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87763A - 以竹取物为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 - Google Patents

以竹取物为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87763A
CN106387763A CN201610795666.XA CN201610795666A CN106387763A CN 106387763 A CN106387763 A CN 106387763A CN 201610795666 A CN201610795666 A CN 201610795666A CN 106387763 A CN106387763 A CN 106387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potato
instant
powder
major ingred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56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6387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7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即食马铃薯泥主料由竹取物和马铃薯粉组成;竹取物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1%~30%。所述竹取物包括竹子次生代谢产物和竹膳食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竹子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竹叶黄酮、竹茹三萜、竹笋甾醇、竹笋氨基酸肽和竹多糖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将即食马铃薯泥这一全营养方便食品与极具我国资源和文化特色的竹取物有机结合,提供一组组分清晰、功能明确、摄食方便的绿色健康食品,寓医于食、寓药于食,为人类日益高发的慢病防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食疗手段。

Description

以竹取物为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中的功能性食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以竹取物(包括竹叶黄酮、竹茹三萜、竹笋甾醇、竹笋氨基酸肽、竹多糖、竹纤维等)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
背景技术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中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
慢性病以井喷态势发展,占总死亡率的80%以上。目前中国死于如糖尿病、脑溢血、中风等慢性病的人数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20%。世界银行预测,如果不加以控制,中国在未来10~20年,心肌梗死、中风、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将增加1~3倍。慢性病的特点是可防、可控、但不可根治,营养治疗将是解决慢性病的关键。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名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只有以“预防为主、促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因而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平的和公正的医学”。自2011年我国发布《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来,“主动健康”和“治未病”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功能性保健品在慢性病防治领域将逐步替代药物治疗。“药食同源”的食材既有药物与食品的综合作用,又能满足营养与保健的需求,是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方向。我国正在实施的医疗制度改革,对中国特殊食品产业的发展更是一个利好因素,将会引爆大健康产业。
马铃薯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七大类营养物质,是全球公认的全营养食物。具有独特的营养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1)马铃薯营养丰富、全面均衡;(2)马铃薯含有一些传统主食中没有的独特的营养价值,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抑制体重增长、预防肥胖;(3)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清理肠道、预防消化系统病变。据称,“部队吃的压缩饼干99%都是马铃薯全粉,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食物也是由马铃薯全粉加工成的”。因此,在不断追求膳食多元和营养健康的今天,开发并提供适合中国居民一日三餐的全营养马铃薯主食和多品种休闲食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将对优化膳食结构、增强体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在我国种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8000多万亩,东西南北中、春夏秋冬都有种植。但受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等的影响,我国马铃薯生产消费总体增长速度不快、生产水平不高、消费能力不强。农业部日前公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马铃薯有望成为稻米、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作物。
