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91814A - 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91814A CN106391814A CN201610910999.2A CN201610910999A CN106391814A CN 106391814 A CN106391814 A CN 106391814A CN 201610910999 A CN201610910999 A CN 201610910999A CN 106391814 A CN106391814 A CN 1063918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nk holder
- die
- pressure pin
- punch
- pin l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20—Deep-drawing
- B21D22/22—Deep-drawing with devices for holding the edge of the blan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04—Movable or exchangeable mountings for too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属于汽车制造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在凹模上设置用于与压机的压力端面相连接的安装部;去除凸模的模柄;在所述凸模的背面设置凸模垫板。本发明通过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在凹模上设置用于与压机的压力端面相连接的安装部,去除凸模的模柄并在凸模的背面设置凸模垫板,将双动模具改为单动模具,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较为单一的问题,达到了丰富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模具是汽车工业的基础工艺装备,在汽车生产中90%以上的零部件都需要依靠汽车模具成形完成,汽车模具通常由下模、压边圈和上模构成,在使用汽车模具时,可以将拉延件(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下模上,通过压边圈压住拉延件的边缘,再通过压机将凸模与凹模合拢(凸模和凹模均包括正面和背面两个面,正面是用于加工拉延件的面,背面是用于固定凸模和凹模的面),即可完成对拉延件的加工。汽车模具按照类型主要分为双动模具和单动模具,双动模具结构复杂、制造和生产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单动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和生产成本低,因而将双动模具改造成单动模具是目前汽车行业的一个趋势。双动模具中,凹模设置在压机的平台上,凸模和压边圈分别与压机的压力端面(压力端面是用来施加压力的面)连接,且凸模和压边圈能够单独运动。而单动模具的凸模设置在压机的平台上,压边圈放置在凸模上,凹模与压机的压力端面连接,压边圈靠近凸模的一侧设置有托杆腿,凸模设置有孔,压机的平台上设置有气垫托杆,托杆腿穿过凸模上的孔顶在气垫托杆上,在凹模向压边圈施加压力时,压边圈向凸模运动(运动距离为压边圈行程),压边圈上的托杆腿将平台上的气垫托杆压下。
相关技术中有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1)在压边圈上设置托杆腿。(3)去除双动模具中的凸模,并根据凸模螺钉安装位置和键槽位置制造新的凸模。(4)在凹模上设置用于与压机的压力端面相连接的安装部。经过上述三个步骤完成了对压边圈、凸模和凹模的改造,将双动模具改造为单动模具。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目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较为单一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
在凹模上设置用于与压机的压力端面相连接的安装部;
去除凸模的模柄;
在所述凸模的背面设置凸模垫板;
其中,所述凹模能够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压机的压力端面连接,所述凸模能够通过所述凸模垫板与所述压机的平台连接,所述压边圈能够设置在所述凸模上并通过所述托杆腿顶在所述压机平台上的气垫托杆上。
可选地,所述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包括:
获取拉延件的厚度;
根据所述拉延件的厚度确定所述压边圈的行程;
根据所述压边圈的行程确定所述多个托杆腿的预设长度,所述预设长度小于所述压边圈的行程;
在所述压边圈上设置多个长度为所述预设长度的托杆腿。
可选地,所述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压边圈上设置垫板;
所述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包括:
在所述压边圈和所述垫板上设置所述多个托杆腿。
可选地,所述多个托杆腿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与所述压边圈和所述垫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压边圈上设置垫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压边圈和所述垫板上设置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压机的平台的台面垂直且所述平衡杆的长度小于任一所述托杆腿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平衡杆由柔性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压边圈上设置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压机的平台的台面垂直;
通过所述限位螺栓将所述压边圈和所述凸模活动连接,所述压边圈能够沿所述限位螺栓的长度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凸模的背面设置凸模垫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凸模垫板上设置对应于所述压机的平台上每个气垫托杆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凹模上设置通气孔。
