毛材;22下侧睫毛材;23成为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4成为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30锁线;31经线;32纬线;33编织针;A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B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C耳部。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各构成进行说明。
睫毛材是指构成相当于睫毛的假睫毛的毛部分的材料,轴线是指用于通过将多根各睫毛材以朝轴线的长度方向排列的方式依序固定,使各睫毛材成为相对于轴线的长度方向朝垂直方向延伸,以在横方向排成列的方式固定的线。而且,以上侧睫毛材以及下侧睫毛材的一方是位于上方,另一方是位于下方的方式,上侧睫毛材为以将轴线水平放置时位于轴线的上侧的方式被固定的睫毛材,下侧睫毛材为以朝其相反而位于下侧的方式被固定的睫毛材。这些上下的睫毛材是相对于含有轴线的长度方向的平面而被固定于相互为相反侧的面侧。通过假睫毛的放置方法,上侧睫毛材可为在下侧,下侧睫毛材也可为在上侧。
睫毛材优选相对于轴线的长度方向垂直配置。在此所谓的垂直是指不完全必须正确地垂直,使用假睫毛时,在睫毛生长的方向范围内睫毛材朝向的程度的角度。
上下睫毛材的折返部是指在1根的睫毛材被固定在轴线的地方,该睫毛材被弯折,其被弯折所形成的折返部。
邻接于轴线的折返部是指在配置连接于轴线的折返部之后,到形成耳部为止的工序中,在折返部可与轴线成为一体的程度,折返部连接轴线配置而成的状态。假如折返部不邻接于轴线而配置时,折返部变成位于离开轴线,之后难以相对于轴线固定。
本发明所谓的编织结构是指在形成彼此相邻的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环部,将一方的环通过另一方的环等,形成编织的方式将环彼此固定而成的结构,以及/或,将各环通过被称为锁线的其他的线而编织的方式使其一体化而成的结构。
此外,锁线是用于使彼此相邻的睫毛材的折返部相连而结合的线。
应予说明,耳部是指多根睫毛材的折返部被固定在轴线的地方。
此外,在该轴线的至少一部分是由热塑性材料而成时,可使轴线与睫毛材热焊接而固定。热焊接是轴线与上下睫毛材之间,以及轴线与上下睫毛材的折返部之间的任意一种的至少一个,进一步按照需要而使锁线相互加热熔融而一体化的方法,将该材料完全熔融,也可以例如不使编织的痕迹残留的方式熔融,也可以在可固定的程度部分熔融并以残留编织而成的结构方式加热焊接而一体化的方法。有关轴线周围的睫毛材的痕迹,也可通过加热熔融而使其消失,也可使其残留。
或通过加热熔融,轴线会熔融,除此之外,也可以使上下睫毛材或锁线由在其加热温度熔融的材料形成。
在完全熔融时,轴线,上下睫毛材,依情形而锁线可以相互牢固地固定,在可固定的程度部分熔融时,因为可在耳部表面残留因编织产生的表面凹凸,因此使用假睫毛时,在眼皮的皮肤表面容易以粘合剂附着。
进而,取代上述热焊接的方法,该轴线至少一部分是由非热固化性材料等的热塑性材料而成时,通过以粘合剂等进行粘接等的其他方法也可固定轴线与睫毛材。
使用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假睫毛。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但是,实际的假睫毛是被固定在轴线10,并且上侧睫毛材21与下侧睫毛材22也牢固地被固定在轴线10,但在图1中,为容易了解这些构件的关系,还是使上侧睫毛材21与下侧睫毛材22以对于轴线10松开的状态表示。
本发明的假睫毛1的第1方式如图1所示,为由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与配置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的轴线10而成的假睫毛1,上侧睫毛材21以及下侧睫毛材22为由具有折返部A的上侧睫毛材21与具有折返部B的下侧睫毛材22而成,以将轴线10由上下夹住的方式,上述上侧睫毛材21与上述下侧睫毛材22为交替地邻接被配置而成。而且,邻接的上述折返部A及折返部B彼此间形成编织结构而被固定在轴线10,并形成耳部C。该耳部C是在装戴本发明的假睫毛1时,成为与眼皮连接的地方。
然后,例如,若轴线10为由热塑性树脂而成的纤维,则连接于轴线10的上述上侧睫毛材21与上述下侧睫毛材22通过热焊接而被固定在轴线10。此时,轴线也可为全体通过加热焊接时的热进行熔融的热塑性树脂而成,也可具有由如那样的热塑性树脂而成的鞘部,与热固化性树脂或不因加热焊接时的热熔融的热塑性树脂而成的芯部。
作为该轴线10所使用的材料,例如,可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构成的聚酯类纤维,尼龙等的聚酰胺类纤维,聚氯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构成的聚烯烃类纤维,聚氯乙烯、维尼纶、丙烯酸类纤维、绢丝、棉或羊毛等的天然纤维,进而由人造纤维或粘胶人造丝等构成的纤维素类纤维等,热塑性树脂或非热塑性树脂的树脂,进而天然树脂,可考虑染色性、加工性、触肤感等适当地选择使用。作为构成该轴线10的纤维,可为一根纤维,或使多根纤维成束(多长丝)的纤维,也可为搓捻多根的纤维而成的纤维。
此外,该轴线10具备由鞘和芯而成的鞘芯结构时,可采用由上述热塑性树脂而成的鞘部与由软化温度足够高的热塑性树脂或公知的热固化性树脂而成的芯部。
作为该轴线10的粗细度(直径),优选50μm~300μm,更优选70μm~200μm。轴线10的粗细度只要在上述范围,对眼皮装戴时,就变成容易附着。应予说明,轴线10的粗细度并不限定在上述的范围内。