目前我国马铃薯消费的三个特征:(1)人均消费水平低,2011年全球马铃薯人均消费量超过100公斤的国家10个,欧洲地区达到84.2公斤,我国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只有41.2公斤,全世界排名第65位。只有小部分居民把马铃薯作为主食,大多数作为菜用形式消费。(2)缺乏马铃薯为主的产品消费形式,目前的鲜食消费形式主要有蒸、煮、烤薯蛋,以及以土豆丝、土豆块、土豆片等,约占总消费的65%;马铃薯加工产品的消费形式主要有薯片(条)、薯泥、薯泥复制品、淀粉及马铃薯全粉等,缺乏或很少有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的馒头、面条、面包、米粉、米饭等主食产品消费形式。(3)营养消费认识存在偏差,大多数消费者缺乏对马铃薯营养价值及对健康影响关系的全面认识,缺乏消费驱动力。
马铃薯主粮化的重点在于粉化。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挑选、切片、漂洗、预煮、冷却、蒸煮、捣泥等工艺过程,经脱水干燥而得的颗粒状、片屑状或粉末状产品统称为马铃薯全粉。马铃薯全粉储藏时间更长,在常温下可贮存15年以上,一些国家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有业内人士预测,“以马铃薯粉占比40%的主食产品为例,未来10年,以20%的速度推进,马铃薯传统主食产品的消费能力可达2000万吨左右,休闲型产品的消费能力能达800万吨左右。”马铃薯产品市场将是一片广阔“蓝海”。结合西方经验来看,很多国家都是把马铃薯加工成薯条、土豆泥等形式的主食进行消费。我国,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人,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多的今天,也更愿意以马铃薯泥等产品形式进行消费。在不断追求膳食多元和营养健康的今天,积极推进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开发并提供适合国人一日三餐消费习惯的全营养马铃薯系列产品,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本发明人长期以来从事竹取物的研究与开发,是我国乃至全球竹取物产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竹取物是指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从竹子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植物化学素,即竹子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但不限于竹叶黄酮、竹茹三萜、竹笋甾醇、竹笋氨基酸肽、竹多糖,以及竹膳食纤维等。竹取物在食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好发展空间。
竹叶黄酮是采用专利技术(张英,从竹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浸膏或粉剂的生产方法,ZL 98 104564.2)从刚竹属竹叶中获得的植物黄酮制剂,其代表性化合物为以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为代表的碳苷黄酮和以对香豆酸、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为代表的植物酚酸。大量的基础研究表明,竹叶黄酮易被人体吸收,并能透过血脑屏障,能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并阻断强致癌物质N-亚硝酸胺的合成;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抵御疾病;能有效调节脂质代谢,有助于降低血脂、体脂和血胆固醇;能强化心脏功能,改善心肌和脑部缺血;同时具有显著的抗疲劳、抗衰老、抗辐射、抗菌、抗病毒的生物学功效。竹叶黄酮现已广泛用于保健食品、健康饮品、功能性化妆品等领域,2014年又被国家正式批准为“新食品原料”,进一步拓展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空间。
竹茹三萜是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从竹茹中获得的低极性部位(张英等,从竹子中提取的三萜总皂甙元的组合物、制法及用途,ZL 02154401.8),以一组以木栓酮和羽扇豆烯酮为主成分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竹茹三萜及其特征性成分木栓酮表现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显著降压作用,对苯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主动脉收缩均具有显著的舒张作用。同时,竹茹多糖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爬杆时间,明显降低小鼠运动后的尿素氮和血乳酸的含量,增加小鼠运动时肝糖元的含量,表现出良好的抗疲劳作用。
竹笋甾醇是采用专利技术(张英等,从竹笋中提取的植物甾醇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ZL 200410099219.8)从竹笋及其加工副产物中获得的植物甾醇类化合物。竹笋甾醇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β-谷甾醇,其他包括芸苔甾醇、豆甾醇、胆固醇、麦角甾醇和谷烷醇等。竹笋甾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的总TC、TG、LDL-c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有效降度大鼠肝脏的TC、TG水平,减轻脂肪肝和降低肝指数,对肝脏的色泽、质地、体积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表现出显著的抗炎作用,具有消除前列腺炎症和水肿、维持前列腺上皮细胞结构的稳定性、改善上皮分泌酸性磷酸酶的功能的作用,并能有效调节细胞因子及受体的分泌和调节炎症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芯片中所有差异表达基因。
竹笋氨基酸肽(张英等,竹笋氨基酸肽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ZL200510025443.7)是源自罐头笋加工废液的竹子有效成分,富含的氨基酸、肽及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组成以酪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δ-羟基赖氨酸等为主,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和浓郁的鲜味,可广泛用于功能性食品、饮品和调味品等。特征性的功能二肽是天冬氨酸-酪氨酸(Asp–Tyr),是一种高效的天然ACE抑制。竹笋氨基酸肽显著的降压、降脂、抗氧化功能,能显著改善高脂血大鼠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状态,降低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的血压、并改善SHR大鼠的氧化应激状态,提高机体内源性SOD和GSH-Px活力,降低肝脏MDA含量。