可选地,所述凸模垫板由珠光体类型的灰铸铁制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在凹模上设置用于与压机的压力端面相连接的安装部,去除凸模的模柄并在凸模的背面设置凸模垫板,将双动模具改为单动模具,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较为单一的问题,达到了丰富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图2-1所示方法中设置了垫板的压边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1所示方法中设置了托杆腿的压边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1所示方法中设置了平衡杆的压边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1所示方法中设置了限位螺栓的压边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1所示方法中限位螺栓将压边圈和凸模活动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1所示方法中凸模、凹模和压边圈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01、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
步骤102、在凹模上设置用于与压机的压力端面相连接的安装部。
步骤103、去除凸模的模柄。
步骤104、在凸模的背面设置凸模垫板。
其中,凹模能够通过安装部与压机的压力端面连接,凸模能够通过凸模垫板与压机的平台连接,压边圈能够设置在凸模上并通过托杆腿顶在压机平台上的气垫托杆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通过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在凹模上设置用于与压机的压力端面相连接的安装部,去除凸模的模柄并在凸模的背面设置凸模垫板,将双动模具改为单动模具,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较为单一的问题,达到了丰富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的效果。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201、获取拉延件的厚度。
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时,首先可以获取拉延件的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将制造“T11车型三组冲压件”的双动模具改造为单动模具。
步骤202、根据拉延件的厚度确定压边圈的行程。
在获取了拉延件的厚度后,可以根据拉延件的厚度确定压边圈的行程。示例性的,拉延件的厚度可以等于压边圈的行程。
步骤203、根据压边圈的行程确定多个托杆腿的预设长度,预设长度小于压边圈的行程。
获取了压边圈的行程后,可以根据压边圈的行程确定多个托杆腿的预设长度,在确定预设长度时,可以使预设长度小于压边圈的行程,以避免托杆腿过长而损坏压机上的气垫托杆。
步骤204、在压边圈上设置垫板。
在压边圈上设置托杆腿之前,可以在压边圈上设置垫板,在设置垫板时,首先可以将压边圈上的减重孔部位进填实处理,而垫板规格可以为1000mm(毫米)*260mm*50mm(垫板的长、宽、高可以依据压机平台上气垫托杆的位置确定,垫板的长度和宽度均不超过1000mm,超过的采用多个垫板拼接的形式设置),垫板的材质为45#钢(45#钢是一种优质碳素结构钢),垫板与压边圈之间可以采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连接。
在压边圈上设置了垫板之后,增加了托杆腿可以设置的位置(由于压边圈本身的形状不规则,因而在压边圈的部分位置难以设置托杆腿),在设置托杆腿时,能够将托杆腿设置在压边圈以及垫板上更合理的位置,避免压边圈上有些位置难以设置托杆腿而造成不便。
设置了垫板的压边圈的结构可以如图2-2所示,其中,多个垫板111设置在压边圈11上。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1至步骤203是确定托杆腿长度的步骤,步骤204也可以在这些步骤前执行,也可以与这些步骤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出限制。
步骤205、在压边圈和垫板上设置多个长度为预设长度的托杆腿。
在压边圈上设置了垫板之后,可以在压边圈和垫板上设置多个长度为预设长度的托杆腿,设置托杆腿的位置可以通过预先的分析得到。多个托杆腿可以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与压边圈和垫板连接。可选的,托杆腿的长度可以为260mm,直径可以为50mm,材质可以为45#钢。
设置了托杆腿的压边圈的结构可以如图2-3所示,其中,多个托杆腿112设置在压边圈11和垫板111上,图2-3其他标记的含义可以参考图2-2,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6、在压边圈和垫板上设置平衡杆,平衡杆的长度方向与压机的平台的台面垂直且平衡杆的长度小于任一托杆腿的长度。
可以在压边圈和垫板上设置平衡杆,平衡杆的长度方向与压机的平台的台面垂直且平衡杆的长度小于任一托杆腿的长度。平衡杆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平衡杆在压边圈压向凸模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凸模被压边圈压坏。平衡块的直径可以为50mm,长度可以为20mm,材质可以为45#钢,平衡块与压边圈和垫板的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连接。
设置了平衡杆的压边圈的结构可以如图2-4所示,其中,多个平衡杆113设置在压边圈11和垫板111上,图2-4其他标记的含义可以参考图2-3,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7、在压边圈上设置限位螺栓。
可以在压边圈上设置限位螺栓。限位螺栓的长度方向与压机的平台的台面垂直。
设置了限位螺栓的压边圈的结构可以如图2-5所示,其中,多个限位螺栓114设置在压边圈11上,图2-5其他标记的含义可以参考图2-4,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7还可以在步骤206之前执行,或者和步骤206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出限制。