此外,该轴线的截面虽期望为圆形,但也可以是例如椭圆形。
作为在该上侧睫毛材21以及下侧睫毛材22所使用的纤维,只要具有与人类的睫毛同样的触感或质感等的物质就可以适当选择各种的材质使用。
例如,可以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而成的聚酯类纤维,尼龙等的聚酰胺类纤维,聚氯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构成的聚烯烃类纤维,聚氯乙烯、维尼纶、丙烯酸类纤维、绢丝、棉或羊毛等的天然纤维,进而由人造纤维或粘胶人造丝等构成的纤维素类纤维等,热塑性树脂或非热塑性树脂的树脂,进而天然树脂,可考虑染色性、加工性、触肤感等适当地选择使用。作为构成该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的纤维,可为一根纤维,或使多根纤维成束(多长丝)的纤维,也可为搓捻多根的纤维而成的纤维。
作为该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的粗细度(直径),优选为40μm~150μm,更优选60μm~100μm。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的粗细度若为前述范围内,可以得到与人类睫毛同样的触感或质感等。应予说明,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的粗细度并非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该上侧睫毛材21以及下侧睫毛材22的截面虽期望为圆形,但也可为例如椭圆形。作为椭圆形时,容易形成使其卷翘的上侧睫毛材21以及下侧睫毛材22。
轴线10及上侧睫毛材21以及下侧睫毛材22可为黑色,可为茶色,红色以及其他的任意颜色。
此外,优选对轴线10、上侧睫毛材21以及下侧睫毛材22的至少一个配合或涂布抗菌剂。作为抗菌剂,可适当使用有机类抗菌剂或无机类抗菌剂。
可对轴线10、上侧睫毛材21以及下侧睫毛材22的至少一个的纤维表面涂布前述抗菌剂,或也可在构成这些的材料中配合前述抗菌剂。该结果,在假睫毛表面,可防止杂菌的繁殖或臭气的产生。
作为有机类抗菌剂,可使用公知的物质,例如,可列举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苯甲酸、苯甲酸钠、苯扎氯铵、苄索氯铵或葡萄糖酸氯己定(ChlorhexidineGluconate)等。
此外,无机类抗菌剂也可使用公知的物质,银类抗菌剂,例如可列举银沸石、银玻璃、磷酸锆载银等。
作为抗菌剂的涂布量或配合量,可在发挥抗菌效果的范围内适宜调整并配合。
前述轴线10的材料与前述上侧睫毛材21以及下侧睫毛材22的材料,可有各种的组合方式,并不限定于特定的组合。此外,即使在本第1实施方式以外的其他实施方式说明的假睫毛中,也可使用与上述同样的各种素材。
(第1实施方式的假睫毛的结构)
作为使用在第1实施方式的假睫毛的材料,为采用下述物质。
作为轴线采用外侧焊接型的芯鞘型聚酯类纤维,作为经线采用聚酯类纤维(150旦尼尔,48长丝)的常规线,作为纬线采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树脂(PTT树脂)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T树脂)的混合物构成的聚酯类纤维。应予说明纬线为成为假睫毛部分的线,此外经线为与纬线一起编织的线,在制造假睫毛的过程中从纬线除去的线,不残留于作为制品的假睫毛中。
应予说明,作为第一实施方式及其他的实施方式共通的其它方式,作为纬线可不采用黑色或茶色等的的作为假睫毛的颜色的自然颜色,而采用着色成红色或蓝色等的线,根据假睫毛,可通过变更打入纬线的间距或纬线的种类而制造各种的假睫毛,即使在一个假睫毛中也可依据位置变更打入纬线的间距或纬线的种类。第1实施方式的假睫毛1具备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和配置该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而成的轴线10。
上述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由具有折返部A的上侧睫毛材21和具有折返部B的下侧睫毛材22而成。
具有折返部A的上侧睫毛材21与具有折返部B的下侧睫毛材22以夹住轴线10的方式交替邻接配置。在此,折返部A及B均位于接近轴线的地方,且处于正好邻接的状态。
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为相对于轴线10而在上侧配置上侧睫毛材21,在下侧配置下侧睫毛材22。此时,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并不是以上下重叠的方式配置,而是在轴线10的长度方向隔开特定的间隔而成为上侧、下侧交替的方式而配置。
此外,朝向轴线10的一边,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以延伸的方式而配置。
在轴线10编织结构的上述折返部A·B通过热焊接固定而形成耳部C,此外,连接在轴线10的上述上侧睫毛材21与上述下侧睫毛材22被固定着。
此耳部C成为在假睫毛1成型时对眼皮的装戴处。
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睫毛材21与下侧睫毛材22为略均等地配置,在假睫毛1成型时成为具有自然的外观。此外,在轴线10编织结构的上述折返部A·B会进行结合,同时连接在轴线10的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被固定,因此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