竹多糖是一种水溶性的竹子膳食纤维,可来自竹叶、竹笋和竹茹等不同部位。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联合水热抽提法能高效制备竹子多糖(张英等,竹子多糖的提取法,CN201310064648.0),对免疫低下小鼠和正常小鼠均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1)可显著增加免疫低下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计数,并降低其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2)可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碳廓清能力)和体液免疫应答反应(血清溶血素及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并增强其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杀伤活性;(3)可显著上调免疫低下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转录因子Tbet/GATA-3的mRNA表达水平,从而促进Th1/Th2细胞因子(IL-2、IL-12、TNF-α、INF-γ/IL-4)的分泌。此外,连续灌胃200mg/kg BW/day剂量的竹茹多糖两周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表现为显著上调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转录因子T-bet/GATA-3的mRNA表达水平及Th1/Th2细胞因子(IL-2、IL-12、TNF-α、IFN-γ/IL-4、IL-10)的分泌水平、促进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体液免疫应答反应(血清溶血素及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同时,竹茹多糖还在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上表现出卓越的抗肿瘤活性。
竹膳食纤维(张英等,高品质不溶性植物膳食纤维微粉及其制法和用途,ZL200610116034.2)主要来自竹笋和竹的嫩茎,是一种高品质不溶性植物膳食纤维微粉,平均粒径在400目以上,具有强持水性、溶胀性、吸脂(油)性和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减肥、通便、排毒等功能性食品,用于焙烤、膨化食品中的纤维强化,也可用作药品的填充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即食马铃薯泥主料由竹取物和马铃薯粉组成;
竹取物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1%~30%(w/w)。
作为本发明的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的改进:
所述竹取物包括竹子次生代谢产物(又称竹子化学素)和竹膳食纤维(来源于竹子的膳食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竹子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竹叶黄酮、竹茹三萜、竹笋甾醇、竹笋氨基酸肽和竹多糖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马铃薯粉为马铃薯全粉(优选)或预糊化处理后的马铃薯淀粉。
作为本发明的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的进一步改进:
竹叶黄酮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1%~3%,
竹笋甾醇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1%~3%,
竹茹三萜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1%~5%,
竹笋氨基酸肽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1%~5%,
竹多糖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3%~30%,
竹膳食纤维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5%~30%(较佳为5~20%)。
作为本发明的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的进一步改进:
马铃薯淀粉的预糊化处理法为:在马铃薯淀粉中加水调成固含量为25~35%(较佳30%)的淀粉浆,将淀粉浆于58~65℃加热处理8~12分钟(较佳为10分钟),然后于70~90℃(较佳为80℃)的烘箱中干燥至含水率≤5%,粉碎,得预糊化处理后的马铃薯淀粉。
作为本发明的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的进一步改进:
即食马铃薯泥包括即食马铃薯泥主料、调味料/填充剂、辅料;
所述调味料/填充剂包括盐、糖、鸡精、辛香料、粉末油脂、洋葱粉、姜粉、麦芽糊精;
所述辅料包括肉丁、果蔬粒、奶粉、虫草菌粉、大蒜粉。
在本发明中:
本发明所用的竹叶黄酮粉末,其总黄酮含量为10~30%(可根据需要变化);
本发明所用的竹茹三萜粉末,其总三萜皂苷元的含量为20~50%(可根据需要变化);
本发明所用的竹笋甾醇粉末,其总甾醇含量为15~25%(可根据需要变化);
本发明所用的竹笋氨基酸肽粉,其氨基酸总量为15~25%(可根据需要变化);
本发明所用的竹多糖粉末,其多糖含量为30~70%(可根据需要变化);
本发明所用的竹膳食纤维微粉,其纤维总量应在75%以上,平均细度在400目以上。
上述含量均为重量含量。
马铃薯全粉可通过市购的方式获得,当然也可以按照以下常规方式制备而得: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切片,预煮,冷却,蒸煮,捣泥等工艺过程,经脱水干燥(常采用滚筒干燥设备)而得到的片屑状或细粉末状产品统称马铃薯全粉;生产过程中保留了马铃薯细胞的完整性,使马铃薯全粉保留了天然马铃薯风味。其含水率≤5%。
马铃薯淀粉可通过市购的方式获得,当然也可以按照以下常规方式制备而得:马铃薯→水力输送→提升去石→清洗输送→二级清洗→粉碎→分离→除沙→浓缩→精制-真空脱水-气流干燥-成品包装。
本发明中的各项成分,可例如为:
马铃薯全粉可购自内蒙古赤峰凌志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中国马铃薯雪花全粉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单位,依据欧盟标准生产加工。