步骤201至步骤207为对压边圈的改造过程。
步骤208、去除凸模的模柄。
由于在单动模具中,凸模是设置在压机的平台上的,相对于双动模具中的位置为倒置,因此可以去除凸模上用于与压机的压力端面连接的模柄(将模柄切割掉或者拆卸掉)。
步骤209、在凸模的背面设置凸模垫板。
去除凸模的模柄之后,可以在凸模的背面设置凸模垫板。凸模垫板用于使凸模能够与压机的平台连接。其中凸模垫板由珠光体类型的灰铸铁制成。
可选的,可以在凸模垫板上设置对应于压机的平台上每个气垫托杆的通孔,形成全顶起结构,该结构能够起到保护压机的平台上设置的气垫拖杆的作用。
步骤208和步骤209为对凸模的改造过程。
步骤210、通过限位螺栓将压边圈和凸模活动连接,压边圈能够沿限位螺栓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压边圈上设置了限位螺栓之后,可以通过限位螺栓将压边圈和凸模活动连接,压边圈能够沿限位螺栓的长度方向移动。限位螺栓用于使压边圈沿预定的路线移动并且避免压边圈与凸模的距离过远。
通过限位螺栓将压边圈和凸模活动连接后,凸模12和压边圈11的结构可以如图2-6所示,其中,限位螺栓114将压边圈11和凸模12活动连接,压边圈11和凸模12之间能够沿方向u(或方向u的反方向)相对移动,其中凸模12可以设置在压机的平台10a上,方向u与平台10a的台面垂直。
步骤211、在凹模上设置用于与压机的压力端面相连接的安装部。
可以在凹模上设置用于与压机的压力端面相连接的安装部,该安装部可以为U型槽。可选的,还可以在凹模上设置通气孔,避免凹模吸附拉延件。此外,在改造凹模时,还可以在凹模上增加定位装置避让孔,并去除凹模顶料气缸。
至此完成了压边圈、凸模和凹模的改造,之后可以将改造后的压边圈、凸模和凹模进行安装,安装后的结构可以如图2-7所示,其中,凹模13与压机的压力端面10b连接,压边圈11设置在凸模12上,图2-7中其他标记的含义可以参考图2-6,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英文: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简称:CAE)软件来模拟分析,并获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种参数,如托杆腿和平衡块的设置位置等。而在将双动模具改造成单动模具之前,可以判断单动模具所用压力机公称力*75%是否大于双动模具所用压力机公称力,在单动模具所用压力机公称力*75%大于双动模具所用压力机公称力时才能进行改造。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通过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在凹模上设置用于与压机的压力端面相连接的安装部,去除凸模的模柄并在凸模的背面设置凸模垫板,将双动模具改为单动模具,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较为单一的问题,达到了丰富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的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
在凹模上设置用于与压机的压力端面相连接的安装部;
去除凸模的模柄;
在所述凸模的背面设置凸模垫板;
其中,所述凹模能够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压机的压力端面连接,所述凸模能够通过所述凸模垫板与所述压机的平台连接,所述压边圈能够设置在所述凸模上并通过所述托杆腿顶在所述压机平台上的气垫托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包括:
获取拉延件的厚度;
根据所述拉延件的厚度确定所述压边圈的行程;
根据所述压边圈的行程确定所述多个托杆腿的预设长度,所述预设长度小于所述压边圈的行程;
在所述压边圈上设置多个长度为所述预设长度的托杆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正在于,所述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压边圈上设置垫板;
所述在压边圈上设置多个托杆腿,包括:
在所述压边圈和所述垫板上设置所述多个托杆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托杆腿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与所述压边圈和所述垫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压边圈上设置垫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压边圈和所述垫板上设置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压机的平台的台面垂直且所述平衡杆的长度小于任一所述托杆腿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由柔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压边圈上设置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压机的平台的台面垂直;
通过所述限位螺栓将所述压边圈和所述凸模活动连接,所述压边圈能够沿所述限位螺栓的长度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凸模的背面设置凸模垫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凸模垫板上设置对应于所述压机的平台上每个气垫托杆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凹模上设置通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垫板由珠光体类型的灰铸铁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10999.2A CN106391814A (zh) | 2016-10-19 | 2016-10-19 | 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10999.2A CN106391814A (zh) | 2016-10-19 | 2016-10-19 | 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91814A true CN106391814A (zh) | 2017-02-15 |
Family