通常,对于固定的方法,有通过粘合剂等的粘接,或通过热的热焊接等,选择使用可适用在轴线及睫毛材所使用的素材的方法。使用粘合剂等时,优选使用粘接部分不会变成很坚固的粘合剂。若太坚固,担心不容易装戴于眼皮。
采用通过热焊接而固定的方法时,作为轴线10可以使用由具有芯鞘结果的热塑性树脂而成的纤维等。此时,在成为鞘的地方施加温度而熔融,可使连接在鞘部分的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固定。
作为轴线10可以使用由具有芯鞘结构的非热塑性树脂的材料而成的纤维等。此时,通过粘合剂等可使连接在鞘部分的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固定。
作为具有该芯鞘结构的纤维的具体例,例如,可以列举聚酯类芯鞘纤维,聚酰胺类芯鞘纤维,在长纤维以捻线覆盖焊接线的纤维等。根据使用的由具有芯鞘结构的热塑性树脂而成的纤维,可适当调整用以使其固定的温度。使用具有如此结构的纤维,可防止固定部分太过牢固,且假睫毛1的装戴变得容易。
应予说明,具有芯鞘结构的纤维为一个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如上述,也可以采用热塑性树脂以外的材料。
本第1实施方式的假睫毛1,可设为与一般使用的假睫毛同样的大小。作为一个例子,装戴在眼皮的部分(耳组织)的长度,为20mm~40mm,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的长度,为3mm~30mm。
本实施方式的假睫毛1,也可上侧睫毛材21与下侧睫毛材22以略均等地配置,在假睫毛1成型时,可具有自然的外观。此外,编织结构的折返部A·B被固定在轴线10的同时,连接在轴线10的上侧睫毛材21及下侧睫毛材22也被固定,因此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进而者,通过热焊接纤维被固定,从而对眼皮的装戴感成为良好。
(制造例1)
接着,使用图2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假睫毛的制造例1。
本发明的假睫毛为通过至少由在两端部(图2只图示其中的一端部)的轴线10,在两轴线间的多根经线31,纬线32以及编织针33所构成的织机,至少以一方的轴线10使纬线32折返而成。
折返的纬线32端部形成环,该环为以从上下交替夹住前述轴线10的方式配置,其次,将预定折返的该纬线32,以通过在前面所形成的环内的编织针33,抓住其次预定折返的该纬线32并使该编织针33自环内拉出,重复同样的操作而形成编织结构。
由此,邻接的折返部彼此间形成编织结构。折返部彼此间的结合为在相对于轴线10在上侧的成为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3中,放入成为相邻的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4,其次,在成为该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4中,放入成为相邻的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3,依序进行如此的操作而形成。
然后,依序进行如下工序而制造:在使前述轴线10与前述编织结构粘结的同时,通过焊接而固定前述轴线10与连接于该轴线10的纬线32,形成具有耳部的编织物的工序;将前述编织物的纬线32沿着经线31的长度方向而切断的工序;将前述被固定的轴线10以外的经线31除去的工序;将前述纬线32切断成适当长度而成形假睫毛的工序。
将该纬线32切断成适当的长度之前,不在轴线10侧的纬线端部也形成环。为做成假睫毛,必须将其端部的环部分切断,且除去经线31。或是准备另一根轴线10,在2根的轴线10之间,通过进行上述的工序,也可提高假睫毛的生产效率。
在暂时编织经线31及纬线32之后,拔除经线31而只做成纬线32的工序,与将不是在纬线32的轴线10侧的侧的环切断的工序仍为必须,但此2个工序之中,哪一个工序均可先进行。
但是,为了容易进行切断环的工序或调整睫毛的长度的工序,优选拔除经线的工序比切断环的工序更后面进行。
如此,由于经线31预定由纬线32拔出,因此作为经线31可为容易拔出的材料。作为如此材料的形状,为做成薄片状、线状、绳状、平织的形状,材质可为纸、涂布纸、纤维、树脂等。又由于进一步预定拔出,因此也可在经线的表面涂布滑剂或被膜而容易滑动。
而且,耳部是在装戴所制造的假睫毛时,成为与眼皮连接之处。此外,纬线32成为所制造的假睫毛的睫毛材。
此外,作为纬线也可以使用1根的单长线,或也可以使用2根的单长线。通过根数增加,可提高在制作假睫毛时的睫毛材密度。
如上述的那样,虽以第1实施方式的假睫毛的制造方法作为制造例1而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假睫毛的制造方法如下述。
首先,将前述轴线10与连接于该轴线10的纬线32的环做成编织结构而结合,形成具有耳部的细宽织物。
作为将前述轴线10与连接于该轴线10的纬线32的环做成编织结构而粘结的方法,可使用上述的各种方法。如上所述,在将前述轴线10与连接于该轴线10的纬线32的环做成编织结构并粘结的同时,通过使前述轴线与连接于该轴线的纬线固定,并使以可均匀间隔并排的纬线固定,而提高尺寸稳定性。如此做成的耳部,在装戴所制造的假睫毛时,为成为与眼皮连接的地方。以该制造方法所得到的假睫毛,由于尺寸稳定性良好,因此具有自然的外观,对眼皮的装戴变得容易。
其次,将前述细宽织物的纬线沿着经线侧长度方向切断。
作为切断方法,可使用适当的手法。例如,可使用以刀刃进行切割、以镭射进行切割等的方法。作为切断处,可从耳部适当调整而选择。作为一个例子,也可从耳部起位于20mm处切断。由耳部起隔开某程度的间隔而切断,可调整睫毛材的长度。此外,优选对切断的纬线进行研磨等处理时也以适度的长度进行切断。