竹叶黄酮购自杭州尤美特科技有限公司的竹叶黄酮粉末(BLF),总黄酮含量为15%;
竹笋甾醇是由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天然产物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提供的粉末,总甾醇含量为25%;
竹茹三萜是由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天然产物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提供的粉末,总三萜皂苷含量为45%;
竹笋氨基酸肽是由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天然产物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提供的粉末,总氨基酸含量为21%;
竹多糖由湖南城步锦龙农林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灰白色粉末,多糖含量为35%;
竹膳食纤维微粉(平均细度为800目)由湖南城步锦龙农林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纤维总量为79%。
本发明在马铃薯粉中添加粉末化的竹叶黄酮、竹茹三萜、竹笋甾醇、竹笋氨基酸肽、竹多糖、竹纤维等,单独或组合使用,获得含有竹健康元素的功能性食品。除了马铃薯“全营养”的概念外,赋予产品抗自由基、抗氧化、抗疲劳、增强免疫、预防肿瘤、保护心脑血管、改善胃肠道功能、通便减肥、养颜美容等健康内涵。
本发明的产品用60℃以上热水冲调后即可食用,是一种方便化、功能化的代餐或佐餐食品。
本发明中的“竹取物”是指以中药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获得的竹子次生代谢产物,包括但不限于竹叶黄酮、竹茹三萜、竹笋甾醇、竹笋氨基酸肽、竹多糖、竹纤维等,根据产品功能定位或适用人群,单独或组合使用,添加于马铃薯粉中。马铃薯粉可以是马铃薯全粉、也可以是马铃薯淀粉(需经过预糊化处理),优选经过滚筒干燥的马铃薯全粉。
本发明的即食马铃薯泥中,可根据需要添加其他调味料或填充剂,如盐、糖、辛香料、粉末油脂、洋葱粉、姜粉、麦芽糊精等,也可辅以适量的各种肉丁、果蔬粒、奶粉、虫草菌粉、大蒜粉,以及盐、糖、鸡精、香辛料等。
本发明的突出优势是,将即食马铃薯泥这一全营养方便食品与极具我国资源和文化特色的竹取物有机结合,提供一组组分清晰、功能明确、摄食方便的绿色健康食品,寓医于食、寓药于食,为人类日益高发的慢病防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食疗手段。
本发明的功能性即食食品组合物,按每份净重50g计,建议每日摄食1~2次。
本发明除了马铃薯“全营养”的概念外,还赋予产品抗自由基、抗氧化、抗疲劳、增强免疫、预防肿瘤、保护心脑血管、改善胃肠道功能、通便减肥、养颜美容等健康内涵,是一种方便化、功能化的马铃薯代餐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份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一种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其主料由竹叶黄酮粉1份、竹膳食纤维微粉4份和马铃薯全粉45份组成。先将竹叶黄酮粉与竹膳食纤维微粉混合均匀,然后再与马铃薯全粉混合。调味料可独立包装,也可与主料混合。
按照食品行业常规的调味料/填充剂、辅料的添加技术,在上述主料中辅以适量低温干燥的肉丁、酸奶渣、脱水葱花、洋葱粉、姜粉、蕨麻粉、香辛料粉、食用盐、白砂糖、鸡精等,混合均匀,加热水冲调后即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老少皆宜。
竹叶黄酮是源自竹叶的酚性部位,主要含黄酮和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极强的吸湿性能。本发明将竹叶黄酮与竹膳食纤维微粉有机组合,使竹叶黄酮借助其结构上的多羟基物理吸附在竹纤维微粉的表面,形成相对稳定的微粒。既提高了竹叶黄酮的生物利用度,也有助于防止其在保质期内吸湿成团。本品经常食用有助于防护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是高血脂、高血糖、便秘及超重人群理想的保健食物。
实施例2、一种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其主料由竹茹三萜粉末1份、竹膳食纤维微粉19份和马铃薯全粉80份组成。先将竹竹茹三萜与竹膳食纤维微粉混合均匀,然后再与马铃薯全粉混合。调味料可独立包装,也可与主料混合。按照食品行业常规的调味料/填充剂、辅料的添加技术,在上述主料中辅以适量的奶粉或蔬菜粉,并进行适当的调味,可制成甜、咸、辣等不同口味。这是一种富含三萜皂苷和竹膳食纤维的马铃薯泥功能食品。本发明将竹茹三萜和竹膳食纤维有机组合,经常食用,在改善胃肠道功能、调节和稳定血压的同时,还能够保护牙齿、强健骨骼、促进头发生长代谢、预防骨质疏松。
实施例3、一种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其主料由竹笋甾醇粉末1份和马铃薯全粉70份组成。
按照食品行业常规的调味料/填充剂、辅料的添加技术,在上述主料中辅以适量的肉丁、奶粉、蒜粉,以及盐、糖、鸡精、香辛料等,是一种方便即食的功能性代餐食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尤为适合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前列腺疾病的人群。
实施例4、一种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其主料由竹笋氨基酸肽粉1份和马铃薯全粉30份组成。
按照食品行业常规的调味料/填充剂、辅料的添加技术,在上述主料中辅以适量的脱水蔬菜,制成微咸、微辣等不同口味。经常食用有助于血压的调节和稳定。
实施例5、一种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其主料由竹多糖粉末1份与马铃薯全粉45份组成。
按照食品行业常规的调味料/填充剂、辅料的添加技术,在上述主料中辅以适量的脱水肉丁(牛肉或鸡肉等)或蔬菜粒(胡萝卜、洋葱或苦瓜等),经调味制成荤、素两种款式,尤为适合老人和儿童,促进免疫,增强抗病能力,经常食用能起到预防肿瘤的作用。
实施例6、一种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其主料由竹笋膳食纤维微粉1份与10份的马铃薯全粉或预糊化的马铃薯淀粉组成。
按照食品行业常规的调味料/填充剂、辅料的添加技术,在上述主料中辅以适量的低温脱水肉丁(牛肉或鸡肉)或水果粒(草莓、无花果、蓝莓等),调制成咸、甜两种款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补充优质膳食纤维,维持肠道健康,增强抗病能力,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经常食用能起到通便、减肥和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作用。