ID=58012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10999.2A Pending CN106391814A (zh) | 2016-10-19 | 2016-10-19 | 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91814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03828A (ja) * | 1994-10-04 | 1996-04-23 | Nissan Motor Co Ltd | 低温絞り成形方法及び絞り成形用金型装置及びプレス機械 |
JPH105884A (ja) * | 1996-06-26 | 1998-01-13 | Kanto Auto Works Ltd | プレス加工装置 |
CN101406917A (zh) * | 2008-11-21 | 2009-04-15 | 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单、双动压机通用拉延模具 |
CN201676960U (zh) * | 2010-03-10 | 2010-12-2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高强度钢板模具结构 |
CN203887036U (zh) * | 2013-12-04 | 2014-10-22 | 安徽信盟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覆盖件单动压力机拉伸模结构 |
CN205042989U (zh) * | 2015-04-25 | 2016-02-24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一种汽车加强板的拉延模具 |
CN205289462U (zh) * | 2015-12-17 | 2016-06-08 | 天津市澋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动力压力机拉伸模结构 |
-
2016
- 2016-10-19 CN CN201610910999.2A patent/CN10639181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03828A (ja) * | 1994-10-04 | 1996-04-23 | Nissan Motor Co Ltd | 低温絞り成形方法及び絞り成形用金型装置及びプレス機械 |
JPH105884A (ja) * | 1996-06-26 | 1998-01-13 | Kanto Auto Works Ltd | プレス加工装置 |
CN101406917A (zh) * | 2008-11-21 | 2009-04-15 | 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单、双动压机通用拉延模具 |
CN201676960U (zh) * | 2010-03-10 | 2010-12-2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高强度钢板模具结构 |
CN203887036U (zh) * | 2013-12-04 | 2014-10-22 | 安徽信盟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覆盖件单动压力机拉伸模结构 |
CN205042989U (zh) * | 2015-04-25 | 2016-02-24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一种汽车加强板的拉延模具 |
CN205289462U (zh) * | 2015-12-17 | 2016-06-08 | 天津市澋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动力压力机拉伸模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向小汉等: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31 May 2013,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李奇等: "双动拉延模改单动拉延模的自动化冲压工艺分析", 《汽车工艺与材料》 * |
郑璇: "浅谈冲压拉延模具单双动的特点及其改制方案", 《科学之友》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23096A (zh) | 汽车桥壳类件的半滑动式液压胀形工艺及其模具 | |
CN104475635A (zh) | 超长杆螺栓头部热镦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 |
CN208787609U (zh) | 一种冲压件打孔装置 | |
CN106391814A (zh) | 汽车模具双动改单动的方法 | |
CN111822640A (zh) | 一种新型缩杆工装模具 | |
CN207521552U (zh) | 一种汽车钣件侧整形冲压模具 | |
CN206464421U (zh) | 一种新型翻边冲孔模 | |
CN207076936U (zh) | 一种汽车冲压模具制造用注入镶套管 | |
CN206373294U (zh) | 一种组合式胀形机工装 | |
CN108787977A (zh) | 一种脱模效果好的锻造模具 | |
CN203556713U (zh) | 单排孔连续冲裁装置 | |
CN102240717A (zh) | 一种大型钢制薄壁法兰制造专用机床 | |
US8356396B2 (en) | Method for making threaded tube | |
CN205032628U (zh) | 花键轴热锻加工装置 | |
CN105710216A (zh) | 一种三通半管冲压模具及使用方法 | |
CN206326021U (zh) | 车桥防尘罩拉延模具 | |
CN205324430U (zh) | 液压整形折边机 | |
CN214290165U (zh) | 一种焊接钢管成型机下模背压成型装置 | |
CN205341670U (zh) | 耳机冲压成型模具 | |
CN201271689Y (zh) | 一种应用于汽车车身零部件翻边侧冲孔工艺中的模具 | |
CN205702081U (zh) | 一种三通半管冲压模具 | |
CN221657659U (zh) | 一种船用舾装件的压模装置 | |
CN204052693U (zh) | 一种钩尾框弯曲成型一步到位装置用脱模装置 | |
CN205414126U (zh) | 一种汽车制动油管支架冲孔、翻孔、落料级进模具 | |
CN215697975U (zh) | 一种新型齿轮冲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