由前述切断的地方,将细宽织物中的经线除去。经线由于未被固定,因此可容易除去。最终,成为耳部与由该耳部出来的纬线残留。应予说明,由于纬线为被固定在轴线,因此已切断的纬线不会散开。虽在先前说明过,但耳部是成为将假睫毛装戴在眼皮的地方,由耳部出来的纬线成为假睫毛的睫毛材。
其次,将前述耳部切断成适当的长度,可得到适当长度的假睫毛。
作为切断的方法,可以使用上述的切断手法。应予说明,即使切断耳部,由于构成该耳部的轴线或纬线也是被固定,因此不会分散。
(第2实施方式的假睫毛的结构)
作为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假睫毛的材料是采用下述。
作为轴线采用外侧为焊接型的芯鞘型聚酯类纤维,作为经线采用聚酯类纤维(150旦尼尔,48长线)的常规线,作为纬线采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树脂(PTT树脂)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T树脂)的混合物而成的聚酯类纤维,作为锁线使用聚酯类纤维。
使用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基本的结构以及材料是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由于耳部的结构不相同,因此说明该不同的地方。
即,第2实施方式的特征点为通过固定邻接配置的折返部的锁线来形成编织结构。
如图3所示,在成为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3以及成为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4内,成为经由锁线30而连接的构成,该锁线30连续地形成环,此环形成编织结构而成为耳部的一部分。如此的结构可通过编织机而构成。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在图3下侧所示的成为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3内以通过锁线30的第1号环方式使锁线30进入。
经过锁线30的第一号环后,通过成为其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3外侧,在已形成的锁线30的环从上侧通过,立刻由成为邻接的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4下侧通过锁线30,以形成锁线30的第2号环的方式操作,再次通过成为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4下方与锁线30的第1号环的上方,完成锁线30的第2号的环。
再次,由锁线30的第2号环上面通过锁线30,其次由成为邻接的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3下面通过锁线30,形成锁线30的第3号的环。
进一步,通过成为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3的下侧,由锁线30的第2号的环的上面返回而完成锁线30的第3号的环。
如此操作,介由通过锁线30,以形成锁线30的编织结构,同时将睫毛材固定在轴线10。
由此,对轴线的睫毛材的固定,由于上下睫毛材彼此未形成编织结构,因此相对于轴线欲使上下睫毛材弯曲的力并没有直接施加。因此,使上下睫毛材对轴线延伸的方向可如预定的那样。
通过如上述配置固定,睫毛材彼此的间隔成为一定,且尺寸稳定性提高,此外,睫毛材彼此间并没有疏密感,成为自然的外观。此外,由于被锁线结合,因此睫毛材进一步被固定化而睫毛材也不容易脱落,成为自然的外观。
(第3实施方式的假睫毛的结构)
作为第3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假睫毛的材料,采用下述。
作为轴线采用外侧为焊接型的芯鞘型聚酯类纤维,作为经线采用聚酯类纤维(150旦尼尔,48长线)的常规线,作为纬线采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树脂(PTT树脂)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T树脂)的混合物而成的聚酯类纤维,作为锁线采用聚酯类纤维。
其次,使用图4来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基本的构成以及材料是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由于耳部的结构不同,因此说明该不同处。
即,第3实施方式的特征点为通过邻接配置的折返部彼此间以及固定该折返部的锁线而形成编织结构。
如图4所示,在邻接配置的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以及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彼此间形成编织结构,同时固定上述折返部的锁线也形成编织结构,构成耳部。
具体而言,通过如下工序来制造:通过至少由在两端部的轴线、在两轴线间的多根经线、纬线以及编织针所构成的细宽织机,至少以一方的轴线将纬线折返,在折返的纬线端部做成环状,该环状部是以由上下交替地夹住前述轴线的方式配置,将预定为接下来进行折返的纬线与锁线,用通过之前所形成的U字形状部的环内的编织针,揪住接下来预定折返的纬线以及锁线并使该编织针自环内拉出,重复同样的操作而形成编织结构的工序;将前述轴线与连接在该轴线的纬线以及前述编织结构固定,而形成具有耳部的细宽织物的工序;将前述细宽织物的纬线沿着长度方向切断的工序;将前述被固定的轴线以外的经线除去的工序;将前述耳组织切断成适当的长度而成型假睫毛的工序。