实验1:即食马铃薯泥的功能验证
为考察本发明马铃薯泥的改善代谢综合征功效,将实施例1、2、3、4、5、6制成的即食马铃薯泥分别命名为产品A、产品B、产品C、产品D、产品E、产品F进行改善大鼠代谢综合征能力研究。
(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体重(170~210)g,由浙江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前动物适应3天。
(2)实验分组:基础饲料对照组、高脂高糖饲料对照组、产品A组、产品B组、产品C组、产品D组、产品E组、产品F组,每组15只;共60天;
基础饲料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
高脂高糖饲料对照组喂饲含小麦粉(占总饲料质量的50%)的高脂高糖饲料;
产品A组饲喂含以竹叶黄酮粉末、竹膳食纤维微粉和马铃薯全粉为主料的即食马铃薯泥(占总饲料质量的50%)高脂高糖饲料;
产品B组饲喂含以竹茹三萜粉末、竹膳食纤维微粉和马铃薯全粉为主料的即食马铃薯泥(占总饲料质量的50%)高脂高糖饲料;
产品C组饲喂含以竹笋甾醇粉末和马铃薯全粉为主料的即食马铃薯泥(占总饲料质量的50%)高脂高糖饲料;
产品D组饲喂含以竹笋氨基酸肽粉和马铃薯全粉为主料的即食马铃薯泥(占总饲料质量的50%)高脂高糖饲料;
产品E组饲喂含以竹多糖粉末与马铃薯全粉为主料的即食马铃薯泥(占总饲料质量的50%)高脂高糖饲料;
产品F组饲喂含以竹笋膳食纤维微粉和马铃薯全粉为主料的即食马铃薯泥(占总饲料质量的50%)高脂高糖饲料;
在60天的试验周期内,上述实验组的小鼠自由饮水进食。
(3)改善大鼠代谢综合征的能力评价:饲养结束后,测大鼠体重,进行尾血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及空腹体重,计算HOME-IR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情况(HOME-IR=空腹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mIU/L)/22.5);麻醉大鼠,解剖腹主静脉取血,离心分离血清,分析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快速完全分离肾周及睾周脂肪,称重。
(4)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内的大鼠均无异常反应,结果显示,产品A-F均能显著控制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大鼠体重的增长和体脂堆积,并且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紊乱情况。另外,结果显示,竹叶黄酮和竹膳食纤维或竹茹三萜和竹膳食纤维的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具体见表1和表2。
表1各组实验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抵抗情况的比较
*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表2各组实验大鼠血脂水平的比较(mmol/L)
*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对比实验:
设置以下对比组;
对比组1、即食马铃薯泥的主料全部由马铃薯全粉组成;其余等同于实施例1。
对比组2、即食马铃薯泥的主料由5份竹叶黄酮粉和45份马铃薯全粉组成;其余等同于实施例1。
对比组3、即食马铃薯泥的主料由5份竹膳食纤维微粉和45份马铃薯全粉组成;其余等同于实施例1。
对比组4、将实施例1中的马铃薯全粉改成马铃薯淀粉(预糊化处理后);其余等同于实施例1。
将上述4个对比组替代产品A组,进行相同的实验(即,也饲喂替代率为50%的高脂高糖饲料),所得结果与产品A组的对比情况如下表3和表4所述;
表3、各对比组实验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抵抗情况的比较
表4、各组实验大鼠血脂水平的比较(mmol/L)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其特征是:即食马铃薯泥主料由竹取物和马铃薯粉组成;
竹取物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其特征是:
所述竹取物包括竹子次生代谢产物和竹膳食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竹子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竹叶黄酮、竹茹三萜、竹笋甾醇、竹笋氨基酸肽和竹多糖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其特征是:
所述马铃薯粉为马铃薯全粉或预糊化处理后的马铃薯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其特征是:
竹叶黄酮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1%~3%,
竹笋甾醇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1%~3%,
竹茹三萜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1%~5%,
竹笋氨基酸肽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1%~5%,
竹多糖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2%~30%,
竹膳食纤维在即食马铃薯泥主料中的质量含量为5%~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其特征是:
马铃薯淀粉的预糊化处理法为:在马铃薯淀粉中加水调成固含量为25~35%的淀粉浆,将淀粉浆于58~65℃加热处理8~12分钟,然后于70~90℃的烘箱中干燥至含水率≤5%,粉碎,得预糊化处理后的马铃薯淀粉。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其特征是:
即食马铃薯泥包括即食马铃薯泥主料、调味料/填充剂、辅料;
所述调味料/填充剂包括盐、糖、鸡精、辛香料、粉末油脂、洋葱粉、姜粉、麦芽糊精;
所述辅料包括肉丁、果蔬粒、奶粉、虫草菌粉、大蒜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竹取物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其特征是:即食马铃薯泥主料由竹叶黄酮粉1份、竹膳食纤维微粉4份和马铃薯全粉45份组成,所述份为重量份。