折返部彼此间的结合,为在相对于轴线位于上侧的成为一个上侧睫毛材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3中,放入成为相邻的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4,其次,在成为该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4中,放入成为相邻的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的纬线的环23,依序进行如此的操作而形成。进而上述环彼此间是以锁线结合。由此,连接于轴线的睫毛材端部是在编织结构进一步经由锁线而结合。像这样以编织结构形成耳部,可更牢固地使睫毛材彼此间结合。
如此地,在编织结构进一步使用锁线而使其结合,睫毛材彼此之间的间隔几乎保持均等而提高尺寸稳定性。此外,睫毛材彼此间的疏密感消失,成为自然的外观。此外,由于通过锁线而结合,因此睫毛材进一步被固定化而睫毛材也不容易脱落,成为自然的外观。
(第4实施方式的假睫毛的结构)
作为在第4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假睫毛的材料,采用如下。
作为轴线采用绢丝,作为经线采用聚酯类纤维(150旦尼尔,48长线)的常规线,作为纬线采用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树脂(PTT树脂)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BT树脂)的混合物而成的聚酯类纤维,使用锁线但也可不使用,但使用时是采用聚酯类纤维。
此外采用氯丁二烯类粘合剂作为粘合剂。
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编织结构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但作为轴线使用的纤维,不是热塑性树脂而是绢丝的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因此,使轴线与纬线不焊接而通过另外准备的粘合剂粘接而固定。
如上述第1实施方式~上述第4实施方式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假睫毛,可提供以睫毛材的间隔成为一定的方式,使用编织结构,通过以此所形成的耳部,使作为假睫毛的尺寸稳定性优异,对眼皮的装戴感优异,且具有自然的外观的假睫毛。

Claims (6)

1.一种假睫毛,其为含有轴线与相对于所述轴线而配置的睫毛材的假睫毛,其特征在于,所述睫毛材为将所述轴线水平放置时由相对于所述轴线位于上侧的多根上侧睫毛材,与相对于所述轴线位于下侧的多根下侧睫毛材而成,
各上侧睫毛材及各下侧睫毛材分别具有折返一根的睫毛材而成的结构,
作为折返而成的结构的折返部邻接于所述轴线,
具有折返部的多根上侧睫毛材及多根下侧睫毛材以在轴线的长度方向形成列的方式排列,并且以相对于所述轴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垂直地固定,
从所述轴线的一端朝向另一端,上侧睫毛材与下侧睫毛材交替地配置,
邻接的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与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彼此间通过邻接的折返部彼此间的编织结构而相互固定,
通过所述被固定的折返部被固定于所述轴线从而形成耳部,
通过形成所述耳部,从而将所述折返部固定于所述轴线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睫毛,其特征在于,上侧睫毛材的折返部与下侧睫毛材的折返部通过邻接的折返部彼此间的编织结构及锁线而相互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假睫毛,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及所述上侧睫毛材以及所述下侧睫毛材为选自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烯烃纤维、聚氯乙烯纤维、天然纤维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假睫毛,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及所述上侧睫毛材以及所述下侧睫毛材为纤维素类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睫毛,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轴线、所述上侧睫毛材及所述下侧睫毛材中的任意一种涂布抗菌剂,或在构成所述轴线、所述上侧睫毛材及所述下侧睫毛材中的任意一种的材料中配合所述抗菌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睫毛,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为至少一部分由热塑性树脂或非热塑性树脂的材料而成。
CN201580018033.1A 2014-04-01 2015-03-31 假睫毛 Active CN1064134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5815 2014-04-01
JP2014-075815 2014-04-01
PCT/JP2015/060201 WO2015152270A1 (ja) 2014-04-01 2015-03-31 付け睫毛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3451A CN106413451A (zh) 2017-02-15
CN106413451B true CN106413451B (zh) 2019-09-10

Family

ID=54240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8033.1A Active CN106413451B (zh) 2014-04-01 2015-03-31 假睫毛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1782B2 (zh)
EP (1) EP3127444B1 (zh)
JP (1) JP6618149B2 (zh)
KR (1) KR20160143710A (zh)
CN (1) CN106413451B (zh)
TW (1) TWI638611B (zh)
WO (1) WO20151522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37837A (zh) 2016-07-28 2024-04-09 莱施菲公司 施用一组睫毛嫁接物的方法、睫毛融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A3208678A1 (en) 2016-12-20 2018-06-28 Lashify, Inc. Applicators and cases for artificial lash extensions
USD863679S1 (en) 2018-10-19 2019-10-15 Lashify, Inc. False eyelash applicator
WO2020082056A1 (en) 2018-10-19 2020-04-23 Lashify, Inc. Applicators for applying eyelash extensions and methods for use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JP1686171S (zh) 2018-10-19 2021-05-24
CA3123631A1 (en) 2019-01-14 2020-07-23 Lashify, Inc. Lash extension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JP2020114952A (ja) * 2019-01-17 2020-07-30 スケー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つけまつげ及び人工まつげ
CN211747241U (zh) 2019-10-03 2020-10-27 莱施菲公司 人造睫毛装置及睫毛延长装置
FR3102916B1 (fr) * 2019-11-12 2022-04-08 Oreal Frange de cils artificiels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FR3102914B1 (fr) * 2019-11-12 2021-11-26 Oreal Frange de cils artificiels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FR3102915B1 (fr) * 2019-11-12 2021-11-26 Oreal Frange de cils artificiels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KR102152681B1 (ko) * 2019-12-23 2020-09-07 최석 붙임머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FR3107816B1 (fr) * 2020-03-05 2022-03-18 Oreal Faux cils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ceux-ci
KR20220113819A (ko) * 2020-01-29 2022-08-16 로레알 인조 속눈썹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13229556A (zh) * 2021-04-21 2021-08-10 李科修 一种ptt假睫毛的制造方法及应用
CN113558323A (zh) * 2021-08-27 2021-10-29 朱莉洁 一种防水假睫毛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9265B2 (zh) * 1973-08-29 1978-06-20
JPS5860004A (ja) * 1981-10-06 1983-04-09 中島ナイロン工業株式会社 人造睫毛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094600A (zh) * 2004-12-28 2007-12-26 爱德兰丝股份有限公司 假发及其制造方法
KR101045497B1 (ko) * 2010-09-16 2011-06-30 주식회사 에이지 인조 속눈썹 및 그 제조장치
CN103118565A (zh) * 2010-07-30 2013-05-22 株式会社黛怡茜 假眼睫毛包装体