CN201610795666.XA 2016-06-07 2016-08-31 以竹取物为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 Pending CN1063877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19947 2016-06-07
CN201610401994 2016-06-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7763A true CN106387763A (zh) 2017-02-15

Family

ID=58001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5666.XA Pending CN106387763A (zh) 2016-06-07 2016-08-31 以竹取物为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8776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3288A (zh) * 2017-12-19 2018-07-17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棕果油基土豆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89882A (zh) * 2021-02-23 2021-06-04 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 一种竹纤酥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9179A (zh) * 2013-10-29 2014-01-22 陀金荣 保健马铃薯片
CN105146417A (zh) * 2015-09-18 2015-12-16 张爱丽 一种养生保健土豆泥
CN105249356A (zh) * 2015-10-16 2016-01-20 青岛巨能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养肝明目土豆泥
CN105341079A (zh) * 2015-12-11 2016-02-24 邓天华 马铃薯面包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9179A (zh) * 2013-10-29 2014-01-22 陀金荣 保健马铃薯片
CN105146417A (zh) * 2015-09-18 2015-12-16 张爱丽 一种养生保健土豆泥
CN105249356A (zh) * 2015-10-16 2016-01-20 青岛巨能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养肝明目土豆泥
CN105341079A (zh) * 2015-12-11 2016-02-24 邓天华 马铃薯面包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建仙: "《植物活性成分开发》", 30 June 200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3288A (zh) * 2017-12-19 2018-07-17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棕果油基土豆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89882A (zh) * 2021-02-23 2021-06-04 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 一种竹纤酥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18758B1 (ko) 산나물이 함유된 떡갈비 스테이크
CN103859337A (zh) 一种消除羊肉膻味的卤料包
KR101377041B1 (ko) 기능성 식품으로 제공되는 인삼 다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859278B (zh) 一种养生栗子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2507A (zh) 一种具有防瘤抑瘤功能的全价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7763A (zh) 以竹取物为功能成分的即食马铃薯泥
CN105146475A (zh) 一种营养麻辣海带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39863A (zh) 一种药食兼用的调料包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11329061A (zh) 一种可增强免疫力的药膳素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1031A (zh) 一种紫苏叶海参黑豆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3168A (zh) 一种粉状营养食品及其制备方案
CN110140905A (zh) 利用包埋加工技术生产辣椒营养保健食品的方法
CN109717375A (zh) 一种具有红橙口感的年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7032A (zh) 红豆薏米油茶
CN103918985A (zh) 一种葡萄干百味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
KR102539641B1 (ko) 천연 산야초를 이용한 칼국수와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3918998B (zh) 一种鲜麦穗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8986B (zh) 一种腐乳美味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5932A (zh) 一种莲藕牛肉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9514A (zh) 低糖低脂木薯月饼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7269A (zh) 一种中药泡蒜的加工方法
CN103859274B (zh) 一种蜜枣米香保健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6820B (zh) 一种三豆蒜酱料
Alalwan et al. Journal of Ethnic Foods
CN103918999A (zh) 一种鱼肉泥美味养生粥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