CN103251159A (zh) * 2012-02-17 2013-08-21 郑铭元 假睫毛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54015A (en) * 1968-08-06 1969-07-08 Benjamin Udes Method of making false eyelashes
JPS5319265A (en) 1976-08-03 1978-02-22 Masateru Kanbara Low voltage instantaneous kettle
US6308716B1 (en) 2000-08-07 2001-10-30 Yongho Han Core for an adhesive device for attaching a false eyelash
US8967158B2 (en) * 2010-09-03 2015-03-03 Matsukaze Co., Ltd. Artificial eyelash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the same
TW201313154A (zh) 2011-09-28 2013-04-01 Guo Xuan Technology Corp 假睫毛結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9265B2 (zh) * 1973-08-29 1978-06-20
JPS5860004A (ja) * 1981-10-06 1983-04-09 中島ナイロン工業株式会社 人造睫毛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094600A (zh) * 2004-12-28 2007-12-26 爱德兰丝股份有限公司 假发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18565A (zh) * 2010-07-30 2013-05-22 株式会社黛怡茜 假眼睫毛包装体
KR101045497B1 (ko) * 2010-09-16 2011-06-30 주식회사 에이지 인조 속눈썹 및 그 제조장치
CN103251159A (zh) * 2012-02-17 2013-08-21 郑铭元 假睫毛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143710A (ko) 2016-12-14
CN106413451A (zh) 2017-02-15
EP3127444A4 (en) 2017-09-27
JP6618149B2 (ja) 2019-12-11
WO2015152270A1 (ja) 2015-10-08
EP3127444B1 (en) 2018-10-10
US20170127743A1 (en) 2017-05-11
EP3127444A1 (en) 2017-02-08
JPWO2015152270A1 (ja) 2017-04-13
US10791782B2 (en) 2020-10-06
TWI638611B (zh) 2018-10-21
TW201542114A (zh) 2015-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3451B (zh) 假睫毛
CN1200158C (zh) 含高纱细度纱线的中间衬料用纺织品
JP2015508850A (ja) 複合材料で使用される織物およびその織物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複合材料体
JP7281174B2 (ja) 芯鞘型複合熱接着性繊維
CN203960501U (zh) 针织物和针织鞋
CN103952849A (zh) 针织物的生产方法、针织物和针织鞋
TWI669425B (zh) 花邊編織物
JP2004218163A (ja) 芯地用複合糸及び芯地用布帛
CN107856359A (zh) 一种高强吸湿抗菌柔软复合涤纶布
CN208791873U (zh) 一种斜纹面料
CN209320399U (zh) 一种高强的绢纺面料
CN207984204U (zh) 一种抗菌皮革服装面料
CN102191602A (zh) 弹力拉毛纱及其生产方法
ES2724435T3 (es) Producto textil manufacturado fabricado usando máquinas bordadoras y un método para fabricar tal producto
ES2633740B1 (es)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ón de un tejido vanisado.
CN213681060U (zh) 一种防断丝的纤维纱
JP5614796B2 (ja) 靴拭きマットの製造方法
CN216373653U (zh) 一种复合无纺棉
CN214736516U (zh) 一种避免边缘崩线的透气布料
CN114727679B (zh) 一排人造睫毛及制造方法
JP2014091896A (ja) 下半身用衣類
CN212242427U (zh) 一种抗紫外线双面弹力面料
KR20000000001A (ko) 모피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ES2775504T3 (es) Producto textil manufacturado mejorado fabricado con máquinas bordadoras
EP3953511B1 (en) Bioceramic pile fabric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